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劳动就业的影响

时间:2019-05-12 07:0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一框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劳动就业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一框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劳动就业的影响》。

第一篇:第一框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劳动就业的影响

第三课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

第二节产业结构和劳动就业

第一框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劳动就业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社会的产业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学会通过网络报刊等收集相关资料,从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中获取新知识的基本技能。

2.过程和方法目标: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过程,学会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深刻理解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对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正确对待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确立正确的就业方向。

二.课前准备:

1.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预习:收集上海十一五规划中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内容

配第――克拉克定律

我国劳动力就业在三次产业中的百分比变化

3.学生活动:参观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并搜集资料,了解家长就业情况,对南汇区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作调查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复习产业结构三大发展趋势

2.比较“美国、日本、英国三大产业占GDP的百分比的变化”和“我国三大产业占GDP的百分比变化”,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做个客观评价并找出存在的问题。

师: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为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根据现代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产业发展的趋势,我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多媒体展示材料】上海十一五规划中,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继续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按照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总体要求,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以信息化为基础提升产业能级,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师:我们先来看一份资料,请同学分析这份资料说明了什么?

【多媒体展示材料】上海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容

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目标,以发展种源农业、装备农业、数字农业为重点,运用工业化手段和规模经营方式,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科技强农。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100万亩设施粮田和30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点建设崇明三岛、黄浦江上游、杭州湾北岸、城郊结合部楔形农业区(附图)。

生答: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板书】一.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劳动就业的影响

(一)我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学生活动】:讨论:联系课前调查结果谈谈南汇是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道路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展示)南汇现代农业园区以实现农业与农村的社会、经济、生态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标准化技术为依托,初步形成农工贸、农科教、产学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开发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有十一个功能小区:

1、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区,2、生物农业研发区,3、绿色有机蔬菜区

4、设施园艺区

5、特种养殖区

6、神农药材种植区

7、优质蜜桃研培区

8、办公商务展示区

9、生态农业博览区

10、万亩果林带

11、中心村

师归纳:由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基础作用,所以我们要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而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这是完成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下面我们来分析第二产业的情况。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上海国际工博会的图片资料,并对其中一项产品做简单介绍。(让学生感受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成果)

师点评: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是一个实践和展示新型工业化成就的舞台,是反映上海信息化与工业化建设水平的窗口,从刚才同学的介绍中,可以感受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感受到了自主创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这正是体现了第二产业的调整方向。

【板书】(2)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用高新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工业内部结构

【多媒体展示资料1】上海十一五规划中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以信息化为基础提升产业能级。

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

超大型装备。大型船舶航空航天。

汽车研发。集成电路与数字显示。生物技术与医药。

【材料2】基本建成国际汽车城、精品钢铁基地;加快上海化学工业区、国家级微电子产业基地(包括浦东微电子产业带、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和松江工业园区等)和生物医药基地建设;着力推进临港新城装备产业基地和上海船舶工业基地建设(见图5-4)。继续推进中心城区“退二进三”,加快杨浦、彭浦、桃浦、吴泾等传统工业集中地区的改造、调整和转型。加快工业向国家级、市级工业园区集中。到2010年,市级以上工业区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5%以上。

师: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新兴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学生活动】介绍本班学生家长就业情况及学生未来职业意向调查

师分析:从刚才的调查报告中我们看出,学生家长的职业中以从事第三产业的居多,而学生的职业意向中,又以信息、金融、法律等现代服务业居多,这正是符合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要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上海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实施了“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的方针。

【板书】(3)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多媒体展示资料】上海十一五规划:加快形成服务业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以信息化为基础,以金融、物流、文化等为重点,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以大型服务企业集团为载体,集聚高端人才,加强综合集成,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提升服务业的规模与能级。

重点发展金融业,物流业,文化及相关产业。

积极发展会展旅游、专业服务、社区服务等产业。

稳定发展商贸、房地产等产业。

(阅读经济观察和相关链接)

提问: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什么?

答:这一定律揭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和工业相比,是逐步下降的,工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和第三产业相比,也是逐步下降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不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重都是逐步上升的。

由此可见,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板书】

(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密切联系

【学生活动】:完成操作平台P102页我国三大产业占GDP的百分比的变化和劳动力就业在三大产业中的百分比的变化。

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就业到底有哪些具体影响呢?

【视频资料】:春节刚过,民工大量返城的片断,下岗工人再就业的片断;国家计委关于城市退二进三的讲话

学生讨论后结合课本回答

A.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富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进入第二和第三产业。

B.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大批富余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

C.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

教 师归纳:我国的产业政策表明,三大产业在我国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劳动者就业,无论是从事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产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是随着产业结构 的调整,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中的百分比在不断变化。就上海而言,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第三产业已成为劳动就业的主要途 径。

【课堂小结】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大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对劳动者就业,在科学文化素质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课外作业】:近来,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在我国许多地区出现。写一篇小论文,探讨上海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农业的意义。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课前要求同学去了解上海国际工博会并搜集图片资料,对南汇区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作调查,对活动的完成情况给予评价。

对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可加以及时的表扬,并可以记录在其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中。对学生小组实践活动的成果(主要是收集的资料和拍摄的照片),可在班级的壁报上加以展示并录入学生的成长手册。

五.教学设计说明

课 前要求学生去参观工博会并搜集资料,让学生实际感受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结合对百姓生活质量的提升。让学生对南汇区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作调查是为 了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变化感悟课本知识。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初步的学习探究能力,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较好的掌握书本 知识。

【相关链接】

何为“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 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水、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 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我国的农业要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须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 保护的关系。生态农业是由资源浪费的粗放经营向资源节约的集约经营的成功模式,是由破坏生态环境的掠夺式经营走向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相结合的有效途 径,将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据介绍,经过多年的摸索,上海形成了一些都市型生态农业园区,主要有几种模式:

以“设施化+生态技术”为主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为适应上海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引进5套温室设施,并在浦东孙桥、闵行马桥等5个基地进行了建设试点。多年来,园区化的运作方式体现了许多优越性,产生了规模化集聚效应,为上海城市提供了较高档的、反季节的蔬果,丰富了市场,并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旅游场所,成为培育新一代农业技术人才及农业科普的基地等。

以“集约化+生态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建成的有位于长江入海口的长兴岛柑园、南汇区大片桃园、东海农场和松江九亭、青浦绿色园区等的花卉基地。

以“科技化+生态技术”的发展模式,如崇明前卫村、孙桥现代农业园区等,是以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为依托,通过生产高附加值农产品获得高经济效益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以“市场化+生态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如新桥的花卉生产基地,是以市场带动起来的生态农业区。此外崇明岛的森林公园、佘山、淀山湖风景区、奉贤世纪林等绿色景观和绿色产业,组成了绿化产业链。

但 上海都市型生态农业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各地发展不平衡,农业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开发仍相对滞后,经济功能开发力度不够,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设施化、市场化等程度还不高。园区功能及区域特征不明显,建设运行模式较单一,生态建设规划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关链接】

上海十一五规划中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以信息化为基础提升产业能级 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

超大型装备。形成核电、水电等大型电力设备、超大型装备及零部件的极端加工能力,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和轨道交通车辆的制造能力。

大型船舶。长兴岛形成年产800万载重吨以上,拥有多品种、系列化、标准化船型,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

航空航天。推进支线飞机研发、制造,开展干线飞机国际合作,加快通用直升机的规模制造。在应用卫星、运载火箭等领域形成若干产业群。

汽车研发。建设嘉定汽车工程研究院。逐步形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车身、整车和发动机自主开发能力。

集成电路与数字显示。建设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研发中心、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和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线。

生物技术与医药。推进人源化单抗、治疗性疫苗等创新药物产业化;重点支持血液筛查系统、新型诊断试剂、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制。

教学设计:上海周浦高级中学赵岚

指导教师:南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顾永平

第二篇:产业结构调整及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教案

产业结构调整及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以及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的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学会在情景材料、图表数据中获取信息、获得新知识的思考方法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了解未来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方向。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认识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深刻影响,看清现阶段的劳动力就业方向。

二、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资料

1.教师收集《我国的苹果出口之路》相关资料,做好多媒体展示准备。2.学生收集《安亭地区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相关资料,作介绍准备。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世界公认的十大健康水果是哪些吗? 生:苹果、梨、草莓、等等

师:苹果排名第一。现代医学资料研究表明,苹果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 生素c、维生素b1、b2等营养成分。中医也认为,苹果对治低血糖症和高血糖症有疗效。因此,世界市场对于苹果的需求非常大。

【多媒体显示】我国的苹果出口之路(1)我国是苹果生产大国,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特别是中国烟台的苹果非常有名,但我国往年的苹果年出口量仅占总量的1%左右。出口量小的主要原因是质量差,大小不均,含糖量低,虫果率高,采后保质能力差,果实农药残留超标等。而且我国水果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7.5%,水果的储藏能力也较低,不足总量的15%,烂果率高达25%以上,再加上高档果率不足5%,这必然造成普遍的卖果难,苹果出口量非常小。再来看远到而来的“洋水果”,个头大,外形美观,包装精美,价格也普遍比较高,如日本的红富士。日本的苹果加工量更是占到了总产量的23%,远远高于我国。

师:我国以往的苹果产量很高,出口量却很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呢? 生:品种少,产品差,加工量较少等。

师:但是现在我们的苹果出口状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多媒体显示】苹果出口之路(2)我国现在的苹果种类繁多,有富士、乔纳金、王林、北斗、新红星等,这些种类的苹果不仅产量丰富,而且个头大,外形美观,口感佳,抗病虫害能力强。

目前对于 苹果这种水果的加工量也增大了,除了新苹果以外,我们还把苹果进行了各种方式的加工,最多见的是做成冷冻苹果,直接压榨成新鲜苹果汁或制成浓缩苹果汁,制成袋装的苹果薄片或脆片,或者苹果罐头,苹果果冻软罐头,脱水的苹果产品,甚至加工成苹果酒。

师:现在我们的苹果出口发生了这样巨大的变化,大家来说说为什么? 生:各种优质的苹果种类出现了,改变了原来苹果口感差,外型不佳,抗病虫害能力差的质量问题;各种各样有苹果加工成的制品多了,如苹果汁、苹果罐头、苹果酒、苹果片等。

师:原来我们的苹果产量丰富,可是质量不好,而且品种单一。后来我们采取各种现代化科学培育的 方式,如嫁接、选取国外优秀品种回国培育等方式,培育出了一批品种优良的苹果新品种。

苹果的种植技术也发生了改革,推广“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大苹果种植技术,使苹果产量连年增加。

1.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板书)举例:现代农业园区的建立,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对我们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如:一年四季蔬果飘香;水培养殖减少污染、新型播种技术减少人力提高产量等。

师:苹果从最初大都只经过初加工销售出口到现在被深加工成各种各样的产品出口,这与哪个行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生:工业的发展

【多媒体显示】图片显示

比较不同时期的苹果加工设备,从原来传统简单的初级加工设备,到现在一整套苹果加工现代化设备。

师:苹果加工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归纳)整套现代化的苹果汁加工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全程电脑监控,如温度、压力的精确控制。工业信息化推进了苹果加工工业的发 展。

工业要加快信息化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用先进技术装备替代原来设备;通过信息化建设,分析市场需要,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新兴产业。人们首先了解了苹果汁这种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苹果酒在东南亚市场很受欢迎等信息,然后推进了苹果酒加工业的发展

2.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用高新科技改造和优化传统工业内部结构(板书)【思考探究】假设你掌管着一家果品生产企业,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国外市场对苹果汁的需求很大,于是你积极邀请某国外苹果汁销售商来厂参观,并希望与其企业合作,开发国外市场,参观后国外销售商对此计划非常感兴趣,你们签定了一份长期供货合同,每月你方完成外方30万箱苹果汁的定单。

师:这项苹果汁合作项目将涉及哪些行业? 生:信息、咨询、金融、会计、法律服务、物流等。

师: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对于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板书)【师生小结】从苹果的例子指出我国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

阅读教材“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及经济观察材料,完成“经济观察”栏目的思考题。

总结: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按照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总体要 求,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以信息化为基础提升产业能级,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力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介绍“配第——克拉克 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这种趋势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制约因素来分析: 从供给的角度,农业生产由于受土地和气候的自然资源的限制 ,其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无法与工业相比,工业部门资金利润率的提高会促使劳动和资本从生产率底的行业向生产率高的行业转移,以此来推动经济的增长。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当社会生产率较低时,人们的收入还大多用于对食品等农产品的需求,随生产率的提高需求层次会上升到一新的高度,以工业品及娱乐服务消费为主。这就造成经济进一步发展时,产业必然朝工业和第三产业方向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已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

【总结】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是密切联系的。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联系生活】安亭地区产业结 构的深刻变化

学生介绍

师:安亭地区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劳动者的就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生: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定位,安亭将从原来的工业型城镇走向多功能城镇,形成以现代农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的比重将逐年上升,服务行业的人数也将逐年上升。汽车城的建设,也为安亭的第三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思考题】

随着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调整,同学们作为未来的劳动者对将来的择业就业需要作好哪些思想上的准备? 【课堂小结】

我国根据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和现阶段基本国情制定了相关产业政策,为了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目前正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是密切联系的,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逐步调整劳动力的就业结构。

四、学习训练与评 价提示

在材料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共同归纳整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设计说明

以“我国的苹果出口之路”这一相对集中的材料贯穿教学过程,从中整理归纳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趋势,易于学生理解, 引入数据图表,既比较直观,也强化了对学生识图、比较、分析能力的培养。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对 劳动者的就业影响,用我们身边的一个实例“安亭镇的变化”来以点带面的说明,贴近学生的生活视野,学生也比较有兴趣。

本框教学过程中有比较多的学生讨论和资料分析,包括课前的收集资料,都是为了加强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产业结构调整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农业

浏阳二中

【背景材料】

⊙重大事件:

一、2003中央经济世作会议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的三方面措施:第一,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乡镇企业的调整和改革,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努力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人力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扶贫工作等。第二,要稳定农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第三,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

二、胡锦涛在山东、河南考查“三农”问题。2003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山东、河南专门就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考察。他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深刻认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更加重视“三农”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三、全国农业工作会议。2003年8月8日至9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农业部提出,今后将通过加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调整、农民外出务工的指导和服务、农业科技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八个方面,全力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重要观点: 一、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农村经济体制。主要突破是,在强调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第一次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表明了国家从根本上保护农民最基本生产资料的决心。

二、坚决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2003年:以来陆续出台了许多这方面的法规政策。2003年1月15门,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多次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采取措施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温家宝总理非常重钡农民工欠薪问题,作出重要批示。

三、积极推进农村的各项改革

(1)农村税费改革2004年全面实行。

(2)进一步做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3)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正在全国陆续展开。

(4)户籍制度改革。2003年11月8日,湖南省政府宣布,从现在开始,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户口登记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湖南省政府同时还宣布,过去因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门所产生的计划生育、退伍兵安置、最低生活保障、抚恤优待、上地承包等政策,也相应做出调整。

(5)农民进城务工方面的改革。2003年11月20日。山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意见》。今后,山东省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可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意见》规定:每年百万人进城。进城条件放宽。就业不受歧视。可入工会组织。政府负责培训。工资权益无忧。子女就近入学。

⊙热点展望

“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样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可以说本专题的知识是近年来高考必定要考查的知识点。因此全面分析和掌握本专题的知识至关重要。

复习本专题的知识要特别注意关注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把握几个重点问题:一是严格保护耕地,完善土地制度的问题;二是解决农民工欠薪、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三是农产品价格上扬的问题;四是积极发展农业科技的问题:五是搞好农村税费改革及相关配套改革的问题。

复习本专题的知识要把课本内容和时事材料结合起来,要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来把握材料,重视二者的结合。对时事材料的把握既要从宏观上整体十巴握,又要注重从微观上具体分析,特别是农村改革中一些典型的事例,要有针对性地分析。最后.要训练对时事材料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能力。提高对材料的整合能力。

【教材回归】——思想政治学科内分析

1.经济学分析

(1)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搞好农业,要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必须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生产优质品种。使产品适销对路.才能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

(2)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农产品价格应以它本身的价值为基础来形成。但同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目前,我国部分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就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当然也受农产品供求状况的影响。

(3)价值规律起作用。农业的改革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遵循价值规律。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利用,都充分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4)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发展农业要使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农产品的生产要面向市场。要通过市场来调节农业资源.但同时也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要靠国家对农业的支持、管理和引导。

(5)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经营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和完善。

(6)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巩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关系到我国能否在国际关系中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党和政府多次强调要搞好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正是基于以上原因。

(7)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有重大意义:这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还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总的指导思想仍是“多予、少取、放活”。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是当前一个重点。

(8)搞好农业关键靠科技。发展农业关键在发展农业科技,这是提高农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根本保证。我国积极开发水稻、棉花等新品种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9)发展农业要搞好农村的各项配套政策。农业的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需要其他各项配套改革的支持、协调,税费改革、村民自治、户籍制度等改革都会对农业发展有较深的影响。

(10)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的需求逐步增加,粮食是“重中之重”,因此要注意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支持主产区搞好粮食生产,保护好基本农田。

2.哲学分析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搞好“三农”问题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农业自然条件差距较大.发展农业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能搞“一刀切”。同时,党的各项改革、措施在农村落实时也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

(2)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我国其他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进行的各项改革,如税费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民主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对整个农业的发展都有影响。

(3)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农业、农村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农村中各项改革要循序渐进。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特点不同,当前我国农业已发展到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促进农、比的持续发展。

(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农村中各种情况复杂多变.我国农村不同地区之间差距较大,因此我国农村各项改革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我问农村各地的情况不同,在进行农村各项配套改革时就要坚持先试点,再推广的路子,如税费改革、村民自治、医疗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都应先试点,然后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6)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增加农民收入.关键靠农民自力自强,靠农民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但同时要注意社会、国家各方面的支持。比如农民工欠薪问题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帮助,要为农民工外出打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靠制度和法律的保障来解决。

(7)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农村的经济要循序渐进,要重视量的积累,要全面考虑各种具体的环节,努力实现质的变化。积极推进农村的经济结构调整,使结构的变化推动质的变化。

(8)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在农村的各项改革中。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真正把农民视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力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政治学分析

(1)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农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力量,因此解决好农民收入问题。努发展农业、农村问题,是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能否稳固的根本问题。

(2)正确履行国家职能。国家重视农业的发展,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村的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都是在履行管理经济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有关部门开展“三下乡”活动或“送书下乡”活动,是在履行文化职能。

(3)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我国有关部门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的权益,这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4)党的宗旨和性质。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从我党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就可以体现出来。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当然也包括农民的利益。

(5)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我党的指导思想。关注农民问题,促进农村的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典型例题分析】材料一:中央领导多次强调,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并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都要抓好,而农村的发展是重中之重。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部分农产品的价格指数与国际市场价格指数的对比(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指数为100)。

(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非常重视农业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

剖析:本题以农业立意,考查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我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上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等问题,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能力的考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针对第(1)问,要回答出两点:一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二是农业问题在我国国家中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体现为什么“非常重视”。对于第(2)问,回答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只要完成语言转换即可。分析原因时要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对于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方法.要结合教材内容并针对我国农业的实际回答。

通过本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复习农业问题要抓住关键.用联系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看问题。

答案:(1)①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问题,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存在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②当前特别强调农业问题的原因还在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我国粮食生产还没有完全过关;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

(2)①材料二表明我国农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既有优势也有劣势。猪肉和部分蔬菜等国内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玉米、小麦和部分经济作物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缺乏国际竞争力。

②原因是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自然资源有差异。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管理水平

【习题精练】选择题:

2003年3月5日,朱容基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谈到五年来的主要工作体会时说,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我们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下了很大的功夫。据此回答1—2题:

1.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这是因为

()

1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2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 ○3农业的基础是否牢固,关系到我国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 ○4农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我国的技术水平○1○2○A.○1○2○C.○1○3○4

B.○

2○3○4 D.○

()2.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有效途径是

1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2增加有效劳动力,降低农产品成本

○3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

○4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 ○1○A.○2○3

C.○1○2○3

D.○1○3○4 B.○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指导思想仍是“多予、少取、放活”,所谓“少取”即减轻农民负担。针对当前不少地方存在的农民负担增长之势,江泽民同志严肃指出:“减轻还是加重农民负担绝不是多拿几个钱的问题”。据此回答3—4题: 3.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

()

1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双重增长,拉动内需

○2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3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杜绝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 ○1○2○A.○2○3

C.○2○3○

4B.○

2○3○4 D.○4.农民和企业负担沉重历来是党和政府急于解决的心头大事,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

A.减负问题关系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C.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D.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各级国家机关的基本宗旨

国家规定,从新粮上市起,部分品质比较差,不受市场欢迎的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同时对棉花收购实行优质优价,拉开差价。据此回答5—7题: 5.材料主要表明

()

A.“保护”是有限的,市场才是无限的 B.国家改变了对农业的政策 C.我国农业将全面推行产业化经营

D.必须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以适应市场变化

()6.棉花收购之所以优质优价,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优质棉花质量好,买者众多,市场上供不应求 B.优质棉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高 C.优质棉花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劳动量比较大 D.优质棉花能更好满足人们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7.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变化是宏观调控的突出表现,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A.经济手段

B.价格杠杆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

8.《半月谈》载文介绍,几年前兴起的“订单农业”,如今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农业经营

新模式。它拉近了农产品与市场的距离,使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更加明确,为农产品的畅

销增强了保障。通过订单农业

()

A.农民再不用面向市场,吃“追市场”的亏了 B.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C.可以确保农产品顺利销售,确保农民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D.有利于引导农民走科技致富的路子

非选择题

材料一:中央领导多次强调,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并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都要抓好,而农村的发展是重中之重。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部分农产品的价格指数与国际市场价格指数的对比(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指数为100)。

(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非常重视农业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

剖析:本题以农业立意,考查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我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上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等问题,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能力的考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针对第(1)问,要回答出两点:一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二是农业问题在我国国家中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体现为什么“非常重视”。对于第(2)问,回答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只要完成语言转换即可。分析原因时要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对于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方法.要结合教材内容并针对我国农业的实际回答。

通过本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复习农业问题要抓住关键.用联系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看问题。

答案:(1)①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问题,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存在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②当前特别强调农业问题的原因还在于:我国是—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我国粮食生产还没有完全过关;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

(2)①材料二表明我国农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既有优势也有劣势。猪肉和部分蔬菜等国内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有——定的价格竞争优势;玉米、小麦和部分经济作物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缺乏国际竞争力。

②原因是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自然资源有差异。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管理水平。

材料一: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三农”问题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富裕,也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富裕;没有农村的小康,也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小康。破解“三农”问题,十六大提出新思路:一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二是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三是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材料二:200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F列问题:

(1)简述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体现的政治学道理。(2)谈谈上述两则材料蕴含的哲理。

(3)运用经济学道理,分析说明十六大提出破解“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参考答案:(1)体现了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体现了党对农村工作的政治领导;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国家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体现了国家性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原理;“没有农业现代化,„„也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小康”体现了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

(3)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就农业内部来说,一是优化品种,提高质量来增加农业效益,二是优化区域布局,发挥各地农业比较优势;三是加工转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打破了目前农产品销售制度。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农民增加收入的必由之路;可促进现代化和全国工业化。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投入和支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继续推进农村“费”“税”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材料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材料二:龙港镇,20世纪80年代还是一个只有6000多人的小乡。改革开放以来,该乡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思路,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根据“北高南低、北旱南涝”的地理特征,确立了“南渔北牧”的发展思路,2002年仅水产一项农民人均就增收550元。同时引领农民向企业进军,许多农民纷纷办厂,农村的劳动力相对集中,便形成城镇。如今的龙港已发展成为总面积达80平方公里的新城。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财政收入30亿元,人均收入7600元。

(1)为什么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2)运用哲学知识说明龙港人是如何发展农村经济的?(3)结合材料二分析当前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该题以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为背景材料,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对农村经济和城镇化建设进行综合分析,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归纳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能力。解答这道题的思路是依托设问(如何审读材料指明方向),审读材料提取与设问有关的信息,联系相关知识编制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1)①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②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和实现“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

(2)①从实际出发。龙港人从本地地理特征出发,发展水产业和养殖业,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促进了经济发展,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②解放思想,注重创新。龙港人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路,解放思想,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了城镇化建设。③坚持联系的观点。龙港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将工业化、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联系起来,走出了一条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3)意义:①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②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实现小康。③有利于大规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④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并提高生活质量。⑤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应注意的问题:①要从实际出发。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能盲目发展。②既要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些地方为推进城镇化,不按规律办事,凭主观意志办事,只能适得其反。

[易错辨析]该题会出现错误是第(2)问的答案组织不合理,许多考生只是简单地列出哲学观点,没有按照设问的要求完整地组织答案。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设问中“如何发展”,只是抓住哲学说明这一点上组织答案。可见,审设问同样是解答好题目的重要环节,应重视这一环节。有整个国家的小康。破解“三农”问题,十六大提出新思路:一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二是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三是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工业

【背景材料】

⊙重大事件: 一、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阐述

十六大报告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强调加强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时指出要“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阐述

二、温家宝在2003年的两次辽宁之行使东北地区的振兴进入高潮。月21日至6月3日,温家宝在辽宁考察工作时指出,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我们在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把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东西互动,促进协调发展。温家宝还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

2003年8月1日至3日,温家宝总理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考察工作并在长春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他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部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作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温家宝进一步强调,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最重要的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

四、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问题

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任务之—,是研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问题。会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重要观点:

一、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党的的十六大报告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都对今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明确的部署。1.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意义

(1)重要性: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重要部门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技术改造的主要力量。

(2)紧迫性:国有企业的经营困难主要体现在体制和结构两个方面。体制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缺乏自主经营权、不能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结构问题主要是指企业经济结构不合理。从生产力角度看,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劳动力结构都存在不合理因素。

(3)意义: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酌目标

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3.国有企业改制问题

(1)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制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

(2)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3)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其政策含义作常重要:一是要更加积极地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公司制改革,积极吸引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改组。二是今后要尽量少搞国有独资企业。三是重要的企业需要国有控股的,也要尽可能相对控股,这是规范的股份制和公司制的要求。个别仍需实行国有独资的。也要由多家国有投资主体共同持股,使出资主体互相制约。四是国有投资公司、控股公司也可向非国有企业参股,但要遵守市场经济自愿交易、公平竞争的原则,不能凭借政府力量强令推行。五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需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控股公司、投资公司等。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控股或参股,从事资本经营,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4.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 5.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6.加快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

对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人,引入竞争机制。有条件的 1企业要积极推行投资多元化。继续推进和完善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的改革重组。加快推进铁道、邮政和城市公用事业等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对自然垄断业务要进行有效监管。

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原则

2003年9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问题.提出厂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任务及政策。会议指出,振兴老工业基地.要重点把握和坚持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调整改造;二是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三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是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五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六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会议还研究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任务、政策和措施。

⊙热点展望

自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成为党和国家及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新世纪新阶级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日报等各大报刊对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均作了连续报道,使之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生活中一大焦点和热点。那么,作为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的高考,在文综考试或是历史、地理、政治的单科考试中必然会涉及此问题。

建议高三学生在应考复习中对此问题要重点把握。主要从思想政治(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角度去思考为什么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如何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教材回归】——思想政治学科内分析

1.经济学分析

(1)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了国家要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2)工业的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工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它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晶;它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它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有利于推动我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

(3)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的素质,从而有利于推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4)如何推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进调整发展;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2.哲学分析

(1)一切从实际出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方针政策和要求,是根据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现状提出来的。在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也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特别是要立足于现有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2)坚持联系观点。“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等都体现了这一点。(3)重视意识的作用。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这都体现了意识的反作用原理。(也可以用社会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认识对实践反作用原理分析之)(4)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精神。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要进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要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

(5)既要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r既要量力而行,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6)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既要发挥市场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7)坚持内外因相结合。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既要深化改革,又要扩大开放。既要自力更生,又要国家必要的扶持。

(8)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要充分认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长期性,从长计议,分步实施。这体现了重视量的积累的道理。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所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要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9)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遵循的原则之一“统筹兼顾”,体现了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要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这体现了抓重点抓关键的道理。(10)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任务艰巨,但经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有成效。

3.政治学分析

(1)国家职能。国家作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决策,并予以支持,这主要体现了国家在行使经济职能。

(2)党的领导。中共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3)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典型例题分析】

2003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吉林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经验可概括为三点:一是规划先行。二是突出重点,突出抓汽车、石化和农业。三是观念突破。

1.“规划先行”是强调

()

A.重视意识作用

B.重视量的积累

C.物质决定意识

D.坚持发展观点

近年来,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逐渐升温,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许多商品争相登场,可在这眼花缭乱的背后,农村消费市场出现了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现象。权威人士指出,要解决这一难题,工商企业必须克服“三病”:一是“脑病”,认为启动农村市场就是为城市卖不出去的产品找出路;二是“眼”病,把启动农村市场当作工业品下乡。分析研究市场时以打量城声市场的眼光打量农村市场;三是“腿病”,设计生产者腿不勤,没有广泛深入农村,听农民的想法。据此回答1—2题:

2.工商企业的“脑病”和“眼病”,从哲学上看,病根在于他们不懂得()①主观必须与客观相符合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有条件的 ③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强调工商企业必须克服“腿病”,是因为()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创新就是站在前进的、上升的立场上,促进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 D.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完全统一的非选择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2003年8月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由此,国内外媒体称之为新世纪的“辽沈战役”拉开了帷幕。联系材料,回答:(1)旧中国,我国工业的分布有什么主要特点?(2)20世纪的年代和60年代我国东北三省工业的发展有哪些标志性工程?在此期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了哪些著名的英雄模范人物?(3)分析说明我国建设大庆油田的主要原因。

(4)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建设实施了哪些全局性的战略决策?(5)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有什么重要意义?(6)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东北三省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辽宁省提出,要抓紧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吉林省提出,要建设以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基地,完成由农业资源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转变;黑龙江省提出,要重点建设装备工业、石化工业、能源工业、绿色特色食品、医药工业等五大基地,对400多个国有大中型企业分三类进行重组、改制的调整。这则材料中蕴含着什么重要的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解析:这是一道跨地理、历史、政治三个学科的综合题,在历年高考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一般都有两道这样的试题。在该题中,地理学科涉及到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以及中国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历史学科中则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中经济建设的成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中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成就。政治学科不仅涉及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重要观点,还联系十分丰富的时政内容。要求根据每一问题的要求准确全面作答。

答案:(1)旧中国,工业极其落后,地区分布又极不平衡,绝大部分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关内沿海六省及上海市,工业产值占全国80%左右。东北是全国重工业集中地区,又主要集中在沈阳、抚顺、本溪、鞍山和大连,关内沿海六省和上海市是全国轻纺工业集中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广州、无锡等少数城市,当时内地各省除汉口、汉阳、重庆、太原稍有现代工业外,大部分地区都没有现代工业。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到1957年,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第一飞机制造厂都先后建成投产。60年代,我国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黑龙江大庆油田,打破了“洋油”的一统天下。在此期间涌现出鞍钢技术革新能手、著名工业劳动模范王崇伦,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解放军战士雷锋等英模人物。

(3)为了摘掉“贫油国”的帽子,打破依靠“洋油”的局面,我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发大庆油田。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石油资源被广泛应用,在新的燃料、原料基地出现新的工业中心,是工业生产布局新的发展趋向,大庆油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石油含量丰富,地域辽阔,交通便利,有着发展石油工业的优势条件。东北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为大庆油田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社会协作条件。大庆石油工业基地,利用附近可垦荒原,积极发展农牧业生产,对保证职工生活需要,起了良好作用。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确定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解放了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形成了长江三/R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20世纪末党中央义适时地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几年来已取得重大进展。2003年我国又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她的重大决策。这些重大决策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5)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尤其是重工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特别是重工业能提供先进的生产工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将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四篇:产业结构调整材料

„„乡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

„„乡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口5万人,耕地6.2万亩。境内有宁洛高速出入口,西有利楚路,交通条件较好。近年来,该乡利用近城傍郊的区位优势,强力优化一产,狠抓种植业结构调整,力促农民增产增收,重点抓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于2011年规划建设了3万亩的绿色果蔬产业园,目前,全乡有蔬菜大棚1.2万亩,露天蔬菜、果园、苗木、药材9500余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总地亩面积的35%,并初步形成了西瓜、辣椒、葡萄、苗木等规模品种种植,初步成为利辛城北绿色菜蓝子和果园子。

基础设施完善,规划科学合理。该乡近年来利用“一事一议”的优惠政策,在县水利局的科学规划下,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治理一片成一片。通过近四年的推进,全乡标准农田治理面积已达4.2万亩,区域内初步实现“沟、渠、田、林、路、井、站、涵、桥、闸”十位一体。规划的绿色果蔬产业园内供电、路网完善,并经省农科园设计了各产业种植区,布局科学合理,为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打下了良好基础。

农业招商成果丰硕,结构调整良性发展。通过优化环境,提供优惠政策等措施,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二年来共引进农业项目12个,分别是双飞蔬菜种植合作社、顺意蔬菜种植合作社、芜湖祥宽花木公司、星华果蔬有限公司、北京庆仕隆蔬菜物流公司、阜阳恒诺农资公司和腾翔牧业公司、阜阳阳光药业、天普生态发展公司等种养项目,项目总投资达2亿多元。在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努力打造农产品品牌,目前拥有“文州”、“绿色双飞”和“双飞兄弟”三个注册商标,绿色农产品和有机蔬菜认证正在申请中,农业结构调整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措施得力。一是强化结构调整的硬件环境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利用各项支农资金和农业扶贫资金实施道路、供电、供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快土地流转,在项目确定后,以最快的速度把土地流转给种植企业。为了保证第一时间供地,我乡各村均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由合作社把土地先集中起来进行合作化经营。三是重点培育新农民,利用专业技术培训,把农村剩余劳力培育成种菜能手和技术能手,为各农业项目输送所需的技术工人,把传统的农民变成了新型的农业产业工人。农民在获得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通过劳动获得每月15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一般用工为每天每人50元),平均每年可以实现务工10个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四是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绿色果蔬产业园内规划建设2—3个大型标准化养殖场或养殖小区,配套沼气池,实行“猪—沼—菜”循环种养模式,解决经济作物所需的有机肥料。

不断拓展新产业,实现持续增收。一是大力开发休闲农业项目。充分发挥现有农业资源,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依托绿色蔬果产业园,打好“组合拳”,大力开发“农家乐”、农业观光、绿色蔬果采摘等休闲农业项目,打响休闲农业品牌,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应用科技、打造品牌。要以科技为先导,加快农业新科技的应用推广,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种养销专业大户,创立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打造绿色食品基地。三是做活农产品深加工文章。着力培育蔬果休闲食品、脱水蔬菜加工等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2年8月

第五篇: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八五”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整步伐。省政府先后成立了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调整两个领导小组,开展了百名专家调研,制定下发了全省上业结构凋契规划和义施入案,纵织实

施了“龙虎计划”、“百家优势企业活动”、名牌战略和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等活动,并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产业政策。结合河北实际,相继制定民《河北省地方钢铁产业政策》等一系列地方性产业政策及有关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结构凋整的意见等有关件。去以来,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组织实施“十五”计划,又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意见》、(关于加快主要工业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河北省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远作实施办法》、《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河北省地方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改组规划指导意见》、《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多个配套文件,为推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到2000年,河北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76亿元,是1995年的1.7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60元,由1995年的居全国第13位上升到11位。二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22.2:46.4:31.4调整到2000年的16.1:50:33.9。第产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种植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林牧渔业稳定增长、粮食、棉花、油料、猪牛羊肉等主要农产品产只属全国前列,乡镇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第二产业调整步伐加快,冶金、建材、化工医药、机械、食品等支柱产业及纺织、轻工等优势产业在改革调整中不断提高,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特色产品逐步发展壮大;交通通信、商贸、旅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第二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河北省有关部门认为,河北产业结构虽然发生了积极变化,但仍存在一些突山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低”:一是产品档次低。主要工业品种初级品多,动密集型产品多,而市场需求旺盛的精深加工和名优新特产品少。全国260种最具竞争力的居民主要消费品中河北仅有3种,新产品产值率仅为3%,低于全内2.1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度低。一产内部种植业比重过大,约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8.8%。二产中采掘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占重工业的比重高达64.5%,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仅占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0.7%。第二产业整体水平不高,新兴服务业发育缓慢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不强。二是整体竞争力低。重点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开始得比较早,从70年代末就围绕建设能源重化工某地着手结构调整。选入90年代、省委、省政府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1996年省委七届二次全委会通过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是振兴山西经济的关键。经过二十年的调整,山西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0.7:58.5:20.8调整到1998年的12.9:53.5:33.6。但山西产业结构目前仍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产业素质低,产品低级化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二是支柱产业单一化,煤炭、冶金所占比重过高;三是与沿海发达省份比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传统产业优势逐渐消失,新的优势产业尚未形成,好的不大,大的不好,缺乏新经济增长点,国内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小。河南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顺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二三,到1986年变化为二一三,1992年进一步调整为二三一。特别是“九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稳定实现了增加粮食生产能力500万吨的目标。高效经济作物比重和畜牧养殖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版效,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企业集团,产业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旅游、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较快,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2.6:47:30.4。当前河南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是产业层次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

二、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1、河北产业的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结

下载第一框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劳动就业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一框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劳动就业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八五”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

    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八五”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

    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八五”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

    产业结构调整提纲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主讲人赵桂华 一、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 《“十二五”规划纲要》最突出的精神实质就是指出了我国在“十......

    2010产业结构调整总结

    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绿色转型,实现经济跨越发展 柴村街道是尖草坪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的上风头、水源地,距市中心不足10km,西北外环高速公路、和平北路、滨河西路、柴西路......

    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推荐5篇)

    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访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王春超 农民工的流动就业决策行为趋于理性 记者:产业结构升级已经喊了很多年,但是收效并不明显。您认为,主要是......

    第二课__第一框___感受文化影响学案

    第二课 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响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识记文化影响的来源,文化影响的表现,理解文化影响的特点。 2、能力:培养正确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二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学案

    第二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识记文化对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的影响。2.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