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提高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摘 要:在中国,非营利组织主要分为事业单位型非营利组织,民办非营利组织和未登记的社会非营利组织。事业单位型非营利组织是自上而下创建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密切,对政府依赖性强从而造成组织执行能力低,政策不准确,官办色彩浓厚,运行机制不合理,信息不透明,慈善丑闻频发等现象。因此,正确处理政府与事业单位型非营利组织,转变两者之间的关系尤其重要。对于民办非营利组织和未登记的社会非营利组织,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我国行政机构对非营利组织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政策;二是资金筹筹措不足。对于后面的两种组织,既要理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还要转变营销方式,实现自身发展。
关键字:非营利组织
事业单位型非营利组织 民办非营利组织 未登记的社会非营利组织 监督与被监督 资金筹措
The way of how to improve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abilities
name: Huang Haimin
School: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chool
abstract: In china ,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institution like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civilian run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and unrecorde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The first one is from top to bottom ,which has a close relation with government and has a strong dependency with government.So this kind of organization face the problems of low executive capability, opacity of information and so on.So how to solve the relationship with government , change the relationship with government are very important..Besides ,as for civilian run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and unrecorde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they also face the first problem as institution like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but they face another problem is how to raise the money.Key wor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institution like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civilian run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unrecorde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supervise and be supervised
raise money
目 录
摘 要 „„„„„„„„„„„„„„„„„„„„„„„„„„„„„„„„„„„Ⅰ Abstract „„„„„„„„„„„„„„„„„„„„„„„„„„„„„„„„„„1 1非营利组织现状 „„„„„„„„„„„„„„„„„„„„„„„„„„„„„„ 3 1.1 事业单位型非营利组织 „„„„„„„„„„„„„„„„„„„„„„„„ 3 1.1.1事业单位型非营利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 3 1.1.2事业单位型非营利组织的出路在哪里?„„„„„„„„„„„„„„ 5 1.2 民办非营利组织和未登记的社会非营利组织„„„„„„„„„„„„„„„ 6 1.2.1民办非营利组织和未登记的社会非营利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 „ 6 1.2.2民办非营利组织和未登记的社会非营利组织出路在哪里?„„„„„ 7 参考文献„„„„„„„„„„„„„„„„„„„„„„„„„„„„„„„„„„ 8 致 谢„„„„„„„„„„„„„„„„„„„„„„„„„„„„„„„„„„„ 8 1非营利组织现状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从这点来看,类似非营利组织功能的组织在中国起步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那时由于由于政治**,为了弥补政府工作的缺失,民间团体纷纷成立了包括教育,赈灾等功能的组织。这些组织在一定的功能上类似非营利组织,但由于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很多最后都流产倒闭。而活跃在中国历史上最强大,最久远的非营利组织,应该属于以地缘为联系的各种商会组织。比如,在中国比较出名的商帮:徽商,晋商,闽商等等。这些商帮以乡土情缘为纽带,建立会馆办事机构,在对抗朝廷,维护自身利益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作用。
但是,虽然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历史很久远,但是其发展却十分缓慢。因此,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制度建设,能力建设还是十分缓慢的。到目前为止,中国非营利组织包括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未登记的民间组织。<1>社会团体是由公民或者单位自愿组成, 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 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组织。如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消费者协会、各类学会和研究会.这些大大小小的组织可以分为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未登记的民间组织。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创办的, 从事非营利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未登记的民间组织是指那些根据中国法律规定无法注册为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民间草根组织。由于没有相关法律的明确规定, 目前这种组织还处于一种非法团体的状态。
1.1事业单位型非营利组织
1.1.1事业单位型的非营利组织主要面临的问题
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是指由政府创建、推动成立或从政府机构转变而来的, 与政府关系仍旧密切的非营利组织。包含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强行政化和工商 联、消费者协议等半行政化的社团, 其特点有三点:一是履行行政职能和没有行政管理职能但政府希望其作为附属机构存在, 执行政府命令并直接实现政府社会政策的非营利的事业单位。一部分此类非营利组织由民政部门(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共同管理。第二, 现有几乎这些组织的主要领导都是现职、现职领导职位退下来或由机构改革分流出来的政府官员担任, 受干部待遇。第三, 这些非营利组织的经费由政府财政承担或大部分由政府财政承担, 经济上对政府上的依赖性较强。<2>因此,对于这类事业单位型的非营利组织而言,行政化,对政府的依赖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具体而言,事业型的非营利组织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组织执行能力低,政策不准确,官办色彩浓厚,运行机制不合理,信息不透明,慈善丑闻频发等等。而主要说来组织执行能力低,政策不准确一是因为行为的缺位,即不作为。对于很多官办的“民间慈善组织,每年可以得到政府百万甚至过亿的补贴,并且自成立以来就垄断了国家公募的牌照。因此,政府在这类非营利组织管理,资金募集、人员组成等方面掌握主导权,正是以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才出现了现有几乎这些组织的主要领导都是现职、现职领导职位退下来或由机构改革分流出来的政府官员担任, 受干部待遇的现象。二是行为的越位。由于事业型非营利单位掌握了政府大量资源,同时又垄断了公募牌照,这给权力寻租提供了可能;很多事业型非营利单位与大量商业机构建立联系,组织中腐败现象丛生。另外,事业型非营利单位多实行金字塔形的官僚科层制,各科层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机构臃肿,人员膨胀,工作效率低下。
正是因为事业型非营利组织拥有着这些特权,加之合理的财政公开制度,使得事业型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在不断地下降。例如,2011年发生的“郭美美事件”不仅引起中国红十字会的轩然大波,更如导火线般涉及整个慈善事业。无论是而后又相继爆出的中华慈善总会额外捐款换发票、巨款捐赠无故消失等丑闻,还是追溯到08 年汶川地震时发生的“诈捐门”事件都引爆了全社会对慈善组织体系的集体质疑。拿红十字会为例,目前中红会缺乏基本的财务公开机制,捐款人在红会官网上的捐款只能查询善款是否到账,而没有善款流向、使用情况的告知。信息的封闭性造成社会大众尤其是捐赠者对于红会的怀疑,严重影响到民众捐款的积极性。其次,国家审计署每年只对红会政府拨款一项资金来源的收支进行审计,而不对另两笔资金来源(募集善款和层层上缴的会费)进行审计,红会 实际财政收支状况始终处于不透明状态,这使得某些不法分子靠钻财务的漏洞而谋取私利,滋生了组织内的贪污腐败现象。另外,中红会虽承诺“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布财务收支情况”,但实际上目前红会官网上的统计数据报告才披露到2007 年,且已发布的年报简略到极致,信息的滞后和不规范同样造成中红会资信公信力的弱化。
1.1.2 事业型非营利组织的出路在哪里
在这些问题中,笔者认为,要实现事业型非营利单位的长期发展,关键在于要正确地出路事业型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才能阻止行为的缺位和越位,其中最主要的是去官化以及去行政化。目前,实现中红会的独立运行尚需要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政府应逐渐地从对红十字会的直接管理转向外部扶持、监督,实现两者关系从领导与被领导到监管和被监管的平稳过渡,保持两者地位的平等。以非营利科研单位为例,美国对非营利科研机构主要采取联邦政府的税收管理、州司法厅的监督、非营利机构之间的监督和公众的检查监督相结合的宏观管理。<3>联邦政府国税局和州政府的首席检察官、州税务局对非营利机构的财务制度和税务制度进行监督, 州司法厅主要监督非营利机构是否进行了违法和违反其宗旨的活动。联邦国税局和州司法厅监督管理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提交年度报告、举报和财务审计。平时司法厅和税务局不对非营利机构的内部事务进行干涉。另外也加强非营利机构之间的监督, 为此专门设立一些评价性机构、收集信息数据的机构, 它们专门为各团体、机构、个人提供非营利机构的资料, 并把这些资料向社会公布, 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除此之外,在内部治理上, 美国的非营利科研机构主要由理事会来管理。非营利科研机构的理事会是对自己负责的, 理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理事会通常由6~ 20 名不同背景的有一定威望的知名人士组成, 比如企业家、银行家、律师、科学家等, 他们都是义务工作人员, 理事会成员的组成与其组织结构、业务运行、业务关系特别是其经费来源密切相关。理事会代表公众利益负责监管、制定章程、解除和选定领导人、批准管理人员提出的计划和预算等, 保证机构健康运行。除上述主要管理机构, 很多非营利科研机构还设有顾问委员会, 它由企业界、科技界、教育界和政界的知名人士组成,指导并协调研究工作和行政事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其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与我国事业性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是迥然不同的。中国对事业型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更多的是通过直接参与到期日常的运作以及管理中去的。要实现中国事业型非营利组织的良好发展,中国要转变其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从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变为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作为非营利组织重要组成部分的事业单位的社会化成为了我国单位体制改革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的改革主要是沿着政事分开和社会化两个方向进行的。事业单位的社会化, 主要是指事业单位由社会来办, 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服务。改革的目标是使事业单位成为独立于党政机关、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实体。
在政府监督的层面上,我们可以参考美国的监督方式。通过提交年度报告,举报和财务审计来对事业型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而对于社会监督部分,更多地可以设置一些评议性地机构,发挥网络的力量,为各团体,机构,个人提供非营利机构的资料并把这些资料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的制约和管理。
1.2民办非营利组织和未登记的社会非营利组织
1.2.1民办非营利组织和未登记的社会非营利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民办非营利在和未登记的社会非营利组织主要面临着两个相对而言比较严峻的问题。
一是,我国行政机构对非营利组织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政策。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运作过程实际上受政府的控制过严、干预过多。在准入限制方面, 对于民间社会团体成立要求的条件比较多, 不仅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就会员人数、发起人和拟负责任人资格等方面的限制, 更有登记管理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实行的进一步的限制。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 我国民间组织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较为严厉的双重管理体制,不仅业务主管单位要对社团组织的成立和其它活动进行实质审查, 而且登记管理机关也要对社团组织进行实质性的审查。在其它政策方面, 一方面是采取了限制竞争的政策, 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 没有必要成立的, 登记管理机关不予批准筹备。这给民间组织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不能设立分支机构, 社会团体不能设立地域性分支机构。同时现行政策对民间组织是否 适应社会需要进行严格审。我国行政机构对非营利组织的严格限制, 是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自治能力薄弱的重要原因,许多组织在开展活动, 尤其是社会性、公益性的活动时, 往往脱不开政府的庇护, 其目标也会受到政府意图的左右而难以良好的实现自身目标, 从长远来看则会造成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畸形发展, 不利其成长。
另外非营利组织存在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是资金筹筹措不足的问题。从社会资源来源途径来看, 非营利组织必须向政府部门、企业和大众开展有效的劝募活动, 才能维持组织长期性的活动。现实中,一些非营利组织出现效率低下或者爆出腐败丑闻都与其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有关。而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将会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筹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在现实生活中,民办非营利组织和未登记的社会非营利组织更存在社会公信力不足,资金筹措点不足,资金审计和财务流向不明等严重的现象,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办非营利组织和未登记的社会非营利组织筹措资金的困难程度。
1.2.2民办非营利组织和未登记的社会非营利组织出路在哪里?
面对这些问题,民办非营利组织和未登记的社会非营利组织都在寻找着自身的出路。特别是面对着问题一时,很多的民办非营利组织和未登记的社会非营利组织都一筹莫展。相对与问题二而言,问题一的责任更多地在于政府,正如前面所言,政府要转变自身的角色,理顺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转变为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现在国外的非营利组织一般都采取以下策略:聘请捐赠者在非营利组织或其组织的活动中担任一些荣誉性职务, 如顾问、理事、监事、会长等。与此同时, 非营利组织利用媒体对捐赠者及其行为进行宣传、报导, 客观上也提高了捐赠者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对于那些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 非营利组织往往把捐赠表述成一种使命和责任, 使捐赠者对其所捐赠的事业锲而不舍。<4>以壹基金为例,在其理事会以监事会中,理事长为周其仁,副董事长为王石,而其理事分别为柳传志,马化腾,李连杰,马云,牛根生等等。依靠这些名人力量,扩大了组织的知名度。
同时,保持良好的财政审查制度和广告公关手段对民办非营利组织和未登 记的社会非营利的左右也是不可小觑的。在壹基金中,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德勒华永会计公司对其慈善的收支做审计,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贝恩为壹基金的长期战略发展提供指导。奥美等全球领先的公关公司亦为壹基金提供国际水准的传播规划战略。
但是目前, 我国大多数非营利组织规模偏小, 筹资能力偏弱, 很多无法做到像壹基金一样能够有如此强大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背景,经常造成无法筹集到所需的资源。从社会资本的角度, 非营利组织筹资能力应重在筹资网络建设上。民办非营利组织和未登记的社会非营利组织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特别是利用自媒体对自身的经营理念进行传播。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传播相互结合的手段,促进自身资金的筹措和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力斌《提高非盈利组织的生产力———非盈利组织能力建设探讨》 【中图分类号】F123.9【文章编号】1004-2768(2007)17-0048-04 <2>刘晓佳《中国非营利组织现状探析》[ 中图分类号] D035 [ 文章编号] 1008-9314(2003)05-0034-04 <3>郭军灵 盛亚《美日德非营利科研机构管理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科研管理》第25卷第5期2004年5月
<4>林闽钢《社会资本视野下的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中国行政管理》中图分类号] C9121 2, C936 [ 文章编号] 1006-0863(2007)01-0042-03
致 谢
第二篇:如何提高课堂组织能力
如何提高课堂组织能力
课堂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它事关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课堂教学的特殊时空里,不同个体的学生基于生命需要而产生的欲求也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情感欲,表现欲、求知欲、成就欲。这些植根于生命个体的各种需求,不是简单的量的叠加,而是在碰撞、会合、批判、认同、滋生、接受、提升、演化等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发生着质变,这些质变带来的最直接的效应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浓烈,课堂成为了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的重要场所。善于组织教学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作出合理安排,形成适宜的教学情景。相反,如果教师不善于组织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秩序混乱,注意力分散,兴趣不高,被动听课,这种状态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提高组织教学能力是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课堂组织能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管理课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课堂组织已超越了传统的课堂管理。因此,搞好课堂组织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课堂秩序,建立良好行为标准
在课堂教学中,秩序井然是有效教学的基础。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就非常强调课堂秩序的管理,他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因此,课堂组织能力首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管理课堂秩序。正常的课堂秩序,不仅可以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而且还可能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要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严格要求和体贴爱护相结合。
(二)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
(三)千方百计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四)适时使用教育机智。
二、集中学生注意力,保证学习精力的有效投入
集中学生注意力,就要防止和排除分散学生注意的不利因素,保证学习精力的有效投入,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根据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节奏。
(二)通过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控制教学节奏。
(三)可通过语言的变化来控制教学节奏。
(四)应对干扰,随机应变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那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都会变成泡影。”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和动力,是进行教育的有利因素,对鼓舞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能都是有用的。当一个人对某种学科发生疑问时,就会使各种器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之初,教师用贴切而精炼的语言,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追求真理的意向,产生学习自觉性,并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这种引导贵在因情,因性、因人而异,具很强的生成性、随机性的特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学中可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应尊
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由此可见,倡导个性化的教学是实施新课标理念的需要,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需要和体现教学艺术魅力的需要。
课堂氛围——少一些刻板,多一些自由。
营造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要做到一是还学生以自尊。二是还学生以自信。教师要把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作为财富,引导学生正视不足,把错误作为学习的一种途径。引导学生自己走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获得一份自信。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自信的时候,课堂对学生才有一种亲和力。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是冷眼视之,也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发现之后及时引导,引导他发现并及时纠正过来。这个过程看似很简单,但在学生的心里产生的却是无形的动力。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关注他,当他把错误改正过来后,意识到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
三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特的人。
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尊重了学生各自不同的理解,老师把学生看成了一个独特的人来对待,体现了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力。
总之,教师教学组织过程中,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极其灵活,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应重视课堂组织,但他不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组织上。
事实上,教师课堂组织的成败在课堂教学之前就注定了。而不仅仅靠课堂现场的操作,因为教师的备课与课堂组织密切相关。教师课前的策划,安排活动,已广泛存在于教师的课堂行为之中。
在课堂上,教师能否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教学内容关系为密切,所以教师应预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时,要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或交替的规律,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而且难点分散,重点突出,课堂节奏有张有弛,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所讲内容通俗易懂,使学生兴趣盎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就应预先组织好自己。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从强调指出:“一个教师在教室里要连接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他自己。”教师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可以确定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情感,衣着等一些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预先进行组织,促进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达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堂组织要贯穿于
课堂教学始终,同时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组织,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被吸引,在投入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回复:如何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
浅谈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
西平镇庄家湾小学 李乔花
摘要:课堂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它事关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善于组织教学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作出合理安排,并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或交替的规律,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而且难点分散,重点突出,课堂节奏有张有弛,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所讲内容通俗易懂,使学生兴趣盎然。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通过控制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来创造适宜的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率,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 课堂
教学
组织
能力
课堂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它事关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课堂教学的特殊时空里,不同个体的学生基于生命需要而产生的欲求也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情感欲,表现欲、求知欲、成就欲。这些植根于生命个体的各种需求,不是简单的量的叠加,而是在碰撞、会合、批判、认同、滋生、接受、提升、演化等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发生着质变,这些质变带来的最直接的效应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浓烈,语文课堂成为了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的重要场所。善于组织教学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作出合理安排,形成适宜的教学情景。相反,如果教师不善于组织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秩序混乱,注意力分散,兴趣不高,被动听课,这种状态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提高组织教学能力是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课堂组织能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管理课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课堂组织已超越了传统的课堂管理。因此,搞好课堂组织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课堂秩序,建立良好行为标准
在课堂教学中,秩序井然是有效教学的基础。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就非常强调课堂秩序的管理,他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因此,课堂组织能力首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管理课堂秩序。正常的课堂秩序,不仅可以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而且还可能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要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严格要求和体贴爱护相结合。体贴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就是要求教师把尊重学生和批评违反纪律的行为结合起来。即一方面真诚关怀学生,充分信任他们的努力,另一方面,当他们违反纪律的时候,给予他们严肃的批评。
(二)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首先,正确运用奖励是教师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的有效手段。奖励的运用首先要正确选择纪律行为,奖励的应该是具体的遵纪行为如上课认真记笔记,不左顾右盼等,而不是一般的概括行为;其次,要正确选择奖励,应以多次奖励而不是引起迅速的满足为原则,不必时时运用物质奖励,在不少场合,向学生微笑,表示亲昵的口头赞扬同样能产生良好的强化作用;再次,在教师期望的遵纪行为出现后,就要立即给予奖励,不要延搁太长的时间。
(三)千方百计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新异刺激的出现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而违反课堂纪律。维持课堂纪律首先就应当尽量排除无关新异刺激物的干扰。此外,通过掌握学生的情绪,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期待心理,也能够积极的运用无意注意资源辅助教学。如教学《小小的船》一文时,我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为他们的“倾吐”插上翅膀,直至让他们达到“不吐不快”的快乐无比的学习境界。在学习“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后,我引导学生:“现在,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假如你也到了弯弯的月儿上,你看见些什么?”经过片刻沉默后,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地举起了小手:“我看见了星星”。“我看见了长城”。“我看见了宇宙飞船„„”。精巧的引导,使孩子们思路大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联想中。
(四)适时使用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课堂里对学生做出随机应变的快速反应和灵活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它属于创造性的教育能力。使用教育机智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善于因势利导,不能消极地等违纪行为出现后再加以处理。如教师一时发现有的学生爱带小动物进教室,不是硬性下令禁止或简单没收了事,而是让他们参加写作兴趣小组,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这些小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倡导他们写出观察日记。这样因势利导,不仅避免了违纪行为的发生,还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动机。
二、集中学生注意力,保证学习精力的有效投入
集中学生注意力,就要防止和排除分散学生注意的不利因素,保证学习精力的有效投入,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根据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节奏。教师授课的大忌之一是面面俱到,40分钟一讲到底,像一首“催眠曲”,单调无味。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和重要程度来安排教学节奏。一般说来,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要“重锤敲打”,从细从慢,节奏宜缓,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材中的浅易内容,次要部分,则“轻轻叩击,”节奏宜快,甚至有的内容可跳不讲。
(二)通过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控制教学节奏。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可以控制课堂教学节奏,因为有的教学方法,可使教学节奏紧张快速一些。一堂课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读法、讲练法、讨论法、质疑法、悬念法、发现法等,使课堂形成新颖多变的教学节奏,吸引学生、增强效果。
(三)可通过语言的变化来控制教学节奏。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信息传输的主要渠道,教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如果教师的语言节奏平淡没有变化,课堂必将是一潭死水,缺少生气、没有活力。
(四)应对干扰,随机应变
在课堂上学生常会突然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教师灵活机智的回答;常常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原因引起混乱喧哗,需要教师快速而冷静地妥善处理;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于应付的干扰,需要教师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迅速摆脱。教师在课堂教学监控中经常会用到的应变艺术有:一是化被动为主动的应变艺术。一位教师对学生讲,要关爱他人时,不料,这时有一个顽皮学生站起来向她提出一个难堪的问题:“老师,你有爱人吗?”这位教师是大龄未婚女青年,还没有对象呢,这个问题无疑刺到了老师的痛处。但是,这位老师回答得很巧妙:“这位同学问我有爱人吗,谢谢你的关心。我首先有你们这些学生,你们就是我所爱的人。其次,我将来会有一位家庭爱人,他会成为你们所喜欢的好叔叔。不过,我今天说的‘要学会爱人’,是讲的这个意思吗?”二是顺水推舟式应变艺术。一次上课,老师走上讲台面带笑容地说:“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老舍的《小麻雀》。”边说边习惯性地打开粉笔盒,伸手拿粉笔板书。呀,毛茸茸地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教室里“咯咯咯”地笑开了。原来,粉笔盒里关着一只羽毛未丰的小麻雀。张老师沉静片刻后说:“好有心计的同学,找来了一只活标本,大家看看,小麻雀的眼睛是不是像老舍描写的那样,小黑豆似的。”于是,小麻雀在大家手中传开了。大家不住地赞叹老舍的观察仔细,比喻生动,也从内心佩服老师处理问题的艺术。课后,张老师对搞“恶作剧”的学生亲切地说:“你对教学很关心,很有心计。不过,要是事先跟我打个招呼,就更好了。”,几个同学听到很感动,惭愧地低下了头。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那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都会变成泡影。”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和动力,是进行教育的有利因素,对鼓舞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能都是有用的。当一个人对某种学科发生疑问时,就会使各种器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之初,教师用贴切而精炼的语言,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追求真理的意向,产生学习自觉性,并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月亮湾》一文时,教师先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去过农村吗?见过农村的美景吗?有个小朋友把自己美丽的家乡画了下来。想不想看一看呢?”继而出示课文插图,要求学生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揭题正音后,从而进行课堂质疑:“读了课题后,小朋友们想知道些什么?”(“月亮湾”在哪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叫它“月亮湾”?„„)“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文中看一看,你就明白了”。巧妙的导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又为学生走进文本架设了情感的桥梁。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这种引导贵在因情,因性、因人而异,具很强的生成性、随机性的特点。唯如此,语文课堂才能散出人性的光辉、奔腾着川流不息的生命洪流,学生也才能获得充分的心灵自由去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学中可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由此可见,倡导个性化的教学是实施新课标理念的需要,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需要和体现语文教学艺术魅力的需要。
课堂氛围——少一些刻板,多一些自由。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内在学习需求,而是更多地借助他人肯定自己,营造课堂氛围等外在因素。因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要让更多的学生有所选择,能够自我表现,让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在我们的阅读课堂教学中,逐步减少强制性和划一性,增强开放性和选择性,为学生思考、探究、发现、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教师不应规定学生用什么方法,而是要给学生学法选择的自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选择,鼓励他们运用自己觉得有效的方法学习,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例如,教学《四季》一文时,教师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分组学。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同学,可跟同伴说一说。爱朗读的同学,可朗读。喜欢查阅资料的同学可把课前收集的文字、图片资料拿出来交流。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诗中的景物。学生的心被点成一团火,小组合作,独立研究,跨组交流,十分投入。教师的教法别具一格,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教师扮演了多重角色,接纳、诱导、鼓励、旁衬; 学生通过朗读与体会、争鸣、画画展示,成了问题的探究者,他们的观察充满着个人情感和体验。这样既领悟,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又实现了主体的自主学习。
营造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要做到一是还学生以自尊。新课程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而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在课堂上,首先应该给学生以自尊,让学生在拥有尊严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在一次作文课中,当老师正准备让学生写“表扬信”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不是不想写,我觉得不需要写”,于老师没有勃然不怒地批评他,更没有讽刺挖苦。于老师没有按照他原来的思路继续往下上课,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把写临时改为了说,我们看到他们喜形于色。因为老师尊重了学生,把学生看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给了学生一份可贵的自尊。
二是还学生以自信。教师要把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作为财富,引导学生正视不足,把错误作为学习的一种途径。引导学生自己走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获得一份自信。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自信的时候,课堂对学生才有一种亲和力。一位教师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一名学生利用线段图来理解“陆续、连续、继续”三个词语的意思,但却把意思混淆了。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是冷眼视之,也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发现之后及时引导,引导他发现并及时纠正过来。这个过程看似很简单,但在学生的心里产生的却是无形的动力。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关注他,当他把错误改正过来后,意识到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
三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特的人。
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整齐划一,束缚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一教师在教学《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时,当学生们从寓言中获得了不同认识和感受(生1:乌龟怎么能跟白兔去赛跑,这样比赛是不公平的。生2:白兔怎么会睡得那么死,半路上怎么睡得着呢,等它醒来时乌龟已经爬到了,这不大可能。生3:我想乌龟准是事先已经知道白兔赛前已经很累在半路上要睡一觉的,要不,他再傻也不会去跟白兔比赛跑步呀!)这些认识和感受都不是我们惯常理解的:“骄傲要失败,能坚持到底就会胜利”的道理,老师并没有象以往那样把这个道理硬灌给学生,让大家抄下来,背下来,而是尊重了学生各自不同的理解,老师把学生看成了一个独特的人来对待,体现了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力。
总之,教师教学组织过程中,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极其灵活,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应重视课堂组织,但他不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组织上。
事实上,教师课堂组织的成败在课堂教学之前就注定了。而不仅仅靠课堂现场的操作,因为教师的备课与课堂组织密切相关。教师课前的策划,安排活动,已广泛存在于教师的课堂行为之中。
在课堂上,教师能否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教学内容关系为密切,所以教师应预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时,要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或交替的规律,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而且难点分散,重点突出,课堂节奏有张有弛,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所讲内容通俗易懂,使学生兴趣盎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就应预先组织好自己。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从强调指出:“一个教师在教室里要连接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他自己。”教师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可以确定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情感,衣着等一些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预先进行组织,促进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达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堂组织要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同时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组织,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被吸引,在投入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路径选择
编者按: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文明 发展 的现实要求,是文明观的升华。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理念,涉及 经济 社会 发展进程中的方方面面,需要从 理论、实践层面进行深入、广泛的 研究,用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此,本刊特开辟专栏,约请专家从不同层面对生态文明进行阐述,以期能为生态文明大厦的建构添砖加瓦。
生态文明建设是 现代 中国 人站在 时代 的高度,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根据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应对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一项战略举措。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生态建设所追求的目标。生态文明的生态,是经济、社会、自然 三者的统一体,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它体现着一个社会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的文明状态,内含着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在新世纪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形象概括,它的实质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转变经济方式,在快速发展 工业 化、城市化的过程中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中国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使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睡上安稳的觉,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为经济建设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生态文明建设在新世纪成为中国一项全民事业和重大决策,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也与中国发展的进程紧密相关。
从国际背景看,在20世纪后半叶,人类在享受自身智慧创造的前所未有的财富的同时,面临和经历着不可持续的发展 问题 和危及人类家园问题的双重挑战,不可持续的发展的问题尖锐地摆在国际社会和各国领导人面前,伴随发展而生的环境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接踵而至。
以工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为重要特征的第一代环境问题未得到有效治理,以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为特征的第二代环境问题又迫在眉睫,严重困扰着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在这样的形势下,全球绿色浪潮蓬勃兴起,以《人类环境会议》和《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为标志,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关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空前程度。国际社会重大活动几乎言必谈环境,各国政要和各界人士无不为环境奔走呼号,同期国际上制定的环境公约数量远远超出其他领域。
通过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和变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创造一个经济、社会、环境三赢,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求得发展的生态文明新社会,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遵循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自己的绿色计划。如新加坡1992年制订了本国的绿色计划,2002年又提出了到2012年的新绿色计划。1996年美国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美国计划,1998年欧盟确定了建立绿色欧洲的发展战略,1999年日本提出了“环境立国”的新国策。纵观世界发达国家,他们在经济领先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无一不呈现山川秀美的动人景象。世界上绝没有穷山恶水的现代化,以森林覆盖率为例,发达国家普遍在20%~60%之间,如日本为66.8%,美国为23%~29%,德国为30.7%,法国为27.3%,芬兰为65.8%,远远高于我国的水平。这些现代化国家都把走向生态文明看作是提高21世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从国内情况看,当代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们的经济发展既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成本和高昂的经济成本。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做过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 分析 结果是环境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而世界银行提出的比例是13%。我们在西部调查测算损失大约为11%左右。这几个数字强调的角度不同,差别比较大,总的来说,大概就是10%。由于过于关注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基本上是走的是一条靠高投入实现数量和规模扩张之路,造成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生产能力过剩,造成了稀缺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跨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重产值、轻发展、重速度、轻质量,以当代人生存和发展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老路,目前 已难以继,必须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已极度不平衡,就业压力日增,经济较快增长仍然是第一位的,没有经济快速增长为支持,经济发展也将是空心的,也不能实现充分就业,最终也不能带来社会福利的改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成为我国下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冲击和对环境保护的需求都是巨大的,可以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生态环境建设也作为硬道理的时机已基本成熟。1999年,海南省率先制订《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并得到国家正式批准,紧接着黑龙江也被国家环保局确定为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之后福建、山东、安徽、浙江、陕西、四川也都制订了本省的生态省建设计划。建设生态省呈方兴未艾之势,这标志着在省域范围内以建设生态省为抓手,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提出和实施的。
打造绿色中国,建设生态家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成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战略选择,是中国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战略地位,实现的认识和行动上的大飞跃。它表明资源环境保护的任务已内化为党的具体 政治 行动,对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认识已达到与社会问题结合的高度,资源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行动纲领。这是中国 历史 上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好机遇。
未来10年是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按照人类活动的环境 影响 方式,中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这是工业污染最为突出的时期。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污染面广量大。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也将遇到日益扩大的来自人口、经济、技术三个方面因子的压力。在人口方面,2007年中国总人口已达到13.2亿人,人口基数大,比上年约增加680万人口,对水、土壤、能源的需求增大。
在经济方面,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有可能达到3 500美元左右,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增长两者叠加,使中国面临的相应的环境压力可能达到现在的2~3倍。
在技术方面,当前我国的生产工业仍然具有明显的高消耗、高排放特征。技术的常规性、积累性改进无法适应人口和消费对资源和环境压力的大幅增长。如果生产技术不及时地向环境无害化的方向转化,那么高消耗的技术效率也将给环境带来叠加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对环境问题的改善要有更为积极的思路。
第一,建立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我国正逐步走向一个以民为本的“公民社会”,这必然将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动公众权利的普及和保障。在公民社会中,环境权益是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公众已经取得比较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后,对环境权益必然提出相应的要求。这些权益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实体性环境权益,包括环境清洁权、环境安静权等;二是参与性环境权益,包括环境监督权、环境索赔权等。我国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权益保障已经有所发展,但又很不充分,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权益保障而言,环境权益保障是较为滞后的,这正是我国环境保护立法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环境保护中,应该把扩展公众环境权益作为重要 内容。
在发展公众环境权益的过程中,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原则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扶持。在我国,一些地方的人们受到噪声、废气、污水等的干扰而难以正常生活,还有的人因为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失去生存基础,他们都陷入了特殊的“环境困境”之中,成为环境问题上的弱势群体。他们所期待的,不过是得到生存所需的最低的环境条件。如果没有社会最广大群众的环境生存条件的保障和改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政治上也不是合格的。从根本上说,环境保护首先应该是对弱者、弱势群体的保护,而弱者、弱势群体总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基层,所以说环境保护应该多从基层的、与人民群众关系比较密切的事情上采取行动。要注意克服 “面上宣传很多,访贫济困不足”的现象,不仅关心环境保护的根本模式、总体思路等“宏大叙事”,更要研究群众的现实疾苦。在这方面,往往是新闻媒介经常深入生活,揭示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真相。因此,把政府管理、政策研究和新闻报道的力量结合起来,切实解除社会公众直接受到的环境问题的困扰。
推动公众参与,关键是实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在这方面,可以有以下几点途径:一是由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组织公众与 企业 之间的直接对话和协商,使企业与公众之间达成环境保护协议。二是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直接向社会发布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帮助公众了解真实情况。三是有引导或有控制地建立地方环境保护社会组织。四是向社会公众扩大环境权益,特别是给予公民环境监督权和索赔权。浙江省富阳市等省市环保部门实行了对公众举报污染源的奖励制度,这是在环境保护领域实行民主管理的有益尝试。建议成立“江苏环境保护协会”。环境保护协会是一个兼具志愿行动和维护权益性质的综合性的环境保护社会组织,目的是联合和协调各种环保社团组织,疏通社会压力,化解利益冲突,维护政治稳定,协助和促进政府进行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协会是在政府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公民社团,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协会的特点是深入到社会边缘和基层,补充政府管理力量之有限。
第二,加速确立生态经济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主导地位。
发展生态经济既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带来了日本节能技术的革命,并提出建立循环型社会,形成“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可以预料,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能培育环境文化,而且将在资源环境极度紧张的时代,通过环保技术革命,占领新的经济制高点。
在短短几年时间,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生态经济在我国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一种虚的理念,迅速走向一个能实实在在地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
发展生态经济要求政府积极而 科学 地介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是资本高收益率,其主体是实实在在的企业股东。而生态经济追求的是自然资源高收益率,其主体是抽象的全社会公众。谁来代表全社会公众,当然是政府。政府必须具备“绿色控制能力,从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到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环境文化的理念从单纯的自然环境保护扩展到 教育、科技、企业经营及废物处理等诸多环节之中。通过环境教育、环境立法、环境税收、环境标志、环境审计、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特指对重大政府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等诸多手段,使绿色控制的链条从规划设计环节开始,到废物重复利用这个终端,实现完全的物质能量循环使用的目标。
发展生态经济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体,只有他们自觉地选择循环经济的产品,才能形成绿色消费市场,实现可持续消费。一些环保NGO是开拓绿色消费市场的先锋,它们通过劝导、宣传和示范等行为,深刻影响着消费者的绿色选择,影响着政府的绿色采购。据联合国统计署提供的调查资料,84%的荷兰人、89%的美国人、90%的德国人,在购物时会考虑消费品的环保标准。绿色消费市场能阻挡非环保产品,成为拉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可以说,环境文化是绿色消费的根源,而广大消费者又在绿色消费中发展了环境文化。
在环境成为稀缺资源的情况下,环境文化所倡导的生态经济,也应成为调整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人群差距等利益关系的内生变量。如通过建立区域环境补偿机制,让东部地区拿出更多的资金,支持西部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如通过建立城市对 农村 环境的补偿制度,加大对农业的绿色补贴;如通过引导富裕居民支付更多的环境成本改善环保公共设施,让遭受环境危害最大的弱势群体得到实惠;如通过建立自然资本的市场机制,使良好的自然环境转化为经济优势。总之,要使环保理念真正成为协调社会关系的新杠杆,成为我国生产力布局与资源配置的调节器,就必须大力弘扬环境文化。任何区域开发,都要考虑资源环境;任何经济建设,都要尊重自然法则;任何赶超战略,都要兼顾社会公平;任何市场行为,都要补偿生态环境。这才是环境文化极力营造的道德氛围与社会共识。
第三,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
环保投入是保证环境治理和保护项目顺利实施、改善环境质量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环保投入,任何一个好的环境规划都不能实现。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加强投资导向和进行规范管理是关系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性 问题。国际上通常将环保投入占GDP的百分比作为衡量环保力度的指标,并认为只有这个比例高于2.5%时,环境质量才有望得到改善。根据国外的一些经验和我们的一些实践体会,如果环保投入、污染治理投入占GDP的1.5%,大体上就能控制;如果超过1.5%,就能够改善;只有这个比例高于2.5%时,环境质量才有望得到明显改善。如果低于1.5%,说明这个地区的污染只能减少,再低,就说明只能污染了。生态文明建设涉及 发展 绿色 经济、培育绿色文化、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多方面的工程和项目,所有这些工程或项目都必须要有资金的投入作为保证,否则,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从国内的情况看,2007-2008年全国环保投入占GDP的1.24%。北京市环境投入持续增加,“八五”期间,环境保护投资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九五”期间提高到3.3%,而1998年至2003年6年间各项环境保护投资共计670亿元左右,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4%。2004年,上海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广东省2000年的环境保护投资总量为206.74亿元,环保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96%。2001年,广东省环保投资总额为242.27亿元,比上年增加了35.74亿元,环保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3%。我国的环保投资低于GDP的2%,与需求明显不成比例,投资严重不足,部分投资不能产生其相应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江苏省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发展。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地增加投资力度,扩大投融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建立环保投融资多元化体系,力争环保投资占江苏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5%。否则,建设“绿色江苏”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第四,建立起开放型的能源、资源供给与保障体系。
中国 人均 自然 资源很少,资源供需矛盾今后仍将十分突出。为此,应建立起开放型的能源、资源供给与保障体系,保护好自身的资源,加大加快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力度。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树立“大资源、大环境、大市场”观念,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制度创新、科技 创新为推动力,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建立矿物原料长期稳定供应的保障体系,壮大矿业经济,逐步建立与生态省建设相适应的生态矿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省际、国际合作,积极主动参与矿产品国际贸易,在矿业全球化进程中争得主动权。鼓励利用国内外资源,力争资源、产品两头在外。鼓励、支持并依法保护本国投资者到国外投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在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国际市场的同时,更加重视利用国际资源,积极鼓励和组织有实力的 企业 开展跨国经营,尤其是要合作开发利用资源,在海外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原材料供给基地。
第五,建立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安全整个国家安全中的地位缺乏认识。如果生态安全出了问题,就意味着大片国土失去对国民经济的承载能力,这与国土的割让一样会给国家造成无法换回的损失。生态环境的破坏,会造成工农业生产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这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是等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安全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同等重要,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国防安全、政治 安全和经济安全是致力于创造生态环境安全的基本条件的重要保障,而生态环境安全则是国防等等,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基础的载体。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在健康、安乐、生活基本权利、生态基础设施、必要的资源、社会 秩序、适应变化的能力等方面受威胁程度的大小。中国的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危机是短暂的,往往 影响 一时,而生态危机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破坏,国人的生存就会受到根本威胁。而生态环境不安全的根子,在于我们继续沿袭西方传统 工业 文明的价值取向、发展路径和生活方式。这不仅对资源和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加剧了社会失衡与国家稳定。解决以上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发展战略的调整,涉及到体制、机制、法制的一系列改革,涉及到决策者观念的改变,涉及到干部考核的综合指标(如增加资源生态与社会人文等绩效考核)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国家要加强生态安全 理论、生态预报 方法 和生态安全预警监控系统的 研究,鉴于生态安全突发性的隐蔽状态,要加强生态安全理论、生态预报方法和生态安全预警监控系统的研究。必须建立系统的监控机制,不仅能够定期查看,而且可以及时反馈,预知经济安全临界度,并迅速提出预案和自我调整,防患于未然。使 法律 监控与经济发展变化相结合,定性标识量化,增加可操作性。完善生态环境安全的预测预警系统。应用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建设包括生物资源、农业资源、环境质量、水土保持、河道水质、地质环境、海洋环境、气象、赤潮等 内容 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网络,建设环境资源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监测资料综合集成,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价水平。建设完善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主要包括台风、暴雨、暴潮、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以及赤潮、酸雨、地质灾害、环境污染事故和突发性动植物病虫害等的预报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系统,增加预警和防范准备时间,避免和减少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
第六,建立党政领导环保实绩考核机制。
官员的考核指标是各级政府管理者工作方向的“指挥棒”,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科学 发展观的提出,要求我们完善新的政绩观,把就业率、最低生活保障率、反映收入分配差别的基尼系数等指标,作为现时期政府官员“工作实绩”的主要考核标准。环境问题也是如此。资源问题也是如此。因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三个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新发展观所确立的新政绩观,要求我们对那些仅以单纯GDP增长为业绩而不惜破坏资源环境的政府官员,对那些只知道耗费财政和社会财富搞“形象政绩”、“窗口政绩”、“路边政绩”的政府官员,不得提拔重用。
从生态环境保护来看,环境权益是人民生存权的重要部分。国家已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保护环境已成为各级政府管理者的职责所在,破坏环境等同于违法。如今,“考核官员的环保责任”已形成国际趋势,2002年的南非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便强调建立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问责制”。以人为本的科学展观,已要求我们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作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基础,作为执政党与全社会关系和谐的基础。从长远看,要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得以统一,我们就要加大力量研究并采用绿色GDP的衡量指标,将环境成本从经济增长的数值中扣除,形成我们衡量选择政府官员更全面的标准;我们还要将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森林覆盖增长率、环保投资增减率、群众性环境诉求事件发生数量等指标纳入到政府官员考核标准;我们还要将各地政府对国家各项环保法规政策的落实情况也作为指标纳入政府官员考核标准。总之,环境政绩一定要与政府官员任免密切挂钩,尤其是各地各部门的主要管理者要成为环保考核的对象和环保责任的承担人。
考核标准的落实,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我们要抓紧时间设计一系列政策与制度去支撑科学发展观,例如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例如新的官员考核指标体系,例如公众参与的监督评价机制,例如循环经济与绿色控制的法律框架,例如生态补偿与社会公平的相关政策等等。否则,再好的理念与战略,也会沦为形式与口号。
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认真解决好“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执法刚性不足,处罚弹性有余,执法主体形象不佳,行政处罚、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在环保执法监督工作中,要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既要抓环境污染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又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者的行政责任;要加强同监察、纪检、法院和行政部门的联系,建立起依靠法律、行政和经济等部门的行之有效的执法和处罚运行机制。
第七,全民动员,建设节约型社会。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省,也是一个资源消耗大省,节约资源任务相当艰巨。江苏资源利用状况,有几个突出的矛盾:一是资源拥有量与需求量之间的矛盾。我省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全国的2/3,重要矿产资源主要从省外调入,资源紧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的依赖度不断增加;二是经济总量与结构之间的矛盾。2007年中国GDP达到30 100亿美元,这么大一个总量的背后,存在产业链不长,深度开发水平不高,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等结构性问题;三是经济发展阶段与资源利用水平之间的矛盾。从总体上看,我省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增加明显,出现了一批单位增加值能耗比较高的行业。而与此同时,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水平提高不快,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率不高;四是群众生活水平与消费方式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另一方面,公众的节约资源意识、忧患意识还不够强烈,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没有真正形成。这些信号向我们发出了强烈警示:发展节约型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国民经济体系,既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也是缓解资源危机的基本对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路径,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是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尖锐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读节约型社会:一是从生产的角度讲,要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单位产出对自然资源的耗费或浪费;二是从消费角度上讲,是指在满足一定消费需求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对资源的依赖,获得更多的收益;三是从供给和需求角度讲,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建立一个良性的循环,生产要以需求为导向,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机制。
我国是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的国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资源上必须有更加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紧迫感,构建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要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为核心,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保证资源永续利用。引导和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以集中布局实现集约发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防止和纠正盲目圈地现象,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要以发展的眼光,科学地制定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要科学地确定开发顺序,科学地预留开发空间。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自觉的行动,不仅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贯彻资源节约、环保的意识,而且要把这一意识融入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同时要大力转变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省情,增强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增强节约资源的自觉性、主动性,大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文明消费,鼓励节约使用、多次使用和反复使用,改变透支资源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打造绿色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积极寻求新的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对策,进而创造出一种后发展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参考 文献 :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尹继佐.努力实现环境可持续的 现代 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2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杨明.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国家环保总局.第二届全国环境保护优秀科研报告文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6]叶文虎.环境管 理学 [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0.
[7]严立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8]长三角报告编委会.长三角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艾瑞克•戴维森.生态经济大未来[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10]王国聘.生存的智慧[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11]叶文虎.可持续发展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2]马尔特比.生态系统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3]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14]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5]余谋昌.惩罚中的醒悟[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16]威廉•P•坎宁安.美国环境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7]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第五篇:落实“三项建设” 提高基层纪检组织能力
落实“三项建设” 提高基层纪检组织能力
中共新太乡纪律检查委员会
乡镇纪委是最基层一级的纪检机关,对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乡镇纪委对乡镇、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对农村的党风廉政环境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治本功能较为显著。当前,深入开展“能力素质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三项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一、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务繁重而艰巨,切实提高纪检监察组织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组织协调能力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一是要争取同级党委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视。基层纪委书记要积极争取同级党委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对反腐倡廉工作的理解、重视和支持,促进相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协作配合,提高纪检监察机关的组织协调能力,把相关任务和责任分解到职能部门,发挥各自优势,齐心协力完成反腐倡廉工作任务。二是要把好进人关。选拔纪检干部既要注重选拔对象的业务素质,更要注重选拔对象坚持原则和主持正义的思想政治素质,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机制,把优秀人才进入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纪检干部队伍,三是要加强素质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岗位练兵和实践锻炼等途径,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素质能力培训,以此优化纪检监察干部知识结构,提升业务水平,增强拒腐防变的实战技能。
二、深入群众,强化监督。深入开展“三项建设”,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反映了干群、党群之间的不和谐,是长期以来问题不断积聚的结果。乡镇纪委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机关干部和部门、站所工作作风建设,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一是加强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党性,改变观念,做好服务。二是规范机关干部的工作秩序,严格工作纪律。建立乡镇纪委书记负总责的“三项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与乡镇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在工作有创新,抽调精干力量专司其职,实现机关干部工作的规范化。三是抓部门纠风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机关纠风工作。四是规范村级管理制度,抓好村务公开,给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五是重点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顺藤摸瓜,提前介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三、组织协调,形成合力。“能力素质”、“思想作风”和“基层组织”相辅相成全力抓。一是加强干部思想和作风警示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加强和改进纪检巡视工作,通过分片巡察、暗访巡察、现场巡察、重点巡察、专项巡察等方式,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二是建立反腐倡廉工作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健全组织协调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议事规则、工作程序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反腐败工作情况通报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监察督办制度和奖惩制度,为基层纪委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提供制度保证。三要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围绕中央提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健全基层监督网络,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拓宽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纪检组织建设的受力面,形成基层组织的更大影响力。四是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用反腐倡廉工作的实绩和效果,提高基层纪委的权威性,真正做到有为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