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乡镇干部思想现状的调查
关于乡镇干部思想现状的调查
广大乡镇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在艰苦的环境下,为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是显而易见的。但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乡镇干部精神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动摇,即出现“四缺”:对待工作缺用心,完成任务缺信心,创新发展缺动力,服务群众缺感情。主要表现为:
对工资待遇不满。除了由区财政统发的四项基本工资之外,乡镇干部作为国家公务员依法应当享有的奖金、津贴、补贴根本无法兑现;乡镇中层及以下干部甚至连开展工作必需基本公务消费也得不到补偿。这种状况一方面使不少乡镇干部在对工作的疑惑中艰难度日,一方面也不得不对自己的收入来源作其他途径的考虑,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对待工作态度消极。一种表现是政治责任感不强。一些干部只是满足于做一些堆在手头的具体事务,对乡镇的发展目标不明,措施不力,办法少;第二种表现是工作作风不实。在日常工作中,办事拖拉、效率不高已成为许多干部的通病,上级安排下达的各项任务常难以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第三种表现是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有的干部满足于现状,满足于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工作没招数、无突破,片面强调保安求稳,难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对人民群众感情淡化。有些干部嫌农村条件差,环境苦,不能和农村群众打成一片,很难沉下去倾听农民呼声,为群众办实事。有些干部放松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不能向群众学习,不能真心为民办事,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见表面行动而实效不大。
对于乡镇干部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应当通过实施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办法和措施,着眼长远,注重预防,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逐步实现对乡镇干部的制度化、人性化、科学化管理。
洋埠沈丹
第二篇:乡镇干部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乡镇干部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乡镇干部处在基层工作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众和服务群众,他们的服务水平、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农村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而且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因此,如何通过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使工作作风在一线得到转变,干部能力在一线得到提高,工作责任在一线得到落实,具体问题在一线得到解决,成为当前基层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众所周知,乡镇工作千头万绪,需要直接面对农民群众,大部分乡镇干部都能忠于职守,辛勤工作,为促进一方发展、维护一方稳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但由于历史的、政策的、制度的原因,乡镇干部队伍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由于乡镇工作的非凡性,即工作具体、繁杂,时效性强,大多数乡镇对学习抓得不紧,认为学习理论知识无助于更好开展工作。即使开展学习活动,也多以“集体”学习为主,方法简单,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有效性,存在形式主义,甚至部分乡镇干部以工作忙为借口,长时间不参加学习。
2、工作积极性不高。乡镇干部因编制性质、开支渠道、人员身份等原因,内部人员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国家干部有“铁饭碗”的优越感,合同制干部觉得自己是“泥饭碗”,有后顾之忧。由于待遇、晋升条件不一样,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不高,一岗多人,推诿扯皮,得过且过,工作效率低下,竞争意识不强。
3、工作作风不扎实。具体可概括为“四化”:即乡镇“机关化”。调查研究少,对乡镇发展目标不明,措施不力;包村形式化。虽然都建立健全了包村制度,但包村干部一般只做“传达员”,蜻蜓点水转一转的多,扑下身子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少;工作简单化。一些乡镇干部对政策理解不透,工作不讲究方式方法,甚至采用高压政策,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工作被动。形象“非公仆化”。少数乡镇干部下乡时热衷于奔大户富户和村干部,无形中拉大了与农民群众的距离。再加上个别干部办事不公,以权谋私,群众十分反感。这些都严重损害了人民公仆的外在形象。
4、生活待遇较差。乡镇大多数办公经费极为紧张,乡镇干部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差,条件十分艰苦,与县级部门形成了巨大反差。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各乡镇干部几乎人手一辆摩托车,作为下乡交通工具,但乡镇因财力紧张无法补贴,摩托加油费用全部由干部自己掏腰包,成年累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些乡镇年轻干部上进心强,想通过
进修提高自身的素质,但紧巴巴的乡镇财政却爱莫能助,年轻干部只能望“学”兴叹。
5、民众理解少。乡镇上对县级各部门、下对社会民众,各项指令性任务、检查和各类考核评选检查很多,乡镇往往是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上级评选往往又是“一票否决”,这对乡镇工作牵制很大。另一方面,乡镇干部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对政策常有不理解之处,对顺利开展工作带来许多阻碍。
6、进出口不畅。乡镇干部易进难出,这是当前干部队伍总体素质欠高、结构不够合理的重要原因。从调查的情况看,在乡镇干部中,工作年龄最大的有54岁,连续在一个乡镇工作时间最长的已满12年,在一个岗位工作最长的已满8年。乡镇领导干部一般是由上级机关或县直部门直接下派,多年在乡镇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同志却机会极少,许多乡镇干部感到升迁无望,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从客观上看,由于受机构改革、编制控制、历史遗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主观因素是问题存在的主要方面:
一是部分乡镇对干部队伍管理有所松懈。一方面对新时期乡镇干部思想动态、内心需要、情感诉求缺乏深入的研究,理想信念教育显得有些空洞乏力,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切中要
害,致使一些消极的思想发展蔓延。另一方面,对新阶段新形势下乡镇干部素质、能力不适应的问题估计不足,教育培训内容滞后、方式陈旧,从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学用脱节的问题。
二是对乡镇干部的工作要求不明确。对乡镇干部到底“做什么”、“怎么做”不够明确,乡镇干部有哪些职权,该承担哪些职责没有明确设定,造成乡镇干部认为只要完成领导布臵的任务就算做好了工作。缺乏对镇整体工作的认知,开展工作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三是对乡镇干部工作考核不到位。有的乡镇考核工作缺乏必要的“刚性”,往往定性多、定量少,以干部之间民主测评为依据,而不是以实绩论英雄。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测评的人为因素不断增强,人际关系的作用日益明显,测评结果的“群众公认度”越来越低,最终导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
四是乡镇干部的流转机制不健全。由于乡镇干部大部分是本地人员,导致异地交流较少,在同一乡镇工作长了,一些干部就滋长了惰性,不注重创新,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减退;形成了惯性,工作方法固定僵化,习惯于按照老办法解决问题;产生了弹性,或碍于面子或亲疏有别,导致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干部队伍缺乏生机活力。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提高认识,进一步强化乡镇地位。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镇工作和乡镇干部关系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关系农村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加强乡镇工作,关心乡镇干部,提高他们的执政能力,是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内容。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应当深入了解新时期新形势下乡镇干部的工作现状,组成专家组进行研究解决,形成具有代表性、规范性的整改方案,并适当提高乡镇在政府体系中的地位。
2.规范乡镇职能,转变工作方式。
确定和规范乡镇职能是乡镇改革的首要条件。根据调查的情况,我们认为目前应进一步强化乡镇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能:一是促进发展的职能。要转变工作方式,从计划管理,转变到总体谋划、铺路架桥、引导服务上,在市场和农民之间架起桥梁,解决农民与市场的衔接问题。二是维护稳定的职能。包括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必须贯彻到村镇;完善信访考核方式,及时把矛盾消化在基层;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打击车匪路霸、偷盗扒窃,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抓好安全生产,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组织村民排查矛盾,及时解决民间纠纷。三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行政的职能。特别是要提高乡镇干部和有关执法部门人员的依法行政素质,推进依法行政进程。四是推动
公共事业发展的职能。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提高农民群众的道德文化素质;根据实际条件,加强本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环境条件。
3.理顺编制、待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一要理顺编制。人事部门制定针对乡镇进人的有关政策规定,采取考试和业绩推选的办法,每一年或两年进行一次考选,逐步将乡镇现在编外的业务骨干转入行政编制或事业编制。二要理顺乡镇干部待遇。省有关部门应对乡镇干部的待遇项目及其执行标准,提出统一的政策指导性意见,各市、县根据本地发展程度,制定地区性待遇标准,作出统一规定,消除差别。三要建立乡镇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在理顺编制待遇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乡镇干部的“因素工资法”。以公务员前四项工资和事业人员的基础工资为基础,将其他岗位津贴、补贴纳入岗位浮动工资,按岗位职责完成情况浮动发放;将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的年底奖金统筹起来,按乡镇统一部署的中心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奖励或扣减。四要关心特困乡镇。市县对困难乡镇进行排查,然后对特困乡镇的办公用房和微机、电视等设备配臵,或市县财政拿钱,或协调责成市县直部门帮助解决。
4.减压减负,营造宽松环境。一是减压。对乡镇现有的“一票否决制”,建议省委提出要求,由市县统筹考虑,不搞单项评比否决。对乡镇的上访工作责任,要区分情况,客
观对待,改变“一刀切”的责任追究办法。同时对于“无理无序”的上访者,不能过分地“宽容”。二是减负。对于乡镇所背的沉重债务,一方面要鼓励乡镇领导干部通过发展的办法,逐步消赤减债。另一方面,对于关停并转的乡镇企业,依法该破产的破产,清查资产,抵转债务。同时,今后兴办公益事业,上级部署的工程活动,要结合本地实际,不搞“一刀切”的硬性推进。三是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予以规范,以正面宣传为主,正确评价乡镇干部,营造有利于乡镇干部开展工作的宽松环境。
四、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政府职能转变的情形下,乡镇基层要促发展、推改革,但更要保稳定,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现阶段各种社会利益的关系。乡镇干部肩负着服务基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使命,只有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领导能力,提高乡镇政府在国家政府体系中的地位,规范乡镇干部的编制体系和晋升途径,才能改变当前乡镇干部存在的种种问题,真正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积极性,为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第三篇:当前乡镇干部现状调查及管理
领导干部工作讲坛调研文章——
当前乡镇干部现状调查及管理
乡镇干部在我国干部队伍中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工作在基层第一线,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是否落实,影响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为切实抓好新时期、新形势下乡镇工作,我乡在开展领导干部工作讲坛活动中就如下加强乡镇干部的教育管理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当前干部队伍现状
1、文化程度普遍得到提高。全乡65名在职乡干部中,大专学历57人,占总人数的87.6%。由于大量高学历人才的注入,有效改变了乡干部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乡镇干部也由过去的干得多,想得少,逐渐转化为“理论思考多,付诸实践少”,这也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年龄结构趋于合理。2002年以来通过公务员招考,我乡先后充实了公务员12人,45岁以下的乡干部(含乡领导)52人,占乡干部总数的80%,应该说我乡在干部年龄上有着较大的优势。
3、执行力不够到位。一些干部在乡工作时间较长后,往往认为自己无前途可走,加之目前全县干部体制问题,乡镇干部没有进县直机关工作的机会,只能一辈子待在乡镇,有点“曲才”的感觉。因此,总会导致部分乡镇干部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不能处理好工作关系,昏昏沉沉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工作不热心、不尽心、不细心、不用心、不安心。
二、乡镇干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乡镇工作转型,让部分干部不适应。一些干部普遍认为乡镇工作就是跟群众打交道,主要靠“和稀泥”,“搓汤圆”,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根本没有认识到乡镇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因此,乡镇干部从主观和客观上放松了学习和技能提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作已经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从微观向宏观转变,从“取”到“予”转变,从“硬”向“软”转变。
2、激励机制不完善,让部分干部不愿干事。由于受领导职数及干部选用体制的限制,乡镇干部发展空间极为有限,由于“空降兵领导”的不断增加,让一些自身素质优良的乡镇干部,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后,又时常面临年龄、学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走上领导岗位的更是凤毛麟
角,导致了乡镇干部政治前景变得短暂而且脆弱。政治前途的渺茫,运用经济手段推动工作的办法被取消,在“名、利”两大“利空”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乡镇年青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骤减。部分组织纪律较强,自觉性较高的同志也进入了“凭良心办事”、“凭兴趣办事”,随波逐流的状态。
3、同工不同酬,让部分干部无心干事。公务员津补贴政策实施后,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迟迟未推行;加之乡镇行政和事业混岗现象严重,因此出现了在一个乡镇,同一个科室,干同一种工作,因身份不同,工资出现较大的差别,导致部分事业干部根本无心工作。
四是权利上收,让干部无力干事。随着乡镇部分职能的上收,村民自治的推行,使乡镇职能进一步弱化,权小责大成为当今乡镇责权关系的真实写照。目前,乡镇作为一级政府,但一级财权、一级事权的空间已经很小,就连人事权也被上级控制,乡镇内设科室的数量和职数都必须由上级确定。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期,作为直接面对矛盾的一级政府,开展工作最大的武器就是“靠嘴”,对上“处处求人”,对下“无计可施”。为此,乡镇根本无法掌控经济发展,甚至在机关干部利益的调配,老百姓利益维护上也难有较大作为,进而导致乡镇陷入“干部无能,政府无
法”的境地。
三、加强干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强化思想理论教育,提高干部素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教育,通过采取学习辅导、专题讲授、开展读书活动等有效形式,强化干部对历史、政治、经济、科技、专业技能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干部知识面,开阔眼界,提升素质。紧跟时代步伐,强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注重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选学一些与工作密切相关的理论,以便有效推动工作。同时,还要强化对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真正把干部培养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人。
2、减少务虚工作,让乡镇干部干实事。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权,工作的重点就是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由于自身或上级的原因,当前乡镇耗用了大量人力、物力从事务虚工作。一方面由于层层工作开展的检验标准是看材料,因此导致乡镇也花费大量人力从事文字工作,一部分乡镇领导不管对上汇报对下布臵工作也步入了“事事靠秘书,处处要材料”的局面;另一方面乡镇除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的会议活动外,还要参加各个县级部门组织的各种
会议和活动,特别是当下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工作,月月有检查、季度要评比,而且是省、地检查还没结束,县检查又开始,导致乡镇干部工作的主要精力都用于应对计生检查,根本没有时间来抓经济抓发展,以致于提到乡镇干部群众就认为是抓计划生育的。因此,必须从上到下纠正这种不良风气,让乡镇把更多的人力投入到具体工作之中。工作中,要让每个乡镇干部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不开展或开展不好,将受到什么处理,通过规范管理,实现领导“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3、提升管理水平,让乡镇干部干成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在乡镇得到落实,乡镇人少事多,加之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导致部分工作在抓落实上存在一定难度,放不开手脚。因此,乡镇要加强对干部的创新管理,切实改变过去人盯人、“革命靠自觉”等粗放型管理办法,通过不断完善干部管理制度,营造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环境,真正从管理中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篇:乡镇干部思想工作总结
乡镇干部思想工作总结
“>乡镇干部思想工作总结2007-02-06 09:54:18
三年来,本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市、县政法工作会议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平安刘楼”这一工作目标,坚持不懈地抓好“严打”整治斗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坚持不懈地抓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治安整体防控能力;坚持不懈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平安建设的根基;坚持不懈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坚持不懈地抓好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树立乡镇干部的良好形象。努力实现“四个确保”,即确保不发生进京滋事事件;确保刑事案件升幅和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集体上
访、安全责任事故等指标进一步下降;确保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节假日期间全乡大局稳定;确保全乡干部队伍不发生重大问题,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年来,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严打”整治斗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严打”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控制局势,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刘楼”的一项首要措施。深化“严打”整治斗争,一要广泛宣传和教育广大群众,提高对开展“严打”整治斗争重要性的认识,发动广大群众积极为政法部门提供线索,献计献策。各村要设立“违法犯罪举报箱”,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打击的高压态势。二要注重实效,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有组织犯罪、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抢劫、盗窃等影响群众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三要进一步
加大打霸除恶、扫黑除恶力度,对欺行霸市、强装强卸、地皮无赖等影响经济发展的黑恶势力,严厉进行打击,使在刘楼乡的客商投资放心、老百姓生活安心,确保全乡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必须坚持不懈抓好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整体治安防控能力
加强治安防范,建立健全治安防控体系,是建设“平安刘楼”的重中之重。要继续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以防范控制重点要害部位、案发多发区域和常见性、多发性犯罪为重点,以人防、物防、技防为基本手段,大力加强内部防控、社会防控、街面防控、重要关卡防控,使全乡形成一个严密的防控体系。一是在单位内部落实安全责任制。各单位要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确保不发生问题。二是要农村要继续推行治安防范承包等各种有效治安防范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村的治安防范工作。
落实治安防范措施,健全完善农村治安防范体制,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各种治安案件的发生。
三、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农村综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平安建设的基层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稳则全局稳”,平安建设的关键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层组织搞好,基层工作做扎实了,平安建设的各项具体措施才能够真正落实。三年年,我们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是我乡要严格按照全县乡镇调解中心建设现场会议的要求,充分发挥乡镇调解中心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方面的龙头作用,确保各类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解决在基层、内部和萌芽状态,确保乡村基层社会稳定。二是各村要进一步落实“三权六责”的各项措施。抓好对村级综治主任的使用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机制,使平安建设在基层真正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四、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积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也是当前维护社会稳定的首要任务,必须毫不动摇地时刻抓紧抓好。要始终坚持组织网络建设走在工作前,预防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三前”工作方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单位内部,进一步健全完善乡调解中心,村调解委员会两级矛盾排查调处组织网络,形成“党政挂帅、综治协调、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排查坚持纵到底、横到边,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一一建立台帐,分类研究解决的具体办法,确保及时准确地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要依法妥善果断处置。对插手群体性事件的敌对势力,策划、组织、指挥闹事的首要分子,以及借机打砸抢的犯罪分子,要坚决依法严
厉打击。
五、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全乡政法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树立乡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
政法干部队伍建设是乡、村平安工作的永恒主题,一刻也不能放松。切实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着力解决好影响干群关系和干部形象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公正执法和服务大局的意识,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要围绕“班子团结形象好,队伍建设不出事,工作开展有创新”的要求,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恪尽职守,认真负责的态度,甘于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竭尽全力抓好“平安刘楼”建设,进一步树立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切实做到干好工作让群众满意,为建设“平安刘楼”,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队伍保障。
总之,三年来做了一些社会治安治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本人以
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拼搏,全面推进“平安刘楼”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全乡的改革建设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是,工作中仍有不少问题,离上级要求和平安汶上建设的要求相差甚远,基层工作经验较少,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够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较差,以后还要不断学习加强,以提高、丰富自己的工作能力。
2006年4月10日
第五篇:乡镇干部思想奠基
“思想奠基•党性塑造”工程“五看五查”
个人对照检查
根据镇党委关于《“思想奠基〃党性塑造”工程第二阶段工作指导意见》及机关党支部相关安排,要求每位党员干部对照初心使命、合格党员标准等要求,认真开展“五看五查”对照检查,即:一看党性修养,查一查是否做到“四个自信”、是否信念过硬;二看政治信仰,查一查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否政治过硬;三看担当精神,查一查是否做到“激情干净超越”,是否责任过硬;四看履职水平,查一查是否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否能力过硬;五看个人作风,查一查是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否克服“四风”顽疾、作风过硬。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深刻地剖析,以促进自己用更加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好今后工作。
一、存在不足
(一)理想信念力度不够,自觉性不强
我受党的教育多年,反思自己思想、言行,我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能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过深刻反思、对照检查,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政治敏锐性弱
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乡镇党政办主任,整天以繁杂的办公室业务工作忙为借口,忽视了深刻学习我党在新时期的
各项新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导致自己政治敏锐性不强,政策理论水平不高。
2、党性观念不强
遇事不善于从政治上思考和认识,不能与社会上不良思潮作坚决的斗争,对社会上和单位里个别人存在的错误倾向的言论一听走之、一笑了之,没有进行纠正、引导。这反映出我政治立场不坚定、不成熟。
(二)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不够
大局意识,主要指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作为一名乡镇干部,认真反思自己在纪律规矩是否树立“四个意识”,与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在平时的工作上,只知道埋头干工作,领导安排什么就干什么,很少主动站在全镇范围的高度思考问题,发挥好领导的参谋助手的作用,也很少主动的参与到机关的整体管理中去。
2、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上,因为性格原因,自己默默的干的时候多,与同志们交流沟通的少,性格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工作作风不扎实,宗旨意识不强
1、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
事的思想,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从纪律上来看,对自身要求还不够严格,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错误想法。
2、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从思想上来看,自己对为人民服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总认为能做好本职工作,完成任务已经就不错了;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业务知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工作中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遇到难题时,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只要还过得去就可以了。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缺乏一种敬业精神。
(四)组织观念淡薄,滋生形式主义
1、组织生活形式主义现象较严重,质量不高,总觉得过组织生活是一种形式,是在浪费时间,是在浪费生命,完全没有必要。导致自己在过组织生活的时候,形式主义现象比较严重,质量自然就不高。
2、在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与实际联系不紧密,针对性不强。泛泛作几点反思,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语,导致效果不好。
(五)责任担当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1、精神懈怠、不思进取,不想担当作为有等靠的思想。对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不想花时间和精力去解决,等
领导发现,靠领导解决。久而久之,就不思进取。有守摊思想。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一般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取得一点成绩就津津乐道,看不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我感觉良好,裹足不前。
2、心存顾虑,畏首畏尾,不敢担当作为怕有风险,不敢创新突破。面对复杂的问题,缺乏攻坚克难的志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大胆负责的勇气,不敢越“雷池”半步,缺少大刀阔斧、奋力开拓的精神头。面对困难和矛盾,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怕干得多出错多,不敢主动干事。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
二、原因分析
1、政治理论学习不扎实。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缺乏深层面的理解,思想和行动跟不上时代步伐,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2、工作作风不扎实。认为工作只要过得去就行,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
3、对业务学习不够。业务用的着就学一点,钻的不深,没有过多过深地去研究业务,有满足于一般的思想。导致了对相关的业务知识掌握不全面,学得不扎实,工作不能得心应手,总在低工作效率中循环。
三、整改措施
1、努力提高利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言行的自觉性,下
决心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的思想,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坚守共产党人信仰信念宗旨。
2、强化自己的组织观念,立足自己岗位,心怀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群众的关系,清除自己思想上的困扰。
3、严以修身,追求高尚道德,提高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4、严以律己,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努力学习党规党纪,将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自己知敬畏守规矩。
5、实事求是地谋事,增强担当的勇气,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综合素养,使自己可以担当敢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