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通事故引发的伤亡待遇问题探讨
交通事故引发的伤亡待遇问题探讨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交通事故的涵义和特征,接着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问题进行了界定,主要讲述了交通事故造成的工伤的认定及赔偿问题。并且提出了交通事故赔偿和工伤待遇之间的差别,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交通事故赔偿的建议。
关键词:交通事故,赔偿,工伤
一、绪论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机动车造成的人身伤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为及时有效地救济受害者,一些相应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应运而生。本文就处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的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原则等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做一些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完善我国交通事故的伤亡赔偿制度的建议,希望对明确和澄清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中的一些分歧和维漏能有所帮助。
二、交通事故的涵义和特征 2.1 交通事故的涵义 广义的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1]”。狭义的道路交通事故,是指与机动车有关的交通事故。本文所称道路交通事故是指狭义的道路交通事故,即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运行的过程中,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事故。2.2 交通事故的特征 根据交通事故的定义,交通事故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道路交通事故是机动车辆之间、机动车辆与机动车辆以外的其他道路使用人之间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二)道路交通事故是机动车辆在道路上发生的事故。机动车辆只有在道路上发生的事故,才能构成道路交通事故。这里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街道和胡同(里巷),以 1
及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等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公共道路和公共场所。(三)道路交通事故是机动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机动车辆只有在运行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故,才能构成道路交通事故。(四)道路交通事故是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事故。只有发生了损害后果,才能产生赔偿责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道路交通事故都能产生赔偿责任。只有在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了他人损害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赔偿责任。
三、交通事故造成的工伤的认定 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待遇进行探讨,首先要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进行明 确的定位,本文主要针对交通事故造成的工伤待遇进行探讨。关于交通事故中的工伤的认定问题,原劳动部《关于司机工伤认定问题的复 函》中规定,司机驾驶车辆执行本单位正常工作时发生的交通事故导致本人伤亡的,应当认为是工伤 如果属于犯罪行为、自杀、自伤行为、酗酒行为所造成的或蓄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不要能够认定为工伤。根据上述规定,要认定为工伤,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司机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着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 第二,必须存在身体受到伤害的事实,这种伤害仅限于负伤、致残或死亡等物质性的人身权力所遭受的伤害 第三,司机受到的伤害必须是在工作范围相关的工作过程中或者与工作关系有关的情形下发生的 第四,司机的交通肇事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也不构成其他犯罪,而且交通事故也不是司机因自杀、酗酒原因造成的。
四、交通事故中的工伤待遇的处理 4.1 交通事故中的工伤赔偿 交通事故中造成工伤,就存在着工伤的赔偿问题。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是肇事人因机动车发生事故而对他人造成损害时应承担补偿对方损失的民事责任,该责任的实质是一种债务关系。
4.1.1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的范围
1、人身损害赔偿 道路交通人身损害是对生命有机体的侵袭或者破坏,它直接引起肉体组织的破坏、生理机能的毁坏或者功能的紊乱,并可能同时造成被害人肉体痛苦或者心理痛苦。对此种损害的救济,首先是治疗和康复,因治疗、康复等支出费用的,则造成第二位的损害,即财产损失。因此,在道路交通事故赔偿中,人身损害赔偿实质上也是财产损失的赔偿。
2、财产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是指侵权行为侵害财产权,使财产的客体遭到破坏,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贬损、减少或者完全丧失,或者破坏了财产权人对财产权客体的支配关系,使财产权人的财产利益受到损失,从而,导致权利人拥有的财产价值的减少和可得财产利益的丧失。财产上损害,是指一切财产上不利之变动,包括财产的积极减少和消极的不增加。
3、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相对于财产损害而言,指没有直接财产内容或者不具有财产上价值的损害。对于交通事故的精神损害赔偿一般采定额化标准,一次性给付的赔偿方式。
4.1.2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的原则
1、全部赔偿原则 全部赔偿原则指的是侵权行为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大小,应当以行为所造成的实际损失的大小为依据,全部予以赔偿。就是赔偿以所造成的实际损害为限,损失多少,赔偿多少。
2、过失相抵原则 过失相抵,是在损害赔偿之债中,由于与有过失的成立,而减少加害人赔偿责任的规则。所谓“过失相抵”,并非指赔偿权利人之过失与赔偿义务人之过失相抵消,实质是就加害人与受害人的过失两相较量,以定责任之有无及其范围,而非两者互相抵消。
3、损益相抵原则 损益相抵,亦称损益同销,是指赔偿权利人基于发生损害的同一原因受有利益者,应由损害额内扣除利益,而由赔偿义务人就差额予以赔偿的确定赔偿责任范围的规则。
4.2 交通事故中的赔偿与用人单位工伤待遇的区别。
4.2.1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待遇区别 交通事故赔偿是指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而工伤待遇是指劳动者在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的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两者获得侵害赔偿和享受工伤待遇无论从法律关系、法律性质以及法律效益、立法趋势等都应归为两个独立的个体,不应混为一谈。因此,受侵害人应该获得工伤和交通事故的双重赔偿。
4.2.2交通事故和工伤双重赔偿的合理性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向造成损害的第三人主张损害赔偿请求权,赔偿责任人为第三人,承担的是民事侵权责任,是属于私法领域规定的赔偿。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的基础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劳动关系进而产生的工伤保险待遇请求权。也可以说,遭受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的职工或者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者向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和《条例》的规定,主张工伤保险待遇赔偿请求权,补偿责任人是劳动保险机构或用人单位,承担的是社会工伤保险责任,是属于公法领域规定的赔偿。一属公法领域,另一属私法领域,两者性质不同,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在因交通事故造成工伤后,《工伤条例》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并没有规定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救济方式。所以,工伤职工当然有权同时选择两种救济方式,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2.3工伤待遇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也是保险机构和用人单位法定的义务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 工商户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由此可见,获得工伤保险待遇,是国家法律强
制规定,是社会保障机构或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是受害人基于劳动者的身份,依法所应享受的权利。如果职工发生事故并依法认定为工伤的,作为给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就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支付保险待遇,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是不能减少法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的,否则就是不合法的。
五、完善我国交通事故的伤亡赔偿制度 消灭道路交通事故不能拿行人开刀,更不能让行人与机动车去“博弈”,而只能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完善道路交通状况,健全交通法规及其他相关规定,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强化机动车驾驶员的责任,提高行人自我保护意识,全社会共同营造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一)完善道路交通状况,提供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近年来,我国的道路交通设施及安全管理设施虽然有了相当大的改观,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漏洞,构成道路交通安全问题隐患,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一部分就是因为道路的原因导致了事故的发生。道路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路的设计不合理,路面状况差 二是安全标志设置不合理。如何改善交通路面状况,怎样消除汽车在运行中因道路问题而带来的危险,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需要社会许多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而在我们改进过程中不妨参照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技术。对于一些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应当上升到法律、法规的水平而加以规定。(二)完善法律、法规,消除立法冲突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结束了以前行政法规超越法律的不合理现象,对于受害人权益的保护更加合理。但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仍有很多地方规定不明确,需要完善。有关保险理赔的第三者责任保险责任限额未确定,所以在实际的诉讼中很多把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的诉讼都以失败告终。正因为如此,有的受害人在肇事者无力赔偿的情况下,一纸诉状将政府告上了法院。《道路交通安全法》与保险法的相关条款亦存在很多的矛盾和冲突,同时存在着不少法律适用上的“漏洞”。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于第三者责任保险,保险公司应当是赔偿在前,司法机关处理在后。而保
险公司通常是根据公安机关处理事故的责任认定书及调节协议或法院的调解、判决来确定理赔的金额,这样一来就成了司法机关处理在前,保险理赔在后,二者程序截然相反。再次,《保险法》第45条
第1款规定:“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但是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保险公司在承担第三者责任保险后,却无法向过错的第三者行使追偿权,这明显也是不合理的。法律在赔偿范围、标准上规定的不同,显然导致了对受害人保护程度的不同,从而反映了不同法律对受害人赔偿的不公。对于损害赔偿,我国合同法采取抽象概括的形式,仅仅提出了违约损害赔偿的原则和范围为直接财产损失和可预期利益的损失,且可预期利益损失尚受可预见规则的限制,没有具体规定赔偿范围项目,致使在违约人身损害赔偿方面,法院及仲裁机构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裁决,导致同样的情形常常出现不同的裁决结果,受害人的人身权益往往得不到最大限度的保障。消灭道路交通事只能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完善道路交通状况,健全交通法规及其他相关规定,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强化机动车驾驶员的责任,提高行人自我保护意识,全社会共同营造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
六、结论 综上所述,在交通事故中发生伤亡事件后,工伤职工在获得侵权责任人的赔偿后,仍有权依据《工伤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此也呼吁有关部门能尽快出台相关规定,明确交通事故的受害者在获得侵害人的赔偿后仍然有权享受全部的工伤保险待遇。
参考文献 [1] 宋友发.《中国侵权行为认定和赔偿》,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2] 曾世雄.《损害赔偿原理》,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119、124-125页。[3] 杨立新.《侵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661页。[4] 蒋利玮.《道路交通事故索赔指南》,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5] 梁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及归责原则》,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
第二篇:交通事故引发的感想
连续四起交通事故引发的感想
2014年5月12日至15日,平塘县者密镇四寨片区连续发生了四起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四起交通事故造成一死五伤,大的40多岁,小的仅17岁,更让人伤心的是那一死五伤中的一死,就是唯一的未成年人。并且引起这几起事故的主要原因都是车速过快,都是因那些没有交通意识的人无意疏忽引起的。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公民对交通安全防范意识的严重不足。事故的发生让人们心惊胆颤,大家都在议论纷纷,而我也在深思。为什么仅仅四天发生四起摩托车交通事故?为什么这四起事故都发生在前后不到1000米路段处?为什么人们安全意识那么淡薄?这一连串的疑问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我亲眼目睹了其中一起交通事故现场。那是5月13日晚上十二点钟左右,我从甜甜的睡梦中惊醒。原来,有人在我门前大声喊叫,“快起来,田如帅与张廷进骑摩托车摔死了。”我立马起床,穿好衣服,和他大伯赶往事发现场,当我们赶到事发现场时,张某和祖父等在哪里等候救护车了,而我堂弟静静躺在哪里,年仅17岁的他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我们。
经过公安人员仔细勘查事发现场,所有在场人都认为造成这起交通事故的原因有二:一是车速太快;二是车子撞上了公路中的一颗不到五千克重的石头。就是这颗石头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而这颗石头是白天修车人用来支撑后轮的,把车修好就走了。由于修车人的疏忽,导致这起交通事故。为什么不把修车现场清理干净呢?如果没有这颗石头,会造成这起一死一伤交通事故吗?我想,这可能与我们平时对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存在一定的关系。为此,我觉得加强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势在必行。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利用学校这个平台,从三年级起增加安全知识方面的教材,每周安排一节安全教育课,同时对学校教师的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进行专业培训。为中小学生打好安全“预防针”,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提醒学生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并把安全知识带回家与父母沟通,让安全意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第二、在公路沿线完善各类交通安全设施,给公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全的交通环境。
第三、要强化交通安全管理。由于人们长期遗留下来的陋习,尤其是少数人有法不遵、明知故犯的人,单靠教育很难转换他们的观念。对于这类人很有必要采取强制措施或严惩。通过这些手段来加强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比如对骑摩托车不带安全帽的要严加惩罚;对未成年人骑摩托车的要对其监护人进行惩罚等。同时把有摩托车的公民集中学习相关的交通安全知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大力研究和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事故预防机制。
朋友们,交通安全和我们息息相关,多少人,因为一时的粗心大意,疏忽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不但车毁人亡,也给别人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这些血淋淋、惨不忍睹的车祸,造成了多少家庭悲剧啊!我们一定要吸取血的教训,增强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时刻警惕‘黑色幽灵’的侵犯,处处注意交通安全,使我们的生活更快乐,更幸福!
平塘县四寨幸福小学教师:田如龙
联系电话号码:***
第三篇:关于我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伤亡保险待遇问题的通知(范文)
关于我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因公伤亡保险待遇问题的通知
广东省人事局
广东省财政厅
粤人薪〔1993〕10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伤残或死亡的待遇,一直是参照企业的有关政策办理,而企业的一些规定不尽切合机关事业单位的情况。现结合我省的实际,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伤亡有关待遇问题通知如下:
一、工作人员在下列情况下,非因本人责任造成伤残或死亡的,可作因公伤亡处理。
(一)在本单位工作岗位上,或从事单位领导临时指派的公务;
(二)在紧急情况下,未经单位领导指派而从事对国家或本单位有益的工作;
(三)在执行工作任务中,遭到非本人所能抗拒的意外事故;
(四)从事抢险救灾、维护社会和人民利益;
(五)因公务出差或工作调动途中发生非本人责任事故;
(六)上下班途中按正常所经路线行走遭受非本人责任的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事故;
(七)在本工作岗位上,从事某种专业性工作而引起职业疾病或伤害(按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职业病标准核定);
(八)在执行工作任务中暴病死亡的;
(九)经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证明为医疗事故;
(十)经县级以上医疗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为因公致残伤口复发或死亡;
(十一)经县以上人事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鉴定确认为因公的其他原因。
事故鉴定暂按企业事故鉴定的办法办理。
二、工作人员因公伤残待遇:
(一)工作人员因公负伤应到指定的医院或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治疗期间的费用(挂号费、医疗费、药费、检验费、手术费、住院费等)由工作人员所在单位负担。需住院治疗的,其住院期间的伙食费,由单位负担三分之二,本人负担三分之一。补助标准参照本地区出差伙食补助标准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二)工作人员因公负伤医疗未终结和未作出劳动能力鉴定前,单位照发工资和津贴、补贴、奖金等。
(三)工作人员公伤治疗终结后,根据指定医院出具的证明,参照《广东省职工因工残废评定标准》,由医疗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评残鉴定,并鉴发《因公伤残鉴定证明书》。
(四)参照评残标准鉴定为因公致残的工作人员,按残废程度发给一次性的残废补偿金:
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发给15个月的本人基本工资。
2.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发给10个月的本人基本工资。
3.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发给8个月的本人基本工资。
4.留有痕迹的,发给6个月的本人基本工资。
(五)工作人员因公致残,须安装假肢、镶牙、补眼和配置轮椅、拐杖等康复器具的,费用由工作人员所在单位负担。
(六)因公残废后,生活不能自理,起居饮食需人扶助的,由单位根据省人事局、省财政厅转发人事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因公致残人员护理标准的通知》(粤人薪〔1993〕3号)规定,按月发给护理费。
(七)因公致残鉴定为大部分或部分丧失劳动力,尚能工作的,由所在单位根据其康复的情况,安排适当的工作。
(八)因公致残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由所在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办理离休、退休,并享受相应的待遇。不符合退休条件的,可实行离岗退养,由单位按月发给本人基本工资90%的生活费,至符合退休条件时,办理退休手续。
(九)工作人员因公负伤医疗终结后,旧病复发治疗期间,可继续享受因公负伤医疗待遇。
三、工作人员因公死亡后的待遇:
(一)由工作人员生前所在单位按省规定的标准发给丧葬费。
(二)由工作人员生前所在单位发给其家属一次性因公死亡抚恤金,标准为死者生前20个月的基本工资。
(三)根据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规定,核定发给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并在规定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发20元。生活困难补助费超过死者生前月基本工资标准的,可酌情予以照顾。
四、已参加社会工伤保险的工作人员,其评定因公伤亡的条件和享受待遇均按当地工伤保险业务机构规定的办法执行,不再执行本规定。
五、办理工作人员因公伤亡待遇,须填写《工作人员因公伤亡待遇审批表》,连同《因公伤残鉴定证明书》报县以上政府人事部门审批。
六、工作人员因公伤亡待遇所需经费,由所在单位按现行经费供给渠道解决。
七、本规定从1993年8月起执行。过去按有关规定办理的,改按本规定执行。各市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并分别报省人事局、省财政厅备案。
第四篇:浅析中小学生骑车引发道路交通事故情况
浅析中小学生骑车引发道路交通事故情况
广大中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其心智还不成熟,在自行骑车的过程中,遇有紧急情况时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判断,而家长也因自行为经济方便,是短途代步的最佳交通工具,其速度不是很快,比较适合学生骑行,而为自己的孩子配备了自行车,假如在学生上放学时在学校附近观察可以发现,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辆自行车,甚至一些未满12周岁的学生,只要认为自己学生了骑自行车也敢骑车上路。然而自行车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重心高、稳定性差、无防护设备、安全性差等缺点,因此在道路通行中,一直处于交通弱者地位,由学生骑行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所占比例也不少。如何预防及降低学生骑自行车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如何才能使得学生能够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提高其自身的防护能力,保障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避免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切实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既是学校、教师、家庭、家长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一、当今学生骑车上路现状
1、学生本身法律意识淡薄。自行车驾驶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不需任何机关考核发证,所以人们对关于自行车上路行驶的交通法规知之甚少,学生就更是如此,城里的学生耳濡目染,对城市道路交通法规略知一二还经常会违反,农村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只知道自己骑车的方向就是目的地,他们在骑车时是凭感觉,凭兴趣,凭自己
那一点不成熟的经验在骑车的,而他们的许多参与交通行为都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
2、学生骑车行为因人而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学生骑行自行车的行为也不同。男同学胆大喜欢骑飞车,见空就抢道;女同学胆小怕摔,遇到情况骑车不稳;而刚刚拥有自行车,年龄尚小的学生们,其好奇心、好胜心都强,在骑行自行车时敢飞车、敢抢道、敢路上追逐打闹,什么都敢,完全不考虑其危险行为带来的危险后果。
3、上学一窝蜂,放学一锅粥。学生们在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骑车方式,上学时生怕迟到而骑的飞快;下午放学时,学生们结束了紧张学习,心情放松,就会成群结队打打闹闹;而晚上,上完自习后大街小巷车辆稀少,他们就会几人有说有笑地并行骑车。
4、气候与道路条件有不同时的骑车状况。在道路宽阔、车辆较少时,学生骑车易产生麻痹大意,思想不集中的状况;而道路狭窄、车辆拥挤时,学生骑车又难免会紧张不安,车车就会摇摇晃晃产生不安全因素;在城镇集市等地方人车秩序较乱,学生在骑自行车时就会胡乱穿插,毫无秩序可言;冬天遇到冰雪路面,学生掌握平衡能力不够容易摔倒;遇到道路不平、或有泥沙时,哪里平整就走哪里;遇到雨天,学生骑车会因披着雨披、撑着伞而视线不清等等状况层出不穷。
二、引起学生骑自行车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1、学生交通行为盲目导致不安全因素的存在。虽然中小学生大部— 2 —
分都会在学校接受交通安全教育,但放学、放假后他们也会贪图方便,再加上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冒险心理驱使着他们,他们就会将道路交通安全抛之脑后,明知违规也偏要穿越隔离护栏、与车辆赛跑、追车扒车,骑车追逐、嬉戏、并行;明知危险,却硬是见缝就钻,在不能拐弯的路口突然调头,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马路,骑车撒把等等,这些学生的盲目交通参与行为极易诱发道路交通事故。
2、学生对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不清楚、不明白,侥幸心理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学生在骑行自行车过程中往往会对机动车抱有一种“反正你不敢碰我”的侥幸心理,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却不会主动注意交通安全,嬉笑打闹,互相追逐,勾肩搭臂,不给机动车让行,甚至故意与机动车争道抢行,此时若机动车贸然超车,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3、学生违法驾乘电动车、摩托车,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家家户户都有摩托或电动车,未成年的学生偷骑摩托车、电动车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未成年的学生骑上摩托车或电动车后,往往是不戴安全头盔就搭载朋友、同学,甚至超速超员,开到最快速度,风驰电掣,觉得这样才“威风”。殊不知他们的冒险行为会导致严重后果,对无证驾驶、不遵守交通法规,等违法行为带来的危险认识不足,缺乏对交通安全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了解,对机动车的行驶特点似懂非懂,骑行时横穿乱窜,导致其他司机猝不及防,安全隐患层出不穷,极易为自身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4、学生家长忙于工作或过于宠溺,疏于对孩子的管理。近年来,— 3 —
学生们节假日结伴骑车外出旅游的情况也有所增多,从繁重学习生活中轻松一下,本无可非议,但在路上嬉笑打闹等造成交通事故却是个血淋淋的教训。但不少学生家长认识不到这一点,都认为放学、放假后就该让孩子放松一下。因而在孩子的假期里,家长们只要求他们按时完成作业,而对他们外出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忘记叮嘱或不够强调。而在节假日期间,大多数学生都会结伴骑车外出,在路上不是快速骑行就是相互追逐。甚至有些家在公路附近居住的中小学生,还在公路上学骑自行车甚至偷骑家中的摩托车、电动车。由于孩子们思维方式简单,辨别能力、平衡能力差,看到来来往往的车辆,容易紧张把不准方向,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而家长往往等事故发生才来后悔当初没有叮嘱孩子注意安全。
5、对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存在死角。当前学校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准来评定教师是否合格,因而在许多学校不重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不够深入,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只有在教学任务不重,学生放假前的一点时间来进行片断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学校放假后就成了学生自己的时间,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就变成了空白和死角,放松了放假期间对学生的管理。加之大多数执勤民警存在这样一个认识,成年人对自己的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常对他们的查纠力度较大,处罚较严,而学生在有交通违法行为时则采取批评教育的宽容态度,很少受到实质性的处罚,导致一些学生对道路交通安全不重视,继续着他们的不良交通— 4 —
行为,稍有不慎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预防学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对策
在骑行自行车时通常体重大于自行车本身的重量,在骑行过程中存在着重心高、稳定性差等问题;车轮与地面是两点支撑并且接触面较小,之所以称之为自行车,是因为它要靠骑车人自身的体力与平衡能力来向前行驶;在骑行过程中对骑车人没有任何防护设备,与机动车相遇发生事故时处于弱势状态。因此,人们在骑自行车上路时,尤其是学生在上路时,一定要做到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及时检查自行车车况,随时注意观察机动车的往来动态,切实作到谨慎骑行。预防学生骑行自行车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最根本的是要从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身防护能力入手采取应对措施。
1、从源头抓起,提高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交警部门要主动联系教育部门促使其牵头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范畴,学校要使交通安全教育做到常态化和程序化,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机制和制度,不搞一阵风活动,使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能真正落到实处。每到学生暑假、寒假前,交警部门要督促、协助学校抓节假期间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放假前要给学生上好假前安全课,教育学生们在节假期间一定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放假期间,要联合学校在街头、集镇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做一个遵守交通法规的文明市民是光荣的,违反交通法规、错误的交通行为是可耻的,切实增强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2、建立学生放假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档案。由交警部门牵头,协助配合学校建立学生放假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档案,其中包括每个学生在放假期间每天的交通参与情况、家长监督意见、学生间互相监督意见等表格,放假前将表格发放到每名学生的手中,假期结束后,表格收回根据各自的表现汇总存档,从中树立优秀典型,并由交警部门和学校共同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学生,也根据其心理特点,各个向其说明其错误的交通参与行为的危害性,并写出保证书,真正认识到错误交通违法行为的为自身和他人带来的危险,保证在以后的交通参与中不再做出类似上的行为。
3、制作一份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要求家长要当好孩子的楷模。交警部门与学校联手制作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确保每位学生把信带回家,让家长以身作则,教育引导孩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节假期结束后,由学生家长在公开信上签上该学生在节假期间表现情况,而后交到学校存档。学生的寒暑假,因为假期长,家长对孩子的管束有可能放松,但对于学生假期的交通安全问题一定不能放松,人身安全无小事,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不能绝对不能迁就孩子,在这方面要对孩子严格管理、多加教育。然而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面也存在着城市和农村两个极端,在城市里,大多数家长由于过分溺爱孩子,造成孩子们大小事情都要靠家长的局面,如果家长没有告诉他们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他们就不知道在面临危险时,这些孩子显得非常脆弱,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在农村,学生的家长因生计问题对孩子的安全很少去关— 6 —
注,孩子放假了,离开学校后就几乎没有了约束,对交通安全知识严重缺乏的孩子安全问题非常令人担心。孩子能够平安快乐的成长是作家长的最大心愿,所以在交通安全这方面,家长一定要摆正自己的观点,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只要发现孩子有忽视交通安全的苗头就一定要杜绝,时刻对孩子加强管理和教育提高他们在骑车时的安全意识,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关心和爱护。
4、利用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指引学生进行正确的交通参与行为。通过地方电台、电视台,在每天黄金时段向广大中小学生宣传如何参与交通才能更好的保证自身的人身安全。倡导全体学生提高道德、文明素质,坚决抛弃交通陋习,争做文明市民;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我做起,为文明交通建设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教育广大中、小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克服乱穿红灯、乱穿马路等不良文明行为,养成文明行走、文明行车、文明乘车的良好习惯,从而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有针对性地宣传与中小学生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播出一些涉及学生的、有一定影响力的交通事故事例,由交警部门协助媒体对构成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刻提醒广大中、小学生注意道路交通安全。
5、加大学生违法查纠力度,规范学生日常交通违法行为。基层交警部门要改变民警对学生骑车交通违法行为所采取的宽容态度,在民警的日常执法行为中,对存在交通违法行为的学生,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不能只对当事人当面进行教育,还要与其所在的学
校老师和家长取得联系,从家庭、学校、警方三方面入手,一起努力,扭转一些学生长期养成的不良交通习惯;在日常交通管理工作中,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不论是家长违法还是学生,都要坚持“公正、文明、规范”执法,坚持从严查纠态势,该罚款的罚款,该曝光的一定曝光,当然在处理涉及学生的交通违法行为时也要讲究策略,说清道理,依法办事。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广大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是一个涉及千家万户的问题,涉及学生的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刻不容缓。作为基层交警部门,一定要积极联系辖区内的各学校,构建学校、家庭、交警相互关联的交通安全教育平台,积极探索预防涉及学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新思路,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第五篇:交通事故车险伤亡保险理赔手册2013
广东衡韵律师事务所
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人员伤亡保险赔偿项目和标准
目录
一商业保险赔偿项目 二强制保险赔偿项目 三强制保险赔偿顺序 四赔偿项目单证与计算
(一)医疗费
(二)续疗费
(三)护理费
(四)住院伙食补助费
(五)误工费
(六)残疾赔偿金
(七)残疾用具
(八)丧葬费
(九)死亡赔偿金
(十)被抚养人生活费
(十一)交通费
(十二)住宿费
(十三)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费用 五特别提示
六常用基本概念
一商业保险赔偿项目
(一)受伤未致残赔偿项目:
(1)医疗费(2)续疗费(3)住院伙食补助费(4)误工费(5)护理费(6)交通费(7)住宿费
(二)因伤致残赔偿项目:
注:除
(一)项的项目外还包括:
(1)残疾赔偿金(2)残疾辅助器具费(3)被抚养人生活费
(三)死亡赔偿项目:
(1)丧葬费(2)死亡赔偿金(3)被抚养人生活费(4)亲属办理丧葬事宜发生的交通、住宿、误工费用。
注:死前有发生抢救费用除上述项目外还包括
(一)项内容。
二强制保险赔偿项目
(一)医疗费用赔偿项目:
(1)诊疗费(2)医药费(3)住院费(4)住院伙食补助费(5)必要的、合理的后续治疗费、整容费、营养费
(二)死亡伤残赔偿项目:
(1)丧葬费(2)死亡赔偿金(3)被扶养人生活费
(4)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必要的交通、住宿、误工费用(5)残疾赔偿金(6)残疾辅助器具费(7)护理费(8)康复费(9)交通费(10)住宿费(11)误工费(12)精神损害抚慰金
四强制保险赔偿顺序
(一)医疗费用赔偿顺序
采用先发生先赔付的原则计算,顺序是 有责5万元;无责人1万元。
(2)出险时间在2008年2月1日后的死亡伤残赔偿最高限额为: 有责11万元,无责1.1万元。
五赔偿项目单证与计算
(一)医疗费
医疗费是指供交通事故的伤、残者治疗所需的费用,包括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等必须的费用。
1、提供单证
(1)医疗费发票原件
(2)医疗费的电脑汇总清单(3)病历(4)诊断证明(5)出院小结 [适用提示](1)负全部责任的一方应提供医疗费发票的原件。
(2)负主要、同等、次要责任的一方可提供医疗费发票复印件但必须加盖终结处理机关的公章(才可视为真实有效的票据)。
(3)受害人转院的应提供转院证明。
2、赔偿计算
医疗费是根据冶疗医院出具的有效收款发票,结合病历、诊断证明和医疗费汇总清单等相关证据资料进行审核计算。
[适用提示] 不属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费将在保险赔偿中扣除。与本次事故无关的疾病医疗费用不予计算。擅自自购药品不予计算。
住院期间到门诊开药的费用不予计算。
对原有疾病难予区别的,医疗费在90%内核算。出具续疗证明后,发生的医疗费用不再计算。
(二)续疗费
续疗费是指受害人对事故损伤经治疗后体征固定而遗留功能障碍确需再次治疗的或伤情尚未恢复需二次治疗所需要的费用。
1、提供单证
(1)医院续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原件(2)病历(3)诊断证明(4)出院小结 [适用提示](1)提供的续疗证明必须加盖治疗医院或鉴定机构的公章。(2)必要时须提供CT或X片
(3)以上(2)、(3)、(4)项与医疗费单证相同,不用重复提供。
2、赔偿计算
续疗费是根据医疗单位或鉴定结论进行审核计算 [适用提示](1)续疗费须经保险人医疗审核后确定。
(2)续疗费在医疗费的10—30%内(含二次手术费)给予计算。
(3)评残疾后不再支付后续治疗费,但取钢夹板、取髓内钉、颅骨修补手术等,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后续治疗费用,参考以往医院类似治疗的费用。
(三)护理费
护理费是指伤者、残者,或死者生前在医院抢救治疗期间因伤势严重,生活无法自理,所需专门护理人员的人工费。
1、提供单证
住院治疗医院出具的证明或司法鉴定书 [适用提示] 特殊情况需要一人以上的护理人员应由治疗医院出具证明。
2、赔偿计算
护理费按照当地医院雇佣护工的劳务报酬的标准计算。[适用提示](1)原则上只有住院期间才给护理费。(2)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
(四)住院伙食补助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是指受害人住院治疗期间,对其伙食费支出给予补助的费用。
1、提供单证
不用再单独提供单证。
2、赔偿计算
住院伙食补助费按住院天数计算,每日标准按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的标准。
[适用提示](1)住院伙食补助费,补助的是“住院”的“受害人”如果受害人没有住院,就没有这项赔偿费用。
(2)只能在住院期间给予补助,未住院者不给予补助此项费用。
(五)误工费
误工费是指交通事故受害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或因伤或致残不能参 加劳动,而导致实际收入减少的损失。
1、提供单证
(1)受害人受害前最近连续三个月以上工资表的复印件(应加盖公章来证实误工损失)。(2)受害人停发工资证明(证实实际收入减少)。[适用提示](1)出院后有误工的必须提供医院出具的休息证明且加盖医院章。(2)工资收入超过国家征税标准的还应提供税务部门的缴税证明。
2、赔偿计算
误工费是根据受害人误工期间的实际减少的收入来计算,无收入减少的不予计算。(1)误工费的计算公式=误工天数×日误工费(2)误工时间的计算:
(A)受害人住院天数再加上医院出具的有效休息证明天数。
(B)受害人因伤致残的持续误工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有意拖延时间评残的除外)。
(3)受伤的相关误工天数依据公安部公布的《人身损害受伤人员误工损失日评定准则》标准计算。
[适用提示](1)工资表或缴税证明中的总收入应扣除个人所得税等应扣除的部份,剩余的才能算是实际减少收入的部分即误工费。
(2)赔偿误工费应当以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和相关法律为依据,属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5周岁)及以上的人员和不到18岁的末成年人的不计算误工费。
(3)受害人无法提供收入证明的,按出险地城镇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依照当地政府部门公布的当年标准)计算。无法提供收入证明,按其户口性质和户籍所在地标准计算,即农村户籍按其所在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城市户籍按农林牧渔业标准计算,在城市务工满一年,能提供暂住证、劳动合同或社保缴交证明,可按城市户籍农林牧渔业标准计算。
(4)住院前在观察室观察的治疗时间可以计算误工费。
(六)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是指交通事故受害人因伤致残,影响劳动收入,而给残疾者的一种补偿性的费用。
1、提供单证
(1)司法伤残鉴定书
(2)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及残疾者的有效户口复印件 [适用提示](1)在城镇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农村外来人员应提供暂住证或工作单位工资证明及缴纳社保的相关证明,可按城镇居民给予计算残疾赔偿金。
(2)在城镇没有固定工作但居住在城镇连续满一年的农村外来人员,提供暂住证或居住地居委会及派出所出具居住满一年以上的证明,可按城镇居民给予计算残疾赔偿金。
(3)在城镇连续就读的满一年的农村外来人员的子女,提供就读学校就读满一年以上的证明,可按城镇居民给予计算残疾赔偿金。
(4)如不能提供上述证明的,按照残者的户籍性质(即农村居民)计算死亡赔偿金。
2、赔偿计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3]20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B.60岁周以上,每增加1岁减少1年; D.75周岁以上的一律按5年。
(2)残疾等级赔偿比例的计算(残疾等级分十级): 残疾等级赔偿比例附加级数比例 1级(Ⅰ)100%4% 2级(Ⅱ)90%4% 3级(Ⅲ)80%4% 4级(Ⅳ)70%4% 5级(Ⅴ)60%4% 6级(Ⅵ)50%2% 7级(Ⅶ)40%2% 8级(Ⅷ)30%2% 9级(Ⅸ)20%2% 10级(Ⅹ)10%1%(3)赔偿计算公式= 残疾赔偿金/年×年限×残疾等级比例×责任比例(%)×免赔率(%)[适用提示](1)无残疾证明或残疾证明无效的不予计算。
(2)残疾证明必须是国家认可有质资的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3)残疾等级附加级数累加最高不超过上一级。
(七)残疾用具费
残疾辅助器具费是指残者购置生活所需生活自助器具如假肢、轮椅等费用。
1、提供单证 治疗医院证明
死亡赔偿金是对死者未来收入损失的赔偿,赔偿方式采用定型化一次性给付的方式。
1、提供单证
(1)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或死亡证明书。
(2)死者的户口薄复印件和身份证正反两面的复印件(须加盖处理机关的公章方为有效)。[适用提示](1)在城镇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农村外来人员,提供暂住证或工作单位工资证明及缴纳社保的相关证明,可按城镇居民给予计算死亡赔偿金。
(2)在城镇没有固定工作但居住在城镇连续满一年的农村外来人员提供暂住证或居住地居委会及派出所出具居住满一年以上的证明,可按城镇居民给予计算死亡赔偿金。
(3)如不能提供上述证明的,按照死者的户籍性质(即农村居民)计算死亡赔偿金。
中山市农村地区人员,户籍所在地注明为农村的,如要求按城市标准赔偿,要求提供县区级以上政府部门下发的“村改居”文件,能证明其土地已被国家征用、所在村委会已改建为居委会的可以按城市标准计算。(适用于残疾赔偿金计算)
2、赔偿计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3]20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往病历和治疗医院的证明以及有资质的部门出具的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书,②与抚养人关系的户口证明,②相关人员户口薄的有效复印件,③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出具的无生活来源的证明。
[适用提示](1)被抚养人不只一人的应提供派出所出具的与抚养人关系的户籍证明(如父子、母子兄等关系证明)。
(2)抚养人为多人的应提供派出所出具的与抚养人关系的户籍证明(如兄弟姐妹,夫妻等关系证明)。
(3)“近亲属”根据婚姻法
1、提供单证 交通费票据。
[适用提示](1)有关票据应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2)交通费票据可事先归类粘贴在A4纸上,以便提交索赔时减少交接时间。
2、赔偿计算
交通费的赔偿标准是按事故发生地国家一般工作人员出差的标准计算。[适用提示] 异地交通费以硬卧标准为限,超部分自负。
(十二)住宿费
住宿费是指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而必须发生的住缩费用。
1、提供单证 住宿票据。
2、赔偿计算
住宿费赔偿标准按事故发生地国家一般工作人员出差的标准计算。[适用提示] 住宿费超出事故发生地国家一般工作人员出差标准的部分自负。
(十三)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费用
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费用,指的是参与处理死者丧葬事宜人员实际发生的交通、住宿和误工费用的总和。
1、提供单证(1)住宿发票(2)交通费票据 [适用提示] 交通费票据可事先归类粘贴在A4纸上,以便提交索赔时让您减少交接时间。
2、赔偿计算
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费用,包括实际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费三项。
(1)交通费的计赔标准按事故发生地国家一般工作人员出差的交通费标准计算,异地交通费以硬卧标准为限,超标的部分自负。
(2)住宿费的计赔标准按事故发生地国家一般工作人员出差的住宿费标准计算,超标的部分自负。
(3)误工费的计算标准按出险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标准计算。[适用提示] 亲属办理丧葬事宜的人数以三人为限,每人不超过七天。五重点提示
(一)五份基本单证资料一定要备齐(每个案子都必须要的)
1、《事故认定书》原件。
2、《经济赔偿调解书》或《判决书》原件。
3、《经济赔偿凭证》(非正规的是收条中加盖公章)原件。
(此凭证是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和避免赔偿后再次发生纠纷的重要依据)。
4、行驶证正、副本的有效复印件。
5、驾驶证正、副本的有效复印件(B证及以上的需提供身体条件证明回执,营运客车还要有资格证)。
(二)索赔单证资料一定要真实有效
为了保证单证资料的真实、合法、有效性,避免当事人再次发生纠纷,要求保险索赔时所提供的复印件资料都必须加盖处理机关的公章,请被保险人在处理侵权赔偿的过程中应重点注意,避免在合同赔偿时由于单证无效而得不到赔偿。
(三)注意事故责任和责任比例
交通事故根据当事人在事故中过错的大小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道交法的有关规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五个级别。
事故终结处理机关对主、次责任按规定给予明确比例的,保险人按明确的责任比例给予计算赔付,没有明确责任比例的保险人按7:3比例给予计算赔付。
(四)注意交强险与商业险的赔偿关系
凡涉及到 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其他亲友的支出
(三)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是指城镇居民人均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的全部支出,包括食品,衣服,家庭设备和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开支,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开支八大类支出之和。
(四)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
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是指农村居民用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支出。包括食品,衣服,家庭设备和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开支,居住,杂
项商品和服务开支等支出。
(五)受诉法院所在地,受诉法院所在地是指受诉法院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