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青年干部队伍现状调查
当前,乡镇干部队伍尤其是青年干部队伍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着基层政权作用的发挥和长远发展。
1、人数逐年减少。近几年来,各地乡镇青年干部队伍人数呈连续下降趋势,而且速度在加快,根据干统资料,2002-2004年,鼎城区乡镇35岁以下青年干部从273人降至192人。造成乡镇青年干部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乡镇怕添负担不敢要。税改后,乡镇财政压力更大,人员包袱沉重,对新增干部持抵触情绪,即使缺编,宁愿从站所抽调或找干部兼职凑合也不愿调进干部。二是机关青年干部怕“煨”前程不想来。选派年青机关干部到乡镇任职是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一条传统途径。近些年来,由于乡镇青年干部提拔速度慢,城乡干部交流力度不大,形成了干部下乡镇易进城难的干部工作格局,很多机关年青干部视下乡镇任职为“危险之旅”,极个别愿去的也是冲着解决公务员身份。近三年,鼎城区33个乡镇有27个乡镇未调进青年干部,有的乡镇已有5年未调进青年干部。三是乡镇青年干部怕过苦日子不愿呆。在乡镇工作,环境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加上乡镇财力匮乏,运转困难,不少乡镇青年干部向往机关的工作环境,近年来,从乡镇调往区直机关的青年干部就有28人。
2、思想比较迷惘。税费改革后,关于乡镇自身体制改革的舆论日渐增多,乡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压力越来越大,乡镇究竟怎样变革?乡镇干部去向何处?这些现实问题困扰着乡镇青年干部,给他们一种无形的压力,思想顾虑重重,对前途充满担心,思想包袱比较重。
3、本领恐慌凸现。税费改革后,工作模式从行政推动为主转到以服务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对这种角色转换,乡镇干部原有的能力和素质变得不够使了,工作本领、工作能力短缺,工作失去了方向感,找不到着力点,无所适从。
4、群众观念变淡。税改后,乡镇干部逐渐变有求于民为无求于民,不少乡镇青年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也发生了悄然变化,下村入户接触群众的时间少了;对群众的呼声看得轻了;对群众的急事、难事懒得管了。
乡镇青年干部是乡镇干部队伍的生力军,关系到乡镇干部队伍的长远发展和乡镇政权的稳固,对乡镇青年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不能小视,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好。一是要建立选派机制,充实工作队伍。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乡镇财源建设,着力改善乡镇财政环境,为稳定乡镇青年干部队伍提供经济支撑;各级组织部门要高度重视乡镇青年干部的选拔交流力度,为稳定乡镇青年干部队伍创造一个良好组织环境。二是搞好宣传引导,坚定工作信心。引导青年干部正确面对乡镇面临的形势,打消思想顾虑,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坚定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信心。三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工作技能。要建立健全乡镇干部培训制度和体系,紧紧围绕乡镇青年干部队伍的实际需要,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地培训青年干部,提高青年干部驾驭乡镇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四是强化教育管理,改进工作作风。要坚持抓好乡镇青年干部的教育与管理,增强宗旨观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好转。
第二篇:乡镇干部队伍现状
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现状
乡镇干部是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担负着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及实现农民富裕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显得尤为重要。
一、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战斗力不强
乡镇干部队伍总的状况是好的,但其中有少数干部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缺乏理论学习,掌握实用技术少,市场知识贫乏,思想观念陈旧,摆脱镇、村集体经济困境的发展思路狭隘,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技术等全方位的经济服务、指导和协调能力低。二是作风不够端正,缺乏宗旨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工作积极性较低,热衷于应酬、打牌,工作华而不实,深入农村搞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少,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相互推诿、扯皮、敷衍了事。三是依法行政能力弱,不善于运用政策法律、示范引导等综合手段推动工作,工作中以权代法、不切实际瞎指挥的现象时有发生。以上现象的存在,造成了一些乡镇干部开展工作时阻力重重,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待遇偏低,工作难做,队伍不稳定
一是乡镇干部职务升迁机会少,政治待遇难以理顺;经济收入偏低,收入水平与工作强度、工作环境不匹配;一些正当的福利待遇得不到,如乡镇干部普遍享受不到《公务员法》规定的探亲假、工休假。二是农村工作难做,工作强度较大。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工作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都有赖于乡镇干部去及时落实党的农村政策,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乡镇履行职能权力越来越小,责任却越来越大,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维稳样样都是中心工作,哪根拽得紧,就跟哪根转,常常疲于应付各种检查、考核、达标等,难以集中精力投入到当地经济发展中来。三是后备干部资源不足,乡镇干部老龄化、年轻干部断层现象相当普遍。乡镇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许多优秀干部不愿待在乡镇工作,都想方设法往城里“挤”,而县(市)直机关年轻干部极少愿意到乡镇交流任职锻炼。随着上级有关部门严格控制乡镇干部入口关,近几年招录的镇级公务员非常少,乡镇机关缺编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一些地方出现难以找到培养、提拔的对象。
(三)体制不健全不完善,保障机制差
一是干部选任机制存在一定缺陷。目前,除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外,多数普通干部升迁的机会是非常少的,一干就 是一辈子,部分副职领导长时间在同一地方摸爬滚打,又一直得不到交流或提拔。二是乡镇干部在处理各种矛盾冲突方面往往只有上下联系、左右协调的责任,没有最终决定权,完全调动不起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得干部始终不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工作精神状态,致使不能有效地处理问题。三是农村工作千丝万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存在经常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但是目前只注重结果不管过程的考评机制,使得乡镇不得不追求短、平、快的经济项目、政绩工程,缺少持续发展的宏远目标,结果“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回报率相当低,与“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作风背向而行。四是对干部的监督,很多时候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干部之间碍于情面,不去行使监督权;群众怕干部报复,不敢行使监督权;纪检监察部门不能面面俱到,造成督促力度的欠缺不强,很容易纵容一些乡镇干部养成不健康的生活情趣,进而滋长腐败。
二、解决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利用各种途径,调动干部积极性,建立起一支“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服务于民、高效廉洁”的乡镇干部队伍,方能有效地摆脱农村贫困落后的困境,快步迈进小康社会。针对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三方面着手解决:
(一)从转变和规范干部的思想意识、行为作风、道德品质着手,加强乡镇干部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塑造勤政为民干部形象。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升干部政治思想觉悟,提高法律政策水平,增强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能力,推进法制化进程。目前,农村工作中“增加农民收入是第一要务,维护农村稳定是第一责任”,乡镇干部应围绕这个目标,与群众一起学科技、用科技,熟悉市场经济业务,共同探讨发展经济的路子。乡镇干部要经常深入农户中,接触群众,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源头上维护社会稳定。
其次,要加强队伍管理,推进乡镇干部作风建设。乡镇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带好头,严以律已,尽心尽责管好部门的人和事。加强对乡镇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艰苦奋斗传统和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乡镇干部的职业道德素质。乡镇干部要勇于自我剖析,正视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自觉地把它克服掉,并认真地通过严格自律加强自我修养,强化宗旨观念。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引导乡镇干部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深入细致思考,掌 4 握理论精神实质,善于把基本原理运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再次,要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为农服务能力。通过举办各类业务技能培训班,采取乡镇干部与农户一起兴办农业推广基地、科技示范点,帮扶农民发展经济项目等有效形式,加强对乡镇干部在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使广大乡镇干部能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推动农村经济建设。
(二)适当提高乡镇干部待遇,逐步改善工作条件、优化生活环境,有计划地注入新鲜“血液”,稳定干部队伍
结合本地实际,适当提高乡镇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在生活上、工作中多给予关心和照顾,尤其在干部人事调整中,尽量体现人性化的要求。对一些能力强、有抱负、群众基础好的年轻乡镇干部,要优先提拔任用。对一些在同一岗位或长时间在乡镇任职的干部要相应地给以一些优抚政策,如对表现较优秀、工作有一定年限的中层干部理顺副主任科员待遇,对任副职满一定年限、工作较突出的副职领导干部理顺主任科员待遇。由县(市)财政负担,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不同数额的山区津贴、交通补助、加班费,切实提高乡镇干部的经济待遇,帮助解除后顾之忧。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乡镇机关大院的基础设施,重视文化娱乐场所建设,努力改善乡镇干部的办公条件和生活环 境。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组织乡镇干部外出参观考察,这样既丰富广大干部的业余生活,又能扩大干部的视野,增长见识。有计划地充实一批乡镇年轻干部,逐步改善乡镇干部年龄结构;加大县(市)镇之间的交流力度,选派一些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或任职,充实基层的力量。
(三)完善选拔任用、激励保障、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等体制,以制度建设促进干部队伍建设
完善科学、民主的乡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党委、组织部门要坚持群众公认、民主推荐,用科学的方法和好的作风选人,凭实实在在的政绩用干部,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加强和改进乡镇干部考察、考核工作,真正把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人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
建立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为充分调动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应注重乡镇干部的培养使用,造就适应乡镇干部锻炼成长的环境和条件,鼓励乡镇干部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对党员群众认可、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形象好、政绩突出、廉洁自律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或推荐到县(市)直机关任职;本着“放心、放权、放手”的原则大力支持乡镇干部依法行使职权,认真负责开展工作;经济上、生活中多关心干部,如有经济能力的乡镇政府可对获得县级以上先进的干部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
建立合理的考核测评制度。全面衡量干部的能力、作风和道德品行,既看干部在理想信念、政治立场、组织纪律和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等方面的情况,又看干部在关键时刻和涉及个人切身利益时的具体表现。在考核过程中,运用量化指标科学的对乡镇干部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考核,由全体干部职工和各自驻点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直接参与测评,同时咨询相关部门人员的意见,最后才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综合处理。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全面提高全民法制观念,始终把乡镇干部的行为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监督之下。时刻了解乡镇干部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对群众反映干部的作风问题,组织、纪检部门要对乡镇干部提出诫免通知,督促其尽快改正;不定期的对乡镇干部行使事权、财权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审计,以防止在经济上犯错误,扼制贪污腐败行为出现。同时通过政务公开、民主评议、工作手册、述职述廉等手段来对乡镇干部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第三篇: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调研报告
一、当前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
(一)文化程度全面提高。
从20**年开始,***县分配***余名大学、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工作,20**年以后我县又多批次在毕业大学生中招录人员,安置转业、退伍军人400余人,进入乡镇干部队伍。目前,全县1341名在职乡镇干部中,大专学历1104人,占总人数的82%。由于大量高学历人才的注入,有效改变了乡镇干部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乡镇干部也由过去的干得多,想得少,逐渐转化为“理论思考多,付诸实践少”,这也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当前,我县乡镇领导有***人,其中45岁以下的领导***人,占乡镇领导总数的***%。45岁以下的乡镇干部(含乡镇领导)***人,占乡镇干部总数的90%,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年富力强,处于青壮年时期。由于年龄结构和成长环境等原因影响,当前较多的乡镇干部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或在农村生活的时间较短,往往表现出“岸上指挥多、俯下身子干事少,眼光向上多,心系群众少”,与农民和村社干部在思想沟通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工作上的认真程度不够
一些干部在乡镇工作时间较长后,往往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年龄偏大后,总想有朝一日换个岗位,到县级部门去轻闲一下;一些年青干部认为自己具有年龄优势,文化程度较高,在乡镇工作有点“曲才”的感觉。因此,总会导致部分乡镇干部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不能处理好工作关系,抱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昏昏沉沉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工作不热心、不尽心、不细心、不用心、不安心。乡镇干部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较少,工作方法简单,对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避重就轻,思考不够,采取的对策措施少,不能及时处置;有的干部虽然身在基层,却心在机关,到村社开展工作总是走马观花,根本不深入农户,不向农民了解实情,指导工作点子不多,汇报工作长篇大论,推进工作力度不大。
二、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乡镇干部队伍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待遇不断上涨的格局下,乡镇干部的教育,乡镇的管理工作却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格局。细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观上,与某些乡镇干部学习不够、服务意识淡化、创新能力不强有关;客观上,与乡镇工作转型、乡镇干部管理弱化,乡镇领导的素质和能力不强等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乡镇工作转型,让部分干部不会干事
一些干部普遍认为乡镇工作就是跟群众打交道,主要靠“和稀泥”,“搓汤圆”,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根本没有认识到乡镇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因此,乡镇干部从主观和客观上放松了学习和技能提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主要工作内容也从七十年代指导生产;八十年代催粮催款,刮宫引产;九十年代引企业,谋发展;到如今构建和谐,讲科学发展。工作已经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从微观向宏观转变,从“取”到“予”转变,从“硬”向“软”转变。巨大的转型让一部分乡镇干部感到“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用不成”,以致工作上找不到方向,无处下手,无从使劲。
(二)激励机制缺少,让部分干部不愿干事。
由于受领导职数及干部选用体制的限制,乡镇干部发展空间极为有限。我县在乡镇建制调整时,将27个乡镇并为13个,乡镇干部领导职数大大减少,去年乡镇干部换届选举,全县仅有10多名乡镇一般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基本上是百里挑一;同时,由于“洋博士领导”和“空降兵领导”的不断增加,让一些自身素质优良的乡镇干部,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后,又时常面临年龄、学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走上县管领导岗位的更是凤毛麟角,导致了乡镇干部政治前景变得短暂而且脆弱。政治前途的渺茫,运用经济手段推动工作的办法被取消,在“名、利”两大“利空”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乡镇年青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骤减。同时由于大部分乡镇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交流少,谈心少,导致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貌合神离,根本无法做到用感情激励人、用事业吸引人、用表率感染人,让更多干部对工作表现出一种无
所谓,甚至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一部分组织纪律较强,自觉性较高的同志也进入了“凭良心办事”、“凭兴趣办事”,随波逐流的状态。
第四篇: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现状调查与思考
一、**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一)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县委县政府对纪检监察工作越来越重视。近几年,无论在支持纪检监察职能作用的发挥上,还是在机构设置及人员选配上,各单位都是加强的趋势,使这支队伍确实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机构得到充实完善。县纪委监察局原内设办公室、廉政室、检查室、纠风室、执法室、审理室、信访室7个室 , 2004年根据工作需要又增设了宣教室,现内设8个室。全县10乡镇均设有纪委。2004年,针对县直部门和单位纪检监察机构不健全的现状,在县公安局设立了纪委、18个综合行政部门设立了纪检组。
2、年龄结构更趋合理。长期以来,纪检监察干部的年龄偏大。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平均年龄40.2岁,比原来的42.5岁年轻2.3岁。其中,县机关平均42岁,比原来43.2岁年轻1.2岁;基层平均39.5岁,比原来42.3岁年轻2.8岁。
3、学历文化水平较高。经统计,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8%。其中县机关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7%,基层的占100%。据了解,有些干部仍在继续攻读高学历或双学历,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涵量。
4、履行职能意识增强。由于纪检监察工作越来越规范,加上机构改革岗责更加明确,纪检监察干部将本职工作与本单位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相结合的意识逐步加强。座谈中,不少纪检监察干部认为,工作虽然比以前繁忙了,但觉得比以前更充实了。改变了过去事后查案、执纪处理为主的被动作法,采取了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事前、事中参与的主动作法,使纪检监察的职能作用,在源头预防、治理腐败方面得到了加强,也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认可。问卷调查显示,认为纪检监察干部能在中心工作主动配合其他部门,做得好的和比较好的达98%,一般的只占2%。
(二)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从总体上看,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充满了活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以下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1、有些干部兼职过多,分散了抓本职工作的精力。这种现状的形成,一是有的单位精简机构后人手不够,误认为纪检监察机构不过是查办案件,而平时又没有什么案件可办,兼几项工作理所当然;二是有的领导认为,既然提倡纪检监察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相结合,直接兼管几项工作也顺理成章;三是纪检监察部门是管人、执纪的,现在很重视“牌子”硬。遇到急事、难事,在不认真分析事发性质,由谁主管的情况下,为了“灭火”,简单地交给纪检监察机关去处理。
2、干部流动仍有一定局限性,不利于干部队伍整体建设。其原因,一方面是传统观念的认识使然,认为纪检监察干部由于常年与党纪条规打交道,思想僵化、知识单一,难以胜任其他业务工作;另一方面,作为派出的机关部门,在认识上也有偏差,认为纪检监察是关键岗位,派熟悉的人员去心里更踏实。当然,还有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的知识、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也影响了跨行业、跨系统的交流。
3、有些干部对业务和相关知识学习不够,影响工作成效。在与纪检监察干部座谈时,我们感到有些人对本职工作不很熟悉,知识面不宽。涉及到其他相关的法规、财会知识以及办案技巧,则更为缺乏。有的干部习惯于传统工作方式,对现代化办公技能的学习缺乏兴趣。客观上,一部分干部上任时间不太长,还没有完全进入工作角色,或是被日常事务性工作挤占了更多的时间。更主要的是主观方面,有些干部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钻研精神,致使工作一般化,少有创新。
4、有些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工作体制、机制中,明确了纪委组织协调的作用。这不仅是对纪委整体工作职能定位,也是对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的要求。有些纪检监察干部独立完成任务能力是具备的,在本系统内组织协调也可以,但是如何与其他部门共同落实反腐败任务还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能力。被调查的纪检监察干部中,有的人认为其他干部对自己敬而远之,互相之间缺乏亲情感;有的人认为其他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配合不理想。这里,有其他部门对纪检监察工作性质认识不全面的因素,但主要还是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观念及工作方式没有及时地调整和改进。有相当数量的纪检监察干部,面对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责其责和群众积极参与的反腐败工作大局面,缺少深刻的认识和有效的工作方法,有的人甚至放不下架子,跳不出本系统的工作圈,这与当前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的要求显然是不相符的。
5、有些干部对工作存在畏难情绪,信心不足。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一些纪检监察干部由于思想认识上的障碍,有时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甚至会影响到工作的信心。经过调查分析了解,有的干部是因为自身业务知识不够而有压力;有的是因为单位领导及其他部门支持不够而产生畏难情绪;个别的也有怕得罪人而不愿意干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能正确、全面地看待反腐败斗争的形势。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基础性教育。对纪检监察干部,尤其走上此工作岗位不久的人员,除进行
第五篇: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现状调查与思考
一、**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一)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县委县政府对纪检监察工作越来越重视。近几年,无论在支持纪检监察职能作用的发挥上,还是在机构设置及人员选配上,各单位都是加强的趋势,使这支队伍确实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机构得到充实完善。
县纪委监察局原内设办公室、廉政室、检查室、纠风室、执法室、审理室、信访室7个室,2004年根据工作需要又增设了宣教室,现内设8个室。全县10乡镇均设有纪委。2004年,针对县直部门和单位纪检监察机构不健全的现状,在县公安局设立了纪委、18个综合行政部门设立了纪检组。
2、年龄结构更趋合理。长期以来,纪检监察干部的年龄偏大。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平均年龄40.2岁,比原来的42.5岁年轻2.3岁。其中,县机关平均42岁,比原来43.2岁年轻1.2岁;基层平均39.5岁,比原来42.3岁年轻2.8岁。
3、学历文化水平较高。经统计,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8。其中县机关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7,基层的占100。据了解,有些干部仍在继续攻读高学历或双学历,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涵量。
4、履行职能意识增强。由于纪检监察工作越来越规范,加上机构改革岗责更加明确,纪检监察干部将本职工作与本单位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相结合的意识逐步加强。座谈中,不少纪检监察干部认为,工作虽然比以前繁忙了,但觉得比以前更充实了。改变了过去事后查案、执纪处理为主的被动作法,采取了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事前、事中参与的主动作法,使纪检监察的职能作用,在源头预防、治理腐败方面得到了加强,也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认可。问卷调查显示,认为纪检监察干部能在中心工作主动配合其他部门,做得好的和比较好的达98,一般的只占2。
(二)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从总体上看,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充满了活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以下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1、有些干部兼职过多,分散了抓本职工作的精力。这种现状的形成,一是有的单位精简机构后人手不够,误认为纪检监察机构不过是查办案件,而平时又没有什么案件可办,兼几项工作理所当然;二是有的领导认为,既然提倡纪检监察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相结合,直接兼管几项工作也顺理成章;三是纪检监察部门是管人、执纪的,现在很重视“牌子”硬。遇到急事、难事,在不认真分析事发性质,由谁主管的情况下,为了“灭火”,简单地交给纪检监察机关去处理。
2、干部流动仍有一定局限性,不利于干部队伍整体建设。其原因,一方面是传统观念的认识使然,认为纪检监察干部由于常年与党纪条规打交道,思想僵化、知识单一,难以胜任其他业务工作;另一方面,作为派出的机关部门,在认识上也有偏差,认为纪检监察是关键岗位,派熟悉的人员去心里更踏实。当然,还有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的知识、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也影响了跨行业、跨系统的交流。
3、有些干部对业务和相关知识学习不够,影响工作成效。在与纪检监察干部座谈时,我们感到有些人对本职工作不很熟悉,知识面不宽。涉及到其他相关的法规、财会知识以及办案技巧,则更为缺乏。有的干部习惯于传统工作方式,对现代化办公技能的学习缺乏兴趣。客观上,一部分干部上任时间不太长,还没有完全进入工作角色,或是被日常事务性工作挤占了更多的时间。更主要的是主观方面,有些干部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钻研精神,致使工作一般化,少有创新。
4、有些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工作体制、机制中,明确了纪委组织协调的作用。这不仅是对纪委整体工作职能定位,也是对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的要求。有些纪检监察干部独立完成任务能力是具备的,在本系统内组织协调也可以,但是如何与其他部门共同落实反腐败任务还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能力。被调查的纪检监察干部中,有的人认为其他干部对自己敬而远之,互相之间缺乏亲情感;有的人认为其他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配合不理想。这里,有其他部门对纪检监察工作性质认识不全面的因素,但主要还是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观念及工作方式没有及时地调整和改进。有相当数量的纪检监察干部,面对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责其责和群众积极参与的反腐败工作大局面,缺少深刻的认识和有效的工作方法,有的人甚至放不下架子,跳不出本系统的工作圈,这与当前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的要求显然是不相符的。
5、有些干部对工作存在畏难情绪,信心不足。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一些纪检监察干部由于思想认识上的障碍,有时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甚至会影响到工作的信心。经过调查分析了解,有的干部是因为自身业务知识不够而有压力;有的是因为单位领导及其他部门支持不够而产生畏难情绪;个别的也有怕得罪人而
不愿意干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能正确、全面地看待反腐败斗争的形势。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基础性教育。对纪检监察干部,尤其走上此工作岗位不久的人员,除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利益观的教育之外,还应加强反腐败的形势教育、正面典型教育及纪律教育。
定期进行反腐败的形势
教育,可使纪检监察干部在繁杂的业务工作中,在遇到困难、曲折时,站的更高,看得更全面,有利于识清“庐山真面目”,抓住本质,把握全局,增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正面典型教育,尤其是树立纪检监察战线的先进典型,有利于干部们在查处腐败问题时,从正面汲取动力,坚定理想和信念,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增强干部们的责任心。纪律教育对于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更应是“基本功”、“日常课程”。关键是要把纪律教育真正摆在干部管理教育的日程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性的纪律教育,克服学不学无所谓的错误认识,使纪检监察干部们确实做到珍惜党和人民委托的执纪权,慎用手中的处置权。
2、加强综合知识的学习。面对反腐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精学,熟知专业知识,还要努力学习与专业相关的某些行政法规、经济知识、法律知识以及财会知识等内容。学习综合知识,不仅仅为了扩大知识涵量,对干部们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法也大有益处。
加强综合知识的学习,一是注意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有一定的系列性(最好形成简易教材),要有计划,有安排,持之以恒,避免应景、应时学的短期行为,确实做到学有所用。二是对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应采取培训方式,集中人员,集中时间,进行专题性的辅导。请懂行的人答疑解惑,提高学习质量。三是深入到经济部门、行政事业等业务部门学习。主动登门求教,实地进行调研,通过鲜活的实例,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不断了解实践中的新问题、新反映。
3、继续加大干部交流的力度。纪检监察队伍在注意保留骨干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交流的力度,并逐步形成良性流动,这样既可增强队伍的活力,又有利于增长干部的才干。
要把干部交流做为强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的常项工作来抓,第一,交流要有计划性。要在熟知干部的基本情况下,从工作需要出发,适度地调整安排,克服主观、随意的作法,确实做到既不伤筋动骨,又能有序地流动。第二,要注意流动的双向性。要把视野放宽,要从大局出发。要舍得输出骨干,使他们到更多的岗位锻炼成长;也要有吸纳相关专业人才,敢于大胆使用的气魄。第三,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沟通,要把被动的等待交流机会,变为主动去争取交流。一方面应及时向这两个部门提供干部的情况及使用建议,求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地从组织、人事部门的人才库中了解所需人才情况,做到人才资源共享,保质保量地引进人才,不断地充实纪检监察队伍。
4、加强工作作风的转变。江泽民同志指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要做到“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和“自身素质”三个与时俱进,这是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提出的要求。努力实现这三个“与时俱进”,关键要在作风转变上下功夫。首先要树立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要提倡干部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新经验,关注新问题,提出新措施,在改进上动脑筋,在效果上抓落实。其次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纪检监察干部们只有主动“走出去”、“走下去”,才能及时了解社会、群众反映的热点及难点,才能听到人们对反腐败工作的真实意见,我们的工作才能找准创新的切入点,找出从源头治理的办法。深入基层不仅要形成制度,更要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第三要广交朋友。多与各部门各阶层、各行业的人士进行沟通和交流。要放下架子,打开壁垒,广纳忠言,共同研讨,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组织协调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和发挥,我们才能努力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纪检战线干部的形象。
二、关于如何加强对纪检干部监督管理的问题
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的成效,除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有一支党性强、作风硬、业务精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但是,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日益尖锐复杂,纪检监察干部面临的考验更为直接,更加严峻,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管理,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已经成为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开创纪检监察工作新局面的迫切任务。
(一)目前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根源
1、少数纪检监察干部自我监督约束意识不强。这一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从主观上讲,是少数干部放松了自身素质的提高,从客观上讲,由于纪检监察工作量大面广,人少任务重,且干部经常外出办案,因此支部组织生活得不到保证,少数干部得到经常性教育。长期以来在监督别人的过程中放松了自我监督,久而久之甚至形成了不愿也不怕被别人监督的错误思想意识。
2、系统保护思想意识不利于自我监督管理。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当领导从宽限、爱护角度处理犯有一般性错误干部的同时,不足以让犯有一般性错误的干部引以为戒。
(二)加强对纪检干部监督管理的几点建议
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实施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纪检监察干部是实施监督的行为主体,因此,要加大党内监督力度,首先必须强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身正才能服人。因此必须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严格管理和内部监督,切实解决好洁身自好的问题。
一是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必须注重政治标准。要坚持录用一般干部“凡进必考”的原则,选调干部,要把政治素质放在首位。
二是注重抓好纪检监察机关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纪检监察机关的各级领导班子要带头践行《党章》和上级各项规定,做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表率。
三是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特别要在信访举报、案件检查和审理、纠风和执法监察等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采取制约有效的监督措施,逐步形成自我约束、组织监督、相互制约、责任追究的内部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