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紧缺人才调查报告
长庆桥镇紧缺人才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中共宁县县委组织部、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认真做好急需紧缺人才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宁组发〔2011〕53号)要求,从5月27日开始,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对我镇人才队伍现状及紧缺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紧缺人才需求现状
据统计,我镇当前共需各类紧缺人才10人。全部为党政群机关。按专业来分,主要集中在文秘、行政管理、政法综治、现场讲解及计算机应用、城市管理等方面;全部要求为大学本科以上;按年龄来分,要求在30岁以下的4人,30至35岁的6人。人才紧缺度为非常紧缺6人,比较紧缺4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对照2010年公务员年报、事业单位管理人才统计年报,结合各部门情况,综合此次调查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我镇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党政机关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依然存在。另外,此次调查显示,各部门对工作人员学历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这从侧面反映出机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还
有所欠缺,急需期待那些既年轻又知识丰富,综合能力较强的新生力量加入。
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制度制约。从1995年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对机关进人控制逐年严格,很少有新生力量的补充。二是政策不优。我镇虽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干部职工开展学习,党政机关现有人员对学历学位教育的热情不高,学历变动人员最高学历大多为党校函授。
2、事业单位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与基础性人才同时缺乏的现象不容乐观。调查显示:事业单位管理人才需求量不大,基本正常,但专业技术人才较为缺乏。
形成该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引进人才难留。二是本地人才流失。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同一类型人才受地域差异影响,待遇千差万别,受“人往高处走”、“场地越大发展空间越大”等思想的影响,部分专业技术职务高或年轻、有一技之长且在现单位短期内难以得到重用的人才选择了“另择高枝”。三是人才评价机制不合理。目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的评定与学历、工作年限、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直接挂钩,只要学历要求达到要求,晋升上一级技术职称,就只是等时间问题,从某种程序上来说,职称的高低并未完全体现个人实际能力和业绩贡献的大小。以上原因,形成了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与基础性人才同时缺乏的状况。
三、对策及建议
1、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缓解人才紧缺现状。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党政机关进人应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提出用人要求,及时上报录用计划,对于人才十分紧缺的单位,每年可合理安排适量选调生予以补充。适时出台《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办法》,坚持计划管理、考试聘用,加强对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管理,给予用人单位适当的自主权。政府部门应结合此次调查要求,编制紧缺人才目录,发布紧缺人才信息,落实引进人才政策。二是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淡化凭学历、论资历来评聘职称、评价人才的意识,严格职数管理,试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真正实现“评聘分开”,逐渐缓解我镇专业技术人才少的问题。三是加大对长庆桥人才方面支持。近年来,市县定位长庆桥为“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化工基地,庆阳市新的增长极”,建设节奏加快,但一些如高效能办公、城市建设、现场解说等专业性强的人才极为匮乏,建议上级予以全方位抽调人才予以配备。四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人才以知识、技术、管理、资金等要素参与分配、重奖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
2、整合人才市场资源,加强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整合现有资源,大力推进人事部门人才市场和劳动部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3、优化人才工作环境,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强化领导责任。明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并将其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二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定期宣传长庆桥,吸引人才。三是出台物质奖励政策。建议多方筹资,设立长庆桥镇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奖励激励为全镇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特殊人才、帮助引进的优秀人才解决个案问题。四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针对基层单位人才流失的现象,应加大财政扶持的力度,帮助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使基层人才能安心基层工作,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基层工作,建功立业。
长庆桥镇政府2011年6月
第二篇:人才紧缺
人才紧缺
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福建电力生产建设人才紧缺问题,省电力工业局决定在泉州举办电力中等专业学校。1984年4月27日,水利电力部批准成立泉州电力学校。学校利用已停用的泉州清源发电所作为筹备建校和初期办学的基地。9月,学校开办电厂热能动力设备、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两个专业,共招收新生81名,实现了省电力局提出的“当年筹建,当年招生”目标。办学伊始,大业待兴。学校一边办学,一边筹建新校。11月,学校在北峰乡群石大队征地120亩作为新校区,结合清源山风景区自然景观,对新校区进行总体规划设计。仅用两年多的时间,校区建设全面完成。
1989年1月,省电力局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考核,评定为优。学校荣获省电力系统“先进单位”称号。7月18日,经能源部教育司批准,成立福建电力职工中专学校,与泉州电力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
1990年12月,学校启动“学临汾电力技校、„创三优,争一流‟”、迎接省教委办学水平评估活动。在学临汾、迎评估的过程中,学校努力做到了统一着装,佩戴标识卡,坚持军训、“两操”和升国旗制度,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校内设立“无烟区”,净化育人环境;严抓学生的日常操行评定工作,优化办学环境;探索德育工作新路,重视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不断提高办学质量。1991年3月16日,能源部副部长史大桢视察学校,对学校创建一流中专学校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为学校题词:“清源育秀,求实为基,方向鳌头,勇于闯新,敢争一流”。12月28日至31日,能源部在学校召开“学临汾”活动现场汇报会,来自煤炭、电力等系统的代表60人出席会议,能源部副部长陆佑楣出席会议。现场会的召开,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争一流”的意识大大增强。
1992年11月30日至12月5日,省教委办学水平评估组对学校进行评估,学校最终得分为98.33分,在福建省68所参评中专学校中名列前茅。学校顺利进入省教委上报国家教委的“选优”行列。1994年8月22日,学校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从此,学校步入了全国重点中专的行列。
随着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逐步加大对电力系统在职员工的职后教育工作。1997年1月,学校成立教育培训中心,负责开展电力系统生产培训与多形式、多类型的培训工作。1998年11月,泉州电力学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成立。1999年8月,福建电力技术培训中心和福建省电力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心相继成立,学校职后教育培训职能不断拓展。灵山秀水孕育了泉州电力学校,也展示了电校人辛勤耕耘的丰盛成果。近20年的时间里,泉州电力学校乘改革开放之风,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勇往直前,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为全省电力系统培养了近4000名全日制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已逐步成为全省电力系统生产、管理技术骨干,为电力工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篇:紧缺人才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
我叫XXX,毕业于XXXXX,是20XX年引进的紧缺人才,目前在XXX任教师一职,作为XXX市第一批引进人才,我充分感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在工作岗位中,也充分体会到领导同事的关怀,让我能够安心、并有信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发作为,下面我就自身的经历谈谈感受。
我的家乡在鄯善,对家乡与生俱来的感情,毕业后正好赶上引进人才的政策,回到了家乡,与我同一年引进的一共有18位朋友,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其中有些人选择了离开,当然原因有许多,有主观有客观,当有人问起时,我就以“人各有志”来总结,说实话,每当单位有同一批的年轻人离职时,我们心里会有些许波动,我想大家肯定都会有同感,但是当我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静下心来想想,我认为,作为年轻人,一定要有定力,要尽早的为自己规划人生目标,都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是当我们选择了以后,我们是否意识到该努力了,我相信每个人走出校门时都会有对今后生活的憧憬,或者最起码你该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或许现在在座的大多数朋友目前的生活状况与自己的期望相距甚远,但是要知道目前我们每位引进的朋友都拿了一张入场券,至于进场之后,你能干什么、干的怎么样,全凭自己,多给自己一些时间,我相信,情况必定会有好转。
其他单位的情况我不太了解,我只知道党校的情况,为了让我们更好、更快的适应岗位的需求,学校以教研室为单位,实行“传、帮、带”发挥老教师在授课技巧、科研能力以及班级管理方面的优势,为每一位新教师指定导师,引导新教师尽早步入正轨,与此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对新教师的培养,目前新引进的两批研究生都已经或正在接受不同类别的培训,有赴国家行政学院做访问学者的、有参加全疆党校系统教师培训班、有赴自治区党校参加短期培训班,通过培训,我们在教学技能和课程把握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能独立完成授课任务,在承担班主任等日常事务性工作时,都能独当一面,使我们很好地完成了校门到工作岗位的对接,我感谢党校为我们搭建的成长平台。
作为年轻人,我渴望奋发有为,借助这样一个平台,我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诺言,以今后的工作中我努力做到如下方面:
首先,重视理论学习,坚定政治信念,明确服务宗旨。党校是对党的干部进行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政能力以及党的相关理论知识教育的大平台。作为党校教师,要想肩负起这一神圣职责,就必须加强学习,提升个人素质,包括精深的本专业的知识和广博的跨学科知识,还包括随时更新的党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通过学习坚定自身的政治信仰,加深了对于党情、国情、社情、区情的了解,提升理论分析能力和时局把控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服务。
其次,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在业务学习方面要转变思想,不能唯书本是从,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实践经验的积累,在两年多教学过程中,我切实的感受到学员对于实际工作方法的需求,也切实感受到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的弊端,因此,要补短板,必须有的放矢,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提升个人工
作能力。
最后,提高工作主动性,积极发挥能动作用。教师工作与一般单位工作的性质不同,教学与科研工作对于教师的主动性要求高,精品课程与优秀的科研成果,意味着艰辛的付出,在缺乏硬性要求的当下,好的课程与科研成果的出现,就需要教师积极主动作为,在工作中善于总结,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转化,为更多好的、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出现打下基础。
两年多的党校生活让我成长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它教会我自强、自立与自信,它让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多事情可以改变。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作为引进人才,我们一定要静得下心、吃得了苦、坐得住冷板凳,充分用好各个单位为我们搭建的平台尽显才华。
第四篇:紧缺人才
紧缺人才
人事部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急需八类人才 中新网4月24日电 人才市场报近日刊文称,据国家人事部预测,今后几年中国急需的人才主要有八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人才、农业技术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和律师。在八大类中,表现突出的有如下几个专业的人才: 网络人才更加走俏 互联网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富翁制造工厂”,网络人才将更加走俏,其中风头最劲、最赚钱的是软件工程师、游戏工程师和网络安全师。一份最新数据显示,从1996年至2006年,中国需要100多万个软件专业人才,目前尚有10—40万个电脑软件职位的空缺。中国的电脑动画和特别效果业求才若渴,年营业额超过100亿美元的电子游戏业人才需求更大。由于中国电子信息网络安全系统较为薄弱,网络安全正成为一门新兴产业,网络安全工程师将成为热门职业。土木工程、汽车制造、中医药专业受追捧 在今年的高校招生中,一向表现平平的土木工程、汽车制造、中医药专业受到了广大考生的追捧。此前,土木工程总是不温不火。随着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西部大开发,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导致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增。经过几年快速成长,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政府也正极力扶持汽车产业。汽车产业的发展,将带动零部件制造、售后服务、汽车美容等相关产业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中医药是中国的传统优势行业。现代医药技术的发展,将让世人再次领略中医药的风采。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专业需求旺盛 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今年高校招生情况理想,毕业生近年的就业形势也不错。随着国外企业本土化及国内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加快,高素质营销人才与国际贸易人才将越来越走俏。广告业“钱”途无量 广告已发展成蕴育巨大商机的新兴产业,甚至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钱”途无量。专业人士认为,未来的广告人将不是普通的高薪阶层。21世纪的广告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智慧密集型的产业。今后几年,该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会加大,高校广告专业毕业生的身价也将水涨船高,供不应求。外语、电子类专业前景依然乐观近几年的高考招生可以看出,外语专业或外语院校的报考热度不减。由于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乐观。近两年,国家对通讯基础设施的投资每年都达近2000亿元。计算机、通讯工程、微电子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依旧旺盛,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第五篇:急需紧缺人才
全省十大重点产业的急需紧缺人才为:钢铁——工程技术人才;有色——采矿、地质、测量、冶炼、化工、土建等人才;汽车——整车研发、高级管理、技能人才;装备——数控机床应用人才;船舶——船舶制造、船舶机械、船舶电器、船舶设计等方面工程师;石化——新材料人才;纺织——设计师、打版师、染整人才;轻工——生物工程学、食品加工及制造、节能家电、塑料制造、造纸技术、国际商务人才;电子信息——互联网技术、网络信息安全、集成电路设计、软件高级工程师及测试人才;现代交通运输和物流——路桥港航勘测设计高层次人才、中高级验船师、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人才;生物医药、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层次研发人才、成果转化和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等;金融——首席或高级经济学家、高级风险评估及预测师、金融分析专家、国际会计专家、保险精算专家、资产评估专家、证券投资及经纪专家、财务总监、金融管理部门中高层以上管理人才;旅游——高级管理人才、小语种导游、旅游策划与营销、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管理人才。
全省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信息、体育与健康、艺术类教师;普通高中信息、体育与健康、艺术类教师;中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中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政法——民商事、知识产权审判等法院系统专业技术人才;刑事检察、民事行政检察、职务犯罪侦查等检察院系统专业技术人才;民爆物品管理、技术侦察、毒化检验、网络安全监察、刑事科学技术、狱医等公安系统专业技术人才;司法鉴定管理、律师和公证等司法行政系统专业技术人才。宣传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人才及外向型理论人才;复合型记者、编辑、主持人,国际新闻传播、版权等宣传业务人才;数字出版业务人才;非遗保护、文艺评论、编剧、戏曲等文化艺术人才;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网络新闻和信息采编人才;网络游戏、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人才。社会工作——社会团体、优抚安置、社区建设、社会福利、救灾、民间组织、低保、扶贫等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医药卫生——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中医药等高层次人才;高层次药品、医疗器械技术监督人才;乡村和社区执业及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和乡村全科医师、乡村药师和社区药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