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建立和客户的亲和力和提高组织能力
如何建立和客户的亲和力和提高组织能力
亲和力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如同一座大楼的地基。所有的销售技巧都是以亲和力为前提的。那么,亲和力是如何获得的呢?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主要使用三种沟通工具:
第一是文字
文字是词汇的组成部分,也是组成话术脚本的基本元素。
第二是声音
声音的构成要素包括语速、音调、语调、语气等等,不同的构成要素组成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留给人不同的印象。
第三是肢体动作
肢体动作包含着眼神、表情等等。
在影响力的发挥上,文字只占7%,声音占到38%,肢体语言则占据了剩余的55%
建立文字亲和力
1.寻找共同点
亲和力源于共同点。寻找共同点的切入口很多,比如姓名、籍贯、爱好、亲友等等。仿效如何迅速找出共同点?仿效是保险的方法。
锻炼观察力找出共同点,需要细心的观察,毫无目标的攀谈是无利于达到目的的。
2.谈论没有争议的事情
销售人员跟客户谈话,应当尽量避免导致客户抗拒的话题,否则就不容易引起客户的共鸣。尽量使用中性词汇,绝对性的词汇容易引起人的逆反心理,因为推进的力量越大,反弹的力量也相应地增大。中性的词汇多指一些没有争议的事情,更容易让人接受。
3.真诚的赞扬(PMP)
一些业务员对称赞的技巧掌握不够,不利于建立亲和力。而一流的业务员身上有一种特性,即对人热诚,乐于助人,愿意付出,因而能够与客户建立真正的亲和力。实际上,付出与回报之间是划等号的。如果斤斤计较付出与回报之间的等值,生活状态就不会轻松。生活并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对一个人付出,不一定要从这个人身上得到相应的回报,只要一直抱着不断付出累积的态度,自然会得到回报。
4.多提问,多倾听
销售业务员要明确一点,问和听的部分应当占到沟通80%的分量,而说的部分只应占到20%,其余的80%应该是倾听,业务员问的越多,客户回答的就越多,业务员对客户就越有亲和力。
建立声音亲和力
1.自然而不生硬
销售沟通要自然而不生硬。因此,销售员不能单纯背诵重复脚本,而是要自然流畅地表达。
2.语言富有感染力
所谓感染力也被称为穿透力,说白了就像我们刘总说的一样,要学会用语言煽情!
3.话语要有停顿
话语的适时停顿,可以留给对方思考接受的空间;而不断地讲述容易引起客户的疲劳与注意力分散。
建立肢体语言亲和力
1.肢体语言的仿效
肢体语言非常重要,作为一流的业务员,从眼神、表情、姿势到动作,都必须训练有素。销售沟通中,业务员应当留心客户的肢体语言,有意识地仿效对方的动作,而这种仿效应当自然而不留痕迹。
2.做笔记
3.观察客户的肢体动作
身体前倾、阅读的方式、肢体语言开放、微笑、要求重复
建立亲和力主要是用上面的三种方法来完成,但要想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就还需要不断地练习,用心地去观察、学习、模仿一个人,你不自觉地就拥有了另外一个人的一些特质,从小的方面说,夫妻相、父子兵、南方口音等均是亲和力的体现;从大的方面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在天成像,在地成形都是这样的意思。
如何提高组织管理能力
如何提高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就是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也称组织职能。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包括协调关系的能力和善于用人的能力等等。组织管理能力是一个人的知识、素质等基础条件的外在综合表现。
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首先要学习沟通技巧,要把握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
一、要有自信的态度
组织管理者要有自己的想法和作风,但却很少对别人吼叫、谩骂,甚至连争辩都极为罕见。他们对自己了解相当清楚,并且肯定自己。
二、体谅他人的行为
所谓体谅是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并且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要,在经营“人”的事业过程中,当我们想对他人表示体谅与关心,惟有我们自己设身处地为对着想。
三、适当地提示对方
产生矛盾与误会的原因,如果出自于对方的健忘,我们的提示正可使对方信守承诺;反之若是对方有意食言,提示就代表我们并未忘记事情,并且希望对方信守诺言。
四、有效地直接告诉对方
若能有效地直接告诉你所想要表达的对象,将会有效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网络。
五、善用询问与倾听
一位优秀的沟通好手,绝对善于询问以及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与感受。在许多人与人接触以及沟通的机会里,如果我们能随时随地仔细观察并且重视他人情绪上的表现,慢慢就可以清楚了解他人的想法及感受,进而加以引导激励。
一个人的成功,20%靠专业知识,40%靠人际关系,另外40%需要观察力的帮助,因此为了提升我们个人的竞争力,获得成功,就必须不断地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技巧,随时有效地与“人”接触沟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你事业成功。
第二篇: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亲和力
华强中心小学校本研修
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亲和力
华强中心小学王希成在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尊心视而不见,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素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过程已经决定了它的贯彻实施必须依托于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作为政治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如何建立这种师生关系呢?
一、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从哲学的角度讲,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因此,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的精髓就是“师生平等”。教师要把“师道尊严”放弃,与学生交朋友。现在的学生更多地渴望民主平等,作为教师要正视并适应这个现实,从师生平等的角度去考虑对待学生的态度,去决定教育学生的办法。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能将学生分为“优生”与“差生”而区别对待,否则教育的结果只能是形成畸形的师生关系,对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二、建立民主型师生关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育人、教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的,放弃了主阵地,找另外的时间谈管理无疑是舍本取末。
1.变“传授式”教学为“探究式”学习。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是把学生作为了教师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对象,教师只是教材与学生的中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新课程中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则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方法,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
问题即课题 反思即研究 教学即行动 交流即互助 学习即引领 效果即成果
而教师需要将过去的教案转变为学生的学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民主的气氛就有了。
2.变教师的“教”是主体为师生互动
没有互动就没有教学。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活动的最根本的区别是它不是个体活动,而是群体活动。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必然会发生各种相互交往与相互作用,即师生互动。师生互动要求学生既要学会与同伴交流,也要敢于与权威讨论,在信息传递中交互影响,在合作活动中交互启发,倾听各种不同意见,不断完善自我,从而将学习过程和发展过程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朱棣文就强调:进行公开的讨论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极为重要的环节。通过讨论互相补充思想,你就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有价值的观点,往往在此期间你能够产生新的观点,也就能感受到民主和谐的愉快。
三、建立民主型师生关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民主评价”学生中通过评价给学生以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愉快高涨的情绪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所谓“民主评价”,既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点拨、启迪,并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过程,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养成评价自我与他人的习惯。
四、学会宽容学生,讲究教育艺术
学生取得成绩时,往往希望得到表扬肯定;犯错误时,内心感到内疚,希望得到谅解。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学生。事实上,批评是教育,宽容也是教育,而且宽容比批评更有教育效果。对待学生的过失,一味地采取批评、惩罚的手段,往往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学生有过失的时候也常常是教育最有效果的时候,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们急于求助。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宽容了学生的过失,为学生的过失保密,可能会使学
问题即课题 反思即研究 教学即行动 交流即互助 学习即引领 效果即成果
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
五、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 生刻骨铭心。正所谓:“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
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教师要向学生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表明态度,取得学生的理解。鼓励学生对问题大胆发表意见,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正确的意见要及时采纳,对自己的失误要勇于改正,这种做法不会让教师丢“面子”,反而会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魏书生老师的做法是:善于与学生沟通,不断挖掘学生灵魂深处的真、善、美。
六、建立民主型师生关系,要从日常小事做起
民主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上的一个大课题,可我们的工作要从小事做起。这就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观察问题,认真处理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因为学生的感受是敏感的,学生可能会对教师的一个行动、一句话,甚至一个表情而动容。现实中很多矛盾就是因为没有把小事处理好而造成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深刻感受到,只有树立民主作风,在教学中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人格和创新思维得到良好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因而,在教学中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我们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这不仅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这种良性师生关系的建立有赖于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去为之不懈努力奋斗,我们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时时以一种宽容的胸怀去面对学生提出的种种疑问甚至是责难,那么素质教育的花朵将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放。
问题即课题 反思即研究 教学即行动 交流即互助 学习即引领 效果即成果
第三篇:如何提高课堂组织能力
如何提高课堂组织能力
课堂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它事关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课堂教学的特殊时空里,不同个体的学生基于生命需要而产生的欲求也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情感欲,表现欲、求知欲、成就欲。这些植根于生命个体的各种需求,不是简单的量的叠加,而是在碰撞、会合、批判、认同、滋生、接受、提升、演化等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发生着质变,这些质变带来的最直接的效应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浓烈,课堂成为了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的重要场所。善于组织教学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作出合理安排,形成适宜的教学情景。相反,如果教师不善于组织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秩序混乱,注意力分散,兴趣不高,被动听课,这种状态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提高组织教学能力是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课堂组织能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管理课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课堂组织已超越了传统的课堂管理。因此,搞好课堂组织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课堂秩序,建立良好行为标准
在课堂教学中,秩序井然是有效教学的基础。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就非常强调课堂秩序的管理,他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因此,课堂组织能力首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管理课堂秩序。正常的课堂秩序,不仅可以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而且还可能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要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严格要求和体贴爱护相结合。
(二)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
(三)千方百计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四)适时使用教育机智。
二、集中学生注意力,保证学习精力的有效投入
集中学生注意力,就要防止和排除分散学生注意的不利因素,保证学习精力的有效投入,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根据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节奏。
(二)通过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控制教学节奏。
(三)可通过语言的变化来控制教学节奏。
(四)应对干扰,随机应变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那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都会变成泡影。”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和动力,是进行教育的有利因素,对鼓舞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能都是有用的。当一个人对某种学科发生疑问时,就会使各种器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之初,教师用贴切而精炼的语言,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追求真理的意向,产生学习自觉性,并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这种引导贵在因情,因性、因人而异,具很强的生成性、随机性的特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学中可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应尊
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由此可见,倡导个性化的教学是实施新课标理念的需要,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需要和体现教学艺术魅力的需要。
课堂氛围——少一些刻板,多一些自由。
营造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要做到一是还学生以自尊。二是还学生以自信。教师要把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作为财富,引导学生正视不足,把错误作为学习的一种途径。引导学生自己走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获得一份自信。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自信的时候,课堂对学生才有一种亲和力。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是冷眼视之,也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发现之后及时引导,引导他发现并及时纠正过来。这个过程看似很简单,但在学生的心里产生的却是无形的动力。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关注他,当他把错误改正过来后,意识到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
三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特的人。
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尊重了学生各自不同的理解,老师把学生看成了一个独特的人来对待,体现了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力。
总之,教师教学组织过程中,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极其灵活,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应重视课堂组织,但他不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组织上。
事实上,教师课堂组织的成败在课堂教学之前就注定了。而不仅仅靠课堂现场的操作,因为教师的备课与课堂组织密切相关。教师课前的策划,安排活动,已广泛存在于教师的课堂行为之中。
在课堂上,教师能否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教学内容关系为密切,所以教师应预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时,要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或交替的规律,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而且难点分散,重点突出,课堂节奏有张有弛,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所讲内容通俗易懂,使学生兴趣盎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就应预先组织好自己。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从强调指出:“一个教师在教室里要连接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他自己。”教师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可以确定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情感,衣着等一些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预先进行组织,促进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达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堂组织要贯穿于
课堂教学始终,同时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组织,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被吸引,在投入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四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回复:如何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
浅谈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
西平镇庄家湾小学 李乔花
摘要:课堂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它事关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善于组织教学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作出合理安排,并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或交替的规律,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而且难点分散,重点突出,课堂节奏有张有弛,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所讲内容通俗易懂,使学生兴趣盎然。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通过控制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来创造适宜的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率,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 课堂
教学
组织
能力
课堂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它事关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课堂教学的特殊时空里,不同个体的学生基于生命需要而产生的欲求也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情感欲,表现欲、求知欲、成就欲。这些植根于生命个体的各种需求,不是简单的量的叠加,而是在碰撞、会合、批判、认同、滋生、接受、提升、演化等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发生着质变,这些质变带来的最直接的效应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浓烈,语文课堂成为了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的重要场所。善于组织教学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作出合理安排,形成适宜的教学情景。相反,如果教师不善于组织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秩序混乱,注意力分散,兴趣不高,被动听课,这种状态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提高组织教学能力是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课堂组织能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管理课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课堂组织已超越了传统的课堂管理。因此,搞好课堂组织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课堂秩序,建立良好行为标准
在课堂教学中,秩序井然是有效教学的基础。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就非常强调课堂秩序的管理,他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因此,课堂组织能力首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管理课堂秩序。正常的课堂秩序,不仅可以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而且还可能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要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严格要求和体贴爱护相结合。体贴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就是要求教师把尊重学生和批评违反纪律的行为结合起来。即一方面真诚关怀学生,充分信任他们的努力,另一方面,当他们违反纪律的时候,给予他们严肃的批评。
(二)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首先,正确运用奖励是教师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的有效手段。奖励的运用首先要正确选择纪律行为,奖励的应该是具体的遵纪行为如上课认真记笔记,不左顾右盼等,而不是一般的概括行为;其次,要正确选择奖励,应以多次奖励而不是引起迅速的满足为原则,不必时时运用物质奖励,在不少场合,向学生微笑,表示亲昵的口头赞扬同样能产生良好的强化作用;再次,在教师期望的遵纪行为出现后,就要立即给予奖励,不要延搁太长的时间。
(三)千方百计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新异刺激的出现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而违反课堂纪律。维持课堂纪律首先就应当尽量排除无关新异刺激物的干扰。此外,通过掌握学生的情绪,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期待心理,也能够积极的运用无意注意资源辅助教学。如教学《小小的船》一文时,我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为他们的“倾吐”插上翅膀,直至让他们达到“不吐不快”的快乐无比的学习境界。在学习“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后,我引导学生:“现在,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假如你也到了弯弯的月儿上,你看见些什么?”经过片刻沉默后,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地举起了小手:“我看见了星星”。“我看见了长城”。“我看见了宇宙飞船„„”。精巧的引导,使孩子们思路大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联想中。
(四)适时使用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课堂里对学生做出随机应变的快速反应和灵活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它属于创造性的教育能力。使用教育机智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善于因势利导,不能消极地等违纪行为出现后再加以处理。如教师一时发现有的学生爱带小动物进教室,不是硬性下令禁止或简单没收了事,而是让他们参加写作兴趣小组,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这些小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倡导他们写出观察日记。这样因势利导,不仅避免了违纪行为的发生,还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动机。
二、集中学生注意力,保证学习精力的有效投入
集中学生注意力,就要防止和排除分散学生注意的不利因素,保证学习精力的有效投入,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根据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节奏。教师授课的大忌之一是面面俱到,40分钟一讲到底,像一首“催眠曲”,单调无味。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和重要程度来安排教学节奏。一般说来,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要“重锤敲打”,从细从慢,节奏宜缓,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材中的浅易内容,次要部分,则“轻轻叩击,”节奏宜快,甚至有的内容可跳不讲。
(二)通过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控制教学节奏。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可以控制课堂教学节奏,因为有的教学方法,可使教学节奏紧张快速一些。一堂课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读法、讲练法、讨论法、质疑法、悬念法、发现法等,使课堂形成新颖多变的教学节奏,吸引学生、增强效果。
(三)可通过语言的变化来控制教学节奏。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信息传输的主要渠道,教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如果教师的语言节奏平淡没有变化,课堂必将是一潭死水,缺少生气、没有活力。
(四)应对干扰,随机应变
在课堂上学生常会突然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教师灵活机智的回答;常常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原因引起混乱喧哗,需要教师快速而冷静地妥善处理;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于应付的干扰,需要教师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迅速摆脱。教师在课堂教学监控中经常会用到的应变艺术有:一是化被动为主动的应变艺术。一位教师对学生讲,要关爱他人时,不料,这时有一个顽皮学生站起来向她提出一个难堪的问题:“老师,你有爱人吗?”这位教师是大龄未婚女青年,还没有对象呢,这个问题无疑刺到了老师的痛处。但是,这位老师回答得很巧妙:“这位同学问我有爱人吗,谢谢你的关心。我首先有你们这些学生,你们就是我所爱的人。其次,我将来会有一位家庭爱人,他会成为你们所喜欢的好叔叔。不过,我今天说的‘要学会爱人’,是讲的这个意思吗?”二是顺水推舟式应变艺术。一次上课,老师走上讲台面带笑容地说:“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老舍的《小麻雀》。”边说边习惯性地打开粉笔盒,伸手拿粉笔板书。呀,毛茸茸地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教室里“咯咯咯”地笑开了。原来,粉笔盒里关着一只羽毛未丰的小麻雀。张老师沉静片刻后说:“好有心计的同学,找来了一只活标本,大家看看,小麻雀的眼睛是不是像老舍描写的那样,小黑豆似的。”于是,小麻雀在大家手中传开了。大家不住地赞叹老舍的观察仔细,比喻生动,也从内心佩服老师处理问题的艺术。课后,张老师对搞“恶作剧”的学生亲切地说:“你对教学很关心,很有心计。不过,要是事先跟我打个招呼,就更好了。”,几个同学听到很感动,惭愧地低下了头。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那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都会变成泡影。”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和动力,是进行教育的有利因素,对鼓舞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能都是有用的。当一个人对某种学科发生疑问时,就会使各种器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之初,教师用贴切而精炼的语言,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追求真理的意向,产生学习自觉性,并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月亮湾》一文时,教师先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去过农村吗?见过农村的美景吗?有个小朋友把自己美丽的家乡画了下来。想不想看一看呢?”继而出示课文插图,要求学生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揭题正音后,从而进行课堂质疑:“读了课题后,小朋友们想知道些什么?”(“月亮湾”在哪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叫它“月亮湾”?„„)“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文中看一看,你就明白了”。巧妙的导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又为学生走进文本架设了情感的桥梁。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这种引导贵在因情,因性、因人而异,具很强的生成性、随机性的特点。唯如此,语文课堂才能散出人性的光辉、奔腾着川流不息的生命洪流,学生也才能获得充分的心灵自由去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学中可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由此可见,倡导个性化的教学是实施新课标理念的需要,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需要和体现语文教学艺术魅力的需要。
课堂氛围——少一些刻板,多一些自由。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内在学习需求,而是更多地借助他人肯定自己,营造课堂氛围等外在因素。因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要让更多的学生有所选择,能够自我表现,让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在我们的阅读课堂教学中,逐步减少强制性和划一性,增强开放性和选择性,为学生思考、探究、发现、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教师不应规定学生用什么方法,而是要给学生学法选择的自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选择,鼓励他们运用自己觉得有效的方法学习,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例如,教学《四季》一文时,教师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分组学。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同学,可跟同伴说一说。爱朗读的同学,可朗读。喜欢查阅资料的同学可把课前收集的文字、图片资料拿出来交流。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诗中的景物。学生的心被点成一团火,小组合作,独立研究,跨组交流,十分投入。教师的教法别具一格,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教师扮演了多重角色,接纳、诱导、鼓励、旁衬; 学生通过朗读与体会、争鸣、画画展示,成了问题的探究者,他们的观察充满着个人情感和体验。这样既领悟,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又实现了主体的自主学习。
营造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要做到一是还学生以自尊。新课程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而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在课堂上,首先应该给学生以自尊,让学生在拥有尊严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在一次作文课中,当老师正准备让学生写“表扬信”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不是不想写,我觉得不需要写”,于老师没有勃然不怒地批评他,更没有讽刺挖苦。于老师没有按照他原来的思路继续往下上课,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把写临时改为了说,我们看到他们喜形于色。因为老师尊重了学生,把学生看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给了学生一份可贵的自尊。
二是还学生以自信。教师要把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作为财富,引导学生正视不足,把错误作为学习的一种途径。引导学生自己走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获得一份自信。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自信的时候,课堂对学生才有一种亲和力。一位教师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一名学生利用线段图来理解“陆续、连续、继续”三个词语的意思,但却把意思混淆了。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是冷眼视之,也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发现之后及时引导,引导他发现并及时纠正过来。这个过程看似很简单,但在学生的心里产生的却是无形的动力。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关注他,当他把错误改正过来后,意识到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
三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特的人。
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整齐划一,束缚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一教师在教学《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时,当学生们从寓言中获得了不同认识和感受(生1:乌龟怎么能跟白兔去赛跑,这样比赛是不公平的。生2:白兔怎么会睡得那么死,半路上怎么睡得着呢,等它醒来时乌龟已经爬到了,这不大可能。生3:我想乌龟准是事先已经知道白兔赛前已经很累在半路上要睡一觉的,要不,他再傻也不会去跟白兔比赛跑步呀!)这些认识和感受都不是我们惯常理解的:“骄傲要失败,能坚持到底就会胜利”的道理,老师并没有象以往那样把这个道理硬灌给学生,让大家抄下来,背下来,而是尊重了学生各自不同的理解,老师把学生看成了一个独特的人来对待,体现了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力。
总之,教师教学组织过程中,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极其灵活,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应重视课堂组织,但他不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组织上。
事实上,教师课堂组织的成败在课堂教学之前就注定了。而不仅仅靠课堂现场的操作,因为教师的备课与课堂组织密切相关。教师课前的策划,安排活动,已广泛存在于教师的课堂行为之中。
在课堂上,教师能否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教学内容关系为密切,所以教师应预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时,要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或交替的规律,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而且难点分散,重点突出,课堂节奏有张有弛,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所讲内容通俗易懂,使学生兴趣盎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就应预先组织好自己。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从强调指出:“一个教师在教室里要连接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他自己。”教师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可以确定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情感,衣着等一些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预先进行组织,促进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达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堂组织要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同时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组织,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被吸引,在投入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五篇:如何提高酒店亲和力
如何提升酒店亲和力
酒店对客人的亲和力取决于管理人员对员工的亲和力。远道而来的客人饥
肠辘辘特别需要关注。一些员工认为客人的确需要关注,员工也应该去为客人服务好,但是员工也有身心俱竭的时候。员工对客人的亲和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对员工的亲和力,取决于管理层对员工的了解程度。比如给员工安排合适的班次,给员工充足的休息时间,根据员工的心理需求进行适当的激励,甚至帮助员工合理安排私人时间与工作时间等等。
在某一酒店大堂,几位看起来是经过远途劳顿的客人在大堂歪七竖八地躺在沙发上,大堂副理对客人善意提醒道:先生,我们这里是高星级酒店,请您照顾一下其他客人。这些客人一听这话就火了,其中一个客人冲着大堂副理嚷道:什么高星级酒店,办个入住手续都半小时还没办好,不让我们进房间,我们就在这里休息。大堂副理到总服务台一看,有位客人正在办理10个人的入住手续,由于该酒店新换了酒店管理系统,刷房卡时出现了故障,让客人等很长时间。从提高酒店亲和力的角度讲,对于上述客人,酒店应先让客人进入房间休息,然后服务员到房间为客人办理入住登记手续。
从这点来说,酒店亲和力就是酒店的人文关怀素养。作为为顾客提供吃住行购娱游的酒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注客人,让客人感受相当的亲和感。从对客服务的角度讲,员工的责任就是按照程序给客人服务,但是极具责任心的员工还应该关怀客人,这样酒店才是一家极具亲和力的酒店。因此从亲和力的角度讲,员工的责任心在于提高酒店的亲和力,而不是如上述事例中的员工一样,即使出现故障,也要按部就班地为客人办理手续。
亲和力的养成需要酒店内部人际关系所形成的亲和力,需要管理层的亲和力,更需要酒店员工长期养成的关注客人的责任心。没有亲和力的员工显然无法站在客人的角度着想,无法与客人进行良好沟通,更无法对客人给予人文关怀。目前所用的员工中某些人所表现出来的对人漠不关心、处世我行我素的作风,使其中的个别员工无视于别人的衣食冷暖。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需要怎样的关照;人生地不熟的客人需要怎样的服务等一系列问题他们都不会考虑到。从酒店管理角度来讲,酒店的领班、主管不能给员工作为榜样,员工的压力过大,在处理工作时间与私人时间中缺乏科学安排,主管或者是领班监管太多或太少,这样就会使得个别员工在缺少监管的情况下,一点一滴地减少酒店的亲和力,使酒店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很多顾客。
作为酒店从业的我们在挑选酒店新员工时,必须将新员工是否具有亲和力作为入选的必备条件。因为没有亲和力的员工,显然无法与客人进行良好沟通,更无法给予客人更多的关注。提高酒店的亲和力,在于酒店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有亲和力,在于酒店内部管理的公开、公正,使酒店的员工像酒店的股东知晓自己的投资收益:酒店每增加一位顾客自己能得到多少收入;在于酒店建立一种人文关怀式的企业文化,使人人都有文化素养,都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样,每一位员工进入酒店后,在这个极具亲和力的氛围中,她会很好地履行她所担当的职责(为客人服务)。她所具有的责任心使她能做到酒店管理者需要做的:她会满足客人住宿、就餐等的需求,她会对岗位职责的重要性有着良好的认识,并以自己能从事这个职业为荣;她会主动去熟练掌握及创新岗位业务;她也会主动求得与其他岗位员工的团结与协作,并以此为乐事;同样,她还会将此扩展到对酒店的热爱,对客人的尊敬和关怀,并为提升整个酒店的亲和力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