第一篇:一节习作课的反思 高秀珍(模版)
习作指导课有效性反思
——听支玉恒老师习作课有感
伊旗第二小学:高秀珍
今年5月份,我参加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这次的活动安排了张敬义、祝禧、陈延军、支玉恒和张红几位老师的课例、讲座。其中支玉恒老师的课例和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支玉恒老师此次带来的课例是五年级的作文课,他以平和的谈话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用拉家常的轻松方式引导孩子们克服对习作的恐惧,张扬个性化的表达。他从一组漫画开始,大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说话欲望。漫画的大体内容是这样的:一个人穿了一件衣服,可是他把扣子扣错位了,导致衣襟右边长,左边短;可是他并没有发现这是扣子的原因,二话不说,拿起剪刀就剪掉了长出的衣襟;当他再次穿上这件衣服的时候,他满以为这下该没问题了,可是不巧的是这次扣子扣对了,左边的衣襟又长出来了;这次他看都没看就出门了……在这个过程中,他指导孩子们先看图,如何看图,鼓励孩子们一步一步概括出写好看图作文的四个方面:第一,在描写上一定要有细致描写,包括: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心理和语言等方面的;第二是一定要学会丰富内容,所谓的丰富内容就是在写看图作文的时候,不要只写图上看到的,还要把图之外的内容,学会合理联想;第三方面是可以试着变换顺序去写,可以运用顺叙、倒叙或插叙;第四方面,转换角度、角色去写,也就是说可以以自称(第一人称)去写,也可以以第三人称去写,可以让事物本身开口讲话、讲述。做好了坚实的铺垫后,支老师终于让孩子们开始说这组漫画了。孩子们在之前的指引下,思维得到了开拓,根据图意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五花八门,真的是很有趣。所有的听课老师可以看到,这样的习作指导,即使是班里的后进生,他也应该是有话可说的,他与班里其他孩子的差别仅仅是在后面的联想部分,基本的图意是能讲清楚的。
在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暮年老人,他在教学过程中那种浓浓的生活的感悟、经验和累积,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似的激情,只是那么娓娓道来、稳稳道来,教师的思维清晰、有条理、想象力很丰富、开阔,引导孩子们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然而却像一根线牵引着孩子们,也牵引着在场的所有听课老师。我感到自己好像在读一本书,又像在品一杯茶,醇厚、悠长……
也就是在这样细致的、有条理的引导下,20分钟后孩子们的个性化习作赢得了在场老师的阵阵掌声。让人不禁的感叹:这样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快乐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孩子自信的殿堂!
在感慨之余,我想到了我们的习作课堂,总是郁闷于孩子们习作时的只言片语;叹息着孩子们狭隘的想象力;苦恼地批阅孩子们千篇一律的看图写话……可是,我却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的习作指导课!孩子的表达不够细致,是因为我们教师的指导太过笼统、泛泛而谈;孩子的想象力不够丰富,是我们教师自身想得不够开阔,导致孩子们的思维受到局限,导致习作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我们的习作批语
中常常会出现:写得不够具体、想象不够丰富、观察不够细致……诸如此类的字眼。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可能我们的学生他的脑海中甚至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什么是“具体”,怎样写才是写具体了,什么是“丰富”,什么样的想象才叫丰富,也同样不理解怎样去观察才叫“细致”。我觉得,要想让我们的习作课也像支老师的那么精彩,那么有效,让我们的学生在习作课上那么自信、那么踊跃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么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重视习作课的备课过程,加强对习作教学的探究。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自己应该先清楚如何让学生有效的去写、去练、去寻找素材;一定要重视教给学生方法,有话可写的方法、观察的方法、写具体的方法……还有一个途径就是多读书去开阔我们教师的视野、思想,让我们自身的进步推动学生去喜欢习作、去个性化习作,重视对学生阅读课的指导,支玉恒老师说,要想指导学生写好作文,习作指导课只占一小部分的功夫,另外的一大部分是在阅读课上。鼓励学生多读书、会读书,最终得以“下笔如有神”。
预祝我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将自己感悟的知识化为自身的能力,从现在开始,只要开始行动,一切都不会晚。
2013.5
第二篇:一节普通的习作评改课
一节普通的习作评改课
杨爱国
评改,顾名思义是评价和修改,对于一篇文章或是一个片段做公证的评价,进行有效的修改,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的手段。因此,课上,一定要有修改的环节,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习如何修改自己的习作。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在习作评改课上,“病例诊治”一环节让我感受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浓郁氛围。我从学生的习作中找到一篇比较典型的片段,问题集中体现在这一片段没有详细的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只是简单的叙述,事件的过程虽然完整,但是一点都不具体。这是大多数学生爱犯的通病。课上,我让大家充分朗读,找到原因。由于学生修改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为学生创设了情景,帮助学生修改。如,学生说到整个事件缺少起因,我及时提醒大家:“什么原因可以让主人公到厕所去看书?”于是学生纷纷发言:一学生说到:“可能是由于他爱看书,妈妈不让他看,他躲到厕所去看书”;另一学生说道:“我同意他的观点,但是我认为也有可能是因为看着看着书想上厕所,由于书中的情节太吸引人了舍不得放下,于是就上厕所去看了。”还有的学生说:“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我认为也许他有个习惯就是上厕所看书,因为书中的情节太吸引人了,进入到书的世界了,所以把时间忘了,不出来了”„„细想起来,这些原因都是合情合理的,都可以当做事件的起因。起因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是事件经过部分,针对主人公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怎么把这一部分写具体?我给学生们创设情境:“当我看到圣诞老人给孩子们送来了礼物,孩子们个个手舞足蹈,“我”会怎么样?一言即出,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我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情”;有的说:“他说得不太详细,我是高兴得双手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好像圣诞老人来到了我身边。”还有的说:“我比他们说得还具体,我也不由自主地鼓着掌,同时有节奏地点着头,嘴还一动一动地嚼着,好像是吃到了圣诞老人的糖果,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随即,我提醒学生,你可以根据你看的书的内容去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有条理的叙述出来,文章的内容自然就具体了。情境的创设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找到了诊治病例的灵丹妙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学会倾听、乐于表达。如果长此以往地训练下去,我相信学生的习作能力会提高的很快。
第三篇:习作课教学反思
习作课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课。在上课前,我经历了很多思考:教材给了一个话题“收获”,然后出示了三个不同的标题“——熟了”、“我收获了——”、或把自己置身于图画中,想象自己就是画中人物,写一篇习作。针对文本,我思索:是总体指导,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题目?还是选择其中的一个题目来指导?如果是总体指导的话该如何着手,该如何落实“一课一得”?因为万一有学生选择了第三项,那么我该如何指导学生,是不是在课堂中又要指导学生看图写话的方面,那一节课的内容会不会显得庞杂?还有写法该如何指导?
综合多方面的考虑,我在实际操作中开始抓住“收获”为题引导学生考虑可以从哪些方面得到收获,可以得到怎样的收获,然后让孩子们思考交流,我随机点拨。还好课堂中学生集中选择了第一和第二个题目,因此课堂中没有涉及到对看图写话的指导。
上完后,我感觉课堂中,我没有把具体的写法落实,虽然我不断地在要求学生写清楚、写具体、加入情感,但是我却没有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方法,教学生如何把内容写具体。
课堂中,我要求学生交流前都给了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但自己却没有静下心来,总是打断学生的思路,其实,老师既然要给学生时间,那就应该给足、给够,并且在过程中不打断学生,真正地让学生去思考、体会,哪怕学生只有一点小小的思考体会,只要是学生自己的,都比老师灌输的强。
对于教材,我还是应该坚持尊重,毕竟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但是我还要摸索更加适合学生和自己的教法,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我需要不断努力的探索。
课堂就应该实实在在的教学生东西,不能为了追求形式而浪费课堂的宝贵时间,毕竟小学生的主要学习精力和时间是在课堂上。但是,我还要注意不一定课堂上教给学生的东西越多就越好,关键是实在,哪怕一堂课只教会了学生一点知识,但落实了,那都叫成功。
作为习作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落实到写上,否则无论讲得如何天花乱坠都无济于事。在学生写得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关注学困生,及时给予指导。但学生写的时候,老师不要去打断学生写作思路,大部分的问题应该留到学生都完成习作以后,再集体评讲。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篇:习作课教学反思
篇一:作文指导课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课教学反思
东方红小学 李岩
作文难写,这也是很多学生的心声。那么,语文老师,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呢?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文指导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读题,找到作文“要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教师只在学生不懂或有困难的地方帮助解释即可。其次,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独立作文的能力。因此,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审题的规律、确立中心、选材的方法、布局谋篇的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如写作。再次,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把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做过的事真实记录下来,哪怕是错的也要如实记录。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作文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二、帮助学生拓展思路。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面对话题,多方求问就是激活思维的有效途径。比如:围绕话题“钱”,可以自问“谁在赚钱”、“他是怎样赚钱”;“谁在用钱”、“他又是怎样用钱”;“钱的作用有多大”、“钱是不是万能”;“学生在花钱问题上有哪些不同的表现”;“未来的世界里钱还会不会存在”等等。多角度解读话题,使学生的作文立意更深刻、更新颖。第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小事中抽取出带有本质性的东西,丰富学生作文的选材。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这些小事中提炼出中心,这对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开拓学生作文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三、读与写相结合。教师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去解决写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典范的文章,非常适用于“写”的指导。尤其是教材在安排训练上,很多都照顾到了“读”与“写”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些范文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在学生写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找到方法。
“读”也可以是教材外的内容,在选取内容时,通常是为了解决作文中的某一问题,而选取一个片断,让学生通过阅读,对作文的一些方法有所感知和领会。
四、作文与做人相结合。作文指导课,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造成一些学生在作文的立意上出问题。
教师必须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结合具体的类型作文,同时渗透理想、道德教育。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人物”的作文时,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选取先进的典型人物,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刻画出人物的特点,启发学生写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东方红小学 李岩
教学目的:能写出自己听到的或看到的一件事,按要求能写出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
教学重难点:能确定中心,并能围绕中心按顺序把事情写具体 教学用具:小黑板,白纸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板书:
写一件你听到的或看到的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先确定中心,然后按顺序写,注意写具体些。(板书)
二、审清课题:
1、我们已经学过记人写事,写景状物的作文那么这次作文是写什么的?(写事)
2、写什么事呢?(写能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并且是写听到的或看到的)
3、小结:这次作文要写事是要写你听到的或看到的,能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好事)必须注意是写你听到的或看到的。
三、弄清中心选材:
1、应该怎样来写好这次作文,首先弄清这次作文的中心是社会主义的好人好事,所以,按照这个要求选社会主义的好人好事。
2、应该怎样选材。(1)同学们想一想,该选哪些具体材料?(2)出示小黑板:*写一家营业面积不过十平方米的小店干净整洁,小主人——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笑容可掬,有条不紊地打点着顾客,人们都称赞这小店给大家带来了方便。*写生日那天,妈妈给“我“煮了两鸡蛋,”我“吃了一个,留给妈妈一个,写一次“我”给妈妈送伞„„*写爸爸有病在家休息,听说离他家有二百多米的一个房屋失火,爸爸毅然奔向失火的房屋,带病灭火。(3)请同学说出这三个材料哪个最能符合这次作文?(第三个)为什么?(因为写出了爸爸舍己为人冒着生命危险带病去灭火,写出了社会主义的好人好事)前面两个材料?(不符合,因为不较典型,第二个又是写“我”的。(4)小结:选材时,还要注意选择别人做的事。
3、请同学们说出要选的材料。(写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事,同学互相帮助的吞,农民自动积资办学校的事,工人爱厂如家的事等等。)
4、强调选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1)出示小黑板:*写居里夫人在华沙镭研究所开幕典礼上,如何尊敬自己中学时代老师的事。*写自己第一次摄影的趣事。*写姐弟俩看电视时争吵的事。(2)第一个材料是否符合这次作文要求(不符合)写的事不是社会主义的新风尚)(3)第二三个呢?(不较典型,第二个是写“我”的)。
5、请同学们选择材料,写出来,提问一个同学所选的材料(一个自
习课,“我”在做一道题,怎么也做不出来,后来小明同学认真地给“我”辅导帮助“我”解决了困难)。
四、按顺序写
1、怎样写好同学们所选的材料呢?(要按顺序来写,板书)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也就是写清事情的什么?(起因、经过、结果)板书
3、在这一单元中哪篇课文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一夜的工作》)起因:写总理叫“我(作者)去他(周总理)的办公室,经过:写出看到总理的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结果:写作者看了以后的感受。
4、怎样写清起因,经过,结果?请位同学按所选的材料说出怎样写清起因,经过,结果?(可分为三部分写出(1)写起因:我在学习碰到困难(2)经过写小明怎样帮助“我”解决困难。(3)写结果:写出“我”的感受想法。)
五、范文评析
1、出示例文《邻居》
2、请位同学朗读例文,同学们思考;例文的中心是什么?(紧紧围绕邻居对“我”的热心帮助,热情歌颂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3、这中心能否符合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不是写自己做的事?是不是写社会主义的好人好事?(符合,不是,是)
4、例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起因、经过、结果)
5、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起因:妈爸不在家,没人照顾我,经过:邻居来帮助“我”。结果:“我”的想法。板书)
6、例文一个突出特点是什么?(写得具体,)板书
7、从哪几个方面写具体?(睡在床上的心理活动,叔叔、阿姨的语言、行动、神态,都写得具体,)板书
8、找出例文中描写“我”睡在床上的心理活动、叔叔阿姨的语言、行动、神态的句子?
9、小结:写具体,主要把经过(发展)写具体。写好人好事重点放在发展这部分。(板书线条)
六、列提纲,写具体
1、根据同学们所选的材料,列出提纲。(一般分为三部分,即事情的起因;点明事情的起因,时间,地点内物。经过:写具体些。结果:写出想法感受。)
2、请位同学说一说怎样把自己的材料的经过部分写具体些(主要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行动、神态这一些。)
七、布臵作业、总结
按照你们所选的材料,所列的提纲,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具体地写出一件你听(看)到的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题目自定。
作文指导课案例分析
东方红小学 李岩
一、教师课前谈话,激发情趣。
同学们,上周星期五下午,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到我们县著名的酒壶山春游。大家脚踏巍巍酒壶山之巅,饱览了那壮丽的山光水色。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笔把游览中看到的景物描绘出来,让读者看后,能和我们共享春游水壶山的欢乐。
二、命题立意,理清线索。1.写作文要有题目,今天我们要写的这篇作文怎样给它命一《春游酒壶山》)2.写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写作目的,我们写这篇作文的目的祖国大好河山。)3.写一篇文章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在写《春游酒壶山》这篇作文时,哪个字可以作贯穿全文的线索呢?(根据学生讨们这次到酒壶山春游的游览线是什么?(随着学生的讨论,老师板书:游览线:铁路边——河岸——山脚——山腰—山顶。)
三、围绕中心,讨论选材。1.教师谈话,提出选材中的问题和要求。我们写过不少参观游览记一类的作文,有些同学总是从早晨起床,刷牙漱口洗脸开始,到游览结束,晚上睡觉为止,不分大小巨细,主次轻重,点滴不漏,照写不误,结果写出的文章像一笔流水帐。这次作 2.按照游览顺序,具体讨论看到的景物,根据学生讨论,老师简要板书:铁路边:奔驰的列车,望不到边的田野。河岸:清澈透明的河水,雄伟的大桥。山脚:如画的田野,鱼塘中欢奔跳跃的红鳞鲤鱼。山腰:盛开的鲜花,具有象征意义的石像——“酒壶”带的小溪流,一排排新建的楼房。
四、突出重点,研究“静”“动”。1.教师谈话,指出训练重点。这次作文除了很好运用过去所象地描绘出来,使文章更加生动,更加能感动读者。
2.复习《鸟的天堂》一课的写法和本组“读写例话”中关于静态和动态描写的知识。随着复习讨论,教师板书:静态——形状、大孝位臵、颜色等。动态——活动、变化等。3.具体讨论这次春游能看到的景物中哪些属静态,哪些属动态,应该如何进行描绘。
五、编拟提纲,开始习作。1.文章开头应交待些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天气、心情等)(略写)2.文章重点部分可以分几层写?(铁路、河岸、山脚、山腰、山顶五层)(详写,但也要分主次)
3.文章可以怎样结尾?(自然结尾,抒情结尾,议论结尾等)4.学生编写提纲起草作文,教师巡回个别辅导
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东方红小学 李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生存的本领,有条理地写出有关自我保护的事
情,或者写读了《鲁滨孙漂流记》后的感想。能认真倾听
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
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多角度构思的能力。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
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相处,知道如何在社会中立
足,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谁来
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意? 学生说
师:是啊,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他是怎样解决的呢? 生: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
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安全----防御
孤独------救助“星期五”
师: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
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生说
师:是啊!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
存,学会自我保护。板书:(自我保护)现代社会,信息的高速运转,使我们目不暇接,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会使我们手足无措,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呢?我们该学些什么?联系我们的实际想想我们该怎么生活、怎么生存。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学生交流)
(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
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 同时打开门窗, 呼唤邻居、行人
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有电话, 应迅速拔119报警;
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 一旦发生跑水情况, 先把总开
关关闭。如果拧不动, 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
里要经常通风换气。
防盗:人在家, 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 钥匙放在固定位臵等。
(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
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 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
如遇坏人打劫, 尽快避开, 跑向人多的地方, 同时大声呼救; 篇二:作文课教学反思
作文课教学反思
马山中学 张芸
上周我给学生们上了节作文课。因为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初三年级的特别害怕写作文的孩子们,所以在上课前,我就在想怎么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们对“写作”的畏惧感呢?我打算认真地倾听一下同学们的心声。因此在这节课的准备过程中,我向同学们提了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写作文难吗?具体难在哪里?”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学生们也许也许也是感受到了我的真诚,也许是少了课堂的约束,表现的特别积极。有的说:“没有内容可写”。有的说:“不知道怎么把要写的内容表达出来”。有的说:“写出来的内容像白开水,越写越没信心了”。听了学生的发言,我心里有底了。学生们在写作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生活中不是没有写作的材料,而是同学们很少留心观察生活中值得记录的小细节,缺少了善于发现的眼睛。
二、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忽略了对写作技法的归纳和演练。
三、缺乏必要的文辞积累,文章缺乏文采。既然找准了病根,那就得趁热打铁,对症下药。
在上课伊始,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标题:“三句话写好作文”。学生们这下可炸了锅。有的人表示怀疑,有的人迫切想知道究竟是那三句话。在学生的“千呼万唤”中我板书了这三句话并作出了简明的解释:
一、把要写的事情写清楚了。(及格)
二、把要写的事情写清楚了,并有文采。(优秀)把要写的事情写清楚了,并有自己的感悟。(高分)。公布答案后,学生似乎对我的说法将信将疑。于是,我拿出了事先准备的两篇中考考场作文(《怀念葱油饼相伴的日子》、《那一刻我长大了》),请学生们当一回“小老师”评判一下文章写得怎么样。接下来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的同学说:两篇文章的作者都从生活小事中感受到了真情。有的同学说:《那一刻我长大了》这篇文章,作者观察很细致,用词也特别准确,也很有文采。譬如,作者写因为天气热,补鞋子的老爷爷额上渗出了汗珠。用“渗”而不是“流”。待学生评判完毕,当我告知学生这两篇作文就是今年中考的高分作文时,学生终于信服了写在黑板上的三句话。最后,我给学生们提出了有关写作的两点希望:
一、多观察,多练笔。
二、从身边的小事写起,记小事,书真情。
课后,我认真地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在课堂上我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些写作上的启发。但课堂有限学习无限,要想让学生们真正地爱上写作,写好作文,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会学生立足生活,感受生活!篇三:作文讲评课教学反思
作文讲评课教学反思
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是根据作文教学的要求,对批改中发现的学生作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前 一次作文的总结,又是对后一次作文的指导。感谢这次同研一节课,让我对作文讲评课有了新的体会。反思这堂作文讲评课,我认 为其成功之处在于:首先教师要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扮演好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目标。这中间,教师要擅于调控课堂,做到 有收有放,收放自如。其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是活动中的一员,在生生、师生的互动中生成新知识。再次,教师要擅于评价和鼓励,用精当的评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上,我还注重让学生练习有条理地说话、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概括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意识和能力等。让作文课不单是写,而且还有听、说、读等方面的训练。本课里同样也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 环节上还有些把得死,想放开,可是不知道学生会说什么,怕驾驭不了,所以设计的时候还是走了保守的路线。这说明还是课堂调控能力不是很强,需要进一步锻炼并加强学习。在方法的总结上还是老师说得多,学生的认识仅限于表面,说明写作的方法、评价的方法及角度还是把握不好,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指导,促进学生的写作、评价水平都能提高一个新高度。如何利用作文讲评为学生开创一个正常的自由表达空间,是作文教学面临的难题,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要使学生 逐步掌握写作技巧,在作文讲评中真正体会到写作之乐,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水平。我将尽量抓住几个关键环节。
一、树立大作文教学观,正确评价学生的作文 学生的活动天地和思维空间会使他们的一些做法显得有些幼稚,想法有些天真,但那是他们真实情感的流露。按照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表达真情实感 ”的要求,在作文评价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欣赏学生的作文,尊重学生的意愿.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会他们讲真话。只要具体明白、具有真情实感,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内心出发,写自己想写的、所追求的、所欣赏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同时促进他们在知、情、意、行等多方面素质的发展。
二、以欣赏的眼光,科学评价学生的作文 ; 作文讲评不是单纯的教师评、学生听,而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讨论、评议、修改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要想使评讲课上的生动活泼,教师必须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和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并不断创新,才能使作文讲评真正起到抛砖引玉、穿针引线的作用。以欣赏的眼光来,首先要善于肯定。教师要抓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在讲评过程中通过设置灵
活多样的欣赏环节,如 “榜上有名 ”、“佳作亮相 ”、“片段欣赏 ”等,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畅谈自己的写作思路。同时还要注意肯定学生自己的相对进步,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进步和成绩的机会,使被评价者通过他人的赞赏而受到激励。另外我们还可让学生的表现延展至课外,如鼓励他们投稿等,让他们充分 “炫耀 “自己的成果,享受成功的快乐。其次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 “赏中有评 ”。一是教师要善于用富有启迪性、商讨性、趣味性的语言点拨,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各抒己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评评好在哪里,妙在哪里,欠缺又在哪里;二是教师要善于激发提高,唤起学生 “我要修改、我要写得更好 ”的心理需求,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值得提出的是,在学生动手修改、互改前,教师一定要强调 “三分文章七分读 ”,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切不可草率过场,敷衍了事,这样在具体的欣赏、评析中,学生会产生一种羡慕之心,会自觉不自觉地以别人的优点为榜样,吸收其中对自己需要的东西.自觉投入修改作文的过程中去。第三教师要抓住共性、突出重点。学生作文出现的共性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句不够通顺;二是应用文的格式存在问题;三是记叙文的 “四要素 ”不全;四是议论文的论点不突出;五是文章的结构顺序比较混乱;六是记 “流水帐 ”,不能突出重点等。这些共性问题,其实都是学生作文的基础问题。评讲中,如果不注意这些共性问题,草草过场,往往它就成为我们作文教学路上的绊脚石,这点不容忽视。但我们又不能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作文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每次确定一到两个重点进行落实。
三、引领学生自改、互改,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 叶圣 陶老 先生说过: “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因此,在讲评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到自改、互改中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这是减轻老师工作负担和压力,培养学生动手、用脑等多方面能力的好举措。首先教师要明确修改方向、提出要求,学生对照要求自改;其次学生在自改的基础上进行互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别人是如何触及生活、触及自然的,是如何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的,又是怎样以真情实感写出新颖的文章来的,在互改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合作中相互学习,从而达到相互沟通、交流的目的。再次教师要引领修改,对部分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评改和交流,用这种引路的方法,鼓励学生认真观察、亲临社会实践,把笔尖探到现实生活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强化情感。综上所述,只要我们语文老师能够抓住关键环节,在讲评作文时讲究科学,注重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创造一个和谐、民主、自由、健康向上的学习、育人环境,我们的作文教学水平就一定能上一个新台阶。篇四:作文课教学教学反思
作文课教学 教学反思
作文难写,这也是很多学生的心声。那么,语文老师,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呢?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文指导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读题,找到作文“要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教师只在学生不懂或有困难的地方帮助解释即可。其次,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独立作文的能力。因此,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审题的规律、确立中心、选材的方法、布局谋篇的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如写作。再次,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把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做过的事真实记录下来,哪怕是错的也要如实记录。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作文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二、帮助学生拓展思路。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面对话题,多方求问就是激活思维的有效途径。比如:围绕话题“钱”,可以自问“谁在赚钱”、“他是怎样赚钱”;“谁在用钱”、“他又是怎样用钱”;“钱的作用有多大”、“钱是不是万能”;“学生在花钱问题上有哪些不同的表现”;“未来的世界里钱还会不会存在”等等。多角度解读话题,使学生的作文立意更深刻、更新颖。第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小事中抽取出带有本质性的东西,丰富学生作文的选材。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这些小事中提炼出中心,这对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开拓学生作文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三、读与写相结合。教师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去解决写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典范的文章,非常适用于“写”的指导。尤其是教材在安排训练上,很多都照顾到了“读”与“写”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些范文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在学生写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找到方法。
“读”也可以是教材外的内容,在选取内容时,通常是为了解决作文中的某一问题,而选取一个片断,让学生通过阅读,对作文的一些方法有所感知和领会。
四、作文与做人相结合。作文指导课,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造成一些学生在作文的立意上出问题。
教师必须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结合具体的类型作文,同时渗透理想、道德教育。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人物”的作文时,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选取先进的典型人物,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刻画出人物的特点,启发学生写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东方红小学 李岩
教学目的:能写出自己听到的或看到的一件事,按要求能写出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
教学重难点:能确定中心,并能围绕中心按顺序把事情写具体 教学用具:小黑板,白纸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板书:
写一件你听到的或看到的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先确定中心,然后按顺序写,注意写具体些。(板书)
二、审清课题:
1、我们已经学过记人写事,写景状物的作文那么这次作文是写什么的?(写事)
2、写什么事呢?(写能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并且是写听到的或看到的)
3、小结:这次作文要写事是要写你听到的或看到的,能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好事)必须注意是写你听到的或看到的。
三、弄清中心选材:
1、应该怎样来写好这次作文,首先弄清这次作文的中心是社会主义的好人好事,所以,按照这个要求选社会主义的好人好事。
2、应该怎样选材。(1)同学们想一想,该选哪些具体材料?(2)出示小黑板:*写一家营业面积不过十平方米的小店干净整洁,小主人——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笑容可掬,有条不紊地打点着顾客,人们都称赞这小店给大家带来了方便。*写生日那天,妈妈给“我“煮了两鸡蛋,”我“吃了一个,留给妈妈一个,写一次“我”给妈妈送伞„„*写爸爸有病在家休息,听说离他家有二百多米的一个房屋失火,爸爸毅然奔向失火的房屋,带病灭火。(3)请同学说出这三个材料哪个最能符合这次作文?(第三个)为什么?(因为写出了爸爸舍己为人冒着生命危险带病去灭火,写出了社会主义的好人好事)前面两个材料?(不符合,因为不较典型,第二个又是写“我”的。(4)小结:选材时,还要注意选择别人做的事。
3、请同学们说出要选的材料。(写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事,同学互相帮助的吞,农民自动积资办学校的事,工人爱厂如家的事等等。)
4、强调选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1)出示小黑板:*写居里夫人在华沙镭研究所开幕典礼上,如何尊敬自己中学时代老师的事。*写自己第一次摄影的趣事。*写姐弟俩看电视时争吵的事。(2)第一个材料是否符合这次作文要求(不符合)写的事不是社会主义的新风尚)(3)第二三个呢?(不较典型,第二个是写“我”的)。
5、请同学们选择材料,写出来,提问一个同学所选的材料(一个自习课,“我”在做一道题,怎么也做不出来,后来小明同学认真地给“我”辅导帮助“我”解决了困难)。
四、按顺序写
1、怎样写好同学们所选的材料呢?(要按顺序来写,板书)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也就是写清事情的什么?(起因、经过、结果)板书
3、在这一单元中哪篇课文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一夜的工作》)起因:写总理叫“我(作者)去他(周总理)的办公室,经过:写出看到总理的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结果:写作者看了以后的感受。
4、怎样写清起因,经过,结果?请位同学按所选的材料说出怎样写清起因,经过,结果?(可分为三部分写出(1)写起因:我在学习碰到困难(2)经过写小明怎样帮助“我”解决困难。(3)写结果:写出“我”的感受想法。)
五、范文评析
1、出示例文《邻居》
2、请位同学朗读例文,同学们思考;例文的中心是什么?(紧紧围绕邻居对“我”的热心帮助,热情歌颂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3、这中心能否符合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不是写自己做的事?是不是写社会主义的好人好事?(符合,不是,是)
4、例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起因、经过、结果)
5、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起因:妈爸不在家,没人照顾我,经过:邻居来帮助“我”。结果:“我”的想法。板书)
6、例文一个突出特点是什么?(写得具体,)板书
7、从哪几个方面写具体?(睡在床上的心理活动,叔叔、阿姨的语言、行动、神态,都写得具体,)板书
8、找出例文中描写“我”睡在床上的心理活动、叔叔阿姨的语言、行动、神态的句子?
9、小结:写具体,主要把经过(发展)写具体。写好人好事重点放在发展这部分。(板书线条)
六、列提纲,写具体
1、根据同学们所选的材料,列出提纲。(一般分为三部分,即事情的起因;点明事情的起因,时间,地点内物。经过:写具体些。结果:写出想法感受。)
2、请位同学说一说怎样把自己的材料的经过部分写具体些(主要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行动、神态这一些。)
七、布臵作业、总结
按照你们所选的材料,所列的提纲,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具体地写出一件你听(看)到的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题目自定。
作文指导课案例分析
一、教师课前谈话,激发情趣。同学们,上周星期五下午,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到我们县著名的酒壶山春游。大家脚踏巍巍酒壶山之巅,饱览了那壮丽的山光水色。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笔把游览中看到的景物描绘出来,让读者看后,能和我们共享春游水壶山的欢乐。
二、命题立意,理清线索。1.写作文要有题目,今天我们要写的这篇作文怎样给它命一《春游酒
壶山》)2.写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写作目的,我们写这篇作文的目的祖国大好河山。)
3.写一篇文章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在写《春游酒壶山》这篇作文时,哪个字可以作贯穿全文的线索呢?(根据学生讨们这次到酒壶山春游的游览线是什么?(随着学生的讨论,老师板书:游览线:铁路边——河岸——山脚——山腰—山顶。)
三、围绕中心,讨论选材。
1.教师谈话,提出选材中的问题和要求。我们写过不少参观游览记一类的作文,有些同学总是从早晨起床,刷牙漱口洗脸开始,到游览结束,晚上睡觉为止,不分大小巨细,主次轻重,点滴不漏,照写不误,结果写出的文章像一笔流水帐。这次作 2.按照游览顺序,具体讨论看到的景物,根据学生讨论,老师简要板书:铁路边:奔驰的列车,望不到边的田野。河岸:清澈透明的河水,雄伟的大桥。山脚:如画的田野,鱼塘中欢奔跳跃的红鳞鲤鱼。山腰:盛开的鲜花,具有象征意义的石像——“酒壶”带的小溪流,一排排新建的楼房。
四、突出重点,研究“静”“动”。1.教师谈话,指出训练重点。这次作文除了很好运用过去所象地描绘出来,使文章更加生动,更加能感动读者。2.复习《鸟的天堂》一课的写法和本组“读写例话”中关于静态和动态描写的知识。随着复习讨论,教师板书:静态——形状、大孝位臵、颜色等。动态——活动、变化等。3.具体讨论这次春游能看到的景物中哪些属静态,哪些属动态,应该如何进行描绘。
五、编拟提纲,开始习作。1.文章开头应交待些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天气、心情等)(略写)2.文章重点部分可以分几层写?(铁路、河岸、山脚、山腰、山顶五层)(详写,但也要分主次)
3.文章可以怎样结尾?(自然结尾,抒情结尾,议论结尾等)4.学生编写提纲起草作文,教师巡回个别辅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生存的本领,有条理地写出有关自我保护的事
情,或者写读了《鲁滨孙漂流记》后的感想。能认真倾听
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
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多角度构思的能力。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
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相处,知道如何在社会中立
足,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谁来
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意? 学生说
师:是啊,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他是怎样解决的呢? 生: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
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安全----防御
孤独------救助“星期五”
师: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
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生说
师:是啊!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
存,学会自我保护。板书:(自我保护)现代社会,信息的高速运转,使我们目不暇接,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会使我们手足无措,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呢?我们该学些什么?联系我们的实际想想我们该怎么生活、怎么生存。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学生交流)
(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
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 同时打开门窗, 呼唤邻居、行人
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有电话, 应迅速拔119报警;
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 一旦发生跑水情况, 先把总开
关关闭。如果拧不动, 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
里要经常通风换气。
防盗:人在家, 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 钥匙放在固定位臵等。
(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
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 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
如遇坏人打劫, 尽快避开, 跑向人多的地方, 同时大声呼救;
如发现火灾, 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 不要自己去救火, 不会游泳, 篇五:作文公开课教学反思
作文公开课教学反思
实验小学 成利华
这学期,我有幸去市里上了一堂作文竞教课。这在我的教学生涯是第一次,虽然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不少。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我安排了3分钟的课前小游戏,(1)让学生猜表情;
(2)全面发展学生,调动其积极性,我设计了让学生加上动作和表情表演一句话。当我出示出这句话时,学生们表现的欲望彻底激发了,很多孩子举手要表演,上来表演的也为课堂增添了不少气氛,这为我后面的课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整个课堂我采取的是“观视频,明方法——赏名篇,会方法——改片段,用方法——写练笔,赞方法”,教学循序渐进,步步深入,让孩子们学来兴趣盎然,写来毫不费功夫。
首先,我用了今年湖南卫视热播的校园真人秀节目《一年级》中马皓轩的语言视频来引入,学生们看得乐呵,极成功的吸引住了他们的注意力。接着,我出示一句话,让孩子们再观看视频,然后加上所看到的表动作、神态的词,孩子们有了视频的借助,加起来不费吹灰之力,极大的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主动参与性,也成功的完成了从视频到文本的过渡。然后,我就用三句视频中的话让学生任意加提示语,然后交流,从而引出提示语的加法,即:人+动作,人+神态,人+动作+神态。
其次,我选取了课文中的一个语言片段,让学生赏析:哪句提示语写得好,为什么?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白提示语对于表达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在作文中主动使用提示语的兴趣。
第三,我出示了一个提示语只有人称的片段,让学生分小组尝试把提示语写生动。这不仅合理使用了高效课堂中的小组合作,还让学生加的提示语更丰富。这一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学生的表演很精彩。
第四,水到渠成,孩子们太急于想表达了,我设计了一个固定片段练习,还有一个自由片段练习,学生们发挥的空间很大,可以自由选择。5分钟后,已经有许多孩子举手想展示。
这节课完成得非常好,时间恰到好处,孩子们也学到了作文中的一门技巧。相信对他们以后的作文会有很大的帮助。课结束以后,有老师还在台上来照板书,我的心里真觉得幸福。我去跟孩子们道别时,孩子们依依不舍,这也许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成功之处吧!由于这是首次面对那么多人上课,心中难免紧张,以后要多多历炼自己。
第五篇:习作课教学反思
习作课教学反思11篇
习作课教学反思1
习作是要求学生写发言稿,以前学生很少接触过应用文的写作,这就使习作的难度增大了许多。作为老师,该如何组织好本次习作教学,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呢?结合班级实际,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以“谈谈自己”和“评评同学”为本次习作教学的话题,通过谈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技巧。
经过比较充分的准备,怀揣疑虑之情走进了教室,站在讲台上说:“今天这次课我们来上习作教学课。”“啊??”我的话刚说完,就听见了孩子们不愿意的声音,有些孩子就像烈日下的茄秧被晒得蔫头耷脑的,一点儿精神也没有了。看到这情景,我话锋一转:“不过,今天的课和以前不太一样了,你们是课堂的主角,老师要当配角哟!”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显得很好奇,迫不及待地问我,到底是怎样的?看到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我不慌不忙地说:“今天,老师想听听同学们对自己以及对同学的评价,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不要有什么顾虑,好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学生明确了话题,便积极地投入到了话题的交流之中。
学生准备了几分钟以后,我便提议在全班进行交流。刚开始,我只能看见稀稀拉拉的几只小手举起来。“以前的我是一个冷漠、自傲的女孩,与同学相处也很不融洽。现在我决心改正不足,希望同学们能够给我机会,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请原谅我,相信我吧!你们一定会看见一个人见人爱的我在这里,我真心地对大家说一声谢谢,希望大家可以支持我,帮助我。”“今天,我可以站在讲台上说出我的真心话,我很激动,也感谢老师和同学给予我的这次机会。老师第一次叫我起来回答问题的情景至今我都无法忘记,那时的我很胆小,面对老师的提问我是‘金口不开’,但是老师没有批评我。因为老师的鼓励,我的胆量慢慢变大,现在的我在课堂上可以说是个积极·份子,为此,我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在这里,我要感谢老师,是您的鼓励让我进步,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次课,因为那次课上,老师的宽容保护了一个女孩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在学习上,你们尽心尽力帮助我;在生活中,你们给予我许多关怀。我的进步也有你们的功劳。今天,请允许我给你们深深地鞠个躬,并由衷地说一声‘谢谢’。”顿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的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有些女同学忍不住落泪了。听着同学们发自内心、情真意切的发言,许多孩子受到了感染,也情不自禁地举起手来了,霎时,学生的.情绪高涨,一个个都跃跃欲试,此情此景,驱散了我心中的疑云。听了学生的发言,我对他们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并把握时机,让学生把自己刚才精彩的发言用笔记下来,学生们都很兴奋,轻轻松松地完成了发言稿的写作。
反思: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是因为有些话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的不够紧密,而本次习作,教师让学生谈自己、谈同学。学生因为对自己的一切都很了解,有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有话可说;而与之朝夕相处的同学,孩子们对他的一言一行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因此也可以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叶圣陶先生曾说:“小学生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本次习作课,因为教师充分考虑到这些,怎样可以让学生直抒情感,使得所说内容合乎情理,并使得教学效果超出意料,选择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使得本次习作课喜获丰收。
习作课教学反思2
教学过程:
一、小小报告会
1、同学们刚才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看到了)
2、学生沉思片刻,纷纷举手发言。
生1:我看到了蛇。
生2:我看到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表情,尤其闵森同学夹蛇时手还在颤抖。
生3:我看到张老师眼睛睁得大大的。
3、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教师板书:听到了)
4、学生稍加思考,举起了一双双小手。
生甲:我听到同学说,这蛇真可怕。
生乙:我听到同学说,这事十分稀奇,蛇居然跑进了教室。
生丙:我听到了同学急促的呼吸、女生的尖叫。
生丁:我听到老师您说,总不能让这位“客人”一直呆在教室里。
5、同学们,从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了什么?(教师板书:想到了)
6、学生准备了好一会儿,才举手发言。
生a:从老师表情中,我想老师可能在想:哪个同学能解老师的围,不然老师就难看死了。
生b:从女生的叫声中,我想她们也许会想:男同胞,怎么一下子都成了胆小鬼?还是什么男子汉大丈夫!
生c:从蛇的表现看,它或许在想:谁敢侵犯老夫,我决不客气!
7、(教师追问)蛇怎么会进教室呢?
8、学生思维活跃,发言一个接一个。
生A:也许蛇晚上外出迷路了。
生B:也许我们的歌声吸引了它。
生C:也许它饿了,想讨点饭吃。
反思:习作指导的第一步是拓展学生的思路,也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使学生为“有米之炊”而非“无米之炊”。因此作文指导的精力、时间的安排应放在打开学生思路上。上述教学环节无论是让学生报告“看到了”“听到了”,还是“想到了”,都紧紧围绕这一点,从而打开了学生思路,为作文提供了素材和契机。
二、小小比赛会
师:同学们刚才“报告”得很精彩,那么我们能否用上好词佳句、各种修辞把这些说具体呢?比一比,谁说得好!
师:先来说说蛇。
生:长长的、细细的,黑白相间,蜷缩着身子,不时地张开血红大口,样子挺吓人。
生:蛇在教室里“旅游”……
师:再说说同学。
生:大气不敢喘,屏息凝视,胆小如鼠。
生:女生溜回了座位。
生:我是一名堂堂男子汉,难道能打退堂鼓?
师:谁来说说老师。
生:老师眼睛睁得大大的,似乎很沉着。
反思:《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可事实上一定数量的学生作文内容不够具体,不能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上述教学环节,既是对话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怎么写”,也可以说是如何写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避免习作内容空洞。
三、小小演说会
1、师:同学们,老师给你十分钟左右准备一下,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具体地说一说。
2、同学们经过自己构思,编拟提纲,然后小组中练说。
3、学生推荐发言。(学生评价并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反思:学生的习作语言往往会杂乱无章,让人理不清头绪,把握不住其内容。上述教学环节,教师让学生构思,编拟提纲,小组练说,这样有利于学生有条理有重点地口述。而引导学生先说后写,帮助理清层次,无疑也为其写好作文架设了成功的桥梁。
四、小小命题会
1、师:下面就请同学用笔记下刚才发生的一切。写前,老师想提个问题:你能给这篇作文起个好题目吗?想好了写在黑板上。
2、学生小组交流。
3、学生上台板演题目:《不速之“客”》《一堂精彩的习作课》《原来老师也是那么胆小》《闵森,好样的》
反思:学生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对生活中的某个现象均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上述教学环节围绕蛇引发的这件事,把习作的命题权交给学生,习作题目丰富多彩,富有创新。这样一方面尊重了学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另一方面更能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五、小小练笔会
1、师:同学们,今天发生在教室的那件事真是惊心动魄,我们能否用笔把这一切记录下来呢?写得特别好的文章老师推荐到《宜兴日报》发表。
2、接着学生习作,教室里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
反思:学生有了亲身的经历体验,有了丰富的作文素材,早已有了写作的冲动,个个都有强烈的倾吐欲望,写时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口,我笔写我心”。在这样的氛围中还有哪个学生不会写作文?
六、小小展览会
教师将学生上交的作文贴在后面的黑板上,并在中央写上“习作展览”。细看作文真是五彩缤纷,叫人拍案叫绝,人物形象充满个性,遣词造句贴切传神,习作题目令人耳目一新,主题思想百花齐放。
反思:学习活动的最大乐趣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非常重要的是,要让儿童始终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力气而看不到成果。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的作文得到认可和赞赏。上述教学环节,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也让学生享受到了习作成功的乐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和教育的灵动性至关重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瞬间,就地取材,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想象,去体验,让他们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习作这一泓清活的水便有了永不枯竭的源泉。而此次即兴作文,正是抓住了契机,让学生真实再现了当时的那一情形,是学生自我感受的最本真的自由倾吐,是学生心灵的放飞,是生活的写真。愿生活中多一些五彩缤纷的真实,愿习作中多一些学生的真实独白、心灵的倾情对话。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不怕作文,会写作文,爱写作文。
习作课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想一想自己的心底藏着哪些心愿,明确自己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2.写一写心中藏着的这个心愿,对自己,对别人和对社会的作用。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心愿。
一、谈话导入,揭示文题。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大家的心愿都是什么呢?(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各抒己见。)
(板书:心愿)
2.那心愿指的是什么呢?
(所谓心愿,就是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是对一件事物的美好希望、设想与期待,也是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欲望、向往或强烈倾向。)
二、启发思路。
1.现代作家巴金曾在《随想录》中写道:“把想做的事都做好,把想写的作品全写出来,使自己可以安心地闭上眼睛,这是我最后的愿望。”这是巴金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呢?
2.首先要学生想好自己的心愿。
3.收集可用的素材:先想一想自己都有哪些心愿。
(1)对社会的题材:科学家发明新药,治愈癌症;残疾人能得到更多的关爱;空气和水不再被污染;人和人之间多一些理解……
(2)对别人的题材:奶奶的病赶快好起来;爸爸能有更多的时间陪自己;好朋友永不分离……
(3)对自己的题材:有机会去看看高山、草原、大海;努力学习,长大以后让爸爸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
4.老师也有一个心愿(对别人的),那是什么呢?
(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听课,将来长大了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5.同学们,想好了自己最想表达的心愿后,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愿?
(选择表达的方式,如记叙故事、写信、写日记或者创作诗歌……)
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要写的心愿。
2.搭建好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心中有数,在素材排列上要有逻辑性。
3.细化:拓展好层次和细节,要有亮点;要清楚、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想说的.。
4.注意首尾呼应,前后连贯。
5.以自身为例,给学生讲解如何写自己的心愿。
(1)开头:开篇点题,我有一个心愿,它是……
(2)中间分三段叙述(注意详略):第一段,为什么我有这个心愿?(略写)第二段,如何去实现这个心愿?(详写)第三段,实现后的好处。(略写)(板书:详略得当)
(3)结尾呼应开头:表决心,表示一定要实现自己美好的心愿。
6.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7.写好以后,要认真读一读,用修改符号修改不满意的地方,使语言更加通顺、流畅,意思更加清楚、明白。
四、习作点评。
1.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什么心愿,为什么有这个心愿以及如何实现这个心愿。重点从这方面进行点评,另外,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以及语言是否通顺、恰当等。
2.同桌之间相互点评习作。
五、课堂小结。
学生通过这次习作的练习,能将自己的心愿具体地描述和清晰地表达出来,进而让学生下定为这个美好心愿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可以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进行描绘,确保行文的流畅。
习作:心愿
对社会 对别人 对自己
逻辑性 亮点 详略得当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习作,让学生懂得了:生活中不是没有写作的材料,而是大家很少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作文时要善于运用表达的方法。通过这节课的点评,同学们受益匪浅。
2.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对修辞运用、词语积累不够重视,学生的文章缺乏文采,语言不够丰富多彩。
习作课教学反思4
本次习作指导课,体现了创新性课堂的基本要求——参与性。课堂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教学活动,而是一种多向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这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有利于增强课堂学习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只有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所以这堂习作指导课,指导学生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有一定的条理,着重培养学生想清楚再写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着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们学会从小事入手,学会细致观察,学会进行细节描写,学会从小事中体会蕴含的'大爱,体会父母,默默付出的人的情感。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落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要把学生当作认识的主体,而且还要把学生当作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培养其自我发现,自我体会,自我创新的能力。使孩子学会从小事入手,运用本单元的细节描写,学以致用,并且会熟练运用信的格式。
同时还有不足之处,应该给孩子拓展信封的格式,让孩子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的拓展与运用,要求孩子们自制一个信封,按照信封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正确的书写,既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拓展孩子的视野,及时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习作课教学反思5
今天,上了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课。在上课前,我经历了很多思考:教材给了一个话题“收获”,然后出示了三个不同的标题“——熟了”、“我收获了——”、或把自己置身于图画中,想象自己就是画中人物,写一篇习作。针对文本,我思索:是总体指导,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题目?还是选择其中的一个题目来指导?如果是总体指导的话该如何着手,该如何落实“一课一得”?因为万一有学生选择了第三项,那么我该如何指导学生,是不是在课堂中又要指导学生看图写话的方面,那一节课的内容会不会显得庞杂?还有写法该如何指导?
综合多方面的考虑,我在实际操作中开始抓住“收获”为题引导学生考虑可以从哪些方面得到收获,可以得到怎样的收获,然后让孩子们思考交流,我随机点拨。还好课堂中学生集中选择了第一和第二个题目,因此课堂中没有涉及到对看图写话的指导。
上完后,我感觉课堂中,我没有把具体的写法落实,虽然我不断地在要求学生写清楚、写具体、加入情感,但是我却没有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方法,教学生如何把内容写具体。
课堂中,我要求学生交流前都给了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但自己却没有静下心来,总是打断学生的思路,其实,老师既然要给学生时间,那就应该给足、给够,并且在过程中不打断学生,真正地让学生去思考、体会,哪怕学生只有一点小小的思考体会,只要是学生自己的,都比老师灌输的强。
对于教材,我还是应该坚持尊重,毕竟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但是我还要摸索更加适合学生和自己的教法,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我需要不断努力的.探索。
课堂就应该实实在在的教学生东西,不能为了追求形式而浪费课堂的宝贵时间,毕竟小学生的主要学习精力和时间是在课堂上。但是,我还要注意不一定课堂上教给学生的东西越多就越好,关键是实在,哪怕一堂课只教会了学生一点知识,但落实了,那都叫成功。
作为习作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落实到写上,否则无论讲得如何天花乱坠都无济于事。在学生写得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关注学困生,及时给予指导。但学生写的时候,老师不要去打断学生写作思路,大部分的问题应该留到学生都完成习作以后,再集体评讲。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习作课教学反思6
描绘秋天的美景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对自然景物进行描写,传达给读者,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样的描写才是成功的。要想生动形象地把所描写的对象勾勒出来,必须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段。
三年级的孩子懂得如何欣赏句子。基于这一点在教学《五彩池》我就让孩子们好好的赏读文中优美的语句。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景物描写的对象如果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接着让学生观察秋天,让孩子真切的融入到大自然中。法国诗人阿拉贡诗云:“什么事物最妙?善良的人,睁大眼睛瞧。”就是告诉我们要细心观察,全面观察,留心各种景物。学生只有观察才能感悟。才能将具体的景物进行想象、融入自己的情感。才能真正体会到----秋天真美、我爱秋天!这种真实的情感。也才能将这种情感融入到自己的习作。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不会让人感到虚假做作、无病呻吟。学生正是在我的这种指导思想下,写出了一篇篇优美的习作。这次习作指导,孩子们的确写出了高水平的习作,对于刚起步的孩子来说,这是一次成功。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将秋天的景物按照我的指导从树林、果园、田野等方面写的有条理、对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方面居然还写出了一种意境。读学生的习作虽说没有厌倦之感。但是总觉得孩子的习作在描写上缺乏新异。虽说语句表述不一样,可是总是在你设计的框框内在填写。如何让孩子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能标新立异,写出自己独特体验,感悟的习作,我想这将是我在以后的习作指导中为之追求的目标。
习作课教学反思7
一节习作讲评课的目的,是着眼于本次习作的优化,还是着眼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我认为:这两种思路都存在着合理性。但是,讲评课上绝不能只是将学生的作文讲一讲,评一评、改一改;更在于,批改时,发现学生作文表达的精彩之处,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由个别至全体;或发现学生表达上存在的一个普遍缺陷,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由缺点而练成优点。这种训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有心理认同感,十分有效。这种训练,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在本次习作讲评的课上,我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佳作欣赏——赏析习作中的好句段。
佳作要欣赏,要赞美,要让学生感受到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这一步设计,诱发了学生的挑剔与羡慕心态,又让所有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了一次审视与二次构思,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讲评的主人。
二、病句诊断——指导学生修改自己作文中的重复啰嗦的句子。
我在第一次批改时,一定会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学生的作文,边读边琢磨学生作文中有突出语病的句子,找出一堆来,但一堂课,只解决一两种较为典型的,留下深刻印象。学生作文的最大问题就是语句不通,而且你这一次帮他修改好了,下一次他又会写出一堆的病句。如果我们长期坚持地使用这种方法,让孩子们一次学会修改一两种病句,渐渐地,你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病句越来越少。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两极分化缩小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
“责令探索,彼必将用心而得之矣”,作文讲评要把多数学生作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概括进去,触及学生的.写作得失,引发学生的共鸣,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才会出现勃勃活力。
三、方法引路——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对话写具体。
在批改作文时,我发现学生此次习作最大的问题是:一旦涉及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就一笔划过。而语言是心灵的“门户”,语言描写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风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具体了,人物的神态、动作才描画得出来。因此,本节课的方法引路我就落在了“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对话写具体”上。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明白语言描写的重要性,通过课堂练笔掌握方法,如此训练,扎实、有效。
四、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所以,我在最后,设计了一个欣赏古今中外关于助人为乐的名言的环节。
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当然,“失”总是与“得”相随。由于课前没有调动好学生的兴趣,他们发言不够积极,使得本节课的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同时,由于我想展示一堂常态的课,所以语言比较随意,追问不够有层次。
作文讲评课怎么上,我也在探索。希望我的课例能起一个桥梁作用,欢迎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习作课教学反思8
上周我们的教研课是闫**老师讲的第二单元习作课,有关于环境保护的习作课。教研课采用一课两上的模式,第一次授课在三.(4)班,第二次在我们班。通过两次对比听课,我发现了很多课堂中的亮点和自己班级的问题,记录在本篇反思中,如下:
闫**老师课堂的亮点,一、巧妙地将口语交际和习作结合起来,先说后写,让习作成为学生记录自己所听、所感的方式,从而破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二、将优秀习作巧妙地转换成了老师的亲身经历,把习作的作者说成是身边的好朋友,一下子拉近了文字与学生的距离,让孩子们觉得这些事情就发生在身边,故事里的.人就是自己。从开篇的《家乡的小河》到《保护环境倡议书》,再到最后的《未来家乡》,每一篇都变得那么真实,那么亲切,孩子们的思路一步步紧跟着闫老师的教学设计走,自然流畅。三、在想象未来家乡变化时,采用图片展示的方式,效果非常好。既形象地描绘出了未来家乡的美丽环境,又让孩子们加深了对已学词语的印象,“郁郁葱葱”、“湛蓝深远”、“清新甜润”、“姹紫嫣红”这些课文中积累的词语一下子从孩子们口中蹦了出来,学会运用才是真正地学会学习,在教学中要给孩子们创造更多这样的机会,让学到的知识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在不经意间自然而然地在表达出来。四、课堂的一开始也是亮点之一,闫老师安排了学生的自我展示时间,这也是我这学期想在班级课堂中加入的一个环节,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通过这样的展示更好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在每天的倾听和观察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马上我们班的“阳光故事会”也要开始了,期待着孩子们的优异表现。
接下来说说通过听课发现的我们班学生的不足。通过两次对比上课,我发现班里学生有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普遍倾听习惯不好。当有同学发言时,下面总会有学生自己小声跟着说,这种现象在平时上课也存在,究其原因不是一方面造成的,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要重点解决。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一是营造良好的倾听环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注意倾听,表扬认真倾听的学生。二是加快点名回答问题的节奏,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机会。三是改变回答问题的方式,逐渐让学生养成自己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的习惯,这样思维快的同学可以马上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不至于苦苦等着老师点名,而对于思维较慢的学生,也能在听到其他同学发言后受到启发,想好后站起表达自己的想法。四是一定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课堂上有时已经在讨论下一个问题了,可还有学生停留在之前问题的争论中,不能很好地跟着课堂节奏走,如果他们提前预习了课文,在讨论时就会更有针对性,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所以提前预习是非常关键的。其实观察发言踊跃的学生,不难发现他们的书上总会有自己提前勾画的痕迹,还没上课他们就把老师问什么问题想好了,这样他们在课堂上就会动作迅速、思维敏捷。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而课下时间是学生自己说了算的,从现在起必须强化学生的预习和自学习惯的培养,更好地用课堂外的时间来提高课堂效率,让良好的习惯早养成,让学生早受益。
通过这次听课对教学、对学生管理都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我相信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改变才会有所进步,要及时把听到的收获转化成自己的教学,把反思付诸于行动,期待着自己的进步,加油!
习作课教学反思9
在中年段选择内容,基于在快乐课堂建设中,自己一直从事高年级的教学,对高年段的习作教学稍微熟悉,且有已经备好的导学案,只要简单修改,适合本班学情就可以了,故以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教学作为展示课内容。课前有两次试教,课后调整后又在六年级的一个班上了一节,综合所上课的情况,对这节课总结反思如下:
一、教学目标把握到位
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为两个:一是回顾口语交际主要内容,选择适合自己习作需要的素材。这是我教学的重点;二是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这是教学的难点。
人教课标版教材在习作训练方面的设计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习作内容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口语交际内容,并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展习作教学,口语交际为习作教学提供了很多可用的素材。我的目标设计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开课从回顾口语交际主要内容入手,让学生从口语交际中选择了很多可能在习作中用到的素材,指导学生加以筛选,将如何选材作为课堂教学指导的重点,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选材水平。另外,本单元的课文给学生提供了几篇写人的文章,其共同特点就是都写出了独特的人物个性特点,学习作家们的写作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是这节课的难点,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
二、教学环节是高效的
一是严格按“361”快乐课堂建设寻学案的编写要求编写了这次习作的导学案,探索了习作课导学案的编写方式方法,形成了一个可以直接用于本班学生习作教学的导学案。
二是严格按导学案设计开展教学行为,课堂上做到了习作教学大胆放手,学生习作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构思、表达、写作、修改的过程。
三是有效地指导了学生利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写出精彩的片断习作。
三、值得思考的地方
1、有趣的情境导入在用导学案上习作课中如何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落入完全回归传统情境教学导入模式。如我在课中出现的用学生的照片做成的灯片,若放在课前播放给学生观看再引起思考效果是否更好?另外我觉得,灯片的使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传统作文教学中强调老师的素质,老师的“秀一秀”其实起到了给学生范文示范的作用,我觉得语文能力的培养有时候需要老师给学生语言魅力的影响、熏陶,习作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学生习作语言的运用除了学习课文时习得外,还要老师在“秀一秀”的表达中表现作文时的语言的美妙:有时要幽默、诙谐,有时要含蓄、隽永,有时要平铺直叙,有时要铺陈词语。这些都要老师在课堂上以“身”施教,大显身手,传统习作课堂上老师的“口惹悬河”“妙语连珠”“信手拈来”在快乐课堂建设中视为老师包办,老师少讲或不讲对学生习作水平的快速提高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这节课后学生的当堂片断习作的批阅,发现习作水平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3、好的习作老师当堂美读也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好方法,快乐课堂如果一味限制老师的作用,会影响习作课教学的效果。本节课中学生所读习作只是照本宣科,没有及时修改,没有情感地念读,都没对听者产生影响作用,若换作自己读一定会用声情并茂的感情朗读将学生引入习作教学之美中,可惜,因为时间紧促,本想临时改变导学环节,终没实现,是一遗憾。
习作课教学反思10
恩施市实验小学 唐清碧有幸参加湖北省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学评价课题研讨会,我所上的《写给太阳的小诗》,是北师大版四年级第九单元的习作练习。诗歌训练在北师大版教材内容中出现得很多,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渗透,二年级开始尝试着学写,在我所选的四年级教材的12个单元中大部分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就是一首诗歌,紧跟其后的就是学写诗歌。北师大版教材用“主题单元”安排课文内容,其习作均在“主题单元”的基础上展开。考虑到宜昌西陵区外语实验小学使用的是人教课标版教材,我特意给学生印了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第九单元“太阳”单元的第一首诗歌《给太阳的话》(艾青)。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目标:一是紧扣《太阳的话》和《太阳》两篇文章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用“你”(第二人称)称呼太阳写一首赞美太阳的小诗,注意诗的格式。二是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利用写小诗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三是围绕“太阳是光明,太阳是温暖”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热爱太阳、热爱生活的情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四是在老师的帮助下修改同学的儿童诗。
因为所用学生使用的是人教课标版的教材,只到六年级上学期才有“轻扣诗歌的大门”的综合性学习,所以,四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接触写诗歌,相对使用北师大版本教材的学生来说,学写诗歌绝对困难。针对这一学情,我在教学生学写诗歌时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来达到我预设的目标:
一是用三首歌曲“激趣”、“破难”和“奠基”。一首《种太阳》,让学生唱一唱,画一画太阳,激发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从而消除了课前他们对写诗的害怕和有两千多人听课的恐惧;一首《妈妈的太阳》,让学生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用“妈妈,您的 回来了!”的句式突破怎么用第二人称称呼并且赞美太阳的难点;一首《摇太阳》,师生一起唱一唱,摇一摇,想一想,说一说,学生把太阳“踢、打、摸、亲、顶……”任其大胆地想像,“神通万里”,打开其思维,为后面诗歌的写作奠定基础。
二是在课中回顾艾青的《太阳的话》,重建阅读与习作的联系,体会拟人、排比、比喻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总结像《太阳的话》这样的诗歌“语句精短、字数不限、长短句任意搭配、有韵无韵都可”的等等特点。给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诗歌的整体印象。
三是根据学情临时调整了课堂教学环节,以更有利于所用学生学习写作诗歌。
四是渗透诗歌 “物象”、“意象”(如从实写给太阳的话引导到写给心中的`太阳的话)、“赋”、“比”、“兴”等方法,但只字不提,淡而化之,融入了听、说、想、思、悟中。于是,学生离奇的想像、跳跃的思维、活泼的语言、“天籁之音”的表达、充满灵气的智慧时时在课堂中闪现出阵阵精彩。
五是降低对学生写诗的要求,学生写诗时我要求:有题更好,无题“无题”;一节即可、多节最好;限制时间、提高效率;自悟自改,同桌互助;感情朗读,真情感动。这样的要求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表现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受感动”,“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快乐”对三四年级段的习作茧自缚要求。
要说课堂效果,我有五个“真没想到”:真没想到课堂教学中获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课上完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真没想到这里的学生的基础学得如此扎实,从根本不知诗为何物,开课就冷场,最终走进了诗的王国,圆了各自的“诗人梦”;真没想到,学生写得如此充满诗情画意,灵气十足;真没想到学生在朗读自己的诗歌时读得如此之美,感人至深,包括听课的老师也为之动情;真没想到学生这么快就学会了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感,一首《我心中太阳——妈妈》,读者满眼热泪、满怀深情,听者为之动容,泪也潸潸。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的一点遗憾就是全课用时44分钟,超时4分钟。我所找的客观原因是因为学生使用教材版本不同,所以指导得很细;主观原因是自认为一节完整的作文展示课,如我上的这节课,给我50分钟时间更合适。
习作课教学反思11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在写作文时觉得无话可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九册第八单元的习作中提出的“场面描写”,尤其是学生很难写好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每读到这两句诗,我经常在思索: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到底在哪里?花了心思和精力去进行作文教学,作文批改,作文指导,为什么有的学生写一篇作文咬上几个小时的笔头,挖空了自己的脑袋,点着字数,却还是那么几行字。经过分析,我归结出的原因是学生对自己经历过或看到过的场面缺乏仔细的观察,或是这个场面已经过去很久,学生存于大脑中的已是过去时的材料,不能清晰的“摄取”,所以写出的场面就无法“精彩”。那么对于场面描写的作文如何教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并且学会方法,乐于写作文呢?有位教育家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在课堂上先“演示”一个具有趣味性的“场景”吸引学生激情参与,诱导他们观察“场景”的细节,并用简略的文字加以“摄取”,然后再请学生记叙成文,那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平时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做游戏,所以我就选择了游戏这一场面,尝试设计了本节参与式的作文课《参与其中快乐作文》,对学生进行场面描写的作文指导。以下是我教学完本节课的几点感悟和反思:
一、营造快乐氛围,让学生乐于作文
一直以来学生都畏惧写作文,所以要让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就是要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他们爱上写作文。在本节课上,我自始至终都在极力的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整节课从师生互动小游戏“三星智力快车”导入,在上课伊始就为学生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接下来的几个教学环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有趣的游戏“我说你做”和“画方圆”中,游戏结束后教师巧妙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游戏的过程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轻松的完成了习作片段的描写,从而达到了让学生乐于写作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源头活水,让学生有话可写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怕”的心理呢?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学生感到作文太难的原因是学生生活经验少,积累的素材缺乏。如果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只注重一些作文方法、作文技巧等程式化、理念化的理论传授和指导,以为让学生懂了这些就能够教好作文的.话,那无异于是“纸上谈兵”,教出的学生也只能像个“赵括”,理念条条熟,道理样样懂,真要是写上几笔,写出真情实感来就难了。作为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拓宽学生写作素材的渠道,多创设一些情境,多组织一些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活动,才能让学生多积累一些作文的生动素材,增加学生的现实体验,引来作文的的源头活水。比如,本节课上我通过两个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游戏“我说你做”和“画方圆”,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其中,获得真实的感受,所以学生写起作文片段来就会思如泉涌,写出来的习作片段也显得生动,充满了真情实感。
三、层层递进,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活动的开展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而怎么写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这节课,围绕如何进行场面描写,我提出了场面描写的两个写作要点:仔细观察,点面结合。这两个写作要点我是分阶段
指导学生的。在做完第一个游戏“我说你做”后,让学生分析被蒙上眼睛的同学依照其他同学写出的作文片段所做的“打蚊子”的表演,为什么和老师的表演有不同之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明确要想使场面准确的再现,就要注意仔细观察,然后就学生刚才的习作片段中存在的不足引出场面描写的另外一个写作要点“点面结合”,在对第二个游戏场面的描写中,学生就能够注意仔细观察,点面结合的方法,使习作片段写的更加完整,更加精彩。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了写作方法,写出的作文片段也个性鲜明。
四、师生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节习作指导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其核心就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贯彻教学民主的理念,创造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乐于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在双边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这节课自始至终,师生都共同参与其中,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参与游戏以外,学生还积极参与评价——请他们评价一下其他同学的习作片段,指出写得精彩的地方和还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当然,在这节作文课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
一、自身的能力还需通过日常的读书、练笔再提升。
二、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开发结合本地实际的作文训练素材,为学生的习作引来“源头活泉”。
三、对于学生的情感的调动还需更有激情。
今后,有益的启示我要发扬,不足之处要努力改进。作文教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因为道路难走而避重就轻,敷衍了事,更不能为了应付考试,得高分让学生选择抄袭的捷径。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平时积累,通过脚踏实地的训练,为学生的习作创设有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