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之思的情怀探析五篇

时间:2019-05-12 05:4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土之思的情怀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土之思的情怀探析》。

第一篇:乡土之思的情怀探析

中国人乡土情怀的成因及探析

乡土之思,乡土之情怀:这个古老而沉重的话题,总是萦绕在每个人的心怀,正所谓人有心,花有心,总是离不开乡土的这片怀念之情,人心是生命的家园,花心是芬芳的寄托,乡土的情怀则是灵魂的折光。每个人“哇哇”落地,来到人世间的那一刻起,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从此也便对这养育我的故乡结下了不懈的情缘。追溯到多少个世纪前,我们炎黄子孙们的故园情结、乡土情结和民族情结给了我们每个子孙后代一个很好的诠释与榜样。在这片华夏的土地上上,总是有着我们恋恋不舍的情结——我们的故乡,那片留在心间淳朴的乡土情怀。

也许拥有好奇心的你不禁会问:“我们中国人的乡土情怀是不是与生俱来的?或是当我们懂事起,它就注入了我们的脑海里从而形成了坚不可摧稳固的的意识形态?。。。”曾经看到一段有关“鱼和水的”小故事,其中有几句还记忆犹新: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

“鱼对水说:我永远不会离开你,因为离开你,我无法生存。”

“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

而我们中国人与乡土就好比鱼与水一样,彼此相依,离开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失去在存在的价值,失去了精神唯一可以的寄托。而这种对乡土的依恋之情在无形中已深根蒂固。

谈古论今,我们把这种深深地情怀总是寄托在文字中,古人将这种情怀在吟诗作赋与词话中,望月思乡,寄情于物。。而且“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⑤,更何况是感情充沛的人呢?

也许每一代的华夏子孙都钟情于将一汪炽热的乡土之情埋在笔尖端。记得作家柯灵在《乡土情结》中这样说到‘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几乎是世界的全部,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开始感觉饥饱寒暖,发为悲啼笑乐。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但懂得爱的另一面——憎和恨,却须在稍稍接触人事以后。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忘不了他对乡土之情如此淋漓至今的剖析,将每个人内心中隐埋的情感赤裸裸撕开,从心灵上得到快感,而又终身难以忘怀这种渗透心怀的乡土纯。这种乡土情结,即使是辽阔的空间,亦或是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

故乡的那方土地总是让人那样地“魂牵梦萦”,那样地依赖和守望。①春风得意时乡土在心里,侘傺失意时乡土亦在心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就像照相机的广角镜头,一下子摄入了编织乡土情结的丝丝缕缕。置身良辰美景,身心融化在大自然的恩赐中,因了陶醉自然生出“根”的遐思,乡土的温馨与芳香仿佛一下子可以触摸到,再好的景致也无法隔阻故乡的眷恋。正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故乡的乡土之情诠释的正是这种对乡土的固然存生的“根”。而那些在外飘泊的游子们,总是用落叶归根来告诉自己真的情怀所属,那就是——故乡。

记得美籍华人作家谭美恩的《喜福会》中描述了移居在外的华人,虽然新一代的成长在美国,但是骨头里面却仍旧拥有者中国的所拥有特质②。这样让我不由地联想到我们中国人,那种与生俱来的乡土情怀。即使从小接受着完全不同的文化,但依旧保持那种对自己祖国深深地爱。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乡土他不仅仅是我们对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对于这些飘泊在外华籍的人来说,中国就是他们内心也依恋的乡土,带给他们难以忘怀的情怀。

但对于中国人的乡土情怀最本质的来源,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他的《乡土中国》中给了我们最好的一个答案。“土”孕育根,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③。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象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象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乡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淳朴的根,是我们不得不具有这种“情”。乡土与现代的城市是无法比拟的,城市中我们生活在无形的“笼子中”。而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的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这种天性使乡土人总是会给人带来一种心灵上的平静,这也是我们累了或是倦了的时候总会思乡,总会想找一个宁静的地方,而乡土恰恰给了我们所需要的,赋予了我们这种情怀。只是因为中国乡村文化的本质是以村内和家庭生活为主。那种融洽与和谐正是我们心灵渴望寻找的归宿。④

时代在变迁,在拥有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对乡土情会的寄托思念的表现也越来越多,艺术的展示成了最好的形式。我们用音乐抒情,用画画寄思、或是用视频记录了点点滴滴。。。

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我在祈祷着我们这种对乡土的情怀永远延续,永存于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意识里。不论时代怎样变迁,始终守住这份乡土之情,这份固有的深情。。对乡土的情。

参考文献:

① 柯灵:《乡土情结》

②(美)谭美恩:《喜福会》:(美)谭恩美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5-1 ③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④ 潘永守:《“一个中国的村庄”的跨时空对话—“抬头”重访》

⑤ 陶渊明《归园田居》

第二篇:乡土情怀荐爱社

乡土情怀荐爱社

文/陈晓峰

家门爱社年长于我,精神矍铄,气宇轩昂,是个性情中人。他先后从事教师、公务员、新闻记者等职业,生活阅历丰富,颇具“达人”风范。

作为远近驰名的新闻写作“快枪手”,爱社先后有100多万字见诸于中央、省、市级报台,并屡获殊荣,在兴山新闻宣传界属于“多年的师傅--老把式”。2011年,他的处女作散文集《等待你的归期》付梓成书,那是他历经大病磨难后对人生的感悟心语。逾时,出于相似经历的共鸣,本人遂草就了一篇《致同命人》的读后感小文。

就在我还抱残守缺于“一本书主义”的时候,他的新集《乡村板话》又悄然面世了。

“70后”的我,成长于乡野。对农村生活的认知与身为“60后”的爱社,实在有颇多重合印证之处。我的整个外出求学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期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呼唤着包括短篇小说在内的整个文学,重回现实、重回民间,涌现了一批表现社会人生的“原汁原味”的短篇小说力作,其通俗化、原生态的特色,比新时期文学初期更为鲜明。课余,我如饥似渴地阅览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囊括了诸如沈从文的《边城》、汪曾祺的《受戒》、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张贤亮的《绿化树》、莫言的《红高粱》、梁晓声的《年轮》、陈忠实的《白鹿原》等等一系列中长篇乡村题材小说。而我参加工作后读到的乡村题材文学作品,譬如有兴山县本土作家万昌言的《紫血褐土》、蔡长明的《苦年》《乱年》、简冰的《水月》、陈孝国的《月祭》、王祖君的《野人谷》„„文中汇织就的一个个鲜活人物群像,折射出一幕幕光怪陆离的宏大时代图景。

“板话”是指一种曲艺节目,即“快板书”——一边击打着竹板,一边演讲着合辙押韵、有故事情节的说词。广为人知的《李有才板话》是现代作家赵树理1943年发表的一部中篇小说代表作。讲述了抗战时期,李有才带领小字辈,以“快板诗”为武器,同村霸恶势力进行智斗,并取得胜利的故事。作品采用有说有唱、夹叙夹议的板话形式,生动活泼。

而物质极度匮乏,政治极度“左倾”的上世纪70年代,“出工一窝蜂,干活磨洋工,收工打冲锋。”“村边等,地头看,男带扑克女带线;有人嚷‘歇着!’,没人喊‘再干!’”“干部见干部,都穿尼龙裤,前面印有日本产,后面印的是尿素,左边看见含氮量,右边写着75%。”等等深具“伤痕文学”雏形的顺口溜则是属于共和国一代人集体的酸涩记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爱社之于兴山,他生于斯长于斯,是部见证当地时代变迁的“活辞典”。他当乡村教师、乡镇公务员时自不待言,干新闻记者时也始终坚持把笔端对准“三农”,把镜头聚焦“三农”,把感情倾注“三农”,乡音未改,乡土情深,始终与时代脉博和谐跳动。

这正是:

有板有眼抒乡情,且行且吟话农村。

《诗经•魏风•伐檀》有云: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虽然社会分工不同,不可能每个人都从事农业劳动,但不事农桑的我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更何况国人“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村人”。伟人毛泽东曾把迷信、不识字、不讲卫生列为陕甘宁边区的“三大害”,在中国近现代农村具有普遍意义,但这也成为兴山当地本身1 素质不见得高的“半吊子”诟病鄙夷“农哥子”的诱因。巴金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拿诗人艾青被反复引用,以至滥觞的名句来加以概括,就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农民”说到底只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厚厚的书,只不过许多人基于种种原因不愿写、不想写、不敢写罢了。但一位没有任何文艺爱好和天赋的纯粹农民是决计写不出,更写不好文学作品的。把劳动人民当作讴歌的主体,是时代赋予作家的重任,在爱社的《我为什么要写作》一文中早有充分交待。对农民、农民工的尊重,体现了民族的良心;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

近年来,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纷纷取消农业户口,不再登记户口性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制度性嬗变。贾平凹说,很可能多年后,农村题材会越来越少。现在的农村题材作品,80后、70后跟我们50后写的就不一样了,农村已经在发生变化了。欧洲如今的乡土文学就是田园文学,或许多年后我们现在的农村题材作品也会慢慢消退消失了。用文学作品写现实,需要一种责任和担当。作为作家,要关心这个时代、社会,起码要了解这个社会是什么形态,人们是怎么个生存法,大家都在关注什么东西。在表现的时候,一定要真实,写的时候也要投入巨大的感情。如果对这个社会的最基层没有真知,看到好的不高兴,看到坏的不生气、不悲哀、不悲伤、不忧患,都不能把感情写到位。真实的东西本身就是生命。没有真实就没有生命力。现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有很多振奋人的东西,同时也有很多令人焦虑的东西,各种矛盾都在这个时期激化。面对这种现象,每个作家就应该有自己的思索。既不能不停地歌颂和表扬,也不能一味地否定、批判。你怎么观察、把握这个社会,是一个作家很重要的素质。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老主持公道,就有德、有望,公道主持得好,人们就说这个人“德高望重”。作家在面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时,也是在说出公道话。这个公道话建立在国情、民情、实情的基础上,作家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一定要面对真实的社会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不光要真实,还要有真知。——欣喜的是,爱社已经成功的做到了。

莫言则谈到,现如今农村的物质生活大大改善,但是人们所恪守的道德和观念依然是鲁迅那个时代所具有的。他说,人生都会面临多种多样的问题,会面临两难甚至多难的选择,而这正是生活的意义。他强调,鲁迅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鲁迅作为一个话题,是永远绕不过去的。”当谈及“乡土文学”的前景时,莫言表示,中国的乡土文学会一直发展下去,但是这一代的乡土文学已成为过去时,新一代的乡土文学依赖在新农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作家。——看到这句话,再联系身边的现实,禁不住让人陡然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莫言说,一方面城里的人在“怀念”,一方面农村的人在“逃离”。这反映了人们对“乡土情怀”矛盾的一面。莫言表示,文学问题最终归结在人的问题,小说的结构和写作方式无论如何变化,最终都要落脚在人的情感变化方面,文学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在作品里用独特的优美语言塑造了令人难以忘却的人物形象。——对于此,我们一直在努力。

总之,众说纷纭,时代变迁;尊重多元,包容多元。

尽管爱社在《后记》中宣称“今生再也不出个人散文类著作了”,不免令人感到讶异和惋惜,但随后的一句“下次一定尝试另一种文学样式与读者见面”,又立刻让我们满怀祈盼与期冀。——于2017年3月18日

第三篇:中国人乡土情怀的表现及成因探析

中国人乡土情怀的表现及成因探析

中国人可以不信神佛,不惧鬼怪,但有一种亘古不变的情怀却始终萦绕在他们的心间,这就是----乡土情怀。安土重迁的思想从一开始就深植于百姓的心中,无论你身在何方,经历着何种人生,对故乡的思念和依恋总是牵引着你,成为你内心深处恒久不变的向往。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体现于文人骚客的的诗词歌赋中,那反复咏叹的对家乡的眷恋和思乡的痛苦被逐代沿袭和加深,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就提出了“小国寡民”的思想。“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种近乎扭曲的对乡土的依赖感虽然消极,但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乡土的看重。而这其中包含的浓浓的乡土情结在庄子那得到了传承。庄子曾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 久旅而归,见到旧国旧都,纵然旧国之中,人物已变;丘陵之上,草木荒芜;比之昔日,十失其九,只有一分相似处,还是畅然有感。将旅者与十失其九的旧国旧都联系起来的正是对乡土的依赖和眷恋,尽管世事变迁,这样一种归属感依然像亲情的纽带一样联系着人与土地。屈原曾在 “九章·涉江”中 写到“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而陶渊明更是在“旧园田居”中感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多情的诗人已经开始通过动物们的行为来象征人们对乡土的那近乎本能的依赖和思念。动物们尚且怀念家乡,连死都要向着家乡的方向,更何况感情丰富的人们呢? 到了汉朝,由于国家的需要,很多女子因为和亲远离故乡,最著名的当属王昭君。历史上的王昭君未留下只言片语,她的心情我们不得而知,但无数的诗人从自己的情感出发,叙写了她离家的孤寂和思想之情。从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王安石的“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到姜夔的“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再到欧阳修的“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诗人们感叹的不仅是那个娇弱宫女的遭遇,更是在咏叹深植于整个中华民族根基的乡土情结,那种思乡的苦痛成为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基调。唐代的文人们也反复咀嚼着对家乡的思念,吟出一首首广为流传的诗歌,比如王维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以及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梅花,夜雨,月光这些明明很普通的事物,却因为与故乡的联系而引发了观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触景生情,熟悉的事物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这是一种剔除不去的感情,无论身在何方,人们的血液中总流淌着乡土情怀。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表达思乡之情的方式也更加直白。文天祥那发自肺腑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这一片忠心不仅是对国家的热爱,更是对生他养他的土地的誓言。

纵观中华历史,任时代变迁,人们不约而同表现出了对土地的眷恋和依赖。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民族如此依赖足下的土地?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我们可以一窥究竟。“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的。”而中国社会恰恰是乡土性的,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都与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陈序经在“东西文化观”中所说,中国文化是“植根于土壤”的“植物文化”。早在5000多年前,西方文明还处于荒芜的时候,中国文明就发轫了。在黄河和长江的哺育下,中华文化开始兴起,成为世界最为古老的文化之一。依仗着肥沃的平原和水源丰沛的河流的供养,农耕文明迅速发展壮大。然而古时,人们的力量微薄,对于很多事情都没有掌控力,变幻莫测的天气雨水和不定的收成更加深了人们的无力感。而土地代表着产量,影响着生计,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土地就在他们的脚下,是他们触手就可及的,就像斯嘉丽的父亲对她说的,土地是这世界上唯一不会变的东西,只有土地是最可靠的。这样一种建立在农耕基础上的文明必然使得人们对土地产生一种依赖感和归属感,因此人们幻想出了土地神,为表尊敬还为他建了土地庙。祭祀土地神就是祭祀大地,人们把收获的谷物和水果贡献给土地神,感谢他所带来的丰饶的生活并祈祷平安以及好的收成。直到现在,许多地方尤其是乡村仍然存在土地庙。而且,在农耕文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乡土性。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让人们对家庭的依赖深入骨髓,即使在今天,“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依然深入人心。一开始,家庭是生活劳作的基本单位,人们的生活需要和情感诉求都能在家庭中得到很好的满足,因此家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因而像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一大批注重合家团聚的传统节日被延续并流传下来,成为了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需求,因此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去更广阔的世界闯荡。身处异地,人们变得更加脆弱敏感,更多的思绪在脑海中激荡,回忆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以往,于是乡土情怀的内涵也变得更加广阔。人们怀念的不只是故乡的那片土地,更是融入了自己美好回忆的一整块记忆,是不可剥离的一部分生命。正如柯灵所说,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归根结底,中国乡土观的背后是强烈的历史意识和深沉持久的文化,而对故乡的怀恋就是对广义中国文化的怀恋。虽未亲身经历,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的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安土重迁的传统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和判断。

每次读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都有强烈的共鸣,诗中描写的母亲那殷殷的期盼令人动容。高中第一次离家,躺在坚硬的木板床上,月光辗转照在窗台,也照进了我深藏的心。那时候,我第一次想象在母亲密密缝的时候游子的内心。母亲送走的是心头肉,而游子离开的是记载了曾经一切的故乡。我迎着那月光,回想我曾经拥有的一切。我的骄傲我的坚强我的辉煌,都遗留在我已离开的故乡。离开了故乡,我什么都不是,我要在没有回忆的地方开始打拼,一切都是未知的。就像离开了母亲怀抱的孩提,我感到深深的恐惧。到了大一开学,送走父母,又一次从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还是躺在硬硬的木板床上,月光如练,一如三年前的那个夜晚。有一丝夏日的风穿过,我闭上眼睛,脑子却异常清醒。我终于后知后觉的感到,心的某一块早已留在了故乡,从三年前的晚上开始,那一块就空了。这三年我战胜了对未知的恐惧,我打拼出自己的荣耀,可是我的心没有一刻是完满的。从我离开故乡的那一刻起,故乡就成了我内心深处的渴望。我怀念故乡,怀念的只是它,无关其他。从那时起,我开始理解诗人们化不开的忧愁。也开始明白,这是深植于我们身体里的乡土情结,无药可解。

第四篇:《乡土中国》之读书笔记

费孝通《乡土中国》之读书笔记刘晏伶 作者开篇就说了“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与本书的名称《乡土中国》相呼应,指出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性,即乡土性。首先,作者从中国最最基层的乡下人开始论证其观点。我们都说乡下人土里土气的,虽然出于鄙视的语气,但这个“土”字却形容得恰到好处。农民都以农活为生,干农活自然离不开土,自古时候起中国就是小农经济的国家,土地还是一个根本,古代的征战不也是为了扩充版图,到头来也就是争土地,而现在的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其根本也就在于土地,即使现在的大城市,也是由农村发展起来的,究其根本,却也是具有乡土性的,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罢了。

在《文字下乡》的两节里,作者谈到,现在都以乡下人不懂文化不识字而认定为“愚”,这是不对的,只能说乡下人没有一个适合的生活结构或生活环境需要文字。这样的标准很离谱,如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将城里人不认识小麦而判定他是“愚”呢?而且由于乡下人没有一个识字学习的环境,正如城里人也不懂何时可以种菜、何时应该收成一样。乡下人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交流中不需要文字也不会有太大影响,或者可以说乡下人干活不需要用到文字,他们靠的是经验。经验是什么?是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一代传一代的知识,其不一定要文字来记载。作者认为,文字是人与人在时间或空间的接触中发生了阻碍而产生出来的。在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都是直接接触为主,因此就用不上文字了,从另一方面来说,文字是用来便于交流的,但在乡下人中,他们之间的沟通有其“特定的语言”,该语言用文字来表达时或许还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改特定的意思来,反而会造成误解。因此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文字不能作为判定一个人聪明与否的标准,但人们不能不懂得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最终会慢慢进入现代化社会,因此文字也应慢被普及。

从社会格局上,作者提出两个比较新颖的词“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作者从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来看,是属于“差序格局”,而西方社会则为“团体格局”。该差序格局是一个以“己”为中心,由无数条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该网络可以自由伸缩,如果与自我价值一致的九子啊格局中,而一切不利于自我价值的都可以排除在外;而西方的团体格局则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但该界限的属性或价值等却是保持一致的。

接着,作者提出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护,靠的不是“法治”而是“礼治”。“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而法律要靠一个外在的力量,即国家权力来推行。由于礼治是从日常行为中总结而出的,若是这一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则该礼治就无法适应了,于是就有了“法律”进行“法治”。所以,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因此,在乡土社会中不懂“礼”或做出了一些“礼”之外的行为就是破坏了规矩、破坏了礼治秩序,如果人人都依礼而行,则就可以实现“无讼”。

从权力上看,作者认为有两种权力存在着,一是,在不同社会团

体或阶级冲突中产生了横暴权力;二是,从社会合作和社会分工的结果中产生的同意权力。社会中的规律有些是社会冲突的结果,也有些是社会合作的结果,但无论如何,这些规律都是要忍去遵守的,因此不得不加一些限制或强制,由此而引发出另一种权力。它是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是教化性的权力,或是说爸爸式的,英文是Paternalism。孩子在家长的意愿或经验下受到教化。教化性的权力虽则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并不仅限于亲子关系,而被教化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回到乡土社会里,可以称之为“长者统治”。乡土社会并不是静止的,随着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权力,即时势权力。在旧社会结构不能适应新环境时,就需要出现一个“时势英雄”来推动社会向前变革。

最后,作者认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因为一个人的吃、穿、住、行等的欲望都是从社会上学来的,而这些内容也都由文化所决定着。“在乡土社会中,欲望经了文化的陶冶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结果是印合于生存条件。”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依他们的需要去做计划,各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

第五篇:乡土中国之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拜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乡土中国》一书,感触颇深。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现在已有60多年的时间跨度了,而这60年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乡土现在怎么样了?中国是不是还是一个乡土中国?费先生的乡土理论是不是还适应现在的中国?这些问题都让我充满了兴趣。

在我看来,本书开头应该是注重写中国的乡土,后面多转化为写乡土的中国。中国的乡土自有其特点,而中国也的确带有浓浓的乡土味。直到现在,这种味道也还处处可闻。

有人说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后来的总比先前的人有知识有见解,不过这句话是很不正确的,至少在我看来现在很多人对中国社会的了解还远远不如费孝通先生的著作里面的见解。牛顿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看的更远,深层含义其实是牛顿要比巨人的脑袋要高。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比不上巨人的脑袋,并且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脚丫下倒着看的。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有人也许以为这本书写的早了,对于现在的情况很不实用,我觉得倒不是。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到现在还闪烁着光辉。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读过那本社会学的著作在理论和语言上胜过这本薄薄的小书。

我看的版本是分十四篇的。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篇算是背景,介绍是中国的乡土本色,也就是中国的特殊性。第二三篇主要介绍文字在乡土中的不适应性,第四到七主要介绍差序格局对于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关系的影响。第八到十一主要介绍乡土中的政治运作,最后三篇大约介绍是乡村变迁,有人认为费孝通在这本书最主要是提出了,“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这两个概念。我倒是觉得他的最大成果是把乡土中国的根子挖出来了,指出来为什么我们最近百年的变迁会如此之艰难。

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先生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比如他就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作者在第一章《乡土本色》开篇一句就是“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由此定下了本书的核心论断。以后的内容,无不是围绕着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这一特征来讲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传统社会,农业占主导地位,农业的发展需要土地,所以人口就以土地为中心而聚集。而土地是不可能移动的。由此,就决定了乡土社会里,人口的流动必然是不频繁的。进一步说,依靠农业生

存的人们是粘着在土地上的,因此乡土社会就具有稳定性。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不像美国,实行的是机械化管理,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样,就决定了传统的乡土社会,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家每户都能够自给自足,商品的交换与买卖就显得多余了。所以,在后面的内容里,作者依据乡土社会稳定性与独立性的特点,进一步论证得出,商业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乡土社会的稳定性与独立性,其显著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生活在这个圈子里的人,互相都是熟悉的。一个家里有个什么婚丧嫁娶啊之类的,左邻右舍都是知道的,要做人情的。

与此同时,生活在这个圈子里的人,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的环境也是熟悉的。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对乡土社会的冲击,原先生活在乡土社会里的人有些会离开自己所熟知的乡土社会,进入到城市生活当中,因为他们对于城市环境的不熟悉,也许会做出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于是,进城的人们,就会被讥笑为“土气”,是“乡下人”。

作者在第二章《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中,从乡土社会的层面来批驳推行“文字下乡”的人所持的认为乡下人不识字是因为“愚”的观点,进而根据第一章所述的生活在乡土社会里的人,对于他们生活圈子里的人和事都是熟悉的这样一个论断,推导得到,在乡土社会里,很多时候,文字的使用有其局限性。我个人看来,《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与后面的内容联系并不十分密切。也许是作者插进去讲的一个关于乡土文化推广层面的个人抒怀。

二.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

很多人认为,费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一个新的概念——“差序格局”的提出,是一大创举,是对中国传统人伦关系的一种精妙的概括。作者在《差序格局》一章中,将中西方社会进行了对比。他将西洋社会的类型称为“团体格局”,若干人组成一个个团体,就像一捆捆扎起来的木柴;将中国乡土社会的类型称为“差序格局”,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像一个水波纹一样,按亲疏远近向外扩开一圈圈的社会圈子。这种差序格局中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那样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作者把社会关系的这种一轮轮波纹之间的差序称为人伦。中国人讲究人伦——君臣、父子、夫妇、长幼……讲的是一种差等关系,这种种差等关系各自有它们应该遵守的规则。在这种差序格局里,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便是以“人伦”为基础的。当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圈圈的社会圈子时,这圈子是可大可小具有伸展性的。人们往往根据其实际需要而相应扩大或缩小其圈子的范围。正因如此,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小的时候父母子女是一个家,大的时候可以囊括伯叔等,甚至大至整个家族。但是无论这圈子如何伸展收缩都只局限于父系一方的范围内,这是中国传统父系社会的特点。将焦点从人际关系转向社会群体上,我们会发现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族是一个很显耀的社群,在乡土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族从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庭也可以等于家族。它不但承担生育的功能,而且也担负着政治、经济、宗教等其它社会功能。

三.乡土社会的秩序维持。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这里的礼,并非所谓的“文明”,“慈善”,“善良”等等,而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对的。而在乡土社会里,这些礼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可以认为是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而遗留下来的,人们已经惯于遵守的并被认为是对的一些传统。礼的推行并不依靠暴力和权力而是依靠教化。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因此,在一个变迁的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而作者一开始就已经说了,乡土社会相对来说是静止的,变迁很慢,这也就为礼治提供了存在的温床,并且生生不息。乡土社会自有自身的一套礼治秩序。长期的教化把外在的规则转化为了人们内在的习惯,人们遇到问题,习惯于从传统道德中寻求解决的途径,而非是法律。而在传统乡土社会里,人们是本能地抗拒打官司,以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的。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是不可理喻的,甚至会认为乡土社会里的人简直是野蛮,抗拒现代文明。但是,作者在这里给我们阐释了这样一种“无讼”的观念存在的合理性。在乡土社会里,必有一些人和事不容于传统道德,但是随着新的司法制度的推行下乡,这些本来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和事却从此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他们可以不服于乡间的调节而诉诸于法律。这个时候,法律制度就成了包庇这些败类的保护伞了,这与乡土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最后,作者的结论是,要推行司法下乡,务必要使民众做好思想和心理上的接受与准备。

四.乡土社会的政治结构与政治权力。

在《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名实分离》和《从欲望到需要》这四章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四种权力类型,它们分别是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和时势权力。横暴权力,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专制,”“独裁”等,它体现的是权力的压迫强制性。这里,我们可以将传统社会里的皇权理解为是横暴权力的一个表现形式。而同意权力,我们不妨认为它体现了权力的妥协性。从社会分工的层面上来说,人们共有着应有的权力和应尽的义务,但是,别人的权力对于我来说就是应尽的义务。这就存在着矛盾。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分工的平衡必须得以维系下去,就要有权力做保障,同意权力就是人与人之间为了维系社会分工的平衡所做出的相互妥协。中国的乡土社会并非是一个富于抵抗性的组织,于是就容易成为皇权的发祥地;另一方面来说,横暴权力的发生需要经济基础,而农业的帝国是虚弱的,没有办法为皇权的继续发展提供相应的经济基础。似乎这个时候,就应该是同意权力发生作用的时候了,但是,同意权力是在社会分工越发达的情况下才会越扩大,而传统的乡土社会是自给自足的,社会分工并不发达。于是,传统社会的统治者们为了皇权的维持,在天高皇帝远的乡土社会里,采取了“无为政治”的统治法方法。这里所说的“无为政治”,是对于统治者而言的,在乡土社会内部,人们认为这是长老统治。这里就涉及到了第三种权力——长老权力。长老权力,我们也可称之为是教化权力,顾名思义,它是通过教化人们而得以实现对乡土社会的统治的。这里就和我们前面所说的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发生了联系。长老往往由年龄长的人来担任。因为在乡土社会中,年轻人是循着年长人的足迹一步步地向前走的,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可行的办法是询问年长的人。年长的人在诠释传统,在教化晚辈方面具有无可非议的资格和权力。而平时生活中产生的一些纠纷,一般也是由长老作为权威的评判者。德高望重的长老们,就是礼的象征,是正确的行为范式,是道德标准。乡土社会注重礼治,注重传统,相对稳定,变迁不快,这也为长老权力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

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这是在社会变迁较快,传统难以适应社会变迁时产生的一种类型,乡土社会变迁十分缓慢,时势权力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并不是那么显眼。

第二部分,关于《血缘与地缘》一章的一些理解与思考

之所以把这一章独立出来讲,是因为在看这一章的时候,有蛮多的感悟和思考,也是比较随性的。

费先生在这一章里,阐述了血缘社会的实质以及血缘社会与地缘社会的关系和区别,最后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的转变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历史的转变。

乡土社会因为它的相对静止性,因此,极易因为血缘结合而形成血缘社会。实际上,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乡土社会的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就了它的相对独立性和静止性,或者,我们可以说是稳定性;另一方面,血缘结合加固了这种稳定性。而作者对于地缘的解释,虽在文中没有明确指出,我的理解是,乡土社会尽管稳定,但还是会流动的,人口会增长,而土地不见得会增长,于是,人口就发生了迁移——为了寻求可供开垦的更多的土地。这些人群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与其它的一些原本陌生的,从别的地方迁移来的人住在一块,从陌生到熟悉,于是,就形成了地缘结合。就好像现在的“唐人街”一样。但是,作者指出,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实际上不过是血缘的投影,因为稳定的社会鲜少有人口的流动。这些人因为血缘结合,然后又形成了地缘结合。再说道上面我举的“唐人街”的例子。实际上,虽然对于唐人街离得人们来说,他们没有实质上的学院关系,原先也是互不认识的,但是,在更深层次地推。他们都是炎黄子孙,身上留着华夏民族的血液。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地缘不过是血缘的延伸。

作者在这一章里还讲到里关于乡土社会里商业的发展问题。因为传统的乡土社会主要是依赖于血缘关系而结合的,所以相互之间,一般都是熟悉的。中国有句老话叫“亲兄弟还明算账。”话虽说得轻松,但实际上是很难讲得清的,这其中涉及到血缘、亲情、人论道德等诸多方面。而乡土社会里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这样的交易很具有局限性,普通的情形就是在血缘之外建立商业基础。对于我来说,你是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这样,我们之间的贸易往来就会显得轻松简单许多,没有了人情的负累,帐也很好算清。而我们说,乡土社会的变迁不快,外乡人想要融入一个乡土社会中也不容易,人跟人之间都相互熟知,这样的环境下,商业的发展缓慢也就不足为奇了。

费孝通先生自己说:“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乡土中国》一书,实在是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必读之作。

下载乡土之思的情怀探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土之思的情怀探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费孝通《乡土中国》之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 《乡土中国》读后感 前序:怀着无比憧憬的大学梦,我如愿地踏入了邵阳学院这座美丽神圣的象牙塔。刚进入大学,我听学姐、学长说:在大学里,我们除了专业课和公共课......

    情怀毕业时之毕业留言

    孩子们,我亲爱的孩子们,作为九年级的一名老师,十分珍惜在校园里的每一天。忘不了,孩子们每日早晨的朗朗读书声,忘不了中午时做题的神情专注,忘不了每日灯下的苦苦钻研。愿相会在姹......

    情怀毕业时之毕业感言

    孩子们,我亲爱的孩子们,作为九年级的一名老师,十分珍惜在校园里的每一天。忘不了,孩子们每日早晨的朗朗读书声,忘不了中午时做题的神情专注,忘不了每日灯下的苦苦钻研。愿相会在姹......

    读书之思

    读书之思 甘肃武威第十中学九六班冯雪雯现今写下这„读书‟两字,实则老调重谈,无非便是讲讲如何读好书了。可每个人的观念不同,对于这 读好书便有了不同的理解。 首当其先,要读......

    《桥之思》

    《桥之思》教学设计 赵瑞强 教学目标 1、认会课文中8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的书写。 2、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3、体会桥的重要作用,理解“无形的桥”......

    《树之思》浅析

    ~-5-30 字数:784一首小诗--《树之思》,用娓娓动听的语言,巧妙地引起读者的思考,明白人生的真谛。这首诗开篇就向读者展示了一片树林,运用"我"的主观感受"看"和"想"道出了树林的特点:静止......

    大学之思范文合集

    大学之思 入学有数日矣。肄业于昆工,彩云之南,春城之部,风景姣好。然余每独处时,总有所思。大学大学,所学何事?借以四言以叙之。 一曰明德。古之欲明德者,当正其心,修其身,齐其家,而后......

    读《乡土中国》之《男女有别》有感

    读《乡土中国》之《男女有别》有感 姓名:周峰丽 学号:20135011248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读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我深刻了解了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