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建设的意义
乡村建设的意义 梁漱溟
中国文化有形的根就是乡村,无形的根就是老道理。中国文化近百年来即开始在那里变化,在那里破坏。最初的破坏,还没到乡村,无论是变法维新,或者是辛亥革命,都是先从上层中央政府变革开始,再渐渐地间接地影响到乡村;先从沿海地区通都大邑开始,才渐渐地延及内地乡村。所以我们说破坏是先从树的叶梢焦枯开始,才渐渐地焦枯到身干老根;它是一步紧逼一步,最近几十年来,可就真的逼到乡村来了!乡村真的大受破坏了!
以上我们以大树作譬,说中国文化的根本就要动摇了,就要崩溃了。但指实来说,什么叫中国文化的根本动摇?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根呢?中国文化是以乡村为重,以乡村为本,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不过这个说法还未详尽,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就有形的来说,“乡村”就是我们中国文化有形的根;就无形的来说,就是中国人讲的“老道理”,那真有道理的老道理就是我们中国文化无形的根。最近的破坏,已经破坏到中国文化有形的根,破坏到了乡村,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最近的破坏,也已经破坏到了中国文化的无形的根,已经破坏到中国的老道理了。换句话说,我们中国,偌大一个民族,有这么一些人在一块生活,他总有他过日子的方法,总有他的规矩、制度、道理那一套西,这一套东西到最近几十年来就渐渐地受到了破坏!
我们相信,中国的老道理是站得住的。从粗处看,自然是有许多要改变的地方,但根本深处细处是变不得的。现在虽有的学说在摧毁它,压迫它,而“真金不怕火炼”,正因为有这种种摧毁压迫,反可以把它的真精神真本领锻炼出来,显得它到底是经得住火烧水烫,等到经过一番锻炼之后,中国的真精神就要显露出来,将更为人们所信从了。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国的老道理,不但能够站得住,并且要从此见精彩,开出新局面,为世界人类所依归。不过我们要注意,新局面的开出,是从老道理的真精神里开出来的。必待老道理的粗处浅处要改变处,通统破坏完了,然后才有转机,才能从真精神里发出新芽,焕发出一个新局面来;不然,不追问到底,不追问到根本处,新局面是出不来的。换句话说,最近的破坏,已经破坏到中国文化的根,既已破坏到根,所以新文化的开创,亦非从头另来不可,亦非从老根上再转变出一个新局面来不可——以乡村为根,以老道理为根,另开创一个新文化来。从此开出新道路,救活老民族。“开出新道路,救活老民族。”这便叫做“乡村建设”。
总结以上的意思来说,乡村建设的意义是什么呢?乡村建设包含两个意思:一因乡村破坏而有救济乡村之意;二因中国文化要变而有创造新文化之意。自中西两个不同的文化相遇之后,中国文化相形见绌,老文化应付不了新环境,遂不得不改变自己,学西洋以求应付西洋;结果学西洋没有成功,反把自己的老文化破坏了,把根文化破坏了。老文化破坏殆尽,而新文化又未能建立,在此青黄不接前后无归的过渡时期,遂陷入混乱状态。这是中国最痛苦最没有办法的时候;所以现在最要紧的是赶快创造一个新文化,好来救活乡村。“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这便叫做“乡村建设”。
第二篇: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及意义
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及意义
【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在广东、河南、山东等地进行了乡村建设的实验,其中以在山东邹平的实验最见成效,引起当时社会的关注。国民政府当局和学术界均到邹平考察取经。其成功的核心是因为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以及可操作的路子,还有就是梁漱溟等人的专注精神。
【关键词】梁漱溟 乡村建设 核心内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在广东、河南、山东均进行过乡村建设的实验,其中以山东邹平的实验最为成功,并具有当代借鉴意义。其出发点是改造农民的思想与道德素质,塑造新型农民。应该说这确实抓住了问题的根本。从文化思想史来看,它继承了梁启超提出的“新民说”的济世观。围绕这一点,形成了梁漱溟乡村建设实验的核心内容。另外,梁漱溟还就如何贯彻其指导思想提出了具体的步骤与路子,从而使其思想落到实处。而且,在进行这场实验的过程中,梁漱溟等知识分子表现出来的吃苦致学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背景:为凋敝的农村寻求出路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土地革命,动摇着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与此同时,中国农村经济也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的压榨下濒临破产的边缘。农村问题成了举国瞩目的问题。在地主资产阶级“建设”农村、“复兴”农村的喊叫声中,梁漱溟、晏阳初等人在多地发起了乡村建设运动,为凋敝的农村寻求出路。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山东邹平、河北定县、江苏无锡、昆山四地,尤以1931~1937年间梁漱溟主持的邹平实验最具影响。
梁漱溟之所以致力于乡村建设运动,是基于他对中国社会的独到认识。梁漱溟始终抱着“故我以为中国问题的内涵虽包括有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而实则是一个文化问题。”之所以从农村着手,则因为“中国原来是不像国家的国家,没有政治的政治,国家权力是收起来不用的,政治是消极无为”。所以中国建设不能走自上而下的路,只能从下面做起,从社会运动做起,最直接的则是从乡村建设开始。梁漱溟在1931年出版了《乡村建设理论》一书,将这些思想理论化,并且在现实中积极实践。
有关数据表明,1924~1937年间,占总农户3.11%的地主占有土地41.47%,而61.4%的贫雇农则只有20.77%的土地。土地的高度集中使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农村社会动荡不安。乡村破坏的严重现实引起了梁漱溟等人的高度关注,对其原因的认识又使他采取改良的建设办法来拯救乡村,并希望通过乡村建设来拯救整个中国。梁漱溟说:“乡村建设运动实是图谋中国社会积极建设的运动。”
指导思想:“团体组织,科学技术”
什么叫“团体组织,科学技术”?按照梁漱溟的解释,就是把散漫、各自谋生的农民组织起来,培养他们的团体精神,这就叫“团体组织”。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客观要求,因此当时成立的主要是有助于生产发展的经济合作社。在邹平,梁漱溟等还提出“大家齐心向上,学好求进步”的理念,以体现“团体组织、科学技术”。建立合作社的目的在于“利用合作形式来增加生产——建立一个资本由大家共同支配、享受和占有的经济制度”,以克服过去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有了合作社,就增强了抗风险的能力,减少了受损失的可能,因此很受群众的欢迎。
为了支持发展生产合作社,邹平县还特别设立金融流通处,兼县金库。只要愿意,农民都可以到那里去存款。同时规定,借款必须是集体,也就是只有加入合作社,并以合作社的名义才能借。为了保证资金的不流失,一般不借给个人。贷款合作的前提,是以资助集体引进和使用新式科学技术发展生产,这就使资金流向了扩大生产领域。
为了区别于传统的乡镇行政组织,梁漱溟主张以乡为单位,成立董事会,由全乡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出任学长,内设乡队部、户籍室、卫生室。村学组织与乡学差不多。乡学村学中的成员,涵括全乡全村。通过这种民间自发组织,体现伦理主义,在“这个团体里面的组织构造,是采取个人尊重团体、团体尊重个人、少数人尊重多数人、多数人尊重少数人”,其要点“就是尊重对方,仿佛没有自己”。以此培养大家的团体意识和集体精神。
体现形式:乡学、村学
在梁漱溟的主张影响下,邹平县的整个行政系统实行机关教育化,以教育力量代替行政力量,集中力量将实验计划推行于社会。梁漱溟将邹平县传统的7个行政区取消,按地理、习俗等,将全县划分为14个乡,乡以下为自然村庄。取消乡镇公所的自治组织,而变为乡学村学,并不是不要自治组织,而是要培养训练乡村自治组织的能力。
梁漱溟说:“此刻的中国,天然的要着重民众教育,或说社会教育。此民众教育或社会教育,即乡村建设。中国的民众多在乡村,故民众教育即乡村社会教育。中国是乡村社会,故乡村教育即乡村社会教育,此种教育是很活的,很实际的教育,此教育即乡村建设”。结果是,行政改革中实际贯穿了其乡村建设思想。
为了改进民风民俗,提倡新道德,在梁漱溟的提倡下,邹平农村还成立了“乡村改进会”和“忠义社”等群众性的道德组织,清除那些在个别村或乡还颇为盛行的“落后而有害的习俗”,如缠足、抽鸦片、吵架斗殴等。有些村庄的协会还把道德劝诫编成歌谣。这些对移风易俗很有意义。
制度建设:重订乡约礼俗
乡村建设的目的是塑造新农民。如何塑造,梁漱溟主张从文化上下工夫。即建设新文化,不过,这个新文化是要从中国的旧文化中产生出来的。推行新的法制礼俗,代替旧式混乱秩序。梁漱溟尤其强调,发挥传统伦理精神培养农民的作用,借鉴西方现代化国家丹麦的农民合作运动的经验,并“采用中国古人的所谓乡约做法”。中国古代的乡约起源很早,但正式见诸于文字并流传于今的是宋代的“吕氏乡约”,要点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梁漱溟很看重乡约的积极性作用,他说:“乡约这个东西,它充满了中国人精神——人心向上之意。”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是从情谊出发,以对方为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做到连锁密切融合无间的地步。此外还应加上,团体对个人,个人对团体,彼此互相尊重,互有义务。他还认为,乡村组织必须是教学组织,提倡农民“求进步”、“向上学好”。乡学是“政教合一”的机构。“所谓政教合一就是把人生向上这件事情亦由团体来帮助,使人的生命往更智慧更道德更善良里去。换言之,把帮助人生向上的事情亦由最高有力的团体来作,这就叫作政教合一。”
梁漱溟强调的乡约是不依赖政治力量,以礼俗代替法律,依赖广大农民群众,依赖广大农民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并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社会运动或新的文化运动,以便敦促农村中的大多数人自觉地养成“新政治习惯”,“让多数人从被动地位转到主动地位,从散漫消极变为积极团结。”也就是说,很重视民众的自醒自觉。表现对底层民众人格的尊重。这一点与一般士大夫们的立场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梁漱溟乡村建设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得到底层民众参与支持的重要原因。梁漱溟认为中国的乡约在注意培养农民的“新政治习惯”,这与西方的政党竞争选举、三权对立等是截然不同的。
梁漱溟认为,西方社会政教分离,社会秩序建立在武力之上,人们各自为谋,自求生计,失业、安全等社会问题突出。就是因为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分离,没有做到“三者合一而不相离的”,“理性代替武力”,“教育居于最高地位”。梁漱溟的目的就是要加强社会生活经济化和教化,弱化社会生活的强制性,从而实现社会和谐。“政教合一”的乡学村学,其特殊性表现在:达到领袖与农民的结合,政事与教育的结合,并寓事于学,把人生向上之意蕴涵其中。其构想是一个政治原则和伦理原则的混合体,充满了儒家的理想色彩。“而实际上的表现,则是政治化的儒家,即不是用道德理想转化政治,而是在通过其他途径取得政治权力后,用政治来干预、歪曲学术,使„道统‟变为对人民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在历史上儒家的这种理想从未在现实中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自然在乡村建设中也难见其成。1981年梁漱溟在给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工作人员卢资平的一封信中写道:“邹平为我过去致力乡村建设之地——在邹平首尾不满八年,幸承地方父老不弃,而实未能为地方造福,思之歉然。”也就是说,邹平乡村建设试验的效果与梁漱溟的期望目标距离是很大的。
但是,不能不提的是,由于在乡村建设中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加上形式与步骤均比较符合国情,因此梁漱溟在邹平的实验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引起了当时海内外的关注,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农村建设,以及日本的农村建设,均吸收了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有价值的内容甚至某些具体设计,如合作组织的建立等。不仅如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在今天的学术界也仍然是一个深入研究的课题,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还是可以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借鉴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如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说,经济建设要“从农业引发工业,更从工业推进农业;农业工业垒为推进,农业乃日进无疆。”其中明显可见“工业反哺农业”的思想。倘若我们“放宽历史的视野”,不难发现,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践依然不失为指导我们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遗产。
第三篇:美丽乡村意义类
主题:美丽乡村
意义类
题目: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崭新面貌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提升村庄整治、新社区建设、农房改造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内在要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认为,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建设美丽乡村,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同时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和丰富的物质生活,人民群众的温饱需求、富裕需求、保障需求、文化需求正逐步得到满足。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美丽乡村,就是为了更好地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二)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两富”浙江的重要内容。
回顾浙江的发展历程,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始终贯穿着“富民强省”这一条主线。这也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新的重要的战略决策。只有物质富裕不是真正的富,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了,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口袋和脑袋都富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富”浙江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一大批“两富”城市的支撑和带动,也离不开一大批美丽乡村的支撑和依托。从全省范围来讲,美丽乡村就好比是“两富”浙江的一个细胞工程,是“两富”浙江建设的重要基础。我认为只有做好这个细胞工程,做好这个基础,“两富”浙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我们要遵循更高标准规划、更高品位建设、更高水平管理、更加健康发展、更加全面惠及的原则,把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推向深入,全面构筑美丽乡村建设这个基础,为“两富”浙江奠定基础,把浙江建设得更具活力、更具魅力。
(三)加强非遗保护,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软实力,同样也是一个区域、一个村落的魅力所在。中央就《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明确指出,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要“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这些年,我省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一直强调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发展先进现代文化,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一大批具有浓厚乡土色彩和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得到快速培育和建设。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乡村文化保护和创造还远远不能适应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一些古村落、古建筑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一些文化遗产在村庄整治和迁建中销声匿迹,一些人文典故、地域风情、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文化创造活力培育滞后,文化教化功能发挥不足,农民文化生活仍比较单调,农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如果一个乡村没有注重挖掘自身特色,美丽乡村就失去了文化底蕴,成为没有魂魄的躯壳。浙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力加强非遗保护工作,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选择,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四)保护村落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浙江是一块文化厚重、历史厚重的文化热土,特别是古村落文化资源很丰富。表面看起来,村落是以建筑的风格为代表性,但村落的结构、走向,又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生存习俗和自然状况有着深厚的关联。
加强传统村落以及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可以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可以使人民群众形成认同感、归属感。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戏剧、民俗活动等村落文化,为当地百姓所喜闻乐见,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其蕴含的教化作用,也更容易为当地百姓所接受。
总之,就如材料中提到得那样(引用原材料几句话,此处省略若干字)
建设美丽乡村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实事,是利在当代、功在后代的好事。我们要从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高度,更加自觉地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主旋律,强化组织领导、要素投入、宣传引导、管理服务,形成共建共创共享美丽乡村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在于:
①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②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增加价值。同时,也使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就地消费,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市场价格,促进农民增收。
③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同时,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
④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⑤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以农村文化为吸引物,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旅游。同时,通过旅游可以吸收现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
⑥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唯一性等等,形成了旅游村庄的独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可以说,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农村乃至全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⑦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旅游业在当地社区的参与度,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农村建设,提高当地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
第五篇: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有哪些
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有哪些?
三农工作,是我国经济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中央连续6年把三农问题列入“1号文件”,而乡村旅游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新时期下,我们认为,应该抓住机遇,加大力度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舞台上,充分体现旅游的价值和作用。
总结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我们认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这么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2.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增加价值。同时,也使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就地消费,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市场价格,促进农民增收。
3.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同时,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
4.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5.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以农村文化为吸引物,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旅游。同时,通过旅游可以吸收现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
6.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唯一性等等,形成了旅游村庄的独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可以说,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农村乃至全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7.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旅游业在当地社区的参与度,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农村建设,提高当地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