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模版

时间:2019-05-12 08:4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模版》。

第一篇: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模版

本文有天猫网http:///编辑创建,技术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模版

一、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和对我区发展机遇与现状的把握,年全区经济工作围绕打造“对外开放第一门户”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突出“抢机遇、促开放、惠民生、求突破”十二字方针,重点抓好开放高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城乡统筹、“六个”、民生民利等方面的工作,掀起新一轮大开放大发展的热潮,力争在“”收官之年取得重大实质性突破。

二、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12345”:

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增长25%;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元、增长25%;

3地方财政收入(不含北部新区)突破30亿元、增长13%;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亿元、增长5%;

5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增长15%。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2%;引进到位资金150亿元,引进外资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18亿美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不低于320天。

三、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和措施

(一)抢抓外环时代机遇,加快开放平台建设。面对“外环时代”、两江新区和开放高地建设机遇,迅速实现思想观念、发展思路、工作方法的大对接大转变。配合推进江北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确保年内完成机场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楼主体工程,配合做好四期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完成西部国际会展中心6000亩土地征用工作,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完成保税港区一期2.37平方公里征地工作,推进国道319改线等外围交通路网建设。加快推进空港国际新城悦来片区开发,开工建设悦来大道一期工程,启动建设张家溪生态谷,推进悦来水厂一期工程和中环线悦来段建设,建成嘉悦大桥。完成保税出口加工区4平方公里征地工作和2.39平方公里“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5亿元,引进2-3个重大电子产业项目入驻,到位项目资金30亿元以上。启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拓展区,完成一个村的土地流转,年内完成建设投资5亿元,引进农业高科技产业化项目10家以上,到位项目资金20亿元以上,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5000亩。加快推进台商工业园建设,实施玉峰山、黄桷坪片区土地整治,启动建设石港大道、东西大道、南北大道,年内完成基础建设投资10亿元,到位项目资金30亿元以上。完成洛碛化工物流基地规划,推进洛碛铁路客货运站建设,开工建设洛碛污水处理厂。

(二)实施千亿投资计划,着力提高投入强度。以大项目推动大基地建设,以高投入拉动经济高增长,计划实施重点项目246个,总投资1005亿元,年内计划投资315亿元,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亿元。全力配合支持轻轨三号线、怀铁路二线、利铁路、两路换乘枢纽等16个市级在区重点项目建设,年内计划投资85.5亿元。计划实施区级重点建设项目230个,年内计划投资229亿元。加快推进140个市场主导类项目建设,其中工业项目100

个、房地产项目18个、商贸流通项目10个、其他服务业项目12个,年内计划投资147亿元。切实抓好“五个”建设等90个政府主导类重点项目建设,年内计划投资82亿元。主动对接年中央新增投资计划,力争全年争取中央新增投资1亿元以上。认真策划储备具有区域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项目100个、储备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深入实施招商选资战略,继续举办十大主题招商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国内知名展会和投资洽谈会,重点引进以电子信息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和以现代物流、会展商务、总部经济、研发设计等为重点的新兴现代服务业,确保全年引进到位资金15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

(三)建成千亿工业大区,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万亿工业战略,全力建设大项目、培育大基地,确保实现开工项目100个,竣工项目100个,培育重点龙头企业100个,完成工业投资100亿元,工业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年内计划实施工业项目256个,其中技改项目132个、入驻项目124个,力争开工建设146个、竣工投产109个。实施汽摩制造“千亿产业”工程,抓好长安4万辆CM9和V101生产线、港鑫锂电池摩托车、银翔摩托扩能等69个汽摩产业项目,确保年末生产能力达到1000亿元。启动电子信息“千亿产业”培育工程,力促英业达1000万台电脑项目入驻,跟进富士康笔记本电脑项目,实施光大汽车倒车雷达、深汽车电子等5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年末生产能力达到50亿元,3年内达到1000亿元。实施“百亿产业”成长工程,抓好泰山500KV交联电缆和海底电缆、鸽牌轨道电缆和风电电缆、凯嘉2000万套通机缸头等49个机电装备项目,确保年末生产能力达到300亿元。实施金粤服饰、段记西服和梦之诗服饰技术改造等77个纺织服装项目,确保年末生产能力达到50亿元。实施天友10万吨酸奶扩建、华牧肉制品深加工扩能等28个食品产业项目,确保年末生产能力达到50亿元。实施江北化肥扩能改造、春瑞医药扩能等45个医药化工项目,确保年末生产能力达到50亿元。实施百个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计划,突出抓好30户重点工业企业,培育70户成长型企业,区属板块年内培育100亿级企业1个、20亿级企业3个、10亿级企业5个、5亿级企业5个、亿元以上企业35个。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培育名牌产品。实施32个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新创市级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全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经费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新产品产值达到550亿元,创建著(驰)名商标3个、名牌产品5个。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空港大道木耳延伸段,启动建设台商工业园石港大道、南北大道、东西大道和黄桷坪片区松鹤路等道路,完成空港工业园区B区连接农业园区排洪箱涵及排污管网建设,完善现代农业园区道路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新建空港新城110KV和220KV等2座变电站,建成投用高屋220KV、台商工业园110KV、农业园区110KV等3座变电站,建设空港工业园区、空港新城、悦来、龙兴等4座20万方/日配气站。

(四)推进千亿商贸战略,增强消费拉动作用。着力推进“一线两圈”大商贸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商贸大区、美食名区、会展新区、物流枢纽,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元。加快推进SM购物广场、中国际等商业中心建设,促进金港国际购物中心发展,加快打造百亿商圈。积极支持机场高速沿线的三亚湾水产市场、灯博中心、涌鑫家纺城等八大消费市场建设,着力打造黄金消费走廊。加快推进十大专业市场建设,启动建设灯博中心,加快建设西部工程机械交易租赁中心二期工程,积极支持国际五金机电城、龙溪建材城等专业市场发展壮大,年内汽车零售额突破100亿元。加快推进十大酒店建设,年内新增三星级酒店3家、四星级酒店2家、五星级酒店1家。加快推进十大特色商业街建设,加快建设北城国际、盛世北辰等商业步行街区,大力引驻国内外知名连锁经营企业,连

锁经营销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超过50%。加快发展重点餐饮企业,推动安龙都等特色美食街上档升级,力争餐饮业营业额突破30亿元。加快推进十大现代物流企业建设,建成庆荣物流、中盐物流等项目,开工建设中邮物流、领盛物流、中百仓储物流、领先公共物流等项目,新引进物流企业3家以上,货物运输总量达到3000万吨。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规范化管理,继续组织实施家电下乡和汽摩下乡,着力扩大农村消费。

(五)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发展镇域经济。认真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和支农强农惠农方针政策,着力推进农村改革与开放。促进特色优势农业升级,建设茨竹等3个万亩蔬菜基地,新发展蔬菜1万亩。建设以兴隆杨梅、统景柑橘为重点的优质水果基地,新增水果种植面积2.5万亩。着力打造大盛南方肉兔之乡,配套建设10个肉兔专业村。新增出栏肉兔50万只、生态草鸡50万羽。实施“消费下乡”战略,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开展龙兴古镇、统景温泉旅游主题年活动,举办放牛坪梨花节、玉峰山樱桃节、重桥葡萄节等“四季欢歌”旅游节会活动,推进木耳白云湖、大湾团丘湖、茨竹华蓥山旅游项目建设,启动草坪温塘河流域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全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实施农产品和农民“双进工程”,推进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做大做优重桥葡萄等10个特色专业合作社,新发展农村专业大户3000户。扶持发展10个产销一体化重点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开展农村与社区、农产品基地与超市对接活动,举办优质农产品展销会,拓展农产品进城渠道。抓好在家农民全员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非农就业技能培训1万人。建立农民工就业基地,促进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实施强镇兴村工程,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集约利用,新增农村土地流转2万亩,集约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建设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策划包装农业板块重大招商项目20个,引进农业高科技产业化项目10个以上,到位项目资金4亿元以上。加强农村环境改善,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和农房风貌整治工程,启动建设康居示范点14个,新建“巴新居”1000户,改造农村危旧房700户,搬迁地灾隐患区农户500户。开工建设统景等7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兴隆垃圾收运工程,新建农村沼气池3000口,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率达到45%以上。完成苟溪桥水库建设前期工作,新建13处集中供水工程,解决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六)着眼国际化标准,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突出规划引导、新城建设、旧城改造、精细管理,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扎实开展“规划工作年”活动,调整优化分区规划,高标准完成都市功能区、卫星城镇、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编制,切实搞好城市风貌设计。强化《市城乡规划条例》宣传和执法力度,重点抓好二环以内违法建设整治工作,年内拆除违法建筑20万平方米以上。全面拉开空港新城骨架建设,全力支持西部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工程建设,提速建设等骨干道路和高岩配电站等配套设施,年内新拓展城区面积2平方公里。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完成市级危旧房改造片区余下的4万平方米拆迁扫尾工作,完成丁字口扩大片区等8万平方米旧城拆迁,基本完成两路农贸市场片区等计划外单列的20万平方米危旧房拆迁。按照A类城市管理标准,下决心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建设城市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增设城市停车场所,规范交通管理,解决城市交通堵点。深入开展城区综合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城区卫生死角环境整治,消除无灯区、昏暗区,规范户外广告和占道经营,整治机动车违章鸣号和营业性娱乐场所噪声污染。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小城镇,编制二环以内城镇组团式规划和二环以外小城镇建设规划,启动统景、洛碛、茨竹小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提高城镇

化率2个百分点。

(七)推进“六大”建设,着力打造新亮点。加快推进宜居建设,着力提升居住品质,优化公共空间,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创建全国绿色建筑示范区,推进南方玫瑰城、旭辉尚北郡等高品质住宅区建设,建设商品住房250万平方米,销售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城区危旧房拆迁改造和30万平方米城市景观整治,实施重点街区和干道节点夜景灯饰建设改造。建成公园、黄桷坪公园、骝马山桃源公园,完成碧津公园和盘溪河公园改造,启动建设环山两江公园。建成宝桐路广场,改造安龙都广场。实施“三河七湖”治理工程,水质提升到IV类标准。实施城区三级管网改造,新建城区供水管网10公里、排污管网20公里。持续推进环保“四大行动”,实施重工业“退城进园”搬迁工程,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不低于320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3%,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2%以上。加快推进枢纽建设,全力配合轻轨3号线、两路换乘枢纽、万城际铁路、机场专用道等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同茂大道、春华大道等区级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建设双凤桥立交、机场立交,打通城区断头路10条。完成国道319和国道210大修工程,改造建设、连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启动建设,新建村道100公里。加快推进生态建设,完成公园景观大道、大道等城市干道节点景观绿化和双凤支路拆危建绿任务,新增城市绿地136万平方米。实施16万亩森林工程建设,完成外环高速公路25.6公里通道绿化、现代农业园区拓展区周边5000亩生态绿化、大湾镇邻高速公路两侧万亩苗圃基地建设,启动实施洛碛万亩库周森林屏障工程,新建后河流域木耳兴隆万亩笋竹基地和御临河流域石船统景大盛万亩柑橘基地。加快推进健康建设,启动区医院外建一期工程,完成双凤桥、双龙湖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等4个中心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实现34个社区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建成体育馆,启动建设巴武术训练中心,新增农民体育健身设施64个、村级健身路径60条、社区健身路径20条、登山步道4条,14个社区各新建塑胶篮球场1片、羽毛球场2片、乒乓球台2张,建设盘溪河运动公园和黄桷坪体育休闲运动公园,建成学校塑胶运动场27块、塑胶篮球场33块,积极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加快推进平安建设,实施城区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建设工程,建设GPS、CIS扁平化指挥高度系统,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系统、食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和GPS定位监控系统,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实施道路安保工程、危旧桥整治工程和危桥码头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文明建设,抓好第二轮城乡文明共建工程,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继续开展“唱读讲传”活动,以红色文化提振人民精气神。

(八)更加注重民生民利,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扎实开展“学校建设年”活动,完成城乡学校资源整合及校园布点规划,新建龙塔、冉家坝、空港新城3所城区小学校,启动37所城乡学校标准化建设和47所城乡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消除学校D类危房。全面建成校园网、“班班通”,中小学教育设备配置基本达到教育部2006年标准。加快推进“双高普九”工作,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达到95%以上。推行小学生“一杯奶”工程,提高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补助标准,完善高中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办法。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经济适用房10万平方米、廉租房3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3万平方米、安置房2万平方米,支持企业修建倒班房3万平方米。落实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企业缴费率优惠政策,新增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参保5万人次以上。争取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推进农村敬老院标准化建设,完成双凤社会养老中心和6个社区托老所建设,敬老院床位利用率达95%以上。完善落实以就业培训、就业援助和就业扶持等为主的就业促进

政策,完成就业培训3000人,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累计建成“充分就业村”80个、“充分就业社区”70个。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工作,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0万人。积极参与全国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完成区生殖健康中心和9个镇街计划生育服务站改扩建工程,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启动建设空港两江文化艺术中心和新华空港文化城,完成村文化室和社区文化室建设,实施有线电视、固定电话、互联网络“村村通”工程和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鼓励精品文艺作品创作。稳步推进城市社区分设工作,完成100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改造和所有城镇社区办公阵地建设,实现社区办公阵地全覆盖。深入开展干部大下访活动,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加强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九)深入研究发展战略,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面对主城进入“外环时代”和两江新区设立、保税港区建设等新机遇新挑战,积极对接国家战略,主动从全市发展大局谋划未来发展战略。围绕开放水平的战略性提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城市建设的战略性推进、城乡统筹的战略性突破、社会建设的战略性,深入研究我区发展阶段特征、未来五年的发展环境、总体思路、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发展模式等重大问题。按照务实从简的要求,认真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2月底前完成重大课题研究,形成“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5月底前形成重点专项规划和一般性专项规划初稿,6月底前形成“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初稿,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按程序提请区人民代表大会审批,力求形成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可行性的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参考资料:

第二篇: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关于过去五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和今后五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1年12月

日在沐爱镇六届一次人代会上

各位代表:

我受镇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镇过去五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今后五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出宝贵意见。

一、过去五年执行情况

2006年以来,全镇人民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和国内经济明显减速带来的冲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强力推进全镇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镇五届一次人代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目标完成情况

1.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以2010年底统计数据为例,全镇生产总值实现42408万元,其中农业增加值达到7860万元,比2005年增加4069万元,增幅107.3 %,工业增加值达到25557万元,比2005年增加22261万元,增幅675.4%,三产业结构比为18:62:20,地方财政收入达150万元,比2005年增加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71元,超过县平均水平,比2005年增加2417元,增幅达91%。

2.产业调整成效显著

打造特色茶叶专业村1个,建成了棬坪村5000亩优质良繁茶基地;新建了兴隆村肉牛养殖圈舍4000平方米,培育了优质肉牛养殖专业村1个,黄牛存栏达5400头;建成了金鱼村优质蚕桑专业村1个,桑园面积达2000亩;打造了金銮、金坝、金枰三个烤烟生产基地,年均种植面积2000亩以上;团结村“虫草乌鸡”品牌已经初具规模,年销售量达1万只以上;金鱼村、兰枰村、中枰村的金银花种植面积达600亩,中坪村、大坪村魔芋种植、金溪村黄姜种植正在试种阶段。

3.民生工程全面推进

(1)、道路通达工程:沐维公路于2008年年初投入使用,骑大公路于2010年8月完工投入使用,维镇公路沐爱段2.4公里路基已经完工,金銮公路硬化工程已完工,棬坪村、团结村、兴隆村村道公路硬化工程于2011年5月正式动工,现已将完工,金銮村、金坝村主道硬化工程2现已将完工。金塘村至武德乡中华村的以工代赈公路建设项目施工结束,金鱼村村道硬化工程已经通过县上审批。累计争取资金改造村道公路68公里,新修便民路75公里。

(2)、水利惠民工程:累计完成了团结村田湾头水库除险整治工程,新修水渠2000米;建蓄水池147口,安装输水管道4万余米,解决了5个村5000人的安全饮水;改造尧坝提灌站,新增兴隆、金塘小型提灌设备2台。金坝水库的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在金坪村、金龙村实施了烟水烟路工程。

(3)、沼气利民工程:积极开展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镇累计建池达1400口,财政投入资金120万元,配套改建了320个卫生厕所,财政投入资金15万元。

(4)、阵地建设工程:投入资金100万元以上,新建了14个村活动室,9个村远程教育站点,11个村农家书屋。

(5)、农村安身工程: 投入财政资金150万元以上,完成危草房改造210户,D级危房改造70户,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2500人。

二,社会事业目标完成情况

五年来,全镇以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惠农政策为抓手,促进了人口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1、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2010年底,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6.73%,人均财政投入10元,节育手术落实519例,完成任务104%,征收社会抚养费128万元,完成任务的220%。2011年人口计生服务工作创国优顺利通过验收。

2、农村教育工作。累计对金坝小学的操场进行了硬化,修建了棬坪小学篮球场,支持金銮基点校新征地4亩,启动了校园扩建工程。投入55万元资金对全镇村级小学进行校园环境建设改造,争取项目资金337万元对原中心校教学楼进行重建并投入使用,金坪村村小的迁建工程已经立项审批。教育督政工作接受省政府督导评估并验收合格,目前 “两基工作”迎国检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3、农村保障和民政工作。2010年底,对532户农村低保户1378人发放95.5万元,城镇低保192户370人发放低保金71.9万元。对城镇低保户和农村低保户进行全面清理普查,对低保户进行动态管理。全年共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1万元。加大对敬老院建设和管理力度,保证了40名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帮助五保户解决医疗费1万余元。为保证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每人每月的生活费标准提高到200元,五保老人每天都有新鲜肉,新鲜蔬菜吃,每月发放20元零用钱,让五保老人真正安享晚年。

4、医疗卫生工作。2010年底,投入资金130万元的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建设工程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农合参合率达90%以上,共计报销287万元。

5、社会稳定工作。以开展“新一轮平安建设”活动为契机,在团结村、兴隆村、金坪村、筠二中、沐爱小学、98煤矿建立了警务室和以及人民调解室。成功创建了“无邪教镇乡”,3个村成功创建了“无邪教村”。2010年,我镇成功创建了市级“无毒乡镇”。“法治镇乡”创建稳步推进,组织“五五”普法考试,合格率100%;“两所一庭”建设,司法所、派出所、法庭已经投入使用。全镇治安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对治安满意率达90%以上。

6、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全域达标工作,按照全省 “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评价体系为标准,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经过整治,我镇市容、市貌、卫生、环境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场镇形象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二、今后五年发展目标

今后五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五年,也是我镇向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迈进之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一年一个样、三年翻一番、五年见成效”目标,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到201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0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2亿元,年平均增速5%,工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年平均增速20%,小城镇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年均增长14%。全镇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做好未来五年的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镇党委关于以“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商贸活镇、城建靓镇”的总体思路,以“一核三翼一带”为抓手,把沐爱建设成为“绿色煤都”的后勤基地,把沐爱打造成为茶马古道南彝道上的“魅力乡镇”的决策部署,突出抓好各项重点工作。

三、完成目标的主要措施

㈠强化镇域规划管理和建设,大力培育区域支柱产业

一是抓好产业布局。加快煤炭企业、非煤矿山的扩能技改,加强安全监管,不断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政企双赢。在巩固发展粮食、蚕茧、烤烟、茶叶、肉牛、生猪、小家畜禽等原有优势基础产业的同时,按照“打造工业园区后勤基地”的发展定位,因地制宜,下大力气拓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让生态农业、现代产业在沐爱再开新花。实施“12345”工程,即建设1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2000亩优质蚕桑基地,3000亩优质烤烟基地,4000亩苦竹基地,5000亩优质良繁茶基地。建设巩固已建设14个百万元村,新建设2个粮油生产百万元村,建设2个千万元村。

二是整合资源,明确重点,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始终坚持招商引资第一要务不放松,在坚持和运用好过去一切有效措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招商引资的新途径、新办法。一是整合资源。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为我所用”的理念,把辖区作为一个整体,以企招商,对于前期项目着力进行包装策划,拓展招商的载体和平台,争取招一批能在沐爱镇长久发展的商源。二是做好对接。充分发挥镇招商办的作用,加强与沐爱籍在外名人以及省、市驻外办事机构的联系,畅通招商信息,拓宽招商渠道,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明确重点。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本镇在外老板回乡办证纳税。在招商引资中,做到善于“独辟蹊径”,勇于“无中生有”。四是强化责任。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奖惩力度,量化任务,细化责任,强化考核,形成更加强大的招商动力和合力。三是加快项目建设,推动城镇化建设

完成场镇建设总体规划的制定,以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工程项目为重点,借助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抓好市级卫生场镇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工作,对场镇和乡村环境进行大整治。开工建设占地40亩的农贸市场,完成场镇排污工程建设,购臵垃圾清运车辆,修建垃圾池和分解站,在做亮化、美化场镇上寻求突破点,改变沐爱镇“公路场镇”形象,着力打造场镇新亮点和宜居环境。完成棬坪村省级扶贫新村建设项目,建成具有川南民居风格的“居民聚居点”,在全镇新农村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确保文农村公路硬化、文化站等在建工程保质保量完工,申报2-3个村道公路硬化工程。

(二)做好维稳和安全工作,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进一步建立对各类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预警制度,认真贯彻《信访条例》,落实好大接访和大下访活动,把矛盾和问题消化在萌芽中。积极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和依法治镇工作,严厉打击和预防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努力建设“平安沐爱”。

2、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着力抓好重点行业和部门的安全专项整治,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坚决遏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3、做好教育、计生、医疗救助、五保低保、婚姻登记、残联、老龄等方面的工作,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㈤关注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和谐 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因村制宜,务求实效”的要求,把村庄环境整治作为民生工程之一,对其加大投入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扩大养老、医疗和失业等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让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认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强化长效管理,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以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为目的,扎实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强化卫生防疫,做好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继续加大维稳力度,做好信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民族宗教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事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努力营造众志成城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使命光荣,任务繁重,让我们在沐爱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富庶沐爱、文明沐爱、和谐沐爱”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一、深入推进工业强镇战略

按照“特、高、实、快”的要求,对各类企业、项目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淘汰高投资、高风险、高污染、高死亡率、低效率、生态破坏严重的掠夺式生产方式,引入低风险、高回报、低污染、高效率、科学安全的对生态环境有利的生产方式,使全镇工业发展走上资源节约、经济发展,同时生态环境良好、社会环境良好的发展道路。

(一)继续扶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和企业规范管理、安全生产、环保节约发展。

努力改善箕山的软、硬投资环境,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统筹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继续走产、供、销于一体的发展路子,加强新工业、新技术的引进,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降低企业对原资源的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实现节约发展。

按“谁开发,谁治理”的原则,努力解决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关系,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共赢。

(二)构建新兴工业产业群

坚持走新型工业发展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主导,逐步带动工业产业的全面发展,实现复合发展。

充分利用好孙膑旅游城这一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旅游小商品加工项目,注重旅游小商品的开发研制,引入加工企业,形成特色的小商品加工基地。

以现有的镇工业园为依托,积极引进建材、医药、轻工、食品、电子、机械制造、加工、高新技术企业等,转换产业结构,培育多元化产业群,减少产业单一、工业过于依赖资源所带来的发展危险。

鼓励企业积极投资其他行业和第三产业,走多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避免因纺织、裘皮价格下跌和资源带来的发展制约。协调全镇各方面力量,积极发展箕山第三产业,把箕山城镇打造成一个基础完善、功能完备、辐射整个东北部,全镇经济、文化的核心,集商贸、娱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小城镇,适宜居住、环境卫生、综合实力增强,到2025年箕山的第三产业产值要达到6亿元以上。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型社区建设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做好“抓好基层,打实基础,培养产业,整村推进”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产业发展

农村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消化农业,减少农民,使农业最终产业化,农民变成产业工人。今后一段时期,一是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前提下,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立足实际,逐步壮大杨庄、六合、牌坊、谷庄等村的木材加工;箕山粉条加工;箕山、杨老家村的商贸物流,使之逐步走向市场化。使全镇个体经济、集体经济遍地开花,丰硕结果。同时进一步膨胀规模,拉长产业链条,形成拳头产品、知名品牌,走出箕山,走向全国。二是积极探索农业的小农经营向组织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径,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大力推行订单养殖和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畜农产品的开发,逐步形成有特色、无公害产品生产经济区、经济带。在此基础上做好广告效应,形成箕山特色的知名农产品,打入大城市消费,超市经营,增加农产品的竞争能力。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开发,努力引进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入当地,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探寻工业反哺农业模式,引导工业企业和有见识的企业家积极支持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农村产业发展。

继续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产业抓紧、抓实,抓出实效。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整合农村各种生产要素,使人均有限的土地通过流转后规模经营,提高规划效益,实行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其他农民自主创业,投资加工业、服务业等,扶持个体企业,积极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到2025年,全镇农民从业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外出务工和人数要达到2万人。

(二)农民素质提高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在“十四五”期间,要把农民培训、农民素质的提高当作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来抓,不断地实施“科技、能源、技能、文明、法治发展意识、信息网络”等方面的培训,认真组织实施“惠民工程”,培养科技明白人和带头人,以“绿色证书”为重点,搞好群众性的科技培训,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的普及率和覆盖率,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带动农村的发展。注重农村科技队伍建设,积极发现和培养乡村人才,努力建设农村科技网络,加大农村信息技术建设。

(三)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抓好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条件。以条件较好的村为突破口,逐步向全镇各村铺开,努力解决村级农户能源建设、排污处理、垃圾处理、绿化治理等基础建设。加强基础设施的管理,让各种基础设施有人管、有钱护,让其真正为农业增产增收发挥巨大作用。

(四)扶贫开发

以重点村和贫困户为主要对象,以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为中心,整合资源,捆绑资金。“十四五”期间,集中力量和资金,以贫困自然村为单位,因地制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12个重点村扶贫资金进行整合,实施整村推进,从根本上改变其贫困状况。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培植2至3个主导产业,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加强剩余劳动力培训,力争转移培训劳动力5000人,实现市县外劳动力转移及输出7000人。

(五)文明、民主、法治建设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依法治村,维护平安稳定,创建“平安箕山”。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的解决,积极推动和谐农村建设。引导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改善村容村貌;着眼于管理民主,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六)推进农村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卫生、教育、文化等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以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农村突发事件应急和计生服务等农村共公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普及村活动室、图书室、宣传栏以及休闲娱乐相结合的文化设施,建立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技推广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搭建镇信息服务平台。

(七)基础组织建设

抓好基础组织建设和群众团体建设在各村,建设一支团结务实、廉洁高效、开拓创新的基层班子,开展依法办事、文明办公、热情服务。

三、加强生态治理、环境保护

继续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市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对私挖滥采现象进行严格管理,对箕山河、废弃地、废弃窑厂、工厂进行严格管理,坚持“谁开发、谁治理”的原则,加大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再利用、在开发,到2025年,争取全镇的废弃地全部整理开发利用。

河流区域治理。对箕山河、鄄郓河、幸福渠、张庙沟进行开发治理,并在整个治理段全部种植林木,因地制宜发展林产品和建设森林旅游观光景观。

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在箕山辖区内的交通要道边种植树林,构建绿色大通道体系。在“十四五”末期,要使箕山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

四、增大公共投入、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

“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加大力度改善箕山基础薄弱、设施落后的现状,积极争取项目,筹措资金,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箕山经济很好发展提高坚实的支撑。

(一)水利建设

结合实施农业项目,实施土地综合治理,桥、涵、闸、机井、路、节水灌溉配套建设,建设高标准的农业生产经济区域,建高效、节水、环保的农业经济带,也包括水、电、路、桥、机井配套建设.同时包括路两侧的绿化、美化、净化建设,为打造旅游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交通、电力建设

完成箕山辖区内的道路硬化,维护好乡村公路。

(三)城镇建设

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箕山城镇总体规划;积极探索城镇建设新路子,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多方筹措资金,加强供水排污、绿化美化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绿化美化水平;要完善城镇生产生活设施和管理体制;加强小区建设,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使城镇功能更加齐全,改善投资者和居住者的生产生活环境。通过最大努力,把箕山建设成为市场活跃、文化发达、生活方便、环境优美,具有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鲜明特色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小城镇。

旅游强镇建设。2025年,确保把我镇创建成省旅游经济强镇。主要任务是:明确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高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落实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机制、政策支持措施、管理体系;加快旅游交通、镇内主要景点开发建设步伐,完善的旅游住宿、餐饮、购物、文化娱乐等设施,加强现代旅游功能;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抓好旅游教育培训,提高景区(点)的服务质量,优化文化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我镇旅游经济总量、旅游接待规模、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发展环境进入旅游强镇行列。

旧村改造。全镇的村庄进行统一规划,制定出详细的规划图。在村庄规划方面,要与有关专家结合,根据各村实际现状、新村的地理面貌、全村人口经济社会的十年规划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突出人文特色,不搞一刀切,做到一次规划,50年收益。

农贸市场。完成好箕山农贸市场搬迁工作,建设好一个中型的,各项功能完备,能满足全镇经济发展的农贸市场。

公共服务体系。力争在镇驻地建设一个大型的活动广场一个,建设可供餐饮、住宿、商务、会务、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各项设施,在孙膑旅游城附近建设1万平方米上的绿化带,以及可供居民散步、休息的人行道和石桌等,并建设步行街和各休闲娱乐设施。改善现有的污水处理、垃圾排放设施,建立完整的卫生公共体系,实现集镇整洁卫生、环境优美。

五、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以人为本,实现人才强镇

继续加强以技能培训为主的人才培训,丰富成人培训渠道,提高全民技能素质。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提高人才对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坚持走科技发展之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引进新技术,提高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力量。走全新的发展模式,逐步淘汰一些旧的、不适宜新发展的生产模式。

(三)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走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科技创新,降低原耗,改变过去对资源掠夺式的发展模式,打造新型工业,培训深加工、精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继续改造资源环境,促进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培植除矿资源外的替代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六、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向前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一)科技推广工作

继续加强全镇的科技培训、科技推广工作,培养科技明白人,致富带头人,积极推广新科技品种。加强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培训工作。

(二)卫生工作

做好村卫生室建设工作,改善村民看病就医的条件,逐步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健康水平。发展农村卫生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逐步建立疾病信息网络、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和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力度。稳定低生育水平,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努力提高人口质量。推行卫生综合执法,加大对食品卫生、职业病防治、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水卫生和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强防治传染病工作的能力。

(三)文化、体育工作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完善城镇和村级体育设施,广泛倡导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体质和竞技体育水平。到2025年底,争取村村实现图书室、娱乐室。

(四)教育工作

巩固义务教育,保证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改善学校教学条件,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为箕山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建设,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切实抓好中小学校点的布局和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力度,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

(五)信息服务工作

搭建村级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在部分村成立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提高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帮助。

(六)广播电视、通信工作

普及宽带上网、有线电视网使广大群众能够及时收看、收听到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丰富多采的文艺节目。

七、增进稳定、构建和谐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城镇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坚持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就业方针,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多形式、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实行积极和政府引导、帮扶政策,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做好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强化政府对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帮助实现就业。发展和规划劳动力市场、劳力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功能齐全、服务周到、信息灵通的就业服务网络。

(二)加快非公经济发展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其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作用。对非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给地位,政策上给鼓励,服务上给方便,发展上给支持,经营上给指导,法律上给保护。依法保护非公经济的合法效益,协调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支持一批有竞争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做优做大做强。

(三)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各种服务体系

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体制,处理好分配收入的各种矛盾,增强社会的公平、平衡,努力缩小收入差距过大,建立公平、合理、有序的社会秩序。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帮助社会弱势群众通过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行业、地区间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加强对老龄人口、残疾人口的服务和权益保护,鼓励社会救助和民间慈善等多种形式的救助活动。扩大享受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的城乡居民覆盖面。继续做好民政优抚工作,按时足额发放救济物资,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并对民政救济物资的发放实行公示监督。

(四)推进法治建设,创建“平安箕山”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认真执行人大的各项决议决定,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意见,坚持重大事项定期向人大报告和定期征求人大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

(五)推进全社会文明建设,以文明促和谐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切实加强全民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标语、黑板报、会议等载体,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与此同时,要力戒枯燥空洞的教条式灌输,努力用丰富多样的文娱节目等向全体公民宣传好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做到既丰富了、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使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迅速及时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021年工作安排及打算

一、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高效务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

围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强化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进职能转变。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重大决策的公众认知度、参与度和透明度。进一步规划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行为,充分发挥政府组织、指导、协调、服务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建设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和公开、公平、公正的服务,提高政府作用。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高执政水平,特别是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努力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能够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加强领导班子和机关作风建设,切实改进机关作风。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克服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为我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政治环境。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各方面建设力量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投资积极性,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经济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整合各方面积极力量参与到建设方面来。树立科学招商的新理念,转变招商思路,提高招商实效,创新招商方式。坚持不懈地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最大限度地聚集民间资本,促进资源、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速开发优势资源,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三、健全科学、严格的项目规划、实施、管理监管体系

确保统一规划、科学决策。工程坚持统一招标,由工程领导小组统一监督管理,避免个人说了算,建立科学的督促管理体系。

四、推动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科教文卫工作继续稳步健康发展;搞好春季计划生育集中活动和经常性工作;新农合参合工作稳步推进,确保参合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健康发展,参保率达到100%;高度重视小麦直补、城乡低保等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决不允许截留挪用现象。

五、扎实推进“平安箕山”建设

切实抓好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坚持领导包保和属地管理的原则,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加大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力度。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活动,保持高压态势,震慑犯罪,促进全镇的社会和谐稳定。

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完善村级活动室办公设施和工作制度,继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八大红色”品牌中头雁工程、红旗高扬、红色引领和红心向党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双联双创”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同时,我们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落实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颖水之畔、活力箕山的格局基本形成。

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一是统筹布局、协调发展。利用我县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带动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坚持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促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二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按照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统筹做好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做到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积极搞好政策对接和项目衔接,推动基础设施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xx镇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汇报

XX镇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

情况汇报

2010年,XX镇完成财税收入94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60万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84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951万元;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0649万元,同比增长8%。地方一般预算支出689万元,同比增长18.45%;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742家,从业人员3625人,营业收入达10452万元,实现利润总额4703.4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3‰以内;全镇共有11402户48006人;实现农民人均有粮38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11元,年增长率为9.6%。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综治维稳、科教文卫、计划生育、民政司法、青年、妇女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较好地完成了镇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呈现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民族团结和谐,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一、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

一是农业生产。全镇共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12.82万亩,其中:杂交玉米13706亩,杂交水稻12880亩,常规优质稻2027亩,完成优质玉米4050亩;实现粮食产量1735.85万公斤,完成县下达任务1687.5万公斤的102.8%;超额完成2.8%,比去年增加131.15万公斤,增长8.17%;共开展新

型农民科技培训62期22453人(次),发放农机补贴机具114台8.42万元。二是烤烟生产。认真抓好以多依坪现代烟草核心区建设为主的烤烟生产工作,加大烤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实施四个100%,圆满完成了县下达的烤烟种植面积6912亩(其中:地膜覆盖烟种植面积完成2500亩)。年内共完成烟区道路建设5.6公里,烟水工程74件,泵站一个,管线8000多米,新建卧式密集型烤房群6群100座。抓好育苗、中耕管理、烘烤、收购各环节工作,顺利完成了烤烟收购任务,共完成1.72万担,实现烟农收入1292.7万元(其中:10万以上的有3户,5万以上的有13户,3万以上的有100户),实现烟叶税收284万元;实现了烟农、企业、政府“三满意”。三是林业生产。在巩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壮大核桃、桔子、八角、杨梅等生态经济林。2010年共完成7210亩核桃种植地块的规划,占任务数7000亩的103%;完成义务植树6.1万株,占计划6万株的101.67%;完成民用材审批700立方米,占计划数1050立方米的66.7%;育林基金收取7.7万元,占计划5.5万元的140%;催收到逾期贷款8.215万元,占计划8.2万元的100.18%。四是畜牧业生产。以公路沿线为发展重点,以养殖重点村为示范样板,以信贷支持为切入点,以生猪集转场为拓宽市场渠道的重要基地,抓好品种改良,做好重大疫病防控,加大畜禽产地检疫、市场开拓和科技推广等重点措施的落实力度,在巩固好上南丘、多依坪等生猪养殖示范村(点)的基础上新建成了克广、江龙生猪养殖示范小区和甘塘子钨金洞

种草养牛示范基地,加强对2010年发放的400万及历年发放的775.8万元畜牧业贷款的跟踪问效,畜牧业得到稳步发展。今年,全镇共开展动物疫情知识宣传10期4200人次,畜牧科技培训12期52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实施产地检疫6720头,建立动物免疫档案8840户,累计注射牲畜W苗9.2万头(次),注射密度为100%;新增良种公猪5头,引进俄二元杂交母猪300余头,实现品种改良6100窝,牛冻精改良879头;小额信贷惠及13个村委会13个村民小组298户农户,通过信贷资金发展生猪养殖3650头,养牛320头;涌现出一批养殖大户(其中:养猪50头以上的有50户,10-49头的近千户;养牛10头以上的有10户);全镇共集转外销生猪11200头,实现销售收入1730万元;共赔付母猪死亡赔偿金386头38.6万元,降低因母猪死亡经济损失60%;全镇生猪存栏39604头,出栏58148头,同比增长2%和1%;大牲畜存栏12250头,出栏4368头, 同比增长4%和3%;山羊存栏685只,出栏705只, 同比增长5%和9%;家禽存栏19万只,出栏24.49万只,同比增长4%和7.5%;实现肉类总产量5661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实现畜牧业总产值544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肉类总产量6505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

二、引资项目带动工作成效显著,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招商引资会议精神,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招商引资环境明显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60万元。

三、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私营企业快速增长

乡镇企业发展到1742家,从业人员3625人,营业收入达10452万元,实现利润总额4703.4万元。私营企业16家,从业人员955人,营业收入达8410万元,实现利润总额479万元;个体工商户1280户,从业人员2592人,实现营业收入14670万元,利润总额1872万元。

四、充分整合资金和物资,积极发挥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稳步推进已立项的多依坪、茶棵脚、老三光、炮毛坡、牛场坪上组、石碓窝、拉孩等23个新农村建设,按照方案要求,对进村主干道、入户路、庭院、科技文化活动室、活动场地、“一池三改”等进行了硬化改造建设,各村建设全面竣工并通过验收。项目村累计总投资845余万元,其中专项资金投入34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投入500万元(包括投工投劳),受益农户450户1966人。在抓好这些项目村建设的同时,认真抓好干海子、老寨、小水井、田冲、高马脚、打碑箐等24个自建小康村的建设。

五、社会保障得到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继续加大各项社会事业投入,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抓好西二中高中部的搬迁工程建设工作和210套廉租房建设工作。二是抓好科技人才、乡土人才培养,加大农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三是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加大医疗卫生工作力度。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抓手,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加大计生经费投入,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及计生村民自治工作,为已婚夫妇免费检查近391

2人(次)。共发放“奖、优、免、补”一次性奖金50.6万元;完成“三术”任务476例,年内全镇共新出生547人,出生率为11.39‰,死亡293人,死亡率为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9‰。投入52.5万元完成XX计划生育服务站办公用房建设。投入45万元新建XX中心卫生院门诊楼。同时,不断完善各村卫生室建设,全镇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四是深入、细致开展民政工作。严格低保对象审批。按程序及时调整了部分低保人员,确保做到应保尽保,真正把低保政策落实到特困群体身上。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村务公开工作,努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2010年,全镇共有各类民政补助对象12类5592户6834人,其中:城镇居民低保674户758人,五保户110户110人,精简退职人员3户3人,因战伤残人员17户17人,老乡干27户27人,重点优抚对象67户67人,农村低保2965户3871人,建国前老党员3户3人,“两参”人员118户118人,支前民兵334户334人,援越援老出国修路民工63户63人,临时救助288户540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923户923人,为4878名农村低保、五保户、独生子女户、双女户代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安排经费共计544.0967万元,办理结婚登记415对,离婚登记35对。共支付4.22万元改建了两个村委会的办公用房。五是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城镇、文明村小组建设取得新成效,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六是认真抓好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和农村“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完成了268个村民小组的财务

清理,全镇全面实现村级会计委托,村级财务管理步入规范化;2010年,农村“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共实施52个村小组,兑现财政奖补资金146.22万元,极大的改善了农村村容村貌。

六、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一是多形式做好2010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政策的宣传,宣传面达100%。收取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基金82.45万元,参合率达95.12%。共支付补偿费671.07万元(其中:住院补偿16462人(次)603.4万元;门诊补偿64665人(次)67.67万元),广大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二是认真执行好农业直补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农业增资补贴,努力实施好“家电下乡”各项政策。2010年,共发放农业综合直补26272亩264.48万元,种粮直补3.2万亩41.6万元;家电下乡共补助电器类675台13.64万元,摩托车666辆32.11万元,汽车144户62.68万元。三是努力做好“青春彩云南﹒扬帆”工程,共审核办理15户73万元贷款,促进城乡36人就业。落实安排零就业家庭人员29人就业。

第五篇: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2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摘要

关于江苏省二○一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二○一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二○一二年二月九日在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陈震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稳增长、转方式、抓创新、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运行平稳、转型加快、质量提升、效益较好、民生改善”,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十二五”开局良好。地区生产总值48604亿元,增长11%,高于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14129.6亿元(原口径),增长20.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47.9亿元,增长26.2%,高于预期目标16.2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107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2%,达到预期目标。固定资产投资26299.4亿元,增长21.5%,高于预期目标3.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42亿元,增长17.5%,高于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5397.6亿美元,增长15.9%,高于预期目标7.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5元,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41元,增长14.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5.3%,超过预期目标1.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2.2%,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1.5%,氨氮排放量削减1.9%,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均完成预期目标(四项减排指标系初步统计数,实际完成数尚待国家核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尚待国家核算。城镇登记失业率3.22%,控制在4%的预期目标内。人口自然增长率2.61%。,控制在4%。的预期目标内。

2011年主要工作:

(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季保持在17%以上。重点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和民生等的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59个月稳定在20%以上。200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50亿元。平抑市场物价,发放物价补贴4.4亿元。促进银企对接,全省中小企业新增贷款超3000亿元,担保机构在保金额超2700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5791.6亿元。中小企业新增贷款超过3000亿元。

(二)更大力度促进转型升级。制定“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61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4万亿元。服务业全年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7万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加强节能减排。全年关停小化工企业696家,发展循环经济,太湖治理项目加快实施,林木覆盖率达21.2%。

(三)更高层次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全年粮食总产3307.8万吨,实现“八连增”。城市化率61.9%。启动实施美好乡村行动计划。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实施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加大对苏北发展的支持,苏北发展内生动力增强。支持苏中江海联动发展、跨江合作开发。苏南加大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做好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援建项目圆满完成。

(四)深化改革开放。省直管县改革试点、2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顺利。民间投资增长25.8%。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调整外贸出口结构,外贸出口增长15.6%,服务贸易增幅高于货物贸易增幅34.6%,私营企业出口增长33.5%。实际利用外资321亿美元,全国领先。对外投资中方协议额36亿美元。

(五)抓好民生改善。突出“四个群体”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新增城镇就业134.6万人,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超90%。实现社保五个“全覆盖”。新建477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45.3万套(户)。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8%。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顺利。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初步安排和主要任务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节能减排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左右。

今年着力抓八方面工作:

(一)扩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促进消费增长。培育新消费热点,鼓励多样化服务消费和产品消费,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政府采购加大对节能、节水、环保产品消费的政策激励。降低商贸物流成本,健全现代营销、信用体系。加强消费市场可溯体系建设,专项整治预付式消费。

2、努力扩大有效投入。引导投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等倾斜,加强“三农”、民生、社会事业投入。今年安排省级重大项目220个,计划投资4450亿元。

3、加强运行调节。减免企业规费,力争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5%左右。提升省内用地供给和调剂能力,缓解企业用工矛盾。加强煤电油气运等组织调度。提高江苏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大中小企业服务力度。

(二)推动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

1、确保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2.3%。提高授权专利转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建设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发展创业投资。实施“十大人才工程”,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2、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10大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占据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创新型企业。

3、确保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0%。提升现有100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层次。重点培育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4、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在钢铁、石化等行业打造国家级重点产业基地,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建设国家重要生产基地。力争技改投资增长17%以上。提高传统产业先进产能和品牌经济比重。推进100个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三)抓好“三农”工作,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1、发展现代农业。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增加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加强农产品品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解决221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3、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均衡配置城乡公共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城乡自由流动。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中小城市,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

(四)着力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1、保出口稳定增长。重点推进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出口。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扩大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等进口。

2、力争利用外资规模全国领先。注重引进国际高端产业、智力、人才和技术装备。鼓励外资在江苏设立功能性机构。支持以跨国并购、引入海外各类基金等方式利用外资,鼓励内外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推动开发园区“二次创业”。

3、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优势企业有序赴境外投资。

(五)统筹区域发展,提高协调发展水平

1、实施沿海开发战略。积极发展临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持沿海产业园区提档升级。突出沿海交通大通道、主枢纽建设和公铁水空管综合交通网配套衔接。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苏北扶持。推进江海联动开发和跨江合作开发,实现与苏南联动融合。推进苏南率先发展。

3、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继续做好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

(六)推进节能减排,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1、强化政策引导与目标责任。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制定一批严于国家要求的地方节能减排标准,淘汰落后产能。支持新技术运用。加强对地方评价考核。

2、狠抓重点工程与重点领域。实施五大节能重点工程。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企业。

3、加强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加强水污染防治及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加强化工污染专项治理和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林木覆盖率达到21.5%。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水域和滩涂保护,开展生态创建活动。

(七)优化体制机制,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1、开展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及2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鼓励民间投资进入铁路、市政等领域。

2、巩固和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医保人均最低筹资标准,调整完善基本医保报销范围。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培养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3、推进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南京国家科技体制、无锡“两型”社会、宿迁区域协调发展等改革试点。

(八)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切实加强社会建设

1、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拓宽增收渠道。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00万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2、社保主要险种覆盖率保持95%以上。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行城乡保障制度接轨。城镇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0%以上。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36万套(户),竣工保障性住房13万套(户)。

3、推进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培训6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加固改造、重建、新建农村校舍776万平方米,实施农村校车安全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覆盖率89.7%。普遍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强化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基本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都有一名全科医生。

4、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管理,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社会矛盾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加大食品药品执法检查和质量监督力度。推进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

下载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18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工作总结和18年发改工作安排的报告

    关于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工作总结和2018年发改工作安排的报告 文章标题:关于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工作总结和2007年发改工作安排的报告 2006年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工作在......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011年是本届村支两委会三年任期的第一年,村支部、村委会结合四联村的实际,努力打造农村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工作思路,全力完成党委、政府下达给我村的......

    关于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工作总结和2007年发改工作安排的报告

    文章标题:关于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工作总结和2007年发改工作安排的报告2006年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发改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广大发改......

    发展计划

    发展计划 俗话说得好,未来是靠自己规划出来的。有了目标,有了规划,才是一个好的开始,新的进程。 作为刚来到公司的我,作为一个实习的预算员,所学的东西还很多,那是一个新的学习旅程......

    发展计划

    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部署和省、市、区委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为目标,按照......

    经济社会新发展观

    《集权分权与管理》经济社会新发展观 体育学院姓名:潘黎明 集权分权与管理 当大家看见集权与分权的时候,一定会想到古中国皇帝和大臣们之间的关系。先说下集权的概念。所谓集......

    农村经济社会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社会调查报告一、前言 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在中国总人口的所占比例巨大。将农村的经济发展起来,以提高全国的......

    经济社会编制工作意见★

    今年是走出金融危机影响的关键之年,是“一个中心、两个基地”规划建设收尾之年,也是落实全市经济三年发展计划的重要之年。今年经济发展环境总体上将好于去年,但形势仍然十分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