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劳人员子女 帮扶汇报材料
瑞昌市司法局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两劳”人员子女救助管理情况汇报
自2010年4月在全省启动“青果援”关爱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行动以来,瑞昌市通过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下发行动方案、摸清服务对象底数、激励强化工作考核,于5在全市迅速部署启动;同时,通过结对关爱、志愿服务、鼓励成长、社会聚爱、分类引导,全面推进 “青果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根据调查统计,我市现有“两劳”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34人,其中男18人、女16人;14周岁以上11人,占比41%,14周岁以下23人;除2人待业在家外其他均为在校学生。
另一项统计资料显示,近三年来,我市共有刑释解教人员359人,其中2010年8月至今有80名,在这80名人员当中,35周岁以下54人,占68%; 35岁以上人员26人,占32%。按照一般理解,35岁以上人员,其子女年龄才有可能达到14周岁以上,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存在违法犯罪问题,加之部分服刑在教人员因服刑劳教而结婚生育较晚,因此,近三年我市“两劳”人员子女在14周岁以上的不到100人。
近年来,“两劳”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工作得到各级党
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关注。但“两劳”人员未成年子女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两劳”人员往往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他们犯罪后,其子女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服刑人员子女在父(母)服刑后,多数未成年孩子由其祖父母抚养或寄养在亲戚家中,父(母)服刑后由于缺乏劳动力,由此带来家庭经济的恶化,并由此催生出的服刑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难题表现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两劳”人员未成年子女由于受同学嘲笑和歧视等原因,不少人心理阴影严重,性格较孤僻,缺乏自信,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
针对现状,我市在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措施落实的同时,也关注到了其子女的学习、生活、就业等问题。
一、明确责任、分清重点。把“两劳”人员子女分为14周岁以下和14周岁以上两个部分。14周岁以下人员,本身心理还没成熟且还不能成为犯罪主体,所以针对这部分人员主要以家庭和学校教育为主,辅以心理指导和适当生活扶持;而对于14周岁以上人员,则列入重点关注,由司法所、村(居)委会等帮教小组通过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助困活动,不仅解决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方面的困难,同时还要对他们普及相应的法律知识,使他们能走在正当的道路上。如我市刑释解教基地——武汉东兴劳务派遣公司瑞昌分公司,在安置一名姓谈的刑释人员在公司就业后,得知其子高中毕
业后没考上大学,还把这人的儿子也派遣到了一家水泥生产企业务工。
二、综合管理、加强协作。在日常工作中,把“两劳”人员子女的帮扶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进行考核;积极联系教育、共青团、劳动、民政等成员单位加强对“两劳”人员子女的帮扶教育,如结对助学、生活补助、就业培训等。今年春季开学之前,我局就挤出5000元资金送到了十名刑释解教人员就读子女手中。
二O一一年四月二日
第二篇:两劳人员就业安置合同
两劳人员就业安置合同
甲方:
乙方:
为了进一步缓解两劳人员的结业和生存压力,妥善解决两劳人员安置就业问题,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减少社会稳定因素,拓宽两劳人员的就业渠道,提高安置帮教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同意,自愿签订本协议书,为了双方的合作顺利愉快,持续长久,特协定如下合同条例以之监督执行。
一、协议书生效时间
第一条 本协议书生效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二、工作内容
第二条甲方同意将学员委托乙方安排就业,推人员赴乙方工作。
第三条 甲方推荐的人员将按照乙方的要求,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数
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第四条甲方推荐给乙方的人员要求四肢健全,身体健康,吃苦耐劳,勤奋好学。
第五条人员必须半有真实有效的正本证件,包括(身份证、毕业证、技能证等),另须准备张相片。
第六条 甲方推荐给乙方的人员应遵守乙方依法规定的规章制度;严格最受劳动安全卫生、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工作规范;爱护乙方的财产,遵守职业道德;积极参加乙方组织的培训,提高思想觉悟和职业技能。
第七条甲方需对推荐的人员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劳动安全卫生及相关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第八条乙方对甲方所推荐人员不得歧视,应根据其表现态度、工作能力给予相应的培训学习、法定假日、工资待遇以及加班费用等。
第九条乙方对甲方所推荐人员不得让其进行危害其身体以及身心健康的工作。
第十条乙方对甲方推荐的人员应在三天之内安排工作。
四、协议书得变更、解除、终止
第十一条 签订本协议书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发生变化,本协议应变更相应内容。
第十二条签订本协议书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协议书无法履行的,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本协议书相关内容。第十三条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本协议可以解除。
第十四条甲方推荐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乙方可以解除与甲方的人员的劳动关系:
1.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乙方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乙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十五条下列情形之一,乙方可解除与甲方推荐人员的劳务关系,但应
提前30日以内书面形式通知甲方推荐的人员:
1.甲方推荐的人员患病或非因工作,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也不能从事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甲方推荐的人员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是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第十六条 甲方推荐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乙方不得依据本协议书第十六条终止、解除本合同:
1.患病或非因共负伤、在规定医疗期内的;
2.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第十七条甲方推荐的人员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医疗终结,经县以上劳动鉴定文员会确认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不得依据本合同第十五条解除与甲方推荐人员得劳务关系。
第十八条甲方推荐的人员解除劳动关系,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推荐人员可以随时通知乙方解除劳务关系。
1、在使用期内的;
2、乙方以暴力、威胁、监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
动的;
3、乙方不能按照本合同规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五、经济补偿与
第二十条下列情形之一,乙方违反和解除甲方推荐的人员的劳务关系的,应按些列标准支付甲方推荐的人员经济补偿金:
1.乙方克扣或者无故拖欠甲方推荐的人员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甲方推荐的人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甲方推荐人员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的经济补偿金;
2.乙方支付甲方推荐的人员的工资报酬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的经济补偿金。
第二十一条下列情形之一,乙方应根据甲方推荐的人员在乙方工作年限,每满年发给相当于甲方推荐的人员解除劳务关系前个月平均工资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个月:
1.经与甲方推荐的人员协商一致,乙方解除劳动关系的;
2.甲方推荐的人员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仍不能胜任工作,由乙方解除劳动合同的。
六、其它约定
第二十二条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调解决。
第二十三条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
年月日年月日
第三篇:听“两劳”人员现身说法心得体会-刘锦华
听“两劳”人员现身说法心得体会
刘锦华
省军区政治部在4月5日上午组织的“两劳”人员现身说法教育活动中,4名违法犯罪人员,他们有的利用职务权利之便挪用公款赌博快活,有的出卖国家秘密获取钱财,有的伙同战友抢劫钱财大吃大喝,有的利用司机职务之便公车私用造成车损人亡事故,这堂课让我听了很震撼,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一是平时不注重学习,不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教育活动,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法律意识淡薄,思想觉悟放松,二是乱交往,抵制社会灯红酒绿的诱惑不强,三是分辨社会生活风气不正,受到不良思想侵蚀,从这4个人的犯罪事实,他们既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声誉的影响,也给家人带来了痛苦教训,从这次的“两劳”人员说法教育中我深刻体会,现谈一谈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加强科学文化学习,不断提高文化休养
从这次“两劳”人员现身说法中,反映了思想文化教育就是人生的正确方向标,它能给人生带来光芒,今后我要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教育活动,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写心得体会,做到每次教育都有收获,思想都能得到提高,利用课余时间,多看书、看报、看新闻、看法制教育栏目,善于同领导战友交心谈心,多向领导汇报思想,接受领导战友的批评指正,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学习。
二、坚定理想,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改革开放,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澎涨,人们追求高尚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这些给我们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但是每个人生理想都要艰辛的付出,漫长的磨练才能实现,坚定自己的理想目标,在这花花世界里,我不会受到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动摇,灯红酒绿的诱惑,物价澎涨的影响,踏实工作。
三、遵规守纪,做一名合格军人
四名犯罪人员法律知识淡溥,无组织纪律观念,最终走向了一条违法犯罪的道路,我是一名军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遵守部队的《条令条例》、《保密守则》和队里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四篇:两劳管理规定
武汉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共和国监狱法》和国家有关安置帮教工作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在各级党委、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特定对象进行的就业安置和教育帮助的活动。
第三条 安置帮教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刑满释放五年之内、解除劳教三年之内的刑释解教人员。
第四条 安置帮教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安置和教育帮助,使之增强改过自新的观念,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条 安置帮教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刑释解教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不受歧视的原则;
(二)按法律、法规、政策开展工作的原则;
(三)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坚持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的原则;
(四)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
(五)安置帮教工作应当坚持因人制宜与分类实施相结合、社会安置帮教与家庭安置帮教相结合、安置帮教与监所教育相衔接的原则。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安置帮教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截留、挪用。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 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应成立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政法工作的党、政领导担任,成员由综治、司法、公安、民政、劳动、工商、财政、税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领导组成。
第八条 各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县(市)区办公室设在司法局,司法局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3-5人,乡、镇、街道办事处办公室设在司法所,办公室主任由司法所长兼任。
第九条 行政村、居(家)委会、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帮教小组,帮教小组成员由政治觉悟高、热心安置帮教工作、群众威信好、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员组成。
第十条 各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一)根据上级安置帮教工作部门的工作部署和党委、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
(二)指导、领导、督促各级各部门安置帮教工作的开展;
(三)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经验,表彰先进。
(四)督促并保障安置帮教工作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第十一条 各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是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
(一)起草制定安置帮教工作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安置帮教工作动态、信息,及时向领导小组提出工作建议;
(三)对领导小组部署的工作任务进行督促、检查、指导;
(四)组织有关会议,编发工作简报,整理储存资料,办理日常事务;
(五)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统计登记,督促落实帮教措施;
(六)完成上级和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第十二条 基层帮教小组主要职责
了解掌握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情况,做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发现违法犯罪苗头,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向上级安置帮教工作机构报告。第十三条 安置帮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要职责:领导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协助党委和政府加强对安置帮教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检查指导。
(二)司法行政机关主要职责:行使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办事机构职能。
(三)公安机关主要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回归衔接和帮教工作。对重点帮教对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不脱管、不失控,严防重新犯罪。
(四)民政部门主要职责:对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暂无能力自谋职业、生活无着落或家庭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刑释解教人员,提供社会救济。
(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主要职责: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列入失业人员劳动就业规划,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帮助疏通就业渠道,为其创造就业条件,协助创办过渡性安置基地。
(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对刑释解教人员依法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应一视同仁,保护其合法权益。对从事个体经营确有困难的,应适当减免管理费。
(七)税务部门主要职责:对过渡性安置企业和自谋职业的刑释解教人员创办的经济实体,经司法行政机关和劳动部门认可,按有关规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八)财政部门主要职责:确保安置帮教工作所需经费的落实。
(九)工会、共青团、妇联主要职责:参与配合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特别是做好对职工、青少年和女性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关心其回归社会后的实际困难,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章 衔接工作
第十四条 监狱、劳教所、看守所须在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前一个月,对其进行回归社会后遵纪守法教育、就业与安置帮教政策教育,并告知其刑释解教后十日内,持刑满释放证明、解除劳动教养证明到户籍所在地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和公安派出所报到。
对正常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原则上提前二个月将其在监所内的认罪服法情况、改造表现、刑释解教时间、技术特长、择业意向以及做好安置帮教工作的建议,一并填入《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内,一式三联,分别以挂号信形式寄送被逮捕、劳教前户籍所在地县级安置帮教办公室和县级公安机关,附判决和劳动教养决定书的原件(或复印件)各一份。
对遇有减刑(或减期)提前释放(或解教)的人员可在刑释解教前十五日内将上述材料寄送被逮捕、劳教前户籍所在地县级安置帮教办公室和县级公安机关。
被依法裁定假释或批准保外就医的服刑人员、以及所外执行、所外就医的劳教人员,其刑满或期满时,监狱、劳教所应依法办理刑满释放或解除劳教有关手续。负责监外、所外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公安机关,应在其期满前十五日内将有关情况,通报县级安置帮教办公室。
对异地流窜作案的刑释解教人员,应将《通知书》寄送原户籍所在地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和县级公安机关;对家庭搬迁或异地投亲的,《通知书》应同时寄送异地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和公安机关;对无固定住址、无家可归的,放回原审判机关所在地,《通知书》寄送该地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和公安机关。
《通知书》的填写要细致全面、字迹清晰,地址要写至村(居),确保准确,确实不详的,应予以核实,弄清情况后填写;《通知书》的发放要及时,有特殊情况来不及在刑释解教前发信的,电话先行通知其户籍所在地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和公安机关,之后一周内补齐有关手续。
刑释解教人员离开监所时,要按规定发给其回家路费;有严重疾病又无亲属接领的,由监所派人将其送回,并通知当地派出所和司法所,由派出所、司法所分别办理有关手续,落实帮教措施。
第十五条 县级公安机关和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在接到《通知书》等材料后,应登记造册,并及时动员刑释解教人员亲属按时去监狱、劳教所、拘留所、看守所将刑释解教人员接回;被列为重点帮教对象的即将刑释解教人员,原户籍所在地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及其亲属必须共同到监所将其接回。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还应于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前十五日内,把收到《通知书》和有无家属接领等情况告知监狱、劳教所、拘留所、看守所。
县级公安机关和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应在收到《通知书》等材料后一周内做出处理,分别通知刑释解教人员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和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登记核实,建立档案,包括:每年刑释解教人员花名册、服刑、在教期间及刑释解教后表现情况、就业安置情况以及帮教组织、人员情况等,建立对离开监所五年内的刑释解教人员定期考察和信息反馈制度。
第十六条 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接到转来的《通知书》等材料后,应及时与有关部门和村(居)委会联系,解决安置帮教工作的具体问题,根据刑释解教人员自身特点,帮助、引导、扶持其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对参加过失业保险且符合失业救济条件的,劳动保障部门应按规定核发失业保险金;没有劳动技能特长的,劳动保障部门应将其纳入就业技能培训范围,为其顺利就业做好准备;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市籍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应会同民政部门为其落实最低生活保障金;对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它生活来源的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应与民政部门以及乡镇、村委会、刑释解教人员家属共同安排好其基本生活。
原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接到转来的《通知书》等材料后,应及时通知责任区民警提前做好准备。刑释解教人员报到时,按规定办理落户手 续,并将其列为重点人口进行管控。责任区民警要及时了解掌握刑释解教人员情况,会同村(居)委会等基层安置帮教组织开展安置帮教活动。
第十七条 刑释解教人员离开监所后,应在十日内分别到当地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公安派出所报到登记。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对报到的刑释解教人员应予以登记,并落实有关帮教事宜;公安派出所应按户籍管理有关规定,凭监所发放的释放、解教证明书,给予办理落户手续。
当地派出所对刑释解教人员未按时报到的,应及时向上级公安机关和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报告。对刑释解教后一个月仍未报到的,民警应上门查明原因,督促其报到。
公安机关要大力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清查和外来暂住人口的登记管理工作,对“人户分离”的刑释解教人员,现住地公安机关一经发现,应立即通知其原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村(居)委会或刑释解教人员家属发现其未按时回归的,要及时向当地公安派出所和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报告,并积极配合公安派出所、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一同查找其下落。各级安置帮教组织要建立对脱管、失控刑释解教人员的追查、协查、通报制度。
各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和公安机关收到外埠监狱、劳教所、拘留所、看守所的《通知书》后,做好安置帮教工作的同时,及时将名册上报各市安置帮教办公室和公安机关。
第四章 工作制度
第十八条 提前接茬帮教制度。各级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定期到监狱、劳教所、看守所进行帮教,了解本辖区的服刑、在教人员的思想、改造情况,掌握回归后就业意向,介绍当地政治、经济形势,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教育服刑、在教人员安心改造、重新做人,早日回归社会。
第十九条 三级帮教制度。对于表现差、有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实行一级帮教(重点帮教),由公安派出所负责;对于表现一般的实行二级帮教,由乡镇(街道)帮教组织负责;对于表现较好的实行三级帮教,由村(居)、厂矿企业帮教小组负责。帮教级别,由县级 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根据《释解通知书》进行初定。帮教期间变更帮教级别由乡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决定,报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条 登记、建档制度。县、乡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对刑释解教人员要逐人登记造册,建立个人档案,每半年填写一次帮教情况。
第二十一条 解除帮教和延长帮教制度。对帮教对象满五年无重新违法犯罪苗头的,应及时解除帮教,并填写《解除帮教意见书》;对帮教满五年仍表现不好,有违法犯罪倾向的,要延长帮教,并填写《延长帮教意见书》。解除和延长帮教,由乡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报县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备案。刑释解教人员个人档案,自解除帮教之日起保留十年。
第二十二条 移交制度。对不在户口所在地就业的刑释解教人员,原户籍所在地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要及时将其有关帮教情况向本人就业部门移交,确保不漏管、不脱管,保持帮教工作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第二十三条 定期排查、回访制度。在坚持经常性帮教工作的同时,要定期集中时间排查、回访,一般情况下,县级每半年一次,乡级每季度一次,村级每月一次。
第二十四条 例会制度。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或者办公室市级的每半年、县级的每季度、乡级的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研究分析安置帮教工作情况,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制定新的工作措施。
第五章 奖 惩
第二十五条 市、县、乡三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总结表彰大会,对为安置帮教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
第二十六条 先进单位(集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置帮教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健全,人员到位;
(三)能够落实安置帮教工作各项制度,管理工作运行规范;
(四)在工作中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做法,总结新经验;
(五)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安置率处于全市较高水平,重新犯罪率控制在全市最底限度;
(六)安置帮教工作没有重大责任事故,工作人员没有违法乱纪现象。
第二十七条 先进个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执行有关安置帮教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热爱安置帮教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成绩显著;
(三)遵纪守法,清政廉洁,工作中没有较大的失误;
(四)能够较好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十八条 建立岗位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在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相互推诿,帮教措施不落实,致使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的,要追究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两劳帮教通知书
垫江县坪山镇安置帮教通知书(存根)
垫坪安帮办()字第号
安置帮教小组:
你村(或居委、单位)________的________,因犯罪,________________罪,在________________监狱(劳教所、社区)服刑,刑期(或劳教、矫正)________年________月,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刑满释放、解除劳教(或矫正),其属一般(重点)帮教对象,请接此通知后,组织动员本村(居)委代表、家庭成员(积极配合综治办、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相关人员)将其接回,并做好该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年月日
……………垫坪安帮办()字第号…………
垫江县坪山镇安置帮教通知书
垫坪安帮办()字第号
____________________安置帮教小组:
你村(或居委、单位)________ 的_________,因犯罪,在____________监狱(劳教所、社区)服刑,刑期(或劳教、矫正)___年___月,于____年___月__日刑满释放、解除劳教(或矫正),其属一般(重点)帮教对象,请接此通知后,组织动员本村(居)委代表、家庭成员(积极配合综治办、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相关人员)将其接回,并做好该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