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开题报告:我国非营利组织人事人才政策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本科 2008级
公共管理 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 设计(论文)题目 我国非营利组织人事人才政策研究
1.选题目的和意义:
人力资源匮乏是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这其中既有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不足的原因,也有人事体制与政策带来的障碍。要解决这一难题,推动中国非营利部门健康、快速的发展,既要认真研究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规律,又要积极研究和推动国家人事体制与政策的发展与完善,为非营利组织人才开发创造良好环境。
非营利组织作为现代社会社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转变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充分发挥人员优势,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由于非营利组织对我国现代社会有着重大影响,所以相关的研究比较多,综合起来主要是对非营利组织人员现状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论述、分析。
一、非。
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以防止贪污浪费等腐败现象的形成。最后,要建立健全内部激励制度,对组织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组织活动的效力。
(二)扩大筹资渠道,争取社会群众的广泛参与。为了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非营利组织可以和营利组织合作。一方面营利组织可以借助非营利组织提高自己的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增加企业的效益;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也由此获得了更多资金,实现了自身的目的。同时,非营利组织也要不断地扩大自身的宣传,使得群众广泛参与,争取更多的资金来源渠道。
同时,政府的也应对此加强重视,建立一套面向非营利组织的,具有公共部门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践证明,各国人才竞争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人才制度的优劣。在开放背景下,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要赢得人才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建立先进的人才制度。虽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等规定了非营利组织要参与社会保险,但目前尚缺乏针对非营利组织社会保险的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特别是与志愿服务相关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尚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法规,只有某些省市出台了地方性条例,使得非营利组织的员工和志愿者无法得到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而吸引人才的前提之一是完善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员工的后顾之优,为其提供必要的医疗、失业、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
从以上研究材料可以看出,非营利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人才开发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也已经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重视,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对于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却很少有人“刨根问底”。我认为只有深入了解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全面、有效的解决办法,我将对此加以探究。同时,我还将试图从国家人事体制与政策的发展与完善这一角度出发,为之前研究的不足做必要的补充。
3.选题研究的内容:
一、非营利组织的内涵与特征
1、非营利组织的内涵
2、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二、非营利组织所面临的人才问题
1、非营利组织无法吸引优秀人才
2、非营利组织人员流失现象严重
3、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三、非营利组织人才现状的成因分析
四、非营利组织人才危机的应对策略
1、我国非营利组织应不断完善自我,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
2、政府应该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社会应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选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技术路线:首先,了解本论题的研究状况,形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其次,进一步搜集阅读资料并研读文本,做好相关的记录,形成论题提纲。第三,深入研究,完成初稿。最后,反复修改,完成定稿。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进行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如何避免与相关研究雷同、重复,如何另辟蹊径,真正做到独立、创新,形成自己独到可行的想法、观点。
第二篇:非营利组织论文
西南财经大学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非营利医疗机构改革的问题和解决途
径——基于中美德的对比分析
班 级: 15级会计科硕1班 姓 名:俞丽贞 学 号: 2*** 指导教师:罗朝晖
目录
一、引言...........................................................................................................................3
二、中、美、德非营利医疗机构对比............................................................................3
(一)与政府的关系.......................................................................................................3
(二)资金来源...........................................................................................................4
(三)内部治理机制...................................................................................................4
(四)监督机制...........................................................................................................4
三、我国非营利医疗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4
(一)非营利界定不清...............................................................................................4
(二)所有者权责不明...............................................................................................5
(三)政策配套不完善...............................................................................................5
四、解决途径...................................................................................................................5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医疗服务体系.......................................................6
(二)政策配套,提高民办非营利医院的积极性...................................................6
(三)完善监督机制,保证社会办非营利医疗机构的非营利性...........................6
五、参考文献...................................................................................................................7
我国非营利医疗机构改革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基于中美
德的对比分析
[摘要]针对近些年热议的医疗改革问题,本文通过将中国与经历过类似公有制医院改制历程的德国、各项法律制度非常成熟和完备的美国在非盈利医疗机构制度方面的对比,试图找到我国非营利医疗机构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美国、欧洲以及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掀起了一场以医院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利用社会力量发展医疗机构,实现多元办医的改革浪潮。这些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医疗服务领域的作用,引入竞争机制,从而激发公立医院活力,促进公共服务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多样化和多层次供给,从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效率。
随着我国新一轮医改的启动,医疗市场的开放性明显提高,大量社会力量参与到医疗卫生服务行业。近年来,各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措施,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国办发〔2010〕58号)等系列文件都对社会力量办医做了具体规定,并明确要求制定和完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卫生机构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文件,消除阻碍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2013 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明确了社会办医的方向是优先举办非营利医疗机构,这是符合公共事业发展目标的。在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支持和推动下,社会力量办医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社会办医仍存在“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平等竞争机制尚未建立,其作用也远未体现出来。本文接下来通过对比美国、德国和中国的非营利医疗机构,试图针对我国非营利医疗改革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二、中、美、德非营利医疗机构对比
(一)与政府的关系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以商业健康保险为主,社会医疗保险为辅的国家,美国私立非营利医院占到全美非营利医院的80%以上。美国的非营利医院不隶属于州、市和地方各级政府。非营利医院的举办者是个人、社区或者社会团体,没有政府背景和附属关系。
在德国,虽然非营利医院只占到全德医院的1/3,但是在医疗服务的提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的非营利医院也是独立于政府的自治组织,一般归宗教组织或慈善团体所有,仅仅从政府处获得一些基本建设所需要的资金。
我国的非营利医院主要还是政府所有为主,由政府出资设立,并接受政府的管理。即使是民办非营利医院,也有政府背景。
(二)资金来源
美国的非营利医院的资金渠道主要来源于社区内市民和社会团体的自愿捐赠。非营利医院承担了给未参加任何医疗保险的人员提供医疗救助的公益职责。美国医院中志愿者提供服务也十分普遍,这些志愿者通常为高中生、大学生或者退休人员。
德国非营利医院的筹资渠道也是非常广泛的,收入来源于政府、疾病基金会、私人部门以及慈善组织。
我国非营利医院资金目前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虽然有一些民营资本的加入,但并不规范。
(三)内部治理机制
美国的非营利医院具有一套完整的自治构架和运行机制,主要包括董事会、首席执行官和医务人员,还有一小部分的辅助机构,如后勤、财务和专业配套服务等部门。另外还有董事会成员、首席执行官和医生代表在内的协商委员会。这些部门在决策、执行、监督和辅助等方面分工配合和相互制衡。
德国之前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在于实现医院自治,经过改革之后,德国在市县一级,地方政府建立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的私立公司作为医院的直接管理者,对医院进行私人管理,使医院在人事、分配等方面拥有自主权。德国政府不对医院直接管理,医院主管人员通常由医院的所有者任命。近年来,逐渐采取短期而不是无限期的任命。另外,疾病基金会和医院之间可以自由选择签订合同,通过协商就服务量、补偿额等达成一致,这也提高了医院在财务上的相对独立性。
我国的非营利医院主要还是政府管理“单位”一种,由政府任命医院的管理者,而民办的非营利医院也缺乏合理的内部治理机制。
(四)监督机制
在自治方面,美国联邦政府和州、地方政府虽然不直接干预,但关于非营利医院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非常完善,并且非营利医院的内部治理不仅接受政府税务部门、社会团体和医疗保险系统的监督,还接受社区居民以及社区居民团体的监督。社会公众可通过互联网查询医院的财务数据和董事会成员信息。
德国非营利医院也要接受社会的监督。医院需要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并由疾病基金会定期向社会公布。德国政府还颁布了相关措施以增强公立医院的透明性。联邦质量管理办公室曾发布报告,要求德国所有的医院每年提供相关信息和数据,并由疾病基金会每两年在网站上公布质量报告。由于我国的非营利医院大部分还是属于国家的事业单位,主要受政府的行政监管,社会监督参与度极小。而民办的非营利医院由于内部治理机制薄弱,也谈不上社会监督。
三、我国非营利医疗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非营利界定不清
何为非营利在政策和实际运行中并不明晰。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定义,非营利医疗机构一般是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政策细节还是具体执行,都没有对非营利医疗机构进行具体的界定,其与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显著差别只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需要在民政部门注册,而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工商部门注册,而对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运营过程中如盈余分配、收支用途、财政补贴等方面的具体界定不明确,从而导致非营利医疗机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难以发挥其有效作用。
(二)所有者权责不明 一方面,非营利医疗机构利益相关者角色尚未界定。民办非营利医疗机构一般是由社会出资兴办,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一般来讲,医院的所有权、产权、经营权及相联系的权责界定是否清晰,影响到医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而影响到管理行为和医疗行为。我国目前虽然大力提倡民办非医疗医院,但是政策中没有明确提出产权的相关问题,产权不明将带来权责不明、承担责任和获得收益的主体不明等问题,这就不能保证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目前我国大多数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董事会由投资方构成,很多医院并没有正式的监事会,缺乏内部监督,医院董事会即出资方享有医院资产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往往缺乏对决策失误、经营管理失控的有效监督,难以从制度上保障非营利医疗机构的良性运行。因此,目前我国非营利医疗机构由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监督机制并未形成,各自的角色界定尚不清楚,导致我国非营利医疗机构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另一方面,非营利医疗机构盈余处置问题存在隐忧。从非营利医疗机构的界定上来看,非营利医疗机构的盈余只能用于自身发展,不能用于分红,但对于非营利组织投入人是否可享有合理回报,目前政策中并没有明确说明,而各地区之间的政策规定也存在较大差异。正是由于政策模糊以及监管机制不到位,目前我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出资人或医疗机构管理者存在将经营收入通过发放高额奖金和福利等方式进行变相分红的现象,这违背了非营利医疗机构将盈余用于自身发展和公益事业的初衷,违背了其非营利的性质。
(三)政策配套不完善
目前由于社会力量办医相关政策之间的衔接不畅,部分政策之间甚至相互矛盾,严重制约了民间资本办医的发展。在机构审批方面,许多地方社会办医申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需要先获得用地批准,而申请卫生用地则需要先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导致存在“循环审批”的情况;在价格政策方面,尽管国家已经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服务价格,但医保支付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物价部门规定的医疗服务和药品的价格政策”,这使得非公立医疗机构自主定价成为一纸空文;在优惠政策方面,国家相关的政策措施明确规定民办医院在医保定点、土地使用、政府购买服务、学术地位、技术准入、融资政策和技术职称评审等方面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但由于缺乏对相应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民办医疗机构及其人员很难获得,主要表现在医保定点难、用地政策在基层政府落实难享受与公立医院相同的融资政策难、科研课题申请立项难等方面。
四、解决途径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医疗服务体系
加快出台民办医疗机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晰产权归属。捐赠行为或慈善,产权属于社会,应委托管理;属于投资行为的,应定性为营利性医院,产权属于投资者所有,投资人可自行经营或委托经营。另外,对民营非营利性医院的管理、税收等方面也做出规定,使民营非营利性医院的定位具有法律效力。并以此为基础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具体对医疗机构分类,便于国家税收、医保等的衔接与政策联动。
(二)政策配套,提高民办非营利医院的积极性 我国已经在2013 年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提出“民办非营利机构享受同行业公办机构同等待遇”。但是政策制定和执行上还存在着障碍和差别对待。因此,必须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下,切实调整和完善配套政策,给予其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并督导政策的执行,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探索和落实对于民营非营利性医院的“社会办医”政策。
土地问题一直是制约民办医院的一个瓶颈。营利性医院往往通过有偿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而对民营非营利性医院来说,通过购买等有偿方式获取办医土地压力很大。因地制宜,制定社会办医的土地优惠政策,包括政府划拨土地以及协议出让或租赁的方式等政策使民营非营利性医院获得土地使用权。
制定政策鼓励民间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以及通过合作、兼并、收购等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欢迎和鼓励社会资本对非营利性医院进行捐赠,以扩大资金来源。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上,将民营非营利性医院纳入补助范围。以及在指令性急救任务方面,按公立医院同等待遇给予补偿。
由于我国的社会投资办企业缺乏免税政策,极大地影响投资人设立民营非营利性医院的积极性,所以,对非营利医院给予并切实执行税收优惠政策成为鼓励社会办医的当务之急。美国和德国对民营非营利性医院的投资和运行活动实施免税或在相关税种上实行零税率。在税收的具体执行上,从政府层面将民营非营利性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对待,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医疗服务项目上实施免税政策。
(三)完善监督机制,保证社会办非营利医疗机构的非营利性
在非营利医疗机构的运行过程中,出于逐利的目的,许多非营利医疗机构或多或少可能会采取一些隐性的手段产生营利性活动,这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不利于社会办非营利机构本身的持续发展,还浪费了公共资源。因此必须像美国和德国一样通过一系列监督机制的完善,防止民办非营利医疗机构的营利行为,从而维护多方权益。
首先,需要明确权责。对于私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只能保证其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却不能保证其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必须实现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三权分立制衡,形成权责明确、经营自主的管理体系以及合理的约束、激励与监督机制。
其次,需要彻底切断出资者与医疗机构之间的经济利益关联。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虽然规定民办非营利医疗机构不能有收益分配权,但却保留了出资者的资产所有权,一般是根据出资多少成立董事会来制定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可能存在营利行为。只有彻底切断出资者与医疗机构的经济联系,使其丧失资产处置权,才能保证机构的非营利性。
五、参考文献
[1]郑红,刘海涛.引入管理会计指标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体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7):57-59.[2]乐虹,董婷,李丹,裴益,吴奇飞.我国非营利性与营利性医疗机构服务现状对比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2(25):52-55.[3]练乐尧,毛正中,杨洪伟.我国医院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现状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08(3):111-114.[4]黄毅.论非营利性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J]医院管理论坛,2007(125):14-18.[5]郑红,刘海涛.国外非营利性组织的运营与管理对我国非营利性医院的启示[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7-9.[6]朱炜,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发展与挑战[D].杭州:浙江大学,2012.[7]严妮,社会办医的新时期: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68-72.[8]谢春艳,施莉莉,何达等,私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展条件探讨[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4):14-18.[9]李大壮,魏东海,丁伯凤等,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医院动因与政府激励性政策实施[J].中国医院,2015(19):21-23.
[10]赵淳,陈方,赵婧,陈伟等.影响我国营利与非营利性医院发展的政策问题分析[J].中国医院,2015(5):3-5.
第三篇:企业信用政策研究开题报告
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企业信用政策研究开题报告,内容摘要:如今的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信用也就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并决定着企业的与发展。本文阐述了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构建企业信用文化、建立健全企用管理机制、实施绿色经营战略、重视危机公关、加大商标的保护力度、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和用信打造价值链等十大企业信用管理策略。
关键词:企业 信用管理 策略
企业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之后,已进入到了声誉竞争的阶段。信用是企业最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生产力,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一个高效的市场,必定是一个信用良好的市场。企业忽视信用,不讲信用,最终受害的还是企业自身。
现实让大多数企业经营者意识到信用是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准入证”,更让他们认识到市场经件下企业信用的重要性,企业在商务活动中要重视信用管理。“立信才能立业”,古往今来,纵观商兴衰成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即是否恪守信用。因此我国企业只有树立诚信意识,加强信用管理造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信誉,提高国际竞争力。
构建诚信的企业文化
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信用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之地,就必须提高信用意识,破除只重经济效益而轻视信誉的思想,把信用与发展、信用与效益结来。企业要把信用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培育信用文化,使诚信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组织系统、每活动和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中。将企业诚信文化与企业生产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融合起来,以诚信来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在管理和发展中体现诚信的丰富内涵。
加强对企业员工信用管理在未来的组织变革中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员工是企业形象的代言员工站在市场的最前沿,在某种程度上说,员工的形象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另一方面员工诚信与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如果员工存在怠工和蓄意破坏、盗窃、泄密、吃回扣等行为,必然会给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在美国,白领盗窃行为每年所造成的损失相当于每年街头盗窃行为所造成损10倍。因此,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选拔、晋升等职能中,对人的诚实性、可靠性、责任信用特征必须进行考察、测量、培养。同时必须依靠各种力量,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来提高员工的水平。
健全企业信用管理机制
企业信用管理机制的建立是企业走向信用管理的标志。企业建立信用管理机制要从以下几个方手:通过加大企业股份制改造力度,完善企业的产权制度;通过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不断地提用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健全信用管理的岗位责任制把企业信用全方位地责任分解,层层落实信用责做到环环紧扣、环环相套,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确保形成信用责任链。
同时要重视信用管理人员的培养。企业信用管理是一门非常专业的技术,对信用管理人员,尤信用管理经理的要求非常高。信用管理人员要掌握信用管理、信息、财务、管理、法律、统计、营公关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实践能力和工作经历也必须出色。西方有一句话:信用人员是企业
少数工作责任大于工作权利的人员。
构建危机管理体制
古语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对现代企业而言也不例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偶尔经历失遭遇危机也是正常现象,关键是如何挽回危机给企业信誉造成的损失。这要取决于企业面临危机时度和反应:如果企业能够把信誉摆在第一位,不惜牺牲暂时的经济利益来换取企业长远的信誉并能研究对策,在第一时间内处置、做出反应,控制事态发展,就能化险为夷,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据商务部贸研院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目前最缺乏也最需要发展的是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体制据这项调查,在我国的外贸和外资企业中,只有11.2%的企业建有比较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90%的企业没有这个制度。在建有这一机制的11.2%的企业中,93%是大型跨国公司和国有大型中小企业微乎其微。不争的事实告诉我们,危机是不可避免的,绝对没有危机的企业是不存在的,机是需要管理的,企业只有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体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
实施绿色经营战略
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赢得信誉的核心战略。如今保护环境、可持续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积极行动起来,纷纷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各国民众亦踊跃投入环保事业,购买绿色产品、使用绿色产品成为时尚。在欧美许多国家专门经营产品商店的销售增长率已经超过传统商店。在新的世纪,企业欲赢得未来市场、赢得顾客的信任和的支持就必须实施绿色经营战略。如美国宝洁、耐克等许多前瞻性的公司相继实施了绿色经营战略 提供精良产品和超值服务
精良的产品和超值服务是构筑企业良好信誉的基石,是树立企业信誉的“硬件”。顾客对企业的往往是在使用企业的产品和接受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企业要想留住顾客,与顾客建立长期而的关系,首先要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这对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至关重要。好的产服务会赢得顾客好的口碑,进而带来更多的销售,而更多的销售等于更多满意的顾客,等于更多的碑。更多的好口碑又带来更多的销售……以此循环就会产生滚雪球现象。反之,如果产品和服务有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强化客户资信评估管理
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最大的风险来源。据工商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的合同有40亿份左右,合同标的140万亿元,合同平均履约率只有50%左右。强化客户信用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交易之前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收集调查和风险评估将成为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要容。同时在谈判和接洽的过程中定期调查和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确定客户资信等级,并按资信等定和执行相应的信用政策也是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客户资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网、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建立起包括客户关系系统、供应商协同系统和企业网络信用制度和资信数据库体系,对更好的进行客户资信管理显得更要。
进行有效的商标管理
商标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参与国内、国外市场竞争的重要商战利器,也是企业形象和的象征。因此企业必须提高商标保护意识,加大商标保护力度,同时企业应当加强商标标识管理,商标侵权行为发生。建立维权队伍,加强市场监管,注意发挥营销网络和消费者的作用也将成为企护商标的重要手段。
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首先要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不做假帐、不虚报瞒报做到信用经其次,完善销售风险控制制度。明确规定销售人员的权限并根据客户的资信度规定不同的赊销额度限。再次,建立应收账款监控制度,对货款回收进行专业化管理,缩短回款期限,降低呆帐坏帐信用不是一个手段,而是一切的根本。信用管理实际上是信用链的管理,当企业某个经营环节信用缺失,那么企业的信用链就会断裂,价值链也就随之土崩瓦解。因此要想打造价值链首先打造链。惟有建立信用为本的价值链,企业才能实现诚信供应,诚信生产,诚信营销,诚信服务,也才企业创造最大价值。
入世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企业要大幅度提高企业信用管率,切实有效地在企业内部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完善信用管理政策,提升信用管理水平。才能在强林的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应对挑战。
参考文献:
1.董昭江.论企业信用的经济价值及构成.当代经济研究,2003(7)
2.徐飞,李阳.企业信用发展关键在于有效制度完善.社会科学家,2003(7)
第四篇:非营利组织营销论文
浅谈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现状
【摘要】 非营利组织的快速发展及竞争的加剧,要求非营利组织必须引入市场营销理念,掌握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发展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还需要各种市场营销理念的引导,本文通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的现状浅作分析。
【关键字】 非营利组织 营销 发展 战略
1.什么是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性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
营销是辩明预测并满足顾客有效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非营利组织的营销主要是满足“顾客”的要求。事实上,所有非营利组织都拥有各种不同层次的“顾客”并且在供应者和最终顾客之间存在着诸多的要求层面,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由于营利不是动机,也不是目的。因此“满足顾客要求”----即以顾客要求为导向,要求非营利组织应该更多地关注公共产品的提供,并有义务说明如何有效地交换这种产品。总之。无论动机是什么。营销的本质特征是一种态度和观念。
非营利组织通常预算不足,资源缺乏,其营销工作受主观因素影响,往往在利用某种媒体。或使用某种产品都受一定 的影响。与营利性企业不同,有关非营利组织经营业绩的资料目前仍完备,缺乏对消费者行为观点态度及偏好等一手资料的了解,因此给营销带来了难度。有些非营利组织认为营销没有必要,他们认为营销会使预算紧张,过多地实施营销会干扰人们的生活。
2.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营销
中国大陆由于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尚没有典型的西方意义上非营利组织。一般民众所熟知的青联、妇联、残联、中国贸促会和对外友协等组织实际上都是有政府背景的半官方社会组织。这些组织从雇员到资金来源都有很深的官方背景。近年来,许多和西方非营利组织近似的社会组织数量呈不断增多之势,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这些组织在到政府部门注册时,要么选择挂靠某个政府部门,成为同青联、妇联一样的半官方组织,要么注册成为普通的营利性公司。许多国外的跨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它们中国业务的同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很多国外非营利组织选择注册为营利性公司,还有一些干脆选择不进行注册。
2.1我国非营利组织现状
尽管总的来看,非营利组织已经并正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就其能够和应当发挥的作用而言,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和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相比,和正在兴起并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相比,和改革开放中社会巨大变迁带来的需求相比,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显得明显的先天弱质、后天困难。它们在获取和运用资源、协调关系、发挥作用等方面都不存在明显的优势。大多数非营利组织在政府规制和市场挤压下艰难寻求生存和发展之路,难以展现像我们在国外非营利组织身上看到的勃勃生机。调查显示,41.4%的非营利组织认为资金缺乏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其他相关的重要问题依次是:缺乏活动场所和办公设施(11.7%),缺乏人才(9.9%),政府支持力度不够(8.5%),组织内部管理问题(7.5%)等。
2.2 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的问题
具体来说,当前中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资源不足。相当一部分非营利组织资金严重不足,无法开展正常的活动,其中有不少组织处在名存实亡的“休眠状态”;也有一些组织为了维持生存发展,在通过各种渠道开展与其自身业务不相干的经营性活动或者违法活动。在人力资源方面,绝大多数受到政府支持的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中,基本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来自政府机构,其中有许多是从第一线退下来的离退休人员;很多自下而上的非营利组织则没有或几乎没有固定的人才渠道,定员和编制极为有限,主要依靠志愿者开展活动,这导致了普遍存在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学、家长制等问题。
第二,能力不足。资金、人才等资源不足之所以制约组织的发展,除了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环境与社会文化方面的限制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非营利组织自身的能力不足。这里所说的能力是综合来看的,包括一个组织的活动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扩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中国的非营利组织一般来说规模比较小,资金筹措能力比较低,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也就比较弱,加上组织管理不规范、不透明、不民主,又缺乏评估和社会监督,使得它们难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普遍的社会公信,不能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能力不足的背后是缺少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导人。国内外无数成功的经验表明,优秀的领导人是非营利组织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条件,但我国现行组织人事制度限制了优秀人才进入非营利组织,使得其中难以产生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优秀的领导人。
第三,缺乏自治。从前述非营利组织的五个特征属性看,无论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还是自治性、志愿性或组织性,在中国的非营利组织身上都表现得不鲜明。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在于缺乏自治。中国有相当一部分非营利组织是通过获取自上而下的资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们或者由各级党政机构所直接创办,或者本身就从党政机构转变过来,或者由原党政官员及与党政关系密切的知名人士所创办。这些组织,不仅其主要的资源来源于党政机关,且在观念上、组织上、职
能上、活动方式上、管理体制上等各个方面,都严重依赖于政府,甚至依然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发挥作用。即使民间自发建立的非营利组织,由于要挂靠在业务主管单位上,也会受到政府各方面的限制和干涉。这种状态随着政府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不仅束缚了自身的手脚,也严重束缚了政府的手脚。解决这种政社不分的问题,需要实现体制的转变和观念上的革命,充分认识到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使其成为真正具有自主性的自治组织。
第四,发展不平衡。这表现在: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领域之间,呈现巨大的差距。就区域不平衡来说,不仅东西相比西部发展严重不足,沿海和内地相比内地发展严重不足,而且同为东部和沿海,区域之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有很大差距;就城乡不平衡来说,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非营利组织发展得较快,开展的活动较为集中,社会对非营利组织的认知和公信度也较高,但是在中小城镇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除了扶贫开发的少数外来的非营利组织之外,真正当地的非营利组织很少,社会对这些组织的关注和支持也很少;就不同领域之间的不平衡来说,非营利组织在那些相对说来政策宽松、易于得到资源而进入门槛较低的领域已经开始出现低水平重复的现象,但那些存在大量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公民参与的领域,包括一些重要的公共政策领域,如失业与就业、社会保障、劳工权益保护、国际区域冲突和外交等领域,却因种种原因极少有非营利组织进入。这对于非营利组织整体部门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欠缺。
2.3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问题
第一,社会转型中基本价值与制度构建的双重缺陷。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相比社会经济的迅速变迁,制度和文化建设方面出现一定程度的空缺。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而言,首先面对的是来自现行法规和政策上的严格的制度限制。当前我国在民间组织管理上的基本特点是:门槛高、限制多、监管不力。现行的双重管理体制[10]、分级管理原则[11]和非竞争性原则[12],都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相关,它们设置了一个对于普通公民来说高得难以逾越的门槛,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非营利组织通过登记注册来获得合法地位。但是另一方面,一个组织一旦登记成立,除了象征性地接受财务管理方面的“年检”之外,没有任何日常性的评估和监督管理方面的制度约束,同时也难以落实有关公益事业的减免税待遇。其结果,使得整个第三部门内部良莠皆存,实际上损害了真正的公益组织。
第二,非营利组织自身理念的缺乏。理念或使命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灵魂。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使命感、责任感最强的组织,它们以“点化人类”和“改变社会大众”为目的,“以使命为先”[13],没有理念就没有非营利组织。当前中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诸多问题,除有一定客观因素外,都与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动力不足、定位不明确有很大关系,根本在于缺乏理念和使命。换言之,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真正困难,并不在于缺乏资金、人才、管理和专业技术,甚至不在于外部环境的好坏,而在于缺乏明确的理念和强烈的使命感,这使得它们难有拔地而起的能动性、创新性和艰苦创业的自觉性,并从而带来被动、盲目、短视、缺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动力不足,使组织发展难有后劲。因此,非营利组织要提高活动能力和社会作用,首先要提升理念意识,明确自己的定位,继而完善组织的制度化建设和改善环境,从而实现自己的使命。
第三,政府改革的滞后效应。在转型时期,非营利组织扮演着承接政府逐步退出并转交给社会的部分社会职能的角色。这个过程并非简单的职能移交,而是反映着整个社会治理结构与观念的根本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政府自始至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转型是一个由政府推动的过程,其中政府自身的改革与相应的社会进程密切相关联。目前,中国的政府改革显然滞后于相应的社会进程。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在观念和认识上的落后,例如对多元治理模式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对关乎政府职能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认识不足,担心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会危及国家的政治经济基础,等等,这使得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左右摇摆,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无力打击在“非营利”名义下开展的牟利等不法行为。政府改革滞后的第二个表现是制度和政策上的不配套。比如:在机构改革中调整了的政府职能迟迟不能落实到位,在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监督管理、优惠税制等诸多方面,不仅约束过严,且彼此不配套、不协调、不到位,严重影响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社会转型期的政府角色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基于资源优势和权力优势,政府必然在许多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从而增加了其对社会转型负有的责任。一个好的和负责任的政府,会通过不断调整自身的定位来积极影响社会进程,同时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有计划地培育公民和非营利组织的自治能力,从而有选择地逐步退出直接控制的社会领域,实现在政府有效治理基础上的社会转型。
3.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的未来探讨
在制定有关民间组织的基本法律的基础上,需要修改和进一步完善民间组织登记管理的专项法规体系。在现行法规的基础上,我们建议就基金会、行业协会等经济团体、海外民间组织的登记管理尽快制定专项法规,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探讨制定有关公益慈善团体、公共筹款机构等团体的登记管理方面的专项法规。其中,基金会作为非会员制的公益组织和社会团体有着本质的区别,应当从现行的社会团体分类中独立出来,尽快通过制定专项法规来落实对基金会的监督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等经济团体发挥着市场的中介和枢纽的作用,它们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团体,在监督管理上需要专门对待;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海外民间组织进入中国,在各个领域开展着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对它们的登记管理也需要有专门的法规;最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益慈善团体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筹款活动作为民间组织的重要资金来源也会逐步独立出来,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制定相关的专项法规来规范和监督管理这些方面的民间组织。
3.1改革有关登记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
对非营利组织严格的登记限制体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一种保守的观念,就是担心一旦放松登记限制,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会如洪水一般进入登记的门槛,导致管理上的失控。这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维模式。事实上,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转型的推进,一方面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包括政府自身管理在内的整个社会治理结构的变革,使得多元化格局下的社会控制不再是简单的门槛限制就能够奏效的,有效的管理更多地强调过程控制、制度约束、社会规范和组织自律。在登记管理制度上我们可以更多借鉴国际经验,尤其是日本的模式。对学校、医院等实体性公共服务和福利机构,民政部门无力审批管理,登记便失去意义,常常得不到其他部门认可,因而可以指定教育部、卫生部等相关机关登记管理,取消民政部门作为“登记管理机关”的程序,对于一般性的社团,则将民间组织管理局从民政部独立出来,专门负责这些组织的登记管理,而取消“业务主管单位”的程序。这样既打破了双重管理体制的制约,又可以加强管理效果。随着管理体制的理顺,一些限制性的管理原则也可以逐步放开,给予非营利组织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3.2尽快落实有关公益捐赠减免税方面的法规政策
我国目前尚缺乏一套系统、可行的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一般而言,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非营利组织自身的优惠;二是对面向非营利组织的捐赠方的优惠。我国现行有关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主要依据1999国税发65号文件《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此前有1997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收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关于对社会团体收取的会费收入不征收营业税的通知》,规定了对社会团体的财政拨款、政府资助、社会捐赠、会费等方面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对社会团体规定标准的会费不征收营业税等。1999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金会应税收入问题的通知》又对基金会的企业所得税问题做了规定。在对捐赠方的优惠方面,1999年国务院公布《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益事业的捐赠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是涉及捐赠方税收优惠的重要法律。而以美国为例,其税法[17]规定了30余种免税组织[18],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包括所得税优惠、财产税优惠和失业税优惠;另外,向公益型非营利组织捐赠的机构和个人还享有应缴税所得额扣除和财产税、遗产税减免。[19]相比之下,我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不明确、不具体、不系统。目前以所得税优惠为主,范围也比较局限;同时在财产税,以及我国主要的税种——商品税中,缺乏对非营利组织的专门规定,尤其缺乏对民间成立的非营利组织的优惠措施。如对非营利组织的进出口关税规定尚需明确,[20]在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的条例中均只规定了对“人民团体”[21]的税收优惠,[22]其中许多法规颁布较早,随非营利组织作为与政府、企业相对应的“第三部门”的迅速发展,这些法规需要作出调整。税法中应明确体现出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对不同类型非营利组织减免的税种、减免幅度等具体内容。
3.3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我国目前监督管理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采取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体制,资产来源属于国家资助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并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但事实上,尽管年检工作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面对成千上万个各式各样的非营利组织,有限的管理人员很难通过年检真正达到对非营利组织的有效监督。这样做不仅操作成本很高,而且假借公益名义谋取私利的组织往往并不能被发现,因为仅凭年检报表是不足以判断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和对之实行监督的。从国际经验看,社会监督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的首要原则是公开。非营利组织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开其财务、活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包括被动公开和主动公开两种形式。前者指任何一个社会公众对有关数据、信息,包括组织的详细财务报表,有权随时索要、查询、置疑并得以答复;后者指每个非营利组织要将上述重要信息定期在简报或者在公共媒体上发布,需要公布信息的信息程度和具体要求一般依据组织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规模越大的组织其需要公开的数据越多、越要求完善。另外,非营利组织由于其民间性和非营利性,与政府和企业的财务制度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如利润计算、报表项目、评价标准等,因而建立非营利组织独立的财务和审计制度,是对其实行监督管理的前提。
4.总结
总之,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于营养不良的起步阶段,尤其是构建有效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但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大趋势已经不容改变,面对市场经济、多元治理的必然趋势,迫切需要构建和完善相关非营利组织的法律体系,用良好的制度条件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逐步建立起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
参考资料
【1】非营利组织营销 作者 冯炜,孟雷 2009-10-1
【2】我国非营利大学营销管理模式研究 于萍 2007-07-25
【3】非营利组织营销问题研究 张忠英2004-09-08
第五篇:我国外资政策研究的论文
摘要在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资政策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利用外资的正负效应,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外资外资政策外资效应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外资政策的不断调整,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正确分析我国利用外资的正负效应,有助于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资政策的演变
1.1初创阶段(1979~1985)
这一阶段的主要举措为:转变指导方针,由排斥外资转向利用外资;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实行特殊灵活和优惠的外资政策;开始制定外资法规,1979年7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是我国第一部吸收外商投资的法律;成立外资管理的专门机构,1979年8月国务院设立了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全国的利用外资工作,1982年3月合并成立对外经济贸易部。
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为:外资政策是非常粗略的,并缺乏可操作性,对外资流入实行限制的特点非常突出,且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外资政策体系。
1.2发展阶段(1986~1993)
这一阶段的主要举措为:进一步明确利用外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意义以及利用外资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建立了一系列利用外资的法规体系,包括《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指导吸收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等;对外资实行普遍的优惠政策;建立针对外资的分级管理体制。
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为:在指导思想上已经完全确立了积极利用外资的观念,对外资的限制不断取消,外资允许进入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外资政策激励的重点由间接投资转向直接投资;尽管仍然对外资实行一定的限制,但实行鼓励和优惠的特点更加明确;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外资政策体系。
1.3调整阶段(1994~2001)
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第二阶段利用外资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规范,同时根据加入WTO的需要,逐步取消对外资的一些限制,对外资实行一定程度的国民待遇。采取的主要措施表现为:①1995年6月我国重新发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同时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外商投资产业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项目具体化。除此之外,皆为允许对外开放的领域;②1997年12月,修订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扩大了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突出了产业重点,同时体现了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的政策;③1999年8月,外经贸部等部门就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为:对外资的限制大幅度取消,国民待遇原则越来越明显;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仍然很突出,但相应的规范和管理有所加强;外资政策逐步与国际惯例特别是WTO的规则接轨;单纯依靠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的倾向有所缓和,但尚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1.4完善阶段(2002~)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根据WTO的规则和承诺,于2002年3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4月1日起施行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附件,在投资准入方面进一步开放,其主要变动如下:①将鼓励类目录由186条增加到262条,而限制类目录由112条减少到75条,大幅度放宽了行业准入限制;②扩大投资领域,逐步开放金融、保险、电信、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③投资地域多样化,鼓励外商投向中西部地区,参与正在实施的中西部大开发战略;④投资方式多样化。
2利用外资的正效应
我国利用外资数额的不断增加,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其正效应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
(1)利用外资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分析结果,1981~2000年,在我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来自于利用外资的直接或间接贡献。罗余才、严俊(2002)对20世纪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分析表明,FDI增加1%,GDP将增加0.396736%,说明FDI流入对中国GDP增长的影响是正面的。
(2)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对全国工业总产值的贡献也是非常巨大的。从1990~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由1990年的2.28%上升到2001年27.98%。同时,外商投资企业上缴的税收对我国的工商税收也起了重要作用,增加了我国的财政收入,外商投资企业上交的税收占我国工商税收的比重逐年上升,从1992年的4.25%上升到2001年的19.01%。
(3)利用外资增加了我国进出口总额。1986~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值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从1986年的4.04%上升到2001年50.83%。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34.66%,高于全国进出口总值的年均增长率(13.75%)21个百分点。FDI促进了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1985年中国占世界出口市场的份额不足2%,2000年则上升到6%以上,同时也改善了出口结构。
(4)利用外资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随着外资企业的不断增加和扩充,外资企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也不断增加,从而有利于缓解我国部分就业压力。
3利用外资的负效应
利用外资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的同时,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为:
(1)由于外商投资结构的失衡,从而加剧了我国地区投资结构和产业投资结构的偏差。外资在我国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2003年,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59.21亿美元和12.14亿美元,占我国利用外资总额的11.07%和2.27%,而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为458.05亿美元,占我国利用外资总额的85.61%。另外,外商全年投资394.17亿美元于第二产业,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73.67%,对第一、第三产业的投资则分别为10亿美元和127.94亿美元,各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0.19%和23.91%,这说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二产业的比重过重,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及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过小,将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及优化。
(2)外资来源渠道过于集中,使得我国经济过于依赖个别国家。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资金主要来自亚洲地区,其次是北美,第三位的是欧盟。2003年,亚洲国家和地区继续作为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地,对华实际投资额为340.07亿美元,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63.56%,而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资本较少,尤其是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投资规模少,比例小,并且不够稳定。这种投资来源的不平衡性将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使我国经济安全的系数有所下降,风险随之增大。
(3)“超国民待遇”的引资政策导致外资对内资产生“挤出效应”,国内投资需求不足。为了吸引外资,我国政府在税收、企业经营管理和原材料供应、销售渠道等方面给予外资种种优惠,使外资企业享受的待遇优于内资企业,形成“超国民待遇”,内资企业不能与外资企业公平竞争,从而造成对内资的“挤出”。另外不加限制地盲目利用外资加重了我国的债务负担,并造成对外资的技术依赖,以致国内技术创新的势头减弱。
4小结
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今后应适当提高利用国际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比重,促进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协调发展。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双缺口”理论。但是目前我国国内人民币资金充裕,国家外汇储备的基础雄厚,2003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4033亿美元,利用外资的规模有了长足进展,截至2003年12月底,合同外资金额9431.2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014.71亿美元。按照双缺口理论,我国一般性的资金缺口问题和外汇短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这是否意味着我国没有必要继续扩大利用外资了?事实上,我们不仅要继续利用外资,而且还要长期坚持利用外资。由于我国体制不健全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路径不畅,出现的国内资本富裕掩盖了潜在投资需求无法显形化的事实,因此我们应该从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角度看待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利用外资不只是弥补资金缺口问题,更重要的是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另外,为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今后我国对外投资必定会不断扩大,为了保持必要的资本净流入规模,不可避免的要相应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
参考文献
1李杰.我国利用外资的正负效应分析[J].经济学家,2004(1)
2卢汉林.国际投融资[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罗余才,严俊.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卿定文.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演变与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7)
5王玉荣.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分析[J].中国统计,2003(5)
6武海峰,陆晓阳.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7杨玉桢.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J].经济论坛,2003(9)
8叶辅靖.调整之必须———我国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背景和要点[J].国际贸易,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