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鄂尔多斯市委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实施“人才鄂尔多斯”战略的意见
中共鄂尔多斯市委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
作实施“人才鄂尔多斯”战略的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区人才工作会议和国家、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人才集聚创新能力,开创“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之路,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实施“人才鄂尔多斯”战略,并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为指导,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企业为人才开发主阵地,统筹兼顾,整体联动,通过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打造引才、育才、聚才新优势,集聚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强化职能,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原则。切实把人才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正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投入、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三、总体目标
按照 “引进使用急需人才,提升用好现有人才,培养储备后备人才,市域人才一体化开发”的总体思路,“十二五”期间,全市人才总量年均递增5%,培养5万人才,引进5万人才,由目前的30万人至少增至40万人,实现“聚十万英才,建人才强市”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城市,建成全区一流、全国有影响的人才强市。
四、主要任务
(一)构建产业人才高地
1.分类推进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坚持滚动发展、分类推进的原则,全市产业人才高地年均集聚百名领军人才、千名创新人才、万名新型产业工人。(1)将物流、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建成全区范围内特色突出的产业人才高地;(2)将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建成中西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人才高地;(3)将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建成全国领先的产业人才高地。
2.建立动态评选管理机制。根据产业优势和人才开发情况,每两年开展一次产业人才高地申报评选工作,适时进行评选、调整和补充,保持产业人才高地领先优势和激励效应。逐步将鄂尔多斯低碳谷、鄂尔多斯高新技术园区、百所高校创业园、鄂尔多斯职业教育园区、惠谷工业
设计园、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等一批专业特色产业园区培养成产业人才高地,努力形成层次多样、资源共享、人才互动、优势突出的产业人才高地集群。
3.形成产业发展人才合力。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以创新引才引智、人才培养、人才服务、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政策为重点,统筹抓好人才的合理开发利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开发新机制、新途径,建立以政府、部门和经济开发区(园区)为主体的重点骨干企业联系点制度,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信息,主动帮助企业引进生产经营急需的关键性、导向性行业领军人才。建立健全牵头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督导检查制度、沟通协调制度,促进同一产业人才互动和不同产业人才联动,形成产业发展人才合力。
(二)推进高层次人才开发
1.实施紧缺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人才需求档案,定期发布人才需求指导目录,指导高校和科研院所采取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和订单培养等方式,培养急需人才。开展首席专家的选拔工作,培养、吸引和集聚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增强产业人才的团队性、合作性和竞争性。
2.实施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建立鄂尔多斯籍海外留学学成人员信息库,实行鄂尔多斯籍海外留学人才寻访制度。探索建立海外人才供求对接机制,制定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目录,及时发布海外人才需求信息。加强与海外华人协会、商会、留学生组织等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拓宽对外沟通交流网络,加强与先进国家、地区相关产业机构和友好城市的沟通联系,通过专家互访、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等途径,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应用技术,引导海外人才服务我市经济建设一线。3.实施高端人才集聚计划。加强开发区、创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载体建设,搭建平台“筑巢引凤”。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通过项目承包、兼职指导和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柔性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技术领军人才。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到国内外人才密集区通过设立研发中心等多种方式引才引智。同时,积极帮助和支持科技型企业引进高端人才,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三)创新人才开发机制
1.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启动年轻干部“四个一”培养工程,即:每年安排一批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到村、社区挂职,一批35岁以下年轻干部到企业挂职,一批年轻干部到旗区机关或乡镇挂职,一批旗区干部到市直部门挂职。鼓励和引导年轻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实施党政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每年选送300名左右科级以上干部到国内高校集中培训,20名左右市领导、市直部门及旗区党政一把手到境外进行专业化培训。强化公务员通用能力建设,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发展能力。
2.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实施“353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每年在规模以上企业中选派30名左右优秀年轻企业高管到国(境)外培训,选派500名左右中层经营管理人才参加国内培训,企业
内训经营管理人才不少于3000名,基本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同时,鼓励企业家参加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教育。“十二五”期间,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高层经营管理人才轮训一遍,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
3.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 “151”人才梯队培养工程,“十二五”期间,培养、引进10名左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具有先进水平的 “天骄英才”,50名左右进入自治区高端人才库、在各学科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显著的“草原英才”,100名左右在各自学科、专业、工程、项目中起骨干核心作用且有发展潜力的 “鄂尔多斯英才”。建立高层次人才学术研修制度,支持高层次人才参与学术活动。搭建项目研究、技术创新和联合攻关平台,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围绕产业发展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在岗位上积极开展发明创造、创新创优。
4.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我市职教培训基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建立培训资助制度,大力开展就业前培训、岗位提升培训,提高职工职业技能。积极推进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指导大中专毕业生参加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
5.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农村牧区专业技术协会,依托“一村一名大学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等项目,努力培养培训一大批创业型优秀青年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开展农牧民技术职称评审工作,促进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合理流动。建立和完善市、旗区、苏木乡镇三级培训基地,形成农村牧区人才培训网络,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依托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程,向农牧民和农村牧区实用人才传授科技知识和实用技能。
(四)加强人才培养
1.着力抓好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深入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城乡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到2015年达到95%以上。高水平、高质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达到区域内基本均衡,确保广大少年儿童享有高质量的义务教育。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到2015年达到95 %以上,大力发展优质普通高中和示范性普通高中。
2.做大做强职业教育。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加强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和重点专业建设,建设一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形成重点专业群,建设3-5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把鄂尔多斯职业教育园区打造为国家中西部地区重点实习实训基地。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广泛开展各类从业人员职业培训,逐步建立以就业、创业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逐步提供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各类开放式教育培训,全面建设学习型城市。
3.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升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鄂尔多斯职业学院的办学层次和水平,积极筹建鄂尔多斯生态环境学院,启动建设大学园区,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及水平。
打造支撑鄂尔多斯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创新载体、高层次社会服务和文化辐射平台。
4.健全继续教育体系。以构筑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努力探索企事业单位职工教育、社区居民教育相互贯通、更加开放的社会教育体系。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
(五)用好用活现有各类人才
1.用好用活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资源。坚持和完善政校企联席会议制度,支持区内外、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我市经济建设和民生工作重点领域选择研发课题,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参与重大项目科技攻关招标,与企业合作开发或共建研发机构,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引导优秀人才直接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和社会各个领域。
2.激发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才创业活力。定期选派市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旗区、乡镇、社区和企业挂职锻炼。不断完善机关干部轮岗创业的机制和办法,带动和促进全民创业。坚持事业单位用人凡进必考制度。鼓励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辞去公职领办、创办企业,引导各类人才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创业发展,推动创业带就业,实现发展促和谐。鼓励企事业单位各类人才采取项目开发、技术攻关、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在其它企事业单位兼职兼薪。鼓励企业对做出特殊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实行重奖或期权、股权激励。
3.强化社会事业和社会工作人才作用。着力培养一批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广播影视和基层文化等方面人才,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鼓励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围绕我市发展大局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发挥理论创新、资政育人和决策智囊作用。创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素质,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1.完善人才政策机制。健全党政人才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轮岗交流、职务激励、票决和辞职、辞退制度,坚持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完善进口,畅通出口;以推行凡进必考、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劳动、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制度,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用人主体和人才的合法权益。
2.发挥人才政策优势。各地在实施“人才鄂尔多斯”战略、调整和制定人才政策过程中,只要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政策,都应该去探索尝试;对于国际通行国内尚无政策规定的,均可先行先试、创新突破。积极探索、研究制定区域人才互动支持的政策体系,切实做到与自治区政策相配套,与发达地区各城市的政策相衔接,逐步消除人才流动的政策壁垒,打通人才流动的绿色通道,促进人才科技优势加速向鄂尔多斯流动、聚集。在人才政策上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
3.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各类专业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络建设,贯通人才、劳动力、科技等要素市场。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诚信制度和市场准入机制,进一步发挥企业家协会的作用,搭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交流平台。大力发展技术产权交易、科技信息服务、专利代理、科技评估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扶持壮大民营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和猎头公司,完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和市场化运行机制,促进人才服务标准化建设,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有序竞争、行业组织提供服务、政策法规充分保障的市场运行新格局。
4.搭建人才交流平台。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重点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开展技术攻关咨询论证等活动,搭建政府部门、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协会学会之间沟通交流平台,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政策保障、技术支撑和资金扶持。完善专家政策咨询、休假疗养、健康体检等制度,提高高层次人才服务质量和水平。
5.营造人才环境优势。按照建设“百万人口、百年城市”的要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从服务功能、产业载体、生态环境、社会生活、文化氛围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打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创业创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充分发挥宣传媒体主渠道作用,拓宽“人才鄂尔多斯”宣传的覆盖面,扩大影响力,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实施“人才鄂尔多斯”战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实施方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人才鄂尔多斯”建设。
2.实施专项考核。要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开展“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专项考核,把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3.建立工作督导、通报调度和约束激励制度。分级开展督导考核,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加大表彰宣传力度,对贡献突出的单位、部门和优秀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进行广泛宣传。
4.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组建人才工作研究团队,采取课题招标、指导点评、咨询论证等方式,探索人才开发的规律和特点,增强人才工作的理论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制定高层次人才选拔评价、培养引进、配偶就业、子女就学、住房保障等配套政策,形成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工作环境。
(二)强化资金保障
1.加大政府性资金投入。加快构建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人才开发投入机制。2011年市财政安排人才专项资金5000万元,全市人才专项资金不少于1亿元,以后根据我市财政增长情况和人才工作
需要逐年增加,“十二五”期间,全市人才专项资金达到3亿元(市本级按60%投入)。
2.多渠道筹措人才资金。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相结合,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推动人才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通过提供种子资金、股权投入、科技风险金投入、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援助。
(三)健全人才综合服务体系
1.完善人才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出台事业单位职工个人养老保险政策。规范和推进企业年金等补充保险制度,并向生产一线倾斜。鼓励企业和有经营性收费的事业单位对工作特殊需要及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在住房、医疗、保险等方面给予补贴。妥善解决人才在不同行业、不同性质单位之间流动的社会保险关系衔接办法,切实解决人才流动的后顾之忧。
2.推进人才工作市场化运作。把党管人才和市场配置人才有机统一起来,积极探索行政推动、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三位一体”的新机制。创新人才工作市场运作机制,建立良性运转、充满活力的人才开发体系,形成点多面广全覆盖的人才工作网络。
3.支持人才资本优先参与分配。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明确货币资本与人才资本的置换方式,形成经营要素和技术要素合理参与分配指标体系。建立人才期股期权制度,促进智力资源进入法人治理结构。
4.加强人才储备工作。成立“鄂尔多斯市人才储备中心”,采取政府雇用或柔性引进等方式,超前引进、储备一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优秀专业人才。为其提供人事代理服务,纳入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形成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长效机制,吸引更多的高层次和优秀人才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建功立业。
第二篇:鄂尔多斯人才战略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构筑鄂尔多斯集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机制
现代企业管理思想认为:“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优势,归根结底是人才的优势。”集团公司二十年来始终以战略的高度,将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定位于创建“长寿公司”规划的前沿,并贯彻于“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新机制的全过程。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战略资源在企业战略管理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鄂尔多斯集团在人力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通过激活鄂尔多斯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吸纳新的人才,使人力资源效应放大到极限,在小的环境、小的气候当中能让人才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关键在于我们有一种精神,即树立一种理念,把大家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建设鄂尔多斯集团。而如何激活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的精髓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员工万众一心,推动集团向前发展。
鄂尔多斯集团公司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中国羊绒制品大王、世界上最大的羊绒加工企业,其品牌“鄂尔多斯”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企业也在二十年间由建厂初期的总资产3355万元扩张到现在的总资产45亿元,资产扩张速度为134倍,业绩非常惊人。那么,鄂尔多斯为什么会成功?鄂尔多斯发展的动力源究竟是什么?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二十年来,鄂尔多斯集团公司一直“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构筑了符合鄂尔多斯集团发展实际的人力资源研究与管理机制,并且在集团的发展壮大中不断创新、改革,从而推动了集团公司的高速发展。
鄂尔多斯集团公司构筑的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通过二十年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适应人才发展的小环境、小气候。
鄂尔多斯集团公司在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决策层、管理层、还是一般员工,都坚信要通过我们自身的改革和努力把鄂尔多斯集团建成世界上最好的企业,而且把“振兴中华民族工业,为国争光”作为万名员工责无旁贷的责任。在此经营理念下,鄂尔多斯集团创造出一个人才辈出,并能吸引和集聚人才的环境,每一个鄂尔多斯人都把集团做为一个家园看待,把自已的聪明才智奉献给集团伟大的事业。这是鄂尔多斯集团构筑“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机制的基础。
二、以人为本,经过二十年的努力,鄂尔多斯集团公司在各种生产要素资源都很贫乏的条件下,得到了人力资源供给的相对满足。
鄂尔多斯集团公司地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胜市,因此相比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集团公司在人力、技术、资金、信息等四个资源要素上都不占优势。过去常说“孔雀东南飞”,西部的人才都转移到东部沿海、南方地区,就连本地区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不愿意来鄂尔多斯集团公司。所以,我们首先在人才方面很贫乏;而没有人才就没有技术,所以我们在技术方面也就缺少优势;至于资金,由于地处贫困地区,资金短缺一直是贫困地区最头疼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资金上更不占优势;信息方面,由于伊盟地区信息网络等基础建设长期滞后,导致信息不畅通,所以,我们在信息方面也是非常落后。在这种形势下,鄂尔多斯集团公司抓了集团公司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人力资源问题。王林祥总裁多次讲,办好一个企业,最关键、最根本的是不断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和创新机制,建立一个以人为本,激活人力资源的新机制。
鄂尔多斯集团公司在人本方面总结出了5条经验:
(一)探索出了“工资+分红”的收入分配模式。该模式不仅体现出如何分配,更为重要的是,该模式建立了员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解决了员工干多干少一个样,解决了“众人的老子没人疼”的国有企业的弊端,解决了企业的发展、兴衰与员工无关的弊端,建立了员工的全部收入和企业的近期长远利益息息相关的机制。在集团的经营实践中,我们对什么是人才,如何去激励,都给予了充分考虑,建立了四套工资制度和体系:
1、职务工资制度;
2、内部职称工资制度;
3、一般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分档分级工资制度,也就是岗位工资制;
4、计件工资制(根据员工的产质量发工资)。
建立比较完善的工资分配制度,首先使不同的人、各种人才在企业各得其所,各自得到相应的报酬,这是关键点。第二,为了解决职工对企业经营成果不贴身感受的问题,集团公司从1994年开始探讨内部职工持股会的运行机制。四个制度的运作,使职工都能取得自已比较满意的报酬。
(二)、建立了职工持股会。职工持股会资金来源全部是1994年以来集团公司给各个成员企业发放的奖金中的一部分,集合在一起,成立集团公司职工持股会,投入到围绕集团公司主业及相关的一些收益高的项目上,通过几年的实践,效果很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绝大多数职工的后顾之忧,使职工增加了收入,并逐步走向富裕。
(三)在党的十五大精神的昭示下,探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贴身经营,切实解决企业是员工的“家”的问题。经过两年的探索和深化改革,我们在1999年6月份完成前期准备。经过改制,职工持股达2.5亿元。通过以上三项措施的运作,我们初步建立了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分配体系,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使现有人才和潜在人才全身心投入到鄂尔多斯羊绒事业中,使每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建立了各种单项奖励,如节约奖、发明奖、合理化建议奖、操作大赛奖等等,使整个激励机制逐步趋向完善。
总之,构筑起完善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为集团公司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劳动者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吸引和吸纳人才栽下了梧桐树。同时,也为进入集团的人才提供了比较高的物质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以人为本,集团公司经过二十年的探索,终于在集团公司内部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成熟的、并能够使人才不断涌现的、充满活力的、良性循环的干部选用机制。
(一)干部成长与选拔要经过平等竞争,原则是以成就论英雄,以作为论功绩。竞争是多方面的,如通过本人述职、民主评议、最后投票决定,也有通过实际业绩的定量考核,最后决定人才的优劣的平等竞争。
(二)创造出干部末位淘汰制度。集团公司每年将现有的在职干部通过业绩考核、民主评议,把处于末位上的干部淘汰下来,同时要将德才兼备的人才选拔到干部人才队伍中来,形成一种动态的、能上能下的干部任用制度。
(三)干部任期卸职制度。集团公司干部管理条例规定:干部初任年龄不超过33周岁;干部每届任期三年,如果届满仍没有被提拔到更高的岗位上,就要被淘汰。如总裁的卸职年龄为57周岁,副总裁的卸职年龄是55周岁等等,这就使集团公司的干部队伍经常保持了一种年轻的、充满活力的趋势。
(四)干部挂职见习制度。目的是解决一些才能突出,但又没有实践经验的一批年轻干部的使用问题。经过综合考试、业绩考核、民主评议,把他们放在一定的职位上,经过一至两年的挂职锻炼,经过考核胜任的,要及时给予提拔。不拘一格降人才,为人才提供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解决伯乐不常有的问题,力图通过一种机制来解决人才问题。总之,我们通过干部制度改革,使集团公司的全体干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能够跟上时代,适应市场经济和集团公司发展的步伐,使得集团公司呈现出一种人才、事业兴旺发达的大好局面。同时,我们对中高级干部建立了内部弹劾制度。如一个部门、一个企业有百分之五十的员工对某个干部表示不信任,人事部门有责任去进行调查、考核,这样,促使他们能代表员工的利益,密切联系群众,从而建立起了一个动态的、不断创新的机制,形成了中高级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四、集团公司通过二十年的努力,探索出一套使专业管理技术人才成才的机制。
现在社会上评聘专业管理技术职称水分很大,而且存在着论资排辈的现象,究竟这些专业管理技术人才是否名副其实,答案恐怕不能肯定。所以,我们集团公司在创新的基础上,建立了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源机制。首先构筑了比较完善、类别齐全、层节合理的制度和体系。层节分为十二层:从员
一、员
二、员三,助
一、助
二、助三,师
一、师
二、师三到高
一、高
二、高三,成为内部专业管理的十二层阶梯,这有利于各类人才的成长。条条大道通罗马,并不是所有的人才都适合任职,有些人才更适于技术操作。集团公司在经营实践中不断完善人才机制,以此来调动大批专业管理技术人才队伍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岗位上成才。其次,在实行职称制度的同时,对专业管理技术人才队伍还实行了末位淘汰制。
集团公司每年年底进行一次对现有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的考评和淘汰,经过本人述职、资格审查、民主评议,决定哪些人被淘汰,哪些人被提升到职称队伍中来。其中,员级淘汰比例为5%,助理级淘汰比例4%,中高级淘汰比例为3%,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那些在专业岗位没有什么新发明、新创造、业绩平平的人淘汰下来,使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脱颖而出,使集团公司的职称队伍不断新陈代谢,充满活力。
五、集团公司羊绒制品的品质一直保持优良,受到客户的青睐,其关键是集团公司非常重视在一线职工中培养一大批高级操作人才,重视培养一大批工作态度好、懂工艺、操作技术好的高级操作人才。这也是
鄂尔多斯集团公司在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上的一条经验,办法是多管齐下:
第一,主要抓员工的技能和技术的培训。集团公司组建了职工教育中心,专门抓此项工作,建立全仿真的培训车间。对那些操作水平低、不懂工艺的职工,集团公司强制进行培训,促使她们的技能得到提高。
第二,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使每位职工都意识到生产高质、优质的产品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维系着集团公司的生存和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
第三,通过各种形式的激励,如通过技能技巧大赛,从中选出能手,进行表彰奖励,形成大家比学赶帮,向优秀学习,向标准看齐的风气。
第四,在一线职工内部进行考工定级制度。把那些技能好、工作态度好的员工定高的等级,并给予高的荣誉称号,同时辅之以各种物质奖励,如奖金、股份。通过长期坚持对一线员工的激励,我们培养出一支特别能打硬仗的一线职工人才队伍,他们是集团公司取得光辉灿烂的成就的重要保证之一。
六、集团公司通过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使集团公司的各类人才在企业文化的感召和凝聚下,都有一种产业报国、敢为人先、回报社会的精神。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形成长期激励的机制,使集团公
司内部涌现出了成千英雄,英雄成千。
鄂尔多斯的企业文化认为:只有不好的制度,没有不好的人才;只有产生不了人才的机制,没有产生不了人才的职工队伍。所以,我们在构筑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研究与开发的新机制中,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集团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们企业文化的着力点就是告诉每一个员工,鄂尔多斯集团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所,是体现他们人生价值的理想舞台。强调职工对集团事业的忠诚和奉献,把集团公司建成一个全体职工的美好、温馨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员工通过充分发挥自已的聪明才智,从而使集团公司一日千里,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这就是我们鄂尔多斯人在新世纪的理想之所在。
第三篇:010中共余姚市委、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
余党〔2010〕5号
中共余姚市委 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 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市直各部门: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积极构筑区域人才高地,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人才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服务于建设富裕和谐新余姚目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手段,不断优化各类人才的创业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浙东地区精英人才集聚高地、专业人才培育基地和优秀人才创业乐地,确保在新一轮人才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2、发展目标。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现有人才队伍的状况,今后三年,即到2012年底,重点抓好“113”精英人才引进计划和“1235”紧缺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具体为:
(1)“113”精英人才引进计划。即重点引进1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创新型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重点引进100名左右优秀海外创业创新人才,争取其中30名左右进入宁波市级以上“千人计划”;重点引进300名左右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各类高层次管理人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2)“1235”紧缺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即重点培养100名左右优秀中青年人才;重点培养2000名左右复合型中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点培养3000名左右具有精湛专业技能、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高技能人才;重点培养5000名左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创新转型急需的具有本科学历和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紧缺类专门人才。
二、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和紧缺人才
3、明确创新型人才的范围和对象。主要包括以下11类对象: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国家级重点人才(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前两位完成人;
(4)省部级重点人才(浙江省特级专家、钱江学者或甬江学者特聘教授及条件相当的高级专家);
(5)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高技能创新人才;
(6)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引进后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高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宁波市级以上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领军人才,或携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来姚实施成果转化的海内外创新型科技研发人才;
(7)各行业国内外知名拔尖专家;
(8)具有全日制博士学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9)具有全日制硕士学位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高级技师;
(10)符合宁波市级以上引进计划基本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11)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专业人才。
4、实行创新型人才引进补助政策。由我市各级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正式引进、落户,并签订5年服务期协议的第3条第(1)类至第(7)类对象,市财政给予引进补助,主要用于购买自住房,补助标准为:第(1)类对象补助150万元,第(2)至(5)类对象补助75万元,第(6)、(7)类对象补助50万元。由我市企业单位正式引进、落户,并签订5年服务期协议的第(8)、(9)、(11)类对象,市财政分别给予30万元、15万元、10万元的引进补助,其中第(11)类对象必须经组织人事部门认定,且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专业人才标准。教育、文化、卫生系统正式引进正、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市财政分别给予30万元、15万元引进补助;文化系统正式引进近5年内获得过省部级以上文艺类综合性大奖但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市财政给予15万元引进补助。对已列入宁波市级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第(10)类对象,在享受上级安置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给予20%的配套补助,若已享受我市引进补助的,视作配套补助,不足部分另行补足;对未列入宁波市级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第(10)类对象,以宁波市对列入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员的补助标准进行补助。夫妻双方同属引进补助享受对象的,按一方全额、一方半额的补助标准实施。企业应不低于市财政1/3的补助标准给予配套。对引进的总部企业正副职等高级经营管理人才,5年内根据个人的收入状况,给予生活补助。
补助资金发放程序:上述引进人才在姚工作满1年且业绩较为明显的,发放补助总额的50%,5年服务期满后,经考核认定为服务期内作用发挥较好的,再发放50%。若在我市实际服务期限不足5年的,以每不足1年减补助总额五分之一的额度扣还(不满1年的按月计算)。引进人才在享受引进补助期间,应于每年年底向组织人事部门报告本工作情况,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做好相应的跟踪考核工作。
5、实行创新型人才政府津贴制度。对与用人单位签约5年及以上的创新型人才实行政府津贴制度,政府津贴享受期限2年,每人每月标准为:第3条第(1)类对象1万元,第(2)至(5)类对象5000元,第(6)、(7)类对象3000元,企业引进具有全日制博士学位的对象2000元。
6、完善柔性引才(引智)奖励机制。在不改变原户籍、国籍和身份,不改变人事关系的前提下,依托其所在地区、单位的科研、技术、设施、资金、培训等资源及优势,与企业进行合作研究并帮助培养人才;接受委托,承担项目或课题研究,提供智力服务;开展专利、专有技术、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和转化工作;以技术、资金、实物等方式投资创办企业或承包企业的外地高层次人才,合作期限在5年以上,且每年在我市企业工作时间1/2以上、业绩明显的,实施合作2年后市财政给予奖励。奖励标准为:全日制博士或正高职称者10万元;全日制硕士或副高职称者6万元。鼓励企业在人才密集地区和大城市设立研发机构,在国内人才密集城市设立研发机构且有3人以上研发人员、运行时间1年以上的,一次性补助10万元;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的,一次性补助25万元。
7、开拓海外引才新渠道。以我市需求为导向,组织海外人才招聘活动,举办海外留学人员网上交流大会,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在海外留学人员高集聚地区探索建立“联络点”。着重引进在海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在国内获得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到国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读、进修或工作1年以上的人员。启动留学生创业园运作,海外留学人员入园创业的,可享受创业种子资金扶持、贷款全额贴息补助、贷款担保、贡献补助等相关政策,并对获得上级创业创新项目资金资助的,视项目进展情况和实际资金缺口,市财政视情给予配套资助。海外留学人员来姚创业、工作的,凭用人单位证明或工商营业执照,可由人事部门帮其办理《浙江省海外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工作证》,并同等享受我市引进人才相关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引进国外智力,对引进国外智力的,在宁波市外专局给予补助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实施情况,由市财政再给予每项一次性1-3万元的补助。对企业引进“海外工程师”实行年薪资助,给予企业每人10-30万元奖励。
8、推动院士工作站建设。为切实推动我市企业引进院士高端智力,引导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向我市优势产业集聚,帮助解决我市产业战略发展和技术创新中的实际问题,决定建立院士工作站制度,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较高科技含量的合作项目、具备项目研发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并建有一套科学运行机制的院士工作站,批准建站满1年后,经考核符合条件并初显工作成效的,市财政给予20万元一次性经费补助,被批准为宁波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的,再以宁波市财政资助经费的一半标准给予配套资助。同时,对院士工作站实行动态管理制度,按照建设目标,每3年进行绩效评估,对评估优秀的,市财政继续按建站时资助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评估合格的,继续列为市级院士工作站;对评估不合格的,不再列为市级院士工作站。
9、加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积极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特色鲜明、与本市产业导向密切相关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不断壮大我市博士后研究人员队伍。对新批准设立并有进站博士后的国家级和省级工作站,分别给予一次性15万元和10万元的资助,并根据甬政发〔2007〕81号文件规定,第二年开始给予有在站博士后的工作站每年资助10万元科研经费;工作站每招收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两年研究期内市财政给予4万元经费补助,用于进站博士后的生活补贴。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在企业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余姚)工作基地,每设立一处,给予国家级8万元、省级5万元的一次性建站资助,并对每位进站博士后2万元的生活补助。
三、切实加大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
10、实施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工程。以培养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为目的,实施我市“百名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工程”,3年为一个周期,分期分批选拔100名在专业领域具有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优秀专业技术骨干进行培养。在培养期内,对培养人选开展的科研课题给予最高3万元的经费资助,组织赴国内外著名院校进行短期培训,并优先推荐为省“151人才工程”和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培养人选在培养期内自行参加专业领域各类高层次学术研讨会或科技交流活动的,市财政给予每年不超过5000元的补助。
11、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任务,突出重点行业、领域,组织实施人社部等有关部委确定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653”工程。各行业主管部门制订培训计划,用人单位确保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时间的落实,通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高级研修班、专题培训班,大力培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人才和实用科技人才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急需人才。
12、抓好优秀中青年人才学历学位教育。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学历、学位教育,经单位推荐,组织人事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审核备案,参加在职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的,市财政给予2万元学费资助,其余学费由所在单位报销;企业出资培养员工在职学习的,每新培养1名国民教育序列博士、硕士,市财政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的补助。继续做好我市研究生学位班的教学工作,固定办班期限,每轮间隔一年,使其成为我市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
13、积极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以培养具有科学发展意识、现代管理理念、战略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为目标,大力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21”培训工程,即在三年内,通过专题研修、专家讲座、在线学习、送学上门等途径,对300名重点骨干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2000名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以及10000名其他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培训,其中,对重点骨干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每年由市相关部门集中组织培训,所需培训经费原则上由市财政承担。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培训,经审核同意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自主培训项目,市财政给予20%的经费补助,每家企业三年内累计不超过5万元补助,切实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能力,逐步形成一支与我市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14、进一步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我市传统主导产业和块状特色产业,针对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大力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并建立相关产业的专家服务组,帮助指导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工作。坚持“重在培养、适度引进”原则,加快建立以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为主体的高技能人才开发机制,进一步拓宽高技能人才引进渠道,着力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通过校企培训合作、企业名师带徒、培训经费补助、优秀人才奖励等措施,切实推动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现有职业学校与省内外高职院校等在姚联合建立分校,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充分发挥其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5、大力培养新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建立健全农村实用技术职称评审体系,不断扩大职业资格证书、职称资格证书在农村的覆盖面,着力培养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等新农村建设实用人才。为鼓励高素质新型农民在我市开展农业创业,对获得中级职称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在本市范围内优先获得土地流转承包权、农业技术信息和参加技术培训,优先参与农技推广、获得贷款和农业项目开发经费资助,在各类先进评选奖励时适当倾斜。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对涉农类全日制大专及以上毕业生自主创办一定规模种养业实体的,市财政2年内给予不高于50万元生产性贷款的全额贴息补助;对从事种养业且具有较大规模的农业法人单位聘用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的,市财政2年内给予农业法人单位每人
每年3000元的资助。
16、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在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各项报酬待遇、抓好日常教育管理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培养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按法定程序进入村(社区)班子;对特别优秀、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推荐为村(社区)主要干部人选,甚至提任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对选聘到村(社区)工作3年以上、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报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施政策倾斜,市里每年切出乡镇、街道机关事业人员一半以上的招聘名额,面向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招考;报考其他事业单位岗位的,给予笔试成绩加5分的优惠。建立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自主创业辅导中心,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对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实施的自主创业项目择优给予1-5万元扶持。
四、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17、鼓励企业外出招聘人才。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跨区域人才智力开放共享局面。在高校和人才比较集中的城市设立人才联络处,不定期组团赴外招聘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鼓励企业积极参加人事部门组织的全市人才外出招聘活动,除交通费、住宿费外,其他费用由市财政给予补助。
18、鼓励企业储备人才。为帮助企业储备人才,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企业招纳的后备人才提供资助。经双向选择,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就业、人事关系正式迁入我市的全日制本科应届毕业生或中级职称人员,并与用人单位签定3年以上劳动合同且按规定缴纳社保费的,经用人单位上报,人事部门审核后,确定一定数量的对象(列入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的优先考虑),对企业给予资助,资助周期2年,资助标准为每人次每年3000元,每年8月份一次性发放。
19、鼓励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育人才。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生产和发展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发机构及重点科研项目,选派科研人员进行培养;在学校和科研院所创办员工培训基地,提升企业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建立对口学校的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努力吸纳、留用人才。
20、鼓励企业建立实践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申报建立大中专毕业生实践基地,对组建并正常运作的,每年给予1万元工作经费补助。由人事部门组织安排到实践基地的紧缺专业高校学生和本市生源未就业毕业生,实习期间由市财政给予每人每月500元的生活补贴。对设立宁波市级以上大中专毕业生实践基地的,在上级给予资金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按1:1的标准配套。每年对各基地进行考核评估,对接收实习生较多且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2万元奖励(被奖励基地数不超过基地总数的20%);对管理不善或开展实习工作不积极的,给予警告,直至取消基地资格。充分发挥浙大研究生实践基地和教育部华东地区直属高校研究生创业(余姚)基地作用,对来姚实习的研究生,市财政给予每天50元的补贴,并对接受单位给予1000元/人的工作经费补助。同时,积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金融机构应按规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由市财政给予贴息。
五、积极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环境
21、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开发使用力度。积极探索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把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结合起来,坚持在实践和群众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着力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引导用人单位逐步建立秩序规范、激发活力、注重公平的薪酬制度,对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和业绩明显的优秀专业人才,事业单位可通过直接考核或适当简化程序的方式招录,着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22、拓展引进人才住房保障途径。把人才公寓作为人事关系正式迁入我市、与用人单位签约3年以上的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职称以上引进人才的政策性周转租赁用房,《人才公寓租赁协议》一年一签,最长不超过4年。在人才公寓不能满足引进人才需求时,鼓励用人单位安排临时住房,并由市财政和用人单位给予租房补贴。市财政租房补贴最长不超过2年,每人每月标准为:符合第3条第(1)类人才2000元,第(2)至(5)类人才1500元,第(6)至(7)类人才1000元,第(8)、(9)类人才(到企业工作)500元。全日制大学本科或中级职称人才(到企业工作)补贴1500元/年,其中列入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的2000元/年。用人单位应不低于上述标准1:1配套补贴,租房补贴自引进人
才签约使用之日起享受,由用人单位审核后报人事部门备案,租房补贴每年8月份一次性发放(已入住人才公寓或已享受引进补助的人员不再享受租房补贴)。逐步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住房保障力度,探索建立优秀引进人才享受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切实营造良好的留才环境。
23、加快人才市场建设。不断强化人才市场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快人才开发服务中心建设,改进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在场地、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加快培育人才中介市场,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举办人才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吸引在国内外信誉度高、高端服务能力强的人才猎头公司和人才培训中介机构落户我市。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网贯通,探索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大市场。
24、完善人才评优制度。继续做好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三层次,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的推荐工作,对列入上述人才工程的,培养期内,市财政分别给予8万、6万、4万、2万、3万、2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每2年开展一次有突出贡献专家、优秀专业人才、优秀高技能人才、尊知重才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当选的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由市委、市政府一次性奖励每人10万元;市优秀专业人才和市优秀高技能人才,每人一次性奖励1万元;市尊知重才先进单位,由市委、市政府授予奖牌。同时,对获得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的,市里再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奖励;对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或宁波市杰出人才、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的,市里再给予一次性2万元的奖励。
25、关心人才的政治生活待遇。继续实行市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和各级党组织每年对高层次人才、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的座谈、慰问、走访制度,定期组织余姚市博士(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开展联谊活动。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在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候选人中的比例,充分发挥他们的参政议政作用。健全人才保障体系,完善人才流动中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引进人才由用人单位按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障,对全市中、高级职称人才每两年组织一次健康体检。实行高层次人才书报费补贴制度,建议用人单位给予高层次人才书报费补贴,标准为:硕士、副高职称和高级技师每人每年500元,博士、正高和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每人每年800元。对引进创新型和拔尖人才带配偶来我市工作的,由市人事劳动部门优先安置或推荐就业,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引进的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人才,其子女义务教育段可参照本人意愿,由教育部门安排就学;对其他引进人才的子女,按就近属地的原则,由教育部门予以安排。
26、建立专家学术性交流和疗休养制度。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151人才工程”、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获得宁波市创新特别奖和余姚市级以上“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的人员,有计划地组织安排赴外考察、学习、研修,拓宽视野,提高学术和技术水平;对自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的,每年给予不超过1万元的经费补助,并每年安排一次高标准体检,每两年组织一次专家疗休养。
27、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行评聘分离,允许各类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评审或考试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单位聘任要在批准的结构比例方案内进行。结构比例岗位数空缺的,可由单位行政领导直接聘任;具有任职资格人数多于结构比例岗位数时,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择优聘任;结构比例岗位数已满的,不得聘任。对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或被授予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的,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不占本单位结构比例指标。
28、编制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积极实施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研究与发布制度,每3年发布一次。通过建立各行业各专业岗位紧缺状况动态调查、定期研究、周期发布、政策响应等机制,全面了解我市主导产业、主要行业、重点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研究应对措施,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
六、进一步形成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
29、完善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发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政策研究、宏观指导、统筹协调职能,把握工作大局,突出工作重点,健全工作制度,及时研究和统筹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支持和保证市直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切实抓好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门要进一步找准定位,强化职责,在建立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协调整合人才工作力量、改善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人才工作的指导督查等方面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职责,统筹抓好各方面工作任务的落实。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能,根据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职责分工,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并
积极参与抓好重大工作部署和重大活动的组织实施,加强相互间的协作与配合,切实形成整体合力。各地要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单独设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才工作服务站)机构,由乡镇(街道)党委组织委员、余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分管政工工作的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服务站站长),配备1名人才工作服务站专职副站长,并落实相应工作人员,深入抓好本地人才工作,切实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30、健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重大工作统一决策、统一部署、统一协调机制,建立完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通报情况,商议协调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加强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和沟通。强化督促检查,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采取定期和专项督促检查的方式,重点对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上级和市委、市政府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制度情况,落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工作部署、推进本地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考核检查,在政绩考核中增加人才工作分值,把人才工作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定档挂钩,与人才工作专职人员的职务晋升挂钩,切实推动各地人才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立健全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合理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市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安排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并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工作的实际需要,逐年增加经费投入。各地也要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并在每年财政预算中予以重点保证。
31、营造尊知重才良好氛围。充分借助各类新闻媒体,广泛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加快人才工作示范基地建设,不定期组织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现场会,积极推广一些用人单位在人才评价、激励、培育、使用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宣传介绍优秀人才在我市创业的先进典型和事迹,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努力营造重才爱才、关心支持人才工作的浓厚氛围。
七、其他
本意见由市委人才办负责解释,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建区域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余党〔2004〕6号)和《补充意见》(余党发〔2006〕111号)同时废止。
中共余姚市委
余姚市人民政府
2010年3月22日
主题词:人才工作 意
见
中共余姚市委办公室2010年1月13日印发
(共印250份)
第四篇:省战略的意见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
低价出售百度文库财富值帐号 实力见证一切 联系旺旺 whx0910
专业销售爱问共享资料积分帐号 价格公道合理 联系QQ1747-88632
http://whx0910.taobao.com
【法规名称】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意见
【颁布部门】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 查看
【发文字号】 晋发[2004]23号
【颁布时间】 2004-08-12
【实施时间】 2004-08-12
【效力属性】 有效
【正文】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犤2003犦16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全省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提出如下意见:
一、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1)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对于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大力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但我省的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整体环境和氛围还未形成。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忧患意识,切实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长远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2)明确人才强省战略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就是要把人才作为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把握人才竞争的主动权,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提升我省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必须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才工作,坚决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把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围绕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制定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检验人才工作的实际成效;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坚决克服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健康成长,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3支队伍为主体,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发人才资源;坚持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立足当前实际,适应发展需要,着眼于国际化趋势,积极创新机制、优化环境。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必须从我省实际出发,统筹省内人才开发和国内国际人才开发,把省内国内人才开发摆到突出位置;统筹稳定、激活现有人才和引进外来人才,把稳定、激活现有人才摆到突出位置;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到突出位置;统筹优化人才环境和开发人才资源,把优化人才环境摆到突出位置。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总体目标是: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宏观调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改善;人才成长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创业环境、舆论环境和生活环境全面优化;紧缺、急需人才能够及时引进,人才流失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人才队伍总量、结构、布局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形成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优势群体。
二、强化能力建设,全面推进人才培养工作
(3)继续抓好“三支队伍”培养。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形成党政人才优势群体。制定不同层次党政领导干部培养规划和培训办法,重点加大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建立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学习考核制度,对部分专业性较强的岗位逐步实行资格认证制度。完善党政干部挂职锻炼制度。健全年轻领导人才储备制度。继续做好选派科技副市(县)长工作。以建设法制政府为目标,制定和实施公务员能力提升计划。各级要设立干部教育培训资金,整合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优势,建立专业化的干部培训基地,积极拓展省外、国外培训渠道。
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驾驭能力为核心,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形成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优势群体。制定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规划,确立培养基地,构建培训网络,强化诚信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训。与国内外著名企业集团、培训机构和知名大学合作,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了解国际国内产业技术走向的优秀企业家和管理人才。建立引导高素质人才向企业集聚的机制。实施我省与江浙沪等沿海开放地区高级经营管理人
才研修互动计划。规范工商管理培训,鼓励各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发培训中心,支持省外、境外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校在我省创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窗口和网点。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第五篇: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淄发[2005]25号
为深入贯彻全国和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鲁发〔2004〕28号)和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工人队伍中具有高超技能水平、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工人队伍的优秀代表和核心骨干,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事关我市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增强,事关全市“两提前,一率先”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事关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巩固,事关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要全面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2、近年来,我市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一些单位对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还缺乏应有的认识,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偏见依然存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激励、服务、使用等机制不健全;急需的高层次和复合型技能人才短缺,高技能人才断档现象严重等,已不能适应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的高度,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实现我市“两提前,一率先”奋斗目标的要求出发,充分认识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像对待高级专家那样,尊重高技能人才,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关心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要把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事关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3、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更新观念,完善政策,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从培养、选拔、评价、服务、使用、激励、交流、保障等环节入手,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艺精湛、作风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4、目标任务:通过3至5年的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格局;建立完善与企业要求紧密联系的培养快、使用好、待遇合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建立信息畅通、体制顺畅的高技能人才引进、交流和市场配置机制;培养一支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从2005年开始,全市年培养高级技工和技师增加到5000人以上并逐年增长,到2010年力争达到8000人以上,高级技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人员占技术工人的比重达到20%,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到6%.三、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5、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发展高级技工教育,不断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基础。同时,鼓励、引导、支持各类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鼓励企业和民办培训机构开展高级技工培训,逐步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高级技工教育为依托,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6、加快培养体制和培养方式的创新。大力实施“淄博市三年三千新技师培养计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大政府推动力度,实行企业和院校相结合,确保新技师培养逐年增加。要继续推进“金蓝领”培训项目,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拓宽领域、提高层次。积极推行社会化实习培训,争取尽快建立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水平先进的市、区县两级社会化实习培训基地和平台。加快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教育机构改革,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深化办学方式改革,在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收益分配等方面赋予办学单位更多自主权。要引导职业院校开设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职业的专业,提升传统专业的科技含量,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及时调整专业目录和相应的学制标准。要采取有别于学历教育的培养模式,突出技能操作的培养,实习教学不少于总课程的50%.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特别是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实习指导教师未达到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以上职业标准的不能上岗。
7、充分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企业要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保证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措施来抓,制定职工培训规划,建设学习型组织,构建终身教育培训体系。要普遍建立定期培训和技能考核鉴定制度,每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的人数不少于20%,形成职工正常的技能成长通道。要普遍开展岗位培训,建立和完善“名师带徒”制度,对带徒名师给予一定奖励。企业建有技工学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的要加强管理,不断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培训层次和水平。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应按项目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职业培训经费,其费用列入项目预算。市、区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要会同组织、经贸、劳动保障部门把技能人才培养纳入企业经营者任期目标,加强监督和考核。
8、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各级财政要逐年增加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每年要拨出一定经费用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要支持“金蓝领”培训项目不断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各级要确保城市教育费附加的20%用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并确保其中三分之一用于发展技工教育。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学费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级财政要确保全额返还,不能冲抵财政拨款。企业要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其中50%以上应用于技术工人的技能培训,劳动保障、财政、审计、税务部门搞好监督。鼓励企业兴办技工学校,对于办学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的,经审核批准可减免企业应缴纳的城市教育费附加。
四、建立完善高技能人才引进、流动机制
9、面向国内外,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高技能人才。通过引进,学习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能,带一批高徒,创一批名牌产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建立与项目相结合的引进机制,在招商引资中,一并引进关键技术岗位的高技能人才。企业可根据需要,设立高技能人才特聘岗位,面向国内外进行招聘,并可参照经营者或高级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水平,设立特聘岗位津贴或实行年薪制。对引进高技能人才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要进行表彰奖励。
10、制定实施优惠政策加快高技能人才引进工作。打破技能人才引进的身份、地域等限制,对从境外、市外引进的技师、高级技师,在落户、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与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同等对待,有关部门应积极协助解决好落户和就业问题,及时办理社会保险转移等手续。
11、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引进服务体系。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高技能人才信息库,完善信息平台,掌握当地高级技工以上的人才状况,定期发布供求信息。区县以上职业介绍机构要设立高技能人才专项服务窗口,实行职业介绍、劳动合同鉴证、社会保险手续办理、劳动事务代理等“一条龙”服务。对外地自愿来我市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及时向用人单位推介。定期发布工资指导价位,公布不同职业和技能等级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依法引导和规范技能人才的合理流动。
五、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12、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生产建设、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中的积极作用。各单位生产作业关键工组(工序)原则上至少配备一名具有技师资格以上的人员。要积极组织高技能人才参与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并给予经费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对于成果转化所得收益,依据贡献大小,参照科技人员办法予以分配或奖励。各级、各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成立技师协会,组织技师、高级技师传授技艺,开展技术攻关,进行人才培养和同业交流。
13、鼓励高技能人才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完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决策。在职工代表中,高技能人才要占有一定比例。企业重大决策要充分听取技术工人意见,制定工资分配方案及其他福利制度应当征求职工意见并按程序实施。破除职工身份界限,发挥技能人才在生产、管理和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的作用。
14、建立培养、使用、待遇相联系的制度。单位要根据职工技能等级水平和贡献大小,合理安排使用,在岗位测评和确定岗位薪级时,充分考虑职业技能水平,也可采取年薪制、合同工资等其他分配形式,按规定完善和落实好职业技能津贴。对确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以参照经营者收入确定其收入水平,也可以实行股权和期权激励,建立特殊津贴;单位在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年金时,对高技能人才应给予倾斜。
六、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15、研究制定相关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健全职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相结合,国家职业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专业评价与企业认可相结合的技能人才评价认定体系。尚未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各级各类企业要在两年内全部实行。同时将各类职业院校毕(结)业生、各类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的学员全部纳入职业技能鉴定范围,实行“双证”就业,并逐步将覆盖范围扩大到各类所有制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和农村转移的劳动者。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要根据企业、院校和社会人员的不同特点,实行不同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模式,要逐步引入现代化的技能鉴定程序,建立规范、统一的社会化鉴定平台。全面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工作和质量管理。逐步统一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6、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统筹组织和指导,各区县、高新区、各单位及各群众团体都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形成制度,通过竞赛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对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应给予奖励,并可破格晋升职业资格等级。
17、认真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到“十五”末,凡是国家和省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就业上岗。在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工种范围内,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各类职业介绍中介机构不得介绍其就业,用人单位不得录用。劳动保障、工商管理等部门要依据法律法规进行监督监察,对违反规定的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予以处罚。
七、优化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18、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树立一批许振超式的先进典型。通过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尽快在全社会树立尊重高技能人才的良好风尚,使高技能人才成为劳动者普遍向往和追求的目标选择,激励广大劳动者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学习成才,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9、建立“首席技师”选拔表彰制度。“首席技师”是各个领域的高技能拔尖人才,享受高层次人才的各项待遇。各区县、高新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要层层建立选拔表彰高技能人才的制度,在全市各行各业中广泛开展争当首席技师活动,让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树立学习的榜样,形成正确的引导。进一步加强对贡献突出的高技能人才的表彰奖励工作,规范和完善各级各类评选奖励制度,在落实好原有对技能人才奖励、津贴等规定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标准。
20、进一步落实技能人才的各项待遇。要积极探索创新政策和制度,参照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评聘、待遇,规范和落实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评聘和待遇;技工学校毕业生、高级技工学校高级班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工作的,在使用、工资福利、职称评聘等方面与中专、大专学历人员同等对待。组织、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加强政策研究,探索具体办法,认真抓好落实。各单位要注意在高技能人才中发展党员、评选劳动模范、选拔推荐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
八、加强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
21、各级党委要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规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和督促检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调查研究和具体指导,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贯彻落实。人事、教育、科技、经贸、财政等部门和工会组织等,要从各自职能出发,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