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自然辩证法论文

时间:2019-05-12 06:1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哈工大自然辩证法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哈工大自然辩证法论文》。

第一篇:哈工大自然辩证法论文

关于技术人员和领导人在最近国内重大交

通事故中所应承担责任的几点讨论

最近国内新闻不断,先是温州动车追尾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后是上海地铁相撞,可以说现在对于高铁这些交通方式的争议不断,在事故发生后关于责任由谁来承担的问题自然也不可避免,当然,领导人在其中有一定的责任,但是是否除了领导人以为我们社会的技术人员就一点责任也没有呢,显然不是,这些科技时代的产物之所以会发生问题,我们技术人员也难辞其咎,下面就温州动车追尾事件阐述一下我个人对于领导人和技术人员在这些重大交通事故中所应承担的责任这一事实的几点看法。

对于动车追尾事件,除了晚点和停开之外,谁也不会预料到同样作为高速运输工具的动车会发生如此严重的生命事故。在人们的印象中,所有交通工具里,火车理所当然应该是最安全的,它有自己专用的轨道,不用像汽车一样必须面对拥堵的车流,它也不像飞机漂浮在万米高空上,因为有陆地作为保障。可是为什么,这么严重的伤亡事故还是出现在了动车的身上,出现在了我们的身上?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唯一知道的原因是:D3115次动车遭遇雷击之后失去动力,在缓慢行驶的过程中,被后上的D301次动车追尾撞上,导致列车脱轨多节车厢翻落铁路高架。如果只是因为雷击这样的不可抗力而造成事故,那么我们只能将怒火烧向不开眼的苍天——苍天已死。可除此之外,这起小概率悲剧事件的发生就没有别的原因了?作为一名研究生,我有以下疑问:

1.为什么避不了雷击?

动车沿线打雷闪电经常发生,路线中的牵引变电所均采用“保护特性好、通流能力强、可靠性高”的氧化锌避雷器对输变电设备提供“最佳保护”,而动车车厢顶部的受电弓处都安装有避雷器来避免雷击,可在事故发生时这些避雷器怎么都失效了?讽刺的是,在一个多月前的6月16日,铁道部针对近期国内的特殊天气,还要求“设备管理部门按照防雷工作要求,组织设备和人员,加强对避雷器、架空地线、接地装置等防雷设施的检查,及时更换已经出现故障的防雷元器件,做好防雷措施的补强,确保防雷设施发挥作用。”为什么既然有明文规定要及时检查更换元件,但是事故动车却没有及时更换呢,作为铁路局的领导理所当然有很大的责任,不该拿乘客的生命来开玩笑,得过且过只会使这样血淋淋的教训一次又一次的发生,作为领导人,自身就应该有这种强烈的意识,平时就应该督促下属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要等出了事之后再去追究谁的责任。作为技术人员,发生这样的事故责任也是有的,毕竟技术人员是直接责任人,对于动车上的过期的电子元件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换就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技术人员不能抱有侥幸的态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自认为这样的事件是小概率事件,甚至是不可能事件,但事故偏偏就发生了,到时候自然追悔莫及。

2.调度中心在干些什么?

现实中常见的汽车追尾事故,一般是因为前后两车车距太短所

导致。如果这起动车事故发生时两列动车之间车距太短来不及紧急制动刹车,我们在心理上可能会相对容易接受一些。可值得注意的是,D301次动车从上一站温岭站出发的时间是19:14,到达温州南站的时间是19:44,而D3115次动车从温岭站出发的时间是19:23,到达温州南站的时间是19:59,为什么本应比D301晚15分钟到达温州南站的D3115反而出现在了D301的前面?到底是D3115开得太快了,还是D301之前晚点得太离谱,然后为赶时间而一路狂飙不顾乘客死活?更为重要的是,D3115理应在19:59就到达温州南站,而事故发生在20:34分,在这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如果确实因为雷击而只能缓慢行驶,那么驾驶员或列车长本该早早提前通知调度中心安排调度,而后车D301的车载计算机也应该早早收到减速信号甚至停车。可在这半个多小时里,在避免事故的时间完全充足的情况下,到底是动车工作人员睡着了,还是调度中心根本没有进行调度?为什么D3115次列车和控制中心的调度员不给后面的D301列车发信号?对于这么多的疑问,铁道部也给出了很多种的说法,我觉的就这一事实本身来说,作为调度中心的领导人显然是最应该受到批评的,其错误甚至是不可原谅的,这么重大的事故就这么在他们的手中发生了,在调度这一环节上出错,我个人认为和工程技术人员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完全是调度中心的那些领导人玩忽职守,消极懈怠的结果。在当今火车高速运行的时代,领导人如果不加强自身的责任心,很难让下属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办事,在这一层面上,中国铁道部的这些领导人显然是失职了,我估计他们根本就没有设想过一但事故发生,会造

成多么大的灾难,所以说,上级领导必须承担失职之责,向党和人民道歉,保证以后绝不会发生类似的事件。

如果说在火车调度这一问题上领导人要承担大部分责任的话,那么对于下面最后一个疑问,显然要追究的是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了。3中国自主研发的自动闭塞系统怎么成了摆设?

各方面资料显示,我国早在2007年4月就发表声明称我国自主研发的自动闭塞系统可防动车组追尾,所谓自动闭塞系统就是控制同一条铁路上多列动车组安全间隔时间控制在5分钟,信息通过钢轨传送到动车组的车载系统,防止列车追尾事故的发生。但在那个时期,日本方面的高级工程师就曾告诫过中方说中国列车运行速度更接近最大安全速度,并不安全。对此,中国高铁领域的权威人物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梦恕介绍,我国以前有200公里的机车技术,后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现在达到了350公里的机车技术,并已经过了多次试验,完好率很高。此外,中国高铁在控制系统、信号系统也很成功,能保证后面不追尾、前面不撞车。还有供电系统,也非常可靠。可关键时刻,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自动闭塞系统,可将高速运行的两列动车组的间隔时间控制在5分钟怎么成摆设?动车组操控中心难道不如人工电话闭塞系统?我想这一事故的发生给我们这些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当头一棒,正是因为我们的自以为是才使得这一悲剧发生,我们工程技术人员不能一味的为了追求速度而忽略行车安全指数,只有严格的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测试,抬高安全系数,保证质量过硬,才能使乘客享受到更为全面的安全服务,另外,我个人认为,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不能仅仅从表面上去追求一些技术方面的东西,而应该更努力的加强科研攻关,聆听国内外各方面的声音,最终才能把技术这一核心的问题给解决。就这一次事故来说,反应出来的问题就是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先进技术要求过低,抱着只要能运营一般不会出事的态度,对于工程质量不严格把关,再加上领导方面调度的问题,酿成了惨剧。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名哈工大的普通硕士研究生,对于最近发生的国内交通问题中,对于领导人和技术人员所应承担的一些责任的一些看法,虽然我知道再怎么追究责任也挽回不了那些逝去的生命,但作为社会的一员,我还是真心的希望我的祖国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从领导人,到工程技术人员,再到普通群众,我们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会。

第二篇:自然辩证法哈工大资料ppt答案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凭借自己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获得世界承认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不只是对莫言文学创作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一百多年来一代代中国作家的肯定,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界的肯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强大,以及世界影响力的提升。

纯以文学水平来论,莫言获奖当之无愧,实至名归。他的作品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对外国文化的借鉴,既体现出民间特色,也有鲜明的现代性。莫言“民间创作”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加上运用大量的现代主义文学技巧,使他的作品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他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关怀和深刻挖掘,是他独有的成就,也说明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莫言的获奖,无疑扩大了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使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获得了和世界对话的新基点。可以肯定的是,这是诺奖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一次真正的正视。获奖的虽是莫言个人,但他代表着整个中国作家群体所能达到的高度。和莫言同时代的作家们,他们在创作上各有成就,有许多作家都和莫言一样,在海外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力。此次莫言获奖,其影响会辐射到许多有实力的作家身上,将从总体上扩大中国当代作家的世界影响力。可以想见,未来将有更多中国优秀作家会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中国作家的总体影响力会较以往有实质性的提高。

莫言的获奖具有三方面的意义

首先,提高了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坛上关注度,这代表着中国文学艺术受到高度重视,是对中国文学艺术的肯定,中国文化的代表不仅有孔子、庄子和道教。同时,此奖来之不易,得奖的根源是由于中国的文化底蕴,这也是中国文学艺术经过千锤百炼的结果,莫言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其次,莫言的文学作品承载的是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学还是要扎根于本土文化之中,任何获奖作品书写的内容,与作家成长的根,生长的土壤息息相关,中国文化的根在本土。

第三,拓宽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宽广度。中国文字工作者的责任更加清晰,前景也更加宽广。无论是海外,还是两岸三地的文字工作者,有着共同的责任和目标,前景更加明确,不是每个人都要得奖,但不可以像以前一样妄自菲薄。莫言获诺贝尔奖对中国文化的意义

莫言的获奖,不仅提升了我们对中国文学的自信,更增添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自信。文学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世界上的影响,毫无疑问会增强中国文化的辐射力,这对于在国际文化传播格局中处在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国来说,有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这次莫言获奖,让我们看到了西方文化标准和中国本土文化互相包容的可能性,这种不同文化直接交融的开放氛围,更能培养一个民族包容大气的文化品格。有了这种品格,我们会有更自信从容的心态面对不同文明。我们追求的那种“中国气派”,没有这种自信从容,是很难涵养出来的

莫言的获奖,增强了中国作家和外界对话的能力,也增强了中国文化和世界对话的能力。最能代表这个能力的,是各民族的文化精英,尤其是世界级的文化精英,是沟通不同文明的最好媒介。对于近现代中国和西方的文明交往来说,无论是中国人对其他国家民族的认识,还是其他国家民族对中国的认识,相当大程度上是通过各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精英实现的,比如托尔斯泰、歌德、鲁迅等等,他们是沟通不同文明的最好媒介。文学塑造着一个民族的心灵史,再也没有比通过文学作品更能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美好心灵的途径了,我相信,对外国读者来说,通过莫言作品来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这是一般教科书很难代替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但应该是经济意义上的,还应该是文化意义上的,一个经济大国如果文化上影响力甚微,那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希望莫言的获奖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中国应该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的文化精英,这将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又一个标志。如何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以来,学者们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较大的分歧存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原则和具体表述上:一是远和近的关系,即提炼的着眼点是着眼未来发展,还是立足当前实际;二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即是侧重理论推演还是侧重实践归纳;三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明确核心价值观中应包含的内容的前提下,须进一步明确应当遵循的六项原则: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2、能够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本质和社会形态的根本特征;

3、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鲜明特征;

4、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5、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6)好记易懂,词义明确,不留歧义。据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炼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具体表述为:共建、共享,平等、解放,友爱、和谐,进步、富强。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从认识论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像某些人所说,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其次,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传统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否则,就不会变为现实的文化传统。所以不能把传统文化简单地归结为“过去的历史”而应认识到它同时关系着现在与未来。把发展看成为“反传统”,其思维方式就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立起来。其实,任何现代化只能从现实传统文化出发,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陈寅恪先生说过:“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波普尔曾针对那种妄图“彻底清洗社会这块布—创造一块社会的白板,然后在它上面画出崭新的社会制度”的理论,指出:“没有比毁掉传统的构架更危险的了,这种毁灭将导致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使一切人类价值漠不关心并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毁灭了传统,文明也随之消失。”所以对传统文化决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清除那些过时的东西。再次,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辩证关系看。世界文明并非是某一个国家民族作用的结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当然,由于各方面具体条件的不同,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同,但这只是作用大小的问题,而不是有无的问题。所以各民族的文化应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不应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任何一个国家,作为人类世界组成的一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与发展,不能不对别的国家有所影响:也不能不受到其他国家这样那样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给世界文明以重大贡献。当代西方许多的中国古代文化热,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因此,只有各个国家充分发挥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对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世界文明的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证。相反,一个国家不顾自己民族的特点,一味模仿或照搬别的文化,不仅不会有好的发展,甚至会走上灭亡的道路,世界史上是有这种教训的,其实,西方文化也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好的东西,也有糟粕,不可“拣进篮里都是菜“,如”拜金主义“之类,即使在西方,也是被批判的。西方文化也并不等于世界先进文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先进文化是以它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标志的。因此,学习与引进外国文化,必须作具体分析,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一个成功的现代化国家决不是全盘,引进西方文化,而是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面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一面对本国文化进行革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现代化水平,由于传统文化能否现代化,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弘扬,关键在于人们用何种思维方式对待传统文化。中国多元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当代世界文化和文明出现了两种并行的发展趋向。一种是世界整体性、联系性、依存性越来越强,各种文化与文明互相融合,普适文化不断发展的趋向;另一种是各种文化与文明的多样性、民族性越来越突出,文化的民族性不断发展,多样文化互相影响又矛盾并存的趋向。构建和谐世界,归根结底是构建多样文明共存共容、互相促进的文化发展机制和文化发展状态,实现各种文化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承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正视多元文化共存的现实,促进多样文化的对话,构建多元并存、惠及人类社会的和谐文化。

一、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共同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在创造着自己的文化。由于地域、历史、传统的差异,以及种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传统的人类社会共同体,总是在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相应的语言、宗教、科学、伦理等文化体系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独特性。向更高层次发展,还构成一些不同的文化类型,使整个人类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多样性,并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基本特质。从古到今的人类社会,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个大一统的文化类型。相反,每种文化都在顽强地表现着自己的多样性,在多样性中存在、发展。当然,任何文化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不把握文化共性,就难以把握文化比较和评价的客观标准和尺度;而不了解文化个性,则难以准确概括文化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一般规律。“普遍性、共通性不是一开始就已存在或已经完善的东西,而是作为种种特殊性的扬弃、差异性的消除中不断实现和完成着的东西而被把握的。”这里所指的文化个性,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带有阶段性、局部性、具体性的现象,正是它的存在,人类文化呈现出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景观。导致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有深厚的历史根源。第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是多样文化产生的客观基础。一般而言,地理环境是相对于主体而存在的,主要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人类作为自然界进化的产物,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发展。自然界既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场所,又为人类准备了不可缺少的生存物质资料,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矿藏等自然要素。不同自然要素在地球表面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便构成了各个不同的自然区域。按文化发生学的观点,由于自然区域的差异,人们在长期与自然界的生存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与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相适应的谋生方式和组织形式,从而造成不同民族、种族和地域的人们在生产、生活、思维、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并由此最终发展为特定的文化类型。例如,我国古代文明诞生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这温暖的大陆环境中,较早地形成了农业定居生活方式,重视家庭、伦理,关注天人关系,从而形成了以农耕为特点的世界古文明中心;草原地区的人们创造了以放牧业为主的游牧文化;居住在深山老林的民族则过着狩猎采集和刀耕火种的生活;而古希腊人依托海洋生活,关注生存、强调探险、寻求发展,从而成为与我国文化差异明显的又一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当然,我们也要反对简单化的自然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虽然自然环境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可能使一些民族较为封闭,但地球的凝固永远克服不了人类的交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程度的扩大,封闭的民族文化必然要走向世界,在各民族文化的互动和融合中发展本民族的文化。第二,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是文化多样性与特殊性的源泉。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由于历史传统、实践环境的不同,都会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个性特征。所谓文化的民族性就是指体现在特定民族文化中并作为其基本内核而存在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质及其特征,它是对特定民族文化心理的最高程度的抽象,是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较而显示出来的不可替代的独特规定性,具体体现在民族风俗、语言、习惯、礼仪、情感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色。从纵向上看,文化的民族性具有与该民族共存亡的超时代性,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文化在历时性的嬗变中始终保持自身同一性的倾向。民族性还具有沟通全民族心灵的特点,成为协调全体成员的天然纽带,它在时代传承中积累和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从横向上看,民族性反映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特殊性、多元性和相对性,更多地体现为空间性和地域性。例如,同属于西方文化的英、法、德、意等国都发展了资本主义文化,但是又各有其不同特点。对此,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随着愈来愈互相依赖的全球经济的发展,我认为语言和文化特点的复兴即将来临。简言之,瑞典人会更瑞典化,中国人会更中国化。而法国人也会更法国化。”正是文化的民族性差异的存在,人类文化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因此,文化的民族性差异也是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根源。第三,文化的历史差异也是文化多样性形成的根源。人类的文化存在是历史地发展的。任何文化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文化,其形成和发展为所属的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物质生产和交换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等因素所决定,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不同历史阶段,文化具有不同的历史特点。在同一个社会里,由于人们年龄的差异,不同年纪的人也具有不同的时代文化特征。所谓文化的时代性差异,就是指由于各地域或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产生的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是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或者说是先进和落后的差异。它表现为文化进化过程的不同时间维度及其代谢更迭。承认文化的时代性差异,是对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原则与进步原则的坚持,从而客观地把握每一种文化的时代特征

关于改善民生的问题

改善民生涉及到的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因为改善民生的主体一定是政府。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成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之间不协调。

我们社会建设的重点就是放在改善民生上,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必须具体化,最终就是落实在改善民生上。

• 一是把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要内容。• 二是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中之重。• 三是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基础性建设。

• 四是把直接关系民生的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作为重点调控对象。• 收入分配改革拟涨四类人收入

• “提低”的重点是四部分人提高农民、城乡贫困居民、企业退休人员低收入工薪劳动者

2、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1、社会管理理念不科学。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重管理控制,轻社会服务,重强势群体利益,轻弱势群体保障;

2、社会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存在政府管理职能越位、缺位等问题;

3、社会管理法律政策还不完善,立法滞后,执法不公等问题;

4、社会管理方法还不适应发展需要,存在社会管理过于行政化,社会管理不畅,社会管理体制新旧转化不到位等问题。

胡锦涛就当前社会管理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8点意见: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5、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6、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员工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7、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8、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有助于经济增长

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战略性的论断.1995年,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两个论断深刻揭示了创新的本质和重要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德国经济学家德里希·李斯特在100年前曾有过一句名言:“一个国家可能很穷,但它若是有创造财富的生产力,它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富;财富的生产比之财富本身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充分证实了他的这一断言.富于进取精神的日本人,凭借技术创新将“财富的生产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世界看到了今天的日本.不仅日本如此,回顾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发展史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各国的实践均证明了技术创新是人类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的根本所在.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已走过生产要素和投资推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而进入了创新推动的集约型经济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技术创新,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并提高效率水平和人均产量水平,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而我国的经济增长目前仍然主要处于资金和人力追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资源浪费已构成我国经济增长的严重障碍.我国目前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能源耗费为美国的5.45倍,日本的14.33倍,德国的 10.86倍,甚至是印度的2.86倍.显而易见,如果不依靠技术创新重组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国的经济发展前景令人担忧,资源短缺雪上加霜.所以,只有技术创新才能解决资源浪费,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我国只有大力推进技术

创新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实施节约资源型战略,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不创新,企业就不能生存,不持续创新,企业就难以发展.不创新就灭亡,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条难以改变的规律.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但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始终不高,成为历届政府力求解决的一个难题,然而见效甚微.这其中有一关键问题,那就是企业没有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来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每个企业都面临着竞争的巨大压力.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成为企业生存下去的关键.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建立成本优势,进行价格竞争,其核心思想是以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价格竞争战略的思路是通过技术创新,或是降低生产过程的耗费,或是获取更低廉的原料来源,或是开辟更为合理的销售渠道,以此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而掌握产品销售价格的主动权,把大多数竞争对手逐出共同的市场.另一种是差异化竞争,即通过创造与众不同的产品来博得消费者的青睐,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产品的差异性体现在技术特征,功能特征,产品质量,品牌形象等方面.对企业来讲,产品的差异化即意味着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出改进型和创新型产品,适应越来越细化的市场需求.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要结合企业的改革,在企业中加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组织重点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培育和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全球经济变革对技术创新提出新要求 世纪,全球经济的变化总体上可概括为:全球化--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原材料,资金,信息,人才的流动更为频繁;信息化--以因特网为主体的信息网络,以光学材料为主要媒介的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信息的扩散与使用,甚至出现了“信息过剩”与“信息污染”的现象;知识化和过剩化--知识化是指经济发展从依靠原材料等初级资源转变到更为依托知识的作用,过剩化是指由于科技的进步与管理的改良,使全球的生产能力迅速发展,形成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条件有着显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技术创新从依赖于数据,信息,转而更借助于知识和智慧,同时需要各类知识的动态转换与流动.也就是说,未来技术创新将减少对“急功近利”式的,浅层的数据和信息的依靠,它更需要创造性和深思熟虑.②技术创新需要较强的智力资本,而非简单依靠物质的累积.开发和应用智力资本,是一个组织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③技术创新依赖于人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动态调整.由于当代技术创新包括了各类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需要新的学习机制和新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 其中包括阅读中学习(learning by reading),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应用中学习(learning by using)和研究开发中学习(learning by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掌握这些新的学习机制和学习技能,并进行由浅至深的动态转换,将成为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因此,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企业创造财富的关键,是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也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未来成功的企业,属于那些深刻理解,关注并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属于那些能够进行良好的技术创新管理的企业.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即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内部的技术突破,摆脱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其本质就是牢牢把握创新核心环节的主动权,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原始性创新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独有的发现或发明。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新兴产业。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通过向发达国家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尤其是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式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实现自主创新,不仅大大缩短了创新时间,而且降低了创新风险。

意义:

第一,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均资源短缺,土地、森林、水、石油、金属矿产等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都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这种条件下,要实现工业化,使13亿以上的人口普遍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改变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粗放增长的模式,走资源消耗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出路。

第二,自主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结构调整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消除结构性短缺或过剩,二是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转移。现阶段我国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即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因此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是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而这种技术的获得,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第三,自主创新是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我国虽然已经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在出口贸易中,55%的出口产品是加工贸易,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不到10%;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90%以上也是来自加工贸易。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只能是为跨国公司做代工的加工组装型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只能获得微小的利益。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发达国家平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均在5%以下,我国在50%以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高的关键装备和零部件,60%以上需要进口。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自主创新是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当代一系列军事变革。科技强军是新时期我国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领土完整和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国防现代化的基础是国防科技工业的现代化。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来源面临着军事工业发达国家严密的技术封锁,因此即使花钱,也买不来国防现代化。我们只能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的现代化。

第三篇:自然辩证法论文

从生态自然观的视角反思当今雾霾问题

施苹苹 专业:金融 学科编号175 学号:

摘要:近年来,雾霾问题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不可小觑的影响,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通报2013年自然灾害时,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而如今,雾霾天气已经为全国人民所熟知,它已经从一种天气现象上升为具有污染危害的环境问题。在我国京、津、冀地区,雾霾问题尤为严重,它对居民的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因此,治理雾霾的任务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对雾霾的产生原因及其危害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从生态自然观的角度进行反思,从而为应对雾霾问题提供一些启发和应对思路。

关键词:雾霾问题;生态自然观;反思;治理;生态文明建设

一、我国雾霾现状及其成因

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细颗粒物(PM2.5),直径在2.5微米以下。PM2.5可进入呼吸到深处,因其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和致病菌,在肺泡中沉积后会引起或加重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给居民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此外雾霾天气不仅使得空气质量大大下降,也使得能见度降低,严重时会给公共交通、居民生活起居及工农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解决雾霾是关涉到社会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中金未来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有7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5量达标,占21.6%;26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8.5%。此外,达标天数比例分析表明,74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32.9%之间,其中40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50%-80%之间,而8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仅26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达到80%-100%。由此可见,我国有许多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而其产生的原因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

对于我国雾霾现象,自然原因确实造成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与静风、大气稳定度等因素有关,然而人为原因起着主要的作用。国内雾霾现象严重的城市大多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早的地区,在其加速工业生产的同时,消耗的能源相应地增多,必然会造成更多的污染物排放,与此同时居民环保意识的薄弱以及污染处理水平的低下也进一步加重了环境负荷。另外,城市化进程也使得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增多。有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口的不断增长,加剧了大气环境污染,而消费者使用机动车的尾气排放以及燃煤、秸秆焚烧等消费活动,都加重了PM2.5的排放。

二、治理雾霾问题需要树立科学的生态观

解决雾霾问题并非仅仅是科研工作者的任务,而是我们每位公民都应当承担的责任,因此不仅要在科学技术的角度寻找解决方式,也要在思想观念上建立科学观念。雾霾问题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的实践中,过分地向自然环境索取自然资源而不回报所导致的。过分的自信与片面的发展观会在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最终导致环境恶化以至于生态危机的悲惨命运。因此,人类能否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对于处理生态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这一点从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也可以得到印证。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人类的生态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相应的转变,从一开始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神话自然观、有机整体自然观到天人对立自然观,是一个社会的发展让人类的自我信心以及欲望增长、而对自然的尊重与崇拜减少的过程。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依赖使得人类更多地尊重和崇拜自然,所以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关系。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进一步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都更加丰富起来,对于自然界的崇拜也相应地降低,人类开始试图征服甚至统治自然。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起来,然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不仅给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20世纪后,全球范围生态环境出现了危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由此应运而生,它“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在当今时代体现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对于解决生态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角度看待环境和生态问题

雾霾问题乃至当代社会出现的各种环境、生态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如何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对自然有根本的依赖性,离开自然界人类也就无法生存。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不是说人与自然是简单的服从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和谐共生、互惠互利的统一体,人类不但具有改变自然的能力,同时更具有保护自然环境的职责,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应该尊重自然界客观规律。目前的雾霾问题的出现,表现出了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主体-客体-主体”的逻辑关系,在实践活动中没有尊重自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取自身利益,忽视了大自然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样必然招致自然界的报复。

人类是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创造的,“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不仅先于人类历史存在,也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资料。“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要的资料。”自然资源虽然不是劳动产品,但它是自然财富,是人类藉以创造经济价值的源泉。马克思由此进一步强调自然资源和劳动产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而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人们依据自然资源没有价值的观点,以损害自然价值的形式创造经济价值,从自然界索取资源的同时,还把自然界当作排放废弃物的垃圾场,而忽视对自然界的补偿和保护,结果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自然存在的优先性、人与自然不可分割性以及自然价值性对于当代社会人们正视生态、环境问题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实践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我们党对生态问题越来越关注,在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的概念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达出来,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纳入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中,强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出了全面部署,并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这标志着一次认识上的重大飞跃、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一脉相承的,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对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观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它的实践与创新。

五、小结

生态自然观“认为自然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因此,人对自然不可能做出绝对准确客观的认识,人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只能是一个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所以科学技术不应该成为征服自然的工具,而要用来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技术也不应该只是用来谋取物质财富,也应该用来不断开发新能源,用更为环保的清洁能源代替煤炭和石油等能源。

虽然雾霾表面上看来是一个气象问题,但是自然界的万物都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雾霾现象表露的是空气质量问题,但不管是其成因还是其导致的结果都不局限于空气质量,而是折射出了现今我国的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原因使得自然环境超出负荷,所以处理雾霾问题也应当站在一个宏观的、全面的视角。要从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从理论上寻找到指导方向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地,而是应该进一步落实到实践当中去。首先,在物质生产领域,我们应该改变目前的高消费、高能耗的生产方式,现成新的产业体系,如循环经济、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在社会生活领域,我们要改变不平等和充满生存斗争的社会关系,形成理性、平等合作的社会关系;改变物质欲望驱使下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形成有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全面的发展的适度消费方式和绿色环保意识。

第四篇: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论生态文明建设》

学 院:动力与机械学院 专 业: 机械工程 学 号:2010282080109 姓 名: 彭 迪

2011-1-5

论生态文明建设

 彭 迪

(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2)

Peng Di(WuHan University School Of Power And Machanical Engineering,Wuhan)

【摘要】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途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背景和现实依据。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制定完善相关法规,用循环经济替代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建设生态绿色产业工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关键词】生态文明;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建设;可持续发展

在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早已成为当代世界一个重大而紧迫的发展课题。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这是我们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

【】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1把生态文明纳入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显示中国共产党人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勇于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这不仅是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而且引领了人类文明的新的走向。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背景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以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提出是人类在享受工业文明、现代文明的辉煌成果的同时又付出沉重代价以后,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唯一的家园。地球的生态系统是脆弱的,如果听任传统工业文明对地球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摧残和破坏,人类将无家可归。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社会进程的必然体现,一个和谐的人类社会不可能建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生态基础上。

传统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但其与生俱来的缺陷也日趋暴露。它采取控制和掠夺的方式,以惊人的速度消耗全球自然资源,排放大量自然界无法吸纳的废弃物,打破了全球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自我平衡,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进入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在相继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同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与能源危机等,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臭氧层损害、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水质、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开始全面爆发,而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速,更使得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危机不断升级,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致使妥善处理和彻底扭转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无序、失衡状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课题,迫使人类必须创造新的生态文明来挽救支撑人类文明的资源环境。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际社会形成了以下共识: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必须彻底清算“大量生产、大量排放和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这就表明,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共荣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的危害性,愈来愈希望深刻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以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它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和睦和谐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

【】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3。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着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不仅包含普遍意义上的绿色生态文明,更包含政治、文化和道德伦理的生态文明等。就其基本内容来说,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等。所谓生态意识文明,是指人们在对待生态问题时所表现的一种先进的价值观念形态,如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的生态意识、生态心理和生态道德等。所谓生态行为文明,是指在先进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念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各种活动及其对人们文明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引导和培育。所谓生态制度文明,是指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而形成的一种科学进步的制度形态,如为生态文明建设所制订的法律法规等。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科学发展道路的过程,是一种文明意识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传播。

三、主要途径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尊重和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为根本宗旨,强调人类的自觉与自律,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构建和谐有序的生态机制和创设优美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和精神等方面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根本要求,是解决现今所面临的严峻的生态问题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全面落实科学观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1.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提高全民生态意识。解决当代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

自然界是“工具性价值”与“内在的生态价值”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既不能为了维护生态价值不去利用自然资源,忽视自然界的工具性价值;也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过度享有自然界的工具性价值,从而破坏其生态价值。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进行媒体宣传、举办生态保护讲座和科普展览,开展生态文明宣传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类的生态环境活动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为根本方向,以维护自然发挥正常功能为前提,以符合自然规律又能满足人们健康发展的多样化需要的生产技术方式为主要开发手段,以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善待自然、适度消费等环境道德原则来调节人们对待自然的行为。

2.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用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既是生态文明的标志,又是生态保护的最后保障。为此,我们应制定和完善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的法律法规,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各级领导干部、环保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可以据此更加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同时,文明应该着重促使一些生产技术部门不断改进自己的生产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尽量少排或不排工业“三废”,从而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负起应有的职责。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循环经济替代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靠把资源变成废物排放来实现。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不协调的生产方式,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只有形成循环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最终达成以较小发展成本获取较大经济利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目的2。

4.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科技人才。增强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只能合理适量的使用,而不能过度地开发,否则,生态系统会失去平衡,这不但阻碍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应积极地探索、开发新能源。开发新能源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科技又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要依靠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教育的重视力度,同时也应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高必要的经费支撑。进一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和深化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着力培养高科技人才,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5.建设生态绿色产业工程,推进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养殖业产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林业开发、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其对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影响,建设生态绿色产业工程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首先,我们应积极探索和发展生态农业,按照生物链的规律组织农业生产,发展生态绿色产品,创建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同时,我们要发展生态林业,坚持造林与开发相结合,推进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工程,合理开发和利用用材林,保护好天然林资源;第三,发展生态养殖业,合理利用土地、牧场、河流和湖泊资源,建设优质畜牧产品、鱼类产品的养殖基地,实现生态养殖,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4。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每一个公民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实施绿色消费,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消费为荣、挥霍浪费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只有这样,人与人、人与自然才能真正达到和谐共处,人类社会才能实现长期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永华.论生态文明建设[J],理论导报,37-39,2009.1.

[2]于然欣.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J],综合管理,184-185,2009.2. [3]束洪福.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J],文化建设,54-57,2008.4. [4]周卫见.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J],法制与社会,187,2010.2(中).

第五篇:自然辩证法论文

正确认识宗教与科技的辩证关系

摘要: 科学技术和宗教同属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但由于二者本质上的不同,它们长期处于对立与斗争状态,并且二者的对立还将继续下去。但这两种意识形态并非只有对立,它们之间还有辨证的统一。探讨科技与宗教的关系,对于缓和这一对矛盾,推动二者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科技和宗教的基本概念及相应的影响、历史背景关系以及当代表现形式各方面来分析,辨证统一地进行分析论证,对如何正确看待这两种意识形态关系来进行讨论。

0 引言

谈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人们将它们看做两个截然对立或一真一伪的关系。典型的科学崇拜者对宗教持有简单的否定、排斥的态度;典型的宗教狂热者对科学持有轻视、漠视的态度;其他大多数普通人则持中庸的看法,不愿去劳神费力地辨析两者之间的种种歧见、悖反。然而它们都是人类文明史中两个典型而又意义重大的客观存在。科学与宗教不仅仅是对立的关系那么简单,它们曾经泾渭分明,也曾经融为一体,但绝不是永远的对立或相融的,而是动态的发展关系。这就需要我们用历史的辨证的目光来看待它们,不能机械地把它们归于对立或是融 合。科技和宗教的基本概念及其影响 1.1科技的概念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

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良好影响,是给予人类在生存环境上的大幅改善,增加了多重的保护性,以及多功能的安全与便利,使人类能更适应地生存于大自然中,如农业科技化、医疗体系之建立,更重要的是科技开启了人类在学习生存技能上的快速发展之路,使人类多能行有余力,去思考精神层面的问题。无论是从科技应用在人类生活中带来的种种便利,还是在人类面临疾病灾难时科技所发挥的引导和支撑作用,我们都可以看到科技的正面功能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福音。

但同时科技这把双刃剑也给人类带来不少负面影响。科学技术作为不具意识的客观存在,并不具备主观上给人类带来伤害的能力,但人类对科技的不同应用方式,却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科技违背了服务于人类的宗旨,对人类的生存产生负面效应,即所谓的“科技异化”。比如理、化、生学各种武器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的苦难,工业大规模所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基因技术所引出的伦理

道德问题等等。

1.2宗教的概念

宗教是一种历史悠久而有十分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从古至今,不同的人群和民族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就宗教自身的发展来说,一种宗教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宗教史笃信、崇拜超自然神灵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超验的精神本体的理解和追求,主要源自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热门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的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宗教的认识是建立在人类生活基础之上的,反映了信教群众的精神寄托和追求,其产生与发展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对于人类群体来说,若考究各国各朝代,均有其鼎盛时期,除了明君推行正确合乎当代的政治制度外,盛世之治也多伴随着当代合乎民情的宗教在教化民心,可见宗教延伸之于人心,与人类文明并行相辅相成,所达到的持久平衡,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也在当时发挥了其本身的正面作用。对于个体而言,许多人在面对生死、困顿、彷徨不安的时候.都会想要寻找寄托.宗教就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以及力量的来源。

可以这么说,如果信仰的宗教能够安心依托自己,并且对他人释出善意,助于人群,就是好的信仰。可是在人类物质欲望的膨胀影响下,宗教的真谛开始被蒙蔽,有些恶质教义反而形成了更大的贪嗔痴,不少心灵因此误入岐途。在国内最典型的案例非“法轮功”非法邪教组织莫属,假以宗教的旗号,蒙蔽群众,从事着反党反政府的勾当。而在国际范围内看,由于不同宗教信仰导致的不安定因素甚至极端恐怖主义也给人类世界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一部人自诩为伊斯兰信徒的恐怖分子,以穆斯林身份,打着“圣战”旗号,在世界各地所从事的恐怖袭击活动。那是另一种错误和极端的所谓“宗教思维”。科技和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宗教和科技,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都有着萌芽、发展和辉煌的每一页。对于宗教与科学的产生的历史背景,一般的观点认为,宗教孕育了科学,宗教形式

产生早于科学,认为“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原始的宗教观念,远古的崇拜和原始宗教神话”,“科学的产生比宗教晚,有文字记载的自然知识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巴比伦、古希腊、古埃及、古中国出现”,“自古以来,哲学科学尚未昌明之先,凡探索宇宙人生奥秘之学术,即尽归于宗教,故古之宗教,皆极尽神秘玄幻,迨世界学术昌明之后,有以智慧穷理探索宇宙人生奥秘之哲学,嗣复有以知识实验追求奥秘之自然科学,纷纷崛起。于是宗教神秘之藩篱,几已破碎无余。”从这些观点出发,承认宗教先于科学,可能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宗教包含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即从原始形态到氏族-部落宗教到国家-民族宗教再到世界宗教的发展历程。而认为科学经历了一个前科学——科学的阶段。由此,这里所讲的宗教和科学所涵盖的时间跨度不对等,既然宗教发展早期可以称之为原始宗教,那么,科学发展的早期即“前科学”时期为什么不能称之为“原始科学”?自然科学的标准形态是近代实验科学,但这不能抹杀科学有一个产生到发展的过程,否则科技史研究也就无意义了。

美国当代哲学家瓦托夫斯基认为,科学活动的根源“可能就是需要、智力探险活动、或个人的满足。”这一界定指出了科学的一般特征,与宗教或其他文化形式一样,不仅仅有它的近代形态,也有其古代形态。正是因为人类幼年时期开始对自然与社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和对世界最大限度的改造,宗教与科学构成了早期人类文明的两个重要方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科技与宗教的对立与统一

从上述小节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科技更侧重于认识外部世界人类的环境,改造自然或控制自然,表现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的最终在人,科学的领域同时也包含着对精神现象、生命奥秘的探索。宗教则侧重于认识人类自身,赋予生命意义,揭示生命价值。但也是为了实现人的需要,不仅为了人类生存需要,也反映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

由于二者认识对象和终极目的同一性,决定了二者既同样具有世界观意义,也具有认识功能,这一点来说是互动、互渗、互补、互促的。正如哈佛大学教授保罗·弗罗因德所指出的,“宗教是一个伟大的导致终极真理的非真理主体,科学是一个伟大的导致终极非真理的真理主体”。然而在认识“真理”的方法上的不

同,宗教与科学一度成为敌人。相对而言,宗教信仰偏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心灵调适、情感世界,而科学活动则偏重于物质生活、社会生产、自然世界。因而宗教在方法上比较多的是用想象、象征、直觉、体验、证悟等非理性方法,科学的方法则重假设、实验、求证、逻辑推理等理性方法。科学以对客观对象的真实性把握为目的,他必然要求在思想上遵守逻辑规则,重视思维活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而宗教则以摆脱精神的烦恼和痛苦为目的,其追求的对象是超现实的绝对和无限,因此在其合理性的论证中,必然以对无限的绝对的神的信仰为基础,诉诸于人的直觉和顿悟,信赖人的情感体验,其思想是非逻辑的,所以当他们的思维超出各自适合的领域,或者各自的利益、地位等受到影响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了。

从思辨的角度来看,宗教和科学都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文化形式,同时他们是属于社会的,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只有拓宽视野,从社会系统论的角度去研究这两大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将两者置于人类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进行透视,动态地分析,才可能得出二者关系较为客观的结论。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阶段,宗教与科学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科学发生之初,人们生活的中心和活动场所主要是宗教的,对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等都以宗教为标准。随着科学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建制,科学的发展形成了与宗教的对立,对教义的怀疑,对教会权威的蔑视。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西方的传教运动,科学知识传播到全世界,进一步动摇了宗教的社会基础。20世纪以来,基督教会改变了对科学的态度与策略,建立罗马教皇科学院,宣布不干预科学事务,为伽利略平反等,一些改革派神学家则提出了新的神的观念,试图建立与科学间的新关系。

由此可见,科技与宗教并非此消彼长、水火不容的对立势力,而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两大支柱,我们不能想象没有科技或者宗教任何其一的世界会变成怎样。而对科技与宗教关系的探讨,也有利于二者的沟通交流以及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科技与宗教的当代表现形式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与宗教的发展一方面继续保持有自十六世纪以来的传统,即两者在斗争中前进,但还出现了许多新的时代特征:

第一,科学的解释力日益广泛,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自十九世纪以来,随着系统的学科门类日益建立,科学理论、科学活动进一步建制化,这种解释方式的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极大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特别是经济生活的进步。

第二,宗教在公共领域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以及对社会大众的精神(信仰)生活的控制总的来说有减弱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宗教界的一些有识之士积极倡导与科学的对话,努力以一种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世界的共建中来。一方面他们积极挖掘传统,努力从中发现新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能接受新的科学成就,面对科学前沿问题他们能从宗教关怀的立场出发,以伦理的眼光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第三,教会内部的改革与世俗化步伐加快,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成果等加大宣传力度。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世俗化的浪潮,宗教内部不断进行改革,主要表现在:在一些社会问题上,教会的态度更为开放,对社会道德问题更加宽容;但也强烈关注社会正义,呼吁社会重视中下阶层人民及弱势群体,如妇女、儿童、老人、有色人种及少数民族等的精神及物质需要;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世俗化,教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在向公立大学靠拢,宗教课在大多数教会学校不再是必修课,教会学校的生源也不再局限于本教教徒及他们的子女,它也面向社会招生;宗教影响仍然存在,传教方式多种多样。如,利用院外游说、电话行动、直接邮寄等方式以影响社会政治;在军队中设立随军牧师以稳定军心、增强部队纪律性、提高部队战斗力;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如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出版物、音像制品、互联网等进行宗教宣传和公共教育。

第四,当然也不排除哲学界、宗教界出现的护教学倾向。当代的护教学者,尤其是哲学界和宗教界人士的论证更精致,已与传统的权威护教学(主要通过权威的力量压制反抗者以维护宗教)有了很大的区别。被誉为“当代基督教的首席理性辩护士”的斯温伯恩感到,五、六十年代“教会对于现代知识的懒惰、冷漠态度令我惊讶:尽管1954年联合王国人口中仍有多达20%的人进教堂,可我认为,除非基督教能更好地适应知识分子的世界观,事情便不会按教会的态度继续下去。”他反对“信仰是非理性的,理性无助于确立信仰”这种流行观点,积极综合自然科学、科学哲学、宗教哲学、语言哲学,特别是现代逻辑等领域的成果

重新论证了基督教神学的基本命题。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运用现代科学的“精确分析”这把锐利的武器,用科学的理性来证明基督教的基本信念,以弥补大陆哲学的“草率论证”,使传统的自然神学在理性上重新赢得人们的尊重。

总之,宗教界对科学的反应与过去相比有所缓和。一方面大多数宗教对科学采取认同的态度,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并对此不断做出“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对于当今科技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宗教界并没有袖手旁观,对于生态危机、社会问题等他们可以对科学进行谴责,对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等,他们从传统宗教伦理出发对其持谨慎的态度。宗教对当今科学持的是相当宽容的态度,而科学界对科技成果的社会后果也保持了相当程度的自我批评的自觉性,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家们从一开始就预见到了这个计划将关系到道德伦理和公共政策;他们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研究将会冲击周遭社会,而且他们自愿为此承担责任。

科学界也逐渐重视与哲学、宗教的对话,这是因为,“二十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发展己经把科学从科研推向哲学甚至宗教的层次。不但神学家关注科学与神学的对话,一些科学家也很重视科学进程的宗教意义以及传统基督教对科学的启迪。” 结语

当今社会,科学与宗教的发展已经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应该认识到,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具有长期性,两者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共存。科技和宗教,作为客观存在的两种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它们曾经泾渭分明,也曾经融为一体,但绝不是永远的对立或相融的,而是动态的发展关系。我们要用历史的辨证的目光来看待它们,不能机械地把它们归于对立或是融合。

参考文献

[1] 约翰·H·布鲁克:《科学与宗教》,苏贤贵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 杨德才:《自然辩证法》,2005,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3] 成良斌,宋子良,王晓东,王卉珏:《自然辩证法》,2005

[4]颜悦南:《当代高科技背景下的宗教形态》,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J.Huxley ,《科学与宗教》,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3.8.,第4期第10卷

下载哈工大自然辩证法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哈工大自然辩证法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然辩证法论文(定稿)

    山东科技大学自然辩证法论文 从自然辩证法看技术的发展 硕研2013级3班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杨婷婷2013020333 摘要: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

    自然辩证法论文

    发展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 摘 要:生态农业注重农产品的安全性和高附加值, 是传统生态农业的提高和升华。安全食品是高效生态农业的产物, 包括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观的演变及其当代发展摘要: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与人的关系的根本观点。要了解自然观首先要了解自然观的演变及发展。本文依次讲述了古代自然观、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辩证......

    自然辩证法论文精选(范文)

    导语:关于自然辩证法,大家会带来怎样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各位整理的自然辩证法论文,供大家阅读和参考。论文1:教学改革的自然辩证法一、“自然辩证法”课程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

    哈工大大学化学论文

    对工科大学化学课程学习的研究讨论 指导老师:胡立江 机电学院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号: 联系电话:*** 邮箱:摘要:工科大学化学作为高等工科院校非化工类专业的必修......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对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高龙 摘要:贵州省地区经济发展较东部地区落后,然而却因此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当前贵州省的首要问题,自从贵州......

    自然辩证法概论论文

    论中国科学素养的缺失及应对策略 摘要:本文首先从中西方文明的差异开始,详细阐述了中西方哲学的异同。探究了西方发达国家科学的起源,以及中国在这方面的缺失及其成因。并结合......

    自然辩证法论文题目2011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题目 1、论人类系统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 2、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3、论问题意识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请你从其所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