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人口工作促进社会管理
创新人口工作 促进社会管理
时间:2011-08-11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37
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人口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兼顾民生改善、社会建设和人口素质提升,有力推动了无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幸福安康、和谐宜人首善城市建设。
一、创新工作体制,构建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新格局
体制创新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动力之源。自2008年8月,市委市政府做出《关于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决定》以来,全市积极构建“市规划指导、区协调监督、街道(镇)组织落实、社区(村)综合服务”的人口工作新体制。各级均成立人口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人口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市、区级人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口计生部门,街道(镇)级设在社会事业办公室。市人口计生委认真履行“人口综合信息管理、人口规划和政策研究、人口工作综合协调”等新职能,积极发挥规划指导作用。各区设立了人口服务管理监督受理中心,受理基层群众咨询、投诉,加强工作监督,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积极推动社会矛盾防治关口前移。街道(镇)逐步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社会事业统筹管理。社区(村)建立健全社区事务工作站(社区服务中心),为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同等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全市人口工作初步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由注重人的数量和行为管理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二是由传统分散管理向综合管理服务转变;三是由条块分割、以条为主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转变;四是由政府统揽向社区化、社会化、规范化转变。
二、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
掌握实有人口信息是做好人口工作、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在市信息办牵头协调下,市人口计生委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资源共享、服务外包”的原则,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立起纵向连接各市(县)区、街道(镇)和社区(村),横向连通各相关部门,具有“一库五平台”功能的全市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市委办、市政府办出台了《无锡市人口综合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办法》。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安全高效的人口信息管理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目前,该系统已汇集全市700多万人口个案信息,初步实现对全市人口信息的全面掌握、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市人口计生委每月编制《无锡人口动态》,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人口综合信息;每年对全市人口发展状况进行综合研究、动态跟踪和分析预测,发布年度人口发展报告;同时,利用人口信息资源,深入开展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研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得到市领导和有关方面的肯定、重视,有力促进了全市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
三、完善综合治理,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关键环节。在整合“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等流动人口管理手段的基础上,全市建立了“一证二合同三承诺”新机制,以加强居住证件管理为抓手,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房屋出租人和用工单位的社会责任,推动人口服务管理向社会化、社区化、均等化转变。目前,我市已颁布实施《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劳动用工登记备案暂行办法》、《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通过“一证二合同三承诺”环环相扣,实现“以房业办证、以证服务、责任共担、协调运作”。同时,探索在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点建立服务中心(站、室),打造了一批以滨湖区“新城青年公寓”为代表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示范点。全市流动人口居住证件的办证率累计达95%以上,流动人口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9.25%,出租房屋信息登
记率达98%以上。流动人口在就业培训、子女入学、公共卫生、计划生育、法律援助等方面能够享有与户籍人口基本同等的公共服务。
四、强化社区功能,健全基层人口服务管理体系
加强社区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各地在民政部门指导下,加快整合社区资源,加强社区人财投入,发挥社区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一是全面推进社区事务工作站建设。按照“上面多条线,社区一个站”的要求,全面梳理各级政府和部门在社区设立的机构和具体事务,对人员、场地和职能进行全面整合,设立相关综合岗位,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积极推进人口服务管理的社区化社会化。将现有的各居民社区、工业园区、企业片区和大型企事业单位配套生活区全部纳入社区服务管理范畴,实现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社区化全覆盖。同时,充分发挥有关社会中介机构、出租屋业主、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的作用。三是多渠道保障基层工作经费。加快公共财政向基层社区的覆盖。对经审查批准由上级党政部门转入社区办理的事务,按“费随事转”、“购买服务”的原则确保相应的配套工作经费。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事务工作站467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586个,88.4%的社区(村)已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推行“扁平化”管理,建立健全“分片包干”、“AB角”、“错时工作”等工作制度,社区事务工作站积极为居民和辖区单位提供全天候、全覆盖、零距离服务。在人口计生部门指导下,各地积极开展创建全市人口综合服务示范社区活动,已有30%以上的社区(村)达到创建标准。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五、激发社会活力,实施提升人口素质工程
提升人口素质是激发社会活力、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2007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无锡市人口素质的若干意见》、《无锡市提升人口素质行动计划(2007 年-2010 年)》,大力实施提升人口素质工程。至2010年年底,行动计划确定的43项目标任务,42项圆满完成(占97.7%)。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5岁,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到6‰,市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位列全省第一。学前教育规范健康发展、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素质教育深入有效推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全市技能人才初、中、高技能等级结构比例从“十五”末的33∶55∶12优化到26∶44∶30。学习型组织占社区内各类组织的比例达50%以上,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5年。全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达标率达98.5%,所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免费向市民开放。建立了占总人口9.5%的志愿者队伍,市民对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及市民文明公约知晓率达96%。人才培养、开发和引进工作成效显著,全市人才总量超过108万人,高层次人才近8万人,人才技能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三。○
第二篇:加强舆情信息工作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舆情信息工作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袁宏珍
2011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这既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迅猛发展的网络“虚拟社会”的高度重视,也表明加强网上舆情引导工作,健全舆情工作机制,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举措和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创新之举。
一、深化认识,明确重要性。舆情信息是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维护稳定的“预警器”、“减压阀”和“晴雨表”,做好舆情信息工作关乎全局、意义重大。
第一,这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必然要求。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央反复强调,越是长期执政,越要防止脱离群众;只有解决了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一重大课题,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群众基础。重视和加强舆情信息工作,是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探访了解民情民意、加强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措施。我们要以神圣的使命感、更加负责的态度做好舆情信息工作,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架好信息沟通的桥梁。
1第二,这是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实力已跃居世界前列,但当前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社会管理滞后于社会格局变化,社会矛盾和问题呈多发高发态势,加强社会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当前,不少地方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各领域影响稳定的突出矛盾和安全隐患呈现日益增多之势,及时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舆情信息工作,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度关注改革发展中利益关系调整引发的深层次矛盾,高度关注经济发展中高平均数下掩盖着的不平衡状态,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不断提高统揽全局、谋划长远、协调各方、见微知著的能力,确保居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这是加强舆论引导的有效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网”时指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舆情信息是社会动态的直观反映,是社情民意的交汇聚集,是热点问题的分析把握,是独特的社会政治资源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依据。做好舆情信息工作,对于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充分发挥好舆情信息中心的作用,依托新兴媒体,重视加强舆情调研分析,建立舆情反馈机制,敏锐把握社会思想舆论动态,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优化服务,增强主动性。充分发挥舆情信息服务大局、服务决策、服务基层的重要作用,提升舆情信工作的整体水平。一要积极服务大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网络已经成为舆论传播的“制高点”,舆情信息工作只有紧密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展开,才能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发挥最大效益,提升整体工作水平。要牢牢把握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坚持顾全大局、服务中心、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方针,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先进文化,充分发挥互联网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的作用,积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氛围、凝聚人心、汇集人气。二要主动服务决策。领导科学决策离不开准确全面地把握舆情。要善于突出发展、服务全局、心为帅谋,把舆情信息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主动关注广大干群的思想动态,积极探索重大决策部署引起的社会舆情反映,进而提出有重要价值的对策和建议,努力做到为科学决策服务。同时,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使舆情信息成为领导决策“用得上、离不开”的思想库、智囊团。三要切实服务群众。舆情信息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针,真实反映人们的思想状况,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要转变工作作风,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矛盾和困难多的地方去,摸情况、看现实、听真相、抓特色、找问题、析本质,实情实报,实话实说,准确地反映群众的呼声、愿望和
社会生活的变化。要充分利用舆情信息工作这个服务基层的工作平台,把群众需求和领导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及时收集上报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前瞻性的问题,时刻不忘群众需求,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
三、把握规律,提高针对性。舆情信息工作是一项全局工作,政治性、政策性、综合性和技术性要求很强。做好舆情信息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其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一要突出重点。把握中宣部和省委、市委宣传部全年舆情信息需求要点,结合地方实际,围绕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工作中心和工作重心,开展舆情信息工作,确保信息报得实、报得快、报得准。既要做好重点新闻发布,介绍重点工作,推介重大活动,阐明重大主张,报道重大事件等,又要跟踪本部门、单位密切相关的重要舆情以及网民的各类投诉、意见和建议。既要正面宣传亮点,构建良好形象,解答疑问,澄清事实,还要注重收集舆情,疏导情绪,引导舆论。
二要关注热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反映了群众的所思所想和利益诉求,是舆情信息的重要集结点。舆情信息工作要紧扣当前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如干部群众对拆迁安置、就业问题、公共安全和生产事故、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执法问题和社会治安、民族和宗教问题等的看法和态度,及时研究分析,加大收集报送力度,使舆情信息工作成为知民意、晓民情,察民心、解民忧的重要途径,为党委、政府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要充分发挥网络发言人的作用,正确引导网络热点,积极应对网络监督,搭建居民群众与党委、政府之间沟通互动的新通道。要按照内紧外松的原则加强舆情调研,摸清群众思想状态,提出疏导情绪、引导舆论、活血化淤的对策预案。
三要抓住特点。舆情信息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创造性很强的工作,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很少,重在实践,贵在创新。要以创新精神抓落实,以创新精神出举措,以创新精神求突破。要牢牢把握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抓住公共舆论具有可控制性和可引导性的特点,保持信息的公开畅通,发挥好“舆论领袖”的积极引导作用,强化网络“把关人”意识,设置好相关话题或议题,吸引终端上的个人参与到公共话语空间,促成正确舆论的形成。
四、强化落实,突出实效性。舆情信息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确保舆情信息工作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领导。各级宣传部门要切实担负起领导、管理、协调、指导职能,特别注意加强分类指导。各单位要把舆情信息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关心过问,重要事项要进行提前研究;分管领导要认真把关,确保质量。各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要把素质高、能力强、能吃苦的同志安排到舆情信息工作岗位,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舆情信息工作队伍。二要构建网络。要加强对内对外、对上对下的联系,努力形
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广泛、渠道畅通的舆情信息网络。要把网络触角伸向企业、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伸向新兴群体、新兴组织、新兴媒体等社会群体,伸向矛盾相对集中的部门和单位。要适应新的需要,综合运用互联网、手机短信、QQ群等各种数字化手段,构建灵敏高效、反映快捷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舆情信息工作的多元素集成、多亮点聚合和整体功能的最优化。三要完善机制。把加强舆情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建立完善舆情信息协调委员会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流转会办制度、定期研判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确保舆情信息工作的完整性、规范性、严谨性,使舆情信息成为掌握工作动态、了解工作情况、展示工作成果、交流工作经验、指导工作实践、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平台。要切实强化舆情信息工作的督促考评,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运行落实机制,推动舆情信息工作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大局、服务决策。
第三篇: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从中央到省委省政府历次会议都将其列为重要任务,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可见一斑。
创新社会管理之所以如此重要和紧迫,其主要原因于,一方面我国社会已经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也带来了社会巨大变革,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当前的社会管理模式仍然或多或少地处于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已经引入了社区等现代管理模式,但随着人民群众从被动接受管理,接受单一式服务转向就业、就学、就医等全方位的需求,旧有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民小康生活的关键一环,如果不能因应时势,切合民意,推陈出新,创新管理模式,势必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轻则引起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重则引发社会动荡,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有鉴于此,我们应当从服务好,维护好,管理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着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开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
创新社会管理,关键在于提升基层服务意识。社会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整合政府和社会各层次的关系,调动各层次结构中各要素的积极能动作用,而其中党员干部所发挥的作用尤其重要。“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干部一台戏”,我们应当着力于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着力于维护好,服务好人民群众,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的民情联络优势,切实做好就业、医疗、就学等民生服务工作,打好服务人民这场长期的攻坚战。
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于强化体制机制改革。从政府机构、社区到社会团体,普通民众,都应该融入到创新社会管理这一机制中,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社区要发扬纽带联系,建立起涉及民生保障,社会调解等在内的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服务。例如完善大调解机制,实行社警民联防机制,既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能动作用,又能更好的切合民意需求,化解基层矛盾,防控结合,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创新社会管理,根本在于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居民个人、各企事业单位有序参与管理。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对一些土办法、土点子,只要合情合理合法,就应当大胆采用;对于民众的正当要求,要认真加以对待,并经过民主程序分析研判,让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牢牢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在平安建设、计划生育、医疗卫生、就业就学等领域加强协作,夯实管理基础。
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都应当积极参与并切实行动起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为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助力。
第四篇:浅议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模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各级党和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都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面对新形势、新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人社部门创新社会管理,要做好“四新”工作。
一、转思想,树立社会管理的新理念 社会管理怎么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创新社会管理,关键点是,政府部门要由过去的“行政型”向“服务型”转变,由“行政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作为政府工作部门之一——人社部门,应牢固树立三种服务理念:一是“服务就业”的理念。就业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因此要把解决就业放在首要位置。二是“服务保障”的理念。耒阳市从20xx年开始新农保试点,20xx年又启动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从运行情况看,初始阶段尽管困难多,但随着政策的深入落实,老百姓反响越来越好,由此可见,服务保障的理念应进一步强化。三是“服务人才”的理念。通过完善公平、公正的考试、选拔、招聘机制,扎实做好引才、引智工作,同时,要为人才做好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二、变方式,搭建服务群众的新平台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管理工作的本质也就是群众工作。正如省委常委、原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所讲:“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核心、社会管理的良方、社会管理的根本、社会管理的基础。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人社部门作为服务保障部门,说到底就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目前,人社部门要为群众服好务,第一,要搭建硬平台。去年在各乡镇办事处、各社区,设立了36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34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今年又一次性投入XXX余万元完善各项硬件设施。今后还要继续加大投入,把硬平台建好。同时完善经办窗口的便民设施,免费提供便民服务。第二,要优化软平台。去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XX名全额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全部充实到各乡镇办事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中心)。对这部分人要抓紧进行思想教育,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素质,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要规范窗口服务,创建“微笑窗口”、群众满意窗口。要继续做好“春风行动”等大型招聘会活动,为群众构筑就业服务的便捷平台。要通过搭建服务平台,下沉服务职能,把服务工作延伸到基层,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三、求和谐,寻求化解矛盾的新办法 “新的历史时期,是‘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一些群众的问题看似小事,如果解决不及时,处理不妥当,就可能小事突变,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人社部门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矛盾也同样不可避免。从当前的信访问题看,以涉军类、涉企类、涉法类和涉建类居多,据衡阳市的一组统计数据表明,因下岗再就业困难和劳动社保等待遇问题的信访问题几乎占了总量的12%。无论是妥善化解这些现有的矛盾,还是有效避免引发新的矛盾,都必须寻求新的办法。一方面,要正视现有的矛盾,进行科学梳理,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对于能即时解决的问题要即时解决,不能即时解决的限定时间、明确责任人限期解决,实现“逐一击破、逐一化解”的目标。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偏不倚、公平公正落实和兑现有关社会保障待遇,从源头上减少引发矛盾的不稳定因素。此外,要高度重视群众的日常来信来访工作,并按照“教育在先,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四、惠百姓,落实改善民生的新举措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每一名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和持续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广辟渠道,多方筹资,在改善民生上加大了投入,人社部门要在保障和落实各项社保待遇上有创举。一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认真落实积极就业政策,落实扶持就业的各项补贴;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加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的创建,简化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手续,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落实特困企业和破产改制企业已进行身份置换人员等困难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做好城镇新增人员就业工作,做好零就业家庭和失业人员的就业工作,实现充分就业。二要想方设法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加大向上争资力度,20xx年人社局向上争资XX亿元,今年要突破XX亿。力争国家发改委立项“耒阳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建设项目”,争取中央配套资金XXX万元。加大职业病防治基金的筹集力度,力争每年筹集基金XXX万元。加大社保基金征缴稽核力度,对全市参保单位进行全面稽核,力争应征尽征。三要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之后,养老保险在制度层面上实现了全覆盖,但实际覆盖率并不高。今年社会保险参保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XX万人次,达到XXX万人次。重点抓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的扩面工作,做到应保尽保。
第五篇:创新社会管理 促进矿区和谐[定稿]
创新社会管理 促进矿区和谐
集团公司矿区服务工作纪实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2012-03-06 08:17 ]
2007年年初以来,集团公司高度重视矿区服务工作,明确工作定位——保障生产、服务生活、维护稳定,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建设和谐石油石化矿区。
随着社会发展,矿区居住人员结构日趋复杂。针对这一情况,中国石油矿区服务系统各单位积极探索,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上下工夫,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2月24日,记者在集团公司矿区服务系统2012工作会议上获悉,矿区服务系统将以居委会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为切入点,通过企业搭台、政府和社会唱戏的方式,逐步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导入矿区,逐步理清政府管理和企业服务界面,促进政府管理职能逐步到位,让矿区员工群众也能够享受到地方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社会保障、公益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等,成为加强和创新矿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和创新矿区社会管理,让矿区员工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生活得更加幸福,并逐步让矿区社会管理职能回归政府,让石油石化矿区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庆油田矿区服务系统作为油田的“后勤部、大本营”,既是传递油田惠民之情的“传感器”,也是油田再续辉煌的“助力器”,还是化解社区矛盾的“减压器”,更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薪火相传的“扬声器”。积极探索建立矿区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11年年底,集团公司各类离退休人员已超过49万人,“十二五”末将超过70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和失能老人。这些老同志大多是老会战、老石油,为我国石油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做好矿区养老服务,让老会战、老石油安度晚年,既是矿区应尽的责任,又是保障一线员工安心生产的现实需要。集团公司按照“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实际、保障全面、特色鲜明的养老服务体系。华北油田建立居家养老信息平台,长庆油田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矿区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着力提高矿区医疗保障水平。保障矿区员工群众身体健康是矿区服务系统的重要工作。今年1月,中国石油医疗远程会诊系统在管道局中心医院、兰州石化医院、独山子石化医院、塔西南医院顺利上线运行,成为一项造福石油员工的民心工程。下一步,矿区将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机构与大型综合医院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新型矿区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诊疗模式。大力推广矿区主力医院领办社区医疗模式,配套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点建设和服务功能,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为解决员工关心的子女教育问题,矿区引进社会优质办学资源,联合兴办托幼园所,提高教育质量。围绕员工群众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利用市场化方法,完善便民利民服务网点,畅通供应渠道,为员工群众生活提供质优价廉的放心食品。
2011年,矿区服务系统大力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实施增收增效节支降耗措施,着力加强安全环保工作,顺利完成安全环保隐患专项治理工程,进行了900余次应急演练,提高了事故防范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大港油田、大庆石化矿区推广燃气报警入户安装,提高了燃气使用的安全性、可控性。由于安全工作出色,华北油田华苑社区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
矿区服务系统深入开展“规划管理年”活动,稳妥推进市场化、社会化改革,积极实施绿化美化,参与支持“绿化长江、重庆行动”、“华夏绿洲助学行动”等公益活动。
中国石油业务点多线长面广,切实维护矿区和谐稳定,对于服务油气生产、助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矿区服务系统正努力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为集团公司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提供更加坚强可靠的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