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品小班主题《亲亲热热一家人》活动反思
精品:小班主题《亲亲热热一家人》活动反思
本学期的第二个主题“亲亲一家人”,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因为家是宁静的港湾,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我们试图沿着营造→体味→抒发→回报的脉络将幼儿与父母之间原本具有的自然情感予以渲染和提升,使这种情感成为幼儿丰富的情感世界中永不褪去的组成部分。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较温馨的氛围,重新划分了娃娃家的区域,并将娃娃家布置一新,我们的主题墙也重新设置。亲情树上是一片片爸爸与宝宝的手掌印,孩子们的绘画“幸福小屋” 围成了一个大大的家,手工作品“折相角”里面贴着幸福的全家福„„我们播种了一颗颗爱心,那是孩子对家长的祝福。我们的主体墙以爱为主线,强化亲情呵护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的语言活动《敲门》和艺术活动《亲亲热热一家人》是贯穿在一起的,语言活动《敲门》,让幼儿在关注生活细节中渗透惦念、关爱的心情。特别是在情境表演时,看到爸爸(妈妈)回家时表现出的抱一抱、亲一亲等等,感受全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这首儿歌也为下次的活动《亲亲热热在一起》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由于幼儿对于歌词已经熟悉,在音乐的伴奏下,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演唱。在创编部分中,他们也能用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来替换相应的歌词,进行表演,如:“我和妈妈在家里,总想外婆来敲门”,“我和爷爷在家里,总想奶奶来敲门”等,从中让幼儿体验到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活动《生气的爸爸妈妈》,也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之间偶尔会有争执,也许会有些不开心的事情,但我们始终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是不能分开的一家人。
在整个主题的实施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如何去爱家里的每一个人,爱幼儿园的每一个同伴,激发了孩子爱家的情感,从而形成为家做事的意识,也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写到这里,突然又生出很多的感想。作为父母的我们,平日里,有没有因为工作而忽视孩子的成长?有没有因为应酬而耽误孩子的教育?有没有因为粗心而忘记对孩子的承诺?有没有因为自己的心情不佳而伤害了孩子的情感?我们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让我们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让孩子从小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享受家庭的温暖。
第二篇:主题反思小班《亲亲热热一家人》主题活动反思
小班《亲亲热热一家人》主题活动反思
孩子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向往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幼儿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地位,是被宠爱,被保护的对象。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应学会感激、关心,也许爸爸、妈妈之间偶尔会有争执,也许会有些不开心的事情,但要让幼儿知道我们始终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为此将开展了“亲亲热热一家人”这一主题。
为期三周的“亲亲热热一家人”主题活动接近尾声,我们的内容基本完成,目标基本达到。在设计活动中,我们主要以情感为主线,设计了美术活动:《我的妈妈》、《我的一家》和《爸爸的领带》;综合活动:《妈妈,节日快乐》、《宝宝相册》、《亲亲热热一家人》;音乐活动:《好妈妈》、《妈妈我要亲亲你》、《袋鼠》;语言活动 《爸爸的胡子》、《敲门》、《亲情树》等,由此来感知一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体验人间的亲情。并通过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情景,营造犹如家庭一般的活动氛围,让孩子通过唱唱、跳跳、谈谈、画画一系列活动体验家人的重要性,懂得尊敬身边的每个人。在这过程中我们年级组还结合“植树节”开展了“我们去植树”亲子活动,用发放邀请书的形式让每个家庭都参与到这活动中,通过宝宝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同植树、组织了一系列的亲子游戏,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和自己是亲亲一家人,谁也离不开谁。
通过本月的主题活动,我觉得幼儿在情感、语言方面的能力都加强了,如能理解爸爸妈妈上班的辛苦,知道亲亲热热一家人等等。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活动所需的材料不能及时投放,社区、家长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出来,有些活动没能深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尽量扬长避短,激发幼儿、发展幼儿,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使主题活动开展地更深入。
小班《好吃的水果》主题活动实效与反思
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心幼儿园杨志群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与深入,课程的建构不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许多幼儿园也正试图以主题教学的形式,吸纳家长成为教育协助的一部分,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教育也将实现走出围墙,走入社会与家庭。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亦在此逐渐推进的过程中,成为教师、幼儿和家长三方一起携手合作的结果。家园合力,幼儿教育的实效才能达到质与量的最大化、最优化。【关键词】主题背景家园互动小班
在有效利用家长资源的前提下,我们经历了为期两周的小班主题《好吃的水果》。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主题活动,不仅能够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强了教育实际效果。下面结合我们小班组在这个主题开展过程中的一些家园互动工作,介绍如下:
一、确立主题预设内容,做好前期资料收集工作。
1、利用“家校路路通”短信平台进行主题预告。
每一个新的教学主题的推出,我们都会提前进行主题预告,告之家长接下来将进行的主题活动,让家长初步了解一些关于这个主题的主要内容与要求,简单介绍一下主题开展的活动背景或者是主题说明,并在小班年级组进行主题前审议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家长工作目标,提出需要家长日常配合与协助的一些具体内容与要求。
2、利用接、送幼儿时间与家长面谈具体介绍。虽然对家长进行了简单的主题预告,但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够理解主题内容,对我们的一些配合要求也存在着疑惑。所以在家长接送宝宝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向其他家长介绍:ⅹⅹ家长帮助宝宝收集到了桔子和苹果,它们都是圆圆的水果,你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其他形状的水果,比如香蕉、芒果等等,让宝宝能多认识一些各种形状的水果?或者是根据家长收集到的水果颜色不同建议其他家长收集其他颜色的水果;因为水果表面有光滑或者是粗糙的,那么教师也可以针对这些水果的特征,建议家长带不同特征的水果,让宝宝可以用小手摸一摸,充分动用宝宝的各种感官来观察、研究水果。这样对家长具体指向性的建议与要求,相信家长协助收集到的水果、图片、小道具等等,能对教师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与铺垫。当然也照顾到了不同文化、学历背景的家长,教师用浅显、通俗、直接的言语表达特别对一些“奶奶家长”、“爷爷家长”能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
3、针对已有收集资料情况及时调整收集内容。
家长协助教师做好各种前期准备,在提供的材料、时间等方面都不可能保持一致性,充分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比如有的家长准备了许多水果图片,有的家长准备了水果实物,也有的家长总是比别人慢一点,不知道准备什么,或者是因为工作忙碌,老师通知发下去几天后才想起,好象老师需要家长准备的东西还没有准备上,有时也会主动询问老师,还需要哪些东西?可以准备哪些东西?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会针对前期其他家长做的准备提出现阶段的一些具体补充性说明与针对性收集要求。如在周一的教学活动《水果照相馆》中,我们发现宝宝对自己收集到的图片上的柿子和番茄有点区分不出来,很多孩子一看见柿子就肯定地说是番茄。我们就根据观察到的这个情况,通过“家校路路通”的平台发短信建议家长帮助我们适当补充一点番茄和柿子的实物,宝宝可以通过对番茄和柿子这两种实物进行对比,然后再根据实物图片对比,也可以通过品尝等方法对比,让宝宝顺利地区分出柿子与番茄的不同,并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科学经验。这样针对性、调整性的要求,因为知道教师收集意图,了解对宝宝的认知有帮助,家长更愿意协助与配合教师做好这些工作。
二、梳理主要教学内容,罗列幼儿新旧知识要点。
1、罗列出本主题学习目标与知识点。(1)经过我们小班组全体教师对这个主题进行“课程前审议”后,我们罗列出一些适合自己班级孩子的主题活动目标及需要,并提炼出在这个主题中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些相关知识要点。如《好吃的水果》主题活动目标初步确定为:
①了解秋天的水果,知道其名称和主要特征。让宝宝学会观察、分析、比较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知道水果是各种各样的。
②提醒宝宝要注意饮食卫生,瓜果要洗干净后再吃。
③初步了解4/4拍子歌曲的强音唱法,鼓励宝宝要唱的活泼、有趣。④教育宝宝要自觉地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习惯。⑤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大胆用自己喜欢的造型表现各种水果。⑥加深对秋天瓜果的认识,能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水果拼盘。⑦通过了解水果的各种吃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⑧知道吃水果有利健康,吃时要适量,培养幼儿不独食,愿意与他人分享。⑨能愉快地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水果娃娃,体验装扮水果娃娃的乐趣。(2)根据这些具体的主题目标,我们把这些目标具体细化到教学活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间,并预设了一些具体的区域性游戏。如:
①美工区:制作水果沙拉、水果涂色练习。②益智区:水果拼图(4—8块拼图)。
③科学区:利用瓜果做的沉浮小实验。
④水果大卖场:小篮子上可以标上4以内的数字或圆点,让幼儿按数字或圆点买水果。
⑤宝宝参与墙面创设:撕纸粘贴--《水果娃娃》、涂涂画画--《苹果聚会》。
2、分析前期需要铺垫的知识与经验。
根据上面的主题目标及教师集体商议决定的自主性区域游戏活动内容,我们分析了现阶段需要家长协助教师的,就是做好宝宝进入主题需要做的游戏知识、经验上的准备。
①如前期的知识经验储备:能对自己收集到的水果有初步的认识,知道一些常见水果的名称,喜欢吃一些水果。家长可以帮助幼儿丰富味觉:如吃药苦苦的,水果糖甜甜的,花朵香香的,有些中药臭臭的„„鼓励幼儿能够用词语、短句简单描述自己的味觉。②幼儿卫生习惯上的经验,这些经验准备为宝宝后期的一些水果制作活动做好铺垫:如用塑料小刀切橡皮泥的经验,和水果宝宝做游戏的时候不弄脏、浪费水果等。
3、明确主题开展过程中幼儿新知识与新经验需要达到的不同目标层次。
教师能够根据集体商议结果,制定主题活动目标,也可以依据主题活动目标,制订出相应的教学活动目标及自主性游戏目标,对宝宝的一些经验上需要的准备,也能提前进行预设。但是这样充分的准备,并不能保证每一个宝宝作为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都能够在集体统一的活动中,获得均衡的发展。每个宝宝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家庭背景、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有其特殊的发展特点。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进行观察,熟悉宝宝,了解每个宝宝在动作技能上,思维发展等各方面,具体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哪些地方需要家长和教师协助配合一下,在适当的时候帮一帮宝宝,宝宝在这一次活动中获得了什么新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什么新的经验,有了哪些方面的进步与收获,这些都是教师需要在关注宝宝的情况下,根据认真观察活动现场获得的。只有关注宝宝的操作与表现,教师才能够进一步了解宝宝的原有经验,然后依此确立宝宝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判断出宝宝能够获得的新经验。如在教学《酸酸甜甜的桔子》中,教师认真观察宝宝后分析得出,宝宝的原有经验在于对桔子色彩、形状的感知上,而宝宝先前没有自己动手剥过桔子,所以我们把重点与难点放在操作环节剥桔子上,并拍摄了剥桔子的步骤图,配上教师自编的剥桔子儿歌,很快就帮助宝宝掌握了剥桔子的小窍门,使本次活动获得了“有效地预设”与“成功地生成”,获得了非常好的教育实效。
三、建构主题教学网络,家园共同关注活动进程。
1、创设主题墙饰,增强主题开展透明度。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我们认识到只有让家长参与到收集资料、协助布置环境的过程中,并能跟随主题的开展直接参与进行富有创意的活动,才能让家长认识到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既增强了主题开展的透明度,同时也能让家长看到自己的能量与作用,并积极成为环境教育的支持者、参与者、创造者。在小班主题《好吃的水果》中,我们进行了很多师幼共同参与、家长参与创设等方面的合作,不仅让家长对我们的主题活动进展情况有所了解,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意愿。
2、布置主题活动区域,合理安排幼儿游戏活动。幼儿园的区域游戏和主题活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讲区域游戏关注的是区域材料的使用和挖掘。主题活动是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和需要。因此,我们尝试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形成教育整体,区域游戏有效支持主题活动的深入,丰富与扩展。反过来形形色色的主题活动能吸引幼儿参与到与之搭配好的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去探索、研究,并获得游戏体验,实现教育价值的进一步提升。如在主题教学中发现宝宝教学上存在难点时,将活动内容放到益智区中个别辅导解决。如在美工区中发现宝宝普遍存在“爱撕贴不会剪”的情况,我们也进行专门性的剪纸集体教学活动,以此帮助宝宝掌握科学执剪刀、规范放置剪纸用具的方法。
3、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倡导“幼儿为主”的主题宗旨。
对于小班宝宝来讲,他们更能够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与被尊重的喜悦,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对于班级的墙面环境创设,我们提倡小班宝宝也能参与进来,墙面环境的创设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宝宝的参与热情,共同创设能够和宝宝产生互动的墙面环境,让环境体现自身生动、形象、直观、综合的教育效果。因为小班宝宝年龄还小,参与墙面创设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会把宝宝参与教学活动过程的照片拍摄下来,打印出来后既能布置墙面,家长也方便看到宝宝教学活动过程,也能对宝宝的技能水平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四、注重双向交流反馈,分享家园共育点滴经验。
1、安排趣味性亲子小游戏,加深亲子感情。
为了进一步发动家长参与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在这个主题中也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切实可行的亲子游戏。如:亲子小制作《水果娃娃》。发动这个活动的目的,就在于希望家长能和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多一点,让家长抽出时间和宝宝一起做游戏,体验到亲子制作的快乐。我们也把我们的设计意图通过“家校路路通”的形式发送给家长,家长也对我们的这项游戏活动给予了支持与配合。通过后期的亲子作品展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家长各显神通、群策群力,制作出来的水果娃娃创意妙、设计巧、制作精、速度快,一个周末过后,家长让宝宝把在家制作的水果娃娃都带来了,我们给这些水果宝宝提供了一个展台,让家长、宝宝之间相互参观,相互学习。通过这个活动,既丰富了孩子们的家庭生活,同时又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它也给宝宝们一个在家长、老师、同伴面前介绍、交流、展示自我的机会。
2、评估幼儿教学复述内容,了解幼儿掌握动态。
每一次儿歌教学,都是宝宝非常喜欢的,因为小班的诗歌简短、内容简单,宝宝容易复述,也非常容易让宝宝产生自信心。但是对宝宝到底掌握了多少,教师不可能一一核查。所以我们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家长,请家长帮助我们记录宝宝在家里念儿歌的情况。通常我们针对小班宝宝特点,每个月都需要家园配合完成1-2次复述儿歌、复习歌曲的小任务。教师针对每一次宝宝复述的实际效果做好记录与评估,并能和家长进行及时反馈与有效沟通。
3、家园双向交流、切磋、分享“家园共育”经验。
在小班主题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教师面对新一轮的孩子,面对新一批家长,很多教育教学主题工作、家长工作的开展也是属于一种摸索、实践、反思、提升的螺旋前进的过程。教师需要和家长在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进行沟通、交流与切磋,相互之间提醒,相互之间促进,家长也是在同我们老师一起探究与研究,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为了让宝宝学得更多,掌握得更快,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几个月来交流与沟通在继续,我们教师和家长一起,伴随着宝宝的成长,我们也获得了很多新的收获与感悟。
五、从《好吃的水果》中带给我们的主题思考:
1、从主题教育目标的达成度上推敲。
在主题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是在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然后将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策略带到自主性区域游戏中去针对性补充与练习,同时我们也会有目的地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够获得个性化的扬长与避短。促使每个宝宝都能顺利完成主题教育目标,完成个人纵向发展任务。
2、从家园双方配合的契合度上来衡量。
普遍观念认为,幼儿园教师对家长有指导性作用,它忽略了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在日常的家长工作中,家长也正以其人多点子多的优势给予我们教师同样的启发与感悟,这也是我们进行家园双向沟通与合作的最本质的起源点。
3、从主题开展的教育意义与价值上综合评估。
在主题结束之前,我们回顾整个主题开展情况,体会最深的就是: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创设环境的目的主要就是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在主题开展的前前后后,在环境的创设的方方面面,我们努力让孩子、家长和老师三位一体,共同成为环境创设的合作者。同时我们也能充分利用周边环境的作用,比如利用幼儿园本身特有的果树资源,我们带宝宝到山坡旁散步,宝宝一看见柿子树上结满红柿子就大声唱歌:树上许多红柿子,一个一个摘下来„„中七班门口有一块塑胶操场,我们带宝宝去玩的时候,宝宝看见红石榴就非常高兴,建议老师说要唱红石榴的歌,然后大家一起围着石榴树唱歌„„针对我们小班宝宝的特点,把许多本应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解决的问题放到日常生活环节中,也许宝宝的复习与巩固是不经意的,但是教师应该心中永远怀揣着教育阶段性目标,在宝宝心情愉悦的时候,才能主动去接纳新的知识与新的体验,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
水果是幼儿熟悉、喜欢的,同时水果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它是观察外形特征的对象,手口一致点数和建构大小概念的材料„„在为期四周的主题活动中,我们的活动安排得丰富多彩,如有预设的语言活动《苹果种子的故事》,生成的艺术活动《装扮水果宝宝》等,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孩子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得到了发展。
在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提前请家长带孩子参观水果店,收集水果图片、实物,丰富有关水果的经验。在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在惹人喜爱的水果娃娃吸引下,孩子们对水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走进了水果的世界。主题墙上颜色鲜艳、形象鲜明的水果照片,时刻吸引着孩子的眼睛。他们在主题墙边流连忘返,自由的交流着。区域内水果拼图、装扮水果宝宝等都在孩子们的玩耍中发挥着材料的应用性。通过活动《开心水果品尝会》,孩子们观察了水果外形特征,认识几种比较特别的水果,感知到水果的多样性。美术活动《水果冰糖葫芦》让孩子在制作中体验到了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还了解了多种水果的多种吃法,特别是主题活动中灵活渗透的美术活动《水果卡片》让孩子在玩玩、说说中感知、学习着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和手口一致点数的乐趣,将逻辑性强、枯燥的卡片游戏变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
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创设环境的目的主要就是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在环境的创设中让孩子、家长和我们老师共同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资料、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布置等就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同时也为孩子的语言发展创设了一个轻松的氛围。最遗憾的就是,在这一主题中,没有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当中,进行各亲子活动,如:家长制作水果拼盘进行比赛,和孩子一起来装扮水果宝宝,将常见的水果变成一件美丽的艺术品。
第三篇:小班主题教案《亲亲热热一家人》及教学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亲亲热热一家人》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用调查的方法开展学习,尝试进行小组合作开展活动,了解生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兴趣,体验家庭生活的愉快和温馨,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主题《亲亲热热一家人》含反思教案吧。
【教学目标】
1、了解生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兴趣。
2、学习用调查的方法开展学习,尝试进行小组合作开展活动。
3、体验家庭生活的愉快和温馨。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调查父母和自己的生肖、生日、爱好等。
2、生肖卡通图片或者头饰3~4套。
3、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流程】
一、谜语引入
1、猜(猪、老鼠)谜语,出示两个生肖动物图片,说说自己的生肖是什么?
2、你知道十二生肖吗?分别是哪些动物?分别出示其他动物生肖的图片。
设计意图:“小朋友喜欢谜语,结合他们的生肖猜谜语更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生肖游戏让我们扮成十二生肖,按照十二生肖的次序来做个排队游戏。
指导与评价:
*教师指导学生按12人左右把学生分成3~4组,每组发一套生肖图片(或者头饰),每人扮作“生肖动物”,请小朋友按照生肖的先后次序试着排排队。
*如果学生尝试一段时间后还是不能排好队,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小组合作活动的方法:如选好一个负责人统一指挥;想好生肖的次序;大家共同合作等。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是综合性课程,前承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后启三年级的“科学”和“品德与社会”课程。让学生分组活动,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讨论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小组活动,逐步尝试小组合作。教师在学生尝试后指导,是为了使学生对小组合作活动的“规则”有更深入的体悟。
三、调查反馈
1、小朋友,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肖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鼓励小朋友把调查表展示给大家看,并告诉大家一家人的生肖。
设计意图:调查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本环节的设计试图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鼓励学生积极以调查、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二是了解父母的生日、爱好的行为是一种爱父母、爱家庭的体现。
四、画画一家人
1、小朋友,我们都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你能告诉我们一件你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的快乐的事情吗?
2、老师想把你们一家人快乐生活的情境画下来,你愿意和老师一起来画吗?
指导与评价:
教师可用生肖画的形式简略画出学生一家的活动场景,学生可以补充画场景性的物品,如生日蛋糕、游泳用的救生圈等。教师用各种适宜的方法点评:如放《生日歌》,配上儿童诗等。
3、小朋友,我们一家人生活时,一定也有这样幸福的时候。你也告诉大家一件这样的事情,好吗?有照片的同学可以把照片展示给大家看。
指导与评价:
教师尽量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回忆各种情境。如:一起学习、一起娱乐、一起劳动、一起过生日、一起游泳、一起旅游……
4、画一画:用生肖图的形式,把一家人生活的场景画下来。
指导与评价:
*尽量画出学生体验过的不同情境;
*注意对画出体现一家人幸福生活的细节加以肯定和展示。
5、展示:说说哪个是爸爸妈妈,那天你们在干什么?
指导与评价:
抓住体现父母关心自己的细节加深体验。如:为什么画爸爸(妈妈)在滑梯下护着你?为什么在爸爸妈妈的盘里画上蛋糕?
6、参观生肖图作品展,你可以做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你为什么这样画。
设计意图:用绘画艺术的美来表现家庭生活的美,加深了美的体验。尤其重要的是,学生在构思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回忆、体验的过程。特别是老师抓住几个细节来点评引导,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体验,也是一种关心父母的具体行为指导。
五、课外学习:
下列活动可以自选一个:
*请家长讲一个有关十二生肖的故事。
*在我们画好的图上,添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生肖图。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家人,即亲人,特指与自己有血亲关系的人,即直系亲属,如兄、弟、姐、妹、伯父、叔父、伯母、婶母等(以别于直系亲属的名称),英文名称:family(家人)。其中也包括旁系亲属,如姑舅,伯叔、姑母、堂兄弟姊妹。家人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第四篇:小班亲亲一家人主题活动方案
亲亲一家人主题活动方案
一、主题说明:家是一个宁静的港湾,是每个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感,得到温暖。刻意渲染这种本已存在的氛围,为的是强化亲情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影响。孩子从出生七就和家人亲密生活在一起,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孩子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被宠爱、被抱回的对象。然而,最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应该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让每一个孩子从小成为和谐家庭中的医院,是他们学习做人的起点。也许爸爸妈妈之间会有争执,也许会有些不开心的事情,蛋我们始终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
二、主题目标
1、关注生活细节中渗融的惦念、关爱之情。
2、感受全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
3、能用多种方式表达爱爸爸、爱妈妈的情感。
4、了解并描述爸爸妈妈的喜好。
三、主题环境创设
1、创设友好、温馨、家庭式的环境氛围。
2、布置“我的家”、“全家福”等专栏。
3、布置“亲亲一家人”亲情专栏区。
四、家园共育
1、与孩子一起翻阅家庭生活的照片,使孩子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体验家庭成员对自己的关爱。
2、请家长尽量抽时间来园参加相关的活动,让孩子感受父母对他们的爱。
主题“亲亲一家人”的反思
本学期的第一个主题“亲亲一家人”,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因为家是宁静的港湾,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我们试图沿着营造→体味→抒发→回报的脉络将幼儿与父母之间原本具有的自然情感予以渲染和提升,使这种情感成为幼儿丰富的情感世界中永不褪去的组成部分。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较温馨的氛围,重新划分了娃娃家的区域,并将娃娃家布置一新,我们的主题墙也设在那里。亲情树上是一片片心形的树叶,树叶上贴着全家福的照片;孩子们的手工作品“我的家”围成了一个大大的家,里面是爸爸妈妈的照片,下面的柜子上,摆放着爸爸妈妈最喜欢的东西;在树和家的空地上,我们播种了一颗颗爱心,那是孩子对家长的祝福。我们的主体墙以爱为主线,强化亲情呵护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的语言活动《敲门》和艺术活动《亲亲热热一家人》是贯穿在一起的,语言活动《敲门》,让幼儿在关注生活细节中渗透惦念、关爱的心情。特别是在情境表演时,看到爸爸(妈妈)回家时表现出的抱一抱、亲一亲等等,感受全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回家后也为爸爸妈妈表演了,有的还让已经进门的爸爸妈妈重新到外面,敲了门再进来,然后再帮爸爸妈妈开门、拿鞋,抱一抱、亲一亲。这首儿歌也为下次的活动《亲亲热热在一起》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由于幼儿对于歌词已经熟悉,在音乐的伴奏下,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演唱。在创编部分中,他们也能用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来替换相应的歌词,进行表演,如:“我和妈妈在家里,总想外婆来敲门”,“我和爷爷在家里,总想奶奶来敲门”等,从中让幼儿体验到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在活动《我的爸爸妈妈》中,我们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父母和自己与父母的相象之处,幼儿们都大胆地讲述着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我的眼睛长得象妈妈”、有的说“我的皮肤和妈妈一样白”、也有的说“我的脸和手长得象爸爸”等等,让幼儿体验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温馨和亲密的关系。而活动《爸爸的领带》使爸爸真正介入到幼儿的生活学习当中。领带是爸爸的主要衣饰特点,是男性特有的衣饰品,装饰领带的活动可以使幼儿熟悉爸爸的衣饰特点,从而更加留意、关心自己的爸爸。当爸爸们在班级的相册中看到孩子亲手为自己画的领带时,一个个笑得是那样的幸福。而此时孩子们送出去的又岂止一根画的领带呢? 活动《生气的爸爸妈妈》,也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之间偶尔会有争执,也许会有些不开心的事情,但我们始终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是不能分开的一家人。
在整个主题的实施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如何去爱家里的每一个人,爱幼儿园的每一个同伴……激发了孩子爱家的情感,从而形成为家做事的意识,也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写到这里,突然又生出很多的感想。作为父母的我们,平日里,有没有因为工作而忽视孩子的成长?有没有因为应酬而耽误孩子的教育?有没有因为粗心而忘记对孩子的承诺?有没有因为自己的心情不佳而伤害了孩子的情感?我们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让我们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让孩子从小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享受家庭的温暖。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亲亲热热小伙伴》及教学反思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亲亲热热小伙伴》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懂得并尝试分享、助人、谦让,感受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快乐,乐意和小朋友一起友好相处,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亲亲热热小伙伴》含反思教案吧。
主题目标:
1、感受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快乐,乐意和小朋友一起友好相处。
2、懂得并尝试分享、助人、谦让。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题内容:
周一:语言《草莓甜蜜蜜》(指导实习生上课)
周二:科学《上面和下面》
周三:语言《最要好的朋友》(脱班)
周四:美术《我的好朋友》(指导实习生上课)
周五:区域活动
科学:上面和下面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
2、学习以客体(物)为中心区分上、下。
3、掌握初步的观察方法,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述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数学》
2、小动物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以自己为中心区别上、下。
(1)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环境,说说自己的上面有什么,自己的下面有什么。
(2)游戏“看谁躲得快”:幼儿听教师的口令“椅子上”、“地毯上”、“桌子下”等,马上躲到相应地点。比一比,谁的反应最快。
(3)游戏“谁最快”。
(4)告诉幼儿游戏规则和玩法:游戏开始,教师分别说出在幼儿上面或下面的物体,幼儿根据物体的方位做动作表示,(教师说的物体如在幼儿上面,幼儿就把双手举高;教师说的物体如在幼儿下面,幼儿就做蹲下的动作)比一比谁能按照教师的指令快速做出相应的动作。
(5)幼儿游戏几次
2、幼儿以其他物体为中心,区别上、下。
(1)小动物捉迷藏。出示小动物,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教师把小动物放到活动室某物的上面或下面,或者在架子的上、中、下分别放上小动物,然后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找到后告诉大家“XX藏在XX下面(上面、中间)。”
(2)游戏“藏一藏”:幼儿人手一张动物卡片,请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个地方把小动物放好。然后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小动物放在哪里,请其他小朋友去找一找。学会说“我的XX在XX下面(上面)”、“我的XX下面(上面)找到了XX”。
3、操作活动,翻开《小朋友的书。数学》第7页“送好朋友回家”,让幼儿练习以其他物体为中心区别上、中、下。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本文扩展阅读:小伙伴,本义是孩童时代的朋友伙伴。2013年,一篇搞笑的小学生文章令句子”我和小伙伴都惊呆了“走红,小伙伴这一轻松有趣的称呼也随之成为网络流行语,使用率频频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