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乳业市场的调研报告
前段时间发表一份对中国乳业市场的调查报告,结果表明,年中国乳品市场将翻番,达到2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口味的变化,零售业态的现代化以及不断增加的富裕人口,将改变这个新兴市场的竞争态势,并且像国内其他行业一样,乳品业有可能出现整合风潮。
而在其中,凭借在产品开发、品牌和渠道管理方面的优势,外资企业目前在中国市场可以有所作为。
中国是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大乳品市场,在对150多个中国城镇的消费模式和消费喜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麦肯锡认为:
首先,中国消费者和亚洲邻国的购买习惯越来越相似,对牛奶饮品、奶酪、酸奶等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强烈。目前高附加值产品占中国整个乳品消费市场的四分之一,在日本此类产品约占60%的市场份额。这一比重将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长。我们预测未来5年牛奶饮品、奶酪和甜点、酸奶这三类产品将以每年22%、38%和31%的速度增长。对于乳品企业来说这无疑是利好消息,因为此类产品的利润率比液态奶高出2到3倍。
其次,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中等规模城市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这一情况不同程度上可见于其他的包装食品产业。以 年为例,中国前三大城市占整个乳品行业收入的14%;到 年,它们的份额将跌至11%.从现在到 年,70%的收入将来自位居其后的100个二、三级城市。
再有,麦肯锡认为中国的乳品分销渠道和分销方式将出现迁移。年时中国包装食品产业在城镇地区销售额中有五分之一来自于现代零售业态(如超市及大卖场),年则上升至三分之一。年对外资零售管制的放松,意味着家乐福等国际巨头可以继续在中国大举拓展。零售业态的变迁将给乳品制造商带来巨大变革。1998年40%的乳品通过现代业态分销,而到 年这一比例将达到三分之二。
然而对中国乳品业来说,现代业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新业态使乳品制造商得以借助更为有效的供应链运送产品至销售点,同时也得以借助更便利和友好的环境销售产品,因为超市提供了专业的营销和展示支持。但另一方面,在进场费和上架费方面,现代零售商比小型杂货店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某些现代零售商甚至推出了自有品牌的乳制品。
要取得成功,国内乳制品企业必须培养自己在产品研发、品牌塑造、客户管理和营销方面的能力。以牛奶饮品和酸奶为例,此类产品多以创新取胜,要求企业有强大的研发配方和市场细分技能,而许多国内企业在这两方面都力量薄弱。国内前五大乳品制造商的研发投资仅占销售收入的1%,而西方企业的研发投资占总收入的3%~4%.以牛奶饮品为例,国内企业经常通过不同口味和包装来区分产品,却很少考虑这样做的理由。而亚洲其他顶级乳品商多锁定特定消费者群和饮用场合。例如,某一日本乳品企业针对白领推出了高级咖啡纸杯包装的咖啡口味牛奶,供消费者工间休息饮用。
最后,国内乳制品企业还必须以创新且可承受的方式加强针对次富裕城市的营销力度。年占据三分之一市场份额的蒙牛、光明、伊利等领先的国内企业纷纷通过探索同跨国企业的合作,加强自身的实力。外资企业则利用行业的开放态度,通过各种合样的合作方式包括全资控股,大举进军国内市场。
第二篇:中国乳业现状
新一轮奶源争夺战展开
中国乳业进入产业链时代
如今,由伊利倡导的“草原游”备受消费者追捧,成为2009年旅游市场的一道独特风景。
消费者对奶源的关注源于去年乳业危机,乳制品上游供奶环节的脱节,让“奶源”成为2009年中国乳业的关键词。更多企业瞄准兴建牧场的目标,新一轮的“奶源争夺战”展开。
然而,乳业的产业链横跨农、工、商,上游的建设涉及对基层农业的助推、整改以及与企业生产环节上的良好对接、统一化管理等问题。同时,中国乳制品业整个产业链的升级迫在眉睫。既然如此,企业为何不冷静下来思考:哪一种上游建设更具创新性和竞争性,以达到高效投资、合理转型?
纵览现阶段的中国乳制品行业,品牌众多但是普遍存在着同质化的问题。消费者或许很难说出众多品牌之间的实质性差异。
事实上,乳企需要加强的不仅是上游产业的建设,更需要对自身进行冷静而全面的分析,除了加强产业链的整体性和科学管理之外,还必须得到真正能够带给企业长久生命力的核心竞争力,这个竞争力涉及产业链的细微环节。以此作为产业链完善中的突破口,才能在产业链升级的时代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脱颖而出。
中国的乳制品亟待这样的特色化产业建设,而且也并不缺少成功案例。伊利集团自2000年起就已经开始对自建牧场的投资。同时,该企业结合市场分析和自身定位,在上游产业链条的投资极为注重资源的稀缺性和独占性。
北纬40度~50度,是全球公认的牧草生长黄金纬度区,具有空气清新、土壤湿润、日照充足、水源纯净、草质肥沃等特点,被称为“黄金奶源带”。新疆天山、内蒙古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大草原如珍珠一样镶嵌在这一黄金奶源带上,而伊利集团是中国唯一一家掌控三大黄金奶源基地的企业。此外,伊利集团推行的新型奶源管理模式——“奶联社”也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创立的,它符合当下和未来中国奶业发展的大趋势,机制的确立既符合奶农的利益又符合市场的要求。
由此,即便同是一杯纯牛奶,“伊利”对产业链的打造,以及由于其奶源的稀缺性和独占性,为其产品注入的“天然与纯正”的品质内涵,显然更有助于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伊利以上游的差异化突破了下游的同质化,再次走到行业的前面。
对于中国乳企来说,单纯的模式照搬显然不符合乳业下一阶段长远发展要求。只有理智地分析自身得失,对产业链上的环节进行深入剖析,永葆创业时的开拓精神,才能够在产业链时代的大潮中找到适合企业的发展之路,走得更加稳健和长远。
第三篇:乳业实习报告
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实习参观报告 在学校老师的领导下我们专业在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实习。
首先,我们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领我们到了一楼大厅为我们讲解公司的相关内容。主要内容有公司的概况、规模和牛奶生产流程等。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是以生产酸奶为主的液体奶生产企业、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最初名称为河南省郑州种畜场冷制食品厂,主要生产冰淇淋等,“花花牛”品牌诞生于1994年。1999年公司改制,成立了河南花花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并开始进入乳业,建设了日加工能力400吨的乳品一厂、乳品二厂。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是河南省本土乳企中最大的乳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花花牛日加工能力1000余吨,包括郑州市区的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新郑机场开发区的河南花花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个多亿,产品已涵盖了巴氏奶、UHT奶(超高温奶)、二次灭菌奶、果汁饮料、奶粉五大类八个系列近60多个花色品种。2001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通过H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从而成为河南省乳品行业率先通过“双认证”的企业。代表河南乳品技术最高水平的河南省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花花牛,有力地提升了公司的技术创新水平。公司先后荣获 “中国学生奶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河南省名牌产品”、“河南食品工业第一品牌”等殊荣。
花花牛临近省会郑州,又背依黄河滩绿色奶业养殖带,兼有了城市型乳业和资源型乳业的双重发展优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实施产业化经营,已初步建成自有优质奶源基地67家,遍及了郑州、开封、新乡、鹤壁、焦作、许昌、周口、平顶山、商丘等九个地市,存栏奶牛3万余头,日收鲜奶200多吨,全部实现机械化挤奶,2010年支付奶款1.6亿元,实现了公司与奶农的双赢。
然后,我们到了生产车间,参观了整个生产线,对生产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让我们的认知更深入。在参观过程中,负责人给我们讲了每一个环节的生产流程,还带领我们到了他们的检测基地,也深刻地讲解了检测方面的知识。走进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里面排列着整齐的大容器。公司负责人说,它们有的是用来贮存原料奶的,有的是用来发酵酸奶的,还有的是清洗 管道和设备。走在车间的参观走廊上,透过玻璃,负责人指着那些现代化的生产设备说,从奶牛挤奶开始到消费者手中,一杯奶要经历原料收集、原料运输、生产加 工流水线、成品运输、销售等过程,全程跟踪质量检验„„并简单勾勒出奶产品的整个生产环
节。奶牛场——奶站(挤奶)——原料奶运输——工厂——储奶罐、奶仓——配料罐——均质器——杀菌——储存罐——再加工(酸奶或者奶饮料)——成品 罐——包装——冷库——产品运输——各种销售渠道——消费者。
通过其讲解,也了解到花花牛自己开创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奶源基地发展模式,先后在黄河滩区绿色奶源基地上投资建成奶牛饲养小区14个、集中挤奶站60个,直接带动农民发展奶牛1.2万多头。这个牧场有1700多亩,养了1000多头奶牛,是中国与荷兰的合作项目。对于奶制品企业来说,“得奶源者得天下”,一个乳品企业能掌控多少奶源基地,奶源基地能否提供充足、优质的鲜奶,最终将决定 一个乳品加工企业能走多远。花花牛作为河南本土乳品生产企业的老大,打造出了中原地区最大的绿色奶源基地。目前,花花牛的产品覆盖了河南全省18个省辖市以及90%以上的县城。距离郑州200公里以内的区域可以实现一天一配送,200公里以外的区 域能实现两天一配送。”闫浩介绍说,目前,郑州市区有60多家花花牛的配送站,不仅包括思达、丹尼斯日日鲜等大型超市,也有小商店、酒店专供、家政送奶、学校等网点。全市的销售网点有3400多家。目前,郑州市区已稳定到3万多户的需求量。
参观很快就结束了,我们又跟随老师来到了“中荷牧场”(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主要供奶牧场)。
花花牛中荷牧场位于郑州市东北21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花园口镇八堡村。据牧场管理人员介绍,此处虽然位置偏僻,流动人口稀少,但是牧场从来不曾放松过安全这道“闸门”。中荷牧场采取了全封闭式养殖管理,引进了目前较为先进的智能化“牛群管理系统”。人进牧场,必须先过消毒关,先是给脚杀菌,后经过5分钟的紫外线消毒,再给来人乘坐的专用车辆消毒后,方才被允许进入牧场。牧场建好后,上千头从荷兰进口的荷斯坦高产奶牛,漂洋过海入驻到1700亩的中荷牧场。这里是国内极为稀缺的牧场,在这里生活的也是世界上品种最好的奶牛,适应性强、少生病、产奶量高,是荷斯坦奶牛的特点,每头牛的价格都上万元,光这一笔钱,就是天文数字,而每头牛的产奶量也很惊人,当我们惊叹于一头普通奶牛日产奶20多公斤时,荷斯坦高产奶牛一天能产六七十公斤奶。中荷牧场四周用围墙与外界隔开,在1700亩的中荷天然生态牧场内,来自荷兰的荷斯坦奶牛悠闲地生活着,平均每头奶牛拥有4亩地,在如此宽广的“公园”般的环境中,奶牛的身心可以得到彻底的放松和滋养。开放式高蛋白苜蓿草、三叶草等草场,保证了牧场区每天每头奶牛都能自由地散步,沐浴阳光。依据奶牛量及环境,牧场划分的生活区、青贮饲草区、牛的饲养区、休息区、挤奶区等紧密相连。牧场是集奶牛放牧、饲养、加工、饲草、疾病防治、员工生活休息与一体的大型智能化综合自然生态园区。每头奶牛除每天草场吃草上午、下午各2小时,牧场还要储存大量的青草、玉米等奶牛“主食 ”,它们经青贮加工后,还得添加精料、辅料等多种饲料组成“混合口粮”。与个体奶农相比,这里奶牛每天的“伙食费”高出近一倍。每到挤奶时间,奶牛就会排队来到专门的挤奶厅上,由进口的自动挤奶器统一挤奶。整个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都不接触原料奶。按照规范,挤奶员首先清洗奶牛乳房并用消毒剂给乳头消毒,挤完奶后,还会用消毒剂再次给奶牛的乳房消毒。目的是防止奶牛患上乳房炎影响奶质。在用挤奶器挤奶之前,工作人员还会先用手挤掉头三把奶,以便发现有病情,及时治疗处理。每天7时、晚6时,牛群自觉排队进入挤奶大厅进行挤奶,瑞典先进的利拉伐挤奶机,能同时给48头牛挤奶,应用仿生原理的挤奶器模仿小牛吸奶的频率,适当播放音乐,使奶牛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顺畅产奶,随后由公司的奶罐车每天在恒温3°的条件下运输到公司。
对一个乳制品企业来说,奶源无异于行军之粮草。牧场、奶牛、奶源、加工、市场是一个有机的链条,资源优势不过是链条起始端的基础,要达到顶端的经济优势,必然要经过转化与整合的锤炼。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想要做的,就是将两个优势成功连接。就是用这种优势,为河南省高端奶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期半天的实习参观活动很快就结束了。通过这半天的参观实习,我置身于实际企业生产环节,了解了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工艺和流程,有助于我预习专业理论知识。在厂方技术讲解员不厌其烦的讲解过程中,使我们对食品工业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与之前的预习相联系,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收获颇丰。
第四篇:中国乳业迎来“战国时代”
中国乳业迎来“战国时代”
羊羊100分析师认为中国乳企正在迎来“战国时代”,2014年注定是国内奶粉行业的兼并之年。
2月19日上午,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排名第三的飞鹤乳业宣布控股收购国内排名第一的羊奶粉企业—陕西关山乳业,成为国家兼并重组政策实施以来首家牛羊跨界合作的并购。“一年半以前我就开始研究羊奶粉,发现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产业,而关山又是国内羊乳市场第一品牌,所以选择与关山乳业强强联手”,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对时代周报记者如是说。
而事实上,今年我国的乳业并购重组大幕早已拉开。就在一周前,乳业巨头蒙牛和光明先后发出公告,12日早间蒙牛宣布,达能拟以51.53亿港元认购蒙牛增发股份,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12日晚间光明乳业(600597,股吧)就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控股子公司荷斯坦牧业为平台,整合公司现有的全部奶牛场及其他牧场相关业务以及全部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奶牛场,引入战略投资者RRJ。
淘汰随之而来。据悉,推迟数月的工信部奶粉行业整合方案细则即将在月底前后出台,根据《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报批稿)显示,2014年1月至2015年年底将是兼并重组的关键贯彻阶段,前10家国内品牌企业行业集中度将提高至65%,原有127家配方乳粉企业总数减少40家左右,只保留87家。
不可否认,中国乳企正在开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这个时代将要与安全问题频发的过去告别,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乳企向国际品牌靠拢,而正是在这个时代,如何生存,成为了大多数乳企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3亿元收购关山70%股份
尽管收购事宜已经铁板钉钉,但飞鹤乳业方面仍然出言谨慎。据飞鹤方面表示,此次收购涉及3亿元资金,全部是飞鹤的自有资金,但是具体的收购份额还没有最后确定。而时代周报记者从一位接近关山乳业的业内人士处独家获悉,此次飞鹤将收购关山70%的股份,“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关山乳业刚进行了产业升级,投资了2亿元建设新厂房,购买新设备,目前已经到了设备调试的阶段”。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排名前三位的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分别是伊利集团、黑龙江完达山股份公司、飞鹤乳业、福建明
一、广东雅士利、青岛圣元、西安银桥、黑龙江龙丹、上海晨冠、内蒙古蒙牛集团。
事实上,飞鹤乳业自身也曾陷入将被兼并的传言中。在蒙牛收购了雅士利后,关于伊利将收购排行第三的飞鹤乳业的传闻就不断出现,但飞鹤很快用事实粉碎了这个传言:收购了羊奶粉行业排名第一的关山乳业。
飞鹤为何要收购关山乳业?或者说,为何一个深耕牛奶的企业为何要涉及完全不熟悉的羊奶粉行业?
曾多次赴陕西考察的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陕西山羊奶粉市场在2010年时只有不到10亿元的市场份额,但是到了2013年,这一数字提高到35亿元,其中最大的关山乳业在2013年生产了9000吨奶粉,销售额为13.8亿元;排名第二的是西安御宝,销售额为5.9亿元;排名第三的是陕西红星乳业,销售额为3.6亿元左右。
而从官方资料来看,关山乳业确实有被收购的价值,据了解,该企业是中国食品行业骨干企业、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现有3条奶粉生产线和5条干湿奶粉生产线,年生产加工能力为2.8万吨。公司主导产品为“关山、瑞芙牌”系列牛羊奶粉。
从另一方面分析,作为一家销售额和利润情况都不错的企业,关山乳业为何会突然出售股份?前述业内人士表示,是因为关山乳业想做大做强羊奶行业,但是发展中遇到了瓶颈。资料显示,关山乳业老板李晓林原为陕西和氏乳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山乳业在上世纪90年代末改制后濒临破产,作为国家干部的李晓林被政府派到关山乳业。
飞鹤方面表示,控股收购完成后,飞鹤将保持关山乳业的独立运营,同时,将自己运营多年的全产业链成功模式和经验移植到关山乳业乃至整个羊乳行业,如投资建设奶源基地,以提升羊乳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强强联合重塑羊乳产业。
“首先在研发上下功夫,梳理、优化产品配方,其次帮助关山做规模化、科学化的养殖,从饲料抓起,也会根据情况进口一些羊奶粉”,冷友斌告诉记者。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虽然羊奶粉总体占比不大,并不能帮助飞鹤乳业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有较大提升,但是对于飞鹤而言,关山乳业的渠道是其并购的重要原因。
而在冷友斌看来,尚未被乳业巨头们重视和发掘的羊乳产业,其“改造升级”的投资回报比是最高的,能够承载飞鹤未来实现“市场增量”和“产业升级”的目标。羊乳行业的生产和渠道资源,将对飞鹤乳业的婴幼儿牛奶粉业务形成反哺,对飞鹤现有产品品类形成战略性补充,初现牛羊并举的局面。
战国时代的乳企生存之道
兼并,还是被兼并,这是一个问题。
而且还是目前国内127家配方乳粉企业不得不直接面对的问题。
通过收购,伊利、蒙牛曾迅速做大,从呼伦贝尔草原的一隅发展成为全国性乳制品企业,直到在世界乳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2013全球乳业20强排名中,中国乳品企业伊利和蒙牛分列第12位和第15位,这是伊利和蒙牛继2009年跻身20强榜单后,今年首次挤进全球乳业15强。
在荷兰合作银行乳制品行业分析师Tim Hunt看来,伊利和蒙牛能够双双挤进世界乳企15强,除了中国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外,中国政府强力推动的乳品企业合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这样风光无限,但还是无法挽回国人对中国乳业的信心:外资婴幼儿奶粉依然垄断着中国市场,海外奶粉代购业务越来越火爆,奶源荒灼烧着企业的命脉,乳制品安全一点的风吹草动就让国人神经紧绷。
大而不强,信心未复,依然是很长时间内中国乳企要面临的问题,而这些不是降低乳业国家标准、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或者将销售场所搬到药店就能解决。
从饲料和养殖抓起,加强质量管控、抵制邪恶科技、推进湿法工艺、做好散户退出和大牧场建设的衔接、合理规划牧场规模„„中国乳业复兴之路还任重道远。
第五篇:伊利乳业实习报告
伊利乳业实习报告
1、参观伊利奥运主题广场,学习奥运知识,感受奥运氛围,为奥运喝彩。
2、参观液态奶生产线和文化长廊,亲眼目睹牛奶生产加工世界一流的生产技术,现代化的生产工艺,体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深厚的企业文化。
3、参观全球奶粉样板加工区,领略世界顶级的奶粉生产技术和工艺。
4、由人力资源部招聘人员与您分享企业的用人制度和招聘程序,与您共同叩开职业大门,规划职业发展方向。
5、与行政管理部副经理王维进行座谈,并进行了职业生涯人物访谈。
暑期赴伊利实习心得
06级政治与行政学院刘昌婷
在写这份实习总结时,我的暑期实习刚刚结束。在提笔的瞬间,我仔细的回想起这段珍贵的实习经历,心中有很多的感慨。
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的我们年少轻狂,经不住暴风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书写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酷热中我们迎来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个暑假,也满怀激-情地报名参加了学校就业办的暑期社会实践的活动,并有幸成立了一个团队-赴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个在校的大学生有别于中学生,就在于他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的形式越来越严峻。我们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学校学习期间积累一些实际的工作经验以及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是每一个大学生在应聘时必须具备的知识。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区,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所以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种信念,我们组成了赴伊利企业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实习的单位是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实我们这次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实习,因为我们只去了企业仅仅两天的时间。第一天我们参观了伊利企业的奥运主题广场,感受奥运氛围、参观液态奶生产线和文化长廊,亲眼目睹牛奶生产加工世界一流的生产技术,现代化的生产工艺,体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深厚的企业文化、参观全球奶粉样板加工区,领略世界顶级的奶粉生产技术和工艺。第二天,上午由人力资源部的招聘人员为我们讲解了企业的用人制度和招聘程序,让我们能够更科学合理的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下午,由行政管理部门的王维副总经理,向我们分享了他的奋斗之路,如何由一个刚刚毕业的大
学生,通过在这短短的几年只内,竞升为部门经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成功人事背后的艰辛。然后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了我们了很多建议。他的建议对我的触动很大,也让我思考了很多,原来很多我们平常不太重视,容易忽视的东西,往往就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虽然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只有短短几天的时间,但是我们的收获很大。这点让我们都感到非常的欣慰。在这宝贵的时间里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让我们受益非浅。不仅丰富并实践了大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深感自己知识面的匮乏,使我坚定了要积极学习的信念。在这实习的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态度的转变是我们人生学到的一笔重大财富,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当中。技术水平只能让我们达到一定的层次,而为人处事的态度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才是提升自己能力的真正法宝。虽然在这次实习之前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我知道这就是考验,这就是体验,这就是奉献,我为之无怨无悔。也让我明白,其实任何事情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谁就会获得最后的成功!真正的胜利!
这次的实习,除了让我对伊利企业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觉得自己在这期间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作为一名一直生活在单纯的大学校园的我,这次暑假的实习无疑成为我踏入社会前的一个平台,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在实习中,我看到了伊利企业的发展成果,学习到了优秀企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经过这段日子的实习,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在校时的想法和现实的反差,认识到了在学校学习的必要性。
首先,我觉得在学校和单位的很大一个不同就是进入社会以后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要对自己办理的业务负责。
其次,我觉得工作后每个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认真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奉献予社会。
再次,在社会交往上,我承认自己的社交能力远远达不到社会的要求,自己在学校学的那些待人处事的方式已经有点落后。学校远比社会,在学校,我们心理上比较单纯,接触的都是自己的老师和同学,都比较熟悉,也不会有太多的顾忌。而进入社会就大不同了,大千社会,各色人等,说话做事必须小心谨慎。凡是必须把握个度,做事一定要讲求一定的灵活性。
最后,我觉得到了实际工作中以后,我们要结合实际运用自己在校时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一笔宝贵的财富!
灯火阑珊,伊人犹在--像做人一样做企业
像做企业一样做人
--伊利公司实习心得
在2008年的暑假,很有幸去了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习,虽然时间不长,但受益颇丰。
但随着三鹿事件的爆发,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期,谈及伊利,似站在风口浪尖。
毕竟,我们不能因为一个错误,否定全部。
由奶粉事件,我最先联想到的是过去的一些事情。
一.名牌企业事故频频
2007年3月份开始,《市民》杂志记者和志愿者一道分工合作,相继走访了沃尔玛北京知春路分店、天津万达分店、贵阳人民广场分店等几十家店面,一共寻找到了75家为沃尔玛供货的服装企业,发现绝大部分都是或者生产手续不全或者工人生产环境恶劣或者存在童工或者克扣工人工资的“黑工厂”。这些企业一共为沃尔玛供应了200余种服装。之前,还有沃尔玛因部分服装含致癌物,被广东省工商局责令商家下架的报道。据该杂志记者说,自沃尔玛进入中国以来到2007年底,所发生的食品安全、商品质量等问题已被曝光至少43次,还有更多被中国媒体曝光的记录和被消费者举报的事件没有被记者统计。而沃尔玛是世界最大的跨国公司,自从2001年以来,已经5次登上《财富》500强榜首这个最光环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