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理想社区组织模式

时间:2019-05-12 06:5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和谐社会理想社区组织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和谐社会理想社区组织模式》。

第一篇:构建和谐社会理想社区组织模式

构建和谐社会理想社区组织模式

——社区邻里交往空间研究

一、建国以来城市居住空间组织模式的弊端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组织模式的原型来自对西方邻里单位的借鉴。①从20世纪50年代模仿邻里单位以及苏联的居住街坊模式,到60 年代基于邻里单位理论发展起来的小区规划,直至80 年代以后随着国家试点小区的推行和成熟,居住空间逐步形成“小区-组团-院落”的三级组织结构以及通过对三级结构的改良形成的“小区-院落”的二级组织结构,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主要遵循以邻里单位模式的基本原则和组织方式。邻里单位模式过分注重功能,注重公共交通与居住的分离,机械地把居住空间分解为住宅、道路、服务设施、绿地等一系列子系统,使居住空间成为功能性质单一的空间。不论是邻里单位模式,还是以之为原型的居住小区模式,都是建立于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基础上。这种模式使得居住、交通、休闲、服务等不同空间无法综合交叉,无法满足人生活的多元性和多样性需求。并且,以邻里单位为原型的小区模式忽视了人对居住空间的主体性,单纯注重物质形体美学及其物质形体的功能结构。于是,我们会发现现有的居住小区中人们享受物质环境日益完善的同时,也感慨精神生活的贫瘠,居民对所居住的空间缺乏认同,居民之间缺乏交往,人际关系冷漠。

因此,倡导以社区理论取代邻里单位模式作为居住空间塑造的理论逐渐兴起。社区理论把人与所居住的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并更加强调人的主体性、社会性,重视人的生活与物质环境的对应,追求多层次的环境与多元化的生活模式,激发居住者对所居住环境的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进而促进社区内部甚至社区之间居民的交往与沟通。

二、和谐社会理想社区组织模式的构想

" 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的发展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即全面系统的和谐,其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都处于一种相互协调、融洽的状态。它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概念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而作为构成和谐社会系统的子系统—社区来说,它是具有一定社会职能的功能模块,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质主要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其在构建理想社区模式中主要体现为:如何体现人对居住空间的主体性,即如何促进社区中人与人之间更好地沟通与交流;如何促进社区中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如何处理好社区内与社区外、整个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关系这三个主要方面。

由此可见,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社区组织模式必须从如何通过关注公共交通的核心与凝聚作用、发展紧凑和混合的居住区形式来加强社区中居民邻里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如何通过发展小区中以步行为主和公众参与的公共空间系统来促进社区居民的交往活动;如何通过采用生态与新旧共生的城市居住区建筑形式来发展历史与当代的平衡与延续;并在社区能源生态方面实现减少能源与资源的消耗,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等方面着手。总之,和谐社会的理想社区应具有:沟通、共生、平等、生态等特质。其中如何构建社区邻里交往空间以促进邻里的沟通与交流将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

三、社区邻里交往空间的建构

1.现有社区邻里交往空间的问题所在⑴ 诱发交往行为的必要空间层次的缺失在当代城市住宅里,作为社区居民交往行为产生的必要空间层次,如每栋住宅内部的楼梯间、电梯间,大都是采光不足的封闭或半封闭空间。这里常常成为进出频繁、滞留较少的通过式空间。这些空间层次不但无法引导邻里之间自然交往,甚至因其过于封闭而成为犯罪滋生之地和环境恶化之源。同时,由于缺少居家生活氛围,邻里碰面时仅仅出于礼节性地点头或致以问候,偶尔的交谈也常常由于缺少谈资而无法深入。由此造成邻里交往的质量一般不高,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被动的、非自然的交往,邻里之间的交往仅限于认识而非熟识。

⑵ 诱导交往行为的非必要空间层次的缺失

对应于前面所列举的家庭单元体之间的过渡中介—楼梯间这种必要的交往空间,人为的、带有诱导性的非必要交往空间对于社区内居民的沟通与交流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这些诱导性的人为交往空间也是现有城市社区住宅空间中所缺失的一部分。现代一些城市住宅外部的交往空间,楼与楼之间的宅间绿地及其环境景观的设计只注重形式,一味模仿甚至抄袭时下流行的做法,忽视所在环境场所的特征,其目的仅仅只是为了美化环境、突出商业卖点,为社区的整体外观形象包裹上一层靓丽的表皮。而社区宅间绿地真正应该为居民所提供的,能让居民主动参与其中,并延长居民户外活动时间的功能却往往被忽略。社区外部环境规划把人的行为限制成只是简单的穿行通过,而未能满足人在户外的逗留和沟通需求,未能考虑社区居民在其间的交往行为和为其提供公共参与平台的可能性。

2.解决的途径

⑴ 传统邻里空间模式—院落的借鉴与再利用

院落空间是住宅与外部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院落空间对于组团内的居民来说,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领域感,领域空间对集体活动内聚力的形成至关重要,而集体内聚力又是场所得以维护、邻里关系得以和谐的基础。

提起院落,很多人脑海里最先浮现出的总是以往大杂院里老人们坐在家门口扇着蒲扇拉着家常,小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在小巷里追逐奔跑的美好情景,传统的大杂院可以说是中国民间住宅的一个典型代表。虽然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杂院的物质形式正在慢慢消失,但大杂院带给人们的浓浓的邻里情感和人与人交往的亲密无间是永远让人无法忘怀的,而这正是大杂院所能带给我们的关于如何构建和谐社区邻里关系的有效模式。在大杂院中人们在开敞的院子里游憩、锻炼、观看、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了人、空间、环境三者的互动。这种交往是在非常随意、自然的状态下获得的,它富有生活气息和浓浓的人情味,使人充分享受到交往所带来的愉悦感。其值得借鉴和发展的特点主要有四个:

① 共享的起居生活空间。大杂院里,每户的家常常只作为卧室,而合院,才是真正的起居室,许多家庭活动都是在合院里进行,合院里的劳作常常与其它的娱乐交往融为一体。

② 适合的邻里交往距离。在人们所有的交往中都会有意识地利用距离因素,如果共同的兴趣和感情加深,那么参与者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在大杂院中,人们利用院落这种非必要空间所诱导出的户外活动,增加了与邻居交往的机会。

③ 递进的交往空间层次。在院落交往空间层次中,每户的卧室为内部私密空间,街道是外部公共开敞空间,而合院作为介于私密和公共空间的一种过渡空

间,对内、外交往活动起到了较好的承转作用,使院落内居民的人际交往与社会交往形成层次性的自然过渡。

④ 共同的区域归属及集体防范意识。大杂院的院落空间是一种生活、交通、交往的半私密性空间,这种半私密性空间不仅很好地促进人们直接参与到公共生活中来,还能使居民产生强烈的归属于这一领域的意识,从而起到对公共财产及邻里安全的集体防范。将这些特点运用到现代城市社区住宅中可以体现在半开放居住模式的构建上。在半开放居住模式中,每家每户在拥有各自私密空间的同时,共同分享一个大的院落空间,如入户花园、连通式公共厨房、屋顶花园等,在这些共享空间中,住户可以自行种植、修剪花草、烹饪饮食,为户外活动提供良好的滞留条件,让住户在这种家居生活氛围之中互相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交往的质量。同时,在楼层之间的横向交往空间上,通过连通的交往平台,来实现楼与楼之间的交通互动,从而打破单一交通线路的制约,为居民提供外出道路选择的多样性;在单元楼层的竖向交往空间上,通过构建竖向楼道梯间可供居民休憩、观赏的梯间平台,使其形成一处便于居民停留、亲和性强的交往场所。在住宅与楼层、楼层与团组绿地、团组绿地与社区大环境的层次关系上,构建一种多层次的递进交往空间,从而营造出社区带给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居民之间的相互熟识与户外交往活动的增多必将增强社区的安全防范等级,让社区的发展更加和谐。

⑵ 诱导交往行为的非必要空间层次的建构构建社区内非必要交往空间对于社区内居民的沟通与交流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在社区建造会所、游泳池等辅助休闲娱乐场所或在社区中心广场周围设置户外健身器材都会将社区居民从室内吸引到户外,诱导社区居民户外活动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社区居民户外交往行为的积聚与共同活动行为的产生。而这些行为的诱导将促进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能促成交往行为中共同话题的产生,从而实现交往质量的提高,使交往真正成为一种主动的、深层次的、自然而然的交往。同时,要打破现有小区的封闭管理模式,创造一种开放型的社区模式。其开敞型的社区外围和灵活多样的社区交通路线,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沟通、交往机会,为社区内外的沟通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从而使社区内的居民与社区外的社会达到更好的交流。

第二篇:发展社区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社区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

潍坊社区(街道)党工委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繁杂的整体性、系统性工程,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法制基础、道德基础、文化基础等,而这些都离不开教育基础,市民综合素质提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潍坊街道在发展社区教育、学习型社区创建中,注重以人为本,聚焦市民素质,积极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事事学习”的良好氛围,使社区市民终身学习理念得到进一步加强,学习型社区创建初见成效,和谐社区的构建有了保证。

一、发挥社区教育基地功能,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支撑

潍坊街道的社区教育起步较早,被评为上海市的首批“学习型社区创建实验基地”,被市教委和市社区教育协会指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学习型社区建设研究实验基地”等等。社区教育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原市委副书记龚学平专门为潍坊街道社区学校题写了校匾。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街道逐步完善了全社会、多层次的社区教育运作机制,初步构建了学习型社区的终身教育网络,有效提升了社区市民的终身学习理念,基本形成了具有潍坊社区特色的社区教育格局,显现出了潍坊“和谐”人文精神的学习型社区的基本形态,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支撑。在教育载体上,街道建立了社区学校、市民学校和学习型基地为主的教育学习阵地。

1.发挥社区学校主阵地作用,让其唱主角,当先导。潍坊社区学校历来以规范化办学、专业化管理的授课而形成特色。社区学校在社区教育中,承担了面上的组织协调工作和市民终身学习各类授课式教育及对辖区小区教育活动点的指导规范工作。潍坊社区学校每年春、秋两期招生办班,全年根据学习要求开设了插花、园艺、英语会话、电脑上网、书画诗词、声乐舞蹈、茶艺、文化鉴赏等30余项课目。学校配有齐全的多媒体教室、电子远程教育网络、钢琴及各类辅助性教育设施、科普原理馆、图书室、无土栽培园、航空航天角、手工制作室等,为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提供了条件,使社区学校成为居民的“学堂”,文化休闲的“乐园”,科普教育的“展馆”,提高技能的“实习地”,展示才华的“舞台”,精神文明活动的“枢纽站”。

社区良好的文化环境正日益显现,涌现了一大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分子,起到了带头、辐射作用,带动小区居民参加学习,像滚雪球似的,不断扩大教育面,学习使社区中某些不和谐音符逐渐消失。

2.运用好居委市民分校的副阵地,让其有效补充和有力辐射。随着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不断适应广大居民对文化教育多元化的要求,提升市民综合素质,社区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社区中越来越多的居民对学习的需求,街道办事处加大投入,市民学校应运而生,更多的居民不出小区就能接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

市民学校教育采取按需施教方法,形成了根据不同年龄层次需求的各类特色班级,如:适合老年人的江南丝竹班,时事政治班,书画班、体育健身班;适合中年人的英语口语班、电脑班、戏曲班、交谊舞班;适合青少年的科普兴趣班等。市民学校作为一项有效的活动载体,它通过各项活动进一步凝聚小区居民,增进彼此的了解与沟通,架起居委与居民之间的桥梁,发挥居民的积极性,增强居民的社区意识、责任意识,有效推动社区文明建设。

3.利用社区资源的辅助力量,让其作配角、分挑担。街道注重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办教育的积极性,把社区居民的学历教育、证书培训、各类专业技能性的教育任务,让辖区内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来承担。街道开发“组织机构型”、“基地场馆型”、“社会名人型”的隐形资源,为社区成员提供学习交流、观摩、实践的机会,促进对社区居民进行文化鉴赏、科学普及的教育,从而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提高素质的效果。尤其是社会知名人士的参与,给潍坊社区的文气、人气带来了强劲的活力。同时,街道积极挖掘社区学校资源,与辖区内15所学校签约,鼓励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为社区居民强身健体提供方便,构建和谐氛围。

二、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文明的社会风尚形成是检验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准。潍坊街道在社区教育中,不断拓展其教育手段,丰富其教育内涵,发挥其教育效能,创新其教育载体。

1.结合公民道德教育的开展,开设了课前10分钟文明礼仪教育。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同时,上海也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如何做好迎博准备,展现上海市民良好风貌,提高市民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关键。潍坊社区学校作为社区教育的主阵地,课前十分钟文明礼仪教育应运而生,成为提高市民素质的有效途径。社区学校的所有班级中,不分课目界限,在每节课前围绕《文明礼貌100题》、《文明伴我行》,社区事、楼组事和身边事,服饰仪容、言谈举止、礼貌常识、行礼常识、“七不”与“七要”等日常行为规范开展教育,做到教材与现实生活结合,文字语言与体态语言结合,现在与未来结合,讲课紧贴日常生活,深受学员欢迎。在社区、校园营造了讲文明话、行文明路、做文明事、做文明人的良好氛围。如今,文明礼仪教育已经在各个居委分校普及推广,此项活动也被评为“浦东新区精神文明工作品牌优秀奖”,被记录到《社会宣传工作和上海市精神文明创建大事记》一书中。

2.结合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每年组织社区“十佳”先进的宣扬。街道每年都要面向辖区开展十个“十佳”的推荐评选表彰宣传活动。通过居民区推荐与街道职能部门提名相结合的形式,评选出十佳党员、志愿者、示范标兵、社区管理者、特色楼组、群众团队、学习型组织、特色文明家庭及文明共建单位。我们以此作为弘扬良好社会风尚的契机,每年通过组建社区“十佳示范标兵”事迹报告团,利用社区学校和居委分校的教育阵地,大力宣扬先进事迹,倡导良好社会风尚,受到社区市民广泛欢迎,使社区上下形成了学习先进典型、倡导良好社会风尚的良好氛围。

3.结合时事政治和思想教育,组建社区党课讲师团。为有效统一社区成员思想认识,街道结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等方面的学习教育,以组建社区党课讲师团的形式,充分利用东方讲坛资源,在社区学校、居委市民分校和社区单位中开展党课系列讲座和时事政治讲座,提高了社区成员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形势的认识,培育市民理论素养、政治素质、大局意识,上下一致,团结奋进,推动了社区建设管理各项工作。

三、强化市民终身学习理念,为构建和谐社区打下扎实基础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方方面面,关系着社会和谐。街道在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中,不断创新教育活动的载体,努力搭建社区教育平台,十分重视市民的终身教育学习理念培育。

1.坚持抓好教育读书节活动,以节兴学和以节促学。街道把每年的第四季度定为“社区教育读书节”。教育读书节一届一个主题,先后开展了“读书、文明、科学”、“添书香、学新知、增才富”等主题活动,通过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书市进社区优惠展销、居民多余书籍文化用品调剂交流、作者与读者零距离交流、我最爱读的一本书推荐、名著影视观摩等读书系列活动,在社区中不断掀起读书求知的热潮。同时在教育读书节中,街道还结合开展了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小区、学习型单位的评比表彰等教育系列活动,吸引了社区不同层次的 2 居民广泛参与。连续多年的读书活动逐步形成求知、求新、读书、评书的社区风情,居民从中感到充实、愉快,同时结交了朋友、和谐了人际关系。

2.坚持一般娱乐活动与教育培训的明显区别,使教育功能更具特色。潍坊社区现在群众性文化体育团队30余种、220余支队伍、l万余居民参与,这些群众文体团队的活动开展,具有群众的自治性、松散性特点。街道在历年的学习型社区创建推进活动中,坚持明显的功能定位教育和社区文化体育团队活动教育授课培训两者的有机结合,由群众文化部门负责对社区文化体育团队的管理和日常辅导培训,教育性授课式的培训内容纳入社区学校、居委市民学校及其他教育部门来开展实施。这样便于疏理协调多头管理、工作交叉、统计口径不一的矛盾,使社区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同时,也保证了群众文化体育团队松而不散、有序活动。

3.坚持在有组织的教育引导中,培育形成自我管理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街道在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中,十分重视市民的终身学习理念培育,同时也十分重视社区中的学习型组织的培育。通过典型示范的引导,社区中涌现了一大批学习型组织和家庭个人。如具有特色的社区统战人士参与的新世纪读书会、知识女性读书沙龙、社区劳模读书会、社区残疾人“不倒翁读书组”等,先后获得了市振兴中华读书委的表彰。社区中的嘉兴大厦除职工、团员青年中有读书学习组织外,在大厦中还成立了企业家经理读书会。目前,社区中学习性的沙龙、读书会等组织大约有近百个,其中每个小区平均有2—3个。各类学习型组织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发挥了读书育人、教育明理的积极效果。

四、社区教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为和谐社区的构建产生了积极作用

1.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形成了。通过潜移默化的社区教育,成员学习、进步、向上蔚然成风,成为社区生活的主旋律。在学习过程中,学员们不仅学到多种知识、技能,而且还陶冶了情操,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习将麻将桌上的人吸引到了课堂中,将电视机前的居民吸引到了课堂中,将孤独在家的老人吸引到了课堂中。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正在逐步形成,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认同感、归属感正在逐步加强,社区的凝聚力也正进一步加强,和谐氛围更浓了。

2.居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通过多年的社区学校教育,参与小区建设的人多了,参与文化艺术表演的人多了,参与“与文明同行”志愿者活动的人多了;家庭中的矛盾少了,居民之间的矛盾少了,教育使居民们形成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社区的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有了他们的支持,则每年都有不断的提高。如今全社区28个小区中27个小区成为市区级文明小区,潍坊社区连续四届被评为市级文明社区。街道的社区教育工作已连续多年被上海市评为“社区教育先进集体”,市“社区教育标兵单位”、“学习型社区创建先进单位”等。社区内好人好事、新风新事层出不穷。

3.居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了。社区学校、市民学校的书法、绘画、舞蹈、健身操、电脑、英语、诗词欣赏、编织等课程,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拥有了充实的生活。如今居委活动室内传出的琅琅书声、广场上翩翩起舞的健硕身影,成了各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至今社区内共成立了百人笛子队、长鼓舞队、泉东扁鼓队、江南丝竹民乐队等200余支文化团队及品牌团队,居民们身心愉悦、健康充实,人文环境有了改善,家庭氛围更加融洽、和谐,居民们在“学中乐”,在“乐中学”,生活丰富多彩,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4.社区人与人的关系更融洽了。社区教育为居民提供了人与人交流的场所和途径,改变了现有居住楼内邻里之间互相禁闭、自顾自、不来往的局面。

让共处于一个小区,原先不认识的人们聚在了一起,加强了沟通、了解;让原来可能有矛盾的人们,通过市民学校而成为了同学,有了沟通与理解,彼此冰释前嫌;让人与人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人与人之间沟通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彼此融洽、和谐。

第三篇: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实现党的执政任务,让人民群众满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去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为了创造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

第四篇:构建和谐社会(本站推荐)

1.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极力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并先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口号。可是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没有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只是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发展、甚至等同于GDP的增长。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长期实行高投入推动和维持的速度型增长路线,使得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付出了极高的增长成本。结果导致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偏差,并逐步积累和暴露出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而这些问题决定了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第一,收入分配失衡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贫富阶层之间的冲突。第二,劳动关系失衡导致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劳资之间的利益冲突。毋需讳言,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我国资金短缺的局面并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们对投资者给予了多方面的保护,这种保护迅速提升了资本所有者的地位,而劳动者的地位却在不同程度地下降,在全球性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背景下,我国的劳动关系在过三十年尤其是近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关系已经处于不和谐状态,劳资之间的冲突正在日益显性化。第三,城乡发展失衡导致的城乡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城乡之间的冲突。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是短期内形成的,也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这种差距因农民工的出现以及由此带来的城乡融洽而显得更加明显。“三农”问题的突出,表明了城乡之间的发展确实处于不协调与不和谐状态,其妨碍的当然不仅仅是乡村的发展,而且必然是包括城市在内的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四,地区发展失衡导致的地区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区之间的冲突。上一届政府推进西部大开发,近两年来国家又开始着重关注东北地区的发展,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概念,这是基于地区发展的失衡或者不和谐而做出的调整努力,它一方面表明了地区差距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这种差距及其带来的不和谐急切需要调整,这是国家发展大局的需要。

第五,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失衡导致的价值观扭曲,以及由此而带来的道德滑坡。如官德、医德、师德的下滑已经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先富起来的群体形象急切需要改善,等等。这些现象表明了在物质文明日益发展并进入繁荣阶段后,精神文明或者与时俱进的新道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却未能够跟上时代步伐,两者亦是处于一种不和谐状态。换言之,新时期的伦理道德与价值取向并未随着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而同步进步。

以上五个问题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2)重要性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我们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任务”。“三大建设”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状态呢?这就是四中全会所提出来的“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即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建设”的任务再加一个和谐社会建设任务。

第二,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借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小康”提法,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邓小平同志赋予“小康”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全面建设小康,就要实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要求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变化,一些人的利益满足了,一些人的利益得不到满足,社会处于激烈的变动之中,不稳定、不和谐的问题很多。在社会变动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政权的安危。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达到人均GDP1000至3000美元的国家的执政党来说,如何处理好社会稳定与和谐,至关重要。

以上便是构建和谐社会必要性与重要性。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五个方面讨论,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这都与和谐分不开。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究竟应该怎么做

第一,维护社会稳定是社会建设的根本前提

社会稳定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前提条件。一个和谐的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稳 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大局总体是稳 定的。但是,由于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也积累了一些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因素,需要我们采取对策,加以妥善解决。胡锦涛同志在党 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强调:“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 础。”由此可见,要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就必须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只有把社会上不安定的因素一个一个解决了,才能营造社会和谐的大氛围,夯实 社会建设的基础。

第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理念

改善民生是社会建 设的重中之重,“民生”是与“国计”密不可分的。民生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直接影响到改革发展全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 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 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但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当前,“上学难”、“就业难”、“养老难”、“看病难”、“购房难”等呼声不绝于耳。这就说明,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和政府在解决民生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但是要解决 的问题还很多,要完成的任务还很艰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第三,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着力实现“五有”目标

“社会体制”是政府社会职能、社会政策、社会治理、社会保障、社会服务、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子系统的构成方式和运作状态。早在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实现“五 有”:第一是,通过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学有所教”。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学有所教”,就必须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第二是,要通过推进劳动就业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实现“劳有所得”。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不仅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劳有所得”息息相关,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第三是,要通过推进养老保障体制改革,实现“老有所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

定的重要保证。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第四是,要通过推进基本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现“病有所医”。健康是人 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基本医疗卫生体制是社会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 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都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所必须的。第五是,要通过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实现“住有所居”。住 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安定,因而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总之,要从根本上改善“五难”等民生问题,就必 须从根本上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同时,也只有将社会体制改革作为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才能真正实现“五有”目标。

第五篇: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重大意义 摘要: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关键词:和谐社会 构建 重大意义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社会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将其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有一种是这样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信仰的人们,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和崇高理想,相互尊重、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形成的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稳定有序、协调运作、共同发展的社会。它应该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也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另外还有一种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良性运行和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的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还有一种比较具体:就我们当前来讲,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还有一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发展、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奠基在三个基础之上,即物质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和谐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利益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于解决好人的利益问题;而政治现代化、民主化,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更为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使社会各种群体的利益和谐共存、协调实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关键;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人的和谐最重要的则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心灵的和谐,也就是深层次的社会精神文化和社会心态的和谐。

1利益均衡——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而在这几个方面中,经济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物质基础性的作用,没有一种和谐的物质生活与经济活动状态,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会丧失其应有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而利益的分配则是物质经济活动的结果或最终形式,这个结果或最终形式将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和带来很多其他方面的影响,并最终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利益的分配提出了要求,而这个要求即利益均衡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2民主政治——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人类的不和谐的根源产生于利益的差别和不平等,但是,通过有效的政治手段抑制这种差别和不平等,就可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基础。因此,要使社会达到和谐的,实际上不是铲除官民、贫富的差别、分野就可以的,而是应该努力构建一种公正合理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治环境,也就是说,人类可以通过发展民主政治,构筑公正合理政治环境,来实现在人的差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和谐相处、各得其所、共荣共存。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运用它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和力量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推动,让不同利益阶层有正当表达利益的渠道,并把他们的诉求和意愿能够整合成综合的意见,在国家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来。故而,从政府的角度来讲,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方面。政府应该对社会政策进行不断审视、调整、修改或补充。因此构建和谐的政治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深层次的社会心态具有和谐内聚力——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状态,不仅表现为个体间、社会群体、社会区域、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和谐,而且表现为人们自我心灵的和谐,也就是社会精神文化和社会心态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核心是社会各种群体的利益和谐共存、协调实现。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并不是没有价值冲突和利益矛盾,而是矛盾和冲突能得到平衡和协调,被妥善限制、解决在非对抗范围内。由此,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中的作用便凸现出来,尤其是人们和谐、健康的心态,则是巩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道德力量。和谐社会构建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社会心态是否和谐只有理顺心态,有了和谐的观念和

心理状态,才有社会阶层、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等方面根本而持久的和谐可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的社会心态形成内聚力,成为每个人的一种道德自觉,成为全社会的重要道德支撑,意义深远而重大。

三 重大意义

作为一个大学生,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在我国的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最后,让我们齐心协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丁业震,利益均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学习,2007,(2).[2]赵骏,财富分布的均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东岳论丛,2006,(11).[3]鲜俐玲,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董服标,和谐心态:和谐社会的基础。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6).

下载构建和谐社会理想社区组织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和谐社会理想社区组织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题目如何构建和谐社会调查时间2013-10/01——11/05调查地点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领队姓名高远刚指导教......

    构建和谐社会

    2006年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如何深入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进一步领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否说目前我国社会还不和谐?为什么说构......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展望美好未来 摘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传统文化始终以一个“和”贯穿其中。千百年来,中华文明虽屡受摧折而不绝,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而......

    构建和谐社会

    电子工程系08应用电子3087307349周阳洋 构建和谐社会 ——诚信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为政的道理,做领导的道理,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言而有信。信,就是诚实不欺,取信于人,为......

    构建和谐社会[最终定稿]

    建设和谐苘山从我做起演讲比赛稿:构建和谐社会企业也需尽一分力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

    在我整理这些年对于各地的调查研究报告,决定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了。深得人心的“和谐”主题,显示了很大的亲和效应和凝聚作用。这次全会向国内外传......

    构建和谐社会[合集]

    学习先进人物事迹 倾心构建和谐社会 常德盛同志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启迪广大党员干部怎样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怎样实现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怎样......

    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四个尊重"的重要政策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