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检机构管理制度_检验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时间:2019-05-12 06:2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检机构管理制度_检验事故分析报告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检机构管理制度_检验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第一篇:安检机构管理制度_检验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检验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为了加强事故管理工作,全面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研究分析事故发生规律,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检验事故的范围

1、检测事故是指因玩忽职守,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检测车辆损坏或发出的报告文件有明显失误,造成较大影响者。

2、仪器设备事故是指因责任事故造成关键部件损坏,在短期内不能修复,致使仪器设备停机两周以上或修理费在千元以上者。

3、人身事故是指因责任事故造成人员受伤在两周以上不能工作者。

二、检验事故的处理

1、检测事故→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检测→重新出报告→填写事故报告→报站长。

2、仪器设备事故→现场分析→事故处理→维修检定→填写事故报告→报站长。

3、人身事故→现场调查→分护处理→填写事故报告→上报站长→登记存档。

事故责任人必须写出事故检查报告,查明事故原因,认真吸取教训。根据事故情况按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瓜州县宏达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瓜州县宏达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检验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第二篇:检验事故报告制度

检验事故报告制度

检验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按事故处理:

1、检验样品、分析报告、原始记录丢失或失密,样品失效 或检验性损坏以至检验无法进行。

2、由于检测人员、仪器、设备测试条件不符合要求,分析方法错误或数据计算错误,而造成分析结果错误。

3、检测工作中弄虚作假、伪造数据、随意涂改检验原始记录及其它检测工作凭证。

4、操作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

5、检测过程由于操作规程错误,而造成仪器设备损坏。

6、擅自更改检测报告的。

7、发现检验事故后,有关人员要及时上报,并保管好样品及原始记录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8、质量监督领导小组有关人员对检验样品、检测方法、操作过程、数据处理等方面调查分析,查找事故原因,分清责任。

9、责任组或室写出事故报告,直接责任人要写出书面检查,视情节的轻重、责任大小给予批评教育,扣发奖金,直至行政处分,对弄虚作假,触犯法律可提请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10、对检验事故发生拖延时间不报告或弄虚作假、隐瞒真实者,一经查出加重处理。事故的调查、分析报告,处理意见由中心档案室统一保管。

第三篇:检验事故分析报告程序或者制度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为检测事故:

()

验时弄错来样单位。

(2)

品丢失或损坏,因保管不当造成样品性能下降或丧失。

(3)

工试样时,弄错规格以至无法弥补。

(4)

事先协商,不按标准方法或不采用标准样品进行检测。

(5)

测时未及时读数或未填写原始记录,而得不出检验结果。

(6)

由于人员、仪器、设备、检测条件不符合检测工作要求,致使检测结果达不到要求的精度。

(7)

已发出的检测报告,其检测数据计算错误或结论不正确。

(8)

检测报告发错单位,在规定保存期内原始记录丢失,检测

资料

失密。

(6)

测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或仪器设备损坏。、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进行调查,弄清事实,由试验室负责

人主持召开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分析事故原因及性质,任人给予教育和相应的处理,并总结教训,杜绝此类事故重复发生;

同时迅速采取补救措施,保证检测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对事故责

第四篇:安检机构报告制度

安检机构报告制度

质检总局有关要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每年 1 月底之前应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年

度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是反映安检机构守法经营的自查、资格许可条件的保持等情况,内容主 要包括:

(1)机构名称、住所、法人代表、检测场所地址、检测线数量、检验车型范围等有关基本情况;

(2)资格许可有关技术条件的保持情况,包括检测厂房、场地情况,计量认证情况,检测设备计

量检定或校准、使用、维修、更换等情况,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情况,档案资料管理情况,内部质量管理情况,各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

(3)检验业务有关情况,包括执行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情况,车辆一次上线检验合格率

情况,安检合格率较低车辆厂牌型号(新车 / 年检车),各类车型年检验量、全年验车总量及较上 年变化情况等;

(4)机动车安检资格许可证证书、编号和印章的使用情况;

(5)收费标准执行情况;

(6)检验结论的异议、检验质量问题、车主投诉等处理情况;

(7)比对验证情况;

(8)安检机构检测公正性情况;

(9)行政机关对本机构开展的监督检查情况,包括监督审查不合格项改进情况和是否存在违反监

管规定的行为。

(10)安检机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11)其他有关情况如:机构性质变更、名称变更、地址变更、人员变更、体系变更、标准变更、环境变更等。

安检机构报告制度的执行由质量负责人负责,其它各部门及主要人员配合质量负责人完成 报告。

第五篇:机动车安检机构管理制度

一、公司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经理工作职责

1、负责领导公司的全面工作,对汽车检测业务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

2、负责公司的管理评审工作。对公司的管理体系现行有效负主要责任。

3、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上级机关指令和指示,并做好实施工作。

4、以身作则模范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执行情况负主要责任。

5、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认真执行财务政策。对财务管理负主要责任。

6、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做到公司人人有职、有权、有责,把责任与经济利益联系起来。对违反规定和标准的一切行为及人员有处置权,对人力资源管理负主要责任。

7、充分调动公司各方面积极性,挖掘潜在质量,确保全面完成公司各项任务。确保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的落实。

8、重视安全检测,对人员安全、设备安全负主要责任。加强职工教育工作,抓好两个文明建设。

技术负责人工作职责

1、技术负责人在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对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负全面责任。

2、在公司经理的委托下,全面负责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具体组织与协调本公司技术管理工作的仲裁和解决重大技术问题,有权下达技术监督的命令,实施技术奖惩,有权禁止不符合标准的检测车辆出公司。,有权检查《质量手册》的执行情况:

3、负责审定《质量手册》

4、负责质量改进、技术改进工作,并对其工作质量负全面责任。

5、掌握国内外车辆安全检测技术动态、国家标准及法规。

6、经理不在时,代行经理职权。

7、对检测技术负全面责任。

8、对职工教育、技术培训负完全责任。

9、对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技术行为和人员有权处理和建议。

10、对设备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标准、法规管理负主要责任。

质量负责人工作职责

1、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质量方针、政策、规定,确定检测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对检测质量负全部责任。

2、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对质量政策与质量体系的正确、完善实施和保持负全面责任。

3、负责仲裁与解决重大质量问题,有效实施实验室能力验证对提高检测质量,开展检测质量管理有贡献的人员实行嘉奖,对损坏和降低质量信誉和检测质量的责任者负责实施质量奖惩。

4、授权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对从事各项质量活动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并保证质量管理部门在行使组织、协调、计划、检查、督促、指导权力时,不受其它职能部门的干预,直接领导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并对其进行检查,对公司的内部审核负主要负责。

5、授权质量检查部门对检测质量进行独立的检查,并保证不受任何部门与人员的干预,不受任何行政、经济利益的干预。正确行使监督把关、报告的职能,防止商业贿赂。对质量申诉、报怨负主要责任。

6、技术负责人不在时,有权代行其职权。

内审员工作职责

1、在质量负责人领导下工作,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验收)评审准则。

2、负责公司的质量体系审核、评审,对内部质量体系有效性有权监督,提出批评。

3、负责公司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验收)材料和申报、评审、验收工作的准备和协调。

4、有权对质量手册的不符合提出意见。

5、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质量监督员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令,要做到联系实际、严格执行。

2、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3、熟悉本公司业务和职责范围,负责指导检验员的工作,监督检查检验结论及工作质量,对其正确性负责。

4、在质量负责人领导下,严格执行标准,严把检测质量关,根据标准有权做出车辆检验合格与否的决定。

5、做好用户的技术服务工作,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6、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掌握新的检验方法与检测设备,不断提高检测水平。

7、对违反规定和标准的行为有向质量负责人及主管监督和报告权力。

总检员(报告审核人员)工作职责

1、掌握国家有关机动车辆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技术标准;

2、认真学习车辆检测业务知识,熟悉检测设备工作原理和车辆检测程序,了解各种车辆的性能、技术参数,掌握数据处理知识;

3、对检测后的判断:原始数据对照有关标准进行综合评判、对计算机自动评判的结果进行复核;

4、负责车辆检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移交资料员存档;

5、参与检测质量争议的协调处理工作,接待客户技术咨询;

6、做好检测记录、检测报告的传递、登记工作,依据检测记录指导用户进行车辆检测调试。

登录员工作职责

1、积极参加培训,自觉学习业务技术和检测知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2、按照有关规定受理、登录检测业务;

3、做到登录信息准确,具有正确识别车辆基本参数的能力;

4、按检测类别和相关标准,正确选择检测项目;

5、正确使用机算机,定期做好数据备份和系统维护工作;

6、兼任检测资料的保管工作,做到按规定收发资料,及时归档;调阅、借阅检测资料要履行登记审批手续,不得随意调、借阅相关资料。

检测员工作职责

1、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执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2、积极参加学习,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专业业务水平。

3、工作中搞好本岗位的精神文明建设,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4、熟练掌握本工位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

5、熟悉本工位设备结构、性能、特点,负责日常维护工作,参与设备修理,调试工作。

6、工作中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停机,通知有关人员研究处理、维修。

7、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临时性作业任务。

引车员工作职责

1、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令,执行公司规章制度。

2、积极参加学习,不断提高专业业务水平。执证上岗,无驾驶证不得做引车员工作。

3、工作中搞好本岗位的精神文明建设,抵制不正之风。

4、熟练掌握各种车辆驾驶技术、熟悉各工位检测内容和引车路线。

5、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对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高度负责,确保安全引车无事故。

6、爱护用户车辆,按制度交接车。

7、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临时性作业任务。

仪器设备管理员工作职责

1、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熟悉仪器设备工作原理、构造和维护常识;

2、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参加定期维护工作;

3、负责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4、做好仪器设备运行故障和检修的记录;

5、参与仪器设备维护计划的编制;

6、做好仪器设备标识张贴工作。

7、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熟悉仪器设备工作原理、构造、校准、维护、维修、报废等相关的管理工作;

8、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参加定期维护工作;

9、负责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10、做好仪器设备运行故障和检修的记录;

11、参与仪器设备维护计划的编制;

12、做好仪器设备标识张贴工作。

二、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本公司检测人员均应参加行业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后方可上岗,授权签字人必须经计量认证部门确认授权,内审员必须经计量部门考核合格;

2、技术负责人负责人员内部培训、考核的组织实施;

3、办公室具体实施培训、考核工作。

1)办公室制订“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办公室负责人员培训、考核记录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2)各部门按计划组织人员参加培训。

4、本公司各岗位人员应具有与其承担的岗位职责相适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资质等方面的能力,其具体任职条件应符合相关规定。

5、人员培训内容:

1)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量基础知识、标准化知识、质量监督和管理知识、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检测专业知识、新标准宣贯学习、新理论、新技术、计算机等基础知识。

2)实际操作技能:主要包括检测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汽车安全引车、标准物质的使用及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3)有关法律法规、本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计量认证评审准则等。4)继续教育、提高学历教育等。5)岗位职责、职业道德; 6)检测场地安全防护知识。

6、人员培训方法

1)实际操作技能分二种形式,一是提倡检测公司内以老带新、二是参加外部组织的各种培训班。

2)其它教育如学历采取自学与组织培训相结合,以业余自学为主。

7、人员培训计划、审批、记录

1)年初由办公室牵头,征求部门负责人意见,编制培训计划,报公司长批准实施。

2)办公室应对各类培训的情况留下完整记录。

8、考核 1)应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上岗考核,所有检测岗位必须持证上岗。2)上岗证发放情况应由办公室负责登记入档。

3)外出学习培训的职工参加主办单位组织的考核,回本公司后应及时持考核证明或有关证书复印件到办公室办理登记归档手续。

4)本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由办公室组织考核或总结,并留下完整记录。5)公司内考核每年不少于两次。

9、人员技术档案管理

1)办公室为人员建立人员技术档案,保证技术档案的完整、有效、保密。2)人员技术档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a)人员简历(包括主要工作经历、学历证明、职称证明等)。b)业绩考核材料(包括论文、著作、科研成果等业绩)。c)培训和技能考核记录。

d)有关资格证书(证明)复印件。

e)各类奖惩记录(包括证书复印件)。

三、公司技术和管理人员行为规范

1、态度端正,举止文明,按规定佩戴上岗证;

2、热情服务,秉公办事,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

3、办公桌面、地面、电脑保持清洁,办公用品、资料要摆放整齐,并做好室内防火、防盗工作;

4、禁止工作期间上网和电脑游戏,禁止洒后上班;

5、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不以岗谋私,虚心接受社会监督。

四、检测仪器设备(含标准物质)的采购、验收、使用、保管、报废制度

一、采购、验收制度、目的

确保检测仪器设备(含标准物质),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外部支持服务的质量。、职责

办公室负责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运作; 相关部门配合办公室实施。

3、范围

1)检测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服务提供者的选择。

2)检测仪器设备及消耗性材料的供方和对购买、验收、存储和不合格品的处理规定等内容。

4、程序内容

1)办公室负责建立“服务供应方”的名单及其档案资料,服务方至少保存授权证书和能力表,供应方保存体系认证资料,供应品种性能资料等。

2)对供方评价

评价部门: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配合,依据有关标准调查使用单位意见,综合对供方进行评价,报技术负责人审核,经理审批。评价内容

a)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如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资格能力证书等); b)供方的产品性能、服务质量; c)供方的企业规模;

d)供方的供货能力和生产规模。)评价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评价。a)到供方现场调查;索取材料的审核;

b)调查考察供方产品的使用厂家对产品的质量评价满意程度; c)了解和考察供方以前的供货业绩;

d)本公司各部门对产品性能、质量、使用情况的统计汇总。

4)由于本公司的采购活动发生较少,所以对采购评价分以下三种形式进行:

a)对大型的检测设备及配件采购前对“供方进行调查评价”,确定其符合 要求的,列入“服务和供应商”名单,则可采购,供公司长、技术负责人采购决策时参考。

b)对常用的消耗性材料由办公室在初次选定时对其进行调查评价,符合要求列入“服务和供应商”名单。

c)对设备检定/校准等服务,由办公室在初次选定时对其进行调查评价,每年一次对其业绩进行评定,列入“服务和供应商”名单。、采购

1)公司在采购时,应按《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管理程序》填写“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申购单”。

2)“申购单”应清楚注明采购品的名称、规格型号和性能质量要求 3)对大宗仪器、设备的采购应签定“采购合同”,报公司长审批。

6、采购产品的验收

1)仪品设备及贵重物品的验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依据相关标准进行验收,消耗材料由办公室负责验收,验收情况办公室做好相应记录。

2)对需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应以检定/校准后的结果作为验收参考依据。

二、使用、保管制度

1、经安排决定在各工位上的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即是保管人。应熟悉其使用的设备、仪器仪的性能、技术参数、检测使用规程和操作方法,并经培训考核合格;

2、保管人应参加新购设备的验收、安装、调试工作,填写使用、操作、维修记录;

3、检测线仪器设备的位置不得随意变动。如果重新安装,需重新检定或校验;

4、操作人员下班前需切断电源,罩上防尘罩;

5、检测仪器、设备不得用于与检测无关的其它工作;

6、所有仪器设备的均按周期进行计量检定或自校,以确保其功能正常,性能完好,精度满足检测使用要求;

7、全部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应满足实施细则要求;

8、计量标准器具一般不能直接用于检测,并一律不外借;

9、因使用、保管不善造成仪器、设备损坏,应及时报告经理处理。

三、仪器设备报废制度

1、仪器设备报废条件

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报废:

1)设备已损坏,虽能修复,但修复费用接近同类新设备单价者。2)设备严重损坏,无法修复者。

3)设备使用年限已过,主要结构陈旧、元器件老化、性能指标降低,不符合检测需要的基本要求者。

4)技术落后,效率低,属于淘汰对象者。

5)质量低劣,不符合技术标准,应用中不能满足最低性能指标者。

2、报废手续

1)公司对需报废的仪器设备要详细填写《仪器设备报废单》,写明名称、型号、规格、厂家、单价、设备编号、维修人员意见和报废理由。

2)凡属于固定资产类的仪器设备,经鉴定后报公司经理批准。

3、报废仪器设备处理方法

1)报废的设备经领导审批报废后,公司可选用报废设备上的可用的零部件,但要建立登记制度。

2)确定无法使用的报废设备,可统一作价处理。其收入纳入新购设备经费。

五、检验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为确保检验工作安全可靠,杜绝严重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特制定本制度。本公司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所有上岗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签订安全责任状后,方可上岗;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不违规作业,特殊作业必须由持证人员进行,他人不得随意操作或拆查;遵守检测员守则和行业规范;遵守本公司的公正性声明,为用户保密;安全消防器材按指定位置摆放,不得随意挪动,凡违规操作或不遵守本制度者,引起的一切事故及损失均应由责任者承担,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在本单位发生以下事件,即按事故处理:

1、被检车辆车主或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丢失或失密,检测报告丢失或失密。

2、由于人员、检测设备、仪器、检测条件不符合检测工作要求,检测方法错误,数据差错而造成的检测结果错误。

3、不负责任的对待检测结果而发生的误判或随意更改检测结果、结论的。

4、检测过程发生人身伤亡。

5、检测过程发生设备、仪器直接损失在1000元以上的。二、一旦发生以上事件,则按以下程序执行:

1、小事件、一般事件发生后,有关人员应及时到场处理。

2、大事件、重大事件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件扩大,抢救伤员、维护现场,并通知有关人员及时处理。在24小时内向上级部门报告。

3、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本公司完成事故报告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4、事故发生5天内,本公司召集有关人员进行分析研究,举一反三地制定相应的整改、防范措施。

5、对事故的责任者应酌情处理,处理结果应公布并存档。

6、凡发生事故均应在本公司内通报,使全体员工得到教育,并引以为戒。

7、凡大事故,重大事故发生一周内,本公司领导写出书面专题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六、检测记录、检测报告等技术文件和资料档案的修改、保存、销毁及保密制度

1、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记录、检测报告等技术文件和资料、档案的修改、保存、销毁、保密工作,质量负责人负责监督其执行情况。

2、原始记录修改必须由原检测人员完成和授权签字人监督下执行,他人不得代替填写。

3、原始记录修改应在更改处划“∥”,将其正确记录标示其上方并加盖印章。

4、在记录的形成过程中从登记、电脑录入、审核等过程均应有标识。

5、同一辆车检测过程记录应有唯一标识(流水号)。

6、数据维护和清理须由授权签字人进行,他人无权进入控制系统。

7、记录报告保存期为不少于二年。

8、记录报告应及时存档,妥善保管、为客户保密,非本次检测人员和授权签字人,他人不得翻阅和外借。

9、记录和报告的收集应由检测人员在其工作完成后及时整理、归档,所有归档记录、报告必须做到便于查找和管理。

10、记录报告应每半年清查一次,对已到保存期的记录和报告由保管人员列出清单,填写销毁登记表,经质量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指定人员监督销毁。

七、检测车间管理制度

1、本公司检测车间所有设备及设施,均由专业人员安装,非设备维护人员不得拆卸。

2、保持检测车间检测有序,非本公司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车间。

3、保持检测车间环境卫生,检测过程中发现检测车辆有废弃物或油污等杂物落下时,应立即清理。上班时工作人员应主动清扫工作场地、设备及仪表等,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4、上班时,应及时开启检测设备做好设备预热等准备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应设法排除或报告技术负责人。

5、下班时,应按操作规程关闭检测设备及其他用电设施,切断单机电源和电源总闸,并关好门窗。

6、车间内的安全器材不得随意挪动,应做好定期检查,过期或失效时,应及时更新或充装。

7、非本公司工作人员不得引车进入车间或操作检测仪器设备。

8、所有检测设备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注意安全事项、定期保养。

八、普遍性质量安全问题的分析报告制度

本公司工作中一旦发生质量安全问题,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找准产生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减少质量安全问题的影响范围。杜绝今后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属于工作责任造成的问题,要在全体职工中进行教育,使全体职工以此为戒。

1、发生轻微质量安全问题,由部门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找准原因,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并做好记录。

2、发生普遍性质量安全问题,当事人或知情人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视情况可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并在一小时内报告质量负责人。

3、质量负责人接报告后,首先赴现场查看情况,同相关人员沟通,了解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初步原因,必要时组织相关人员或报告技术负责人参加分析原因。

4、质量负责人应在一天内完成质量安全问题,报告说明产生的原因及采取措施和处理意见,上报公司长。

5、公司长接报告后,应在一周内提出处理意见,由办公室公布,并召开全公司职工会进行一次质量安全教育,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批评和宣布处理意见。

九、工作报告制度

根据国家质总局121号令的有关要求,我公司在每年1月底之前,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上工作报告。工作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安检机构基本情况

(二)机动车年检验车型及其数量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开展情况;

(三)在用检测设备的变更情况和计量器具检定或校准情况;

(四)检验人员培训、考核及变更情况;

(五)投诉、异议处理情况;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事项。

下载安检机构管理制度_检验事故分析报告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检机构管理制度_检验事故分析报告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事 故 分 析 报 告 制 度一、检测过程中如发生下列情况按事故处理: 1、试验时弄错来样单位; 2、加工试件时,弄错规格以致无法弥补; 3、试验时未及时读数或未填写原始记录而得不......

    安检机构年度报告制度_(内审用)

    长沙金桥车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编制:审核:批准:安 检 机 构 年 度 报 告 制 度 日期:日期: 日期: 长沙金桥车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事故分析报告和处理制度

    事故分析报告和处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做好事故调查与处理工作,吸......

    事故分析及报告制度(五篇)

    慈利鼎盛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检测中心 事故分析及报告制度 1、凡是被检样品未经检测受损坏,检测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检测程序,仪器设备损坏,检测数据不准,漏检项目,技术资......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⑴凡是被检样品未经检测受损坏,检测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检测程序、仪器设备损坏、检测数据不准、漏检项目、技术资料被盗失、泄密以及预料不到的事故和......

    事故分析报告制度[大全5篇]

    事故分析报告制度为了保证试验质量,在试验事故发生后,及时查明原因,避免重复发生事故,特指定本制度: 1. 样品受到非试验性破坏。 2. 样品或试验项目漏验。 3. 试验人员玩忽职守,违反......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均视为检测事故: 1、样品丢失损坏或因保管不当,样品性能丧失下降;2、加工试样时,弄错规格以至无法弥补; 3、未事先协商,不按标准方法......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1. 检测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按事故处理: (1) 样品丢失,零部件丢失,样品损坏。 (2) 样品生产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丢失或失密,检测报告丢失,原始记录丢失或失密。 (3) 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