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问题分类
心理问题分类
1.社会学分类层面
1.1 恋爱婚姻与家庭问题。
1.2 人际关系问题
1.3 学校学习与适应问题
1.4 职场工作压力与适应问题
1.5 重大生活事件应激
1.5.1 社会生活的改变(包括自然与人为)的问题。
1.5.2 个人的特殊际遇问题
1.6 其他
2.心理学层面
2.1 情感问题
2.2 认知问题
2.3 意志行为问题
2.4 人格问题
2.5 其他
3.医学分类层面
3.1 症状学(CCMD、DSM、ICD等)
3.2 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问题
3.3 疾病所诱发的心理问题
3.4 其他危机秘自杀干预方面
注:三个层面入一个方面请任选其一作为“心理问题的归类或诊断”依据。
第二篇:心理委员述职(分类)
当心理委员的日子
大学三年的回忆夹杂了许多的欢笑,辛酸,与收获,这一切大多源自一职——心理健康委员。弹指一算,我当上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已有三年了。从大一入学至今,我始终活跃在这一个舞台上,努力地用自己的光芒照亮班级的一角,从而感染、引导同学们健康自信地散发自己的光芒闪耀我们的小宇宙。
一、关于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学习
在职三年,本人始终竭尽全力做好一切本职工作,学校、学院组织的心理委员培训从不缺席,且能做到认真对待,用心领会,不断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自觉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与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除了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培训以外,本人主动参加一些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心理团体辅导或讲座,以丰富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同学。此外,为了进一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我参加了“广东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C级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得广东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级证书。尽管培训的内容是针对中小学生,但我依然在培训学习当中学到了一些有助于开展本职工作的本领。
二、关于主题班会的开展
在组织主题班会方面,本人力求班会内容贴近实际生活需要,符合本班同学的需要。
我曾敏锐地发现班上某同学出现一定的心理危机,并及早上报,使该同学得到有效地帮助。这件事情让我认识到,不仅我要学会识别早期精神病症状,同学们也应该对此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及时实施。为此,我组织了一次心理主题班会,主要让同学们正确地认识心理疾病并了解一定的早期精神病的识别。这次班会不仅使同学们认识了一些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还很巧妙地降低了该同学日后返校受歧视、排挤的可能性,为其日后正常生活、学习创造条件。该同学现已返校健康、积极地学习、生活,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由于班上女生较多,然而,她们当中大多数对性知识的了解寥寥无几,甚至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为此,我组织了一次关于性健康、性教育的主题班会,旨在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性爱观,学会一定的性知识和避孕常识,以爱护自己、爱护他人。班会取得很好的成效并获得同学们的好评。
在同学们正为专业分向困惑的时候,我与本班团干合作开展主题班会——关于理想,关于未来。通过班会唤醒同学们对理想的热情,引导同学们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三、关于关爱同学
作为心理委员,学会恰到好处地关爱同学是十分重要的。
我明白对于特殊同学的特殊状况,保密的意义何其重要。因此,在某同学出现心理疾病时,上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后,我果断地对该同学的状况进行保密。在事情发生后,我和知情的同学对事情的重要性和利弊进行了分析,让他们也了解保密的意义,承诺不会四处张扬该同学的状况,为该同学以后健康返校、正常生活和学习创造条件。
此外,在该同学接受治疗期间,我带领全班同学并邀请了本班班主任老师拍
摄了一段视频短片为该同学庆祝生日,让她感受同学们的关心,班集体的温暖,给予她坚强治疗、努力康复的勇气。
班上某些同学因恋爱生活出现了问题而感到困惑、难过,我尽我所能地安慰、开导他们,但我了解在同学伤心、难过的时候,安慰与开导的话语有时候会变成一番不痛不痒的说教,因此,在处理这一类事情是,我更注重的是给予他们关心和陪伴,让他们感受到即便失去了恋人,但他们并非从此就孤独无伴。
关于创新地开展工作
心理委员的其中一项重要职责是与班上同学建立友好关系,以便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有效地及时地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然而,在一个30名多同学组成的班集体中,心理委员与每一位同学都成为亲朋密友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切实际的。为了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我组建了本班的“心协小组”,组员由每间宿舍中人缘相对较好的同学组成,主要职责是协助本人做好班级心理健康管理。我重视心协小组的组员对心理危机及可能诱发心理危机事件的识别能力并与组员有良好的沟通。心协小组在本班同学宿舍集体搬迁后,充分发挥作用,及时地预警了好几次宿舍问题事件,使问题及时得到有效地沟通、解决。
关于工作上的困惑
作为心理委员,有时候会遭遇一种尴尬的状况——某些工作需要保密,但也因此使得同学们不了解心理委员的努力付出,而认为心理委员无所事事。这些情况是正常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心理委员所承受的委屈与误解,有时候,并不亚于班长、团干等“重要”的职务。为此,我努力地锻炼自身的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尽量做到豁达地面对这等是是非非。同时,我会审视自己的工作状况,与同学们积极沟通,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地调整工作计划以化解同学的误解。在自己感受心理压力过大时,我会主动向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求助,以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心理健康。
在职三年,我始终积极认真地对待本职工作,尽心地为同学服务,我只愿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同学知道,她们从来都不孤单,一路有我。我坦然地面对每一个成功、失败,豁达地面对一些委屈、误解,始终努力地为我最初的愿望奋斗着——领着同学们在青春的道路上狂欢!
第三篇:面试问题分类
许多求职者在参加大面试时往往不谙面试技巧,碰到不懂不会或难以回答的问题便茫然不知所措,有时甚至影响到全部大面试顺利的完成。笔者认为,求职者只有在面试时学会如其份地表情达意,才能使面试的成功率大提高。
挑战式的问题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主考官从求职者最薄弱的地方着手,寻找突破口。例如,针对应届毕业生可能设问“你的相关工作经验较为欠缺,你怎么看? ”针对年龄稍大者可设问“我们觉得你的年龄稍大了点,恐怕在精力方面不如年青人,你么看? ”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回答“不见得吧”、“我看未必”、“不会”、“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等等,象这样的回答方式虽然求职者也表达清楚个人的想法并对主考官的设问进行反驳或申诉,但由于语气太过生硬,否定太过直接而会引起主考官的不悦。因此,对于上述这类问题,专家建议可以用“这样的说法未必全对”、“这样的看法值得探讨”、“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恐怕不能完全接受”等等之类的回答。在表达的过程中较为委婉地表示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不致影响主考官的情绪。
诱导式的问题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主考官设定一个特定的背景条件,让求职者作出回答,有时任何一种答案都不是很理想,这时就需要用模糊语言表示。例如主考官设问“依你现在的水平,恐怕能找到比我们企业更好的公司吧? ”如果你答案是“YES ”,则说明你这个人“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你的答案是“NO”,那么说明你的能力有问题或是对自己自信心不足,总之左右为难。而如果你说“不知道”或“不清楚”,则又有拒绝回答之嫌。因此,对于上述问题,专家们建议可以先用“不可一概而论”作为开头,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解释你的观点,象上面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或许我能找到比贵公司更好的企业,但别的企业或许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如贵公司重视,机会也不如贵公司多;或许我找不到更好的企业,我想珍惜已有的最为重要。”可以说又把一个“模糊”的答案抛还给了主考官。
测试式的问题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虚构一种情况,然后让求职者作出回答,如“今天参加面试的有近十位候选人,如何证明你是你们中最优秀的呢? ”这类问题是考察求职
者随机机变的能力。无论你列举多少优点,别人总有比你更多的优点,因此,你从正面去回答这样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正确的回答方法是“恐怕不能一下子讲清,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贵公司现在所最需要的是行政管理方面的人才,虽然前来应征的都是这方面的对口人才,但我深信我在某公司的行政管理经验已经为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也是我自认为比较突出的一点。”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比较圆滑,主考官很难抓住某一“把柄”,再度发难。
笑里藏刀式
“我们厂里有个篮球场,你进来时看到了吗?”见老板笑眯眯地问这个问题时,想想是不是你在“业余爱好”栏中填写了“打篮球”。如果你答没有,老板一定在你为人诚实度上打个问号。很显然,篮球爱好者肯定不会对一个偌大的篮球场不会视而不见的。所以,参加求职面试,对笑里藏刀式提问一定要小心。虽然看上去他十分“慈祥可亲”,总是笑眯眯的,临走时还“热情洋溢”地说一句“回去等通知吧”,说不定你早已被他照了“X光”,把你读得十分透彻了,你却还蒙在鼓里全然不知呢!
上屋抽梯式
小黄应聘报社记者,笔试过关后参加面试,主考官问道:“你说你爱好写作,可是我看了你填的报考表,在‘自我评价’栏中居然发现了2处语法错误。现在既没有多余的表格,也不准涂改,你怎么办?”小黄吃了一惊,填表时他字斟句酌,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错误呢?时间不容他多想,他当机立断,边想边回答:“为了弥补失误,我将在表格后附一张‘更正说明’,上面写道:‘某某地方出现3处语法错误,实属填表人的粗心大意,特此更正,并向各位致歉’”,他顿了顿,说:“在我发出这份‘更正说明’之前,我想知道是哪些错误,我不愿错误地发出一份‘更正说明’。”考官们笑了,原来这是故设的一个圈套。
第四篇:高中生心理问题
高中生心理问题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青少年思想品质、人生观、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人格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高中生,其心理的发展具有成熟和幼稚、独立和依赖、自觉和盲动等诸多矛盾并存的特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就刚入学者而言,就会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因为高中课程较难,所以考试往往考不到好的成绩,学生就会出现一些负面心理。比如认为自己变笨或是没有资质而出现不想读了甚至出现轻生的想法。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一是由于群体效应,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惟一指标。二是不自觉地将获取高学历等同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学生渴望自我实现与现实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导致的认知不协调。只有减轻心理负担与学习负担,才能减轻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才能健康愉快地成长。为了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策略: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未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而应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考前作好知识准备以及应付考试突发事件的对策和心理准备,有备才能无患。
持久的、过分的自卑感则容易造成心理疾患。在遭遇挫折时,建议同学们不妨尝试以下策略:
.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
2.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
3.体验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要相信之所以失败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或无效努力。
4.不妨制定阶段性目标。
5.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6.增强自信心。
7.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
8..要认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也许是没有复习好,也许是心理紧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也许老师出题太难。
9.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就算自己学习基础较差,接连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也不应自卑。正确的态度是赶快找出原因,改变方法,调整计划,补缺补漏,再接再厉.我觉得在高中阶段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部分.如果我们的学生总是把学业成败都归于能力,那么,他们要不就会飘飘然,自认为聪明;要么就会消沉,认为自己笨,就会失去努力的原动力。而如果每次失败的推断都是努力不够,也会丧失自信。常常有学生问:“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我的成绩仍然不好,是不是我太笨?这已说明孩子的自信心开始动摇。最好的归因是实事求是,并且尽可能不要将失败归因到能力上,这可以不断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以下六点:1正确地认识自己并接纳自己;2乐于并善于学习和工作;3乐于并善于交往;4情绪欢乐、适宜;5性格健全、行为正常;6适应社会。相信你做到也会有快乐的高中生活.
第五篇:探讨教师心理问题
探讨教师心理问题,意义重大。这里,我想从成因和如何对待两个层面,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事情都是长期积累而成,教师心理问题亦然。招聘,末位淘汰,支教,教学成绩通报,还有的学校按老师到校顺序张榜公布,五困学生,不明就里的家长,等等这些压力如果不及时释放,老师很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如何释放这些压力,大禹治水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宜疏不宜堵。遇到了烦心事,不能闷在心里,向朋友倾诉倾诉,网友也未尝不可。积极解决也很重要,自己撬不动石头,借助杠杆就可以了,问题的解决同理。学会沟通,懂得拒绝也是一种可选择的方式。有句名言说的好: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汶川大地震,地动山摇,并非全都房倒屋塌,有些建筑巍然屹立。为何?根基牢固,有很强的抗震能力。一个人,不也是这样吗?井冈山时期,陈毅元帅脾气刚烈,一次会上,讨论问题与毛主席争论,情急之下,打了毛主席一个耳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三起三落,六十多岁遭受折磨,在新建县当了三年工人。他们都没有屈服,依然乐观向上。这源于他们有坚定的信念。
因此,需要我们多读书,多学习优秀任务的典型事迹,坚定我们的信念。唯有此,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我们才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乘风破浪,到达胜利的彼岸,成为一名响当当的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