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水市基层卫生人事改革情况汇报8.24(精选)
广水市基层卫生人事改革情况汇报
一、政府高位推进
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出台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会,落实领导包保责任。
财政:安排综合改革经费1400万。
发改:医改办经常给予信息指导。
人社:完成岗位设置,人员资格审查,审定了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方案》。
编制:完成各基层单位编制核定(1.4‰)。
二、卫生全力攻坚
1、组建了工作专班,制定了《实施细则》和《竞聘上岗指导意见》。
2、明确实施范围,实施步骤,院长选聘的条件、方法及程序。
3、对临时工清理、分流、补偿等进行了细化。
4、对职工的岗位竞聘也逐项明确。
5、对落聘人员提出了具体的安置办法:内部调剂、二次竞岗、内部退养、三年过渡安置。
三、工作进展有序
1、完成了院长选聘。
2、岗位设置已完成,符合竞聘条件的人员经人事审核
通过,近日将全面展开,8月28日左右完成。主要程序为:组织考核、民主测评、评委测评、业务能力测试。
3、临时工登记已摸底造册,并退出工作岗位,正在核算政策补偿等。
4、外出打工人员已大部分归来。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人员分流压力大:临时工193人,落聘113人,共306人(有岗人不回,无用人都返岗)。
2、补偿压力大:估算需经费3460万元(含保险)。
3、目前保险政策不明朗。
建议:
1、出台参与《养老保险》优惠政策。
2、国家加大政策经费投入。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包保。
2、确保进度。8月31日完成任务。
3、维护稳定。严格执行政策,按《实施方案》步骤不走样。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关于滁州市基层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情况的汇报1
滁州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情况的汇报
滁州市卫生局(2011年4月14日)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基层医改工作在2009年11月份天长市、琅琊区试点的基础上,于2010年8月份在全市6个非试点县(市、区)全面展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快速度、高质量、无震荡、创经验”的总体要求,迅速贯彻全省医改会议精神,全面启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积极探索了 “四定、一分、三建立”的基层医改新模式,(“四定”即定机构、定编制、定岗位、定人员,“一分”即分流安置人员,“三建立”即建立财政保障新机制、建立基本药物新机制、建立绩效考核新机制)。现将我市基层医改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挂图作战、责任到人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
一是层层成立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政府常务副市长、副县(市、区)长为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政府分管发改、卫生等部门的其他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县发改委,由发改委、卫生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发改委分管副主任负责组织开展日常工作,制定了医改办工作制度,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实行集中办公。二是层层成立工作指导组织。根据各部门分工和工作需要成立了由相关部门牵头负责的机
构编制、岗位设置、竞争上岗和人员分流、资金保障、信访稳定、政策宣传及效能督查等工作指导组。三是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包保责任制。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基层医改工作责任书,明确了改革任务和医改工作时间节点及奖惩措施等。同时,层层建立了联系、包保责任制。实行市、县领导联系基层医改工作制度,市政府三位副市长分别联系两个县(市、区);由市发改委、卫生局、财政局、人社局、编办、物价局分别负责包保一个县(市、区);县(市、区)都建立了科级干部包保责任制。四是建章立制,完善基层医改工作机制。建立了基层医改工作制度,制定了会议制度、文件制度、联络员制度、督查制度和信息工作制度。制定了医改工作流程图和序时推进表,实行挂图作战。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多次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医改工作,市医改领导小组先后组织了八次督查,市效能办跟踪问责、全程问效,保障了基层医改工作有力、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坚持合理、公开、公平,做好“四定、一分”工作 一是合理布局,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省政府皖政[2010]66号文件精神,每个建制乡镇设置1所政府办乡镇卫生院,每个街道办事处设置1所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市共设置乡镇卫生院9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所。二是超前谋划,核定基层卫生机构编制。我市定编工作经历了模拟测算和快速定编两个阶段。在模拟定编阶段,借鉴天长市试点经验,市卫生局
提前半年对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情况进行模拟测算。全省基层医改工作会议后的5天内,迅速开展了定编工作,我市共核定编制4545人,其中非试点县(市、区)3587人,编制核定工作做到了准确、快速。三是科学统筹,设定基层卫生机构岗位。全市设置岗位4476个,其中医技岗位3714个,占总岗位数的83%,高于省政府提出80%的要求。四是公平竞争,率先完成人员竞聘上岗工作。我市2010年9月3日前,6个非试点县(市、区)全面完成了80所乡镇卫生院院长和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公开选聘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10月20日前完成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竞聘上岗工作。各地严格按照四个责任制(谁摸底谁负责、谁公示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研究谁负责)的要求,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一位人员相关信息进行认真核实,并“三榜公示”,即乡镇卫生院初审后一榜公示,卫生、教育、人社和监察等部门联合会审后二榜公示,基层医改领导小组终审后三榜公示,确保人员信息不错、不漏、不假,形成一人一档。非试点县(市、区)基层医疗机构医改前共有3838人,其中在编2571人,非在编1267人,符合竞聘条件3610人,共有2914人通过竞聘走上工作岗位。五是以人为本,人员分流安置无震荡。2个试点县分流安置了463人,6个非试点县分流安置924人。我们坚持执行政策,无情分流不含糊;坚持实事求是,有情操作不教条;坚持以人为本,合情照顾不违规;坚持确保稳定,真情沟通不应付。人事制度改革稳定、有序推进,无上访、无震荡。
三、突出公益性,积极探索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体制新机制
一是初步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惠及城乡居民。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2个试点市、区从2010年元月1日起,6个非试点县(市、区)从2010年9月1日起,所有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都准时、规范地开展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所有库存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且不高于国家零售价和省指导价。统一提高报销比例,使用基本药物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8%。据6个非试点县(市、区)统计,基层医疗机构库存药品零差率销售前价值4562万元,药品零差率销售后价值2800万元,整体降幅达38.6%,让利群众1762万元。二是初步建立了财政保障制度,保障补助经费到位。这次医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账户全部取消,全市在县级卫生部门设立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结算中心,财政部门实施国库集中收付,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核算中心负责管事、管账,财政部门负责管钱,即负责收缴、支出经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经费、人员经费、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离退休人员经费全部纳入财政保障。目前非试点县(市、区)医改后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出1.3亿元,保障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三是初步建立了绩效考核分配制度,保证卫生服务到位。全省基层医改绩效考核工作会议以后,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拟稿提请市政府出台了《滁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的实施意见》,就基层医疗机
构财物收支、绩效工作内部分配比例、多渠道提高村医待遇、机构债务化解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认真总结推广天长市在绩效考核上采取“财政兜底与财政包干相结合、县级考核与卫生部门考核相结合、基层医疗机构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三结合”试点经验,实行基层医疗单位经费包干政策,“超支不补、超收不上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避免改革后出现新的“大锅饭”现象。为充分调动技术骨干的积极性,定远县实行了的“首席医师”和“服务标兵”制度,首席医师每人每月补助1000元,岗位服务标兵每人每月补助200元;对乡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一般乡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每月分别给予1000元、800元、600元的岗位津贴;凤阳县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的奖励。其余县(市、区)也出台了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奖惩措施和办法。2010年12月底前,非试点县(市、区)都顺利完成了医改后的首次绩效考核工作。
四、强化宣传,广泛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制定出台了《全市基层医改工作宣传总体方案》,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各种新闻媒介,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宣传工作。滁州日报、电台、电视台开辟了“基层医改在滁州”专栏宣传,报道天长市、琅琊区试点经验,《滁州日报》以新闻形式编发《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滁州市基层医改工作指导组联系方式以及举报电话,开辟“基层医改政策解读”专栏。《皖东晨
刊》和市电台、电视台社教类栏目从基层群众的视角编发稿件,制作专题节目,宣传广大群众通过医改得到的实惠,宣传报道社会各界对基层医改的反响,让社会和群众知道、理解并支持基层医改工作。特别是各地按照市领导小组要求,建立了层层谈话制度,有针对性地做好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消除认识误区,积极主动地支持参与医改。高度关注和密切跟踪社会舆论动向特别是网络媒体上的舆论动向,及时跟进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争取工作的主动权、舆论的引导权,努力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基层医改以来,我市未出现一例到市赴省的集体上访。
五、强化网底,积极探索村级卫生组织改革模式
村卫生室改革是本次改革的难点,针对村医收入大幅度下降而可能导致的不稳定和村卫生室难于管理问题,我市积极探索,建立了村卫生室“四制”管理模式。一是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各县(市、区)财政在省财政每1200个农业人口每年补助行政村卫生室8000元补助的基础上,增加了3000-6000元补助。二是养老保险机制。采取政府、集体、个人共同付费,以个人账户的模式,建立村医养老保险制度。参照行政村干部的标准,为村医办理新农村养老保险,既解决了村医老有所养的问题,又形成了乡村医生的退出机制。三是医疗风险合作共济机制。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建立了村卫生室互助共济医疗风险基金,由卫生局专帐存储,统一管理,专门用于支付村卫生室实际发生的医疗纠纷或事故赔偿的资金。四是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强 6
了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工作。村卫生室药品管理,统一由卫生院实行网上采购,严格实行零差率销售,药品要建立进销存台帐;村卫生室财务的管理,设立了专门账户,要求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设置总账及收支明细账,卫生室设现金日记帐,村卫生室收入统一交专户,经济实行独核算;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下达了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任务,要求村卫生室统一使用门诊日志,复式处方、门诊观察病历等各类登记表,处方必须明确划价,收费必须有票据;对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由卫生院对所属村卫生室及村医每月进行一次考核;村卫生室的考核结果,作为政府补助的依据,乡村医生的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挂钩,体现按劳取酬、多劳多得。
目前,我市基层医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价格总体降幅达40%左右,次均门诊费用平均下降30%左右,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下降10%左右。卫生技术人员比例由原先的72%提升到8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左右,基层群众普遍得实惠,对医改满意度大幅提高。
回顾实施基层医改以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卫生部门要抓住机遇,超前谋划,争取主动。本次基层医改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密切配合,对卫生部门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卫生部门应善于超前谋划,把上面的政策吃透,把下面的情况摸清,提出建设性的思路和可行性的操作方法,使之变成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我市定编工作之所以快,就是由于在试点期间全面推开前的半年,系统内就精心安排各非试点县(市、区)的人员摸
底工作;我市的人员竞聘上岗之所以提前完成并健康稳定,就是我们及时提出了“摸清人员的十项信息”、“三堂会审”、“三榜公示”、“一人一档”等细致的可操作的办法。
2、卫生部门要抓住重点,主动协调,争取支持。本次基层医改每项任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阶段性的重点任务不同。开局阶段,市卫生部门将一些建设性意见写到了全市的实施意见和方案中,写到了书记、市长的动员讲话中;定编定岗阶段,市卫生部门多次与编办和人社部门沟通会商,我们的意见顺利快速得到采纳;特比是财政保障长效机制的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核定成为一段时间的盲点,卫生部门要求地方财政补助多少?财政部门应该补助多少?这两方面都没有底,有的地方财政部门迟迟不敢拨付,卫生系统内的绩效考核工作受到影响,为此市卫生局及时拟草了《关于全市基层医改绩效考核几个具体问题的实施意见》,经市医改办报市政府领导同意以市政府文件下发,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来安县等地的财政和卫生部门联合招标确定中介机构,对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前三年的收支进行认真规范的审计,审计结果的运用一举解决了“两个没有底”的盲点,也有利于地方政府层面果断决策。
3、卫生部门要抓住难点,积极探索,争取创新。本次基层医改工作的每项任务都十分艰巨,一体化村卫生室的改革是巩固卫生网底的难中之难,我们做了积极的探索。来安县、定远县等地积极加大财政投入,统筹村卫生室医疗风险基金、建立村医养
老保险制度、强化绩效考核等做法得到了省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肯定和推广。
第三篇:人事改革
文水县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人事局、卫生局)
为进一步增强我县乡镇卫生院的生机与活力,加快全县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全面落实《山西省基层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意见》,实现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医改总体目标,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核心内容
1、指导思想:以优化基层医疗机构人才资源配置、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为核心,以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内在活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加快推进全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2、核心内容:人事制度改革是要建立因事设岗、竞聘上岗、全员聘用的科学用人机制。
具体改革内容包括:针对乡镇卫生院的岗位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在核定的编制内,合理确定岗位构成比例;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打破身份界限,实行定编、定岗、定人的管理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二、人事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步骤
人事制度改革主要分为重新核定人员编制、选聘院长、清理清退人员、科学设置岗位、组织竞聘上岗、人员分流安置六个步骤。
(一)重新核定人员编制
乡镇卫生院为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事业编制,按照《山西省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的调整意见》,其编制数量按照以乡镇、户籍人口的千分之一点二为上限核定,全县乡镇卫生院编制总数为536人,遵循以县为单位总量控制、集中管理、统筹使用的原则,已对各乡镇卫生院逐一进行核编,现有人员447人,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管理的人员不低于编制总额的40%,从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人员一般为60%,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不低于编制总额的85%,核定的编制作为乡镇卫生院聘用人员和核拨经费的依据。
乡镇卫生院院长职数:6—15名职工为1—2名,16—50名职工为2—3名,50—100名职工为3—4名。
(二)实行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
1、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依据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委任、聘任、选任、考任和竞争上岗等办法公开选聘乡镇卫生院院长,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和要求选拔任用。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靠职代会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建立完善院长任期制,在同一单位任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届,每届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
2、建立和完善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院长负责制,明确院长责、权、利。院长实行任期责任目标,并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乡镇卫生院领导人员任用、奖惩的依据。严格执行聘期届满和离任审计制度。
(三)清理清退人员
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对本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统计和清理。在摸清人员底数的基础上,对不属于本次医改规定的竞聘定岗对象和分流安置政策覆盖范围的人员逐人登记造册,自行清理、清退。
(四)科学设置岗位
乡镇卫生院的岗位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进行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等岗位为主体,并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设置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医药卫生类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总岗位数的80%。乡镇卫生院依据核定的编制和职责任务,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及各类型、各等级岗位任职条件、职责要求和岗位说明书,经县卫生局审核后,按规定报县人事局审批。
(五)组织竞聘上岗
1、明确参加竞聘的对象范围。2010年12月31日前进入乡镇卫生院的正式人员(含在岗的小集体)可参加定岗竞聘。竞聘对象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医生岗位不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执业资格、护理岗位不具备护士执业资格、医技岗位不具备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得参与竞聘。
2、填写竞岗申请书。乡镇卫生院参加竞聘上岗的人员,按规定要求填写竞聘上岗申请书。
3、竞聘人员的审核与确认。乡镇卫生院按照参与竞聘对象范围的要求,对乡镇卫生院提出竞岗申请的人员逐一初审,重
点审核原始材料包括参加工作时间、学历、职称、聘任时间等内容,将初审意见报县卫生局确认,对提出申请且符合竞聘上岗条件的人员出具资格审定结论意见,竞聘人员据此参加竞聘上岗。
4、组织人员竞聘上岗。各基层医疗机构制定本单位的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在县卫生局会同县人事局、监察局等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县人事局核准的《乡镇卫生院岗位设置核准表》,采取多种方式,组织乡镇卫生院人员竞聘上岗。实行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定期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5、对拟上岗人员进行公示。拟上岗人员公示时间为1周,若在公示期内接到群众举报的,随时复核,举报属实的,取消其上岗资格。公示无异议的,竞聘结果报县卫生局、人事局审核确认。
6、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统筹调剂。未聘专业技术人员,县卫生局会同人事局、编办组织在有空缺编制的乡镇卫生院内进行二次竞聘,也可在本单位高职低聘、转岗聘用。
7、签订聘用合同。竞聘上岗后,乡镇卫生院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人与受聘人员以书面形式订立聘用合同,聘用期为3年。聘用合同由人事局提供规范文本
今后乡镇卫生院岗位空缺需补充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要求在县编办核定的编制内和县人事局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和招聘计划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通过公开考试、考核,择优聘用。对乡镇卫生院(分院)新进临时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制
度,其人事关系和档案交由县人才交流中心负责管理。
8、加强对受聘人员的聘后管理和考核工作。认真执行《山西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乡镇卫生院要按照考核标准,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做好平时考核和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并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及确定报酬和奖惩等的依据。
(六)安置分流人员
对象。一是2010年12月31日前进入乡镇卫生院定岗竞聘中未能聘的正式职工(含小集体工作人员)
措施。
1、系统内挖掘岗位再就业,未聘人员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由人事、卫生主管部门视情在本县卫生系统内集中所有空缺岗位和其他新增岗位,统一组织分流人员进行再次竞聘上岗。
2、内部退养,截至2011年12月31日工作年限满30年或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分流人员,本人自愿可以办理内部退养。内部退养人员待遇可以参照事业单位退休改革政策时按相关规定执行,内部退养手续由卫生局办理,到龄再办退休手续。符合病退条件的可办理病退。
3、自主创业,分流人员与单位解除人事关系后,一次性发给相当于本人3年原基本工资的补偿金,另按本人连续工龄计算,每1年工龄加发本人解除人事关系前1年月原基本工资的补偿金。
4、分流人员过渡安置。分流过渡期为三年。分流人员按以
下规定发放生活补贴:第一年按原基本工资与在职同条件受聘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之和的80%计发;第二年,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与在职同条件受聘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之和的80%计发;第三年起按当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发,直至找到新的工作岗位。
分流人员必须在批准之日起一个月内办结手续。过渡期内分流人员重新在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就业的,按事业单位人员办理调动手续,档案工资按在职人员的有关规定核定。
三、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1、对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改变有学历无能力的状态,规范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加强全科医师和全科护士培训,加大继续教育工作力度,确保继续教育课时,县财政要安排乡镇卫生院人才培训经费。
2、建立对口支援制度,县医院、中医院要从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支援,县医院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要与乡镇卫生院人员统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对子,并建立每年定期到乡镇卫生院服务三个月的制度,这项工作要从晋升或续聘中、高级职称时严格把关。
3、尝试医师多点执业制度,主要是鼓励县级医疗机构优秀人才,到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兼职,最多两点执业,方便群众就近享受县级医生诊治,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改革分配制度,实施绩效考核
对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按照《文水县基层医疗机构绩
效考核实施方案》执行,并认真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县卫生局负责对辖区内的乡镇卫生院进行考核并指导监督乡镇卫生院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乡镇卫生院的考核结果作为政府补助依据。考核合格的,政府按照与我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不合格的,政府按照考核结果核减财政补助。乡镇卫生院对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作为其考核周期(每周期为半年)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其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逐步实行卫生行业人员从业准入制度
严格执行执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业准入制,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从事乡镇卫生院卫生专业技术工作。已经实行执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专业,未经依法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参加乡镇卫生院相应专业岗位的竞聘。
六、工作要求
基层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关系到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也事关我县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为确保全县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县政府成立由陈兰生副县长任组长,发改局、县编办、人事局、财政局、卫生局、劳动局、监察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领导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人事局,办公室主任由裴建林同志兼任。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加强宏观指导,把推行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加强
农村卫生工作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要经常分析研究改革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改革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确保全县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主题词:转发 乡镇卫生院 人事制度 改革方案 通知 抄 送:县委办、人大办、政协办 文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7月21日印发
第四篇: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人事制度改革汇报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人事制度改革汇报
我院自确立为五大连池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以来,严格按照公立医院要求积极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人事制度改革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院自确立为五大连池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后,为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新建了18000平方米的门诊、住院综合楼,扩增了肾内科、内分泌科、ICU病房、神经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由于病房扩建,新科室成立,需增添编制,现以向市委、市政府、编办等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市编委已向省编办市县处汇报未解决)我院编制问题,现仍执行原编制。
二、编制问题解决不了,公立医院改革得进行,业务还得开展,我院就将原行政编制44人压缩为20人,补充到临床一线,压缩幅度达54%。
三、行勤编制的压缩仍满足不了业务科室开展工作的人员运转,为满足群众需求,保证业务开展,我院自掏经费,从社会聘请84人已考取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证人员补充到临床一线,以保证科室工作运转。
四、实行全院聘任制,临床科室制定一套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能挑起科室大梁的竞聘方案,让有真才实学的技术能手走向技术领导岗位,带出一批精英。其它岗位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充分发挥骨干才能,让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全院聘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全院工作人员积极专研、爱岗敬业积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会按照公立医院改革方针政策开展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达到改革后公立医院标准。
五大连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9、14
第五篇:人事改革
制定本方案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贯彻和体现注重实绩、鼓励竞争、民主监督、公开监督的原则,以及管人与管事既紧密结合又合理制约的原则,从我国干部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力求于法周严,于事简便,使干部考核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适应干部分类管理的要求。
一、考核目的了解干部的工作情况,对干部作出阶段性评价,激励、监督干部忠于职守,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并在干群间起到沟通作用。
二、考核对象
县(市、区)委书记、副书记、常委和县(市、区)长、副县(市、区)长。
三、考核形式
实行由上级领导机关负责,同级党的全体委员会和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与的考核制。
四、考核内容
被考核者的德、能、勤、绩,重点是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情况和实绩。
五、考核时间
一般在年末或年初进行。必要时也可安排在本召开的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之前进行。
六、考核工作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1.地(市、州、盟)设非常设性的考核委员会。考核委员会由地(市、州、盟)委书记或副书记、市(州、盟)人大主任或副主任、专员(市长、州长、盟长)或副专员(副市长、副州长、副盟长)、地(市、州、盟)委组织部长、地(市、州、盟)纪委书记及地(市、州、盟)的人事、监察、审计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考核委员会负责制定考核计划,拟定考核标准,监督考核程序,协调考核工作,向所属各县(市、区)派出考核工作组,审核考核结果,接受申诉。
2.地(市、州、盟)委组织部按干部管理权限作为考核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处理考核工作的日常事务。
3.考核工作组具体实施考核。
4.考核中,可吸收县(市、区)委组织部做部分具体工作。
七、考核工作程序
1.准备。通知被考核者准备个人述职提纲,填写《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考核表》。由专业部门填写该县(市、区)《社会经济文化主要指标实现情况统计表》。2.述职。张榜公布该县(市、区)《社会经济文化主要指标实现情况统计表》。被考核者向各自的选举任命机构和上级领导作个人述职,同时,回答与会人员提出的问题。述职基本采取党政分开的形式进行。
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的述职,参加范围是:县(市、区)委委员、纪委常委、政协正副主席、党委职能部门负责人、群众团体负责人和县(市、区)人大常委、检察院检察长、法院院长、政府组成人员及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和部分本届党代会、本届人
代会代表。
县(市、区)委副书记、常委的述职,参加范围是:县(市、区)委委员、纪委常委、政协正副主席、党委职能部门负责人、群众团体负责人、乡镇、街道党委领导和部分本届党代会代表。
副县(市、区)长的述职,参加范围是:县(市、区)人大常委委员、检察院检察长、法院院长、政府组成人员、乡镇、街道行政领导和部分本届人代会代表。
3.民主评议。对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参加范围与听取述职的范围相同。评议以填写《干部工作评价表》和分组会议方式进行。评议结果记入《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考核表》。
在评议期间,考核工作组应与被考核者谈话。
4.整体考评。为了更加准确、客观地评价被考核者工作,考核工作组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县(市、区)委、政府领导班子进行整体考评。整体考评可与对干部的民主评议结合在一起进行。
5.综合汇总。考核工作组根据需要做补充性考察,汇总各方面的考评信息,提出考核意见。
6.反馈。考核工作组向县(市、区)委和政府反馈整体考评意见。考核工作组向被考核者反馈对本人的考核意见,被考核者对考核意见如有异议,可进行说明或提出申诉。考核工作组向全体参加民主评议的人员通报整体考评意见和对被考核者个人的民主评议情况。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向全体参加民主评议的人员表态。
7.总结。考核工作组将考核意见记入《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考核表》。被考核者签署意见。
考核工作组总结考核工作。
县(市、区)委和政府领导班子研究整改措施。
8.复核。考核工作组向考核委员会汇报考核工作的情况和结果。考核委员会审核考核结果,审核意见记入《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考核表》。
八、考核结果的使用
考核委员会将考核结果分别向县(市、区)党的全体委员会和县(市、区)人大常委会通报。按干部管理权限移交考核材料。《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考核表》存入本人档案。考核结果作为组织对干部实行奖惩、升降、调整、培训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