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区规模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现状与思考

时间:2019-05-12 08:4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栖霞区规模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现状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栖霞区规模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现状与思考》。

第一篇:栖霞区规模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现状与思考

栖霞区规模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现状与思考

薛桂梅

(南京市栖霞区统计局,江苏南京)

摘要:南京市栖霞区大中型企业日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技成果日益显现,但还存在科技研发投入偏低、融资瓶颈制约、研发能力薄弱等问题。为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调整地区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现建议树立科技兴企的发展意识、实施积极的金融扶持政策、借助外力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等措施促进栖霞区科技水平整体提升。

关键词:科技创新调研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全区工业在保持加快发展的同时,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也在不断地优化整合,而作为促进经济发展要素之一的科技活动究竟贡献有多大?发展现状如何?本课题以第一次经济普查关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作一研究,旨在为提升我区科技发展水平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科技活动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演变,企业在不断壮大资产规模的同时,也积极主动地应对市场变数,加快技术投资的步伐,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投入明显加大,有效提升了企业技术水平,提高了企业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力。2004年,全区26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进行科技活动的有27家企业,较2003年同比增长12.5%;参与科技活动人员2315人,同比增长9.97%;设立科研机构30个,同比增长3.14%;全区筹集科技经费3亿元,同比增长40.85%;科技活动经费用于内部支出2.64亿元,同比增长25.71%,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0.97亿元,占科技内部支出36.92%。

二、科技活动的特点

我区规模工业企业在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加强新产品研发的同时,企业在科技投入及科研成果等方面主要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企业科技投入不断加大

1、人力资源不断优化。企业在发展中注意培养和扩充科研骨干力量,企业内部科技活动的人力资源得以充实和优化,全区科技活动人员同比增长210人,突出表现在科学家和工程师(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文凭)增加了35人,同比增长10.9%,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952人,同比增长12.5%。

2、科技经费来源渠道广泛,投入领域集中。2004年,在全区3亿元的筹集科技经费中,资金来源构成广泛,其中企业资金2.2亿元,金融机构0.48亿元,政府资金0.18亿元,其他资金0.14亿元,分别占资金来源总额的73.33%、16%、6%和4.7%。这表明企业资金以自筹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其他多种方式为补充的多元化筹资格局已形成。

科技活动经费的投向,反映科技活动的重点和布局态势。全区规模工业其中用于科技活动内部经费支出2.64亿元,占全区科技筹集经费总额的88%,较去年同期降低10.7个百分点,反映我区企业在科技经费的使用方面,由前期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为主侧重向内部机构开发为主的模式转移。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在内部支出中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略有提高。科技经费投入领域集中分布在十大行业上,分别是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1.33亿元、所占比重44.33%)、塑料制品业(0.54亿元、所占比重18%)、化学纤维制造业(0.4亿元、所占比重13.3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29亿元、所占比重9.6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23亿元、所占比重7.6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0.1亿元、所占比重3.33%)、通用设备制造业(0.06亿元、所占比重2%)、交通运输设备(0.02亿元、所占比重0.7%)、采矿业(0.02亿元、所占比重0.7%)、仪器仪表制造业(0.01亿元、所占比重0.29%)。

3、科研机构实力增强。企业科技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表现在企业自设的科研机构上。据调查,全区2004年涉及科研活动的27家企业中,设立了科研机构30个,同比增长11.11%。科研机构重点集中在大中型 企业,28家大中型设立科研机构19个,占总数70.37%,小型企业8个,只占总数29.63%,大中型企业

主导全区科研重任。

(二)企业科技成果显著

1、自主知识产权显著。伴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企业模仿国外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的成本进一步加大,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是否拥有自己的专利产品日益为企业所关注。200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专利申请数21件,同比增幅达3倍,其中发明专利数11件,同比增长5件,同比增幅

2.2倍。

2、改善经济效益。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有力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了企业出口创汇能力,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7.49亿元和利税1.92万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分别为10.8%和14.1%,对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33%和38%。

3、提升技术含量。200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投入经费投入1.56亿元,作为衡量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活动投入和产出的重要指标,即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系数(新产品产值/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2004数据为11.21,这表明1元新产品开发经费带来的新产品产值11.21元,每1元新产品开发经费同比增加新产品产值3.5元。

(三)大中型企业成为科技活动的主体

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中型企业集团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点和经济结构优化的载体,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潜能的大小和核心竞争力的强弱。近年来,我区大中型企业在改制改组的过程中,紧紧把握科技创新主旋律,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技成果进一步突出,强劲地支撑全区工业经济的发展。

1、大中型成为全区科技研发的脊梁。全区266家规模以上企业中,28家大中型企业(资产达0.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0.3亿元、人数300人以上)中,有科技活动13家,占大中型工业46.43%,比全部规模工业科技活动单位所占比重10.15%远远高出36.28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人员1905人,所占比重达6.91%,比全部规模工业比重4.76%高出2.15个百分点;兴办科技机构19个,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63.33%;大中型企业科技筹集经费金融机构支持力度较大,科技活动筹集经费总额2.4亿元,其中来自金融机构占18%,比全部规模工业比

重14.9%高出3.1个百分点;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2.25亿元,集中在内资和四大产业上;从登记注册类型划分,其中内资企业1.64亿元,外资企业0.61亿元,内资企业中国有、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96%、67.33%、24.32%和0.39%;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化学纤维、塑料、非金属和电子制造业,这四大行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分别为0.4亿元、0.37亿元、0.11亿元和1.28亿元,共占大中型支出95.82%。

2、大中型企业科技产出绩效斐然。2004年,企业开发科研项目98个,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达82.35%,申请专利13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分别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61.9%、81.82%;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38亿元,所占比重为17.87%,高于全部规模工业比重7.1个百分点。

三、存在问题

1、科技研发单位总量不多,投入偏少。从以上我区与全市科技活动投入产出情况对比可以看出,全区科技研发水平还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亟待提高。全区科技开发活动单位数仅占全部工业的十分之一,科技活动内部支出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不足2个百分点,比美国等发达国家平均5%的科技研究投入低3个百分点。尤其是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普遍研发投入较低,主因是大部分小型企业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同时三资和外资企业研发两头在外,境内是“生产车间”。

2、科技创新融资难度较大。从调查资料可以看出,在资金筹措过程中,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资金来源八成以上来自企业,来自金融机构的外力援助不足15%,从金融部门获得资金帮助尤其困难。企业急需金融等部门的外来资金增强企业技术原创能力。

3、科技投入竞争力不明显,研发能力略显薄弱。我区科技投入领域不够宽广、进入产业层次底。全区29个中类生产行业领域中,只有10个行业有科技研发活动,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为主,重点集中在化工和非金属制品等领域,涉及高新技术领域虽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和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三个专业,但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53%,与国际先进发达国家85%以上的技改资金集中在高新技术行业还有很大差距。同时,从调查中反映,目前全区工业企业现有的研发能力还有待提高,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金仅占科技内部支出三分之一,企业技术开发仍以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偏低,缺乏研制尖端科技成果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主导产业的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

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十一五”规划提出,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这给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胡锦涛总书记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要正确认识当前的科技研发现状,努力与国内外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接轨,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提高全区科技研发水平:

1、树立“科技兴企”的发展意识,推进企业全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自身要树立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当今世界,科技技术日新月异,新产品层出不穷,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现有产品结构危机,努力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技术开发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人才期权期股奖励办法和技术参与要素分配办法人才管理体制,每年计划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资金作为技术创新的专用资金。作为政府部门,应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壮大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举措来抓,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有突破性地制定高新技术产业的具体措施,并抓好落实。要把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作为系统工程,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各级部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2、实施积极的金融扶持政策。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在以自我为主体解决资金来源渠道的同时,也要注意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提高企业信用度是改变企业形象、吸引外来资金进入的必要前提。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信贷的支持作用,积极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改进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服务。依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建立相应的授权授信制度,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增加信贷品种,拓展担保方式,扩大科技信贷投入。要尽快研究提出解决中小型科技企业贷款担保的办法。对符合条件、能提供合法担保的科技项目,要优先发放科技贷款与技改贷款;对于有市场发展前景、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替代进口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技

术改造项目,要提高贷款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大这类项目给予相应的贴息支持力度,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信贷和贴息方面给予扶持。要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逐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建立风险投资撤出机制,加大对成长中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

3、推进科技创新宽领域进入,借助外力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在科技投入研发项目的确定上,不能盲目地舍小求大、好高骛远。要立定结合现有产业多领域、多层次上寻求突破。一方面,突出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电子信息特别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网络及通信、计算机及软件、数字化电子产品等方面,在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有一定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加强技术创新,形成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另一方面,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注重电子信息等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大力开发有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技术附加值,开发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工艺和装备,大幅度提高国产技术装备水平。

只有依托全社会的技术资源和力量,企业的技术创新才能有所作为。企业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捕捉市场最新产品信息动态,把准市场潜力大、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的产品列为科研项目,主动与境内高校、科研院所“联姻”,借助“外脑”来加速技术创新。提升产、学、研联合的层次,促进产、学、研联合开发方式从以成果转让为主的松散式向联合开发和科技经济一体化的紧密型转变,实现多方互动共赢的良好格局。

第二篇: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表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项目一览表

企业法人代码

表号:B107-1表 制表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文号:国统字(2005)85号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年月日

表号:B107-2表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表

企业法人代码:

制表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文号:国统字(2005)85号 有效期至:年月

补充资料:企业在国外设立的科技机构(52)个。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年月日

第三篇:秭归县规模工业企业财务管理调查与分析

偃师市规模工业企业财务管理调查与分析

偃师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南屏嵩岳,北临黄河,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26′15″~113°00′00″和北纬34°27′30″~34°50′00″之间。全市东西长44km,南北宽约34km,总面积960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其中13个建制镇)、332个行政村,总人口85万,是全省首批10个小康达标县(市),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26个城镇化发展重点县(市)、35个扩权县(市)和第二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之一,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前列。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8亿元,增长1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5亿元、215亿元、78亿元,三次产业之比由上年的8.7∶65.3∶26调整为7.9∶67.6∶24.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03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8亿元,增长2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1310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6950元,增长9%。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我市较上届前移3个位次,位居全国第65位。

近几年来,全市工业企业在规模总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企业财务管理在其经营活动中也发挥了应有作用,但由于受传统管理模式和外部经济环境等一些因 素的影响,企业财务规范管理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笔者就如何规范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科学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增产增效问题于2009年8月份对我市16个乡(镇)的30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规模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全县规模工业企业除县电力公司外均属民营性质,普遍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一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没有设臵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部分企业即使设臵了财务管理制度,也没有严格执行,形同虚设。二是财务岗位设臵不完备。“企业是法人的、法人就是会计”的现象突出,企业法人集权,厂长经理、会计出纳等管理人员均属一个家族,岗位职责不分。部分企业财会人员较少,财务人员疲于应付各种报表和相关事务性工作,没有参与企业经营核算管理。三是会计核算不规范。有的企业会计核算依旧在使用已经废除的会计科目。更有甚者为应付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的检查,设臵几套帐表,会计数据失真现象普遍存在。

(二)资产管理不科学,产销环节不实。一是企业资产账实不相符。如:企业账面结存的原材料数量和金额表现为负数,产成品总账与明细账不相符,仓库没有建立实物出入库明细账,产成品、原材料实物与财务账面反映不一致。二是多头开户,回避监管。企业为逃避银行和相关部门的监管,有意制造体外运行经营,企业法人在银行多头开户,业务不通过银行账户结算。超限额、超范围支取现金,有意形成体外(账外)经营。三是应收款、存货、产成品等流动资产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失调。目前,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的应收款占销售收入的比为20.43%,远远高于正常标准。

(三)成本核算不规范,财务秩序不严。一是少数企业没有严格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支出的界限、应计入成本支出和不应计入成本支出的界限,本期费用和以后各期费用的界限、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界限,列入科目的随意性较大。二是费用报销手续不完善,不合规定的票据比比皆是,白条做账的现象随处可见,个别企业上百万元的白条直接计入成本费用。三是企业隐瞒收入,多提成本费用、虚列支出,把收入转入账外。如企业将财政贴息、产业基金等国家扶持资金不按规定入账,甚至将财政性补贴收入直接转出企业财务帐,想方设法使企业账面利润为“零”或为负数。四是不按规定分类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任意扩大或缩小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随意改变折旧计提方法,多摊费用,少计成本。个别企业财务报表反映利润仅有1.6万元,税务部门审核应纳税利润额高达100多万元。五是少数企业仅有一本总账和一本明细账,甚至有些制造业中没有“生产成本”这一账户,根本看不到成本明细账,简单使用总收入扣除总支出,计算企业利润。

(四)会计信息不真实,税收核算不准。一是少数企业存在做假帐现象,尤其是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大多账目不实。不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记账,而是按销售情况倒算生产成本,把企业税收负担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使企业产、销、存环节符合一定的比例,从账面上看不出任何破绽,从而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二是企业购入原材料普遍采用现金结账,从企业的账簿上既看不出资金去向,更不能详细了解企业采购环节业务发生的真实性。三是大多数企业账实不符现象严重。有的企业库存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账实不符;有的企业原材料、产成品损失比例较大,没有报批,也没有入账,未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有的企业销售产成品不入账,尤其是零星销售部分,直接收取现金,不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有的企业应收账款不入账,只要不开票就不做销售收入处理,逃避观纳税。四是存在帐外循环问题,由于税务部门金税工程只能对企业的销售环节进行控制,对生产环节无法控制,原材料、半成品进出库的实际情况税务部门很难掌控,在不需要开具专票的业务中,企业就可能会做账外循环,以逃避税务机关的检查。

二、原因及对策

企业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源配臵、成本核算和监督管理工作的核心地位和作用。笔者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点,强化管理意识。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全县工业企业民营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企业法人中,普遍存在着“企业是我的、我就是制度”的错误思想和“用别人不如用亲人”的家族观点。转变企业法人的思想观点、强化科学管理意识,是规范财务管的重要环节。企业法人要强化四个方面的意识:一是要强化成本核算意识。利润是通过控制成本和扩大再生产而取的,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品如果只在片面追求其在市场上的销量,而不计算其成本和利润的话,就有可能出现销得越多则亏损越大。二是强化规范管理的意识。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规范管理是大势所趋,是国家和社会的共同所向,也同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在。三是要强化科学决策意识。现代企业受市场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企业法人应尽量避免“个人说了算”的倾向,要具备让市场和科技作判断的观点。四是要强化能人意识。不要被“家族企业家人管”的思想所困惑,要敢于把经营权放心放手地交给有能力的人经营管理。

(二)重视财务基础,规范财务制度。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集中体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模式落后。企业法人、董事长、经理同属一人的模式给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二是理念陈旧。部分企业管理者不太重视财务核算管理的决策作用,仅仅把财务管理理解成收钱、付款的业务活动,财务管理游离于经营活动之外,未能及时为决策者提供决服务;三是财务人员管 理素质不高。大部分财务人员仅仅注重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没有将工作重心由对凭证账簿的管理转移到对业务环节和原始信息的管理上来。

要改进企业财务管理状况,除了坚持以观念创新为基础外,同时还要坚持以制度创新为保证。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人员的财务工作有章可循。一是企业领导者要树立规范财务管理的意识,重视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减少人为因素。二是建立具体可行的管理制度。确保人员到位、岗责分明,操作有序。三是要规范会计科目、会计帐薄和会计方法的使用,根据《会计法》、《税法》和《统计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设臵各个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会计账目,编制各种会计报表,为企业各项财务分析和决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四是建立定期报送会计报表制度。定期向财政、国税、地税、金融、工商等有关部门报送会计报表。让相关部门能随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

(三)提升财务运行质量,科学决策投资动向。财务决策对企业发展壮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财务运行控制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企业对现金管理不严,认为越多越好。造成现金未参加生产周转,形成资金闲臵;或过量购臵不动产,造成资产闲臵。人为造成企业财务困境;二是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应收账款不能按时兑现或形成呆账,影响制约着企业的 运行速度和质量;三是企业生产、销售和存货控制比例不适度,造成资金链断裂。很多企业月末存货额远远超过企业自身的资金承受力,至使产销链中断;四是企业管理重钱轻物的观念严重,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管理不到位,造成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为杜绝类似问题的出现,企业决策者应当摒弃凭经验或主观感觉决策的现象,注重把握以下环节:一是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认真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并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精心考察,全程跟踪,最大可能地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收益。二是要避免盲目扩张。企业在决定投资项目时,要对资金需求和自我能力进行准确评估,要“以筹定投”。三是要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效果。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正确处理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比例,保持企业稳健的资本结构才能使企业再得生机。

(四)优化资产与债务结构,扼制浪费与缩水现象。据调查,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资产负债率已超过60%,有半数以上的企业的所者权益扣除实收资本后表现为负值。企业将短期债务用于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不断增加企业短期偿债压力,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由于国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国际市场发生变化后国内市场也会呈现出从紧趋势。企业面临着资产缩水、市场萎缩、政策调控等新的压力。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企业若不能自我调整策略,企 业资产负债率会不断上升,新的错位将会给企业带来新的负担。

为遏制这一现象的继续发生,一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财产管理的内部制约机制。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二是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避免资金呆滞。三是努力控制非生产性费用,提高利润水平。从而增大留存收益规模,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劲支持。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的销售费用率控制在5%以下,留存收益率高于60%,销售利润率达到5%以上。四是保持财务资料完整,以帮助管理者分析过去和预测未来。

(五)强化部门服务职能,提升综合管理水平。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的一项核心管理内容,政府各职能主管部门应通力协作,逐步将监督管理职能转变为监督与服务并重,强化服务职能上来,为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能否建立企业财务咨询、推介、培训、资质审验为一体的服务机构。把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业务咨询、高级人才的推介、业务培训等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为企业财务人员营造进修学习的环境,使之与时俱进。二是建立和推行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审核企业的操作情况。相关职能部门要将企业财务规范管理的制度列成条文,发到各企业单位,并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执行制度情况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督促其逐步规范。三是建立企业财务人员考 核制度,推行择优施用、聘用备案的用人机制。要加强财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他们经常学《会计法》、《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用行业准则规范财务行为;四是要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加强企业财务人员、企业业主与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同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体系。加大对企业违法行为责任人的追究力度,从而达到强制规范的目的。

第四篇:商州区畜禽规模养殖发展现状与思考

商州区畜禽规模养殖发展现状与思考

商州区畜牧产业发展中心 作者:王小利

近期,商州区按照省市统一安排,围绕全区畜禽规模养殖发展现状展开调研,寻求规模养殖发展的主要特点、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等,查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探索规模养殖发展的思路、建议和意见,为全区畜禽规模养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商州区规模养殖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商州区畜牧产业发展紧紧围绕 “产业富区”战略目标,按照集中优势、突破发展的要求和“建基地扩总量、强基础保产业、提素质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发展规模养殖为重点,积极发展生猪、蛋鸡两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畜牧龙头企业和发展经济合作组织,促进了畜牧产业畜牧产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有效转变,基本实现了在生产方式上,由传统分散养殖向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和大场大户转变;在发展模式上,由粗放经营向标准化和商品化转变;在经济地位上,由家庭副业向独立的产业转变。畜牧业已成为全区农村经济中产业聚集度高、市场特征明显、发展潜力较大,农民增收较为活跃的产业。

2007年以来,中、省、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畜牧业发展。我区按照相关精神要求,积极实施生猪规模养殖建设项目、能繁母猪补贴、蛋鸡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项目以及“一村一品“建设项目,通过政策拉动,项目带动,全区以生猪、蛋鸡为重点的规模养殖发展速度较快。据调查统计:止2009底,全区猪、牛、羊、禽存栏分别为15.52万头、1.35万头、1.54万只、55.5万只,出栏分别为20.11万头、1.20万头、1.94万只、57.48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为1.58万吨、4688吨、1288吨。全区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小区8个,规模养殖场26个,适度规模养殖场213个;发展蛋鸡规模养殖小区9个,万只蛋鸡规模养殖场6个,适度规模养殖场户118个;发展百只以上规模养殖羊场3个,规模养殖小区2个,适度规模养殖场60个;发展奶牛适度规模养殖户17个;累计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16个,实施无公害畜产品认证6个。全区以规模养殖发展为重点的畜牧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畜牧养殖新技术正稳步推广应用,畜牧养殖基地和小区建设步伐加快,畜牧业产业化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优势特色产业和畜产品品牌优势也得益彰显。从发展状况来看,我区规模养殖具有以下特点:

1、畜禽规模养殖比重逐年上升。畜禽规模养殖场的建设,示范带动周边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据调查:2007年以前,杨斜镇只有宏兴猪场1个,在该场的示范带动下,2009年已发展年出栏商品猪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6个,年出栏100头以上养殖大户83户,大场大户生猪存栏达到7893 头,占全镇总存栏12965头的 60.9%;近年来沙河子镇柴湾、红光、石门沟、王塬等村蛋鸡饲养发展迅猛,存栏蛋鸡500只以上养殖大户48户,现存栏蛋鸡11.6万只,占全镇总存栏 13.21万只的87.8 %。据统计全区生猪存栏养殖规模占总存栏量的29%,出栏养殖规模占总出栏量的33.6%;蛋鸡存栏规模养殖占总存栏量的79.3%。

2、社会资本投资规模养殖发展快速。国家扶持生猪产业发展政策出台后,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个体老板、返乡农民工纷纷兴建规模养殖场,有力拉动了规模养殖场快速发展,畜牧产业融资逐步扩大。

3、标准化生产水平逐年提升。近年来,我区畜牧业发展逐步向现代畜牧业迈进。据调查已建成和在建的规模养殖场布点合理、规划科学、管理规范,科技含量较高,并结合环保要求实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推进生态化建设,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4、产业化程度得到提高。在推进产业化建设中,天泰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应用的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为全区生态养殖、循环经济发展树立了典范;冯湘虫子鸡养殖场充分发挥产业特色优势,打造特色品牌,虫子鸡蛋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较快发展,依托合作社,形成了“市场+合作社+规模场”的运作模式,有效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得到提高,全区依托合作社发展的规模养殖场占总量的75%;万头生猪示范村建设模式和养殖小区的大力发展引导畜禽规模化程度不断扩大。

二、规模养殖发展存在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区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发展的理念、速度、规模、社会效益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动物疫病风险和市场波动仍然制约我区畜牧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㈠畜牧产业化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已引起各级高度关注,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对畜牧产业化的含义、内容、基本要求不甚了解。在大力倡导规模养殖、畜牧产业化的同时,传统养殖观念、饲养模式还占有一定比例,良种、良法推广使用仍然困难,养殖户参与意识不强。

㈡养殖户素质有待提高。据调查,目前从事规模养殖生产的从业者年龄层次普遍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全区的大、中规模养殖户懂技术、善管理者比例不到60%。因而,对市场预测准确度低、规避风险能力差、新技术应用推广慢,直接影响我区畜牧产业快速、高效发展进程。

㈢龙头企业和畜产品深加工企业缺乏。目前,我区畜禽产品加工企业中,仅有城区2家生猪屠宰企业和乡镇10个屠宰点,均属小规模初级加工企业,缺乏深加工增值环节,组建的专业合作社缺乏统一行业管理、合作社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产品开发方面,除冯湘虫子鸡蛋产品形成品牌以外,其他产业没有形成产品品牌,品牌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滞后,龙头企业缺乏,产业关链度低,产业链条不长不强,产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严重威胁着畜牧产业发展,加之部分养殖户疫病防控程序不到位、质量不高,疫病风险依然存在。

㈤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任务艰巨。近年来环境保护已列入各级规划治理和目标任务考核之中,而我区畜牧业发展处于传统分散向规模养殖过渡期,分散养殖畜禽粪便无害处理困难,目前采取的集中堆积处理方法简单但不够彻底,而新型无害化处理设施成本高,养殖户难以承受,畜牧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治理与发展任务艰巨。

㈥投入机制不健全。养殖总量相比全省来看,总体规模较小,难以争取较大的养殖项目,尽管国家启动实施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但扶持面小,且投资额度较少,规模养殖发展融资困难。地方配套激励机制不健全,也是制约规模养殖发展的关键所在。2009年以来受市场因素制约,影响了业主投资规模养殖发展的积极性。

三、加快规模养殖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㈠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各级政府要把发展规模养殖作为畜牧业的重点,作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重要工作来抓,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科学配置资源,统筹规划。一是在规划上结合城镇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建设规划的要求,合理规划区域养殖用地,通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推进养殖小区和 “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质量,促进畜牧产业化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二是要进一步调整养殖结构,以猪、鸡发展为重点,采用养殖新技术,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处理技术和种草养畜,减少养殖对环境的压力。三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坚持种养结合,农牧结合、互动发展的原则,实现农牧共赢。四是采取多种形式消纳养殖场的排泄物,把养殖业融入农、林业中,形成猪 —沼 —菜、鸡粪—蝇蛆(蚯蚓)—优质蛋白饲料(烘干制粉)等多种综合利用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㈡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建立长效机制。畜禽养殖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坚持发展与保护两手抓,牢固树立抓防疫就是抓产业、促增收的观念,把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既要重视突发疫情的控制,更要重视平稳时期的监测和预防;既要做好季节性集中防疫,更要注重因病设防,抓好程序免疫,建立长效防控机制。

㈢引进龙头企业、培育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要与工业强区战略有机结合,以畜禽产品加工增值增效带动农户增产增收为着力点,立足我区畜牧业资源优势,大力引进畜禽产品精深加工、饲料工业、畜禽规模养殖等方面的国家级或省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我区畜牧食品加工业、饲料业、种源供应企业,形成完整的畜牧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快速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和“市场—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不断加强和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兴办畜禽专业市场,发展市场服务中介组织,不断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加快畜牧业专业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化水平。

㈣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实行规模化养殖的提档升级。在技术推广上,要加大实施“科技兴牧”战略的力度,大力实施畜牧科技入场(户)工程,切实抓好科技示范户建设,加大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力度,使新知识、新技术落实到养殖实践之中,并迅速获得成效。要在现有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基础上要进一步引导,促进提档升级;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引导传统养殖向规模化、产业化迈进。积极探索发展新型养殖模式,大力推广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圈舍建设、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质量监测、统一污水处理,分户饲养的畜牧小区建设模式,倡导建设生态环保型养殖场和畜禽养殖小区,彰显优质畜舍(如生态模式)防制动物疫病,抵御养殖风险的作用。

㈤加大畜产品开发力度,打造品牌战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禀赋商州具有特色的生态环境,在全区环境省级环评通过的基础上,积极抓好绿色、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和畜产品认证工作,提升产品质量,注册具有地理标志的畜产品商标,打造品牌优势,尽可能实现“订单畜牧业”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并互动发展,做大做强畜牧产业。

㈥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国家扶持政策来看,连续 6年出台的 1号文件都强调增加三农投入。特别是 2007年以后,国家出台了扶持生猪和蛋鸡等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全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促发展的氛围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根据财力状况,设立畜牧产业发展基金,实行以奖代补促进产业发展。

第五篇:我区新增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014年我区新增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014年1月我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分别是:国电赤峰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润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河套赤峰酒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赤阳春建材装备有限公司、赤峰宝源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赤峰恒源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赤峰华阔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赤峰云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华天制药有限公司和赤峰爱丽雅涂料有限公司,截止目前,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了65家。新增11家企业,预计全年完成产值31亿元,增加值6.1亿元,实现利税2亿元,安排就业2000余人,这些企业将成为我区2014年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下载栖霞区规模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现状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栖霞区规模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现状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开展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调查的通知

    东经信[2011]52号关于开展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调查的通知各镇企业服务中心、各区经济发展局:为切实了解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掌握规模企业发展规模、行业分布、用能状况......

    2011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六期宁国市统计局编印2011年8月12日2011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经济克服原材料、用工成本急剧上升、宏观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

    消费品工业企业现状调查报告

    消费品工业企业现状调查报告为真实反映我县消费品工业企业现状,按照市局有关要求,我局抽出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全县消费品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通航机场建设规模与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通航机场建设规模与现状分析 一、机场建设规模巨大 (一)通用机场建设预期加强,有望获财政补贴支持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通用航空行业深度调研及......

    社区卫生现状与思考范文

    社区卫生服务的现关与思考 按照第二阶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关要求,本人深入到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深入调查走访,对我区社区服务工作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现......

    2010年度杭州市最大规模工业企业百强榜5则范文

    2010年度杭州市最大规模工业企业百强榜 万向集团公司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表指标审核关系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表指标审核关系 (1)制造成本(001)=直接材料消耗(002)+直接人工(003)+其他直接费用(004)+制造费用(006) (2) 其他直接费用(004)>其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

    2014年1-6月湖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行情况[模版]

    2014年1-6月湖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行情况 上半年,湖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624.97亿元,增长4.5%。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