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教育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08:3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少数民族教育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少数民族教育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第一篇:少数民族教育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我国有56 个民族,民族自治地区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民族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发展民族教育对于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素质,传承民

族文化,促进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有56 个民族,民族的教育同国家的稳定密不可分。民族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少数民族的孩子进入主流社会,而是要通过教育培养大批少数民族人才,通过他们来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

一、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繁荣与富强 1,,国家富强全面发展的需要: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

一,由于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落后的面貌没有根本的改变,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加大。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

多方面的,比如: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把人才、教育、科技比喻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然而,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才严重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挑战,同时影响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

二、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虽然获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自然条件、历史、经济发展等原因,我国在普及和巩固少数民族教育上任务艰巨,存在辍学率高、教学质量不高;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性低;双语教学实施困难、学生升学困难;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

(一)辍学率高,教学质量不高

民族地区中小学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辍学率高,升学率低。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高寒、阴湿、边缘、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办学条件差,教育普及困难大,普遍存在着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主客观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没有能力支付孩子上学所需费用;家长观念落后,认为学校学习的知识不实用;少数民族学生知识基础差,自暴自弃;民族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差,校舍简陋;缺乏师资,师资水平低,引进人才困难;教学质量差;这些都影响了少数民族家长送子女上学和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程与教材适用性低

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一直以来都是由国家统一管理制定的,虽然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有所改变,但现行的教材内容和课程设计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现行的教材内容和课程设计大多数是以发达地区和以主流文化———汉族文化为主,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民族学生对有些脱离生活实际的课程内容难以理解。课程内容没有考虑到民族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影响了教学效果,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对课程和教材的学习兴趣不浓。其次是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背景下,相当多的民族地区采用将汉语教材翻译为民族语言文字的教材教学,这样的教材不但受语言表达方式和翻译水平的影响难以保证质量,而且形式单调,内容陈旧,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不能调动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更新速度慢,不能与时俱进,不受师生欢迎。

(三)双语教学实施困难,学生升学困难

首先是双语师资少,水平不高。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双语师资培训机构,在少数民族地区能用双语进行教学的教师非常缺乏。

其次是双语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实施双语教学的教育经费数倍于实施单语教育的经费,除了要培训大批双语师资外,还要编写大量的双语教材,教学参考书及课外阅读物。目前,我国的教学出版物大多数采用汉字,采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课外读物,教辅教参以及网络资源等严重缺乏,这影响了教师的教学,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语教学在民族地区的实行,再次是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升学困难,出口不畅。在少数民族地区,用母语授课可以使少数民族学生更易于接受教育,但在以汉语授课为主的高中、大学却限制了他们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大学里鲜有用民族语言来授课 的,这样的现实使得他们难以升入大学。

(四)教育经费短缺

中央财政的教育经费偏向于高等教育,而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的发展主要由当地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地处“边、远、穷”的落后山区,经济发展落后,财政供应不足,教育筹资困难,投向教育的费用极其有限,存在着明显地教育投入不足问题。民族教育投资体制单一,忽视了社会投资和办学的积极性。

教育经费的严重浪费使得民

族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得不到改善,基础设施落后,教学设备陈旧,教学资源缺乏等等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学校都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最低标准,不少学校只有教材用书,而拓展知识的相关书籍却没有,无法满足民族教育的发展需要。这些都对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制约着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三、加快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措施

(一)完善政策机制,保障民族教育我们应该从教育体制上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平等地接

受教育。首先是建立“双语”教师保障机制,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同时也要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完善有关民族地区和内地民族班“双语”教育课程体系。其次是要尽快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二)课程改革,体现民族特色

我国民族教育需求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没有充分考虑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没有体现民族特色和切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民族教育一方面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服务于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

第二篇:xx市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情况汇报

xx市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市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民族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教学质量逐年提升,教育各项指标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我市现有xx个民族行政村,总人口xx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xx人,占总数xx%。

2、我市没有独立设置民族中小学、幼儿园。除东升村外,xx个民族村各有xx所小学,钟厝村有xx所初级中学(华南中学),各村在校中小学生有xx人,学前班幼儿有xx人,外出就读在校大学生有xx人。

3、各中小学现有教师xx人(含聘用),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和其他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合格率超xx%。

4、各中小学教学楼、宿舍、食堂等设施总建筑面积约xx万多平方米,人均约xx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约有xx多平方米。学校操场硬化率约xx%。

二、民族教育发展现状

1、民族地区全面实现“两基”。少数民族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为100%,青壮年文盲扫除率为100%。

2、民族地区教育投入逐年加大。一方面,通过挂钩帮扶、政策倾斜等手段,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增加社会各界对民族教育的资金投入。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各民族村投入教育的资金累计达xx多万元。

3、民族地区师资队伍不断充实。近年来,市教育部门采取注重培养选拔少数民族教师、鼓励教师到民族地区任教等举措,优先为民族村 1

学校调配教师xx余人,并对到民族村工作的教师给予优惠待遇,有力保障了民族地区的教师留得住、发展好。

4、民族地区学校的教育、德育水平不断提高。各中小学校建立了多层次的教育管理工作体系,促进了民族教育向高目标、高质量方向发展。同时学校把维护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努力形成民族团结、教学融洽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教育投入的融资渠道过窄、过少,导致部分学校依然存在着教室破旧、食堂简陋、教学设备老化、教师宿舍拥挤、操场尚未硬化等现象。

2、学校布局不够合理,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

3、一些鼓励优秀教师到边远民族地区任教的优惠政策未能全部落到实处,造成边远山区师资相对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等。

四、对策和建议

1、加大民族教育的投入,多方筹措教育经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2、制定民族教育特殊政策,在资金投入、经费拨付、教师配备等方面高于普通学校。

3、加强异地教学交流,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到民族地区中小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支教活动,帮助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提高业务素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4、加大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救助帮扶力度,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5、全面实施校安工程,提请市政府协调相关部门,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减免审批费用,促进校安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xx市民宗局

2012年12月12日

第三篇: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共)

摘要:我国民族 教育 传统的 发展 战略是追赶汉族模式,即“模仿或照搬内地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模式”。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等的新形势下,民族教育传统的发展战略开始向“以人为本和特色化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战略转变。跨越式发展战略要以民族教育的优先发展、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民族教育特色化发展及其政策为保障。关键词:民族教育;追赶战略;跨越式发展战略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回顾 总结 了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成就和基本经验,提出了新时期民族教育发展的战略模式,即新时期民族地区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住西部大开发的 历史 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 科技 教育发展步伐,大力提高民族教育的总体水平,实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进一步确定了我国民族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方针和原则,以及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模式。新时期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大计方针已经确定,接下来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贯彻与落实的 问题。我们认为,认真 分析 我国民族教育传统的追赶发展战略及其特征,全面理解我国民族教育在新形势与背景下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并 科学 有效地提出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政策建议,对于落实新时期我国民族教育的大政方针,加快民族教育发展,都将有着十分重要的 理论 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我国民族教育传统的追赶式发展战略及其主要特征由于 自然、历史、社会等复杂因素的 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在 经济 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上相对滞后,因此在新 中国 成立以后,为了缩小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民族地区与内地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上一直采取的是“模仿或照搬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或称之为“追赶汉族”的传统追赶战略。与此相适应,我国对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采取的是“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政策,力求民族地区教育追赶内地发达地区的教育,并以此作为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各民族教育平等的重要标志,以此作为缩小甚至消除民族教育与内地发达地区教育之间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的主要途径。这样就形成了追赶汉族的民族教育发展模式,即“模仿或照搬汉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模式”,其主要特征是:第一,民族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从民族传统教育向 现代 教育转型。1949年,我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社会由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新中国逐步实现了对 工业 的国有化政策。而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则更是从奴隶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有的还是从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形态直接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费孝通先生称其为我国社会“三级两跳”中的第一跳。所以,同样是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时期,但全国各民族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各民族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尤其在教育方面,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与本民族文化相一致的传统教育,如藏族的寺院教育、回族的经堂教育、彝族的毕摩传承教育等。民族传统教育往往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在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就反映了本民族的特色。追赶战略的目标就是使少数民族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的、奴隶的、甚至于原始的社会形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时,以现代学校教育取代传统的民族教育。通过广设民族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为民族地区培养急需人才,实现民族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第二,实现民族教育追赶战略的途径主要是民族地区教育的学校化运动。我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面一直就有意识地向西部民族地区有所倾斜。在教育方面,为了缩小民族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差距,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民族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各项方针、政策,采取了特殊措施,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大力支持,尤其是在广大民族地区建立了大量的、各级各类的现代学校,民族现代教育发展很快,从无到有,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与先进地区之间存在的教育上的差距。学校化运动对民族教育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现代教育体系的确立、现代科学 内容 进入课程、各级各类民族人才的培养。民族地区的学校化运动是中华民族社会由传统社会向新型社会转型过程中,教育领域的一种追赶式发展模式,一方面,它完成了民族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奠定了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基础,促进了民族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为民族地区提出跨越式发展模式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学校化运动的过程中,出现了重视数量轻视质量、重视共性轻视个性、重视科学轻视文化等发展偏差,导致民族地区的学校缺失了民族特色和民族地区的特色,表现出了照抄照搬的特点。第三,民族教育对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上具有明显的趋同化倾向。民族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 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与内地学校有十分相似的地方,甚至有照抄照搬的倾向。民族教育在培养人才上除了培养民族干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之外,在培养民族地区的各级各类建设人才方面,均有趋同汉族地区或内地之势,对民族地区的需要与民族的特点考虑较少,致使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在民族地区有较明显的不适应性。第四,民族教育的发展注重外部的政策支持与人、财、物的援助,轻视了民族地区的自力更生与自主发展。为了消除民族教育与内地发达地区教育之间的差距,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教育从政策、经费、人员、物资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和特殊措施,从而从根本上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民族教育与内地发达地区教育上的差距。但是,民族教育的大量“输血”如果不能再生民族教育自身的“造血”功能,民族教育的生命力还是弱小的。“造血”功能的提升必须依赖于民族地区自主发展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依赖于民族教育的特色化发展。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传统的民族教育追赶战略在民族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在民族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为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适应了当时的民族社会经济对教育的需求。但是,如果一味地以追赶汉族或内地发达地区为目标,不顾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不顾 时代 背景的复杂变化,在汉族或内地发达地区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的同时,民族地区的追赶战略最终会越追差距就会越大。况且,在新的形势与背景下,这种追赶战略已经与民族地区教育所处的地位及所要发挥的作用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了,如果再以这种追赶思想为指导,去面对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不仅不能实现民族地区与内地或汉族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且会使民族教育因缺乏特色而不适应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探寻新形势下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战略、新模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少数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意义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民族教育要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在发展上要有加速度,是民族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在发展上要有新思路。跨越式发展战略不仅把民族教育事业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发展,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在政策、经费、援助等方面均要优先于内地教育,而且把民族教育的发展定位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基本建设”事业上,发展速度要快于民族教育以前的发展速度,以保证通过跨越式发展促使民族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民族教育的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教育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固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认识民族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把民族教育置于新世纪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重点位置,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工作方针将民族教育置于新世纪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重点位置,并在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实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是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与必然选择。十六大报告指出,在21世纪的前20年,我国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和更艰巨的任务。首先,我们要采取特殊措施,解决民族教育 目前 面临的一些特殊的困难与问题,如民族自治地方教育的整体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偏低,非均衡发展现象突出;民族地区应试教育的倾向还十分严重;民族教育中的办学主体比较单一;民族教育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发展相互脱节;低水平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经济基础对民族教育的发展不仅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而且还形成了民族地区较强的依赖心理;民族教育由于自然地理因素和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还有明显的封闭性、保守性等特点,造成民族教育改革与全国教育改革步子的不一致甚至脱节;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政治 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使民族教育的各项指标包括民族教育的数量目标、结构目标和质量目标来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实现教育的适度超前跨越式发展,而对民族教育而言,就更应在特殊的政策保障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战略。再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在民族地区将显得更加的复杂,教育的发展更是如此,民族教育事业将面对更为特殊的变革。变革中的均衡发展、公平与效益问题、数量与质量问题、体制与结构问题等,都将形成新的发展模式。

(三)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保证。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为西部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和科教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形态多样,在为东部地区的发展中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和牺牲。现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来了,但他们面临的更多的是挑战,因为通过大的项目、工程,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搞上去,甚至可以追赶内地发达地区,但是科技教育水平呢?它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吗?民族成员的素质能在短期内得以普遍提高吗?邓小平同志早就讲过,教育是基本建设,需要花大力气及早抓起。而民族教育在发展上底子薄、起点低、影响因素复杂、难度大、发展速度慢,明显与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不一致。可见,教育这一“基本建设”项目搞不上去,西部大开发就失去了人力资源的保障,失去了最为宝贵的“软件”基础。因此实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保证,“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不仅要把民族教育作为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给予特殊的政策与扶持,而且,民族地区各级政府要把民族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把民族教育作为民族地区的“基本建设”事业来抓,和西部大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样,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上要有大动作、大工程、大项目,以尽快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第四篇:浅谈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与主要经验

浅谈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与主要经验

少数民族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采取了诸多重大措施,给予了特殊支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对当前和今后我们民族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需要继续坚持,而且对其他多民族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

一、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历史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前,历代统治阶级出于统治的需要,曾相继制定或发布过一些民族教育方面的政策,比如明、清统治者把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作为“治国安边”的一项统治政策,在民族地区兴办了一批义学、社学、书院等,但这些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而且这些都建在临近汉族的地区或民族地区较发达的城镇,在少数民族乡村没有学校可言。民国时期,受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的影响,民国政府虽然也设立了蒙藏教育司,专管蒙藏回疆的教育,但由于当时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实际上政府根本就无暇顾及民族教育,上述机构基本上是名存实亡的。抗日战争时期,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西北成为抗战的大后方,蒋介石出于军事的考虑和政治目的,开始重视少数民族教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规,兴办了一些学校。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内战,在民族地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和“大汉族主义”的教育政策,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出现了倒退局面。

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实行消极乃至反动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大部分少数民族生产力发展落后,社会发展缓慢。一些少数民族还停留在“刀耕火种”、“刻木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形态。部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只是寺院和经堂教育,没有现代教育和现代学校,个别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也有少量的私塾、学堂和中小学校,但主要面向贵族子弟,一般老百姓的孩子难以进入。因此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几乎是空白。据统计,1949年以前,全国没有一所正规的少数民族高等学校,全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极低,如新疆地区1928年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2%,宁夏1949年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为10%,西藏及凉山彝族为2%。教育发展的落后,导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盲率极高。据统计,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国有22个少数民族人口的文盲率在95%以上。即使文盲率较低的朝鲜、蒙、乌兹别克等民族的文盲率也在40%-60%之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坚持以教育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采取多种措施,实施多种政策,不断加大倾斜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1951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新中华民族教育发展的方针和任务,并决定在教育部设立民族教育司,各省教育厅也设立相应的机构,主要负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随后又分别于1956年、1981年、1992年召开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全国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经验、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就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任务。

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把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并进一步阐释了民族教育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教育部也对今后若干年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少数民族职业技术教育、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少数民族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等提出了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这些战略部署、教育政策、具体策略等,对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缩小教育差距、保障教育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所采取的重大措施

近年来,为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采取了诸多重大举措,实施了特殊的倾斜政策,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启动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教育发展项目,如在内地开办西藏及凉山彝族班、新疆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东部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等等,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这对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影响较大、效果明显的重大项目有:

1.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双语教育有利于民族教育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以来,废除了民族压迫政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党和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来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1951年《关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的报告》和1952年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等都明确规定了少数民族有使用自己语言受教育的权利。在“文革”期间,由于方针、政策上严重“左”倾错误,双语教育实践及理论研究一度中断。80年代后,我国的双语教育又得到恢复和发展。

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是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少数民族的权利,也是我党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的双语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目前,全国使用民、汉双语教学的学校有1万多所,在校学生达600多万人,还有21个民族的文字在中小学不同层次开展民族语文教学。这既保证了少数民族学生使用本民族语言,也积极推广了汉语,在很多地方还克服困难积极开展了英语教学,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保持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还能够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

2.高考加分录取以及普通高校民族班、预科班政策

为了提高少数民族成员的文化素质,使更多的少数民族青少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体现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明确要求:各类高等学校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招生时,招生比例按规模同比增长并适当倾斜。对报考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录取时应当根据情况采取加分或者降分的办法,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多年来,各地、各高等学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学生一直实行这一倾斜政策,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深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广大群众的欢迎。

与此同时,考虑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还在部分重点高校和有关省、自治区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立专门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是党和国家加快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特殊政策措施,是国家为加快培养少数民族人才而采取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

3.在内地开办彝族班(校)、新疆班

1984年,中央召开了第二次西藏及凉山彝族工作座谈会,根据西藏及凉山彝族教育相对落后和缺乏人才的状况,决定从1985年起在内地省、市创办西藏及凉山彝族班(校),利用内地的办学优势,帮助西藏及凉山彝族尽快培养大批建设人才。1984年12月,根据中央的决定,教育部、国家计委下发了《关于落实中央关于在内地为西藏及凉山彝族办学培养人才的通知》。同时,国家计委、教育部、西藏及凉山彝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有关省、市商定,在北京、成都等城市创办3所西藏及凉山彝族学校,在上海、天津、辽宁等16个省、市开办西藏及凉山彝族班。目前,中国已有26个省市开办了西藏及凉山彝族中学或西藏及凉山彝族班,为西藏及凉山彝族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技术人员和教师。

多年来,内地西藏及凉山彝族班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通过内地办学单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越办越好,已取得显著成绩。200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扩大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规模的意见》,决定从2005年起在北京等24个内地城市,扩大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规模。为此,国家发改委将安排2.2亿元补助资金,专项支持承担内地新疆高中班扩招任务的学校改扩建学生宿舍、清真食堂和教学实验设施。据统计,2006年内地新疆高中班共录取新生近400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90%,农牧民子女录取比例达到60.2%。通过这些措施,内地新疆高中班在校生总规模已超过了20,000人。

实践证明,在内地为西藏及凉山彝族办学,是党中央、国务院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对提高少数民族子女受教育水平,确保民族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对口支援

1993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对全国14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实施教育扶贫的意见》,提出了经济教育比较发达的省、直辖市与当时国家重点扶持的14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协作,明确了协作关系和教育扶贫的主要任务。1997年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又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例如在西藏及凉山彝族,为了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由内地18个省、直辖市的一个或几个地级市(区)对口支援西藏及凉山彝族一个县,重点帮助西藏及凉山彝族对口县改扩建2所中小学,共148所。18个省、直辖市重点帮助改扩建西藏及凉山彝族地(市)所属共14所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为进一步加大西藏及凉山彝族干部队伍培养力度,从2003年至2007年,西南交通大学等20所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及凉山彝族大学等3所高校。在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高校建立西藏及凉山彝族在职干部教育培训基地,5年共培养近2000名西藏及凉山彝族在职干部,其中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进一步扩大内地高校在藏招生和内地西藏及凉山彝族班招生规模,年招生规模由2002年的1200人逐年扩大到2007年的5000人左右。同时,每年还从内地本科学校的毕业生中选调一批本科以上非西藏及凉山彝族生源的毕业生到西藏及凉山彝族工作。此外,由中国农业大学等13所高校,每年从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辽宁、山东、陕西、河南、山西、河北、云南、宁夏、青海、甘肃等省、自治区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采取适当降分录取、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的办法,招收一定数量的定向生。

5.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

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以下简称《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扶持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国民素质,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大举措。

为实施《计划》,中央投入100亿元专项资金,采取集中投入、分步实施的原则,从2004年开始,到2007年,用四年时间帮助西部地区尚未实现“两基”的410个县(市、区)达到国家“两基”验收标准。到2007年底,这一计划圆满完成,达到了预期目的,在410个攻坚县中,368个实现了“两基”目标,其余42个达到了“普六”标准。“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8%,比2003年初77%提高了21个百分点,超出计划目标(85%)13个百分点。西部各省初中毛入学率超过规划提出的90%。同时还累计扫除600多万文盲,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6.义务教育工程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扶助贫困地区包括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缩小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工程。为此,中央财政投入较多的资金,实施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央投入资金最多、规模最大的教育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以支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发展义务教育。一期工程中央和地方投入资金共125亿元,实施范围集中在852个贫困县。一期工程取得了巨大效益,再投入中央专款50亿元,实施二期“义教工程”。通过这一过程,极大地改善了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促进了少数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

7.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经过民族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民族地区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民族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部分地区中小学仍有大量危房存在,严重威胁着师生安全,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为了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步伐,国务院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下简称“工程”),为此,中央投入“工程”专款近百亿,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用5年的时间基本消除了中小学危房。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被广大人民群众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8.“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为解决好西部农村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适龄儿童的就学问题和“留得住”的问题,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早在2005年初就开始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试点,然后逐步推向西部地区乃至全国。2005年底,国务院决定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春季学期扩大至全国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时,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一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具有里程碑的作用。2005年有1,633万农村儿童包括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儿童享受了这一政策,2006年有4,88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免除了学杂费。与此同时,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政策也是先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实施并逐步扩大到全国的。2005年全国1,797万中小学学生享受了这一政策,其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学生都享受了这一政策,目前,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开始享受免费教科书这一政策了。另外,为了支持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制学生的学习,中央还实行了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目前大部分少数民族寄宿学生都享受了这一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普九”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9.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中央为了解决制约西部农村地区、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瓶颈”问题的重要措施。为此,中央投入资金100亿元,用于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寄宿制工程”),从2004年起,在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寄宿制学校[4](PP.159-162)。寄宿制工程共覆盖中西部地区953个县,共涉及项目学校7651所,其中初中5113所,小学2538所。工程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高海拔地区和边境海岛地区无学校和办学条件差的问题。海拔3000米以上项目学校有495所,4000米以上项目学校有152所,5000米以上项目学校有3所,边境海岛地区项目学校有486所。可以说对于促进边缘地区、贫困地区、高寒地区的基础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工程基本结束,满足了195.3万新增学生的就学需求,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满足了207.3万新增寄宿生的寄宿需求,其中初中生165万人,小学生42.3万人,且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10.西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2003年《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面启动。该项工程中央和地方共投入约130个亿,为全国约11万个农村小学、民族中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向这些教学点的约510万山村小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解决师资和教学质量较低的问题;使全国38.4万所农村小学初步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基本满足农村8000多万小学生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同时,卫星教学收视点还将成为中央确定开展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依托;使全国3.75万所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使3000多万农村初中在校生能够逐步与3000多万城镇初中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为推进全社会信息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11.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关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02]14号),2004年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民委、财政部和国家人事部等下发了《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决定在全国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计划从2005年开始选择部分中央部委所属院校试点招收博士生500人,硕士生2000人共计2500人进行培养。目前这一计划正在稳步进行。2008年,全国计划招生4200人,其中硕士生3400人,博士生800人。这一计划的实施,对于加快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2.师资队伍建设与提高

师资队伍是制约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均采取了诸多有效方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2006年,国家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农村学校任教,及时缓解“两基”攻坚县教师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2006年,有1.6万多名大学毕业生充实到西部地区260多个县2850所农村中小学校。2007年,全国招聘特岗教师约1.7万人。中央财政及时拨付特岗教师工资,仅两年内就招聘特岗教师3.3万名,覆盖了西部地区13个省、395个县4074所农村中小学、民族地区中小学。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启动了西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计划,以及援藏教师培训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培养计划实施,西部地区累计有130万人接受了培训。其中很多民族地区的教师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其中,2007年由中央财政支持,教育部启动、实施的“送培进藏”、“送培进疆”项目,组织全国最优秀的教师培训机构和教师培训专家到西藏及凉山彝族和新疆,对两地近20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现场培训。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教师的欢迎和好评。另外,各地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师资问题,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为解决南部山区中小学教师紧缺问题,要求山区机关事业单位限期清退所占用的教职工编制,并且每年组织1000名大学生志愿者到山区乡以下学校支教一年,所需费用全部由自治区财政承担等等。

三、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在中央政府各项倾斜政策的推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下,特别是中央政府各项重大举措的实施,使得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与其他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不断缩小。1951年全国共有少数民族小学生94.3万人,2007年增长到1081.28万人,是1951年的11.5倍;1951年全国共有少数民族普通中学生4.031万人;2007年达到689.39万人,是1951年的171倍;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共有少数民族在校学生112.69万人,是1951年在校生的877倍。下面我们分别以西藏及凉山彝族、新疆、青海三省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的现状来说明。

1951年西藏及凉山彝族和平解放前,整个西藏及凉山彝族可以说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正规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5%。西藏及凉山彝族和平解放特别是自治区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到2005年,西藏及凉山彝族自治区已形成了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较为完备的现代民族教育体系,“普六”县由“九五”末的37个县增加到68个县,“普九”县由“九五”末的2个增加到40个;小学在校生人数由“九五”末的313807人增加到327620人,初中在校生由“九五”末的42941人增加到120791人,脱盲县由“九五”末的16个县增加到54个县,脱盲县人口覆盖率由“九五”末的26.4%提高到79.1%,青壮年文盲由“九五”末的39%下降至15%。西藏及凉山彝族目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了2万人,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13.2%,目前西藏及凉山彝族已经拥有3个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13个硕士授予点,研究生招生规模由“九五”末的14人增加到128人,在校生规模由“九五”末的24人增加到230人。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等47个民族。由于民族众多,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大,新疆中小学校使用7种语言文字授课,高校使用4种语言文字授课,无论从多民族角度来讲,还是从教育对象和教学语言来讲,新疆的教育主要以民族教育为显著特点。党和国家及自治区历来高度重视新疆教育事业发展,尤其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面,都予以大力倾斜和支持。如从2001年起,自治区对和田、克州两地贫困学生实施了免费提供课本的政策,每年拨付资金1088万元,帮助南疆边远贫困地区农牧民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2003年,在国家的支持下,“两免”政策在新疆贫困地区的实施,使新疆农牧区228万贫困孩子享受到了“两免一补”政策。自治区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时,优先保证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在安排经费和基建投资时,优先保证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需要;在抓校舍、师资、教材等基本建设时,重点抓好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建设。目前全区435.5万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了60.19%。在新疆各类教育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56%提高到2003年的60.19%,提高了4.19个百分点。

青海也是多民族省份,而且自然条件比较差。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的基础教育尤其是青海牧区的基础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是学校数,还是学生数,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其成就都是十分显著的。比如玉树藏族自治州,1949年只有一所小学,学生人数仅有41人,而2002年该州共有小学182所,在校生达26535人。1949年该州没有一所中学,2002年共有12所中学,在校生为5158人。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牧区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也大幅度提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牧区少数民族儿童的入学率明显提升,儿童接受基本教育的权利基本得到保障。

在义务教育得到普及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幼儿教育等也获得了较大发展。2003年,全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较1992年增长343.14%,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较1992年增长15.44%,幼儿教学学生较1992年增长了146.24%。

四、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民族教育的基本经验

尽管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速度较快,效果较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少数民族成员接受教育的机会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高于许多发达国家。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做法和经验不仅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关注,也受到了发达国家以及国际上众多非政府组织的关注。基本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缩小差距、促进公平的经验。

(一)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承担了主要责任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于民族地区的诸多问题尊重民族地区的意见。在民族教育发展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针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收入较少、管理人才较缺的现状,中央财政在政策、资金和管理、师资等诸多方面给予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较大的支持。

(二)实施倾斜政策,给予特殊支持

我国政府针对民族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教育发展起点较低、教育发展较为落后这一现状,采取了诸多特殊的倾斜政策,给予特殊支持。比如在内地举办新疆班、西藏及凉山彝族班,高考加分录取,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等等。这些特殊的政策对于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通过实施重大项目,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近年来,为了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央政府启动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教育发展项目,比如“两基”攻坚计划、西部地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送培进疆”、“送培进藏”等等,这些项目设计科学、目标明确、经费充足、管理严格,既针对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又满足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既着眼于当前的现状,又考虑到了长远发展。

(四)全国的大力支持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积极努力的同时,还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这不仅表现在其他各地对中央采取特殊政策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给予理解和支持,也表现在全国各地通过多种方式支援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积极为民族地区学生提供各种上学机会。这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相互团结共同进步的历史见证。

总之,在中央政府倾斜政策的支持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极大地缩小了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模式和基本经验。这些经验对今后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仍然是重要的,具有积极意义。

第五篇:少数民族教育(蒙古族小学)评估自查报告

天盛号蒙古族小学 民族教育评估自查报告

天盛号蒙古族小学对照《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县少数民族教育评估细则》的各项内容,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一次详细的自查工作,现将自查具体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领导重视

全面贯彻国家、省关于加快发展少数民教育法规,建立县(市)政府依法履行少数民族教育的责任制度,优先或与当地教育同步发展。凌源市党委、政府应把加快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列入“教育强县”发展目标之中,并有按实现目标的责任落实机制。凌源市教育局小教科朱玉红科长分管民族教育,凌源市教师进修学校白雪峰主任主抓教研业务培训工作,三家子中心校王志英被任命为分管民族教育副校长。

二、经费投入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大型设备的添置等专项经费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天盛号蒙小2012年建校投入50万元。少数民族学校保障经费用于弥补公用经费的不足和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少数民族学校“双语教学”,有相应的教学经费。中心校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双语教学”上,包括师资培训、教学设备添置、优秀蒙生表奖上。按照少数民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和教育事业费标准及时、足额拨付,确保学校工作正常运转。

三、民族特色

学校基本达到建设标准,具有少数民族教学特点。少数民族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3%。学校的民族文化气息特别浓厚。

四、学校建设管理 我校校名“天盛号蒙古族小学”符合少数学校校名要求。我校共有7个教学班,其中学前班1个。1~6年级都是蒙汉混合班,学校单设蒙语教室,蒙生单独上课,最大蒙班19人。我校实行少数民族语言、汉语、外语三种语言授课,但仍然使用小学六年学制。我校单设民族幼儿园,但仍然属于蒙汉混编幼儿园,在校内实行的是学前一年教育,学前班没有开设蒙古课程。在布局调整时期,我校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保留下来,现在我校蒙生生源主要来自于天盛号村、河南村、三家子村等。

五、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落实少数民族学校的少数民族教师所占比例要求。现有教师15人,其中蒙古族教师8人,占教师总数的53%。我校保证少数民族学校的领导班子要以少数民族成员为主组成的要求,校长由办学主体的蒙古族教师乌孝峰担任,大队辅员由蒙古族骨干教师乌琼担任,事务由朝阳市优秀教师蒙古族的乌殿才担任,主任由年富力强的汉族教师吴秀金担任,领导班子4人中,蒙古族占75%。我校是蒙古语、汉语、外语三种语言文字授课的蒙古族学校,共7个教学班。班师比达到1:2.2。我校尊重少数民族教师的权益,少数民族教师在评聘教师职务、评选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时,都享受优先待遇。我校两名蒙语文教师,基本上能用蒙古语进行授课、说课、答辩等。

六、教育教学管理

我校开足开全规定课程,并保证蒙语文每周5节的课程计划。我校还保证保障少数民族学校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所有蒙古族学生都学习蒙语文。学校免费为蒙生提供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和辅助教学资料。我校民族幼儿班未开设蒙语课程,这是由于师资不足的原故。

七、民族团结教育 我校有图书室1个,民族文字的图书、报刊和杂志数量不足,不能满足蒙生的需求。我校积极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民族体育、(应组织学生习练蒙古象棋这个体育项目)民族文化习俗、民族历史等地方课程,增进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增强蒙生学好民族语言文字,弘扬民族精神品质的信心和决心。我校加强少数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具有民族特点的各项活动,促进民族历史文化、民族语文、民族体育艺术等事业的传播和发展。我校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提倡蒙生口语交流,倡导蒙生穿蒙古袍,鼓励学生坚持蒙古族传统习俗。我校建设学生德育活动室,积极展示民族发展史,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我校建有音乐室、舞蹈室、美术专用教室,有蒙古族演出服装,有1件民族乐器,部分学生会演唱蒙语歌曲,部分学生会跳民族舞蹈。但音乐室设备不足,缺少蒙古舞蹈教师。我校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但体育器材严重不足,缺少民族体育器材。

以上是我校对民族教育的自查自评,整体上看硬件和师资方面应由中心校、教育局、政府协助解决,软件方面可以在短期内由本校努力完善。

2013年9月20日

下载少数民族教育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少数民族教育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业发展对龙胜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调查报告

    旅游业发展对龙胜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调查报告一、龙脊梯田景区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龙脊梯田距龙胜县城27公里,距桂林市区103公里,景区面积共66平方公里,梯田分布在海拔30......

    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云南是中华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就有25个,云南独有民族15个,跨境民族16个,少数民族人口达15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本站推荐)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以瑶文化为例 金螳螂建筑学院 13级园林 1341403023 冯颖 关键词:繁荣发展 瑶文化 文脉的传承 论文摘要 现代社会,网络文化、外来文化、现代文化以及主......

    关于发展民族教育的经验材料

    关于发展民族教育的经验材料 ——清河学区中心校 各位领导: 大家好! 9月日,清河学区图力格小学作为一所民族村小在这次现场会上供各位领导检查指导。现在,我将清河学区支持和发......

    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合集)

    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腾克中心校民族教育发展情况 腾克中心校成立于1913年,是一所有着九十多年历史的民族学校,民族学校教育不仅是传递文化知识的活动,更承担着民族......

    仓更中学少数民族教育学校申请报告 2

    兴义市仓更镇中学少数民族教育经费 申 请 报 告 兴义市民宗局: 为了继承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仓更中学布依族文化和精神文明校园建设,提高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

    伊斯兰教对民族教育的影响_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察 2011级会计2班 马成祥 P112315719 伊斯兰教对临夏回族教育的影响 伊斯兰文化是一种具有明显宗教特征的文明体系,它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是一种......

    《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10月1日起施行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10月1日起施行 作者: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3年第10期 本刊讯(记者 矣勇) 云南省教育厅今年承办的65件人大代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