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团变革创新员工队伍建设目标
集团变革创新员工队伍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精干经营管理队伍,加强专业技术力量,稳定操作技能(服务)队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员工队伍结构,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形成适应能源公司发展战略需要,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结构配套,层次结构科学,素质优良的员工队伍。
1、确保公司业务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为加快油气资源战略接替提供人才保证的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选人用人机制和规范有序的流动机制,建立健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经常性机制。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做到重点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加强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重视人才在实践中的锻炼成长,倡导“知识+经验+技能”式的人才;要积极创造条件做好人才接替,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形成行业人才竞争优势
经过十四年多的发展,某集团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经营管理干部队伍、科技人才队伍、生产操作服务队伍,在某石油事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与兄弟能源相比,这三支队伍是有战斗力的,是出色的。我们要继续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形成行业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使用基地,切实站在人才资源的“高地”上。
3、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迈进
到2014年,公司要初步建立起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现从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全面构筑人才竞争优势,组织结构精干高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控制员工总量,建设业务好、作风硬、素质强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操作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积极改善人才结构,努力形成适应企业发展、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队伍。
(二)指导原则
围绕目标,保障生产,促进发展;加强基层,充实科研,突出人才;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升素质;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协调发展。
1、整体效益原则
评估标准,以公司现有人力、业务量、功能等现状的整体效益为基础。
2、经济规模原则
人力力求精简,避免“冗员”或“呆人”的发生,防止竞争性低及无法培养专业人才的弊病。
3、弹性运用原则
避免部分科室由于工作分工过细,导致人力重叠现象。建立单位/部门内合理有序的轮岗机制,单位/部门内岗位人员的任用统分结合,以统筹调派人力,相互支援,减少高峰时期人力不足问题。归并工作性质相同或类似的部室或岗位,以免人力重复浪费。
4、效率导向原则
各级管理者应本着企业的立场,发挥管理效能,妥善运用人力。在经常性工作的情况下,应以九人做十人的工作精神充分发挥人力作用;遇有突发、高峰时期状况下,则以现有人力及配合临时人员适时调配及互补。
5、整合协调原则
工作场所的紧密性,涉及控制幅度大小,管理人数多寡、及沟通协调良否;故同一部室各组,或业务性质相近的部门,办公处所宜规划于同一或相临位置。
6、弹性发展原则
为使人力运用具有灵活性与弹性,人员培训应使其具有第二、甚至第三项专长,如各部室行政助理除专职事务性工作之外,也可通过适当评估程序,纳入部室内专业性工作的助理职责,以提升人力品质及其个人发展空间。
第二篇:变革与创新管理
变革与创新管理
一、案例:三个和尚
有一句老话,叫“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如今,这三个观点过时了。现在的观点是“一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水多得吃不完。”
有三个庙,这三个庙离河边都比较远。怎么解决吃水问题呢?
第一个庙,和尚挑水路比较长,一天挑了一缸就累了,不干了。于是三个和尚商量,咱们来个接力赛吧,每人挑一段路。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又转给第三个和尚,挑到缸里灌进去,空桶回来再接着挑,大家都不累,水很快就挑满 了。这是协作的办法,也叫“机制创新”。
第二个庙,老和尚把三个徒弟都叫来,说我们立下了新的庙规,要引进竞争机制。三个和尚都去挑水,谁挑得多,晚上吃饭加一道菜;谁水挑得少,吃白饭,没菜。三个和尚拼命去挑,一会儿水就挑满了。这个办法叫“管理创新”。
第三个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天天挑水太累,咱们想想办法。山上有竹子,把竹子砍下来连在一起,竹子中心是空的,然后买了一个辘轳。第一个和尚把一桶水摇上去,第二个和尚专管倒水,第三个和尚在地上休息。三个人轮流换班,一会儿水就灌满了。这叫“技术创新”。
由三个和尚没水喝,到三个和尚通过不同的办法达到共同的目的,关键在于不局限于固有的思维,发扬了团结协作、良性竞争、开拓创新的精神。故事新解,给我们新的启发!
二、变革
1、什么是变革
1)人员、结构或技术方面的任何改变 ; 2)变革是一个组织的真实写照 ;
3)变革管理是每一个管理者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是管理者的工作变得复杂。
2、变革的力量 1)外部力量:
市场 – 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政府法律和条例 – 变革的频繁推动力
技术 – 所有行业的变革来源
劳动力市场 –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变革以吸引和留住这些急需的高技能员工
经济 – 利率、预算赤字和汇率的不确定性
2)内部力量:
最初产生于组织的内部运营;
力量可能包括战略、劳动力队伍、新设备和与员工的态度。3)管理者作为变革推动者:
变革推动者 – 作为催化剂并承担变革过程管理责任的人。任何管理者都可能成为变革推动者。
外部咨询人员 – 对于更大范围的变革而言带来更急剧的变革。
3、变革过程的两种不同观点 1)风平浪静观 :卢因的三步骤模型
解冻 – 可通过以下方式为变革提供准备:增强驱动力,使行为脱离现有状态;减弱制约力,这种阻挠的力量使行为维持现有平衡状态 ;现状 – 被认为是风平浪静的 ;变革 – 转向一个其他的平衡状态 ; 再冻结 – 确保变革持久使得新状态能保持较长的时间,将变革看作对组织平衡状态的一种打破。
2)急流险滩观:更适合不确定与动态的环境,与日益由信息、思想和知识主导的新时代的动态环境相适应。管理者必须在不断的急流中保持机智,管理者面临着持续的变化。今天,管理者必须作好有效且有力的变革管理的准备,因为他们的组织与工作领域面临着变革。
3、变革的三种类型
1)结构:工作专业化、部门化、指挥链、管理跨度、集权化、正规化、工作再设计及整体的结构设计
2)技术:工作过程、方法和设备
3)人员:态度、期望、认知和行为
三、变革管理
1、发动变革:
○1识别需加以变革的组织领域
○2将变革行动付诸行动
○3对变革的阻力加以管理
2、变革的类型 :
1)结构变革 – 组织的正式设计、分配职权以及决定正规化程度
2)技术变革 – 变革工作的开展方式
方法和设备的改变,行业内竞争与创新因素的结果,自动化 – 以机械取代人力的一种技术变革,计算机化 –近来最明显的信息系统变革。
3)人员变革 – 员工工作态度、期望、认知和行为的改变
组织发展(OD)– 借以改变人员及人际间工作关系的本质和性质的各种方法或方案,旨在使得个体和群体更有效地合作。
3、应对变革的阻力 : 1)抵制变革的原因
使已知的东西变成模糊不清和不确定的,威胁到在现状中已作出的投资,顾虑变革并不符合组织的目标和利益。2)减少阻力的技术
一系列可用来减少阻力的技术。3)组织文化变革
组织文化阻碍变革是因为它是由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因素构成的。
组织文化会成为变革的一种特别的阻力,对情境因素的认识,使得文化更有可能变革,大规模危机出现、领导职位易人、组织新而小、文化力弱。
4、如何实现文化变革?
企业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围绕企业的关键目标和核心竞争力来设计工作流程,信息化使得企业中的沟通和协调更加充分,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层级减少。企业中更多的权利授予基层员工,员工也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决策管理中去,尊重和信任成为企业价值观的重要部分。企业中的管理实践变革,必然带来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变革挑战,企业文化要随之改变,创造支持变革并使变革维持下来的企业环境。企业是人的组织,只有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改变了,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变革创新。
这是个社会大变革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知识和信息广泛传播共享使得创新和变革活动更加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残酷,企业只有不断的变革创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并获取竞争优势。因此,企业文化的变革势在必行。
企业文化要支持企业技术和观念意识的发展变革,与时俱进。但文化有很强的惯性力量,变革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和阻力,因为现存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管理作风和基础结构都可能成为变革的目标。企业文化变革是人的变革,是人的观念和行为的改变。
变革对员工意味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与生俱来的对变化的恐惧心理和反抗心理形成的文化惯性阻力;企业中的既得利益集团在利益受到损害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会反对变革。因此,企业文化的变革会遭遇来自各个层面和各个方向上的阻力。
企业文化的变革阻力是无法完全排除的,但在变革实践中人们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策略,可以将变革的阻力减少到最小。需要一个全面的、协调的战略,展示现有文化是无效的,推行新的“做事方式”,强化新的价值观。如果能产生变革,那也是迟缓的。保护新的价值观,以免回到原有熟悉的做法和惯例中。
5、变革管理中的新问题
诸如组织文化变革、员工压力的处理以及如何成功地进行变革等当今的组织变革议题,已成为管理者关注的关键问题。当组织文化不再支持组织的使命时,管理者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组织的文化?管理者可以做什么来处理当今动态和不确定性的环境所带来的压力问题?管理者如何成功地应对发动和实施变革的挑战? 1)持续的质量改进
持续的、小规模的、渐进的变革,改进现有的工作活动,依靠基层人员参与决策制定。
2)流程再造
使组织开展工作的方式产生激烈的、急剧的变革,始于工作方式的全新设计(确定顾客需要设计、出能满足这一需要的工作流程),要求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共同参与。3)处理员工压力
什么是压力? 一个人在面临与其愿望密切相关的机会、限制或要求时的一种动态条件,结果被认为是不确定且重要的,经常与限制和要求相伴随,有压力未必就是件坏事情,潜在压力转换为现实压力的前提是: 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结果相当重要。
压力的根源 :存在于与组织有关的因素及员工自己生活中的个人因素,任何形式的变革都有造成压力的可能,在重大议题上的不确定性。
减缓压力 :控制某些组织因素,员工要有与职务要求相对应的能力、增进组织的沟通、减少模糊性。绩效计划方案,明确工作职责、提供绩效反馈、职务再设计、降低工作厌倦与超负荷。对个人的压力提供帮助,一般的考虑 不易为管理者直接控制、伦理方面的考虑。
可行的方法 :员工咨询、实践管理方案、举办各种健身活动。
四、案例分析:HTC的变革与创新
1、HTC简介
HTC,即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High Technology Computer Corporation),也简称宏达或宏达电,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手机,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台湾省桃园县。HTC公司于1997年由董事长王雪红,董事暨宏达基金会董事长卓火土,与总经理兼执行长周永明所创立。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已经发展出强大的研发能力、开创了许多全新的设计和产品的创新,并为全球电信产业的业者和经销商推出技术领先的PDA及智能手机产品。
2、宏达的发展战略: 1)涉及范围广
HTC是国际性的代工厂,其销售客户群着眼全球,目前已经知道的就有很多家,我们常见的包括:
* 国内的DOPOD:一般是6系列和5系列。* 香港的QteK:名字很奇怪,叫做QteK 7070,8080等,不过其发行数量较少。
* 英国O2电讯:中国香港被英国殖民了100年,英国的商业触角很深,所以O2在港也很牛,在香港就可以方便地买到O2系列了,分XDA若干代子孙。
* 法国Orange:Orange公司是一家法国电信运营商,1994年,该公司正式步入英国市场,2001年该公司的英国分公司,连续四次荣膺英国移动客户满意研究榜首。
* 德国T-Mobile:T-Mobile是一家跨国移动电话运营商。该公司拥有1.09亿用户, 是世界上 最大的移动电话公司之一。
* 北美AT&T:该公司OEM的产品到大陆的较少,比较有数量的就是SX56(多普达686)2)敢于创新
* 2007年底:HTC推出了另一款TyTN II手机,采用了全键盘设计。
* 2008年底:HTC一次发表了旗下三款手机,Touch HD、3G和Viva。后两者标榜平价,HD由于其大屏幕触控设计,再度创造了话题引起瞩目。
* 2009年初:HTC发表了Diamond 2钻石机升级版,提高了一些细节部分,也加强了一些人性化部分,又再度引起话题。
* 2009年底:HTC发表其有史以来引起最大轰动以及争议的手机 HTC Hero。它是HTC第一款支持多点触摸的手机。* 2009年11月:HTC发表了旗舰机型HD的最新升级版本HTC HD2,使用了1GHz的CPU和电容触控屏幕,将WM手机的硬件配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 2010年4月16日:HTC发布了HD系列迷你版HD MINI,采用了windows mobile 6.5操作系统。
* 2010年6月:宏达电宣布,将投入1100万欧元收购软件开发商Abaxia。
* 2010年10月11日:HTC对外宣布将于11月份推出五款基于Windows Phone 7的机型HTC EVO 4G将在今年夏天由运营商Sprint正式发售,于6月4号正式上市.是全球第一个4G手机。
* 2011年5月21日:HTC首款平板电脑HTC Flyer问世。3)种类多、更新多
Htc宏达从97年到至今,多样性一直是宏达的特色,不仅系统更新速度快,机型变化也是快的离谱,引领着每个时尚时代的变化。
* 2011年7月21日:HTC与新浪共同推出了全球首款新浪微博智能手机HTC微客,并正式面向中国大陆市场发布首款平板电脑产品HTC Flyer。
* 2011年9月15日,HTC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出的中国联通沃3G战略定制产品HTC灵感正式登陆中国市场。4)默的精神
多年来,在全球知名通讯大厂背后默默努力,让这些知名大厂的产品得以在全世界的,市场上发光和发热。
一种默默耕耘的企业文化所带来的企业精神,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企业的根本。
3、HTC发展的启示:
HTC从一个代工厂转变为引领全球的品牌公司,短短不足20年的崛起告诉我们,一个企业的成功是需要有一个与自己的发展相对应的策略的。
* 销售的范围广,学会通过合作的方法把自身推广,拓展出去,成功往往取决于对自身在市场的知名度,及分布。
* 敢于创新,市场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要敢于创造不同于市场的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下个是市场变化的会是自己。
* 种类要多,更新要快,在市场里,没有什么是回经典不变的,不要妄想跟上市场的节奏,要用自己的节奏去影响市场。
* 企业的文化所带来的企业精神是一种发展和吸引人才的关键,也是一种力量。
五、结合我国情况,谈谈我国大部分所面临的问题及如何去做?
我国企业繁多,但大部分都为代工厂,缺少属于自己的特色及品牌,我们所缺少的是一种属于自己的创造力,而需要的是一次转变。
1、方向——方向是一个企业所需要的,也是企业本身特有的,是企业的发展主心骨。
确定方向需要考察市场,对实现之前的,现有的,及未来的做一个宏观是上的考察。发展方向在发展的道路上,允许小部位的更改,但不可以影响主体。
2、策略——策略在方向之后,策略分长期与短期。长期稳定不变,短期繁动变化。
3、特色——特色是企业的灵魂所在,也是代工厂所最缺失的。这是唯一可以坚持的一点,只有属于自己的的特色,才有属于自己的产品。
4、精神——精神是企业的魅力所在,也是我国企业另一个忽略的的理念。这是一种不同于所在的信念,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比例较大的地位,也是我们所值得深思的。
第三篇:变革创新 砥砺前行
变革创新
砥砺前行
今年护士节的主题为“护士:变革的力量,提高卫生系统适应力”,足以看出护士队伍在促进全民健康、促进健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面对当前卫生系统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学会组织和各级医院管理者作为团队及学科引领人,该采取哪些创新性举措,不断提高组织适应性,带动提升整个护理团队的整体水平和适应力,推动护理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就此,记者采访了新疆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王梅新。(王梅新,现任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十二师分院副院长,主任护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学院护理教研室主任,中华护理学会常务理事、新疆护理学会副理事长,新疆医科大学护理支撑学科带头人,中华护理杂志、中国护理教育杂志、中国护理管理杂志、护理研究杂志、新疆医学杂志等编委)
提升价值感 留住护士
王梅新说,今年中华护理学会将“5·12”活动主题定为“健康中国,科普助力”,护理人员通过科普宣传工作,把正确的医学知识以简单浅显的方式传播到百姓当中,提高公民健康素养。该项举措充分发挥护士在科普方面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体现护理专业在预防疾病,维护生命,减轻痛苦和促进健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仅提升护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同时让护士体现了自身价值。“新疆护理学会遵照中华护理学会活动主题,组织广大护士走进康复医院、老人院,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赢得了广泛赞誉,让护士充分感受到了价值感和专业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王美新说,当前,人们对护理服务需求不断增强,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护理护理人力匮乏,护士工作负荷重压力大,导致离职率偏高。作为管理者,应采取多种人文性举措,给予护士更多正能量,激发护士爱岗敬业,甘愿留在护理事业并未之努力奋斗。
学会在护士节期间还组织护士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表演文艺节目、表彰先进、给予奖励等,并组织全院护士聆听护理老前辈讲述感人的护理事迹,以此激励护士,激发护士传承发扬南丁格尔精神,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弘扬南丁格尔精神 传递正能量
王梅新说,护士节前夕,新疆医科大学成立了8支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分队,服务分队成立后,将在社区公益服务、救护知识普及、照顾孤寡老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将整合团队资源专业优势,不定期进行志愿服务,为市民提供义诊和传播专业的护理知识。另一方面,分队队员将进社区为普通的老百姓服务。
“当今,护理发展仍然存在诸多困境,需要不断弘扬南丁格尔精神,传递更多正能量,让护士传承无私奉献精神,以榜样力量感召更多的护士走上护理岗位,坚定职业,坚守临床一线,提高职业忠诚度。只有树立了坚定做护理的信念,才能心甘情愿的为之奉献,献身护理职业,这是留住护士、提高护理适应力最为关键的一点。”
培训提升护士应对能力
目前,护理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迎来了全新的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人口老龄化,慢性病蔓延,人民对高水平医疗服务期望不断增加,医疗技术的进步等,这些均要求护理人员拥有丰厚的理论知识、精湛的业务水平以及随时应对不同挑战的能力。
王梅欣说,根据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学会每年定期开展专题护理讲座、专科继续教育学习班和论文交流等,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问题、实际问题提出培训方案、解决方法,并组织学会的知名专家和专科委员会专家予以授课、指导、培训,成为一只管理规范、会员认可、社会信誉度高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对新疆护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新疆应急事件较多,提升护理人员应对各种突发应急事件能力成为管理的重中之重。护理学会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在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大力度,着力提升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设立了15-20个学组,包括管理组、品管圈、专科小组等,这些小组就专业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技能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有效带动提升整体护理水平的提升。”学会组织举办了多种多样的培训班,如PICC专业技术培训班、精神卫生专科护士培训班、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班等。学会还与质控中心合办全疆专科护士培训,提高护士的专科护理水平。
“我们从师资培训做起,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提升护士的综合水平,提高为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水准、超强适应力的护理团队才能为患者提供高水准优质的护理服务。”
加强学术交流 推动学科快速发展
新疆护理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广大护理工作者,繁荣和发展新疆护理科学发展事业,促进护理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和进步。在当前护理面临多重挑战的情况下,学会勇敢面对并适应新的发展局面,充分发挥学会组织作用,加强护理学术交流,在推广护理新技术、加强技术培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强大且具适应力的卫生系统对于推动学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学会定期举办大型学术会议,今年将在喀什举办“西部联盟会”,十省一市的护理同仁齐聚一起,将就妇幼保健知识进行科普宣传。为加强医院护理质量建设,推广护理新理念、新规范、新技术,加强医院安全管理与防护,预防和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专业水平,去年,新疆护理学会成功举办西北五省(区)第二十二届暨新疆第二十二届护理学术年会。来自陕西、甘肃、青海等五个省市300多名护理工作者相互交流、增进感情、共商护理事业发展。学术会议为五省区的护理人员学术交流、经验互补搭建了很好的学术平台。同时与会领导对新疆护理学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本次会议的内容受到来自全疆各地以及其他四省护理工作者的一致认可。
针对当地包成病发病较多的现状,学会每2年举办一次科普知识宣传,在降低该病发病率方面充分发挥护士的专业价值。
“国际护士会已经连续三年以“变革的力量”为国际护士节主题,变革创新已然是全球护理发展的大趋势。学会组织应发挥护理学科带头人作用,引领、完善护理学科发展,抓住机遇,创新发展,不断拓展护理服务领域,提高整体护理团队的应对能力,推动护理专业不断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努力提升护理的专业价值和社会地位。”
第四篇:“微变革、微创新”实施方案
盐城市大纵湖小学
教育教学“微变革、微创新”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盐都区中小学精致管理基本要求,科学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把我校“活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推向“深水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依据《盐都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微变革、微创新”行动方案》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继续践行“优质均衡,促进公平”盐都教育发展主题,直面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引领我校全体教师参与“微变革、微创新”行动,通过教育行为的变革和教学细节的创新,务实高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循着“发展学生、成就教师、腾飞学校”的目标追求,办人民满意教育。
二、总体目标
实施“微变革、微创新”行动,关注课堂教学与教育管理的细节,激发全体教师深化课改的动力和智慧,让每位教师都成为教育创新的驱动者,全力打造“微变革、微创新”的教改文化,实现学校教育改革和学生、教师发展的完美交融。
三、实施过程和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2月)
1.成立学校教育教学“微变革、微创新”行动领导小组: 组 长:朱汉明
副组长:季竹权 宋彦强 王明亮
组 员: 朱德亮 刘生甫 许正春 刘扣成 鱼兆泉 宋传兄 刘勇伟 陈春国 王大勇
2.结合区局文件精神,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的“微变革、微创新”实施方案。
3.召开校务会,教研组组长、教师骨干代表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随后召开全校教师教改动员大会,解读“微变革、微创新”的内涵、特征和价值,更新观念,明确目标。
4.梳理适合“微变革、微创新”的“具体而微”的问题,教师制定个人“微变革、微创新”行动计划。
5.搜集课改的相关资料,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结合平时的教学教研,自我“微变革、微创新”实践活动。
6.搭建“微变革、微创新”交流展示平台
广泛宣传发动,召开教师研讨会,开设相关讲座,探讨教育教学“微变革、微创新”的心得体会,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教改氛围。
7.课改领导小组组织骨干教师集体进行讨论交流,确定教育教学“微变革、微创新”的着力点。
8.总务处认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原有学校课改文化氛围的基础上,再作“微变革、微创新”处理,使学校的文化氛围更浓。
第二段:全面实施阶段(2014年3月—2014年10月)今年学校将主要举行以下系列推进活动,以促进“微变革、微创新”课改活动深入开展并取得成效。
1.“微提议”——“我为课改献一言”征集评比活动
对我校课改方案和实施细则进行梳理讨论,针对推进过程中的不足或现阶段需要调整、完善的方面,甚至可以细致而微到教学的环节,让所有教师建言献策,内容不要长(300字以内),每次只谈感受最深的一点!与学校校本教研结合进行,定期进行总结反馈。
2.“微校正”——“课改试验田”深耕活动
领导小组定期梳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汇报自己在深耕课改“试验田”中的“微创新”。以领导小组成员的示范带动全
校活动的深入开展。
3.“微视频”——“微视频课程化”推广活动
鼓励制作教学核心内容“微视频”,作为学生课前“先学”的精要辅导;制作教学难点突破“微视频”,作为学生课后巩固消化的实用载体;录制课堂精彩一刻“微视频”,作为教师校本培训的鲜活案例。以“微视频”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效益,扩大骨干教师影响力,推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4.“微课题”——“我的课题在身边”研究活动
引导教师关注自己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微小问题,并以此申报校级课题,学校审核立项。一般研究周期为3到6个月,最后形成1000字以内的研究报告。定期进行“微课题”研究成果评比。
5.“微案例”——“我的微精彩”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微案例”是教师积极参与“微变革、微创新” 的成果主要体现形式,要动员广大教师投身微变革,进行微创新,定期组织校级层面相关案例征集、评比及交流展示活动,择优参与区级乃至更高级评比,争取有一批案例、论文获奖。
6.抓好检查落实,全面提高质量,全面抓好对各教师实验过程的检查、督促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偏。要切实保证“微变革、微创新”活动的有效实施,防止出现失控现象。要在原有教学“五认真”要求的基础上,加大对各备课组的检查和指导力度,通过抓集体备课活动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法的研究,在备课研讨中要重视学法的研讨,要多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多方预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办法,以此提高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能力。防止在课堂上,因教师对教材重难点把握不准,学生的学习思考浮于表面,学习不深入,甚至出现错误。
第四阶段:总结提升交流阶段(2014年11月)
对教育教学“微变革、微创新”活动进行阶段总结、反思。全面总结活动的得与失,对卓有成效的变革、创新进行推广。
1.总结经验。及时总结“微变革、微创新”活动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
2.深入研究。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微变革、微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就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把活动引向深入,取得更大的成绩。
3.奖励先进。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课改中表现突出的优秀班级、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为掀起进一步深化学习的新高潮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为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发展再做新贡献。
四、考核评估(2014年12月——2015年1月)
“微变革、微创新”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实践性,能有效、实用地解决具体问题,因而更容易产生实际成果,也易于进行评估。学校将配套建立激励性评价方案,设置《“微变革、微创新”成果评价表》,以实效为检验的重要标准,由领导小组对全体教师“微变革、微创新”课改活动效果打分,进行等级评价。对有成效的成果要予以鼓励和奖励,对于特别优秀的做法要给予重奖,并在全校推广,并推荐到区层面的评选活动。
实行教育教学“微变革、微创新”活动,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操作,只有依靠全体教师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借鉴外校的好的做法,为了更好实行考核,根据新要求、新情况,修订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
第五篇:变革和创新的动力
变革和创新的动力——读《第五项修炼》有感
“流行的管理体系很摧残人。人与生俱来的,是激情和固有的内在动机、自重、尊严和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而摧毁这些的外力从幼儿学步时就陆续出现了,如万圣节最佳服饰奖、学校的分数、金色五角星等等,类似的东西一直持续到大学。在职场,人群、团队、小组被分出等级,位居前例的获得奖项,落在后面的受到惩罚。目标管理、配额、奖金、商业计划,这些加在一起,一步步地加深了这种损害,一种尚未得知也不可得知的损害”——管理学界的大师爱德华.戴明一段精简的评语将《第五项修炼》的要义呈现的淋漓尽致。正如戴明博士的评语中写道的一样,流行的管理体系很轻易的摧毁人与生俱来的激情和内在特质,但令人沮丧的是这样的管理体系却主导者我们的社会文化并牢牢的控制着每一个组织机构。
然而,人类面临的现实挑战却要求变革和创新,而这样的管理体系和体系下培养出的管理者和团队却不符合需要。
新的时代里人类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工业文明150年的发展给我们带来无数财富和奇迹的同时,也让现代社会面临文明之间的冲突以及各个民族自身在经济高速膨胀背景下面临的文化沦陷,更可怕的是,人类的这段历程已经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糟蹋的千疮百孔。那么,未来的路在哪儿?是保持“攫取——制造——废弃”的老路子,还是寻求新的类似自然生态的可持续生产系统?是等待文明冲突给世界带来战争的烟雾、等待传统优秀价值观被经济社会系统腐蚀,还是寻求和平和新的突破?答案可能并不明确,但是可以确信的是,我们需要两种东西——变革、创新。
那么,实现变革和创新的动力在哪儿呢?显然这样的变革不是通过“取悦上司而忽视改进客户改进系统”的管理者可以领导的,这里的“客户”是广义的,它指代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更指代各个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服务的人民群众。可悲的是传统的管理体系给社会培养出的管理者就是这样的,他们在学校就已经学到可以通过取悦老师来获得高分,这门课程会贯穿他的整个职业生涯。总的来说,传统的管理体系背后是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这样一种模式是远远背离于优秀的传统文明和现实的需要的,所以如果人类要寻求变革和创新,就必须培养新的管理者和团队。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自哈佛大学的彼得.圣吉写下了21世纪的管理学巨著——《第五项修炼》,利用继承自各个文明的优秀思想来探寻一条培养新型管理者和团队的道路。
对于这本著作的意义,上文已经有了很长的赘述,但这样一本优秀的读物,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跨越了管理学本身。除了针对于团队的建设提出五个关键指标——共同愿景、团队学习、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和系统思考外,它还对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具体实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但是它最大的意义在于,它综合了各个民族优秀文明包括中国儒家道家、印度佛家等,跳出思维的框架却看待问题,它鼓励新时代的团队学会系统思考,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问题,它鼓励实践,并对人类在实践中一贯具有的思维定势和行为模式中的糟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我们的时代要求变革和创新,相信《第五项修炼》带给我们的系统思考、心智模式、团队学习、自我超越以及共同愿景能加速新型团队和管理者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