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丁晓文的个人介绍
我的个人介绍
嘿,大家好,我是一个来自山东临沂的小伙,我叫丁晓文,我性格活泼开朗,爱笑爱热闹,喜欢运动,旅行,音乐,电影,也很喜欢打CF(穿越火线):经过高考的洗礼,考入了贵州大学,开始了我的美好的大学生活。现在我已经大二了,就读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专业方向是工程管理,这学期很高兴也很荣幸和大家共同学习组织行为学,希望在以后有的学习生活中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第二篇:刘晓文个人介绍
刘晓文女士 刘晓文,“上海育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中国心灵海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的创办人,国际NLP高级执行师、时间线治疗师、美国催眠师协会认证催眠师、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美国TTT国际职业培训师、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灵性成长学高级咨询师、亲子教育专家。
刘老师致力于前沿学术的研究,包括神经语言程序学(NLP)、情绪智能(EQ)、脑神经学、培训技巧、催眠治疗等被公认为情绪智能方面的高级专家。在她的EQ训练课程中可以学到有效处理情绪的技巧,她研究儿童、青少年在各个成长阶段大脑的发展和运作,配合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成功地找出增强儿童、青少年学习与沟通能力的方法。同时也每年定期为许多学校的学生提供“中高考的超常发挥和心理教育”、“成功学习的高效方法”、“舒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技巧”、“青少年脑力风暴”、“青少年学习能力提升”、“赢在高考”、“超越极限潜能激发”等训练课程,并做学生心理障碍及学习障碍的个案治疗及辅导。刘老师有效的训练模式深受学校、家长及学生的欢迎和支持,学员的满意率达97%以上,创国内教育训练界的奇迹。
刘老师专长于能量净化、心灵拓展、人际关系、领袖魅力、训练师培训等领域,编著出版了《推开关闭的心灵大门》、《绿化心灵》、《教育如水》、《卓越成长》、《学习能力提升训练》等多部著作,被聘为“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研究中心”的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特约专家,山东省妇联主办“家教大讲堂”公益讲座的首席专家,《祝你幸福》、《心理杂志》等刊物的特邀撰稿专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区域内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的课题负责人,并参与“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超常儿童潜能开发研究”的子课题的研究项目等。在2009年11月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上,刘晓文女士被评选为“中国教育杰出人物”。
第三篇:沙盘模拟总结 丁晓文
沙盘模拟总结——财务经理
很幸运能在学期结束时可以有这次实践课的机会,并且这次实践课与以往的实践课大有不同,这次是沙盘模拟,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沙盘模拟这一概念,对这概念很模糊,一开始老师让我们自行组队(5人一组),分别有项目经理、生产经理、经营经理、财务经理、采购经理。老师让我们起了自己队的队名,口号,logo等,我们第九小组被安排在第二天进行沙盘模拟,前一天我们就去看上一小组是怎么进行,开始对沙盘模拟有了初步认识,同时也有了兴趣,看到同学们都在那里认真的讨论,组织生产过程,进行计算等,无形中也有了很大压力;那时我就下定决心第二天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这次沙盘模拟。
我们第九小组的组名是WMDL。这既是我们组组员姓名的拼音开头,而且还有另外的寓意:我们的联盟。我们小组的口号是:剑锋所指,所向披靡。的项目经理是睿智沉稳的邓志刚,生产经理是认真负责的李彬,经营经理是幽默可爱的母欢欢,采购经理是文静心细的吴正春,财务管理是我,丁晓文。
6月26号上午9点,我们准时到达管院二楼214教室,开始了我们的奋斗历程,第一个月,由学长带我们大致走了一遍过程,由于提前一晚,我们就把行道图大致做了出来,上午我们的思路很清晰;1.我们根据施工中每个月所需各种原材料、模板及劳务班组数量的最大值确定了施工中所需要的原材料、模板库房和劳工宿舍的规模和数量;2.通过计算各个月所需水电的最大额度确定书发电机和水泵的功率和数量。3.通过计算发现,钢筋用成品钢筋,混凝土由自己加工可以做到成本最低;4.同时我们还尽可能的去避免劳务班组的窝工。做好这四步后,我们小组不急不躁的把第一个月的项目部分,也就是把凯旋门工程的基础部分做好了。快十二点了,我们五个人便商量了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先去吃午饭再回寝室休息,养精蓄锐后再回来把接下来的两个月项目做好。
下午两点,我们准时回来,接着上午的思路和进度继续进行沙盘模拟;开始进行对基础部分上的两个墩进行施工;我们采用的是对两个墩交叉施工的方法,这样尽可能的避免窝工,节约了建造成本。很快,随着第二个月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最终编写完成第二个月的工作也顺利完成。最后一个月,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两个墩上的板建好,照着原有思路,第三个月的项目也很快建好。最后对这三个月进行汇总,我们小组最终的盈利是35万元,我们的沙盘模拟项目顺利完成,大家脸上也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通过这次沙盘模拟,真正领悟到了那句古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的结合,来夯实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通过设身处地的实践,提高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此外,这次沙盘模拟让我更深一步领悟到了团队的力量,这次的胜利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众人拾柴火焰高,正是这个道理,感谢我们这个小团队里的每一个人!正如我们的口号,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我们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获得了这次沙盘模拟的胜利!
WMDL,吴正春,母欢欢,邓志刚,丁晓文,李彬,我们的联盟!我会铭记这次,沙盘模拟,这也必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组别:第九小组职务:财务经理
班级:工管111班
姓名:丁晓文
学号:1111010230
第四篇:丁琪媛个人介绍
丁琪媛个人简介
姓名:丁琪媛
小名:DingDing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祖籍:辽宁省锦州市 现居:新加坡
出生年月:1998年3月26日 星座:白羊座
代表作:爱的礼物
就读院校:澳洲国际
爱好:唱歌 画画 做手工 旅游 喜欢的动物:雪糕 豆角 最喜欢的运动:游泳 羽毛球喜欢的动物:狗
喜欢的颜色:蓝 粉 荧光 最爱的人:妈妈 奶奶 爸爸喜欢的人:周涛,王菲,马丽......喜欢城市:北京 新加坡 卡通:樱桃小丸子
第五篇:优秀共产党员丁晓兵(定稿)
用左手向国旗敬礼的战斗英雄——丁晓兵
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 军人的使命感责任感总是与他的热血一起激荡 这是一次没有流血却又最见血性的战斗。
1995年夏天,丁晓兵和他的妻子陶婉珠、儿子丁陶,从云南探亲休假后返回部队。当他们乘坐的客车从云南驶入四川境内时,马路边突然闪出4个彪形大汉。他们强行拦下汽车,杀气腾腾地冲了上来。本来靠窗而坐的丁晓兵本能地将妻子和儿子推入里面,自己坐在了靠过道的座位上。那个光着上身、长着满脸横肉的人,见车上坐着一个穿军装的,便令司机继续开车,自己在司机旁的发动机盖上叉开双腿坐了下来。他两眼冒着凶光,死死地盯着与他只有一米多远的丁晓兵。丁晓兵也纹丝不动地坐在那儿,两道浓眉立了起来,两道目光如利刃般扎向对方。两人四目相对,谁也不发一声,车内的空气凝固了。足足对视了20分钟后,那人心虚了,拍了拍司机的肩膀,示意停车。当这伙人下车离去后,车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陶婉珠自豪地依偎在丈夫的胸膛,6岁的儿子丁陶跷起大拇指:“爸爸真棒!”
这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精彩战例,丁晓兵从未向人提起过。他是在和记者讨论军人的血性和阳刚之美时,偶然说起的。他希望记者能够呼唤军人的血性,讴歌和张扬血性的价值。“一个血性衰竭的民族必定无法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军人,应是最具血性和阳刚之气的群体。”丁晓兵坦言,每当看到我们的小孩要从这金刚那金刚的游戏中寻找血性汉子,体味血性和阳刚之美;每当看到我们的同龄人要从武打片中解“英雄之渴”,要从“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军旅古诗中寄英雄之思,要从《拯救大兵瑞恩》等好莱坞大片中发英雄之叹,我就会有这样的冲动:作为一个军人,即便成不了英雄,也要永远流淌英雄的热血!
1983年10月,18岁的丁晓兵,实现了自己从军报国的夙愿,成为一名百里挑
一、人人羡慕的侦察兵。就在丁晓兵踌躇满志投入火热军营生活的时候,一次真正意义的热血报国的机会来了。他入伍整一年的那天夜里,在一次边境军事行动中,他用坚贞和热血为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血染的风采》: 经过一夜的潜伏,黎明时分,丁晓兵如利剑出鞘,抓捕住一名走出堑壕的敌人。然而,这一行动惊动了周围3个高地的敌人,密集的火力一下子向他们压来。丁晓兵将俘虏摁倒在一个隐蔽处。突然,一枚手雷在丁晓兵和俘虏身边“哧哧”地冒着白烟。不容多想,他左手按住俘虏,右手抓起手雷顺势就往外扔,就在手雷出手的一刹那,“轰”地一声爆炸了,丁晓兵只觉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当他苏醒过来后,发现俘虏爬起来想跑,便扑上去想掐住他的脖子,可右手却使不上劲,低头一看,右臂肘关节被炸没了,骨头露了出来,刚才那一捕俘动作将断臂一下子插到了泥土里。
丁晓兵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和战友一道背着俘虏往回撤。由于山高林密、灌木丛生,连着一点皮的断臂悬挂着,很疼很疼。为了不影响回撤行动,丁晓兵拔出匕首,一刀将连着皮的断臂割了下来,别在了腰带上。由于敌人密集火力的封锁,丁晓兵和战友们在大山丛林中整整走了4个多小时。
当接应的战友把丁晓兵从战场上抬下来时,他的血几乎淌干了,没有了血压,没有了心跳。大家开始为他擦脸、换装,与牺牲的另一名战友周其林摆放在一起。这时,一名战友用棉花球擦丁晓兵鼻孔外的血迹时,猛然发现棉球的棉丝微微动了一下,他大声叫道:“丁晓兵没有死,他还有气!”战地医院的军医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切开了丁晓兵的小腿静脉,强行压进了2600CC血浆。丁晓兵奇迹般地活了过来。战后,他荣立了一等功。
张柱兵,湖北省反贪局侦查处处长,也是那次战斗中的战斗英雄,还是丁晓兵的班长。说起丁晓兵,他赞不绝口:“一条汉子,一条血性汉子!”他介绍,当时组织上不同意让新兵担任第一捕俘手执行战斗任务。几次申请未获批准,丁晓兵“嗖”地从腰间抽出匕首,刺破自己的手指,用鲜血在一张靶纸的背面写下一份血书:“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打头阵,当尖兵,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首长们被他这种血性豪情所感动,破例让他上一线。他是那批新兵中惟一上一线作战的捕俘手。
1985年6月,“为边陲儿女挂奖章”活动已近尾声。原定颁发的100枚金质奖章,已各有其主。评委们经过讨论,破例作出一个决定:特别增设第101枚金质奖章,授予年仅20岁的丁晓兵。
当战斗英雄需要血性豪情 做“人生英雄”更需这种阳刚之气
当年从战场上抢救他的“空中女子救护队”中,有一位美丽而聪慧的女护士,是空军某医院的陶婉珠。她搭乘直升机将丁晓兵护送到后方医院后,一直负责护理和照顾丁晓兵。那时,她21岁,已是一名女军官;他19岁,还是一名士兵。一方精心护理,一方心生感动。时间一长,丁晓兵心中萌生了爱意。他问自己:“这么好的姑娘就在身边,我怎么不敢向她表达我的爱呢?”
1986年3月,丁晓兵破格提干后,拿到了南京政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给陶婉珠发去一封电报:“我已被南京政院录取。请你像当年送我重返前线那样来送我上学。”
深知丁晓兵性格的陶婉珠,真的来到丁晓兵所在部队。可她万万没有想到,丁晓兵竟这样向别人介绍她:“这是我的未婚妻陶婉珠!”
如今,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陶婉珠掩饰不住对丁晓兵的欣赏:“我看《历史的天空》时,总觉得他有点像姜大牙。虽然有些‘可恶’,但很有血性。男人嘛,军人嘛,是该有这股子劲儿!”
在南京政治学院学习期间,有两件事让丁晓兵至今难忘:一是由于当时左手写字还不利索,课堂笔记常常记不下来,心一急手一用力,笔尖就插进本子里折了。有时他一生气就拿钢笔往桌子上戳,一个月里,他竟弄坏了9支钢笔;另一件事是第一门课程考试,丁晓兵请求教员为其延时20分钟,教员没有答应,结果他因书写过慢,卷子没答完,只考了78分,这是丁晓兵在校学习期间,惟一一门80分以下的课程。这让丁晓兵铭记在心:在人生的字典中,没有“照顾”二字。
能够战胜死神的人,难道还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吗?关键时刻,丁晓兵的血性气质又显威力了:为了提高左手的书写速度,丁晓兵想了一个法子,从学院图书馆借来一本《资本论》,每天晚上别人休息了,他就在学习室里抄书,一篇两篇,一章两章,几个月下来,他硬是把《资本论》抄了几大本,左手写字的速度大大提高。如今,丁晓兵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成了无锡市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他的绘画也颇有造诣,有两幅作品获省市一等奖,还举办过个人画展,八一电影制片厂专门为他拍摄了《独臂绘丹青》的专题纪录片。1988年5月,丁晓兵以“优秀学员”的成绩完成了南京政治学院的全部学业。毕业分配时,他向学院党委递交了一份让领导和同志们大吃一惊的申请:我没有在基层任过职,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带兵人,就要到基层去摔打磨练自己,去接受又一次超越自我的新挑战。
丁晓兵被任命为某团八连指导员。上任的第二天夜里,连队紧急集合,黑灯瞎火中只有一只手的丁晓兵,怎么也捆不好背包,当他拎着不成形的背包跑出去时,全连官兵已列队等候他好半天了。丁晓兵觉得,那一刻大家看着他的一道道目光,就像一根根钢针刺痛着他的心:“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还有什么资格去带一个百十号人的连队,又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带兵人?”
“人活一口气,这个‘气’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意志,一种品格!”打那以后,丁晓兵从打背包练起,培养锻炼自己不服输、不言败的精神品格。缺只胳膊,他就嘴脚并用打背包,嘴角常常被背包带磨破,弄得背包带和被子都是血迹斑斑,连队通信员站在门边,一边看一边抹眼泪,实在看不下去了,几次上前要帮指导员一把,丁晓兵对他说:“你能帮我一次两次,你还能帮我一辈子吗?”上千次的练习,丁晓兵打背包的速度赶上了连队官兵,他再也没有拖过连队的后腿。一次,全团搞骨干集训,一名班长责怪枪不行影响了射击成绩。丁晓兵在一旁说:“什么枪不行,中午才校过的!”一句话,让这名战士来劲了,他提着那支自动步枪走到丁晓兵面前:“指导员,给我们露一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丁晓兵的身上,只见丁晓兵沉着自信地走上靶台,一个标准的卧姿装子弹,“啪!啪!啪!”5发子弹打了47环。掌声中,这名班长羞红了脸。其实,这并不是丁晓兵的拿手好戏,让人叫绝的是他打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立姿、跪姿射击,单臂持枪,成绩从来没有低于良好;投手榴弹,一出手就是45米以上,又远又准。
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丁晓兵身上都变成了现实。他一只手往牙刷上挤牙膏,用小指和无名指夹住牙刷,拇指和食指把牙膏一捏,往后一拖就成了,动作干净利落;系鞋带,他先用脚尖踩住一头,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牵住另一头,左右来回穿插几下,一个漂亮的“一字型”蝴蝶结打好了,动作一点不比正常人慢;有时家里来客人,他也会“露上一手”,切土豆,无论切丝切片,刀法娴熟,比得上等级厨师的水平。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可以自己驾驶摩托车,带着爱人逛街,至今也少有人知道,他是用什么方法给设在右把手上的油门加油的。
带兵就要把兵带得嗷嗷叫 带兵人的血性风骨是对部属最好的激活和号令
丁晓兵最爱唱的歌是《热血颂》、《血染的风采》和《好汉歌》。他的经历告诉他,平时嗷嗷叫,战时才能顶呱呱。带兵重在带士气,就是要把兵带得嗷嗷叫。
1993年底,丁晓兵走马上任当上了营教导员。这个营是个多年与先进无缘的单位,4个连队中没有一个是先进。丁晓兵一到这个营,接连干了两件事,一下子把全营的士气带了起来:
第一件事发生在支援地方水利建设的工地上。这年冬天,当地气候异常寒冷,天上下着雪,地面结着冰,施工进度受到极大影响,眼看着难以在上级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丁晓兵从全营挑选出10余名身强力壮的党员干部,自任队长组成了“党员突击队”。只有一只胳膊的丁晓兵挖土不行,就找来几个膀大腰圆的官兵轮流与他搭档抬土,干得最苦时,丁晓兵累得鼻子直流血。工地上飘扬的“党员突击队”旗帜带动了全营官兵的高昂士气,兵还是那些兵,可一天竟干出了两天的活,施工进度突飞猛进。最终,他们奇迹般地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务,并主动支援其他营完成任务。凭着这股子拼命的劲头,这个昔日次次完成任务都当“副班长”的后进营,第一次登上了领奖台,扛回了师“施工先进营”的红旗。
第二件事,丁晓兵带领参加完重大军事演习的官兵走在返营的路上。100多公里的徒步强行军,让官兵们疲惫不堪,大多数同志的脚底都起了血泡,当行至距营区还有5公里时,一些官兵开始掉队。丁晓兵挺起胸膛走到队列前,声音洪亮地作了简短有力的动员后,果断下达了“全营奔袭回营”的命令。他领着干部、党员,打着旗帜,喊着口号,冲在队伍的最前面,结果全营几百号人只用了24分钟就全部回到营区,总评成绩超过了当时师里的五公里训练标兵连队,让全师上下刮目相看。年底,这个营党委被评为“先进营党委”。
“带兵人的血性风骨,是对部属最好的激活和号令。”丁晓兵从实践中体会到,我们这支涌现过“大渡河十八勇士”、“狼牙山五壮士”和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豪杰的队伍里,军人的血性一直在传承,战士们不仅自身很有血性豪情,也最佩服有血性的带兵人。1993年底,老兵退伍前夕,团领导带领机关工作组来到二连蹲点。该连有6名老兵正在闹情绪。机关工作组的同志找他们做工作,他们竟当面顶撞说:“丁晓兵带兵不是很有一套吗?叫他来试试。”当时还是政治处干事的丁晓兵奉命来到二连后,把这6名老兵召到一起,开门见山地亮底:“今天来,不单是为了说服你们,而是看看你们到底有多大委屈,是你们的问题,你们正确对待;是干部的问题,我负责解决。”见丁晓兵是个性情中人,6名老兵直截了当地把心中的怨气全说了出来。丁晓兵实打实地给予解答和解决,让这6名老兵很是服气,还主动编排了一台《感谢军营》的文艺节目在连队演出。结果,二连的老兵退伍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
至今许多官兵都清楚地记得,2003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在封堵寿县瓦埠湖高西闸堤坝特大管涌的战斗中,丁晓兵带领200名官兵绘制了一幅与洪水生死搏杀的壮丽画卷:当时,在场的水利专家介绍,这个特大管涌如不在8小时内封堵住,大坝就要决堤,寿县几十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将会受到严重威胁、财产将会毁于一旦。眼见着管涌里喷出的水花和泥沙越来越大,丁晓兵急红了眼,大喊一声:“不怕死的跟我来!”他一边在没过小腿的泥浆中抢运沙石袋,一边领着战友们呼喊号子,高唱军歌,一时间,军旗招展,歌声喊声响彻大地。经过几个小时的苦战,当封堵管涌的围堰围起来时,他才感觉断臂处钻心的痛,脱下假肢才发现,断臂局部已溃烂,一小块乌黑的弹片从皮下露了出来,他悄悄地找来镊子、棉球,自己咬牙把弹片从肉里拽出来。管涌堵住了,大堤保住了。目睹了这一场景的连队指导员陈国桢激动地说:“一个独臂英雄,带出一群血性男儿。这样的部队让人一看就长精神!”
血性的本质是敢于担当 血性在他身上获得了巨大的张力
在为官做人的实践中,丁晓兵不断赋予血性以深刻的内涵,也使“血性”二字在他身上获得了巨大的张力。
在丁晓兵当指导员第4年时,他所在的八连荣立了集体一等功,成为闻名全军的标兵连队。上级正组织力量总结宣传丁晓兵的事迹时,连队发生了一起意外亡人事故。当时,有的领导和战友对他说,你提升在即,宣传在即,连队出事时你又在外集训,可千万不能将这起事故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呀。但丁晓兵在连队党支部会议上,主动站出来:“我是支部书记,责任由我承担!”他在向上级领导和工作组报告时也是这么恳切要求。结果,丁晓兵没有提升,被平职调到团机关任职。对此,他无怨无悔。
“他是一个敢爱敢恨、敢作敢当、敢试敢闯的血性汉子,他活得很真实、很坦荡、很刚正、很透亮。”与丁晓兵搭档的团长陈锡春,对丁晓兵的“阳刚美”有更深刻的感受。一次,上级考核组到团里来考核军事训练,丁晓兵发觉考核过程中有不少脱离实际的做法,便直言不讳地向负责考核的首长提出质疑。经过认真研究后,考核组对一些不合理的做法及时进行了纠正。事后,有人说丁晓兵太“冒失”了。丁晓兵却在党委常委会上慷慨陈词:“部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平时发现问题不纠正,战时就要吃大亏。如果我们明明看出了问题,却唯唯诺诺,不敢讲出来、改过来,这样的领导当得就太不硬气了!”
2001年初,丁晓兵所在团驻外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处于拒腐防变的“风口浪尖”。为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团党委决定,派出得力领导干部加强对驻外执勤部队的领导力量。可派谁去呢?党委会上,丁晓兵一拍胸脯:“我去!”有人劝他:那可是高风险的“雷区”,搞不好要断送政治生命!丁晓兵从容地答道:“如果个人承担一点风险,能让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部队的工作更加保险,我觉得值!”丁晓兵就是凭着这股子血性,把分散在近千公里执勤点上的部队带得正正规规,管得井井有条。年底,他分片包干的两个连队,一个荣立集体三等功,一个被武警部队表彰为执勤先进单位。丁晓兵不仅走上了团政委的领导岗位,“英雄好汉”的形象也在官兵心中更加丰满和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