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中的研究方法
音乐与影视学院霍鹏09515398
谈《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
到了什么》中的研究方法
最近浅读了著名学前教育学者刘晶波的著作《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这本书,我对这本书感触很多,并且被书中深入浅出的理论和方法所启发。
在其中第三章讲到了其研究方法,首先第一节是确定研究对象,将范式的概念运用到师幼互动研究中,运用人际互动的范式原理细化了研究对象,将结构范式的师幼互动研究归为师幼关系,将过程范式的师幼互动研究归为师幼互动行为研究。
第二节的标题中说到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一节先说到了关于研究方法选择上的问题,作者根据实际情况排除了测验法、量表法、调查研究等方法,而作者倾向于现场观察法却又有一定的制约。由此我们可以反思出:每一种研究方法并非适用于任何情况;在进行研究前应该充分计划并全面考虑,这样才能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继而介绍了作者采用的人种学的研究方法,它主要包含了确定研究现象、确定研究对象、假设的概括、收集资料、分析、形成研究报告等6个环节。
第三节是人中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也是作者在这一章里着重讲解的一节。首先对于研究对象所采取的方式是抽样,这一部分从理论到实际操作方法过度,包含了三个步骤:明确研究对象的总体、确定样本行为发生的地域范围与行为主体、确定具体师幼互动行为事件。当研究对象确定以后,作者将现场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阐述:观察者的身份界定、观察内容与记录方式和观察时间的安排。这一部分包含了详细的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如:将观察者的身份界定为非参与者,在客观记录师幼互动时还要注意到教师对于部分研究的敏感;记录方法采用了时间取样与时间取样的办法,以5分钟为一个记录时段,并根据具体情况顺延等等。这一节中还讲到了访谈法的运用,作者也详细的讲解了其作用、分两类阐述各类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第四节,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首先将原始资料分为师幼互动行为事件一类和研究过程中突显出的问题与家长、幼儿教师的访谈记录两种类型。然后分四步进行整理:初步整理是补全资料,对资料调整保证其完整、准确;第二步是将其分类,作者将收集来的资料分成大班和小班两部分,并仔细阅读访谈记录进行筛选;第三步是分析资料,旨在整体把握师幼互动行为事件的基础上,寻找适当的分析单位,对其进行概念化处理,并相应地确立起原始观察资料进行下一步细化分析工具与分析框架;第四步是对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并与要研究的问题相结合。
从这一章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敏锐的观察视角,对于我们在研究方法这方面受益匪浅。
第二篇:大班语言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最终版)
大班语言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摘 要:主要就在5~6岁幼儿的语言活动中如何开展良好的师幼互动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在追求教学有效性的驱使下,教师的教学从语言运用到情感激发、从经验交流到绘本阅读、从文学整合到多媒体教学、从讲讲做做到情景再现,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与方法均呈现出丰富立体的景象。然而,“师幼互动”一直是教学有效性的主流话题。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是指在语言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与过程的总和。有效的师幼互动需要教师明确互动的内容,把握准确互动的时机以及有效运用辅助材料。
关键词:大班;语言活动;师幼互动
一、问题的提出
5~6岁的幼儿习得语言的过程基本完成,即这个阶段的幼儿语言发展进入了成人阶段。这时,儿童对语言的运用已不限于眼前的事物。他们已经能够谈论以前发生的事情,也能谈论他们计划要做的一些事情,甚至谈论一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语言教育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求幼儿“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语言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在于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儿童获得语言,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儿童社会话发展历程的一个里程碑,对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儿童语言和社会化行为的发展,也使得儿童社会交往的精神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同时,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作用还在于能够促进幼儿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促进幼儿对于语言学习兴趣的提高。可见,语言教育在学前阶段至关重要。
“师幼互动”是这几年在幼儿教育中提出的一种教育观念,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一种方式。语言教学中,教师同样是在尊重和理解幼儿的基础上开展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鼓励者,师生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幼儿园的师幼互动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它是幼儿园各项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教师内在的教育观念、教育能力和外显的教育手段、教育行为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师幼互动问题历来是在学前教育备受关注的话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又明确指出: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索式的师幼互动关系。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贯彻与实施中,对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的研究已经成为幼教改革中的一大热点。
然而,在我国师幼互动的现状中,我们发现语言活动作为正规的教育活动,需要教师给予幼儿启发、支持和指导;活动过程中需要师幼之间的问答,配合机会更多,所以在语言活动背景下产生的互动频次最多,但是语言活动中互动的发起者更多的却是教师,幼儿在互动中的被动地位比较突出,从互动交往发起的主体来看,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性。并且互动的内容更多是偏重知识与技能的传递和指导,情感性比较缺乏。应当说,师幼互动交往是为了交流沟通。为了促进幼儿在共同协商、平等对话环境中的自主性发展。因此,教师与幼儿互动的内容应是需要积极地探寻以教师与幼儿的平等交流和回应为互动的内容基础。
对于目前在语言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与问题分析,我感到对于教师来说,在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中,对师幼互动的研究和具体行为是极其重要的。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大班全体幼儿
(二)研究方法
1.案例分析法
根据语言活动的案例记录采取的互动策略以及互动效果,分析策略的可行性。
2.文献法
通过查阅资料,对师幼互动的主要类型的研究。
三、大班语言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明确互动的内容
语言活动中的互动内容特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兴趣情感和潜在的教育资源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产生与幼儿交流的内容。在现今的集体教学活动中,互动内容多半只是技能的传递,却忽略了情感的重要性,使得师幼互动的内容非常的不均衡。因此,教师只有心中明确了互动的内容,才能激发出幼儿的互动兴趣,增强互动效果。
1.以“经验”为目的的互动
在语言活动中,以“经验”为目的的互动是建立在幼儿兴趣、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产生的话题与交流的内容,这类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了解并熟知的内容,往往能够激发出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同时,有效的互动能够帮助幼儿拓展并丰富其认知。
【例】:在设计《航天科学家》有功劳的大班语言活动中,幼儿对于“火箭”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对于认识火箭的环节中,幼儿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但是,幼儿对于火箭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火箭的外观,火箭的每个构造有些什么用呢?幼儿纷纷表现出了困惑。于是,我在提炼的环节中,将幼儿看到的每个火箭的部分一一作了介绍,让幼儿明白,火箭起飞之前的每个装置是有什么作用,以及起飞后,各个部位的装置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结合我的介绍,我搜集了火箭起飞至飞向太空后的一些视频,更加便于幼儿了解火箭。如此一来,幼儿的知识经验便得到了提升。
2.以“思维”为目的的互动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是语言活动中师幼互动的重要目标,其主要体现在激发幼儿对交流对象的解读和对交流内容的不断理解上。
【例】:在阅读活动《月亮的味道》中,当讲到小动物们一个一个爬上朋友的背摘月亮时,教师与幼儿发生了如下的对话:
??:它们是怎么变得这么高的?
幼:一个一个叠起来的。
1.情境的感染
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适宜的情境能够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和感染,活化我们教学内容的情景去激励幼儿的学习与活动兴趣。这样做便于教师优化语言教学,也便于在情绪上感染幼儿,为幼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借助教具,创设直觉情境。幻灯、录音、实物等都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恰当地加以应用,可以缩短教材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使幼儿置身其境,为其“知、情、意”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最近发展区”。另外激励性的语言不仅能够使回答者增添自信,更能给予倾听者一个正确回答的范型,鼓?罡?多的幼儿参与到活动中。
【例】:在大班绘本活动《爱盖章的国王》中,教师一开始便搜集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印章,并把导入环节设置成了印章店,这样的情境幼儿一下子便被吸引了。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瞬间爆发。
2.多媒体的感染
情趣化与童趣化的课件设计不仅生动地演绎了语言活动的内容,化解难点也调动了幼儿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思维,让互动的气氛活了起来。
课件的制作首先要分析语言活动的教材,确定哪些环节与内容可以运用课件,其次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的喜好,将活动内容动态化、游戏化,促进幼儿积极地与教师、课件充分互动,提升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多媒体的出现将丰富多彩的图像、生动形象的动画与强烈有效的声响有机整合,以此来呈现学习活动的内容,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刺激了幼儿的视听感官,调动了幼儿多种感官去体验、回应、互动,师幼互动更加生动、有效,互动方式更为多样。
【例】:大班活动《牙齿旅行记》中,将绘本故事制作成了多媒体,其中洋洋的牙齿掉进肚子里以及流出马桶时,教师都添加了一定的声响效果。不仅如此,课件中还穿插了旅行线路小游戏的环节,将原本枯燥的认识食物从食入至排出的整个过程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通过课件巧妙的制作,幼儿的参与度无疑得到了提升。
四、结语
1.每次语言活动教师必须做好详细的记录,对记录不断反思,总结可以形成良好师幼互动的方法。
2.关心幼儿、了解幼儿是展开良好师幼互动的至关重要的步骤。只有教师心中有幼儿,掌握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经验,才能从幼儿的立场出发,建立平等、有效的师幼互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生活动中,教师应是一个观察者,记录并反思,使教师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幼儿。
大班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然而幼儿语言的运用又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实现的。所以教师不仅要设计适合大班幼儿语言学习发展的语言活动,还可以丰富语言区的内容:包括幼儿的阅读绘本、故事中的情境表演,幼儿自带的配图读物或者语言游戏的材料等,吸引幼儿到语言区去游戏,产生同伴交流的语言环境。可以多带幼儿去阅读活动室阅览图书,培养幼儿喜爱看书的习惯,此时教师要注意的是不要以“安静”为由,而把幼儿在看书时的一些喃喃低语的交流的积极性打消。最后,也可以利用每天午睡前给幼儿讲讲故事,帮助幼儿积累一些优美的书面语言。
同时,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大班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够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为孩子提供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为语言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大班的语言教育应继续沿着更符合儿童发展规律,更适合社会人才培养需要的方向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黄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三篇:谈教师权威在师幼互动中负功能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教师是以正向平和方式开启与幼儿的互动,经常给幼儿鼓励、帮助,则会让幼儿觉得自己是被教师尊重的,因此会产生相应的愉快情绪。
教师权威在幼儿园这个较为特殊的教育机构中,发挥作用的基点是教师与幼儿互动行为的发生,无论是其内隐性或外显性,均在师幼互动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幼儿园中的教师权威是指教师基于社会教育制度赋予的教育权力和本人的内在素养、人格魅力而产生的且能为幼儿所认可接受并对幼儿发展产生作用的影响力。从一些专家对互动行为的调查研究表明,由教师开启的互动行为得到幼儿积极响应占事件总量的95.8%,遭幼儿拒绝的占总量的4.2%;而在幼儿开启的互动中,教师采取拒绝取向的比例为33.5%,远远超出幼儿的拒绝取向(其比例仅有4.8%);另外,在幼儿园常有的九类活动中约束纪律占总量的28%,位居第二。由此可见,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王者”,操纵控制绝大部分活动,教师权威使本来就是非对称相倚型的师幼关系更加不平衡。不可否认它对保障高效便捷的教育活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一旦过度就会转化成负功能,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教师权威在师幼互动中负功能的表现(一)导致幼儿“反抗行为”的发生
“反抗行为”是指在要求与多数意见保持一致,维护班级规范的状况下,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和行为。众所周知,教师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进入幼儿世界,遵循的是成人世界的规范,师幼互动的核心是教师按指定的教育计划、教育方案对幼儿实行教育,教师真正关注的是按自己的价值观去打造所谓的“好孩子”,很少能从幼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一次调查问卷中,100名教师有43%认为“管得住幼儿的教师就是成功的教师”。而且,在对教师不满意幼儿的行为调查结果表明,教师不仅仍然把幼儿对自己的尊重看得很重,而且不能容忍幼儿有丝毫混淆控制者与被控制者身份行为的发生。而3~6岁幼儿的主体性意识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当他们所认为的“理所当然行为”突然被禁止时,个体心理产生强烈的反感。而教师面对这种“忤逆”更多的是采用一种强制手段迫使幼儿遵从成人世界的规范,从而达到控制幼儿行为的目的,维护自己的权威形象,使幼儿变得顺从。于是教师的强迫压制与幼儿的反抗行为便产生了师幼之间的相互冲突,造成了师幼关系的紧张。(二)加剧幼儿间“等级差异”的分化
“等级差异”是指一定的群体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而分化成各种层次的子群体后所产生的差异。幼儿由于受入园前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体本来就具有较大的差异,入园后,又因为性格、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与同伴相处能力和教师的喜爱程度的不同,在教师眼中渐渐就形成了“讨人喜欢的”、“调皮的”、“可有可无的”三种等级,所以,“等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从理论上说,它不会阻碍我们的教育,相反,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发现由于权威的存在,教师与那些“讨人喜欢的”幼儿发生互动频率最多,总是有意无意地偏爱他们,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关怀,而对后二者更多的是用权威采取强制手段让他们去服从。“调皮的”会有反抗行为出现,“可有可无的”则更多的是逆来顺受,毫无个性,两种极端表现的出现加剧了“等级差异”的扩大化,这种教育的不公正性也影响了幼儿对教师的信任,这同样是教育不公平在微观领域的表现。
(三)忽视幼儿心理需求的满足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教师是以正向平和方式开启与幼儿的互动,经常给幼儿鼓励、帮助,则会让幼儿觉得自己是被教师尊重的,因此会产生相应的愉快情绪。但在实际互动中,教师与幼儿的行为表现恰恰相反,教师是幼儿心中的绝对权威,控制一切活动,教师让幼儿按自己的指令行事,尽可能避免与教师主观意愿的偏差。最关键的是,教师在互动中经常向幼儿表现出不满、厌恶甚至恼怒、愤恨的情感特征。因此对于处于他律阶段主要依靠成人评价来判断自己的幼儿来说,不仅自己最基本的心理需要无法满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幼儿的被爱感、安全感、被信任感与自尊感被剥夺了,这样助长幼儿的自卑、自我感觉弱小无能等有碍于他们人格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体验。
二、教师权威在师幼互动中负功能的成因
教师权威在师幼互动中负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一)社会文化因素规限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教育史,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简直就是权威式的教育。体制上,学校教育有严格的品级等第,并且依行政官员的等级,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权威。思想上,荀子就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师”的地位非常高。在教师面前,学生不能有主见,只能循师所授之理,乃是教师权威绝对化的表现。即使到了后现代的今天,虽然提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但这种自古就有的幼者卑微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而且,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教学中教师与幼儿行为的主要社会属性就是“控制与服从”。控制一旦过度就会转变为压制,让本来较有积极意义的“活动控制”变成了实质上的“活动压制”,从而形成绝对权威,甚至教师在行使这种绝对权威时自己仍处于一种“应然”状态。在这种关系中,幼儿在理智上或心理上完全处于被动与服从,对教师的话言听计从。于是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封建道德和社会机制使这种不合理的绝对权威具有了合法性,内隐于其中的负功能也就昭然若揭了。(二)教师素养的缺失 “教书育人”这一重要社会角色决定了教师必须拥有高于常人的素养,像对冲动的克制能力、荣辱不惊的心态和道德素养、学识素养都是不可或缺的。不可否定,许多教师是缺乏这些素养的,在教育中容易将权威发展为“绝对权威”,导致教师权威负功能的出现。例如,有些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身感受,将威风发挥得淋漓尽致,追求所谓行为的“效率”和功利的“最大化”。他们去“镇压”幼儿反抗时,不再去对自己的行为做理性的分析,有时甚至失去理性。他们不能从内心深处去关爱幼儿,认为和幼儿说太多的道理是浪费时间,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行为会引起幼儿的消极情绪。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中很多教师安于现状,道德素养的缺乏、知识的欠缺,使得教师面临幼儿的反抗或幼儿对一些问题质疑的尴尬局面时,更多的是选择压制。这种理性的缺乏,自我反思的忽略,压抑了个性,造成了紧张的师幼关系,权威的负功能也就屡见不鲜了。(三)幼儿心理的不成熟
3~6岁幼儿自我评价尚处于萌芽阶段,自我意识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易轻信他人尤其是成人的评价,心理的不成熟致使他们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对教师的盲目崇拜。在互动中,当他们向教师寻求关注或抚慰遭受拒绝或厌烦时,他们会以教师对他们的评价为依据去评价自己。在他们看来,教师说的话具有权威性,教师权威地位勿庸置疑。于是,在失落的同时,他们不会去分析自己错的原因或是否真的错了。相反,是对自己能力期望的下降,怀疑自己,自信心消退了,他们不再大胆地向教师表达需要,也不敢违抗教师指令。他们对教师的权威与其说是服从不如说是无奈的妥协,因为他们并没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而教师可能因为降服幼儿而感到窃喜,继续高高在上地维护权威。而在这种权威的高压下,部分幼儿甚至对教师产生恐惧心理,三年的幼儿园生活让大部分幼儿明白:按老师要求去做的才是好孩子。于是虚荣得到满足的同时个体同一性也被压抑了,创造性与灵性也泯灭了,当今课改中所呼唤生动活泼的教育,发挥幼儿主动性、创造性也等于是海市蜃楼了。
三、教师权威在师幼互动中负功能的解决对策(一)完善职业道德素养,用“爱”树威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为此,教师要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用真挚的爱和信任去教人育人,领悟幼儿的行为,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这样才能拨动幼儿的情弦,叩击幼儿的心扉。这种用爱心建立的权威之树,通过教师不断地辛勤浇灌,是可以常青的。
(二)加强师幼对话,用“公正”强威
对话具有时代精神,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教育领域中的对话教学是指将师生、生生交互对话作为教学的表征与载体的一种教学活动。在师幼互动中,对话可以让师幼关系更加富有人性化。传统的主客体师生关系的认识“导致不平等的权威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的存在”。而对话的师幼关系存在的前提是民主、平等,“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相遇在一起并建立一种人格平等的关系,不是异化的‘工具’或‘手段’”。这种原则的存在不仅没有抛弃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的地位,相反,它能使师幼关系得以重构,这种重构后的关系更具有生命力,更符合人性。教师与幼儿在对话中可以更好地向对方敞开内心世界。在互动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平时在教师心中默默无闻的幼儿实际上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也有心思,往往会告诉别人很多关于自己或自己家庭的事情,很让研究者感到心灵的震撼。试问,如果教师不去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这些幼儿的特点能被发现吗?也许在教师心中他们将永远都是那么的不起眼。因此,公正对待每一名幼儿,不偏不倚,不仅有利于增强权威正功能的发挥,而且也使师幼伦理关系焕发出迷人光彩。
(三)提高专业知识素养,以“才”生威
在教育活动的互动中,很多教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无法回答,因此会出现失落,但如果不及时加以学习反思,势必会加剧权威负功能的恶化程度。另外,现在有些幼儿知识面相当丰富,即使自身的判断力不是很强,但隐约会觉得教师说的内容并不是唯一的或是正确的,这样也会降低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以“才”生威。要通过与幼儿在教学中的对话,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在合作学习中,生成自己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每天都应该对自己一天的活动进行总结,认真分析,再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计划,建立幼儿备忘录,在学习新理论的同时,联系实际,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我们坚信用学识丰富教学,会使自身的权威散发着由内向外恒久弥坚的芬芳。
第四篇: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现状研究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II 引言.....................................................................1
一、问题提出.............................................................1
(一)政策要求..........................................................1
(二)现实问题..........................................................1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1
(一)研究目的..........................................................1
(二)研究意义..........................................................1 1.理论意义............................................................2 2.实践意义............................................................2
三、研究方法.............................................................2
(一)研究对象..........................................................2
(二)研究方法..........................................................2
四、江津城区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分析.........................3
(一)语言活动准备中的师幼互动..........................................3
(二)语言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师幼互动......................................6
(三)活动评价中的师幼互动.............................................10
五、提升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质量策略..........................12
(一)政府文件落实方面:加强文件解读,落实文件内容.....................12
(二)幼儿园方面:为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12
(三)教师方面:提升自身素质,时刻关注幼儿情绪体验.....................12
六、结语................................................................13 注释:..................................................................14 参考文献:..............................................................14 致谢语..................................................................13 附录一: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访谈提纲..........................14 附录二: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观察记录表........................15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现状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城区为例
摘要: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质量是决定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本研究从实际出发,通过对观察法、访谈法等科研方法的运用,立足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通过亲自参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观察记录,总结经验,针对目前重庆市江津区部分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影响师幼互动的教学目标单一;教师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幼儿学习环境被动;教师在活动中运用评价不当等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为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师幼互动
I
II
Patter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ren and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language activities
Class 1 of pre-school education Liu Shifang
Director Tian Xingjiang
Abstract:Patter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ren and kindergarten teachers quality is a key factor of language teaching activities, which determines the efficiency.The 3 ~ 6 years old children'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guide pointed out that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is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and using.Creating free and light-hearte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encouraging children and supporting the children , encouraging them speak out, and getting a positive response in the meantime.This study based on the using of observation method, interview method.By means of participating in kindergarten teaching activities, observation records, sum up experience, in view of the present Chongqing Yongchuan district part of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the kindergarten language influence young interactive teaching target single, teachers' group activity form a single, pas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eachers in activities using the problems such as improper evaluation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kindergarten teacher young interac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activity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Key words: Kindergarten;Language teaching activities;Teacher-children interaction
II
引言
我国幼儿园活动目前基本以五大领域划分,其中语言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幼儿的言语能力是评判幼儿智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学前期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因此这个阶段幼儿的语言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园语言活动的目标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在不断地运用中逐渐增强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幼儿的语言学习效率。由于幼儿具有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无意注意为主等特点,所以良好的师幼互动对幼儿的学习效率起决定性作用。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幼互动是提高活动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幼儿园中,大部分的师幼互动都来自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集体活动。幼儿集体活动时专门的语言教学活动其实是让幼儿学习在不同的语言情境里使用合适的语言和其他人进行交往和交流。教师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通常利用和幼儿的语言互动来实现事先设定好的各级教育目标。良好的师幼互动是实现语言教学活动目标的核心要素。
一、问题提出
(一)政策要求
全美幼教协会曾经指出,一个早期儿童项目开展的适宜性最重要的是体现在成人与儿童的互动上。
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部分也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②
(二)现实问题
学前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在实习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在江津区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存在一些问题,有很多因素制约影响着师幼互动的质量。首先是教师的儿童观,教师在师幼活动中对幼儿没有表现出充分的尊重;然后是教师对活动中师幼互动不够重视,只求生搬硬套力求达到知识层面的目标;再者教师对语言活动准备不充分,没为幼儿提供一个积极互动的环境。
基于该城区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研究者决定展开本研究。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访谈以及对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参与,探寻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因素,探讨提升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质量策略。
(二)研究意义页
K:我的小手最漂亮 T:好,我请田宗瑞来说说 K3:妈妈给我吃米饭
T:田宗瑞说诗歌里说我饿了妈妈给我吃米饭对不对? K:(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
T:田宗瑞小朋友说得是不对的,诗歌里是说我饿了,妈妈给我吃香甜的蛋糕,还有挺脆的麻花。那我冷了,妈妈给我干嘛呀?
K:妈妈给我穿上厚厚的棉袄。
T:对,我冷了妈妈给我穿上厚厚的棉袄。妈妈是爱我们的,我们饿了妈妈给我们吃香甜的蛋糕和挺脆的麻花,我们冷了妈妈给我们穿厚厚的棉袄,那我们应该怎样来爱妈妈呢?
K4:我要在家帮助妈妈洗衣服 K5:我也要帮妈妈洗衣服 K6:我还要给妈妈做好吃的
T:好了,宝贝们都说得很对,其实啊,我们现在听妈妈的话就是对妈妈最好的爱,我们要听妈妈的话,宝贝儿们,我们要怎样才算是爱妈妈呀?
K:听妈妈的话
T:嗯,对,要听妈妈的话,早上妈妈叫起床我们就要起床,要好好吃饭。那我们再一起来听听今天的诗歌。(放音乐,配乐朗诵)
T:好了宝贝们,听老师的律动。(老师走到钢琴旁边开始弹休息的旋律,幼儿趴在桌子上休息)
附原文
妈妈的心,一定很大很大,不然怎么会把我全装下;我饿了,妈妈给我香甜的蛋糕,还有挺脆的麻花;我冷了,妈妈给我穿上厚厚的棉袄,我露出了红红的脸颊;我在想,我的心也要向妈妈那页
师幼互动在于教师明确地知道幼儿已获得和即将要达到的社会经验,根据幼儿的水平和需求设置互动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又较强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入职后应该通过园内培训、观摩优秀教师上课、参加园外培训等方式增强知识体系,提高准备、目标制定、实施语言教学活动和评价的能力。幼儿园应为教师争取更多的在园培训机会,以达到提升教师自身综合能力的目的。教师的素质提升不光体现在教学能力的提升上,还在与幼儿、同事、家长、社会的沟通上得以体现。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一个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师幼互动的频率。对于幼儿来说,参与活动的情绪氛围是积极还是消极都决定于教师对活动的把握和设计,一个权威型的幼儿教师和一个民主型的幼儿教师在组织活动的形式和课堂氛围上有着重大的区别,活动氛围决定幼儿情绪氛围,教师控制好课堂氛围和幼儿的情绪氛围就更有利于高效的师幼互动的发生。
时刻关注幼儿。关注幼儿的情绪体验,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兴趣、需要,设计师幼互动的内容(提问、小结等),运用语言、肢体、表情等激发幼儿互动关注幼儿作为学习者的需要,在语言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宽松的环境、丰富的材料、合理的空间布局、充足的探索和质疑时间,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发起互动的空间和时间,并在一系列的师幼互动中实现语言教学活动的目标。
在进行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首先,民主性。教师在组织语言活动的过程中,要做到当幼儿的忠实听众,注意倾听幼儿的想法,要鼓励幼儿,让幼儿想说、敢说,只有给了幼儿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才能调动幼儿跟老师互动的积极性,只有足够关注幼儿,与幼儿一起讨论、商量、决定,才会创造良好的师幼互动。
其次,互动性。目前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大多数由幼儿教师发起,幼儿被动呼应,这里的互动性强调的师幼互动不仅仅是教师主动发起,还应该鼓励幼儿主动发起互动。幼儿只有真正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才会活得经验。
然后,互为主体性。教师和幼儿作为教师与幼儿作为数学活动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主体,他们在活动中是平等交往的主体。教师与幼儿通过活动教学体现出这种互为主体性,教师必须承认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幼儿看成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一个有不同想法的存在,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性。
共12 页
致谢语
最后的青春时光和学生时代就是大学,直到今天,仍然记得
第五篇:主题背景下小班幼儿音乐活动中师幼互动有效性的研究
主题背景下小班幼儿音乐活动中师幼互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
研究报告
作者: 童的梦艺术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10年6月28日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所谓师幼互动是指发生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和过程的综合,它反映的是积极和消极的不同状态。幼儿音乐活动,主要包括歌舞活动、打击乐活动、音乐欣赏活动及音乐游戏活动等。
有关师幼互动,《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第四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明确指出“教育方法运用要恰当、灵活、多样,充分体现儿童是教育过程的主体的原则,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然而,综观目前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师幼互动总体上却是一种教师对幼儿实施高控制和高约束,幼儿对教师采取高服从和高依赖的非对称相倚性互动。长期以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和实施音乐活动时,一直都处于主体地位,特别是节奏乐教学,都是模仿和练习为主,关注的是“教什么?”忽略幼儿“需要什么”,难以激发每个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幼儿往往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活动和教师。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有必要改变教师的权威影响,改善师幼之间生硬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创设平等和谐的教育活动氛围和环境,使幼儿从过去的被动接受的客体转变为主动参与,积极认同和进行创造的活动主体,充分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学习兴趣,同时形成平等、积极、活跃的师幼互动的关系。
国内外研究者也普遍认同,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事务性关系,而是具有明显的情感性特征,并经研究证实,良好的师幼关系对于儿童安全感、自信心、对事物的积极探索的态度形成是必不可少的良方。而且幼儿所经历的师幼关系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发展,甚至预先决定了幼儿在入学前三年的适应能力与行为,所以不论是在音乐活动中,还是在其它的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对于儿童能力、情感、行为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儿童成长的有利因素。
查阅相关的情报资料,发现音乐活动中有关师幼互动的理论较多,实际可操作的研究比较少,而且单独针对音乐活动的更少,因此有必要在音乐活动中进行深入地研究。望能帮助教师了解目前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同时更新园内教师对于音乐活动的教育观念,促使活动中师幼之间产生良好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