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之路回顾

时间:2019-05-12 06:1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之路回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之路回顾》。

第一篇: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之路回顾

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之路回顾

北京大学博士 吴昊

无锡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站在2011年这个最新的时间点上回望过去,中国的事业单位改革之路,从宏观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探索阶段,事业单位改革步伐较慢,只是为配合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而开展;第二阶段以1996年国家发布《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为标志,正式从国家层面提出“要把事业机构改革提到重要的日程”,事业单位改革由被动变主动;第三阶段以2006年《关于事业单位分类及相关改革的试点方案》颁布为标志,从此,“分类改革”正式被确立为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方向,并延续至今。

第一阶段 初步的探索

这个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1995年,其特点是事业单位改革依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进行,其独立性不强,而且改革的步伐较慢,领域也较狭窄。国家在这一阶段,除了1993年启动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以外,基本上没有出台较有影响力的改革措施、政策文件,无锡市的事业单位改革在这一时期也显得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最大的变革莫过于传统的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并迅速繁荣起来。无数的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大地上,一些传统的老国有企业也纷纷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对所有制形式、管理方式等进行革新改造;另一个主要变革发生在行政管理领域:1982年的改革着重于精简机构,明确行政、事业、企业的关系,1988年的改革提出了“转变职能”这个关键,1993年的改革则要求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对综合经济领域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撤并„„

而正如在上一期《事业单位的产生和改革动因》一文中所提到的,我国事业单位的一大特点,就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构成社会三大系统”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管理体制上,绝大多数事业单位依附党政机关”,因此,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改革很快就波及到了事业单位。很多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上是与经济体制改革或党政机关的机构改革同步进行的,有些事业单位直接“下海”转成了企业,有些则因为主管机构的撤并、调整而也随之进行了隶属关系等调整。

在这期间,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了调整设置、机关后勤社会化开始试点、职称评审工作恢复、开始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适当下放事业单位组织人事管理权限等,这可以视作为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初步探索。这期间,事业单位的管理自主权也不断加大。国家建立了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对各类人员实行分类管理,进行工资分配制度重大改革;人才市场作为新生事物开始自下而上地涌现;进行了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辞职辞退制的试点;进一步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在这一阶段,国家提出“事业单位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相关领域的试点工作已取得进展。如聘用制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项基本用人制度,打破人才单位所有,逐步使人才社会化,推行人事代理制度,在一些省、市普遍实行,收到显著效果。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

事业单位改革的第一阶段从时间上看是最长的,期间中国社会经历的变革也最为剧烈。这一阶段,从总体来看改革的主角是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事业单位改革更像是站在幕后而不是台前。但是,随着其他两项改革的进行,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

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暴露地越来越明显,一场以事业单位为核心的改革已经是“箭在弦上”。

第二阶段 从幕后到台前

199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要把事业机构改革提到重要的日程”,从此,事业单位改革正式由“配角”变成“主角”、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此次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确立科学化的总体布局,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推行多样化的分类管理,实行制度化的总量控制”。在这一文件中,提出了要“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分类进行改革”的初步设想,具体做法:

一是积极发展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急需,又在经费上实行自收自支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此类事业单位在财务上要与党政机关脱钩,其工作人员不能由国家公务员或党的机关工作者兼任。按有关政策靠行政性收费的事业单位,要实行收支两条线,其编制要从严控制。

二是撤并压缩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事业单位。对因部门所有、条块分割而人为重复设置的事业单位,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合并或撤销;对规模较小、服务对象单一的事业单位要适当合并,提高规模效益;对长期不出成果,社会效益差的事业单位,要在规模、建制方面压缩或撤销。

三是严格控制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机构和人员编制,使其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推进有条件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有偿服务,逐步向差额补贴过渡;差额补贴的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向自收自支或企业化管理过渡。四是对那些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应改为企业。对一些现在实行企业化管理,可以主要由市场引导资源配置的应用技术开发单位等,也可以并入企业或改办为科技先导型企业。

2000年8月,中央下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提出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形成符合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为此,要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逐步建立适应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

这一时期,有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改革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原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明确了聘用制度的相关政策规定。此后,全国实行聘用制的单位占事业单位总数的比例从2004年的36%,逐步增加到2009年的80%。

在这一阶段,无锡市的事业单位改革有了质的飞跃。2002年1月,根据中央和省的有关政策精神,无锡市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体改办、人事局等十一个部门组成的“事业单位改革指导小组”。1月23日,下发了《市政府批转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等关于推进市属事业单位改制转制的暂行意见的通知》。3月,召开了全市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会议,对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改制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2003年6月,无锡市企业和事业改革领导小组合并,成立了市企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推进全市企事业单位改

革的日常工作。8月 无锡市企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市属事业单位改革转制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自此,关于全市经营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框架基本齐全,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转制改革工作进展顺利。

2005年6月,随着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改革工作的基本完成,无锡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全力实施改革攻坚七项重点工作的决定》。决定按照“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的要求,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12月,无锡市在不增加人员编制、不增加财政负担的前提下,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实施管办分离的改革探索,分别成立了市医院管理中心、市学校管理中心、市文化艺术管理中心、市体育场馆和训练管理中心。将本行业市属非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统一划入中心,实施集中管理。

这一时期,无锡市在事业单位管理机制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2005年,以两办联合发文形式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强化岗位管理的实施意见》、《无锡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细则》、《无锡市事业单位公推竞岗、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定,加强了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三阶段 改革方向的确立

2006年,可以看作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因为从这一年起,中央制定颁发了《关于事业单位分类及相关改革的试点方案》,正式将“分类改革”确立为下一步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此后的一系列改革也都围绕“分类改革”这一中心而展开。从这一年开始,关于我国事业单位的类别划分被确定为三类,每一大类的改革途径也基本确定。从这一年起,有关事业单位的配套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也突飞猛进,改革逐步向深水区迈进。

2006年7月,中央编制办经国务院批准,制定了《关于事业单位分类及相关改革的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出了初步的思路。《方案》根据现有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将其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公益服务的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个大类(这样的类别划分,与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所确定的划分类别已基本一致,只是在关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细分上略有不同)。在随后的十七届二中、四中、五中全会上,都对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作了进一步的强调。这期间,各地的地方改革和行业性改革也风起云涌,例如07年开始的深圳市事业单位改革,08年启动的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通过改革试点,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在这一时期,有关事业单位管理的制度建设也不断加速。2006年2月9日,人事部发布实施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这是我国首次就事业单位进人问题作出的专门规定。根据《暂行规定》的要求,从2006年起,所有事业单位的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2006年11月17日,人事部又正式公布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明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一些影响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也于这一阶段破冰。1月,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下发,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

进入2011年,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了更大的进展: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推出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9个配套文件。自此,分类推进

事业单位改革有了全国统一的时间表,在改革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方法、配套措施等方面都有了详细的规定。

尽管事业单位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也应该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横亘在改革面前的阻力也是非常明显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事业单位长期以来作为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缓冲区”,曾接纳了在这些领域的改革中遇到的大量问题、矛盾。例如,在行政体制改革在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的过程中,很多裁撤下来的人员被推给了事业单位,造成本就庞大的事业单位更加“臃肿”,其内部关系也变得更为复杂;另外,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动向,也加剧了事业单位改革的难度。如一些沿海地区,外来人口大量增加,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大增,提供此类服务的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均无法满足现实需要。

事业单位改革影响力大,牵涉面广,很多问题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出台配套措施、多部门联合推进。如关系密切的养老改革问题,广东曾起草《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而此方案刚一提交各事业单位内部征求意见,“就引起混乱和不稳定”、“大批人申请提前退休或买断工龄”。其他包括编外人员进编问题、基层事业单位管理问题,等等,都需要在制定改革措施的过程中通盘考虑。即使是按照分类改革的思路,下一步在如何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如何指导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行政回归”?等问题上,都需要进一步的摸索。

第二篇:中国事业单位改革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

中国出台重大改革举措,将对政府出资的公共机构进行改组,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效益。

中国政府最近颁布了各项事业单位改革计划,将影响到全国约126万个事业单位的4000多万名在职职工,包括学校、医院、出版社、以及农林部门。

然而,这些改革计划中没有一处提到有必要开展商业管理教育,以促成长久和持续的改革。原因(至少部分原因)或许就是,中国长期以来盛行以任务为导向、保守和专制的工作文化,授权的做法很少见。

不管中国事业单位进行什么样的改革,都不会自动形成更加以市场为导向、具有消费者友好特征、成本效益佳的公共服务体系。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现代商业管理方法的教育和培训。在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中间推行某种“快速”、“现成”、“一次性”的再培训解决不了上述问题。真正需要做的是,针对各公共服务行业的具体需求,开展长期的商业管理教育培训。比如,医疗服务要以人为本,这要求开展人员管理和沟通技巧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农业和林业则要求开展现代科技和高效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任何这类培训项目的安排,对于培训方式的改进——从刚开始提供“爆发式”短期培训,转变为持续数年的“渐进式”培训——都很关键。同时,采用新方法也很重要,培训队伍中应该既有中国专家,也要有西方专家。如果中国培训专家太少,可能造成混乱和紧张,而如果西方专家太少则可能让人觉得没有新意,并不是真正要改革。

此外,为了开展真正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而打造的培训,有必要采取中西结合的方法。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挑剔”,只有更高的质量标准、更高效的服务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些方面西方的方法往往能够提供。

全球范围内对推行更“负责任”的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公共机构应意识到这种局势并做出回应。这也是公共领域可以从商业教育中获益的地方。在这方面,中国公共部门不妨关注联合国负责任管理教育原则(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Management Education)6月将在里约热内卢主办的第三届全球活动。

只有配套推行超越整个公共部门的教育和培训文化,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才可能获得成功。中国管理者常把教育和培训视为一项不必要的成本,或者是不得已的事情,他们应该转变观念,把教育和培训视为长期进步和成功的关键。

中国的经济奇迹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事业单位改革是今后继续取得进步的一个关键挑战。未来应推行持久的、以教育和培训为主导的改革,这一点刻不容缓。

第三篇:事业单位改革(十年回顾与展望)

事业单位改革:十年回顾与展望

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事业单位改革既是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自 1978年《人民日报》等八大报刊提出实行“事业体制,企业化管理”,1980年代中期国家启动科学技术、教育、卫生、文化等体制改革,我国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展开。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事业单位改革,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稳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2002—2007年

党的十六大强调,“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2005年分类改革提法得以明确: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要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与此同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开始配合改革推进开展相关研究。2004年,国务院责成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牵头组成“事业单位改革小组”,成员包括原人事部、财政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并要求改革小组对事业单位改革提出一个总体改革文件和配套改革 1

措施。2006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经国务院批准,制定了《关于事业单位分类及相关改革的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事业单位分类及分类改革意见并拟选择浙江、山西、重庆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按照上述精神,各地选择了一些领域和若干地市开展分类改革的综合试点。一些省、区、市出台或研究拟定了分类改革方案,进行了摸底调查、清理整顿、模拟分类与改革试点工作,其中进展较快的省、区、市已完成试点。主要做法有:合理划分政事职责,把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把机关承担的辅助性、技术性、服务性职能交给事业单位;对重复设置、业务相近、规模过小、任务已完成或严重不足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或合并;将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部分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并入行政机关;建立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制度,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益服务制度等;在从2003年开始的乡镇机构改革中,把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结合乡镇行政机构一并进行改革。

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财政政策等方面改革不同程度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是启动最早、进展最快领域,在推进聘用制改革的同时,2006年启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施工作,聘用制度、岗位管理两大基本人事制度开始形成,为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现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奠定基础。2006年7月起,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

员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财政政策改革也进行了探索与局部试点。与此同时,结合社会事业体制“分业”推进事业单位工作取得进展,特别是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度推进。从2003年7月开始,在全国9个地区和35个单位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改革试点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分为基础,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经营性文化产业则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通过试点,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有了较大突破,大批事业单位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05年年底,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进。

2007年至今

党的十七大要求围绕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对事业单位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强化公益属性,整合资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监管。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相关财政政策”。

按照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要求,在国务院领导下,有关部门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紧起草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方案和配套改革措施。为了探索经验,2008年国务院决定在山西、上

海、浙江、广东、重庆进行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特别是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自 2006年开始,通过“两步走”(一步加两个半步)战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第一步将现有机构按照经营服务类、监督管理类和公益类“一分为三”,分别实行转成企业、纳入行政序列、保留或撤销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改革;第二步(两个半步)是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这是改革的核心内容,目标是对保留下来的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真正实现政事分开、事企分开。

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财政政策等方面改革全面展开。

人事制度方面,一是聘用制度推行面不断扩大,截至2011年全国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达 90%;二是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施工作全面推开,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经开始实施;三是公开招聘制度稳步实施,全国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有1850多万人次,实际聘用184万人;四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规建设步伐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继续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2009年国务院决定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分三步展开:从2009年1月1日起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2009年10月1日起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改革以形成新机制而非简单的涨工资为目标,从而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完善激励机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具有“兜底”的作用,同时延续几十年的“双轨制”使得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面临较大阻力。2008年国务院决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个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配套进行;总体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平衡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中艰难推进。财政政策改革方面,逐步从“养人”向“办事”转变,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特点,采取经费保障、经费补助、购买服务等不同的支持方式。

同时,以文化、卫生等为代表的各类事业单位改革结合行业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如2009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着力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等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2月,卫生部等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决定在各省、区、市已分别选择1—2个城市(城区)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同时,国家选16个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改革展望

以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12年4月16日公开发布)为标志,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全新阶段。《指导意见》立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改革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创新,对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与主要内容等进行整体部署、战略谋划,提出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

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总体设计、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先行试点、稳步推进;明确改革总体目标及阶段性目标,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四分”工作方针推进改革。同时,一系列配套政策陆续制定,对机构编制、内部治理、人事管理、收入分配、职业年金、财政支持、税收政策、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分类规范各类单位、各个方面的改革、管理与运行。《指导意见》及配套政策将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通过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激活事业单位活力、提高事业单位效率、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公益服务供给,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促进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来源:学习时报,赵立波)

第四篇:中国汇率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汇率体制改革

汇率制度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配套措施。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五十多年来的演变,对于我们更好地认清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我们保持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也具有重大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汇率机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也经历了一个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转变为在外汇留成和外汇上缴体制基础上的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管理模式,然后再转变为建立在结售汇制上的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模式。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以各阶段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各阶段经济体制改革为线索,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起伏回升阶段。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统一的货币——人民币。但因建国之初全国通货膨胀形势严重,各地区物价水平不一致,因此各地人民币在中央统一政策和管理下,以天津口岸的汇价为标准,根据当地情况公布各自外汇牌价。1950年7月8日,随着经济秩序的逐步恢复和全国财经统一制度的建立,人民币实行全国统一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公布。

(1)从1949年到1950年3月全国统一财经工作会议前,人民币汇率调整频繁,并大幅度调低。当时根据“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劳资两利”的经济政策,在“统制对外贸易”的原则下,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扶植出口,积累外汇资金,购买主要进口物资,确定人民币汇率的方针是“奖出限入,照顾侨汇”。奖出即奖励出口,保证75—80%的大宗出口物资私商获得5—15%的利润;限入即限制奢侈消费品进口,并照顾华侨汇款的实际购买力。由于国内物价猛涨而国外物价稳定甚至下跌,汇率大幅度波动,1949年3月人民币汇率为600旧人民币/美元,至1950年3月调至42 000旧人民币/美元,期间汇率调整达52次之多。

(2)从1950年到1952年,人民币汇率逐渐调高,起伏回升。1950年3月全国财政经济会议后,国内金融、物价日趋稳定,而国际市场物价上涨,为保障外汇资金安全,加速进口物资,汇率政策由“奖出限入”变为“进出口兼顾”。从1950年3月至l951年5月共调高15次,从42 000旧人民币/美元调至22 380旧人民币/美元,升幅46.7%。

总之,这一时期,国家用汇需求很大,但由于外国的经济封锁,外汇资源紧缺,进出口渠道不畅,侨汇汇率阻塞。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国家建立外汇集中管理制度,人民币汇率主要作用为调整对外贸易,照顾侨汇收入,制定的主要依据是物价。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3—1972):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阶段。

1953年起,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国内金融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世界经济中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基本能发挥作用,维持纸币流通下的固定汇率制度。鉴于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对外贸易由外贸部所属的外贸专业公司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统一经营,外贸系统采取了进出统算,以进贴出的办法。1964年起还采取了对一部分进口商品加成的办法,即外贸为用货部门的进口商品作价,按进口成本加价103%,以进口盈利弥补出口亏损,不需要再用汇率来调节进出口贸易。在这种条件下,人民币汇率主要用于非贸易外汇兑换的结算上,按国内外消费物价对比,汇率已适当照顾侨汇和其他非贸易外收入,也无调整必要。为了维护人民币的稳定,有利于内部核算和编制计划,人民币汇率坚持稳定的方针,在原定汇价的基础上,参照各国政府公布的汇率制定,只有在外国货币发生升值或贬值时,才作相应的调整。l95

5年3月,新币代替旧币,直到1971年11月,人民币汇率在近16年时间里基本保持为2.4618人民币/美元的水平。

1993年11月14日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l994年初,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国务院推出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最为综合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在外汇体制改革方面,总体目标是“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1994年1月1日实行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并轨,人民币官方汇率由1993年12月31日的5.80人民币/美元下浮至1994年1月1目的8.70人民币/美元。实行单一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汇率的形成是以市场供求状况为基础,改变了以行政决定或调节汇率的做法,发挥市场机制对汇率的调节作用。并轨后取消了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外汇的银行结售汇制,作为一项临时性措施,对经常性项目设立台帐制,取消国内企业的外汇调剂业务,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并以银行间外汇市场所形成的汇率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人民币汇率的基础。此后人民币汇率结束了长达16年的贬值过程,开始稳中趋升。12年来人民币汇率运行基本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划分也从“管理浮动制”转为“钉住单一货币的固定钉住制”。

1996年7月起外商投资企业开始实行银行结售汇制。1998年12月1日起,关闭外汇调剂中心,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买卖全部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此外,对境内居民个人因私用汇大幅度提高供汇标准,扩大供汇范围,超限额货超范围用汇,经外汇管理局审核其真实性后由外汇制定银行供汇。至此,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尚存的其他经常项目汇兑限制基本消除。我国1996年12月1日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所有正当的、有实际交易需求的经常项目用汇都可以对外支付,这是实现了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重要一步。

资本帐户方面,我国虽然刚引入了QE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等一些准入制度,但是总体而言管制仍十分严格,与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还有相当差距。如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

代宏观调控体系的健全,资本市场的成熟,利率、汇率作用的改善等条件,都有待逐步创造。并轨后的人民币汇率在运行机制上,在对外贸易、外商投资以及对外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上都受到严峻考验。特别是1997年7月,由泰铢贬值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东南亚各国货币纷纷贬值,东亚各国家日本、韩国货币也不断下跌,而人民币汇率却在国内通货紧缩和外汇储备充足的前提下保持了货币稳定的态势,由银行间统一外汇市场形成,并接受国家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这对亚洲金融稳定和世界经济发展极为重要。

我国已在汇率改革的路上走了很远,现在走在一个选择的十字路口,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和考虑的因素和新的环境下的有新的政策和目标如下:

一、当前面临的问题

1、对居民和企业的外汇交易行为的限制,如区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货币可兑换,银行对个人和机构客户的结、售汇制度安排等;

2、对金融机构外汇交易市场的组织安排,比如确定指定外汇经营机构,建立和完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规定金融机构持有周转外汇资金的比例;

3、汇率体制安排,包括实行浮动汇率制还是固定汇率,是单一盯住还是复合盯住;

4、宏观经济当局的汇率政策,这主要指货币当局对国际储备资金的运用以及外汇买卖活动影响来外汇市场供求总量,从而影响汇率水平及其变动。

二、改革原因(引自发改委体改所研究员张海鱼)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本框架形成于1994年。1994年1月1日,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最重大的一次改革,实行银行结售汇,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6年12月1日,我国接受

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通过强制结售汇、外汇指定银行的头寸上限管理、外汇市场上严格的浮动区间限制,以及资本账户的严格管制,有效地控制了企业、银行和个人对于外汇的供给和需求,保证人民银行对汇率波动的有效控制。根据规定,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这导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9年调整其汇率制度分类方法时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划分也从“管理浮动制”转为“钉住单一货币的固定钉住制”。

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对于促进贸易、引进外资、保持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应该说,上述汇率制度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最佳选择。然而,今天再来看这一制度时,就会发现很多问题。首先是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之间注定存在着冲突。我国的外汇储备从1993年的212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4033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近20倍。2004年我国外汇储备又激增了2066亿美元,达到6099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相当于我们向发达国家输出了很多资本。对我们这样的资本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大量的外汇储备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浪费。而且,美元、欧元等货币贬值,我们也会被动的遭受损失。

其次,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使中国货币政策失去很大的独立性。央行出于维护汇率稳定的考虑,必然会经常干预外汇市场,被动参与外汇买卖,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出现较大的波动。比如去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央行的货币政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宏观调控要紧缩货币;另一方面是外汇大量占款,外汇进来后商业银行留了头寸,剩下的卖给央行,央行相应的就要给它人民币,于是货币就这么放出来了。

同时,维护汇率稳定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央行在外汇市场频繁的吞吐,增加了市场操作成本;对资本项目严格的管制,延缓了利率市场化及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增加了改革的成本;随着资本的自由流动,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将更为复杂,央行管制定价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为了回笼货币,央行2001年开始发明了银行票据,也承担了大量的利息支出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此外,现行的汇率政策使汇率风险不能分散于各微观经济主体,而主要由中央银行承担,不利于企业风险意识的树立和增强。而且,名义汇率随着美元被动升值和被动贬值,也增加了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与矛盾,恶化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

三、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加入WTO,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扩大对外贸易活动,增强中国市场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帮助中国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为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目标增强经济基础。

从长远角度来看,中国外汇和汇率体制的发展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增加人民币的对外可兑换性;第二是提高人民币汇率和体制的灵活性;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能帮助缓解外来冲击的不利影响,并为国内货币政策的操作提供一个方便的工具,另外,也有利于我国建立一个现代健全的外汇市场体系,促进对外贸易活动,提高经济宏观调控能力。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改革也伴随着风险,主要由市场预期的不稳定性、货币投机行为的蔓延、大量资金转向短期性货币市场导致。

从操作上看,高程度灵活的汇率体制和可兑换性的结合比固定汇率制和货币可兑换相结合容易,面对冲击时,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会调整来缓解冲击效应,而不需要依靠货币政策的实施。

综合以上原因,在政策上,我们可以考虑将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和可兑换性结合起来,让其相辅相成,让汇率体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五篇: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大事记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大事记

199

210月 党的十四大提出,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199

310月1日起,事业单位实行工资制度改革。

1996

7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要把事业机构改革提到重要的日程”,并且对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改革的方向再一次做了明确规定,特别是提出了“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分类进行改革” 的初步设想,“对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性质应为企业,但现在作为事业单位管理的单位,原则上应改为企业”。

1998

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2号发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2000

8月 中央下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提出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形成符合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为此,要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逐步建立适应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

200

12001年,中央编制办公室专门组织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分类管理调研组”,设计出新的分类体系:一类是承担政府行政行为或为政府行政行为提供保障事务职能的单位(可称为行政保障类);二类为承担国家交办的发展公益事业或准公益事业、基础性任务,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单位(可称为公益类);三类为从事有偿性经营服务、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单位(可称为经营类)。

200

2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原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明确了聘用制度的相关政策规定,提出“事业单位除按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以及转制为企业的以外,都要逐步试行人员聘用制度。”

200

46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11 号正式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决定》。

200

54月 中编办下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6月 无锡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全力实施改革攻坚七项重点工作的决定》。决定按照“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的要求,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并以“管办分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市政公用事业领域改革。12月,无锡市在不增加人员编制、不增加财政负担的前提下,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实施管办分离的改革探索,分别成立了市医院管理中心、市学校管理中心、市文化艺术管理中心、市体育场馆和训练管理中心。将本行业市属非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统一划入中心,实施集中管理。

2006

2月9日,人事部发布实施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这是我国首次就事业单位进人问题作出的专门规定。根据《暂行规定》的要求,从2006年起,所有事业单位的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7月,中央编制办经国务院批准,制定了《关于事业单位分类及相关改革的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从此“分类改革”正式成为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思路。

11月17日,人事部又正式公布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

2006年,原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及其实施办法。

2007

7月 深圳市事业单位改革启动,其主要思路是:在事业单位中普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理事会、管理层、职工大会相互独立、相互制衡;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逐步实现事业单位职级制,推行职员制;对于可由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将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由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完成。

2008

2月 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强化公益属性,整合资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监管。

年中,无锡市的管办分离改革进一步拓展到公园景区、市政公用、广电、报业等领域。在体管中心实施了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改革探索,在市政公用养护领域实施管养(干)分离的改革探索,在广电、报业领域实施了宣传与经营两分离的改革探索。

年底,广东起草了《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拟为其后的养老制度改革铺路。然而,此方案刚一提交各事业单位内部征求意见,“就引起混乱和不稳定,一些人直接写信给省委领导,大批人申请提前退休或买断工龄。”

2009

1月,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下发,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

3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12月 中办印发的《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0

6月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提出,要“遵循放开搞活、分类指导和科学规范的原则,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同时要在选拔任用、收入分配、人才流动等领域进行配套的制度创新。

10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再次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01

13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正式发布。

6月2日,全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就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作了全国性的整体改革部署,确定了改革时间表。

8月5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办发【2011】37号),推出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9个配套文件。其中的《关于事业单位分类的意见》,按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财政有关政策的意见》提出了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

9月,中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派出五个工作组,赴各地调研了解《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及各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开展情况。

下载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之路回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之路回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引关注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引关注 “铁饭碗”还能捧多久 2011年09月07日08:48 来源:《半月谈》 人民网专访吴江:社会主义饭碗如何端平? 中编办主任:事业单位改革应以公益为目的 俞 路: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历史回顾 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或其他组织举办的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它分布在教育、卫生、文化、农业、交通、城市公......

    扬州事业单位面试辅导:民生资金改革之路

    扬州中公教育:http://yangzhou.offcn.com/ 扬州事业单位面试辅导:民生资金改革之路 【新闻链接】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

    事业单位改革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办法之探讨建议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办法之探讨建议: 《内容提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借事业单位改革之机,尽早决策,出台具体方案和政策,拿出魄力来继全国国......

    事业单位改革[范文大全]

    瞭望:内地事业单位改革时间表确定 涉及4000万人 未来5年,将是事业单位改革最为艰苦的攻坚阶段,剥离、重塑的阵痛在所难免,真正的考验到来了 从党的十四大提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

    事业单位改革范文大全

    在清理规范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

    事业单位改革2012

    1、 分类改革继续推进 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我国将对现有事业单位进行清理规范,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

    事业单位改革

    事业单位概述 事业单位(Institutional Organization),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