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二五计划与人民生活
十二五计划与人民生活
——对国家十二五计划的认识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是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认为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重大会议内容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与时俱进、时刻跟党走的重要表现。下面我谈谈我对于“十二五计划”的认识: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是胜利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判断。“十一五”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强大力量,充分表明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表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极端重要性。这一切,必将极大地激发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格外引人注目。全会提出的制定“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中,都突出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方面的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充分表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意义十分重大。
下一个五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的关键五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对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
五中全会对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具有决策性的意义,“十二五”更是关键的一程。只有把握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然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面临的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核心任务,要推进我国工业化的关节点,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我们关注经济发展方式,为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和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整体转型。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最重大的任务。我们知道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一些专家认为,“十一五”期间,党和国家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背景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大幅提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高度重视民生、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取得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胜利。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完成这个目标,目前已经“赛程过半”,“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十二五”深切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在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改善环境、分配合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历史转型。“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四个更加”强调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二篇:第八章人民生活
第八章 人民生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1986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54元。1990年为682元。200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811.96元,城镇居民抽样调查人均可支配收入 2354.2元。2005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600.5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4872.5 元。
第一节 农牧民生活
1986年以后,由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机械化程度提高,从事传统农牧业的劳动力减少,剩余劳动力增多,青年男女出外打工从事非农生产的人数逐年增加。加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多种经营迅速发展,农牧民的经济收入逐年增加,生活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发展。
收入不断增加1986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54元,1995年为883元。十年间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9.45%,1996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972元。2005年为2600.5元,后十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6.75%,增长幅度比1996年平均高出6.67个百分点。是1986年的5.73倍。
农牧民增加收入的主要原因除了国家的各项富民政策因素外,增收的主要渠道有:农业区根据市场需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发展舍饲畜牧业,大搞牛羊育肥创收;大搞多种经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收入;外出务工、跑运输、经商增加收入。牧业区大力调整畜群结构,增加牲畜出栏,提高商品率增加收入;南部三乡牧民依靠出售草山虫草资源,短期暴富。除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畜产品价格的提高,尤其是肉类价格的逐年提升,也是牧民增加收入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区域之间的差异和农牧民自身条件的不同,农户之间的收入增长也很不平衡。从事多种经营、家庭副业、务工、务商、采挖虫草,所得收入水平一般都比纯务农的农户要高;外出经商、跑运输的农户收入水平较高,生活大都比较富裕;外出务工,且有一技之长的农户收入高于普通务工人员;经营单一农业,家庭副业不具规模的农户,收入水平较低,生活不富裕,其中一部分农户只能维持温饱;一些自身素质较差的农户收入水平极低,甚至难以维持温饱。
据县统计局抽样调查统计,2000年样本户农户人均年总收入为2120 元,其收入结构是:劳动者的报酬收入为648元,家庭经营收
入983元,其他收入 489元,家庭经营收入占主要地位,为46%。2005年,全县8个乡镇8890户农(牧)民样本户中农户人均年总收入为2780元。其收入结构是工资收入(劳动报酬)1290元,占46.4%。家庭经营收入720元,占25.9 %,转移性收入300元,占10.8 %,其他收入470元,占16.9%。转移性收入中,非常住人口寄回和带回的收入为140元,占转移性收入300元的46.7%。
购买力增强,消费结构多样化随着农牧民收入的逐年增加,购买力不断增强,物质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1986年,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额为398元,1995年为1200元,2005年为2780元,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额1986—1995年年均增长27.9%,1995—2005年年均增长30.5%。
另外,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额提高后,消费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据农牧业抽样调查统计,2005年,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00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300元,占46.4%;衣着消费支出500元,占17.8 %;居住消费支出300元,占12.7%;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200元,占7.1%;医疗保健消费支出80 元,占2.8%;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300元,占10.7%;文教娱乐和其他商品支出120元,占4.2%。
食品质量明显提高1986年,兴海县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有3 乡1 镇32村104社,人口2.7万人。1986年农村人口人均口粮468斤。农牧民的饮食主要以面粉、食油、肉类、蔬菜为主。普通农户衣着基本能达到保暖有余,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劳动时穿着褴褛的也不少见。不过逢年过节或外出上街时穿着也比较好,常年穿着褴褛的为极少数。农村住宅大部分是土木结构的平房。据不完全统计,41.7 %的农户每家都有一辆自行车,家用电器除收音机比较普遍外,其它都比较稀少,个别家庭有黑白电视机。
1990年后,农牧民的饮食消费水平有所变化,日常生活中禽蛋、肉的份量增加,衣服、住房水平也有相应的提高。根据县统计局抽样调查资料,到1995年全县农村平均每4户有自行车3辆,摩托车1辆,缝纫机2 架,电视机3 台。1995至2005年期间,农牧民的消费格局有大的变化。饮食方面,农业区以面粉为主食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副食品比例上升,面食比例下降,吃荤菜的多了,油水逐年丰厚了起来。牧区以肉食、糌粑为主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增加了小麦粉、蔬菜及其他副食品的比例。衣着水平提高很快,农牧区青年男女追求时尚衣着,普通农牧户家庭每年都能添置一些新衣、新鞋,少男少女在节日期间的穿着与城镇居民相比,几乎没有差异。即使一些贫困户、特困户,由于多年来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送温暖活动,救灾扶贫,干部职工捐赠的衣服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因此,贫困户、特困户衣着水平提高也很快。
生活方式明显变化。80年代初,由于物资匮乏,群众生活困难,人们除了逢年过节备办一些数量有限的肉、蛋等食品外,日常生活以解决温饱为主,十分简单。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繁荣,商品丰富,富裕起来的群众再也不用为一日三餐的主、副食供应发愁,代之而起的是:吃的讲营养,用的讲美观,穿的讲时尚,住的讲宽敞,行的讲便捷。过去,休闲消费对于普遍百姓来说,不仅遥远,而且陌生,现在,休闲消费成为时尚。
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村的住房建设发展很快,新建、翻新房屋的相当普遍,且新建的房屋相当一部分是砖木结构,为数不多的富裕户开始新建砖混结构的平房或楼房。1990年人均居住面积14.4平方米,2005年人均居住面积16.2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1.8平方米。到 2000年,牧业区2170户牧民全部实现了定居,平均每户有3-5间定居房。至2005年,百分之六十的农户家庭都有彩色电视机,冰箱也进入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百分之三十的农牧户至少有一辆摩托车。这一时期,农民消费结构中突出的变化是:建房多,居住消费明显上升;子女教育消费支出比例大,一些农家子女考上大学后,难于负担供学费用,往往需要借债;农村娶媳妇,财礼负担沉重,有些多男儿的家庭,为给儿子娶亲,耗尽所有积蓄。
新农合的落实,看病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2005年全县实施新型合作医疗,参加合作医疗的达9721户,占应参加户10289户的94.4%,参加人口45217人,占应参加53216人的84.96%。2005年给8726人(次)报销合作医疗住院医药费1396.2万元。
生活环境明显改观至2005年,农村85%的村通了电,70%以上的村通了路。50%以上村通了电话,移动网络覆盖率达71.2%以上。全县8个乡(镇)陆续建成广播电视站,安装5620套“村村通”卫星地面接收设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42%。农牧民能看上清晰的电视。
1986-2005年农牧民人均收入情况
据县农牧和科技局统计数据显示:
1986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54元,199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82元,比1986年增长50.22%;
1995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83元,比1990年增长29.47%; 200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811元,比1995年增长105.1%; 2005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比2000年增长43.57%。
兴海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抽样调查生活消费支出统计表
第三篇:人民生活报告
人民生活报告
一、2005年人民生活基本情况
过去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工作方针,锐意创新,扎实工作,确保了为民所办的实事目标及经济社会各项指标的完成,城市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一)农村工作取得成效,农民生活有所改善
首先,落实了省委省政府关于从2005年起免交农业税的政策,农民得到实惠,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35元,同比增长11.6%。同时,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共发放良种直接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种粮农民收购补贴296.6万元。在财政资金的投向上向农村倾斜,全年投入农村资金共3.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1%,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生态经济示范村建设2005年全面开工,完成投资10746万元。养殖小区建设发放贷款40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户均1500元。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34个村,投入财政扶持资金1133.4万元; 449个贫困村共安排财政扶贫项目313个,投入扶贫资金1262万元。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带动了种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第三,解决了农村5.98万人的饮水困难;完成小水池建设10141户,10181口,新增蓄水容积26.7万立方,新增灌溉面积12513亩;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事”目标。
(二)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环境及条件进一步改善
首先,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28元,增长10.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7,比上年略有上升。消费需求不断扩大,住房、娱乐用品、汽车等消费热点增长较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达201.84亿元。
其次,开展了“为民办实事、满意到万家”环境综合整治十件利民工程,按照“一排、二降、三畅、四增”的要求,共梳理出人民群众亟需办理的实事3786件并全部完成。
第三,旧城改造取得明显成效,解决了一些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出行难、入厕难、停车难等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开工120万平方米,竣工80万平方米。完成了一批道路改扩建工程,一些中心集镇基础设施、城镇面貌有了新的改观。加强“城中村”整治,重点清查了城郊结合部的脏、乱、差现象。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荣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第四,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三级标准,全年达到优、良的频率为94%。地面水水质达标率为94.44%,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8.18%。城区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进一步下降,“南明河三年变清”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三)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价格监测机制更加完善
首先,全年物价总水平基本保持平稳运行态势。8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中,呈2升6降之势,其中居住类上升5.8%,食品类上升2.3%;在价格下降的6大类中,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1.4%,衣着类下降0.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类和烟酒及其用品类均下降0.1%。居住类价格高居不下,且涨幅高于上年2.7个百分点,是拉动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原因。其次,对化肥等农资价格、教育收费、药品价格、医疗收费等进行专项检查,共查出违规金额2498万元,退还用户1,114万元,罚款8.56万元,没收违法所得63.21万元,上交财政63.43万元。遏制了乱涨价乱收费行为。制定了《贵阳市物价局关于开展反价格欺诈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了明码标价检查和反价格欺诈检查
工作。对部分商场虚构原价、误导消费者、利用不实广告诱导消费者、标价不实和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和罚款处理。
(四)社保工作力度加大,劳动就业工作成绩显著
首先,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4700万元,解困资金2200万元。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8万人,扩面净增2.6万人, 发放养老金9.45亿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9.85万人,扩面净增1.12万人,失业保险金支出2000万元,涉及失业人员5000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3.5万人(含离退休人员17.5万人),扩面净增12.6万人。
其次,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各区、县(市)政府和相关工作部门组成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领导。目前全市已有4500名农村特困群众享受了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带来的实惠,市、区两级财政安排各种救助资金4500万元,城市低保对象人均补差标准从年初的85元上升为86元,改善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第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已步入全面推进的良性发展阶段,将符合条件的11万余名城乡居民全部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发放城乡低保金约9200 万元。城市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农村建立了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制度,78个乡镇的农村五保对象按照每年不低于800元的现金供养标准落实,平均供养标准从去年的897元/年上升到今年的983元/年,确保了全市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第四,新增就业岗位4.25万个,实现城乡统筹就业6.7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就业2.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万人(“4050”人员就业0.34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2.1万人。全市城乡统筹培训
4.7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培训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7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1.88万人。
二、2006年人民生活展望
2006年我市在人民生活方面提出的相关预期目标是:力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5%的控制内;确保城乡环境与生态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市人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2006年我市将全面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预计投入涉农资金12亿元,主要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完成鱼简河水库大坝枢纽工程收尾工作;抓好病险水库治理;继续开展生态示范村建设工作;加强气象预警,建全防雹、防洪、防旱、防涝、防秋风、防病虫害的应急预案机制;继续新建“万户小水池工程”;建成7万口沼气池;继续实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解决2.95万人饮水困难,建成3万户小水池。
其次,对全市18个贫困乡(镇)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安排农民适用技术培训20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6500人,颁证5000人;实施非农技能培训2.5万人,转移就业2万人,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达到3410元。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市农村现有农民。
第三,完成845个自然村通广播和1597个自然村通电视工程;完成1000公里农村道路改造和500公里村寨串户路硬化建设;改造9个乡(镇)卫生院;建好80个村级综合楼(党员活动室、宣传文化室、卫生室、计生室)。
(二)搞好环境与生态建设,进一步改善人居生活条件
首先,新增绿地30万平方米;在两城区创建15个绿色社区。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各区、市、县和各企业不得超标排放污染物。依法加强排污许可证的申报、发放和监督管理;积极支持市公交公司做好汽车燃油改燃气工作,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其次,加强敏感区域和水资源尤其是饮用水源安全工作,抓好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北郊水厂等城市重点饮用水源地及各区市县饮用水源地周边污染源整治和生态综合建设。继续抓好南明河长治久清工作,强化南明河三年变清长效管理机制,坚决制止沿岸各污染源单位超标排放。
第三,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云岩、南明、小河三个中心城区继续开展以降低噪声、饮食油烟为中心的“两降”工作的基础上,把花溪、乌当、白云三个区纳入重点整治区域,集中开展噪声、餐饮油烟整治。进一步推进全市工业污染源达标工作,全市工业污染源单位达标率达95%。加强对全市固体废物、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源的监督管理工作。在全市探索建立企业环保信用等级评定制度。
(三)加强价格监测工作,保障人民生活权益
首先,完善教育、医疗、环保、防疫等公益性服务收费管理体制,将教育收费、医疗服务价格、药品虚高价格、物业服务收费、就业和再就业收费、重要公用事业价格等热点问题作为全年物价工作的重点,加强监督检查。完善中小学教育收费“一费制”,认真核定公墓价格,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
其次,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充分考虑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城镇下岗职工较多,就业形势严峻,大多数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等实际情况,在调整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公用事业价格时,妥善把握好出台的时机和力度,做好疏导矛盾的各项工作。清理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农村中小学收费,农村医疗收费,农民建房收费,饲养、屠宰、销售环节的收费等。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管调控,抑制农资价格过度上涨。
第三,推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逐步建立危险废弃物、医疗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制定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收费政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对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及与其相关联的服务性收费、培训收费进行清理,切实减轻社会负担,全面推行收费公示制度,规范收费行为。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与再就业
首先,按照“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任务,落实“弱者有所助,困者有所济”,完善救助配套措施,加大救助工作力度,落实各项救助工作。一是要规范城乡低保救助制度,加快实现城乡一体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适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二是要加大医疗、教育救助力度,推动教育救助、医疗救助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三是要抓好农村五保供养及农村敬老院的建设和规范管理工作。
其次,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研究出台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参加养老、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落实农村低保政策。开展清理非法职介和拖欠民工工资专项检查,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启动贵阳市劳动保障信息系统金保三期工程建设,提升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力度,协调指导区(市、县)建立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安全运行。
第三,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确保全市新增就业岗位3.8万个,实现城乡统筹就业6.4万人,城乡统筹培训4.4万人。积极稳妥地推进下岗与失业并轨工作,认真组织安排好滞留中心的下岗职工出中心。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加大鉴定力度,提高颁证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第四篇:形势与政策十二五计划
节能减排引领时尚新生活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过分追求发展所带来的满足和发展的速度而忽视或淡薄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致使在极大满足自身物欲的同时,也给自身未来的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越来越明显,直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如温室效应的出现、水污染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问题都归于人们对发展的片面理解,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忍而解,忽视了环境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与不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紧密相连。不及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现有的资源就很可能支撑不住,环境就很可能容纳不下,经济“又好又快、好字优先”的发展也就难以为继。此外,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上的压力,也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控制污染物排放。
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中国将采取四项措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并在低碳能源上实施多项措施。另外,中国将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监测和分解考核体系,切实保障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2009 年11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 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要做到节能减排,就要从小事做起,人人动起手来,创建美好的家园。我提出以下几点可行的建议:
一、节约电能。要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灯泡。据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四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除了电灯,在使用其它电器方面也要注意,尽量选择低消耗节能产品,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冰箱则让它处于无霜状态。夏季天气不算十分炎热时,最好用扇子或电风扇代替空调。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26℃左右就行了。
二、节约水资源。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淘米水则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筷。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餐巾纸擦干净,洗起来节水有方便,还可以少用洗洁精,减少水污染。
三、节约用纸。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据统计,回收一吨废纸能产生800千克的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
四、减少废气排放。交通废气和工业废气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工厂里的燃烧垃圾、生产商品等而产生的大量滚滚的浓烟弥漫在城市里。他们应该把废气经过加工和过滤,再排放出来就可以减少污染。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氧气,所以我们要大量的种树,尤其是在公路旁。
五、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一次性物品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等,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尽量做到“变废为宝”。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地球。人类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创业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能源赖以生存,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人预言,人类最终是毁灭在自己创造的文明中。“资源短缺”已成为广大群众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现在不加以考虑对策,未来人类就没有出路,总有一天能源会被我们用尽,人类就无法生存。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让我们行动起来,节能减排,挽救地球家园的命运,维护人类的一个继续生存的未来。
第五篇:山东沿海地区民间器物与人民生活
山东沿海地区民间器物与人民生活
中国古代器物制造可谓历史悠久,器物传承的文化博大精深,闪烁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灿烂火花。从山顶洞人红色饰物透出中华人类最早的审美创造意识开始,追随着中华数千年文明史的脚印,我们不觉的感叹祖先的创造智慧和制作技术。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信息和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大门,有多少的传统器物已经或者将要消逝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书本上的文字。作为历史系的学生,我深感保存民间传统器物、展现器物精神的重要性,探访老人,寻找器物,用文字记录我眼中的“历史”。
古话说“民以食为天”,古老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早在七八千年以前就发现水稻和粟麦,同样也发明了磨,来分离加工谷物,磨起初称硙,汉代才叫做磨。我们所说的磨一般指圆形石磨,分上下两扇,两扇都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大石块所雕凿成的扁圆柱形,下扇中间有一短的立轴,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下扇固定,上扇才能绕轴转动。同时,两扇的接触面有一个空膛,叫做“磨膛”。膛的外周还有此起彼伏的磨齿,上磨还留有磨眼。因为需要铁,所以在铁器尚未出现的时代是不可能有石磨出现的。
从春秋中后期到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为磨的发明创造了条件。《三辅旧事》记载:“太上皇不乐关中,(汉)高祖徙丰沛屠儿、沽酒卖饼商人”。它至少说明在战国时期有了面食,也就是说出现了磨。秦汉时期,由于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生产力的发展,手推磨不能满足人口发展和粮食加工的需要,畜力磨出现了。它保证了粮食加工和城市人口的生活需要,为秦都咸阳和西汉长安那样的世界大都市创造了条件。公元前后,由于长江以南地区得到开发,为满足稻米加工的需要,又产生了水磨,节省了人力畜力。水磨的发明,成为手工业史上的革新,同时也带来技术发展,水排、水车相继发明。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工厂已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分离谷物、加工面粉。但是,生活在农村的奶奶仍是沿用传统的方法,用自家的石磨磨辗,因为奶奶坚信这样磨出来的面粉更营养更香。奶奶和我讲到在农村,石磨的地位同粮仓一样尊贵。过去如果某一家能置办起一架石磨,那是很了不起的事,谁家姑娘陪嫁或婆家彩礼中要是能有一架石磨,更是值得炫耀的。可见,磨与粮食的亲密接触让磨与丰产紧密相连,磨能生产出巨大的财富。由于石磨与丰产的密切关系,石磨最广泛的象征意义便是生殖崇拜的神圣表征,成为生殖崇拜的特有符号。这种象征最早见于伏羲女娲兄妹结婚造人的神话中,唐代学者李冗在《独异志》中,叙述了此事,在后世的流传中,就增加了“滚石磨”的情节。相传盘古开天辟地,造完桐柏大山以后,就在盘古山休息了。后来天地间洪水泛滥,人类毁灭,盘古兄妹靠石狮子的搭救,才得以生存。兄妹俩补好了天上的破洞,又滚石磨结为夫妻,天底下才有了人烟。同样,对磨的崇拜从现在对磨的禁忌中也可看到一些遗迹,农村建房最忌讳建在坟地和磨道,农村广泛地认为,碾道是青龙,磨道是白虎,如果把房屋建在这样的地点,房主一定不祥,家里定会有人死伤。另外,磨的不停运转常用来象征宇宙运转、世界运转、以及危险的旋涡等,而周而复始的拉磨工作正是辛苦劳作的代名词,勤劳质朴的中国人相信只要肯于流下付出,就会有收获。总之,石磨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开启了人类灵感之门,让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更为人类文化涂上了多彩的一笔。
辛勤的劳作固然能保证人们的生活需要,但是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社会,面对天灾人祸,人们是那样子的渺小和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人们也需要消遣生活、排解抑郁。慢慢的,人们发现一种可以让身体暂时愉悦的“好东西”,那就是烟草。
据查阅,烟草属于茄科,原产美洲,由早期到达美洲的欧洲人传回欧洲,以后又传到东方。传入中国的时间,据各种史籍记载,约在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初。传入中国的路线,据吴晗先生考证,共有三条:一条是从菲律宾传至福建、广东地区,然后向北传播;另一条是从日本传到朝鲜,再从朝鲜传到我国东北地区;再一条是由南洋群岛传入广东沿海。有的学者认为,最早从国外传入烟草的是明朝万历初年的福建水手。他们从菲律宾带回烟草的种子,再南传至广东,北传至江、浙一带。明末名医张介宾在1624年写成的医学著作《景岳全书》中,最先记载了烟草传入的情况:“烟草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皆种植之矣。”但是具体的时间还有待考证。中国人开始广泛的吸食烟草起源于鸦片战争以后,上致达官贵人,下到贫民百姓都吸食鸦片,富者倾家荡产、贫者卖妻鬻子。更可气的是,士兵也吸食鸦片,导致战斗力下降,国门打开,沦为列强的俘虏。国越贫,民越衰,近代中国陷入恶性因果循环的怪圈子。
已经废弃的公社旧址仍然是村子里爷爷们的聚居地,听爷爷们讲他们的小时候看到老人很儒雅地拿起水烟壶,放入细长、均匀而又柔软的烟丝,又仔细捏压几下,用一根小木棍点燃,深吸两口之后,在火光和水声中,一团白烟袅袅,一阵香气弥漫,享受一种极舒爽的感觉,似乎在享受一种有声有色的艺术,完全没有抽纸烟的呛人气味,爷爷说由于水烟的湿度大,油性烟叶的燃烧是很不充分的,加之水的过滤,所释放出来的“烟雾”没有纸烟造成的污染。一位90多岁的赤脚大夫也是水烟的爱好者,他告诉我,水烟吸食过程中的燃烧是一种快速的不充分燃烧,烟草及药物中的挥发油等芳香类物质是作用于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有效成分,经过水烟壶的过滤,有害物质(尼古丁等)的含量减少。在传统中医疗法中,就有一种止咳化痰的“烟疗法”。
后来,又有了旱烟。旱烟是与水烟相对应的,现在的农村还有许多老人吸食。农村人抽的是自家产的烟叶,种的时候,上一些牛粪、驴粪之类的肥料,烟叶长成了,采摘下来,几个叶子一捆,凉晒干,不需要其他加工和炮制,等吃的时候,用手把干烟叶揉碎。吃烟不说档次,说“软硬”,烟的软硬不是物质的柔软与坚硬,是吃烟人对烟的一种感觉,或者说是烟的某种含量对人感官的一种刺激。烟一上口,就能感觉出来硬烟有点呛,软烟不呛,过于软的烟还带点草腥气。抽旱烟也有专用的烟枪,烟锅由烟锅头、烟锅杆、烟锅嘴三部分构成,头一般是圆形,铜质或铁质,耐火。这是装烟叶的地方,锅壁不薄不厚,装的烟叶不多不少。锅头上带一个脖子,与锅头连与一体,脖子内部有细通道,通着锅内壁底。烟锅杆为木质,有长有短,内部有烟道,一头接烟锅头,一头接烟过嘴。烟锅嘴有玉石的、有玛瑙的,做工精致。
烟草有一定的作用,它的茎叶碾碎可以作为杀虫的药剂,同时吸闻烟可以起到轻度的麻醉作用,缓解神经紧张的压力,使之得到暂时的休息和松弛,起到醒脑、提神的作用。但是一般而言,吸食旱烟成了国人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方式。手持一杆旱烟枪吧嗒吧嗒吸上一气,着吸烟人的神态真是饭后一袋烟快活似神仙。
但是,过度吸烟就会有害身体健康。可以说,烟是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其价值。否则,害人害己。
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沉淀着文化的烙印。它既反映了劳苦人民的逆来顺受的无奈,也反映了劳苦人民在面对不可抗力的时候的娱乐精神。
中国民间器物可以说数不胜数,每一件器物都是人民的智慧的结晶,都反映了它的文化意蕴和精神寄托,因此我们要竭力保存传承民间器物。
历设学院09级历史一班马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