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员在政协中的作用
党员在政协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作为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主要制度安排,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政治作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已经成为参加政协组织的各个界别和广大政协委员的共同选择和自觉行动。实践证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是保持政协工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政协党员委党对于实现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有着重要作用。
党员在政协中作用的理论依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这是我们党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同各民主党派和广大无党派爱国人士长期风雨同舟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共同创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执政党,八个民主党派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具有参政党的地位,与中共合作,参与执政。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存在的基本原则。政协是在党的领导下的发挥政治协商,民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同样是人民政协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章明确规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55周年的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人民政协中的中国共产党党组是党在人民政协中的派出机构。对于实现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肩负着重大责任”。党组织是人民政协的领导核心,党员在人民政协中起着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党员在政协中的重要地位与特殊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爱国人士及各族各界群众都是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充分发挥他们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中的积极性的创造精神,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目标,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党员在政协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关系着中国人民政协的发展,人民利益的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员在政协中的作用体现
一,政协党员委员致力于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人民政协的方针政策紧密结合。
中国共产党对政协的领导主要有政治领导,思想领导与组织领导,党委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坚持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做好政治引导工作,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发挥党委对同级政协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政协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委工作部门在政协委员选拔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政协党组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开展工作,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协组织中得到全面贯彻执行,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讨论国家大事。
二,政协党员委员团结各界人士,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而凝聚人心。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与团结。在政协中,党员委员团结个民主党派,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通过会议,提案,视察,专题调研,反映社情民意,促进祖国统一,转向对外开放等多种方式为祖国发展献计献策。可耕地保护、三峡工程、两岸“三通”、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青藏铁路沿线发展、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就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考察调研,提出政策性建议。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也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开展考察调研,有效发挥政策咨询和智力咨询,为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完成统一大业、促进世界和平和各个国家的共同发展而努力奋斗三峡工程。
三,政协党员委员紧密联系群众,关心民生,体察民情民意,实现科学决策。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巨大的包容性。我国的人民政协制度归根到底就是想让国家政策能体现并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由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也是有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因此在党组织对政协的领导下,政协党员委员能够认真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爱国统一战线政策,密切联系各族各界群众,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及时向党委反映社情民意,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开展职业培训、兴教办学、捐资救灾、扶危济困„„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在开展扶贫开发、举办公益事业领域落下一处处精彩之笔。
四,政协党员委员在政协组织和社会各界中能够维护党的领导和形象。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和“三个代表”的性质表明了党的先进性,党员在政协中起着先锋模范作用。党章要求党员委员坚持“两个必要”,保持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员委员在政协工作中一定要坚持积极、主动、务实和创新的精神,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观念,围绕发展第一要务,站在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和工作大局的高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参大政、议大事、谋发展。因此,他们能够继续发扬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优良的工作业绩,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奋发进取的精神树立在各民主党派与社会各界中树立共产党良好的形象,赢得他们的赞赏与支持。
党员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职责。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员委员要更加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以更好的发挥在政协工作中的作用。
首先:提高认识,主动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党员综合素质的灵魂。思想不先进,保持先进性就无从谈起。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党员,政协委员中也有40%是党员,他们的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政协履行职能水平的提高。因此政协党员委员要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毛邓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正确的理论在政协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并指导工作实践;要加强形势教育,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其次,认清角色,坚持共产党员身份与政协委员身份的统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履行政协职能。
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政协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政协各项工作,积极推进人民政协事业的健康发展是政协组织中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政协党员委员必须具备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团结意识和尊重意识。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工作姿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各界人士实行广泛团结,共同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尽责出力。
再次,加强党组织的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关乎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加强,关乎到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政协党组要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组成员要带头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牢记“两个务必”的要求,坚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标准,在政协机关建立教育、预防、惩处三位一体的反腐制度,树立良好的作风和形象,并自觉接受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监督。
最后,要进一步加深对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协党员委员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高度重视学习保持党员先进性。为政协委员参与政治协商构建舞台,参政议政提供方便,民主监督创造良好的条件。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我们的党承担着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人民小康生活目标的历史重任。这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要实现这个任务和目标,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困难很多,任务艰巨,需要全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工作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共产党员发挥先进性,更需要人民政协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中发挥积极性的创造精神,需要共产党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受党的委派担任政协委员的共产党员和在政协机关工作的共产党员,要充分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重要使命。在政协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做履行政协各项职能的带头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政协事业面临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政协党员委员应当积极促进人民政协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把人民政协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协的途径、载体、方式》黄福寿:上海师范大学研究院.【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9期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党组作用》 徐之信 【社会主义论坛】2005年9月 《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巡礼》新华网2009年09月03日《60年来政协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新华网2009年09月15日
《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政协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贾庆林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3月4号
第二篇:无党派人士在政协组织中的界别作用研究
无党派人士在政协组织中的界别作用研究
【摘 要】无党派人士是政协的一个重要界别,在政协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履职实践中也还存如“工作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无党派人士在政协组织中的界别工作方式;再结合区情、大胆探索,构建无党派人士在政协组织中的界别工作机制,该机制是无党派人士界别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和做法。成果不仅对区政协无党派人士界别工作开展有实践指导意义,促进界别工作常态化;对我区(市或其他区)政协其它界别也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无党派人士 政协 界别 作用
人民政协的界别,是政协委员的组织形式和类别划分。政协委员由界别协商推荐产生,按界别编组,作为界别群众的代表参加政协活动、履行委员职责。界别是人民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组织基础。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的显著特色,也是政协组织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的重要优势。
[1]
无党派人士作为人民政协的一个重要界别,是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发展形成的,从它产生之时起,就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参与协商建立新中国,在人民政协的广阔平台上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之中,无党派人士与其他民主党派一样,作为多党合作的参与主体,围绕政府的中心任务,积极参政议政,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区无党派政协委员立足自身特点,注重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考察活动,以政协全体大会、常委会、专委会为平台,运用提案、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种形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永川区发展和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区无党派人士界别在履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无党派人士在政协组织中的界别作用研究,就是要促进无党派人士界别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无党派人士界别在人民政协中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保障。从而建立健全无党派人士界别工作平台,促进无党派人士界别工作常态化。
一、无党派人士界别在政协履职中存在的问题
我区政协十四届委员会无党派人士界别委员共有10名,其中有硕士1人、本科8人、大专1名,有教授、公务员、医生、教师、律师、建筑师等,来自区政府有关部门、教育、医卫等。但他们在履职实践中比较多的是以“个体”参与,而较少以“界别”身份参与。因此。出现:界别组织化程度不高、界别参与意识不强、界别作用不够明显和界别工作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
(一)界别组织化程度不高
从我区政协界别的组织活动机制而言,除了中共及民主党派、团体之外,其他界别很难有比较规范的活动。这主要是缺乏规范的、组织化的活动平台。无党派人士界别平时的活动主要是相关
[2]
专委会组织的。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机制,界别所联系群众的利益诉求实际上是较难通过“界别”组织途径得到反映。
(二)界别参与意识不强
无党派人士界别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界别的归属感不强。政协的活动除了全会期间的小组讨论是按照界别进行划分外,其他活动很少以界别为单位组织,使得委员缺乏对界别的归属感; 二是界别的身份意识不强。政协委员在履行职能时,绝大多是以个人名义或者专委会的名义进行,委员个人很少或者基本上不会以界别身份参加活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与界别群众的联系和交流。
(三)界别作用不够明显
无党派人士界别委员部分分散在其他界别,而政协的组织活动主要是以专委会的名义进行的,不同界别的委员又编在了同一个专委会,结果是应当通过界别反映的社情民意和想表达的利益诉求,最终却是由专委会来“代替”了。而无党派人士的界别活动比较少,自然委员很少参加本界别活动,所以界别作用不够明显,界别声音不强。
(四)界别工作机制没有形成
由于无党派人士每年以界别开展的活动本来不多,因此没有建立健全界别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加之无党派人士界别委员构成具有广泛性,彼此间缺少经常性联系,使得无党派人士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界别作用。无党派人士在政协组织中如何创新界别工作方式?
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组织中的界别工作方式
顺应中共中央对政协界别工作的新要求,积极探索无党派人士界别活动的新方式,务实提升界别整体履职实效。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内涵,阐述了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渠道程序,要求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地开展界别协商,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增加集体提案比重,提高提案质量。规范协商议题提出机制,认真落实由党委、人大、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提出议题的规定,探索由界别和委员联名提出议题。完善委员推荐提名工作机制,优化委员构成。因此,无党派界别委员要顺应发展,创新界别工作方式。
(一)加强学习研究
界别委员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学习中共党史、统战政协史,搜集一批历届政协无党派人士的文史资料,发掘和整理一批区知联会重要资料,铭记历史、烛照未来。根据协商民主建设趋势,组织有写作特长的界别委员,加强政协实务性理论研究,就改进政协工作、加强委员联系联络,积极组织开展界别实践,力求形成有价值的理论研讨成果。从而提升界别委员的政治理论修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3]
(二)开展界别协商
结合无党派人士界别的行业优势和委员特长,选择党政所思、群众所盼、委员关注的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探索由界别和委员联名提出议题,争取通过政协这个平台,纳入区委、区政府、区政协协商计划,按程序组织实施。当前,要注重协商内容的政治性,发挥界别协商的高端议政作用;注重协商议题的专业性,发挥界别协商的高层建言作用;注重协商方式的多样性,发挥界别协商的高度灵活作用;注重协商成果的可行性,发挥界别协商的高效资政作用。
(三)组织调研视察
政协工作贵在话语权,界别议政建言重在提高质量,委员履好职的前提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区政协无党派人士界别委员散布于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特点,要按照区委、区府关于改革、发展、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就界别力量所及、能发挥委员特长、做得了、做得好的工作事项,精心选题,实地视察,深入调研,综合分析,力求建议意见不求其大其全,但求其实可操作,真正把党委、政府想了解的真实情况客观反映出来,提出切合区情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对策建议。
(四)搞好集体提案
在组织无党派人士界别委员提出个人提案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界别集体提案工作。及早思考大会发言和集体提案的选题,早谋划、精选题、深调研、广论证、多协商,集中界别全体委员的集体智慧,反映界别的合理诉求,千方百计提高集体提案的质量,争取纳入重点提案进行督办。在提案办理协商的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承办单位,务实提出办理意见,对因政策、条件等客观原因暂不能办理的,要有理有节表达诉求,多包容少指责,多支招少埋怨。
(五)反映社情民意
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协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与提案办理不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侧重于反映区委、区政府无力解决,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改革发展中苗头性倾向,需要国家和重庆市级层面从法律法规上作出修订,从政策上作出调整,从工作举措上加强创新的问题、原因和建议。无党派人士界别可组建信息员队伍,组织界别委员和委员所在单位的专家学者,加强与政协机关委室的联系,主动承接信息选题,开展短平快调查研究,争取一批社情民意信息进入上级决策视野,在更高层面上助推区委、区府重大工作的落实。
(六)开展助推活动
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和“界别主导、委员参与”的原则,组织本界别委员,邀请其它界别无党派人士委员,紧扣“改革、发展、民生”主线,合力参与到永川区政协倡导的建言助推、智力帮扶、关爱基金、扶贫济困、文化惠民、人文关怀等“委员传递正能量”履职实践活动中来,为做好“园区”和“城区”两篇大文章献智出力。当前,重点抓好界别委员关爱老人义工队的组建,促进委员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力争培育成界别活动品牌。
无党派人士在政协组织中又应怎样形成界别工作机制?
三、无党派人士在政协组织中的界别工作机制
要让无党派界别委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协界别活动中来,本文结合区情、大胆探索,构建了政协无党派人士界别工作机制,包括召集联系机制、协商沟通机制、过程管理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等。它是无党派人士界别在工作中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和做法。
(一)召集联系机制
要按照区政协界别工作通则的相关要求,结合无党派人士界别的履职实际,建立健全界别召集人和联系人制度,明确职责、责任和分工,指定界别工作计划和时序安排。严明界别纪律,规定召集者组织开展本界别活动,是界别全体委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加强委员出勤缺勤的日常考核。每季度原则上组织召开一次界别全体委员会议,通报和研究界别工作相关情况。
(二)协商沟通机制
加强界别工作的科学谋划、整体策划和科学组织,始终坚持界别内部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平等探讨问题、坦率提出意见、沟通化解分歧,切实将协商理念寓于界别履行职能全过程、贯穿开展工作各方面。要引导界别委员强化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充分发挥政协协商民主形式多样、智力密集、传统深厚的优势,在协商民主体系中循序渐进地开展,在界别群众内部各方面务实
[4]
有效地推进。建立界别QQ群和知联会微信,借助互联网、新传媒优势,将界别活动开展情况、委员履职情况、提案办理进展情况等,及时传达到界别委员,增强履职荣誉感,强化界别归属感。
(三)过程管理机制
对无党派人士界别工作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形成管理机制。一方面,活动要有明确责任人,活动程序要精细,活动过程要记录图文,形成信息,形成成果。另一方面,对委员参与活动情况要有记录,借助区政协委员履职信息化系统,建立委员活动电子档案,为考核和评价委员履职绩效提供依据。
(四)经费保障机制
在组织发动界别委员多渠道筹资的同时,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区政协重视支持,逐年提高区财政对区知联会的预算,落实界别工作专项经费,聘请专人负责社团日常事务运转,保障无党派人士界别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把有限的人财物资源用在刀刃上,提高委员履职积极性。
(五)考核评价机制
委员由界别协商产生,必须对界别群众负责。加强对委员履职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探索建立委员述职制度,试行委员增补差额推荐、公开承诺,会同区政协党组、区委统战部探索不合格委员退出机制,坚决杜绝“挂名委员”、“花瓶委员”。对议政建言质量好、服务界别奉献多、岗位业绩贡献大的委员,协同区政协相关委室,择优表彰奖励,加强宣传报道,提振界别委员精气神,传递政协委员正能量。
(六)人才培养机制
要善于发现界别委员中的人才,有意识锻炼和培养他们,积极为他们铺台阶、搭舞台、压担子,从而增强界别组织活动的观念,提高界别组织活动的能力,使一些委员成为界别活动的领跑者和组织者,一些委员成为界别活动的助推者和参与者,成为界别活动的骨干。并通过有关制度固化下来,形成优秀人才培养的机制。
结语:尽管本文是对无党派人士在政协组织中的界别作用研究,但其研究成果揭示了政协界别工作的一般规律,因此这对我区(市或其他各区)政协界别有参考价值。
要参考文献
[1]高秉雄,张江涛.人民政协界别:变迁与改革[J].社会主义研究,2009,(6):60-65 [2]殷啸虎.发挥政协界别作为扩大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作用研究[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2-8 [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2-10(01)
[4]政协南山区委员会理论研究会课题组.当前基层政协界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22-26
第三篇:试论政协在构建和谐城区中的优势和作用
文章标题:试论政协在构建和谐城区中的优势和作用
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这一性质决定了政协在构建和谐城区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政协在构建和谐城区中的独特优势
1、政协具有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优势。和谐社会是一个
文明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政协在履行三大职能过程中,既能促进党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又有助于形成融洽和谐、良性互动的局面,对推动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直接促进作用。我们在召开各种会议和开展各项活动中,为委员努力创造良好氛围,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鼓励讲真话、报实情,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积极组织委员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提出提案,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充分发挥政协的协商监督、民主议政的优势。
2、政协具有位置超脱、渠道畅通的优势。和谐社会是一个言路畅通、各得其所的社会。政协是唯一按界别组成的政治机构,体现了广泛的代表性和联系性,是各界人士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的一个平台,了解各界别的意见就基本了解了多数人的意见,掌握了各界别的情况就基本掌握了全社会的情况。我们区政协不同于区委、区政府,位置相对超脱,渠道相对多样,自身利益关系较少,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在构建和谐城区中,政协可运用各专门委员会发挥界别优势,广纳群言,博采众议,以超脱的位置和畅通的渠道,通过提意见、建议、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使各阶层、各界别的利益诉求和意愿上达区委、区政府,各种利益冲突通过政协得到调和与缓解。
3、政协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和谐社会涉及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政协汇聚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及优秀人才,具有“人才库”、“智囊团”之称,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我们充分运用这一优势,坚持把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选择关系构建和谐城区建设的重大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鼓励和支持委员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创优争先,多作贡献。
4、政协具有团结各界、联系广泛的优势。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伟大力量的源泉。政协由各党派、团体、界别组成,与各界群众有着广泛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始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与协作,定期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共商发展大计,定期走访慰问,增进友谊,把各方面力量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共同致力于和谐城区的建设。
二、政协在构建和谐城区中的重要作用
1、发挥建言献策的“参谋”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协必须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务和服从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各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调研和建言这一基本途径,充分发挥政协在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参谋助手作用。近年来,我们把“重调研、多建言”作为履行职能切入点,抓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选题上突出“精”,在调研上体现“深”,在提出意见建议上力求“实”。先后围绕城市长效管理、社会保障事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招商引资等课题,开展了调查研究,提出有见解、有份量、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使参政议政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力量。
2、发挥反映民意的“中间”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既离不开“议大政、顾大局”的政情,也少不了方方面面的民意,政协因其自身的特性和优势,在党政与社会之间起到了反映社情民意的“中间”作用。因为政协不是权力机关,政协的工作不靠权力,而是靠团结、民主、协商来履行职能,靠调研、建言、反映社情民意来发挥作用。为此,近几年,我们强化信息员培训,构建信息工作网络,畅通信息渠道,创办了直接报送区政府领导的《信息专报》和向市政协反映市管问题的信息,并建立了委员约谈会制度。去年共编发《社情民意信息》16期,《信息专报》5期,向市政协报送信息4条,共编辑社情民意信息126条,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极大兴趣和高度关注,使社情民意信息在构建和谐城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3、发挥上下联通的“桥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量工作同人民群众有着密切联系,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给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真实的愿望与呼声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政协在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我们积极组织委员通过区情通报会、形势报告会、专题讲座、委员大视察等活动,使委员了解区情;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委员撰写提案、提案人视察提案办理工作、提案办理“后
评议”、委员约谈会、开展特约监督员和民主评议等活动,使委员反映民情,搭建起区委、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
4、发挥化解矛盾的“调合”作用。和谐社会首先是要社会稳定,政协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把履职为民、履职惠民作为政协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在全区16个街道办事处设立了委员信箱,制定了
委员信箱办理程序,成立了委员信箱政策咨询小组,强化了委员信箱信件的办理工作,达到了为群众反映呼声、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的目的。二是开展了委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三深入”活动。到目前,深入社区的市、区政协委员先后开展了义务咨询、讲座义诊、扶贫帮困、解决信访问题、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及辅导、捐赠图书等项活动,协助党和政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三是扎实推进“五个一”活动。本着宏观议大事,微观办实事的原则,鼓励委员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积极参加招商引资引智、帮扶困难企业、扶贫帮困、安排下岗职工、咨询服务等活动,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发挥政协优势和作用,为构建和谐城区做出新贡献
1、坚持服务发展,为构建和谐城区献计献策。“天下祥和在民富”,“天下可忧在民穷”。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就没有民心的和顺、社会的和谐。因此,我们要把促进发展、服务发展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贴近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实现全国经济强区、文明城区、和谐城区和争创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区为目标,以加快推进“五区、三街、两点、一带”发展战略为主线,紧紧围绕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更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促进我区经济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2、坚持团结民主,为构建和谐城区凝聚力量。团结和民主是政协工作的两大主题,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伟大力量的源泉,是政协履行职能的前提条件,也是构建和谐城区的群众基础。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转化一切消极因素。通过政协的工作,把各界人士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区委提出的目标上来,并为之奋斗;通过政协的工作,使各界人士真正理解政府工作,设身处地的为政府工作献计出力,无论是协商还是监督,都要以支持政府工作为出发点,使政府的工作“更好做”、“做得更好”;通过政协工作,促进各族各界的大团结、大联合,共同致力于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通过政协工作,积极宣传区委和政府的决策,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使政协工作成为密切区委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粘合剂,沟通思想、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促进社会稳定的催化剂。
3、坚持履职为民,为构建和谐城区营造环境。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都得到合理协调的社会,更是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我们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于履行职能的始终,把履职为民、履职惠民放在开展政协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要以委员地区活动组、办理“委员信箱”、“三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关心各界群众的利益,努力在扶贫帮困、安排下岗职工、为民排忧解难等方面多做贡献,积极协助区委、区政府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构建和谐城区创造良好环境。
4、坚持求真务实,为构建和谐城区尽职尽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为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活动舞台,也为我们区政协在构建和谐城区中如何发挥优势和作用,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研究和解决在工作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区委提出进一步完善履行政协职能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的建议,加强政协自身建设,提高政协委员、机关干部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构建和谐城区开动脑筋、倾心尽力。
总之,在构建和谐城区中,政协的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政协特点,发挥政协优势和作用,积极探索履行职能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形式、新领域,就一定能够不负众望,为构建和谐城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试论政协在构建和谐城区中的优势和作用》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试论政协在构建和谐城区中的优势和作用。
第四篇:如何发挥党员党组织在股份制企业中的作用
如何发挥党员党组织在股份制企业中的作用
内容提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明确定位,突出党员、党组织在股份制企业优势,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促进党员、党组织在创建股份制和谐企业的作用,促进企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发挥 党员 党组织 股份制企业 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政治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都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和推进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企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司党组织和党员起到了重要的政治导向和推动经营的作用,保持政治工作与企业自身的经济工作之间的一致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调整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强化服务经济的效能,通过营造健康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积极推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
下面就党员、党组织在股份制企业所发挥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的方法进行研究。
一、党员能够在股份制企业中发挥的作用
1.党员及党建在股份制企业的定位
由于股份制企业资产以及利润分配具备自身独特的特点,党员在股份制企业中的身份也就存在了多样化。财产所有权上是股东,政治上是党员,经营上是管理者,生产上是职工,虽然代表着不同的身份,都是为生产经营和提高效益服务,虽然如此,并不会改变自己作为政治组织的性质,与企业改革和发展同规划、同实施、同考核、同奖惩,做好党的建设工作;同样发挥党职能作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党组织以及党员在股份制企能够发挥的作用
党的性质不变,党员的标准不变,党员就必然是企业政治上的标兵、生产上的尖兵,是企业发展的政治导向和经营的核心力量,体现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体现在企业的文化素养上,那是因为,在一个企业,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党员对政策的分析、对经验的总结、对技术的研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都非常重要的力量。
企业的发展中,党员的高素质还体现在党员的组织纪律性强,有很好的执行力和监督力,对工作不折不扣的落实,对公司的工作安排,能够担负起责任。
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会在周围形成一种工作氛围,与企业制度进行有机的融合,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弥补制度的刚性和对环境反映的迟缓,从而适应企业的发展,发挥人价值的最大化和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回报股东,回报社会。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党党员、党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也是保持共产党员线进性的意义所在,既要肯定党员、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贡献和积极作用,同样要面对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党建没有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党组织的工作较被动,出现政治上是党员,生产上是职工的现象,造成党员作用不明显,使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逐步弱化,党员在职工中的形象逐步淡化。导致了思想的多样性、目标的多向性和行为的差异性。
由于股份制企业的经营目标决定工作的重点将侧重于生产、发展、利润,对党组织不够重视,甚至害怕阻碍或影响公司的决策和方针的制定,在活动经费、活动场所、活动时间和组织人员不予以保证,甚至是没有党建工作,尤其是小股份制企业和刚起步的股份制企业存在此类问题比较突出。也存在党组织在企业中的职责、地位把握不准,党组织开展活动常有无所适从之感。
三、股份制企业在党组织建设方面的思考
在新形势下,如果我们党的建设和工作跟不上新的形势,适应不了新的变化,就不可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如果放任自流,不闻不问,那实际上就是放弃党的领导;如果简单地重复过去的传统方法和方式,也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企业的党建工作理念和方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套用,只有依靠开拓进取与创新实践,才能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股份制企业党组织必须把自身建设放到极为重要的位置来抓,把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监督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经营、促企业健康发展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把党建、党员模范作用与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围绕生产经营中心,调整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营造健康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积极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解决党员、党建工作在股份制企业存在的问题,首先从思想上改变,无论是企业对党员,企业对党建,党员对企业都要有个重新的认识,从根本上扭转和解决。通过制度理顺关系,转变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和理念,为党员的培养和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解决企业对党员的认识问题
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企业在国家政策扶持和管理下发展壮大,因此,企业要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党员、党组织要有整体的观念和动态的认识,让党员的成长和党建工作与企业的发展保持一致性,与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确立党员“在岗位竞争中体现价值,在岗位竞争中谋求发展”的理念。
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保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和经营方向。加强党员的宗旨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他们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继续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企业应该经常把本单位的经营目标、工作任务、已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困难,及时告诉全体职工,鼓励党员为达到经营目标、完成工作任务、解决本单位实际存在的困难献计献策,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要充分发挥股份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新时期党员的新形象。加强对股份制企业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建立和健全各项党内制度,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党员的先进性,用党组织的先进性来感召和组织全体员工,力争在工作中多作贡献,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第二解决企业党员、党组织自身的认识问题
党组织不能因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放松,要保持组织的积极影响,使之始终为党员欢迎、职工拥护、上级认可;始终保持公司领导的声音在企业党组织中得到及时传达和有效贯彻。
党员不能把“党员”只当作是一个名号,要把它作为工作、生活的一个标准,党员就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作为党员,就应该有对企业的责任心,就应该维护企业的利益,就尤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和踏实工作义务,因为党员本身就是一个极高的荣誉。
党员的模范作用还要体现在各项工作的落实上,也就是执行力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敢于说出来,大胆的提出解决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工作的执行过程中可以打折扣,意见可以保留,政策和工作要求要严格执行。真正树立起党员这面大旗,起到团结、和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三对现有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针对股份制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特点,确立“服务、促进、引导”的组织管理理念,正确处理股份制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保证作用与尊重经济规律、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的关系,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探索工作的抓手与载体,形成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
针对股份制企业中党员分散的特点,从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入手,确立“在分散中求集中,在集中中重管理”的党员管理理念。通过创建标准化党支部,在制度上加以保证,保证党员管理工作的正规化、制度化。
在股份制企业,对党员教育不仅停留在思想教育上,同时要加强企业经营理念、管理、市场分析、专业技术的培训,一方面在纳新过程中不仅思想好,也要有专长,技术过硬;另一方面对现有党员进行教育,保证思想和技术的不断更新。
第四党员的纳新发展制度
1.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
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实抓好。制定好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指导性计划,并指导各基层党组织抓好落实,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要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针对股份制企业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确立“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的党员纳新理念。在纳新对象中广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按照党员的标准和中央有关政策,严格程序,重点吸收企业生产经营、科技骨干、群团组织骨干和一线优秀员工入党。
3.要严把党员的入口关。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规定要求,严格新发展党员的组织程序,认真贯彻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正确处理发展党员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
4.规范党建中基础管理工作
按照标准化党支部创建标准,狠抓基础工作,建立党建长效机制,从建立党员档案管理制度、流动党员的管理办法、党费的收缴和使用办法等入手展开基层组织的管理工作。
第五加强党员活动的开展
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的科学化和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方式方法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看其是否符合本企业的实际。新形势下,企业党建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党的工作要勇于接受挑战,主动改进工作。
在运行机制上,要处理好党建工作既要按照自身需要的独特运行规律进行自我循环,又要把企业党建工作体系与企业的整体工作体系相协调,把党组织的工作开展、运行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相结合,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及其他工作的整体循环;在活动方式上,要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变被动定期开展活动为主动灵活开展活动。
最后学习借鉴工作经验
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继承的重(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要体现和内容。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继承,才能卓有成效地创新;只有积极地创新,才能使前人创造的确有生命力的方式方法得以发扬光大,在新形势下赋予新的内容、新的方式方法。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其它企业的经验创造了条件,要学习借鉴他人先进经验,是尽快提高自己。学习他人的经验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成功经验,是要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基础的,所以,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必须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消化和吸收。
党员、党组织在股份制企业作用的发挥,对创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企业,党建与企业的和谐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力量,在相互促进和相互提高的过程中,促进企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第五篇:如何发挥党员党组织在股份制企业中的作用
内容提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明确定位,突出党员、党组织在股份制企业优势,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促进党员、党组织在创建股份制和谐企业的作用,促进企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发挥党员党组织股份制企业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政治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都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和推进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企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司党组织和党员起到了重要的政治导向和推动经营的作用,保持政治工作与企业自身的经济工作之间的一致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调整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强化服务经济的效能,通过营造健康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积极推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
下面就党员、党组织在股份制企业所发挥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的方法进行研究。
一、党员能够在股份制企业中发挥的作用
1.党员及党建在股份制企业的定位
由于股份制企业资产以及利润分配具备自身独特的特点,党员在股份制企业中的身份也就存在了多样化。财产所有权上是股东,政治上是党员,经营上是管理者,生产上是职工,虽然代表着不同的身份,都是为生产经营和提高效益服务,虽然如此,并不会改变自己作为政治组织的性质,与企业改革和发展同规划、同实施、同考核、同奖惩,做好党的建设工作;同样发挥党职能作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党组织以及党员在股份制企能够发挥的作用
党的性质不变,党员的标准不变,党员就必然是企业政治上的标兵、生产上的尖兵,是企业发展的政治导向和经营的核心力量,体现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体现在企业的文化素养上,那是因为,在一个企业,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党员对政策的分析、对经验的总结、对技术的研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都非常重要的力量。
企业的发展中,党员的高素质还体现在党员的组织纪律性强,有很好的执行力和监督力,对工作不折不扣的落实,对公司的工作安排,能够担负起责任。
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会在周围形成一种工作氛围,与企业制度进行有机的融合,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弥补制度的刚性和对环境反映的迟缓,从而适应企业的发展,发挥人价值的最大化和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回报股东,回报社会。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党党员、党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也是保持共产党员线进性的意义所在,既要肯定党员、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贡献和积极作用,同样要面对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党建没有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党组织的工作较被动,出现政治上是党员,生产上是职工的现象,造成党员作用不明显,使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逐步弱化,党员在职工中的形象逐步淡化。导致了思想的多样性、目标的多向性和行为的差异性。
由于股份制企业的经营目标决定工作的重点将侧重于生产、发展、利润,对党组织不够重视,甚至害怕阻碍或影响公司的决策和方针的制定,在活动经费、活动场所、活动时间和组织人员不予以保证,甚至是没有党建工作,尤其是小股份制企业和刚起步的股份制企业存在此类问题比较突出。也存在党组织在企业中的职责、地位把握不准,党组织开展活动常有无所适从之感。
三、股份制企业在党组织建设方面的思考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新形势下,如果我们党的建设和工作跟不上新的形势,适应不了新的变化,就不可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如果放任自流,不闻不问,那实际上就是放弃党的领导;如果简单地重复过去的传统方法和方式,也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企业的党建工作理念和方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套用,只有依靠开拓进取与创新实践,才能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股份制企业党组织必须把自身建设放到极为重要的位置来抓,把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监督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经营、促企业健康发展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把党建、党员模范作用与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围绕生产经营中心,调整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营造健康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积极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解决党员、党建工作在股份制企业存在的问题,首先从思想上改变,无论是企业对党员,企业对党建,党员对企业都要有个重新的认识,从根本上扭转和解决。通过制度理顺关系,转变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和理念,为党员的培养和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解决企业对党员的认识问题
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企业在国家政策扶持和管理下发展壮大,因此,企业要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党员、党组织要有整体的观念和动态的认识,让党员的成长和党建工作与企业的发展保持一致性,与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确立党员“在岗位竞争中体现价值,在岗位竞争中谋求发展”的理念。
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保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和经营方向。加强党员的宗旨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他们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继续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企业应该经常把本单位的经营目标、工作任务、已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困难,及时告诉全体职工,鼓励党员为达到经营目标、完成工作任务、解决本单位实际存在的困难献计献策,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要充分发挥股份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新时期党员的新形象。加强对股份制企业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建立和健全各项党内制度,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党员的先进性,用党组织的先进性来感召和组织全体员工,力争在工作中多作贡献,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第二解决企业党员、党组织自身的认识问题
党组织不能因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放松,要保持组织的积极影响,使之始终为党员欢迎、职工拥护、上级认可;始终保持公司领导的声音在企业党组织中得到及时传达和有效贯彻。
党员不能把“党员”只当作是一个名号,要把它作为工作、生活的一个标准,党员就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作为党员,就应该有对企业的责任心,就应该维护企业的利益,就尤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和踏实工作义务,因为党员本身就是一个极高的荣誉。
党员的模范作用还要体现在各项工作的落实上,也就是执行力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敢于说出来,大胆的提出解决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工作的执行过程中可以打折扣,意见可以保留,政策和工作要求要严格执行。真正树立起党员这面大旗,起到团结、和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三对现有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针对股份制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特点,确立“服务、促进、引导”的组织管理理念,正确处理股份制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保证作用与尊重经济规律、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的关系,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探索工作的抓手与载体,形成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
针对股份制企业中党员分散的特点,从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入手,确立“在分散中求集中,在集中中重管理”的党员管理理念。通过创建标准化党支部,在制度上加以保证,保证党员管理工作的正规化、制度化。
在股份制企业,对党员教育不仅停留在思想教育上,同时要加强企业经营理念、管理、市场分析、专业技术的培训,一方面在纳新过程中不仅思想好,也要有专长,技术过硬;另一方面对现有党员进行教育,保证思想和技术的不断更新。
第四党员的纳新发展制度
1.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
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实抓好。制定好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指导性计划,并指导各基层党组织抓好落实,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要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针对股份制企业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确立“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的党员纳新理念。在纳新对象中广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按照党员的标准和中央有关政策,严格程序,重点吸收企业生产经营、科技骨干、群团组织骨干和一线优秀员工入党。
3.要严把党员的入口关。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规定要求,严格新发展党员的组织程序,认真贯彻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正确处理发展党员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
4.规范党建中基础管理工作
按照标准化党支部创建标准,狠抓基础工作,建立党建长效机制,从建立党员档案管理制度、流动党员的管理办法、党费的收缴和使用办法等入手展开基层组织的管理工作。
第五加强党员活动的开展
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的科学化和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方式方法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看其是否符合本企业的实际。新形势下,企业党建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党的工作要勇于接受挑战,主动改进工作。
在运行机制上,要处理好党建工作既要按照自身需要的独特运行规律进行自我循环,又要把企业党建工作体系与企业的整体工作体系相协调,把党组织的工作开展、运行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相结合,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及其他工作的整体循环;在活动方式上,要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变被动定期开展活动为主动灵活开展活动。
最后学习借鉴工作经验
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继承的重(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要体现和内容。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继承,才能卓有成效地创新;只有积极地创新,才能使前人创造的确有生命力的方式方法得以发扬光大,在新形势下赋予新的内容、新的方式方法。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其它企业的经验创造了条件,要学习借鉴他人先进经验,是尽快提高自己。学习他人的经验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成功经验,是要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基础的,所以,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必须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消化和吸收。
党员、党组织在股份制企业作用的发挥,对创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企业,党建与企业的和谐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力量,在相互促进和相互提高的过程中,促进企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