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人大理论研究工作的初步思考
对人大理论研究工作的初步思考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段海波
人大理论研究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把握新时期人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大理论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环节很多,笔者现就人大理论研究工作的课题选择、方法运用两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是研究课题的选择要科学
一个好的选题,是人大理论研究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前提和基础,找到一个好的课题,人大理论研究也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选题过程中,要尤其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针对性。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日益完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越来越重视人大理论研究工作,许多地方相继成立了人大制度研究会,拟定的理论研究课题也越来越多,但理论研究的实用性成效却不显著。究其原因,是由于确定的研究课题范围过宽、主题过多,内容涵盖了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许多方面,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研究的深度和质量。因此,研究课题的选择应该坚持“少而精、求实效”的原则,应集中“火力”,对准“目标”,1
确保“中靶”。可视情每年选择一到两个与年度工作相契合、亟需解决的问题开展研究。2.指导性。各地在开展人大理论研究时,由于人员、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为完成任务而被动开展研究的现象,选择的课题也是一些相对比较容易完成的。这就难免因研究目的的“短视”,使得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转化存在先天缺陷。因此,应最大限度地贴近人大工作实际,以工作的紧迫需求和发展方向作为研究重点,且切入点越小越好,研究得越深越好,惟有如此才能增大成果转化的几率。如,在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方面,以专项工作评议的实现途径、重大事项范围的界定等为重点;在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方面,以优化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加强乡镇人大组织建设等为重点。3.前瞻性。基于人大工作程序性、法律性强的原因,各地在开展人大理论研究时,往往不敢于、不善于提出一些超前的理论和观点,表现为:实际工作中经验总结型的研究多,创新发展型的研究少。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主法治的推进,人大工作的创新,都要以理论创新为支撑,这就要求人大理论研究必须走在时代的前沿,紧扣时代的脉搏。选择研究课题时,要顺应人大工作科学发展的要求,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着眼点,力求课题能够反映人大工作的发展方向,研究能够取得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监督法出台前,大连、石家庄等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很早就试行了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这一做法与监督法的公开性原则不谋而合。这就是人大工作中理论创新带动实践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二是研究方法的运用要合理
研究课题确定后,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如何选择合理有效的研究方式。目前,在实践中运用得比较多的典型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基层调研。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深入基层调研,既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保证理论研究成果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成功转化的基本条件。基层调研,是开展人大理论研究工作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即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座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基层围绕选定的研究课题开展调查,并对调查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理论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才能掌握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为形成有内容、有分析、有深度的调查报告奠定基础,笔者对此深有感触。2.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也是人大理论研究工作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运行成本较低、调查的范围较广;缺点是受到篇幅限制和缺乏直接交流,致使调查往往不够深入。因此,各地在开展人大理论研究工作时一般都将问卷调查作为调研的一种辅助手段,很少单独运用。3.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是指通过对比
分析某类现象在不同时期、地点及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来揭示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发展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容易找出事物的共性和特性,研究过程一目了然,研究成果说服力强是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优点。由于对研究者理论素养的要求比较高,比较分析大多作为辅助方法。国内许多知名的专家学者就比较喜欢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涉及人大制度方面的问题。4.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通过已知事实,推理得出具有“必然性的”结论。这种方式主要是用于研究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适时运用演绎推理的方式开展理论研究非常必要,这有利于促进人大制度的完善和人大工作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也不乏成功的范例。比如,许多地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推行了专项工作评议制度,最终,在逐步推广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目前,专项工作评议这种监督方式已得到广泛的认可。综上所述,在人大理论研究实际工作中,各级理论工作者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结合实践工作要求,合理运用上面列举的四种研究方式,同时,也要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求取得更好的研究实效。
第二篇:关于做好乡镇人大调查研究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做好乡镇人大调查研究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玉阶
调查研究是乡镇人大充分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职权的基本前提,也是增强人大工作实效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乡镇人大才能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保证做出的决议、决定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符合实际情况;才能及时了解民意,反映民情,听取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保证乡镇人大工作做出的决策符合人民的利益。那么,乡镇人大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呢?
一、乡镇人大调查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调查研究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入。有的人认为人大调研只能是提供一份参考材料,不能直接解决问题,可有可无;还有人认为人大调查研究就是走走形式,根本触及不到深层次的问题,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也有人对于调研课题的情况不甚了解,对相关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导致调研报告质量不高,实效性不强。
2、调查研究的方式比较简单、滞后。在调研过程中,主要是采取听被调研单位的工作汇报、相关人员座谈、到几个选好的调研点现场查看的方式来进行。单
一、狭窄的的调研方式导致调研信息的闭塞,了解到的情况和获取的信息都比较有限,浮在面上的东西多,内在的东西少,难以了解到全面真实的情况。同时,经常性调查研究不够,目前的调查研究只是在确定要调查之前的一个月左右开始,所作的调查覆盖时间短,没有经常性的普遍情况作支撑。
3、调研人员的结构有待改进。人大进行调查研究的人员一般是人大机关干部,相关人大代表和业务能手参加的很少。由于自身学历水平、知识结构、政策法规上的把握程度存在差异等客观存在的问题,导致调研水平有差异。有人就说“人大讲的是外行话,是外行在监督内行”,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人大监督的质量和权威性。
4、调研成果的质量和转化效率有待提高。人大的调研不是去听赞歌听政绩,而是要把宝贵的时间用于发现问题上,进而采取适当的方式督促政府解决问题,这是人大的职责所在,更是人大行使好监督职权的要求。许多调研活动是应付性的,了解情况肤浅,调查报告往往是就事论事,表面情况罗列,研究深度不够、仅限于感性认识;有的将调研对象的汇报材料改头换面,人云亦云,缺乏主见;有的思想不够解放,尤其是对于比较敏感的问题,不敢去过多地涉及,不能突破思想障碍和思维定势,唯书,唯上;不注重调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二、乡镇人大调查研究工作的对策。
1、进一步提升全乡的调研能力。乡镇人大在开展调查研究时,既要扎扎实实,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坚持好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法,如采取个别走访、座谈、蹲点等形式,真正掌握到反映人民群众实际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又要站在实践和为民的高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提高调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人大调研还应当在深度上下功夫。没有深度就没有力度,挖掘问题的本质要注重方法的科学性。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潜心研究,着眼于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拿出可操作的对策,得出具有一定深度和力度并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调研成果。
2、人大调研工作要准确把握重点。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开展人大的调研工作。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开展调查研究。要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上为党政分忧,下为群众解愁,起好密切党委、政府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以睿智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改革发展稳定中创造的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通过调查研究及时加以总结、推广,使亮点更亮,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
3、积极探索优化调查研究的新机制。不断创新调研方式方法,积极探索专题调研、问卷调研、实地考察、跟踪调查、抽样调查、代表视察、执法检查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的形式。同时还应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开辟网站专栏、公布电话、定期接访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调研。注重点面结合、好差结合、明察暗访、上下联动,进行多层次、立体式的调查研究,真正获取全面、真实的情况,掌握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为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查报告奠定基础。调研工作的开展提前计划好,定好每个点以及每个点上的每个步骤。在深入调研的过程中,采用“解剖麻雀”的办法深挖事实本质,既要看典型,也要看一般;既要听领导讲,更要听群众说;既要明查,还要暗访。力求做到深入到最基层,细致到无疏漏,准确到无虚假。调研报告中要多谈问题,少讲成绩。要抓住具体情况、典型问题,分析深刻,研究通透,多做建议性思考,少作空泛议论。
4、下功夫转化和运用调查研究成果。一方面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审议意见、决议和决定,督促所辖部门办理,并密切跟踪落实情况,努力使督办事项在办理过程中不走过场。另一方面在督办落实工作之后还进一步开拓创新,认真总结每次调研、审议、督办经验,分析各项调研工作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形成综合性的可操作性强的调研学术论文。站在全面发展角度,提出一些科学分析问题、研究工作的好思路和好办法,形成价值含量较高的建议和意见,提交给党委参阅,使调研成果在更高层面发挥作用。
第三篇:对加强新形势下工会调查研究工作的思考
对加强新形势下工会调查研究工作的思考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工会组织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工会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当前,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企业,建精品、创一流,给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进一步加强工会调研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搞好调研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工会调研工作,对于各级工会实施正确决策,及时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交流指导工作,确保各项决策、指示和重要部署的贯彻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质量、高水平的调查研究,可以为领导科学决策和工会正确行使职权提供准确依据,从而使工会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工会工作水平。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尽管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范围、手段都发生了变化,但调查研究在领导决策和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丝毫没有改变。应该看到,我们所处的环境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在不断出现,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勇于回答现实工作中提出的实际问题,真正把调查研究这一最基础性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全面提升工会工作水平,在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要深入实际,围绕工作重点,切实增强调研课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展调查研究,首先要选好课题。选好课题决定着调研的方向和能否取得实际效果。而选择课题,最重要的是要明白目前的形势是什么?党政的要求是什么?工会的重点工作是什么?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工会调研的内容来源于工会工作实践,日益活跃的工会工作为调研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但同时也向调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重的任务。我们要紧密围绕推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深化民主管理暨厂务公开工作、落实“三不让”承诺、促进职工全面发展、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针对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以及工会履行维护职责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中去,围绕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克服形式主义,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形成有价值、有影响的调查报告。
三、要积极创新,突破思维定势,努力实现调查研究工作的新发展
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为管理决策服务。因此,调查研究工作要有一定的创造性。首先,要创新思维方式,紧跟时代步伐,树立新的观念,勇于打破旧框框,敢于提出前瞻性、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并善于学习借鉴前人和他人的已有成果,在继承中发扬,在扬弃中创新。其次,要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研究新形势下搞好调研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提高调研工作水平。要充分运用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明查暗访等灵活多样的调研方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如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上调查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开展调研。同时,注重点面结合、上下联动,进行多层次、立体式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为形成有价值、有深度的调查报告奠定基础。
四、要善于挖掘,认真归纳总结,不断深化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
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查研究工作就是把从实践中得来的感性认识,经过提炼概括和加工制作,由不系统到系统,由片面到全面,由个别到一般,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并推动实践发展的过程。要注重调查范围的广泛性,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尽可能从整体上把握客观事物;要注意调查研究的真实性,善于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勇于反映真实情况,切忌报喜不报忧。要力戒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或停留在问题表象上的调研。要通过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深化对调查对象的认识,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寻找其中的规律,提高调查研究质量。既要充分看到成绩,注意总结成功的经验,又要善于从走过的弯路中汲取教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既要总结已有的经验,得出理性的认识,又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职工群众的创造,不断总结出新的经验,努力从生动的实践中不断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
五、要加强学习,提高调研能力,为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提供持久动力
能不能经过调查研究,正确认识和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困难,这是对我们的思想、信念和意志的检验,也是对我们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检验。实践表明,要搞好调查研究,提高调研质量,必须刻苦学习,虚心求教。如果不注意学习,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业务素质,就不可能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辨别真伪,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就不可能提出高水平的对策建议,把工作做好。因此,我们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同时,要下大力量加强当今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开阔眼界,用新知识、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充实自己。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努力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加上丰厚的业务知识,调查研究水平和质量就可以大大提高,工作就可以越做越好。
第四篇:对完善人大选举制度的几点思考
对完善人大选举制度的几点思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而选举制度又是这一根本制度的基础。1953年我国的第一部选举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就明确规定了我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即普遍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无记名投票原则,具体规定了选举的程序和方法,从而正式确立了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但从1957年下半年起,由于反右扩大化和“左”的错误严重滋长,尤其受十年**的严重干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了全面破坏,建立在民主和法制基础上的选举制度名存实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党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把加强人大建设、修订选举法、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提到了重要的义事日程。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的第二部选举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我国选举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后又经过1982年、1986年、1995年的三次修改,使我国的选举制度更加完善,如选举的民主程度明显提高、直接选举范围从乡级扩大到县级、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选举方式一律实行无记名投票,以及候选人提名方式所作的很大改进等。
但是,审视我国的选举制度,尚有不少问题,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马列主义关于人民代表机关选举的基本原则-普遍、平等、直接、秘密的民主选举在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不但直接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同时也是完善整个人大制度的前提、基础和切入点。
一、要进一步提高和扩大直接选举的层级和范围
长期以来,我国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法。尽管从1980年开始,已把直接选举范围从原来的乡级扩大到县级,但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均由间接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则由多层间接选举产生。我国人大选举的显著特点也就体现为以多层次的间接选举为主。应该说这种做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是由我国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决定的,也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变化,这种选举的弊端也不断显现出来。一是过多层次的间接选举不能全面确切地表达选民意愿,有时甚至会歪曲选民意愿;二是靠少数人投票决定当选人,对选举权的普遍性和平等性造成损害;三是多层次的间接选举必须模糊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责任关系,削弱代表与选民的联系,使选民难以对代表实行真正的直接监督。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急需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使广大人民能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这就需要不断完善选举制,当前最关键的就是要及时提高和扩大直选制的应用层级和范围。这既是理论上的依据,也有客观上的需求,更有实践上的经验。首先,它是马列主义选举理论的一贯要求。马列主义关于选举的民主理论集中到一点,就是要真正实行“普遍、平等、直接、秘密”的选举原则,并且认为新型国家的人民代表机关比资本主义议会更民主的地方之一,就在于它是真正选举产生的。列宁说过“民主是大多数人的统治。只有普遍的、直接的、平等的选举才可以说是民主的选举。只有根据选举法,由全体居民选出的委员会才是真正的委员会。”(注:《列宁全集》第18卷,第273页。)列宁还说过:“从人民专制论的观点看来,首先必须切实保障充分的宣传自由和选举自由,然后召开真正全民的立宪会议,这个会议应当通过普遍的、平等的、直接的和无记名投票的选举产生,应当掌握全部权力,即完整的、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权力,应当真正体现人民专制。”(注:《列宁全集》第9卷,第181页。)可见直接选举是列宁强调的真正民主原则之一。[!--empirenews.page--] 其次,过去一直强调的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民主意识落后和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等因素不应当成为限制提高扩大直选层级和范围的正当理由。尽管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比较落后,但我国并不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经过五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已大大增强。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等条件,已普遍提高,参政议政、当家作主的民主意识也已日益增强。再用经济、文化、民主意识落后和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等因素来限制直选层级和范围已显得过时。前苏联在1936年就开始实行从乡村及市苏维埃起到最高苏维埃止的直接选举。那时他们的经济、文化也非常落后,至少要比我们现在落后许多,而且幅员极为辽阔。印度也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与我们差不多,经济、文化等条件比我们更落后,但印度在1935年就开始了省议会议员的直接选举,1947年一独立后就立即推行全国范围的直接选举。尽管前苏联和印度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它们的经验至少可以说明,直选制和普选制不必完全拘泥于经济、文化等条件的限制,关键还在于组织和选举技术。
第三,我国公民已基本具备比较完全的直接选举的知识和经验。因为我国农村和一般城镇,乡级直接选举制已运行了45年,县级直接选举制也已运行17年,在有下辖区的一些城市,区级直选制也已推行45年,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民主选举也已搞了10多年。那么多年的直选已使广大公民积累了比较完备的选举知识和经验。目前,城乡公民对提高和扩大直选层级和范围的呼声日渐高涨,这无疑为今后更高层级更宽范围的直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笔者认为,提高和扩大我国直选层级和范围的各方面条件均已日趋成熟。目前我们完全可以在两点上取得突破。一是将人民代表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省级。除了上述的理由外,主要是因为我国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平均人口为3800万左右,平均面积为30万平方公里。这大体相当于英国等中等国家的规模。若按单名制和人口标准划分,每选区人口大致为9万左右,规模也与英国等国家的选区相当。可见,省级直选制的推行在空域和人口规模上是完全可行的,而关键在于解决组织和技术上的问题。二是要推行乡、县级行政首脑直接选举制。对此,经过10多年基层民主选举实践的农村公民呼声尤为迫切。当然,这关系到修改选举法等有关法律。
二、进一步完善修选人的提名、介绍方式
代表候选人或国家机关候选人的提名是选 举中的又一重要程序。候选人提名过程是否民主,直接关系到整个选举的民主实现程度。1979年尤其是1980年以来,通过对《选举法》、《组织法》的修改,过去那种“上面定名单,下面划圈圈”的状况,已有很大改变。但是在候选人的提名、介绍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按选举法规定,选民或者代表联合提民的代表候选人,政党、人民团体提名的候选人,具有完全平等的法律地位。可在实际操作中,却并非如此一些地方的。近几年,选民或代表联合提名现象不断增多,但党组织往往以非组织活动为名,采取多种措施,减少或消除联合提名活动。这些措施主要有动员或劝说被联合提名的候选人放弃提名;动员或劝说参与提名的党员代表撤回提名,使之不符合法定人数而自然失效;在以上两者都无效的情况下有些地方党组织还采取突然宣布人代会休会或延期召开,或对当选的联合提名的候选人当选后不予以确认等方式来实现自己的选举意图。上述种种做法,无论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要求来看,还是从人民代表大会本质而言,都是不可取的。邓小平同志早在40年代初就曾指出:“党要有意识地发展民主政治的斗争,首先要纠正某些同志中的武断不民主的错误,要使非党干部敢于讲话,讲所欲讲,敢于工作,不对我疑惧。做到这一步,那不仅民主政治有了内容,而且政府威信和工作效率都会大大提高起来。”(注:《邓小平文选(1938-1956)》,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empirenews.page--] 可以肯定,随着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和参政议政能力的不断提高,今后选民或人民代表联合推荐候选人的现象必将大大增加,甚至会超过政党或人民团体提名候选人,这都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也是选举民主程度提高的一种表现。只要程序和步骤合法,就不应予以指责和干涉。事实上,“联合提名”候选人的出现,可以弥补党组织推荐候选人时可能出现的差错,使得上述两种候选人展开合法的竞争,从而使各级人大选出更优秀更合格的代表或国家机关领导人,同时也能促使党组织在推荐候选人时更加严格、认真,推荐出更好的候选人。
在改善对候选人的介绍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介绍、宣传候选人。那种不向选民或代表散发候选人的简历,不作情况介绍的做法,是错误的。应让选民或人民代表充分了解候选人的政治立场、工作业绩、从政态度、参政议政能力及工作规划等。如在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中,我们不但可以公布名单,利用公报、广播、黑板报、电视、报级等多种方式作间接介绍,还可以由选举委员会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当面回答选民提出的问题,还可以允许候选人直接走访选民,宣传自己的从政态度和主张。总之,增进选民对候选人的了解,有助于选民按自己的真实意愿投票,减少盲目性。
三、把差额选举真正落到实处
作为一种现代民主选举制度,差额选举自1979年实行以来,不仅在县乡换届选举中得以“兑现”,而且在选举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一府两院”领导,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时也得以落实。1979年,经过对有关法律的修改和制定,我国开始实行人民代表和省以下行政首脑的差额选举。尤其是1986年修改地方组织法时,明确规定了地方国家机关领导人选举的差额幅度,即人大常委主任、秘书长、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乡长、镇乡、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候选人数一般应多一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省长、自治区副主席、副市长、副州长、副区长、副乡长、副镇长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一至三人;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没有完全按照法律去操作。尤其是对地方国家机关正职领导人实行差额选举还比较稀少。据1995年的统计,全国仅有12个省的人大常委会主任,8个省的省长,15个省的法院院长和11个省的检察院检察长实行差额选举。可见我们还没有把差额选举真正按法律要求予以落实。即使在差额选举中,违法选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在代表和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的差额选举中,搞“暗箱”操作,甚至公开或半公开地安排差选,有些基层单位甚至竟任命在 当地落选的县长、乡长候选人为书记职务;有的地方对选民或代表联名推荐的候选人当选后,不予承认或不及时给予相应的政治和生活待遇等。
实行差额选举是搞好选举的关键之一。真正实行差额选举是健全制度,实现选举人意志和提高选举民主程度的重要措施。因为在等额选举中,另选代表候选人以外的人,当选的可能性很小,选民不得不勉强投赞成票,从而影响民主权利的行使。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差额选举,党推荐的候选人也要通过选举,接受选民和代表的选择,从而体现了对人民意志的尊重。因此,真正实行差额选举,有利于加强群众对干部和代表的监督,增强他们的对下负责意识和群众观点,而且还有利于发现和选拔人才,把“人民公认”的人选进各级领导班子。我们必须按法律的规定真正落实差额选举。对此忧心忡忡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党的领导原则的前提下,在根本不存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与共产党争夺领导权、执政权的现实条件下,真正落实差额选举,根本不会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反而有利于增强政治活力,增强党的生命力。[!--empirenews.page--]
四、适度引入竞争机制
有位宪法学家说过,没有差额的选举,不是真正的选举;没有竞选的差额,也不是真正的差额。
长期以来,竞选被当成资产阶级民主的特有形式而被视为禁区,不敢跨越。诚然,竞选是由资产阶级首先在政治生活中加以广泛运用的,但这并不等于竞选就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事实上,竞争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动力,事物之间缺乏竞争就会丧失生命力。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而市场经济本质上说就是竞争型经济,只有竞争才能促进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又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以竞争为本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在政治领域适度地引入竞争,尤其是要引入竞选机制。
中国共产党对竞选也并不陌生。早在延安时期,我党就组织搞过竞选,并提倡过竞选。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就对竞选作了专门规定,选举单位“可提出候选人名单及竞选纲领,进行竞选活动,在不妨害选举秩序下不得加以干涉和阻止。”
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十亿农民经 过十多年基层民主选举的训练,城乡公民目前对在选举中适度引入竞争机制呼声很高。可以预测,在人大选举制度中适度引入竞选,是今后选举工作的必然趋势。根据条件逐步推行适度的竞选,可以有效地激发选民或代表的选举热情,增添选举活力,拓宽选举范围,提高选举质量,为候选人创造公平竞争的舞台,选出高素质的人民代表和领导干部。当然,我们不能照搬和模仿西方的竞选制度,而应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竞选制度。
第五篇:对县级人大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对县级人大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创新是民族复兴的根本,也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建立创新机制,是推动地方人大工作的重要动力,人大工作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更好的适应形势的需要,更好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如何提升人大创新工作,值得我们人大工作者深入思考。
1.彰显创新意识。创新是人大工作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人大工作的创新,不是对法律、程序的背离,而是更好地探求贯彻落实之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是在宪法和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内的创新,而法律和程序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人大工作中要消除无所谓创新、不能创新的认识障碍,从而树立需要创新、能够创新的主动创新意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持和完善,不乏创新,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也不乏创新,有创新愿望,才能发展,在人大工作中积极创新,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途径,是增强人大工作活力和促进人大工作发展的重要方法。
2.做好创新准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创新人大工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组成人员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人大工作创新的力度,也决定了人大各项工作开拓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不断发展的速度。因此,创新人大工作,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努力从传统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自己。要面对人大工作的现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在思想认识上要破除“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到站论”,鼓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创业劲;破除“多栽花、少栽刺”的“留路论”,鼓足“坚持原则,敢于监督”的叫真劲;破除“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安逸论”,鼓足“敢冒敢闯”的创新劲;破除“年过五十不学习,有点经验能办事”的“经验论”,鼓足“活到老、学到老”的恒心劲;破除稍有成绩就沾沾自喜的“满足论”,鼓足“创一流、攀高峰”的拼搏劲。时代呼唤人大工作创新,是历史的必然,创新人大工作,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理应成为创新的模范,人人都要做好创新人大工作的思想准备。
3.弘扬创新精神。人大工作能不能创新,能不能在创新问题上取得更多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工作者,尤其是人大党组成员有没有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勇气和创新的能力。没有强烈的进取心、责任感,没有创新的精神,就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人大机关更需要在实践中把创新作为一种优良作风来发扬光大,将创新融入自己的思想行为,使之成为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的重要素质。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依据客观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学习新知识、寻找新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创造出体现人大特点、发挥人大优势的新方法、新途径,才能切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才能把人大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4.提升创新能力。创新人大工作仅有愿望和精神是不够的,人大工作要创新,就要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创新能力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在学习前人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扬弃旧义,探求新知”,提出新见解的能力,就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能力。新时期任务异常艰巨,人大工作的创新应是对客观规律的新遵循,对实践经验的新概括,对新事物、新问题的科学思考。创新能力必须在“实”事中求“是”,必须广泛而深入地接触客观事物,从中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并经过去粗取精的分析综合,能动地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提高创新能力,还必须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如果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法律知之甚少,在创新上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只有强化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知识贮备,才能为人大工作的创新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
5.投身创新实践。创新不是脱离实际的照猫画虎和一厢情愿的凭空想象。只有深入实际,才能了解真实情况,才能在实践中发现新特点、探索新规律、形成新认识、找到新答案、指导工作。如果视察、调查仅仅是听听汇报,做做样子,走走过场,那么所提的建议和意见只能是闭门造车、隔靴搔痒,人大工作就无法创新。要用创新人大工作的社会实践增强创新的勇气,投身到创新的实践中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坚持创新为民。“人大干的,都是百姓盼的!”人大工作的创新要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紧贴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紧紧放在人大工作的聚焦点上,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带有浓厚的感情、真诚的意愿、谦虚的态度,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广泛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进一步畅通和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把党的主张和意志转变为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的主渠道作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把事关群众福祉的事办好。用创新的人大工作模式,解决“鸡毛蒜皮”的群众大事,守护“绿水青山”,解决民生难题,做到让人民群众参与,让人民群众受益,让人民群众满意,这样的创新工作才有意义,这样聚焦人民的方式才能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