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源潮同志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二十次会议上的讲话(写写帮推荐)
李源潮同志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二十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来源: 日期: 2011-08-16 13:40:30 被阅读 216 次
今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极为关键的一年,做好人才工作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意义重大。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突出重点、狠抓落实,齐心协力完成各项任务,更好地为大局服务。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全国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命运,知识和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蔓延,我国经济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要战胜困难、化危为机、赢得主动,关键要靠知识、靠科技、靠人才。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和人才工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积极作用,为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推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加强整体谋划和前瞻性研究,加强人才工作理论和政策研究,为中央决策提出建议,当好参谋助手。要抓好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精神和《2009年人才工作要点》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与各地各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人才工作进展情况,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有针对性地加强工作指导和协调。要配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加强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和人才工作成就的宣传,加强对优秀人才典型的宣传,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第二,要集中力量抓好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和引进海外人才两件大事。《2009年人才工作要点》提出了7个方面29项工作任务,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分头负责,按照牵头责任、参与责任、指导责任,做好各自的工作。要根据职能分工,分解细化任务,全面抓好落实。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参与单位要积极主动,加强配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今年重点要抓好两件大事:一是高质量完成编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任务。要抓紧修改完善规划纲要大纲,上报中央审批,根据中央批准的大纲抓紧开展编制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要进一步深化对人才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为准确评价和分析人才发展状况提供科学依据。规划纲要初稿形成后,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把规划纲要建立在广纳民意、广集民智的基础上。要指导推进各省区市、有关部委和行业的人才规划编制工作,努力形成上下衔接、左右协调的人才发展规划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做好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筹备工作。二是组织实施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千人计划”已全面启动,“一个意见、八个办法”已经下发,关键要抓好落实。当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时机非常好,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住机遇,抓紧引进国家发展急需的尖端人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在引进人才问题上不能斤斤计较。引进人才既是高风险投入,也是高回报投入,要有风险投资意识。要想引进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就要有更有竞争力的办法和政策环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沟通,让海外留学人才了解我们的引才政策,知道报国有门。要以才引才,特别要以高端人才引进高端人才。要让现有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库充分发挥作用,及时给需要引才的单位提供信息,实行资源共享。要加强工作协调,解决好新老平衡问题。认真研究科研团队的引进办法,可以整体引进,也可以像北京生命所这样,引进一个领军人物,由他去组建团队。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对已经授牌的20个国家级基地要加强指导,继续选择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国家级基地,支持和指导各省区市做好建设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工作。要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基地,吸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招才引智不同于招商引资,有其特殊规律。现在有的单位盲目组团出国招聘,费力不少,收效不大。要引导各地各部门学习借鉴国际经验,采用科学的引才方法,有目的地开展引才工作,防止搞乱、搞偏,防止以引才为名搞公费出国旅游。对“千人计划”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要加强研究、加强协调、加强指导,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第三,完善工作机制、增强整体合力。这些年,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紧密合作、各尽其责,保证了小组职能的充分发挥。对已经形成的好的工作制度和办法,我们要坚持下去。随着党管人才原则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进一步落实,协调小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的任务越来越重。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2009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健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运行机制。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健全协调小组的议事决策机制,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各成员和各成员单位的积极作用。对涉及人才工作全局的重要政策、法规和重大举措,要实行集体决策。要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抓人才工作的职责,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形成整体合力。要建立健全督促检查机制,加强对人才工作重大决策落实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要组织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人才工作的生动局面。
第二篇:李源潮同志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印发《李源潮同志在中央 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 的讲话》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指导小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中管金融机构、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部分高等学校党委(党组):
现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李源潮同志在窗口单位和服部部长、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李源潮同志在中 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印发给你 们,请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
2011年7月19日
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
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7月18日)
李源潮
今天召开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总结上半年创先争优活动,审议《关于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指导意见》,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
总的看,今年上半年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成效明显。一是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对创先争优活动更加重视,普遍把创先争优作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的有力抓手。二是各级党组织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组织党员学党史、强党性、当先锋,自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三是大力开展学习宣传杨善洲等先进典型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开展评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网上投票推荐活动,从中央到地方、各系统各行业层层表彰先进,创先争优的社会风气更加浓厚。四是创先争优活动在日常工作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动力作用更加突出。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普遍开展公开承诺,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在抗击干旱和严重洪涝灾害中,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冲锋在前,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实际就是把创先争优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般性要求提出来了。7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先争优作为一种理念融入思想、作为一种动力融入工作、作为一种追求融入人生,立足本职、立足自身,做好每一件具体 工作,充分体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我们要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按照习近平同志讲话要求,深入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第一,要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增强创先争优的自觉性。党组织和党员争先进、创优秀,思想先进是动力之源。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首先要学习好讲话。要按中央《通知》要求,集中一定时间,组织集体学习,领会讲话精神。要结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通过支部生活会、专题讨论会和远程教育、网络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领会“七一”讲话精神。要通过学习,坚定对“一个结论、三个坚持”的信念和信心,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明确创先争优的目标和方向,立足本职岗位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多作贡献。
第二,围绕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提出的各项任务,全面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找准创先争优服务中心工作的着力点,通过对标定位、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方式,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科学发展中创先争优,为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注入动力、提供保证。二是紧紧围绕维护稳定这个硬任务,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妥善处理利益关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三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活动,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组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四是坚持不懈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三,突出服务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创先争优活动搞得好不好,最终也要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所以,今年下半年,要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突出重点。一要落实好今天审议通过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指导意见》。窗口单位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窗口单位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形象,直接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这些年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先争优,比如,“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等,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但群众对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意见还比较多。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扎实推进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争群众满意窗口、创优质服务品牌。7月21日,我们将召开座谈会对这项工作进行研究 部署。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指导意见》,抓紧制定体现行业特点、务实管用、简便易行的具体办法,高度负责、一抓到底、务求实效。要明确,“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不是另搞一个新活动,而是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创先争优中更加突出为民服务的要求。二要大力推动各级机关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把推动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下基层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干部驻村、蹲点调研、结对帮扶、联建联创,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群众意见,反映群众愿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三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高度负责,既积极参与对全党创先争优活动的谋划、指导和推动,又精心组织本系统本行业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各位成员都多次下基层搞调研,指导和推动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宣部指导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协调联动,抓住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和重大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了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创先争优是在党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经常化、普遍化、基层化的行动机制,也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的组织活 6 动机制。我们要继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保证创先争优活动取得让全党满意、让人民满意的实效。
第三篇: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同志就(精选)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同志就《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答记者问
2010-06-09 04:10:00 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颁布实施之际,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同志就学习贯彻人才规划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为什么要颁布实施人才规划?
答:编制并实施人才规划有以下几点考虑:一是落实党和国家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党的十七大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写进党代会报告和党章,对新时期的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必须科学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重大举措和基本路径。二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阶段性部署,加强对人才发展的宏观指导,不断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努力建设人才强国。三是力争在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取得更多主动。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当前,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愈演愈烈,特别是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西方发达国家为谋取长期发展优势而发起的新一轮全球人才争夺战,必须抓紧研究制定面向世界的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形成我国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四是解决好人才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人才创新能力不强,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科学规划人才发展,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工作健康发展。
问:请简要介绍人才规划的定位及其主要内容?
答:人才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这个人才规划是在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下,与科技、教育等国家若干领域发展规划相并列的专项规划,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规划,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人才规划主体内容一万九千多字,除序言外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才发展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提出了24字指导方针,明确了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从八个方面对人才发展进行了部署。第二部分是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提出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第三部分是体制机制创新,提出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全面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五大机制。第四部分是重大政策,提出解决人才工作突出问题的10项重大政策。第五部分是重大人才工程,设计了12项由国家层面组织实施的、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人才工程。第六部分是组织实施,提出了落实人才规划的保障措施。
问: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确定这个战略目标的基本考虑是什么?
答:人才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
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确立这一战略目标时,特别注意体现科学性,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从必要性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建设人才强国。同时,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分别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要与之相衔接。二是从可能性分析,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人才强国,要综合考虑人才规模、人才素质、人才投入和人才效能等四个方面因素。据此,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对人才强国目标开展了深入研究论证,设立了14项指标。依据综合计算结果,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经合组织国家和“金砖四国”)34国中,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才综合实力位居第三至四位,能够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
问:人才规划提出的指导方针的内涵和总体部署是什么?
答:人才规划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这24字方针主要体现了人才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服务发展是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才优先确立了人才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用为本强调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发挥人才作用,创新机制是发挥人才作用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高端引领突出了高层次人才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整体开发明确了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
人才规划按照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八个方面对未来十几年我国人才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一是实行人才投资优先,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提高人才投资效益;二是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三是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善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四是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重视培养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五是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六是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坚持自主培养开发与引进海外人才并举,积极利用国(境)外教育培训资源培养人才;七是加快人才工作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管理,保护人才合法权益;八是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完善党管人才格局,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问:怎样理解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答:人才是强国的根本,人才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开发、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资源。人才优先发展,是许多国家实现经济追赶的成功经验,也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长期保持经济科技领先的重要原因。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重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人才优先发展来形成新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选择。因此,人才规划提出,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这是贯穿人才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路径。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才资源优先开发。确立人
才资源开发相对于物质资源、环境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其他方面资源开发的优先地位,充分发挥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教育投入,改革教育体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加强实践培养,实现人才资源的持续开发。二是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中,及早谋划和率先调整人才的专业素质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人才合理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人才优化配置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三是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观念,加大政府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投资人才资源开发,形成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提高投资效益,促进人才优先发展。四是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制度设计中,高度重视并优先进行人才制度的设计,通过构建科学、开放、灵活、高效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
问:为什么人才工作要坚持“以用为本”?
答: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所谓“用”,就是要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实现人才自身的价值,提高人才效能。用好用活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从理论上讲,使用好人才是人才开发诸环节中的核心环节。也只有通过“用”,人才才能成长。人才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只有使用才能创造价值。作为个体的人才越用越聪明,作为整体的人才越用越多。“用”有三层涵义:首先是根据每个人才的特点,把他们放到合适的岗位,让人才有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空间;其次是给予人才关爱与支持,为其创造良好环境,搭建干事创业平台,让人才自由创新创造;再次是根据人才的业绩和贡献,给予相应的报酬和待遇,做到“以价值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财富”。
从实践看,在“用”这方面,当前人才工作中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不够用”,主要是结构性短缺,高端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严重不足;二是“不适用”,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三是“不能充分使用”,缺乏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条件,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树立以用为本的理念,克服论资排辈、封闭循环、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等陈旧落后的用人观念,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健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各项工作机制,努力使人才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建功立业。
问:人才规划在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思路上有哪些创新?为什么要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答: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规划遵循这一要求,提出“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基本思路,确定了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全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提出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由这些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新产业的开拓者,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对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都具有重大意义。人才规划提出了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主要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加强人才、基地、项目一体化建设,培养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加强领军人才、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形成科研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权责明确、评价科学、创新引导的科技管理制度,健全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评价、使用、激励措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加大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组织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推进“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项目;发展创新文化,倡导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宽容失败、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等等。
问: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机制,人才规划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有哪些新的突破?
答: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是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重点。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围绕用好用活人才,人才规划提出体制机制创新的长远目标和近中期任务:一是在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上,重点要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加强人才工作法制建设。二是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上,考虑到人才的能力开发、人才的发现与使用、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十分重要,将近年来提出的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流动、激励、保障等机制,调整为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五大机制。在体制机制建设的每个方面,人才规划都提出了许多创新举措。比如在改进人才管理方式上,提出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在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上,提出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规范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准入,依法严格管理;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上,提出建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等等。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形成各类人才作用充分发挥、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的良好制度环境。
问:我们注意到人才规划单列了十大政策,这些政策有哪些导向性?
答:体制机制建设是事关人才工作长远的根本性建设,考虑到当前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在人才规划体制机制部分之后,又单独提出了十大政策,力求以政策突破来解决好这些问题,并渐次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制定这些政策时,注意了针对性和导向性。一是针对当前人才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提出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二是针对我国创新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提出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三是针对城乡、区域人才分布不合理的问题,提出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的政策;四是针对科技人才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提出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五是针对学术界和科技界因行政化、“官本位”导致学术浮躁、大成果少的问题,提出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的政策;六是针对人才流动渠道不畅的问题,提出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七是针对我国人才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提出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八是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需要重视和加强的问题,提出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的政策;九是针对人才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提出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十是针对人才合法权益保障不够的问题,提出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问:人才规划专门设计了12项重大人才工程,设计这些工程有些什么考虑?
答:实施人才工程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被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按照引领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原则和少而精的要求,人才规划设计了12项重大人才工程。工程的立项和设计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既全面覆盖又突出重点。这12项人才工程覆盖了人才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各支人才队伍,包括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各个环节。同时,突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这个战略重点,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设计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二是既注重创新又注意衔接。这12项重大人才工程绝大多数都是新设计的项目,在设计这些项目时,注意了与原有项目的衔接;有的是已实施的项目,对这些项目都注意在现有基础上作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比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在全面提高这些专业技术人才整体水平的基础上,重点要提升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防灾减灾、社会工作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水平。三是既强调引领性又强调示范性。这12项人才工程是由国家层面组织实施的,引领性带动性都很强,工程实施后能够引领和带动相关领域人才发展。同时,又强调要把这12项人才工程做成“示范工程”和“样板工程”,推动地方和部门制定本地本系统本行业人才工程,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我国人才队伍建设。
问:最后,请您谈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对贯彻落实人才规划有什么具体部署和要求?
答:人才规划的制定颁布很重要,贯彻执行更为重要。在前不久中央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对实施人才规划进行了全面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人才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人才规划实施的综合协调和宏观指导,要做好贯彻落实工作。总的考虑,就是要把实施人才规划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务,做到思想落实、任务落实、政策落实、项目落实、保障落实,把全国人才工作提升到新水平。近期,将集中一段时间宣传人才规划的新思想、新政策、新举措,把各地各部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人才规划精神上来,增加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已经制定人才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分解了91项重点工作并明确了责任单位。我们还将建立人才规划组织实施长效机制,加强对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考核和督促检查。同时,要求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以人才规划为指导,编制地区、行业系统以及重点领域的人才发展规划,形成全国人才发展规划体系。我们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随着人才规划的深入贯彻实施,我国的人才发展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李源潮同志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认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扎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
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0月22日)
李 源 潮
今天召开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主要 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半年来创先争优 活动开展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刚才,秦丰同志汇报了半年来活动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 作打算。大家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观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全党广泛响应,省(区、市)委有力领导、部门切实指导,宣传积极推动,形成舆论氛围,基层普遍创新、活动受到欢迎。总的看,整个活动围绕中心、贴近实际、讲求实效、进展顺利,效果是好的。特别是推进了保持党的先进性活动基层化、具体化,强调创先争优中干部党员要走在前头,把正在干的事情做得更好。当然,对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创先争优活动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基层比较活跃,但有的地方中间层次抓得不力;二是有的地方创先争优与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结合不紧;三是宣传先进还要再下功夫,突出特点、增强影响力;四是怎样把经常性工作阶段化还缺乏经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中,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列为今年中央集中力量抓的几件大事之一。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就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创先争优活动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要专门就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扎实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下发通知。这里,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和部署上来。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提供政治动力和组织保证,是今后五年全党创先争优活动的方向和主题。认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是保证创先争优活动健康深入开展的关键。要指导各级党组织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用五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一是深刻认识“十二五”时期仍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二是深入认识“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是深刻认识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先发展。四是深刻认识落实“十二五”时期各项重要任务和举措,党员干部必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创先争优。第二,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开展创先争优,为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提供政治动力。科学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也是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我们要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把这一要求贯彻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始终和各个方面。一要紧紧围绕本地本单位科学发展的中心任务创先争优,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多作贡献。二要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创先争优,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三要紧紧围绕解决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创先争优,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第三,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落实“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任务提供组织保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国际形势越是复杂多变、我国社会越是深刻变革,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要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各单位把加强基层组织作为重要目标,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新的加强。我们要继续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一要加强基层组织体系,重点抓好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和工作覆盖。二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三要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明确责任,增强功能,发挥作用。四要完善党委统 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行业系统具体指导、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抓基层打基础的长效机制。
第四,以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带动全社会创先争优,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十二五”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强调党组织创先进要带动所在单位创先进,党员争优秀要带动身边群众争优秀,这是创先争优活动得到领导支持、群众欢迎、社会好评的重要原因。要总结推广各地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带动更多的群众创先争优。一要推动干部深入基层,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工作。二要做好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践诺、评诺工作,按“十二五”目标任务充实内容、加强评议。要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志愿服务等活动,影响和带动群众创先争优。三要深化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联系群众的优势和作用。四要继续大力宣传创先争优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
第五,以真抓实干的精神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结束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高度负责、集中精力、一抓到底。我们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要带头落实总书记的要求,扎实抓好创先争优活动。半年多来,大家高度负责,做了大量工作,为创先争优活动顺利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同志最近作出重要指示,中央和国家机关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在加强领导。各部门党组(党委)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工作指导,创新工作方法,深入凋查研究,狠抓工作落实。我们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和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一是继续加强分类指导。各部门要结合本系统本行业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出具体部署。二是结合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及早谋划明年的创先争优活动。形势任务在不断发展变化,创先争优也要有新的内容和重点,每年有具体的主题和载体,把经常性工作阶段化,有计划、有节奏地推进。三是在创先争优中加强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工作。各地各部门都要有先进典型,各行各业也要选树先进典型。沈浩是村党支部书记的典型,郭明义是工人党员的典型,要通过分类树典型,建立本行业本地区创先争优英雄谱。四是安排好年底创先争优评议评比工作,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励广大党员奋发进取,以优秀业绩迎接建党90周年。
第五篇:同志在全县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人才工作会议是县委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人才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人才工作。下面,我结合**实际讲三个问题。
一、深刻领会全国全省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深刻认识新时期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全面协调发展迫在眉睫的新形势下,做好人才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对此,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认识。第一,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和区域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掌握人才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第二,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需要。我们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必须把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坚持以人才为基础、为保障,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县之路。第三,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随着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党的执政能力如何,越来越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关键因素。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培养造就和广泛吸纳各方面的人才,把各类人才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才能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巩固执政地位。
(二)深刻领会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要求。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对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我们要深入理解和切实把握好六个方面。第一,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才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根本依据,谋划人才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强大动力,推进人才工作;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检验人才工作。第二,要牢牢把握“三个坚持”,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这是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三个重要原则。第三,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这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这三个环节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不培养人才,就谈不上使用人才;使用不好人才,就不可能吸引人才。第四,要以“三支队伍”为主体。这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必须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第五,要牢固树立“三种观念”。即“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只有在观念上突破,才能在人才工作的政策和措施上突破。第六,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这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目的。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把各类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来。
(三)深刻理解党管人才原则的科学内涵。党管人才这一原则与时俱进地总结了我们党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经验,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明确了我们党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工作着力点。“党管人才”就是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重点是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管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局,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大事,着力解决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党管人才”不同于“党管干部”,但它是在“党管干部”上的创新。一是观念上的创新。“党管干部”的主旨是通过加强对党内各级干部的管理,来带领普通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党管人才”则是将整个社会上的各方面人才都纳入党的视野,并通过对他们的关心、培养和管理,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共同来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这绝不仅仅是提法上的变化,更是执政理念上的实质性跃进。二是理论上的创新。“党管干部”主要侧重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来武装各级干部的头脑,把他们培养成为执行党的各项政策和决议的中坚力量。“党管人才”则要求不仅要把各类人才培养成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中坚,同时要通过不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造就一大批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较强的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党政领导人才;一大批精通经营管理,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一大批站在科研前沿,具有科技创新能力,能够推动科技进步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是方式上的创新。落实“党管人才”要求,不仅要“管”,更要引导、服务,要严格遵循人才成长和管理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和评估办法,对人才分类认识、分类管理,通过高效、优质、卓有成效的服务和营造宽松、平等、择优的用人环境,体现党的执政水平,扩大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控制力。
二、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人才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人才总量不足,整体实力不强。我县现有各类人才6951人,仅占全县38万人的1.83%,远远低于全国5.5%的平均水平。二是人才分布不均,结构矛盾突出,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在全县6951名人才中,其中党政人才1343人,占总数的19.32%,专业技术人才5561人,占总数的80%,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7人,占总数的0.68%。按学历来分,研究生仅3人,本科854人,占总数的12.3%,专科3155人,占总数的45%。这些充分说明,在我县,企业和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三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人才的吸引能力不强。**是典型的山区县,又是全国的重点贫困县,全省的特困县,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相对落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优势不明显,尽管各级党委政府为留住和吸引人才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但人才流失现象仍时有发生。四是人才市场配置机制虽然在逐步完善,但人才综合利用率不高,人才宏观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人才资源开发水平相对滞后。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新形势下,我县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为动力,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力争使我县人才总量增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人才素质提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适应、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为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统一思想,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差的不是人才,而是对待人才问题上的观念。新时期新形势下,要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我们必须首先转变对待人才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
一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什么是人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认识。如何界定人才,倡导什么样的人才观,这是一种社会导向问题。在新时期,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要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要倡导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的,都是人才的人才观,大胆发现人才,鼓励人成材。对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人才要区别对待,在培养、吸引和使用方面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在考核、评价、选择的标准上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因此,无论是在看待人才还是发现人才上,我们都要有敏锐的目光、宽阔的胸怀和民主的作风。
二是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用好人才,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我们在人才的使用过程中,要强化因才施用的观念,不能将人才都集中在行政机关,要引导高科技人才、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向经济领域集中,促进人才合理布局,解决经济类人才缺乏问题;要树立因时而变的观念,对人才的使用不能一成不变,不能让技术人员在一个岗位上“老死”,让人才,特别是专业人才觉得没前途,要建立“流动”的人才档案库,根据人才自身的成长情况,根据产业的发展需要,随时调整人才岗位,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让人才有一个与他能力相匹配的舞台,使他能永远散发青春活力;要破除唯“出身”论的观念,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打破唯“亲”、唯“资”、唯“顺”、唯“全”的传统用人观念,树立不惟文凭看水平,不惟年龄看贡献,不唯资历看能力的新观念,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惟才是用,对待有较高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都要一视同仁。
三是要树立科学的服务观。我们要树立服务经济工作的观念,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所以我们要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调整人才结构,围绕产业开发,开发人才资源,大力培养经济领域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要树立服务人才的观念,在选拔人才时,要为人才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其脱颖而出。在培养人才时,要积极为人才提供充电提高的机会,不断提升人才整体素质,预防人才“缩水”。在使用人才时,要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让其安心工作。
(三)突出重点,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开发人才资源。开发人才资源的目的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为此,在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过程中应围绕地方发展这一主线,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因地制宜开发使用好各类人才。
一是实现人才本土化。**受自然条件限制,各方面的条件不能和大城市、发达地区相比,因此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上就处于劣势,因此尽快实现人才本土化是实现秭归人才强县战略的重要举措。人才本土化即不论人才身在何处,均愿为“我”所用,它既包括出生或长期居住于本地的人才,也包括一切一心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引进人才。人才本土化的内容包括,盘活**本土人才资源,激励他们为故乡发展而施展才华,留住外来引进人才,将其本土化;关键在于既重视“两眼向外”,更应重视本地人才的发掘、培养和使用,防止“打死儿子招女婿”,挫伤本土人才的积极性;核心在于对各类人才一视同仁,让他们体会到“家”的温暖。只有真正让各类人才爱上了这片土地,才能让他们为这片土地的繁荣奉献自己的智慧。
二是开发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的短缺是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从我县走出去的高层次人才又为数不少。如何吸引高层次的人才来我县创业,应该成为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除了要加快发展,为人才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外,我们还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将人才培养从小做起,为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建立政府助学基金,帮助他们深造,培养他们成才,让他们用所学知识,为家乡效力。我们还要组织“招才团”,根据各企业的要求,同各大专院校主动联系,寻找愿意到**来工作的大学生。对现有的有发展潜力的人才,我们要通过组织委派、委托培养、挂职锻炼等多种渠道,给他们深造的机会,不要因为怕他们一去不返而阻挠他们继续深造。只有通过这样长、中、短期相结合的立体开发模式,我县的高层次人才库才能得到有效补充,实现人才工作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开发经济人才。经济人才既包括深谙市场经济规律、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更包括善于开发经济项目和经济技术的人才。对**而言,经济人才是目前最需要、最紧缺的人才。只有经济人才济济一堂,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提速,赶超发达地区才有可能。开发经济人才我们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速建设四支高素质人才队伍。要建设高素质的党政领导干部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县委党校、行政学校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辟赴外培训途径,不断加大党政干部培训力度,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企业、上级机关、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建设和选调生队伍培养;要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人才队伍,鼓励和引导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mba及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培训,选派一批有培养前途的经营管理人才,到高校或知名企业学习锻炼;要建设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队伍,有计划地选送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到大专院校、省市科研机构进修,大力培养一批柑桔、畜牧、水产、冶炼、食品加工等产业的优秀人才;要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争取在2012年前,使全县80%的村有一名大专生,使每个村有3-5名科技示范带头人,80%的户有一名科技明白人。
(四)创新机制,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改革人才工作体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消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人才流动和人才使用的体制性障碍,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我们要坚持选拔与使用结合、激励与保护并重、智力与活力同步开发的原则,着眼于扩大人才总量,提升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发挥人才作用,积极推进机制创新,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一是创新人才使用机制。选拔使用人才,应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要积极创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选人用人机制,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在党政机关要继续推行部门领导职务公开选拔、中层领导职务竞争上岗、一般职务公开招考的办法,在机关建立起一种用人必竞争、竞争必择优的良好用人机制。要着眼于增强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建立和实施全员聘用制、岗位聘任制、新进人员“凡进必考”的基本用人制度,促使事业单位人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形成符合各类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灵活的用人制度。对企业及社会组织用人,要建立开放性的人才市场,有效联合人才与资本,促进人才资本化,加快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同时,破除阻碍人才流动的所有限制,疏通三支队伍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组织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使用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尽量避免人才资源闲置。
二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一个地方人才激励机制到不到位,是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我们要积极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大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人才激励机制。要探索行政机关与考核等次挂钩的绩效奖金发放办法;逐步下放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内部分配办法;建立现代企业分配制度,支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知识、技术、资本等要素,按贡献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建立优秀人才奖励制度,对那些为地方发展贡献突出的拔尖人才,给予重奖。同时,要坚持物质激励与成就激励、精神激励相结合,善于用伟大的事业凝聚人才,坚持用崇高的精神鼓励人才,努力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使人才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
三是创新人才保障机制。营造好的外部环境,为人才建功立业提供保障,是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的重要手段。要建立优秀人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对象,由所在单位为其一次性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费;完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之间人才流动中的社会保险衔接办法;适当放宽专业技术人员的退休年龄;建立健全人才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对人才知识产权、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保护。针对那些看人才“眼红”、对人才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压制报复人才的现象和行为,坚决予以抵制和打击,引导社会辨证地看待人才,对人才不求全责备,看主流,看贡献,切实保护好人才的积极性,让人才在保护中成长。
三、加强领导,营造环境,把秭归建成人才创业的乐土
加快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努力把秭归建成人才创业的乐土,最根本的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环境,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我们党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着眼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决不是要党委去包揽人才工作的一切方面,更不是要用条条框框束缚人才,使人才失去发展空间。从根本上说,党管人才是通过制定政策、营造环境、整合力量、改善服务,为一切有志成才的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促进各类人才健康成长。贯彻党管人才原则,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注意处理好党管人才和尊重人才成才规律的关系、党管人才和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关系、党管人才和依法管理人才的关系,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千方百计做好发现、培养、凝聚人才的工作。要充分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政策研究、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和督促检查的作用,努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第一资源”的开发,在制定计划、谋划发展、部署工作的同时始终不忘人才工作。要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对不关心、漠视人才的,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排斥、压制甚至打击人才的,要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涉及各类人才的错案,要坚决纠正。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强烈的人才意识,真正把培养好、吸引好、使用好各类人才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努力做到知人善任,广纳群贤,靠敢用人、善用人加快发展。
(二)营造良好环境,认真做好各类人才的服务工作。我们必须懂得,对各类人才来说,事业就是感召力,环境就是吸引力,服务就是凝聚力。要把人才工作的重点更多地放到营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使他们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通过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去感召和凝聚各类人才。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改善工作条件,拓展创业舞台,营造良好的工作创业环境;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人才身心健康、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的需求,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要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努力形成相互信任、彼此尊重、鼓励创新、鼓励探索的氛围,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和学术环境。要通过富有成效的环境建设,真正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要对各类高级专家、优秀企业家、拔尖人才实行全程跟踪服务。要进一步抓好人才市场、人才网站的建设。领导干部和人才工作者要善于与人才交朋友,做他们生活上的贴心人,工作上的知心人,要经常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改进人才工作,帮助解决具体问题。要尊重个性,宽容失败,积极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放宽政策,简化手续,为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组织、人事、科技、教育、卫生等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更要顾全大局,增强合力。凡是与人才有关的事,都要先受理,后办理。能自己办的抓紧办,不属自己办的就帮助联系办,一时办不了的要解释清楚,决不能相互推诿、“踢皮球”。
(三)改进人才工作环境,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要为各类人才服好务,首先要有一个优良的人才工作环境,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前提。一是要坚决贯彻落实人才工作相关政策。各级各部门重视人才工作就要从贯彻执行有关人才工作的政策做起,无论是国家的还是地方的政策,都要坚决落实,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要为人才工作的开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确保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二是要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要建立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随经济增长逐步递增;要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工作投入机制,将人才资源资本化,靠市场、靠用人单位、靠社会力量来共同投入。三是加强对人才工作的舆论宣传,使党的人才政策家喻户晓,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舆论宣传要为人才工作鼓实劲,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新闻报道,大力宣传人才强县战略的重要意义,宣传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优秀人才的成就与贡献,宣传人才工作的典型经验,提高全社会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营造有利于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千秋大业,人才为本。**经济要腾飞,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县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