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于思宽心得体会二
近日,继街道工委组织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暨学习于思宽先进事迹座谈会之后,我们腾达居委会党支部也相继召开了学科学发展观、学于思宽事迹座谈会。通过这几次学习,使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认识水平、理论水平等都有进一步的提高。我就参加这几次学习活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点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学习于思宽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的责任感
作为一个古稀老人,面对安逸的生活和已经成家立业且事业有成的子女,于思宽本可以安享晚年。但凭着一份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乡亲百姓的责任感,他拿出自己的大半生积蓄,毅然投入到改变家乡面貌、带领群众致富、改善群众生活的事业中去,着实令人钦佩和敬仰,也催化了自己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工作的责任感。
二、学习于思宽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服务企业发展
于思宽身上体现了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在多少人为了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的时候,于思宽却把大半生辛劳积累的近千万元资产全部拿出,无私地奉献给了新农村建设事业,用在了为群众百姓谋福利上。作为社区工作者就要学习于思宽精神,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三、学习于思宽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观念
“要用市场化思路发展金曲家,让乡亲们富裕起来”,这是于思宽的发展观。于思宽在家乡新农村建设事业中,没有仅仅停留在修路、栽树、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上,而是以市场化的思路为引导,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着力增强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以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在联系具体工作中,也必须学习弘扬于思宽的这个好思路,坚持将科学发展的理念同我们的实际行动紧密结合起来。转变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拓宽市场,以提高社区工作水平为核心,以增强技术优势为支撑,不断提升综合竞争能力,促进腾达社区在现在基础上实现更大跨越、更好发展。
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了什么。” 人生的价值是一个不断寻找,不断体验,不断重新定义的过程。人的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贡献不等于回报,七旬老党员于思宽捐出大半生积蓄建设新农村,帮助当地新农村建设,敢想敢干、奋发有为的发展意识,富而思源、无私奉献。干事创业,一心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街道办事处的基层单位----社区,在受益于社会人民的同时,应该尽己所能地回馈社会。学习他忧民而忧、乐民而乐的浩然情怀,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应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满怀激情地做好社区服务工作。我们要深入宣传于思宽同志的先进事迹,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学习于思宽那种不沽名钓誉、不求回报,富贵不忘乡邻,达则兼济天下的高贵品质,教育和引导我们腾达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无私奉献社会。我们要学习于思宽,以于思宽精神引导和带动其他社区工作者牢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广大居民的和谐生活,情愿付出我们一生的心血、汗水、智慧和情感。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二篇:学习于思宽心得体会一
继街道工委组织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暨学习于思宽先进事迹座谈会之后,我们腾达居委会党支部也组织召开了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于思宽事迹座谈会。通过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于思宽同志心系百姓、无私奉献、发展农村的先进事迹,集中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农村干部的良好形象,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对党无比忠诚的高尚情怀,是新时期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一是学于思宽甘于奉献、建设新村的大局意识。于思宽退休后主动放弃安逸舒适的生活,毅然回村担任支部书记,并从自己腰包无偿掏出1200多万元,启动了农村综合改造工程,硬是将一个面貌落后小村建设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新农村示范村。这几年我们村在新农村建设上也做了大量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我们村获得“山东省村镇建设明星村”。对比于思宽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学习于思宽,就要学他那种敢想敢干、立志建新村的魄力和斗志。下一步结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大力推进旧村改造,力争用五年的时间,筹措资金1000万元,让全村剩余的400户群众全部住上新楼房,让农村群众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二是学于思宽敢想敢干、奋发有为的发展意识。多年的企业经营使于思宽具备了很强的发展意识和发展眼光,他大力倡导循环经济,使该村拥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腾达社区是一个今年新成立的社区,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但社区党支部一直把推动支部进楼宇放在工作的首次,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整个社区的46名党员都领岗认责,较好地发挥了作用。但是对照于思宽同志,我们做得还很不够,今后我们要通过开展以”社区党建联做、基础设施联建、群众文化联兴、公益事业联办、社会治安联防”为内容的“五联共建”活动,把党员身份亮出来,在群众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把党员的作用发挥到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学于思宽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公仆意识。于思宽上任以来,始终强化公仆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动为村里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今后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都认真按照职责为居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服务,但在服务群众中,有没有拿出全部真心、付出全部真情,恐怕还没有完全达到群众的要求。下一步我们要推行”精心发动、诚心服务、倾心帮助、真心保障、热心互动”的五心工作法,抓好社区义工服务这个载体,广泛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居家养老、医疗保障、普法宣传、治安联防、卫生整治等工作,像于思宽那样带着真情为居民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工作中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为民谋利、为民造福上下功夫、用气力,让群众享受更多更大的实惠,真正让上级放心、群众满意。
于思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他的先进事迹对我们建设和谐社区同样能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的文明和谐程度关系着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今后,我们将结合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建设家庭美德入手,全力实施“四德工程”,通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比、参加"十大孝星”评选,在社区居民中倡树孝道,并积极引导,逐步把对父母的孝、对家人的爱,转化为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诚信、对他人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不断提高居民的道德水平,提升社区的文明程度。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金丰社区学习于思宽先进事迹
于思宽同志是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是基层党员干部的楷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秀带头人,在他身上,集中展现了新时期党员干部为民、务实、干事的良好形象,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当前,全市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正在扎实开展,深入学习于思宽同志的先进事迹,对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于进一步弘扬干事创业、创新奉献的时代精神,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努力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威海建设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市委同意,决定在全市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广泛开展向于思宽同志学习的活动。
一、学习于思宽同志奋发有为、创业不止的进取意识。于思宽先后担任邱家渔业公司船长、党委副书记等职务,在渔业行业奋斗一生,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争创出了一流的业绩。退休后,于思宽本可以安享晚年,但他坚持“共产党员就要多干对社会、对别人有益的事”的信念,重新开始创业。他从经营一家小冷藏厂起步,克服种种困难,逐步打开市场,发展成为总资产达到2000万元的综合性水产食品加工企业,在二次创业中实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他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面对农村纷繁复杂的矛盾和贫困落后的现状,他迎难而上,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大刀阔斧开展工作,废寝忘食破解难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境界。向于思宽同志学习,就是要摈弃看摊守业、按部就班、小富即安、小成则满的思维定势,勇于开拓,奋发有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二、学习于思宽同志富而思源、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党员干部,于思宽始终信守“个人致富了,不能忘了大家,应该更多回报社会”的人生信条,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积极主动帮助驻地村建设新农村,安置社会闲散劳动力1000多人;面对金曲家村贫困落后的现状,他无偿拿出800多万元,启动以“安居致富”为主要内容的金曲家综合改造工程,帮助村里治河修路,统一为村民建设新式民居,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建立完善村民福利保障机制,展现了一名民营企业家知恩图报、反哺社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向于思宽同志学习,就是要强化个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意识,强化反哺农村、奉献农村的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共建和谐威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学习于思宽同志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为彻底解决金曲家村落后面貌,于思宽采取村企合一模式对金曲家村进行兼并,并积极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全面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变群众思维观念、生活方式,实现群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致富;通过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立了“企业+基地+农户”一体化发展模式,既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又提高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探索了社会力量帮扶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向于思宽同志学习,就是要注重学习,勤于思考,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敢于直面困难、勇于探索尝试,不断实现新发展,创造新业绩。
四、学习于思宽同志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民本理念。企业经营中,于思宽始终坚持“以和为本,以信发展”的经营理念,像关爱自己孩子一样关爱职工,营造了和谐向上的企业氛围,为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回村任职后,他始终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理念,充分尊重民意,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确定新式民居建设方案过程中,于思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先后否定建设综合楼、异地建房等多种方案,确定了原地建设敞院式农民新居方案,得到了党员群众的真心拥护。他以自身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心为民、心系群众,以民为先、以民为重的和谐理念。向于思宽同志学习,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舍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在察民情、解民难上倾注更大精力,在完善社会保障上倾注更大精力,在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上倾注更大精力,在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上倾注更大精力,脚踏实地地干,扎扎实实地干,真正让广大群众看到更大变化、得到更多实惠。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于思雨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高二13班 于思雨
通过几个月的研究学习,我有了一些心得:
我们研究了近几个月,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研究性学习的初期阶段,我们组员都感到有点不耐烦,毕竟要做一个调查报告,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时老师一直在我们身边鼓励我们,并且告诉我们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调查什么内容,调查的具体对象是谁,调查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想取得什么样的调查结果,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等等这些具体的事项,才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调查研究。这令我们顿时恍然大悟,于是收拾好心情,调整好心态,安下心来做准备。终于,我们完成了,期间遇到的困难不少:调查的学校多,待分析的内容多,分析的难度大......困难重重,使人望而生畏!
但我们依然挺了过来!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比如这个组去这几个学校,那几人去那个学校,等等。如果有的组员提前完成任务,也会热心主动的帮助别的组员。正是因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以集体的利益为主。在四个人之间,合作的关系依然紧密,如果查找到与其它组员要找的有关的资料,大家都会拿出来共享,正是由于这样,虽然研究任务很重,我们却也没有耽误很多学习时间。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我觉得这课程的开设培养了我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的学习,偏重于对概念或理论的字面理解,而缺深一层次的疑问。通俗点说就只为了应试,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而这一门课程恰恰是填补了我的这一不足之处。研究性学习必须包含对资料的搜集、编辑与整理,还包括实验的没计,数据的记录等等。使我们必需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久而久之,这种能力被训练出来了。其次,这一课程的开设,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每一项学习内容,方式,都要求有自己来解决。而当我对我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时,不管是记录数据;或是做一个有关这一课题的模型时,都非常投入,无意识地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一个动手能力强的人是很容易立足于社会的,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缺乏动手能力,我虽然没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但是,也接近于这一程度。研究性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我们能够很好地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基础,最后,这一课程的开设培养我的创新意识。以前的我,总是老师讲什么,我就听什么,从来不会多想几个为什么,而上次研究课后,我渐渐地开始独立思考问题了。
通过几个月的研究学习,我有了一些心得:
我们研究了近几个月,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研究性学习的初期阶段,我们组员都感到有点不耐烦,毕竟要做一个调查报告,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时老师一直在我们身边鼓
励我们,并且告诉我们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调查什么内容,调查的具体对象是谁,调查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想取得什么样的调查结果,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等等这些具体的事项,才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调查研究。这令我们顿时恍然大悟,于是收拾好心情,调整好心态,安下心来做准备。终于,我们完成了,期间遇到的困难不少:调查的学校多,待分析的内容多,分析的难度大......困难重重,使人望而生畏!
但我们依然挺了过来!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比如这个组去这几个学校,那几人去那个学校,等等。如果有的组员提前完成任务,也会热心主动的帮助别的组员。正是因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以集体的利益为主。在四个人之间,合作的关系依然紧密,如果查找到与其它组员要找的有关的资料,大家都会拿出来共享,正是由于这样,虽然研究任务很重,我们却也没有耽误很多学习时间。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我觉得这课程的开设培养了我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的学习,偏重于对概念或理论的字面理解,而缺深一层次的疑问。通俗点说就只为了应试,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而这一门课程恰恰是填补了我的这一不足之处。研究性学习必须包含对资料的搜集、编辑与整理,还包括实验的没计,数据的记录等等。使我们必需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久而久之,这种能力被训练出来了。其次,这一课程的开设,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每一项学习内容,方式,都要求有自己来解决。而当我对我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时,不管是记录数据;或是做一个有关这一课题的模型时,都非常投入,无意识地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一个动手能力强的人是很容易立足于社会的,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缺乏动手能力,我虽然没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但是,也接近于这一程度。研究性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我们能够很好地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基础,最后,这一课程的开设培养我的创新意识。以前的我,总是老师讲什么,我就听什么,从来不会多想几个为什么,而上次研究课后,我渐渐地开始独立思考问题了。
第五篇:三宽学习心得体会
三宽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可谓受益颇多,感受非浅。深深的体会到学校对学生的重视、关心和爱护,也更深的体会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学习过程中可谓重中之重的关键。让我明白了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也是对儿童影响较深的教育。现在的家庭每家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都输不起。但是怎样教育孩子才是正确的,却一直是困扰每个家长的问题,我也不例外。一边听着专家的讲解,我也一边在对照专家的观点,进行着自我反省。发现我的教育观点和做法有许多误区,但值得庆幸的是也有对的地方。现就自己听课后的感受谈一点体会:
一、家校合力,才能有效的培养好孩子。
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全是大人;因此,她所接触的家庭环境其实是一个成人的环境,而学校的学习环境又和家庭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在这中间,家长和老师就承担了桥梁作用,只有家长和老师充分的沟通,才能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成长。如学校此次举办家长学校,使家长和老师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孩子教育问题,达成共识,可谓事半功倍。又如学校的家长开放日,让家长看看孩子的课堂表现,老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方法,从而使家长也能清楚孩子的优缺点,孩子的差异,有的放矢的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改进。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
习惯是人的思维定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正如智者所言: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种习惯;那么改变你一生,就从今天起,从形成良好习惯开始。在听老师讲解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应该说是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在学校的习惯有老师会教导,还可以学习其他同学;可在家里则全靠家长督促和引导。因此在家里就要从孩子的书写习惯、做作业的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着手,根据自己家庭实际尽量在那种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家庭教育。比如,我们现要求孩子定时睡觉、起床;做作业要认真快速;做事情要细心等,都是一些说起来很琐碎的事情,但孩子正是需要在这些不经意的小事中培养形成良好的习惯。都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希望通过努力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理解、尊重孩子的选择;信任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
曾看过这么几句话“蹲下来看儿童世界、走进去看儿童心灵、站起来看儿童行为”,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确,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就像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绝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所以,我觉得对孩子的正当要求和理由需要家长站在她的角度去分析利弊,只要是有道理的一般都应该同意。同时,这也能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也能使孩子更信任你。
四、家长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
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乖”,大多数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什么都好,受不得半点委屈。对于老师的批评有时不能正确看待。其实,老师批评孩子,正说明老师关注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家长、老师保持一致意见,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同时,要淡化成绩观,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
专家说的“三宽”,让我体会到对孩子要有耐心,不要过于着急,孩子的路很长不要急于求成。刘老师说的让自己发脾气时照照镜子,让我知道了发脾气时的表情,面目多么的狰狞。孩子是多么的害怕和畏惧。大人在处在这种害怕和畏惧心理下是多么的恐惧,何况一个对你十分依赖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对孩子的任何教育都是适得其反的。
只有家长学好做一个合格家长,孩子才能有进步。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先从自身找原因。再结合孩子的特点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孩子是会进步的。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的形成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只争朝夕的,我一定要用“三宽”的态度,来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时间。最后让我说一句,先让我用“三宽”的态度,来给孩子一个“三宽”的环境。
两天的的培训短暂且辛苦使我很难忘,我们应该向专家学习什么,当我们工作了多年后,工作的方向是什么?我们为之服务的对象又该怎样关注?我们应该注重与孩子的心灵的沟通,才能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