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口译与云南独有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英语口译与云南独有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 作者:陈萍
来源:《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11年第02期
摘要: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拥有璀璨夺目、丰富多彩的独有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传承和传播云南独有少数民族文化是口译员的重要职责。文章首先研究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和表现,然后以目的翻译理论和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探讨口译在云南独有少数民族文化信息中翻译策略的选择和处理。
关键词:独有少数民族文化 口译策略 传承与传播
本文系项目号为***11的云南省教育厅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
语言从形成之日起,便与文化紧密相连,难以分割。一方面,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处处折射出文化的蕴意与光彩。爱德华·萨丕尔指出:“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云南是我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其中15个为云南独有少数民族。在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作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云南,精准、传神地将这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呈现于世界,这既是出于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发扬的需要,又是宣传云南和促进云南对外交流的有效手段。笔者从研究云南独有少数民族文化特点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入手,选择有针对性的口译策略,既能准确、真实地表达少数民族人民的意愿,又能更多地保留其原生的民族文化风貌。1 云南独有少数民族文化特征
1.1 多样性与多元性
大量考古实证和史籍资料证明,云南是人类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构成云南各族早期先民的氐羌、百越和孟高棉三大族群,并逐渐发展形成世居云南境内的独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维持着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模式。同时,云南独特的地理地貌环境和立体多变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云南独有少数民族绚烂多姿的民族文化和特征迥异的民族品性。从社会生活角度来看,云南保存着距今170多万年的古人类化石文化;有保存完好的独具风格的古城建筑和“洞经”音乐;有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和人类早期用图画记录下来的古乐谱;有狩猎采集和畜牧轮种的康巴文化;有刀耕火种的稻耕文化;还有“苗族山头住,瑶族箐头住,壮族平坝住,汉族街头住”的民居文化,更有“火车没有汽车快”、“背着娃娃谈恋爱”这类云南十八怪的民俗民间文化。这些文化元素和文化现象无不展示出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性特征。
1.2 交融与变异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各族历史交往进程中不断发展,使各民族间形成了许多相同或相似的文化现象,如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岁时节庆、民族起源、婚恋习惯、民间传说等。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正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所在,绝对封闭的文化是没生命力的。而云南各民族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导致各民族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经济文化上的差异。在云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土司头人占有大量生产资料的私有经济体制占有主导地位,生产方式仍以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原始农业为主,以原始狩猎、采集为补充,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传统文化是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产物,因此,随着经济形态在其他经济形态要素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异,其文化形态也必然受到其他文化形态的影响而发生变异,使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形态成为复合文化要素组成的文化体系。云南独有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渗透于民族的饮食、节日、宗教、婚丧礼仪等方方面面,只有当口译员较为深刻地理解了少数民族的这些社会风俗、宗教礼仪后,才能更准确、传神地将这些民族文化向世界传播。
2.1 饮食文化
饮食结构、饮食偏好、饮食习惯、饮食方式、饮食礼仪、饮食禁忌等要素构成了饮食文化。云南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还受到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云南山地民族与河谷民族的饮食文化受到地理、自然条件影响最为突出,极具代表性。如拉祜族、佤族、傈僳族等民族世居高寒山区,那里森林茂密,气候阴冷潮湿,人们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抵御寒冷,所以肉类成为这些山区民族的主要食物。这种高寒阴冷的自然条件还造就了这些山区民族普遍爱酒、嗜酒的酒文化。而傣族、景颇族大多生活在地势较为开阔的河谷坝区,气候十分炎热湿润。因此,这里的少数民族饮食以有助于开胃、解暑的酸味和有利于排汗解毒的辣味为主。另外,在云南,饮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不少民族还喜爱喝“烤茶”,如佤族就爱在他们“不灭的火塘”上烘烤茶叶,使茶水倍加浓烈、提神。
2.2 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的节庆活动多与本族的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和原始宗教有关,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纳西族的棒棒会、布依族的三月
三、傈僳族的阔时节、傣族的傣历新年以及佤族的摸你黑等等,这些节庆活动无不反映着少数民族的劳动场景、生活风貌以及原始的畏神、崇神的宗教信仰,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与绽放。随着与汉族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汉族春节已成为云南各族人民的共同节日。然而,各少数民族在与汉族共度春节的同时,融入了各自民族的文化要素,增加了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活动内容。例如,高平村彝族村民过春节除了有汉族过春节习俗外,还要在大年初一比谁家起得早,抱一抱松毛,从村大道的岔路口一直撒到自家堂屋里的松毛席处。形朵藏族大年初一各家都要争抢头遍鸡叫时的水,大年初三要朝拜本地神山。也有一些与原始宗教紧密相关的节日,正随着原始宗教的衰落而衰落。如纳西族的祭天,高平村彝族的“咪嘎哈”(祭龙),独龙族的“剽牛”等。
2.3 婚丧与宗教文化
由于婚嫁礼仪与各民族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独有少数民族的婚嫁礼仪保留得比较完整。云南少数民族的婚嫁都要经过提亲、订亲、聘礼等过程。丧葬习俗也保留得比较完整。高平村彝族,凡老人去世,从家人鸣火药枪或放鞭炮为信号开始,插挽幡、报丧、入殓、停棺、点神主、撒五谷、花鼓队吹打、送葬请客等等礼仪一应俱全。例如,云南红河哈尼族在祭祖典礼和丧葬仪式中,以象征着力量和强悍的大刀为祖先“开山劈路、杀鬼除魔”。而楚雄州东部峰山区的白彝在祭祀仪式中舞大刀,在“鸣告”(鸣炮告知四方相亲)、“扫堂”(到村中各户去祝福)、“上山”(化妆集队到火把山)、“献战”(舞刀对练的场面)、“祭祖”(在先祖的神像前)、“送祖先”(把祖先神像焚烧送归天堂)等祭祀仪式中都要表演大刀。舞刀者手持大刀,并在头上、身上插上山鸡羽毛,还要“纹面”,整个表演体现出舞刀者威武粗犷的气质和娴熟高超的技艺。另外,川滇大小凉山一带的彝族长辈去世数年后,要对亡灵举行特殊超度仪式,主家要集会数十名青壮年男子与前来参加祭祀的家支亲朋作象征性的“厮杀”、“格斗”,以示死者子孙和家支的强盛、武勇。口译策略
各少民族语言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东西,因此口译工作者在翻译和介绍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引进和吸收了其他民族独有且独具生命力的优秀部分,使本民族语言文化得以更新和发展,既丰富了本民族语言的表达方式,又增强了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活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文化在促进国家或地区的对外交流与往来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云南作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各国人民了解云南的愿望也日益强烈。因此,向世界推介传播云南民族文化精髓,有利于扩大云南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及推进实施“走向世界”的文化战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承担着语言信息载体作用的口译员,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使者,肩负着对外传播云南少数民族独有文化的重任。因此,在交流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成效将直接取决于口译质量的高低。
3.1 异化释义策略
西方翻译理论的“功能对等”理论,文本类型分析、功能翻译等理论,一直对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由HansVermeer和Christiane Nord等功能翻译理论家的目的论“skopostheorie”指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翻译活动的总目的(skopos)。”(Nord,2001:
27)“翻译的方法就是让你的译文在其被使用的情景中所起的作用和在(原文)使用者那儿所起的作用相同,并确切地起到使用者们想让它所起的作用。”(Nord,2001:29)民族文化的口译目的主要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进行信息交流,并突破文化差异,用最能被国外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尽量准确、明了地传递信息,得到读者积极的反映,所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赞同在这种翻译中根据传播的目的采取一系列灵活变通的手段来有效传递信息,揭示和传达原文真相,表达作者要表达的信息。
当年鲁迅就主张保持原作的“异国情调”,即保留民族特色。而另一学派则认为,应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采用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翻译与表述。但按后者的理论,译作将难以引进新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不利于发挥翻译促进本民族语言文化创新的功能。译者不能擅自率先将其他民族文化特色化为本民族文化特色, 而只应忠实传达,“化”,应该留给读者去“化”,留给本民族语言文化去“化”。
云南独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其中有很多词语反映了各民族文化中一些独有的事物和现象,在目标语中没有完全对等的词语,即少数民族文化特殊词语。我们则应采取“异化”手法,保留其音,采取音译加意译。如:傣族的烹饪方法“包烧”、哈尼族的“德龙和”(哈尼语,意思是祭献田坝),可以分别音译为“Basao”(a special cuisine of Dai people.They use fresh banana leaves to wrap food mixed with seasonings and then bake it on charcoal fire),“Deonghe”(Worship of the God for increasing rice output)。再如丽江纳西族的“三坊一照壁”是纳西族传统的民居形式,中间的正房较两边配房高出一截,正房对面再筑一堵照壁,组合成院落,可翻译
为:“Lijiang Residential House(A courtyard with houses on three sides and a screen wall)。由以上例子看出,一方面,文化的民族特色具有独特的价值,应在口译中充分保留,另一方面,也正是不同文化的民族特色造成了口译的最大困难。
3.2 以读者为中心策略
由于外国人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知之甚少,加之两者间巨大的文化差异,给翻译造成了更大的困难,因此,译者应考虑到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文化背景,避免将那些他们不理解、不认识的内容生硬地译出来,而导致“硬译”、“死译”现象的发生。这就要求口译员既要对民族地区的文化、历史、风俗以及人民生活状况等有深入的了解,还要对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有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准确地把握住民族文化的神韵,融会贯通, 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信息传递和展现给世界。美国学者尤金·奈达提出的跨文化翻译的“功能对等”原则,即译文读者的理解与感受与原文读者的理解与感受基本一致。他指出:“(1)译文与原文应为最接近的自然的对等;(2)译文对目的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应与原文对原语读者产生的效果相
同。”(Nida,1964:201)
口译员需要采取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策略,重视翻译的传播效果和读者反应,从读者出发,让译文亲切易懂,使读者能接受、可欣赏。如:云南少数民族婚礼期间的“回门”习俗,就可意译为“the return of a bride to her mother's home on the third day of the wedding”。再如白族的“本主”崇拜,可将特殊称呼“本主”意译为: Patron God。德昂族举行婚礼时男方要给女方聘礼“奶水钱”,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可译为“The money presented to the Bride’s family as a gift”。傣族的“竹筒饭”可意译为 “sticky rice cooked in a bamboo tube”。
云南口译员应该熟悉了解云南独有少数民族的特有文化,在对外国际交流中,竭尽全力传承和传播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在全球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结合云南本土文化的特色,认真做好口译工作,在弘扬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Nida, E.A.(1993)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2]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 roaches Exp lained.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3]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方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4]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5]云南省旅游局,英语导游彩云南[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第二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况与特点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况与特点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丰富多样。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满族同汉族使用同一的汉语,有53个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其中,属汉藏语系的有29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南和西南地区;属阿尔泰语系的有17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属南亚语系的有1个民族;还有1个民族的语系尚未定论。民族之间互通语言的情况较为普遍,特别是汉语普通话,日益成为各民族主要的交际语言。新中国成立前,有21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包括通用汉文的回、满、畲3个民族)。文字的体系,有比较原始的象形表意文字,有音节文字,有字母文字。字母的形式,有藏文字母、朝鲜文字母、回鹘文字母、傣文字母、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共7种。有的民族使用几种文字,如傣族使用4种文字,蒙古族使用两种文字。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又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了民族文字。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多姿多彩。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少数民族创造了大量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史诗,以及音乐、舞蹈、绘画,有价值的科学典籍;建造了很多雄伟壮观、绚丽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这些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拉萨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等,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蒙古族的长调、维吾尔族的大型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等,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在我国目前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少数民族项目有515项,约占项目总数的42%。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各具特色。集中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礼仪、节日及婚丧嫁娶等方面。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或源于民族发展历史,或源于生产实践,或源于重大历史事件,或源于宗教信仰,或源于居住环境。以饮食为例,淮河以南从事稻作农耕的各民族及东北的朝鲜族以大米为主食;从事麦作农耕的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则习惯于吃面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及全国山地丘陵区从事杂谷栽培的各民族以玉米、高粱、谷子、薯类为主食;青藏高原上的藏族等民族则主要吃糌粑、酥油茶、牦牛肉以抵御寒冷的气候;乌苏里江畔的赫哲族以擅长制作各类鱼类食品而著名。各民族都有一套特殊的烹调方法,把各类食品制作成具有民族风味和地方风味的美味佳肴。著名的如维吾尔族的烤馕、抓饭、烤肉,蒙古族的“手扒肉”,哈萨克族的忽迷思(马奶子),回族的涮羊肉,赫哲族的刹生鱼,朝鲜族的冷面、辣白菜等。
少数民族节日种类繁多。包括宗教性节日,如回族、维吾尔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十分隆重;藏传佛教的传大召、传小召、瞻佛节,在藏族、蒙古族和部分纳西族、门巴族群众中影响很大。农事节日,如彝族等民族举行火把节、藏族举行望果节以庆祝丰收。纪念性节日,如满族的颁金节以纪念民族名称的确立,苗族的四月八以纪念英勇就义的苗民首领。商贸性节日,如白族的三月街要举行各种商品的交易。此外还有一些文体娱乐节日,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要举行摔跤、骑马等比赛,规模很大,气氛热烈。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既包括了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包括现当代文化。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可以说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特点也非常鲜明、突出。
一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是与汉民族同生共长的民族。许多民族在历史上都曾创制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并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典籍。有人认为《黑暗传》为汉族的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和柯尔克孜的《玛纳斯》,并称我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饮誉世界。《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
二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少数民族文化成就表现在衣食住行、宗教、伦理、哲学、文学、艺术、医药、建筑、服饰、风俗等诸多方面,既保持和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大量地吸收和容纳了现代文化。艺术种类繁多,仅演唱艺术就有蒙古族的长调、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侗族的大歌、回族等民族的花儿、壮族的山歌等几十种。舞蹈艺术有维吾尔族的手鼓舞、蒙古族的安代舞、土家族的八宝铜铃舞、朝鲜族的长鼓舞等数百种。民族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壮族的三月
三、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那达慕、苗族的跳花节、布依族的歌节等,都是展示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盛会。
三是独具的民族语言文字载体。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通用汉语言文字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22个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文字。据统计,目前在我国一亿多少数民族人口中,有将近6000万人使用着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特别在边远民族地区,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人口比例更高。在这些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类报刊、广播影视节目、图书等,深受本民族群众的喜爱。
四是地域特色浓郁。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地域十分辽阔,从白山黑水到椰风海韵的海南岛,从台湾中央山脉到位于我国陆地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从蒙古高原到青藏高原,从西南云贵高原到西北黄土高原,从武陵山区到塔里木盆地,均有分布。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各民族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地方彩色。从大的文化形态上看,有高原文化、雪域文化、绿洲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渔猎文化等多种表现形式。从各民族文化的具体特点看,呈现出多姿多彩、风格迥异的地域特色。我国还有30多个民族与国外同一民族跨境而居,这些民族的文化无一不具有深厚的边疆地域特色。
五是在精神价值上既相通相融、相互补充,又各具风采。我国各民族文化都具有团结统一的爱国传统,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忠君孝亲、讲信修睦、惩恶扬善的传统美德等。同时,由于地域、历史、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又具有一些不同的精神价值追求。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之间,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互相吸收,既深化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增强了中华文化的一致性,又保持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
第三篇: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温开照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0)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引起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民族文化如民间工艺、民族歌舞、语言文字等面临消亡。民族文化的保护要通过寻找文化与经济的契合点、加强民族文化的教育与宣传来进行,民族文化的意义在于能为全球生态保护、改善人们温饱解决后空虚无聊提供良方。关 键 词: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发展;温饱解决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需要发展。但在追求经济发展时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面临不可持续的危机,如何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丰富多彩的各少数民族文化,让它们更好地可持续发展,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面临危机的表现 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前者主要指衣、食、住、行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承载着各个民族独特的历史与风情,每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东西,自己的特点,各个民族的特点都很明显;精神文化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音乐舞蹈、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祭祀活动等等,如侗族的大歌、苗族的舞蹈、藏族的宗教。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进程,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都面临消亡的危机。下面举几个主要表现:
(一)少数民族的民间工艺产品及其手工技术走向消亡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少数民族地区手工制作的民间工艺,与现代工业制造相比耗力耗时,成本太高而没有竞争力,没有年轻人愿意做而找不到传承人并走向消亡。“资料记载,贵州民间产漆器的地区清末至解放前泛指毕节、大方、德江等10地。现在仅大方县还保持有漆器生产,与原来生产的地域相比我省蚕桑技术的保存只占40%。不仅如此,原在威宁等5个县分布均匀的民间开采铜矿技术现在全部消失。此外,桐梓的井盐、毛毡,遵义的油绸,仁怀的沙酒,赤水的竹篦和先炳生铁锄,思南的丝线,安顺的皮革器和牛皮毯,雷山的石印,黎平的树皮布,安龙的龙溪砚,铜仁的葛布和麻布,兴义的三清镰刀等项目都已消失。贵州传统工艺中濒临失传的项目就更多了,比如,沿河的土家族乐器,盘县的雕版印刷,贵阳的雄精雕等。省博物馆传统工艺课题研究组初步调查统计,贵州传统工艺濒临失传的项目占15.6%,已知失传的项目约占5.6%。”[1]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化面临危机 1、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濒临消亡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魂,是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与风俗习惯的基础与载体,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语言表现了多样的民族风情,是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伴随的西方强势文化的飞速传播、汉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普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濒临消亡的危境。许多学者
云南政协委员石锐呼吁加大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力度,他说:“一个民族如果失去自己的语言,那它的精神文化也将丧失,对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力度应该加大。”“云南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其中有十五个民族是云南独有的,如白族、纳西族、傈僳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彩。但近几十年来,云南十多种民族语言正面临濒危。”[2]
在广州举行的“南方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北大、复旦等内地各高校和香港的40多名学者共同发出紧急呼吁:保护我们国家濒危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现在,全国会讲满语的人只有150个了!”„„“1992年,我们到潮州一个畲族聚居村调查,发现320个村民中只有6个人会讲他们民族的语言——畲话。当我们去年再去的时候,会讲畲话的只剩下3个人了,另外3个已经过世。估计再过几年,就没人会讲这种民族语言了。”“中国已发现的少数民族语言有120多种,目前是每一到两年就会消亡一种。”[3] 2、少数民族歌舞等难以传承
经济的全球化,消费文化的传播,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民间歌舞賴于生存的环境改变了,民间歌舞等艺人的老化,很多年轻人都出外打工,没有时间和心情向老一辈学习,打工的少数民族年轻人有些受到强势工业与消费文化的影响,对民族民间文化甚至产生了自卑感,认为是落后的东西,思想上行动上有抵制,言论上有贬低,歌不会唱或不再去唱,舞也不会跳,渐渐的便完全失去和抛弃了传统的民族歌舞,致民族歌舞后继乏人。
“会唱传统民歌的人越来越少,以广西巴根屯为例,会唱传统民歌的只有11人,而能唱全的不足3人。甘肃省永靖县政协主席马永清说,青海、甘肃两省少数民族除了花儿的传统演唱方式和演唱环境保存得比较完整外,其他传统民歌的演唱已经没有了,特别是一些记载着民族历史的民歌。四川音协表演艺术部主任赵小毅说,在四川的演艺舞台,民歌的份额正在减少。至于民间,偏远地区的原生态民歌尚没有遭到冲击,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一些距离城市较近的少数民族的民歌正在减少。九寨沟著名的南坪民歌现仅有8人能演唱大多数曲目;羌笛演奏者亦不超过10人;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者只有数量刚好够的4人,且年龄最小的都已50多岁。其他地方,如江西、贵州、东北等地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4]
二、少数民族文化面临危机的原因
(一)工业化与经济全球化引起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处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人民生活较困难。随着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及工业化生产,政府的主要精力用在发展经济上,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及经济方式发生改变,这些地区交通的日渐发展,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与较发达地区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逐渐增多,人民的需求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发展工业,发展经济,改善物质文化生活。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商人主导人民包括少数民族人民的消费方向,生产出丰富的产品使以前饱受缺食少衣的人们对物质欲望无限膨胀,人们对传统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相应就会重视不足。现在忽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会引起文化的消亡 而出现断层,过了一段时间后对物质的欲望厌倦时,再寻找民族精神文化就会无处可寻。
政府因把主要精力用在发展经济上,衡量官员的政绩主要是所在地方的GDP,对要花钱的民族文化保护肯定积极性不高,致对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资金投入比较少,保护措施不够到位。如专家韦兴儒谈到:贵州省每年用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资金投入仅有60万。[5]
(二)学校教育未能承担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责任,有时反而促进民族文化的消亡
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也是应试教育,对与升学率无关的民族民间文化的教育不重视,没有把传承民族文化列入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也少有传授民族文化这方面的,有时甚至把民族文化看作是落后的东西,或多或少有所贬抑。
韦兴儒举了个例子:岜沙村上过初中的易会计曾这样告诉别人,“只要9年制义务教育一普及,我们的'后棍'(椎髻)就完了”!因为初中得到县城去上,保留这种发型会被人嘲笑,易会计自己就有这种被人嘲笑而剃发的经历。[6]“民间文化大多凭借口传心授,以相当脆弱的方式代代相传。一旦没有继承人,就如断线风筝,即刻消失,化为乌有。”[7]
(三)在强势消费观念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文化观念的弱势
少数民族文化在以商人主导的强势的消费文化面前显然居于弱势,受到西方为主的观念的围攻。少数民族同胞走出家园、视野开阔以后,面对一些强势文化的包围,面对以财富来衡量人的价值的主流价值观,许多人逐渐缺乏或失去自信心, 产生了自卑感,有些年轻人甚至认为民族民间文化是落后的东西。人们大多没有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中的价值,在满足人们精神追求中的重大价值,也没有看到少数民族文化在保持全球生态平衡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路及其意义
(一)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路 1、走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经济发展之路
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自然生态与文化资源的优势,寻找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走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经济发展之路。
我国有?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独特的风俗风情等对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生活的人们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有些少数民族地区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灵山秀水的生态环境,在一些沿海发达地方不容易找到,少数民族地区有。这些为寻找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提供了条件。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可深入在如下方面进一步探索:
(1)把文化开发与发展旅游融合进行
增强少数民族经济意识,把浓郁的民风、民俗、民族土风文化推向市场,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市场运作的方式,解决好如何引进民营资本进入文化文物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把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变成财富,把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逐步发展成为文化经济的支撑点。
合理开发旅游促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掘、保护,民族文化的精华得到提炼、弘扬和发展,使现代旅游业与少数民族社会契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会给旅游地的民族文化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和负效应,如民族文化的同化、庸俗化等。但合理的科学的开发旅游也能促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 到发掘、保护,民族文化的精华得到提炼、弘扬和发展。经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细致分析、科学规划、适当管理,可以使现代旅游业与少数民族社会“嫁接”,使其越过工业化过程,而直接进入符合生态理念的后工业化社会。[8]
(2)把文化开发与文学及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形式结合起来
开发更多的少数民族风俗、生活方式、原生态音乐、舞蹈,制成电影、电视等产品。
2、学校教育要把传承民族文化作为教学内容,社会上要宣传民族文化保护 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要从教育入手,要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土壤,必须使民族民间文化进入课堂,特别是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开设相关的课程在民族地区坚持双语教育制度,把民族歌舞作为教育的教学内容。云南政协委员石锐建议:“恢复被取消的少数民族语言专业,在民族地区坚持双语教育制度;建立云南民族语言数据库,对云南濒危的十多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保护;尽快收集濒危民族语言的有声资料,对它们进行保存和深入研究;重视研究跨境民族的语言文化交流和发展问题,让跨境民族语言成为中国与东南亚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桥梁。”[9]中华民族语言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孙宏开教授提出:“成立中国语言资源联盟,通过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对濒危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保存和抢救。比如,可以用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效率;此外,还应该用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手段对语言进行保存。”[10]
继续推进民族民间间文化的普查整理工作。由日本政府资助,由中国民协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组织实施的“中国少数民族无形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歌保护行动” 取得了很显著的效果:“采访了10个民族的235名歌手,录制民歌385首,录音42小时,录像57小时,后期制作50分钟宣传片和长达420分钟的民歌精选片。考察组对当地少数民族分布、少数民族民歌储藏、少数民族民歌的流传方式、歌手的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为丰富和充实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和文献,也为充分发掘中国民歌文化内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这次考察采录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力合作,按照科学的田野调查方式,采用现代视听技术,记录、整理时采取了民族语言、汉语、英语、国际音标标注和互译的方式。„保存了歌手演唱时的原始风貌,„便于科学研究和大范围的交流。”[11]
加大宣传在开发中更好地保护文化的力度,让当地群众知道文化创造利润,动员全社会关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这就是在开发中利用文化,在利用的同时加强保护,这样文化的保护利用就能结合得好,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就能落到实处。
3、政府要更深入了解文化对经济的极大与持久的推动作用,认识到文化也是生产力,加强对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力度,一方面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创新和持久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创建,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与整个国家的和谐相处,减少社会发展的成本,逐步增加文化保护的投入,加强民族文化的研究力量,推动民族文化保护的进一步立法进程。
(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意义
1、少数民族文化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精神会餐,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大部分地区解决了温饱 问题,少数民族地区虽然经济相对落后,仍有不少贫困地区,但大多也解决了或正在解决温饱问题。国家统计数字可以较好说明人民生活的改善:“2005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实际增长9.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5.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83元的标准,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36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45万人;按年人均纯收入684-944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10万人。”[12]解决了温饱的人民大众追求什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认为:以往建立在温饱未解决之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面临最严酷的挑战,温饱解决后的空虚,如何填补生活意义的真空成为人们的大问题。两股力量在力争填补这个空白,其一是商人,通过推动消费并营造以消费为核心的人生观;其二是理论家。[13]快乐哲学派认为人们的主要动机是追求快乐,人们要追求快乐填补空虚。如华人经济学家黄有光就持这种观点,他认为不是有钱就一定快乐,不是一切经济举措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14]改善空虚的办法是使精神充实起来。郑也夫回顾历史上提早获得物质满足的贵族走过的道路,认为出路不过两条:堕落或者升华。前者,依赖于性、药物、毒品上瘾;后者,开发深度游戏,在棋牌、艺术、科学探索等游戏中追求心灵的丰富。[15]„游戏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很可能也是我们最终的依赖。它是良性的刺激;„是可持续的刺激。[16]
少数民族文化如歌舞等精神文化是改善温饱解决后空虚的良好资源。民族歌舞有这些特点: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歌舞,品种繁多,风格鲜明;民族人民参与度高,人数多,进入门坎低;可抒发人们的感情,减轻人们的忧愁与空虚,获得精神的满足。这些特点完全符合良好游戏的条件,它可为人们提供良性、可持续的刺激,改善人们在解决温饱后产生的空虚状况,从而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少数民族文化另外还有一个非常优越的文化优势是:各少数民族风俗风情虽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处——人民生活简朴快乐,大多喜欢歌舞,能够以很少量的资源消耗获得极大的快乐。按经济学的说法是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快乐满足,符合生活经济原则。这是较发达地区做不到或者说是遗失了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使少数民族文化成为稀缺资源,也使少数民族地区为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作了很大贡献。应该充分肯定并大力宣传少数民族的这种优秀文化,提倡生活经济原则,对节约资源,减少消耗,使人民以较少的成本得到较大的快乐,对克服商人提倡的消费文化,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可持续发展都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维系民族文化生存的重要力量,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某些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不能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和社会和谐的因素被舍弃,被新的社会文化所改造,这很正常。但各少数民族应增强文化自信心,充分认识自己文化的价值,强化自己的文化特色,使自己的文化保持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包容外来文化,与其它文化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为人们提供快乐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日陷危局--权威专家韦兴儒访谈实录.贵州新闻网.2006-5-2.
[2]云南政协委员:加大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力度,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xiexiebang.com/u/49ccddcf01000986。
[16]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83。
第四篇:富拉尔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富拉尔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摘要:民族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写照,同时也是这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我作为这些民族中的一份子更应该对本民族的文化了如指掌,以及对它地继承与传承出谋划策。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许多文化资源遭到破坏,甚至有些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近几年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我所在的家乡也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一系列的反应。是我所在的达翰尔民族文化不至于没落或者是消失。关键词: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达翰尔族
在富拉尔基区下属有一个少数民族乡是杜尔门沁达斡尔族乡居住在这的达翰尔族是一个智慧、奔放的民族,“达斡尔”意即“开拓者”。但社会主义建设经济给富区带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将会给达翰尔族文化带来诸多影响。
一 达翰尔族民族传统文化概述
达翰尔族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经过长期的共同创造长期的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与汉文化相比,达翰尔文化具明显的地域性多居住于北方以及西部交通不太发达多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因此也具有相对稳定的传承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在民族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舞蹈、音乐、建筑、服饰、语言等。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达翰尔族概述
“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在浴血奋战了半个世纪之后,离开了世居的黑龙江北岸,南迁到大兴安岭、嫩江流域。人口12.14万(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达斡尔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受清朝满族文化影响,通用满文。辛亥革命后普遍使用汉文,也有人兼用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文。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歌舞、体育是达斡尔人喜爱的活动。传统的曲棍球近年发展很快。
(二)生活习俗及民间艺术 历史悠久的渔猎生活,造就了达斡尔族独具特色的民间体育,与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强化了达斡尔人的剽悍性格。在达斡尔族民间体育活动中,有适应狩猎生产和抵御外来敌人的武装斗争需要而兴起的射箭运动;有摔跤、扳棍、颈力赛等极为普及的体育活动。狩猎业曾经是达斡尔族最古老、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达斡尔人积累了许多狩猎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如下套子、设陷阱、放地箭、“打围”、鹰猎等等。
一幢幢坐北朝南的高大的“介”字形草房,内壁和大棚装饰着各种图案,大方雅观。家家户户的院墙围绕着红柳条编织的带有各种花纹的篱笆。达斡尔人的居室以西屋为贵。西屋又以南炕为上,多由长辈居住,儿子、儿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东屋,西炕则专供客人起居。炕面大都铺苇席或毛毡等。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砖瓦房正日益增多,不过,使用火炕等起居习俗仍深受达斡尔人的喜爱。达斡尔是农业民族,其农业文化起自唐末,并且是逐步向汉族学习,接受汉族农业文化影响发展起来的。从此开始了定居生活,创造本民族的农业文明。表现在语言方面的特点是:词汇中细腻地反映了谷物、蔬菜、野兽、野禽、家畜、家禽、鱼类、树种名称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的特点是:既反映农业生活,又反映牧猎渔业生活,还保留萨满教的祷词歌词。表现在哲学思想方面的特点是:崇高勤劳智慧,齐心协力、崇尚不平则鸣,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表现在价值观念方面的特点是:做保家卫国的英雄有价值,好好劳动,维持一家老小生计有价值。
二 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少数民族文化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作为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它在创建新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着其他文化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基因库,为新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前提条件。乐曲为例,我们现代乐坛上的许多著名的乐曲,都是从这个基因库中调取资料,创作而成的。传统文化对于新文化的创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没了它,新文化的产生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及传承
我们所言“保护”实际上包含了保存与发展两方面的内容: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性;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文化大环境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
(一)对少数民族文化制定和实施特殊的政策和措施
如文化部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对这些地区实行文化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文物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四优先”的政策。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二)据法律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继承、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法律依据和准则。
四 富区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采取的措施
富区下属有一个少数民族乡,基本所有达翰尔族人都居住在这里,区政府出资兴建希望小学、希望中学等一系列的教育支持工作,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一对一式生活教育学习资助。
经常举行大型民族歌舞活动。如,民族舞蹈比赛等。以及一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如,曲棍球比赛、摔跤比赛等。在“黑灰节”那天给达翰尔族人留有了充分的空间进行庆祝。让其传统习俗和文化得到充分发展。
我认为富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第五篇:略论少数民族文化与历史教学的结合
略论少数民族文化与历史教学的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内容提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历史悠久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国,让我们祖国的文明绵延不绝。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必须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贯穿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将少数民族文化与历史教学相结合起来。第一,深入调查,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和习惯;第二,深入研究教材,找寻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契合点;第三,选择好时机,做到收放自如。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
历史教学
正文: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历史悠久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国,让我们祖国的文明绵延不绝。为了能更好地传承文明,为了能更好地搞好教学,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必须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贯穿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将少数民族文化与历史教学相结合起来。
我是一名多年在少数民族乡村教书的中学历史教师,只是近年由于工作的变故才来到县民族中学上班。所以,本人对如何让少数民族文化与历史教学相结合还是有颇多的感受与体会。现将自己的具体做法,作如下的浅谈。第一,深入调查,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和习惯
我的家乡榕江县为少数民族地区,这里生活有侗族、苗族、水族和瑶族等多个民族。其分布大致为,侗族生活在坝子,苗族生活在高坡,水族生活在河边,瑶族生活在溪边。可他们之间又相互交错,相互杂居着。现主要将侗族和苗族简介如下:
侗族(侗语作 Gaeml)是我国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湖南省的新晃、芷江,靖州、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水以及湖北恩施、宣恩、咸丰等县。侗族在老挝也有一个分支,叫“康族”。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百越、干越。
侗族使用侗语,原无文字,沿用汉文,1958年设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侗族以生产鱼粳稻为主,选育栽培有本民族独特优质的水稻品系——“香禾糯”(Kam Sweet Rice);善用稻田养鱼,创造和传承了以“稻鱼鸭共生”为特点的侗乡有机农业文化遗产。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有自己的音乐——享誉世界的侗族大歌。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
典型代表为车江三宝千户侗寨。它位于榕江县古州镇以北车江和忠诚坝区,包括车寨、章鲁、寨头、宰章、乐乡等10多个侗族村寨,共有3千多户。是中国侗族地区人口最多、最密集、历史最悠久的侗族寨群,自古素有“天下第一侗寨”的美称。
三宝侗族鼓楼 侗族风雨桥 侗族服饰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民族,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942.7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陕西西乡镇巴、重庆、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牯藏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祀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典型代表为西江千户苗寨,它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苗族服饰
苗族房屋
西江千户苗族
第二,深入研究教材,找寻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契合点
我们用的历史教材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编写的,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和一般性。而我们教学的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如果只按照教材进行历史教学,肯定会让学生不易接受和难以适应,缺少亲切感,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深入研习我们的历史课本,从中找到历史课本中能与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相契合的点。那历史课就会让学生有亲切感,学生才会对历史课感兴趣。例如,讲到古代中国的建筑科技成就时,可以结合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桥;讲到古代中国的医学成就时,可以结合苗族的医学;讲到国内外文学
成就时,可以向同学们讲述侗族的《珠郎娘美》的故事;讲到国外的音乐成就时,可以联系我们的侗族大歌和苗族的飞歌,甚至还可让学生当堂歌唱(班上以侗族苗族学生居多)来烘托学习气氛。第三,选择好时机,做到收放自如
少数民族文化与历史课堂相结合不是什么时候都要去做,如果一味的去使用,就会使历史课堂机械化,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反而可能会导致主次不分,混乱学生学习的重点。所以,一定要选择好时机,要做到收放自如。要让我少数民族文化与历史教学相互促进,让学生达到历史课标要求。例如:在讲到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权利法案》的颁布一内容时,就不能去强调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因为找不到契合点。另外,在讲到近现代艺术成就时,如果过多的去渲染侗族大歌和苗族飞歌,则会缺失对该时期艺术特点的把握,就达不到课标的要求。
总的说来,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达到历史课标的要求,还要传承本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做到这些,就要找寻到与之相结合的契合点,就要熟悉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熟悉历史教材,就要选择与把握好契合的时机,做到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