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公共交通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2 06:5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津市公共交通发展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津市公共交通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篇:天津市公共交通发展对策研究

天津市公共交通发展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Tianjin Public Traffic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中文摘要

城市交通是世界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交通拥堵问题是国内外大城市的一个通病。城市交通拥挤,不仅会直接增加城市出行的经济费用,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社会福利损失,影响城市功能和作用的发挥。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是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中的战略问题,在城市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交通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人口密度大、道路里程少、路网不完善、车辆增长快以及自行车交通大量存在、混行交通严重等问题,在短时期难以得到根本改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的现状分析,研究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在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统计资料,运用公共经济学的原理研究最有效的道路利用水平,通过研究分析道路拥挤成本和道路拥挤定价的理论,确定了公交优先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管理措施的理论依据,论述了在我国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必要性。鉴于天津市在交通方面面临的巨大压力,本文从车辆发展、流量分布、路网建设、停车状况、公共交通、交通管理六个方面实地调研,收集资料,对比分析了天津市交通问题现状。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几种途径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完善路网结构、协调城市开发布局与交通发展、完善公交优先交通政策、交通管理现代化、治理城市停车问题等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途径进行了定量分析,为确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供了理论依据,借鉴国内外大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的经验,提出了缓解天津市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交通拥挤成本发展对策

ABSTRACT

Urban traffic,especially traffic jam,is a common problem of world big cities.The urban traffic jam not only direct increase the urban outgoing cost , but also bring many social welfare losses,such as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which affect the urbanfunctionaldevelopment.Solvingtheurbantrafficproblemisastrategic problemrelatedwithurbaneconomy,societyandenvironment,whichplaysan importantroleinurbandevelopment.Thetrafficprobleminourcountryismore complicated,the large population,short roadway mileage,incomplete road net ,fast car increase , existence of bikes and mixed traffic can not be changed thoroughly in a short term.Throughanalyzingthepresentpublictrafficsituationdomesticandabroad, study and solve the urban traffic problem in our country.After spot investigation, analyzestatisticdata,researchesthemosteffectiveroadutilizationbycommon economictheoryandanalyzeroadcongestioncostandpricing,itconfirmsa theoretical gist that public traffic is the effective measure to solve traffic problems.Also it states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the public traffic as main body in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Considering the great traffic stress in Tianjin,this thesis researches the current trafficsituationonspotandcollects

andanalyzesinformationfromsixaspects, vehicledevelopment,volumedistribution,roadnetconstruction,parking situation,public traffic and traffic

management.It set up administrative level for several methods of solving the urban traffic

problem,and used the administrative levelanalysismethodtomakerationanalysisforperfectroadnetconstruction, coordinate urban development,traffic development,perfect public traffic priority policy,traffic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governing the parking problem.After analyses the several methods of solving the urban traffic problem , this thesis definite the theoretical base of develop the public traffic.It uses public traffic development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for reference and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of relax traffic jam in Tianjin.Key words: public traffic,congestion cost,development countermeasu

第一章引言

城市交通问题是世界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需求日益增加,公路特别是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交通环境恶化以及能源短缺等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承受着不断恶化的交通环境的困扰,交通问题成为城市发展首要问题。近年来,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我国城市的经济贸易和社会活动日益繁忙,城市交通需求也随之急剧增加,而目前我国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当前,我国城市特别是大城

市的交通问题极其严重,交通阻塞、路网利用率低、交通事故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等成为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严重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必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天津市作为我国东部交通枢纽,天津的快速发展对推动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特别是滨海新区具备诸多发展优势和潜力。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党中央、国务院把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其功能定位和战略目标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需求迅猛增长,出现了交通供给严重滞后,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交通污染等问题,交通已经制约了天津市经济的发展。制定科学的、与天津市交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交通战略,使城市交通逐步走向安全化、有序化、便捷化和现代化,对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利用公共经济学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运用公共经济学的原理确定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理论依据。通过研究最有效的道路利用水平,分析道路拥挤成本,进行合理的道路拥挤定价,得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关键在于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由出行者负担其带来的边际社会成本,选择经济高效的公共交通出行,才能达到最有效的道路利用水平。通过分析得出,只有优先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我国改善交通状况、缓解交通拥挤的根本出路,应从出行者出行行为分析出发,特别是对小汽车拥有者和准备拥有小汽车者的出行行为进行分析,提高公共交通的交通效率,引导交通参与者利用公共交通出行,在提高道路利用水平的基础上降低边际社会成本,尽量达到最有效的道路利用水

平,达到社会福利最优水平,实现经济学意义上的帕累托最优。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几种途径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了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综述

2.1 城市交通面临的问题

城市交通系统是交通运输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城市交通问题则是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城市发展中共同关注研究的问题。城市交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完善道路交通系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当今全球能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形势下,重视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利于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城市交通的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制约。发达国家城市交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和城市交通之间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告诉我们,城市交通问题必将随着城市化的出现而出现,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轻微到严重、后又逐渐趋缓的过程。对所有城市而言,城市交通问题既有其共性的一面,又有其个性的特点。就我国来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膨胀,机动车拥有量及道路交通流量急剧增加,从而引发了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特别是大城市,这些问题就更加严重和突出。

2.2 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污染、节土地资源和能源的重要手段,对增强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对城市经济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影响。推动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是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公共交通优先是国际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共同选择,核心是以方便市民出行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公众利益优先;重点是公交投资和路权优先,构建高效的公交服务体系;关键是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用事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紧密相联。它不仅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合理发挥城市功能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和组织作用。

2.3 经济学方面的分析

生活中人们所说的交通拥挤更多的是相对于道路畅通无阻情况的,这不满足经济学上的效率与最优概念。在经济学的分析中,我们把由社会行车成本决定的交通量称为最优交通量,超出这一最优交通量的均衡,我们称之为交通出现了拥

挤,并且超出越多,拥挤越严重。显然,经济学上的最优交通量在生活中看来或许并不能使行车速度达到允许的最大化,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发挥道路的最大效率,达到社会福利最优水平。从经济学上来讲,交通的外部性是产生交通拥挤的原因。优化交通的外部性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因此,缓解交通拥挤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都表现的不是那么乐观。迄今为止,很多政策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改善交通环境上,而不是直接关注交通的外部性。解决拥挤问题,根本的途径在于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由出行者负担其带来的边际社会成本。可以对出行者征收图中 MC1-AC1的拥挤费,交通出行者在进入交通拥挤区域的时候,必须支付相应的道路拥挤费用,使边际个人成本提高到边际社会成本水平,以补偿由于该交通的加入而给社会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提高交通出行者的出行成本,使出行者的决策建立在社会成本的基础上,促使交通出行者重新选择自己的出行行为,使个人出行向高容量的公交系统转移和抑制私人小汽车交通量的增加,减少交通需求,使得原来拥挤的城市道路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相适应,以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疏散交通量,减少繁忙时段和繁忙路段道路上的交通负荷,促进小汽车的有效利用,实现最有效的道路利用,达到缓解交通拥挤的目的。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道路系统将可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4天津城市交通现状分析

天津市道路交通流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路交通流中自行车占有很大比例,除了城市快速路及部分主干路实行机、非分离外,大部分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均为机、非混行。由于大量自行车的存在及机动车、非机动车之间的相互干扰,城市道路机动车运行车速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段较低,而交通事故率则相对较高。另外,城市交通结构不合理,交通管理设施落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交通需求的增长速度,交通管理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从而导致现有交通设施的运输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近年来,天津市区交通流量分布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特点:

一是饱和流量状态显现。虽然局部路网改善带来了通行条件的改善,但短期内就达到饱和状态,内环线、中环线等主干道路平均车速下降,延误增加。与以前相比,交通压力由原来的集中于点,逐步蔓延到线、扩到面。二是路网中部分区域交通拥阻问题突出。从目前天津市区路网流量分布情况看,和平区曲阜道、南京路地区,河西区下瓦房地区,南开区卫津路、复康路地区,河北区狮子林大街,河东区十一经路地区等 5 大区域路网交通压力突出。三是强交通吸引源影响加剧。从目前看,时间性车流、人流集中的场所,如医院、学校、商场、饭店等,由于车辆进出、停放对交通影响越来越大,所在点位已经成为路网中的瓶颈,出现周期性阻塞,这种点位在天津市区共有 80余处。

第三章结论

从天津市公交集团了解到,为了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的整体水平,今后 5 年内,公交线网布局将分布优化,中心城区公交线路将保留线路 91 条、调整 143条、新辟 254 条。居民出行实现一次换乘率达到 50%;居民到达公交站点的平均步行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其中,规划新辟 254 条线路有 121 条是为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喂给线、方便大型新建居住区居民出行及结合快速路网的建设开辟快速公交线路等线路;有 133 条为延伸公交服务领域,适应不同市民需求而开辟的特殊线路。5 年后,公交车运送速度将由目前平均每小时 16 公里提升至每小时 2

2公里,公交运营间隔的市民乘车平均等候时间不超过 5 分钟,公交运营效率将得到提高。

天津市交通存在车辆增长快、交通路网结构不合理、公共交通不发达、停车难等、交通设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本章就解决交通问题的五种途径进行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完善路网结构、协调城市开发布局与交通发展、完善公交优先交通政策、交通管理现代化、治理城市停车问题进行排序分析,得出了解决天津市交通问题

应当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结论。

为了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在不断完善道路基础设施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整体路网效能,保证城市路网畅通和交通安全,节约交通总成本,重点要把握“四个关键”,即整体路网效能关键在协调、骨干路网通达关键在节点、支次路网便捷关键在连通、解决混行交通关键在分离。

1、整体路网效能关键在协调

2、骨干路网通达关键在节点

3、支次路网便捷关键在连通

4、解决混行交通关键在分离

针对道路交通现状和存在问题,公安交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依法严格管理和科学治理,从路面管理和源头管理方面,不断完善改进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发挥现有道路交通功能,保障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交通管理设施是现代化交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交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交通管理设施已经远远突破了常规的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交通安全设施的范畴,交通电视监视、交通违法监控、交通信息采集、信息发布诱导等智能交通管理及信息设施,在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中逐步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交通管理设施建设中,一方面需要弥补缺口,完善常规交通安全设施;

另一方面加快提升交通管理设施科技含量,加快交通信号自适应、闭路电视监视、交通信息采集及发布诱导、违法行为监控等智能与信息服务设施建设。使城市中心城区交通信号控制率达到 90%,主要路口及重要点位监视率达到 100%;增设交通违法监控设备、交通信息采集设备、信息发布诱导显示屏等,构建比较完善的交通智能与信息服务系统;增设交通标线,6 米以上道路交通标线施划率达到 100%;增设交通标志,形成更加人性化的交通指路系统。公路及各区县建成区增设交通信号灯,使主要路口交通信号控制率达到 80%,区县建成区 50%的信号灯实现远程控制;增设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电视监视点位等,使城市出入市道路卡口监视率达到 100%,主要路口及重要点位监视率达到50%;增设交通违法监控设备、交通信息采集设备、信息发布诱导显示屏等,基本建成公路交通智能与信息服务系统。

把公共经济学的原理运用到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中,分析最有效的道路利用水平、道路拥挤成本、道路拥挤定价的理论,得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应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结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几种途径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排序,为确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几种途径,在对城市交通发展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理念,阐述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天津市交通面临的实际问题,分析其成因,提出了天津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郭晋.天津市公共交通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 2007.[2] 魏昕, 博阳.诚信危机: 透视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第二篇: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大众的卫生需求为导向,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社区卫生机构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健康的重要保障。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要通过调整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加大政府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服务功能、推进机制创新等措施,加快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为了解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状况,近期,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走

访了市卫生局、部分社区卫

生服机构,利用调查资料对

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供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参考。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历程

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是全国最早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地区之一 ,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1、90年代中前期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探索阶段

上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居民区范围的扩大,新建区居民看病难问题和旧城区改造居民外迁医疗需求减少给一级卫生院带来生存困难等情况的相继出现,促成了社区卫生服务这一新型卫生机构的产生。一些一级(地段)卫生院为摆脱经营困境,根据新居民区看病难的情况纷纷将触角伸向新建居民区开办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尽管初始阶段基本是一医一护一间房,但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就医,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经过几年的探索创新,天津市卫生服务进社区工作走在全国的先进行列。1996年卫生部、中华医学会在全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先进区-天津市河东区召开了“全国全科医疗管理与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 2、1997-1999年为全面发展阶段

1996年时任天津市市长的张立昌同志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作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城市文明水平》的专题发言,标志着社区卫生服务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7年7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表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天津市全面展开。在各级政府和市卫生局、财政局及各有关部门的紧密配合下,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突飞猛进,仅用两年多的时间构建起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形成了符合市情、方便群众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3、2000年至今为深化提高阶段

2000年以后,天津市各有关部门把整合提高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深化体制改革积极推动基层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经过多年努力成绩非常显著,截至目前城区已有70余个基层医院完成了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在此期间,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多元化办社区可行性途径,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动社区卫生站点的建设和整合。制定社区卫生站点标准,开展社区卫生站点达标工作。使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布局更加合理,经营更加规范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目前城区每个街道均有一所社区服务中心,每片居民区都有社区卫生服务站,47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达标。

二、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现状

1、三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毕,居民小病无须走出社区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自1998年以来,市政府先后三次召开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现场经验交流会。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在医保政策上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了《天津市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及管理办法》,将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并且拉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的起付标准,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设的家庭病床纳入到医保统筹基金报销范围。各区党委和政府也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成立协调组织及时协调解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为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到目前为止,各城区已基本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居民不出小区即可得到医疗卫生服务。

2、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完成转型,医疗设施水平提升,社区卫生站点经营规范

为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市有关部门及各区积极做好基层医院的转型工作。市卫生局制定下发了《天津市基层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转型的实施意见》,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市、区两级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持。财政部门按照每万人口5万元标准建立市区两级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补助制度,其中市财政按社区卫生服务人口每万人补助1万元,各区根据区财政状况、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建设水平和各项考核指标制定具体补助政策。这些措施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施上水平。据对市内六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医疗设备(设施)均有不同程度的更新。被调查的社区卫生中心,有60%的社区卫生中心安装了电梯。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资金和人员配备上积极支持外派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如南开区学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承担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半的房租等费用,并及时为其配齐了所需的各类人员等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支持有效地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发展,据对和平、河西、南开、河东四区2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调查,2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使用面积均超过60平米;医、护、技、药人员齐全;诊室、治疗室、药房分离;计算机联网等,社区卫生机构面貌明显改善。

3、培训到位,全科医疗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全科医疗是社区卫生工作不可缺少的业务内容,基层医院全科医疗人才十分缺乏。为保证转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对全科医疗培训给与了强有力的支持,市、区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从1998年到2003年连续六年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全科医学教育专项经费。市卫生局成立了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基地,举办了8期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班和6期社区护理培训班。3720名医师、840名护士取得了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的资格认证。从所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看,从事全科医疗人员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全体医护人员均取得了全科医疗资格认证。

4、宣传力度的加大,服务水平的提升使社区卫生服务逐渐为人们接受

为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转型以后纷纷把工作的重点放到扩大宣传和提高服务水平上。在宣传方面,通过深入社区开展免费卫生医疗服务,依托社区居委会向居民公布社区卫生服务范围、服务地址,对“低保户”实行免收挂号费减收医疗费等形式来扩大在社区居民中的影响。在服务方面,紧贴社区居民需要力求把工作做细,比如,为保证社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社区慢性病人和6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分别为33万慢性病人和51万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根据市卫生局下发的《天津市社区家庭健康责任制》的要求,积极推出“以家庭为单位的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家庭医生健康责任制。据调查,城区内每个社区内的居民都有相应的社区医生。社区卫生宣传力度的加大,服务水平的提升使社区卫生服务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据调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看病的患者人数年增幅均在10%以上。其中,南开区学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1年至今患者人数年增幅超过30%。

三、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前景

1、政策推动为天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进一步注入活力

社区卫生服务是目前我国解决医改过程中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今年2月份卫生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政府鼓励各城市试推行社区医院“首诊制”,探索建立社区医院与附近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努力实现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方便居民在社区看小病,发现大病症状向邻近大医院转诊,减少患者辗转求医的环节和花费。“首诊制”的推出将实现医院各司其职,从而避免了大医院与社区医院之间争夺病人的局面。因此随着新政策的到位,将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注入活力,带动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快速发展。

2、尚未开拓的服务空间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社区卫生服务范围应涉及医疗、保健等6个方面,而目前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还比较单一,基本集中在医疗上,仅有少数的几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办了与医疗有关的简单的康复服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宣传工作在天津市卫生社区服务中尚属空白。因此,社区卫生服务还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居民需求的增加为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提供动力

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卫生和自我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2004年天津城市居民人均保健健身消费支出为93.98元,比2002年增长70%,年均增长30.4%,表明居民对健康需求将呈快速上升趋势。此外, 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将与日俱增。2004年天津市65岁以上的人口达52.08万人,比2000年增长14.2%,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的12.2%上升至13.62%;80岁以上的人口8.94万人,比2000年增长46.3%,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的1.6%上升至2.34%。老年人是常见病、多发病的高发群体,随着社区卫生服务职能不断向计划免疫、健康管理、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首诊和大病发现转诊拓展,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将越来越向社区医疗服务靠近。这些都构成天津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快速发展动力。

四、存在问题

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人才缺乏使社区卫生机构难以承担社区首诊制重任

社区首诊制度的推行与全科医疗人才是密不可分的。从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看,虽然卫生部门加大了全科医疗人才的培养,但只是资格培训,中高级全科人才紧张的局面并未完全得到缓解。据对市内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2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调查,拥有全科医疗高级职称的医护人员仅为3人,其中2人还是退休返聘人员;全科医疗中级职称的医护人员也只有6人。人才的缺乏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难以承担社区首诊制重任。

2、门诊报销政策尚未拉开档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以看小病为主,即门诊服务构成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部分。而在医保改革中门诊报销政策规定门槛费、报销比例与其他类型的医院相同并未拉开档次,加之多年形成的患者多依赖于大医院的习惯尚未完全改变,这就使医疗设施简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据调查,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的患者多为老年患者,比重超过70%。

3、负担重后备力量不足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近几年来,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负担较重、经营困难的局面并没有明显的改善。据对市内四个社区服务中心及下属站点的调查,四个社区服务中心及下属站点共有职工304人,而退休职工却达335人,负担系数超过1.1。由于负担较重社区卫生机构人员收入与其它大医院有明显的差距。另外,社区卫生机构还存在医护人员接触病例少专业技术提高缓慢而在职称评定上还要执行与大医院相同的标准等,造成大学毕业生不愿来、来了留不住的现象产生。据了解,社区医院多年来一直招不到本市的本科毕业生,外地本科生也多把来社区医院作为跳板一旦有机会就离开。某社区卫生机构近四年来有近10%的中青年骨干调离社区医院。受上述因素影响社区卫生机构医护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后备力量不足现象,此种局面如不解决将直接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4、双向转诊制度有待完善

双向转诊制是实现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天津市早在2002年前就对双向转诊进行探索。目前实行的双向转诊的方式大体有两种,一是定向转诊即社区卫生机构与某大医院建立固定联系,遇到大病患者及时向大医院转诊,待病情好转后再由大医院转回社区卫生机构进行康复治疗;二是不定向转诊即社区卫生机构根据患者患病的具体情况向不同的大医院转诊。双向转诊制的推出对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定向转诊所对医院相对单一,这对患不同病种的患者来说显然不是最佳的选择。而不定向转诊由于没有制度作保证,受利益驱使大医院很少将转来的患者转回社区卫生机构,使社区卫生机构利益受损,也给患者带来不便。据某社区卫生机构负责人反映,从该社区医院转出的病人没有一例再转回社区医院。双向转诊制度的不尽完善很难实现大医院、社区医院、患者三赢。

五、关于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社区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突破多年医改过程中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瓶颈的关键。为使天津市社区卫生建设健康发展,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及培养机制,促进社区卫生机构首诊制的实行

社区卫生机构首诊制是我国医疗卫生发展的方向,实现社区卫生机构首诊制的根本问题是人才问题。鉴于天津市社区医院高级人才缺乏的状况,建议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二、三级医院中高级职称医护人员下社区的制度,规定中高级职称医护人员每年下社区卫生机构的期限,并把医护人员下社区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做为职称晋升的依据。第二,积极按排社区卫生机构医护人员到二、三级医院学习进修,加快社区卫生机构医护人员的成长,使人才流动及培养机制落实到实处,以缓解社区卫生机构人才不足的局面,推进社区医院首诊制的实行。

2、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促进社区卫生建设快速发展

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总的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配套政策仍需建立和完善。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调整医保报销政策,适当提高患者在社区卫生机构门诊就医的报销比例,使患者感到在社区卫生机构就医的实惠。第二,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由政府通过补贴的形式购买社区卫生机构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使社区卫生职能尽快到位。第三,在评定职称上,根据社区卫生机构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优惠政策,方便在社区卫生机构工作的医护人员晋升,以达到社区卫生机构人才愿意来留得住的目的。

3、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做到大医院、社区医院、患者三赢

鉴于目前双向转诊存在的不足,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建立统一的适合天津市具体情况的双向转诊制度。使社区卫生机构与大医院之间转诊有章可循,实现大医院、社区医院、患者三赢。以保证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医疗卫生建设健康发展。

第三篇:平凉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的研究

平凉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的研究

开题报告

学校:平凉一中

班级:高一(1)班

成员:杨晨、兰宝华、万方、郑斌伟

平凉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的研究

一、内容:

1.平凉市公交车的发展状况:

研究小组首先通过查阅一些资料,了解平凉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状况,并分析是何原因造成这种状况,然后结合公交车发展现状,进一步对问题进行研究,并推测未来平凉市公交车发展状况。

2.平凉市公交车站点设置受何因素影响:

研究小组成员分工,对各路公交车站点设置进行研究并分析,各成员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换并交流,小组总结出影响公交车站点设置的主要因素。

3.平凉市公交站点的分布状况:

在进行这一环节时,研究小组实地观察和网上资料查询,了解平凉市公交站点的空间分布及不同城市区域类型的分布情况,进行问题研究。

4.绘制平凉市公路公共交车站点地图:

小组通过全面地对平公路交通布局及站点分布情况的了解之后,以课外资料为参考,绘制一副较为详细的公路交通及公交站点分布图。

5.依据研究结果向公交公司提建议:

小组将研究结果进行活动实践调查。例如:采访市民对公交公司的路线安排及站点设置是否满意和他们对公交车站设置的建议。然后,综合分析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

二、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在某个方面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次,合理的公交车站的设置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

三、目的:

了解平凉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状况,研究公交站点的分布状况,探寻影响公交车站点设置的因素。

四、意义:

有利于我们了解身边的公共情况,关注人们的出行问题,从中发现交通运输的不足之处,从而建议交通部门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方便人们的出行。

五、分工:

1.资料收集整理:杨晨、兰宝华、万方、郑斌伟

2.研究方案撰写:杨晨、兰宝华、万方

3.开题结题撰写:杨晨、兰宝华

4.论文撰写:杨晨、兰宝华、万方、郑斌伟

5.其它工作:万方、郑斌伟

六、预期成果:

1.了解平凉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程度及水平高低。

2.了解并熟知平凉公共汽车的线路,并从中发现线路的不足

之处。

3.通过调查了解人们对于平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线路、站点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及建议,并初步制定一个解决方案。

4.了解平凉市公共车站点设置受何因素影响。

5.初步绘制平凉市公路公共交车站点地图。

6.总结并向公交公司提交相关意见与建议。

七、老师评价:

第四篇:天津市设施农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天津市设施农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

l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1基本态势

1.1.1政府、企业、农户投入设施农业建设的意识不断增强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已经在天津市各级政府达成共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多个文件,都旨在推进天津市设施农业建设。从企业层面来看,天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纷纷响应政府号召,加大投资设施农业建设,尤其是设施农业园区建设,起到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而农户也逐步意识到经营设施农业是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途径,积极关注并参与到设施农业经营中来,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农民经营”的生动局面。

1.1.2设施农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张天津设施农业生产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末期随着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加大了种植结构调整力度,以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得到迅猛发展。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设施生产种类由单纯的蔬菜逐渐扩大到食用菌、花卉、果树等园艺产品。据最新官方统计资料,到2006年底,天津的设施农业生产面积已达到21 866.67 hm2,其中,设施蔬菜面积21153.33 hm2,食用菌273.33 hm2,花卉40 hm2,果树440 hm2。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8年底,天津市的设施农业生产面积猛涨到3万hm2,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2.8万hm2,食用菌560 hm2。天津市的设施农业生产呈现出一年四季多茬次周年生产、多品种、多形式相互结合的生产格局。

1.1.3设施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高档设施比重增大天津市在园艺设施方面,可分为3种类型,即:温室(简易温室、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和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连栋温室(包括智能化温室)、塑料大棚和塑料中小棚。天津2006年底设施园艺的主要类型构成中,温室面积只有7 446.67 hm2,占总面积的34%;塑料大棚有4 566.67 hm2,塑料中小棚9 846.67 hm2,二者合计占设施农业总面积的66%。近两年,天津市大力发展节能日光温室、智能温室和连栋温室,使天津市高档次设施比重增大,设施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1.1.4设施农业生产效益显著,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调查表明,塑料中棚以复合材料为骨架,造价7 000~8 000元/667 m2左右,年效益在7 000—8 000元/667 m2,当年就能收回成本并见效;塑料大棚造价在1万元/667 m2以下,年效益7 000~10 000元/667 m2;简易温室造价约为6 000元~10 000元,年效益10 000元/667 m2左右。综合计算,种植业设施生产平均效益为7 820元/667 m2,平均投入2 263元/667 m2,其收益是种粮收益的26倍。2006年,天津市377万农民人均收入7 942元,人均可从设施种植中获得收益682元。可见,设施农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1.2潜在优势

1.2.1设施农业发展的资本积累优势进入21世纪以来,天津市农业投入大幅增加。2007年,天津市财政支农资金达到26.8亿元,占财政年总支出的3.2%;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天津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04.9万kW;农村居民家庭户均生产性同定资产原值为11 724元。同时,农民年收入剩余额越来越大,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剩余额(人均年收入一人均年支出)为4 643元,比2006年的4 113元高530元,这说明,农民的设施农业生产潜在投资能力显著增强。

l.2.2设施农业发展的市场优势天津市发展设施农业的市场优势明显。首先,在本地市场,天津目前常住人口为l 115万,以蔬菜为例,按年人均消费150 kg计算,年消费总量达167.25万t,占全市蔬菜生产总量的53%。随着11个新城和30个中心镇建设的逐步完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蔬菜、水果、花卉等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其次,在周边市场,天津市设施园艺产品对外多主要销往北京和东北地区,北京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更注重农业休闲观光功能的拓展,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和观赏服务性,这为天津设施园艺产品扩大在北京的销售量创造了良好条件。而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播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但是,其设施园艺产品生产由于受气候、资源等条件的限制远远无法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尤其是错季供给能力更为不足。相关资料表明,2007年东北地区仅对蔬菜的市场缺口就高达1 000万t以上,这为天津市设施农产品扩大在东北地区的销售提供了广阔市场。再次,天津拥有北方最大的港口——天津港,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通过天津口岸对日本蔬菜出口总值达17.14亿美元,可见,天津市设施农产品出口也具有广阔前景。

1.2.3设施农业发展的科技优势天津市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日益完善,科技资源优势突出。(1)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全市建成蔬菜育种技术、农产品保鲜技术、现代畜牧技术、现代渔业技术、食品加T技术、花卉技术等一批工程中心及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已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盐碱地绿化技术研究中心、设施农业技术工程中心正在积极组建。

(2)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稳步推进,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专家大院、农村信息化工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成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十五”以来,天津市共取得农业科技成果800多项,其中15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及市科技奖励,尤其在蔬菜新品种选育、黄瓜单倍体育种、农产品保鲜加工技术、鱼病防治、生猪育种、动物胚胎移植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全国领先水平的成果,为天津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

1.2.4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优势农业和农村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自2004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了6个“一号文件”,制定了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措施,成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动纲领。2008年农业部出台《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天津

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文件落实国家和天津市强农惠农政策,如《<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市农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出台《天津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管理办法》、《天津市种植业设施建设管理办法》,为天津市在农业补贴、农民培训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提供依据,使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政策环境更为优越。

1.3主要问题

1.3.1农民自发投入设施农业建设比重小,缺乏主动性从目前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来看,设施农业建设主体仍是政府和企业。截至2008年底,天津市已先后累计投资建设各类种养小区5 000余个,园区化、小区化已成为设施农业主要生产格局。显然,设施农业园区、养殖小区不可能是南农民投资兴建的,一般由区、镇、村三级投入。农民更多的是设施农业经营者,这种设施建设与设施经营相脱节,极容易导致农民“弃种”而造成巨大浪费。

1.3.2设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意识不强,高端市场占有率较低与一般农产品市场相比,超市以其良好的购物环境、齐全的商品种类和较高的准入门槛而被人们称之为高端市场。但调查发现,在天津主要超市经营的数百种上架农产品中,本地生产的产品数量较少,在主要超市的市场份额中所占比例不到20%,有些甚至低于5%。在获得认证的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中,能够进入天津各大超市的数量也极为有限。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一些地方政府尚未把培植和创造自有农产品品牌上升为政府的战略来执行,忽视了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地农产品品牌的培植;(2)大型超市对农副产品进入的门槛设置较高,而农户或地方企业的“小农意识”又根深蒂同,满足于小产小销,导致双方之间在品牌农业经营方面出现脱节。1.3.3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缺乏经营高水平设施农业能力天津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几乎占到了60%,高中及中专学历的农民比重分别比京沪低10.47%和8.1l%,而大专以上的农民仅占1.81%。天津农村教育水平低于京沪两地的事实表明,天津市农民的科技培训还有待进一步强化以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此外,2007年末天津的农业技术人员为3 075人,虽多于上海,但明显低于北京。

1.3.4设施农业建设补贴额度偏低,实现形式单一天津的财政补贴标准相对较低,对新建节能日光温室补助0.7万元/667 m2,比北京低0.8万元/667 m。;对新建钢骨架大棚仅补贴0.25万元/667 m2,仅为北京财政补贴标准的50%。同时,从补贴实现形式来看,天津市设施农业补贴主要集中在对设施建设的补贴,补贴政策实现形式过于单一,容易发生农民“建而不种”等套取财政补贴现象。

2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2.1加快制定设施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调整设施农业建设步伐

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高效、高产、生态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自然资源的硬约束,是解决人地矛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必然选择。但是,设施农业受到劳动力素质和市场容量的制约,如劳动力素质越低,其面临的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越大;在一定时期内,区域市场容量是有限的。所以,一定时期内,市场容量的相对刚性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长期性决定了设施农业发展规模的边界,不是发展越多越好,而是有一个合理边界。因此,天津市需要重点考虑设施农业发展的人力、物力和市场需求等影响因素,加快制定设施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明确远景目标和近期目标,调整设施农业建设步伐,使天津市设施农业建设稳步、健康发展。

2.2完善设施农业建设补贴政策,用足用好政府补贴

设施农业建设补贴无疑对提高农民投资设施农业积极性,快速增加天津市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起到重要作用。从目前天津市设施农业建设补贴现状来看,补贴主要集中在对设施建设的补贴,包括现金补贴和建设物质(水泥、钢材等)补贴,但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建而不种”现象会时常发生。显然,这种投资设施农业主要是为了得到财政补贴,是一种明显的政策投机行为。导致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天津市设施农业建设补贴政策实现形式过于单一,如果把设施农业建设财政补贴分散到设施建设、技能培训、生产资料购买等等多个环节中去,会有效遏制政策投机行为发生。

2.3加快农民组织化建设,提升农户经营设施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1)强化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市场导向下,推进设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开拓、科技创新、资金融通、资产整合等现代管理能力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与市场的衔接和对基地与农户的带动,将设施生产理念贯穿到普通农民心中,逐步引导农民自主投资设施农业。(2)引导农民注册成立或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注册成立或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升农户经营设施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截止到2007年9月,全市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36个,但从实际调研来看,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有限,多为提供单项服务。因此,政府要加大宣传引导,规范合作组织经营,达到统购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服务水平。

2.4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建设,为设施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1)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供设施农业生产的基础支撑。配套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电、路。从实际调查来看,天津市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尤其是新建农业园区,配套设施都较为齐全,能够满足设施农业生产需要。但是对于农户自行投资的设施,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因此,要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加快实施“测土配方”工程,降低设施农业生产成本。设施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量逐年上升,不仅造成土壤质量下降,还提高了生产成本,因此,要通过开展“测土配方”T作,基本上掌握了新、老棚室的土壤养分状况,为棚室的科学施肥奠定了可靠的基础。(3)农业新技术供给,满足农户技术需求。天津市目前正处在由传统农业生产逐步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阶段,但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业生产中的科技投入,对于农民来说,设施农业也是“高科技”产业。因此,要通过派技术员、培训农民、提供新品种等形式向农民提供新技术,满足农民经营设施农业的技术需求。

2.5扎实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和市场意识

在设施农业经营中,农民技能水平和市场意识直接关系到设施农业经营能否持续,农民增收效果是否明显。天津市在总结"351”工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积极筹备开展农民素质提高工程,这为天津市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供了新的机会。设施种养殖,尤其是新品种的种养殖,专业性较强,对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天津市在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农民素质提高工程”的契机,加快天津市农民经营设施农业的技能培训,主要包括设施生产技术培训、设施管理知识培训以及设施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技能培训。培养对象应以农村优秀中青年为主,采用集中教学、现场指导和网络答疑等方式,以提高实用技能运用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家政策、立足农村实际、善于驾驭市场的设施农业经营人才。

2.6发掘特色资源打造设施农业品牌,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带动战略

天津农业资源类型多样,凭借良好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天然成就了许多特色性的农产品。如蓟县盘山柿子、宝坻三辣、武清梅厂葡萄、宁河赵学西红柿、静海金丝小枣、东丽高档花卉、西青沙窝罗卜、津南实心芹、北辰大张庄镇太阳杏、塘沽海珍品、汉沽茶淀玫瑰香葡萄、大港冬枣等等,均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特色产品并具有品牌效应。因此,要深入调查、充分研究、认真规划、科学评估和深层发掘天津市的各类特色农业资源,选择一些发展潜力明显、生产数量较大的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各种措施,使之快速成长为名牌产品,进而通过品牌产品的市场带动战略,将天津的品牌设施农业推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致谢:天津市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的刘欣宇、陈鹏、张明亮等同志也参与了课题组开展的问卷调查,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北京市大兴区农委王丽红博士参与了课题讨论,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巩前文,孙国兴(天津市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天津300192)

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23-26

第五篇:东莞市公共交通发展情况

关于东莞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情况的汇报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 2012年6月1日

尊敬的陈自昌会长,课题组各位领导: 您们好!首先感谢省交通运输厅、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一直以来对我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关怀和支持,对陈自昌会长率课题组莅莞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幸福广东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以深化开展摩托车治理工作为契机,以惠民发展、绿色发展为要旨,大力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公共交通起步较晚,在2003年前一直以公路客运或半公路客运半公交的方式来运作,总体运力规模较小,覆盖能力不足。随着近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们立足于东莞已初步形成的组团式城市布局,谋划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在全国率先把镇农村客运纳入城市公交体系,创新性地推出镇内出租车,构筑和完善市区、镇内和跨镇公汽三级公交体系并以市镇两级出租车系统为补充,在仅依靠民营资本投入的情况下,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公交服务网络,形成有东莞特色的公交发展模式。

双轨制,公共交通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属性日益凸显,初步建立了公共交通的投入、补贴和补偿机制,公交基础配套设施由市、镇两级财政投资和建设,建成的设施属政府所有,免费提供给公交车辆使用;对公共交通实行政策性补贴,对公交企业承担的老年人、残疾人、学生优惠乘车,因油价上涨造成的经营成本增加,安装车内治安监控设备,培训本地户籍司乘人员均由财政给予适当补贴。据统计,2006年至2011年,市财政累计拨付城巴各项补贴资金2.15亿元(含中央油价补贴),拨付各镇用于购买公交车辆免息借款1.35亿元;各镇财政共落实公交建设投入资金2.3亿元,拨付镇内公汽汽车财政补贴共1.24亿元。

(三)规划先行,因需制宜,三级公交线网日臻完善 我市无县级建制,下设4个街道办和28个镇,以及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为适应行政区域相对分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城市布局,在大运量轨道交通尚未建成的情况下,我们不断调整完善常规公交线网,以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在2003年组建核心城区城巴系统,2004年起实施“一镇一公汽”战略后,形成了市区、跨镇和镇内三级公交网络体系。为完善三级网络体系,组织编制了《东莞市公共交通规划》,对城巴、镇内公共汽车进行了规划和修编,28个镇也陆续编制了镇内公共交通规划,松山湖园区亦于近期重新对园区公共交通进行了整体规划。在落实规划实施的基础上,我们因需制宜,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等渠道广泛听取群众对公交线网的完善意见,并密切跟踪市属重点工程、新建道路、大型公共场所的规划建设进度,(五)与时俱进,整合资源,积极探索公交体制改革路向 为鼓励更多的民营资金参与我市公共交通建设,市政府制定并印发了《关于推进公交市场开放和企业优化重组的通知》,规定除国家政策法律规定和政府特许经营项目外,市内班车客运、城市公交、镇内公汽、出租车以及旅游包车、汽车租赁等经营性运输项目全面开放,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外知名公交企业投资经营公共交通,积极引进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人才。同时,引导公交企业组建具有综合实力的集团企业,在2007年9月1日前完成优化重组工作,且重组后拥有客运车辆500辆以上或出租车1000辆以上的企业,给予延长5年经营权使用期的优惠政策。目前,全市已组建了5个道路客运集团公司和3个出租车集团企业,逐步走上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之路。

为顺应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形势,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公交运营体制,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体现公交社会公益属性,我们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赴香港、上海、杭州、苏州、郑州、深圳、珠海等城市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并就推进公交市场体制改革、提升公交服务水平进行深入论证。目前,已形成专门请示上报市政府,待市政府批复后,我局将按上级要求,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六)完善设施,加强配套,为发展公交提供硬件保证 我市积极做好公交上落站点、候车亭以及停车场、首末站、维修场等设施的规划建设,努力完善公共交通设施配套。目前,市区已建成公交首末站25个,公交候车亭829个、站牌984

年再次投放10辆CNG镇公汽,为日后清洁环保能源在公交领域的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八)教惩并举,强化监管,不断开展公交服务质量整治 为规范公交经营服务行为,优化市民出行环境,市交通管理部门以创建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近年来持续开展“文明三有序”、“公交服务年”等主题活动,不断加强对司乘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并大力开展客运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在全市范围内严厉整治客运车辆冲、绕红灯等危险驾驶行为,并出台了《东莞市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惩处和退出机制》,对严重违规并造成事故或严重后果的,坚决取消肇事车辆的运力指标以及肇事驾驶员的从业资格。2010年至2011年,共对151辆存在冲绕红灯行为的客运车辆作停业整顿5-10天处理,对162名驾驶员进行停岗培训。

二、当前存在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我市公共交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运输形式单一,运营体制尚未理顺,对比广州、深圳等周边发达城市,仍有明显差距:

一是运输形式单一,资源配臵不合理。目前,我市缺乏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完全依靠常规公交为市民出行提供服务,骨干运输体系未形成,导致整个运输体系的效率不高。在运力资源分配上,冷热不均、过度竞争、热点线路运能过剩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是配套法律法规滞后,监管手段严重不足。交通运输部、广东省针对城市公共交通的配套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尚未正

特别是年轻一代大多不愿意从事,近年来用工紧张的现象已越来越突出,对公交正常运营造成实质影响。

三、工作建议

为推动公共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三点工作建议供省领导参考:

(一)加快建立健全行业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鉴于目前《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及配套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出台,行业监管手段及法律保障不足,建议加快以《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为主的行业法规的建立健全,尽快推出城市公共交通牌证管理、运营管理、处罚机制等配套细则。同时,要尽快规范、统一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的立项、许可等程序和相关技术标准,出台鼓励城市公共交通场站进行综合开发的扶持优惠措施,如允许提高土地容积率等;要就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投融资模式、产权归属、养护管理等出台指导性意见。

(二)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 建议省市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向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倾斜,明确在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运营体制、投入体制、基础设施建设体制等方面均实行国有主导、多方参与的机制,明确和规范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投入资金的支付渠道。切实减轻公交企业负担,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免或降低公交企业税费。探索、建立和推行城市公共交通成本利润控制规则,对公交企业因执行低于成本的票价、票价折扣以及老年人、残疾人、学生等优待乘车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开通冷僻线路增加的成本

业应用LNG、纯电动汽车等的能源价格给予适当优惠,提高企业应用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予以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下载天津市公共交通发展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津市公共交通发展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工作意见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工作意见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工作意见 为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要,缓解中心城市交通压力,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有关通知要求,结......

    现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甘肃现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下,甘肃能否抓住机遇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发展现代物流是关键。为此,甘肃要打破原有物流格局,建成功能比......

    黄冈红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黄冈红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2010-01-06 20:40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311[摘 要] 黄冈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价值较高,在全国大力开发红色旅游......

    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此文系本人代写,稿费未付,携稿潜逃,强烈谴责欺骗行为,必有恶报应 【摘要】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现代农业是以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和产业经营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经营方式。湖南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

    郑州家电市场发展对策研究

    郑州家电市场发展对策研究 韩小燕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经济系,河南,郑州,450006)摘要:笔者通过对郑州家电市场的调查发现,郑州现有的家电连锁卖场竞争激烈,同时也由于过度扩张引发了诸......

    北京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北京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摘要:本文对北京市旅游产业的特点、发展状况的分析,北京市旅游产业当前的若干问题,并国际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与省市旅游产业的对比,对如何首......

    发展慈善事业的对策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 课程考试论文(案例)考核社会保障概论作者许盛时学籍批次201203学习中心福建电大学习中心层次高中起点专科专业行政管理发展慈善事业的对策研究—慈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