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经济社会情况介绍

时间:2019-05-12 19:1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家港市经济社会情况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家港市经济社会情况介绍》。

第一篇:张家港市经济社会情况介绍

江苏省张家港市基本情况

张家港是位于长江和沿海两大经济带交汇处的一座新兴港口工业城市,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港而命名。全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双山岛旅游度假区,165个行政村,户籍人口90.5万。

历史悠久、城市年轻。境内的东山村遗址,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是太湖流域、也是长江下游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列入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吴文化中保存和传承得最好的吴歌是张家港的河阳山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斫竹歌》产生于6000多年前。境内古黄泗浦是唐代鉴真大师成功东渡日本的启航地。同时,张家港也是一座年轻的城市,1962年从常熟、江阴各划出一块合并成立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建县市只有50年。

经济繁荣、民生幸福。1994年以来,张家港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三甲。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0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2.3万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2亿元。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城乡社会事业实现高水平均衡发展。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71万元。人均预期寿命80.99岁。

城乡一体、高度文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加快实现一体化,城市化水平达到63%。各种文明形态高度协调,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老典型,是唯一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县级市,也是全国首个荣膺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市,首家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首批国家生态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累计荣获国家级以上荣誉160多项。

精神引领、科学发展。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十六字张家港精神,是张家港的力量之魂、动力之源,被誉为苏州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张家港人不断赋予张家港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着力打响以张家港精神为核心要义、以实干创业为关键内涵、以永争一流为鲜明导向、以文明进步为显著特征的城市文化品牌。当前,张家港人正在张家港精神的激励引领下,奋力决战2012,向着在全省第一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更高目标阔步迈进!1

第二篇:张家港市介绍材料

张家港市简介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和沿海两大经济带交汇处,是长江南岸一座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原名沙洲县,1962年由常熟、江阴两县各划出部分地区合并而成。张家港可用三句话来表述:

第一句话是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张家港作为建制市非常年轻。1962年由常熟、江阴两县各划出部分地区合并成立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港命名。全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777平方公里,水域222平方公里)。在“一城四片区”框架下,现辖8个镇和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7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90万,外来人口60万左右。张家港历史非常悠久。境内南部地区成陆时间已有一万年之久,东山村遗址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比太湖流域最早的河姆渡遗址还早1000余年。

第二句话是传统而现代的人文。张家港市人文厚重。古黄泗浦是鉴真东渡启航地;张家港是全国唯一的“中国吴歌之乡”,河阳山 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的《斫竹歌》产生于6000多年前,被誉为华夏古老音乐文化的“活化石”。近代著名文艺家和音乐家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当代的张光斗、钱人元等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都是张家港人的杰出代表。同时张家港也是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国际化港口城市。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拥有沿江岸线71公里(其中深水岸线33公里),已建成泊位110个(万吨以上65个),是全国首个货物吞吐量超亿吨和海关税收超百亿的县域口岸,张家港港是全球首个国际卫生港口。2009年成功获批保税港区。2010年口岸货物吞吐量达2亿吨,集装箱运量达110万标箱。

第三句话是文明而协调的特色。精神文明建设、城乡协调发展,两个方面都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上世纪九十年代,张家港精神名扬全国。1995年5月13日,江泽民同志亲临张家港视察,欣然挥毫为“张家港精神”题词。同年10月18日,中宣部和国务院办公厅在我市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人民日报》当天发表题为《伟大理论的成功实践》的评论员文章。自此,张家港经验走向全国,“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响彻大江南北。新世纪开始,张家港走上城乡协调发展之路。作为江苏省首批小康达标县市,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均衡发展,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0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4400元)。城镇社会保险参保率、农村社会保险参保率、老年农民养老补贴发放率均达到99.5%。同时,违法犯罪警情和刑事发案连年下降,全市大局稳定、社会和谐。先后荣获全国首家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首批国家生态市、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累计148项国际级、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张家港市“十一五”发展总结

改革开放后张家港经历“农转工”、“内转外”、“三超一争”、“企业改制”、“精神文明建设领跑”等不平凡历程。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张家港市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着力推进主导产业升级、城市功能升级和人文素质升级‚三大升级‛,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奋力破解各类瓶颈制约,经济总量提前一年实现“五年再造一个新港城”目标。2006年,在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升级、城市功能升级、人文素质升级“三大升级”战略,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在已有基础上再造一个新港城。2007年,提出全面建设“协调张家港”新目标,建立“协调张家港”评价体系和综合指数监测发布机制。这一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大关,沙钢集团成为全省首家利税突破百亿元的工业企业。2008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主抓“五件大事”:一是举全市之力加快开发区建设,全面理顺“区镇合一”管理体制;二是成功获批张家港保税港区;三是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四是一举荣膺“联合国人 居奖”;五是编制完成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大纲》并通过国家专家评审。2009年,经济总量提前一年实现“五年再造一个新港城”目标。张家港保税港区(一期)通过国务院封关验收;沙钢集团首次成功跻身世界500强,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全面启动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在全省第一个建成独立建制的县市级便民服务中心;境外投资总额和中方投资额均突破1亿美元,继续领先全省县级城市。2010年,全市上下以“比学先进标杆、决胜„三大硬仗‟、推进协调发展”为主线,经济运行稳健向好,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开票销售、工业利税、利润分别增长百分之十、二十、三十、四十以上;新增上市企业3家累计15家;沙钢在世界500强的位次前移至415位;保税港区一期封关运作。城乡一体有序推进,确立“9+11+X”集中居住布点模式,新开工建设安臵房240万平方米,有序推进“新市镇、新街道、新社区”建设;交通区位优势逐步构建,成功争取沪通铁路过江通道和江南枢纽落地,沪通、沿江和通苏嘉“三铁”市域段线位和枢纽规划加快编制,锡张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总结‚十一五‛,张家港的主要做法和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七个着力、七个不断‛上。

一、着力增强改革动力,综合实力不断攀升

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动力之源,始终大力弘扬本土实践中形成的“张家港精神”,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071亿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增加862亿元和456亿元。2010地区生产总值1603.5亿元(是“十五”期末705.00亿的2.27倍,年均增长17.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从9997美元提高到现价汇率的26626美元,是“十五”期末的2.66倍,年均增长21.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9%);工业总产值

116亿元(是“十五”期末48.4亿元的2..4倍,4700亿元(是“十五”期末2002.2亿的2.35倍,年均增长18.6%);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倍,年均增长14.8%)。

3745亿元(是“十五”期末1853亿的2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核心主业集中。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 “十一五”期末注册民资595.3亿元,是“十五”末(205亿)的2.9倍;民营经济销售占全市工业销售的76 %,对财政的贡献率达三分之二。全市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累计分别达到16931家和47114户。大力扶持规模经济,规模企业工业产值由1632.3亿元增长到3977.6亿元(全会报告数据为

3960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84.6%,比“十五”末(81.5%)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百家规模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050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的比重约为64.89%)。超亿元企业数翻番(05年152家)达到

320家,10-50亿元企业37家(比05年净增12家);沙钢集团连续两年入围世界500强、连续两年荣登全国民营企业榜首(2008年首次跻身世界500强,排名444,是江苏省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也是中国内地唯一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2009年沙钢排名世界500强第415 位,营收总额达1463.13亿元,占当年全市工业经济比重36.5%)。6

家企业入选中国500强(营收总额:沙钢集团1463亿元第40位、华芳集团191亿元第307位、江苏国泰国际集团172亿元第339位、丰立集团有限公司134亿元第418位、张家港保税区兴恒得贸易有限公司121亿元第459位、澳洋集团115亿元第479位。)。不断做大流量经济,坚持“以港兴市”战略,对接沿海开发战略,全力建设大港口、发展大物流、培育大市场。目前,张家港口岸开通国际航线20条,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有货运往来,成为全国木材、钢材、粮油、化工品的重要中转港。2010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70亿元;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亿吨(比2005年8358万吨翻了一番多)、集装箱运量

110万标箱(比05年的37.7万标箱增加了192%)。保税物流园区进出区货运量超1000万吨、货值超95亿美元,在全国同类园区中继续位居前列。化工品市场、纺织原料市场、冶金物 流中心钢材交易市场等成为具有重大区域影响的超百亿大市场,2010年专业市场实现成交额2000亿元。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实施大杨舍、大金港、大锦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常阴沙管理区成为具有开发区性质和功能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市行政服务中心行政许可事项进驻率达到93.1 %,服务对象满意率保持在99%以上。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原则,畅通项目服务“绿色通道”,持续保持“收费零增长”,2009年先后出台并实施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等政策共46项,取消、停征和减免收费项目95项,为全市企业减轻税费负担、争取扶持资金近50亿元(政策性减税

37.4亿元,争取各类扶持资金4.6亿元,财政补助资金6.2亿元,减少收费1.7亿元)。2010

年,减免各类涉企收费78项共1.22亿元,兑付各类扶持资金6.4亿元,为企业办理出口免抵退税53.8亿元。

2.深化要素配臵改革。强化政策保障,不折不扣落实各级扶持激励政策,积极对接国家、省、苏州市产业振兴规划,全力争取发展资源。强化金融支持,“十一五”期间,中信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5家银行先后在我市设立支行(现有各类银行17家),新设昌盛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农业担保公司等一批贷款担保公司,为中小型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条件。201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31.65亿元(05年末603亿元)、保费收入13.94 亿元(05年末9.52亿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54%和46%。积极引导企业优化股权结构,加快上市步伐,全市上市企业增加到15家(分别是:保税科技、华芳纺织、江苏宏宝、高新张铜、江苏国泰、澳洋科技、东华能源、澳洋顺昌、海陆重工、华昌化工、长江润发、银河电子、牡丹汽车、骏马化纤、盛隆光电。2012年,全市上市企业有望达到25家),募集资金累计达

59亿元,资本经营实绩和潜力继续位居苏州市第一。强化载体支撑,围绕重大项目落地受制于 “地根”等问题,通过“对上争取点供一点,对内挖潜盘活一点,对外转移腾出一点”等,全力破解土地瓶颈制约,不断推动载体建设‚出形象、上水平‛。

二、着力优化经济结构,转型成效不断显现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从“十五”期末的1.7∶64.3∶34,调整为1.3∶61.2∶37.5。全市工业利税和工业利润分别由2005年的92.07亿元、58.4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93.2亿元、208.9亿元,年均增长分别高达26.1%、29%,超出工业经济总量的增幅。

1.传统产业升级持续发力。我市传统产业主要包括冶金、纺织、机械装备、化工、粮油食品五大行业,总产值超过3761.6亿元,年均增长19.2%以上。(冶金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27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0%;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8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7.3%;机械装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36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0.7%。化工行业规模以上化工生产企业136家,现有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6%,基本集中在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东沙、飞翔化工集中区三大化工生产基地;粮油食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6.8%)通过科技创新、技术革新、联合攻关等途径,研发新技术、改革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05年的15.4万元/人提高到17.3万元/人,亩均产值由2005年的182万元提高到356万元(张家港市传统产业升级途径:一是改造提升。传统行业技改投入增长13.7 %以上,先进设备投入占比达到85%。像鹿港2008、2009两年投入1.5亿,新增一万锭先进精纺产能,减少1300名员工,年减少3900万用工支出。二是转移提升。比如澳洋集团近年来加快向阜宁、新疆玛纳斯等原料产地转移30万吨粘胶生产能力。东渡集团先后在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收购建办了四家服装生产企业,在如皋建立5000多人的服装企业,把研发、销售等高端环节留在本部,发展总部经济。合作创新。三是转产提升。如盛隆光电,前身是一家传统氨纶纱生产企业,目前已 经成功转型为国内产业链最完整、设备最先进、光电转换率最高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之一,并成功在韩国创业板上市。四是扩张提升。如沙钢集团先后并购淮钢、安阳永兴钢铁、江苏鑫瑞特钢公司,参股永钢、锡兴集团,提高了钢铁产业的集中度。飞翔化工与罗地亚战略合作,转让股份获得的4.89亿美元将全部投向新兴产业)。

2.新兴产业培育初现成效。出台《张家港市新兴产业培育实施意见》、《张家港市新兴产业投资基金使用细则》。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新医药“四新”产业,初步形成了光伏光电、有机硅、重型装备为支撑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2010年新兴产业投资(140亿)占工业投资(275亿)的50.9%。引进研发一批优势技术。成立具有科技前瞻意义的“碳材料研究院”和“智能电力研究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国泰领衔的“碳材料研究院”于2009年9月落户我市,并将在此基础上建设“碳材料科技产业园”,该产业园以自有知识产权、技术为基础,着力于碳材料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孵化及产业化,着力于构建国内有影响的民办科研型“碳谷”和世界级光伏产业基地。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于2010年5月成立,该研究院作为我市智能电网领域的政产学研合作发展平台,下设柔性输配电系统、可再生能源与储能、物联网与智能监控、智能电网芯片四个技术研究所,开展研发并与企业进行项目开发合作);三只项目分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

863计划和国家重点科技支撑项目(三只项目分别是:保税区国信通信有限公司“TD-LTE基站天线的研发”项目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极端条件下重大承压设备的设计、制造与维护”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江苏飞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制备及应用技术开发”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沙钢与韩国浦项合作

FINEX综合钢厂项目、海陆重工与清华大学合作主攻最新的炼焦技术、迈泰生物创业项目MMP等前瞻技术将打造新兴产业后发优势(①FINEX熔融还原技术:改写100多年来使用鼓风炉工艺的炼铁技术,是世界钢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之举,它的成功引进将促进中国钢铁工业的转型和升级,对中国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也将起到积极 的推动作用。②海陆重工最新炼焦技术进入中试阶段,将改写100多年来的炼焦技术,炼焦节能17.7%。③迈泰生物MMP项目属新药研发领域,国际首创的行业裂变性新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广泛应用于新药产业链,极大提高研发效率,缩短新药研发周期,有望成为中国新药研发的“摇篮”)。发展一批优势企业。新装备领域,致力于打造“中国三重”的张化机,投资15亿元建设长山临江重型装备制造项目,投产后产能将达到全球重装制造业高端水平。永大重机与中国一重合作风电设备,圣汇气体装备全力做大做强LPG核心装备,富瑞特装致力打造国内液化天然气LNG装备产业的领军企业。新能源领域,国泰华荣拥有发明专利45项,锂离子电解液产能居全国第一,正建设全球最大锂电池电解液生产基地。新材料领域,彩虹玻璃基板主要致力于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的研发和制造,将打造国内最大的液晶玻璃基板研发和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基地、道康宁-瓦克张家港有机硅综合生产基地正式建成投产。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建设“新能源锂电、太阳能光伏、TFT-LCD玻璃基板、有机硅新材料、新型金属材料、临港重型装备、电子装备、智能电网应用装备、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国际服务外包(动漫)”等10个新兴产业基地,努力将其中的“TFT-LCD玻璃基板、有机硅新材料、电子装备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等4个产业打造成国家级产业基地,以最完善配套的产业环境打造企业发展的最优环境。

3.服务业拉动作用不断增强。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60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8%,比“十五”期末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由“十五”期末的29.7亿元增加到67亿元,对财政(全口径财政收入336.4亿元)和税收(入库税收192亿元)的贡献份额分别达到

20%和35%;服务业地税占比超过51%,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2%。沙钢国际贸易公司、国泰国际集团等15家企业列入全国服务业500强企业(江苏国 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丰立集团有限公司、张家港保税区兴恒得贸易有限公司、张家港保税区锦德贸易有限公司、张家港保税区震宇贸易有限公司、张家港市嘉广天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张家港市丰驰物资有限公司、张家港保税区发源钢铁炉料贸易有限公司、张家港保税区润欣贸易有限公司、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商场有限责任公司、张家港容利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和江苏鑫香山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高兴达物流有限公司)。2010年商品市场成交额1722.6(全会数据为15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亿元;银行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206.85亿元。

4.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不断优化。积极发展‚规模化、高效化、生态化‛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业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达71.8%(我市规模经营总面积达到30万亩,共有规模经营户205个),高效农业总面积达11.44万亩,绿色食品面积占比达70%;先后建成凤凰万亩水蜜桃示范基地、锦丰南港千亩设施蔬菜基地、骏马农林鲜切花基地等一批高效设施农业基地。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24家,入股土地12.7万亩;社区股份合作社分红面达到45%,臵换股权土地面积占承包土地的40%。

三、着力强化科技创新,转型升级迈开新步

深入实施两轮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连续五届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高标准通过省知识产权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考核验收,率先在苏州各县级市中列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2.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

1.科技载体建设不断推进。重点建设“环保新材料科技创业中心、中丹生态科技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华东国际技术创新园、张家港软件(动漫)产业园、凤凰科技创业园”等6个创新载体。加快培育“碳材料研究院、智能电力研究院、薄膜太阳能研究院、沙钢钢铁研究院、动力锂电池研究院、飞翔化工新材料研究院、华汇 玻璃设计研究院、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家石化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再制造工程实验室”等10个高端产业研发平台。

2.企业主体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在江苏省率先启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试点,新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37家12家、院士工作站9家、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家(全市累计建有产学研合作关系企业503家,合作项目887项,涉及226家高校与科研院所)。五年来累计申请专利30620件,其中发明专利3188件,授权专利14907件。“十一五”期间,累计新增世界著名品牌1件(沙钢)、中国驰名商标29件(累计31件,含沙钢)、江苏省著名商标56件(累计104件,与中国驰名商标有重复)以及省级以上名牌产品

92件(累计98件),2010年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超过了50%。

3.创新人才加快集聚。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2.5万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达7500人。全年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6名、紧缺高层次人才超213名;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4名(累计11名),入选“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4名(累计6名),推荐评选“国家千人计划”3名;培养实用技能人才30000名,其中高技能人才1500名。

四、着力扩大开发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1.“两区一园”提升开放水平。围绕打造“三大千亿产业基地”目标,实施大金港“区港镇一体”、大杨舍“区镇一体”、大锦丰“园镇企一体”改革,形成支持“两区一园”的举市体制;确立“三个85%”指标(即新增投入、新增产出、新增税收全市占比),加大形态开发、功能开发、资源开发、配套开发力度。2010年,“两区一园”工业总产值为352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48.1%提高到2010年的74.9%;工业投入为206.7亿元,占全市工业投入比重提高到75.2%,“两区一园”的投入与产出均在2005年的基础上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30.05亿美元,新办项目进 区入园率超过90%。保税区获评“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经济园区”,扬子江化工园通过国家级生态工业园验收。

2.“三外联动”提升开放效益。积极开展招商选资。“十一五”期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6.4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45.6 % ,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15亿美元的243%。累计新批超千万美元大项目363个,新批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企业13家。积极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2008~2009年,我市外贸经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2010年以来外贸逐步企稳回升。“十一五”期间累计出口397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242.18%。现有出口超千万美元以上企业达到150家,其中出口超亿美元的有21家。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建成中国首个进出口外包服务平台(江苏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加快服务外包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外包业务承接能力,全面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

3.“走出去”拓展开放空间。“十一五”期间累计新批境外投资项目83个,中方投资额4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492.86%和709.79%;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同额、营业额8.48亿美元和8.31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269%和250%。丰立集团在国内第一个突破限制成功参股澳大利亚FMG铁矿并获取丰厚回报;埃塞东方工业园成为全国县(市)第一家、苏州唯一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项目; LQY钢管成为我市第一个设立在美国的钢管生产项目并为国内同类企业破解欧美贸易壁垒提供了有益示范;智利CCA铜矿和OMG铁矿开辟了我市境外资源开发第二大阵营。2004年以来,我市中方境外投资额连续7年在全省县市中名列第一。打造了东非埃塞、南美智利和西澳珀斯三大投资集聚板块,初步形成了市场开拓型、资源开发型、境外合作区三大境外投资模式。

五、着力加速城乡一体,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坚定不移实施以城带乡、城乡联动战略,放大城乡一体特色优势,加速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提升。

1.城乡一体加快推进。明确了城乡一体建设三年任务,出台了推进集中居住、财政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农村住宅臵换商品房、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等政策意见,相关组织保障、制度设计、政策框架逐步完善。确定“9+11+X”的集中居住点模式,镇村布局规划修编完成,基本农田专项规划成功获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同步展开,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加快“万顷良田工程”建设、“三大合作”改革和“新市镇、新街道、新社区”建设,2010年,开工新建集中居住安臵房204万平方米,达历年之最;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就业社保“五个一体化”全面展开。

2.城市功能加速升级。“十一五”末,城市化率提升3个百分点,达到68%。市镇建成区面积比“十五”期末扩大19平方公里,达到152平方公里左右,现代中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市财政投入基本建设资金达127.55亿元,新建、改造等级道路170公里,新增各类绿地、林地6.4万亩,陆地林木覆盖率达14.75%。万元GDP能耗下降22.5%,COD和二氧化硫削减率分别达25.7%和23.7%。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市”、“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首个荣膺“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市。

3.对外大交通加快构建。成功争取沪通铁路过江通道和综合枢纽落地,同步启动沪通铁路、沿江城际、通苏嘉城际“三铁”市域段线位和枢纽规划;锡张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张杨公路、小河坝路(新340省道)、新204国道等对外干线通道相继建成。复线船闸、核心港区集疏运高速、通洲沙西水道综合整治等加快推进,对外交通体系和市域主干道实现了互融衔接,从市区出发30分钟内融入苏南空 13 港商务圈,45分钟内融入“苏、锡、常、通”都市圈,50分钟内融入大上海经济圈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4.新农村建设水平加速提升。开展农村集中居住区新建和保留村庄整治,每年投入10多亿元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每年安排农村10件实事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三清(清洁家园、清洁村庄、清洁河道)、三绿(绿色通道、绿色基地、绿色家园)、三改(改水、改厕、改路)”,农村生态环境在苏州市领先。积极实施新农村“三大合作”改革(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新型专业合作社),建成农村专业合作组织44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109家、社区股份制改革基本实现全覆盖。先后开展七轮经济薄弱村帮扶,大力发展强村经济,2010年全市村均可支配收入达480万元。

5.生态人居品质不断优化。连续实施两轮环保“三三三”工程(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计划、乡镇污水管网建设三年规划和化工行业专项整治三年规划),“十一五”期间,关闭小化工企业236家,革除燃煤锅炉495台,拆除烟囱154根,关停、拆除砖瓦窑19座,完成COD和二氧化硫工程减排9916吨和46628吨,年均削减5%以上。新增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和ISO14000认证企业分别达到242家和225家。市区二环路以内建成全国首家“清洁能源使用区”。全市空气环境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4.5%。实施长江滩涂湿地和内陆水域生态涵养,强化城市生态屏障;启动小城河综合改造、三干河南延、朝东圩港-环城河等城市引清工程,城区河道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较05年下降73.8%,主要河流综合污染指数下降43.7%。积极开展太湖蓝藻防治,扎实推进走马塘张家港枢纽等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工程。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正式启动,成为全省首个批量使用LNG清洁能源公交车的城市。

(六)着力推动富民育民,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坚定不移落实执政为民的要求,加快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加大 力度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效体现民生福祉、惠及广大市民。

1.促进就业创业富民。“四轮驱动”促进就业创业(强化就业服务、鼓励自主创业、稳定企业岗位、加强岗位开发),五年新增就业岗位

19.2万个,每年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以上,本市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每年控制在2.3%以下。通过深化农村“三大合作改革”,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家家有股份、户户有物业”,不断提高居民的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到2010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余额605亿元,人均6.7万元,是2005年(3.06万)的2.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8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658元,分别比2005年(17078元、8750元)增长80.5%和67.5%。

2.强化社会保障利民。扎实推进城乡社保一体化,全面打开“农”转“城”政策通道,五年净增城保参保人员19.66万人,全市参加城保人数累计达48.17万人,基本实现了城镇社会保险城乡全覆盖。持续提升社保普惠水平,全市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提高到1256元/月(2005年为796元/月);老年农居民人均养老补贴标准提高到100-130元/月(从2008年1月不足70周岁调至90元/月,满70岁不足80周岁的100元/月,80周岁以上120元/月;从2009年1月起不足70周岁调至100元/月,满70周岁不足80周岁的110元/月,80周岁以上130元/月);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合作医疗的制度实现并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标准由提高到420元/人(2005年为120元/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450元/月、370元/月(2005年分别为300元/月、200元/月)。不断扩大保障性住房受益面,累计建设面积达72万平方米(五年新增经济适用房25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3平方米;缴存住房公积金人数累计达17.2万人(五年新增10万人);归集住房公积金43亿元,为前十年归集总量的3倍(是“十五”期间12亿元的3.6倍);公积金投放总量 达50.5亿元(是“十五”期间15亿元的3.4倍),居苏州县(市)第一。

3.优化公共服务惠民。教育均衡发展。每年投入10亿多元用于教育现代化改造,首批通过全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评估验收(公办高中全部建成省三星级以上高中,职业中学全部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社区教育被列为全国实验区)。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义务教育学生入学率均达100%,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达99.6%和95.7%,适龄人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5%以上,教育均衡发展得到国务院、全国人大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医卫水平提升。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持续深化健康城市创建,在全市乡镇规划设臵了2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率达100%,群众享受的免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到近30项,城乡“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建成,成为全国首个加入WHO西太区健康城市联盟的县级市。便民措施扎实。在全省率先建立独立建制的便民服务中心,启用与苏州大市联网的港城通市民卡,改造提升市域范围的公交场站,建成了市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大力推动社工服务,在全市设立了53家“社工服务站”。

4.深化文明创建育民。作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不断完善创建工作长效机制,高分通过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复评,2009、2010年全省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均名列第一。围绕“三个文明、三个环境、三大品牌”(三个文明:深化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服务教育;三个环境:着力营造洁美的生活环境、健康的文化环境、温馨的社会环境;三大品牌:培育城市文化、未成年人教育、文明创建示范品牌),实施

30项深化创建重点工程,推出了一批创建活动载体。创设新的考核机制,建立《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指标要求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挂钩的实绩考评机制,实行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项项有指标、限时必达标”的创建组织体系。积极推进志愿服务、“村村演”、千场电影进社区等各类创建品牌活 动,使创建的过程和成效惠及更多群众(我市成为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市,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全市慈善捐款总额名列全国县级市第二,江苏县级市第一)。连续成功举办七届长江文化艺术节,被中外媒体誉为“县级市扛起弘扬民族文化的大旗”;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河阳山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东山村遗址被评为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建成了江南农耕文化园、张家港大剧院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戏曲之乡。

5.加强平安创建安民。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市和区镇领导接访、约访、下访活动,实行重大信访问题领导包案处理制度,巩固完善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处臵机制,着力提升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向单位、场所、行业、镇村覆盖延伸,深入开展平安单位系列创建活动,全力夯实治安防控基础,有效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市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全市“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七)着力夯实执政基础,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落实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致力提升执政能力,加强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建设和廉政建设,创新推动党建各项工作。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用张家港精神激励干部,深入持久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张家港精神再教育,形成以“加快建设协调张家港”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以“三个千方百计”(千方百计让利于企业、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千方百计为企业保驾护航)应对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工作经验。2010年实施“学赶昆山、比超江阴,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达目标”行动计划,各板块、各部门掀起了新一轮比学赶超的热潮。坚持用“五句话”方略选人用人(“弘扬创业者、支持改革者、鞭挞空谈者、惩治腐败者、激励开拓者”),积极为又好又 快发展调配干部,在又好又快发展的地方选拔干部,注重选拔基层和一线干部,注重选拔“有位无位都有为,台上台下都肯干”的干部,注重选拔善于打基础、谋长远的干部。2006年以来,全市共调整副局(副镇)级以上干部1540人次,其中调整一把手321人次,提拔470人次,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同时,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优化年”和“执行力提升年”活动,坚持领导带头示范,实行四套班子成员“六个一”挂钩联系制度;探索建立“治庸、治散、治懒、治劣”的有效机制,认真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真抓实干的干部作风不断优化。坚持用教育培训提升干部素质,举办到艰苦地区(四川马边县、本省宿豫区)和到先进发达地区的“体验式”、“拓展式”培训班;加强年轻干部多岗位锻炼,在苏州率先实行了机关中层干部竞岗交流;从2008年起,全面启动领导干部“高端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领导干部行政管理能力”研修班。五年来,全市累计组织各类干部培训210班次,培训党员干部59316人次,科级以上干部基本实现了轮训一遍的目标。

2.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率先开展“小区域、大党建”工作,把全市16个试点区域、134个基层党组织纳入区域统建范畴,形成条融于块、双向受益、优势互补的区域性党建工作新格局,促进了党建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共享。深化“三级联创”,实现了村(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站)全市全覆盖;全面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充实一线,率先实现了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的目标;完善村组干部奖惩制度,符合条件的村书记全部办理补充养老保险,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全面实行荣誉津贴。加强“两新”组织管理,建立了1253家非公企业党组织,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98%。强化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巡视员、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党务干部三支队伍建设,连续四年聘任党建巡视员共计137人(次)、派驻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2000多人(次)。3.持续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系统打造惩防体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施行党政一把手“一岗双责”,在绩效考评、干部任用等工作中加大廉政考核结果运用。突出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创新案例剖析警示教育等廉政教育形式,实施廉洁文化“六进”工作(进机关、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家庭),不断筑牢反腐倡廉思想屏障。加强重点领域廉政建设,先后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有土地房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违规设立“小金库”,小灵通捆绑办公电话以及公款出国(境)旅游等进行了严格清理,对群众关注的土地征用补偿、城镇房屋拆迁安臵、农村二次分配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推行政府投资建设工程“代建制”,形成了“工程集中、事权分散、监督到位,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实施办法》等各项规定,在全省率先研发启用了廉政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坚持“有案必查、有案查好、注重办案综合效果”,严厉打击各种腐败行为。2006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552件,共查处副镇(局)以上领导干部60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24亿元。

张家港市“十二五”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港城联动、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创新经济发展路径、创新城市拓展方式、创新社会建设管理,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包容性增长,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努力把张家港建设成为富有独特精神、临港产业发达、长江文化汇聚、生态优美宜居、各种文明形态高度协调的现代化港城。

二、奋斗目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3年内,在全省率先建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县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放大、提升现代化建设成果,到2015年,全市的经济实力更加雄厚、产业结构更加科学、城市品位更加凸显、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社会事业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基本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的同期发展水平。

三、主要指标:到2015年,确保实现“六个翻一番”,即经济总量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9400亿元、力争100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翻一番以上,达到250亿元;高效农业面积翻一番,达到23万亩左右;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翻一番以上,达到50%;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达到144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上市企业总数翻一番以上,达到35家。

四、重点举措

1、打造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产业强市。一是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新兴产业跨越发展计划、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计划、服务业提速增效计划和规模高效农业扩张计划,到2015年,形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20家以上,形成现代物流、现代交易、商务服务等重点生产性服务业,优质稻米、生态畜禽、名特水产、果蔬园艺等四大特色优势农业有效增长。二是大力提升开发开放水平。深化完善‚区镇合一‛管理体制,加快提升开发区的集聚功能、服务功能和创新功能。大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高技术、高附加值项目,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不低于60亿美元。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培育出口品牌。鼓励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完善土地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关停、转移落后的生产能力。三是大力实施低碳减排行动。强化总量控制,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落实节能减排任务。到2015年,清洁生产审核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

2、全力打造富有生机活力的创新型城市。一是着力壮大创新 创业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确保5年内引进和培养领军型人才300名、紧缺型高素质人才3000名。确保5年新增高技能人才8000名。二是着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着重建设一批研发机构,一批企业创新联盟和一批科技金融平台,到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3%,90%的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研发机构;建成高新技术企业250家、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5个,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实现五年翻两番;累计引进培育创投(风投)机构40家,注册资本达到100亿元。三是着力推进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大力建设合作载体,不断提高合作层次,持续优化合作机制,到2015年,校企合作联盟累计达到280个,完成政产学研项目占创新项目的比例达到50%。四是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大力培育和倡导鼓励创新、开放包容、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使创新成为张家港的优秀品质和时代风尚。

3、全力打造城乡一体的高品质现代城市。一是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加快建设、拓展中心城区,城东组团5年内初步形成城东文化生态区的整体框架;城南组团着重打造城南商贸高新区;城西组团加快打造高品质的城西生态居住区;城北组团5年内形成城北科教研发区的初步形态。各镇区形成既有相应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又有各自风貌和特色的现代化小城市。新型社区、自然村落进一步加强功能联系、生态保障和特色营造。二是加速提升城市功能。形成对外交通快速便捷、市域主干道通畅完善、农村道路通达完好的道路格局。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加快实现“数字化城管”镇级全覆盖。三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到2015年,农民集中居住率超过65%,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四是建设生态宜居环境。率先建成 国家生态文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环境综合质量指数达到96分以上。确保2015年市区、镇区的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8%和90%。实现公交客运线路全覆盖,公共交通出行率达到25%。

4、全力打造引领文明的社会建设管理示范城市。一是加快构建凝心聚力的文化文明体系。更深层次推进文化育人,更高标准深化文明创建,更高水平加强舆论引导,确保文明建设水平始终在全国领先,不断提升‚文明张家港‛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二是加快完善普惠共享的民生和谐体系。着重完善增收机制、保障机制和协调机制,城乡居民收入以2010年为基数实现六年翻一番,让最大多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加快拓展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水平和文化惠民水平,到2015年,在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上,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超过发达国家本世纪初的平均水平,及早建成投用卫生数字化工程,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率力争达到95%。四是加快健全各方参与的社会管理体系。重点完善社区组织功能和多元管理机制,着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到2015年,每万人拥有社会工作者5.5名,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指标齐全的社会管理基础信息平台。五是加快强化稳定有序的社会综治体系。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大力加强应急管理,切实维护社会安定。坚持科学发展观 弘扬张家港精神 永立时代发展潮头 争当创业先锋

——原市委书记秦振华介绍张家港发展之路

一、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找准科学发展、领先发展的新思路

一个地方、一个单位要敢于突破,实现跨跃式发展,我感受最深、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敢于联系自身的实际,联系本土发展的实际,找准自己的发展的清晰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1991年底,我在56岁的时候接任张家港市委书记。市财政全口径只有2亿2千500万,可用财力除了农村修桥补路外,还有3000万付工资,是个吃饭财政,一分钱都不能用。当 时张家港还是一片农村,没有城镇,张家港交通闭塞,我们的条件根本不如周边一些知名的县(市)。我们是内因起决定作用,也就是细节决定成败。老外问:‚秦先生,从虹桥机场到张家港需要多少时间?‛我说:‚只要2小时‛。(实际上要4个半小时,当时到上海都是羊肠小道,怎么做到2小时能到虹桥机场的呢?我们就是利用晚上早上车少人稀的时候,前面用警车开道,2个小时就赶到了,现在只要1个小时多一点。)我们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都能吸引外商来投资,实际上是我们的诚信,我们强烈的事业心感动了外商,让外商真正感受到张家港人是干实业、创实业的人,有这样一种精神什么事都能干成。这就是张家港人精神充分体现的辩证法。怎样找准发展思路?一是听听大家意见;二是到南方去学习先进。带着市、镇两级领导几下广东、深圳、珠海、中山、东莞学习考察,开阔眼界,解放思想。一看南方,不得了!我的脚也就发浮了。开始去的时候,因为在家太劳累了,我还在感冒,白天参观、夜里开会,还要应酬各个方面,每天都忙到凌晨一点多才能睡觉,早上还坚持散步,我的身体倒好了。有7个镇的党委书记、小伙子,却不行了,高烧感冒了。我看到这种情境,我觉得他们在家心思不集中,感到心寒,我心里很急,方法上我不是去同情关心慰问,而是当面就一针见血批评点穿了,公开讲:在家里根本不吃苦,汇报都是假的。干事创业不能光是嘴上说得好听,‚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啊!恰逢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我在第一时间看到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搞,一看‚不得了‛,很惊奇!精神异常振奋,心情格外激动。当时,我就在全市召开了外向型经济千人大会上,原原本本传达小平讲话。小平同志讲得多好啊!‚要敢闯、敢冒、敢试,要走出自己的路,走出一条新路‛。当时张家港已经动手了,社会上也有议论了,说 张家港大跃进又来了。主要是超前与滞后的议论。就是那次开千人大会那天早晨,吃早饭时,有人对我说:‚你有没有看到,《解放日报》在骂你了。‛我问:‚是真的吗?‛马上把报纸找来,我一看是‚真的‛。说‚苏南有个县级市,一口想吃个胖子,做公路像飞机场‛。我随即就火了,马上打电话给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同志。她说:‚老秦,你不要相信,上海人就是这个名堂,自己搞不好,专门说别人‛。我说:‚请你同上海新闻界媒体一起来看看张家港‛。(后来上海市委两任书记吴邦国、黄菊都是在陈至立同志陪同下,来张家港私访,都住了两个晚上,我全程陪同。)小平同志的谈话,高度反映了时代心声,同我们的发展指导思想是一拍即合的,是撑了我们的腰,壮了我们的胆,帮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我就响亮提出:‚市场经济不等人,不争不抢是庸人,错过时机是罪人‛,‚无功即过‛四句话。全市上下拧成一股劲,拼命朝前冲。我们分析张家港自身的优势不多,唯一的优势是我们紧靠长江,有近100公里长的长江岸线。市委果断决策,敢于出手,通过国家设在武汉的长航局,在全国第一个取得沿江建万吨级码头的开发权。当时全国还没有哪一个县市有沿江开发权,都是国家交通部直管的。要把这个开发权夺回来,不是轻而易举的,也是办不到的。我们是吃了豹子胆,就是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直奔武汉,找长江开发的武汉长航局。局长姓唐。我对他说:‚现在搞开放,光靠国家开放还不行,地方不开放怎么行‛?苦口婆心向他汇报,请他来视察。一看优势很好,我们的精神很振奋,并且是真动手,他感动了,答应了。接着我们又及时捕捉到国家开放办在江苏沿江建一个保税区的信息。当时全国已建的保税区都在沿海和省级城市,我们是内陆沿江,仅仅是个县级市。况且省城南京港(副省级)、海港连云港、西边的镇江港、对面的南通港,都是大港、老港,地、市级的港,条件我们根本不好比,问题是我们抢在第一时间直接向省委书记、省长汇报。这就是细节决定成败,关键时刻操作的思路要清晰,这很重要!这个时候,如果你先直奔北京,说了相反有副作用。我是先向省委、省府抢先汇报,先入为主。我们搞招商引项目,都要好好研究这个问题,现在主要矛盾不是项目信息少,也不是土地和资金等瓶颈的制约,关键是我们思路和精神状态。省里领导问我:‚你的理由是什么?‛我讲了三条:①是我们有深水港,百里长江(是深水、不冻、不淤、避风),铁板沙(枯水期14米深),终年不捞泥,成本费用低;②是有百里长江岸线,有了保税区可以区港合一,开放度大,离吴淞口140海里,5万吨海轮直靠驳岸,能进吴淞口,能进张家港;③是背靠腹地大中城市,苏、锡、常、大上海。当时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一听都同意。1992年春天,得知当时李鹏总理在常熟开会(城市改革工作会议),我们就抢抓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通过江苏省委、省府领导的全力支持、关心,请李鹏总理亲临张家港视察,力争总理把保税区选址在张家港。获悉李鹏总理同意来张家港,我是三个晚上没有睡好觉。怎样办好这件大事,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啊!当时张家港条件很差啊!没有一家像样的宾馆,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通往江边的公路。我们不自卑,理直气壮,实事求是向总理汇报介绍我们的港口优势。李鹏总理很了不起,他带了中央十个正部长领导,不顾当时条件艰苦,汽车一路颠簸,走进芦苇荡,仔细视察询问了一番,最后开金口了:‚你把东边的河开开阔(在十字圩港),把西边的路做做大。‛我当时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就千方百计想请总理题个词,上楼去总理休息的房间,却被警卫局长拦住了,这真是没有经济就没有地位,没有知名度也没有生产力,但李鹏总理答应写。只因为当时停留时间太短。后来李鹏总理回北京后(1992年6月上旬)通过江苏省委领导,把他亲笔题写的‚张家港保税区‛一封大的密封件(油纸包扎)送到了张家港。一锤定音。我们立即召开四千人大会,台子一拍,千军万马就浩浩荡荡开进了保税区。用了28天时间,就完成了4.1平方公里的围网工程;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就完成区内1800多户人家的拆迁;在150天内建成了60幢20万平方米的拆迁安臵房;用半年不到时间就建起了张家港港务局大楼,张家港自办万吨级码头和长江流域最大的万吨级化工码头;不到8个月时间,保税区就基本封关运行,创造了当时有名的‚张家港速度‛、‚张家港现象‛。

这是张家港发展史上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有了沿江开发权,有了保税区,我们张家港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发展思路就形成了,这就是:‚沿江开发同国际经济接轨,走经济国际化道路‛。思路找准了,我们就没有条件创造了条件,顶着风浪议论抢开发,拚命抢各种机遇,抢张杨公路,抢保税区、抢韩国浦项(1995年一期工程2.8亿美元)、抢美国陶氏、雪佛龙、杜邦、道康宁(2010年增资18亿美元,2011年又增资3亿美元)、优尼科,抢马来西亚东海粮油、法国毛条、德国毛纱、日本三井、日本光王电子、日本不二制油、台湾统清食品等120多只(这些都是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大公司项目),投资起码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中期是很了不起的)。现在都已进入了二期、三期的追加投资,象韩国浦项,三期总投入超过了11亿美元。现在,我们沿江的开放泊位有了71个,2010年张家港货物吞吐量2亿吨,集装箱112.4万标箱,口岸货物吞吐量连续5年超亿吨,位于江苏省各口岸运量之首,外贸运量多年位居长江沿线各港之首,海关征收关税(2010年向国家直接入库170亿)、到港国际船舶均创历史新高。现在沿江集中了张家港90%的规模企业、70%的经济总量。实践证明,沿江开发,走经济国际化之路,以港兴市,这个战略思路和决策是正确的、成功的。

二、始终不渝地弘扬张家港精神,奋力拼抢,敢于突破,永立时代发展潮头

张家港精神是中央两代领导人充分肯定的。我退下来后,应全国各地邀请,作弘扬张家港精神的报告会二百五十多场,被41个地(市)县(区)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顾问,不取分文;(省一级的有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内蒙、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贵州、云南、重庆市、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上海、河北、江苏等)。为响应江苏省委、省政府‚南北挂钩、优势互补‛的号召,我退下来以后,在2000年初就集中精力、穿针引线、牵线搭桥,鼓励张家港的企业家,腾笼换凤搞产业转移,到苏北投资兴业,先后介绍了21家企业到苏北办了29只项目,总投入资金70.67亿元。宿迁市委的仇和书记,淮安市委丁解民书记,盐城市委张九汉书记,阜宁县委王锦胜书记,都亲自邀请我去作报告,并正式聘任我为他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顾问,光是在宿迁市,我们一下子就去了18家企业,创建了宿迁张家港工业园,长江润发集团郁全和总裁一家就去创建了7家企业,一期投入超5亿元。沙钢集团兼并收购淮钢,一下子就投入28亿元,实现了强强联合。

2000年秋,李鹏委员长代表党中央来张家港市指导‚三讲‛教育。他亲切地关心我、指点我响应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从那时起,我应西部地区省、市(地)、县(区)的邀请,赴西部地区作专场报告46场,被西部19个地市、县(区)聘为经济社会发展顾问,为新疆、重庆市引进三只大项目,总投入资金35亿,还为西部地区举办了十多期县、乡镇基层领导干部培训班,我亲自到培训班讲课,前后培训了500多人次。2004年10月17日,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史研究所特聘我为中国当代史荣誉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史研究所所长、陈云办公室主任朱佳木亲自到张家港来邀请,亲自在国史讲坛上为我主持报告会,中央党校、中央国史研究所等九个部委的研究生、博士生,还有中央领导人身边的秘书,近180多人,听我的报告,大家听了都很兴奋。朱佳木同志在国史讲坛上为我主持报告会时说:‚张家港精神是同我们党历史上倡导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洪精神一脉相承的,她体现了我们党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

什么是张家港精神啊?张家港精神就是一股正气,一股敢作敢为,艰苦创业拼抢的正气,一股身正其正、扶正祛邪,贴心为民,什么都不怕的浩然正气。

张家港精神源于杨舍镇(杨舍镇又脏又小,又穷又落后,只有3个村,加县城,只有一万人口,一公里长。一圈2公里范围。),1978年1月1日,我任杨舍镇党委书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杨舍镇一片农村,没有工业,人的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环境条件很差。在苏州六个县城镇中范围最小,排名倒数第一,很穷。就在这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我们主要举办‚夜党校‛形式,党员干部白天工作,晚上进夜党校培训,主要解决人们对中央精神、理想、信念、党的宗旨的教育,一直连续多年。杨舍全镇上下精神振奋,顽强拼搏,不分日夜,艰苦创业,奋力拼抢。杨舍镇实现了跨跃式发展,一跃成为苏州八颗星典型(苏州当时166个乡镇),后又成为苏州‚南学盛泽,北学杨舍‛的明星乡镇,在全国乡镇百颗星中跃居 第七位,受到中央宋平同志的接见。江苏全省第一个文明卫生镇。杨舍镇党员干部率先创导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顾全大局,乐于奉献;扶正祛邪,敢于碰硬;雷厉风行,脚踏实地;严以律已,以身作则;自加压力,永不满足‛,六句话48个字的杨舍精神,杨舍的创业精神。当时,江苏省委孙家正副书记亲自安排新华日报等新闻媒体来总结,在《新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振华精神‛,我说不是我一个人的精神,是杨舍镇3万4千人的‚杨舍精神‛,我到市委工作后,又把杨舍精神提升为四句话十六个字的‚张家港精神‛。

1995年5月13日,这是我们张家港最难忘的日子。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张家港视察,亲笔题写张家港精神,连说三遍:‚这是干出来的,说是说不出来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带领中央一大批领导同志和江苏省委全体领导班子,亲临张家港视察,那就不得了啦,惊天动地啊!我一直在说,‚张家港精神‛是张家港人艰苦创业、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张家港82万人民集体智慧、集体创造的精神,是小平伟大理论的成功实践;张家港精神在历届领导都薪火相传。我们张家港当时这一帮人在艰苦岁月里,就是这样硬打硬拼抢发展的拼命精神。突出的有这样五条:

第一条是抢港口开发,实施‚以港兴市‛战略,走经济国际化之路。

第二条是抢全国唯一的内河港保税区(国家级)——张家港保税区首战告捷。

第三条坚定地喊出了走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这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响亮、鲜明地喊出:‚要把农村变城市,要把农民变市民。‛实践措施四句话:‚集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港口

国际化。‛‚白天看象新加坡,晚上看象小香港‛。我提出:‚市委、市政府的主要精力,城市主要建设的重心抓开放度,放在市区、港区。‛我都亲自直接抓。

第四条抢建全国县市级第一条高等级‚张杨公路‛。(70米路基,50米路面,双方八跨道的张杨公路,括两边人行道)。开市委常委会是在广州机场上开的。‚张杨路‛是一条县级公路,但在全国名气很大,影响很大。(因为当时争议大,所以名气一直很大)。

第五条1992年春,我一上手泼天大胆地喊出了‚三超一争‛,响亮提出‚各项工作争第一‛。当时,吴江外贸连续9年全省第一,常熟在历史上就是老大。那真正是石破天惊!敢于喊出‚三超一争‛,那是冒政治风险的,如果实现不了,我个人身败名裂,我们张家港也可以说要毁之一旦。上海有些人也不理解,对我说:‚张家港精神第二句‘负重奋进’实际是‘负债奋进’。‛我说这句话是对但不全面。《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三超一争‛这在苏州放了一把火,把苏南的一池春水给搅动了,苏州一下跃起六只虎。只有竞争,才能推进!。同时我们自己推上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绝地,没有后路了。当时全市上下干部群众一股子劲,团结一心,把时间当生命,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没有年初

一、也没有白天和黑夜,官帽子我一直拎在手里奋不顾身向前冲。那个时候,我们各级领导都没有星期天,都没有节假日,老百姓可以休息。我们市、镇两级领导干部重任在肩啊!1996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带队到张家港来检查《劳动法》。我就汇报说,为了抢发展,我们领导干部不带头抢,是抢不上去的。倪志福他不但没批评,他说:‚我们国家就需要这种精神。‛我们就这样艰苦奋斗三年时间,到1994年底,根据国家

统计局和江苏省考核统计的数据表明,张家港在经济总量、税收、外贸出口,外资引进等方面都在苏州市各县市中领先,实现了‚三超一争‛,在全国取得了很多第一:

1.抢到了全国第一个长江内河港口开发权。2.建起了全国第一家内河港保税区。

3.建起了全国县级市第一个长江万吨级货运码头。4.抢筑了全国县级市第一条高等级张杨公路。5.争到了全国第一个外贸进出口权的县级市。

6.建成了全国第一条高水平的城市步行街。(党的十五大党的代表大会期间,在人民大会堂展出模型。)7.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县级国家级卫生城市。8.荣获全国第一家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9.荣获全国第一个‚文明卫生城市‛。

10.在全国第一家建立五位一体的劳动社会保障局。

11.全国第一个建设起百年一遇的高标准、高质量的长江百里江堤。

12.1993年,一下建成全国县级市中第一家直接从长江深水处(300米)取水的70万吨自来水厂(设备都是从英、美、德、法引进的先进设备,英国政府低息贷款),自来水公司宋振明总经理,现在是全国自来水水资源协会的副会长。

同时,还荣获全国34项先进,获江苏31个条线工作先进。刘云山同志2005年秋再一次来张家港视察时说:‚我一直在说,张家港对全国有贡献,推动很大。主要有三条:一条经验,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一把手,抓两手,两手都过硬。一种精神,还是那么四句话。‘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

一条道路,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之路‛。我们就是靠了两手都抓,两手都硬的张家港精神,全市上下如狂飚突起,风起云涌,一下子成为全国两个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中央国家机关17个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执法部门的全国性会议(17个部)都放到张家港来召开。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1996年秋,李鹏总理请来了美国、西欧等八个国家(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瑞士、芬兰、荷兰、意大利)的首席部长和国外50多名专家来我市考察,由国务委员宋健、国家环保总局解振华局长陪同前来。这些外国的高官、专家对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做法以及环保、生态方面的水平都大为吃惊,美国首席代表主持讲话,问我:‚秦先生你抓了几年?‛我回答说:‚我们搞了5年‛。他就大声地‚哗‛!外国贵宾都非常惊奇,说:‚你们5年能做到,我们50年也不行‛。我回答说:‚我们是中国共产党,走有中国特色,我们还是中国农村‛。大家情绪非常高涨,兴奋。1997年1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同志视察我市时说:‚看了张家港,心旷神怡,令人振奋。‛1998年7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中纪委书记尉健行视察我市时说:‚张家港是全国两手抓的典型,名不虚传。张家港市在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很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李岚清1995年视察我市时说:‚要是全国多一些象张家港这样的地方,小平同志就放心了。‛国务委员宋健同志说:‚谁说中国人民不能干,干不上去?不信,你去张家港看一看。‛

1996年秋我市被命名为全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当时的大连、珠海、深圳、青岛都排在后面。

1995年3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张家港召开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经验交流现场会。张家港精神传遍江苏大地。1995年8月,中宣部和国务院办公厅在张家港市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张家港经验传遍全国。《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张家港的经验誉为‚伟大理论的成功实践‛。苏州市委几任书记,后来到了王珉书记、王荣书记。专门总结把张家港精神作为苏州‚三大法宝‛之一。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在苏州多次会议上都讲苏州‚三大法宝‛,身体力行,真抓实干,弘扬张家港精神,当好全省率先发展的排头兵。

三、各级领导善于两手都抓,两手都硬,走出一条改革开放、转型升级当先锋,经济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央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宏观调控和经济调整,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把它当作负担和包袱。我们始终认为是机遇。93年,国务院六号文件下发,我们已抢了有近2年时间,一批大项目已到手了。我们冒得很厉害,抢得早,抢得快,而且已抢得很得势了,‚老牛过了长江勒‛!到省里开会,有些人误认为我们犯了错误,眼睛也不看我了,话也不跟我讲了。还有人说,‚不要神气,要抓起来了。‛(当时彭冲(政治局委员、人大常委会常务副委员长)打电话给我:‚老秦,你在省里开会讲话要注意,不要冲动。‛我鲜明表态:‚一是欢迎国务院来查,二是还要弘扬张家港精神。不管刮什么东南西北风,啃住发展不放松,一门心思抢发展,聚精会神抢技改,认认真真调结构。‛当时传达中央宏观调控的文件精神,省和苏州都很谨慎,只要求我们在县级领导班子包括工作骨干小范围内传达。我的精神状态绝然不同,省里一回来,我们接连召开了四千人、六千人大会,响亮提出‚抓住调控、苦练内功,科教

兴市、科技强市‛(中央调控,‚调内不调外,调低不调高,调劣不调优。‛还喊出:‚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难上难,死路一条。‛)提出每年技改投入指标不少于40亿,引进外资不低于3亿美元,所有乡镇企业必须引进国际先进装备进行技术改造,一下子组建了四十多家规模型集团企业(当时在全省第一)。当时电力供求矛盾很紧张,一心想办个大电厂。恰逢当时邹家华副总理来张家港视察,我说:请总理视察保税区。邹家华副总理当时面孔一唬,说:‚不看了‛。他接着说:‚你们保税区有没有‘走私’啊‛?我一下子搞不清是什么意思,回答说:‚总理,我秦振华是不搞走私的,如果有,有一个,抓一个。‛说这话,有点底气的。邹家华副总理便高兴起来了。晚饭后,他说‚晚安,休息了‛。我就和省里领导说:‚办电厂的事还没机会汇报呢‛?省里领导答应说:‚以后去北京开会碰到时再提。‛但我的心里不踏实,于是就把总理警卫请过来,‚如果总理还没休息,就告诉我一下‛。当时已经晚上10点了,正好邹家华副总理还在看报,听说我有事汇报,马上答应。我就汇报说:‚总理,你看到了那么多项目,就是没有电,想办个电厂。总理说:‚我晓得了‛。说明总理点头了。上面领导真正看到你发展,干事业,都很高兴。我马上就组织工作班子跑部进京,到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同志一看见就说:你们张家港怎么又来了?还要办2×12.5万千瓦的电厂(原来是2.4万),国务院早就明确,30万千瓦以下的都属关停的小火电厂,一律不批(五小工业:小煤窑、小火电、小石灰、小冷窑、小水泥)。只得再去找邹家华副总理。临近年底了,我们搞审批的副市长,编了个理由,对国家发改委陈锦华主任说:‚女儿要结婚了,项目批不到,秦书记不让回去‛。陈锦华同志亲自给我打电话来责问,‚老秦,我要批评你了,36 你怎么不近人情呢?人家女儿结婚,你不准人家回去啊!‛我理直气壮地说:‚陈主任,你只要批给他,他就回来了嘛‛!我们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真正感动了上帝。再去找发改委,口气就变了,说:‚好么,你们张家港来头大了,通天了‛!就开始办手续了。就是有了这个基础,后来又批到了2×60万千瓦的沙洲电厂。现在又规划了2×100万千瓦的沿江大电厂。这充分说明了张家港市就是在优势条件不具备,一下子能创办那么多大项目,而且很多是经过省和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大项目,就是这样全力以赴,选派精兵强将一个又一个去攻克的。在我的任期,完成国批项目三个:都是要经过国务院各位副总理都要亲笔签字,最后由国务院总理亲自过目审批,国务院下文的重大项目:①张家港保税区;②韩国浦项;③江苏华宇电厂。韩国浦项的项目,全国有许多城市都在抢,如:大连***、福建厦门、上海浦东、山东青岛市、我们邻近的无锡市等地。韩国浦项的总裁金正中考察了沙钢和张家港这个文明城市以后,他十分敬佩沈文荣,敬佩张家港,他说,‚我要在张家港这个文明城市搞一个模范企业。‛我过去一直在讲:不要什么级不级,搞不上去那才真正急勒!一个地方有经济才有地位,有作为才会进位。从92年到95年三年多时间里,张家港全市竣工投产了2000多个项目,总投入70多亿元的216个超千万以上大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其中光是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用汇就达6.5亿美元(这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呀!)。这都极大地推动了张家港的港口的发展,规模企业转型升级。造就了一大批至今仍是响当当的规模集团企业、世界500强的集团企业,一批著名企业家就是那个时候大发展成长起来的。现在有的已经成为国内行业协会的领军人物,有的还当了会长、副会长。比如,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

文荣这个典型,经久不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沙钢连苏州都冲不出去,因为苏钢总量、名气比他大(苏钢孙廉洁)。为什么20多年来,无论宏观调控还是金融危机,沈文荣始终自我超越、敢于拚抢、大胆出手,真正是‚嘴里啃一个、手里抓一个、眼睛盯一个、心里还想着好几个。‛2010年,沙钢钢产量3500万吨,(建国初期1949年全国钢产量不到1000万吨,当时还喊出了超英国)。销售收入1600亿元,利税135亿元,名列全国第二。全国民营企业领军人物全国第一。2000年秋,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到欧洲德国收购了一家老牌钢铁企业——蒂森克虏伯(世界第七大钢厂),将它整体从莱茵河畔,从大西洋经过太平洋搬到扬子江南岸——张家港锦丰镇。这真是了不起啊!我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做到,至今我还没见过。我们沙钢集团的沈文荣主席做到了,震动了整个欧洲,震动了世界,震憾了国人!2010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最新排名中,沙钢位列世界500强第415位,较前年又上升了29位。沈总豪迈地说:‚我们的目标是向世界300强进军!‛美国和欧洲的一些著名钢铁巨头见了沈总都很敬仰,恭腰屈膝,这是我亲眼所见。这又说明了什么?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已经站在世界的高处。

江苏澳洋沈学如总裁,是一个弘扬张家港精神,转型升级,多元发展的典型,敢于争先的时代急先锋,事业闯将。早在90年代初,他就是走向西欧第一人。从德国引进毛纱集团,法国引进万吨级毛料集团,都是世界级的毛纱王、毛料王,装备都是世界最先进的。当时上海人来参观,都惊奇地说张家港的毛纺水平超过了上海。2005年沈总开始创办澳洋集团,仅五年时间他就开创了‚六大板块‛,27家公司:①毛纺板块;②化纤板块;③钢铁物流板块;④医药医疗板块;⑤建筑房地产臵业板块;⑥现代农业板块。

澳洋现有总资产100多亿,2010年销售突破140亿元,沈总的澳洋科技、澳洋顺昌两家公司上市,今年有可能还有一家上市。沈总是张家港的事业闯将,创业英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弘扬张家港精神,关键在领导,重点是各级党政一把手。胡锦涛总书记1996年10月29日至30日,亲临张家港视察。他对领导干部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三条:一是张家港实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坚决、全面、准确;善于把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与张家港的实践相结合。二是张家港广大干部群众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尤其发扬了张家港精神。三是张家港各级领导能够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给群众带了好头,做出了样子。仔细领会总书记总结的这三条,实际上都是从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角度总结的。第一条讲的是领导干部政治上要坚定。第二条讲的是领导干部要有好作风。第三条讲的是领导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能否搞上去,最关键就是要有一个优秀的领导班子,核心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我们坚决贯彻实施江总书记充分肯定的五句话用人方略,‚弘扬创业者,支持改革者,鞭挞空谈者,惩治腐败者,大胆激励开拓者‛。我过去常说:‚凭实绩坐位臵,不凭文凭看水平,不凭资历看本领,不看选票看实绩,只认事业不认人‛。真正以德才选人,重用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群众公认的领导干部,果断调整一批思想保守,工作平庸的干部,优胜劣汰。有次,华宇电厂(党委厂)换届选举,结果把勤奋创业、踏实干事、不怕得罪人的专家、厂长(二把手,是拿国务院特殊人才津贴的)落选了。我感到很吃惊、有疑义。市委委派组织部长直接去调查了解情况,原因是一把手当好人,二把手搞改革,做事产生了矛盾。

于是果断出手,市委常委会集体研究,派组织部长代表市委到厂里宣布,让落选的副厂长当一把手,原来的一把手当副职。我亲自把他叫到办公室,严肃批评,说:‚给你三个月时间,以观后效。不行,再调整。‛辩证地看,你要做事,哪有不得罪人的?看法哪有可能完全一致的。得100%的选票未必就是好干部。我们就是这样一股正气,赏识干事业的人。所以造就了一大批敢闯敢冒的优秀干部,从张家港市选拔、提拔出去的领导干部很多。我是56岁才当市委书记的,不求再当什么官,求什么职,只求为张家港老百姓做些事,为张家港的发展多办几件实事、好事。对老百姓的事,我是件件放在心上,张家港无小事。一天三十多封人民来信,我每天晚上十点多才进办公室,每一封来信都圈阅交办,件件有落实。重要的来信处理我都亲自过目批办,听办理结果。领导干部解决问题必须亲自到现场。碰到复杂的问题,尖锐的矛盾,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现场解决,召开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现场会,当场拍板,明确责任,限期解决。每年要召开这样高效率的现场办公会几十次。平时我下基层一般不预先打招呼,只带办公室一个同志,直插车间、田头、码头、学校等,与群众面对面了解情况,掌握了全部情况后,再找当地的党委书记和领导,谁也别想搪塞我、应付我过去。保税区拆迁4个村,1800多户,三个多月全部拆迁完成,当时我们手里又没有钱,借了钱,建好安臵小区(社区)办菜场搞贸易市场。先让老百姓打借条搬进去。有一次,我到保税区、中兴镇检查工作,问主要领导:‚老百姓安臵好了没有?‛回答说:‚全部落实了,没有问题。‛我一直走进安臵小区新建的菜场,周围老百姓看见我都很高兴,情绪很好,都说好。临走时,有好多老百姓喊住我,对我说:‚秦书记,你慢走,我们拆迁补贴还没解决好‛?我一听就火了,40 当即表态说:‚我马上给你们解决,请放心。‛我立即返回原地镇上,把保税区全体班子一起集中到中兴镇,问:‚在保税区拆迁中,你们有没有亲戚?‛大家表示很正气地回答:‚我们没有‛。我就说:‚好啊!因为你们没有亲戚,所以你们不关心,事情还没处理好?‛保税区、中兴镇上的在场领导一下子目瞪口呆,我说:‚限三天解决问题,答复群众。‛有一次大年三十下班时,看到保税区一个中学生反映家中因拆迁生活困难,无钱读书,父母还没安排工作的来信。我感到很吃惊!马上连夜召开常委紧急会议,会上读了这封来信,常委的同志当时大家心情都沉重,沈市长当场流下了眼泪,紧接着,常委的同志连夜奔赴保税区拆迁户群众家中分头进行慰问。这也深深感动了群众。所以张家港保税区那么多的拆迁,群众作出了那么多牺牲,都通情达理支持保税区的建设。

2008年秋,苏州市委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改革开放30周年汇报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李源潮部长高度肯定了张家港的发展。

张家港:一座城市了不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张家港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在发展中形成了张家港精神。1994年至今,张家港已连续十余年保持全国百强县三强的地位。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元。张家港目前销售超10亿元的企业总数达到47家,超百亿元企业达到10家。2010年百家规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50亿元、利税205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65.6%和72.5%。张家港凭借‚一城双核五片区‛的城市框架,已成为港城一体的现代化中等城市,也是全国第一个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市。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04万元和1.44万元,每百户拥有私家车31辆。早在2005年,张家港就已摘得‚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2009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为全国县级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张家港还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

教育先进市、文化先进市、科技进步先进市等148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

规模企业、开发开放和民营经济齐头并进

张家港的前身为沙洲县,1962年由常熟、江阴划出的几个“边角料”乡镇合并而成,1968年撤县建市。改革开放之初,因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条件较差,一度被称为“苏南的苏北”、“苏南北大荒”。30多年前,张家港各项人均指标排名在苏州地区8个县中倒数第一,地区生产总值仅为3.2亿元,财政总收入仅为0.45亿元,人称“小八子”。当初的张家港只能算是个农村集镇,乡村满目旧草房,集镇不见电灯光,即使是县城所在地杨舍镇,也只有一条长100多米、宽3米的小街。当时虽已有2000多家乡镇企业,但都是分布较散的小企业。1978年沙洲县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仅有367元和178元,只能算是勉强温饱。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张家港市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全县很快实现了农副工三业并举的飞跃,从而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崭露头角。“家家点火、户户冒烟”是当时张家港市乡村工业的真实写照。到1985年,全县经济实力已跃居全省64个县(市)的第五位。1992年,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的发表,成为张家港实现腾飞的新起点,他们提出“工业超常熟、外贸超吴江、城建超昆山,项项工作争一流”的奋斗目标。两年后,综合经济实力已跃居全国百强县第二;1995年,张家港初显协调发展特色,成为全国“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先进典型。进入新世纪,张家港更加突出“转型、加速、协调”三大主题,加大“创新、统筹”力度,把协调发展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如今,张家港人在“三超一争”的精神激励下,实现了赶超和跨越,经济由乡镇工业为主演变为规模经济、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三足鼎立”、齐头并进的格局,并形成了冶金、机电、化工、纺织、粮油食品、建材等优势产业。

规模企业是张家港产业群落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元素,企业数量不多但“块头”都比较大。靠45万元起家的沙钢是张家港市规模企业发展的典范。1975年建厂的沙钢,当时的年轧材产量只有三四千吨,在夹缝中求生存。

36年过去了,沙钢已发展成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特大型钢铁企业,位居中国民营企业之首,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列第415位。目前,张家港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200家,超十亿元的企业47家,超百亿元的企业10家,这些规模企业中不少都是全国乃至国际同行业中的“单打冠军”。如攀华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彩钢板生产基地,华芳集团是亚洲第二大棉纺企业,东海粮油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粮油食品加工基地之一。

从1986年撤县建市以来,张家港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港兴市”发展战略,推进沿江大开发。1992年10月,张家港保税区正式建立并运作,此后张家港经济开发区、扬子江化工园、扬子江冶金工业园相继开发建设,成为拉动该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引擎。2008年11月,张家港保税港区获批成立,标志着张家港外向型经济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截至2009年,全市累计吸引外资企业1300余家,有21家世界500强企业到张家港市投资落户,累计注册外资75.43亿美元、到账外资65亿美元,境外投资连续七年位居江苏省县(市)首位。

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民营经营同样发展得有声有色。张

家港曾是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苏南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从1995年开始,敢为天下先的张家港人,大胆改革,排除各种干扰,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制,再造经济新优势。到2001年,全市近3000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此后,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大新镇,几年前崛起的宏宝集团现已发展成为国内五金制造龙头企业,在它的周边,诞生了四五百家生产五金产品的私营企业,该镇也因此赢得了“五金之乡”的美名。与大新镇相仿的还有塘桥镇的纺织业、乐余镇的汽配业等。

有人作过统计,张家港人以全省百分之二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省百分之四的生产总值;以全国万分之一的地域,贡献了占全国千分之四的税收。

农村城市化 城乡一体化

华灯初上,走在张家港市市中心的步行街,两侧店铺林立,流光溢彩。1994年,张家港就在全国率先引入了“步行街”概念,把原沙洲中路改造为全长600米的“张家港商业步行街”,2001年又斥巨资对步行街进行了“美容”。两侧29幢大楼立面全部进行了改造,路面也进行景观设计,步行街一下子靓丽起来,成为游人来张家港想去的景点之一。

2000年,沿江高速公路要从张家港境内穿过,张家港采取集中取土的办法,开挖出了一个人工湖,既解决了公路用土问题,又给市民增加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这个人工湖就是“暨阳湖”。如今,这里碧波荡漾,已经成为一个生态园,被称为张家港的“绿肺”。

跨过横贯张家港南北的港城大道一路往西,眼前便是张家港城西新区。这里道路宽敞,楼宇林立,各项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尤其

是张家港购物公园,建筑现代,又带有梦幻色彩,集购物休闲为一体。这个现代而精致的新城区,是张家港市加快城市功能升级的一个缩影,也是加快建设宜居现代化中等城市的一大亮点。

在张家港市西北角的金港镇德丰社区,漂亮的楼房排列有序,还有一个1.5万平方米的中心休闲广场。社区内设有医疗卫生、计生、警务、健身、老年活动、文化服务中心等多个便民部门。德丰社区是金港镇最偏远的社区之一,而且还是一个拆迁安臵小区。3282户村民变成居民,过着与城里人相仿的生活。

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这是张家港在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上的一条思路。在规划上,全市共分为五个模块按主题均衡建设。市区中心杨舍镇以花园式江南水城为标志,打造以商贸流通、高新产业和物流服务为主导的现代化生态城。依长江傍港口的金港片区依托保税区、国际港和化工园等,重点发展石化深加工、仓储运输、物流加工等临港产业,并通过开发自然风景区建成以绿色生态为背景的现代化滨江城市。拥有中国最大民营钢铁企业沙洲钢铁集团的锦丰片区重点发展冶金、能源、建材、造船和汽车配套件等产业,在片区南部新建亲水滨江小城市。以纺织巨头华芳集团为旗舰企业的塘桥片区重点发展纺织和加工业,建成现代化轻工业小城市;拥有“中国第一钢村”永联村的乐余片区则以机电产业和生态农业区为基础建设田园风光为主题的新型小城。城乡一体化建设正在大力推进。

“生活在张家港是幸福的!”

漫步张家港的城区和农村,几乎看不到垃圾杂物,听不到污言秽语。整洁而美丽的城市,干净而清新的农村,宛如一座巨大的盆景。

“生活在张家港是幸福的!”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

执行主任安娜·蒂贝琼卡女士抵达张家港时,用这句话表达了这座城市给她带来的震撼。

上世纪90年代初,张家港市着眼于卫生创建和环境整治,着眼于市民文明卫生习惯的养成,以行政推动为主要力量,解决了脏乱差问题及全民对创建的认识问题,形成了“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硬”的创建特色和经验。10多年来,虽然市领导班子经历了数次更替,但这一作法始终未变。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张平告诉记者:“每年新年伊始的第一个全市性会议,就是文明城市创建大会,这已形成一项不成文的惯例。”经过艰苦的努力,1994年,张家港市成功创建成首批“国家卫生城市”;1999年,荣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2005年,荣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09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多年来,张家港市始终把抓经济提速与育文明新人有机结合,坚持做到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中富民强市,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中提升素质,坚持对各级干部群众开展“五爱、四有、三德、三礼”和文明市民行为规范教育,每年市民接受文明知识教育率都保持在95%以上;全社会形成了“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新风尚:银行的“一米线”附近,市民在线后排队等候;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刚上车,几位年轻人快速站起来,争相让座;面对问路的外地游客,市民耐心热情地指路;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看不到了;行经斑马线时,司机大都会主动礼让行人;看到残疾人过马路时,有人主动上前帮忙„„

文明“基因”已深入张家港市民的心中,融入生活的每个细节。杨舍镇田垛里村的赵老汉时常拿着扫帚在自家的堂前屋后转悠,好像一点垃圾也容不得。原来,杨舍镇每季度都要评选“五星级文明

家庭”,“五星”分别是遵纪守法星、义务奉献星、文明卫生星、团结和睦星、诚实守信星。在一次评选中,赵老汉家因为一只浇菜的水桶放得不是地方,“五星”中少拿了颗文明卫生星。从此,赵老汉里里外外打扫得更勤了。正是这些细微处累积起了城市文明的高度,不断丰富着城市的内涵。

面对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张家港人不自满、不陶醉、不懈怠。如今,他们正在通过大力实施“五大工程”,即大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和谐社区建设工程、创建品牌辐射工程、文明创建实事工程、文明创建强基工程,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向“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发起冲击,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张家港正向人们走来。

张家港:迎难而上办大事

1995年5月13日,江泽民视察张家港时,亲笔题词“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的精神。这十六字精神,是从1992年以来张家港人创业实践中概括和提炼出来的。

1992年1月,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响亮地提出“工业超常熟,外贸超吴江,城市建设超昆山,各项工作争第一!”当时,这“三超一争”在苏州乃至全省掀起了“轩然大波”。当时常熟的年工业总产值比张家港多10多亿元,吴江是江苏外贸“十连冠”,昆山的城市建设在全国都闻名遐迩,还要“各项工作争第一”?然而正是这种敢与高手拼高低的气魄,让全市的干部群众进入到了背水一战般的决胜状态。张家港人也正是在这一口号的激励下,迎难而上办起了大事。

建立了中国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

在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的1992年,张家港人提出,要在这里创

建一个保税区。之前,全国已批准了6个保税区,但均设在上海、天津、深圳等沿海开放城市或特区,彼时的张家港,还只是一个小县城,何况江苏省已有11个国家级开发区、度假区,面对如此多实力强劲的对手,张家港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能力。

其实,他们心里早就有了底:张家港虽不靠海,但地处长江下游,不仅有着天然良港张家港港,而且依托长江沿岸这个经济开发带,独一无二的内河港保税区反而成了优势;张家港东有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西有南京、常州等高新技术开发区,虽在夹缝之中,但反而可以接受两边的辐射;张家港虽然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县城,但背靠国内“活跃”的苏南经济圈,这里较高的经济外向度和较深的腹地范围恰恰为保税区的生存提供了源泉。

有了目标,说干就干。当时的保税区,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没有什么投资项目和基础设施。当时保税区在国内还是新生事物,懂得保税区运作的专业人士凤毛鳞角。一切都只能是摸索着起步。在筹建过程中,激励着建设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奋斗的就是那“张家港精神”,起早摸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1992年5月,张家港确定保税区地址,到9月,42个基础设施项目就陆续开工。45天时间里,1284户民房全部拆迁;4个月内,25万平方米的3个居住小区拔地而起,动迁户们搬进1300多套新居;仅用20天,一条8公里长的保税区铁丝网隔离带就全线扎成;90天,一幢8000平方米的港务局大楼建成;160天,在通常情况下需要两年才能完工的万吨级石化码头建成„„“张家港速度”震动了全国。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年10月16日,张家港保税区正式被国家批准设立。12月24日,保税区正式运转。曾经被人嘲讽为“异想天开”的举措,成了铁板钉钉的事实,张家港保税区成为全国唯一的内河港型

第三篇:张家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介绍

张家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张家港市沙洲西路228号

记者日前从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获悉,2008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方案正式发布。张家港市住房公积金缴存月工资基数最高限额从7月起将上调700元,从去年的6600元调至7300元。据了解,本次调整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工资基数按职工本人2007工资总额的月平均数核定,最低不得低于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2007最低月工资标准850元,最高不超过7300元,不到最高限额的按实计算。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机关、事业单位仍为单位14%和职工10%,企业可在单位14%、职工10%;单位12%、职工9%和单位10%、职工8%三个档次中选择确定。此外,根据国家、省和苏州市的统一部署,结合本次调整同时开展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的年检工作。年检单位应统一填写《苏州市住房公积金2007年检表》并加盖单位公章,持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到住房公积金经办银行办理。

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办理工作即日起开始,8月初结束,各单位应尽快到公积金经办银行办理调整和年检手续,以免影响7月份单位的正常缴存。相关文件、表格可在市住房公积金网站()下载,也可到市沙洲西路228号公积金服务大厅领取。本次基数调整和年检工作将进一步完善公积金缴存单位基础信息,扩大我市住房公积金规模,提高职工住房消费支付能力,提升社会住房保障水平,为建设“协调张家港”发挥积极作用。(魏新阳 陈健)

本报讯(记者 魏新阳 陈健)记者从张家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从即日起该市将用1个月左右时间开展2011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集中调整工作,并开始办理缴存单位的年检。

根据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财政局《关于开展张家港市2011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和缴存单位年检的通知》要求,新的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工资基数从2011年7月起执行。缴存基数的调整应按职工本人2010月平均工资收入(工资总额)按实核定,缴存基数最高不超过10700元,最低不得低于苏州市最低月工资标准1140元。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机关事业单位仍按原规定执行,企业缴存比例仍为单位和职工各8%~12%,不到各12%的可继续上调。对7月至调整当月之间少缴部分的住房公积金,单位在调整汇缴时应做一次性补缴。

同时,凡2010年12月31日前已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开户)的单位,在本次调整工作中办理年检手续,对已签约“网上单位业务”的单位可在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站()登录“网上单位业务”系统后办理相关调整和年检手续;其他单位可持组织机构代码证、填写好并加盖公章的《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表》、《苏州市住房公积金年检表》,到本单位缴存公积金的银行服务窗口办理调整和年检手续。(《张家港日报》)

第四篇:临沂市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介绍

临沂市基本情况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辖3区9县和3个开发区,其中2个国家级开发区,人口1113万、面积1.72万平方公里,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临沂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是中国物流之都、中国书法名城、中国温泉城、中国市场名城。临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建城已有2500多年,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1950年设临沂专区,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改设地级临沂市。临沂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就出土于临沂城,孔子72贤徒中有13人生长在临沂,历史上24孝中有7孝在临沂。宗圣曾子、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大书法家颜真卿和珠算发明家刘洪等都出生或曾生活在这里。

临沂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上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就在沂蒙山区传播革命真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第一纵队、115师司令部、新四军军部、华东野战军总部及华东、山东党政机关曾长期驻扎在这里。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这里战斗工作过。当时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1.4万人参军参战,10.5万名烈士英勇牺牲,涌现出红嫂、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先模人物。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培育形成的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临沂生态环境良好。全市水资源总量60亿立方米,约占全省的六分之一,是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沂河、沭河纵贯全市南北,城区有8条河流穿城而过,建有7座橡胶坝、8道节制闸,形成水面48平方公里。境内蒙山是国家5A级景区,被誉为“天然氧吧”和“养生长寿山”。拥有武河、沂河、东汶河等面积8公顷以上湿地270块,总面积5.5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33.8%,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9%。

临沂商贸物流业发达。市区共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128处,其中有75处开展了国际贸易业务,商品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客流量36万人次,车流量7万多辆。去年临沂商城交易额达到2687.4亿元,完成商品直接出口额56.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2.9%。临沂商城商贸业的繁荣发展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提升,已形成以立晨、华派克、荣庆等物流企业为龙头,天源、金兰等10多处物流货运基地为主体,40余家第三方物流公司、2000多配载业户为支撑的物流服务体系,物流网络覆盖全国1800个县城以上网点,通达几乎所有港口和口岸。

临沂发展充满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临沂人民抢抓发展机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进取,1995年临沂在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整体脱贫,2000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小康,2011年综合实力跨入全国地级城市50强、列48位。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69.8亿元,同比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46.2:44.3;公共财政收入251亿元,增长16.2%;固定资产投资2826亿元,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8.4亿元,增长12.8%;进出口总额107.9亿美元,增长1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0345元和11629元,增长10.3%和11.9%;城镇化率54.3%,中心城区面积210平方公里、人口200万人。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96.2亿元,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3亿元,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1270.6亿元,增长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3.8亿元,增长10.8%;出口总额27.8亿美元,增长1.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472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29元,分别增长7.1%和9.8%。

第五篇:2016张家港市政府工作报告(本站推荐)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市长 朱立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张家港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及2015年主要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张家港市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共张家港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转型“阵痛”等一系列压力挑战,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聚焦聚力实施“810工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为张家港迈向“十三五”新征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稳步增长。预计,“十二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30亿元,同比增长7%,五年年均增长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8万元,比“十一五”末提高37.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4.2亿元,同比增长7.1%,年均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5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9%。沙钢集团世界500强位次五年递进141位、列第274位。综合实力保持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方阵。

——民生水平显著提升。“十二五”期末,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4万元,同比增长8%。五年累计开工安置房1872万平方米、竣工1658万平方米,安置过渡户5.1万户。城乡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实现并轨。建成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42.9张,是“十一五”末的两倍。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62岁。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十二五”期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累计分别下降23.6%、35.3%、39.7%和21.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1%。暨阳湖、一干河、香山等区域的保护修复展现新质态。荣获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特别贡献奖,通过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验收。

——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十二五”期间,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吴栋材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汪明如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4人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称号,2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建成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实现“零”的突破。获评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蝉联中国公益慈善七星级城市。

“十二五”以来,张家港市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转型核心任务和民生根本目的,突出“810工程”重中之重,实施“六大提升行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呈现新态势

新兴产业培育取得新进展。2015年,完成工业投资391亿元,其中新兴产业投资245亿元、占比62.7%。“810工程”十大制造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七个项目列入省“双百工程”。页岩气综合利用基地四个主体项目全面建成,光学膜基地康得新一期产能全面释放,霍尼韦尔基地一期稳定量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引进国内外标杆企业20余家。华灿光电、其辰光伏、天合汽配、富瑞重装、润英联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十二五”以来,全市实施重大产业项目157个,竣工投产40个,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029亿元,其中新兴产业投资101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五年提高21.5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以页岩气综合利用、光学膜为支柱的新材料,以LED、锂电池为主体的新能源,以智能装备、再制造为代表的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沙钢、永钢、华昌、澳洋等一批转型升级项目有序推进,沙电二期开工建设。2015年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2家,累计33家。

现代服务业加快提质增效。2015年,完成服务业投资364亿元,增长5.5%,口岸货物吞吐量2.8亿吨。十大服务业项目、十大专业市场建设成效显著。玖隆物流园累计入驻企业1870家,获评省级示范物流园、全国5A级物流企业。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化工品电子交易、进口消费品市场、长江航运交易中心等服务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服务业投资1563亿元,年均增长16.4%。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五年提高7.2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4%,五年提高22.6个百分点。同时,现代农业加快发展。2015年新增高标准农田2.1万亩,五年新增16.9万亩,累计达到36.6万亩;五年累计新(改)建优质蔬菜基地3500亩。被列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获批筹建省级高新区,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康得新、能华微电子入围国家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成为首家被列入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试点的县级市。“十二五”期间,全市创新创业载体面积突破160万平方米,沙洲湖科创园建成投运,清华大学锂电研究院、哈工大研究院、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十大工研院入驻张家港市。累计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465个,自主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1名、省“双创计划”人才82名、“姑苏计划”人才122名,博士突破1000名。高技能人才总量突破6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3.3%。销售超亿元新兴产业科技型企业突破1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45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件,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2015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5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90亿美元,其中出口150亿美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亿元。“十二五”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加大,张家港市坚持正确处理稳增长与调结构关系,强化对主导产业、重点企业监测预警,落实结构性减税等扶持政策,进一步取消和降低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搭建银企对接、中小企业统贷、“智汇金融”等服务平台,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有效处理金融风险事件。深入实施“腾笼换鸟”,累计盘活存量土地2.93万亩。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91亿元,新增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

(二)坚持城乡一体,加快完善功能配套,城乡建设展现新内涵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2015年,沪通铁路张家港段完成拆迁清障工作,跨江大桥及线路段工程建设按计划推进。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完工。福南水道-12.5米进港航道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展开。“十二五”期间,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镇区控制性详规和保留村庄布点规划。苏虞张快速通道、复线船闸、申张线(金港段)航道整治工程竣工,疏港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摊铺基本完成,通洲沙西水道综合整治工程基本完工。

城乡建设管理水平持续提升。2015年,沙洲东路改造等道路工程竣工通车,市区排水系统提升、城区防汛隐患点整治工程全部竣工。出台村庄规划建设实施意见、公寓房及城中村危房解危实施意见。完成农村供水管网改造3.2万户、城镇天然气配套用户3.67万户。开展城市管理“百日行动”,完成6大类725个项目整治。“十二五”以来,杨锦公路、晨丰公路等道路新建、改造重点工程先后竣工。新增(更新)公交车483辆,其中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290辆。全市供排水实现城乡一体化,天然气主管网实现“镇镇通”,沙洲中心粮库、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新建工程建成运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行动持续推进,三年完成整治项目218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向乡镇延伸,成为首批省优秀管理城市。

(三)坚持生态优先,重点抓好综合整治,环境质量实现新提高

环境治理持续深化。2015年,开展环境保护“百日行动”,推进钢铁、电力等重点行业提标整治、有机废气治理和燃煤小锅炉整治,淘汰老旧机动车(黄标车)6900辆,PM2.5年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13%,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9万户,关停畜禽养殖场165家、整治70家。“十二五”以来,张家港市坚持统筹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810工程”十大生态项目取得新成效。五年关停污染企业274家,钢铁行业脱硫及电力行业脱硫脱硝除尘实现全覆盖。走马塘工业污水总管线工程建成投运,重点区域工业污水实现集中处理。配套建设城镇生活污水主管网340公里,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6座。疏浚农村河道2752条,完成106条黑臭河道和80条重点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经开区获批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生态保护扎实推进。2015年,率先推行生态环境责任审计,出台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全面落实“河长制”和区域断面水质考核。高标准通过国际卫生港口、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镇及省级卫生村复核验收。“十二五”期间,小城河综合改造、暨阳湖生态湿地、一干河生态廊道、三干河南延、沙洲湖应急水源地、凤凰湖生态系统工程全面完工。南丰、凤凰成为苏州市美丽城镇示范镇。建成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11个、苏州市美丽村庄示范点12个、三星级康居乡村42个。建成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4A级景区3家。

(四)坚持民生为本,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社会保障更加健全。2015年,全市提供就业岗位7.8万个,开发就业援助岗位1.15万个。推行经济适用住房共有产权制度。完成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工程三年行动,儿童福利适度普惠制度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十二五”以来,本市籍应届高校毕业生、特困家庭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城镇职工社保参保人员增加28万人,参保率达99.4%,职工、居民医保大病救助水平保持全省领先。累计开工保障性住房17458套(户),竣工14141套(户)。“共享阳光”助学项目累计为贫困学生11551人次发放助学金3476.7万元。

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2015年,市二中北校区、塘桥中心小学等7所学校新(改)建工程竣工,86所学校通过“美丽校园”验收。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36亿元,新(改)建学校55所。组建梁丰教育集团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立14个学校联盟。高职园区建成投用,建办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全市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7%和71.7%,职业教育主要质量指标保持苏州第一,普通高考、职校对口单招本科达线率持续位居苏州前列。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提升。2015年,市中医院门诊楼改造工程竣工投用,启动市第三人民医院门急诊楼、市第四人民医院易地新建工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医疗便民“一卡通”工程稳步推进,“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全面推行,被列为全省基层医改“三个一”工程试点市。“十二五”期间,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创建成三级医院,澳洋医院成为苏州首家JCI国际认证医院。建成以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为核心的两大医疗联合体。累计新(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3家,实现医院与社区卫生一体化管理全覆盖。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成1个国家级、5个省级、13个苏州市级医学重点专科及2个省级中医特色专科项目,卫生信息化建设入选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经典案例。

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完善。2015年,全市新增养老床位650张,市老年活动中心长安中路分中心建成启用,亲情(虚拟)养老院入选全国社区居家养老典型案例。“十二五”以来,累计建成养老机构47家、养老床位9600张,民营养老机构数和床位数分别占比66%和64.2%。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40家、日间照料中心57家、老年人助餐点86家,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90%以上。医养融合、“循环养老”试点和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积极推进。

文化建设、文明创建持续深化。2015年,新增5家全国文明镇和文明单位,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十二五”以来,张家港市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文明张家港的标杆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巩固提升。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培育志愿服务团队725支。建成中国民间文艺之乡、书法之乡、曲艺之乡、小戏小品之乡和全省首批“书香城市”,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入选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重点项目。24小时图书馆驿站基本实现各区镇及重点村(社区)全覆盖。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省级7个。人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3.98平方米,达到国家先进水平。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市和全省首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

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百日行动”,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力度,完成72家三级政府挂牌督办安全隐患单位整改任务。开展村(社区)居民自治深化试点,持续推进社区减负增效。治安技防和群防群治不断加强,违法犯罪警情和刑事发案率持续下降。“十二五”以来,全市公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保持苏州领先。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加快完善,重点行业领域重大隐患整治成效显著。“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机制日趋规范,成为全省首批现代民政示范市。实施新市民积分管理,2.8万名新市民子女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5万名新市民子女入读公办学校。12345便民热线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五)坚持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十二五”期间,通过主动对接自贸区、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外贸综合服务和跨境电商“直购进口”、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外商投资性公司设立、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进口整车转关、口岸“三互”大通关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综合评价,实施土地指标有偿使用,推进“多规合一”试点。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六大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推行“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农村社区股权固化改革稳步实施,完成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组建农村资源交易平台,落实“一村二楼宇”等激励政策,促进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

法治政府建设持续加强。“十二五”以来,依法行政深入推进,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与人大、政协民主协商机制,组建政府法律顾问团队。“六五”普法全面完成。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73件,成为省级依法行政示范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缩减35.7%。编制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政府行政权力、政府部门专项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和政府部门责任清单。机构改革顺利实施,预决算公开有序推进,“三公”经费持续压减。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民生面对面”活动长效化推进。五年办复人大代表建议1142件、政协委员提案1702件。办结代表议案1件,正在办理1件。

与此同时,对口帮扶与援建、台务侨务、民族宗教、兵役、人民防空、气象、外事、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在应对挑战、克难奋进中实现了新的突破,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企业家和全体市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垂直部门和涉外单位,全体驻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张家港建设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我们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诸多不容回避、亟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部分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与“十二五”预期存在较大脱幅。实体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效益下滑明显,一些领域存在风险隐患。转型升级的动能仍显不足,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二是环境容量制约、节能减排倒逼有增无减,大气、水污染等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绿色发展的理念、机制、路径等都需要加快创新突破。三是社会建设、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发展要求、群众期盼还有不少差距。四是政府职能转变有待深化,法治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更大力度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力量,久久为功,合力攻坚,以可行思路和务实举措努力破解发展中的难题。

二、“十三五”主要目标和2016年工作安排

“十三五”时期,是张家港市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阶段。根据中共张家港市委《关于制定张家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认真研究并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了《张家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

《纲要(草案)》明确了张家港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要求,紧扣转型升级核心战略,全面提升产业品质、生活品质、生态品质和文化品质,打造以张家港精神为引领、以港产城融合为支撑、以协调均衡为目标、以文明和谐为特征的国际化、现代化港口城市,在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争当排头兵。发展原则上,贯彻落实市委明确的“五个牢牢把握”,即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民生根本目的、稳定首要前提、创新核心动力、争先内在特质”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上,《纲要(草案)》根据中央、省、苏州市确定的五年发展目标,统筹考虑张家港市发展现状和未来潜力,提出了“经济竞争力更强、群众获得感更足、环境友好度更高、文明影响力更大”的五年发展阶段性目标。

——关于“经济竞争力更强”。重点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创新驱动,关键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信息化发展水平达到95%。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产出达到7.5亿元/平方公里。

——关于“群众获得感更足”。重点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惠及面。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达标人口比例达45%。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99%以上,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数2.7人,人均公共文化体育场地面积4.4平方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3岁。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教育现代化水平全国领先。

——关于“环境友好度更高”。着力压降污染,提升环境质量和城市发展品位,生态文明建设保持全国领先。单位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压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PM2.5均值≤50微克/立方米,镇区、农村污水达标处理率分别达到90%以上和80%,地表水好于Ⅲ类比例≥70%。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

——关于“文明影响力更大”。突出深化内涵,持续提升“文明张家港”的标兵地位和影响力。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扎实推进安全稳定、法治政府、社会治理、基层民主、社会诚信建设,不断拓展双拥内涵,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我们既面临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矛盾叠加的严峻挑战,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难度不小。我们充分认识到,新常态下的增速换档压力和结构调整“阵痛”还将继续,新兴产业发展短期内还难以弥补传统产业收缩带来的影响。但我们同样看到,张家港市多年来矢志不渝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在稳中有进的态势中,“进”的因素在积累,“新”的动能在成长,转型升级的方向路径更加清晰明确。实施好“十三五”规划,我们要坚持在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下,正确认识和把握“增长调速、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的基本特征,紧紧围绕“强富美高”的要求,落实市委全面提升“四大品质”的决策部署,务实做好增实力、补短板、打基础工作,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在推进路径上重点把握四个方面:

一是聚焦转型。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张家港市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总体水平还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产出效益还不高。“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全面聚焦转型升级,以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为中心,推动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两个引擎”发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个轮子”驱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加快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高新产业拓展延伸,推进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一批能够引领中高端发展水平的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产业链完备的新兴产业集群。支持沙钢、永钢技术升级、产品提档。加快发展服务业新兴业态,推进现代物流从“大进大出”迈向“优进优出”,形成支撑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广农业科技,发展高新农业,促进强村富民。深度融入国家开放战略,创新外贸外资发展方式,加快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转型,全面提升开发开放水平。

二是创新驱动。创新是推动“经济强”、提升产业品质的第一动力。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更多深层次原因来自创新竞争力还不强、新旧增长动能对接仍未到位。“十三五”时期,我们将更加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企业瞄准市场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引进高端人才项目、对接技术成果转化,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更加注重激发社会的创新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引进创新创业、高技能、教育卫生文化等各类优秀人才,加快由“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创建省转型升级综合实验区和国家级高新区。加速“互联网+”与制造业、服务业、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加强科技金融、技术转让、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等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更加完备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进一步打通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通道。

三是绿色发展。推进绿色发展是实现“环境美”、提升生态品质的必由路径。张家港市的产业结构仍然偏重,能耗总量依然偏大,环境治理需要加快向纵深推进,绿色发展更显迫切。同时,张家港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我们有更好的基础,也更具内生动力开辟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加快污染减量化、产业替代化、经济循环化进程。更大力度抓好节约集约,推进“多规合一”、“三优三保”;更大力度强化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技改,推广绿色建筑,探索建设海绵城市,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更大力度实施综合整治,加强大气、水环境等综合治理。推进双山岛、黄泗浦、香山等生态保护修复。坚持紧贴民生需求,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着眼张家港未来城市发展布局,推进沪通铁路、沿江城际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打通融入开放新格局的大通道。我们将努力通过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提升经济发展的绿色竞争力,赋予生态港城的美丽新内涵,迈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

四是文明引领。“百姓富”和“社会文明程度高”是我们抓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在新的发展阶段,将更加注重文明引导作用,协调提升生活品质和文化品质。“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的发展经验,深化张家港精神的实践弘扬,激励务实创新、担当有为的创业精神。围绕“引导文明自觉、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发展”的要求,将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全过程。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维护社会稳定,优化法治环境,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夯实文明和谐的社会基础。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全面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健全文明城市建设的参与机制,凝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共建更加美好幸福的张家港。

各位代表,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政府将全面落实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的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总要求,围绕全市“十三五”发展总目标,以“紧扣强富美高,全面提升品质”为总抓手,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300亿美元,出口保持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6%;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市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1.强化服务保障,稳定经济运行。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优化土地、用工、用电、资金等生产要素保障,落实减税降费、“稳增长、促转型”等系列政策。引导企业通过“表内、表外,间接、直接融资,境内、境外”等多元化渠道融通资金,加强政银企互动合作,妥善化解各类涉企信贷苗头性事件。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深入一线下沉服务,继续落实对临时性困难企业的帮扶。充分发挥现有规模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帮助企业稳定生产经营、推进资源整合、加快高新化改造,全力营造实体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2.加快动力转换,打造创新驱动“主引擎”。深入融合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推进省级高新区建设。实施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加强对科技人才项目产业化扶持,更大力度推动人才项目与本土企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对接合作。加大对科技型企业、领军型人才项目的金融支持,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发展创业投资、股权众筹、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的有效对接。试点“才有所居”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扎根张家港市创新创业。年内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80个以上,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0家以上。强化对企业研发高新技术产品、专利申报等基础科技创新的扶持,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200只以上。深入实施品牌、名牌和标准技术战略,创建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年内新增授权发明专利4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20件。

3.推进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加强有效投入,重点依托“两区一园”产业载体,着力推进7个省级、24个苏州市级和50个本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保税区要加快页岩气综合利用基地已竣工项目全面量产,延伸发展加氢新材料产业,推进环氧丙烷等后续项目开工建设,促进新材料优质企业加快集聚。推进康得新二期、中集圣达因、霍尼韦尔MTO催化剂等重点项目建设。经开区要进一步完善再制造基地配套建设,引进一批优质再制造企业。推进绿伟锂能、富瑞氢能源装备制造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智能装备、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冶金园要着力推进沙钢超薄带、斯特林光热发电机等项目建设。同时,鼓励冶金、纺织、化工等传统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推进“两化融合”、“机器换人”。支持永钢与宝钢特钢深化合作。年内计划完成工业投资350亿元,其中新兴产业投资225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4.3%。

加快发展新兴业态。抢抓“互联网+”新机遇,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依托制造业基础、保税港区政策、开发区功能优势,提升玖隆物流园、进口整车物流园、东沙物流园、张家港国际商务区等载体平台功能。完善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电子交易功能,推进钢铁、纺织原料、粮油、木材等传统市场拓展电商交易份额。支持发展电商产业园,推进跨境电商综合平台建设。扩大与长江中上游港口的联动合作,推动长江航运交易中心建设。年内计划完成服务业投资35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试点、农业部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创新试点和江苏省第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市)试点。加快常阴沙、双山岛和沙洲生态农业园等农业园区开发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保护和发展农业“四个百万亩”,保障“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建设农业信息化平台、物联网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制定落实促进新一轮村级经济发展意见,完成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固化改革全覆盖,探索村集体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融资的具体办法,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4.深化改革开放,释放体制机制新活力。完善政府监管方式。推进政府管理重心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加快构建行政监管、信用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加快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能,做好下放审批事项承接和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调整。开展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实行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区域环境容量平衡等改革实践。依法规范财政预算体系,推进预决算公开透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强化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推进“智慧港城”建设,实施移动通信、环境监测、电子政务等一批重点信息化项目。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功能,探索推行政府采购项目网上运行和远程评标,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公开高效运行。

提升开放发展水平。积极申建“省转型升级综合实验区”。深入对接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政策,继续争取落实再制造基地进口汽车关键零部件旧件资源先行先试等关键政策。依托电子口岸优势,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完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功能,进一步优化大通关机制,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更加重视和强化产业链招商、功能性招商和新业态招商。支持企业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机遇,扩大对外投资,更大力度开拓海外市场,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加强对已落地试点政策的创新研究,发挥试点政策的先行示范效应,推动张家港市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构建开放发展的新平台。

5.推进绿色发展,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提升节约集约发展水平。严格执行“生态红线”保护,深化“多规合一”试点,结合“三优三保”,科学划定城镇建设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边界和生态功能区边界。科学安排城市经营性用地储备出让工作。继续推进“腾笼换鸟”,年内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500亩。严守耕地“红线”,严格土地执法监管,完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深入开展万企节能低碳和能效促进行动,推进燃煤热电企业归并整合,确保完成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

深化环境综合治理。启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综合配套改革,争创首批“中国生态文明奖”。实施新一轮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重点企业生态容量管控,推行网格化监管,依法严查各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控扩面,健全市镇两级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实现环境质量监控城乡全覆盖。深化重点行业提标改造、燃煤锅炉整治和有机废气治理,推进绿色低碳港口建设,强化扬尘污染防治,实现黄标车100%淘汰,PM2.5年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13%以上。启动实施乘航等区域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工程,新增镇区生活污水收集管网50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7万户。

6.坚持统筹协调,深化城乡一体发展。编制完成张家港市近期建设规划、部分镇(区)总体规划及综合管廊规划研究。完成数字地形图航测工程。全力配合沪通铁路及跨江大桥工程建设,启动建设铁路枢纽张家港站,做好沿江城际铁路等工程的前期工作。开工建设锡通高速过江通道南连接线工程,实施晨丰公路西段改造工程,建设南苑东路、泗港路等15项市政道路及华昌路与北庄路口、新市河路与南苑路口小型立交工程。疏港高速、沿江公路、五棵松路、章卿路等交通道路竣工通车。推进福南水道-12.5米进港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启动实施张家港河、东横河、走马塘等区域防洪提升工程。继续推进“百年一遇”江堤改造,老海坝整治二期工程年内完工。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黄泗浦生态园核心区各项单体工程基本完工,湖区整体形象初步展现。沙洲湖中央商务大楼竣工交付,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市职工文体中心等工程开工建设。暨阳湖商业街竣工运营,暨阳湖景区创建成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生态公园。加快城西拓展区便民服务中心、幼儿园等配套项目建设。年内新开工安置房40万平方米,竣工200万平方米,安置过渡户6500户。实施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二期项目。建设20万吨/日深度处理水厂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铺设天然气管网230公里,配套改造城镇集中居住老住宅区天然气用户3300户。更新新能源公交车40辆,完善城镇公共自行车项目建设。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接续行动,筹建建筑材料再生资源利用中心,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7.突出共建共享,办好民生事业。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全年提供就业岗位5.5万个,开发就业援助岗位1万个,培养高技能人才3000人。本市籍应届高校毕业生、特困家庭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年内新增社会保险参保人数4万人,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巩固在99%以上。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改革。完善因病致贫救助办法,探索实践特色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康复体系。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2万人。加强对劳资纠纷的监测预警和执法监管,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高质量完成人大代表养老议案办理任务。开展养老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探索推进医养结合服务,统筹利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完善养老服务行业标准,推进亲情(虚拟)养老院扩面提质,提升养老机构以消防为重点的综合能力。年内新增养老床位600张,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95%。围绕全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暨阳小学等4所学校新建项目,完成二职中等学校的12个建设改造工程项目。推进教育国际合作。实施“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加快省优质幼儿园、省四星级高中创建步伐。优化整合职业教育学校,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推进职业院校实训设备配套更新。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优化补偿机制、绩效考核和医疗服务,深入推进医疗联合体运行,加快建设“区域六大中心”。启动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教综合楼、金港医院易地新建工程,市第三人民医院门急诊楼、市第四人民医院易地新建项目竣工启用。启动新一轮科教兴卫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建设省级以上医学重点专科1~2个、苏州市医学重点专科2~3个。新(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家。推进社区卫生运行机制改革,探索市管镇用卫生人才管理机制。全面建成医疗便民“一卡通”工程,实施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抓好大病困难群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推进分级诊疗,鼓励全科医生进社区,努力构建贴近百姓的便捷医疗健康服务圈。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落实全面两孩政策,优化计生家庭服务。建设网球学院等体育设施,优化“城区5分钟、中心镇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恢复“贝贝杯”足球赛事。

8.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增强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志愿者队伍,完善志愿服务项目评估机制,培育壮大慈善组织,提升志愿服务和公益慈善的社会化、项目化、专业化水平。深化文明创建,推进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抓好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公共文化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管理,加快有线智慧区镇(社区)建设,提升文化民生水平。深化“书香城市”建设,办好长江文化艺术节,创成“中国曲艺名城”。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完善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加强社会治理。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督办整改三级政府挂牌隐患。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试点重点企业安全专业检查服务外包,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深入贯彻新《食品安全法》,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落实城乡社区协商制度,推进村(社区)居民自治。建立完善社会组织服务支持系统,推动社会组织更好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持续推进社区减负增效,优化设置社区服务窗口,构建以群众满意为主要权重的城乡社区考评体系,让社区工作者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上。完善“打防管控”一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推进“七五”普法,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9.加强自身建设,加快打造法治政府。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从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履职尽责、奋发有为,确保政令畅通。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作风转变,以“钉钉子”精神、“马上就办”精神抓好工作落实,坚决防止为官不为、懒政怠政。制定法治政府建设五年规划,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全程评估。深化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依法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高度重视司法、舆论和公众监督。加强重点领域执法监管,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专门监督、审计监督和绩效督查,不断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严控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优先保障重点民生支出。深化政务信息公开,进一步畅通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渠道,自觉接受广大市民的监督评判,以良好的作风、优异的业绩赢得群众更多的支持和信任。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催人奋进,新的任务艰巨光荣。让我们在中共张家港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改革创新,蓄势突破,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争当“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省“双百工程”:为带动全省工业投入水平提升,省政府于2015年7月启动实施工业经济“双百工程”,即省级层面抓好100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100项重点技改项目,市级层面结合实际再确定一批重点工业项目。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行动:省政府从2013年起,利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省县以上城市建成区开展“九整治、三规范、一提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其中,“九整治”是指整治城郊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市河道环境、低洼易淹易涝片区、建设工地、农贸市场;“三规范”是指规范占道经营、车辆停放、户外广告设置;“一提升”是指提升城市长效管理水平。

3.基层医改“三个一”工程:即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居民健康卡。

4.口岸“三互”大通关:为更加积极主动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强化跨部门、跨区域通关协作,国务院于2014年12月印发《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方案》,通过完善口岸工作机制,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提高通关效率。

5.“三优三保”:经国土资源部批复同意,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在苏州等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试点。主要内容为“以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保障发展,以优化农业用地结构布局保护耕地,以优化镇村居住用地布局保护权益”,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实现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

6.“才有所居”政策:是指参加本市科技创新积分管理的企业,达到规定积分标准的,可以优惠价格为其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购买指定商品房(简称“人才房”)。

7.医疗“区域六大中心”:为发挥医疗资源集约化管理效应,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运行效率,在全市区域内建立“心电会诊中心、影像会诊中心、临床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和集中消毒供应中心”。

下载张家港市经济社会情况介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家港市经济社会情况介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张家港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张家港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2010年度张家港市安全监管工作意见 各镇政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张家港市委九......

    11000011011张家港市教育

    张张张张张家港市教育家港市卫生家港市物价家港市妇家港市计生局 局 局 联 委 张教„2009‟89号 关于进一步推进张家港市0~3岁婴幼儿 早期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镇(区)教卫文体......

    2011年张家港市政府工作报告

    张家港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12日在张家港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张家港市市长 徐美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

    张家港市购房合同_购房合同(精选合集)

    张家港市购房合同_购房合同在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社会,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合同,签订合同也是避免争端的最好方式之一。那么一般合同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

    张家港市环境保护局文件

    张家港市环境保护局文件张环发„2009‟104号 关于印发《2009年度张家港市环境保护局 作风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支部,各科室、下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环保系统作风建......

    张家港市教育局文件(大全)

    张家港市教育局文件张教〔2007〕20号 关于进一步明确高中教师 申请调动工作及其他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高级中学: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高中教师调动工作,现将我市高中教师调动的基本......

    张家港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张家港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2007年度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打算 2007年,我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围绕......

    张家港市现代农业考察报告

    张家港市现代农业考察报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署。今年,我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点,确定了“关于崇明高效生态农业创新发展”的总课题。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