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引发的心理问题

时间:2019-05-15 13:2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引发的心理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引发的心理问题》。

第一篇:论文引发的心理问题

文引发的心理问题

------------------

作为一名大学生,将来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遇见论文问题。很多人对此表示压力很大。有压力是不错的,但不要让压力造成自身的困扰就可以了。最近有一则新闻:2011年6月22日凌晨4时30分许,中山大学某在读博士生从宿舍楼跳下,结束了年仅28岁的生命。

究其原因,原来是由一篇论文引发的。此人因博士论文没写好,压力过大,做了这样不理智的选择。论文确实很重要,但是人的生命又怎能草率?笔者搜集了相关的一些新闻,其中有不少专家对此的解析。学生是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群体,现在部分学生身上存在着一些心理困惑。有些学生因为高考失利,有的学生因为情感问题,各式各样的问题在不同学生的身上有不同的表现。

相关专家解释,学生群体中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承受能力不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落差感。如:高考失利、现实与理想的落差等。想要改善这样的情况,除了教育方式的一些问题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身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处身于社会中,每个人都会面临来自各方各面的压力,千万不要为一时的挫折灰心丧气,而应该积极地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如果发现自己有难以处理的问题,可以积极地寻求父母、师友的帮助。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变得更为复杂。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对社会心理也十分敏感.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需要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状况 教育对策 大学生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水平心理疾病 针对性

引言

大学生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一方面由于文化程度较高,自我期望值和社会期望值高;另一方面大学生尚处于成长阶段,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有可能偏离正常发展的轨道,造成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障碍。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他们不停地在思考、选择和探索,在这同时也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二、人际问题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以及主观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误区,以至出现像自卑、孤独、嫉妒、报复和异性交往等交际障碍。

1、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自卑的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敢与人交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

2、孤独心理 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

3、嫉妒心理 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

4、异性交往困惑 异性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同时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

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

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

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

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

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

第一,大学生要改变社交观念,不要把必要交往看作是浪费时问,耽误

学习,而应看作是扩展视野、增强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

第二,要扩大社交范围,只要对学业、思想有所启发,都要乐于接触,形成立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要多渠道交往,利用业缘圈、地缘圈、趣缘圈以及郊游、联欢、寒暑假、社会调查等加强交往实践;

第四,要注意交往对象的筛选,注意与良师、益友、学者、专家、事业

有成的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克制忍让,宽容待人。

三、情感问题

现代的校园已不再是五六十年代的校园。大学生恋爱已经是普遍的现象,出入的双双对对,亲亲我我也不会被认为不正常的行为,虽然爱情可以让人陶醉,让人更好的工作、生活,但在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恋爱心理也会给恋爱带来一些

负面影响,心理充满矛盾各大校园因此每年都会有因失恋或别人的感情的原因而

跳楼或割脉的现象。

1、注意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代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

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次

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

2、一旦缀入情网就不能自拔,强烈的感情冲击一切,学习同样受到严重影

响。

3、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随着时代发展,当今大学生恋爱观念日

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

4、失恋态度宽容,承受能力较弱。一部分学生摆脱不了“感情危机”,有的失去信心,放弃对爱情的追求,立下誓言,“横眉冷对秋波,俯首甘为光棍”。所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

1、遵守恋爱道德。大学生谈恋爱时,遵守恋爱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相互尊重

恋爱自由、彼此忠诚,行为端正文明。举止文明,有分寸,不可随心所欲,无视

社会公德。

2、正确处理爱情与事业关系。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恋爱和学生的关系,正确处理恋爱

与集体活动、社会工作的关系,正确处理连爱与其他同学团结的关系等方面。肩

负重任的大学生应处理好爱情与学业关系,珍惜青春,把握青春,使青春更美好,更富有积极意义。

3、正确处理恋爱挫折。莎士比亚说过:“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

不是走一条平坦的道路。”爱情是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但在恋爱中遭遇挫折是常

有的事。在处理失恋的问题上,正确的态度是做到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态,失

恋不失志。

4、爱情是美妙的,它教会我们许多的人生道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树

立良好的爱情观,正确处理好恋爱问题,同时当遭遇恋爱困难时也应比较强的,能体现大学生素质的方法来解决,做到堂堂正正的恋爱大学生。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参考文献:[1] 《教育心理学》张春兴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心理学与生活》 Zimbado.人民邮电出版社

[3]《社会心理学》 侯玉波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4]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大学生恋爱问题 心理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的性心理于爱情

恋:想恋不忘,爱慕不舍,不忍舍弃,不想分开。

爱:世界上最复杂的情感现象,可以体验却难以言语。是为了目标事物向好的方面发展而付出的情感或行为。爱是主动行动,以真心对待某个生命体或物体,使其整体得到快乐。

恋爱:指异性之间的生理、心理和环境影响交互作用下互相钦慕和培植爱情的过程。

资料上显示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中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与异性交往。大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性冲动,性心理需求使他们对异性的爱慕超乎于其他年龄段的人。恋爱心理很多成分是从青春期心理直接萌发的。

部分大学生喜欢追求刺激浪漫,缺乏社会恋爱的现实和理性,使得他们很容易受到感情的支配和影响。网络上各类信息的发散,当前社会性文化的泛滥,以及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干扰了部分大学生的两性观和爱情观。

在我们大学生中有很多正在热恋中的情侣,也有很多已经分手的情侣。因为无望的恋情,部分大学生会有一些过激的行为,影响到自己和周围的人。

个案标题:在失恋的背后

小D,男,22岁,工科四年级学生。该生自述,在校外学习外语时,认识了本校一女生,他对她印象不错,遂主动接近。该女生比他高一年级,当时已面临毕业。四月中旬的一天,他突闻姥姥去世,悲痛欲绝,找到该女生向其倾诉从小与姥姥共同生活的情景,以及对从姥姥处得到的母亲般的深深眷恋。该女生听后,非常感动,马上表示要与他交朋友。他象抓住了救命草,立刻把全部感情投入其中,在以后的交往中,他的感情越陷越深,不能一日不见,一时不想。可该女生自答应与他交朋友后,又十分后悔,觉得自己欠考虑,特别是她父亲非常反对他们之间的交往,因此多次表示结束恋爱关系。可他不同意关系的断绝,曾写过血书,表示过要断指,自杀。由于他的情绪一直处在极度的波动中,并把主要精力放在处理他们的关系上,致使期末考试三门不及格。该女生毕业后,分到本地工作,表示与他只能做一般的朋友。希望他不再打扰她,并退回了他给她的所有信件。他一时冲动,到该女生的单位,动手打了她。致使该女生和单位的领导找到学校。他当众流着眼泪表示不再与她来往。可他的内心仍觉得自己是真心爱她,不想失去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特别是到了节假日,经常打电话,写信,甚至到该女生家门口或上班的路上等她。他知道这只能使她离他更远,而且也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但不能自控。眼看已接近元旦,情绪更是难以自制,既怕做出失控行为,更怕考试再亮红灯。因他已累计八门课不及格,学位已没有,若在最后一学期毕业设计再出问题,将无法毕业。他感到内心痛苦至极,不知怎么办才好。

案例分析:小 D失恋后的情绪反应比常人要强烈的得多,持续的时间长。那女孩与他分手已近半年,他仍不能自制,情绪激动,这其中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他不愿失去她的原因,是觉得她是他的第一个真正的恋人,是他离开姥姥后以后的十余年里,第一次感到被人爱,被人珍惜。她的爱使他多年的情感饥渴得到了补偿。他怕再回到以前的状态,不愿意恋爱失败,所以总是是纠缠不放、希望能挽回。可他的做法不但不能帮自己摆脱情感纠葛,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加糟糕的境地。

案例建议:我觉得小D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要找出自己的原因,即时地反省,努力地改造自己,并且努力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积极投入学习,要了解到失恋不失志是当代大学生所具备的品质。小D需要直面现实,把曾经的美丽记忆封藏,从自己的内心世界中走出来,不能只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努力战胜自己。

要积极放松,调适心绪。找一个空闲的时间,进行一次旅游,静心,放松,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或做些体育运动,听听音乐;或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放松自己,心情会好起来的。个案标题:同居只为“相互取暖”

小樊与小路是高校“夫妻部落”中的一员,两人在校园附近租下一套房子,过起了同居生活。两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双方对未来都没有太明确的想法,目前生活在一起只是为了“相互取暖”。最近一个对高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在受调查的同学中,有13%的人坦言大学期间有过性行为。

案例分析:在现代教育体系下,青年人“知、情、意”不平衡。可能智商比较高,情商比较低,那么意志力就更弱了,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那么在身体某方面曾经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缺失性需要,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得满足。严重的可能有露阴癖,产生一种儿童心理。这是在某些压力下,人会回避退型,退回到儿童心理阶段,那么就会有这样一种行为发生。但这是极端的一种表现,在学生中存在的大多是性渴望、性焦虑等等,这恰恰表现出在性教育问题上缺乏一定的指导。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对性充满渴望,但是真正了解的并不多,也有的情侣因为是否需要发生性关系而闹翻,这些都很深地困扰着现在的大学生。学生们可能没有很强的意识,那就是爱和性不仅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体验和感受,它背后还有一个严肃的责任问题。这些是不可回避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健康、科学地对待性问题,了解性问题,更要理智思考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大学生精神健康很重要的一部分。

案例建议:科学地掌握性知识。大学生一般缺乏规范的性健康教育,应该选择阅读一些正规出版发行的性生理和性心理方面的科普书籍或一些性社会学、性伦理学、性法律学等专门论著,使自己构建合理的性知识结构。其次,应该请教已具备了性知识、性经验的父母、性教育工作者或有关医生。

积极进行自我调节,正确对待性冲动,接受性冲动的自然性和合理性;学习性生理、性心理的有关知识;了解青春期性意识发展规律;树立科学与健康的性意识观念;提高感官刺激阈限,培养挫折耐受力。积极导引,良好适应。要大方而潇洒的与异性交往,男女交往有利于性压抑的减缓,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感,从而调节深层的本能,使之趋于高尚。但是,在与异性交往中,要注意摆脱低级趣味,不要限于身体的吸引;尤其是不要与庸俗的异性接触,避开一些人在物质、精神、肉体等各方面的诱惑。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爱情的关系,顺其自然的处理两性关系,不必刻意追求,如果为了满足自我的需要而刻意去追求,甚至不顾一切的恋爱至上,则是不可取的。

若发现自己出现性心理问题,最好找知心朋友交流,一方面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获得一些如何应对青春期烦恼的信息和经验,有助于自我调节。必要时可找心理专家咨询,消除心理困扰。个案标题:女大学生向学姐求爱遭拒 同性恋情无望欲自杀

3月13日下午,一位自称姓张的女子在水碾河路的家乐福门前报警,称朋友李小姐可能有生命危险,希望得到警方援助。性格和衣着方面都偏于男性化的成都某高校女大学生李某,在认识了另外一所大学的学姐后,竟深深地爱上了这位学姐。然而几度求爱不成,感觉爱情无望的她竟然想到了自杀。3月13日,在民警的帮助下这名年轻的大学生最终打消了自杀念头。据张小姐称,自己与李小姐分别是成都市两所大学的学生。两人因一次假期兼职的机会而认识,之后便成为朋友。据张小姐称,李小姐性格和衣着都偏于男性化,同为女性的她曾多次向自己表露爱意,希望两人能有进一步的交往,但都被没有同性恋嗜好的自己婉言拒绝。张小姐告诉记者,“本来我们今天中午还在一起吃的饭。我当时很想借这个机会跟她说清楚,希望她尽量想开点,不要再对我纠缠。但吃过饭之后,我们俩因言语不合不欢而散。”此后,李某不断打电话给张小姐,后来又发了很多短信。张小姐展示给记者看的最后一条短信说,“我要崩溃了,我想自杀。”张小姐对此带有胁迫意味的短信很是反感。据她称,李某经常对她说“你不理我试试”之类的语言,让她不堪忍受,因此刚收到短信后也没太在意。但是,在家乐福越转越不心安的她向李小姐回了短信,结果没受到回复,打电话对方也无人接听。越想越害怕的张小姐最后选择了报警。两小时后,当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张小姐时,她表示李某已接受民警的劝说,最终放弃了自杀念头。

这个案例给我的感觉就是,同性恋者找对象,一定要以两个人相爱为前提,爱情是平等的,恋爱的双方是自愿的、自主的、不受威胁的。这位姓李的小姐,她应该尊重张小姐的选择,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感情而威胁她人,这样得来的感情是不甜蜜的,是苦涩的,会给双方带来痛苦的。李小姐应该直面现实,要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感。我觉得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性观念,大学生恋爱应把具有一致的思想、共同的信仰和追求放在首要地位,把心灵美好、情操高尚、心理相融作为择偶的第一标准。因为爱情是神圣的,纯洁的,美好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要学会处理好自己的爱情和学业之间的问题,爱情是纯洁美好的,是人生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它不是人生的全部,应该把学业放在第一位,要摆正学业和爱情的关系。大学生要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和奉献,因为有了爱情所以要承担的责任越重,有两方面的责任:一是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二是个人对家庭、父母、孩子、朋友和爱侣的责任。大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关于性方面的问题,我觉得因为有了爱才会有性的存在,性其实是个神圣的存在,它是两个相爱的人的结晶,是美好的存在。但在现实中,当代大学生会有强烈的性意识和亲密行为的外显性。青春期的大学生是一生中处于性欲望最旺盛的时期,所以为了防范一些由于性方面引起的伤害,要培养高尚的性道德,要学会进行健康的异性交往,并且要养成良好的卫生的生活习惯。大学生们应该要学会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和创造活动,要试着减少性冲动和性幻想;要经常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课外活动,要有意识的远离各种刺激的性诱惑;要养成良好的作息起居时间,不要睡懒觉,要保持振奋的精神状态,这样会有利于消除各种有关性的幻想。

大学生应该要懂得遵守性道德,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正确处理爱情于性行为、恋爱于学习的关系,有健康的性心理和爱情心理。

第四篇:思修论文:大学生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3、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第五篇:一例失恋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个案分析报告

一例失恋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个案分析报告 一、一般资料

陈某某,女,汉族,20岁,五年制师范五年级学生。身材高挑,面容清秀。家中独女,父亲是干部,母亲是小学教师。父母对其很是疼爱,陈某某从小就比较任性,依赖性较强,初中毕业后考上一所五年制师范专科学校,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和家族精神病史。

二、求助者自诉与心理学老师的观察了解

【主诉】:和男朋友分手后一直失眠,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专转本考试在即,焦虑紧张,担心考不上。

【个人陈述】:自师范二年级开始,和本班一男生相恋,男朋友来自农村,自己来自县城,家庭条件优越,人又长得漂亮,所以和男友相处时有优越感,常常对男友发小脾气,使小性子,两人因此经常闹别扭,但男友都能包容,而且在生活学习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呵护自己,虽然自己也觉得将来不可能嫁给男友,家里人会反对的,嫌男友条件不如自己。但相处两年来已经习惯了男友的呵护与照顾,一月前两人再一次闹别扭后男友提出分手。自己放下面子去求男友,向男友道歉,并表示以后再也不发小姐脾气了,但男友心意已决,决不回头,而且对其不理不睬,最让自己无法忍受的是男友又和班里另一个漂亮女孩打得火热。看到男友和别的女孩亲热,自己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一想到自己条件优越,却被男友甩了,心理特别难受,整天就想哭,白天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晚上不能入睡,吃饭更没有胃口,整个人感觉就要虚脱了,还有几个月就要专转本考试,自己非常焦虑,所以迫切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

【心理学老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衣着整洁,面容憔悴,情绪不稳定,说到跟男友分手时不停流泪,言谈举止得体。班主任反映,该女生学习成绩较好,性格内向,任性,自我中心,人际关系不是太好。

三、心理测验结果

【SCL—90测验结果】:总分为172分,强迫1.2;焦虑2.4;抑郁2.6;恐怖0.8;人际关系2.1,阳性项目症状均分为2.3。

四、评估与诊断

(一)据临床资料分析,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社会功能状态评估

1、精神状态:情绪低落,容易哭泣,注意力不集中,焦虑。

2、生理状态:睡眠障碍、食欲差。

3、社会功能状态: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及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持续时间长,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且持续时间短,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3、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抑郁性神经症多表现为情绪低落、精力减退、消极悲观,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该求助者虽然出现抑郁状态,但抑郁程度不严重,没有自杀意象,且抑郁情绪持续不足2月,可以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两个月,求助者的内心冲突,与现实因素有关,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且持续时间不到2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对求助者的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6、心理测验结果支持本诊断。

(三)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神经症鉴别诊断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只局限在谈到与男朋友分手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近期发生的,不到2个月。该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客观原因,时间较短,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样心理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3、对照严重心理问题诊断标准,该求助者的内心冲突,与现实因素有关,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且持续时间不到2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四)病因分析

1、生物原因:求助者为女性,20岁,已进入青年期。

2、社会原因:家庭条件优越,父母溺爱,造成任性,自我中心;求助者人际关系不良与同学交流较少,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缺乏正确指导。

3、心理与行为方面的认知原因:存在错误观念:我条件优越,男友不该和我分手,即使分手,也应由我先提出 ;男友以前对我好,以后应该一直对我好;男友和我分手,我无法正常生活学习。情绪方面:伤心哭泣,情绪低落,烦躁不安。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和男友分手,心理上不能接受。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诊断、分析,通过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

1、正视现实,消除抑郁、焦虑、痛苦情绪及改善来访者的睡眠状况。

2、改变错误认知,男友和我分手,我很没面子;男友以前对我好,以后应该一直对我好;男友和我分手,我无法正常生活学习。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最终改变其错误认知,重建正确的认知模式,树立自信,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的具体方法和适用原理:

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情绪低落,抑郁、焦虑,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其问题的出现与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自身的个性特点有密切的关系。综合考虑其年龄阶段特点、所生活的环境和目前症状的发生情况,决定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来帮助该求助者。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其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合理情绪行为疗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辩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反映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

(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2)对咨询过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3)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2、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3)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1)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2)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3)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4)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谈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5)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6)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7)心里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三)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2次,每次50分钟 咨询不收费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诊断阶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心理支持。

第二阶段:咨询阶段。应用合理情绪疗法使来访者改变其错误认知,缓解情绪困扰,提高睡眠质量。第三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咨询总结、评估效果,使来访者改变认知,正视现实,恢复正常学习生活。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

2012年3月16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询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1、首先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形成了安全、信任的咨询氛围。

2、了解求助者基本情况,搜集相关资料,并做心理测验,根据搜集的资料和心理测验结果形成了初步诊断;在找出求助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和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咨询目标。

3、咨询师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使求助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

4、布置家庭作业:

(1)男友提出分手的真正原因。

(2)认真分析自己为什么比一般失恋者更痛苦。第二次 2012年3月20日 【目的】:

进一步巩固咨询关系;

探寻求助者错误认知及改变其错误认知的策略;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报告,男友和自己分手的真正原因,是自己脾气不好;自己之所以比其他失恋的人更痛苦,是认为自己各方面都比男友优越,而男友却先提出分手,自己太没面子;男友以前对我那么好,而现在对我如此绝情,自己实在接受不了,男友和我分手,我无法正常生活学习。

2、咨询师通过理论的进一步解说和证明,使求助者在更深的层次上领悟到引起自己情绪困扰的原因并不是失恋本身,而是自己的错误认知,即不合理信念造成的。

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如下:

(1)我是那么优秀,男友和我分手,我很没面子。(2)男友以前对我那么好,现在和今后都应对我好。

(3)男友和我分手了,我无法正常生活学习,我的精神快要崩溃了。以下是咨询中的一段对话:

咨:我很理解你目前心情,每一个与你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你现在的感受。但是你好像比别人陷得更深些,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

求:我真的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和我分手,即使要分手,也应该是由我提出才对。我家住县城,而他家是农村的,他学习也不如我好,长得也不如我。

咨:你的意思是说,你各方面条件都比他好,而他却要和你分手,这让你很没面子,也无法接受,是吗?

求:是的,当初我主要看他人比较老实可靠,又很会关心人,才喜欢上他的。那时他对我非常好,对我的照顾简直是无微不至,不管我怎么对他发脾气,他都不生气,而且还像哥哥一样宠我,爱我,有时候我咳嗽一声,他都很关心地问我是不是感冒了,可是现在他对我是那么绝情,我实在无法接受。而且他还当着我的面和别的女孩很亲热,我简直要崩溃了。

咨:他在什么时候对你的态度开始改变的?

求:一个多月前,因为一点小事,我对他发脾气,使小性子,一向温和的他突然对我大发雷霆,然后弃我而去,就再也不理我了。我以前也经常对他发脾气,他从来都不生气,可谁知道他这次是这么生气。我后悔极了。

咨:他以前对你那么宽容,现在就因一点小事就和你分手,是吗? 求:(沉默)

咨:有没有别的原因? 求:他或许嫌我脾气不好吧。咨:你们俩还有挽回的余地吗?

求:不可能了,后来我拉下面子,主动道歉,他也不原谅我,我都哭着求他,并保证以后再也不对他乱发脾气了,他还是不原谅我。他以前对我是那么的好,而现在怎么可以这样对我!

咨:你认为他以前对你好,现在还应该对你好,是吗?

求:是的,我们相处以来,我已经习惯了他的呵护与照顾,他现在一下子变得如此绝情,我实在受不了,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啊!

咨:我很理解你的感受。第三次,2012年3月24日 【目的】:

引导求助者和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辩论,找出合理的信念。【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咨询师主要利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这是合理情绪行为疗法中最主要的部分。让她明白男友和她分手,对她来讲,不一定是坏事,分手后她会有更好的选择。通过争论,使求助者树立起了相对应的合理信念。

(1)我们将来走不到一起去,长痛不如短痛,所以男友才果断和我分手。我们俩分手的原因,同学并不清楚,没有人会嘲笑我,我并没有丢面子。

(2)每个人都有选择爱的权利,我没有权利要求男友永远爱我,永远对我好。

(3)男友和我分手,我可以重新规划我的学习生活。分手,对我来讲不一定是坏事。在将来我可能会有更好的选择。

以下是在咨询中部分对话选段: 咨:你说你各方面条件都比他好,而他却先提出和你分手,这让你很痛苦,也很没面子,是吗? 求:(沉默一会)是的。其实以前我也想过要和他分手,只是没下定决心。咨:能说说原因吗?

求:我爸妈一直反对我和他交往,主要嫌他家庭条件不好,他学习成绩也不好,考不上本科,将来没有前途。我也觉得我将来不可能嫁给他。

咨:你的意思是说,你早就想到你们将来不会有结果的,是吗? 求:是的。

咨:那他是不是也会想到这一点呢? 求:我也曾经和他说过。

咨:你们还有几个月就要毕业了,即使他现在不提出分手,毕业后你们还能继续相处下去吗? 求:如果我考上本科,我就要到南京上学去了,他要回老家找工作,我们不可能在一起了。

咨:或许他早就想到这一点,他现在提出分手,对他来说,或许是最理智的选择。既然分手是必然的,由谁先提出,并没有多大区别。

求:只是我一下子接受不了,我觉得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咨:你的同学知道是他先提出分手吗? 求:可能不知道吧,我从来没有和同学说过。咨:他会告诉别人吗? 求:我想他也不会告诉别人的。

咨:你们不说,别人就不可能知道的,再说大家都忙于迎考,哪有人会去打听你们的事呢? 求:(沉默)我现在一下接受不了,他以前对我那么好,而现在却像陌路人!如果能和他保持正常同学关系,我的心理可能会好受些。

咨:你可以找机会和他好好沟通一下,把你的想法告诉他。求:我试试吧。

2、布置家庭作业:

(1)找机会和男友心平气和地交流各自的想法,表明“爱情不在友情在”的态度。(2)和班里同学多交往,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第四次 2012年3月30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2)提高求助者自信心;

(3)探讨人际交往的策略(如何利用社会支持系统);(4)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报告,自己已经和男友深入长谈过,男友表示愿意和她保持正常同学关系。(2)给予SCL-90测验,总分146,总均分1.4,各项因子分基本正常;(3)和求助者一起总结前几次的咨询效果;

(4)分析求助者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提高自信心,全身心投入复习。

(5)和求助者共同探讨人际交往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何与同学交往;恋爱艺术等等); 基本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个人及其同学的评价

求助者:能够和男友保持正常同学关系,焦虑、抑郁明显减轻,睡眠质量改善,对自己、对恋爱有了正确的认识。

同学反映:求助者比以前开朗些,学习更加努力。

(二)心理学老师的观察和回访

求助者精神稳定,基本无过去抑郁、焦虑的情绪,已积极投入复习迎考之中。通过回访和跟踪,了解到求助者后来顺利通过专转本考试,现在南京某高校读本科。

总结整个咨询过程,应该说还是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下载论文引发的心理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引发的心理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然数引发思考论文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试用修订版),把0划归自然数后,一些数的概念是否发生变化,引起小学了数学教师的关注。无论是在日常的教研活动,还是教师私下交流,或是因特网上的教育......

    心理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姓名:杨红光 学号:20100212054班级:机电一体化10-2 1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心理行为异常的大学生比率又有增多趋势......

    心理论文

    心理学论文—恋爱与爱情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期末论文 姓名:甄力玮 学号:20153405606 班级:150401 1 心理学论文—恋爱与爱情 目录 一. 性本能的参......

    心理论文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步入大学,对于初次接触心理课的我显得陌生又神秘。但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为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并且两......

    原生家庭引发的心理黑洞

    原生家庭引发的心理黑洞 关于原生家庭,对心理学比较熟悉的朋友,对这个概念的定义可能还有所了解。可是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提到原生家庭,可能还会感觉到一些陌生,原生家庭究竟指的......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论文(五篇模版)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仅影响们自身发展而且也关系全民族素质提高更关系跨世纪人才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主要原因心理障碍精神......

    考试作弊的心理问题论文1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 摘要: 考试是学校评估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质量的一种手段。学生考试成绩应该能客观正确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但学生考试作弊就会扰乱学校教学质量评......

    一份申请报告引发的问题

    话说“畅悠”安全防滑地板与泳池胶膜—— 一份申请报告引发的问题 安全在当今是一个游泳馆的立足点,近来我游泳馆内地垫老化变硬非常严重,纵观新闻报道,近年来,游泳馆内摔伤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