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时间:2019-05-13 00:23: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困境与突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第一篇: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云南是中华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就有25个,云南独有民族15个,跨境民族16个,少数民族人口达15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数的1/3。少数民族教育对云南民族平等、团结、边疆及社会稳定都至关重要。是关乎到云南是否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问题,是关乎到云南各族人民梦想是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务须克服困境,寻求突破。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困境

由于云南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生产落后,加上长期对民族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薄弱,教育水平相对滞后,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巩固率低,文盲率高的问题较为突出,民族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

(一)居住地区的差异带来对少数民族受教育的差异。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以聚居、杂居、散居三种类型并存。主要聚居于内地坝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族、满族、白族、纳西族、蒙古族、壮族、傣族、阿昌族、布依族、水族等10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族、瑶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布朗族、德昂族、基诺族等8个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的有苗族、傈僳族、藏族、普米族、怒族、独龙族等6个民族;彝族在半山区和高山区都有分布。一般认为,居住在坝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交通等条件较为优越,居住在半山区的次之,居住在高山区的较为不利。居住在坝区的少数民族教育水平整体不仅普遍高于居住在其它地区少数民族受教育水平,而且居住在坝区的少数民族受研究生教育水平还高出汉族总体水平两倍多。居住在半山区和高山区的彝族受教育水平夹在居住于高山区的6个民族和居住在半山区的8个民族之间。

(二)经济收入的差异对少数民族受教育也带来差异。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落后制约其教育的发展水平。目前,云南省仍有7个人口不足10万的特有民族仍较为贫困,如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和独龙族。其中,整体仍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是德昂族、怒族和独龙族。这3个少数民族整体上仍然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其受教育的状况更为严峻。

(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人口多、地区政策的差异是云南教育基础薄弱和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全省财政不能自给的地区基本上都是民族自治地方、边境地区和民族贫困地区;全省的国家扶贫攻坚重点县也是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一线;全省扶贫攻坚重点乡也是民族乡或少数民族聚居的乡。

(四)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地区,有效政策对教育的扶持还远远不够。云南省虽然少数民族众多,但并不是民族自治区,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特殊扶持政策,在全省很多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地方均享受不到。全社会对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特点和困难在许多方面了解远远不够,对教育的支持也难以完全契合当地的实际。

(五)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点分散、办学规模小、效益低。由于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山高谷深,村落分散,全省有5个州市的人口密度不足55人/平方公里。加之改革开放后,政府本着方便群众子女就近入学的原则,发动群众办学,村村有学校,从客观上造成了学校布点缺乏合理性。中小学校点分散、办学规模小、效益低。

(六)师资缺乏,素质偏低,流失严重。在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贫困地方,大量的教学点和初高小分离的教学现状,使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与国家和我省规定的生师比相比,差距甚大。

(七)民族学生贫困面较大,中小学生入学巩固难、控辍保学任务较重。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扶持力度,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了“三免费”和“两免一补”政策,极大的缓解了农村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但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农村家庭仍在温饱线上徘徊。

(八)双语教育发展缓慢、滞后。云南自 1998年以来,民文教材纳入省统一审定后,民文教材工作逐步有所改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3 年对10个民族13个文种29本4127页399.3 万字新课改教材进行了审查审定,并于当年向各地出版发行使用,解决了双语教学师生们期盼多年的问题。但是,新课改民文教材的出版,却面临着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大;二是贫困学生购书难的问题;三是云南省的双语教学教师尤为缺乏。

(九)跨境民族教育存在诸多困难。云南省与越南、老挝、缅甸三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4060公里,有16个跨境民族跨境而居,占全国跨境民族的47%;云南省25个边境县(市)全部为少数民族地区。云南沿边跨境民族地区既是贫困人口较为集中、贫困程度较深、扶贫难度较大的地区,又是政治、民族、宗教、生态等方面非常敏感的地区。由于云南沿边境跨境民族聚集区多数为贫困山区,山高坡陡,交通闭塞,许多跨境民族不通汉语,大多数民族群众没有走出过世代生活的大山,他们对云南内地的了解是十分有限的,对全国各地的认识是陌生的。因此,跨境民族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或影响是缺乏国家观念的。他们只能从沿边境地区或到周边国家的所见所闻来影响自己的孩子,因此,跨境民族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或中国文化的认同是脆弱的,外部环境往往会改变他们的看法和判断。虽然改革开放打开了内地与边境地区交往的宽度,内地移民向边境地区的转移,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边境地区与内地的距离。但是,周边国家对跨境民族的影响也随着向外开放的深度有所加强,边境地区的情况变得异常复杂。

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突破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以立法来确保少数民族教育的平稳、快速发展,以加大投资力度来助推民族教育发展。取得一些新的突破。

(一)云南将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学生的专项助学力度,尤其是对八个人口较少民族、四个深度贫困民族和藏区,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加大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增加建设一批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校和高中民族班、民族预科班、特有民族中专班,提高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标准,扩大寄宿制民族中学办学规模。

(二)出台《云南少数民族教育条例》,使云南民族教育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颁布了《云南少数民族教育条例》,《条例》鼓励民族教育采取多种办学形式,建立具有少数民族教育特色并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育体系。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经费,举办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民办学校。《条例》还要求少数民族中、小学突出少数民族学校的办学特色,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相应课程。普及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加快建立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学前教育体系,实施学前一年的免费教育。高等学校要重视并加强具有民族特色的重点学科和专业建设,加快少数民族高层次及应用型人才培养;采取特殊措施为人口较少民族和发展滞后的民族支系举办本、专科班。对于民族教育的投入与保障,《条例》也作出明确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由省统筹,省、州(市)、县合理分担的少数民族教育投入管理体制,保证各级各类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稳步增长。各级人民政府还设立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对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内地高寒山区和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给予专项补助。国际组织教育贷款、海外和港澳台教育捐款的分配重点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三)不断探索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近年来,云南还依托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建立云南少数民族本专科预科教育基地,鼓励省内各类高校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定向培养特殊行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专门人才,尤其是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教师队伍。为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加快我省民族教育发展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步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云南民族中学、云南师大附属中学和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将继续面向全省16个州市招收少数民族应届优秀初中毕业生和小学毕业生。如2012年,云南民族中学高中班招生400名,初中班招生36名;云南师大附属中学民族高中班100名;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班招生35名。

(四)加大跨境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在制定民族地区教育的战略中,把边境地区的民族教育作为重点来加强。自 1996年以来,云南省投入6405万元加强口岸学校和25个边境县一中建设,建起了127所边境口岸学校,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从2000年起,云南省拨专款1800万元,每生每年补助150元,对25个边境县(市)的近14万名小学生实行免除教科书费、杂费、文具费的三免费教育。还建立了贫困生助学基金。1996年,云南省投入530万元,在12个边境县的31个贫困乡建立了贫困生助学基金,拨出2000万元专款,加上社会筹集的1500万元,建立了高校贫困生助学基金,之后,云南省高校学生再无一人因贫困而失学。截至2000年,云南省中小学贫困生助学基金已达1亿元。根据《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云南将加快推进“国门学校”建设,着力改善边境地区民族教育办学条件。优先支持25个边境县的117个边境沿线乡镇中小学和藏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以及边境民族地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提升边境州市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增强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

(五)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民族教育的特色来抓好。近年来,各地教育、民族工作部门密切配合,按照教育部、国家民委的部署和省里的要求,利用教材并结合当地实际和国际、国内形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知识讲座、民族知识竞赛、故事会、征文评选、演讲比赛、参观考察等活动,使学生真正从小接受马列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常识的教育,为构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和谐云南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办好寄宿制教育和“双语”教育。云南省教育部门在民族贫困地区举办寄宿制、半寄宿制学校,投入民族教育资金用于完善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包括探索实施民族地区学前双语免费教育、特困民族地区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提高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扩大补助覆盖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同时还大力推广“双语双文”教学。云南省民族种类众多,世居的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水族通用汉语外,其余22种民族的600多万人使用着26种语言。按照《宪法》、《教育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云南省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广“双语双文”教学,现在已对21种民族文字进行民、汉双语教学或扫盲。“九五”以来,云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了8个民族的59本民文教材,正式出版了4个民族6种文字的10本教材。为进一步加强“双语”教育,把“双语”教育纳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还开办一批“双语”幼儿园。此外,根据国家标准,参照2010年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和“两免”标准测算,云南省五年预计投入资金86.1亿元用于义务教育经费补助;10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民族地区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

(七)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考虑到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合理核定这些地区教职员工的编制,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安排一定数量农村教师脱产进修。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语言使用的特殊情况,通过当地大学附设或由政府特殊批准成立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语言教育学院,专门培养当地急需的双语和三语(民语、汉语、英语)教师,从更本上保证当地的教师资源数量和素质。

目前,云南25个少数民族均有了自己的大学生、中专生,不少民族有了硕士生和博士生,基本形成了从民族幼儿园到民族小学、民族中学、民族中专、民族大学的具有云南特色的少数民族教育体系。

第二篇:少数民族教育(蒙古族小学)评估自查报告

天盛号蒙古族小学 民族教育评估自查报告

天盛号蒙古族小学对照《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县少数民族教育评估细则》的各项内容,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一次详细的自查工作,现将自查具体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领导重视

全面贯彻国家、省关于加快发展少数民教育法规,建立县(市)政府依法履行少数民族教育的责任制度,优先或与当地教育同步发展。凌源市党委、政府应把加快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列入“教育强县”发展目标之中,并有按实现目标的责任落实机制。凌源市教育局小教科朱玉红科长分管民族教育,凌源市教师进修学校白雪峰主任主抓教研业务培训工作,三家子中心校王志英被任命为分管民族教育副校长。

二、经费投入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大型设备的添置等专项经费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天盛号蒙小2012年建校投入50万元。少数民族学校保障经费用于弥补公用经费的不足和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少数民族学校“双语教学”,有相应的教学经费。中心校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双语教学”上,包括师资培训、教学设备添置、优秀蒙生表奖上。按照少数民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和教育事业费标准及时、足额拨付,确保学校工作正常运转。

三、民族特色

学校基本达到建设标准,具有少数民族教学特点。少数民族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3%。学校的民族文化气息特别浓厚。

四、学校建设管理 我校校名“天盛号蒙古族小学”符合少数学校校名要求。我校共有7个教学班,其中学前班1个。1~6年级都是蒙汉混合班,学校单设蒙语教室,蒙生单独上课,最大蒙班19人。我校实行少数民族语言、汉语、外语三种语言授课,但仍然使用小学六年学制。我校单设民族幼儿园,但仍然属于蒙汉混编幼儿园,在校内实行的是学前一年教育,学前班没有开设蒙古课程。在布局调整时期,我校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保留下来,现在我校蒙生生源主要来自于天盛号村、河南村、三家子村等。

五、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落实少数民族学校的少数民族教师所占比例要求。现有教师15人,其中蒙古族教师8人,占教师总数的53%。我校保证少数民族学校的领导班子要以少数民族成员为主组成的要求,校长由办学主体的蒙古族教师乌孝峰担任,大队辅员由蒙古族骨干教师乌琼担任,事务由朝阳市优秀教师蒙古族的乌殿才担任,主任由年富力强的汉族教师吴秀金担任,领导班子4人中,蒙古族占75%。我校是蒙古语、汉语、外语三种语言文字授课的蒙古族学校,共7个教学班。班师比达到1:2.2。我校尊重少数民族教师的权益,少数民族教师在评聘教师职务、评选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时,都享受优先待遇。我校两名蒙语文教师,基本上能用蒙古语进行授课、说课、答辩等。

六、教育教学管理

我校开足开全规定课程,并保证蒙语文每周5节的课程计划。我校还保证保障少数民族学校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所有蒙古族学生都学习蒙语文。学校免费为蒙生提供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和辅助教学资料。我校民族幼儿班未开设蒙语课程,这是由于师资不足的原故。

七、民族团结教育 我校有图书室1个,民族文字的图书、报刊和杂志数量不足,不能满足蒙生的需求。我校积极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民族体育、(应组织学生习练蒙古象棋这个体育项目)民族文化习俗、民族历史等地方课程,增进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增强蒙生学好民族语言文字,弘扬民族精神品质的信心和决心。我校加强少数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具有民族特点的各项活动,促进民族历史文化、民族语文、民族体育艺术等事业的传播和发展。我校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提倡蒙生口语交流,倡导蒙生穿蒙古袍,鼓励学生坚持蒙古族传统习俗。我校建设学生德育活动室,积极展示民族发展史,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我校建有音乐室、舞蹈室、美术专用教室,有蒙古族演出服装,有1件民族乐器,部分学生会演唱蒙语歌曲,部分学生会跳民族舞蹈。但音乐室设备不足,缺少蒙古舞蹈教师。我校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但体育器材严重不足,缺少民族体育器材。

以上是我校对民族教育的自查自评,整体上看硬件和师资方面应由中心校、教育局、政府协助解决,软件方面可以在短期内由本校努力完善。

2013年9月20日

第三篇:xx市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情况汇报

xx市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市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民族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教学质量逐年提升,教育各项指标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我市现有xx个民族行政村,总人口xx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xx人,占总数xx%。

2、我市没有独立设置民族中小学、幼儿园。除东升村外,xx个民族村各有xx所小学,钟厝村有xx所初级中学(华南中学),各村在校中小学生有xx人,学前班幼儿有xx人,外出就读在校大学生有xx人。

3、各中小学现有教师xx人(含聘用),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和其他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合格率超xx%。

4、各中小学教学楼、宿舍、食堂等设施总建筑面积约xx万多平方米,人均约xx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约有xx多平方米。学校操场硬化率约xx%。

二、民族教育发展现状

1、民族地区全面实现“两基”。少数民族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为100%,青壮年文盲扫除率为100%。

2、民族地区教育投入逐年加大。一方面,通过挂钩帮扶、政策倾斜等手段,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增加社会各界对民族教育的资金投入。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各民族村投入教育的资金累计达xx多万元。

3、民族地区师资队伍不断充实。近年来,市教育部门采取注重培养选拔少数民族教师、鼓励教师到民族地区任教等举措,优先为民族村 1

学校调配教师xx余人,并对到民族村工作的教师给予优惠待遇,有力保障了民族地区的教师留得住、发展好。

4、民族地区学校的教育、德育水平不断提高。各中小学校建立了多层次的教育管理工作体系,促进了民族教育向高目标、高质量方向发展。同时学校把维护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努力形成民族团结、教学融洽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教育投入的融资渠道过窄、过少,导致部分学校依然存在着教室破旧、食堂简陋、教学设备老化、教师宿舍拥挤、操场尚未硬化等现象。

2、学校布局不够合理,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

3、一些鼓励优秀教师到边远民族地区任教的优惠政策未能全部落到实处,造成边远山区师资相对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等。

四、对策和建议

1、加大民族教育的投入,多方筹措教育经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2、制定民族教育特殊政策,在资金投入、经费拨付、教师配备等方面高于普通学校。

3、加强异地教学交流,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到民族地区中小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支教活动,帮助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提高业务素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4、加大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救助帮扶力度,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5、全面实施校安工程,提请市政府协调相关部门,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减免审批费用,促进校安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xx市民宗局

2012年12月12日

第四篇: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考察报告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考察报告

一,简要说明

莎士比亚士比亚说过:“如果子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与体态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各民族服饰或因生存环境、生产生活发展水平。或因图腾标识、纪念宜先、追忆历史等文化传承与审美趣味等原因,在色彩、饰物,纹样等方面层层叠叠地堆积着自然、社会、历史等诸多内质。服饰以最为直观的穿戴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民族特征。比如居诠在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对繁冗,偏重深色,注重刺绣,色彩鲜艳且对比强烈,纹样繁多;而生活在坝区的白族、傣族等衣饰则较为简便,偏好浅色,色彩趋于协调相爱,不尚纹样。彝族小孩的虎头帽、虎头鞋,侗族的龙蛇银质背牌等衣饰与其民族的图腾崇拜相关。苗族服饰中千年不变的每一个传统纹样,均记载着一段或伤感或激越的故事传说,折射着民族的行徙征战史。

二,考察实录

在这次的民族服饰采风过程中,见到了很多民族的服饰。头服与头饰体现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宗教习俗,审美心理和生存状态。各民族间其他部位的服饰装饰尚可能有相似之处,但头饰一般不会相同。有的地区以头饰作为一个民族或某民族支系的称谓,如红头瑶,大头花腰傣,大头苗等。头服与头饰在民族服饰中占有重要位置,历来就有少数民族服饰“重头轻足”之说。究其原因,少数民族认为头部代表人体最神圣的部位或有的民族以头部作为识别民族的标志等。在这里,我将主要谈一谈头饰部分。

头饰主要分为头巾和头帕,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形式非常灵活,穿戴十分方便,可以防尘挡风、保护头发脸面,因而格外适用。许多头巾和头帕,色彩艳丽,刺绣精美,还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包长帕为主,包头巾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民族,如部分彝族妇女、白族妇女、傣族妇女、布依族妇女、侗族妇女和仡佬族妇女等。云南傣族少女有时戴色彩鲜艳的头巾,质料多为绸子和尼龙纱。侗族妇女包对角头巾或三角头巾。仡佬族男女都有包头的习惯,用深蓝色或黑色布作包头巾,这种包头巾长六、七尺,也可以说是头帕。有的妇女不包头,只顶一块花帕,其实这才是花头巾。

第五篇:浅谈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与主要经验

浅谈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与主要经验

少数民族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采取了诸多重大措施,给予了特殊支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对当前和今后我们民族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需要继续坚持,而且对其他多民族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

一、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历史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前,历代统治阶级出于统治的需要,曾相继制定或发布过一些民族教育方面的政策,比如明、清统治者把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作为“治国安边”的一项统治政策,在民族地区兴办了一批义学、社学、书院等,但这些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而且这些都建在临近汉族的地区或民族地区较发达的城镇,在少数民族乡村没有学校可言。民国时期,受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的影响,民国政府虽然也设立了蒙藏教育司,专管蒙藏回疆的教育,但由于当时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实际上政府根本就无暇顾及民族教育,上述机构基本上是名存实亡的。抗日战争时期,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西北成为抗战的大后方,蒋介石出于军事的考虑和政治目的,开始重视少数民族教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规,兴办了一些学校。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内战,在民族地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和“大汉族主义”的教育政策,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出现了倒退局面。

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实行消极乃至反动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大部分少数民族生产力发展落后,社会发展缓慢。一些少数民族还停留在“刀耕火种”、“刻木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形态。部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只是寺院和经堂教育,没有现代教育和现代学校,个别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也有少量的私塾、学堂和中小学校,但主要面向贵族子弟,一般老百姓的孩子难以进入。因此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几乎是空白。据统计,1949年以前,全国没有一所正规的少数民族高等学校,全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极低,如新疆地区1928年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2%,宁夏1949年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为10%,西藏及凉山彝族为2%。教育发展的落后,导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盲率极高。据统计,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国有22个少数民族人口的文盲率在95%以上。即使文盲率较低的朝鲜、蒙、乌兹别克等民族的文盲率也在40%-60%之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坚持以教育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采取多种措施,实施多种政策,不断加大倾斜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1951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新中华民族教育发展的方针和任务,并决定在教育部设立民族教育司,各省教育厅也设立相应的机构,主要负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随后又分别于1956年、1981年、1992年召开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全国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经验、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就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任务。

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把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并进一步阐释了民族教育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教育部也对今后若干年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少数民族职业技术教育、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少数民族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等提出了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这些战略部署、教育政策、具体策略等,对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缩小教育差距、保障教育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所采取的重大措施

近年来,为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采取了诸多重大举措,实施了特殊的倾斜政策,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启动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教育发展项目,如在内地开办西藏及凉山彝族班、新疆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东部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等等,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这对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影响较大、效果明显的重大项目有:

1.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双语教育有利于民族教育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以来,废除了民族压迫政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党和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来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1951年《关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的报告》和1952年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等都明确规定了少数民族有使用自己语言受教育的权利。在“文革”期间,由于方针、政策上严重“左”倾错误,双语教育实践及理论研究一度中断。80年代后,我国的双语教育又得到恢复和发展。

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是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少数民族的权利,也是我党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的双语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目前,全国使用民、汉双语教学的学校有1万多所,在校学生达600多万人,还有21个民族的文字在中小学不同层次开展民族语文教学。这既保证了少数民族学生使用本民族语言,也积极推广了汉语,在很多地方还克服困难积极开展了英语教学,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保持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还能够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

2.高考加分录取以及普通高校民族班、预科班政策

为了提高少数民族成员的文化素质,使更多的少数民族青少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体现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明确要求:各类高等学校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招生时,招生比例按规模同比增长并适当倾斜。对报考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录取时应当根据情况采取加分或者降分的办法,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多年来,各地、各高等学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学生一直实行这一倾斜政策,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深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广大群众的欢迎。

与此同时,考虑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还在部分重点高校和有关省、自治区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立专门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是党和国家加快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特殊政策措施,是国家为加快培养少数民族人才而采取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

3.在内地开办彝族班(校)、新疆班

1984年,中央召开了第二次西藏及凉山彝族工作座谈会,根据西藏及凉山彝族教育相对落后和缺乏人才的状况,决定从1985年起在内地省、市创办西藏及凉山彝族班(校),利用内地的办学优势,帮助西藏及凉山彝族尽快培养大批建设人才。1984年12月,根据中央的决定,教育部、国家计委下发了《关于落实中央关于在内地为西藏及凉山彝族办学培养人才的通知》。同时,国家计委、教育部、西藏及凉山彝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有关省、市商定,在北京、成都等城市创办3所西藏及凉山彝族学校,在上海、天津、辽宁等16个省、市开办西藏及凉山彝族班。目前,中国已有26个省市开办了西藏及凉山彝族中学或西藏及凉山彝族班,为西藏及凉山彝族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技术人员和教师。

多年来,内地西藏及凉山彝族班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通过内地办学单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越办越好,已取得显著成绩。200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扩大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规模的意见》,决定从2005年起在北京等24个内地城市,扩大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规模。为此,国家发改委将安排2.2亿元补助资金,专项支持承担内地新疆高中班扩招任务的学校改扩建学生宿舍、清真食堂和教学实验设施。据统计,2006年内地新疆高中班共录取新生近400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90%,农牧民子女录取比例达到60.2%。通过这些措施,内地新疆高中班在校生总规模已超过了20,000人。

实践证明,在内地为西藏及凉山彝族办学,是党中央、国务院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对提高少数民族子女受教育水平,确保民族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对口支援

1993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对全国14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实施教育扶贫的意见》,提出了经济教育比较发达的省、直辖市与当时国家重点扶持的14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协作,明确了协作关系和教育扶贫的主要任务。1997年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又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例如在西藏及凉山彝族,为了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由内地18个省、直辖市的一个或几个地级市(区)对口支援西藏及凉山彝族一个县,重点帮助西藏及凉山彝族对口县改扩建2所中小学,共148所。18个省、直辖市重点帮助改扩建西藏及凉山彝族地(市)所属共14所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为进一步加大西藏及凉山彝族干部队伍培养力度,从2003年至2007年,西南交通大学等20所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及凉山彝族大学等3所高校。在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高校建立西藏及凉山彝族在职干部教育培训基地,5年共培养近2000名西藏及凉山彝族在职干部,其中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进一步扩大内地高校在藏招生和内地西藏及凉山彝族班招生规模,年招生规模由2002年的1200人逐年扩大到2007年的5000人左右。同时,每年还从内地本科学校的毕业生中选调一批本科以上非西藏及凉山彝族生源的毕业生到西藏及凉山彝族工作。此外,由中国农业大学等13所高校,每年从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辽宁、山东、陕西、河南、山西、河北、云南、宁夏、青海、甘肃等省、自治区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采取适当降分录取、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的办法,招收一定数量的定向生。

5.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

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以下简称《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扶持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国民素质,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大举措。

为实施《计划》,中央投入100亿元专项资金,采取集中投入、分步实施的原则,从2004年开始,到2007年,用四年时间帮助西部地区尚未实现“两基”的410个县(市、区)达到国家“两基”验收标准。到2007年底,这一计划圆满完成,达到了预期目的,在410个攻坚县中,368个实现了“两基”目标,其余42个达到了“普六”标准。“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8%,比2003年初77%提高了21个百分点,超出计划目标(85%)13个百分点。西部各省初中毛入学率超过规划提出的90%。同时还累计扫除600多万文盲,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6.义务教育工程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扶助贫困地区包括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缩小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工程。为此,中央财政投入较多的资金,实施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央投入资金最多、规模最大的教育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以支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发展义务教育。一期工程中央和地方投入资金共125亿元,实施范围集中在852个贫困县。一期工程取得了巨大效益,再投入中央专款50亿元,实施二期“义教工程”。通过这一过程,极大地改善了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促进了少数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

7.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经过民族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民族地区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民族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部分地区中小学仍有大量危房存在,严重威胁着师生安全,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为了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步伐,国务院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下简称“工程”),为此,中央投入“工程”专款近百亿,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用5年的时间基本消除了中小学危房。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被广大人民群众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8.“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为解决好西部农村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适龄儿童的就学问题和“留得住”的问题,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早在2005年初就开始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试点,然后逐步推向西部地区乃至全国。2005年底,国务院决定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春季学期扩大至全国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时,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一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具有里程碑的作用。2005年有1,633万农村儿童包括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儿童享受了这一政策,2006年有4,88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免除了学杂费。与此同时,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政策也是先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实施并逐步扩大到全国的。2005年全国1,797万中小学学生享受了这一政策,其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学生都享受了这一政策,目前,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开始享受免费教科书这一政策了。另外,为了支持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制学生的学习,中央还实行了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目前大部分少数民族寄宿学生都享受了这一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普九”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9.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中央为了解决制约西部农村地区、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瓶颈”问题的重要措施。为此,中央投入资金100亿元,用于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寄宿制工程”),从2004年起,在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寄宿制学校[4](PP.159-162)。寄宿制工程共覆盖中西部地区953个县,共涉及项目学校7651所,其中初中5113所,小学2538所。工程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高海拔地区和边境海岛地区无学校和办学条件差的问题。海拔3000米以上项目学校有495所,4000米以上项目学校有152所,5000米以上项目学校有3所,边境海岛地区项目学校有486所。可以说对于促进边缘地区、贫困地区、高寒地区的基础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工程基本结束,满足了195.3万新增学生的就学需求,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满足了207.3万新增寄宿生的寄宿需求,其中初中生165万人,小学生42.3万人,且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10.西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2003年《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面启动。该项工程中央和地方共投入约130个亿,为全国约11万个农村小学、民族中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向这些教学点的约510万山村小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解决师资和教学质量较低的问题;使全国38.4万所农村小学初步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基本满足农村8000多万小学生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同时,卫星教学收视点还将成为中央确定开展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依托;使全国3.75万所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使3000多万农村初中在校生能够逐步与3000多万城镇初中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为推进全社会信息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11.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关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02]14号),2004年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民委、财政部和国家人事部等下发了《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决定在全国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计划从2005年开始选择部分中央部委所属院校试点招收博士生500人,硕士生2000人共计2500人进行培养。目前这一计划正在稳步进行。2008年,全国计划招生4200人,其中硕士生3400人,博士生800人。这一计划的实施,对于加快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2.师资队伍建设与提高

师资队伍是制约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均采取了诸多有效方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2006年,国家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农村学校任教,及时缓解“两基”攻坚县教师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2006年,有1.6万多名大学毕业生充实到西部地区260多个县2850所农村中小学校。2007年,全国招聘特岗教师约1.7万人。中央财政及时拨付特岗教师工资,仅两年内就招聘特岗教师3.3万名,覆盖了西部地区13个省、395个县4074所农村中小学、民族地区中小学。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启动了西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计划,以及援藏教师培训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培养计划实施,西部地区累计有130万人接受了培训。其中很多民族地区的教师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其中,2007年由中央财政支持,教育部启动、实施的“送培进藏”、“送培进疆”项目,组织全国最优秀的教师培训机构和教师培训专家到西藏及凉山彝族和新疆,对两地近20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现场培训。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教师的欢迎和好评。另外,各地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师资问题,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为解决南部山区中小学教师紧缺问题,要求山区机关事业单位限期清退所占用的教职工编制,并且每年组织1000名大学生志愿者到山区乡以下学校支教一年,所需费用全部由自治区财政承担等等。

三、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在中央政府各项倾斜政策的推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下,特别是中央政府各项重大举措的实施,使得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与其他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不断缩小。1951年全国共有少数民族小学生94.3万人,2007年增长到1081.28万人,是1951年的11.5倍;1951年全国共有少数民族普通中学生4.031万人;2007年达到689.39万人,是1951年的171倍;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共有少数民族在校学生112.69万人,是1951年在校生的877倍。下面我们分别以西藏及凉山彝族、新疆、青海三省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的现状来说明。

1951年西藏及凉山彝族和平解放前,整个西藏及凉山彝族可以说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正规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5%。西藏及凉山彝族和平解放特别是自治区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到2005年,西藏及凉山彝族自治区已形成了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较为完备的现代民族教育体系,“普六”县由“九五”末的37个县增加到68个县,“普九”县由“九五”末的2个增加到40个;小学在校生人数由“九五”末的313807人增加到327620人,初中在校生由“九五”末的42941人增加到120791人,脱盲县由“九五”末的16个县增加到54个县,脱盲县人口覆盖率由“九五”末的26.4%提高到79.1%,青壮年文盲由“九五”末的39%下降至15%。西藏及凉山彝族目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了2万人,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13.2%,目前西藏及凉山彝族已经拥有3个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13个硕士授予点,研究生招生规模由“九五”末的14人增加到128人,在校生规模由“九五”末的24人增加到230人。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等47个民族。由于民族众多,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大,新疆中小学校使用7种语言文字授课,高校使用4种语言文字授课,无论从多民族角度来讲,还是从教育对象和教学语言来讲,新疆的教育主要以民族教育为显著特点。党和国家及自治区历来高度重视新疆教育事业发展,尤其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面,都予以大力倾斜和支持。如从2001年起,自治区对和田、克州两地贫困学生实施了免费提供课本的政策,每年拨付资金1088万元,帮助南疆边远贫困地区农牧民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2003年,在国家的支持下,“两免”政策在新疆贫困地区的实施,使新疆农牧区228万贫困孩子享受到了“两免一补”政策。自治区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时,优先保证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在安排经费和基建投资时,优先保证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需要;在抓校舍、师资、教材等基本建设时,重点抓好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建设。目前全区435.5万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了60.19%。在新疆各类教育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56%提高到2003年的60.19%,提高了4.19个百分点。

青海也是多民族省份,而且自然条件比较差。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的基础教育尤其是青海牧区的基础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是学校数,还是学生数,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其成就都是十分显著的。比如玉树藏族自治州,1949年只有一所小学,学生人数仅有41人,而2002年该州共有小学182所,在校生达26535人。1949年该州没有一所中学,2002年共有12所中学,在校生为5158人。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牧区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也大幅度提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牧区少数民族儿童的入学率明显提升,儿童接受基本教育的权利基本得到保障。

在义务教育得到普及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幼儿教育等也获得了较大发展。2003年,全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较1992年增长343.14%,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较1992年增长15.44%,幼儿教学学生较1992年增长了146.24%。

四、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民族教育的基本经验

尽管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速度较快,效果较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少数民族成员接受教育的机会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高于许多发达国家。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做法和经验不仅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关注,也受到了发达国家以及国际上众多非政府组织的关注。基本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缩小差距、促进公平的经验。

(一)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承担了主要责任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于民族地区的诸多问题尊重民族地区的意见。在民族教育发展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针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收入较少、管理人才较缺的现状,中央财政在政策、资金和管理、师资等诸多方面给予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较大的支持。

(二)实施倾斜政策,给予特殊支持

我国政府针对民族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教育发展起点较低、教育发展较为落后这一现状,采取了诸多特殊的倾斜政策,给予特殊支持。比如在内地举办新疆班、西藏及凉山彝族班,高考加分录取,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等等。这些特殊的政策对于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通过实施重大项目,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近年来,为了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央政府启动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教育发展项目,比如“两基”攻坚计划、西部地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送培进疆”、“送培进藏”等等,这些项目设计科学、目标明确、经费充足、管理严格,既针对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又满足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既着眼于当前的现状,又考虑到了长远发展。

(四)全国的大力支持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积极努力的同时,还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这不仅表现在其他各地对中央采取特殊政策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给予理解和支持,也表现在全国各地通过多种方式支援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积极为民族地区学生提供各种上学机会。这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相互团结共同进步的历史见证。

总之,在中央政府倾斜政策的支持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极大地缩小了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模式和基本经验。这些经验对今后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仍然是重要的,具有积极意义。

下载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困境与突破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困境与突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共产主义信仰困境与突破4.30

    共产主义信仰困境与突破 一、信仰的意义 (一)信仰的普遍意义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

    中国的法治困境与突破

    江平:中国的法治困境与突破 主持人张千帆:我在其它高校看到过今晚这种场面,但在北大还是第一次看到,足见今天这几位学者的魅力。欢迎大家来到“宪政讲坛”第二期,第一期是在今年3......

    2012年云南民族教育总结[五篇模版]

    了解云南民族知识,促进民族团结,创建民族团结大家庭 开远市人民路小学2012年民族团结教育总结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全国13亿人口 ,少数民族占1/10,云南5000人以上......

    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困境与突破

    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困境与突破 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逐渐发生变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学的相关德育工作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但是,现在我们国家的中学德......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共5则范文)

    摘要:我国民族 教育 传统的 发展 战略是追赶汉族模式,即“模仿或照搬内地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模式”。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等......

    仓更中学少数民族教育学校申请报告 2

    兴义市仓更镇中学少数民族教育经费 申 请 报 告 兴义市民宗局: 为了继承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仓更中学布依族文化和精神文明校园建设,提高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

    少数民族教育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五篇模版]

    我国有56 个民族,民族自治地区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民族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和各民族......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与突破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与突破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城市相比,差异显著。总体看来,农村的小学英语教学存在四大困境: (1)英语学习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