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人口发展情况报告

时间:2019-05-12 07:3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家口市人口发展情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家口市人口发展情况报告》。

第一篇:张家口市人口发展情况报告

张家口市人口发展情况报告

作者:韩毓安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目的,人口发展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能否和谐发展人口发展很关键。近十年来,我市积极贯彻国家各项人口发展政策,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问题,使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质量明显提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基础。

一、我市人口发展的现状

1、人口总量有效控制,性别比例趋协调。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到2010年10月底,全市拥有常住人口4345485人,比2000年增加154450人,增长3.69%,平均每年增长0.362%,较1990年到2000年这十年平均增长低0.261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增长第0.492个百分点。在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有2225425人;女性有2120060人。男女性别比例(以女性为100)由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6.63,调整为104.97,下降了1.66个百分点,性别比例差距缩小。但较全省高2.13个百分点。全市有平均人口4342587人,其中城镇人口1960491人,乡村人口2382096人,城镇化率达45.15%。

2、家庭户规模缩小,独身户二人户比重增加明显。随着人口生育水平的下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家庭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户增多和户均规模减少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普查资料显示,全市拥有家庭户1481690户,家庭户人口有4164494人;分别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107518户和7486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有2.81人,较全省平均少0.55人,较五普每户减少0.17人。一人户的有194239户,占13.11%,较五普增加了3.22个百分点;二人户的有442803户,占29.88%,较五普增加了6.29个百分点;三人户的有466200户,占31.46%;四人户的有260305户,占17.57%;五人户的有78861户,占5.32%;六人户的有29870户,占2.02%;七人户的有6510户,占0.44%;八人户的有1883户,占0.13%;九人户的有630户,占0.04%;十人级以上户的有419户,占0.03%,多人口户比重减少。

3、受教育程度继续攀升。人口文化素质代表一个地区文明程度,人口文化素质越高,文明程度就越高,经济社会就发展越快,反之就越低。据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市六岁以上人口拥有4053567人,其中:未上过学的有188035人,占4.64%,较五普降低1.58个百分点;受小学教育的有1286262人,占31.73%,较五普降低6.73个百分点;受初中教育的有1698821人,占41.9%,较五普提高了7.2个百分点;受高中教育的有586072人,占14.45%,较五普提高了1.64个百分点;受大学专科教育的有201699人,占4.97%,较五普提高了2.73个百分点;受大学本科教育的有90140人,占2.22%,较五普提高了1.56个百分点;研究生从五普的332人增加到2538人。未上过学的和受小学教育程度的人数减少,较高级和高级教育人数增加,说明我市全民教育水平大有提高。

4、民族发展团结和谐,少数民族增加。到2010年10月末,居住在我市少数民族(除汉族外)已有48个,较第五次人口普查多6个民族,新增加了布朗族、塔吉克族、怒族、鄂伦春族、赫哲族、京族、珞巴族、门巴族、基诺族九个民族,减少了德昂族、塔塔尔族、独龙族三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3810人,较第五次人口普查减少4893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有:回族,31447人;满足,19227人;蒙古族,10060人;土家族,550人;苗族,414人。人口较少的民族有:塔吉克族、怒族、鄂温克族、京族、门巴族、珞巴族,分别只有1个人。未识别的民族人口8人。在少数民族中:男的有32409人,女的有31401人。

5、文盲率明显降低 女性受教育应引起重视。到2010年10月底,在我市常住人口中,15岁以上拥有3653779人,其中:男性有1871579人,女性有1782200人。在总计中:文盲人口有171758人,占4.7%,较全省平均水平高2.09个百分点,较五普下降5.27个百分点。其中:男性文盲人口有54408人,占2.91%,较五普下降6.03个百分点;女性文盲人口有117350人,占6.58%,较五普下降4.48个百分点。女性文盲总数高于男性文盲1陪多,且女性文盲所占比重下降幅度也低于男性下降幅度,说明我市女性受教育程度还需加强,应引起全社会关注。

6、社会抚养压力减轻。社会抚养比是反映社会人口压力重要指标,社会抚养比例越大,社会抚养压力就越大;反之社会抚养比例越小,压力就越小。2010年我市15——64岁劳动力人口有3204272人;0——14岁婴幼儿人口有691706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有449507人,社会总抚养比为35.62%,较五普下降10.47个百分点;少儿抚养比例为21.59%,较五普下降10.53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为14.03%,较五普提高了0.06个百分点。说明我市虽然总抚养压力减少,但对老年抚养压力有所加大,也是老龄化社会的具体表现。

7、流动人员加快,净流出人员增多。流动人口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的活跃程度。据普查资料显示,到2010年10月末,全市有户籍人口4637341人,与常住人口相差334800人,也就是说我市净流出人口达334800人,在流出人员中,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有1200523人,占户籍人口的25.89%,比五普增加了407767人,所占比重较五普提高了8.16个百分点。在外出半年以上人员中:男的625755人,占男性户籍人口的26.08%;女的574768人,占女性户籍人口的25.68%。流入本省其他市的有322109人,较五普增加了186632人;流入省外的有84765人,较五普增加了33955人。

8、死亡人口减少。从2009年11月1日到2010年10月31日,全市共死亡人口28678人,其中:男性17664人,女性11014人,分别比五普时的1999年11月1日到2000年10月31日减少1164人、497人和667人;死亡率为6.6‰,较五普下降0.56个千分点,其中男性死亡率为7.937‰,较五普下降0.513个千分点,女性死亡率为5.2‰,较五普下降了0.59个千分点。城市死亡人口3482人,死亡率为3.86‰,农村死亡人口21532人,死亡率为9.04‰,城镇死亡人口3664人,死亡率为3.46‰。从死亡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下死亡人口有3169人,占11.05%,较五普减少8.08个百分点,其中:50岁以下男性死亡人口有2257人,占50岁以下死亡人口的71.22%,说明男性死亡人口比重高于女性死亡人口比重。0岁死亡人口有153人,较五普减少1319人。

9、育龄妇女群体有所加大。2010年全市拥有育龄妇女(15岁到49岁女性人口)1262266人,占女性常住人口的59.54%,与五普比较,育龄妇女人数增加了91885人,平均每年增长0.76%,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人口的增长幅度。其中生育旺盛期(20岁到29岁)的育龄妇女人口拥有289566人,较五普减少10507人,从育龄妇女群体看,虽然我市育龄妇女群体加大,但生育旺盛期的人员减少,未来人口控制压力不大。

10、住房条件有所改善。2010年全市共有家庭户户数1458839户,较五普增加了89064户,平均每户住房间数为2.77间,较五普增加了0.41间,人均住房面积为23.07平方米,较五普增加了3.73平方米。住楼房的占75.38%,钢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占17.11%。

二、人口发展中应关注的问题

1、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相对减少,老年人口增加而导致老年人口比例过大形成的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作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准。那么我市如何?据人口普查资料,我市拥有60岁以上人口67199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46%,远远高于10%的标准,说明我市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全国来看,2010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虽然全国也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我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与五普比较也上升3.42个百分点,说明我市老龄化程度有所加剧。老龄化加快一方面说明我市人口结构老化严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济持续发展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和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同时也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等增加老年人比重。

2、参与经济活动人口减少。据抽样调查,2010年抽取的样本总数经济活动人口有21.95万人,占被调查人口的51.70%,占16岁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62.54%,较五普减少8.56个百分点,较全省劳动参与率低8.56个百分点(全省为71.1%);失业率为3.87%,虽然较五普下降了0.35个百分点,但与全省相比仍高于全省1.66个百分点;就业人口比为60.12,较全省低9.41个百分点。在从事经济活动人口中,其中:农业人口有169312人,劳动参与率为65.97%,失业率为2.33%,就业人口比为64.43;非农业人口从事经济活动的有50044人,劳动参与率为53.28%,失业率为9.07%,就业比为48.45,与农业人口比较各项指标不太乐观。综上所述,说明我市仍有145.22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闲置,其中城镇有84.9万人,就业压力较大,尤其是城镇就业压力更大。

三、人口发展的战略举措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市的人口发展和管理正以“数量控制”为主向“数量控制、素质提高和结构调整并重”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尤其是面对人口日益老龄化问题、流动人口加重、男女性别比例偏高、就业压力加大等突出的矛盾,要实现高素质人口发展战略推进和谐社会发展应把握新的机遇。

一是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人口发展目标,必须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机制和方法,形成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生育政策,切实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人口统计机制和人口统计制度,实现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利益导向机制和养老保障机制。

二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优先开发人力资源。虽然我市人口素质有所提高,但与全省比较仍有差距,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比重较全省低0.55个百分百点。因此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提高人口素质、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实施人口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在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积极实施全民健康素质工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实施公民道德振兴计划。

三是着力解决人口结构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综合运用经济社会政策,发挥人口政策的导向作用,解决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剩余、待业人员偏高、素质不适应现代劳务市场需求等人口结构性问题。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老龄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提高女孩文化素质。把缩小贫富差距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四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引导人口有序迁移和合理分布。把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实现资源在城乡、区域间的有效配置,把人口分布与生产力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口发展与经济振兴、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探索利用国土规划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的有效途径,建立以流动人口流入地管理为主、流入地与流出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

(作者系张家口市统计局干部)

第二篇:关于张家口市人口老龄化现状的调研报告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关于我市人口老龄化现状的调研报告

(2018年6月)市政协主席 王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今年6月份,我带领市政协专题调研组,围绕“我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对策”进行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市老龄化现状

一是老龄人口总量大。据最新数据统计,全市拥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92.24万人,其中60-69岁老年人口49.5万人,70-79岁老年人口27.59万人,80-89岁老年人口10.89万人,90-99岁老年人口8920人,100岁以上老年人口83人,老年人口占全市总人口近五分之一。另外,我市有高龄老人11.79万人,失能老人8.53万人,分别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2.8%、9.2%。

二是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据测算,我市老年人口以每年3%的速度增加。2017年,我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10.3‰,死亡率为5.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较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5.86‰相比,低1.46‰。这与张家口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严格、工作力度大有关,但也印证了我市人口老龄化的现实。特别是随着全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降低了死亡率,延长人的寿命,老年人口的规模明显增大。

三是城乡老龄人口发展不平衡。全市共有农村老年人口78.8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86%,远远高于城镇老年人口。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大量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空心村”问题严重,农村老人占比逐渐上升,空巢问题也进一步凸显。据市农工委对19个县区(含察北、塞北、经开区)5525个村(含4153个行政村)统计,全市空置率超50%以上的村子1535个,占全部调查村庄的27.78%。空置率在60%-80%的677个村,占比44.10%;空置80%-90%的167个村,占比10.88%,全部空置的有14个村。再就是农村老人在青年或中年阶段,更有部分老人在老年阶段的苦力都比较重,导致一些农村老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据统计,全市共有空巢老人22.6万人,其中农村空巢老人17.36万人,占全市空巢老人的76.8%;全市失能老人8.53万人,其中农村失能老人7.5万人,占全市失能老人的87.9%。从这两项数据可以看出,农村空巢老人、失能老人占比远远高于城镇。同时,少儿人口规模减少,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现象比较突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进入老龄化社会后,随之也带来一系列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家庭养老负担加重。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要求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受计划生育政

策影响,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独生子女家庭一对夫妇赡养4个长辈1个子女,出现“2+4+1”抚养模式,家庭的代际抚养比大幅度提高,养老的压力空前加大。

二是社会养老需求加大。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空巢、失能、独居、高龄等高风险家庭明显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将引起代际关系在供养方式、居住方式、照料方式、交往和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家庭养老功能部分向社区和社会养老转移已成为必然,导致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元。但就目前我市情况看,全市养老机构总数达到190家,床位数2.2多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24张,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1.6张。

三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我市现有民办养老机构89家,主要集中在桥东区、桥西区、经开区、宣化区、怀来区等均达到了10家以上,万全区、张北县有7家,康保县、蔚县、涿鹿县、尚义县、怀安县、崇礼、阳原等县区均为1-2家;赤城、下花园民营养老机构还是空白。到目前,全市民办养老机构共有床位1.1万张,入住老人6000余人。大部分养老机构规模小,服务管理水平较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明显滞后,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设施不足,服务覆盖区域和服务人群有限,社会化专业水平不高,与我市经济发展的步伐和城市老人的现实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四是农村养老问题突出。农村老年人口从事的是家庭农业生产劳动,自我养老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大和身体状况的弱化而逐渐降低。由于我市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较低,更为重要的是,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和压力,使依靠土地的自我养老能力变得非常脆弱。农村老年人在劳动年龄阶段创造的财产收入基本上都用于子女教育、婚嫁及家庭投资,普遍没有养老积蓄,到了老年,经济上只能依赖子女赡养和低保救助。同时,由于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大多数农村老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感,有事无人帮,有话无处诉说。他们常常一边为外出打工的子女担心,一边为了生活还要辛勤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孤独、压抑的情感有增无减。

五是农村公共服务跟不上。农村公共服务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农村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农业信息传播公共服务、农业科技推广公共服务等。近年来,我市针对老年人出台了特困人员中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和照料服务、低收入老年人最低生活保障、高龄津贴、老年人健康管理、城市公共交通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但由于受当前公共服务能力的制约,以及财政紧张等因素影响,在对老年人提供免费、优惠服务方面还做的不够,优待力度还比较小;实施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后满60周岁的老人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70-73元,根本起不到养老保障作用。

六是农村养老社会问题凸显。截止2017年底,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12元,较全省30548元低2036元,较全国36396元低788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93元,较全省12881元低2588元,较全国13432元低3139元,居民收入普遍偏低,抚养压力大,赡养老人存在力不从心的现象,尽责不到位。个别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老人无生活来源,导致生活困难,需要倡导尊老、敬老、孝老、爱老社会新风尚,更多地去关心、关爱老年人生活,让他们生活的有尊严。

三、对策及建议

为了积极应对全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建议在下一步工作中,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老年型社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保障“老有所养”,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实现“老有所养”的根本保证,也是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和维系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进一步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基本医疗待遇的落实。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兜底制度,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和低收入群体,全部纳入低保范畴,实现应保尽保。对重大疾病、车祸等临时突发性困难,给予临时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在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同时,要积极倡导市民从年轻时就树立起 5

自我养老意识,引导市民主动参加社会保险,走社会养老与自我养老相结合的路子,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二是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的要求,各县(区)、街道办事处(乡、镇)和社区(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居家养老服务站。通过市场化方式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的日间照料、保健康复、家政服务等品牌化连锁经营的为老服务企业。政府在社区活动广场数量、建设规模上加大投资,加快建设步伐,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社区养老服务。同时,增加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者队伍数量、服务项目、服务次数等。

三是加快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为推进农村养老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不断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关于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的原则,加快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独居老人、无房老人的生活条件,逐步建立起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多层次、广覆盖、制度完善的农村养老体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在完成去年100所互助幸福院建设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预计到2020年,确保3万,力争4.5万空巢、留守等老人入住。

四是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在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的做用的同时也要注重老年协会的建设和发展,解决基础老年协会经费困难的问题,适当将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财政资金、福彩公益金

等资金放到基层老年协会用于为老服务。有了资金的保障,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的集体优势,做好为老年人服务工作。

五是积极推进老龄产业发展。围绕适合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文化娱乐等需要,依托街道办事处(乡、镇)和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老年用品超市,老年商品配送网络,开拓老年用品市场。支持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开发适合老年人需求的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等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引导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设立老年用品专区专柜。鼓励相关企业积极拓展老年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老年教育、健康养生、精神慰藉、异地养老等服务相关的产品用品。在方便老年人生活及日常需求的同时,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让老年生活更有幸福感和满足感。

作者简介:王江,男,汉族,1960年8月出生,河北万全人,198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1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理论专业毕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

历任河北省怀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怀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涿鹿县委副书记、县长;涿鹿县委书记;张家口市委常委、秘书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张家口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张家口西山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现任河北省张家口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张家口西山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

第三篇:张家口市人口计生委简介

张家口市人口计生委情况介绍

市人口计生委2003年迁入此地办公,市人口计生委内设机构9个科室3个站,干部职工65人。党支部4个,现有党员41人。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全市人口规模及结构现状,拟订人口发展规划草案,提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目标和任务建议,提出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负责协调推动有关部门、群众团体履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相关职责,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中的衔接配合,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促进出生人口性别平衡的政策措施。

(三)负责实施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中长期规划、事业发展规划和计划,对人口和计划生育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稳定低生育水平。

(四)负责贯彻实施国家、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起草鹤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规范性文件,提出并拟订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措施。

(五)研究提出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的政策建议,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规范,负责推动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共享和公共服务工作机制。

(六)监测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动态,负责全市人口和计

划生育的信息化建设,提出发布人口和计划生育安全预警预报建议。负责计划生育统计、信息分析工作,参与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

(七)依法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药具发放进行指导和监督。

(八)制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规划,组织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

(九)协同有关部门编制市级计划生育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支出的预决算,编制计划生育药具需求计划,管理直属单位财务和国有资产。

(十)制定并组织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干部队伍教育培训规划,指导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鹤壁市计划生育协会的业务工作。

(十一)推动实施计划生育的生殖健康促进计划,提高人口素质,协同有关部门降低出生缺陷人口数量。

(十二)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四篇:关于张家口市宣化区工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张家口市宣化区工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素有“京西第一府”的宣化,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崛起的工业城市,具有悠久的工业发展历史。区委、区政府唱响“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发展大跨越”主旋律,积极谋划经济增长点,努力探求工作创新点,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通过此次调查:回顾宣化工业发展的历史,展望宣化发展的美好愿景。

回顾宣化的发展历史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位于张家口市区东南方28公里,东距首都北京150公里,南距省会石家庄288公里,西距山西大同200公里,交通四通八达,京包铁路,宣大、京张、丹拉、张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10、112、207国道在此交汇,是京、津连接冀、晋、蒙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素有“陆路商埠”之称。

2009年,宣化区成为全市第一个财政收入超10亿元县区。凭借过硬的综合指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三次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排名第21位。同时,入选2009“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在河北省排名第一。

宣化区工业基础雄厚,是张家口冶金机械和重化工基地,河北省“北厢”工业核心区。形成以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电力、化工、酿造、装潢印刷、陶瓷、建材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区域内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5家,有河北省百强企业第5位的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居华北第一的火力发电厂张家口发电厂、自主创新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的宣化工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可生产6000台专用车的福田雷沃重机股份有限公司等,它们在区域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

龙头带动作用;近几年来,宣化区崛起了万丰机械有限公司、华泰矿宣化区因此被业界称为“钻机之乡”。福田重机、宣化电气等6家企业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宣化区被评为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区”。宣化区把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贯穿于整个工业经济发展,加大对企业创品牌的扶持力度,“宣工牌”推土机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实现全市“中国品牌”产品“零”的突破;“长城牌”农用尿素、“钟楼”啤酒被评为省名牌产品。2009年,“宣工及图”、“钟楼啤酒Z商标”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宣化曾经取得的成绩,为宣化的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展望宣化发展的美好愿景

近年来,全区工业发展以建设两园(钻机工业园、信息产业示范园)、两基地(机械加工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信息产业孵化基地)为重点,由资源能耗型向集约环保型转变,加速改造提升装备机械制造、钢铁等传统优势产业,做强信息和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食品加工业,以基地带动产业集聚。

宣化区崛起了万丰机械有限公司、华泰矿冶机械有限公司、艾莫森科技发展责任公司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新型企业。钻机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区现有钻机整车生产企业22家,产品远销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年销售收入10亿多元,宣化钻机产业集群成功入选“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宣化区因此被业界称为“钻机之乡”。

宣化冶金环保厂自2008年改制后一举扭亏为盈,陆续实施了投资

1.22亿元的干法圆式除尘器扩模、投资3500万元的点袋除尘器等项目,还创下“国内最大的烧结机配套”和“国内最大平方米的电除尘

器” 两个国内第一的记录。

区内依托环保厂兴起的6家环保设备小型企业发展势头也非常强劲,其中,民营企业昌通环保设备厂年产值达到6000万元。以河北雷沃电力公司为骨干的风电设备板块。河北雷沃电力设备公司建成于2006年,年产值近亿元,去年,该公司投资3.1亿元实施风力发电设备、输电铁塔制造项目,目前已具备年产塔架200台套的生产能力,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产风力发电设备300台。雷沃电力带动了区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兴起,宣化电气公司新建两条先进的风力发电机塔架生产线,建成将成为华北最大的风电塔筒生产基地

随着宣化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原有的宣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模已不能满足宣化产业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着宣化经济的发展。2009年8月1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同意宣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原来的0.58平方公里扩大到5.58平方公里。

宣化区在实施“工业立区”战略中着力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装备机械制造业,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钻采机械、工程机械、重型专用车、环保设备、风电设备“五大板块”,构筑装备机械产业高地。目前,该区已拥有29家规模以上装备机械企业和与之相配套的600家加工和销售企业。

区委、区政府致力于用硬手段治理软环境,积极鼓励企业抢抓市场机遇,以抓服务促发展,对39家重点企业实行了挂牌保护,成立了行政审批中心,所有审批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近年来,先后清理行政审批事项146项,公布取消3批24项,占总数的9.6%。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制定了严格的监督制约措施,明晰审批程序,规范

审批行为,为客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绿色服务走廊”;在全省率先推行“全程跟踪服务和全程代理服务举措”,最大限度地为客商营造最满意、最高效的服务环境;为企业发展、全民创业打造了优质、高效、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规模大、后劲足、财政贡献率高的项目在辖区内落户。

我们可以看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宣化的工业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呢,都在逐年提升,并且不断得到优化升级。我们可以看到区委区政府为我们谋划的良好愿景,旨在造福我们全区40万人民。

第五篇:2008年洛阳市人口状况发展报告

2008年洛阳市人口状况发展报告

2008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人口政策,努力构建和谐洛阳,全市人口控制与发展形势继续向好,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分布与区域发展趋于协调,为全市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和谐、宽松的人口环境。

一、洛阳人口总量增速减缓

(一)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态势。2008年末,我市户籍总人口为654.4万人(男性336.3万人,占51.4%;女性318.1万人,占48.6%),比2007年增加3.9万人,增长0.59%。2000年至2008年,我市共增加人口30.1万人,增长4.6%,平均每年增加3.8万人,年均增长0.6%。可见,2000年以来我市人口总量控制工作取得了成效,总人口规模继续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总量保持低速稳定增长的态势。

(二)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目前,我市人口继续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生产方式转变。2008年,我市全年出生人口68569人,死亡人口35426人;人口出生率为10.51‰,死亡率5.43‰,自然增长率为5.08‰。与上年相比,人口出生率上升0.08个千分点,死亡率上升0.44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0.36个千分点。

(三)育龄妇女保持较低的生育水平。2008年,我市育龄妇女一般生育率(即一年内出生的活产婴儿数与15-49岁育龄妇女数之比)为36.02‰,总和生育率为1.3(即就目前分年龄生育水平来看,平均每个育龄妇女生育1.3个孩子)。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1995年降到低于更替水平后,保持在1.4以下低水平波动,这是洛阳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强有力的行政手段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人口流动规模仍然庞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发达地区转移异常活跃,异地务工、经商者增多,人口流动频繁,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外出半年以上人口以到市以外的占多数,根据2008年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市户籍人口中,跨乡、镇、街道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约78.53万人,占12.12%,(男性占13.76%,女性占10.42%),其中外出半年至一年的占总外出人口的12.1%,外出一年及以上的占总外出人口的87.9%。在外出半年以上人口中,乡(镇)、街道之间流动的为34.03万人,占43.3%;到洛阳市以外流动的44.5万人,占56.7%。

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劳务经济的发展,不仅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也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技术和观念的转变,对缩小城乡差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总抚养比上升

(一)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2008年,我市0—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有128.66万人,占总人口的19.2%,比上年下降0.58个百分点;15—64岁的成年人口有474.5万人,占总人口72.5%,比上年上升0.8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54.18万人,占总人口8.28%,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老少比(老年人口与少年儿童人口之比)为42.11%。参照国际常用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划分标准,2008年我市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属于老年型。我市老龄化步伐不断加快,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人口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儿童少年组人口减少,其比重大幅度下降,相应的儿童人口系数下降、老少比上升。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使得老年人口的数量逐年增多。三是大量青壮年人口外流,对全市人口年龄结构影响较大。预计今后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老龄社会的到来,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是需要全社会来共同承担和面对的。

(二)非劳动年龄人口逐年减少,总抚养比继续上升。2008年我市总抚养比(0—14岁少年儿童人口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合计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之比)为49.11%,比上年上升1.49个百分点。其中少年儿童抚养比(0—14岁少年儿童人口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之比)为30.06%,比上年上升0.85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之比)为19.05%,比上年上升0.63个百分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出生人口低速增长,少年儿童人口比重逐年下降,老年人口比重逐年上升。由于在抚养的非劳动年龄人口中,少年儿童人口减少的数量远远多于老年人口增加的数量,使得劳动年龄人口总抚养比上升。因此,必须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发展经济,积蓄更强的实力来迎接我市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四、家庭户规模趋向“核心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家庭类型、规模和结构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近年来,我市家庭户规模继续呈缩小的趋势,家庭结构日趋简单化。家庭户规模由2007年的3.39人降到2008年的3.29人。规模家庭户的分布如下:一人户占家庭户户数的4.73%,二人户占11.46%,三人户占24.37%四人户占28.05%,五人户占18.67%,六人户占7.85%,七人及以上的大家庭户占4.87%。3—4人的家庭户是主体,占52.42%。随着家庭户规模缩小,家庭户的世代关系也发生变化。2008年,我市家庭户中,一代户占13.21%,两代户占61.25%,三代户占24.72%,四代及以上家庭户占0.82%。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消费、就业、劳动力供给等方面的变化,并对今后家庭养老模式、独生子女教育、居民住房需求等都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五、人口受教育程度稳步提高,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近年来,我市着力提高全民素质,加大教育投入,教育事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人口总体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2008年在全市6岁及以上人口中,接受过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教育的人口所占比例达2.3%,接受过大学专科文化教育的人口比例达5.2%,接受过高中、中专教育的比例为19.1%,接受过初中教育的比例为48.8%,接受过小学教育的比例近24.6%。与上年相比, 接受过大学本科及以上和大专文化教育、高中、中专教育的人口比例分别上升了0.4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接受初中和小学文化教育人口比例分别下降了2.1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其中,接受过小学教育人口比例下降最快,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即少儿的减少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接受高层次文化教育的人口逐年增多,这反映出近几年得到健康稳步的发展。2008年,我市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所占比例(即文盲率)为5.35%,其中,男性文盲率为2.45%,女性文盲率为8.22%。我市文盲人口中,绝大多数是老年人,55岁及以上的占80.0%,而青壮年文盲人口比较少,15—44岁青壮年人口识字率高达99.3%,文盲率仅为0.7%,说明我市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六、城镇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00年以来,我市把城镇化作为地区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方面努力发展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向城镇聚集,城镇化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根据市情需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区划调整,将人口规模较小、区位优势不明显的乡镇并入经济实力强、人口密度大的中心镇,通过撤乡改镇、乡镇合并、镇镇合并、镇改街道,整合资源,发挥中心城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和带头作用,积极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2008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273.3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2.57%,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全市城镇人口共增加86.0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0.7万人;从推动城镇化率增长的因素看,一是城镇地域的扩大。2003年以来我市实施的洛南新区大开发,洛龙区搬迁了20余个行政村,市行政中心、大学城等迁入新址,我市城镇建设规模达到空前;二是人口流动,即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随着投资环境不断变化,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人口的空间分布也逐渐向城镇聚集,居住城镇的人口大量增加;三是城镇服务业快速发展,让部分农民以务工经商的方式进入城镇,使城镇人口增多,规模扩大,推动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七、我市人口面临的形势与建议

(一)认真贯彻落实人口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受人口贯性的影响,第三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已经进入了婚育期,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比重上升。大量育龄妇女的增加,将使每年的出生人口增加。由于我市人口规模大,因此,人口总量的控制任务依然不能放松。要认真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贯彻落实《河南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依法管理;有关政府管理部门要制定有效的措施,对计划生育的薄弱环节加强监管,特别是流动人口、城镇无工作单位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完善利益导向政策,加大鼓励力度,引导群众优生少生,把奖励扶助制度和特别扶助制度落实到位;要把惩治措施落实到位,不管是谁,违法生育的都要征收社会抚养费。

(二)制定政策积极鼓励老年事业的发展。经过30年计划生育政策的有力实施,我市人口控制工作成效显著,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由传统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于少儿人口比重的下降,老年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我市从2000年开始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的发展,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政府应出台有关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种养老事业的发展,在传统居家养老的基础上,鼓励探索多种养老方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防患与未然,确实保证老年人口的“老有所养”。

(三)要进一步提高人口综合素质。我市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也是影响我市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农村劳动力人口文化水平偏低,制约了我市产业的提升和高素质劳动力的输出。发挥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提高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一方面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中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使普通劳动者都有一技之长。在农村地区,一方面要强化义务教育,防止辍学退学产生新文盲的产生,同时要加强高中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四)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目前我市的城镇化水平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2000年以来以平均每年1.57%的速度在提高。发展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根本在于发展经济。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生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小城镇的发展,加快和完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小城镇人口的集约作用,在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也有利于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下载张家口市人口发展情况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家口市人口发展情况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政府人口老龄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资料显示:人口老龄化将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了,而这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

    张家口市政府工作报告2008

    2008年4月12日 2008年3月26日在张家口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张家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张宝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张家口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向......

    人口报告

    关于请求核减浮屠镇城乡养老保险任务数的 报告 县人社局: 自2011年7月1日起,全县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以来,我镇于8月底率先在芦湖,三保,龙井郭三个村开展试点工作,积累了一些......

    县政府人口老龄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资料显示:人口老龄化将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了,......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计划安排,4月份,教科文卫工委组织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区人大代表,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康的带领下,对我......

    张家口市茶叶市场需求报告(精选多篇)

    张家口市茶叶市场需求报告 前言: 张家口位于我国北方由于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再加上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的消费能力有限,造成了茶叶这一消费品在张家口的销售量并不......

    张家口市物业管理办法

    张家口市物业管理办法 (2007年9月29日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物业使用人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及有关法......

    张家口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

    张家口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科学制定和严格实施城乡规划,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