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业集群研究的逻辑框架结构
摘 要:准确把握产业集群研究内容的逻辑框架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而现有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评述只是从某一方面或角度对其深入分析,却缺乏从宏观上对产业集群研究框架进行概括性总结。文章尝试从产业集群概念与分类、产业空间集聚动力、产业集群内部运行机制、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关系、以及产业集群的风险、治理与升级等五个方面,将现有产业集群研究内容的逻辑框架进行系统分析,从而能够在宏观上掌握产业集群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明确产业集群的研究思路与脉络。
关键词:产业集群,逻辑框架
产业集群研究内容随着全球化环境下集群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学科交叉所带来的研究视角变化等因素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有关产业集群研究的文献大量涌现。针对产业集群研究内容方面的综述性文献也有不少,但这些文献评论往往仅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对产业集群研究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而缺乏从宏观上对产业集群研究内容的整体框架进行全面构建,这使得产业集群的研究框架不甚明朗。尽管目前针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文献众多,但从根本上来说无非集中在五大方面,即:产业集群是什么、如何度量和识别?产业集聚的内在动力机制是什么?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怎样?产业集群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政府怎样制定相关政策?产业集群如何生长演化、怎样治理和升级?本文正是以这些问题为主线来对产业集群研究内容演化的逻辑框架进行综合分析。
一、产业集群概念、分类及识别
产业集群研究的深入仍然掩盖不了来自于经济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学者对其概念的认识差异,有学者对这些差异进行了集中对比研究。一部分学者从纯粹的地理位置关系出发,将产业集群定义为“生产一系列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在部门或地理上的集中”、“区域集群是一个地理位置相互接近的产业集群”;另一部分学者则从企业地理邻近所带来的效益角度进行定义,强调企业的地理邻近与相互依赖能够产生协同效应,认为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产业和机构之间的社会关系能够使其更具有竞争力;还有一些学者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基于价值增值的生产链将企业、知识生产机构、中介结构以及顾客等联系起来而形成的网络”,“产业集群是通过商品、服务和知识交换紧密联系、专业化组织的地方网络”。Porter(1998)则强调特定产业领域地理邻近的关联公司的共性与互补性,并从企业竞争与合作、提高区域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了重新阐述。由于Porter的定义不仅提炼出了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还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迎合了当今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对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企业生存与区域(国家)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同。国内较早关注产业集群的学者王缉慈教授也对相关概念和定义进行了探讨,并一直在努力矫正对产业集群概念认识的误区,而澄清这些认识对我国产业集群的研究和区域管理来说显得极为重要。
尽管产业集群概念一直处于不断的诠释之中,但是产业集群的特征要素(如空间集聚、企业互动、基础设施共享、专业化分工、弹性专精、地方网络、社会文化嵌入、知识溢出等)已得到广泛理解和认同。正是这些集群特征为我们识别、测度和评价产业集群绩效奠定了基础。由于研究视角不同,从而导致了产业集群的分类十分复杂。目前,对产业集群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有:以Markusen理论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分类(意大利式、卫星式、轮轴式);基于交易成本观点的产业集群分类(纯集聚体、产业综合体、社会关系网络);根据集群的结构状况分类(市场型、椎型、混合网络型);根据产业关联度、区位优势分类(纵向集群、横向集群、区域指向集群);以及从产业的升级、FDI介入的程度、集群形成的成因、集群的产业性质等各个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分类研究。有学者认为关系合约理论、分工理论和投入产出理论是产业集群识别标准、集聚度、合作程度、创新能力直至评价产业集群绩效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研究了产业集群集聚度、合作程度和创新能力的测度方法。此外,最近有学者利用产业集群的定义、特征及其识别标准努力将产业集群概念由制造业延伸到非制造业,如花木产业、农业、旅游业和金融产业等。
二、产业空间集聚的动力机制
产业空间集聚的形成机制是产业集群研究的核心内容,它主要解释是什么因素促成并激发产业空间集聚?由于产业集群是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以及区域发展政策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经济现象,因此不同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也不尽相同。关于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包括:Thtlnen、Weber、Losh的经典区位理论、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Isard的产业综合体、主流经济学的贸易和分工理论、新产业区理论以及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理论、Porter的竞争优势理论等。其中,Marshall的“外部经济”、Krugman的“规模递增”、新产业区的“创新网络”、以及全球化环境下的竞争优势理论成为了当前研究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重要理论基础。尽管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鲰述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但是从宏观上来看可以认为以市场主导为主的“内生型”和以政府主导为主的“外生型”共同作用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方式,并且这种以“内生”和“外生”为主的集群动力机制分类方法已普遍被接受。目前,对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分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资源禀赋论,该理论强调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地力特殊的自然资源紧密相关,但却缺乏对社会性资源(如文化、风俗和社会关系等)的关注,因此部分学者开始转向对地力经济历史、社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等方面的研究;其次是分工与交易费用论,该理论认为产业集群以通过纵向专业化分工和横向经济协作提高交易效率并降低交易成本,_即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产业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利用该理论解释企业空间集聚具有易于理解和直观的优势;第三是FDI理论。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由于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梯度现象”、“比较竞争优势”,从而导致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全球一地方垂直分工生产模式的形成,产业在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空间转移成为过去十几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部分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现象,这种由外来力量驱动型的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也成为不少学者关注的对象;第四是集体学习与创新效应理论,有学者认为产业集群其本质上是一束在发展过程中集聚起来的知识集合,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从“创新网络”与“知识溢出效应”角度来解释产业集聚现象。产业集群内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通过网络联系发生交互(知识传递与扩散)、共同学习从而获得好处,这是因为地理接近有利于企业了解产业前景与市场情况,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建立共同的信任机制。由于创新活动日趋复杂、“隐性知识”的扩散受到空间距离的制约,因此地理邻近成为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动力,产业集群因而也成为了集体学习和创新区域;第五是产业集聚效应与集群政策效应理论。产业集聚效应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集聚增强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二是产业集聚强化了区域品牌。产业集群所带来的区域竞争力提升和区域品牌效应反过来又成为产业集聚的重要外部原因。此外,地方政府具有针对性的产业集群政策也是“吸引”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产业集群内部运行机制
产业集群内部的运行机制怎样、集群主体如何发生联系并相互作用从而推动集群发展呢?在这里,可以根据产业集群主体之间联系对象将集群内部运行机制分为“企业一企业”互动、“企业-关联机构”互动、以及“企业-政府”互动三大类。对于“企业-企业”、“企业-关联机构”互动,一般是从产业分工专业化角度、知识扩散与共享角度来研究集群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集
体学习与创新关系。有学者指出集群企业间的合作表现为竞争互利关系,而具有竞争关系的集群成员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而具有互利关系的成员间必须保持激烈的竞争,从而比较形象地解释了产业集群企业个体之间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共生机制。但是必须看到,集群企业之间互动联系的另一个纽带就是“基于合作的信任关系”,这在众多社会学者的文献中都得到体现。魏江等将产业集群的学习机制归纳为三个层次:核心成员之间互动学习流程、集群辅助网络向核心网络知识流人的过程、集群外围网络向核心网络知识流人的过程,其中后两个层次流程正是反映了“企业-关联机构”互动联系。
“企业-政府”互动联系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二是政府营造的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这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本身构成了地方政府的政策工具上,为了解决集群内部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问题(市场垄断、恶性竞争、非合作博弈、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同时也为了优化集群动力机制并改善集群环境,政府一方面主动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另一方面也在被动干预产业集群的非正常发展。国内学者在研究西方国家产业集群发展政策的同时一直在结合我国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企业一政府”互动机制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团队(GREMI)强调区域“创新环境”对企业集聚发生的作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依赖于其在区域内结成的网络,并先后提出“创新网络”和“集体学习”等概念。良好的创新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系统,它涉及到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个主体,而这必须要求政府能够设计一套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作保障。作为“创新网络”结点的政府及其公共部门,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区域环境,则应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法规、制度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总之,正是企业-企业、企业-关联机构和企业-政府之间良好的运作机制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
四、产业集群、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
产业集群、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一直是学者和产业政策制订者关注的重要内容。新古典经济学家、传统区位理论和新增长经济理论,要么强调资本和劳动力要素而忽视企业行为中知识、研发、学习等活动和本质特征,要么是只看到了研发与经济的外部性而不关心组织和制度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新兴古典经济学虽然利用分工与专业化理论解释了产业空间集聚产生报酬递增,但是却缺乏考虑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信任等社会关系。因此,研究基于产业集聚的创新网络,从而推动新产业区发展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维。事实上,地理集聚与经济增长及区域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已经被众多的研究所证实,而且在我国,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加速器”。细分起来,研究两者互动关系的角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产业集群规模效应角度。由于集群内企业集中且关联程度高、分工细化,从而使得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和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充分发挥,这些分工和规模效应促进了效率提高和产出增加;其次,从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提升角度。集群通过增加现有企业生产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激发创新信息扩散三个途径影响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它为提升国家和地区竞争力提供了新途径。目前,产业集群的研究已经成为地区或国家竞争力研究的热点问题。这是因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集群经济早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和亮点。国外对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一方面集中在集群创新与知识扩散角度,另一方面集中在企业网络的角度,这些学者认为产业集群内企业主体之间所形成的创新网络、知识创新与扩散降低了创新成本与风险,提高了产业集群整体知识积累水平,从而增强了产业竞争力并形成集群独特的竞争优势。第三,从产业集群与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和城市群经济发展角度。由于国际上存在典型的以高新技术为主的集群成功案例(如硅谷)和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主的集群成功案例(如意大利新产业区),这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了借鉴和指导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
出,产业集群在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和促进城市群经济发展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这也是我国地方政府将产业集群作为政策工具的重要原因。
五、产业集群风险、治理与升级
在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等正面集聚效应受到热切关注的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开始辩证地思考产业集群的负面效应和治理问题。这些负面效应主要反映在集群网络失灵、集群风险和集群生命周期等三个方面。对集群网络失灵的理解也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基于产业网络组织本身的理解,即产业集群作为超越企业的组织形式,由于其网络目标、网络结构和网络主体与企业组织比较起来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从而会带来网络规模困境、社会关系困境、网络中企业权利不对等、支撑机构功能缺失等网络失灵现象;另一个是基于“全球一地方”视角下的理解,即认为在全球视野下由于本地知识资源不充分,难以保证创新持续,集群过度专业化和地理邻近也将可能导致本地网络失灵。目前国内外对产业集群风险的研究主要有:基于区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结构性风险、外部冲击(技术间断、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和内部僵化(过度合并、群体思维等)的风险、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风险、经济周期对产业集群产生冲击的周期性风险,以及我国学者提出的网络性风险与自稔性风险。此外,许多学者认为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是存在的,Swann(1998)正式提出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Andersson(2004)认为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集聚、集群诞生、集群发展、集群成熟和集群转型五个阶段。此外,“锁定”和“路径依赖”这两个概念也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产业集群负面效应引用较多的术语。其中关于“锁定”的理解主要有:功能锁定、认知锁定、技术锁定、政治锁定、文化锁定和市场锁定,甚至还有非正式制度问题。这些关于产业集群负面效应的研究引发了学者和政策制订者对产业集群治理的思考,这是因为如果不能及时地预防和处理这些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产业集群良性发展。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转移不断加速的同时,必须站在全球性的高度和视角,研究地方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方式、治理模式和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由于产业集群升级是产业集群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因此它已成为目前产业集群研究者集中关注的焦点内容。然而关于“什么是产业集群治理与升级”一类的问题目前都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在第五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国际会议上有学者针对这一模糊概念,对产业集群升级的主体、内涵、路径、动力及升级逻辑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阐述和探讨。目前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升级的路径方面。而且是将产业集群升级纳入到“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展开,即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路线是沿着全球价值链向上攀登。而要理解和研究全球价值链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必须要掌握与“全球价值链”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即“价值链”、“全球商品链”、“生产链”、“生产网络”等,这是因为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是通过地方生产活动和国际贸易活动而展开。因此,研究地方产业集群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与升级问题就必须分析全球性的生产组织与经营活动。在对Powell(1990)市场、等级制和网络三种经济组织形式研究的基础上,张辉依据全球价值链中行为主体之间的协调能力高低,将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治理模式分为市场型、模块型、关系型、领导型和等级制五种,同时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全球价值链下产业集群升级主要有工业流程、产品、功能和链条升级等四种形式。国内其他许多学者也从发展中国家的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角度进行了大量跟踪性研究。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尽管目前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产业集群治理与升级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全球价值链角度,从其他方向和角度研究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可能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和途径,这也是值得学者们深思的问题。
总之,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正在从各个方向和角度大量展开,但从宏观内容上看,这些研究正是沿袭了本文所归纳总结出的基本框架。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产业集群在全球(区域)经济发展过
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繁荣与衰退现象、产业集群的异质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解释产业集群现象、揭示其内部运行机制,从而找到促进产业集群快速、长期与健康发展的途径显得极其重要。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掌握产业集群研究内容的逻辑演化框架,同时还要在研究方法上进行探索,由于产业集群并非纯粹的经济现象,它还受到地方历史发展、社会关系与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因此纯粹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将受到极大的挑战。目前来自于社会学、技术创新学、公共管理等方面的学者和专家逐渐加入到产业集群的研究中来,这使得产业集群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正在经历重要的延伸和变革。
第二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1导言
1.1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2研究的意义和目的1.3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1.4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有关概念的界定
2产业集群研究理论综述
2.1产业集群研究
2.1.1国外产业集群理论
2.1.2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2.2集群竞争力研究
3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一般理论分析
4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1产业网络分析
4.2创新学习分析
4.3公共环境分析
5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温州、东莞、意大利的比较
5.1意大利案例
5.2东莞案例
5.3温州案例
5.4三案例的比较分析
6结论与展望
以上是我的硕士论文框架,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的产业集群以及传统产业和高新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来寻找我国发展地方产业集群的一些思路。请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多多指教,谢谢。
第三篇:关于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的几点建议
学习用,尊重作者著作权
关于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的几点建议
王缉慈 1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北京 100871)
摘要:地方产业集群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应对全球化越来越重要。但是,我国关于产业集群方面的研究仍然不足。面对国内读者,本文旨在四个方面对我国集群研究提出建议(1)研究集群理论的来龙去脉;(2)发达国家关于集群理论的讨论;(3)了解国际会议的研究议题;(4)分析我国研究集群的做法。根据作者的理解,本文简要综述了国际上对集群研究的反思的一些相关文献。
关键词:地方产业集群 全球价值链建议 多学科分工合作
大量经验表明,地方产业集群1(local industrial clusters)或地方企业集群(local clusters of enterprises)(以下简称集群)正在推动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全球经济中,一国欲获得竞争优势,不能只靠本国的全球性大企业,更重要的是那些在扎根于国土上的中小企业集群。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经济中,企业需要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通过伙伴关系的建立,促进信息流动和创造性思维的传递,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由客商、供应商、竞争者,以及诸如大学、专业学校、顾问团、政府等支持性机构所构成的集群会降低成本和促进创新。集群这一主题在国际学术界已经进行了十几年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对集群(cluster)战略的关注也是世界性的。公共政策领域最新的关注表明,营造地方产业集群是提高国家竞争力以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一种重要政策措施。90年代中期以来,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都把公共政策重点转向了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其核心是通过区域治理,使增强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利用国际资源相结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力图推动产业集群战略和政策在第三世界地方公共政策中的实践。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一些学者对国际上集群研究一直在进行跟踪,1999年仇保兴《小企业集群》著作的出版[1],2001年我们撰写的《创新的空间》一书问世[2],以及2002年底中国软科学协会“产业集群(簇群)与区域创新发展”宁波会议,都对我国的集群研究起到了促进繁荣的作用。据初步估计,参与集群研究的以及对集群研究有极大兴趣的研究者遍布全国十几个城市。他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软科学基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基金等纵向课题以及地方横向课题的支持下,集群研究方面的著作和论文与日俱增,到目前为止,据初步了解,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大学已经完成、正在写作和即将开题的博士生和硕士生论文至少有七部之多,涉及到的学科有经济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
根据最近我所读到的国内外集群著作和论文,我产生一些看法,对集群研究的深入进行提出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研究集群理论的来龙去脉
国际上产业集群的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各个地区借鉴,因此认真学习和跟踪国际上产业集群理论是第一位的。如果不是这样,我国产业集群的研究就会脱离国际研究的轨道。因此我建议,我国研究集群的学者要尽可能多地认真读原著和文献。国际上有关集群理论的文献十分丰富,包括学术论文和政府文献,涵盖意大利的(新)产业区理论、波特的集群理论、地方创新系统理论、学习型区域理论以及案例研究等,在我国,大部分集群研1 “集群”(cluster)一词最初见于波特著作《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英文版。这一词汇在汉语翻译时有分歧。王缉慈在2001年《创新的空间》一书的副标题中用“企业集群”,王缉慈在近年的论文中,又一直用“产业集群”,之所以认作“产业集群”,因其有特定产业内涵,又是跨产业部门的一群商务企业和非商业组织;之所以认作“企业集群”,因其有企业群集特征。随着波特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文版的出版,台湾关于“产业集群”的称谓迅速在大陆传播,为适应大部分研究者的目前习惯,现将集群概念改为“产业集群”。
究者都是以学习波特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3]作为出发点,但是波特的理论有一些缺点,目前国际上有很多新的讨论,需要全面了解和进行深入分析,不能盲目崇拜,人云亦云。
目前我国已经有不少学者从事集群研究,后来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是很重要的,因此需要了解国内已有的研究的观点和问题,填补理论空白,切忌“拍脑袋”式,或重复别人的工作。从具体的一篇学位论文或刊物文章来说,没有必要把别人已经研究过的内容进行大篇幅的重复,而是作摘要的引用,并著名出处,以便自己或他人进一步地研究。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把文献篇目和页码记下来,进行文献回顾,把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搞清楚,研究理论的来龙去脉,从而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独立分析,探索新问题和新方法。
二、了解发达国家关于集群理论的讨论
当代集群理论主要关注区域竞争力、在区域层面的创新过程中的产业组织和企业间联系,以及创新的起源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把对集群问题的分析从经济方面转到社会方面。大部分研究者以发达的集聚区域的成功经验作为其它区域发展政策的借鉴,解释这些区域的形成,并在区域发展理论和政策上作贡献。对“集群”这一个在80年代中期萌芽、90年代初期建立的理论进行反思的讨论是多方面的,以下仅概括其中的四个方面:
1、对波特集群理论的讨论
竞争力概念应用过于宽泛:“企业-产业-区域-国家”
美国哈佛商学院战略管理学家波特将集群嵌入到一个更为广泛的动态竞争理论中去,这一竞争理论包含了成本战略、差异战略、静态的效率以及动态的升级和创新;同时也承认了世界是全球要素和产品市场组成的。从本质上看,波特将集群看作是一个自我增强的系统,这一系统刺激集群内企业的竞争战略,同时也刺激集群本身的竞争力。他认为这些过程部分地依赖于人际关系、面对面的交流、社会网络、社会资本等,所以集群理论将网络理论与竞争联系起来[4]。他甚至进一步指出:“集群提供了一种新理论方法去探讨网络、社会资本和市民参与影响竞争的机制[5](227页)。”在波特的著作中,有各种范围的“竞争力(competitiveness)”概念:企业、产业、本地企业集群或区域,以及国家。在波特看来,企业竞争就是集群竞争,就是国家竞争[6]。
竞争力概念在企业、国家和区域间的类推
一些学者在批评波特理论时认为,由于波特交错使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竞争力(competitiveness)”和“生产力(productivity)”,使得问题复杂化了。实际上,国家间和区域间的竞争方式与企业间竞争方式是不同的,这种在企业、国家和区域间的类推是错误的[7]。
但是,波特的竞争方法和竞争战略,在企业经济学、产业组织学和管理学等研究领域,并没有成为普遍的共识。很多学者批评波特提出的关于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成本领先和专一化这三种竞争战略2过于一般化,相互交叉重叠并难以测度,而不象波特所说的那样简单而有普遍的适用性。巴克雷、帕斯和普热斯科特1988年曾经指出,竞争力这个概念相当复杂,并随着它应用的经济规模尺度不同而不同[8]。还有些经济学家以非常怀疑的目光来看待“竞争力”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当这概念用在企业层面上还有些意义,但是将它提高到经济集聚的层面时就很成问题了[9][10][11]。
把竞争力简化为生产力
1990年波特提出,“国家竞争力这个词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国家经济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不是靠竞争力,而是靠生产率(生产力),生产率又是每单位劳动与资金的产出价值,并由产品的质量、特性和生产效率来决定。”[12](第6页)他又明确说明,“在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13](第6页)。关于竞争力和生产力的概念时频繁交错使用的,例如“当产业的生产率提升导致国家生产率提高时,该国的出口成长就等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换言之,如果这类生产因为缺乏国际竞争力,导2 在这一理论中集群的作用是,通过“竞争钻石”中要素间的互动,三种战略都可以得到提高。
致出口下降,则是该国的警讯”[14](第8页)。最近他将区域竞争力等同于区域生产力[15]。
生产力是区域和本地经济绩效的关键性指标,测度和决定区域生产力是经济调查中重要的课题。如果将竞争力与生产力等同起来,会引起混淆,以为区域的生产力水平高,就是更富有竞争力,或区域竞争力强,就是生产力水平高。将区域竞争力简化为生产力的观点掩盖了竞争力复杂的本质。
集群理论的过于简单化和一般化
波特的理论试图用来解释所有集群,但各类集群的起源、结构、组织动力和发展轨迹等都大不相同,试图用高度一般化的特性去涵盖所有可能的事情。他还将大相径庭的两个观点——聚集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整合到了一个集群模式中,这两个理论有互为补充的一面,但是也有相抵触的一面。结果,对于不同的分析者来说,不得不各自选择不同的要素去适合不同类型的集群,用不同的方式来对集群和集聚进行经验性观察。
集群概念的抽象和孤立性
波特的集群理论的根本性的局限是它从其他经济现象中抽象出了集群,集群往往以孤离的、自我封闭的实体出现[16]。集群理论似乎将集群看作是经济体系中的孤岛,忽视了在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中其它形式的发展和增长。换句话说就它没能整体考虑区域系统之间的动态、集群内特有的企业演进轨迹和互相依赖性,以及集群
3外企业的演进轨迹和互相依赖性。尽管波特提及过集群可能衰弱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详细地论述。实际上集群往往是在产业和创新的动态中不断演进的。
2、集聚的负效应和对老工业区的研究
尽管大部分理论研究集中于产业集群对竞争力产生的正效应,但是正如西欧的很多钢铁、煤炭、造船、纺织等老工业区那样,地理靠近的集群可能变成孤立的、内向的系统。因此,集聚也可能正是造成国家或区域竞争力降低的原因。近十年来很少有理论研究集中在这样的老工业区。最近,对北美、东欧和西欧的老工业区的经验研究 开始增多,但是对亚洲老工业区的研究不多。随着产业活动从北美和欧洲转向亚洲,问题也随之转移到亚洲。因此需要加强对老工业区的研究,也就是研究老工业区的衰退和区域经济的演进,其中“锁定”(lock-in)概念和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是重要的概念。
关于地方化的产业集群失去活力的效应称为锁定效应,格拉伯赫[17]把它分为
功能性锁定(functional lock-ins): 锁定到本地企业间的关系
认知锁定(cognitive lock-ins):认为将会有周期性低迷的长期倾向
政治锁定(political lock-ins):保留原有传统产业结构的很强的制度组织,影响到本地的内生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路径依赖和这三种锁定之一种或三种同时存在,将阻碍产业结构重组。
环境的变化比产业变化要慢得多,当内部的产业结构已经消失的时候,僵化的环境可能还会存在。
3、发达国家“知识创造的集群理论”强调全球性知识流通渠道的重要性
分别来自德国、瑞典和丹麦的经济地理学教授贝谢尔特(Harald Bathelt)、马尔伯格(Harald Bathelt)、马斯科尔(Peter Maskell)合作发表文章,从知识创造的角度研究了集群,他们认为,过去大量文献过分片面地强调了本地互动学习的重要性。实际上,无论是隐含经验类知识还是编码化知识的交流,都是既可以在地方上,也可以在全球远距离进行的。一方面,学习过程的出现可以根植于本地的行为主体中,仅仅是因为它们处在那个社区里,而社区里有“自播”(local buzz)的氛围;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与该环境之外的知识供应者建立交流的渠道而获得知识,这种渠道并不是自发出现的,而是需要进行专门的投入才能建立起来的。因此,知识的创造不仅需要本地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知识交流,而且需要建立全球的交流渠道(global pipeline)。他们批驳了“隐含经验类知识=本地”-“编码化知识=全球”模式[18]。3 Pouder and St John(1996)在整个产业发展背景对比下,勾勒出了集群形成、增长和衰弱理论。Pouder, R.and
梅拉特(Maillat)也提到,在一个地方环境中的行为主体应该和外界信息资源建立系统的联系,以保证
[19]外部的重要的市场和新技术信息流如该环境内,否则,该环境会有淤塞的危险。布热斯那翰(Bresnahan)、加姆巴德拉(Gambardella)和萨克森妮(Saxenian)关于世界很多地方的集群的一项研究进一步发现,建立一个新集群背后的理由和支持一个已有集群的增长是不同的。在他们对信息和通讯技术集群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在集群的最初发展阶段,外部效应、集聚因素和结网协同并没有很大的影响。而显著的企业家活动、它们对承担风险并建立新企业的愿望、它们进入现有技术和市场新领域的能力,对于这些集群的产生是决定性的。在集群发展的最初阶段,企业家努力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企业进入集群外部市场的能力。而且,这些集群能够从区域外部吸引专业化的技能。因此,集群关系的开放性和积极寻找大型外部市场是了解成功的集群产生的关键[20]。之所以要强调非本地联系,是因为太靠近的、太排外的、太僵化的本地联系是危险的。这种社会关系将对单个企业或集群企业的竞争力造成威胁。建立和保持外部联系需要大量的努力和充分的时间,因此需要特殊的投入。
虽然外部联系能支持区域增长过程,但是当外部渠道太强的时候,也可能威胁集群的长期存在。强的外部联系可能控制本地区的环境。因此,本地交流少,结果本地自播就销声匿迹,企业留在本地的理由就不存在了。这种“空洞集群(hollow clusters)”的危险是现实的,企业转移到另外的地方,集群就不能生存了[21]。
4、联合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建议强调本地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向上攀登
从技术发展的观点来看,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再是铁板一块,一些地方是创造新技术的源泉,另一些地方则是应用其它地方创造的技术。在技术的创造和吸收方面,制度和政策的作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出,发展中国家关键是如何发展本地产业集群,并在全球价值链上创新和学习,不断向上攀登[22]。
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或遍及全球的片断化价值链(fragmented value chain)、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是指为实现商品价值而连接生产和销售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到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生产者和生产活动的组织及其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出售、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23]。
全球价值链的组织中,跨国公司的特别优势主要来源于技术创新,包括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创新。由于国家创新的体制在技术变化和产品创新日趋频繁、市场竞争越来越残酷的情况下逐渐表现出不足,技术创新的国际网络变得日益重要。一些地方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应对技术和产品创新日趋频繁、市场竞争越来越残酷的挑战,往往是因为它们参与生产者主导或客户主导的跨国生产和流通活动,与国际大公司联系,构筑起有能力创新和适应残酷竞争的网络组织。加入全球生产体系,依靠特定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赢得地区在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地方企业技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只是企业个体的行为,而通常是在本地企业集体所构成的创新网络环境中,通过它们所建立的跨国生产联系而得到实现的。特定产业的空间集聚有助于加强产业的本地化联系,获得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创新能力,帮助企业从低成本竞争的陷阱中走出来,进入以创新、质量和市场应变能力等“高级优势”为基础的高端竞争轨道。
三、了解国际会议的研究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柔性生产系统的发展、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扩散,以及世界贸易自由化,深刻地改变着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分配方式。全球化改变了大企业的组织方式,价值链进行垂直分离,部分分散在发达国家里,另一部分布局到发展中国家中去。全球化也改变着中小企业互动、与市场联系,以及与较大企业或机构联系的方式,同时改变着它们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人们认识到世界经济中典型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企业的地理集聚或产业集群直接与国家竞争优势有关。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全球化对它们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被人们所认识。
根据互联网搜索到的信息,2003年9月,在意大利和荷兰各有一个最新的关于集群研究的国际会议,分别由
4,5意大利摩德那大学和联合国大学召开,综合上述两个会议的议题,可以看出,未来研究的议题主要集中在集
群的绩效和竞争潜力,这对于整个经济区域来说是关键性的。
(1)集群的国际专业化和变化格局;在全球经济中集群的形成、动态和竞争优势。需要回答的问题有:在开放的国际市场中和高速的交通通讯时代,区位还重要吗?当大型全球化企业在世界各地生产各种产品的时候,产业区和中小企业起什么作用?地方劳动力市场如何变化?什么因素决定地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这些国际竞争优势如何增强?
(2)集群的转化及其倾向。需要就各个集群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进行个案研究,例如地方系统的结构,等
级(科层)的结构,还是企业之间有劳动分工的分散化的结构,合作行为还是竞争行为,如何进行跨越产业、跨越机构和国际价值链的联系,如何开发新产品和发展新工艺,提高质量,应用新技术?
(3)集群内的企业的新结构和战略。集群内部的网络、生产格局和专业化如何变化?集群内的企业如何变
化?中小企业如何改变其生产战略和组织结构?如何变化其营销战略?无形资产是否更加重要?集群内的全球和跨国企业对于地方生产系统的变化起什么作用?
(4)在集群发展历史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新的融资方式在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5)发展集群的政策措施。包括其中的教育、信息和技术支持、专业化培训和服务如何应对全球化?发展
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这些政策是否相同?
四、分析我国研究集群的做法
我国对集群的研究与国际上基本上是同步的,但是深度还远远不够,集群研究需要多学科的参与。
(1)集群研究内容。吸收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把在全球化价值链中创新和学习作为研究的重点。现阶段研究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集群的概念和发展机制
我国发展地方集群的意义
我国地方集群产生的条件(包括各省市不同的制度文化因素等影响)
我国地方集群的类型及其发展阶段
全球价值链及其与地方集群的关系
集群的知识创造和企业创新过程
我国地方集群的治理结构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地方集群发展中的作用
我国地方集群统计和实例分析方法
国内外集群的地理分布
我国地方集群战略和政策
我国地方集群的实例研究
集群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2)实例分析。我认为对于每一个实例,要真正解释集群的现象,至少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这个集群的结构:企业所有制结构(国有、民营、外资)、企业规模结构(企业的职工人数、年生产能力或产量)等,以及相关机构(贸易组织、企业商会、同业公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机构等)。
对集群内行为主体(企业)之间的联系,以及集群内外行为主体之间联系的分析。如何反映集群的企业之间的联系。
4 这个集群有没有协会等中介组织(这是集群形成的重要因素),有没有组织的活动(例如展览会、各种论坛)以及非正式的交流?
地方政府对如此多的相关企业有没有进行过共同商讨未来战略或市场开拓、解决共性技术的活动?
本地是否有与特色产业技术的专业学校?如何发展职业培训?
有没有相关的公共网站?政府有没有在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方面的服务?
本地劳动分工的现状如何?有没有与特色产业相关的专业化的市场营销企业、工业设计企业、运输企业、软件企业等?
国际上该产业(或集群)的发展概况,主要竞争对手?
最好举出国外企业、本地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的技术合作-在技术转移或技术溢出方面的实例。 在分析集群力量的基础上提出集群战略。
(3)集群研究的区域和产业。过去研究较多的80年代以来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之外,还需结合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区域的发展、纺织服装以及电子信息等产业部门的发展、传统重化工业和机械工业区的改造等现实问题,进行产业集群的研究。可以拓宽集群研究的产业部门。集群研究不但局限在制造业、重化工业,甚至采掘业等工业部门,而且可以拓展到农业、建筑业、运输业、文化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尤其是所谓“创意型产业(creative industry)”的集群形态、发展趋势和对策,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集群研究的重点之一,它在我国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也十分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
(4)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对于欠发达地区,除工业以外,可以应用集群理论,结合农业、旅游、会展等产业的发展,进行发展集群的探讨。在这类研究中,布热斯那翰、加姆巴德拉和萨克森妮关于建立一个新集群的研究[24]很有参考价值。在集群的最初发展阶段,外部效应、集聚因素和结网协同并没有很大的影响,而显著的企业家活动、它们对承担风险并建立新企业的愿望、它们进入现有技术和市场新领域的能力,对于这些集群的产生是决定性的。因此对于欠发达地区,企业家问题、企业进入集群外部市场的能力、对区域外部技术的吸引力、教育和培训等是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5)多学科分工和合作。我国目前参与集群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因此多学科分工和合作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建议不同学科的学者加强交流,通过互联网和学术讨论会,加强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联合申请国家重点课题,或国际研究基金,对集群研究深入发展都是很好的途径。我国的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网的开通(),无疑会大大促进这一进程。
(6)公共政策研究。我国集群研究的重点应尽早地转入公共政策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国家或地区关于集群发展的政策的出台,更好地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四篇:创意产业集群网络行为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创意产业集群网络行为研究
作者:张伟胜
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08期
【摘要】文章以义乌创意园的全体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整合了多种网络流量技术,通过实证数据分析了创意产业集群的网络行为。以MRTG的流量图分析了该群体网络使用的习惯,以OptiView协议分析仪的数据分析了软件使用偏好,通过对tcp80端口的访问记录分析了网站访问取向。
【关键词】创意;网络行为;网络流量
第五篇: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
摘要:产业集群是某一产业的相关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文章以苏南地区为例分析了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所产生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产业集群导向加快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竞争优势;苏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1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
1.1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群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用产业集群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首先出现于波特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此后,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根据国际经验,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并促使其升级,使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国际资源的外力有效结合起来,提高了区域竞争力[1]。近20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经济发展迅速。在这些省份,有很多“块状”产业,即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形成专业化块状产业。据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2001年6月的调查汇总,在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形成了“块状经济”。年产值超亿元的区块519个,块状经济总产值5,993亿元,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珠江三角洲的404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1/4。在产业方面,当前我国的汽车、纺织和医药产业都呈现出产业集群的趋势。浙江省浙东南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出口加工基地,在不到40km2的区域内,自然集中了50多家企业,生产着全国90%的维生素E和相关中间体和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一系列抗癌药,2002年仅出口交货值即达50亿元左右,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纺织工业的集群化发展的特征十分明显。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调查,江苏省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浙江省绍兴县、杭州市萧山区,广东省东莞市、开平市、中山市等产值超过100亿元的10个纺织基地市(县),纺织工业总产值达2,442亿元,占这10个市县工业总产值的38%[2]。
1.2我国工业园区发展概况
工业园区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工业园(IndustrialPark)是二战后一些发达国家为发展经济、改善城市布局,所采取的一种重要的园区建设方式。工业园区通过完整而周全的规划来建设适于工业实体进驻的区位环境,其目的在于吸引新工业的投资,缓解工业对中心城市的压力和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解决城市内部居住区与工业区的混杂造成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工业园区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区域发展政策工具,其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一种外部环境条件。
工业园区建设已经成为加快我国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的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得到了长足发展。例如,据浙江省经贸委初步统计,全省县市级以上工业园区820个,其中省级以上208个,已建或在建的园区面积72.7万亩,累计完成工业性投入1,400多亿元。我国很多乡镇也建立了工业小区,包括乡镇工业园区在内,宁波市的工业园区总数达到127个之多,苏州市工业园区的总数达到235个之多。
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园区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育。2000,据对53个高新区内20,796家企业的统计,年末从业人员251万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209亿元、工业总产值7,942亿元、增加值2,007亿元、净利润597亿元、实际上缴税费460亿元、出口创汇186亿美元。2000年高新区企业主要生产经营产品达21,896种,其中75%的产品及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6个主要高新技术领域。
1.3产业集群对工业园区发展的启示
1.3.1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
产业集群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表现为:第一,资源集聚效应。产业集群吸引了专业化供应商和专业人才,聚集了专业化信息,形成了专业化市场。第二,分工与协作效应[3]。产业集群内部形成的专业分工与协作,降低了交易成本,创造了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CollectiveEfficiency)。同时,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通过集体学习和“干中学”,促进了企业创新[4]。第三,区域集聚效应。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第四,资源共享效应。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运用效率,而区域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值得指出的是,集聚效应产生的前提是集群内企业围绕关联产业和产业链形成有机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而这正是工业园区发展中应该给予高度关注的地方。
1.3.2工业园区发展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工业园区的一般特征是大量企业在一定区域的集中。但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和公共物品的共享并不必然产生聚集效应。如果
内部各企业间缺少产业关联性,不能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导致各个企业都是封闭的大而全的生产系统,生产和交易成本很高,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不强,企业发展受到抑制,也没有精力去创新。而且,由于入园企业非集群化以及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分工与协作,新企业衍生的风险和成本都很高。因此,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园内企业的产业关联性或者业务关联所形成的协同效应。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集群内企业依据产业链的分工以及因长期合作所建立的信任基础,形成了非正式的合作契约。在这些企业之间,既有相互竞争,又有基于资源共享和专业分工所形成的协作。基于产业集群协同效应的工业园区同样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事实上,国内外成功的工业园区都是以产业集群为显著特征的。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工业园、中国的中关村科技园、台湾新竹科技园等等。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及其机制对于工业园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5]。工业园区的产业竞争力同样存在于产业集群之中,产业集群作为实现企业间有效协作的组织形式,是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升工业园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工业园区内能否形成产业集群。今后一段时间,各级政府和工业园区必须围绕培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
2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苏南案例
2.1苏南案例
近年来,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目共睹,其中工业园区在苏南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一些成功的工业园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产业集群。以苏州为例,一个市竟拥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1个省级开发区,2002年这些开发区实际利用的外资、提供的财政收入和实现的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市的74%、40%和70%以上;园区的平均经济增速超过了50%。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是中新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是苏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开发建设8年多来,园区新增合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均占到苏州大市20%左右,GDP和财政收入占到12%左右,园区已成为全市经济新的亮点和增长点。与开发初期相比,园区职工人均收入翻了两番,达到2.3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4倍,达到7,800元左右,新增就业岗位5万余个。2002年以来,园区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据统计,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1.7亿元(占全市12.1%),增长39.7%;完成财政收入32.6亿元(占全市11.2%),增长33.7%。苏州工业园的成功与园区企业的产业集群有着密切的关系。该工业园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微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医疗用品等几个产业。其中微电子信息企业31家,精密机械产业27家,医疗用品产业12家[6]。
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有着强大的集聚效应。在产业集群的地区,产业细分和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化,并由此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平台,更加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在这些地区的集聚。例如,在一些大型跨国公司“龙头企业”的周边,都有大量的配套厂商围着它转。根据一项调查,在江苏省吴江开发区,目前生产最终产品的外商IT企业,装配材料80%以上就地就能配齐。如果再与周边的一些IT企业相衔接,配套水平可达98%以上。这种全方位、高水平、大范围配套的产业集群,可以大大降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制造成本,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的强劲动力。“微盟现象”可以告诉我们这个集聚效应有多么明显。台湾的微盟电子是世界最大的电脑主板生产商之一。它之所以到昆山建厂,是因为昆山的出口加工区集中了广志、伦飞志合、神达、英业达等6大笔记本电脑商,年产量占世界市场的1/4,对电脑主板有着巨大的需求量,正好可以“消化”它的产品。而这个投资达25亿元人民币的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自2001年12月动工以来,虽然目前还没有投产,就已经吸引了100多家配套生产服务商来昆山建厂[7]。
随着配套厂商越聚越多,配套能力越来越强,苏州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的产业链将更加完善,反过来又会吸引众多世界级大厂商的加盟。飞利浦就是被这条“产业链”吸引过来的。在苏州,飞利浦电器所用配件的95%,在周围100km运输圈内都能采购得到。2004年4月,投资10亿美元的飞利浦半导体分装厂又破土动工。特别是日韩及台湾等地的客商还有“抱团”现象。1990年,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了第一家台资企业,现在则多达1,200多家。上千家企业聚集在一个开发区,绝非简单“1+1=2”。开始是一家制造商,和它上下游的几家配套企业,形成一条小的产业链;小的产业链慢慢变长、变大,于是多条同质产业链相互交织,构成一个大的产业集群。产业群的形成,不光使开发区内的各个企业不再是“一盘散沙”,而且,一些功能相似的机构开始合并,一些原来没有的服务相继出现。比如研发。在苏州高新区,75%的企业是电子信息制造,这儿已经成为电子类最新产品的“T型台”和“角斗场”,许多企业都在这儿设立研发机构,捕捉前沿信息,寻找设计灵感。摩托罗拉的中国生产线在天津,但它的0.13微米IC研究中心和手机软件设计中心却设在昆山。再比如金融。在昆山,2,000多家外企一年的进出口额近100亿美元,这么大的外资流量,没有外资银行怎么行?于是,4个外资银行办事处和一家台资银行进驻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打破了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投资禁忌。还有软件开发、物流、商贸等各种各样的人才,都在向开发区汇集。开发区在提升地区的产业档次、优化经济结构方面更是功不可没。在开发区的带动下,苏南已形成了几个大的产业带和主导产业群。一个是沿长江两岸的重化工、新材料工业走廊。目前,以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和上海曹泾化学工业区为龙头,长江两岸共有15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年产出规模达上千亿元。
一个是沿沪宁线的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沪宁高速公路和铁路,分布着南京、无锡、苏州、昆山、张江高科等众多高新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产品的市场份额占全国的30%,是名副其实的电子信息产业带。正是有了这些大的产业聚集带,江苏省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经济质量明显改善。2002年,江苏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额突破3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7%。
2.2从苏南案例看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从苏南工业园发展的经验来看,由于特色工业园区的产业特色鲜明,园区内企业有明显的产业关联性,有助于形成工业园区的竞争优势。
首先,产业集群节约了搜索信息的成本,有助于集群区内企业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以保持在生产和经营处于信息优势的状态。在产业集群区,各种市场信息比较充分,诸如价格行情、供需变化、产品流行样式等,都是容易获得的信息。相对于集群区外的企业而言,集群区内的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有用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增强竞争优势。
其次,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一般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外部性,使得企业可以共享行业内的公共产品,而且容易接近客户。对于集群区内的企业而言,经常有客户找上门来的机会,这就是产业集群带来的外部性的好处。产业聚集的结果实际上为聚集区内所有的企业增加了一笔无形资产,更有利于它们接近客户。
第三,创新促使集群区内的企业更具有生产效率,始终追踪先进的技术。一般情况下,集群区内企业经过近距离的竞争和兼并,只有那些采取先进生产技术和企业制度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同时,集群区的企业又极具模仿性,这种趋向于先进和效率的模仿性能够促使好的技术、好的产品和好的制度得到尽快的传播与扩散。在产业集群的地方,创新成了产业发展乃至区域发展的一个内生变量,致使产业始终能保持一个较强的竞争力。
第四,产业集群有利于内部的专业化分工,提升园区内的产业竞争力。当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内的某道生产工序就会逐步分离出去,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行业,参加到集群的网络之中。专业化分工是保证规模收益递增的重要条件,也是创新的前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更多地体现在其内部有比集群区外企业更加精细的专业化分工。
第五,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了较大的推动力。由于同类产品生产的集聚和专业市场对全国、对国外的影响力增强,带动了为制造业服务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包括第三方物流,金融担保业,在信息、技术、人才、管理、培训、外贸等市场中介服务业,这些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兴起,又大大提高了制造业的产业综合竞争力,同时扩大了产业集群外贸出口能力以及吸引海内外资金、人才和技术的能力。
3以产业集群导向加快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是多样的。例如,苏南地区的产业集群是依托外资形成的;浙江的产业集群则源于内生的家庭手工业作坊。基于产业集群形成方式的多样性,本文认为,工业园区的发展不宜照搬某一成功的模式,而应根据区域内已经具有的产业集聚基础或者可能形成的产业集群来加以引导和扶持,以提高园区的竞争力。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可以有多种选择。
3.1.1在产业链上寻求优势环节,发展特色工业园区
地区特有的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基础决定了该地区的竞争优势。在产业链上基于优势环节形成企业集聚是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又一可选模式。例如,从台湾新竹工业园区的产业构成上看,虽然它与美国硅谷是类似的产业集群,但是两者之间在产业层次和产业链分工上有较好的互补性。美国硅谷的产值主要来自于原创性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新竹工业园区则集中于科技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促进新竹工业园区发展的风险投资的渠道、技术创新激励措施也与美国硅谷不同。从自身优势出发,合理定位,而不是单纯模仿硅谷模式,是新竹工业园区成功的经验,也值得其它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者借鉴。
3.1.2依托现有或具有形成可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色工业园区
按照波特的观点,产业集群有外生的,但更多的是内生的。因此,工业园区建设要优先选择现有的或具有形成产业集群可能的区域,要充分考虑具有支撑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的地区。单纯靠优惠政策吸引和扶持一批所谓高新技术企业难以达到工业园区发展之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靠优惠政策构建的优势将会减弱,工业园区的竞争优势只能建构在具有独特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之上。
3.1.3集聚适应性技术企业,发展特色工业园区
特色工业园区发展不能仅限于所谓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对基于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的工业园区发展同样也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在我国,传统产业在工业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正如波特所说,没有低技术产业,只有低技术生产的产业———关键是形成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浙江的产业集群几乎都属于传统产业,但是,浙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却很强。因此,传统产业集聚的特色工业园区仍是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的有效模式。
3.2政府应在构建地方特色工业园区中扮演重要角色
建立特色工业园区,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中介等多种力量介入,政府作用尤其重要。政府的角色应该是着力改进影响企业竞争力的环境。在这方面,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思路将帮助政府重新定义和设计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和目标,建立特色工业园区就是政府公共政策付诸实践的好机会。
3.2.1重视工业园区的区位选择与产业定位
工业园区发展有赖于企业间协作,因此,要构建和发展工业园区,就必须从产业关联性的角度去考虑特色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与集聚。虽然形成产业集群是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目标所在,但是,特色工业园区在何地形成却也至关重要。构建工业园区的首要任务是考虑区位的选择。区位选择的主要变量是区位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以及成本因素。特色工业园区的构建应满足产业竞争的长期需要。比如,生产加工型特色工业园区应放到郊区或转移到低成本地区;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应紧邻人才、科研机构集聚地区。特色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应该基于本地区已有和正在形成的产业集群。
3.2.2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
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形成一种“技术生物链”[8]。这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对新建区内的产业布局要坚持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产业集群来安排项目,对新进区的企业明确以产业集群为导向。对于工业园区已有的产业发展要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的建立,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另一方面,针对现在工业园区内产业配套弱的现状,以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龙头,通过产业分解或鼓励其母体公司内的科技人员和企业家分离出来自办公司,从而衍生出一批具有紧密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通过新公司衍生促进产业内部分工和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
3.2.3健全企业服务网络工业园区
产业集群不是孤立地发展的,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为此,必须下大力气发展第三方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要鼓励服务机构的专业细分,为服务机构创造市场机会、提供优惠政策,在发展的基础上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使这些服务功能弥补政府功能所不及,提高高新区的服务效率。同时,要充分发挥产业协会的作用,使协会在产业集群中有最大的亲和力,成为集群中信息有效沟通的桥梁,成为集群联动的组织者。除此之外,还应把降低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条件、简便创建手续纳入改善服务的范畴。
参考文献:
[1]徐康宁.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J].经济学动态,2003,(3):70-74.[2]http://www.environ.pku.edu.cn[EB/OL].[3]朱华晟,王缉慈.论产业群内地方联系的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02,22(4):385-389.[4]金祥荣,朱西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J].经济研究,2002,(8):74-82.[5]裘伟廷.论科技园区的簇群效应[J].中国科技产业,2002,(11):89-92.[6]http://www.sipac.gov.cn[EB/OL].[7]http://www.ketd.gov.cn[EB/OL].[8]刘有金,黄鲁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1,(2):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