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第一部人才报告发布
我国第一部人才报告发布
新华网陕西频道 2005-10-10 电
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主编的《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黄皮书)日前已出版发行,该报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人才状况分析报告。记者于10月8日采访了该报告的负责人、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院政策研究室的李建钟博士。李建钟表示,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才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无论是从人才的总量、高级人才的储备以及人才与经济结构发展有效配置等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中国人才发展呈现三个主要特点
“人才队伍总量持续稳定增长;人才的素质逐步提高;人才向第三产业过度集中;人才地域分布仍呈东强西弱态势,我国人才资源配置正处于历史性转折过程中,这是现在我国内地人才发展最主要的特点。”李建钟介绍。
一、第三产业人才有过度集中的趋势
报告表明,目前,我国人才产业分布的突出特点是,人才产业结构与国民经济的产业布局分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专技术人才数量明显偏低,就业人员的学历状况急需改善。从三个产业的产值看,2002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是15.3%、50.4%、34.3%;从就业人员看,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分别是50%、21%、29%,而中专技术人才的比例分别是5%、18%、77%,大专以上的学历人才比例分别是1.2%、15.2%和83.6%,差异太大。这就意味着第三产业在集中大批人才的同时,人才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明显低于其他产业,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发展制造业大国的目标不相适应。
二、非公有制单位将是接收人才的绝对主力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形成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局面,也带来我国人才队伍结构状况的根本性变化。其突出表现是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和人才总量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持续下降。1996年,我国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包括公务员)为10949万人,到2001年,仅为7409万人,平均每年减少5%以上;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999年以来减少了130万,下降4%;党政人才减少59万,下降7%;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由1998年的262.5万人,减少到2002年的212.3万人,2003年又有所回升。与此同时,1994年-2003年,非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和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分别增长了29倍和3.4倍;非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和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占全国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提高了23%和11%,报告预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未来非公有制用人单位将会成为我国人才就业的主要方向。
三、专业技术人才分布很不合理
这主要表现在:
一、不同所有制单位人才分布不合理。目前,占全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7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分布在国有企事业单位。
二、产业和行业分布需要调整。例如第三产业内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金融管理、房地产、商贸餐饮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人才比例偏低,这些都需要补充和加强。
三、学科或专业分布机构不合理。教育、卫生、经济、会计等类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以上,而工程技术专业技术人才仅占总数的18%。在从事研究与发展(R&D)的专业人才中,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环保等类专业人才短缺。
中国人才市场发展存在四大问题
报告认为,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符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人事档案无用论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就全国范围而言,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的执法检查制度,未对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实行日常即时性的监督管理,人才市场的就业歧视、职业安全、权益保护问题突出,影响了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
■链接
我国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2010年专业技术人才至少缺1746万
报告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2003年,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十一五”期间 第二、三产业人才最为短缺
报告预测,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需缺口为1746万—266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缺口为211.5万—224.3万人,第二产业为1172.8万—1266.6万人,第三产业为3170.7万—3421.7万人,新兴产业为414.6万—440.8万人。从学历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看,与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最低水平(11%左右)相比,差距在2%—3%之间。与“十五”中期(2003)相比,人才总量缺口为2618万—2968万人,第一、二、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缺口分别52万—64.8万、352.9万—446.7万、864.5万—1115.5万、86.2万—112.4万,高学历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差距为5%—6%。
“十一五”末 全国技能人才8000万
总体看,“十一五”期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存在总量短缺和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从总量上看,预计到“十一五”末期,全国技能人才总量将达到8000万人,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主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重将达到5%,其中高级技师120万人,占1.5%,技师280万人,占3.5%。每年平均新培养高级技能人才24万,5年新增120万,同时培养高级工2000万、中级工3200万、初级工2400万,分别占技能人才的25%、40%和30%。
从结构上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人才短缺问题更为突出,这与我国产业发展战略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强。(郑江)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第二篇:我国发布首个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规划研究】
我国发布首个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日前,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年—2020年)》。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规划。
《规划》明确了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健全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二是完善公平公正、运行规范、管理科学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三是构建有效激励、切实保障、合理流动的高技能人才使用机制。四是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五是形成多方参与、密切配合、共同推动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新格局。
为确保高技能人才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铁军”,我国将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为龙头,以加强技师、高级技师培训为重点,通过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重大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推动高技能人才总量稳步增长、素质大幅度提高、使用效能明显增强。
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将重点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一是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为龙头,加大高技能人才培
训力度。二是以实施青年技能就业培训工程和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工程为重点,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三是以制度创新为重点,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选拔制度。四是以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为重点,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作用。五是以完善流动配置机制为重点,促进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六是以完善制度和落实政策为重点,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表彰机制。七是以强化技术支持为重点,夯实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加快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有关立法,完善培训鉴定配套规章制度,将高技能人才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八是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多渠道的高技能人人才投入机制。政府加大工作经费投入,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大培训经费投入。
《规划》要求,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规划实施目标责任制度。
(摘自中国政府网 2011年7月25日 毕涵宇整理)
第三篇:2018全球竞争力报告发布:中国位列第28位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8)。报告指出,在新兴数字化科技加速推动世界转型的大背景下,经济竞争力性质的变化对政府和企业提出了一系列新挑战,或将危及世界未来的增长和生产力。
该报告在2018年采用全新研究方法捕捉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全球经济动态,引入了众多有望在未来推动竞争力发展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却从未成为主要政策焦点的因素,其中包括创意、企业文化、开放性和灵活性。
世界经济论坛,从1979年开始就对每个国家的竞争力进行评判,是目前国际上从事竞争力评价最著名的机构之一。
它会通过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因素考评,推出一年一度的《全球竞争力报告》。
这一报告的竞争力排名是基于全球竞争力指数来评判的,指数的衡量标准包括:制度、基础设施和宏观经济稳定性等12个竞争力因素,以及10几种类别共98个指标来评量。
这些衡量指标会随着时代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当今飞速变化和日益数位化的世界经济。
而在今年的《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WEF新增了长期因素考量,以排除短期政策和波动对竞争力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美国睽违十年再次拿下第1,打败了去年排在首位的瑞士,成为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
鉴于长期因素被纳入考量范围,美国此次“夺冠”事实上和特朗普政府近期的经济政策关系不大。
在全球140个经济体中,前五名分别是美国、新加坡、德国、瑞士和日本。
而澳洲,则排在第14位,比“邻居”新西兰要高4位。
纵观排名中的前30名,几乎都是亚太地区和欧洲的发达经济体。
亚洲区表现亮眼,除了排名第2的日本外,中国香港也跻身前十,位列第7;中国台湾排在第13位,超过了第15名的韩国和第25名的马来西亚。
中国(大陆地区)排名第28位,也在前30之列。
中、澳优劣各在何处?
这份《全球竞争力》报告不仅为全球140个经济体做出了排名,还提供了每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改进的地方。
例如说排名第一的美国,虽然在100分满分中得了85.6的高分。
在商业活力、金融体系和创新方面都排名前列,但是仍然在有些方面存在短板,比如说社会结构脆弱和安全状况恶化问题等等。
不仅如此,美国在卫生支柱方面也落后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例如说澳大利亚。
美国人的预期寿命为78.7岁(第46位),比发达经济体的人均寿命短了3年,比澳洲人短了近4年!
那么,排名第28位的中国的短板又在何处呢?
我们可以看到,在市场规模这一项上,中国排名世界第一,拿了100分的满分。
这说明,在中国,人均购买力很强。
然而,在创新能力、产品市场和劳工权益等方面,中国存在着巨大的短板,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篇:我国首次发布司法改革白皮书
我国首次发布司法改革白皮书
任生心
2012-10-12 10:08:36来源:《光明日报》2012-10-10
(光明日报北京10月9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发布《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在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姜伟介绍了白皮书有关情况。
姜伟表示,中国政府首次就司法改革问题发布白皮书,目的是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形象,表明中国致力于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态度和决心,增进国内外对中国司法改革及法治建设的了解、认同与支持。《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由前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组成。(白皮书全文见15、16版)
前言部分说明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中国积极稳妥务实地推动司法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司法制度和改革进程。介绍中国司法制度的基本特点,司法改革的目标、原则和进程。第二章,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介绍中国在完善司法机构设置和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完善诉讼程序、强化司法民主和监督等方面进行的改革。第三章,加强人权保障。介绍中国把加强人权保障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通过修改法律法规、完善制度机制,在司法领域全方位落实人权保障的新进展。第四章,提高司法能力。介绍中国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改革经费保障机制,为提升司法公信力奠定坚实基础的情况。
第五章,践行司法为民。介绍中国在推进基层司法组织建设,强化司法工作的服务意识,延伸工作平台,完善工作流程,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司法便利的情况。
结束语说明中国的司法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同时强调,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深化司法改革。
第五篇:我国哪些城市最需要IT人才
我国哪些城市最需要IT人才
无忧指数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占去了IT业的大部分需求份额。
除去传统的京、沪、深和穗这几个热门城市外,成都、大连、杭州也在2007年成为IT职位需求很热的城市。对于新增加的城市,调查报告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分析。
成都与IT产业有关的从业人员达20万人,中芯国际、英特尔等公司都在成都选址办厂。中芯国际总裁张汝京认为,由于成都市政府对电子产业支持力度非常大,出台了许多很有吸引力的政策法规;成都交通便利,产业基础设施完善,半导体配套产业初具规模;西部地区物产富饶,水力电力资源丰富;西部高校众多,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这一切都为成都IT产业的崛起营造了一个优良环境。
大连的IT业以软件为重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大连软件园。大连软件园以面向日韩等北亚地区的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的外包业务为产业方向,在应用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IT咨询、IT教育与培训、BPO、数据处理等产品和服务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园内,通用电气、IBM、戴尔、松下、索尼、SAP、埃森哲等16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其在中国和东北亚的软件研发中心、呼叫中心或业务流程外包处理中心,欧姆龙、CSK、阿尔派、FTS、日中技研等众多日资软件企业设立了其在中国或亚洲地区的研发中心,东软、中软、信雅达等一批国内知名软件企业在这里设立了面向日韩等北亚地区市场的出口基地。
杭州也是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之一,同时又是7个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之一。杭州软件产业经济总量在全国11家软件产业基地中已经居第四位。杭州软件产业以专业应用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为主,在金融证券、财务、纺织印染和服装CAD、医疗卫生、工业控制等应用领域已经形成了特色和优势。杭州的软件企业以民营为主,这些民营企业具有灵活的机制和创新的体制,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