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市召开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互助幸福院建设现场会
乌兰察布市召开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互助幸福院建设现场会
12月9日,我市农村牧区互助幸福院建设现场会在化德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旗县和相关部门以及市直有关单位领导。自治区民政厅冯呼和副厅长、朱安山调研员,我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常永福、副市长周明虎等领导出席。
与会人员到七号镇和睦村、长顺镇民建村、朝阳镇民乐村农村互助幸福院进行了参观。会议听取了化德县农村互助幸福院试点村建设情况汇报,市民政局、财政局、住建委领导做了表态发言。
冯呼和对化德县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化德县在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中体现了五大优点,一是有效解决了农村孤寡困难老人的老有所居、老有所养的问题。二是有效解决了进城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为子女赡养老人提供了优良平台。三是有效解决了部分“空壳村”,同时将废旧的住宅进行复垦,整合土地,增加了耕地面积,生态环境也得到恢复。四是在建设幸福院的过程中,坚持项目资金捆绑集中使用,避免了项目重复投入建设的弊端。五是破解了传统敬老院建设的弊端,就近居住解决了老人故土难离情结,同时有利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常永福指出,农村互助幸福院是顺应当前社会化养老形势、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市当前和“十二五”期间的重点民生工程。各
旗县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的重要意义。民政部门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推进工作开展;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职尽责,大力支持配合;各旗县要科学谋划,要因地制宜,积极借鉴化德县试点村经验,扎实做好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要大力宣传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的重大意义,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的浓厚氛围。要精心组织,快速行动,把这项利民工程、德政工程办实办好,为全市老年人幸福安康、构建和谐乌兰察布作出积极贡献。
据悉,化德县农村互助幸福院是以中心村为单位,将留守空巢老年人按照“集中居住,就近养老,统一管理,分户生活”的新型养老模式。截止目前,化德县共建成幸福院12所、住房632间,入住1264人。
第二篇: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方案
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方案
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方案
为加快推动农村老年人福利事业发展,逐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按照自治区民政厅《关于拨付农村互助幸福院试点项目资金的通知》(新民计【2012】157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初步实施方案:
一、建设原则
坚持“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工作原则,采取“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建院形式,充分发挥村委和村民自我管理、互助服务的作用,院内不设专业服务人员,村委会成立互助幸福院管理接待中心,由村委会主任负总责,具体负责受理入住申请、院民矛盾调处、安排院民入住、制定规章制度、院民安全管理及水、电、暖、有线电视费、电话费支出等事务。
二、建设标准
(一)设立标识。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互助幸福院初步命名为“塔拉特村互助幸福院”,并按要求制作牌匾。
(二)建设类型
1、基本型,即充分利用塔拉特村闲置校舍、和塔拉特新村相应的闲置房产资源,因地制宜地推动互助幸福院建设,具备满足入院老人住宿、就餐、娱乐等需求的功能和设施。设有厨房、储藏室以及供暖设施,条件允许可配备健身器材。制度健全,管理规范。
2、合作型。即利用闲置民房,通过租借、志愿者支持等形式,因陋就简,为老人提供共同生活场所,具备满足入院老人基本生活条件需求的功能和设施。可以为合居型居室,有厨房和取暖条件。
(三)所需物品和设备
根据老人实际需要,宿舍应配设单人床、桌椅、衣柜、衣架、褥子、被子、床单、被罩、枕芯、枕套、枕巾、时钟、梳妆镜、洗脸盆、暖水瓶、废纸桶;互助幸福院内要设供集体就餐的餐厅,并配设餐桌、座椅、垃圾桶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幸福院要设立独立的伙房;设置灶台文体娱乐活动室应提供图书、报刊、棋牌等;条件允许可设一部老人使用的电话和一台电视机。
三、入住管理
1、入住条件
凡年满60周岁、无传染病、生活能够自理的本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和五保老人均可申请免费入住。
2、入住程序
(1)申请:由入住老人本人、子女或其亲属自愿向本村村委会提出入院申请。
(2)体检:入住老人到县医院或所在乡镇卫生院进行体检,向村委会提交体检证明。
(3)签订协议:村委会审核同意后,入住老人须持有效证件(身份证、户口本及其复印件)以及近期一寸免冠照片2张,由本人或子女与村委会签订《入住协议书》。
(4)入住:通知入住老人带齐必备用品后可入住。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把握原则。切实负起责任,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在互助幸福院建设中,坚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思路,不盲目求高、求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力争按目标要求,整体推进互助幸福院建设。
(二)明确任务,严格分工。镇政府按照民政部门要求,完成互助幸福院的规划、文件制定、业务指导、物品发放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做好补助资金的发放工作;电力、水利、卫生、有线电视、电信等部门要做好幸福院通水、通电、老人体检、有线电视、电话安装等工作。
(三)落实责任,严格考核。镇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协调联动,确保按时完成任务。镇政府定期向县民政局上报互助幸福院试点项目进展情况。
各办公室:
根据《XX县2014年单位内部绩效奖励差异化分配方案(试行)的通知》(富绩办发2014]5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优化机关工作评价,切实提高残联机关工作效率,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结合我县残联机关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和提高办事效率为中心内容,以建设高素质机关干部队伍,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推动我县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考核对象
XX县残联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下派干部参照组织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三、绩效考核的内容
主要考核共性工作、业务工作、创新工作、加班四个方面,共计150分(其中,创新工作20分为加分部份)。
1、共性工作指标(50分)。包括工作效能、遵规守纪、热情服务、廉洁从政。
2、业务工作指标(50分)。包括本办公室应承担的主要业务工作目标和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阶段性重点工作。
3、创新工作指标(20分)。包括个人业绩、宣传上稿、评先创优,主要指工作具有创新性,并取得较好成绩,得到上级肯定和表彰。
4、加班指标(30分)。包括因临时性、突发性工作需要加班的以及因上级检查时间为休息日的。考评主要要素:
(一)共性工作指标(50分)
1、政治素质和理论学习(2分)。主动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本单位会议和学习的,一次扣0.1分。扣分不设上限。
2、工作纪律(40分)。单位建立考勤登记表,每天对所属人员上下班情况进行考勤登记。需每天在规定时间到岗,迟到、早退、脱岗一次扣0.5分,旷工一天扣2分,请病事假一天扣0.5分。扣分不设上限。
3、工作作风(1分)。认真履行本职工作职责,文明办公,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服从组织分配,按照程序办事。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发现一次扣0.1分,被县效能办告诫通报的扣1分;不落实首问负责制的,发现一次扣0.1分;故意刁难、态度蛮横的,发现一次扣0.1分。扣分不设上限。
4、工作态度(1分)。对上级部门交办的事项拖延不办、行政效率低下、互相推诿扯皮的,每次扣0.2分;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延误办事时限的,每次扣0.2分;对职责内发生突发事件不及时上报、不及时参与处置的,每次扣1分。扣分不设上限。
5、中心工作(2分)。不服从办公室工作安排,未配合办公室完成自身工作任务的每次扣1分;未完成上级和单位领导交办的重要工作任务的,每次扣1分。扣分不设上限。
6、协作精神(2分)。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积极参加机关工作,不服从组织分配的,发现一次扣1分;不积极参加机关工作的,每次扣1分。扣分不设上限。
7、勤政廉政(2分)。利用工作职权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办理违规事件的;利用管理和审批职权吃、拿、卡、要、报的;在各类经济实体兼职领取报酬的,一经发现全部扣分,定为不称职,同时根据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理。扣分不设上限。
(二)岗位工作目标(50分)
考核指标:根据各办公室工作人员岗位工作职责及目标,由办公室制定个人工作目标或应达到的标准、进度、要求进行考核。
工作量多所得分值高,工作量少所得分值则低。完成质量高、成绩突出的得分则高,完成质量差或没有全部完成的得分则低。
(三)创新工作指标(20分)
考核指标:开创工作新局面所取得的较好成绩,得到上级政府和部门的肯定与表彰。最高加分20分。
1、所负责的工作在县、地区、自治区、全国获奖或推广的,分别给予加1分、5分、8分、10分。所在办公室工作在县、地区、自治区、全国获奖或推广的,直接负责人分别给予加1分、5分、8分、10分。
2、个人工作业绩突出获县、地区、自治区、国家表彰的,分别给予加1分、2分、3分、5分。
3、宣传上稿。工作被县、地区、自治区、国家(残联)报刊(网站)报道的,分别给予加1分、2分、3分、5分;残疾人工作信息发送在机关排列前三名的,分别给予加1分、1.5分、2分。
4、所在办公室工作在县、地区、自治区、全国获奖或推广的,分别给予加1分、5分、8分、10分。
(四)公休日加班(40分)
1、公休日因临时性工作、突发工作需加班的,由办公室审核,分管领导审核。公休日加班的可补休,在不影响办公室正常的工作的情况下,可申请补休。申请补休后加班日期不在计算为加分项目。没有申请补休的,可列为加班项目。公休日每加班一天,加2分。加分不设上限。
五、考核办法
(一)考核按照月考核进行,当月考核在次月10日前结束并公示。
1、每月1-5日由办公室公布上月考勤,并计算出考勤分。
2、每月1-5日办公室负责人计算出办公室工作人员加班情况、补休情况,报办公室审核,办公室审核后上报各分管领导审核。
3、每月1-5日办公室负责人召集办公室人员,对照岗位目标责任进行月考核,上报分管领导审核。
4、每月6-10日办公室负责人负责将以上三项汇总并公示,若公示无异议,个人签字确认并存档。五个工作日内若有不同意见,可以向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办公室申诉。
5、年底考核结果为月考核结果累加分数。
(二)各办公室工作人员每月未向办公室负责人上报本月工作小结及下月工作计划,不上报者酌情扣分。年底总结时,需提交年底个人工作总结,必要时可根据考评小组要求辅以述职报告。
六、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与绩效工资分配
1、机关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结果是工作人员工作评定的综合结果,是机关工作人员工作评定的基本依据,也是每个工作人员工资分配、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2、绩效考核分三个等级,即优秀、称职和不称职,考核结果先记为分数,按绩效考核得分从高到低确定,然后经综合以等级呈现。
3、绩效工资分配:按照现行财政预算管理体系,结合单位年终绩效考评定等结果以及干部职工绩效考评结果,实行绩效奖励差异化分配。干部职工个人考评达到优秀级差,奖励7000元/人;达到良好级差,奖励5000元/人;达到合格级差,奖励3000元/人;绩效考评不合格,不兑现绩效奖励。
4、比例分配
绩效考评优秀单位,各级差在干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上限为:优秀级差60%,良好级差40%,合格级差不设比例(合格级差从良好级差比例中递减);
绩效考评良好单位,各级差在干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上限为:优秀级差30%,良好级差70%,合格级差不设比例(合格级差从良好级差比例中递减);
绩效考评合格单位,各级差在干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上限为:优秀级差15%,良好级差30%,合格级差55%以上(不设上限比例,从良好级差比例中递减)。
七、考评定级
(一)本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干部职工当年绩效奖励确定为合格级差:
1、有旷工现象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
2、病假累计超过3个月,累计超过30天或连续超过25天(因公负伤、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产假除外);
3、在重点工作、专项检查、会风会纪等明察暗访中被地区、县委信息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县绩效办等相关部门通报问责负有直接责任;
4、被投诉举报查实,尚未构成违法而由单位内部通报、批评教育、诫勉谈话问责处理;
5、被本县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部门诫勉谈话;
6、县绩效考评领导小组或单位内部规章制度自行认定的其他情形。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干部职工绩效考评确定为不合格(与干部职工考核定等不直接对应):
1、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追究法律责任;
2、因问责被现今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或调整工作岗位、降级、降职等处理;
3、因工作不力造成一定影响,被地委、行署或上级部门通报批评负有直接责任;
4、被自治区、地区绩效办明察暗访通报问责;
5、因违反婚丧喜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会议活动等纪律作风规定,被本级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实名通报;
6、同一责任被地区、县委信息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县绩效办等相关部门通报问责累计2次以上;
7、地区绩效考评领导小组或县绩效考评领导小组自行认定的其他情形。
按照县委、县政府“三城同创”工程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为把我县建设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现代化文明生态城市,按照创建河北省环境保护模XX县城的标准要求,针对开展创建工作中存在主要问题,为确保创建工作如期完成并通过验收,扎实推进创建步伐,制定本工作推进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创建现代化文明生态城市的总目标,坚持点面结合、综合整治、全面达标、巩固提高的原则,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确保2015年8月底前通过河北省环境保护模XX县城验收。
二、责任分工安排
河北省环境保护模XX县城考核指标共分26项,为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达到考核指标要求,现将推进工作任务作如下分工:
(一)由环保局负责的考核指标
1、全年api指数小于100的天数>全年天数的85% 具体要求:大气监测采用空气自动连续监测系统。整理2012-2014年城区空气质量状况统计表、原始监测数据、质控数据及有关说明材料。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 具体要求:整理2012-2014年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情况统计表、监测结果及水质监测原始数据(被监测饮用水源的供水量占县城自来水总取水量的80%以上)、质控数据、工作报告。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配合单位:水务局、卫生局
3、城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具体要求:整理水环境功能区的技术报告、批文、管理办法、环境监测水功能区点位、监测方案及2012-2014年各点位水质监测结果、记录及有关说明。
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配合单位:水务局
4、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100%,工业企业排污申报登记执行率100% 具体要求:整理2012-2014年环境统计报表汇总表和点源明细表、企业点源档案,有关数据要求和环境统计汇总表、排污申报数据基本一致。加强对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督管理,要有制度、有检查、有处罚记录。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根据环境质量和企业排污情况,制定计划,分解指标,发放排污许可证,设置重点排污口标志牌。严格控制新上有废水排放的污染项目。整理2012-2014全县工业废水处理情况统计表、新上项目管理的文件及“三同时”执行情况档案、设施运行监督检查档案、总量控制档案、污染源监测档案等。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危险废物处置率100% 具体要求:引导企业挖潜革新,改进生产工艺,使其产生的固体废物变废为宝,确保无工业危险废物排放。整理2012-2014年全县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情况统计表(企业名单、固废种类、综合利用量、固废生产量清单)、工业危险废物处置情况表、有关数据要与环境统计汇总、排污申报数据基本一致。工信局负责督促各工业企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工业危险废物的合理处置,避免乱倾滥堆、随意填埋。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配合单位:工信局
6、烟尘控制区覆盖率≥90%
具体要求:加强监督管理,对每个排烟设施进行监测,加快炉、窑、灶的改造,确保烟尘、二氧化硫达标排放。加快城区集中供热步伐,建立污染源监测和现场监督检查档案,使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保持在90%。整理2012-2014年城市建成区烟尘控制区的有关资料。工促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低硫、低灰份煤、型煤的推广使用。城管局负责防治建筑粉尘污染。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密闭措施或其他保护措施,减少建筑施工粉尘污染。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配合单位:工信局、城管局、质监局
7、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60% 具体要求:根据我县噪声功能区划要求,对噪声点源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划定噪声达标区,建立噪声源登记监测档案。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8、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db(a)
具体要求:按照各自职责,县环保局负责对产生噪声的工业企业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制定县城建成区环境噪声监测方案、统计监测结果、整理监测记录及监测满足要求的点位、频数说明。文广局负责对城区卡拉ok歌舞厅等产生噪声的污染源进行治理,确保达到区域噪声标准。城管局负责对建筑施工噪声源的管理,限制作业时间。公安交警大队负责对机动车辆噪声管理,搞好社会噪声管理,使其达到区域噪声标准。
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配合单位:城管局、公安交警大队、文广新局
9、县委、县政府听取环保工作汇报XX县政府例会研究环保工作频次>2次/年
具体要求:整XX县委、县政府听取环保工作汇报和政府研究环保工作的有关文件、决定、会议纪要,并建立档案。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二)由住建局负责的考核指标
1、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80%,且缺水城区污水再生利用率≥20%。具体要求:加强城区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确保县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整理城市污水处理场立项、设计、环评技术资料、验收意见、运行记录、汇总处理量、城市污水集中处理量(应提供监测报告)、运行费用等资料,并建立档案。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2、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85%
实施集中供热工程。具体要求:制定集中供热规划。整理2012-2014年城区集中供热情况统计表,其中供热点位图、规划图、立项文件、工程设计、环评资料、技术资料、验收意见、监测报告、运行记录及城区集中供热管理办法、城区供热设备的容i清单等建成档案。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三)由能源办负责的考核指标
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50%,增加城市清洁能源储存量,扩大城区清洁能源普及率,确保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50%以上。具体要求:整理2012-2014年县城区清洁能源使用情况统计表。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四)由园林部门负责考核指标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 具体要求:加大投入,继续扩大建成区绿化面积。城区街道、门前“五包”按要求完成任务。整理2012-2014年建成区绿化情况统计表,建好档案。
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五)由水务局负责的考核指标
合理开采城市地下水源,大力发展节水项目
具体要求:整理2011一2014年合理开采县城地下水源,大力发展节水项目的立项、设计、技术资料、验收意见、汇总表等资料,并建立档案。
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六)由统计局负责的考核指标
1、单位gdp能耗<全国平均水平,且近三年下降
具体要求:整理全县所有企业2011-2014年单位gdp能耗情况统计表及有关说明。
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配合单位:工信局
2、经济持续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人均gdp>2万元 具体要求:整理2012-2014年全县人均gdp统计表。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3、单位gdp用水量<全国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不降
具体要求:整理全县所有企业单位gdp用水量统计表及有关说明。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配合单位:水务局
4、环保投资指数≥1.7%
具体要求:协调有关部门按考核规定,将全县用于或计划用于环保方面的投资(包括各镇、区、街道)统计整理,各有关单位整理好本单位本系统的环保投资情况的基本档案。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配合单位:住建局、国土局、工信局、财政局、环保局、林业局、发改局、公安局、水务局、农牧局、卫生局
(七)由爱卫办负责的考核指标 通过河北省卫生城市验收
具体要求:申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并将河北省卫生城市申请报告、河北省爱卫会的批文等有关证明材料收集整理齐全。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八)由计生局负责的考核指标 人口与计划生育计划完成率100% 具体要求:准备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完成情况统计表、市政府考核检查的有关资料、结论或证明并建档。完成时间:2014年底前
(九)由公安局负责的考核指标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0db(a);汽车尾气治理达标。
具体要求:切实加强对各种机动车辆的管理,实行定点和流动检查相结合,确保汽车尾气达标率达到85%以上;推广使用燃气汽车,减轻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在城区主要路段及经过居民、文教区的路段设置禁鸣标志,限制农用三轮车、拖拉机、载重车进城时间,控制社会噪声,环保局负责整XX县城建成区交通干线监测方案、原始数据、结果及监测满足要求的点位、频次、项目、测量条件、测量仪器、方法的证明或说明、声级计计量检定证书并建好档案。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配合单位:环保局
(十)由林业局负责的考核指标 受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10%
具体要求:整理全县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统计表、审批文件及论证会资料,自然保护区区划图、管理办法、说明材料等,由林业局统一汇总。
完成时间:2014年底前
配合单位:环保局、国土局、林业局
(十一)由县编委办负责的考核指标 环境保护机构独立建制
具体要求:整理环保机构建设情况的批文及统计表并建档。完成时间:2014年底前
(十二)由县委宣传部、文广新局、电视台负责的考核指标 公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80%。
具体要求:制定环境保护宣传计划,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对我县近几年来的环保成就大力宣传,把环境保护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办专题栏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把公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调查上来,2014年12月底前完成3次模拟调查(抽查人数大于全县人口数的万分之一),确保公众满意率、知晓率达到90%以上,并将调查结果及工作报告报创模办公室。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十三)由发改局负责的考核指标
执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计划,按照《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执行新污染项目环保一票否决规定,将其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之中。
具体要求:负责将2011-2013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计划、县政府有关建设项目环保一票否决的规定和相关文件、通知等资料整理建档。同时,负责整理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纲要。环保局抓好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理,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计划严格监督管理,整理2010-2013年建设项目审批情况统计表、老污染源治理情况及污染物削减执行情况、我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目标纲要等。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配合单位:工信局、环保局
(十四)由教体局负责的考核指标 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80%。
具体要求:在全县80%以上的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课,有教材、有教案、有专职或兼职教师。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十五)由城管局负责的考核指标
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 具体要求:继续扩大城区垃级集中清运能力,对城区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加强管理、杜绝垃级乱倾滥倒、随意填埋,确保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整理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立项、设计、环评技术资料、验收意见、运行记录、汇总处理量、无害化处理量(应提供监测报告)、运行费用等资料,并建立档案。
2、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具体要求:扩大县城医疗废物集中清运能力,对医疗废物及时清理,加强管理,确保县城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率达到100%以上。整XX县城医疗废物收储站立项、设计、环评技术资料、验收意见、运行记录、汇总处理量、医疗废物收储量(应提供监测报告)、运行费用等资料,并建立档案。
配合单位:卫生局、环保局
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具体要求:搞好城区街道及门前“五包”区域清扫保洁,及时修剪沿街树木、绿化带,保持绿化带内无杂草、无垃圾等。搞好公园、街头绿地的养护;督导规范沿街两侧单位和商业门店装饰、装修;取缔流动摊点,清除马路市场、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抓好饮食娱乐服务业的食品卫生;禁止出租车随意停放,建立良好的交通秩序。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配合单位:公安局、卫生局、交通局、文广新局
4、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落实到位,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环境管理符合要求
具体要求:做好城区环境卫生工作及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环境管理。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十六)财政局为创模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三、推进步骤
根据创建河北省环境保护模XX县城的要求和我县的实际情况,创建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重点整治、全面推进阶段(2014年8月至2014年10月)。主要任务:组织实施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和城区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城区环境质量,确保各项创模指标达到河北省环境保护模范城考核的要求。加强我县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建立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
(二)巩固推进阶段(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按照专家组对我县创模工作反馈意见认真开展创模专项整治活动,继续巩固深化我县创模工作各项指标。
(三)迎接初检阶段(2015年2月-2015年3月)。主要任务:对照创建河北省环境保护模XX县城的指标体系,全面检查各项创建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限期完成未达标项目的整改;制定我县创模验收考核实施方案,完成迎接市环保局、省环保厅的调研和考核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整改推进阶段(2015年4月-6月)。各责任单位认真对照省级环保模范城指标体系及承担的创模任务落实情况,逐任务逐环节梳理排查,认真整改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发现解决创模工作出现的新问题,确保创模各项指标全面达标。
(五)验收达标阶段(2015年7月-8月)。全面做好创模专家组实地考核和考核验收的各项准备,确保通过省级环保模XX县城考核验收。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政府副县长为组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环保局局长为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XX县城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组织落实。各成员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专门工作班子。要严格实行考核指标责任制。对照《实施方案》要求,将各项考核指标逐项分解落实到单位、个人,明确标准要求、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做到精力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对消极对待创建工作,不能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的,要取消责任单位及负责人的评先评优资格。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利用各种宣传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的重要意义,总结表彰工作进展快、质量好的单位。对污染治理不力,工作进展缓慢,影响创建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公开曝光。充分发挥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创建工作中的作用,认真搞好各类推动创建工作的公益活动,努力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工作合力,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民参与。
(三)坚持依法管理、强化环保执法。把环保法制建设作为依法治县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管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坚决依法查处各类影响创建工作的环保违规违法行为。对拒不执行环保法规的,要严肃处理,公开曝光,真正起到教育群众,震慑犯罪的作用。各部门要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确保创建工作按期完成。
附:创建省级环保模XX县城指标分解表
第三篇:浅析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创新--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
作者姓名:张家俊
作者单位:赤峰市巴林左旗民政局
通讯地址:赤峰市巴林左旗党政综合楼104室
联系电话:0476-7861401 ***
电子邮箱:3194026@163.com
浅析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创新
-----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3%,占全球老年人口21.4%,居世界首位。预计到“十二五”期末,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近突破2亿,这预示着我国已经提前步入了人口老龄化,并达到了高峰期。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已成各级政府加快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急需破解的难题。本文从当前农村养老形势和现状出发,详细阐述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含义、定位、特点以及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并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分析了农村互助养老这一新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制约和不成熟因素,如政治条件不成熟、保障资金不足、养老观念阻碍、技术支持缺乏......等等,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政府与个人三级联动的积极作用。
一、农村社会养老当前形势和现状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力进城务工、经商,农村“空壳”化、“空巢”化、人口老龄化、生活贫困化问题、养老隐性问题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农村地区日益凸显,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有关数据统计,全区有150多万农村老年人口中约有30%是贫困、独居老人。农村留守、空巢、独居老人逐年的增加,子女在外务工、经商尽不到赡养义务,许多老人家庭贫苦、生活条件困难、居住条件简陋、子女无暇照料、老年生活孤独、精神慰籍缺失,而此时养老服务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公办养老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据有关媒体报道,很多公办养老院,却出现了“无人入住”、“无法入住”或的入住率较低的现象,调查发现:很多老人们之所以不愿意去敬老院,绝大部分是中国的养老观念在作怪,“宁可在家养老、也不愿去养老院”,人们思想里还残留着“没有子女的老人才去养老院”的传统;有的是要守祖业;有的觉得人要落地归根,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有的始终认为在敬老院受约束,没有自由;还有的五保老人不进敬老院更是有说不出的苦衷,乡镇干部透露,这些人的亲属为了得到国家每年给老人的一份五保金,借口说“你去了,外人会骂我们不管你、没良心”等,从而达到阻止老人去敬老院、养老院的目的。在这样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缺位的背景下,探索农村养老的新模式,解决好农村老人、特别是留守、空巢和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因此,寻找一条能够改变当前农村养老现状的新模式,这就是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
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含义、定位和特点
互助养老是介于纯社会化养老和居家养老之间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互助养老更强调普通群众之间相互的帮扶与慰藉。这种模式是“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帮互助”。“集中居住”就是通过整合项目,捆绑资金,集中建设或改造村级互助养老幸福院。主要接收五保户和“空壳村”、“老龄村”以及失去生存条件的自然村的老年人。“分户生活” 就是让入院的老人们单独分户居住,分灶饮食、蔬菜自给自足,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保持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统一管理” 就是互助养老幸福院由政府出资建设,为集体财产;村委会统一管理、维护,统一提供服务;老年人无偿居住,子女没有继承权。“互帮互助”就是在互助养老幸福院不设专职服务人员,由互助养老幸福院协调安排老人们结对互助,年龄小的照顾年龄大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差的,彼此相互帮助,共同生活。这一模式实现了他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生活,“进院不离家、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离户不离土;养老在乡村,享乐家门口”的养老愿望。主要解决了子女在外务工、经济的来源保障,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而就近居住的方式更是解决了老人故土难离情结,这一模式既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又为老年人养老提供基本保障,从而对稳定家庭、稳定社会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这种互助养老模式的特点是:
一、地方政府的资金扶持、社会力量的经济支持保证了这种村级互助养老幸福院的正常运转,老人们只需自带米面油就可以生活,每位老人每月花销不足百元,跟居家差不多,所以能够深受农村老人的认同与欢迎。
二、入住老人互助服务,自我管理,不需要服务人员。
三、这种模式给老年人提供了集中居住、互相照顾、快乐生活、安度晚年的自由空间,老人们获得被需要的满足感的同时,子女也少了因为把老人送敬老院而被议论的顾虑,从而为子女赡养老人提供了平台;减少老人与子女因琐碎小事产生的摩擦和纠纷,降低子女不孝、婆媳不和等不和谐因素,直接推动民风改善,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
四、这种模式可以解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排解老年人孤独和寂寞的精神慰藉难题,既解除了外出务工、经商子女的后顾之忧,又减轻了他们的压力,让更多青壮年劳力放心大胆走出家门闯天下,吸纳更多信息,赚取更多财富,及时更新观念,这对于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城乡接轨,落实“城市反哺农村”,都是一种积极的推动。
四、这种模式有效地保障了老人有适合生存的必需条件,可以让老人们有归属感,有效弥补了农村家庭养老的不足,使农村空巢老人和漂泊老人实现了“住有所居、老有所乐”。
五、弥补了政府在养老服务方面的缺陷,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政府财力不足、养老服务资源短缺、养老服务人员匮乏等农村社会养老问题,分担了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中的负担,是政府养老服务不足的有益补充。
六、集体居住丰富了农村老人的精神世界,相似生活习惯、相近人生经历、相互认同观念的老人在一起生活,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有利于老年人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价值。
三、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养老模式优劣势分析
实践证明,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较好解决了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活动等需求问题,实实在在给老人们解决了最基本、最迫切的生活困难,既体现传统居家养***俗,又促进了家庭和睦,具有着独特的优势:
第一、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养老模式在个别地区的探索成功,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民政部长李立国同志进行专项调研时,称这一养老模式是已经被实践证明,是群众需要的、村级组织有能力兴办的、政府有支持条件的新型养老模式。民政部也下发指导意见,在全国农村倡导互助养老模式,各省市也相应的出台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因此有了党和政府的支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势必会拥有良好的政治环境。
第二、当前的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养老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投入程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紧密相关,受到经济因素的深刻制约。地方经济水平是搞好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必要的物质前提。由于这种模式投资少、运转费用低、操作简单等因素,只需当地政府一次性投资建设外,村级组织只需承担水、电、暖等日常运转的可能几千元的费用即可,入住老人每月生活费可能不足百元就可以在这里快乐的安享晚年。这种模式村级村组织有能力兴办,政府有条件支持。因此这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拥有了良好的经济条件。
第三、在这种互助养老幸福院中充分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里,以老人自我管理、互助照顾为主,采取自我选择、协商互助、来去自由的管理模式。是符合农村实际、具有特色的低成本“精神养老”之路的,它既有农村养老院的特征,又符合农村老年人的居住养***惯;既给老人提供了集中居住、互相照顾、快乐生活的自由空间,也为子女赡养老人提供了平台,为孝道文化的发扬探索了新的形式;既解除了老人孤独寂寞,也解除了子女外出务工、发家致富的后顾之忧,因此这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是符合社会养老文化的实际。
第四、这种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养老模式是应对当前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措施;是适应传统养老模式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养老服务必需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失能老年群体养老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
第五、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这项工程的大力实施,有效的解决了“空壳村”的土地荒芜,村容陈旧落后的状况,有利于生态的恢复、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第六、社会公众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支持和认同程度对实际工作的推动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范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新兴事物,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养老模式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制约和不成熟因素,如政治条件不成熟、后续保障资金不足、养老观念阻碍、技术支持缺乏等。
一、政治方面:国家层面的支持还未正式出台。个别省市级政府的强力推动容易导致基层政府疲于应付,出现敷衍现象,造成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有名无实,老人得不到真正的养老服务。
二、经济方面:首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导致各地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参差不齐,互助幸福院由村组织负责建设和维持运转,对于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农村来说,甚至难以筹措启动资金,何况还要维持长期运转。其次是农村独居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多,对互助养老设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以目前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资金筹措方式来看,政府扶植、村集体注资以及依靠社会力量支持的资金筹措方式并不具有绝对稳定性,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缺”的情况,而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启动互助养老专项资金。
三、社会方面:中国固有的家庭养老的孝文化和在家养老的陈旧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着人们对于这种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认同,毕竟老人们的理想养老模式可能是三代同堂、父慈子孝、儿孙绕膝、颐养天年。
四、技术方面:这种农村互助幸福院中低龄照顾高龄、健康照顾体弱的互帮互助模式,在开展工作时不可能不需要技术、技巧和方法。因此技术因素就是这一模式的劣势,老人们几乎没有任何关于养老服务的技术、技巧和方法;农村卫生服务和公共服务设施又相对比较脆弱,难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五、发展项目方面:养老服务项目、内容及服务形式都比较单一;有的地方可能存在只注重基础建设以及政府资金的投放,忽视了多元化模式的建设;只注重农村老人的物质层面的需求,忽视了其精神文化生活层面的渴望。这些做法不利于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六、意外责任方面:农村互助幸福院内入住的老人,在生活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各种意外,对于发生意外带来的伤害应负责任问题,如何认定、如何履责。一般村级组织在老人入院前可能会与老人及其子女签订意外伤害由老人和其子女完全承担责任的协议,而这种协议对于习惯上能够明确责任的问题尚可自行解决,但对于责任主体不明确的伤害,则难以认定,这也是阻碍村级组织建设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现实难题。
四、浅谈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几点建议
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作为符合当前农村养老现状的一种新型模式,需要政府进一步规范和扶持,同时也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的保障,充分发挥和调动政府、社会、个人的积极性,形成整体合力。
1、建议争取国家支持,建立农村互助养老的法制化。由于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认可的时间并不长,所以相关法律尚未出台或并不完善。需要在进一步加强示范互助幸福院的建设的同时,争取把这种模式作为国家养老体系建设重要形式列入支持范围,从而建立完善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法制化。一方面要明确农村互助养老相关立法。以法律的形式来确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国家和社会经济生活当中所处的地位,对扶持政策如何执行要具有可行性的执行标准和操作办法,以法律形式为依据建设的互助养老模式就避免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政策过于笼统而导致的互相推诿现象,使互助养老能真正带来的实惠。这既是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得以顺利推行的必要前提,也是广大农村老人基本权益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农村互助养老的法律监督机制。农村互助养老保障资金的运营与管理是否规范,是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也是保障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最后要加强政府在农村互助养老中的引导作用。政府和相关行政部门可以制定和完善更多支农、惠农政策及法律法规,充分、合理的利用好农村的工业及商业用地,引导乡镇、村集体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为农村互助养老提供资金保障;政府还可以通过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养老领域,引导更多有一定发展规模的企业或具有公益慈善意愿的优秀企业家注资;各级政府更可以将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在资金上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县两级财政,并建立福彩公益金投入机制。
2、建议政府补贴分类实施,实现各地均衡发展。由于各地农村发展不均衡,经济条件差异大,所以政府的补贴应加以分类,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给予政策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自行筹资建设;对于经济条件相对好的地区,给予适当补贴,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特别是外出经商“成功人士”回报乡亲,为互助幸福院提供经济支持;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则加大补贴力度,鼓励慈善资金捐赠,通过分类补贴,实现农村互助养老的均衡发展。
3、建议政府在资金管理上实行捆绑投入,提高使用效益。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资金方面,如:房屋建筑改造费用,可以通过整合扶贫、财政、住建、发改、民政、残联等部门资金解决;如水、电、暖、路、通讯、电视网络等日常运转、配套基础设施费用及相关新农村配套项目建设费用,可以通过相关部门安排项目资金解决;如家具、家电等设施,可以通过动员、协调党政机关、酒店宾馆、企事业单位将更替下来的无偿支援村级互助养老幸福院,或对口帮扶村级进行支援。这样既充分发挥各部门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可以有效的解决贫困个别地区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建设、维护及维持资金问题。
4、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保障建设规划合理、质量达标。各地区应该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立足于自身和当地实际,科学制定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规划,坚持源于实际、贴近实际、符合实际的原则,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一方面对不具备相应条件的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重新规范,对不符合条件的建设规划进行整改;另一方面要对互助幸福院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严格把关,制止将一些不符合条件、设施老化陈旧或是不达标的场所充当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最后是对互助幸福院的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互助院屋舍等质量检查管理,每年要定期进行房屋质量认定,并必要的修缮,严禁使用危房,消除安全隐患,使得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是名副其实的老人幸福之家大院。
5、建议职能部门完善公共服务,弥补技术劣势。一是把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与乡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相结合。一方面由乡村医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强化医疗跟踪服务,实现农村医、养结合;另一方面借助这一优势,在有条件的互助幸福院配备兼职医护人员,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这样有助于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也避免因患病不能及时医治而导致病情加重的情况发生。二是强化公共服务,把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与农村敬老院建设相结合,吸收、整合乡镇各类服务机构,如:民政所、司法所、派出所和民间调解等工作人员组成的农村老年服务队,为老人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维护老人合法权益,提高养老质量,让他们开心的度过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三是创造条件吸引志愿者加入,鼓励村民和社会人员参与到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服务中来,建立青少年志愿者队伍,到互助幸福院开展养老服务志愿活动,既提高服务水平,弘扬敬老爱老的道德精神,又能创造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幸福氛围。
6、建议建立县(旗)级互助养老指导中心。以县(旗)为单位,由相关部门组建一个农村养老指导中心,组建农村养老专业化人才队伍,建立日常活动管理制度,指导农村养老建设,解决农村养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农村养老的发展模式,监督农村养老的发展,将农村养老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并上传上一级部门寻求解决方案,建立农村养老激励机制,形成一个正常、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7、建议村级组织努力为老人提供和搭建休闲娱乐及发挥余热的平台。比如:开垦一块小菜园,给居住的老人提供休闲、劳动的园地,让身体稍好点的老人可以种种蔬菜,农村老人干了一辈子农活,闲不住,大家都爱到地里活动活动筋骨;比如可以让互助养老幸福院里有名望、在农村说话又管用的老年人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参与部分村务管理,参与红白理事会,参与民事调解,参与民主评议等,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和余热,此外村级组织还可以举办各项年老文体活动和比赛,展示他们的特长,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老有所居、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8、建议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社会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完善责任保险制度、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农村养老保障法及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让一些符合条件的老人能够依靠低保、退耕还林补助、粮食补助、困难群众一次性生活补贴、老年人生活补助、高龄津贴补助、临时生活困难补贴救助、低收入群众临时价格补贴补助等政策补助颐养天年。
简要的结论:
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固有的道德体系的崩溃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通过构建和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法律体系来规范农村养老已是大势所趋,“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的价值定位既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又有利于操作和实施,我个人在认真分析比较研究不同的养老方式之后,认为在多元化的社会养老的模式中,互助养老幸福院运作成本无疑是最低的、操作无疑是最简单的,实实在在的给老人们解决了最基本、最迫切的生活困难,既体现传统居家养***俗,又适合中国农村情况的养老模式,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摈弃昨天的浅陋,憧憬美好的未来,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努力实现从传统到现实及至未来的飞越,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养老模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真正的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第四篇:关于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检查有关法律法规落实情况,推动我市社会养老事业加快发展,9月份,金华市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健带队,赴市本级和6个县(市、区)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实地考察了各地养老服务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后,召开座谈会,听取当地政府工作情况介绍,并与政府部门、乡镇社区、人民团体等单位和人大代表、志愿者、专家学者等座谈,共同商讨当前社会养老服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工作成效
截至2014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90.3万人,占户籍人口数19.1%,老龄化程度居全省第8位,高于全国近4个百分点。65周岁以上58.4万人,占户籍人口12.3%。70周岁以上38.5万人,80周岁以上13.9万人,60周岁以上的空巢老人29.9万人,分别占老龄人口的42.6%、15.4%、33.1%,百岁老人共有129人。近年来,我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加快,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数将达到100万左右,老龄化率为21%左右。目前,全市共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488家,近5万老人可以就近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全市现有养老机构150家,养老机构床位30384张,每百名老人床位达3.4张。其中民办(民营)养老机构54家,床位数10990张。我市社会养老服务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社会对养老工作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健康、安全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基本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
(一)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措施有力。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养老事业,加大工作力度,出台政策文件,居家养老服务快速发展,养老机构建设步伐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市政府2012年出台关于深化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2013年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2014年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2015年出台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市政府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9643”的养老服务总体格局,即96%的老年人居家接受服务,4%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接受服务;不少于3%的老年人享有养老服务补贴。各县(市、区)政府也都及时出台相关文件,在投融资、土地、用房、税费、财政、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政策保障,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面铺开,一批养老机构开工建设,“家院互融型”、“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加快发展。(二)部门各司其职,工作重点突出。
市民政部门成立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加大政策指导和扶持力度,投资建设的江南老年公寓项目现已结顶,8890虚拟养老院服务模式在中央电视台报道播出,金华市社会福利中心获全国民政系统“优质服务品牌”,金华市老年护理保健院成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点。规划部门将养老设施布局纳入专项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对新建住宅项目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面积纳入规划设计条件。国土部门依照国家有关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的指导意见,预留、单列或奖励建设用地指标,调整用地价格,鼓励盘活集体用地、旧厂房等用于养老设施建设。卫生部门鼓励社会力量开办老年康复医院和临终关怀医院,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设医疗机构,推动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发改、人力社保、教育、财政、消防以及工青妇、残联、老龄委等单位和部门都发挥各自工作职能,促进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三)各地有效推进,特色亮点明显。
全市上下围绕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积极做好社会养老服务工作,有效落实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要求,涌现出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如金东区“统分结合”模式(即白天统一照料、晚上分散居住,中心较大村统一布点、边缘较小村分餐配送)获评“2014中国养老模式创新与老龄产业发展十佳典型”。兰溪市依托96345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和500多个加盟商家,推行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网络养老”创新模式。省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养老机构——义乌市怡乐新村,探索实行“公建民营”运营模式改革。婺城、东阳、永康、浦江、武义、磐安等地均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工作指导,坚持多元化、社会化发展养老服务,取得显著成绩。(四)社会积极参与,整体氛围浓厚。
按照“大村统一布点、小村分享服务,日间统一照料、夜间分散居住”的方式,全面推行“政府倡导、村级主体、社会资助、统分结合”的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全市共有2347个行政村、141个城市社区在上级的指导和帮助下,采取“政府补助一点、村里补贴一点、社会筹集一点、个人自负一点”的方式,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兴办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加强日常运行管理,提供日常伙食供应等养老服务。全市乡镇街道共设立敬老院80个,在为全市5564位特困供养人员、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之外,积极进行改造升级,推进家院互融、居养融合建设。各地社会资本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参与养老服务产业。如东阳市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非常踊跃,现有6个大型民办养老产业项目正在筹建中,其中4个被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在充分肯定我市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快的问题,社会养老服务面临的压力仍然较大,老龄事业仍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一)供需矛盾突出,市场化程度不高。
按照到2020年每百名老人5张床位和民办(民营)机构床位占比达到70%的目标,我市每年平均需新增民办(民营)养老床位4800张。2015年任务数为2200张,但目前完成1120张,完成目标任务压力较大。同时,护理型床位偏少,仅占总床位数的38%。医养融合推进难度较大,存在政策融合难、医疗床位和养老床位界定难、共享难等问题。养老服务对象看病难、就医难、护理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多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未纳入市场化运营,服务项目比较单一,仅能提供日常伙食服务,文体康复设施和精神文化活动缺乏。政府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作用不够,部分公办乡镇(街道)敬老院基础条件比较差,大多不具备护理型床位,对失智失能特困供养对象无法提供更好地服务。我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于逐渐增多的中高端养老需求,如特殊护理、康复保健、休闲养生等需求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力量举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未能享受到政策的有力支持,部门协调服务的主动性不够。(二)发展不够平衡,运营管理压力大。
目前全市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数量增长较快,将提前两年完成省定目标,但因各地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平衡和财力保障不同,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有的建设进度缓慢,有的管理不规范,有的经费紧张,尤其是一些集体经济薄弱村已经出现“开了就关”或“开开停停”的现象。还有的基层干部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存在资金、管理、服务、卫生、安全等许多问题,难以长效运行。我市多数养老服务机构未通过消防验收审批,有的消防要求不达标,改造难度大、成本高,有的未取得土地证和产权证,不具备消防审批验收的前置条件。民办养老机构投入大、效益低、风险高,大多数只能维持日常运行,收回投资周期较长。(三)职责定位不明,政策保障不够完善。
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和互助性服务、企业的市场化服务三者关系还尚未厘清。在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政府存在一定包揽思维,多数依靠财政补贴才能正常运行,家庭养老功能和村、社区的依托作用需进一步增强。民办养老机构为获得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都登记为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全市至今尚未有一家营利性养老机构,严重制约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社会组织或个人为老年人提供的志愿服务、互助服务、临终关怀、精神慰藉等服务比较零散,缺乏资金支持,难以形成长效机制。部门间缺乏统筹协调,资源整合力度需加强,养老服务设施与医疗卫生设施、文化体育设施缺乏统筹规划,未能进行有效综合利用,出现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有的政策落实还不够到位,如民办养老机构在规划设计、土地指标、融资担保等方面还有许多困难;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有待细化落实;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工作人员不够专业、覆盖面不够广、无法有效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等。(四)人才支撑不足,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才、护理人才紧缺,现有护理人员年龄大、待遇低,缺乏相应的培训和专业技能。从事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较低,专业培训机构缺乏,不能适应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管理人员多由村、社区干部兼任,炊事员队伍流动大,且多数没有上岗证、健康证,管理难度大、问题多。服务老年人群体的心理咨询师、护理师、健康营养师等专业技能人才缺乏。民办养老机构总投资规模偏小,建设运营模式还比较单一,PPP项目、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元化资金投入和经营方式尚未形成规模。助老扶老的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组织、互助组织、慈善组织还不健全,活动还不规范。有的赡养人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履行不到位,片面认为养老问题可以由政府包办。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不少仅停留在电话呼叫、在线预订阶段。全社会优待老年人的氛围还不浓厚,歧视、忽视、伤害老年人的现象依然存在,针对老年群体的违法犯罪活动还时有发生。三、工作建议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养老服务工作既是家庭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更是民生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各司其责,形成合力。全市上下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用的目标,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为加快建设“两富”、“两美”金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一)进一步明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工作目标。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统筹发展、保障基本、适度普惠的原则,到2020年,我市要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市城乡社区形成20分钟左右的居家养老服务圈,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和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基本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全面确立以护理型为重点、助养型为辅助、居养型为补充的养老机构发展模式。市、县两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将老龄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总体规划,编制好相关专项规划,市区养老机构“东西南北中”均衡设置,做到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充分考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老年人实际需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养老服务业及相关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老龄事业发展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要按照“群众有要求、经济有来源、服务有保障、硬件有基础、安全有保障、发展可持续”的原则,积极推进和全面规范居家养老服务。要采取“多方参与、多元投入、多种运营”等方式,大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加快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大力发展养老相关产业。要按照“家院互融、医养结合”的要求,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在服务、资源、政策上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医疗服务保障水平,统筹解决好老年人看病、医疗、护理等特殊医疗服务需求。(二)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政策落实力度。
市、县两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工作落实和督促检查。要确保失能老人护理补贴足额及时发放到位。要将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常见病预防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养老服务机构内设的卫生室(医务室)纳入当地医保定点机构。要加快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的公共设施无障碍改造进度,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用房政策。要在坚持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的同时,提高服务和运营管理水平,促进长效规范运行。要加快城乡敬老院升级改造力度,增加护理型床位数量,确保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空巢老人老有所依。加大对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加强部门协调服务工作的主动性,落实有关政策要求。加快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建设,加大引进民办(民营)养老医疗机构力度,重点解决民办(民营)机构在规划、土地、金融、税费、补贴、人才等方面的问题。重视解决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改造和验收审批问题,加大消防改造投入和政策协调力度,促进养老机构规范化发展。(三)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水平。
政府要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基本生活、医疗、居住等方面救助。乡镇街道要在保基本、全覆盖的同时,逐步升级养老硬件设施,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对象。村、社区要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运营管理,加大资源统筹力度,将养老服务与社区文化、体育、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功能相衔接,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养老机构要集聚社会力量参与,探索运用多元化资金投入和多种经营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差异化、多样化、现代化的养老需求。相关部门要完善“8890网络虚拟养老院”功能,继续探索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大力推进“智慧养老”、“智能家居”等服务。要在职业学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及相关课程,培养服务管理人才,提供就业服务保障。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缓解人员短缺问题。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医师护士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定方面与同类人员执行相同的政策。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投保商业责任保险,引导保险公司出台相关保险产品。(四)进一步营造全社会敬老养老助老的氛围。
敬老养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社会应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符合我国国情和传统,要明确家庭赡养、抚养老人的法律义务。司法机关要加大对侵害老年人权益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支持老年人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针对老年人群体商业行为的监管力度。工青妇、残联、老龄委等人民团体和村、社区等群众自治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党员微心愿”、“银龄互助”等群众活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帮助和精神慰藉。相关部门要鼓励和支持志愿者组织、公益慈善组织、宗教团体参与养老服务,并适当给予经济补贴或提供便利。新闻媒体要多关注报道老年人的生活,发掘和宣传尊老孝亲的典型,倡导社会新风。市、县人大要加强执法检查,推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集中反映民意,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动我市养老事业加快发展。第五篇:我市召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所建设现场会第9期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食品安全简报
第9期
乳山市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2007年11月8日
我市召开镇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所
建 设 现 场 会
为进一步加强镇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所建设,着力提升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水平,全面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11月7日,市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在徐家镇组织召开了镇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所建设现场会,各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城区街道办事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所负责人及监管科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传达了国家及省市关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精神,在认真总结我市食品安全监管所工作所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食品药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规的系统培训。会议要求各食品药品监管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和实践,使镇级食品药品监管所真正成为职能部门监管力量的补充和完善,成为百姓饮食用药安全不可或缺的保障力量。同时要求各监管所做好迎接食品安全考核的各项准备工作。
会上,徐家镇食品药品监管所的负责同志就镇级食品药品监管所成立一年来,徐家镇党委、政府如何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和加强监管所建设的好的做法进行了经验交流,与会人员还实地参观了徐家镇食品药品监管所的建设情况。此次会议必将对推动全市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建设,确保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报:威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府办,市政协办,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城区街道办事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