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做好全市计划生育示范乡创建工作,按照市、县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在不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信息化运行质量,实现全面推进,整体出经验见成效的目标,着力加强“两网一库两平台”网络建设,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决定》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创建全市计划生育示范乡为统揽,充分利用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促进基础管理上水平,提高人口和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应用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全乡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为新形势下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总体目标
以“两网一库两平台”(两网即:内网、外网;一库即:p&wis信息库;两平台即:人口信息系统平台和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为基础,构建全乡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网络体系。依托“两网一库两平台”,逐步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育龄妇女、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生殖健康和优质服务信息管理、统计办公业务信息管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信息管理、综合决策信息分析及人口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全乡基本形成一体化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决策、宣传、服务、管理、考核信息化应用管理体系,促进全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各村配备电脑、打印机各1台,接入互联网,安装p&wis系统、流动人口信息交换系统。
(二)全面开展信息化知识普及和技术培训。由乡计生办组织对乡、村计生专干进行育龄妇女个案信息、流动人口信息录入、交换等内容的计算机技能培训,每人达到对p&wis系统、流动人口信息交换系统操作熟练,运转及时、准确。
(三)按照“四个对照”、“三个不漏” 和“两个杜绝”(“四个对照”即与派出所户口册和人口个案信息对照,与原卡档对照,与身份证对照,与本人实际情况对照;“三个不漏”即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两个杜绝”即杜绝造假信息,杜绝错误信息)的要求,各村(居)运转的信息必须与乡上的保持一致,要全面核对人口和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的各项数据,及时更新人口和育龄妇女的变更信息,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立信息完整、数据准确的人口和育龄妇女信息数据库,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基层基础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制度,要运用数据库自动生成各种报表、能够导出可供领导分析、指导和决策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信息,充分运用人口数据开展人口结构分析,运用育龄妇女数据库将应环孕情服务对象、节育对象、现孕对象、符合二孩生育对象名单、生殖健康检查结果、新进入(或退出)育龄期对象及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对象名单等信息及时、准确反馈到村级(社区),有效指导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从而推动人口统计信息化改革的进程。
(四)要狠抓基层基础台帐的录入、更新、反馈、传输。在摸底调查后,各村要将育龄妇女信息和流动人口基本情况等基础台帐内容和新采集的情况全部录入微机。在录入过程中要不断提高信息工作人员实际应用能力,以保证信息的准确、真实、及时,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信息数据存档安全。数据上传时要坚持合理、及时、安全、准确的原则,数据拷贝给上一级前,必须通过数据逻辑审核功能进行审核,排除和修正存在问题后方可上报。
(五)加强电子政务的推广、应用和网络建设。要以乡政府网站为依托,及时更新上报计划生育信息,开设政务事务公开栏目,接受群众监督,搭建一个反映诉求、维护权益、交流经验的平台。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坚持每天登录国家、省、市、县人口网站,提高网站点击率,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的新闻、政策、政务信息、工作动态和工作导向,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和任务要求,及时、全面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实施步骤:
前期准备阶段(2008年12月20日---2009年2月28日)。完成计算机购置和宽带的接入。
培训辅导阶段(2009年3月1日-3月31日)。由乡计生办信息员对各村(居)信息员进行计算机操作、p&wis系统录入、运转、数据传输等进行培训,保证录入阶段的顺利实施。
录入应用阶段(2009年4月1日至7月31日)。各村(社区)将育龄妇女信息和流动人口基本情况等基层台帐内容全部、准确、详细录入微机。同时,乡计生办巡回进行督查、指导,讲解相关的信息化知识及录入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自查验收阶段(2009年8月1日至8月31日)。乡政府抽组人员对各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自查验收,验收结束后,报请县人口局、县计生协审查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信息化是人口计划生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要高度重视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
第二篇: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各村:为适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需要,按照省、市、县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充分发挥黑龙江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基层管理和服务中的导向作用,根据国家《基层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服务信息引导工作规范》和《黑龙江省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本着科学、规范、简便、易行的原则,经乡长办公会研究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支持人口计生系统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是全省人口计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系统”是在乡村两级的工作运行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人口和计划生育家庭户卡》填写、《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工作手册》使用、信息变更以及服务引导信息的生成、传输、处理和反馈。
信息采集主要在乡村两级通过入户走访和对群众进行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家庭户卡》记录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个案信息,是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和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基础。村级为基本管理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信息手册》是村级计生工作人员采集信息的记录依据,主要提供信息系统变动信息和其它工作信息。信息变更是根据村级提供的变动信息和在乡级工作中发生的信息及其它相关信息,由乡级对个案信息进行的定期更新。服务引导信息是以个案信息为基础,通过生成、传递、处理和反馈四个环节,实现对避孕节育、术后随访、生殖健康、常规访视等服务内容的信息引导。
村计生工作人员负责基础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完成服务信息引导单提供的工作任务。每月入户走访,对发生的以下信息记录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信息手册》中,同时变更《人口和计划生育家庭户卡》,定期上报乡级。
为了使本乡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更好、更快的认识、使用黑龙江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我乡将在2008年10月13日进行全乡8个自然村的计生员的信息化建设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婚姻变动情况;
2、现孕情况;
3、出生和出生补报情况;
4、死亡情况;
5、避孕措施变更情况;
6、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情况;
7、流入成年人口情况;
8、流出人口情况;
9、独生子女伤残死亡情况;
10、奖励扶助情况。地点:乡计生办。
xx乡人民政府
第三篇: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
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省市计生委的科学指导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我县在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信息化建设、管理和运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近年来,我县在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
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建立并不断完善信息化工作的运行机制和保障体制。我县地处苏北平原中部,东临黄海,海岸线长103公里,总面积2795平方公里,所辖19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境内有4个省属农盐场,总人口为106万,育龄妇女为29.7万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为23.09万人,早在1993年我县就被省计生委纳入全省10个微机信息管理试点县。针对全县地广人多的县情,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投入力度,先后拨款200多万元,用于县、镇、村级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投入和升级更新,并把信息化建设列入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之中,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纲要》,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化工作的运行机制和保障体制。
网络健全完善,育龄妇女信息系统运行良好、质量可靠。全县目前拥有计算机196台,其中县级计算机25台,服务器2台,乡级50台,村级121台,其中奔腾III以上的计算机36台,微机房和计算机的质量均达规定标准,信息质量已达《全国县级WIS建设评估标准》的甲级标准,组建了办公局域网,并接入县政务网和因特网,实现了政务电子化,为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管理规范运作,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一是建立制度。按照省人口计生委《县乡两级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管理规范》要求,建立和落实了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即信息采集及变更制度,信息传递及反馈制度、信息质量检查制度、统计质量调查制度、资料保管保密制度、机房维护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由于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全县育龄妇女个案信息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二是保证质量。为了保证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的信息质量,力争做到管理对象一个不漏,对象信息一项不缺,信息内容一个不错,我们在全县还实行了组级信息员报告制度,村级计生专干旬调查核实制度,镇计生信息中心每月核查3-5个村的信息,县人口计生委信息中心每月抽查5-7个镇,电话调查50人以上,对统计质量进行调查。发现差错,及时查找原因,每月将信息差错情况进行公布,将信息差错率纳入对各镇计生中心百分考核实绩。三是落实责任。为 了保证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的规范运作,每年初县人口计生委的领导与各镇计生中心主任签订统计质量保证责任书,发规科的负责人与各镇信息中心专业人员签订责任书,并对信息中心的专业人员的工作实行日记、周记、月记,县每月调阅一次。四是搞好引导和评估。建立健全了以微机信息为导向的工作机制,每月初镇级将当月服务的对象、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时间,用微机打印出服务指令,指导村级工作,村级接到服务指令以后,按照服务指令的要求,实行访视和服务,并将服务结果和当月发生的各种信息在月底反馈到镇信息中心,按月变更,生成报表,微机信息人员根据当月报表的汇总情况,形成书面统计质量分析报告,实行认真评估,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实现了日常工作信息引导,服务决策信息分析,工作效果信息评估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我们还与公安、民政、卫生等系统建立了信息交换平台,实行信息资源共享。五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利用率。在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工作方面,我们能够严格按照要求,明确责任,落实专人,认真核实,及时反馈。XX年1月21日至XX年6月20日之间,全县共接受信息744条,在规定时间内核实反馈744条,反馈率达100%。在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方面,我们能够主动配合政策法规科,认真搞好应享受奖励扶助对象的调查摸底、信息采集、微机输入工作,及时准确地建立了奖扶制度信息库。
加强队伍建设,微机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明显提升。县委、县政府对微机信息及队伍的配备高度重视。几年来,先后在大专以上微机专业毕业生中公开招录微机员16人,其中县级1人,镇15人,目前全县20个镇的微机信息人员都由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年富力强、勤奋好学、事业心、责任心较强的同志担任。经市级考核全部持证上岗,为了不断强化微机信息人员的业务技能,我们先后开展了以加强信息化工作能力为重点的岗位培训,除了组织参加市级培训和考核外,每年县级组织三次以上培训以及业务技能大比武活动。由于岗位练兵活动扎实有效,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不断提高,操作人员技术岗位能力普遍达标,我县微机信息工作连续多年受市人口计生委表彰。
二、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不足
人口计生委内部办公自动化未能及时到位,文件、资料的交换仍然采取原始的人工交换方式进行。
县乡网络不通畅,依靠电话拨号上网速度慢,与齐抓共管单位信息共享实现难。
目前信息的程序繁多,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奖扶对象信息系统、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等相互要求不一致。
三、几点建议
经常举办市级培训班,学习新的知识,学习外地经验,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
对信息化管理要求,包括信息管理台帐,力求全市统一,以便操作。
建议对育龄妇女信息系统进行修订,便于管理,便于操作。
以上是我县近年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简要汇报,我们深知,几年来我县在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方面虽然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国家、省、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评选为契机,继续不断加大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力度和推进力度,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努力构建人口和计划生育决策、管理工作的信息支撑体系,为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再登新台阶、再上新水平作出积极的贡献。
XX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第四篇: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
地处某省东南部,是“九山半水半平川”的边境县级市,总面积6663平方公里,辖6镇3乡
144个村,总人口30.9万人。多年来,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一直处于全省先进行列。1994年,成为某省农村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市,探索出了一条以信息引导服务的新路。1998年,某省计生委在我市召开了全省计划生育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现场推进会,推广了我市的成功经验。2003年以来,作为全省唯一的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五周期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试点县,圆满完成了五周期项目信息化建设工作任务,在2005年国家五周期项目总结会议上,做了《加快实施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计生工作水平》经验介绍。今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六周期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县,信息化建设在原有高标准基础上取得了新突破。
一、领导重视,信息化工作摆上日程。
黑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落实《全国“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纲要》,将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之中,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健全了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运行机制和保障体制。2004年以来,按照第五周期项目管理信息建设要求,成立了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确立了“硬件先行、软件同步,分批试点,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积极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一是舍得投入。投资15万元,为全市9个乡镇全部更新了奔四品牌计算机和周边设备。在人口计生局组建了局域网,与各乡镇实现了网上办公和实时数据传输。二是严格选人。所有乡镇微机操作员全部竞聘上岗,82为微机专业的大专毕业生,能熟练应用相关操作软件。对18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不适应工作需要的村(居委)计生委员进行了调整,保证了数据采集人员素质,把好了用人关。三是先行试点。选取人口相对集中、方便入户调查的兴源镇红盛村作为五周期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单位,通过进行五周期管理信息系统和某省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差异对比,制定了统一信息采集方案,确定了补录信息项目。在入户进行数据采集和上机录入数据等一系列操作流程实践中,发现五周期管理信息系统存在数据转换有偏差、任意组合查询有缺陷和系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经过与湖南省长沙金桥计划生育信息中心联系,及时进行了修改,从而为全市全面运作五周期管理信息系统打下了良好基础。四是强化培训。每年都举办村(居委)计生干部培训班,系统讲解五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知识和数据采集方法。组织所有乡镇统计员深入试点兴源镇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现场学习。统计员们按照流程录入数据,进行实际操作,熟练掌握了新系统的使用方法。各乡镇统计员还参加了国家和省市专家到我市进行的系统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业务能力,使他们成为一支适应五周期管理信息系统需求的、会调查、能操作、懂业务的高素质专业队伍。
二、数据详实,信息系统建设符合国家标准
管理信息系统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准确详实的数据在管理信息系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市现有的某省农村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已近十年,信息储存量很大,要把这样多的数据转换到五周期管理信息系统中,任务繁重,难度很高。经过反复实践,我们采取“一核二换三补四采”的方法,保证了数据转换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时效性。
“核”就是核实原有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抓好了对某省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核对工作,重点核对2000年以来的出生、新婚、节育措施落实以及迁入、迁出、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情况和人流、引产情况等,确保数据准确无误。“换”就是进行某省管理信息系统和五周期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进行数据转换可以让原先的某省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有用、能用的信息都转换到五周期管理信息系统上来,既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又减少了基层工作量,从而加快五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速度。“补”就是进行五周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补录。数据转换完成后,对那些尚未进入五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采集,经上报审核无误后,补录到五周期管理信息系统中,使系统数据库达到详实、准确。“采”就是进行群众需求的信息采集工作。对于群众需求信息,信息采集点能够直接答复的,由信息点直接答复;不能答复的,将信息记录到需求信息采集表中,上报到上一级信息采集点;上级信息点能答复的,录入相应的答复信息,对于需要进行服务的,转相应的服务程序;对上级信息点不能答复的需求信息,再上报到更高一级进行答复。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将答复信息反馈到信息点,由信息点采集人将答复内容转
第五篇: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龙山镇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龙山镇位于张家川县县城西部,是清水、秦安、庄浪三县交汇地带,全镇总面积44.8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106个村民小组,一个街道居委会,总户数7585户,总人口36834,回族22029人、占总人口的59.8%,是一个典型的回汉杂居镇。为了推动我镇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今年,我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思路,以提高人口信息质量为核心,以实现人口信息的广泛应用为目标,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目标落实,使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全年工作取得的基本成效
1、完成了PIS系统由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向全员人口和育龄妇女信息系统(PWIS系统)版本升级工作,该系统涵盖了包括户籍人口的年龄、性别、婚姻、职业、民族、户籍变动原因等人口基础信息,可以完成日常服务管理、统计分析、综合查询等功能。实现了由单纯的育龄妇女信息向全员户籍人口信息的转变。建立健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管理网络,流动人口全员管理系统和人口网络建设,绘制我镇行政区划图,整体推进全员人口-1-
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了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网格化。
2、强化WIS系统建设,全面完善育龄妇女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全面规范人口和育龄妇女相关信息的按时录入、及时变更,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建立完善完整的育龄妇女信息数据库。使人口和育龄妇女个案信息的录入率、准确率都达到了100%。
3、全面完成了流动人口信息的录入工作,结合GPL系统,全面采集并录入流动人口信息。为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真实、客观的依据,有力地促进了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4、全面完成了错误的修改工作。PIS5.1系统安装后,出现了身份证号码校验错误、身份证号码重复、W01与W02信息不一致等错误,通过全体专干认真入户,查看户口簿,身份证等有效证件,重新修改录入了身份证号码。仔细校验改正录入的错误信息,使准确率达到了100%。
5、安装了PWIS5.1服务所版系统.并与计生办版数据库成功挂接,借助全员人口数据库,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可以定期提取环孕情服务、产术后访视、各项奖励优惠落实等项服务对象名单,为广大育妇群众办理并打印各类证件,提高了服务效率,减少了手写带来的误差等。了解分析群众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服务方式,有的放矢地开展环孕情、生殖健康、产术后访视等服务,使技术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6、连接了计生系统电子政务专网,并安装了乡镇视频会议
培训系统,基本实现了网上办公,提高了工作效率。
7、继续为当的新婚育妇制作阳光服务卡,全面实现了育龄妇女阳光服务卡与PWIS数据的对接,育龄妇女可在县内任何一个计生服务网点凭阳光服务卡都能刷卡享受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二、一年来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思路明确。多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特别是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把信息化建设工作做为计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工作中给予了大力支持,配置配全了计生工作所需的办公设备,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正常开展。
2、精心组织,健全机制。在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和PIS5.1升级运用工作中,建立健全了责任追究、考核奖惩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
3、加大培训,提高水平。一年来,镇上多次举办培训活动,邀请县上业务精通的人员对我镇计划生育软件资料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做详细指导。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计生专干的业务水平和微机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确保了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4、常抓不懈,运转及时。一年来,我镇坚持把信息化工作纳入平时督查和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汇报,查看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加大平时工作检查力度,保障PIS系统信息运
转。提高了PWIS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为实现人口计划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加强建设,重点管理。加大了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力度,盯牢流动人口。一是在南街居委会建设立了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服务新机制,强化了流入人口与非农业人口计生状况的管理。二是规范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当日下载、当日传输、限时反馈”的信息交换机制和“个案登记、个案考核、奖惩”的考核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计生工作琐碎繁杂,量大面宽,软件资料多,导致专干工作量大,入户信息采集不全面,影响了PIS系统的准确性。
2、PWIS系统版本升级频繁,但缺少操作说明与业务指导,导致在操作中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系统操作不稳定,系统内部对流动人口两种报表统计口径不一致,系统对居民身份证号码的校验出现误差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PIS系统的运行。
四、下一阶段工作的初步打算
今后我镇要以这次检查工作为挈机,紧紧围绕县上全年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工作的领导。加强队伍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加大工作的规范运转力度,巩固PWIS信息建设成果,不断推动工作机制,改变工作创新方法,提高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为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