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基论文
读毛泽东《矛盾论》有感
—结合中日关系浅谈对《矛盾论》的理解
矛盾是普遍的,它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又是特殊的,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矛盾,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矛盾,我们应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中日两国在某些历史时期发生的斗争和对立,是双方国家利益的矛盾在两国关系上的反应。然而,中日关系又有其特殊性。首先,它不同于中美关系,也不同于其它的国际关系,它受着不同的因素影响。其次,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在二战时期,中国与当时的日本存在着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等核心利益的争夺,因此矛盾是激化而尖锐的;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与日本的矛盾有所缓和,呈现出更为复杂多样的特点。最后,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中日争端。在二战时期,我们不得不用战争的形式保卫祖国、反抗侵略;在当今的局势下,我国和日本还是要尽量争取以外交途径解决经贸冲突和领土之争。
毛泽东在其著作《矛盾论》中写道:“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他进一步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根据他提出的这一外因和内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我们可以发现,在影响中日关系的众多复杂因素中,中日经济发展的反差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领土之争(台湾问题和钓鱼岛争端)、历史遗留问题等是内因,而美国因素的影响,“中国威胁论”的甚嚣尘上等是外因。在分析中日关系的影响因素中,我认识到,对内外因的理解不能绝对化、模式化、机械化,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客观地看待事物的发展和联系。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但并非只有内因能够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我们还要着眼于内外因的互动。在重视内因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外因对事物发展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具体到中日关系而言,经济因素、历史因素、领土因素等固然是影响双方关系的主要因素,但同时我们也因注意到美国在中日关系中扮演的角色。美国对台出售武器、鼓吹“中国威胁论”,干涉西藏问题等等行为都对中日关系的走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发展。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了。主要矛盾的不断变化,使得中日关系的性质也在不断变化着。在唐宋时期,日本学习模仿中国文化,矛盾并不突出;在明朝,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带,主要矛盾在政治军事方面;在清后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日本不断从我国攫取经济和政治军事利益,侵略我国国土,矛盾主要在我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等核心利益上;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日双方既竞争又合作,主要矛盾在于经济和领土方面,呈现出紧张与缓和并存的特点。
《矛盾论》中说到,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不少具有强烈爱国心的青少年在看待中日关系的问题上有失偏颇,掺杂了过多的感情色彩,这可能会使得我们对中日关系的研究浮于表面,甚至可能引发不当的爱国主义行为。因此,我们应静下心来研究毛泽东的矛盾法则,尽量避免犯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要善于观察和分析事物,看到矛盾的本质。
时间安排: 查阅、整理文献资料4学时
阅读、研究矛盾论8学时
撰写论文4学时
第二篇:马基实践论文
学习《为人民服务》总结报告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在这里,我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的文化技能,更要在大学的课堂上升华自身的精神素质,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于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一门在哲学高度上教育我们的课程,成为我们每位大学生必修的科目。也许是由于我自己比较喜欢这类东西的原因吧,在这种讨论哲学的课堂上,总能给我不一样的感觉。在这个小小的教室中,我们探讨着宇宙,探讨着自然,探讨着历史,探讨着社会…也许,这正是人类能够作为超越其他物种的存在的原因吧。在这里,好像更能感受到大学课堂的那种纯正的学术氛围,而这次的实践活动,则是一次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活动,从书本的理论学习,联系到实际实践的行动,在行动中体会书本精神的奥秘,令理论与实践在自己的手中一点一点的融合,以达到融会贯通的完美境界。
我选择的学习内容是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选自《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一次接触这篇文章还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那时这篇文章是作为语文书中的一篇课文而让我们学习的,那个时候,我们当然并不会领略到很多,但对于其中所纪念的张思德同志的大公无私,以及毛泽东的语重心长还是保留有很深的印象的。这篇文章是毛泽东于1944年为追悼张思德同志写的。张思德,四川仪陇人,中国共产党中央警备团的战士。他在一九三三年参加红上军,经历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一九四四年九月五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张思德同志曾是毛泽东的警卫员,毛泽东对他是有着一定的了解的。《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在参加张思德同志追悼会时作的即兴讲演,是深知张思德的经历后有感而发的。可以说,这是一名普通警卫战士深深打动了党的领袖毛主席的见证。会后,毛泽东的秘书将这次口头讲演整理成文,呈给主席审阅。毛主席看后,随即在文章的上方一挥而就,从此“为人民服务”这5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便成了这篇著名讲演的标题。1953年,《为人民服务》正式成文,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毛泽东的这篇《为人民服务》语言朴实,篇幅不足1000字,但是今天读起来仍然倍感亲切,语重心长,意义重大。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在这里,毛泽东提出了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就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一个政治集团也好,一个人也好,都要首先明确这个在为什么人的问题。在这方面,毛泽东指出:“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共产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共产党只能为人民服务,而绝不能为别的什么人服务。今天,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终极点,绝对不是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而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在看到这段的时候,我不禁要赞叹几句,好个重于泰山!在这里,是多么的恰当,这个几千年的名句在这里,绽放了它应有的光芒,并且是多么的恰如其分!在小学的时候,也就是这一句令我的印象最深,即使现在也能回想起当时的感觉来,而这段所体现的含义也是深刻的。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里牵扯到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承认正当的个人利益,但为人民服务不能半心半意或三心二意。毛泽东提出的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统一就包括对个人利益的兼顾。在实践中,共产党人把坚持党的宗旨和实现正当的个人利益统一起来,不能以追逐个人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而是要
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在为人民作贡献中实现正当的个人利益。就像张思德,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里是说要用是否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标准来检验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和行动。毛泽东认为,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和行动究竟对还是不对,不能依自己的主观感觉而定。那靠什么来检验,从认识的角度,他提出的检验办法是实践标准;从价值观的角度,他提出的办法是人民群众的利益标准。经过检验,凡对人民群众有利的,就是对的、正确的,就要坚持;反之,则是不对的、错误的,就要改正。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抗日的最艰难的阶段,也正是革命的最艰难的阶段,共产党人需要用自己的力量在拯救处于苦难的广大的同胞们,这并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所能表达的,如果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就会体会到,那需要多大的勇气与信念。革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可以说,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说。这也是毛泽东向全党提出的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号召。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也成为了共产党的基本信念之一,一直流传至今。作为上学期刚刚进入党支部的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大学以来的学习党课的经历,使得我对于这些党的理论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这篇文章作为学习目标的原因。
作为党支部的一名成员,对“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基本宗旨的认识也常常会在实践中渐渐的加深了解。正好这段时间我们党支部进行了一次去基层乡村的慰问活动,也领我对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在5月12日,我们工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的支部成员来到北京市郊的延庆县大榆树镇东桑园村,与当地村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主题为“践行北京精神,用心感恩母爱”的母亲节庆祝活动,以文艺演出的方式给东桑园村送去母亲节的祝福,得到了东桑园村党支书的赞许,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
在村里老年人活动室不大的舞台上,我们向村中的村民展示了我们带去的一个个节目。那一曲诗朗诵《母亲的爱》道出了母爱的无私、也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和感激;一首《常回家看看》勾起了很对人对家的回忆、对父母的牵挂;我参与表演的小品《感恩》以及手语歌《感恩的心》则在引导大家感怀母爱、懂得感恩。这些节目都由我们的支部党员、积极分子精心准备,用课余时间反复排练的,给当地的村民带去了愉悦的活动氛围,村民们兴致高涨,场内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面对村民们朴实的面庞,灿烂的笑容,我们车上颠簸的疲惫,表演时的紧张,都在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人民服务,其实并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并不会要求我们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在付出的同时,我们的确会收获到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东西。
结合我们的实践活动,我认识到“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我党在革命时期的革命宗旨,更是在新近新时期新情况下为人民取得最大利益的正确道路,同时,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也是指引我们前进的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更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特设的精神创新。在当代的中国,在有着九千万党员的大情况下,在我党积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拼搏进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会发挥它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社会实践报告
《为人民服务》
学习报告
机械10-1 孙博 101014116
第三篇:马基论文——孙子兵法赏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题名称:
研究课题
学生序号: 学生姓名:
《孙子兵法》中的辩证法思想探析 《孙子兵法》中的辩证法思想探析
成书于春秋末期的《孙子兵法》总结了从春秋到战国前期丰富的战争规律、谋略思想,并探讨了政治和军事的相互关联和矛盾关系。用原文第一句表达,即“兵者,国之
①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分为《计篇》、《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地形》、《九地》、《火攻》、《用间》。作为世界最古老的兵书之一,它被奉为兵家圣典,同时在世界军事理论方面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孙子兵法之核心在“法”,而非“道”。重点在讲述战争规律而非道德、哲学、精神层面。其中的理论涵盖的范围十分之广,除了战场上,它还可以应用于电子竞技、体育赛事、商场竞争等许许多多领域。前亚洲首富,日本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就是当今商业上利用孙子兵法中的哲学的成功案例,穷困窘迫的孙正义总结出来了孙子兵法的理论核心——在肯定会取胜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不战而屈人之兵”。总而言之,《孙子兵法》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异常丰富,本文就这本书中的辩证法思想进行探讨。
辩证法是哲学里讲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运动规律的基本问题。它的主要内容是:一是事物内部可分,一分为二,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二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三是事物是永恒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内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因此,下面关于《孙子兵法》中的辩证法的探讨,将以上面几点作为思考角度。
一、事物内部一分为二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孙子认为,战争是由矛盾对立的双方组成的统一体。强弱、勇怯、众寡、奇正、攻守、阴阳、盈虚、退进、贪廉、利害、治乱、分合、敌我、安危等看似矛盾对立的情形,其实都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若能将这个道理巧妙灵活地运用到军事理论中,无疑可以大大增加胜算。让我们看几个例子。
1.强弱
《势》篇指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②”混乱可以转化为严整,怯懦可以转化为英勇,弱小也可以转化为强大。如果将领头脑清晰冷静,在战场上能够很好地发挥这一点,那么即使他的军队此刻正处于“乱”、“怯”、“弱”,亦不必气馁灰心作必败状,可以通过转化,反败为胜。总之,强和弱并不是永恒的。孰强孰弱,瞬息万变。能根据战况之变而取胜,则谓之用兵如神。
①《<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②《<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8页
举个具体的例子。《虚实》篇指出:“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③”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左边,右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右边,左边的兵力就薄弱。处处加以防备,就处处薄弱。守方的防备顾此失彼,免不了疏漏之处。那么作为攻的一方,如果能避开守方的精锐部队,而转而攻击其软肋,则能反败为胜,化解不利地位。同样地,在《九地》篇中,“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④”亡地、死地虽是兵家之忌,但亦可作“破釜沉舟”之用,激发起士兵的求胜心,从而化险为夷,反败为胜。由此,我们很容易地体会到战争乃至万事万物之中对立面的转化以及其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思想。
2.奇正
孙子在《势》篇说:“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⑤”沙场态势,变化无穷。一个智慧的将领,瞬息万变的战局保持着高度敏感,同时也善于调动军队做奇正的战术变化,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正,就是常规的战术原则、总结经验和教训、依靠经验对局势进行预估和对战术做出决策;
奇,就是打破常规,临阵出其不意,变化莫测,打破原有人们的思维定式与判断习惯。
孙子在《势》篇对此给出了奇正的含义:“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⑥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大凡用兵作战,总是以“正”制敌,以“奇”取胜。出正势以避其锋,以奇击其弊。因此,善于出奇制胜的人,所用的战术变化,就像天地万物一样无穷无尽,像江河之水一样奔流不息,而不是拘泥于成法。
奇和正作为统一对立的双方,其实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奇正相生,奇正互化,全凭指挥者如何依据战场上的局势来进行调配。
总之,将领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这些统一对立的矛盾,“以迂为直,以害为利”,“以治待乱”,“以近待远”,以掌控住战争局势,使自己处于战争中的有利地位。
二、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孙子兵法》在总结战争规律时,表明了战争与政治、经济、外交、自然条件等方面的紧密联系。天时、地利等诸多具体情况都应该被划入考虑范围,而不是孤立地就战争而论战争。这正是战争问题中“世界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观点的体现。
《计》篇中这样说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③《<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8页 ④《<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4页 ⑤《<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 ⑥《<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7页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⑦”道,是指君主和民众目标相同,意志统一,政治开明。天,是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地,是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将,是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勇敢果断,军纪严明。法,是指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调配。对这五个方面,将领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胜利。
另外,《作战》篇也谈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⑧”一场战役,需要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招待使节、武器维修、保养战车,每天要消耗千金。这些都准备充分之后,十万大军才可正式出战。
由此可以看出,阴阳寒暑、气候季节变化、地理条件、政治制度、国家经济基础等具体要素对战争能否取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彼此密不可分,有着紧密联系。战争中,将领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要件,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正如《虚实》篇所言,“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⑨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态势就像五行四时,日月星辰那样,皆在悄然变化发展。水没有固定的形态,而战争格局也瞬息万变,时时刻刻处于变化发展的动态之中。所以,负责指挥军队的将领必须有极为灵活的应变处事能力,才能掌控住这变化万千的局势,从而使自己处于战场上的有利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孙武在战场应对变化方面颇有见解,不愧“兵家鼻祖”之称。
四、《孙子兵法》中的辩证法对于现代战争的意义
《孙子兵法》内容博大精深,逻辑缜密严谨,历久弥新。所以,哪怕铜戈铁戟不再,人类社会到了航母火箭的时代,这本书还是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的。战争的形式由于技术的发展进步在不断变化,然而分析战争的思想办法是一脉相承的。
举个例子,《作战篇》说:“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故兵⑩贵胜,不贵久。”
⑦《<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8页 ⑧《<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 ⑨《<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0页
⑩《<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6页 外出征战劳民伤财,需备好粮草、储好兵力,而且最好速战速决。仗一拖久,就如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支军队就会沦为粗劣破败的兵器,国库也会日渐空虚,给其他国家提供可乘之机。如联合部队在2003年发起的伊拉克战争,历时7年多,美军阵亡5000多人,反恐战争军费超过一万亿美元,相较于他们预期达到的“占领伊拉克并培植自己势力”的目标,可以说是得不偿失了。
总之,《孙子兵法》中的内容不仅涵盖了军事理论中的各个方面,而且也饱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尤其是辩证法思想。其一直被视为军事著作中的瑰宝,这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文献]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8页 《<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8页 《<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4页 《<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 《<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7页 《<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8页 《<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 《<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0页 《<孙子兵法>鉴赏》.陈云金,陆保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6页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基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的网上评选活动。结果,马克思位居榜首。再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终结论”的今天,这个评选结果确实令人深思。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160多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显示出其巨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历史上树立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
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条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勃勃生机,有位我们继续进行理论创新打开了开阔空间。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注意,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作为学生的我们,虽然对那些科技人文方面的学术论文不是很熟悉,但是,对于马克思中国化这个名词绝对不会陌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永恒而又常新的课题。从老师们饱含深情的眼光中,我们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滚滚暖流。历史老师们眉飞色舞的解说传达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定力量。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广泛而又深刻的思想基础。经过艰辛的探索过程,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抗日战争初期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科学概念。1938年10月,毛主席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在谈到全党党员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高党的战斗力时,针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倾向,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有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我们的革命有了新希望。毛主席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 毛主席如此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并把它作为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问题提到全党面前,立刻引起了全党的高度重视。我相信,这时候我们的革命同志必定热血沸腾,这是新曙光,是救命稻草,是我们走向胜利奋力一搏的利刃。
有了这个思想武器,当然要看看是不是适合中国这片热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都说读史使人明志,这一段探索的历史给后人留下绝对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学习的,是我们的宝藏。
在这一过程中,共产党人们付出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汗水,他们站在的是我们不能企及的高度。首先,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革命建设阶段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从而创立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理论意义和时代内涵。毋庸置疑,这样的过程是艰辛的,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能做的就是从失败和经验中吸取教训,并从中获取如何走下去的方法和途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自是不必言明。早在1930 年,毛泽东就写了《反对本本主义》,在这部不朽著作中,毛泽东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义重大,它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体系”,以这个思想体系武装起来的党,必将给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在这个《决议》的基础上,党的七大决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重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最伟大的实践成果。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2 9 年,是党在探索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有重大胜利又遭受比较多的曲折和比较严重的挫折的一段历史,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历史性
飞跃的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怎样走”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小平同志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首先,邓小平同志提出恢复实事求是的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并提出要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找出解决中国贫穷落后的方法。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着手进行经济和政治各方面的改革。在党的十三大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面对国际风云的变化,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向哪里走,邓小平同志又适时地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讲话,指出计划和市场并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于是,在1992年底的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到党的十五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我们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也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后形成。在党的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中,一个重要的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方面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另一方面又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将不断地开出绚丽的创新之花,结出丰硕的理论之果。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就要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推进论理创新和实践创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学风,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篇:马基读书笔记(论文参考)
文本出版信息:作者:马克思和恩格斯 书名:共产党宣言 译者:中央编译局 编译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8-
3二:正文:写作背景: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信任和委托,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宣言》的问世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阶级根源,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他们批判了当时误导工人运动的多种错误思想理论,引导工人运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1847年他们加人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6月,恩格斯出席了正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同盟”,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取代了“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同年10月底到11月初,恩格斯在征求同盟盟员意见的基础上,对信条草案做了修改和补充,写成了《共产主义原理》。《原理》仍采用问答形式,基本上保持了草案原来的结构,但内容上有很大丰富。184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大会。大会经过深入的讨论,采纳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决定公布一个“宣言”形式的“同盟”纲领,并把起草工作委托给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以“叙述历史”的方式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
解决的理论或现实问题: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
《共产党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宣言》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宣言》还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巨大的社会改造,进而达到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宣言》批判当时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对空想社会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宣言》阐述作为无产阶级先进队伍的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斗争策略,指出为党的最近目的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的之间的联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应用唯物史观,深刻分析资产者和无产者产生、发展和相互斗争的过程,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出了震撼世界的科学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通常习惯称为两个必然。
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是整个《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是马克思、恩格斯应用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即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集中表现为阶级斗争。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出的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最终无法克服的矛盾。它集中体现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
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它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正式诞生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了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秘密的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总趋势,是人类思想史上树起的一座不朽丰碑。中国革命胜利的50年,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0年,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相结合,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充满勃勃生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社会不断取得巨大进步,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任务、路线和纲领。当前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当前的努力又是为了实现党的总目标,即社会主义终究代替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制度服务的。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就会不断地乘风破浪向前发展。
今天,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做出的理论贡献:
《共产党宣言》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贡献就是强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为此,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把《共产党宣言》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且发展了《共产党宣言》中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明确的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科学论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深刻精辟的揭示和言简意赅的回答。总的来说,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三个层次是一个严密的整体,它们是《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经典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指导。
今天需要发展的地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是党的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区别了其他政党的最根本的标志,也是每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和根本的人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既是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客观需要,也是党性原则的突出体现。每位共产党员都必须通过勤奋学习和实践锻炼,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在与时俱进中提高修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断取得了新胜利。在这一伟大进程中,绝大部分共产党员都能始终坚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然而,一小部分共产党员在新形势下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改造和自我修养的提高,在相关法律法规、监督机制等有待进一步完善的背景下,不能埋头苦干、不能默默奉献,而是或精神空虚、或贪污腐化,完全失去了共产党员的党性,直至滑向犯罪深渊,严重败坏了党员形象,突出影响了人民群众和党的血肉联系,任其发展下去,甚至会动摇党执政的基石。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这一阶段还将长期继续下去,共产党员需要在日新月异的变革中和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中切实加强自身修养,积极主动对加强自身学习和改造,始终保持党性。
加强共产党员的修养,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