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书法的意义
书法歌谣
学书法的意义
学书法,传国宝,作品好,人称道。多修养,人格好,育德智,素质高。利学习,利社交,意义大,应知晓。
书法三要素
书法为艺术,具有三要素,其一叫笔法,运笔讲法度,其二叫字法,结构很讲究,其三叫章法,布局讲艺术。
学书快慢歌
慢了快,快了慢,一锹挖井难实现,慢为稳准见效快,快急擦滑进步慢,此为循序渐进法,欲速不达快反慢。
少了快,多了慢,不要贪多嚼不烂,少吃为了消化好,肚量不可等量看,此为原则少而精,量力而行是关键。
常练快,停顿慢,龟兔赛跑是经验。浅尝辄止半途废,宝剑不磨变锈烂,此为持之以恒理,专心致志学不厌。
明理快,不明慢,学书无法与瞎练,重复错误效率低,若想成功难上难,此为学书最要诀,用心领会多钻研。
学书“三要三忌”
学书第一要,恒心要做到,曲儿不离口,随手练字好。学书第二要,毅力不可少,坚持过难关,决心不动摇。学书第三要,钻研多动脑,师傅领进门,个人来修道。学书第一忌,恒心不足具,三天来打鱼,两天晒网去。学书第二忌,信心已失去,中途遇难关,畏难缩回去。学书第三忌,被动来学习,练字不动脑,消极无兴趣。听写读说四会
学书法,重师承,老师讲,认真听,听表扬,听批评,听道理,记心中。动手写,少而精,求质量,先描红,动脑筋,求神形,多而滥,白折腾。细读帖,练眼功,静思考,印心中,闭上眼,见字形,精妙处,化己用。说书法,会讲评,讲道理,条条明,说方法,讲得清,能评论,高水平。
第二篇:青少年如何学习书法及意义
青少年如何学习书法及意义
学习书法的意义
书法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璀璨。中华民族在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文字的书写,因为他不只是生活、文化、思想和科学交流的媒介,而且其艺术价值非常高。但随着科学的进步,电脑的普及,人们逐步忽视了写字的训练,所以,写出的汉字很难看。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学习书法不只是提高写字的水平,还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人的良好心里素质。
一.静心的培养
学习书法,首先要求人要坐得住。心静是学习书法的首要问题。静亦净,就是要求人能平静下来,停止一切活动,心里没有一切与写字无关的杂念,心静如水,专心致志,精神集中。古人曾说“静能养神”、“静能养身”。习书需要静,静能延年。因此学习书法不但使人能做到静得下来、做得下来,对人身的健康有好处,还对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工作、学习、和做事的良好习惯,都有很好的帮助。
二.持之以恒的培养
学习书法,其次要求人要有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是学习书法的关键性的问题。学习书法,要提高写字水平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得到的事情,它需要坚持不懈每天不间断的临摹学习才能获得。而临摹学习是比较枯燥的,进步又是很慢的,所以,一部分人就丧失了信心,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料。学习训练起来就不积极主动,今天高兴了就写几个字,明天不高兴了就不写了。因此习书没有成功。然而,另一部分人坚定了信心不间断的练习,最后不但提高了写字水平,还磨炼了人的毅力。
三.一丝不苟的培养
一丝不苟是书法临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书法的主要途径就是临摹,而不少人就不会临摹,甚至不喜欢临摹。大家是不是知道,提高写字的水平是临摹,而学习其他任何知识都需要临摹。如学写作文时要按例文写,学解数学题时要按例题作,这不都是临摹吗?如果你不按例文写和按例题去解题,你能学到写作和解题的方法吗?既然是临摹,就要一丝不苟,不能改变原意。原貌是什么样,写出字就什么样。而这时,有的人一临写不像,就丧失了意志,不能控制自己随意乱写了起来。所以,学习书法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学习书法要善用三官,一官为眼(用眼善传,会“偷”),二官为脑(用脑去思,能“悟”),三官为手(用手勤练,寻 “巧”)。另外,学习书法不但要多写善练一丝不苟,还要做到心态平衡、拼搏永恒。
四.鉴赏水平的培养
鉴赏水平是人综合知识水平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书法知识积累程度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人的鉴赏水平越高,书写进步的程度就越快。另一方面,鉴赏水平的高度,是随着人书写程度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而提高的。因此鉴赏水平和书写水平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
同发展的。
五.想象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汉字起源悠久,书画同源。他的造型,原于自然,是对自然形象的高度概括和抽象空间的视觉形象。汉字结构的艺术性是对立统一的。他不但具有主观的形式美,还具有客观的形象美。所以,学习书法,要有良好的想象能力,要与自然造物之美结合起来,书写出主观与客观、具象与抽象相结合的艺术汉字来。
六.良好品德的培养
苏东坡云:“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唐朝书法家欧阳修云:“古之人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逐远„„爱其书者善取其人也。”如民族英雄岳飞的书法代代相传,而卖国贼、残害忠良的秦桧的书法却无人知晓。所以,学习书法不仅能修身养兴,还是修心养性的好活动。
总而言之,学习书法,不但提高了人的写字水平,传成了民族的文化艺术,还修练了人的涵养素质,所以学习书法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学习书法的意义及方法步骤。
何谓书法?书法原指写定记事的技艺。为战国所独有。它依附文字内容而存在,而后书体渐多,技法日精,字的点画篇章之间,气韵蕴籍,风神荟萃,足以表达出优秀作者的性格,感情、趣味、素养等精神因素,便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所以千古年来,书法一直受到我国人民的热爱。
为了学好书法,下面给同学们读读学习书法的意义和方法步骤。
学习书法的意义从大的方面说,学习书法主要有实用和欣赏两方面的意义,还有学习做人,陶冶情操,强健身体,启发智慧等多方面的意义,就是说,学习书法,在培养人的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都有作用,学习书法不仅是继承我国的丰富遗产,同时对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有三个面向和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书法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书法(写字)首先是一种表达概念,进行交际的实用工具,写字是给自己,特别是给别人看的。这就需要在字形和写法上有一定的规范,大家都遵守这一规范,才能进行交流。由于有电脑打字,多年来不注重写字的基本功训练,许多学生写的字老师都不认识,甚至过段时间自己也不认识了,这必然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进入社会后,又会影响本职工作的正常进行,起码白白浪费掉别人的许多时间。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郭沫若先生在为《人民教育》题词中就指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
国家教委给教育部和陈云同志也对书法教学作过专门指示,指出学习书法,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和进一步学习与未来的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书法(写字)有益于身体健康
练字对身体的积极影响,古人已有认识。如清代周星莲就曾经说过:“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法数百字,便觉令躁俱平,若行草,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时,又觉心灵焕发。”
现代生活节奏快,日趋紧张,复杂,所以包括书法在内的各种活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医学家认为:写字有调节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功能,它能活血,通经络,有时还要求呼吸配合,从而使内脏功能得到调节,使进新陈代谢。
写毛笔字时涉及到身体许多部位的运动。如悬肘写字,肩、臂、腕、手指以及腰部等许多部位都在活动连两脚怎样安放都有讲究。有人认为,写字和练气功,打太极拳有异曲同工之妙。
练字还是休息脑子的一种积极手段。毛泽东同志曾说:“练书法是很好的休息,是积极的消遣娱乐,也是养神健脑健身之法。”写字能使脑子得到休息从而使工作,学习时精神更好。
三、学习快步坷以改选心理结构,启发智慧
有些心理学家将注意力集中看作是“开启识之宫的金钥匙。”许多人,特别是青海年,好动大于好静,做事往往不认真,粗枝大叶,心猿意马,通过坐下来一笔一画地写字,就可以培养人学会观察和分析,通过对书法美的学习和认识,还有益于提高审美情趣,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四、学习书法可以了解人的心理特征
可能人们还不太相信,通过对一个人的字迹分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其作出心理特征和气质特点的分析判断。
笔迹分析、笔迹心理学、笔相学,是西方广泛流行并倍受推崇的一门新型学科,从公认的材料看,研究手写笔迹 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直到19世纪下半叶,法国一位位教士创立第一笔迹研究会,笔记研究才与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1872年和1889年,两本当时最系统的笔迹学专著在巴黎出版,笔迹学才为世人瞩目并逐渐在西方流行昌盛起来。在欧洲许多国家,笔相学被当作心理学一门正统分支学科加以研究,并在大学开设了专业课程。在法国、意大昨、澳大利亚等国,字迹分析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遗产公证,瑞士和以色列也有半数以上的企业用字迹分析技术去挑选雇员,决定任用,而在美国,至少有九个州的法院将字迹作为侦破案件的重要工具。
我国是世界文字语言最发达的国家,最早的文字出现迄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且自古就有“字如其人”的说法。
文字是一咱被“物化”的语言。语言在“物化”的过程中,引起大脑、周围神经系统、肌肉、骨骼,内分泌及至血流量的一系列变化。从本质意义上讲,这还是被动应激的产物,而是人的思维直接调动和积极作用于生理机制的结果。不同的思维习惯、思维方式、思维特征、思维本质都必然引起妙而不同的生理变化,在各自的字迹中为下生理功能的痕迹。例如字体的大小、笔画的粗细、间隔的开阖,颜色的偏好、书写的速度、倾斜的方向、繁简的显现,书写和风格布局等等。这些痕迹就是生理对心理的直接揭示,是从人的心理本质流露出来的“蛛丝马迹。”
作为文字语言,人的笔记还有一个特点,即个体差异性,与口头语言不同的是:人说话
时较随便,思维时间短,而书写则放大了思维过程,带有某种总结的味道,可以在“慢节奏中,细察心理的微妙变化。”
五、学习书法可以培养爱国情操
中国书法在世界上影响深远,谌称国粹,很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尤其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影响更大。据日本史书记载,公元285年(我国西晋时期)汉字开始传入日本,尔后六款和北魏的书法开始在日本生根,汉字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悉,日本 史部省规定,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书汪是必修课,还及格的学生不能毕业。每年都有好多日本友人到浙江兰亭来“朝圣”,五羲之的名字在日本家喻户晓。
现在,中国书法的艺术价值越来越超出汉字的使用范围而被世界所认识。简练的线条丰
富的结构,优美的造型,复杂的意境情趣。这种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段,引起了世界的重视。1977年4月,美国邦鲁大学举办了首届国际书学史订座会,有200多位世界各地的学者,收藏家,书法爱好者参加,其中有一篇论文的题目是《中国书法对现代画家的影响》。这就是说明中国书法在世界上的影响之大。我们作为汉字故乡的中国人,难道不为所而高兴从而激起热爱祖国的情怀吗?不应该把实际收入学习写好吗?
六、学习书法可以培养审美情操
汉字结构体千姿百态,书法之美,不可名状。或飘逸、或沉厚、或雄强、或精细、观之如睹山河之丽,令人心旷神怡。无疑,写字同弹琴、作诗、绘画一样,所陶冶人的审美情操。字的得好,不仅别人爱欣赏,自己更是乐在其中。
下面给同学们谈谈学习书法的方法步骤
一、思想重视,培养兴趣
思想重视是学习书法的关键。要整个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和提谪对学习书法
重要性的认识。只对学习书法意义的认识不断提高,才能有对书法学习的责任感与迫切感。学习书法 的过程,也是不同提高学习书法兴趣起来的,兴趣的培养,产生,一是靠自己在学习中逐渐培养;二是靠教者培养和不断观察书法作品,开展书法讲评活动。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对这件事有兴趣,这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书法学习也是如此,有了兴趣,就愿意学,就会从写的不好,到写得较好,再到写得更好。
二、充满信心,百折不挠
学习书法,首先要抱定能学好的信心。同时要有充分 的思想准备,即准备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并要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做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唾手可得的,写字也是这样的,肯定会遇到困难有时在一段时间内会有进步不大的感觉,我们不能因此而以为自己不是写字的料子,自暴自弃。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写字是一种技能,凡是技能,不能要它会就会,更不能要它好就好,一定要经过练习才能会,才能好。练习写字当然用手,可是同时要用心,心到手到,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写字的技能就掌握了。”可见,学习书法,短时间内是难以见效的。
三、端正思想,循序渐进
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端正思想,掌握循序渐进的科学方法。
学习书法和学习其他科学一样,要有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好比小孩子,先学坐,再学站,然后学走,最后学跑。这是一般的规律。从学习书法的过程讲,先学执笔,再学动笔,然后学基本笔画与结构,最后学章法布局。从学习步骤讲,应先摹后临,最后创新,从习字顺序讲:
(一)严格正字
严格正字即首先要把字写得正确,清楚,整洁,使字体标准化,使用规范化。汉字有异体现象,一个汉字可能有几种、几十种写法,这显然不利于汉字准确的表达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自觉地写正体不写异体。所谓正体,就是国家批准实行的简化字体。纵观汉字的发展史,汉字的历史是个不断发展简化的历史,如“步”字,最早用十字路口两脚交叉,写成“会意字,(),后来觉得有一半十字路口也能说明问题,就简化成“”,再后一干脆用两脚交叉“”。
(二)先正楷,后行草
对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不以为然,“楷书太慢,行草便捷,应该先学行草。”这种看法似乎有道理,实际不然,这是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不会坐,则不能站,不会站则谈不上走和跑,学书法也是如此。楷书是基本功,学好楷书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便
容易上手。如果不学楷书,直接学行草,由于没有用笔基本功,会流于油滑飘浮,实不足取。
(三)先大字,后小字
先学大字,后学小字,这是古人学书法的经验之一,因为新学书法最重要的是掌握点画用笔,学大字能较容易的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要领,有利于“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而小字因小,每个点画要完成一系运笔动作很困难容易产生一笔带过,马虎潦草的坏习惯;再则学大字结构张开,日蝗缩小容易;学小字成习惯后,放大会产生局促之感,所以,先学大字后学小字一条主要方法。
(四)先专一,后博学
新学书法,要选好一种帖,专心描写,不可见异思迁,好高骛远,每一名家,都有自己的用笔红十字特点和体系,不深入实践,难知其妙,如果忽而学欧,忽而学颜,忽而学柳,忽而学赵,打乱了各家体系的内部规律,其结果必然是哪一家的字都没有学好。因此,只有先专攻一家,然后才能博采众家之长。
总之,系统掌握书法理论,熟练掌握写字技法,就是学书法的主要目的。
第三篇:书法文献整理的意义
书法文献整理的意义
——谈《黄庭坚书法全集》
傅璇琮
2013-2-25 23:23:55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130208
修水黄君是我近些年认识的年青学者。2005年,应他之邀到修水参加“纪念黄庭坚诞辰960周年学术研讨会”,印象很深。由他策划并组织的这次会议,广泛邀请文学与书法领域黄庭坚研究的专家,来了八十多人,盛况空前。在这次会上,黄君一次性赠送与会学者七本书,其中包括他主编的四卷本《黄庭坚研究论文选》、一本明刻孤本《黄律卮言》整理点校本、一本《黄庭坚书论选注》,还有他自己的学术专著《山谷书法钩沉录》。会议结束之后,他又编辑出版了厚厚的一本《论文集》再次赠送。我们的学术研讨会很多,但能在一次会议中出版这么多学术成果的,好像还没有先例。黄庭坚会议之后,黄君又请我担任《黄庭坚书法全集》学术顾问,他说要编辑一部网罗天下黄庭坚书法,并作全面研究的大书,果然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这部大书现在正式出版。
我认真看了这部大书,确实很精彩、很不容易。这本书有两个特点,一是材料非常广泛,非常多。收集这么多黄庭坚书法图片,其中有大半在国内未经公开出版,是黄君在故纸堆中发掘的新材料,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部书是当今信息和科技条件下,有关黄庭坚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具有很高的文献资料价值。第二,此书对黄庭坚书法文献的收集与整理不仅很全面,而且编辑有序、科学,考证精深。将书法真迹与非真迹分开,又把非真迹分为临摹之作、托名书和伪作三类,分门别类,一一展示,这是前人没有的做法,开风气之先,很有学术价值。黄君对书法作品的研究很见功力,书中208件作品,写出近20万字的“作品考析”,每件作品从真伪辨析,到写作时间、背景,作品的风格特色,都有详尽的分析和说明。所以这本书也是文献整理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一个成果。这一点,在当代文史研究与探索上具有典型和典范的意义。从近代来说,上世纪以来,黄庭坚的材料也有不少。上世纪60年代,我编了一本书叫《黄庭坚和江西诗派资料汇编》,编完以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直到1978年才正式出版。另外2001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黄庭坚全集》,还有一本最近出版的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黄庭坚全集》。现在黄庭坚研究渐成风气,很有意义。这些书各有特点,但主要是文学方面的材料。现在黄君编书法全集,在书法方面还没有这样全面的本子。据黄君介绍,《黄庭坚书法全集》收集的书法真迹内,涉及黄庭坚的散佚文字多达近30篇,计3000多字,其中仅信札就多达18通。这些文字应该是可以补《全宋诗》、《全宋文》的。
古代诗文名家资料,一般都依据前人整理、刊刻的书籍。但像黄庭坚这样同时又是大书法家的人,他的书法真迹,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一手资料。前人刊刻书籍,难免会有缺失和遗漏,黄君从书法真迹中发现黄庭坚大量佚文,这正是书法文献的价值体现。近些年,唐宋诗文的辑佚时有收获,说明这方面工作还是可以大有所为的。此外,黄君还依据书法真迹材料,校勘了一些刊刻文献中的文字失误。黄君在《作品考析》中多处提到这方面问题。例如作品62号《草书李白秋浦歌并跋》的跋文中,有一段释文:“余少拟草书,人多好之,唯钱穆父以为俗。初闻之不能不嫌。已而自视之,诚如钱公语,遂改变,稍去俗气,既而人多不好。”这段文字的第一句“余少拟草书”,黄庭坚的各种诗文刊本皆作“秦少游学书”,文意蹊跷,与下文不能通顺。黄君根据原作草书笔迹,纠正了失误,使文意通顺,还原了这一则题跋的本来面目。
文学与书法对古代文士而言是不分家的,所以古人的书法遗迹,理应是诗文整理关注的范围。但很多情况下,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关注得很不够,其中原因,首先是过去的书法文献,流布相当困难,一般学者识见难以兼顾。现代影印技术发达,古代书法遗迹陆续被整理影印出来。二十世纪以来,甲骨文字、简牍帛书、敦煌石室经卷等文物的发现,既是重要的书法事件,同时也是社科文献的宝库。如近年出土战国时期的楚简,发现新文经学以前的《老子》文本,对研究古文经学意义重大。黄君所编《黄庭坚书法全集》资料详实,印刷精美,考析论证详实,在古代书法家文献整理上,具有典范性,这不仅对黄庭坚研究,也包括宋代文史、艺术研究,都有实际的意义。江西美术出版社投资两百多万元,高质量出版此书,也体现了一种眼光和魄力。黄君既是书法家,也是诗人和学者,他编辑此书,在关注书法的同时也关注到宗教、文学、历史以及饮食、茶酒、医药、风俗等诸多领域,所以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第四篇:书法国画学习意义演讲
书法绘画教师的发言稿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大家好,我是美术和国画教师。常言道,生命的长度有限,而生命的宽度无限。大学毕业之后,从事书画教育工作已经十余年,如同爬山一样,一路走来,领略了不同高度的美。《易经》,“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学习书画,取法古文,才能得到更多的精华。像书法的教学,经过潜心学习篆、隶、行、草、楷书体,我们选择的教材为欧阳询所书的《九成宫醴泉铭碑》被后世喻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享有“楷书之极则”的美誉,被历代书家奉为“欧体”的楷模。国画选择写意画。写意画被视为“中国画发展的高级阶段”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有共同之处,从表面来讲都是毛笔和墨做成的。从自身来讲都需要静下心去做,讲究心平气和,从而可以培养人的性格。学习书画其意义应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在绘画技术本身。最能抒发人的情怀与性灵,而被许多书家奉为最高追求欧阳修曾说“古画画意不画形”,凸现了尚意不重形的追求;正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神韵”高标,就是为了孩子的性格培养和创新。
瑞典的小学生三年级前几乎没有文化课,美国的小学生到二年级也还是大字不识一斗,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拿来玩儿,拿来弄美术、音乐之类,文化课在整个小学阶段无足轻重。可是他们科技文化并不落后,瑞典是全世界人均发明专利最多的国家,是全球最富裕的地区之一,美国也是公认的科技文化经济强国。而我们,孩子还在娘胎里就受到竞争压力,整个青少年时期如临大敌;我们家长都那么期待,我们老师那么辛苦,我们孩子那么努力,结果我们的创新文化远落后与人。人家的教育显然侧重创造力的培养,而我们则侧重了现成技术的培训。其结果人家做设计师,我们做技术工人;人家做老板,我们做打工者。说我们沦为欧洲的打工者一点都不为过。事实上,他们创造力如此强大与重视美术教育是分不开的。人家并不是培养很多艺术家,而是要“借鸡生蛋”,通过创意教育的有效途径,让孩子更聪明,更健康,更有活力。也就是说孩子 学习书法有那些好处呢?
一、字是“门面”,一手好字,受益一生。去年广州某人才市场需招聘3000名毕业生,报名达3万人,第一项内容就是“填表和写简历”,仅通过写字,就淘汰了1/3。学生时期,可以提高学习成绩;毕业之后,可以提高找工作的概率;参加工作后,可以被领导重用。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社会,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增强自信心。其次,中国书法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古往今来,书法艺术真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啊。人们对于书法艺术的欣赏、喜欢,陶冶锤炼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书法以抽象的笔墨线条给我们以震荡心灵的美感。第三,中国书法艺术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是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医学专家研究结论表明,在可使人长寿的二十种职业中,书法名列榜首。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当时人类平均年龄为40岁~62岁,著名书法家们平均寿命88岁;进入现代、当代,著名书法家们平均寿命已经超过90岁,例如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章士钊均享寿90岁以上,朱屺瞻、苏局仙、孙墨佛等更上了百岁高寿。
书法有养生的作用,这是不少学书法的人的共识。有人把这些作用总结成四句话:“洗笔调墨四体松,预想字形神思凝。神气贯注全息动,赏心悦目乐无穷。”所谓“洗笔调墨四体松”,是书法养生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洗笔、调墨等预备动作,达到四体放松,疏通全身气血经络。“预想字形神思凝”,是书法养生的第二阶段。这就要思想集中,把意识调节到最佳状态。这样才能进入形象思维,就会顿觉心旷神怡,气力强健。“神气贯注全息动”,是书法养生的第三阶段。把神、气贯注于书法运动的全过程,关键要做到神领笔毫、气运于手,以此带动全身心的活动。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书法运动的最实质性的阶段。“赏心悦目乐无穷”,是书法养生的第四阶段。好的作品可以赏心悦目,令人乐在其中。学习书法,可以从自己的创造中得到满足感,心境也随之得到一种超然与净化,达到心绪舒畅。
“写字既有动又有静,是公司白领、机关干部,知识分子较为理想的养生之道。”张浩文说。书法是形象思维,由右脑主宰。白领、知识分子们白天工作处理问题多以左脑来进行逻辑思维。在业余时间练习书法,可以舒缓神经,左、右脑交替运用,交替休息,使到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劳逸结合。练书法时,必须排除杂念,凝神静气,物我皆忘,通过科学的指法、臂法、腕法、身法有机地将点画输送到字的结构中。书写状态会激活大脑神经细胞,使全身血气通畅,手臂和腰部的肌肉得到扭转和锻炼,达到强身健体之功效。具体来说,书法的养生功效可以分为看不见的“静功”和看得见的“动功”两方面。练习书法要求全身心地投入,一心一意,排除杂念,平稳呼吸,意守丹田,将自身的感受,通过柔软的毛笔将刚劲有力的字写在纸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气功。练习书法时思想高度集中,甚至还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心情和思想都融入文字的意境当中,对眼前或身边发生的不愉快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而进入既轻松又舒适的状态,没有了妄念和烦恼,精神获得享受,因而有益身心健康。倘若能持之以恒,还能达到意念集中,襟怀坦荡,身心愉悦的境界。此外,由于练习书法要使全身处于端坐或直立的状态,从头到脚保持正直,做到“头正、肩松、身直、臂开、足安”,这实际也就是练了“坐功”或“站桩功”,对神经衰弱、消化道疾病、冠心病,甚至对一些身体虚弱的慢性病人都有好处。而“动功”则表现在挥毫运腕时的身体运动。例如,按照书法中的“永字八法”,运笔时就需要频繁变换提、按、急、徐、左、右等运作,手指、手腕、手掌进行有规律的运动。一般来说,写寸楷以下的小字,重在运指。写五寸以上的字,即需悬腕。写大一点的字,更需悬肘。写特大的字,则需由肘而肩、而身、而步地运用全身之力。所以说,每天习字、作书,要不断转换动作和灵活运用指、腕、肘、肩、身等,实际上是在进行着一种轻柔而又有力度的有氧健身运动。
书法的养生治疗效果已在中西医学界得到确认。香港大学高尚仁教授曾经做过实验,发现人在写书法时“心脏搏动比一般休息状态时更慢,更有规律性”。书写者心灵进入持续安静的状态,对血压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从心理调节的角度,当人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时,如果能坐下来写上数百字的楷书,一笔一画专心于点画之中,慢慢地写,不久就会觉得情绪安定,冷静平和;而当觉得情绪低落、郁结烦恼时,如果能练练行书、草书,任意挥洒至酣畅淋漓,情绪得到宣泄,则精神倍增、意气风发。
有人把人生不同阶段练习书法的好处比喻为:幼时习书如驯兽,青年习书如交友,中年习书如避暑,老来习书如进补。对于在事业、家庭双重压力下忙个不停的中年人来说,练习书法就如同“避暑”,可以让精神得到放松,身心得到锻炼。
书法是值得大力提倡和发扬的艺术,作为一个中国人,即使有很高的学历,有精通的电脑技能,但如果不能“手到擒来”“得心应手”地书写自己的民族文字,或者写得极其难看,那也是一种文化缺失,会被人认为没有文化底蕴与文化表现力。把书法当成电脑族生活的一部份,别让电脑失写症荒废了这一传统中华文化精粹!《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也。无论对人,还是对事,都要真诚对待。即便很多方面做得不足,但也不会太差,所以内心才可以坦然。在我这里学习的孩子,我会视如己出,以鼓励赞赏的方式让孩子得到提高,既提高了专业技能,也培养了孩子的情操。
第五篇:我们学习书法的意义范文
我们学习书法的意义
何铁山
现代科学的发展,电脑的普及,使我们似乎离书法越来越远了。现在不少人,特别是一些年青人,或由于长时间已习惯使用电脑,或宥于认识上的原因,已很少拿笔写字,有些连基本的汉字书写都有了困难,就更无遑学习书法了。那么我们今天还需要学习书法吗?学习书法究竟还有意义吗?我认为答案是无庸置疑的!学习书法,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是青少年、壮年还是老年,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1、有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发展现代先进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夏商开始的甲骨文,就与书法紧密相联。书法可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之核心(现代著名哲学家、艺术家、法籍华人熊秉明语)”,是“不朽之盛事(唐代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语)”,也是“中国现代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语)”。
晋“书圣”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云:“夫三端(文士之笔端,武士之剑端,辩士之舌端,是为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即孔子所说的礼、乐、御、射、书、数)之奥,莫重乎银钩(此银钩代指书法)”,这句话告诉我们:“三端”之中,书法是最为奇妙的,六艺之中,书法是最为深奥的;在汉代国家设有专门的书学博士;在唐代书法是考进士的必考课;可见在古代中国,书法为统治者和社会所重视之程度。为什么?因为书法艺术是以汉文字为基础的,而汉文字不仅是中国几乎所有传统文化的载体,而且也是现代中国文明进步的基石。近代汉字拉丁化的失败,现代汉字数字输入法的成功,说明汉字不仅能与时俱进,而且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和生命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宣传和发展现代中国先进文化。
2、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国学修养,激发我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它以先秦诸子经典为基础,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以及与之同时之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还包括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学等。它是华夏文明的基础,东方文明的代表,炎黄子孙的魂魄。其主要内容共同构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史、子、集(以清代纪晓岚所主编之《四库全书》为著)。其主要思想集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人格理想。
毫无疑问,国学是书法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反过来也可以说书法是国学的一部分。因为国学都是以汉文字为载体,甚至于直接以书法为载体的(如一部《资治通鉴》就都是由司马光用小楷一笔一画抄出来的)。而书法所表达的内容,往往也都是国学内容的精华。
现代工业文明,我们几乎没有什么不是从西方学来的,所以也就没有多少东西值得我们民族光荣和自豪的。而最能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只能是:我们在当时领
先于世界,今天仍然放射着异彩,具有无限生命力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书法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更是中国艺术的主流。
3.有助于促进全国各民族融合,加强全国各地联系,特别是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联系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人口众多。各地区间由于历史、人文、地理、风俗等原因,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民族、方言。从理论上来说,这种地区间的民族语言、方言及风俗等的差异,是极不利于民族间的交往和国家统一、长治久安的。但今天,偌大的中国仍能紧密团结在一起,汉字及与之生死相依的书法艺术是功不可没的。原因很简单,是汉字及其书法艺术,弥合了各民族间、各方言间的巨大差别,解决了他们之间的交际困难,从而能达到政令畅通,民族团结。
新的地下发掘史料证明,在秦统一文字之前的中国大地上,虽然各地语言文字有所差别,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而存在难以沟通的困难。因为像春秋战国时期《诗经》《老子》这样的名篇,今天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有地下发掘,它们之间的文字差别并不是很大,书法风格也有相通之处,只要你稍加研究就会发现它就是《诗经》《老子》,而非其他。它们都是用毛笔写在竹木简上,或写在绢帛上的。其造字方法虽不尽相同,但主要意旨却是一样的。
今天台湾地区的部分台独分子,正在大搞意识形态上的“去中国化”运动,以期达到其最后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企图。但我认为,他们只能是枉费心机,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不可能割裂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更不可能在台湾消灭汉字和书法艺术,也就不可能割裂台湾与大陆的血肉联系。这正如某人自己拽住自己的头发要把自己拽离地球一样。
今天的港澳台地区,特别是台湾地区,爱好国学、书法的人口众多,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认为:台湾实际上比中国还中国。我没去过台湾,不敢妄下断语,但就我接触到的不多的几个台湾人来看,的确如此。我们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互动,就能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4、有助于促进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
古人云:“琴棋书画,此四者,君子之好也”。又云:“试笔消长日,耽书消百忧;闲来得如此,万事复何求?!”试想,如果大家业余都有了君子之好,爱上书法还能消愁解忧,灿烂闲暇时光,得到持久的快乐,那么大家不就都成了谦谦君子了么?既然大家都成了君子,那么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愿景不就能实现了吗?
其实,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和谐。因为中国书法一直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至深。儒家的中庸思想,讲到的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实际上就是中国书法的最高标准。我国古代的书法理论中提到的,书法创作要“沉著寓飘逸,刚健含婀娜”,“思虑通审,志气平和,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骨丰肉润”,“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等等,说到底,其实就是不同情境下的和谐。能创造这种笔下和谐的人,他也一定是一位心气平和、胸罗万有、志趣高远、姿态娴雅之士。
5、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意志品质、人格修为等情商。
现代科学研究及我们身边不少事例都可证明,就一般成功人士而言(即除极少数天才外),决定其是否能取得成功,非智力因素,即人的情商因素,往往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在教育活动中,这种情商因素的最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和人格修为的培养。书法学习是加强这方面培养的最好的方法之
一。因为书法可以教人学会观察、模仿、领悟,可培养人的细心、耐心、恒心等等,同时,还可陶冶人的道德情操。而这些不是有点小聪明就能与之媲美的,它
们都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
6、有助于我们的智力开发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与艺术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它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事实上,世界上那些顶尖级的科学家,几乎没有不是艺术家或艺术爱好者的;与之相反,那些顶尖级的艺术家也往往同时是科学家。如达芬其(著名画家,同时也是科学家),米开兰基罗(著名画家、雕塑家,同时也是科学家),爱因斯坦(科学家,同时也是艺术爱好者),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同时也是艺术爱好者)等,莫不如此。为什么呢?因为艺术可自由人的思想,丰富人的想象力。科学可使人逻辑严密,锻炼人的推理、概括和抽象能力。具备这两种素质的人,就完全能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材。
书法艺术它“囊括万殊,裁成一相”(唐张怀瓘语),是抽象和具象的有机结合,它即具有东方民族固有的含蓄隽永的特点,又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它可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它可能是一幅怡人的风景画,是一首荡气回肠抒情诗,一段美丽的神话传奇,一幕动人的歌剧,一段美妙的音乐,一幕激情飞扬的芭蕾┄┄但它同时还可能是:一个曼妙的天体阵列,一幅神奇的元素图,一个有序的电子矩阵┄┄
7、有利于加强我国教育、教学国际和区间的交流与合作。
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世界各国,以及本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我们与世界各国及港澳台地区的交流方式很多:科技、文化、教育等等,但由于书法艺术与语言、文字紧密相连,所以它在这种交往中的出现则更加频繁,且地位日益凸显。比如今年四月十五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我们就搞了一个“中日青少年书法交流会”,胡锦涛主席亲自参加并即时题了:“举青春之力,修万世友好”的贺词,但可惜的是,能上台与日方进行交流的中国大学生却不如日本的多。因为在日本、韩国、台湾,书法教育自成体系,十分普及,且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其地位已上升到了“道”,即形而上的高度。正因为如此,在这些国家或地区,上至政界要人、名星大腕,下到普通百姓,大都是能拿得起笔的,而在中国大陆却不行。
去年,在北师大,我见到一对父子书法博士,他们是韩国人。而2005届的北师大成人书法硕士研究生班,就区域分布而言,台湾有五人,占全班(国)人数五分之一。宋楚瑜、连战来大陆能四处题字。港台明星大多也能当众表演书法。这让我们真切在感觉到,正如台湾中南科持大学陈立骧教授所言:台湾比中国还中国。
可喜的是,近年来,我们有了不少的遍布世界各地传播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也有些省级行政区把书法定为了中小学的必修课。
8、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书法艺术人才。
“为往圣继绝学”是中国传统士人的人生目标之一。今天,许多传统文化艺术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仍需要有众多的继承者,发扬光大者,甚至于殉道者。这项工作,需要长期的、艰辛的付出,但肯定难以发财,可在我看来,它仍然是值得的,甚至是神圣的,也应是受人尊敬的。但从事这项工作不仅需要爱和激情,同时也是需要一定的天资。如果我们有了一个好的环境和机制,那么,我们就能及时发现人材、吸引人才、培养人材,使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能绵延不绝、薪火相传。
9、有利于古文字、繁体字的认读和传播。
现在的青少年,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能写出一篇没有错别字的文章来的,可能已经不是很多了,更不遑认、读、写繁体字了。但是我要告诉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是只认我们的繁体汉字的。最近世界医学会通过的,中医术语国际标准化文件,其中一千四百多条中医、中药国际标准化术语,就是以繁体汉字来统一标识的。在东南亚、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澳门等地,甚至于世界其他大多数使用汉字的场合,都仍在使用繁体汉字(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故我认为,学习繁体汉字对我们的青年学生而言,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即学好繁体汉字不仅能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也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
当然,学好繁体汉字也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我们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古文字、繁体字的良好氛围则是必要的。
10、有利于提高和改善我们的审美情趣,心理状态和身心健康水平。
“书之为妙,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句话告诉我们,中国书法源于象形,是人之自身及世界万物形象的高度浓缩和抽象,所以美妙绝伦。今天,汉字仍保留了这种特性。以此推之,我们学习书法,就能提高我们对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认识,同时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
唐孙过庭在他的《书谱》中说,书法的学习和创作,如能“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娴雅”,便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又,唐张怀瓘在《书议》中云:书法还可“骋纵横之志”,“散郁结之怀”。这些都能说明书法是可成为人的精神寄托,可改善人的心理状态的。
现代社会,由于工业化生产和竞争,生活、工作、学习的节奏明显比过去的农耕社会快多了。这就极大地增加了人们的精神压力,使我们的神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也就会使不少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果这种紧张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释放和渲泻,那么就有可能形成心理疾病。而书法学习和创作则可以缓解人的精神压力,使人的各种情绪得到释放和渲泻,从而给人以精神寄托,使人心气平和,精神愉悦。
11、有利于篆刻艺术的普及与提高。
篆刻艺术可说是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有了好的书法水平,那么对学好篆刻而言则是相对容易的。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往往都是篆刻家,但反之则是不行的。
12、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职业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地目前环境下,正因为懂点书法,写得一手好字的人越来越少,所以书法水平可能成为我们的另一张名片。即在同等学历和专业水平之情况下,能懂一些书法将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机会。
13、有助于促进汉文字的简化和科学发展
中国汉字简化和科学发展的过程,与其唯美性、实用性书写密不可分,也即与书法艺术活动密不可分。古代中国笔画繁多的象形字,发展到今天抽象简单的象形、会意、形声字,就是汉字实用性、唯美性书写发展的结果。换言之,是因为书法艺术才使汉字发展更加简易和科学。如今天的正楷体简化字“东”字,其模样其实早就有了,只是早期是繁体“东”的草写体,后来才楷化成今天的模样的。这种情形十分普遍。如车、见、贝、发、学、韦等等,莫不如此。可以想见,今后,随着电脑的普及,若又没有了汉字的实用性和唯美性的书法活动,汉字也就不会再有任何进步和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