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云南农业发展

时间:2019-05-12 06:3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二五”云南农业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二五”云南农业发展》。

第一篇:“十二五”云南农业发展

“十二五”云南农业发展——四轮驱动构建 “桥头堡”

4月26日,云南省农业厅在昆明召开“云南省农产品出口企业座谈会”,分析我省农产品出口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规划今后云南农业发展方向。省农业厅厅长张玉明、副厅长张智泽出席会议,来自昆明、曲靖、玉溪、楚雄30家农产品出口企业的代表,农业厅办公室、市场信息处、种植业处、茶产业处、乡镇企业处有关领导,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州市农业局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张玉明在会上指出,把云南建设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已纳入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云南农业的发展,不能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现状,要发展外向型农业,着力开拓云南农产品的东南亚市场和中东市场,“用云南的蔬菜换中东的石油”将是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十二五”发展目标。

张玉明提出,“四轮”驱动构建云南农业“桥头堡”。一是充分利用地缘、资源、产业、技术四大优势开拓八方市场,二是强基固本,创建种子、产业、培训三大基地和信息、物流、加工、会展四大中心,三是实施“两个走出去”和“两个引进来”,即产品基地和动植物防疫 “走出去”,龙头企业、技术人才引进来,四是创新机制,改革体制,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他希望,企业能畅所欲言,为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会议期间,昆明晨农绿色产品有限公司、昆明龙城农产品经营股份有限公司、昆明欣农科技有限公司、昆明信威食品有限公司、曲靖市麒麟蔬菜产品进出口公司、通海宋威农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玉溪明珠花卉有限公司、大姚亿利丰农产品有限公司9家公司作交流发言,并对我省农业发展提出很多好建议和意见,也指出我省农产品进出口服务和政策方面的不足,农业厅市场信息处、农业厅对外资源合作交流办公室当场对部分问题进行答复,也作出“今后将优化服务,提升服务能力,营造良好的农产品推介和出口服务环境”承诺。

会上,张智泽进一步分析了这次座谈会议的重要意义,他强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桥头堡”的建设,已经开了三次专题会议研究,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即将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我省农产品出口面临难得的机遇。

张智泽指出,近年来,云南农产品出口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2009年,在全国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云南出口增长21.6%,今年一季度,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云南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5%,这归功于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的企业,尤其是经营农业出口的企业。

今后,云南农产品出口额将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为实现这一目标,张智泽要求,要继续加强以下工作,一是发挥优势,加快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二是加强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三是增强精品意识,搞好精深加工;四是推行产品标准,加快品牌建设;五是强化监管措施,保障质量安全;六是加强产品推介,不断开拓农产品市场;七是落实政策措施,加强农产品出口的协调服务工作。

第二篇: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07-18 【大 中 小】

“十二五”时期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湖北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两圈一带”战略建设,加速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在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基础上,编制《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 时期是我省农业改革发展最活跃的5年,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是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010年,粮食总产达到2315.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36%,粮食生产延续了2004年以来连续七年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棉花总产47.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25.81%,成为长江流域第一大产棉省;油料总产31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09%,其中油菜籽面积、总产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生猪出栏3827.4万头,比“十五”末增长14.42%,在全国排第5位;淡水水产品总产量353万吨,比“十五”末增长31%,在全国排第1位。

2、农业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2010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2147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8.40%,在中部六省、全国分别排第3位、第8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8.99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7.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2.27元,比“十五”末增长88.19%。农民收入构成结构进一步优化,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达到37.48%,比“十五”末提高7.1个百分点。

3、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2005年以来,我省大力开展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优质稻、“双低”油菜、优质棉、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茶等种植业连片规模板块基地面积达到3800多万亩。畜禽养殖小区2300多个,生猪和家禽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68%和82%。水产集中连片板块达500万亩。2010年种植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47%,比2005年降低7个百分点;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粮食作物综合优质率达到73.8%,油菜“双低”率达到95%,优质果率达到65%,名优茶产量占45%,优质棉占比超过70%,水产名特优比重达到75%以上。

4、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400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25:1,比“十五”末提高了71.23%。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00家,比“十五”末增加66.5%,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分别达25家、3家,均实现新的突破。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达3750个,居全国前列。通过整合、推介,成功打造采花毛尖、恩施玉露、武当道茶、奥星粮油等精品名牌,福娃、萧氏、国宝等12个农产品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出口总额达10.8亿美元,是2005年的2.5倍。

5、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省有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县市有展示园、乡镇有示范场、村有示范户的四级农业科技展示培训平台基本建立。2010年全省科技示范户达到36.8万户,是2005年的2.6倍。测土配方施肥、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等实用技术覆盖率明显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05年的50%提高到2010年的54%,高出全国2个百分点。2010年,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比“十五”末提高11个百分点,农机总动力达到3257万千瓦,是“十五”末的1.6倍,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收水平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和第1位。科技进步和农机装备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

6、农村能源和生态环保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0年,全省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30%,新建农村能源服务网点270个,总数达到4568个,覆盖率60%以上。农村生活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大力推广,各类沼气工程建设全面铺开,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沼气为纽带构建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用能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改善了农村用能结构,减少了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利用率不断提高。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7、农村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

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2010年,全省经工商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2081家,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创新深入推进。顺应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试点突破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18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等市县城乡一体化试点、7个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8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60个新农村建设驻点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探索了纵深推动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十一五”以来,我省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增产、农民收入实现了新突破、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成效,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实现了新提高、农村改革实现了新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实践证明: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湖北农业的再认识,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必须坚持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在确保农产品总量的情况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驰名品牌,优势产业更为突出,品牌创建思想高度统一,为湖北品牌农业、效益农业提供支撑,使我省农业大省的地位更为巩固。必须坚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对新兴市场主体的扶持,进一步提升部门的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农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为千家万户与大市场对接奠定基础。必须坚持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全省农业农村的投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为强化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供强大动力。这些宝贵经验对今后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1、发展态势的判断

——转变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主题。在三次产业中,农业是对资源环境依赖度最高的产业,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产品的科技含量、劳动者的素质都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所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始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如何改变过去依靠资源高强度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既是新阶段对农业的要求,也是农业自身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同时,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以现代生物科学革命为标致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将使农业生产发生历史性的大变革。

——培育新的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重大任务。“十二五”期间以城镇常住人口为基数的城镇化率将超过50%。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会有更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逐步退出生产领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发生变化。加快培育适应目标市场化、生产专业化、组织规模化、手段机械化、技术实用化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将是新时期的一个重大任务。

——国内市场扩大是湖北农业面临的难得机遇。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农产品出口仍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同时,国内正处于经济水平提升、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产能有限、需求在增长中升级的转型期,国内市场无论是对农产品的总量还是质量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产品市场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局面将进一步强化。如何发挥湖北农产品资源优势、居中独重的内生型市场优势、农业科技优势的潜力,扩大湖北农产品市场半径,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更加关注质量安全是农产品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我国食品消费结构已经过调整期并进入品种多元、外观标准、品质安全的阶段。这些变化趋势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结构朝着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从“十二五”时期开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水平,不仅是突破国外“绿色壁垒”,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要,更是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抢占国内市场的迫切需要。

——强化农科教结合将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教育、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只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十二五”时期,必须面向基层培养农业实用人才;面向农村,开展科技研究;面向农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和普及,通过农科教有机结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多元化的投入主体将是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状况正在改观,农业领域开始成为社会资本新的投资热点。此外,农村剩余资本长时期外流的状况早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在新阶段,这一状况将随着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逐步得到缓解。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形成政府、社会、金融机构多元化的投入主体,是“十二五”时期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2、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农”工作上升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好的时代环境。“十一五”时期5个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问题,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为农业大省,湖北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好的政策环境。

——全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为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提供了有利条件。2008年到2010年,全省GDP保持每年以13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1.58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11亿元。伴随全省经济总量的增加,农业农村投入的保障能力将会不断增强。

——统筹城乡发展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指明了方向和提供持久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成为了农村改革发展新的方向和特征。2010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突出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标志着我国“三农”发展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理念带动下,呈现出新趋势,这为新时期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持久动力: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将会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一体”的发展格局;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将会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生产要素向农村配置,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和形成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环境,从而夯实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支撑能力,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国家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为我省从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提供更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部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农业大省的崛起,农业和农村经济强则中部才能崛起。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标志着国家推进中部崛起的速度将更快、力度也将更大。湖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使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更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依据更为充分。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走转型发展道路积累了实践经验。“十二五”时期是以转型促发展的关键阶段。农业、农村、农民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产业、广阔地理空间和重要力量,决定“三农”无疑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实现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在以转型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偏弱。我省农村水利设施普遍老化,地力普遍透支,生产能力普遍下降。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中,建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占51%,70年代占35%,80年代以后仅占14%,且大多标准不高,渠道建筑物配套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近200万亩精养鱼池淤塞严重,水体容积低,单产水平不高,病害较重,养殖效益普遍偏低。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发展滞后,面积仅100万亩左右,而且大多是竹架等简易结构,季节性、结构性和灾害性供应短缺问题较突出。

——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农企利益联结不紧。我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整体实力偏弱,带动力不强。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种植业加工企业发展相对较快,畜禽、水产加工企业发展相对不足,特别是生猪、肉鸡加工与我省生猪和家禽大省地位极不相称。同时,油脂、小龙虾等产业加工能力相对过剩,许多企业资产闲置,利用率不高。企业与农户之间普遍存在利益联结不紧,订单履约率较低,农民毁约和龙头企业与民争利并存等问题,不利于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推进。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对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偏低。由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科技成果的到户率、到田率不高,农业实用技术创新成果偏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偏低,制约了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提高。

——农产品市场波动性大,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农产品市场调控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价格反映供求关系的信号不灵敏,缺乏必要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保障,农民种养殖产品结构调整难以同价格信号同步,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业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效率损失较大,影响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经营组织体制约束和机制不活的现象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格局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农业投入资源来源渠道仍旧狭窄,市场化的投资体制发展缓慢;资金使用合力不强;农业要素供给和流动机制不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平台和管理机制尚未完善。

与此同时,我省发展现代农业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务农人员的素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对农业“两型”化发展的制约日趋明显;极端天气变化频繁对农业受灾程度的影响越来越大;耕地数量刚性减少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要求越来越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消费者的期待还存在较大差距等。面对这些挑战,“十二五”期间,必须找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体制和机制,着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着力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我省农业发展综合实力,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稳定基本经营制度与创新体制机制相结合。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制度保障,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动力源泉。要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根本动力,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拓宽发展道路,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保障有效供给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相结合。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湖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要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第一要务。同时,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和发展多功能农业等,进一步挖掘农业内外部增效潜力,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核心。

——坚持因地制宜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全省各地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必须坚持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作为指导农业工作的重要方法,积极培育各地特色产业。同时,要遵循农业生产的自然、经济规律,走区域优势互补、产业集群发展道路,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农业产业和优势农业品牌。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对于农业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但农业是基础产业、民生产业,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和部门监管,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和生产经营自主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加快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当前,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对此,必须坚持把依靠科技和人才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湖北农业科教、人才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保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五年的发展,使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高产、稳产、高效面积扩大;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提高,单位产出能力和效益提高;农业投入品科学运用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农业内部及其与二、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增长方式得到转变;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预期目标

到2015年,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农业经济效益及结构。农业增加值达到2635亿元;农产品加工值超过6000亿元;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5:1;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10%。

——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达到2400万吨、棉花产量50万吨、油料产量达到330万吨、果蔬产量达到4250万吨,生猪出栏量达到4500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50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20万吨。

——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950万千瓦,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65%。

——农村能源和资源环境。新增清洁能源受益农户150万户,配套后续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清洁能源入户率达到45%,丘陵山区达到70%;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0%;农田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化肥利用率达到35%;化学农药用量减少10%。

三、区域与产业布局

全省农业区域与产业结构,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区域互补,突出特色;规模经营,提高效益”的原则进行合理布局。

(一)区域布局

按照全省“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将全省农业区域划分为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与沿江优势农业带三大区域,各区域农业主体功能综合考虑区域所处自然环境、农业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确定。

图1 湖北省农业区域布局图

1、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

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涵盖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个城市的农业区域,即武汉城市圈内的农业区域。武汉城市圈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发展基础,是全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密集区。根据发展的现状及潜力,试验区的农业功能应定位于:全省“两型”农业发展的科技示范区,全省现代都市农业、精致农业发展的先进基地,全省重要的旅游观光农业基地,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产业发展重点包括:商品蔬菜、优质水产品、优质稻米、优质棉花、“双低”油菜和“三元”猪等优势农产品和水禽、特色禽蛋、牛奶、优质绿茶、优质水果、优质蜂产品、优质中药材、蚕茧、花生、苎麻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与武汉市近邻的东西湖、蔡甸、汉南、洪山、江夏、黄陂、新洲等地区在全省农业基础条件好,农业科技力量强,农业发展起点高,并具有紧邻武汉市区、人口密集、交通四通八达等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区应着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新型农业以及以服务市民生活、服务城市建设与环境美化为主要目标的现代都市农业。

武汉市周边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畜禽、水产品产区与加工区,农业生产条件较优越,农业劳动力素质较高。本区应依托现有的发展基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逐步实现由比较粗放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以“高质、高效、生态”为重要特征的现代集约农业转变。产业发展重点是:继续搞好主要农产品稻米、棉花、油菜、商品蔬菜、畜禽、水产品的品种优化与效益提升,同时大力发展水禽、特色家禽、优质牛奶、小龙虾、名优茶、优质水果、优质蜂产品、优质中药材、蚕茧、苎麻、花生等特色名牌产品。

2、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

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包括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在内的农业区。本区地域辽阔,生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密集,生态良好,文化多样,是我省农产品,特别是果、茶、药、食用菌、魔芋等特色产品主产区。

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应依托本区独特的资源条件,围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三大总体发展目标,大力转变生产方式,推动农、特、畜、水产品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与品牌化经营;积极开发农业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积极推广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推广农业生态养殖、立体养殖,推广低碳农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区内产业发展重点包括:优质稻米、小麦、“双低”油菜、“三元猪”、名特水产品、高山蔬菜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牲猪、肉牛、肉羊、家禽、食用菌、茶叶、水果、中药材、魔芋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在种子种苗繁育推广、特色产品精深加工、立体种养高效模式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3、沿江优势农业带

我省长江段长约1060公里,占长江干线总长三分之一以上,沿江地区是促进我省经济发展乃至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沿江优势农业区包括武汉、黄石、宜昌、鄂州、黄冈、荆州、咸宁、恩施等8个市州的48个县市区的农业区。本区土质肥沃,河湖广布,水资源丰富,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较为发达。

沿江优势农业带应利用好沿江水利、交通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沿江经济开发的机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力争成为全省农业集约化与产业化发展的先行区。沿江优势农业带产业发展重点是建立“三带十二个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即建立大宗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产业带;优质畜牧水产养殖与加工带;特色经济作物生产与加工带。十二个基地包括:优质稻米、“双低”油菜、商品蔬菜、优质花生、优质“三元猪”、奶牛、优质水产品、优质水果、优质茶叶、优质中药材、魔芋、食用菌等生产及加工基地。

(二)产业布局

1、种植业

(1)水稻布局。根据自然条件、种植习惯、加工企业分布状况以及《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继续推进江汉平原和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优势产区、鄂中丘陵、鄂北岗地单季籼稻优势产业带和鄂东北优质、粳稻优势产区基地建设, 确保全省水稻面积稳定在3200万亩左右,其中优质稻面积达到2500万亩。

图2 湖北省水稻生产布局图

一是江汉平原、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板块。包括仙桃、潜江、天门、汉川、监利、松滋、洪湖、公安、江陵、荆州、石首、枝江、黄梅、武穴、蕲春、团风、浠水、鄂州、大冶、阳新、咸安、嘉鱼、崇阳、赤壁等县(市、区)。

二是鄂中丘陵、鄂北岗地单季优质籼稻板块。包括京山、沙洋、钟祥、安陆、应城、当阳、随县、曾都、广水、南漳、襄阳、枣阳、宜城等县(市、区)。

三是鄂东北优质粳稻板块,包括麻城、孝南、孝昌、黄陂、新洲等县(市、区)。

(2)小麦布局。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小麦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安排,结合结构调整的趋势、加工企业分布情况,以及大众消费特点,重点抓好鄂中丘陵和鄂北岗地优质中筋小麦优势区和江汉平原、鄂东弱筋专用小麦优势区基地建设,全省小麦总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200万亩。

图3 湖北省小麦生产布局图

一是在襄阳、枣阳、随县、曾都、广水、安陆、大悟、老河口、谷城、丹江口、郧县、南漳、宜城、钟祥等北纬31°以北的县(市、区)建设中筋小麦板块。

二是在天门、仙桃、潜江、江陵、松滋、公安、黄梅、麻城、大悟、红安、罗田等县(市、区)建设弱筋小麦板块。

(3)玉米布局。服务饲料加工业和养殖业发展需要,大力促进玉米产业发展,稳定扩大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加强技物配套,发展订单生产,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转化能力。到2015年,玉米种植面积发展到850万亩,单产提高到340公斤。

图4 湖北省玉米生产布局图

一是鄂西山地玉米区。包括恩施州、宜昌市和十堰市,主要有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咸丰、兴山、长阳、秭归、五峰、竹山、竹溪等县(市、区),选用适宜品种,提高复种指数,发展间套复种面积,提高单作或间套作玉米单产水平。

二是鄂北岗地玉米种植区。包括襄樊市的宜城、枣阳、谷城、保康、襄阳、南漳等县(市、区),可扩大种植规模,增加饲料玉米生产能力。

三是江汉平原及鄂中丘陵区。包括武汉、荆州、荆门等地,主要有天门、潜江、仙桃、钟祥、京山、汉南、新洲、荆州、江陵、松滋、公安等县(市、区),发展鲜食玉米生产和玉米套作模式具有一定潜力。

(4)马铃薯布局。根据省政府2008年制定的《湖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抓好鄂西高山种薯优势生产区,鄂西低山粮、加、饲产业区,平原菜用、加工薯产业区和鄂东南丘陵特色商品薯产业区的基地建设,力争各类马铃薯基地建设突破500万亩。

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一是鄂西粮用、加工及饲料薯板块。包括恩施州、宜昌市、神农架林区和十堰市海拔1000米左右马铃薯产区,主要有兴山、宣恩、咸丰、长阳、秭归、建始、恩施、巴东、利川、五峰、竹山、竹溪等县(市);二是平原菜用、加工薯板块。以江汉平原和汉江流域为主体,包括荆州、襄樊、宜昌、荆门、随州、武汉市等市;三是鄂东南丘陵特色商品薯板块。主要包括崇阳、通山、通城、咸安、赤壁、嘉鱼、阳新等县(市、区)以及鄂州和黄冈市的部分县(市、区)。

种薯繁育基地建设:一是加强试管薯繁育中心的建设;二是微型薯繁育基地,主要分布在武汉市、随州市、恩施市、长阳县等处;三是原种、良种繁育基地,主要包括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神农架林区、襄樊市和黄冈市海拔1400米以上地区。

(5)棉麻布局。进一步提升棉麻生产优势,建设适纺50支纱以上的中长纤维原棉生产基地和适纺30支纱以下的中短纤维原棉生产基地,棉田面积700万亩左右。建设优质苎麻生产基地,苎麻种植面积恢复到30万亩左右。

一是建设江汉平原、鄂东和鄂北三大优质棉板块。重点建设天门、沙洋、潜江、监利、公安、松滋、枝江、仙桃、汉川等县(市)。

二是建设鄂南优质苎麻板块。包括咸安、赤壁、嘉鱼、阳新、大冶等县(市、区)。

图5 湖北省棉花生产布局图

(6)油料布局。在长江、汉江沿岸地区与鄂东、江汉平原、鄂中北地区集中建设30个“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确保全省油菜面积达到1900万亩以上,油菜“双低”优质率和商品率分别稳定在95%和65%以上。在汉江中游和鄂东大别山建设300万亩花生、芝麻板块。

一是建设鄂东、江汉平原、鄂中北 “双低”油菜板块。包括天门、仙桃、公安、松滋、潜江、枝江、江陵、新洲、浠水、鄂州、武穴、阳新、大冶、赤壁、咸安、沙洋、钟祥、当阳、宜城、监利、洪湖、荆州区、黄梅、蕲春、石首、麻城、云梦、汉川、孝南、应城、黄陂等县(市、区)。并在鄂北建设杂交油菜良种繁育基地。

二是建设汉江中游和鄂东大别山花生、芝麻板块。包括襄樊市郊区、襄阳区、老河口、谷城、南漳、宜城、大悟、红安、麻城、团风等县(市、区)。

图6 湖北省油料生产布局图

(7)蔬菜布局。按照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的要求,全省积极推进蔬菜产业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质量安全型的“三型”产业转变。到“十二五”末,全省蔬菜(含西甜瓜、魔芋、食用菌)基地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播种面积稳步发展到1900万亩。

一是城郊蔬菜。以武汉市为核心,全省16个中等城市和主产县市区郊区为据点,建立200万亩稳定的核心蔬菜基地,播种面积达到700万亩,产量1000万吨,总产值200亿元,蔬菜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保障本省蔬菜供应。

二是喜冷凉露地越冬蔬菜。在嘉鱼、天门、襄阳、云梦、应城、汉川、钟祥等县市区建立240万亩稳定的核心蔬菜基地,播种面积达到500万亩,总产量1100万吨,总产值160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以外销为主,蔬菜质量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参与支撑我国秋冬蔬菜市场供应。

图7 湖北省蔬菜生产布局图

三是高山反季节蔬菜。在长阳、五峰、兴山、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保康等16个高山蔬菜主产县市,建立160万亩稳定的高山蔬菜核心基地,播种面积发展到300万亩,总产量800万吨,总产值90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以外销为主。

四是水生蔬菜。在蔡甸、东西湖、江夏、汉川、洪湖等县市区建立150万亩标准化水生蔬菜基地,亩产量2000公斤,总产量300万吨,总产值60亿元,由自给为主向外销为主发展,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五是食用菌。在随县、远安、房县、保康、广水、钟祥、新洲、公安等县市建立高标准生产基地50万亩,鲜菇产量100万吨,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达到3亿美元以上,力争使全省食用菌总产值和产量继续稳居全国前5位,食用菌出口创汇继续稳居全国前两位。

六是西甜瓜。在松滋、石首、公安、潜江、蔡甸、江夏、宜城等县市区建立西甜瓜基地150万亩,产量400万吨,产值40亿元。

七是魔芋。在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襄樊市有关县市建立生产基地50万亩,产量100万吨,总产值50亿元,其中种植产值30亿元、加工产值20亿元,基地农民从魔芋产业年人平增加纯收入1000元以上,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8)果、茶、桑、药布局。做好水果市场细分,加快品种结构调整,抓好“早熟”、“晚熟”品种发展,实现均衡上市,果园面积发展到580万亩。突出名优茶生产,大力推广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栽培技术,提高茶园整体素质,茶园面积稳定在350万亩左右。大力推广多丝量优质蚕品种,主推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方格蔟营茧等集成技术,大力开展桑蚕茧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桑园面积发展到40万亩。强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大力推广高产栽培和无公害生产技术,重点发展黄连、茯苓、板党、玄参、白术等品种,中药材留存面积发展到500万亩,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

水果:一是以巴东、长阳、秭归、兴山、夷陵、点军、当阳、宜都、枝江、松滋、东宝等县(市、区)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柑橘板块;二是以丹江口市、郧县为核心示范区的宽皮柑橘板块;三是以老河口、枝江、钟祥、京山等县(市)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梨板块;四是以枣阳、随县、广水、孝昌、孝南等县(市、区)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桃、枣板块。

茶叶:一是在恩施、鹤峰、宣恩、咸丰、利川、五峰、夷陵、宜都等县(市、区)建设名优绿茶、宜红茶板块;二是在英山、罗田、麻城、红安、大悟、孝昌等县(市)建设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板块;三是在竹溪、竹山、房县、保康、谷城、南漳、神农架等县(区)建设高香绿茶板块;四是在赤壁、崇阳、通城、咸安、通山等县(市、区)建设名优绿茶及边销茶板块。

桑蚕:一是巩固提高鄂东优质桑蚕茧板块,包括英山、罗田、麻城等县市;二是积极发展鄂西优质桑蚕茧板块,包括郧县、郧西、南漳、远安、夷陵等县区。

中药材:一是重点打造武陵山优质地道药材种植区,包括恩施、巴东、利川、咸丰、鹤峰、建始等6县市;二是巩固发展大别山药材种植区,包括蕲春、英山、罗田、麻城等4县市;三是扶持秦巴山中药材种植区,包括郧西、郧县、房县、竹山、竹溪、丹江口、谷城、保康、南漳等9个县市。

2、畜牧业

生猪:以长江流域县(市、区)为重点,建设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生猪产业板块基地。包括襄阳、松滋、钟祥、随县(含曾都)、仙桃、潜江、当阳、夷陵、枝江、京山、南漳、恩施市、枣阳、鄂州、天门、黄陂、武穴、沙洋、宜城、通城、公安、宜都、江夏、监利、老河口等25个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汉川、安陆、大冶、阳新、巴东、利川等县市区。

肉鸡:一是以湖北同星、宜城襄大、丹江口福润、十堰市康达等肉鸡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以随州、襄樊、十堰等地为主的鄂北双亿只肉鸡产业带;二是以温氏湖北公司为龙头的鄂南亿只优质黄羽肉鸡养殖基地;三是以谷城县为主的千万只生态土鸡养殖基地。形成我省3亿只肉鸡主产区和精深加工集中地。

蛋鸡:以湖北神丹、湖北神地、武汉灵星等蛋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建设京山、应城、云梦、安陆、钟祥、沙洋、仙桃、公安、荆州区、石首、新州、浠水、团风等蛋品大县市为重点,形成鄂中、鄂东存笼过亿只的蛋鸡板块。

肉鸭:以汉口精武和飘飘鸭业、周黑鸭、鸿翔等肉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8+1”城市圈为主的亿只肉鸭产业基地。

蛋鸭:以仙桃九珠、荆州离湖、荆州小胡鸭等蛋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江汉平原为主的6000万只蛋鸭养殖基地。

鹅:生产基地集中在江汉平原、鄂中产业区和鄂南产业区。

肉牛:肉牛基地以汉江流域、大别山肉牛产业带为主,包括竹山、郧县、丹江口、老河口、宜城、南漳、谷城、襄阳、枣阳、随县、曾都、广水、安陆、京山、钟祥、天门、大悟、红安、麻城、浠水、蕲春、黄陂、利川、咸丰、恩施等25个县市,实现出栏肉牛100万头,占全省肉牛出栏的59%。

肉羊:肉羊基地主要集中在以清江流域的建始、巴东、恩施、宜都、长阳等5县市,汉江流域的丹江口、郧西县、房县、老河口、襄阳、枣阳、南漳、谷城、宜城、随县、曾都、广水等12个县市区,大别山区域的麻城、罗田、蕲春、英山等4县市,年出栏肉羊600万只,占全省800万只的75%。

奶牛:奶牛基地以武汉为中心,联合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和潜江等共8个市共同打造武汉城市圈奶业基地。其中,黑白花高产奶牛生产基地主要包括武汉、黄冈、黄石、咸宁、孝感、咸宁市郊;奶水牛生产基地主要包括鄂州、天门、潜江、仙桃四个直辖市及黄冈、咸宁、孝感三市所辖部分县市;“黄牛奶改”发展区域主要包括黄冈、咸宁、孝感三市所辖县市。基地奶牛存栏突破10万头,年产鲜奶30万吨。

蜂:集中在鄂州、麻城、黄梅,崇阳、新洲、黄陂、随县、曾都、安陆、沙洋、钟祥、京山、襄阳、枣阳、南漳、宜城、荆州区、公安、松滋、监利、石首、当阳、宜都、枝江、天门、潜江、仙桃、神农架林区、鹤峰等29个县市区。

图8 湖北省生猪养殖布局图

3、水产业

全省水产品养殖面积发展1030万亩,实现水产品总产量420万吨。建设20个名特水产品省级苗种繁育基地,良种覆盖率达到60%,建设30个稳产高产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面积达到600万亩,将我省建设成全国最大的优质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要求,结合我省各地自然条件、养殖习惯以及加工企业分布状况,在稳定发展“青、草、鲢、鳙、鲤、鲫、鳊、鲂”等8大常规当家品种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要求,大力推进特色水产品养殖。重点发展小龙虾、河蟹、斑点叉尾鮰等三大出口优势水产品和鳜鱼、黄颡、鳝鳅、龟鳖、乌鳢、鲶鱼、青虾、长吻鮠、鲌鱼、罗非鱼、大鲵、胭脂鱼、鲟鱼等特色品种(除小龙虾、鲌鱼、罗非鱼、大鲵、胭脂鱼、鲟鱼外,其它各品种均被纳入全国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图9 湖北省重点优势水产养殖布局图

(1)出口优势水产品布局

小龙虾:围绕全省“楚江红”小龙虾品牌整合和小龙虾加工业的深度开发,在潜江、洪湖、仙桃、鄂州、嘉鱼、监利、孝南、沙洋、应城、黄陂、浠水、天门、新洲、赤壁、蕲春、黄州区、钟祥、汉川、宜城、武穴等地重点建设20个小龙虾工厂化苗种繁育基地,同时在上述20个县以及公安、石首、广水、黄梅、大冶、枝江、江夏、荆州区、沙市、阳新、蔡甸、东西湖、汉南、松滋、江陵、团风、当阳、随县、京山、东宝、云梦、大悟、安陆、麻城、咸安、通城、老河口、枣阳、孝昌、襄阳等地建50个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大力推广“虾稻轮作”、“虾蟹混养”、“名优鱼类与小龙虾混养”等技术。

河蟹:围绕全省“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品牌整合打造,重点支持江夏、鄂州、洪湖、嘉鱼、汉南、监利、仙桃、汉川、赤壁、大冶、咸安、应城、阳新、浠水、公安、石首、沙洋、钟祥、天门、新洲等20个县市区。

斑点叉尾鮰:围绕全国苗种基地和鮰鱼加工出口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嘉鱼、长阳、宜都、钟祥、通山、枝江、仙桃、天门、潜江、监利、阳新、丹江口、浠水、随县、京山、老河口、枣阳、赤壁、沙洋、当阳等20个县市区。

(2)特色水产品布局

鳜鱼:重点建设洪湖市、江夏区、嘉鱼、鄂州、公安、黄陂、仙桃、监利、石首、汉川、应城、武穴、钟祥、天门、松滋、沙洋、浠水、蕲春、阳新、通山等20个县市区。

黄颡鱼:重点建设公安、荆州、嘉鱼、赤壁、新洲、鄂州、石首、监利、洪湖、云梦、汉川、天门、潜江、蕲春、黄州、松滋、江夏、黄陂、浠水、老河口等20个县市区。

鳝鳅:重点建设仙桃、监利、洪湖、嘉鱼、阳新、汉川、孝南、天门、沙洋、潜江、公安、鄂州、赤壁、咸安、通城、大悟、广水、蔡甸、武穴、汉南等20个县市区。

龟鳖:重点建设应城、京山、公安、沙市、天门、浠水、孝南、沙洋、黄陂、洪湖等10个县市区。

乌鳢:重点建设阳新、嘉鱼、云梦、汉川、沙市、监利、洪湖、公安、鄂州、蔡甸、浠水、黄梅、大冶、沙洋、当阳等15个县市区。

鲶鱼:重点建设监利、公安、嘉鱼、枝江、当阳、丹江口、麻城、天门、随县、阳新等10个县市区。

青虾:重点建设黄梅、监利、嘉鱼、鄂州、大冶、江夏、阳新、赤壁、洪湖、沙洋等10个县市区。

长吻鮠:重点建设石首、洪湖、长阳、钟祥、蕲春、夷陵区、当阳、宜都、枝江、汉川等10个县市区。

鲌鱼:重点建设丹江口、大冶、公安、当阳、宜城、黄梅、嘉鱼、咸安、江夏、鄂州等10个县市区。

罗非鱼:重点建设英山、天门、浠水、沙洋、潜江、钟祥、赤壁、应城、洪湖、襄阳等10个县市区。

大鲵:重点建设宣恩、咸丰、恩施市、竹溪、房县、竹山、丹江口、嘉鱼、当阳、夷陵、五峰、京山、神农架、东西湖、郧西等15个县市区。

胭脂鱼:重点建设孝南、东西湖、荆州区、嘉鱼、当阳等5个县市区。

鲟鱼:重点建设荆州区、宜都、长阳、当阳、蔡甸、麻城、仙桃、洪湖、广水、沙市等10个县市区。

4、农村能源

户用沼气:建设重点放在十堰、黄冈、宜昌、襄樊等地。

小型沼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荆州、黄冈、襄樊、宜昌、仙桃、天门、潜江等地。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武汉、黄冈、孝感、襄樊、荆州、仙桃、天门、潜江等地。

秸杆气化(固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仙桃、天门、潜江、黄冈、襄樊、十堰、荆州、咸宁等地。

5、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应遵循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选择交通条件优越、农产品原料富集、市场辐射范围广泛的地点组织生产,并尽可能集中布局,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应充分发挥我省农业资源优势,围绕优质稻、棉花、双低油菜、生猪、水禽、水产品、食用菌、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加快板块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一批标准化原料加工基地,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

四、主要任务

(一)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1、稳定发展粮棉生产

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由6100万亩增加到6200万亩,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继续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改进品种结构;稳定发展水稻、小麦生产,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调出能力强的核心产区;扩大玉米、大豆等旱粮生产,提高饲料用粮自给率;实施“籼改粳”工程,提升粳稻市场供应能力;突破性发展马铃薯生产,大力减少冬闲田;适应纺织和加工需求,进一步建设棉麻板块基地。大力推进粮棉高产创建,抓好示范优良品种、集成高产技术、加强病虫草害防控、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机械化生产等五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示范片种植水平,带动粮棉生产大面积平衡增产。到2015年,力争全省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单季稻亩产达到700公斤、双季稻亩产900公斤、小麦亩产500公斤、玉米600公斤、马铃薯达2000公斤(鲜重)、棉花亩产达到100公斤。

2、着力做大油菜产业

积极构建双低油菜籽生产新模式,以组织统一供种为基础,以创建品牌为抓手,实现油菜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加大产业政策导向为切入点,培植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将油菜产业由单一的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品牌、效益型的产业化发展。重点加强双低油菜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殖体系建设、双低油菜标准化技术示范体系建设、双低油菜加工示范体系建设、双低油菜品牌与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双低油菜优良品种和高产高效技术,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着力培植双低品牌,建立双低油菜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促进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我省油菜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到2015年,力争全省油菜种植面积1900万亩,比“十一五”期末增12%;达到双低标准的油菜面积1000万亩,占油菜种植面积的50%;油菜籽单产达到140公斤,增长8%左右,总产达到266万吨,增长12.5%。

3、发展壮大蔬菜产业

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加大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化,培植10个产值过亿元的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带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我省高山反季节蔬菜、水生蔬菜、越冬蔬菜、魔芋、食用菌的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扩大我省蔬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蔬菜集约化育苗,走土地节约型、高效集约型的路子。努力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强力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加强和完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的建设,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严格建立和执行蔬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销地准入制度、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确保蔬菜产品安全。力争到2015年,全省蔬菜、食用菌、魔芋、西甜瓜的播种面积达到1900万亩,总产量3800万吨,总产值660亿元,蔬菜产业综合效益突破1000亿元大关,出口创汇突破4亿美元大关。

4、加快发展果、茶、桑、药等特色产业

加大水果、茶叶、蚕茧、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区域结构调整的力度,力促经济作物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果、茶、桑、药等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稳定提高长江三峡、丹江库区、鄂北等地柑橘、桃、梨优质板块基地的生产规模,主攻品质,提高效益;继续加强鄂西南武陵山和宜昌三峡名优绿茶和宜红茶产区、鄂东大别山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产区、鄂西北秦巴山高香绿茶产区和鄂南幕阜山名优早茶与边销茶基地生产能力建设,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着力打造名优品牌,重点开发采花毛尖、萧氏茗茶、武当道茶、恩施玉露、秭归脐橙、宜昌蜜桔、邓村绿茶、英山云雾、鹤峰翠泉茶等名优产品。高档次开发乌龙功夫茶生产,加快恢复发展宜红茶生产,实现我省乌龙功夫茶产业突破性发展。利用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扶持中药发展等政策机遇,促进蚕茧、中药材生产迈上新台阶。争取到2015年末,全省果、茶、桑、药等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1600万亩(包括500万亩中药材留存面积),实现农业产值20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以上。

5、大力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猪禽生产,突出发展奶业生产,加快发展肉牛肉羊生产。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大别山区、武陵山区、鄂北岗地草食畜牧业、江汉平原为中心的生猪养殖业、汉江流域和大别山等地区的肉羊养殖业、以武汉为中心的奶牛养殖业等优势区域的开发。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着力推进家庭式规模养殖,以奖代补,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推广,“清洁工程”建设。加快畜禽良繁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施“种源工程”,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切实提高我省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实施“放心肉蛋奶”工程,切实提升畜产品安全水平。力争到2015年,全省猪、牛、羊、禽出栏(笼)数量分别达到4500万头、170万头、800万只、60000万只;肉、蛋、奶的产量分别达到500万吨、200万吨、35万吨。

6、稳步提高水产业质量与效益

以“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为发展前提,走“湖泊拆围、水库限养、江河禁捕、改造鱼池、加工带动、品牌增值”的发展之路,大力转变水产发展方式,发展现代渔业。着眼于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渔业养殖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重点搞好全省500多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抵御大灾、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的标准,分批进行改造,重点改造进排水渠道分离、池塘清淤和护坡,实现精养鱼池水、电、路、机械配套,规模化连片发展的格局。优化水产业品种结构,继续支持以小龙虾、河蟹、斑点叉尾鮰、黄鳝、黄颡、泥鳅、武昌鱼、龟鳖、鳜鱼等重点品种为龙头的“一鱼一产业”快速发展,集中全省力量,整合打造“一虾一鱼一蟹”三大品牌(“楚江红”小龙虾、“洪湖渔家”生态鱼、“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加大名特珍稀品种的保护与市场开发力度。发展规模养殖与特色养殖,建设县市有大板块、乡镇有专业基地的各具特色的水产板块和水产大县。拓展水产业增值空间,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与观光渔业。实施渔业生态环境修护工程,提高水产集约化养殖水平。加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监测,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大渔业科技创新力度,重点解决制约我省小龙虾、黄鳝、鳜鱼、河蟹等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提高全省水产业市场竞争力。争取到2015年,全省放养水面稳定在1030万亩左右;产业全行业总产值1270亿元,其中渔业产值550亿元,加工业等二产业产值270亿元,三产业产值450亿元;水产品总产量420万吨;水产品加工率由2010年的31.6%提高到36%;出口创汇突破3.3亿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10300元。

7、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

以市场为导向,引导饲料企业重组与兼并,加快饲料企业规模化、集团化进程,全面提升饲料行业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提高行业竞争力;优化饲料产业结构,满足不同养殖方式和养殖目的的需求;加快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制与应用,加强饲料基础科学的攻关研究,大力推进饲料工业科技进步;全面贯彻落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狠抓饲料质量安全,加强标准化和质检工作,完善饲料行业监管监测体系,规范饲料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地区布局,形成结构合理、添加剂生产与饲料加工能力相适应、较为完善的饲料工业体系。争取到2015年,饲料总产量达650万吨,其中:配合饲料产量540万吨,浓缩饲料90万吨,预混合饲料20万吨,饲料工业总产值达240亿元。

8、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

立足于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区域特色农业和出口基地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增强我省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性,进一步扩大我省农业的对外开放度。加强出口农产品专业基地建设,大力培植食用菌、蔬菜、茶叶、水产品等特色明显、集中连片、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推进出口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建立出口农产口基地备案制度,引导和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备案基地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力争“十二五”末,培育2-3家农产口出口超过5000万美元、10家出口超过2000万美元、30家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型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创建2-3个出口农产品知名品牌,全省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12亿美元。

(二)强化农业基础保障,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1、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粮食主产区的灌排骨干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水库、管道、干支渠及渠系建筑物的蓄、引、输配水安全等问题,恢复、提高其蓄引输配水能力,减少输配水损失和管理上的漏洞,提高灌水效率和灌溉保证率。开展田间节水灌溉示范与推广,加强基本农田沟、渠、桥、函、闸等小型田间工程建设,完善田间排灌系统,修建和改造田间工作道,配套完善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在鄂北岗地、鄂东南丘陵区和城郊经济作物区大力推广管道防渗、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技术。争取到2015年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00万亩以上。

2、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

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切实稳定耕地面积,确保“十二五”末全省耕地总面积达到6900万亩以上,基本农田划定面积不少于5700万亩。大力开展标准粮田和基本口粮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和坡耕地改造,扩大秸秆还田、商品有机肥、绿肥等有机肥料应用,培肥改良土壤,实现“藏粮于地”。切实加强土肥水资源合理利用,有效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耕作对土壤层的破坏。完善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法规,实行肥料应用准入与主推制度。制定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办法,确保新增耕地质量。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与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加快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和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开发应用土壤肥料、农田节水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到2015年末,全省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达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5%,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62.7千克/亩以内,化肥利用率提高到35%,全省高产稳产农田比例达到40%。

3、提高种子供给保障能力

建成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种业科研创新中心,加大种子科技创新力度,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良种选育有突破性进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良种贡献率,争取到2015年,全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根据全省农作物优势区域布局,在省内建立专业化、现代化良种繁育体系和种子生产基地,推行种子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确保省内种子基本自给,到2015年,全省建成稳定的标准化的杂交稻种子生产基地5万亩,常规水稻种子基地5万亩,小麦种子基地10万亩,优质油菜种子基地5万亩,水稻、小麦种子自给率达到60%以上;改善省、市、县三级种子管理机构管理与调控手段,提高种子快速检测鉴定能力,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种子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强化服务功能,到2015年,力争省级每年具备可承担2000份样品的转基因检测或品种真实性鉴定任务的能力;完善种子储备制度,建立种子分级储备制度,增强抵御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能力,力争全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种子储备总规模达到市场需求的8%左右。

4、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

针对我省农作物病虫害灾害情况,制定防灾抗灾预案,着力增强植保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提高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应急防控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提高监测手段和病虫害信息传递能力。推广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为重点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安全、有效的植保器械。大力使用机械化作业,强化农业机械作为防控病虫害的手段。加强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建设,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示范与推广的力度。强化农药登记管理,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加强检疫性病虫害的检疫和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预警,严格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争取到2015年末,全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达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农作物病虫害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提高化学农药利用率20%,化学用药量减少10%,农药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一步提高我省农业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全面促进湖北农业科技进步。推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低碳技术等新型前沿科技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运用,力争在农业特色种、专用种培育上取得突破,在农产品安全生产、动植物重大灾害防控、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源和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一批核心技术。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农业设施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发挥农业科技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力争“十二五”末全省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普及率达到90%,免耕、直播、机械化操作为主的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应用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2、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农机购置补贴等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政策扶持,调动农民购置与运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重点提高粮、棉、油、茶等主要作物在耕作、播种、收获、加工等环节机械化作业程度,对农业生产短缺、农民急需的农业机械,加大开发、引进和推广的力度。支持农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农机产品的适用性、耐用性和安全性。切实加强农机具售后服务,维护农民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完善农用燃油供应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省农机化发展预期目标要求的农机作业服务、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化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加强示范基地、机耕道建设,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和安全监理能力。加快血吸虫疫区“以机代牛工程”的推进,在“十二五”期末疫区实现机械化操作,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5%,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950万千瓦,拖拉机达到180万台,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5%、40%、75%。全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3、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按照多模式、广覆盖、重服务、求实效的要求,整合资源,共享平台,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金农工程项目建设,开发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农业综合信息采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业市场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五大应用系统,健全县、乡农业信息服务站;完善“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办好农业远程教育网,实现农业远程教育县(乡)全覆盖,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广、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形成网上直播、视频点播、双向交互,实现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之间多途径、零距离、高效率沟通;完善农业视频会议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办事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办好湖北农业信息网政务门户和农业网站集群,逐步实现网上办事、在线沟通和公众互动;做大做强湖北农业信息网商务门户,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四)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1、大力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

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围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生猪、肉牛、肉羊、禽蛋、肉禽、水禽、水产品、食用菌、蔬菜、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实施绿色农业产业工程,依托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一批绿色食品标准化板块基地和标准化原料加工基地,以农业标准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到2015年底建立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体系。制(修)订无公害绿色农业地方标准100项。全省共建设100个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园),其中武汉城市圈建设25个国家级和省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园),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25个国家级和省级有机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园)。全省绿色和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500万亩以上。重点扶持100家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培植500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2、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湖北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坚持“政府推动、抓大促小、控制源头、综合监管”的原则,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和投入品使用记录,实行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终端全程质量安全监控和可追溯制度,实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制度,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农药、化肥、兽(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严格执行投入品登记制度、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加大违禁投入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力度,净化农产品质量市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到2015年末,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基地)、销售企业(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自律性检测网络。提高检测能力,提升检测水平。到2015年,省级每年监测频次4次,范围覆盖17个市州,监测农产品种类达到40种,抽检样品达到1.2万个,市级年定量监测样品达到3000个,县级年定量监测样品达到1000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按照试点、推广、普及的原则,建设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平台,网络市、县、乡镇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经销企业的监控点。逐步构建网络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建立农产品质检机构管理机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加强质检机构的综合考核评估,实行质检机构等级管理制度。加强检测人员和监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4、发展品牌农业

大力推行农业部“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品牌认证、HACCP认证、GAP认证和农产品名牌评定,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以名特优新农产品为重点,以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建立完善农产品品牌认证奖励机制,培育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谋划、打造、宣传一批在全国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通过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大力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整体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争取到2015年全省通过国家“三品一标”认证品牌总数达到4500个,总产量达到1600万吨,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农业类全国知名品牌30个以上。

(五)促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

大力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以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使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经营的规模经济效益。力争到2015年全省所有县(市、区)、乡镇(街、办)建立土地承包档案;50%的县(市、区)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并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薄;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80%的县(市、区)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80%的乡镇(街、办)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坚持效益优先原则,把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紧密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扶持本土企业为主原则,培植一批造福一方百姓、带活一方经济、带动一方产业的本土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各种加工型、物流型、科技型的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成为带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骨干力量。建立、完善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密切利益联结机制原则,采取行政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把基地农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健康发展。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向适宜区域合理集中,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提升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先进生产要素向农业园区集中,积极扶持发展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出口企业,带动园区朝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增强农业园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大型批发市场为骨干、农贸市场为基础、农产品直销店、食品超市、连锁超市为补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参与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形成产、供、销紧密联结的农业产业链。通过5年左右努力,力争全省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优质稻、双低油菜、茶叶、水禽、肉禽、禽蛋、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加工水平进入全国前三名;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重点龙头企业50家以上,过30亿元的10家以上,过100亿元4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0亿元以上的加工园区16个以上,100亿元以上的加工业大县10个以上;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6000亿元。

(七)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推动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促进农户分散经营向合作经营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抓紧制定和落实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支持政策,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在科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流通领域,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到2015年末,力争全省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00个以上,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达到50万户左右,辐射带动农户200万户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收入高于非成员农民人均收入20%左右,5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和规范化管理。

(八)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和循环农业,促进增长方式有效转变

1、积极推广使用低碳技术

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农村能源发展方针,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生态建设。加大新品种开发力度,增强作物生长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开发农业新技术,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稳步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加快大中小型沼气工程的发展,大力开展“三沼”综合利用,积极推广生物质气化、炭化、固化和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实施以清洁能源为核心的低碳农业示范工程。创新机制,完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构建农村能源建设服务的新格局,充分发挥农村能源建设综合效益。“十二五”期间,农村清洁能源入户达到150万户,其中:新建户用沼气50万户;小型沼气工程1万处,受益农户30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含秸秆型)500处,受益农户10万户;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100处,受益农户10万户;推广省柴节煤炉灶、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受益农户50万户。

2、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

突出综合利用,发展循环农业。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新型能源化为主攻方向,优化秸秆“五料”(肥料、饲料、燃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利用结构,提高综合利用率。加快秸秆能源化利用步伐,建设一批大型生物质综合利用工程,促进农村新型能源和循环农业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循环,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提升板块效益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产业链条,优化种养模式实现农业内部循环,实现大农业的内部产业对接,提升发展循环农业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高效环保,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广“猪-沼-渔”、“猪-渔-鸭”、“稻鸭共育”、“种青养畜”等多种立体养殖模式,实现畜牧业与种植业、农村能源、渔业等产业的有机结合,着力解决农村及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养殖业污染。大力发展小龙虾野生寄养、虾蟹混养、鳜鱼专养、种青养鱼、鱼鳖混养、网箱养鳝等生态、健康的养殖方式,积极开发节地、节水、节能、无污染的工厂化新型渔业,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和自我修复能力。大力推广绿色模式、绿色工艺、绿色技术,推进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推广的“三结合”。大力推广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核心的节约型施肥技术,科学指导,因地、因作物施肥,增施有机肥,调整优化用肥结构。大力推广节约型施药技术,加快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和病虫草鼠害生态控制技术,建立一批农药减量增效控污示范区。通过各类资源节约措施和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推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立低碳农业示范区,打造低碳农业产业群,推动农业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争取2015年末,创建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个,生态农业示范区10个,推广各类生态农业及循环农业技术模式面积达200万亩,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区达到100万亩,新建农业野生植物及水生共生植物保护区20个,建立农田废弃物回收和利用制度,生产垃圾回收率达到80%,秸秆资源化率达到80%。

(九)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充分发挥我省的科教优势,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和投入,建立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保障体系。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装备水平提高,不断夯实农民持续增收基础。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加工园区和打造特色品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增收。通过落实农业补贴、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强农惠农政策,努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通过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构建促进和保障农民增收的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培养更多“奔小康”的带头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十二五”期间,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10%。

五、支撑体系与重大项目

围绕“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建设“十大”支撑体系,组织实施好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

(一)支撑体系

包括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农业产业化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科技支撑体系、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农业应急管理体系和农机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从资源禀赋出发探索集约型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着眼于更新品种、推进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

——从完善产业体系入手提升现代农业整体竞争力,形成合理的产业人口结构、高的农业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率,完善的产业链条、不断创新的科技支撑体系、完善的信贷金融支撑体系等。

——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出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水平,适度发展设施农业,改变农业“靠天收”的局面。

2、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构建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复种指数,压缩冬闲田,加大洲滩地和低丘岗地改造。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籼改粳”工程,大力发展双季稻生产,扩大早籼晚粳的种植面积,扩大马铃薯、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商品粮供给水平。

——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菜篮子”产品产业化经营,强化产销衔接,完善“菜篮子”产品市场体系,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

3、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

——推进产业带建设。按照“种植业建板块、畜牧业建小区、水产业建片带”的发展思路,加快九大优势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

——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优势农业产业集群,构建循环型产业链条,培育一批销售过50亿元重点园区,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县市。

——培植一批大龙头企业。围绕粮油、畜禽、水产、果蔬茶等优势特色产业,各选择2-3家重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

——创建一批精品名牌。大力推广采花毛尖、恩施玉露、奥星粮油等品牌整合的成功做法,谋划、打造、宣传一批在全国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

——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发展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超市,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逐步在全省建立布局合理、产销结合、统一有序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形成大中小并举、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围绕做大做强市场主体,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一产业和三产业紧密联系起来,贯彻“六次产业化”思想,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相互交融、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发挥倍增效应,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4、发展农业服务组织,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工程,鼓励各地、各行业积极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工程。重点在农产品流通、科技推广、农产品加工等不同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中,选择一批试点示范单位加强指导,逐步培育具有代表性的示范社。三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训工程。全面推行省、市、县三级人才培训制度。四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超对接”工程,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进入大、中型超市销售,逐步建立从产地到零售终端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五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工程,创建一批知名农产品、著名农产品和驰名农产品商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品牌。

——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业。通过农机补贴政策,大力发展农机跨区作业大户和组织,大力发展植保机防队等,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体系,依法及时调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建立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依托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制定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则,提供信息发布、价格评估、法规政策咨询、合同鉴证等服务,促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在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的基础上,适时扩大交易范围,建立“村有服务组织、乡有交易平台、县有监管机构”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和监管体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以下简称“三资”),建立好资产、资源台账,加强农村集体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流程规范,促进村级“三资”保值增值,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积极推进金农工程项目建设,健全县、乡农业信息服务站;建立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之间多途径、零距离、高效率沟通;办好农业远程教育网,努力做到在线及时为广大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农机服务、科技培训、市场信息服务等。

第三篇: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07-18 【大 中 小】

“十二五”时期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湖北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两圈一带”战略建设,加速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在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基础上,编制《湖北省农业

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 时期是我省农业改革发展最活跃的5年,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是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010年,粮食总产达到2315.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36%,粮食生产延续了2004年以来连续七年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棉花总产47.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25.81%,成为长江流域第一大产棉省;油料总产31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09%,其中油菜籽面积、总产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生猪出栏3827.4万头,比“十五”末增长14.42%,在全国排第5位;淡水水产品总产量353万吨,比“十五”末增长31%,在全国排第1位。

2、农业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2010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2147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8.40%,在中部六省、全国分别排第3位、第8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8.99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7.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2.27元,比“十五”末增长88.19%。农民收入构成结构进一步优化,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达到37.48%,比“十五”末提高7.1个百分点。

3、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2005年以来,我省大力开展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优质稻、“双低”油菜、优质棉、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茶等种植业连片规模板块基地面积达到3800多万亩。畜禽养殖小区2300多个,生猪和家禽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68%和82%。水产集中连片板块达500万亩。2010年种植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47%,比2005年降低7个百分点;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粮食作物综合优质率达到73.8%,油菜“双低”率达到95%,优质果率达到65%,名优茶产量占45%,优质棉占比超过70%,水产名特优比重达到75%以上。

4、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400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25:1,比“十五”末提高了71.23%。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00家,比“十五”末增加66.5%,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分别达25家、3家,均实现新的突破。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达3750个,居全国前列。通过整合、推介,成功打造采花毛尖、恩施玉露、武当道茶、奥星粮油等精品名牌,福娃、萧氏、国宝等12个农产品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出口总额达10.8亿美元,是2005年的2.5倍。

5、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省有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县市有展示园、乡镇有示范场、村有示范户的四级农业科技展示培训平台基本建立。2010年全省科技示范户达到36.8万户,是2005年的2.6倍。测土配方施肥、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等实用技术覆盖率明显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05年的50%提高到2010年的54%,高出全国2个百分点。2010年,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比“十五”末提高11个百分点,农机总动力达到3257万千瓦,是“十五”末的1.6倍,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收水平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和第1位。科技进步和农机装备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

6、农村能源和生态环保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0年,全省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30%,新建农村能源服务网点270个,总数达到4568个,覆盖率60%以上。农村生活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大力推广,各类沼气工程建设全面铺开,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沼气为纽带构建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用能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改善了农村用能结构,减少了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利用率不断提高。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7、农村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

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2010年,全省经工商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2081家,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创新深入推进。顺应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试点突破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18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等市县城乡一体化试点、7个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8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60个新农村建设驻点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探索了纵深推动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十一五”以来,我省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增产、农民收入实现了新突破、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成效,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实现了新提高、农村改革实现了新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实践证明: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湖北农业的再认识,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必须坚持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在确保农产品总量的情况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驰名品牌,优势产业更为突出,品牌创建思想高度统一,为湖北品牌农业、效益农业提供支撑,使我省农业大省的地位更为巩固。必须坚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对新兴市场主体的扶持,进一步提升部门的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农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为千家万户与大市场对接奠定基础。必须坚持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全省农业农村的投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为强化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供强大动力。这些宝贵经验对今后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1、发展态势的判断

——转变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主题。在三次产业中,农业是对资源环境依赖度最高的产业,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产品的科技含量、劳动者的素质都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所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始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如何改变过去依靠资源高强度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既是新阶段对农业的要求,也是农业自身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同时,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以现代生物科学革命为标致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将使农业生产发生历史性的大变革。

——培育新的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重大任务。“十二五”期间以城镇常住人口为基数的城镇化率将超过50%。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会有更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逐步退出生产领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发生变化。加快培育适应目标市场化、生产专业化、组织规模化、手段机械化、技术实用化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将是新时期的一个重大任务。

——国内市场扩大是湖北农业面临的难得机遇。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农产品出口仍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同时,国内正处于经济水平提升、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产能有限、需求在增长中升级的转型期,国内市场无论是对农产品的总量还是质量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产品市场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局面将进一步强化。如何发挥湖北农产品资源优势、居中独重的内生型市场优势、农业科技优势的潜力,扩大湖北农产品市场半径,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更加关注质量安全是农产品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我国食品消费结构已经过调整期并进入品种多元、外观标准、品质安全的阶段。这些变化趋势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结构朝着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从“十二五”时期开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水平,不仅是突破国外“绿色壁垒”,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要,更是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抢占国内市场的迫切需要。

——强化农科教结合将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教育、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只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十二五”时期,必须面向基层培养农业实用人才;面向农村,开展科技研究;面向农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和普及,通过农科教有机结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多元化的投入主体将是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状况正在改观,农业领域开始成为社会资本新的投资热点。此外,农村剩余资本长时期外流的状况早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在新阶段,这一状况将随着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逐步得到缓解。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形成政府、社会、金融机构多元化的投入主体,是“十二五”时期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2、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农”工作上升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好的时代环境。“十一五”时期5个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问题,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为农业大省,湖北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好的政策环境。

——全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为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提供了有利条件。2008年到2010年,全省GDP保持每年以13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1.58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11亿元。伴随全省经济总量的增加,农业农村投入的保障能力将会不断增强。

——统筹城乡发展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指明了方向和提供持久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成为了农村改革发展新的方向和特征。2010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突出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标志着我国“三农”发展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理念带动下,呈现出新趋势,这为新时期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持久动力: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将会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一体”的发展格局;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将会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生产要素向农村配置,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和形成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环境,从而夯实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支撑能力,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国家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为我省从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提供更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部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农业大省的崛起,农业和农村经济强则中部才能崛起。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标志着国家推进中部崛起的速度将更快、力度也将更大。湖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使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更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依据更为充分。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走转型发展道路积累了实践经验。“十二五”时期是以转型促发展的关键阶段。农业、农村、农民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产业、广阔地理空间和重要力量,决定“三农”无疑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实现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在以转型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偏弱。我省农村水利设施普遍老化,地力普遍透支,生产能力普遍下降。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中,建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占51%,70年代占35%,80年代以后仅占14%,且大多标准不高,渠道建筑物配套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近200万亩精养鱼池淤塞严重,水体容积低,单产水平不高,病害较重,养殖效益普遍偏低。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发展滞后,面积仅100万亩左右,而且大多是竹架等简易结构,季节性、结构性和灾害性供应短缺问题较突出。

——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农企利益联结不紧。我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整体实力偏弱,带动力不强。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种植业加工企业发展相对较快,畜禽、水产加工企业发展相对不足,特别是生猪、肉鸡加工与我省生猪和家禽大省地位极不相称。同时,油脂、小龙虾等产业加工能力相对过剩,许多企业资产闲置,利用率不高。企业与农户之间普遍存在利益联结不紧,订单履约率较低,农民毁约和龙头企业与民争利并存等问题,不利于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推进。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对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偏低。由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科技成果的到户率、到田率不高,农业实用技术创新成果偏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偏低,制约了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提高。

——农产品市场波动性大,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农产品市场调控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价格反映供求关系的信号不灵敏,缺乏必要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保障,农民种养殖产品结构调整难以同价格信号同步,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业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效率损失较大,影响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经营组织体制约束和机制不活的现象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格局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农业投入资源来源渠道仍旧狭窄,市场化的投资体制发展缓慢;资金使用合力不强;农业要素供给和流动机制不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平台和管理机制尚未完善。

与此同时,我省发展现代农业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务农人员的素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对农业“两型”化发展的制约日趋明显;极端天气变化频繁对农业受灾程度的影响越来越大;耕地数量刚性减少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要求越来越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消费者的期待还存在较大差距等。面对这些挑战,“十二五”期间,必须找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体制和机制,着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着力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我省农业发展综合实力,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稳定基本经营制度与创新体制机制相结合。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制度保障,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动力源泉。要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根本动力,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拓宽发展道路,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保障有效供给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相结合。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湖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要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第一要务。同时,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和发展多功能农业等,进一步挖掘农业内外部增效潜力,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核心。

——坚持因地制宜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全省各地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必须坚持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作为指导农业工作的重要方法,积极培育各地特色产业。同时,要遵循农业生产的自然、经济规律,走区域优势互补、产业集群发展道路,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农业产业和优势农业品牌。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对于农业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但农业是基础产业、民生产业,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和部门监管,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和生产经营自主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加快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当前,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对此,必须坚持把依靠科技和人才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湖北农业科教、人才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保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五年的发展,使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高产、稳产、高效面积扩大;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提高,单位产出能力和效益提高;农业投入品科学运用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农业内部及其与二、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增长方式得到转变;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预期目标

到2015年,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农业经济效益及结构。农业增加值达到2635亿元;农产品加工值超过6000亿元;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5:1;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10%。

——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达到2400万吨、棉花产量50万吨、油料产量达到330万吨、果蔬产量达到4250万吨,生猪出栏量达到4500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50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20万吨。

——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950万千瓦,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65%。

——农村能源和资源环境。新增清洁能源受益农户150万户,配套后续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清洁能源入户率达到45%,丘陵山区达到70%;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0%;农田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化肥利用率达到35%;化学农药用量减少10%。

三、区域与产业布局

全省农业区域与产业结构,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区域互补,突出特色;规模经营,提高效益”的原则进行合理布局。

(一)区域布局

按照全省“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将全省农业区域划分为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与沿江优势农业带三大区域,各区域农业主体功能综合考虑区域所处自然环境、农业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确定。

图1 湖北省农业区域布局图

1、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

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涵盖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个城市的农业区域,即武汉城市圈内的农业区域。武汉城市圈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发展基础,是全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密集区。根据发展的现状及潜力,试验区的农业功能应定位于:全省“两型”农业发展的科技示范区,全省现代都市农业、精致农业发展的先进基地,全省重要的旅游观光农业基地,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产业发展重点包括:商品蔬菜、优质水产品、优质稻米、优质棉花、“双低”油菜和“三元”猪等优势农产品和水禽、特色禽蛋、牛奶、优质绿茶、优质水果、优质蜂产品、优质中药材、蚕茧、花生、苎麻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与武汉市近邻的东西湖、蔡甸、汉南、洪山、江夏、黄陂、新洲等地区在全省农业基础条件好,农业科技力量强,农业发展起点高,并具有紧邻武汉市区、人口密集、交通四通八达等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区应着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新型农业以及以服务市民生活、服务城市建设与环境美化为主要目标的现代都市农业。

武汉市周边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畜禽、水产品产区与加工区,农业生产条件较优越,农业劳动力素质较高。本区应依托现有的发展基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逐步实现由比较粗放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以“高质、高效、生态”为重要特征的现代集约农业转变。产业发展重点是:继续搞好主要农产品稻米、棉花、油菜、商品蔬菜、畜禽、水产品的品种优化与效益提升,同时大力发展水禽、特色家禽、优质牛奶、小龙虾、名优茶、优质水果、优质蜂产品、优质中药材、蚕茧、苎麻、花生等特色名牌产品。

2、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

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包括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在内的农业区。本区地域辽阔,生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密集,生态良好,文化多样,是我省农产品,特别是果、茶、药、食用菌、魔芋等特色产品主产区。

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应依托本区独特的资源条件,围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三大总体发展目标,大力转变生产方式,推动农、特、畜、水产品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与品牌化经营;积极开发农业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积极推广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推广农业生态养殖、立体养殖,推广低碳农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区内产业发展重点包括:优质稻米、小麦、“双低”油菜、“三元猪”、名特水产品、高山蔬菜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牲猪、肉牛、肉羊、家禽、食用菌、茶叶、水果、中药材、魔芋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在种子种苗繁育推广、特色产品精深加工、立体种养高效模式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3、沿江优势农业带

我省长江段长约1060公里,占长江干线总长三分之一以上,沿江地区是促进我省经济发展乃至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沿江优势农业区包括武汉、黄石、宜昌、鄂州、黄冈、荆州、咸宁、恩施等8个市州的48个县市区的农业区。本区土质肥沃,河湖广布,水资源丰富,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较为发达。

沿江优势农业带应利用好沿江水利、交通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沿江经济开发的机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力争成为全省农业集约化与产业化发展的先行区。沿江优势农业带产业发展重点是建立“三带十二个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即建立大宗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产业带;优质畜牧水产养殖与加工带;特色经济作物生产与加工带。十二个基地包括:优质稻米、“双低”油菜、商品蔬菜、优质花生、优质“三元猪”、奶牛、优质水产品、优质水果、优质茶叶、优质中药材、魔芋、食用菌等生产及加工基地。

(二)产业布局

1、种植业

(1)水稻布局。根据自然条件、种植习惯、加工企业分布状况以及《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继续推进江汉平原和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优势产区、鄂中丘陵、鄂北岗地单季籼稻优势产业带和鄂东北优质、粳稻优势产区基地建设, 确保全省水稻面积稳定在3200万亩左右,其中优质稻面积达到2500万亩。

图2 湖北省水稻生产布局图

一是江汉平原、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板块。包括仙桃、潜江、天门、汉川、监利、松滋、洪湖、公安、江陵、荆州、石首、枝江、黄梅、武穴、蕲春、团风、浠水、鄂州、大冶、阳新、咸安、嘉鱼、崇阳、赤壁等县(市、区)。

二是鄂中丘陵、鄂北岗地单季优质籼稻板块。包括京山、沙洋、钟祥、安陆、应城、当阳、随县、曾都、广水、南漳、襄阳、枣阳、宜城等县(市、区)。

三是鄂东北优质粳稻板块,包括麻城、孝南、孝昌、黄陂、新洲等县(市、区)。

(2)小麦布局。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小麦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安排,结合结构调整的趋势、加工企业分布情况,以及大众消费特点,重点抓好鄂中丘陵和鄂北岗地优质中筋小麦优势区和江汉平原、鄂东弱筋专用小麦优势区基地建设,全省小麦总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200万亩。

图3 湖北省小麦生产布局图

一是在襄阳、枣阳、随县、曾都、广水、安陆、大悟、老河口、谷城、丹江口、郧县、南漳、宜城、钟祥等北纬31°以北的县(市、区)建设中筋小麦板块。

二是在天门、仙桃、潜江、江陵、松滋、公安、黄梅、麻城、大悟、红安、罗田等县(市、区)建设弱筋小麦板块。

(3)玉米布局。服务饲料加工业和养殖业发展需要,大力促进玉米产业发展,稳定扩大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加强技物配套,发展订单生产,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转化能力。到2015年,玉米种植面积发展到850万亩,单产提高到340公斤。

图4 湖北省玉米生产布局图

一是鄂西山地玉米区。包括恩施州、宜昌市和十堰市,主要有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咸丰、兴山、长阳、秭归、五峰、竹山、竹溪等县(市、区),选用适宜品种,提高复种指数,发展间套复种面积,提高单作或间套作玉米单产水平。

二是鄂北岗地玉米种植区。包括襄樊市的宜城、枣阳、谷城、保康、襄阳、南漳等县(市、区),可扩大种植规模,增加饲料玉米生产能力。

三是江汉平原及鄂中丘陵区。包括武汉、荆州、荆门等地,主要有天门、潜江、仙桃、钟祥、京山、汉南、新洲、荆州、江陵、松滋、公安等县(市、区),发展鲜食玉米生产和玉米套作模式具有一定潜力。

(4)马铃薯布局。根据省政府2008年制定的《湖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抓好鄂西高山种薯优势生产区,鄂西低山粮、加、饲产业区,平原菜用、加工薯产业区和鄂东南丘陵特色商品薯产业区的基地建设,力争各类马铃薯基地建设突破500万亩。

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一是鄂西粮用、加工及饲料薯板块。包括恩施州、宜昌市、神农架林区和十堰市海拔1000米左右马铃薯产区,主要有兴山、宣恩、咸丰、长阳、秭归、建始、恩施、巴东、利川、五峰、竹山、竹溪等县(市);二是平原菜用、加工薯板块。以江汉平原和汉江流域为主体,包括荆州、襄樊、宜昌、荆门、随州、武汉市等市;三是鄂东南丘陵特色商品薯板块。主要包括崇阳、通山、通城、咸安、赤壁、嘉鱼、阳新等县(市、区)以及鄂州和黄冈市的部分县(市、区)。

种薯繁育基地建设:一是加强试管薯繁育中心的建设;二是微型薯繁育基地,主要分布在武汉市、随州市、恩施市、长阳县等处;三是原种、良种繁育基地,主要包括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神农架林区、襄樊市和黄冈市海拔1400米以上地区。

(5)棉麻布局。进一步提升棉麻生产优势,建设适纺50支纱以上的中长纤维原棉生产基地和适纺30支纱以下的中短纤维原棉生产基地,棉田面积700万亩左右。建设优质苎麻生产基地,苎麻种植面积恢复到30万亩左右。

一是建设江汉平原、鄂东和鄂北三大优质棉板块。重点建设天门、沙洋、潜江、监利、公安、松滋、枝江、仙桃、汉川等县(市)。

二是建设鄂南优质苎麻板块。包括咸安、赤壁、嘉鱼、阳新、大冶等县(市、区)。

图5 湖北省棉花生产布局图

(6)油料布局。在长江、汉江沿岸地区与鄂东、江汉平原、鄂中北地区集中建设30个“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确保全省油菜面积达到1900万亩以上,油菜“双低”优质率和商品率分别稳定在95%和65%以上。在汉江中游和鄂东大别山建设300万亩花生、芝麻板块。

一是建设鄂东、江汉平原、鄂中北 “双低”油菜板块。包括天门、仙桃、公安、松滋、潜江、枝江、江陵、新洲、浠水、鄂州、武穴、阳新、大冶、赤壁、咸安、沙洋、钟祥、当阳、宜城、监利、洪湖、荆州区、黄梅、蕲春、石首、麻城、云梦、汉川、孝南、应城、黄陂等县(市、区)。并在鄂北建设杂交油菜良种繁育基地。

二是建设汉江中游和鄂东大别山花生、芝麻板块。包括襄樊市郊区、襄阳区、老河口、谷城、南漳、宜城、大悟、红安、麻城、团风等县(市、区)。

图6 湖北省油料生产布局图

(7)蔬菜布局。按照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的要求,全省积极推进蔬菜产业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质量安全型的“三型”产业转变。到“十二五”末,全省蔬菜(含西甜瓜、魔芋、食用菌)基地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播种面积稳步发展到1900万亩。

一是城郊蔬菜。以武汉市为核心,全省16个中等城市和主产县市区郊区为据点,建立200万亩稳定的核心蔬菜基地,播种面积达到700万亩,产量1000万吨,总产值200亿元,蔬菜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保障本省蔬菜供应。

二是喜冷凉露地越冬蔬菜。在嘉鱼、天门、襄阳、云梦、应城、汉川、钟祥等县市区建立240万亩稳定的核心蔬菜基地,播种面积达到500万亩,总产量1100万吨,总产值160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以外销为主,蔬菜质量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参与支撑我国秋冬蔬菜市场供应。

图7 湖北省蔬菜生产布局图

三是高山反季节蔬菜。在长阳、五峰、兴山、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保康等16个高山蔬菜主产县市,建立160万亩稳定的高山蔬菜核心基地,播种面积发展到300万亩,总产量800万吨,总产值90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以外销为主。

四是水生蔬菜。在蔡甸、东西湖、江夏、汉川、洪湖等县市区建立150万亩标准化水生蔬菜基地,亩产量2000公斤,总产量300万吨,总产值60亿元,由自给为主向外销为主发展,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五是食用菌。在随县、远安、房县、保康、广水、钟祥、新洲、公安等县市建立高标准生产基地50万亩,鲜菇产量100万吨,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达到3亿美元以上,力争使全省食用菌总产值和产量继续稳居全国前5位,食用菌出口创汇继续稳居全国前两位。

六是西甜瓜。在松滋、石首、公安、潜江、蔡甸、江夏、宜城等县市区建立西甜瓜基地150万亩,产量400万吨,产值40亿元。

七是魔芋。在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襄樊市有关县市建立生产基地50万亩,产量100万吨,总产值50亿元,其中种植产值30亿元、加工产值20亿元,基地农民从魔芋产业年人平增加纯收入1000元以上,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8)果、茶、桑、药布局。做好水果市场细分,加快品种结构调整,抓好“早熟”、“晚熟”品种发展,实现均衡上市,果园面积发展到580万亩。突出名优茶生产,大力推广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栽培技术,提高茶园整体素质,茶园面积稳定在350万亩左右。大力推广多丝量优质蚕品种,主推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方格蔟营茧等集成技术,大力开展桑蚕茧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桑园面积发展到40万亩。强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大力推广高产栽培和无公害生产技术,重点发展黄连、茯苓、板党、玄参、白术等品种,中药材留存面积发展到500万亩,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

水果:一是以巴东、长阳、秭归、兴山、夷陵、点军、当阳、宜都、枝江、松滋、东宝等县(市、区)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柑橘板块;二是以丹江口市、郧县为核心示范区的宽皮柑橘板块;三是以老河口、枝江、钟祥、京山等县(市)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梨板块;四是以枣阳、随县、广水、孝昌、孝南等县(市、区)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桃、枣板块。

茶叶:一是在恩施、鹤峰、宣恩、咸丰、利川、五峰、夷陵、宜都等县(市、区)建设名优绿茶、宜红茶板块;二是在英山、罗田、麻城、红安、大悟、孝昌等县(市)建设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板块;三是在竹溪、竹山、房县、保康、谷城、南漳、神农架等县(区)建设高香绿茶板块;四是在赤壁、崇阳、通城、咸安、通山等县(市、区)建设名优绿茶及边销茶板块。

桑蚕:一是巩固提高鄂东优质桑蚕茧板块,包括英山、罗田、麻城等县市;二是积极发展鄂西优质桑蚕茧板块,包括郧县、郧西、南漳、远安、夷陵等县区。

中药材:一是重点打造武陵山优质地道药材种植区,包括恩施、巴东、利川、咸丰、鹤峰、建始等6县市;二是巩固发展大别山药材种植区,包括蕲春、英山、罗田、麻城等4县市;三是扶持秦巴山中药材种植区,包括郧西、郧县、房县、竹山、竹溪、丹江口、谷城、保康、南漳等9个县市。

2、畜牧业

生猪:以长江流域县(市、区)为重点,建设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生猪产业板块基地。包括襄阳、松滋、钟祥、随县(含曾都)、仙桃、潜江、当阳、夷陵、枝江、京山、南漳、恩施市、枣阳、鄂州、天门、黄陂、武穴、沙洋、宜城、通城、公安、宜都、江夏、监利、老河口等25个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汉川、安陆、大冶、阳新、巴东、利川等县市区。

肉鸡:一是以湖北同星、宜城襄大、丹江口福润、十堰市康达等肉鸡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以随州、襄樊、十堰等地为主的鄂北双亿只肉鸡产业带;二是以温氏湖北公司为龙头的鄂南亿只优质黄羽肉鸡养殖基地;三是以谷城县为主的千万只生态土鸡养殖基地。形成我省3亿只肉鸡主产区和精深加工集中地。

蛋鸡:以湖北神丹、湖北神地、武汉灵星等蛋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建设京山、应城、云梦、安陆、钟祥、沙洋、仙桃、公安、荆州区、石首、新州、浠水、团风等蛋品大县市为重点,形成鄂中、鄂东存笼过亿只的蛋鸡板块。

肉鸭:以汉口精武和飘飘鸭业、周黑鸭、鸿翔等肉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8+1”城市圈为主的亿只肉鸭产业基地。

蛋鸭:以仙桃九珠、荆州离湖、荆州小胡鸭等蛋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江汉平原为主的6000万只蛋鸭养殖基地。

鹅:生产基地集中在江汉平原、鄂中产业区和鄂南产业区。

肉牛:肉牛基地以汉江流域、大别山肉牛产业带为主,包括竹山、郧县、丹江口、老河口、宜城、南漳、谷城、襄阳、枣阳、随县、曾都、广水、安陆、京山、钟祥、天门、大悟、红安、麻城、浠水、蕲春、黄陂、利川、咸丰、恩施等25个县市,实现出栏肉牛100万头,占全省肉牛出栏的59%。

肉羊:肉羊基地主要集中在以清江流域的建始、巴东、恩施、宜都、长阳等5县市,汉江流域的丹江口、郧西县、房县、老河口、襄阳、枣阳、南漳、谷城、宜城、随县、曾都、广水等12个县市区,大别山区域的麻城、罗田、蕲春、英山等4县市,年出栏肉羊600万只,占全省800万只的75%。

奶牛:奶牛基地以武汉为中心,联合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和潜江等共8个市共同打造武汉城市圈奶业基地。其中,黑白花高产奶牛生产基地主要包括武汉、黄冈、黄石、咸宁、孝感、咸宁市郊;奶水牛生产基地主要包括鄂州、天门、潜江、仙桃四个直辖市及黄冈、咸宁、孝感三市所辖部分县市;“黄牛奶改”发展区域主要包括黄冈、咸宁、孝感三市所辖县市。基地奶牛存栏突破10万头,年产鲜奶30万吨。

蜂:集中在鄂州、麻城、黄梅,崇阳、新洲、黄陂、随县、曾都、安陆、沙洋、钟祥、京山、襄阳、枣阳、南漳、宜城、荆州区、公安、松滋、监利、石首、当阳、宜都、枝江、天门、潜江、仙桃、神农架林区、鹤峰等29个县市区。

图8 湖北省生猪养殖布局图

3、水产业

全省水产品养殖面积发展1030万亩,实现水产品总产量420万吨。建设20个名特水产品省级苗种繁育基地,良种覆盖率达到60%,建设30个稳产高产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面积达到600万亩,将我省建设成全国最大的优质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要求,结合我省各地自然条件、养殖习惯以及加工企业分布状况,在稳定发展“青、草、鲢、鳙、鲤、鲫、鳊、鲂”等8大常规当家品种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要求,大力推进特色水产品养殖。重点发展小龙虾、河蟹、斑点叉尾鮰等三大出口优势水产品和鳜鱼、黄颡、鳝鳅、龟鳖、乌鳢、鲶鱼、青虾、长吻鮠、鲌鱼、罗非鱼、大鲵、胭脂鱼、鲟鱼等特色品种(除小龙虾、鲌鱼、罗非鱼、大鲵、胭脂鱼、鲟鱼外,其它各品种均被纳入全国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图9 湖北省重点优势水产养殖布局图

(1)出口优势水产品布局

小龙虾:围绕全省“楚江红”小龙虾品牌整合和小龙虾加工业的深度开发,在潜江、洪湖、仙桃、鄂州、嘉鱼、监利、孝南、沙洋、应城、黄陂、浠水、天门、新洲、赤壁、蕲春、黄州区、钟祥、汉川、宜城、武穴等地重点建设20个小龙虾工厂化苗种繁育基地,同时在上述20个县以及公安、石首、广水、黄梅、大冶、枝江、江夏、荆州区、沙市、阳新、蔡甸、东西湖、汉南、松滋、江陵、团风、当阳、随县、京山、东宝、云梦、大悟、安陆、麻城、咸安、通城、老河口、枣阳、孝昌、襄阳等地建50个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大力推广“虾稻轮作”、“虾蟹混养”、“名优鱼类与小龙虾混养”等技术。

河蟹:围绕全省“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品牌整合打造,重点支持江夏、鄂州、洪湖、嘉鱼、汉南、监利、仙桃、汉川、赤壁、大冶、咸安、应城、阳新、浠水、公安、石首、沙洋、钟祥、天门、新洲等20个县市区。

斑点叉尾鮰:围绕全国苗种基地和鮰鱼加工出口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嘉鱼、长阳、宜都、钟祥、通山、枝江、仙桃、天门、潜江、监利、阳新、丹江口、浠水、随县、京山、老河口、枣阳、赤壁、沙洋、当阳等20个县市区。

(2)特色水产品布局

鳜鱼:重点建设洪湖市、江夏区、嘉鱼、鄂州、公安、黄陂、仙桃、监利、石首、汉川、应城、武穴、钟祥、天门、松滋、沙洋、浠水、蕲春、阳新、通山等20个县市区。

黄颡鱼:重点建设公安、荆州、嘉鱼、赤壁、新洲、鄂州、石首、监利、洪湖、云梦、汉川、天门、潜江、蕲春、黄州、松滋、江夏、黄陂、浠水、老河口等20个县市区。

鳝鳅:重点建设仙桃、监利、洪湖、嘉鱼、阳新、汉川、孝南、天门、沙洋、潜江、公安、鄂州、赤壁、咸安、通城、大悟、广水、蔡甸、武穴、汉南等20个县市区。

龟鳖:重点建设应城、京山、公安、沙市、天门、浠水、孝南、沙洋、黄陂、洪湖等10个县市区。

乌鳢:重点建设阳新、嘉鱼、云梦、汉川、沙市、监利、洪湖、公安、鄂州、蔡甸、浠水、黄梅、大冶、沙洋、当阳等15个县市区。

鲶鱼:重点建设监利、公安、嘉鱼、枝江、当阳、丹江口、麻城、天门、随县、阳新等10个县市区。

青虾:重点建设黄梅、监利、嘉鱼、鄂州、大冶、江夏、阳新、赤壁、洪湖、沙洋等10个县市区。

长吻鮠:重点建设石首、洪湖、长阳、钟祥、蕲春、夷陵区、当阳、宜都、枝江、汉川等10个县市区。

鲌鱼:重点建设丹江口、大冶、公安、当阳、宜城、黄梅、嘉鱼、咸安、江夏、鄂州等10个县市区。

罗非鱼:重点建设英山、天门、浠水、沙洋、潜江、钟祥、赤壁、应城、洪湖、襄阳等10个县市区。

大鲵:重点建设宣恩、咸丰、恩施市、竹溪、房县、竹山、丹江口、嘉鱼、当阳、夷陵、五峰、京山、神农架、东西湖、郧西等15个县市区。

胭脂鱼:重点建设孝南、东西湖、荆州区、嘉鱼、当阳等5个县市区。

鲟鱼:重点建设荆州区、宜都、长阳、当阳、蔡甸、麻城、仙桃、洪湖、广水、沙市等10个县市区。

4、农村能源

户用沼气:建设重点放在十堰、黄冈、宜昌、襄樊等地。

小型沼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荆州、黄冈、襄樊、宜昌、仙桃、天门、潜江等地。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武汉、黄冈、孝感、襄樊、荆州、仙桃、天门、潜江等地。

秸杆气化(固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仙桃、天门、潜江、黄冈、襄樊、十堰、荆州、咸宁等地。

5、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应遵循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选择交通条件优越、农产品原料富集、市场辐射范围广泛的地点组织生产,并尽可能集中布局,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应充分发挥我省农业资源优势,围绕优质稻、棉花、双低油菜、生猪、水禽、水产品、食用菌、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加快板块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一批标准化原料加工基地,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

四、主要任务

(一)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1、稳定发展粮棉生产

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由6100万亩增加到6200万亩,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继续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改进品种结构;稳定发展水稻、小麦生产,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调出能力强的核心产区;扩大玉米、大豆等旱粮生产,提高饲料用粮自给率;实施“籼改粳”工程,提升粳稻市场供应能力;突破性发展马铃薯生产,大力减少冬闲田;适应纺织和加工需求,进一步建设棉麻板块基地。大力推进粮棉高产创建,抓好示范优良品种、集成高产技术、加强病虫草害防控、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机械化生产等五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示范片种植水平,带动粮棉生产大面积平衡增产。到2015年,力争全省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单季稻亩产达到700公斤、双季稻亩产900公斤、小麦亩产500公斤、玉米600公斤、马铃薯达2000公斤(鲜重)、棉花亩产达到100公斤。

2、着力做大油菜产业

积极构建双低油菜籽生产新模式,以组织统一供种为基础,以创建品牌为抓手,实现油菜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加大产业政策导向为切入点,培植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将油菜产业由单一的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品牌、效益型的产业化发展。重点加强双低油菜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殖体系建设、双低油菜标准化技术示范体系建设、双低油菜加工示范体系建设、双低油菜品牌与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双低油菜优良品种和高产高效技术,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着力培植双低品牌,建立双低油菜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促进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我省油菜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到2015年,力争全省油菜种植面积1900万亩,比“十一五”期末增12%;达到双低标准的油菜面积1000万亩,占油菜种植面积的50%;油菜籽单产达到140公斤,增长8%左右,总产达到266万吨,增长12.5%。

3、发展壮大蔬菜产业

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加大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化,培植10个产值过亿元的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带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我省高山反季节蔬菜、水生蔬菜、越冬蔬菜、魔芋、食用菌的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扩大我省蔬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蔬菜集约化育苗,走土地节约型、高效集约型的路子。努力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强力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加强和完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的建设,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严格建立和执行蔬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销地准入制度、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确保蔬菜产品安全。力争到2015年,全省蔬菜、食用菌、魔芋、西甜瓜的播种面积达到1900万亩,总产量3800万吨,总产值660亿元,蔬菜产业综合效益突破1000亿元大关,出口创汇突破4亿美元大关。

4、加快发展果、茶、桑、药等特色产业

加大水果、茶叶、蚕茧、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区域结构调整的力度,力促经济作物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果、茶、桑、药等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稳定提高长江三峡、丹江库区、鄂北等地柑橘、桃、梨优质板块基地的生产规模,主攻品质,提高效益;继续加强鄂西南武陵山和宜昌三峡名优绿茶和宜红茶产区、鄂东大别山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产区、鄂西北秦巴山高香绿茶产区和鄂南幕阜山名优早茶与边销茶基地生产能力建设,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着力打造名优品牌,重点开发采花毛尖、萧氏茗茶、武当道茶、恩施玉露、秭归脐橙、宜昌蜜桔、邓村绿茶、英山云雾、鹤峰翠泉茶等名优产品。高档次开发乌龙功夫茶生产,加快恢复发展宜红茶生产,实现我省乌龙功夫茶产业突破性发展。利用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扶持中药发展等政策机遇,促进蚕茧、中药材生产迈上新台阶。争取到2015年末,全省果、茶、桑、药等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1600万亩(包括500万亩中药材留存面积),实现农业产值20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以上。

5、大力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猪禽生产,突出发展奶业生产,加快发展肉牛肉羊生产。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大别山区、武陵山区、鄂北岗地草食畜牧业、江汉平原为中心的生猪养殖业、汉江流域和大别山等地区的肉羊养殖业、以武汉为中心的奶牛养殖业等优势区域的开发。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着力推进家庭式规模养殖,以奖代补,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推广,“清洁工程”建设。加快畜禽良繁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施“种源工程”,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切实提高我省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实施“放心肉蛋奶”工程,切实提升畜产品安全水平。力争到2015年,全省猪、牛、羊、禽出栏(笼)数量分别达到4500万头、170万头、800万只、60000万只;肉、蛋、奶的产量分别达到500万吨、200万吨、35万吨。

6、稳步提高水产业质量与效益

以“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为发展前提,走“湖泊拆围、水库限养、江河禁捕、改造鱼池、加工带动、品牌增值”的发展之路,大力转变水产发展方式,发展现代渔业。着眼于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渔业养殖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重点搞好全省500多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抵御大灾、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的标准,分批进行改造,重点改造进排水渠道分离、池塘清淤和护坡,实现精养鱼池水、电、路、机械配套,规模化连片发展的格局。优化水产业品种结构,继续支持以小龙虾、河蟹、斑点叉尾鮰、黄鳝、黄颡、泥鳅、武昌鱼、龟鳖、鳜鱼等重点品种为龙头的“一鱼一产业”快速发展,集中全省力量,整合打造“一虾一鱼一蟹”三大品牌(“楚江红”小龙虾、“洪湖渔家”生态鱼、“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加大名特珍稀品种的保护与市场开发力度。发展规模养殖与特色养殖,建设县市有大板块、乡镇有专业基地的各具特色的水产板块和水产大县。拓展水产业增值空间,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与观光渔业。实施渔业生态环境修护工程,提高水产集约化养殖水平。加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监测,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大渔业科技创新力度,重点解决制约我省小龙虾、黄鳝、鳜鱼、河蟹等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提高全省水产业市场竞争力。争取到2015年,全省放养水面稳定在1030万亩左右;产业全行业总产值1270亿元,其中渔业产值550亿元,加工业等二产业产值270亿元,三产业产值450亿元;水产品总产量420万吨;水产品加工率由2010年的31.6%提高到36%;出口创汇突破3.3亿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10300元。

7、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

以市场为导向,引导饲料企业重组与兼并,加快饲料企业规模化、集团化进程,全面提升饲料行业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提高行业竞争力;优化饲料产业结构,满足不同养殖方式和养殖目的的需求;加快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制与应用,加强饲料基础科学的攻关研究,大力推进饲料工业科技进步;全面贯彻落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狠抓饲料质量安全,加强标准化和质检工作,完善饲料行业监管监测体系,规范饲料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地区布局,形成结构合理、添加剂生产与饲料加工能力相适应、较为完善的饲料工业体系。争取到2015年,饲料总产量达650万吨,其中:配合饲料产量540万吨,浓缩饲料90万吨,预混合饲料20万吨,饲料工业总产值达240亿元。

8、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

立足于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区域特色农业和出口基地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增强我省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性,进一步扩大我省农业的对外开放度。加强出口农产品专业基地建设,大力培植食用菌、蔬菜、茶叶、水产品等特色明显、集中连片、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推进出口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建立出口农产口基地备案制度,引导和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备案基地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力争“十二五”末,培育2-3家农产口出口超过5000万美元、10家出口超过2000万美元、30家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型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创建2-3个出口农产品知名品牌,全省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12亿美元。

(二)强化农业基础保障,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1、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粮食主产区的灌排骨干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水库、管道、干支渠及渠系建筑物的蓄、引、输配水安全等问题,恢复、提高其蓄引输配水能力,减少输配水损失和管理上的漏洞,提高灌水效率和灌溉保证率。开展田间节水灌溉示范与推广,加强基本农田沟、渠、桥、函、闸等小型田间工程建设,完善田间排灌系统,修建和改造田间工作道,配套完善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在鄂北岗地、鄂东南丘陵区和城郊经济作物区大力推广管道防渗、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技术。争取到2015年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00万亩以上。

2、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

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切实稳定耕地面积,确保“十二五”末全省耕地总面积达到6900万亩以上,基本农田划定面积不少于5700万亩。大力开展标准粮田和基本口粮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和坡耕地改造,扩大秸秆还田、商品有机肥、绿肥等有机肥料应用,培肥改良土壤,实现“藏粮于地”。切实加强土肥水资源合理利用,有效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耕作对土壤层的破坏。完善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法规,实行肥料应用准入与主推制度。制定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办法,确保新增耕地质量。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与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加快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和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开发应用土壤肥料、农田节水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到2015年末,全省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达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5%,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62.7千克/亩以内,化肥利用率提高到35%,全省高产稳产农田比例达到40%。

3、提高种子供给保障能力

建成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种业科研创新中心,加大种子科技创新力度,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良种选育有突破性进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良种贡献率,争取到2015年,全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根据全省农作物优势区域布局,在省内建立专业化、现代化良种繁育体系和种子生产基地,推行种子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确保省内种子基本自给,到2015年,全省建成稳定的标准化的杂交稻种子生产基地5万亩,常规水稻种子基地5万亩,小麦种子基地10万亩,优质油菜种子基地5万亩,水稻、小麦种子自给率达到60%以上;改善省、市、县三级种子管理机构管理与调控手段,提高种子快速检测鉴定能力,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种子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强化服务功能,到2015年,力争省级每年具备可承担2000份样品的转基因检测或品种真实性鉴定任务的能力;完善种子储备制度,建立种子分级储备制度,增强抵御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能力,力争全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种子储备总规模达到市场需求的8%左右。

4、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

针对我省农作物病虫害灾害情况,制定防灾抗灾预案,着力增强植保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提高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应急防控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提高监测手段和病虫害信息传递能力。推广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为重点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安全、有效的植保器械。大力使用机械化作业,强化农业机械作为防控病虫害的手段。加强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建设,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示范与推广的力度。强化农药登记管理,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加强检疫性病虫害的检疫和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预警,严格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争取到2015年末,全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达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农作物病虫害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提高化学农药利用率20%,化学用药量减少10%,农药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一步提高我省农业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全面促进湖北农业科技进步。推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低碳技术等新型前沿科技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运用,力争在农业特色种、专用种培育上取得突破,在农产品安全生产、动植物重大灾害防控、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源和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一批核心技术。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农业设施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发挥农业科技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力争“十二五”末全省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普及率达到90%,免耕、直播、机械化操作为主的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应用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2、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农机购置补贴等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政策扶持,调动农民购置与运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重点提高粮、棉、油、茶等主要作物在耕作、播种、收获、加工等环节机械化作业程度,对农业生产短缺、农民急需的农业机械,加大开发、引进和推广的力度。支持农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农机产品的适用性、耐用性和安全性。切实加强农机具售后服务,维护农民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完善农用燃油供应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省农机化发展预期目标要求的农机作业服务、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化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加强示范基地、机耕道建设,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和安全监理能力。加快血吸虫疫区“以机代牛工程”的推进,在“十二五”期末疫区实现机械化操作,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5%,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950万千瓦,拖拉机达到180万台,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5%、40%、75%。全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3、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按照多模式、广覆盖、重服务、求实效的要求,整合资源,共享平台,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金农工程项目建设,开发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农业综合信息采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业市场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五大应用系统,健全县、乡农业信息服务站;完善“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办好农业远程教育网,实现农业远程教育县(乡)全覆盖,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广、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形成网上直播、视频点播、双向交互,实现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之间多途径、零距离、高效率沟通;完善农业视频会议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办事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办好湖北农业信息网政务门户和农业网站集群,逐步实现网上办事、在线沟通和公众互动;做大做强湖北农业信息网商务门户,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四)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1、大力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

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围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生猪、肉牛、肉羊、禽蛋、肉禽、水禽、水产品、食用菌、蔬菜、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实施绿色农业产业工程,依托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一批绿色食品标准化板块基地和标准化原料加工基地,以农业标准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到2015年底建立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体系。制(修)订无公害绿色农业地方标准100项。全省共建设100个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园),其中武汉城市圈建设25个国家级和省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园),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25个国家级和省级有机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园)。全省绿色和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500万亩以上。重点扶持100家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培植500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2、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湖北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坚持“政府推动、抓大促小、控制源头、综合监管”的原则,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和投入品使用记录,实行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终端全程质量安全监控和可追溯制度,实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制度,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农药、化肥、兽(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严格执行投入品登记制度、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加大违禁投入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力度,净化农产品质量市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到2015年末,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基地)、销售企业(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自律性检测网络。提高检测能力,提升检测水平。到2015年,省级每年监测频次4次,范围覆盖17个市州,监测农产品种类达到40种,抽检样品达到1.2万个,市级年定量监测样品达到3000个,县级年定量监测样品达到1000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按照试点、推广、普及的原则,建设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平台,网络市、县、乡镇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经销企业的监控点。逐步构建网络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建立农产品质检机构管理机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加强质检机构的综合考核评估,实行质检机构等级管理制度。加强检测人员和监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4、发展品牌农业

大力推行农业部“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品牌认证、HACCP认证、GAP认证和农产品名牌评定,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以名特优新农产品为重点,以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建立完善农产品品牌认证奖励机制,培育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谋划、打造、宣传一批在全国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通过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大力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整体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争取到2015年全省通过国家“三品一标”认证品牌总数达到4500个,总产量达到1600万吨,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农业类全国知名品牌30个以上。

(五)促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

大力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以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使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经营的规模经济效益。力争到2015年全省所有县(市、区)、乡镇(街、办)建立土地承包档案;50%的县(市、区)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并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薄;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80%的县(市、区)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80%的乡镇(街、办)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坚持效益优先原则,把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紧密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扶持本土企业为主原则,培植一批造福一方百姓、带活一方经济、带动一方产业的本土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各种加工型、物流型、科技型的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成为带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骨干力量。建立、完善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密切利益联结机制原则,采取行政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把基地农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健康发展。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向适宜区域合理集中,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提升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加大

第四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方兴未艾(推荐)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方兴未艾

党的十六大以来,云南农业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路径逐渐清晰。省第九次党代会更是明确提出,云南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这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有机对接的一次重新出发,是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的又一重大提升,现在,云岭大地上,呈现出抓特色、壮产业、谋发展的生动景象。

这两天正是元江芒果大量上市的时候。在众多品种中,最受欢迎的是金凤凰芒果。它是从元江现有的130多个芒果品种当中进行改良之后脱颖而出的。过去,元江芒果品种虽多,但形不成品牌,制约了芒果产业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元江县通过选取良种,逐步实施了芒果品种改良。目前,当地以金凤凰、四季芒、翠绿、台农一号为主的品种改良面积已达1万2千多亩。改良后的效益一下就出来了。

销售商浦丽红说:三年芒市场价斤价是在五六块钱一公斤,但是我们改良成金凤凰以后,现在的市场价是35到40块钱一公斤。

与元江芒果一样,我省一些新兴特色农业正是因为融注了现代科技这个内核,才实现了从粗放走向精致、从常规走向特色、从产品走向产业的特色发展之路。

对祥云县的蔬菜种植户来说,龙云公司就是当地蔬菜生产的火车头。公司在当地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对当地的蔬菜种植业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实现农民工资性收入3000多万元。

云南省特色农业从零星分散经营到规模发展再到特色产业带初步形成,不断升级。我省不少地方用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形成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云南嵩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就是一个农业企业集聚的洼地,目前园区建成高档花卉种植示范基地、精细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和优质粳稻种植示范基地达26000亩。在昆明虹之华 1

园艺有限公司,员工们正忙着完成来自日本的200万株菊苗的订单。公司自2005年入驻园区后,企业的发展一年一个台阶,2011年出口菊花种苗上亿枝,产值3000多万元,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菊苗菊插穗生产企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设施完善的园区是吸引他们入驻的条件,但更多的还是云南独特的自然环境。

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建平说:现在我们公司面临着和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种苗的竞争,但是,有一半品种在他们那里无法实现种植生产,这就是我们的(高原)特色。

和虹之华公司一样,英国太古公司、荷兰安祖、台湾真善美等近30家世界知名花卉企业也因为独特的高原环境入驻园区,而彼此之间又形成产品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现在,园区年产值达3亿元,出口规模达4000万美元,位居全省第一。

云南嵩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管委会主任助理汪永祥说:农业示范园区最大的好处,就是通过引领示范、构建平台,实现产业集聚,把多家农业企业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拳头,一加一大于二,共同闯市场,形成产业效益的最大化。

云南省农业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围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扩大其辐射和带动作用。要重点建设高原粮仓、山地牧业、特色经作、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

云南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张玉明说:我们要用城乡统筹,三化同步这个理念来统领我们的农业,特别是高原特色农业,另外就是要用高科技,要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来助推我们的农业,用市场理念来规划我们的产业,助推我们的产业,还有一个就是培养一批现代的农业来发展我们的农业。

随着桥头堡战略的实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的定位,将使云南站在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地上,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2011年,全省农牧渔业总产值达2770亿元,比2002年的684亿元增加 2086亿元。全省粮食总产值达1755.6万吨,比2002年增加330.9万吨、增长23.2%。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722元,比2002年增加3113元、增长193.5%。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由2002年的1559个增加到2011年的4613个。(来源:人民网)

第五篇:云南十二五畜牧业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成为我国畜牧业主产省之一,已进入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特色畜牧业转变的发展阶段。把我省由畜牧大省发展成为畜牧强省,加快现代特色畜牧业发展进程已成为我省畜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为把我省由畜牧大省发展成为畜牧强省,大力推进我省特色现代畜牧业建设,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农业厅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全省畜牧业发展实际,特进行本规划研究。

一、“十二五”期间畜牧业回顾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时期,我省畜牧业持续发展,畜产品产量有了显著提高。2010年,全省畜牧业产值598.14亿元,肉类总产量487.47万吨,蛋类产量36.14万吨,奶类产量62.79万吨,都超额完成“十一五”计划。

1、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我省畜牧业实现了的四个突破:一是肉类总产突破400万吨,达487万吨,增187.43万吨,年均增长10.19%;二是奶类产量突破60万吨,达62.79万吨,增30.11万吨,年均增长13.95%;三是生猪出栏率突破130%,达130.22%,提高16.12个百分点;四是肉蛋奶人均占有量突破100千克,达107.38千克,增29.22千克,年均增长6.56%。畜牧业产值接近600亿元,达598亿元,比2005年增258.46亿元,年均增长11.98%;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3.41%。我省已成为全国的畜牧业主产省之一,生猪存栏居全国第6位;牛存栏居全国第6位,羊存栏居全国第12位。在保障市场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专业化、规模化程度提高

我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养殖小区的建设大大加速了畜牧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步伐。2010年我省出栏肉猪50 头以上的户数出栏猪占全省25.1%,比2005年提高15.4个百分点;出栏肉牛1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出栏肉牛占全省12.9%;出栏羊30只以上的养殖场(户)出栏羊占全省27.8%;出栏肉鸡2000只以上场(户)出栏肉鸡全省67.1%;蛋鸡存栏 500只以上的规模饲养户存栏蛋鸡蛋占全省的77.19%,生产鸡蛋占全省82.4%;饲养奶牛10头以上的规模饲养户饲养奶牛占全省的22.24%,牛奶产量占全省19.9%。畜禽饲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雏形已经形成,传统畜牧业正逐步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3、优势产区已经形成

面对新的形势,我省制定了《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大了对畜牧业优势区域的扶持,形成了一批产业聚集度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畜牧业优势产区。形成以曲靖、红河、昭通、文山、昆明、大理、等6州市为代表的生猪主产区,2009年生猪出栏和猪肉产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68.97%和72.02%;以昆明、大理、红河为中心的奶牛生产区,奶牛饲养量和牛奶产量分别占全省的94.41%和92.26%。以文山、大理、曲靖、昭通市为主的肉牛主产区,黄牛存栏占全省44.53%,牛肉产量占全省51.7%;以曲靖、大理、楚雄、昆明、丽江为主的山羊主产区,山羊存栏占全省63.18%,羊肉产量占全省67.4%;以昆明、玉溪、曲靖、红河、大理等地为中心的家禽主产区,鸡肉、鸡蛋产量分别占全省的64.23%和78.96%,畜牧业优势区域已经形成。

4、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突破。

因看好养殖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良好前景,全省涌现出各种畜牧产业化经营形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把由单家独户分散养殖经营的畜牧业,推向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2009年全省上规模的畜牧业龙头企业达435个,2009年全省共加工肉类35.81万吨,奶类25.01万吨,畜产品加工值达389.17亿元,带动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生猪屠宰1159.55万头,火腿加工4.06万吨;家禽年屠宰加工7565.85万只;牛屠宰加工87.73万头,羊屠宰加工170.96万只。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带动了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5、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我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央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大幅度增加了畜牧业投入,实施了一批畜牧兽医重大建设项目。十一五期间是云南畜牧业投入最多的时期。一是中央畜牧业建设投资增长幅度较大。建设了一批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石漠化治理、动物防疫体系、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血吸虫病防治工程等。二是省级财政对畜牧业的投入保持了平稳增长。这些资金主要用于畜牧业产业化、畜牧科技研究和推广、疫病防治、畜禽标准化基地建设、饲草饲料基地建设、品种资源保护等方面,对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也从培植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逐年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三是社会资金投资畜牧业大幅度增加。一些从事矿业、建筑的民营企业看好畜牧业,投资畜牧业,对我省畜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投入的增加,改善了畜牧业基础设施,稳定了科技队伍,强化了科技支撑和服务体系,促进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为我省畜牧业保持又快又好发展起到了保证作用。

6、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成效明显

我省是我国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十一五期间开展了大规模的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槟榔江水牛、兰坪乌骨绵羊等18个品种新发现的遗传资源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列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达到11类56个品种。为我促进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在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坚持保护、选育、利用相结合,以利用促选育、以选育促保护的工作方针,十一五期间采取保护区、种畜禽场保种与群众保种相结合的方法,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强濒危畜禽品种的本品种选育,按畜禽品种保护类型,分不同层次开展工作,重点对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的9个品种和槟榔江水牛、云南鹅等品种加强保种场(资源场)、保护区建设,进行原地保护,避免了优良畜禽遗传物种的消失,使一些地方品种的生产性能和种质特性得到了提高,种群规模和数量逐年增加,在畜牧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7、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各级坚持把疫病防治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重中之重的措施来抓,切实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制定并实施了《云南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积极争取资金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动物疫病防治的手段和能力明显提高;切实加大畜禽疫病防控工作力度,强化疫情监测与处置,严格实施强制免疫,在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的同时,常规疫病和专项病的防治工作力度得到加强。猪瘟等常规疫病免疫密度保持在95%以上;切实加强流通环节监管,不断扩大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范围,实行严格的引种审核和检疫制度;切实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省级和各州、市、县分别组建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县乡兽医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各级动物防疫机构和防疫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切实加强对防控工作的指导,使我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牲畜口蹄疫等重大疫病发病数及其造成的损失明显降低,牛结核、布氏菌病、血吸虫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监测与防治初见成效,发病率和发病区域明显减少,确保了省内未出现重大动物疫病的暴发和流行,畜禽死亡率控制在了较低水平。

8、畜牧业科技推广向纵深发展

各地坚持以畜禽良种推广为突破口,不断深化科学养畜实用技术推广。特别是实施了生猪、奶牛(奶水牛)、肉牛良种补贴项目,加强人工授精技术推广,还结合云南实际,重点推广了生猪、奶牛、肉牛和肉羊标准化生产技术,引导畜牧业向品种良种化、技术规范化,生产标准化、产品规格化发展。2010年,全省推广生猪杂交改良,580.99万窝,其中人工授精364.54万窝;推广良种禽2.3亿只,比上年增15.02%,其中省内自给0.78亿只,比上年增14.7%;完成牛冻改75.36万头,同比增8.38%,其中黄牛冻改46.07万头,水牛冻改17万头,奶牛冻改12.3万头,分别增长9.65%、4.8%、9.04%;推广良种蜂31.35万群,比上年增5.2%;其中中蜂改良20.14万群,比上年增3.8%。猪瘟免疫密度保持在95%以上。科学养畜技术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二)我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畜牧业生产水平不高

我省的能繁母猪年提供出栏的肉猪只有10.35头,全国平均为14头,丹麦已达到20头;父母代肉种鸡年提供的商品鸡苗不到100羽,而国内多数场已达到125羽,国外有的场到140羽左右。我省出栏牛平均胴体重为102公斤,全国平均为147公斤,世界平均为199公斤,美国达到305公斤。不仅种畜禽提供的商品数量低,而且个体产肉量也较低。

2、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省耕地资源稀缺,但耗粮高的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仍高达81%,远高于全国60%的水平,草食家畜特别是牛羊肉的比重仅占7.8%,远低于世界平均26.3%的水平;我省肉蛋奶产量的比例为100 : 37:15,奶类产量明显偏低。畜产品质量不高,名、优、特产品数量不足。瘦肉型猪所占的比重虽然有所提高,但总量仍然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优质禽肉,特别是一些具有独特风味的地方性产品供不应求;目前我省由于牛肉生产的品种参差不齐,有的属于土种牛,有的属于引进品种与本地牛的杂交后代,也有部分属于淘汰的役用牛,在产肉性能、生长速度、肉质、饲料转化率方面,与专用肉牛品种有明显差距,导致我省牛肉档次提升难度很大,大多属于中低档次,优质牛肉和高档牛肉的产量较少,比较效益低,制约了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3、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和省加大了投入力度,加上市场看好,促进了云南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民营企业纷纷投资建设种畜禽场,使种畜禽场数量不断增加,饲养规模逐步扩大,供种能力和供种质量稳步提高,并逐步向规模化,良种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基础太差,投入不足,已经建成的种畜禽场普遍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原种场一扩繁场一商品场的良种繁育体系结构层次不明,布局不合理,分工不明确,供种质量不高,体系不配套等问题。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和畜牧业生产发展不平衡,导致我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发展也不平衡,一是畜种之间的不平衡,我省种猪场建设相对较多,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猪价大幅上涨,加上国家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投入增加,各地纷纷投资建设种猪场,使猪良种繁育体系大大加强。而种牛、种羊和种禽场建设相对滞后,除牛由于大力推广细管冻精,可以基本满足改良工作需要外,种羊、种禽等供种能力严重不足。由于缺少优质种羊,农民自选、自繁、自用低劣品种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品种退化。由于种禽供种能力严重不足,每年需要从省外调进大量的禽苗,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带来的疫情隐患。二是地域之间的不平衡。我省种畜禽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昆明、曲靖、玉溪等州市,而其他州市则很少,即使有,规模也很小,甚至还有州市种畜禽场还是空白。

由于种畜禽场普遍存在规模小,实行多品种混养,设施简陋,设备匮乏,技术力量薄弱,选育和繁育手段落后等问题,多数没有开展育种工作的能力。种畜禽场还没有成为育种工作的主体,有计划的选育工作基本没有开展。已开展育种工作也只重视采取杂交育成等方式培育新品种,开展引进品种的选育提高或参加全国性育种协作组的很少。普遍存在重引进轻选育的现象,导致出现“引种一维持一退化一再引种”的恶性循环,导致种畜禽质量难以提高,只有耗费大量的资金频繁调进种畜禽。

4、生产方式落后,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我省畜禽养殖仍以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分散的生产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和趋同性,难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行业内的协调和调控。据统计,2010年我省出栏肉猪50 头规模户出栏猪数占全省出栏数的25%,全国平均水平为60%;全省出栏肉牛1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出栏肉牛只占全省的12.9%;全省出栏羊30只以上的养殖场(户)出栏羊只占全省27.8%。这种以分散养殖为主的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不仅难以保证畜产品有效供给的,对粪污进行有效处理,更难以保证畜产品安全。同时,由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没有充分发育,现有的一些合作组织也没有自己创办的、利益联系紧密的加工企业,养殖者在产业链中处于高风险、低收益的弱势地位,难以从流通加工环节中分享更多利益,在价格市场波动时,农民很容易遭受打击。

5、产业化水平低

养殖业龙头企业有所壮大和发展,涌现出一批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仍然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加工增值少;产品质量不高、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差,管理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科技和制度创新能力不足;一体化、集团化程度不高、品牌少,知名度低等弱点。

6、动物防疫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动物疫病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近年来国内局部地区重大动物疫情仍然时有发生;周边国家动物疫情依然存在,对我省形成了很大威胁。目前,我省动物疫病预测预报体系还不健全,动物防疫监督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畜产品药物残留监测体系不健全,疫病扑灭缺乏足够物质保障等问题,各类药物、化学物质、激素残留和污染对畜产品卫生质量的危害也日益加重,影响了畜产品需求的进一步增长。依然严峻的动物防疫形势与未来畜牧业发展以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要求极不适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7、服务体系和队伍建设薄弱

基层畜牧科技推广机构基础设施较为脆弱,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我省乡镇畜牧科技推广机构现有基础设施多建于上世纪五十到八十年代,建设标准偏低,绝大部分是旧房,50%以上是危房,30%的机构租用办公用房,89%的机构无试验示范基地,75%的机构没有交通工具,57%的机构没有技术推广及办公必备仪器设备。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基层畜牧科技推广机构面对着广大农村和农民,加之我省特殊的高原山区地理交通条件和生产工作环境,基层农技人员工作环境仍然比较艰苦。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投入,使各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大大加强,但在畜牧科技推广体系上基本没有投入。随着兽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畜牧兽医站都分成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卫生监督所、畜牧(改良站、草山饲料)站等机构,机构分设后,原有的资产,特别是实验室仪器设备、工作用车等基本都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所购置,畜牧(改良站、草山饲料)站等机构基本没有实验室,更没有仪器设备,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8、资金投入不足,而且分散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我省在畜牧业方面的投入在保持了较高水平,但结构不合理。由于动物防疫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动物防疫,用于发展生产的资金十分有限。由于各地财政普遍困难,省级有限的畜牧业发展资金要既要考虑产业发展,又要考虑平衡,面面俱到,导致资金安排分散,难以集中有限的资金,突出发展重点,做到重点投资,重点发展。

二、发展环境分析

(一)云南具有发展特色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和潜力

具有独具特色的立体气候,适宜各种作物、牧草和畜禽的生长繁衍。

1、具有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

椐近年来开展的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全省有14类183个具有肉质好、耐粗饲、抗逆性强等特点的畜禽遗传资源(不含引进品种)。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中的畜禽遗传资源有56个;乌金猪(大河猪)、撒坝猪、滇南小耳猪、藏猪、西双版纳斗鸡、茶花鸡、圭山山羊、宏水牛、独龙牛(大额牛)等9个畜禽遗传资源列入2001年“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8年以来,槟榔江水牛、兰坪乌骨绵羊等17个畜禽遗传资源通过国家鉴定。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是发展特色畜牧业,开发特色畜产品重要的物质基础。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我省畜牧业资源,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结合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培育出新丽江马、云南48-50支半细毛羊、大河乌猪、滇撒猪配套系、滇陆猪等新品种(配套系)。先后从国外引进了一批世界知名的优良畜禽品种,如杜洛克、长白、约克等瘦肉型猪;1996年以来,省政府又投巨资,先后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引进良种肉牛362头建立了西门塔尔、短角牛和婆罗门三个纯种牛场,从澳大利亚引进波尔山羊、萨能羊、努比山羊等优良品种,已经广泛应用于我省畜禽品种改良,提高了畜禽生产性能,加快了良种化进程。

2、牲畜饲养量大

2010年全省牲畜存栏5943万头(只),其中生猪存栏3697万头,居全国第5位,牛存栏976万头,居全国第6位;水牛存栏317万头,居全国第二位;羊存栏1093万只,居全国第12位。肉牛、肉羊在东南亚市场极具竞争力;由于气候十分适合发展奶牛、奶水牛业,而且奶水牛业发展在品种改良、规模饲养和水牛奶加工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有希望发展成为南方重要的奶源基地,并走向面向南亚、东南亚。

3、饲草饲料资源丰富

云南四季如春,水热光照充足,适宜牧草生长,全省有11个草原类,占全国草原类的61%,150多个草原型。有天然草地153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8.86%),居全国第7位,位居南方省区之首。其中宜牧草地1193万公顷,占草地面积的77%,理论产草量55亿吨,相当于870万个黄牛单位。已采集到的草地植物中有各种草原植物199科,4958种,其中饲用植物有3200多种可供牲畜食用,其中常见植物1500种,优质饲用植物500—800种;还有1600万吨农作物秸秆可供开发利用。

云南矿物和维生素饲料资源也很丰富,是全国饲料级磷酸氢钙的重要生产供应基地;全省每年用于饲料的粮食约150万吨,每年约有糠麸164万吨,饼粕20万吨,农作物秸秆2000万吨,薯类160万吨。

(二)具有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农产品零关税的逐步实施,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水、陆、空)为云南畜产品的外销提供了无限的便利。为畜产品进入东南亚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市场空间,有利于提高云南畜产品的知名度,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一是区位条件优越。云南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处在拥有33.6亿人口的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结合部,向东可与珠三角、长三角相连,向北可通向四川和中国中西部腹地,向南可通过建设中的泛亚铁路东、中、西三线直达东南亚国家的河内、曼谷、新加坡和仰光,向西可经缅甸皎漂、孟加拉吉大港沟通印度洋,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中心枢纽,是我国不绕经马六甲海峡通往南亚、中亚、印度洋,进入欧洲、非洲最便捷的陆上通道。背靠大西南,与中西部的广大经济腹地相连,是泛珠区域走向东南亚、南亚最便捷的陆上通道。可以从陆上沟通中国、东南亚和南亚三大市场。地理区位最优、面临市场最广、与东盟及南亚和中东国家互补性最强。独特的区位优势,奠定了云南在中国西部特别是大西南对外开放格局中的经济战略地位,成为大西南对外开放走向东南亚、南亚及印度洋沿岸的门户和通道。

二是与邻国关系稳定。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在文化等方面具有诸多共同点和关联性,相互交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多年来,云南省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同周边各国建立了密切的、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

三是对外连通条件大为改善。近年来,我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路为主体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目前,云南通向中西部的7条省际干线高等级公路、8条干线铁路,以及经云南通往边境地区的4条干线公路和4条干线铁路均已列入国家中长期规划,正加紧建设或提升改造,全程1800多公里的昆曼高速公路全面贯通,腾冲—缅甸密支那高等级公路已通车,全省通往国内城市和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航空网络基本形成,大大提升了云南与国内外市场间的通达能力。

四是与东南亚、南亚的经济互补性强。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在发展阶段、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和消费水平等多方面,有着相当明显的互补性。比如: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在能源、矿产、林业、农业、旅游资源禀赋和经济技术互补性强,通过关税减让,将为相关农业企业在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如畜产品、水果、蔬菜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出口机遇,为云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

(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为畜牧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党的十七大和十一五期间每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突出了畜牧业在今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地位,发展畜牧业已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稳定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目前,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仅出台了许多加速畜牧业发展的政策,而且加大了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为我国未来畜牧业的持续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7月5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指出,今后十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经济综合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基地,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在具体措施方面明确提出,首先要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牧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我省畜牧业的发展将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随着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进入,我省经济将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将大幅度提高,进而对全省畜产品消费形成巨大的拉动作用。二是立足于我省的资源优势,通过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和石漠化治理,既可使我省草原生产力得到提高,草食畜和奶类生产加快;又可大大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这将对全省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共云南省委八届九次全委会提出了“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教育现代化‘四轮驱动’,加快推进两强一堡’(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战略的步伐”的目标与举措,把农业产业化提到加快推进云南“两强一堡”战略的高度。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加快推进云南“两强一堡”战略“四轮驱动”之首。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011]11号),明确提出要依托国际大通道,优化产业布局,将云南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我国重要的出口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生物产业基地;推进大江大河上游森林生态建设、水土保持和重点区域石漠化治理,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把云南建成我国重要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纲领性文件,对于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现代畜牧业发展,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水平为主攻方向,进一步稳定生猪生产,加快肉牛、肉羊、奶业和特色禽发展,突出抓好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加工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着力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优化结构和布局,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减少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畜牧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畜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把畜牧业和农村的发展真正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加快云南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促使我省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迈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导向的原则

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不断调整畜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强品牌意识,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坚持政府引导,建立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培育推广适销对路的畜禽品种,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养殖效益。

2、坚持突出重点,发挥区域优势原则

尊重科学规律,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我省畜牧业产业优势区域,紧紧围绕主导畜种和产品的发展,坚持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扶持发展与畜牧业生产相配套的加工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经营的畜牧业发展格局。

3、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重点建设、草畜配套、加强管理、追求效益”的方针,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发展人工种草,推行粮草轮作,加大配合饲料、青贮和秸秆氨化为主的饲料资源开发和推广力度,实现综合利用,全面发展。

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

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创新,建立科技兴牧创新机制,增加科技投入。要注重良种选育,大力推广优良新品种,提高良种普及率;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建立试验示范基地,辐射带动生产,促进畜牧业生产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转变,畜产品产品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5、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品原则

我省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多样性,畜禽遗传资源丰富,有很多畜禽遗传资源可以开发出既有特色、又有较好经济效益的产品满足市场需要。在加强杂交改良利用的同时,要加强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重视对我省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选育和提高,实施开发式保种,以开发促保种,以保种促开发,开发出具有云南特色的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殖效益。

6、转变生产方式,产业化经营原则

坚持大力扶持规模养殖,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开发一批质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大、具有一定规模的畜产品品牌产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现代营销理念,打造畜产品“名、特、优”品牌,努力提高名牌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发展目标

加快发展我省现代畜牧业,着力从六方面提升畜牧业水平:一是提升良种化水平。良种化率提高5%以上,全省建成比较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二是提升规模化水平。畜禽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明显提高。三是提升标准化水平。主要畜产品生产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重点规模养殖场达到标准化生产并实现猪肉质量可追溯。四是提升组织化水平。全省农民合作组织增加=。五是提升产业化水平。重点龙头企业,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使产品质量水平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六是提升疫病防控水平。完善省、市(州)和县动物疫病诊断、监测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我省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七是提升科技水平。畜牧业整体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八是畜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生产与生态更加和谐;九是畜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明显增加,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畜牧业现代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使我省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迈进。

1、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

到2015年,全省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6150万头、450万头、1100万只和3.3亿只,年均递增率分别为5.74%、7.52%、10.13%和7.34%;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600万吨(其中:猪肉520万吨,牛肉68万吨,羊肉23万吨,禽肉55万吨)、50万吨、150.7万吨,年递增4.24%、6.71%和19.14%。

2、畜牧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牛羊等草食家畜占肉类总产的比重不断上升,达到25%。

3、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明显提高

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程度进一步提高,猪、牛、羊和家禽的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到35%、30%、40%和80%。主要畜产品生产基本实现依据标准生产,重点规模养殖企业达到标准化生产并实现猪肉质量可追溯。

4、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规模以上加工企业的数量和深加工能力不断增加,肉类、奶类的深加工能力分别达到60万吨和100万吨。畜禽深加工产品比重大幅度上升,到2015年实际加工量占出栏量的比重达到45%。

5、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

初步建立科学高效的动物疫情预警预报、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突发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动物防疫监督以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全面提升我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合格率由75%提高到90%;产地检疫率保持100%;建立可追溯体系,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认定达100%;市场兽药抽检合格率由75%提高到90%。

四、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一)发展方向

要按照畜禽品种优良化,养殖结构合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产品质量安全化,防疫体系网络化等现代畜牧业基本特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巩固畜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畜牧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畜牧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畜牧业。促进采取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二)发展重点

1、稳定发展生猪。

从提高质量卫生安全和生产水平入手,积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实施生猪百万工程,搞好加工,提高附加值,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不断开拓生猪外销市场。

2、加快肉牛、肉羊业发展。

要立足肉牛、肉羊资源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生产经验,从加强肉牛、肉羊品种改良入手,以肉牛杂交繁育、肉羊本品种选育和杂交繁育技术、标准化肉牛、肉羊生产技术为核心,着力研究与开发高档牛肉、肥羔生产技术,积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大力推广舍饲育肥技术,提高生产能力,提高牛羊肉占肉类总产比重,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实现肉牛、肉羊产业化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突出发展奶业,特别是奶水牛业。

充分发挥云南发展奶业的气候、生态环境、土地、饲料和奶畜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加速荷斯坦奶牛发展,大力发展奶水牛业,加快奶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牦牛和奶山羊标准化优质奶源基地建设,使奶业成为云南农业的支柱产业。以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为契机,加大科技对奶业的支撑,加快奶畜遗传改良进展,提高优质饲草饲料种植、加工和利用技术水平,提高疫病防治净化能力,建立完善奶制品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加速奶业现代化进程,确保奶制品的质量与安全,努力提高乳品加工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实现云南奶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逐步使云南成为中国南方鲜奶供应基地,面向东南亚的重要奶制品出口基地。

4、加快特色禽发展。

要在实现我省肉鸡、蛋鸡祖代、父母代、商品代的基本配套,进一步提高禽苗自给率,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高科技水平的基础上,蛋鸡着重于提高单产,增加经济效益;肉禽生产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广外来良种和地方良种,特别是根据市场及区域优势,加强独具特色的地方优良家禽开发,积极发展鸭、鹅及特禽生产,加快优质肉用家禽的发展,形成区域特色。

5、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

立足我省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坚持保种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针,在确定保护品种、保护场点和保护规模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强保种场、保护区建设,加大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力度;科研、生产和推广相结合,加强畜禽遗传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开发特色畜产品,提高畜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推进全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利用进程,达到保用并举、以用促保的目的。

6、鼓励发展养蜂、养兔业。充分利用我省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蜜源及中蜂资源,注重质量效益,建设特色蜂产品基地,推进养蜂业产业化经营,把中蜂产业打造成为我省的又一特色品牌,促进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鼓励发展肉兔、獭兔养殖。

五、畜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和重大项目

(一)区域布局

要发挥我省各地区域比较优势,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进一步提升各地各具特色的畜产品集中生产区的优势,加速全省畜牧业区域化进程。

1、标准化生产基地区域布局。1)生猪

生猪生产以生猪主产区曲靖、红河、昭通、文山、昆明、大理等6州市部分养猪水平较高的县市和规模养殖和生产水平较高的玉溪市为重点,兼顾其它县市规模养殖和生产水平较高的,建设30个标准化生猪生产基地。2)优质奶源基地区域布局

(1)荷斯坦奶牛。荷斯坦奶牛养殖基地重点发展以嵩明、宜良、石林、晋宁、弥勒、个旧、陆良、通海、麒麟为主的滇东、滇中片区和以剑川、洱源、大理、宾川、祥云、南涧、巍山、永平、隆阳为主滇西两个片区,辐射带动楚雄、临沧、昭通和丽江等中等城市周边市县。

(2)奶水牛。重点发展以德宏州的盈江县、陇川县、潞西市、梁河县,保山市的腾冲县、昌宁县,大理州的巍山县、鹤庆县、宾川县等县市滇西北片区,文山州的广南县、富宁县、邱北县和马关县,红河州的蒙自县、建水县、弥勒县、泸西县以及北部曲靖市的师宗县、沾益县等滇东片区。

以腾冲为中心,重点发展槟榔江水牛良种选育和扩繁,并向周边县市扩展。以槟榔江水牛为主,兼顾摩拉、尼里水牛,在临沧、普洱、西双版纳州的滇西南和昆明、玉溪、楚雄等滇中片区建设重点杂交改良区域,杂交改良本地水牛。

(3)奶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在红河、思茅以北和德宏以东,海拔1400m以上的地区均可用奶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对云南黄牛及其西门塔尔杂交牛进行杂交改良,重点优先在改良基础较好的大理、昭通、曲靖、文山和昆明等州市推广奶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并逐步向楚雄、保山、丽江州市,以及红河和临沧北部县市辐射,全面推开奶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工作,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培育云南省奶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

(4)牦牛。以滇西北的香格里拉、德钦,怒江州和丽江的玉龙县、宁蒗县海拔1800m以上牦牛主要生产区域作为重点,开展杂交改良和科学饲养,逐步提高产奶量,满足民族地区需要。(5)奶山羊。奶山羊以圭山山脉一带的石林、宜良、陆良、泸西和弥勒等为重点发展区域,并逐步向周边县市发展。3)标准化肉牛生产基地

以肉牛主产区文山、大理、曲靖、昭通市为重点,兼顾其它肉牛资源和改良基础较好的县市,建设35个标准化肉牛生产基地。4)标准化肉羊生产基地区域布局

以山羊主产区曲靖、大理、楚雄、昆明、丽江为重点,兼顾肉羊存栏量大,资源条件较好的县市,同时兼顾绵羊生产,特别是云南48-50支半细毛羊,建设25个标准化肉羊生产基地。5)特色禽生产基地

以家禽主产区昆明、玉溪、曲靖、红河、大理等地为重点,兼顾家禽生产水平较高,特别是有进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地方家禽品种的县市,建设20个特色禽生产基地。

(二)重大项目

1、畜禽良种工程建设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的影响范围广,技术含量高,投入大,又涉及到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基础性和社会性的事业。今后5年内的主要任务是逐步建成原种场-扩繁场-商品种畜禽场、各县市种公猪站、猪人工授精站点、牛冻改站点等组成的科学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成一批畜禽保种区、保种场、基因库;建设以省种畜生产性能测定站为主体的种畜禽性能测定体系;建成一批种畜禽质量检测站。通过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增加优质畜产品产量。

2015年前要重点完成小哨畜牧城建设、大理家畜繁育指导站搬迁扩建;5年内培育出3-5个家畜家禽新品种(系),并通过农业部新品种审定;每个畜禽品种扶持建立2—3个具有新品种开发能力,推广辐射能力,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畜禽良种企业集团,特别要培育出1-2个通过农业部审核的生猪核心育种场,到2015年,畜禽育种公司性质的良种企业集团达到10个左右。建成畜禽资源场(保种场)97个、基因库1个、标准化种公猪站80个、标准化猪人工授精站点500个、标准化牛冻改站点500个、建成省级种猪、种牛、种羊和种禽生产性能测定和质量检测中心各一个。使生猪良种供应能力提高10%;肉牛良种供应能力提高30%;奶牛良种供应能力提高50%。

2、动物保护工程建设

加强动物疫病控制,减少药物残留,是提高畜产品质量,保证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针对兽医基础薄弱的现状,要重点加强动物疫病诊断监测系统、动物疫苗及其保存运输冷链系统、动物防疫监督和兽药监察及残留检测系统建设。一是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2015年完成县级防控中心建设。二是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改造、仪器设备更新。三是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系统建设,重点构建通信保障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四是动物卫生执法监督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以及建设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畜禽标识信息识读系统。五是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县级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收集站点以及16个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场。加大财政防疫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组织好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疫病的重点防治,使重大动物疫病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动物发病率、死亡率有明显下降,动物疫病控制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3、饲料安全工程建设

重点加强饲料监测体系建设,巩固完善省级饲料质量检测机构;建立州市饲料质量监测预报网络;建设饲料标准试验和饲料安全评价基地。通过饲料安全工程的建设,到2015年,使我省饲料产品的合格率达到95%以上,添加剂和预混料合格率保持在90%左右,违禁药物检出率在5%以下。

4、奶业发展工程建设

适当引进国外验证高产荷斯坦奶牛、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优良品种和从国外引进冻精、胚胎相结合,加强槟榔江水牛的选育扩繁,全面提高高产奶牛、奶水牛核心群和种公牛质量,重点支持云南省冻精站和槟榔江水牛良种繁育场改扩建、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搬迁扩,改造扩建种牛舍,更新和购置冻精生产设备、液氮罐以及冻精质量检测、粪污处理设施等,提高种公牛质量和细管冻精生产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服务能力,每年生产荷斯坦奶牛冻精50万剂,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冻精70万剂,奶水牛冻精200万剂,满足每年改良26万头荷斯坦奶牛、40-50万头水牛、35万头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冻精的需要;建立优质奶源基地(包括荷斯坦奶牛、奶水牛、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奶山羊)50个,大力提高现有奶畜的个体生产能力;在奶源基地县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基地县,重点建设饲养规模在100-500头产奶牛的饲养小区800个,支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水电路、粪污处理、挤奶设施设备、防疫设施、全混合日粮(TMR)设施建设,推进规模化奶牛养殖场CAP认证,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在全省奶业主产区建设5个奶畜生产性能测定中心,通过建设实验室,购置测试仪器设备,加强人员培训、软件开发等,建立由政府主导、行业协会和奶牛参与的奶牛性能测定机制,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行种公牛后裔测定,良种登记,普及生产性能记录与评价系统;强化奶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引进国外优良种公牛和胚胎,建立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站,完善乳品质量检测体系,鼓励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建立企业科技研发创新中心。推广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全面提高良种化程度。

5、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建设

以奶牛、生猪、家禽为重点,到2015年,在全省建设3300个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其中年出栏1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1500个,饲养100头奶牛规模养殖场800个,年出栏100头肉牛、500只肉羊规模养殖场各500个。主要在现代饲养设备、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等3方面进行扶持,实现布局合理、建筑规范、装备现代、清洁生产、管理科学,扩大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目的。

为确保人畜健康和畜产品安全,发展循环经济,对全省1000个规模化畜禽饲养小区(场)进行环境治理,每年完成20%。对实行以下三种粪污治理模式的规模养殖场给予设施设备建设和改造支持。田园利用模式建设内容包括明沟改暗沟、粪便发酵池、三级沉降池等;沼气工程模式建设内容包括发酵池、贮气柜、排污暗沟、锅炉房、水泵、搅拌设备、自动进出料设备、沼气净化设备等;环保型模式建设内容包括建设排污暗沟、发酵车间、发酵槽、集污池、调节池、高效厌氧池等。支持有条件的规模养殖场建设生物有机肥生产。

6、草地保护与建设工程

“十二五”期间,重点加强六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草原生态建设。5年内通过人工种草、飞播种草、改良草地、围栏草地、毒杂草危害治理等措施,达到治理“三化”草地1000万亩的目的。二是优质牧草种子繁殖基地建设。5年内要完成5个(1万亩)牧草种子原基地建设与20个(20万亩)良种扩繁基地建设,保护500万份优质牧草种质资源、筛选培育50个优良品种;三是加强草地动态监测与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方面的工作。四是加强石漠化治理。五是加强退耕还林后续工程建设。七是加强农田种草工作,每年推广农田种草90万亩。

7、畜牧业信息化建设

按照农业信息化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畜牧业信息化,使之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畜牧业生产管理系统、畜产品市场经济信息体系、草地信息、种畜禽信息、疫病信息、饲料信息、兽药信息、技术推广信息、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专业人才管理、国际畜牧业信息等十个信息系统,开展畜牧业信息服务。引进和开发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制定畜牧业信息收集、发布的技术规程和指标体系;建立畜牧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定期采集、处理、发布各种畜牧业信息。

8、畜产品出口保障体系建设

为推进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和促进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要按照国际动物卫生质量标准要求和南亚、东南亚市场需求建设畜产品出口基地。一是加强动物防疫、畜产品卫生质量监督检测、畜禽良种结构调整以及以优质肉牛、肉羊和牛奶等畜产品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建立和完善行业动物卫生质量保障体系;三是制定有关法规标准,在项目区消灭和净化规定的动物疫病,饲料、兽药残留等卫生指标达到国际标准。通过在这些区域调整畜禽品种结构、强化疫病防治、饲料和兽药使用监督管理工作,对畜牧业生产实行全程监管,全面提高畜产品卫生质量,提高我省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通过出口基地的“示范”和“窗口”作用,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六、畜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各级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加强领导,创新云南发展思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畜牧业发展提出的要求以及我国畜牧业所具有的优势,各级政府要高度认识畜牧业在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的特殊地位,加强领导,用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去指导、组织和推动畜牧业发展,以政策和投入为重点,协调管理,产、加、销紧密结合,从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提高畜牧业产业经营水平、增强科技支撑、创新组织形式、加强畜产品安全等入手,尽快使畜牧业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推动我省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国家和省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持与保护。落实畜牧良种工程、畜牧良种补贴、牧业机械补贴、重大疫病防治和扑杀补贴、母畜保险政策、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各级财政要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同时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投资畜牧业,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强对畜禽养殖农户信贷支持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的贷款贴息,扩大饲养规模,提高饲养条件,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要改革和完善国家投资项目管理制度,严格审批,强化监督,引入竞争机制,对条件成熟的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制,保证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投资效益。

贯彻落实畜禽养殖用地视为农业用地政策,建立完善在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和家庭牧场建设用地鼓励机制。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环保及清洁生产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畜牧业产地环境监测体系,及时监督和跟踪规划实施后的环境效果。

(三)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各地政府和畜牧部门要对产业化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龙头企业,在信贷、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在基地建设、原料采购、设备引进、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扶持。引导具有实力的畜牧业龙头企业整合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逐步形成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产业集团和不同层次的龙头企业群体。通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有效形式,规范产业化各利益主体之间的行为准则,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机制。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争取上市融资,增加龙头企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围绕我省畜牧业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保鲜肉和方便肉制品。扩大加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打造知名品牌,增加外销出口,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和畜牧业综合效益。畜产品加工企业要着力做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产品配送网络、供求信息渠道,扩大经销商队伍,积极构建企业的规模优势、管理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实现经营市场化、管理科学化、运营资本化的目标,使体制创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大力推进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将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饲养与社会化大市场的有效连接,建立与养殖户紧密连接的经济共同体,使广大养殖户不仅能在生产领域获得收入,而且在加工和流通领域也能得到适当收益。

(四)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我省在未来几年应向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行倾斜政策,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建设一批综合实力强的畜禽良种龙头企业。坚持引种、培育、推广相结合,做好良种的扩繁和推广工作。加强培育特色、优质、高效、抗逆性强,具有知识产权和云南特色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各地要为民营企业进入畜禽良种产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和省级重点原种场、品种资源保种场、种公牛站、种畜禽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畜禽种业集团,努力推动全省畜禽良种产业化进程,促进畜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五)强化产业支撑能力建设。

深化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乡镇畜牧兽医公益性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基层队伍服务能力。建立和健全畜牧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加强科技推广力度,重点抓好实用科技的普及推广,大力提高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使畜牧业的持续发展真正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培育多元化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服务体系。组建不同畜种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业技术体系,着力提升畜牧技术推广、动物防疫、动物卫生监督、兽药饲料监管、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等技术支撑水平。加快畜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和推广,提高饲料饲草、兽药、畜牧机械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生产供应能力,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

(六)大力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活动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发挥标准化规模养殖在规范畜牧业生产、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在场址布局、栏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程序组织生产。要围绕重点环节,着力于标准的制修订、实施与推广,达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

要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畜禽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实现畜禽品种良种化;养殖场选址布局应科学合理,符合防疫要求,畜禽圈舍、饲养与环境控制设备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实现养殖设施化;落实畜禽养殖场和小区备案制度,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制和使用安全高效饲料,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实现生产规范化;完善防疫设施,健全防疫制度,加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实现防疫制度化;畜禽粪污处理方法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实现粪污处理无害化或资源化利用;依照《畜牧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畜禽养殖档案建立和畜禽标识使用实施有效监管,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监管常态化。各地要建立健全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强关键技术培训与指导,加快相关标准的推广应用步伐,着力提升畜禽标准化生产水平。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 强化对动物疫病监控,加强畜禽疫病快速诊断和监测技术推广和兽药残留检测监测,保障畜产品安全。重点抓好种畜禽场、大中型规模养殖场、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动物疫病监测和产品质量监控,建立产品安全的把关、溯源、设限和布控体系。强化畜禽养殖规模场(小区)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强流通环节的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加强畜产品及其投入品的监管。重点落实源头治理,市场监督等措施,继续加大畜牧投入品专项整治力度,对养殖、加工、流通实行全程监测。推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兽药质量监管和兽药残留监控。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除在养殖环节加大力度外,重点加强对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质量监控。

(八)加强畜禽遗传资源和草地资源保护

立足于我省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以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符合云南畜牧业生产实际的畜禽品种资源的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的体系为目的,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坚持保种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针,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实行建立基因库、保种场、保种户相结合,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在确定保护品种、保护场点和保护规模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我省主要畜禽品种资源的良种登记和动态监测评估体系,加大濒危动物品种资源的保护力度,强化法制管理,推进全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利用进程,达到保用并举、以用促保的目的。

要建立保种技术队伍,配套运用原产地、异地、活体、冷冻保存等保种技术,争取建设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建立和完善一批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基本达到每个列入保护名录的品种都有一个保种场,有一个保护区,使我省主要畜禽品种资源基本得到保护。建立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创新利用体系,对列入保护目录的畜禽遗传资源制定保护措施,逐步实现濒危地方畜禽品种数量增加,质量提高,达到保种基本要求。建立地方畜禽种质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基本建立和完善列入省级畜禽遗传保护目录的品种动态监测体系,通过良种登记和遗传评估,对特定基因性状进行跟踪评价,随时掌握畜禽遗传资源状况。建立畜禽种质资源信息网络体系。以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为基本单元,建立起品种资源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及社会化利用。建立地方畜禽品种产业化开发体系。以地方畜禽品种核心群为依托,建立扩繁群,形成生产群;确定特色产品生产模式,开展开发利用,逐渐实现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开发的产业化。建立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开发投入体系。制定优惠政策,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列出专项资金用于保种补贴,多方面融资,确定承担保护开发企业,建立有效的保护、选育、开发、利用机制,逐步使保种工作得到良性循环,满足市场现实和长远需求。建立地方畜禽品种科技开发体系。搞好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建立完善的畜禽品种保护开发科技体系和人才队伍。

(九)加强畜牧业生产信息的分析和预警

在健全畜牧业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采集系统,加强定点跟踪调查,加强对产业趋势、供求变化和成本效益的分析预测,定期进行信息发布和预警,实现对市场变化、疫病流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有效预警预报,强化宏观调控和风险控制,使养殖户及时了解统一、权威的市场信息,指导广大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引导合理出栏,促进均衡上市,化解养殖户可能遇到的生产和经营风险。

下载“十二五”云南农业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二五”云南农业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发展专项规划[五篇模版]

    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 发展专项规划 为推进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实现贵州特色农业的历史性跨越,根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

    全国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新规划

    全国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新规划 3月1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验交流会在浙江召开,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对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的工作重点进行了部属。 在当天的交流......

    关于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关于“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为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业综合部门组织协调、各涉农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业工作领导体制和......

    “十二五”农业农村科技发展的关键词

    创新创业: 十二五” 创新创业:“十二五”农业农村科技发展的关键词 日期:2011-09-13 14:25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临沂市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十二五规1

    临沂市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规划背景当前,我国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快速升级,休闲旅游成了城市居民的......

    云南现代烟草农业现状及发展策略

    云南现代烟草农业现状及发展策略 (云南农业大学 烟草学院 10烟草,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我国是烟草大国,但不是烟草强国,随着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现代化不断进步,烟草农业在新......

    专题绍兴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思路研究

    专题三: 绍兴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科技发展与创新思路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的基本情况 1.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力度逐年加大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工作,不断加大......

    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精选五篇)

    十二五是全国农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而有效的推进“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关系着我省农业经济的重要发展,这次“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所以我们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