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创新精神探索公安队伍建设新机制
近年来,公安处党委始终坚持把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狠抓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按照“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公正执法的人才队伍”的目标,理出新思路,推出新举措,使人才培养工作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公安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一、培养、集聚优秀公安人才,增强人才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首先,*公安处严格坚持省级统一考试录用人民警察制度,严把源头素质关。在录用对象上,按照招录简章,引进符合条件的各类人才;在方法上,充分利用宣传媒体扩大影响,吸引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公安队伍建功立业;在录用办法上,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真正做到笔试客观化、考官专业化、面试规范化、体测普及化。近两年,*公安处考录民警 52名,其中大专以上毕业生50名,占录用人员的96%。其次,要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将招录的各类人才放在适当岗位上实践锻炼,使人才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不断增长专业知识和提高工作能力。坚持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锻炼制度,积极探索适合人才成长的规律。着眼于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以人才的培养、吸纳和使用为重点,努力造就一大批专门技术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善于带队伍抓工作的优秀领导人才。第三,在保障措施上,将教育培训作为队伍挖潜增效、优化结构配置的重要手段。其一,立足于专业技术人才和公安实用人才的培养开发,把培训的重点向基层和一线实战部门倾斜,对现行的培训制度、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培训内容要以岗位和实战需要确定,要把个人动因和组织选送结合起来,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培训形式要灵活多样,在“请进来”的同时,还要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在职民警自学成才的力度,选送部分公安业务尖子和骨干到院校深造进修,并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方法与手段开展人才培训,把提高文化层次和学习业务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其二,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工作。重点是进行能力教育和创造力的开发,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技创新的能力。坚持把人才教育培训纳入单位发展规划,加强对继续教育的规划和协调,把教育培训的结果同考核、任职、定级、晋升直接挂钩,真正形成人才培训、考核、奖励、任用一体化的激励机制。其三,加强了对阶段性紧缺人才的培养工作。近年来由于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公安机关内部增加了许多新岗位、新任务,如禁毒、巡警、网管、警务督察、打黑、反恐怖等新机构,由于没有增加编制,人员都是从队伍内部调剂而来,缺乏专业性,因而培训工作要向这方面侧重,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与此同时,把握公安工作的时代性特征,在保证各类常规人才培养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特殊领域高尖端人才的培养,其四,在运作方式上,以激发人才活力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人才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积极深化公安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职务聘任制度,不断增强人才的竞争意识和敬业意识,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在提拔使用干部时优先考虑英模、立功受奖人员及有突出贡献的人员。
二、始终将思想观念的更新放在重要位置,努力为吸引、集聚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增强开发意识。衡量人才一定要实事求是,不拘一格。在科学地认识人才内涵的基础上,*公安处的处、局党委,牢固树立人才资源的开发意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坚持把增加人才资本存量放在与增加物质资本存量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全力提高人才资本的存量和增量。
二增强竞争意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未来公安工作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公安事业曾有过吸引一大批人才的辉煌历史,当前依然具有一定的吸引人才的优势。但在国内外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在公安事业自身发展的需求面前,人才竞争优势弱化和人才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公安处虽然现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民警总数的86%,但没有名牌大学毕业生,甚至是“普招”一般院校的毕业生也只占民警总数的2%。因此,必须摒弃那种“引才不愁”的思想意识和坐等人才上门的被动做法,增强竞争意识,立足于“抢”人才,以战略的眼光谋求人才引进策略的多样化。
三增强环境意识。综合环境因素对人才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我们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用事业激励人,用感情凝聚人;用适当的待遇慰勉人,营造有利于吸引、集聚人才的良好环境。一是,注重人才资源开发的时效性。人才资源有其最佳的开发期和最佳效能期,公安机关人才资源的开发,要掌握其特殊的规律,适时合理地开发利用每个时期和每一个空间的人才资源,形成人才早规划、早培养、早使用、早成长的良性循环,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益。二是,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在用人上扬长避短,不搞求全责备,实行特殊人才特殊对待,尽量做到合理用人、人尽其才,杜绝有才不用、浪费人才等现象,切实提高人才资源的利用率,降低闲置率,并进一步提高特长使用率。三是用事业拴人,用感情留人。对于学有所长、干有所长的人才,要为他们的专业发展、个人成长创造良好条件,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各类人才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感到组织的重视和社会的尊重,从而安心公安工作,献身公安事业。
第二篇:以创新精神探索公安队伍建设新机制
近年来,公安处党委始终坚持把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狠抓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按照“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公正执法的人才队伍”的目标,理出新思路,推出新举措,使人才培养工作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公安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一、培养、集聚优秀公安人才,增强人才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首先,*公
安处严格坚持省级统一考试录用人民警察制度,严把源头素质关。在录用对象上,按照招录简章,引进符合条件的各类人才;在方法上,充分利用宣传媒体扩大影响,吸引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公安队伍建功立业;在录用办法上,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真正做到笔试客观化、考官专业化、面试规范化、体测普及化。近两年,*公安处考录民警52名,其中大专以上毕业生50名,占录用人员的96%。其次,要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将招录的各类人才放在适当岗位上实践锻炼,使人才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不断增长专业知识和提高工作能力。坚持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锻炼制度,积极探索适合人才成长的规律。着眼于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以人才的培养、吸纳和使用为重点,努力造就一大批专门技术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善于带队伍抓工作的优秀领导人才。第三,在保障措施上,将教育培训作为队伍挖潜增效、优化结构配置的重要手段。其一,立足于专业技术人才和公安实用人才的培养开发,把培训的重点向基层和一线实战部门倾斜,对现行的培训制度、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培训内容要以岗位和实战需要确定,要把个人动因和组织选送结合起来,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培训形式要灵活多样,在“请进来”的同时,还要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在职民警自学成才的力度,选送部分公安业务尖子和骨干到院校深造进修,并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方法与手段开展人才培训,把提高文化层次和学习业务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其二,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工作。重点是进行能力教育和创造力的开发,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技创新的能力。坚持把人才教育培训纳入单位发展规划,加强对继续教育的规划和协调,把教育培训的结果同考核、任职、定级、晋升直接挂钩,真正形成人才培训、考核、奖励、任用一体化的激励机制。其三,加强了对阶段性紧缺人才的培养工作。近年来由于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公安机关内部增加了许多新岗位、新任务,如禁毒、巡警、网管、警务督察、打黑、反恐怖等新机构,由于没有增加编制,人员都是从队伍内部调剂而来,缺乏专业性,因而培训工作要向这方面侧重,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与此同时,把握公安工作的时代性特征,在保证各类常规人才培养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特殊领域高尖端人才的培养,其四,在运作方式上,以激发人才活力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人才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积极深化公安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职务聘任制度,不断增强人才的竞争意识和敬业意识,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在提拔使用干部时优先考虑英模、立功受奖人员及有突出贡献的人员。
二、始终将思想观念的更新放在重要位置,努力为吸引、集聚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增强开发意识。衡量人才一定要实事求是,不拘一格。在科学地认识人才内涵的基础上,*公安处的处、局党委,牢固树立人才资源的开发意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坚持把增加人才资本存量放在与增加物质资本存量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全力提高人才资本的存量和增量。
二增强竞争意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未来公安工作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公安事业曾有过吸引一大批人才的辉煌历史,当前依然具有一定的吸引人才的优势。但在国内外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在公安事业自身发展的需求面前,人才竞争优势弱化和人才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公安处虽然现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民警总数的86%,但没有名牌大学毕业生,甚至是“普招”一般院校的毕业生也只占民警总数的2%。因此,必须摒弃那种“引才不愁”的思想意识和坐等人才上门的被动做法,增强竞争意识,立足于“抢”人才,以战略的眼光谋求人才引进策略的多样化。
三增强环境意识。综合环境因素对人才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我们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用事业激励人,用感情凝聚人;用适当的待遇慰勉人,营造有利于吸引、集聚人才的良好环境。一是,注重人才资源开发的时效性。人才资源有其最佳的开发期和最佳效能期,公安机关人才资源的开发,要掌握其特殊的规律,适时合理地开发利用每个时期和每一个空间的人才资源,形成人才早规划、早培养、早使用、早成长的良性循环,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益。二是,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在用人上扬长避短,不搞求全责备,实行特殊人才特殊对待,尽量做到合理用人、人尽其才,杜绝有才不用、浪费人才等现象,切实提高人才资源的利用
第三篇:以创新精神探索公安队伍建设新机制
按照县委关于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统一安排部署,通过充分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认真剖析了自己在思想和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边学边改的原则,为使这次“三个代表”的学教活动切实收到实效,解决好自身存在问题,特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党性修养
牢记“没有革命理论,便没有革命行动”的教诲,充分认识学好政治理论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力求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工作。通过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认真实践党的宗旨,恪尽职守
要不断强化党的宗旨意识,要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忧民、安民、富民、乐民作为从政的基本要求。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回答好、实践好“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为党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的问题。
3、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合理摆布各项工作,力求从繁重的日常事务中摆脱出来,变在机关坐等办公为主动上门服务,经常深入基层企业围绕“难点、热点”问题调查研究和广大职工群众交朋友,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掌握第一手材料,从自身职能出发为基层企业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在“勤奋、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坚持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力戒形式注意,时刻警惕犯脱离群众的错误。
4、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切实改进工作方法
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精髓,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准则,以“三个有利于”为评判标准,彻底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使自己分管的工作为我县的经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5、严格要求,拒变防腐
一是时刻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公生明,廉生威”相自警,彻底根除吃点、喝点无碍大局,“小节无害”的错误认识和麻痹思想。经常用胡长清、成克杰等腐败分子的反面典型案件警示自己。筑牢抵御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的防线,防微杜渐。二是经常用《准则》的各项规定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堂堂正正地做人,清清白白地做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
6、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
一是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下属产生一定影响,时时处处注意发挥率先垂范作用。二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在完成好分管工作的同时,从全局出发,为领导当好参谋。三是对分管科室的同志做到工作上多支持、政治上多关心、生活上多帮助,带好队伍。四是要身先士卒,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下属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工作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团结带领下属以崭新的风貌,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认真的态度,以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开拓进取,拼搏争先,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开创劳动人事工作新局面,为我县的经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肃宁探索管理新机制(社会管理创新)
肃宁探索管理新机制“四个全覆盖”把农民组织起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农村各类社会管理组织建设已不适应农村发展的实际,有些地方的农民处于一种散乱状态。”肃宁县委书记安伟华说,肃宁是传统农业大县,33万人口中有29万在农村,“四个全覆盖”的目的就是通过发挥各种基层组织管理、服务、监督的作用,化解各类矛盾,提供致富载体,实现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以基层党组织全覆盖为核心。按照“党员走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思路,肃宁县灵活进行党组织设臵,在农村经济组织、村民小组、工业园区、社区中建立党组织;在2000人以上、党员人数50人以上、条件成熟的村或行业建立党总支。这样,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实现条块结合、覆盖各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改变农村党组织抓具体工作手段单一的状况。今年以来,该县已新建行业党总支19个,特色产业及其他类型党小组865个。到2012年底,全县农村将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
以基层民主组织全覆盖为基础。将村民代表大会作为常设议事、决策机构,集体讨论决定村里的重大事项,村支部书记兼任村代会主席;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整合为村民监督委员会,负责村级事务的监督,改变过去由村干部包揽村政村务的做法,实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从“为民做主”到“由
民做主”的转变。今年年底前,肃宁县253个行政村将全部建立村代会和村民监督委员会。
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全覆盖为动力。按照“稳步推进,成熟一个建一个,建一个成一个”的原则,围绕皮毛、纺织、食品加工、设施蔬菜和肉鸭养殖等主导产业、优势产品和生产环节,发展各种协会、专业化服务组织和产业化组织,最大范围地把农民吸纳进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最终走合作化道路,实现共同富裕。肃宁县目前已建立各种协会、专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组织136个,带动农户近4万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2012年底将实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全覆盖。
以农村综治维稳组织全覆盖为保障。在253个行政村建立综治工作站、综治小区、综治小组和治安巡防队“3+1”村级综治维稳组织。综治工作站内设综治专干和综治工作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负责本村治安隐患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每40户左右建立一个综治小区,每10户设立一个综治小组,每村组建一支治安巡防队,综治小区长和小组长均由村民推选产生,巡防队员由村治安志愿者或民兵预备役人员担任。目前,肃宁县所有行政村已全部建立了综治维稳组织,共设臵综治小区2867个,综治工作小组11008个,巡防队员1524人。
“四个全覆盖”推行以来,扩大了农村党建覆盖面,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发展了党领导下的农村民主管理组织,初步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截至目前,“四大组织”已覆盖全县97%的村,“五个好”农村党组织达87%,排查矛盾隐患3825起,在村内化解率达到97.2%,各类治安案件大幅度下降。
第五篇:创新劳务输出新机制 探索劳力转移新路子
[推荐]创新劳务输出新机制 探索劳力转移新路子
我镇目前仍是一个农业镇,现有16个村委会,122个自然村,133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4.2万亩,全镇人口4.3万人。现有农村劳动力2.1万人,富余劳动力1.6万人,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急需转移。为切实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镇党委、镇政府确立了“镇内安置、省外输出、依托外冈、面向全国”的劳动就业新思路和“一年打基础、两年大发展、三年成产业”的劳务输出工作目标。目前,劳务输出工作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通过各种渠道已输出农村劳动力1.1万余人。仅此一项,全镇农民年人均可增收500元。
一、基本做法
输出一人,受益一户,带动一片,富裕一方。归纳起来,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五促”:(一)拓宽市场促转移。按照“面向大市场、开拓大市场”的思路,指导、协调各劳务输出工作瞄准大城市、大企业,寻求建立劳务合作关系。我镇开辟建立了自己的合作关系,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用工信息。武汉、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州等地,已成为我镇有组织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去年麻丘镇与上海外冈镇结为友好镇,搭起了机关干部“走出去”跟班学习、劳动力转移和招商引资的平台,今年已签订了近200多人的劳务输出合同。目前,我镇已向外冈镇输出劳力120多人。
(二)跟踪服务促转移。我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发展劳务输出产业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积极探索解决影响劳务输出发展问题的途径。把输出后的跟踪管理服务作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时协调处理外出务工人员及家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我镇在外出人员相对集中的武汉市设立了政府驻武汉办事处,成立了驻武汉办事处党支部。先后在武汉、北京设立了跟踪学校,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麻丘镇法律服务所主动义务担任外出人员的法律顾问,跨省越市为外出人员提供法律服务。我们的这些做法,《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江西日报》、《长江日报》、《南昌晚报》、《楚天都市报》等都做了详细报道。
(三)宣传引导促转移。镇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为输出人员讲课,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单、宣传车,对劳务输出进行连续三个月的宣传报道。对事业有成的典型进行广泛宣传。用过去的“打工仔”,如今的“小老板”的事例,扭转了农村“在家千日好,出外半日难”,“世上只有种田好,半年辛苦半年闲”的陈旧观念,有效地调动了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活动,打造了舆论氛围,在全镇形成了一股劳务输出热潮。
(四)强化培训促转移。我们全镇16个村都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针对外出劳务人员虽有强烈的就业愿望,但苦于就业技能不强,打工难以如愿的问题。我镇党委、政府把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投入6多万元,成立了劳务输出培训中心,以市场需求指导培训,按岗位要求强化培训。强化对输出人员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训,使每一名输出人员从一开始就树立起竞争意识、品牌意识。着重强化热门技术和两门以上技术培训,力争使每名输出人员都成为复合型劳动者。今年,仅培训餐饮和缝纫就达到480多人。
(五)经济发展促转移。招商引资、市场建设、民营经济以及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地就近转移的空间,仅南昌顺心食品公司、瑶湖大酒店、麻丘高级中学、麻丘建筑公司等企业就从附近村吸纳农村劳动力300多人。同时,还注重积极培植劳务新兴产业,鼓励他们通过亲带亲、友帮友、传授技能、提供路子等形式,推动农民带着技能闯天下。广安村有10多个村民在武汉、北京开办各种公司,他们以企带工,带动全村1500多人在武汉、北京做工。现在,武汉有麻丘一条街,北京的东风乡将台洼村几乎成为“麻丘村”。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网络。成立了有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有一名村干部为劳务输出信息员,形成上下联动、高效快捷的组织网络体系。
(二)明确责任,强化考核。镇政府与各村签订劳务输出工作目标责任状,明确各自的任务、责任。镇党委、政府加强了督查工作,并定时公布工作开展情况,查找存在问题,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切实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三)完善服务,稳定人员。为了解除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计生部门对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城市组各村织人员前往开展妇检,育龄妇女健康检查。对较为分散的务工人员采取参加务工地有权部门组织的妇检并寄回妇检证明的办法,减轻她们的负担;加快土地流转工作进程、特别是对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家庭承包土地的流转减免有关收费,对继续耕种的,可组织人员提供全程服务,使外出务工人员较好地摆脱土地的束缚;每年春节期间,组织返乡务工人员座谈交流,沟通信息,增进感情。
三、几点体会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