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构建和谐人事的几点思考
文章标题:关于构建和谐人事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从实际出发,全力构建和谐人事,以和谐人事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和谐。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和发展赋予人事部门的重要职责。笔者认为,构建和谐人事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和谐人事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人事部门依法行政应突出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要积极贯彻落实好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目前,必须全面实施好《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以此来推动人事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深入做好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全面准确地把握人事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工作,制定一系列配套制度和细则,构建一个能涵盖人事工作全领域的法规制度体系,确保每一项人事工作都有法可依,都能在规章制度的监督制约下运行。
二、构建和谐人事必须坚持公平公正。人事工作必须始终坚持“阳光操作”,确保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确保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应着重在两个环节上狠下功夫。一是公开环节。对行政审批和非行政审批项目,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公开承诺、公开服务;对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进人、职称评定、考工定级、军转干部安置等热点工作,必须严格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政策依据、计划、条件、程序、结果“五公开”。二是监督制约环节。要建立人事工作立体监督机制,使得体系内的隶属监督与体系外的服务对象、纪检监察、新闻媒体监督形成合力,着力打造诚信人事,不断提升人事机关的公信力。
三、构建和谐人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智力竞争与以人为本的关系。人事选拔既要坚持以智力、能力竞争为主的规则,又要坚决克服人事竞争中的性别、相貌、地域歧视和对学历、背景、地位的错位认识。二是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人事工作要积极谋求人与事的合理配置、因事选才、因才施用,促进人才合理有序地流动。三是人文关怀与执行政策的关系。人事工作并不排斥对人的关心和关怀,我们应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帮助服务对象得到更多实惠。
四、构建和谐人事必须积极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当前,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到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学习型组织、效能型机关等诸多创建活动中去。另一个方面,我们要认真抓好“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创建工作,营造和谐氛围,切实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构建和谐人事必须加强人事机关的自身建设。加强人事机关的自身建设是构建和谐人事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狠抓内部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和工作制度,有效地规范机关的运行机制、工作程序、岗位责任和工作作风,切实做到在严格的管理中出效能。其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要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实践型机关、创新型机关。三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要积极探索推行“超市式服务”、“流水式服务”等新型公共服务方式,大大减少工作流程,全面提升工作效能,让服务对象享受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关于构建和谐人事的几点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关于构建和谐人事的几点思考。
第二篇:打造和谐人事构建和谐
文章标题:打造和谐人事构建和谐_努力实现人事人才工作大突破
打造和谐人事构建和谐___努力实现人事人才工作大突破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在“全面奔小康、建设新___”新的伟大征程中,作为人事部门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
站在手,写作无忧!]打造和谐人事,为“建设新___、全面奔小康”这一宏伟工程添砖加瓦?这是我们人事部门策应省委省政府扶持、实现___更大突破应当首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建设新___、全面奔小康”,“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这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在新形势下给___提出的新的要求和奋斗目标,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作为人事部门就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刻阐述,强调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这就启迪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真正做到“四个尊重”,让每一位社会成员能得到全面发展,并拥有自己的舞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此,人事部门要为人才的发展营造和谐环境,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实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把每个人的潜能和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要充分协调好各类人才的利益关系,既要增强对区域外人才的吸引力,又要保护好现有人才的积极性;既要发挥高级人才的领军作用,又要重视一般人才的基础性地位;既要满足优秀人才的合理要求,又要关心竞争中处于弱势群体的正当利益,使各类人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创造人人争相成才、互相促进成才的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
二、不断开拓创新,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和各项人事工作和谐发展。胡锦涛同志在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强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人事部门要把促进和谐发展、维护社会公正作为新时期人事人才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注重维护和实现人事公正,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在改革举措安排上,既要抓好重点突破,又要注意配套衔接;在出台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逐步推进。要在工作中努力做到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和各项工作和谐发展。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主要是解决深层次问题,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真正建立一套科学的、法制化的、民主化的干部分类管理体制;二是建立一套公平竞争的用人制度和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度;三是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人事考试是人才评价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加强考场建设和考务人员培训,提高对参考人员身份鉴别水平,杜绝陪考代考现象发生,以确保人事考试的权威性和公信度。同时,以“建立综合体现工作职责、能力、业绩、年龄等因素,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为要求,进一步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要为民营企业提供人事人才服务,努力创造民营与国有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人事人才政策环境。并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为主要依据,进一步做职称改革工作。建立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科学评价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干事业、干成事业。
三、注重统筹兼顾,逐步建立人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人事部门要积极适应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人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要继续落实中央的各项军转安置政策,进一步加大计划分配的工作力度,改进安置办法,拓宽安置渠道,提高安置质量。同时,在政府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落实企业军转干部的解困政策和稳定工作,并研究建立解困和稳定工作的长效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同时,要按照“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要求,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级各类人才市场,使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享受到更广泛的社会化服务。
四、加强自身建设,促进人事系统的干部队伍和谐。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智力保证,得先让管人事人才工作的人事系统的干部队伍和谐。要注意激发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使大家积极工作,上
第三篇:关于构建和谐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和谐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突出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我们
党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和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一、充分认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
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应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与十六大的思想一脉相承,又根据实践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的条件。和谐社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他们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合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讲诚信、讲道德、讲法制、讲秩序的行为规范。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在和谐社会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社会的开放性和竞争的活力在政策上、制度上得到保证,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生活得到净化。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初步形成。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三、深刻领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构
第四篇:关于构建和谐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和谐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突出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我们
党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和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一、充分认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
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应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与十六大的思想一脉相承,又根据实践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的条件。和谐社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他们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合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讲诚信、讲道德、讲法制、讲秩序的行为规范。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在和谐社会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社会的开放性和竞争的活力在政策上、制度上得到保证,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生活得到净化。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初步形成。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三、深刻领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社会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努力,但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要求我们党充分发挥党对社会的整合功能,积极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进一步密切党同各阶层群众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保持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随之出现,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也大量出现。要看到矛盾、正视矛盾,并想方设法通过协调利益关系解决矛盾,这一过程恰恰就是和谐社会的过程。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都是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站在统揽全局的战略高度,从代表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位置上加以引导和处理,以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当前,要注重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注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
四、扎实推进构建和谐XX的重点工作
构建和谐XX要求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把XX建设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四位一体全面进步的“文明城区”。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构建“和谐XX”的实践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发展税源经济,为构建和谐XX奠定坚实基础。建设和谐XX,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发展。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建设和谐XX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因此,必须加快发展步伐,通过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当前,要抓住有利时机,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快形成有利于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一整套体制和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走上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轨道。要抓住结构调整这一主线,提升整体经济实力,推动XX经济发展。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和招商理念,优化布局,强化特色,扩大产业集聚优势。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使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区政府要统筹全区发展经济板块,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尽快盘活区域可用资源,进一步加大发展科技型、环保型、集约型的区域经济,努力实现“空间集聚、产业优化、企业集群”。如机场地块、大明路汽车一条街、晨光科技园、润泰市场、银桥市场和纬七路沿线市场群等拓展、深化,大力引进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和低能耗、低污染、低用地的“三高三低”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推进XX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的台阶。
第二,坚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我们要结合XX建设实际,善于分析当前社会治安形势,超前研究应对措施,牢牢把握维护稳定工作的主动权。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为构建和谐XX的保证,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经常性的严打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科技创安系统的建设,建立区域全复盖的视频监视系统,加强街面重要部位、重点地段的技术防范,运用高科技手段、构建多层面的防范体系,切实提高治安防范的科技含量。加大社区警务队伍建设,提升警务效能,以积极设防、控制和打击犯罪为目标,推进群防群治防控网络建设,特别是夜间控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监控系统,提高治安防范覆盖面,全面构筑高效的技防网络、严密的民防网络和有力的警防网络,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
第三,坚持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全力化解社会矛盾。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始终坚持围绕构建和谐XX,把化解社会矛盾、减少利益冲突作为首要任务。针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及时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心态和动态,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提供决策依据,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诉求表达机制,使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通过正常渠道得以表达,话有处说、理有处讲、冤有处诉,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办到的,立即就办,不要拖延;暂时不具备条件的,说明原因,征得理解;不合理不能办的,也要给群众一个明白说法。切实加快建立“减压机制”,加大预警排查和调处力度,要抓住一个时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重点加以解决,通过完善大调解机制,紧紧抓住利益调节这个关键,综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减少利益冲突和矛盾冲突,调解和钝化社会矛盾,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要重点解决好市政工程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以及涉法涉诉上访等突出问题,要有效整合行政、司法、公安以及基层组织资源,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衔接起来,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感化的方法,多策并举,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矛盾调处中心作用,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妥善处理和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避免和防止矛盾激化和升级。如在纬七路拓宽改造东延工程、XX河沿线景观改造工程和路子铺危旧房改造等拆迁工作中,涉及面广、动迁住户多、时间紧、任务重、矛盾突出,为了保证重点工程建设不受影响,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广泛动员,全员上阵,靠前指挥,昼夜工作,街道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要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努力为构建和谐XX营造有序、稳定的社会环境。文秘114版权所有第五,坚持加大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城市建设,既要外树形象,更要内求和谐。要以迎接“十运会”为契机,采取大整治、大拆违等举措,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着力改善区域面貌,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一要治理环境污染,大力推进街巷保洁和专项整治工作,坚决遏制环境恶化。二要美化净化环境,加快实施绿化工程,不断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三要加强市场管理,加大对“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等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四要加大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等公益配套设施的规范和建设力度,不断提升现代化大都市的文明形象。通过文明城市的创建,使城市天更蓝、绿化带更多、更绿,让广大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真正过上和温馨的小康生活。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
[1]
[2]
第五篇:财政局构建和谐人事调研报告
财政人事教育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初探
摘要:**市财政局将财政中心工作同人事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紧扣机关文化建设,坚持抓学习培训,以“四讲四比”等活动为载体巩固学习效果,在正确的用人导向基础上,积极推动机关用人机制创新,加强目标责任管理,财政人事教育工作在建设和谐机关,促进各项财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 公共财政 人事教育 队伍建设
机关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财政部门处于经济建设的前沿,协调面宽,接触面广,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服务经济的“窗口部门”,努力实现财政机关内外和谐,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构建和谐机关离不开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工作人员队伍,需要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机关氛围,需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人才辈出的人事管理机制。
近年来,**市财政局在和谐机关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紧密结合机关文化建设,坚持将财政中心工作同人事教育工作有机结合,放眼全局,不断深化干部人事改革,扩展人事工作职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素质、树形像,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财政干部队伍,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工作环境,使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持之不渝抓学习培训,促进干部素质全面提升
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进一步增强全局职工的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从而积极投身“绿色**”建设,**市财政局提出了建设学习型、落实型、服务型机关的奋斗目标,精心组织并掀起了学习的高潮。
**市财政局现有职工176人,大部分参加工作较早,第一学历普遍不高(见表一),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不到职工总人数1/4,仅占23.8%。
表一 **市财政局职工第一学历情况表
学历
本科
大专
中专
高中及以下
人数(人)
230
51比例(%)
6.8
17.0
47.2
29.0
面对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更高要求,提高财政工作者管理水平,塑造一支知识型、学者型的干部队伍迫在眉睫。为此,**市财政局以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为核心,相续在学费补助、工作安排、职务晋升等方面,出台多项政策,多管齐下,鼓励职工通过委培、脱产、自考、函授等各种方式,参加学历教育,不断改善职工知识结构。
通过努力,全局职工文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知识结构明显改善。截至2007年8月1日,全局共有270多人次接受了正规的学历教育,全局95%的职工拥有了大专以上学历,50岁以下职工全部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有9人参加了研究生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成为全局共识。
表二 **市财政局职工现有学历情况表
学历
研究生
(含进修班)
本科
大专
中专
高中及以下
人数(人)
9109
36*
比例(%)
5.1
61.9
27.8
1.7
3.4
*注:6人均为工勤人员
在抓学历教育的同时,**市财政局坚持“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同步进行,思想认识与业务水平同步提高”的方针,在全市财政系统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
培训内容涵盖了财政实践的各个方面,包括了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思想意识、行政科学的前延理论。重点加强了以“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共财政”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干部职工。
为了把学习进一步引向深入,该局在学习的深度卯足劲,在实效上狠下功夫,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和严格的学习要求,并把学习情况纳入机关考核体系。要求每一名党员、每一位职工都要认真思考,深刻体会,做到“四有”,即:有心得、有笔记、有行动、有检查,在全体干部中开展了“读一本书、记两本笔记、写三篇文章、掌握四门知识、举办两次交流讨论会”活动,要求全体干部要有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两本笔记,写读书心得、调查研究、理论学习三篇文章,每年学习掌握有关公共财政管理四门专业知识,以支部为单位,举办学习心得、调查研究两次交流会。
在学习中该局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辅导相结合、专家讲解和集体讨论相补充”的办法,制定了《**市财政局“十一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每年既考虑培训内容的连续性,又兼顾新形势的实际需求,有计划、有针对、有重点、有方案地举办各类培训班,并对教学的目的、内容、效果进行质量综合评价。据初步统计,仅2007年上半年,全局举办了10期培训班,培训职工1900多人次,全局职工累计撰写学习心得220余篇,记笔记200余万字。
二、以活动为载体,巩固学习效果,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巩固学习效果,使学习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起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作用,从2003年开始,**市财政局开展了“四讲四比”活动,即:“讲学习、比又红又专,讲纪律、比廉洁勤政,讲服务、比敬业奉献,讲团结、比协作共事”。
(一)、讲学习,比又红又专。在学习当中,比谁的学风好、谁的业务精、谁的知识面广、谁的政策性强,谁能扛硬肩,打硬仗。力求使全体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习惯,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排除各种干扰,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抓紧时间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二)、讲纪律,比廉洁勤政。就是健全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到位,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模,严格做到按制度办事,规范行政行为,努力做到依法行政。通过签订《廉政责任书》的办法,夯实廉政责任,完善监管体系,从学习制度和干部管理入手,构建警示训诫防线,以制度约束为先导,以作风整治为重点,用高尚的职业道德激励、教育职工,要求人人具备廉洁理财的风尚、勤奋务实的作风,努力在全局形成比勤政、比廉洁,大家争当“勤廉兼优”好干部的局面。
(三)、讲服务,比敬业奉献。要求职工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较浓的敬业意识、较强的奉献精神,积极改进服务手段,做到能服务、会服务。以服务的改善,促进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积极组织财政收入,改进支出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确保社会稳定,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办好、办实。进一步增强职工责任心,积极为财政工作出主意、想办法,钻研业务,熟悉政策,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地办好每件事。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全体职工服务意识,切实解决了少数干部思想上存在的“不比服务比职务,不比奉献比科室”的相互攀比心理,从而使敬业奉献精神在全局上下得以发扬光大。
(四)、讲团结,比协作共事。切实加强科室内部、科室之间协作共事的能力,职工之间和睦共事,讲诚信,讲正气,讲支持,讲理解,困难面前互相帮助,大家齐心干事业,促进干部做人大量、大义、大气,做事公德、公正、公平。注重与外单位之间协商配合,多沟通、多交流,倾听单位意见,学会换位思考,急之所急,想之所想,通过良好周到的服务、耐心细致的工作,赢得社会更多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更好地推进财政事业各项改革。
结合“四讲四比”活动,适时举办了两次“岗位技能大比武”、三次主题演讲赛,积极开展了各类创建活动,组织全体干部结合财政职能和自身岗位,积极谋划“陕南突破发展”,找准自身在建设绿色**中的位置,自觉把思想、行动和工作措施统一到加快绿色**建设上来。
在各支部中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创建“四制一体化”标准支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评优争优活动,促使党员干部树立识大局、顾大体、谋事业、求实效、讲正气、埋头工作的浩然正气;在全体职工中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牢固树立公仆意识,促进机关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在全局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局机关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各科室开展创建文明科室、青年文明号、文明示范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该局把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活动经常、管理规范、措施得力、内容创新、效果明显作为的重要内容,列入年终综合考评计划。
通过这些活动的成功开展,展现了财政干部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推进了财政和谐机关建设,使“四讲四比”融入全局每个职工日常行为,自觉付之实际行动,促进了机关作风的大转变,职工群体意识、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地不断升华,形成特色鲜明的财政机关文化氛围,有力保障了各项财政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了公共财政建设。
三、创新用人机制,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建立科学民主的用人机制,选好干部、用好干部,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干部活力、建设和谐机关的重要内容。**市财政局根据新时期党的干部人事政策,结合财政工作特点,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积极推动机关人事制度改革。
(一)、拓展财政职能,优化岗位设置。随着社会发展,财政工作的内涵不断延伸,已由过去单纯的政府收支管理,向全方位服务经济建设转变。为满足公共财政的需求,**市财政局在严格控制人员编制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岗位设置,即拓展了财政职能,加强了财政服务社会的能力,又为青年干部走上一线领导岗位创造了条件。
2004年,为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可持续利用,**市财政局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局。几年来,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成为财政工作备受关注的新亮点,改革成果受到部、厅两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先后在《中国财经报》、《中国财经》、《西部财会》等知名媒体和学术期刊上登载报道,被专家誉为“**模式”,并列为全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四大模式”。
为了支持**“药、水、游”产业实现突破,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因贷款难遭遇的资金断链问题,**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通过下属的生产资金管理局,发起成立资金规模达5,000万元的股份制财信担保公司,投资600万成立财信典当公司,大力扶持市场前景好、企业信誉好的中小型“绿色”产业发展,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该市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
此外,**市财政局还成立了指导、管理、协调全市农村税费改革的常设机构,省委、省政府对**市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该市成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唯一一个全面开展市级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措施的试点城市,“**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
2002年机构改革结束至今,**市财政局累计新设县级岗位3个、科级岗位12个,调整科级岗位5个,共占现有领导岗位的30%,从而有效地拓展和加强了财政职能,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更好地服务了经济建设,适应了社会进步对财政工作的要求。
(二)、科级领导竞争上岗、一般干部双向选择轮岗。**市财政局通过多年的摸索,不断的改进,结合干部任用的有关规定,逐步建立起一套公开透明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采取公开竞争程序,即:公布职位、公开报名、资格审查、公开演讲、群众测评、组织考察、党组研究公示、廉政谈话、办理任命等诸多环节,接受群众监督,作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从2002年机构改革时期至今,已举行了4次科级干部竞争上岗活动,竞争者是否上岗完全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工作的业绩和群众的满意度。通过竞争上岗,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群众基础好,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同志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干事业的积极性,干部队伍充满了健康向上的活力。
按照公务员管理要求,结合财政工作特点,该局对科级以下干部定期轮岗。在轮岗中实行双向选择,即个人选择科室、科室选择个人。个人对科室的选择看的是有利于自己专业的发挥,科室对个人的选择看的是人品、业务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党组考虑的是工作需要和人员结构。通过几年双向选择的实践,确有部分工作能力差、工作态度不端正、搞不团结的人没有选择到工作岗位,相反,工作兢兢业业、踏实肯干的干部充实到了重要岗位。双向选择,鞭策了进步较慢的同志,激发了干部勤奋工作、加强自身修养的积极性,服从大局、勤奋工作在局机关蔚然成风。
(三)、严把进人关口,实行公开选调制度。由于财政工作的特殊性,往往成为人员超编的“重灾区”,**市财政局严格编制管理,凡是进人都要报市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因此从未发生一起人员超编。
2007年,根据机关编制空缺情况,**市财政局联合该市人事部门,率先于其他市直部门,开展了公开选调10名公务员的工作,即为机关补充了新鲜“血液”,改善了职工年龄结构和知识层次(见表三),又为全市用人制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提高了基层财政工作者工作热情。
表三 选调人员综合情况表
基本 情况
学历
年龄
从事财政工作年限
大专
本科
30岁以下
35岁以下
5~10年
10年以上
人数
2846
比例
20%
80%
20%
80%
40%
60%
公开选调公务员,带来了“一高一快两打破”好处:所选调人员素质“高”,所选调的人员必需经历笔试、面试、考察等多个环节的激烈竞争,通过层层筛选,才能从众多报名人员中脱颖而出,最终所选定的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投入工作速度“快”,所选调人员都具备一定财政、财务工作经历,且年富力强,人员到岗后,均能立刻投入工作中;公开选调人员,拓宽了选人视野,打破了机关原来一些固有的思维模式、工作习惯,激发了工作激情,打破了工作调动当中的各种“关系网”,推崇了能力,给机关用人增添了勃勃生机。该局选调干部的成功经验,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被全市许多用人单位学习借鉴。
(四)、积极尝试干部挂职锻炼制度。从2003年起,**市财政局结合财务总监制度的实施,选拔部分干部到企事业单位或财政投资的项目实施单位,担任项目财务总监,监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抽调部分干部到乡镇,担任乡镇政府副职,参与乡镇工作;抽调部分干部到村组,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排副县级后备干部到市级重点项目或厂矿企业,挂职锻炼;积极与财政部联系,推荐了一名干部到财政部挂职锻炼。干部挂职锻炼制度的实施,不仅密切了各种关系,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干部,了解和掌握了多方面的信息,为公共财政决策提供了科学、直接的依据。
四、提高机关文化品位,促进财政事业发展
今年,省厅决定在全省财政系统开展以“提高文化品位,彰显精神风貌,倡导人文关怀,促进事业发展”为主旨的财政文化建设活动,把创建财政文化,培育具有高尚情操、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一代财政人作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模式的一项战略举措。
财政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促进财政工作者知识、道德、能力、涵养等全面提高,使之综合素质全面提升,避免人浮于事,实现更有效地履行职责,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这就对财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和机关人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财政局在具体的人事教育工作中,坚持“四个紧扣”,推进财政文化建设活动蓬勃开展。一是紧扣财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建设。充分运用先进性教育取得的成果,增强职工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使之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提高为公理财、为民服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建成了党员活动室和机关荣誉室。二是紧扣财政文化建设的目标,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积极实施财政机关形象创新,细化深化便民服务措施,定期向单位和群众征集意见,简化工作环节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将“四讲四比”活动引向深入。三是紧扣财政文化建设的根本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理念,培育机关浓厚的学习气氛,选派业务骨干到行政学院培训,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单位开设讲座,在局域网上开设学习园地,在全市举行“我是财政人”主题有奖征文活动,建成了图书阅览室和电教室。四是紧扣财政文化建设的内容,积极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结合财政部门实际,举办了以“财政人.汉水情”为主题的文艺调演活动,组织各支部开展了“感受新农村”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支持职工组建了篮球队、乒乓球队、自行车队,组织了“我是财政人”和“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财政文化建设的开展,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提高了职工的文化品味,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展示了新时代财政工作者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加强目标管理,建立工作责任制
为了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求实效、创佳绩的积极性,**市财政局从考评入手,推行了机关目标责任制管理,任务层层分解到科室、到个人,年初逐级签订责任书,年终依据责任书考核评比先进科室和先进工作者。责任书由局党组与各科室、科室与个人分别签订,包括重点目标和共性目标两部分,重点目标由局党组年初根据全局工作任务和科室职能确定,共性目标根据全局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机关政治理论学习等任务,统一确定,主要包括学习、纪律、服务、机关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考评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量化考评总分为100分,其中重点目标占60%,共性目标占40%;重点目标年终一次考评,共性目标实行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使机关工作任务明确,责任清晰,达到了奖勤罚懒的目的,较好的解决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得到了全体职工的普遍赞同。
五、发扬经验,克服不足,再创佳绩
经过多年来持之不懈的努力,**市财政局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避免了“重具体业务开展,轻内部人事管理”,为和谐机关建设,财政各项业务工作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为,**市财政局能够在人事教育工作中取得这些成绩,主要有以下几条经验:
一是领导对人事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始终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局党组多次开会研究人事教育工作,局党组成员带头参加培训,局长多次亲自授课,从而保证了教育培训的严肃性。
二是将机关党建和人事教育工作统一。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弘扬了正气,调动了全体职工钻研业务、勤奋工作的积极性,充实了人事教育的内容,提高了人事教育的效果。
三是坚持在正确的用人导向基础上大胆创新。准确把握时代脉动,时刻保持人事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对待人事教育工作,在干部中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正确的权力观,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为标准去选人、用人。
四是建立干部管理长效机制。将干部管理溶入日常业务工作,加强干部日常规范性管理,注重考核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实绩,动态管理后备干部,及时补充优秀人才,在中层领导中,定期开展述职、述廉、述学活动。
五是建立和谐的人事工作环境。坚持任人唯贤,坚决破除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等观念,在德才兼备的前提下,树立“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方针,努力使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市财政局在人事教育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业务经费捉襟见肘。由于**市是典型的贫困地区,财政收支形势严峻,保工资、保重点建设尚有一定困难,包括财政局在内,各部门的业务经费都不宽裕。近几年,**市财政局对人事教育工作的投入虽有一定提高,仍无法满足业务的充分开展,许多好的规划方案,仅能停留在设计之中。
二是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市财政局人事管理部门编制3人,实际只有干部2人,承担着全局176位在职职工和46名离退休干部的人事劳资工作,负责着全局12个支部的党建活动,是机关考核、文化建设、干部教育等工作的主要牵头科室,工作庞杂,事务繁琐。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事工作内容不断增加,机关公务员登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由阶段性工作,变为日常工作,人员短缺的矛盾已相当突出。管理人员经常忙于具体事务,常常无暇于对工作深刻的思考研究,更无暇于参加行政学院组织的专门培训,缺乏对其他地市的先进经验的考察学习,阻碍了人事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上级部门加大对基层工作的扶持力度,在财政系统内,定期组织个人事干部交流经验,并加强对基层人事工作的指导,同时**市财政局也应该和人事部门加强沟通,积极争取编制和人员。
近几年,**市财政局深化人事机制改革,努力建设和谐机关,努力实现和谐人事,取得可喜的成绩,推动了财政中心工作健康发展,财政收入呈现连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为**实现突破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基本的财力保障,**市财政局连续多年获得市级目标考评一等奖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2006年又被授予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和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单位,2007年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受到了表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财政人事工作是机关文化建设重要一环,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