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民政府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草稿)

时间:2019-05-12 08:3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区人民政府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草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区人民政府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草稿)》。

第一篇:区人民政府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草稿)

区人民政府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草稿)

区人民政府××年政府工作报告(草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工作回顾

××年是全区上下攻坚克难、团结拼搏之年,也是夯实发展基础、取得丰硕成果之年。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主动适应客观环境的新变化,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各项工作扎实、稳健、深入推进,圆满完成了区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一)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五”规划中的许多重要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同比增长%,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全区人均达到万元突破了美元。工业总产值完成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其中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农业农村经济稳步提高。农、林、牧、渔业实现全面增产,农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为近三年来的最好水平。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步伐,依托四方井片区开发和重百片区改造,商贸、餐饮、住房等消费热点逐步形成消费市场日趋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亿元,增长。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完成区域财政收入万元,同比增长,其中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完成万元,同比增长%。财政支出完成万元,同比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万元,增长。

(二)“一园两重”强势推进。车城工业园区建设再创佳绩。园区控制性工程——车城大道西段和西湖大道南段已竣工通车,沿线水、气、电信、有线电视等管网铺设已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亿元。园区招商引资取得实质性突破,农用微耕机项目、钢结构厂房项目、标准厂房项目、年产吨锻件生产项目等个项目成功入驻,协议投资总额亿元。其中,新入驻工业企业家,预计总投资亿元,投产后年产值可达亿元。

(三)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牢固树立“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思想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高质量组团参加“渝洽会”等招商推介活动,与江苏省江阴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引进了具有较强实力的新世纪化纤公司,成功开辟了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渠道。全年签订招商引资协议个,协议资金亿元,实际到位亿元。加强与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宽了区域经济发展融资渠道。国有商贸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加快实施,区糖酒食品公司职工实现分流,粮油公司改制工作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用人机制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累计发展民营企业户,个体工商户家,从业人员人,民营经济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

(四)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启动“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深入开展园林、市容“三创”活动。狠抓以工业和机动车废气、扬尘和餐饮业油烟为重点的大气污染治理,加大龙水湖饮用水源保护力度,深入开展太平河污染专项治理。全年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质Ⅱ类标准。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对辖区乱搭乱建、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现象进行专项整治,实施了第四期灯饰工程,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城镇化步伐加快,扩大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新建农民新村一个,新增城镇人口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城镇化率提高个百分点。

(五)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突破了多年增幅处于低水平徘徊的局面。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增长。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亿元增长%。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条保障线”有序衔接,城市、农村低保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顺利完成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下划接管工作,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失业人员待遇得到较好落实,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工伤保险人的扩面任务。户倒房危房灾民房屋重建工作基本完成,廉租房工程建设顺利实施,首批户城镇“双困”家庭已获廉租住房。

(七)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全年办结行政复议案件件。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和行政效能监察活动,努力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不断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对行政审批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公务员培训工作取得新进展,公务员素质不断提高。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了区政府公众信息网,出台了政务信息公开实施细则。继续坚持实行“罚缴分离”、“收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规定,强化对预算外资金的统一监管。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及时处理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办理区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

过去的一年,我们之所以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主要得益于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勇于自加压力,积极捕捉机遇,千方百计谋求快速发展;得益于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切实将宏观调控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机遇,为××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得益于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区情,充分发挥××的比较优势,较好地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得益于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强了全区人民的凝聚力。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料的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一心、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在各条战线上辛勤劳动、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各人民团体、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重汽集团和红岩公司全体职工,向所有关心和帮助××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向信任和支持政府工作的全区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前进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继续增收难度较大;二是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汽配产业“小、散、弱”,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四是政府职能转变步伐不够快,服务意识、服务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必须时时保持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保持谦虚谨慎、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上述问题,迎接新的挑战,开创新的局面,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

二、××年工作安排

××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展望××年,我们既面临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也面临一些挑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周期性复苏阶段,国际贸易继续扩大。国家宏观调控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打造西部“汽车名城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继续加大对三大经济发展区的分类指导力度,外部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区的发展。车城工业园区、龙水湖景区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重汽集团与机电控股成建制重组,新世纪化纤公司等工业项目加紧推进,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我区加大金融支持,这些都为我们做好今年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我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汽车及其零部件等支柱产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然突出。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认真处理好经济工作中“稳与快”、“快与好”的关系,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趋利避害,乘势而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落实“五个统筹”,加强“五大执政能力”建设,围绕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目标,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狠抓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努力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增长;

——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万元,增长;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

——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城镇化率提高个百分点。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强化工业主体地位,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新突破

将工业经济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发挥现有的基础、资源和比较优势,坚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按照“一主三化”的工作思路,切实作好园区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培育、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三化”互动等“四篇文章”,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年内工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增长以上。

(二)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双增”目标,重点做好抓调整、抓效益、抓保护这三项工作。

抓调整,在发展特色农业上下功夫。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品质。进一步壮大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的规模,做好盛产期果品的销售服务工作,积极引导畜禽水产养殖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稳定产业。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生产,按照基地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的要求,对照有关标准,加强基地投入品管理,普及无害化生产,全力打造绿色品牌。

抓效益,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下功夫。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一个主导产业、一个行业协会、一批龙头企业、一批生产基地”的发展方向,发展订单农业,加快产业化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和农村“两社两化”,实现生产和市场的有效对接。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加快劳务市场建设,健全劳动服务网络,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抓好外出务工人员管理引导、权益保护和返乡人员的创业服务。年内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人。

抓保护,在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上下功夫。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免征农业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继续实施生态家园工程,年内力争完成户。继续抓好农田水利、饮水工程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户户通有线电视工程,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植区域经济增长新亮点

第三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力量,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要按照市场需要,重点发展旅游、现代物流、商贸等产业,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

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积极开发龙水湖旅游资源,努力打造“都市度假村、渝西康乐园”。加强旅游开发基础性工作,切实做好“三个一”,即编制实施好“一个规划”(龙水湖旅游发展规划)、修建好“一条道路”(滨湖公路)、落实好“一批项目”(温泉度假区、老年公寓等)。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市场体系规划,全力推进重汽物流中心建设,集中培育具有较强实力的运输企业,建立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物流服务网络,尽快形成以加工、运输、仓储为主的物流产业。

(四)加快建设生态城区,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巩固市级山水园林城区创建成果为着力点,努力推动城市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迈进,努力建设“生态城区、绿色××”。

(五)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环境。认真编制人才发展规划,不断改善和优化人才结构。加大对人才工作的经费投入,建立人才基金、人才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培养使用好现有人才。制定吸引人才优惠政策,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发展人才资源市场,着手建立分类人才信息库,促进人才柔性流动。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公开选拔、择优录用和竞争上岗的力度。逐步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引导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一流人才倾斜。

(六)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面发展卫生、文体、广电、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施疾病信息网络和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整合辖区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农村初保成果。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启动创建卫生城区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督,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用药健康。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成市、区广电网络资产整合,实施区电视台、文化馆改革。加快广电事业发展,努力培植文化产业。组建××图书馆,实现图书信息资源共享,启动老年大学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全力做好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和文物保护工作,促进文物事业的健康发展。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执行人口目标责任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启动生殖健康“三大工程”,继续实施关爱女孩行动,严厉查处非法鉴定胎儿性别行为,防止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出现反弹。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必须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一)与时俱进,建设学习型政府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坚持自觉学习、善于学习、终生学习,努力创建学习型政府。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学习经济、法律、文化、科技和现代管理等知识。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水平,不断增强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二)求真务实,建设实干型政府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真正把心思用在真抓实干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按科学规律办事,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用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形成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良好氛围。

(三)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努力适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进一步转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方式,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真正把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良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上来,并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整个社会经济的活力和效率。牢固树立权力民赋的观念,克服“官本位”意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开始了新的征程,新的机遇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的事业伟大而崇高,××的前景光明而灿烂,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共同谱写××现代化园林式重汽城建设的新篇章!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二篇:2022年XX区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XX区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及过去五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起步之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xx、对xx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现代化新区、争当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新引擎、打造xx新发展格局重要增长极”的总体发展目标定位和当好“三个排头兵”的发展方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452.5亿元、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亿元、税收占比提高到7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1亿元、增长13.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571元、增长8.6%,获评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区。

一是海洋经济特色更加彰显。

勇担经略海洋“国之重任”,大力实施海洋强区战略,加速汇聚蓝色要素资源。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新引进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等涉海项目20个,国际蓝色生物谷等29个项目加紧建设,智库大厦、华录总部基地、大洋钻探船北部码头基地主体封顶,女岛港基础泊位、汉缆超高层生产线基本建成。海洋创新充满活力,海洋地质所整建制迁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超算升级项目投入使用,海洋大学生命科技科研基地奠基开工。新增市级以上科创平台18个、引才平台11个,新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1项,新引育院士9人,涉海人才总数突破8500人。成果转化成效明显,搭建海洋仪器资源共享和海上综合测试两大平台,蓝谷科创大数据中心一期完成验收,“智飞号”“海燕号”等一批成果加快迈向产业化,海洋生产总值占比达到35%。

二是实体经济基础更加稳固。

围绕主导产业、“四新经济”,全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项目落地年”活动深入推进,新引进高端项目106个,吸收到账外资8.2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403亿元,分别增长21.6%和14.5%。发起“项目落地突击战”,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市1.7个百分点。优势主导产业持续壮大,汽车产业入选全省25个特色产业集群,奇瑞乘用车基地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车间完成主体,解放新能源轻卡基地建成投产,整车产量突破百万大关,上汽赛克供应链平台落地运营,新引进航天模塑等产业链项目16个。童装产值居全国童装产地前三,即发超临界无水染色技术实现突破。国际陆港获批海关监管场站和上期所指定交割库资质,年货物周转量突破650万吨。菜鸟智能骨干网、中通物流投入运营,市场采购贸易交易额达到200亿元。新兴产业全面起势,创新奇智成功在港股上市,惠科打造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新型功率器件生产基地,本原微电子创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60产业物联网、虎视传媒中国总部等项目集中落户。蓝谷药业、瑞利生物加快建设,大医精诚研发中心、小试车间完成主体。综合保税区开关运作,通用机场建成800米跑道和航站楼主体,22个通航项目集群布局。重点企业加快成长,云路先进材料在科创板上市,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海智源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特等奖,森麒麟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英派斯获市长质量奖创新奖。即发、正大被确定为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海联金汇等3家企业跻身xx民营企业制造业10强。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87家,发展瞪羚、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13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485家。

三是城乡面貌改善更加明显。

一体推进城乡设施配套、人居环境改善、智慧精细管理,全面提升群众居住生活品质。城市更新扎实推进,高质量完成22个老旧小区改造,中心城区东部片区安置区加快建设。xx古城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xx北站站前综合体投入使用,万达广场、百联奥特莱斯建成主体。道路交通更加畅达,正式开建地铁7号线xx段,大修烟青一级路、青威路,打通孟沙河一路等“断头路”16条,整修振武路等市政道路29条、县乡公路346公里。更新纯电公交车94辆,开通直达胶东机场大站公交。设施配套不断完善,新增集中供热面积85万平方米、农村清洁取暖1.7万户,改建农村供水管网53公里。改造城区雨污混流点128处。实施247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打造垃圾分类示范村120个。大任河等3条河流获评省级美丽示范河湖。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深入开展,新增公共停车场4处,新建岘山公园等山头、口袋公园7个,拆除违法建设34万平方米,乱贴乱画、占路经营等顽疾得到有效整治。新建智慧安防小区和村庄1358个,城管服务平台成为全省首个城市管理标准化试点,智慧停车等7个案例上榜省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乡村振兴取得实效,新创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29个、示范片区2处,龙泉、段泊岚获评省乡村振兴示范镇,田横、移风店获评省农业产业强镇,我区入选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

四是民生社会保障更加充分。

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制定实施教育、医疗三年行动计划,10件民办实事全部完成。教育“补短板”力度加大,xx一中改扩建工程全面动工,北航科教新城主教学楼、德馨小学和二十八中东校区、北大培文学校主体封顶,德馨小学扩建工程、山大体育馆交付使用,全年开工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44处,公办普惠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提高到93.5%。卫生设施加快建设,实施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完成齐鲁蓝谷医院、第三人民医院主体,新建中医院感染病门诊楼、精神卫生中心病房楼。顺利通过全国卫生城市复审。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精心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麦田音乐节、亚广联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赛事活动精彩纷呈,海洋温泉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区入选省级示范区。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8处、服务站120处。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再提高10%,贫困人员全部纳入免费医保。筹建产权型人才住房1500套,改造农村危房123户。安全发展取得新成绩,严打“雷霆”行动、安全生产排查整治等专项治理成效明显。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面整改,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2.1%、创9年来最好水平。再次获评省食品安全区,全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位列第一。上级交办信访积案、重复信访全部化解。其他重点工作也取得积极成效,村(居)委会换届、第七次人口普查圆满完成。审计监督更加精准有力。外事、档案、史志、防震减灾、水文气象、双拥优抚、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青少年、红十字、老龄、慈善等事业再上新台阶。

五是政府服务效能更加优化。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民服务的意识和水平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重点建设项目全部纳入模拟审批,社会投资项目审批主流程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省内首推白话版办事指南,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7%;搭建“证照分离”审批监管一体化平台,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半个工作日。为企业群众排忧解难力度加大,出台专门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扩大投资,化解企业历史遗留房屋产权问题119万平方米。源头治理欠薪欠费等建筑领域顽疾,解决20个小区、9000多户不动产权证办理问题。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创树省级以上先进典型70余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等87项市级以上改革试点顺利推进。

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始终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不放松、内防反弹不懈怠,严格“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全年累计接引入境航班47架次4700余人,“应检尽检”重点人群125万人次,接种新冠疫苗306.7万剂次,入库消杀进口货物10.5万吨,全区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

各位代表,2021年各项任务如期完成,标志着十八届人民政府各项工作顺利收官。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在抢抓机遇中干事创业,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办成了许多打基础的实事、利长远的大事、补短板的难事,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xx持续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是锚定发展目标不动摇、综合实力实现突破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抓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撤市设区等重大机遇,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1%,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税收占比提高28.6个百分点,全区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区县前列。还相继获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互联网+中小企业”示范区、省新旧动能转换专项评价先进区、省创业型城市、省技术转移先进区。

过去五年,是聚力新旧动能转换、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工业强区、产业兴区、民营富区,瞄准汽车、纺织服装、商贸物流、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集中发力,惠科、创新奇智、空客直升机、奇瑞xx基地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集中落户,各类市场主体由11.4万户发展到28.7万户,高新技术企业由94家发展到559家,上市企业由2家增至9家,瞪羚、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由2家增至35家,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5.9:50.3:43.8。

过去五年,是加快融入xx主城区、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对标xx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系统推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谋划建设蓝谷至胶东机场快速通道和9条融青道路,23条公交线路直通xx主城区,地铁11号线带动xx进入地铁时代。启动实施31个片区、2.4万户棚户区改造,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到103个,街巷硬化、规模化供水和无害化改厕实现全覆盖。实施“品质xx”绿化提升三年行动,城区绿地率提高到39.8%。墨水河、龙泉河面貌焕然一新,城乡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过去五年,是深入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区级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新改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06所、增加优质公办学位3.6万个,人民医院、中医院晋升三级医院。镇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村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补贴、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与xx主城区全面接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过去五年,是纵深推进改革创新、发展环境更加优质高效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第一动力,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举措、市场的手段破解发展瓶颈,累计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权力489项,1191个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率先实施工程项目模拟审批,推行“拿地即开工”、VIP审批,审批时间压缩60%以上。全国首创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督促惠企政策落实模式,工业互联网改造开辟全省先河,功能区改革成为全省优秀案例,“资本+产业”招商等经验全省推广。

各位代表!经过五年的砥砺前行、接续奋斗,xx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显著成就,成为xx实体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城区扩容扩能的重要承载区。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xx发展的社会各界、驻即部队,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稳增长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传统产业创新转型活力不足,新兴产业规模偏小、支撑不强,新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城市形象品质亟待提升,乡村振兴还有不少短板,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需进一步加强;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社会治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专业水平、工作作风有待提升,优化营商环境还需持续用力。对此,我们将采取务实措施,认真改进和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xx现代化经济体系升级的关口期、全方位融入xx主城区的黄金期。面对现代产业集聚的新优势、城市品质升级的新趋势、人口规模增长的新态势,我们必须把xx发展放在更大格局中谋划,咬定目标、突出重点,创新突破、奋力争先,走好具有xx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按照区第一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发展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xx、对xx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勇于创一流、争当排头兵、奋力走在前,突出蓝色引领,强化枢纽赋能,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现代化新区、争当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新引擎、打造xx新发展格局重要增长极”的总体发展目标定位,坚持以当好海洋经济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区域协调发展“三个排头兵”为发展方向,以“陆海统筹、两翼齐飞、中轴联动”为支撑,以项目建设、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和城市更新、改革创新、营商环境和群众满意度、督查考核联动“五条战线”为抓手,崇尚实干、注重实绩,全力推动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能级提升,全方位融入服务xx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更加精彩的xx答卷。

——在总体发展定位上,咬定“一个总目标”。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现代化新区、争当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新引擎、打造xx新发展格局重要增长极的总体目标,在经济、城市、民生、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勇于创一流、争当排头兵、奋力走在前,主要指标走在全省区县前列,让城市更加充满活力、富有实力、独具魅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

——在发展方向上,当好“三个排头兵”。围绕当好海洋经济发展排头兵,坚持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产业方向”,搭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洋科技服务、海洋金融服务、海洋开放合作“四大平台”,完善陆海统筹、双招双引、政策保障“三大机制”,打造特色鲜明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围绕当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排头兵,着力突破汽车、纺织服装、商贸物流、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生物医药六大主导产业,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根基。围绕当好区域协调发展排头兵,坚持“融入主城、支撑xx、辐射胶东、带动全省”,抓好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和区市协调发展。

——在空间布局上,推进区域联动。按照“陆海统筹、两翼齐飞、中轴联动”的区域空间布局,推进东部蓝谷鳌山湾丁字湾区域、西部蓝村陆港大沽河区域、中部城区区域联动,三大板块与xx主城区同城连接、产城一体。东部区域面向鳌山湾,联动崂山区和烟台海阳莱阳,深耕以xx蓝谷为支撑的鳌山湾丁字湾区域;西部区域面向胶州湾,联动胶州市和xx高新区,深耕蓝村陆港大沽河沿岸区域;中部区域面向主城区,联动城阳区,以墨城路、烟青一级路为轴线,重点建设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新城、省级高新区,提升中心城区承载能级,实现与主城区连片发展、互联互通。

——在工作落实上,突出“五条战线”。突出项目建设、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和城市更新、改革创新、营商环境和群众满意度、督查考核联动“五条战线”,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城市发展内核驱动,把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和城市更新作为全员参与、全区受益、全面进步的渠道,用改革手段打破痛点难点堵点,用督查考核联动提升工作积极性,切实提高营商满意指数、群众幸福指数。

力争通过五年的发展,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走在前列,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运行更加稳健,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省区县前列;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汽车、海洋、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产业进军全省全国一流,形成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改革开放走在前列,促进陆海、城乡、区域、军民等重点领域取得改革新突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社会文明程度走在前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逐步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方式,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海更美;民生改善走在前列,加快构建优质均衡普惠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更殷实、更安康、更舒适;社会治理效能走在前列,城市治理法治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三、2022年政府工作的重点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区政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工作思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努力开好局、起好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xx市下达的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加快海洋经济崛起,全力打造经略海洋战略新高地。

对标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行动,着力突破五大产业、搭建四大平台、优化三大机制,助力xx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

争取海洋产业上规模。规划布局海洋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园区,促进中船水下智能研发基地等10余个在谈项目加快落地,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苗种繁育基地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海洋生物装备智造产业园、通裕海上风电设备项目完成主体,汉缆脐带缆、超高压海缆正式投产。大力发展科普研学、滨海休闲等产业,办好海科展、世界航海科学技术大会等高端展会。

争取创新平台快建设。加快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智库大厦等重大科技基础项目,支持国家深海基地建设深海基因库、大数据中心和标本样品馆,争取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布局。推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与北京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实验室,突破“透明海洋”“智慧海洋”等世界前沿课题。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新引进博士学历人才不少于100人。

争取成果转化见实效。制定支持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建立成果发布机制,完善银行、保险、基金、融资租赁等全业态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作用,推进蓝谷海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运营,全年入库涉海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以上,着力打造海洋特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聚区。

(二)坚定不移促进实体经济振兴,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新突破。

按照规模化、集群化、园区化思路,突破发展重点产业和“四新经济”,当好全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聚力发展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精准招引头部企业,持续壮大产业规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围绕芯片新材料、封装测试、显示面板等细分领域,规划布局创新奇智人工智能产业园,加快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基础配套,促进惠科晶圆半导体增产达产;依托云路先进材料建设软磁材料产业园,争创国家级低碳新材料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发力海洋创新药、中成药、医疗器械等领域,促进蓝谷药业、大医精诚、瑞利生物竣工投产,北沃医疗主体完工,打造全市海洋生物医药及现代中医药产业贸易集聚区。

全力提升优势产业。围绕汽车、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等产业,着力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快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汽车产业,促进解放新能源轻卡基地全面量产、奇瑞乘用车基地整车下线,奇瑞科技等10余个配套项目同步建设;推动九合重工产业园一期交付使用,加快引进新能源整车和“三电”领域重点项目。纺织服装产业,鼓励即发、雪达、酷特智能等骨干企业搭建产业链服务平台,引进一级电商平台整合资源,利用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拓展市场;推动即发超临界无水染色技术加快产业化应用,提升童装、卫衣聚集度和知名度。商贸物流产业,坚持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国内电商与跨境电商并重,推动百联奥特莱斯、万达广场开门纳客,首创物美综合体主体施工。大力培育仓单质押、期货交割等高附加值业态,促进国际生鲜电商孵化基地早日投产。

努力培育高成长性企业。实施重点骨干企业倍增工程和品质塑造行动,精准扶持15家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建设运营玄纤维复合材料研究院和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院,支持海联金汇研发智能热处理系统,推动云路新材料创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金王争创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新设立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00家,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0个。推动100家企业纳入“沃土计划”高企培育库,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家,瞪羚、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8家,“专精特新”企业18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600家。落实“工赋xx”行动,推广创新奇智等企业技术成果,创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15个以上。加快联东U谷等专业园区建设,为项目落地、企业发展提供载体空间。

(三)坚定不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建设再上新台阶。

坚持“对标主城、组团提升、全面融青”,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打造xx主城区扩容扩能主战场。

加大城市更新力度。编制完成国土空间分区规划、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规划。启动营流路片区征迁,完成布匹市场临河区域改造,整治老旧居民小区26个。全面建设地铁7号线xx段,开工蓝谷至胶东机场快速通道、烟沪线改建工程,推动烟青东路等3条道路与城阳区贯通。新建整修蓝鳌路等48条道路,更新鹤山路等17条道路照明设施。重建改造墨城路跨龙泉河桥、府东桥。新增5G基站1000个,千兆光网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加强城市品质提升。着力解决“堵”的问题,加强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交通疏导,优化调整10条城市公交线路,新建3处公共停车场、增加停车泊位1100个,新增4200个城区道路停车泊位。持续治理“乱”的现象,保持违法建设“即查即拆”高压态势,深化占路经营、道路街巷等专项整治,确保“小广告”动态清零。扎实做好“美”的文章,实施墨河公园提升和蓝谷滨河公园、人才公园续建,完成青新高速xx西出入口绿化,建设青兰线、龙青线生态绿廊,新建湘江三路等3处口袋公园,塑造生态绿色休闲空间。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高质量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开展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创130个垃圾分类示范村、27个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新培育4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完成76个村庄通户道路硬化和83条“四好农村路”创建,推进华瑞110千伏、黄家山水厂二期等15项供电供水工程。严格推行“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44万吨以上。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推动国际种都核心区与中国农科院共建科研中心,促进农业科技园建成胶东最大育苗基地。加快培育智慧农业、设施农业,持续发展多元富民产业,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切实激发经济转型发展新活力。

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充分集聚、高效流动,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更大力度深化改革。聚焦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落实服务企业、自然人、项目建设、创新创业“四个全生命周期”,推行施工许可“零材料”申报、市政审批“十二合一”集成办理,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压缩至75天以内。落实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推行惠企资金“免申即享”,98%以上涉税事项实现线上可办。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对侵害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违法犯罪“接诉即办”“零延迟处理”。深化财政资金“拨改投”改革,充分发挥国资国企引领撬动作用,引导产业基金精准服务企业,推动金融更好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更大力度扩大开放。坚持招商引资与扩股增容并重,年内吸收到账外资8.3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440亿元以上。推动蓝村陆港区域融入临空经济示范区,建成临空云创中心,加快国际枢纽产业基地建设,引聚一批口岸型服务主体。支持综合保税区引进通航保税制造维修、航材贸易企业,配建智慧仓储物流园、保税物流仓库和企业孵化中心。用好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开拓日韩“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新渠道,打造面向日韩小商品综合批发零售集散平台。加快女岛港口岸升级,配套完善仓储和办公生活区,争取港区扩大开放顺利获批。

更大力度推进创新。出台科技计划体系,定向支持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生态,全社会研发投入不低于23亿元,年内新增专利授权4700件以上。深入挖掘在即高校院所资源,鼓励与本地企业共建实践基地、科研平台,推动先进成果落地转化。引导企业用好科技信贷“白名单”,研究落地“投(保)贷”等产品,支持企业专利质押贷款。加快环秀湖、龙王河人才综合体建设,鼓励“平台+创客”等多元模式创业,年内新引进高层次人才600人以上。

(五)坚定不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道路。

牢固树立“两山”理念,深入落实“双碳”战略,探索绿色发展新道路,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省海洋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化工地扬尘、渣土车管控治理,加快燃煤锅炉“煤改气”,实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1万户。升级改造即发和北部污水处理厂,新建修复10条城区道路污水管道;新增16处农村污水处理模块,建设202个村庄污水管网。规范固体废物管理,工业企业危险废物管理达标率不低于90%。

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用好国土“三调”成果,强化“三线一单”管控。严格落实湖长制、河长制,除险加固宋化泉水库,实施墨水河清淤和下游生态补水,打造流浩河等54条市级以上美丽幸福河湖。深入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推进小管岛保护利用试点,完成小岛湾北岸海岸带综合整治,治理入海排污口130个。抓好山头公园建设管理,精准提升1600亩森林质量,完成3.8万亩森林抚育。

持续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坚持节约优先,加快消化低效闲置土地和批而未供土地,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应用低碳新工艺、新技术,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广装配式建筑,保障性住房、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健全城乡垃圾分类处置体系,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开展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家庭、社区、学校等创建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六)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千方百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xx一中改扩建一期建成交付,龙山新高中、职业教育园综合楼主体完工,龙泉新高中开工建设;启用山大实验中学、德馨小学和二十八中东校区等38处学校,新改建中小学和幼儿园42处,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54%以上。实施中医院北部院区建设和第二人民医院扩建,投入运营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图书馆整治提升,启用全民健身中心,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5万场。大力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同时,继续做好统计、外事、档案、史志、防震减灾、水文气象、双拥优抚、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积极发展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红十字、老龄、慈善等事业。

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1000人。设立镇街医保便民服务窗口。完成20个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完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实施6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推动失智失能人员长期护理服务全覆盖。筹建人才住房2000套,为新就业无房职工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聚焦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深化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规划数字城市运营中心,建成智慧交管综合一体化平台,智慧社区达到40%以上。建设6处新型社区邻里中心示范点,推进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健全食品药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深化专项整治成效。更新改造老旧燃气管道6公里,免费更换天然气连接管线和超期使用燃气表。坚持“事要解决”,积极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推广使用国家反诈中心客户端,坚决打击非法集资。促进社区警务与社会治理网格化融合,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x。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无缝闭环管理入境人员和重点地区来即返即人员,全面落实疫苗“应接尽接”、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分类精准抓好进口货物检疫检测及预防性消毒,配齐配足专业人员、隔离场所、防疫物资,长效开展防控督导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筑牢经济社会发展安全屏障。

此外,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区政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基础上,初步确定了2022年为民要办的10件实事,本次人代会讨论通过后,将全力抓好推进落实。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任重千钧,惟有担当,要在自砺!区政府将时刻把发展的重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头,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推动上级和区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推进落实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扛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质。

二是严格依法行政。

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履行职责,推进科学民主决策、依法秉公用权、规范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持续强化审计监督,全面提升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注重实干实绩。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以高质量发展项目和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论业绩。践行“决心一次下足、标准一次调高、措施一次定实、效果一次彰显”的要求,以“严真细实快”的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

四是坚守廉政底线。

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强化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风险防控,有效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持续纠治“四风”顽瘴痼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压减“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企业的“宽日子”、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新的目标激励人心,新的任务艰巨光荣,新的征程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踔厉奋发、善作善成,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加快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现代化新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第三篇:柯桥区人民政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柯桥区人民政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选摘

先知/摘自《柯桥日报》

●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聚神聚力、提标提速,勇争一流、走在前列”的行动准则,深入实施“服务业兴区”和“工业强区”两大战略,全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城乡转型升级、社会转型升级,致力打造“时尚柯桥、印象柯桥、幸福柯桥”,确保完成“十二五”各项任务,为“十三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1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自营出口增长7%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31%。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2015年重点抓好十项工作:

一、更大力度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坚持服务业优先发展,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确保完成服务业投资324亿元,增长14%。

◆建成开放金沙·东方山水、大香林·兜率天等项目,◆加快青旅羊山生态城等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整体提升鉴湖—柯岩旅游度假区品质,积极推进区域慢行道和绿道建设,统筹发展江南水乡水上旅游和南部山区乡村休闲旅游,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50亿元以上。

优化区域商业布局,积极引进重大商贸项目,以平水兰若寺休闲度假中心等项目为带动,积极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大力发展银行、保险、证券、股权投资等金融产业。推动时尚创意、休闲娱乐、影视传媒、书画艺术等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积极发展体育产业。

二、下大决心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不断增强工业强区实力。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加快27只在建项目和水、电、气等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落后产能,培育壮大汽车汽配、机械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深化“两化”融合,推进“机器换人”,推进滨海工业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坚持以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确保完成工业投资321亿元,增长10%,力争新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0只。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深入推进国家级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积极做好企业帮扶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三、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轻纺城“三次创业”。

全面推进以发展创意设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会展经济等为主要特征的“三次创业”,全力打造国际纺织时尚之都。发展创意设计,抓好F5创意园、中国轻纺城创意园建设运行。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网上轻纺城”开放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园区与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展轻纺城电子移动商务。发展现代物流,加快“一城三园”建设,积极发展轻纺市场物流和现代工业供应链物流。发展会展经济,办好办精纺博会,加快轻纺城西市场升级改造。强化宣传推介,加强整体品牌、形象策划,不断扩大中国轻纺城知名度。

四、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

全面实施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深化土地“二次开发”,力争盘活闲置土地1200亩、低效建设用地500亩。加强信贷保障和民间融资管理创新,加快农村“三地一制度”和确权赋权改革。积极推进国企和政府性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强化创新保障,开展网上技术市场试点,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

五、继续花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

深入开展以“五清十抓”为重点的“五水共治”,全力抓好57只治水项目建设。加快污水分质提标和集中预处理工程建设。推进14个居民老小区污水收集系统改造,力争城区、集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分别提高到88%和50%,完成河道清淤140万立方米以上。积极推进“五气合治”,狠抓节能降耗,调整完善热电规划布局,抓好工业污泥、建筑泥浆及建筑垃圾、餐厨垃圾规范化运输处置。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深化“河长制”,建立健全断面水质监测、考核机制。启动18条、总长80公里的森林游步道建设,实现省级森林城镇全覆盖。

六、更高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

◆积极推进柯桥—杭州城际轨道交通、杭绍台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快104国道柯桥城区段高架、钱滨线等工程建设,◆力争镜水路南延、解放南路南延、绍三线北延等工程动工建设。◆抓好中纺CBD招商与建设,◆加快坂湖公园建设和柯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加快稽山路、香林大道、文明路等南北连通道路建设,◆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深化“智慧天网”建设,加强交通治堵。

七、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

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6万亩,新建、提升精品示范园区5个。完善农业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响香榧、红豆杉、平水日铸茶等农副产品品牌。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四大行动”计划,开展最美镇街创建试点,全面完成农房登记发证工作。

八、持续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安排59亿元的公共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支出。

◆抓好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建设。

进一步规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管理,做好市第八届运动会承办和参赛的各项工作。

◆加快妇女儿童医院建设和中医院扩建,建成投用第三医院、口腔医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办好“鉴湖之春”广场文化月等活动,新建农村文化礼堂20家以上。

加强历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启动阳明文化园项目建设,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服务机构,促进儿童、老龄、慈善、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

九、运用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加强信访积案化解和矛盾纠纷处置。健全社会治安防控机制。深化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加强舆情疏导管理。创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力争创建成为省“平安区”。加强统计、档案、科普、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

十、继续办好一批民生实事。

●2015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一是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新建、改造公交候车亭150个以上,调整(延伸)公交线路20条,新增新能源公交车辆150辆,建成投用新客运中心和平水、滨海、柯南等公交客运站,提高居民公交出行分担率,努力打造全国县(区)级一流公交。

二是实施新一轮县乡道路升级改造。改造升级分后线、平王线王坛段、杨渔线杨汛桥集镇段等5条县乡道路。

三是切实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开工建设安置房100万平方米、竣工55万平方米、交付80万平方米,建成公共租赁住房350套、完成配租600户。着力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完成农村住房解困1150户。

四是加快解决山区农民饮水难题。实施并完成10个山区农民饮用水提升工程和22个自然村的小舜江饮用水工程,解决近1.8万人的喝水难题。争取通过两年努力,对王坛、稽东两镇实施供水扩面,让更多的群众能喝上优质自来水。

五是提升课堂教育现代化水平。投入4000万元以上,分两年改造提升全区2100多个中小学教室的课堂教学设施,今年完成1000个以上。

六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新建标准化村卫生服务站40家,深化“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小病在社区诊疗比率达到62%以上,镇级以上医疗服务机构实现自助结算服务全覆盖。

七是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推进社会福利中心一期改造和二期建设,新增养老服务床位500张,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0家。

八是加强困难残疾人帮扶。向7100名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无固定收入补贴及托养等服务。

九是加大南部山区发展扶持力度。安排4500万元以上资金,对南部山区生态保护、耕地保护、产业转型、教育医疗、集镇改造等予以支持。

十是加强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抓好市民“菜篮子”工程,规范管理22个星级农贸市场,争创省级放心农贸市场3家。

第四篇:宿州高新区政府工作报告(草稿)

打造新引擎

构建新支撑

展现新作为 全面开启宿州高新区新时代新征程 ——宿州高新区工作报告(2017 年 12 月 12 日)

一、2013 年以来工作回顾 宿州高新区乘党的十八大东风,于 2013 年 2 月经省政府批复建区,首期规划 7.4平方公里,总体管辖 36.5平方公里(规划区 20.9平方公里)。成立近五年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高举创新创业大旗,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发展云计算、智能制造主导产业,逐步建成了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一)首位产业蓬勃发展。五年来,敏锐捕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实施“3111”工程、翔云计划“2268”工程以及产业集聚年、创新发展年等活动,培育云计算首位产业厚积薄发、加速崛起,共计实现六百余家企业注册落地,两百多亿元产值突破。成功获批安徽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获批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省级信息消费示范县(市、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荣誉,获评中国云计算应

用 2016-2017 示范创新园区,中国产业园区 2015、2016创新力百佳称号。成功举办 2015 宿州·华为大数据应用高峰论坛、2016 中国 IT 创新年会、CCG2016 中国电子竞技大赛、2017量子通信与大数据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17 华为·宿州云产业合作高峰论坛等全国大会,叫响宿州“云计算名城”名片。

(二)引资引智全面突破。五年来,始终坚持基础云、平台云、应用云同步开发,开展云计算、手机游戏、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园中园”精准招商,签约项目336 个,协议引资 430 亿元,到位内资 192 亿元,外商直接投资 1.7亿美元,形成了云计算大数据、手机游戏、动漫渲染、影视文化、生物科技、半导体、石墨烯、量子通信、智能制造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始终注重高端智力指导产业发展,加入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中国石墨烯技术创新联盟等协会组织,与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国家发改委中咨公司,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南方通信研究院,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技术研究院等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与中科大、南大等 20 所高校开展科研合作,获批贝斯康医疗大数据、新亚裸眼 3D 显示省级工程实验室,在建新材超算、手机芯片、量子通信、等离激元、石墨烯 CDI 等多家实验平台,以科技创新优势奠定园区长远发展。

(三)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五年来,始终坚持稳扎稳打、整体推进、整块建设的方针,全面加速企业创业、孵化服务的平台建设,特别注重提升各类标准化厂房孵化功能,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孵化体系。开工建设各类标准化厂近百万平方米,云计算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科技服务中心一批厂房建成投入使用,博士交流创业中心、青年创新创业中心投入运营,吸引三千余青年员工在园区创新创业,掀起园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开工建设“智能+”、手机芯片、手机游戏、VR 科技、智能硬件等多个服务平台项目,为企业发展专业技术服务。同时,特别注重在科技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产业园引入法律、会计、融资、评估等事务所组织,为企业提供多层次科技中介服务。

(四)配套服务持续提升。五年来,始终坚持为企业提供“保姆式、管家式、顾问式”服务的理念,出台政策配套服务体系文件,着力构筑企业优惠政策、优化环境、优质服务“高地”。出台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2+7”综合扶持政策,兑现电力网络补贴、个人所得税全奖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建立 2 亿元九一文化基金、10 亿元徽新云计算(手游)基金、10 亿元南创产业基金,为创新创业提供金融支持。坚持园区校园化理念,完善公交车、公共自行车等功能配套,提供人才

公寓吃、住、行便利,构建职工“十分钟生活圈”。

(五)社会事务井然有序。五年来,始终坚持同步发展各类社会事业,着力规范园区建设发展秩序,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提升园区人民幸福指数。始终坚持阳光和谐征迁,累计征收土地 1.4 万亩,征收村庄 26 个、4000 多户,征收房屋 120万平方米,保障了重点工程和项目用地。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实施辖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启动建设唐河景观带、四季花海游园工程,扮靓城区北大门。积极实施“创园”、“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加快实施北外环、合徐、泗许绿化工程,改造提升辖区村庄。积极开展民政优抚、社会保障、人口与计生工作,保障各类群体权益,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平安园区创建各项工作,使广大群众在高新区发展中成果共享、共同进步。

(六)党的建设全面深化。五年来,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基层组织建设显著增强。党工委以上率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警示教育等一系列党员教育活动,着力建设党群活动中心、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者、爱心顺风车等一批党群工作品牌,打造党、工、青、妇

四位一体工作推进格局。注重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以 20 字“好干部”标准调整充实一批年轻干部,强化机关及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实行计划、检查、考核“三个一”工作法,定期开展党建目标任务落实检查,促进党建业务落地生根。坚决实施正风肃纪,常态化开展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专项监督检查,有力推动“两个责任”落实,查办各类违纪案件 3 起,给予党政纪处分 4 人;在全市率先推行宽严相济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激发党员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

二、2017 年主要指标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高新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2+4+2”工作部署,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突出年初“创新发展年”15项提升工程工作重点,持续发展云计算、智能制造主导产业,优基础、扩总量、提质量、增效益,园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17 年,高新区注册企业总数达 666 家,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领跑全市。1~11 月份,实现财政收入 3.6 亿元、增长 56%;累计完成全口径产值 115 亿元、增长 20%;完成规模以上企业产值 36 亿元、增长 21%,其中规上工业产值 17亿元、增长 34%;完成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 19 亿元、增长 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9 亿元、增长 18%,其中工业投资 20.9 亿元、增长 2.5%,基础设施投资 9.58 亿元,增长 12%。

预计全年完成财政收入 4 亿元、增长 60%;实现全口径产值 120 亿元、增长 16%,完成规模以上企业产值 40 亿元、增长 15%,规上工业产值 19 亿元、增长 35%,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 21 亿元、增长 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1 亿元、增长 17%,其中工业投资 23 亿元、增长 6.5%,基础设施投资10 亿元、增长 9%。

(一)主导产业集聚崛起。紧扣云计算、智能制造“一软一硬”产业,打造宿州品牌。完成 3 栋 6 万平方米自有数据中心及体验中心建设,新布机柜 2800 个。新签约和君纵达、契欧游戏、辉腾致远、鹏威光电等 76 个服务外包、手机游戏、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重点项目,协议引资 54 亿元。谋划博士产业园、游戏产业园、肿瘤医院等 15 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美为食品、赛诚渲染、VR 工厂等 35 个重点项目,投产达效信诺科技、智趣小天使、魅色直播等 35 个重点项目,全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二)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建立完善园区“2+7”政策体系,聚合平台、人才、资本等核心要素。建立与两院工作联系,筹建院士工作站,加快石墨烯展示馆、手机芯片实验中心、量子通信实验中心建设,努力构建宿州“科学实验中心”。发挥徽新、九一、南创等基金撬动作用,加快数据中心、众创空间、孵化

器建设,获批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省级信息消费示范县(市、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省级青创园创建单位。创建全省首个博士交流创业中心,引进博士团队项目 28 个、国家“百人计划”“千人计划”人才 10 人、高层次创业人才近百人。成功举办 2017 量子通信与大数据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17 华为·宿州云产业合作高峰论坛,取得较大国内影响。积极筹办“云涌起,安共商”第一届国际云安全大会,扩大国际影响力。

(三)辐射示范日渐显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大数据、影视渲染、手机游戏、智能终端、电子商务等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强“基础云”企业培育,培育做强中国电信、华瑞网络、网宿科技数据中心。强化“平台云”企业培育,加快政务云建设,促成华为承接省工商局、省气象局、省地震局、新华社等数据业务。强化“应用云”与智能制造企业培育,建设什伯互联消费品孵化平台,孵化东洋之花、獐子岛海鲜、好想你枣业等电商项目;投资拍摄百鹿影业《画心师》等 13 部影视剧作品,主办《极客江湖》开机发布会,引领宿州影视剧行业发展;促成新亚电子与京东方合作,实现智能终端整体提升;加快小马科技电商向制造升级,带动宿州电子商务进入新时代。

(四)园区配套逐步完善。贯彻绿色打底、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理念,加快建设高水平“汴北新区”。推动汴北新区(高

新区)区划及规划提升,高标准完成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完成唐河、看花沟、十冯沟、新北沱河、狼咀子沟五条河道综合整治规划及景观设计。高质量推进汴北、临东、港口北路、整体城镇化四大安置区建设,逐步安排上房约 20 万平方米。高效率加快人才公寓、博雅学校、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区绿化、亮化、美化,建成铁路以西、铁路以东、唐河以北三处分布式污水处理设施,初步实现园区企业、居民、院校污水全部收纳。高水平挖掘利用区内及周边文化资源,启动建设唐河景观带、四季花海游园工程,打造宜住宜乐园区。

(五)优质服务增添活力。紧扣“创新、活力、服务好”发展标准,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叫响“保姆式、顾问式、管家式”服务品牌。深化政务服务大厅,实行首问负责,提高整体办事效率。规范政策兑现审核,明确工作规程,依法依规给予企业“真金白银”政策支持。强化入园企业管理服务,建立 “服务、考核、奖励”三协同机制,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提供食堂就餐、公共出行各项保障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管理,深化月度工作目标管理,落实督查督办制度,抓好市委市政府部署工作落地生根,锻造干事创业的工作队伍。全面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六)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坚持重心下移,持续抓好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完善党建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优先保障基层党建人、财、物方面的投入,形成基层党建激励考核机制。深化“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警示教育,促进园区整体党建提升。落细落小“党建+扶贫”工作,推进光伏发电、蔬菜大棚等扶贫项目开发,落实危房改造、健康扶贫等十项精准扶贫政策,提升居民获得感。建立党建工作专职工作队伍,推动严肃认真过好党组织政治生活。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支持纪工委监督执纪,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约谈函询等重点工作,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增强园区干部的政治和纪律定力。

三、五年成绩和经验总结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五年来,高新区经历了从园区的筹备、申报、组建、规划、建设到初有成果,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如下:一是独辟蹊径,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敏锐捕捉战略性产业发展机遇,确立发展云计算、智能制造主导产业,坚持基础云、平台云、应用云同步开发,2015 年实现企业产值 12 亿元,2016 年增至 104亿元、增长近9 倍,今年 1~11 月份突破 115 亿元,受到各方好评,获批安徽省唯一一家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坚持高

举高打对接国家部委,每年举办 2 至 3 场全国性论坛赛事,确立了宿州“云计算名城”地位。二是高端引智,扎实推动园区科技创新发展。坚持高端引智引技并举,创建全省首家博士交流创业中心,积极筹建院士工作站,大力引进高科技项目团队和人才,引进博士团队项目、国家“百人计划”“千人计划”人才、高层次创业人才,以科技创新优势奠定园区长远发展的基础。

一路风雨兼程,成绩来之不易。高新区建设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园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得益于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

发展凝聚汗水,经验弥足珍贵。回顾过去的工作,主要体会是:必须坚持新兴产业引领理念,才能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筑牢发展根基;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才能增强内生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始终保持率先发展;必须发扬改革实干精神,才能永葆体制活力,增强发展能动性,开创园区美好未来;必须始终践行群众路线,才能更好地释放改革红利,更好地服务企业群众,全力维护社会和谐安定。

五年来,高新区发展的主要工作经验是:一是坚持规划指导不动摇。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指导工作,稳扎稳打、整片拆迁、整块建设,突出厂房建设、职工住宿、百姓安置“三个集中”,有序推进了园区整体建设。二是坚持主导产业不偏向。

自始至终坚持以云计算和智能制造“一软一硬”两个主导产业,促进云计算、智能制造产业基础提升,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为短利所诱,持之以恒抓主抓重,苦干实干快干,打造宿州云计算品牌。三是坚持正确政绩观不偏颇。不劳民伤财、不铺张浪费,注重工作实效,坚持低成本的观念发展园区,园区负债较低,总体保持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

五年来,高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产业集聚力度依然不强。受经济下行形势影响,加之人才、产业配套不足等因素,产业重大战略项目和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依然不强,尚有一部分签约项目落户不落地,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不明显。作为全市唯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还不明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增长对龙头企业的依赖性过大,新的增长点不多。三是重建轻管现象较为明显。标准化厂房、人才公寓、安置房等重点基建项目不能够统筹推进,满足不了招商引资企业、企业职工、被征地农民入驻需求,物业等配套服务不完善,重建轻管现象较为明显。

四、未来五年工作愿景谋划 未来五年,是高新区建设发展的第二个五年阶段,高新区正式迈入“二次创业”的全新历史阶段,将乘着十九大东风,继

续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在新时代里展现新作为,全面开启高新区现代化发展腾飞的新征程。

综观国内外形势,高新区未来五年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稳步复苏,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各种新型业态发展迅猛,对于以创新和产业为主心骨的高新区来说是直接利好。同时,高新区多年积累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在获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省级信息消费示范县(市、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数据中心、产业园区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因此,只要主动适应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深刻变化,增强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就一定能够在新一轮的竞争和发展中占据主动、赢得先机。

(一)未来五年,高新区建设主要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创新、活力、服务好”的工作标准,坚持生态绿色是底色、独特产业是本色、宜教宜医是彩色、宜住宜乐是特色“四色园区”发展定位,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新兴产业发展,深化社会事业发展,深化民生民计改善,全面加强党工委、管委会

自身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区,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着力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宿州新兴产业示范区、创新创业引领区、高端人才集聚区、生态文明新城区,努力成为全国重要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努力在五年内在全市实现“五个率先”。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在全市前列,平均增速确保高出全市 20%、力争高出全市 50%,率先实现经济规模与质量效益的新提升;更加注重云计算与智能制造产业融合发展,注重产业生态的打造,率先形成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生态;更加注重创新创业载体的建设、国际化人才的集聚、创业品牌的塑造、创业活力的激发,率先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更加注重中心商务区的建设,注重教育、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注重园区承载能力、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注重国际化发展、全方位开放合作,率先探索宜教宜 医、宜住宜乐、产城融合的新路径;更加注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培养,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率先取得社会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新成果。

(二)未来五年,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前期抓规划、夯实发展基础。大力实施“四色园区”建设工

程和翔云计划“2268”工程,确立“2+X”产业发展构架,发展云计算、智能制造 2 个主导产业,培育量子通信、石墨烯、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VR/AR 制造、影视娱乐(直播)、服务外包、卫星导航服务等 X 个新兴业态,力争到 2020 年,园区基本建成宿州新兴产业示范区、创新创业引领区、高端人才集聚区、生态文明新城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园区产业规模达到 800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00 亿元。

后期抓质量、全面达成目标。力争到 2022 年,园区区域性创新驱动引擎特征更明显、实力更雄厚、影响更广泛,创新型产业生态初步建成,生态型城市发展全面建成,产业品牌和发展特色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重点地区具备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力争园区产业规模突破 1000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20 亿元。

着重建设宿州新兴产业示范区。深入实施“3111”工程,按照“2+X”产业发展构架,加速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与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发展,加强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营造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生态,带动区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阵地、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

着重建设宿州创新创业引领区。深入实施创新创业行动,建好一批创新创业中心、众创空间、孵化基地,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探索具有宿州特色的创新驱动路径与模式,打造宿州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科技创新的领头羊。

着重建设宿州高端人才集聚区。深入实施引智引技行动,建好一批实验中心、博士产业园,强调人才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集聚培养多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全力打造高端人才港,建设皖北人才特区。

着重建设宿州生态文明新城区。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建好园唐河景观带、四季游园工程,建好一批学校、医院、美术馆、游泳馆、图书馆,持续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空间专业化的打造,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打造成为现代化、生态化的科技产业新城区。

五、2018 年工作打算 2018 年是高新区发展建设的第二个五年之始,是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攻坚之年,谋划做好 2018 年各项工作至关重要。

2018 年高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持创

新驱动核心战略,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创新、活力、服务好”的工作标准,按照全面从严治党和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要求,以及生态绿色是底色、独特产业是本色、宜教宜医是彩色、宜住宜乐是特色“四色园区”的发展定位,以开展“基层党建提升年”、“法治建设提升年”、“生态文明提升年”、“新兴产业提升年”、“基础建设提升年”“五个年”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党工委、管委会各单位及各级党组织自身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区,优化生态环境,突出转型升级,强化教医配套,保障民生福祉,全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力争获批国家级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面开启“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2018 年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18 年,目标完成全年财政收入 4.6 亿元,争取完成 4.8 亿元;3111 工程产值今年目标计划完成 140 亿元,同比增长 16%。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计划完成 47 亿元,同比增长 15%。;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 46 亿元,同比增长 15%。;实现招商引资入驻企业 80 家,其中首位产业 20 家,到位内资 46 亿元,外商直接投资 6600 万美元。

实现上述目标,高新区主要以“五个年”活动为总抓手开展全年工作:

(一)深化基层党的建设,进一步巩固园区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二次创业”的政治保障。要大力开展“基层党建提升年”活动,学习借鉴先进党建工作经验,从严从实落实治党管党责任,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把党的十九大学习作为关键政治任务,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开展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建立高新区党校,培育培养党员干部,常态化邀请知名专家授课,拓宽党员干部视野,激发党员干部以攻坚克难的姿态应对各种挑战。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抓好思想舆论,管好思想文化阵地,更好地唱响园区新时代“二次创业”的主旋律。

——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工委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工委、管委工作规则、会议制度,加快形成园区制度体系。突出问题导向,继续坚持计划、检查、考核“三个一”工作法,保质保量完成各类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任务,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精心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落实落细

“党建+扶贫”工作举措,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创新实施“党员讲演”、“党员服务”等主题活动,着力打造 2 个以上市级党建工作品牌。

——。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狠抓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能力提升,优化决策机制,提高部门把握、谋划和服务园区发展的能力,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战斗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月度任务考核制度,建立园区干部考核体系,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推动能上能下机制落到实处,保持干部队伍的蓬勃活力。营造德才兼备、勇于担当为标杆的用人导向,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加强和规范国有企业和聘用人员管理,构建规范高效的人事管理制度,保障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强化作风效能建设。紧盯“四风”新形式、新动向,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使作风效能建设成为常态。实行优评差评评价制度,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严肃问责机关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中冷横硬推的行为,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加大对扶贫及涉农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坚决查处弄虚作假、截留私分、挥霍浪费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聚焦各部门党风廉政风险点,加强制度创新,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长效化。强化工作督查

问责,对市长热线、委员议案、市委市政府督办事项、党工委管委会交办事项办理开展全程跟踪督查,对工作进展缓慢、落实不力的部门和责任人发现一起,问责一起。

——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管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狠抓“两个责任”落实,不折不扣执行《廉洁自律准则》等党规党纪,加大纪律审查力度,真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紧盯征地拆迁、土地出让、工程招标、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有贪必肃,有腐必反。加大对典型问题的公开曝光力度,形成强有力的警示和震慑作用。坚持标本兼治,进一步探索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深化法治园区建设,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法治环境是“二次创业”的基础保障。要大力开展“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切实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执政方式、履行行政职能,全面依法治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强化全社会法治意识。落实依法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党工委、管委会法律顾问作用,做好重大决策和重要公文制定合法性审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实施诚信园区、依法治企工作,探索建立基层法治工作制度,夯实基层法治基础。全面依法清理园区遗留问题,打击经济违法犯罪,严格规范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活动,营造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

——。

全面优化政务服务。加快构建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体制,建好政务服务中心,抓好权责清单管理,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把审批清单做小,把服务清单做大,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四最”营商环境。继续深化“保姆式、顾问式、管家式”服务,实现项目包保“一对一”挂钩服务全覆盖。探索开展定期“政策面对面”、“进村驻企”服务活动,限时定责解决企业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形成公私分明、廉洁互信、共谋发展的“亲”、“清”政商关系。

——。

依法维护社会稳定。落实综治信访维稳责任制和领导接访工作制度,建立依法维权、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应急响应机制,做好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和化解,防止重大维稳事件发生。实施“平安园区”建设工程,探索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整体防控能力。依法严厉打击黄赌毒、“两抢一盗”、涉黑犯罪等违法犯罪活动,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 切实保障公共安全。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力做好人员密集场所、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安全动态监管,抓好人才公寓、职工食堂消防、应急管理,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落实溯源管理和市场准入制,大力整顿食品药品市场经营秩序,保障群众食品药品安全。

(三)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构建绿色美丽园区 生态文明是“二次创业”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提升年”活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建设好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安全“红线”,加快推动生态一体化建设,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行动自觉。

—— 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坚守环保法律底线,严格环保审批,加强环保执法。做好污染源调查,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按要求完成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快推进唐河、新北沱河、看花沟、狼咀子沟、十冯沟等辖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优化园区污水管网,督促汴北污水处理厂建设,加速东西片区污水处理站使用。严禁辖区禽畜养殖,关闭取缔禁养区养殖场,严防反弹回潮,全力配合做好国家环保督查工作,不断提升园区人居环境质量。

—— 抓好生态项目建设。抓好唐河景观带、四季游园重点

生态工程建设,利用好玉皇寺公园及各街头游园,构建多元化的生态体系,建成百姓旅游目的地。培育引进生态农业龙头企业,指导村级发展蔬菜大棚、花卉苗木、休闲观光等项目,打造绿色休闲的现代生态观光农业。积极巩固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新增核心区森林增长工程 1200 亩。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健全城乡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建设农村美丽家园。

—— 倡导生态文明风尚。严格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促进土地利用集约高效。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等形式多样、贴合实际的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提高群众生态文明意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曝光破坏环境行为,使保护环境成为园区上下的文化自觉。在主要道路制作、设置各类以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广告,培育生态文化,塑造生态文明风尚。

(四)深化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崛起 新兴产业是“二次创业”的核心支撑。要大力开展“新兴产业提升年”活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二次创业”的引领作用,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全力建设宿州新兴产业示范区、创新创业引领区、高端人才集聚区。

——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着力实施基建攻坚行动,在拂晓

大道、北外环路布局“ 一纵一横” 专业“ 园中园”。加快推进宿州数字小镇、手机游戏产业园、半导体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终端制造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科技孵化器产业园、众创空间产业园八大产业园开工建设,全面拉开产业基建框架。规范云计算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博士产业园三大产业园运营管理,夯实产业基建基础。

—— 深化招商引智引技。深入实施引智引技行动,强化项目包保招商,大力引进云计算、智能制造 2 个主导产业细分市场领先项目,补齐产业链缺失环节,培育量子通信、石墨烯、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VR/AR 制造、影视娱乐(直播)、服务外包、卫星导航服务等 X 个新兴业态,引进百余家高成长性创业项目。深耕智能制造手机产业发展,力争引进 3 家左右产值过百亿元的智能手机制造企业。深化博士交流创业,建好博士产业园,做好人才服务工作,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俱乐部,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到宿州创新创业。依托在建及建成专业“园中园”,大力引进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技术交流平台,引进前沿技术和高端项目,力促创新资源集聚。

—— 完善创新创业体系。深入实施创新创业行动,着力加强政策设计,强化创新创业软环境建设,规范政策兑现,创新

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以奖代补扶持园区高成长性企业。大力发展孵化器、众创空间、双创基地,完善包含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发挥好九一、徽新、南创等基金引导作用,构建基金支持产业企业发展体系。加快农行金融大厦建设,筹建金融服务超市,常态化举办创业沙龙、路演对接活动,探索互联网金融等新型融资方式,解决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建成政策高地、创业乐园。

——。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着力落实“四督四保”和项目包保工作制度,采用“一企一策”服务模式,积极化解项目用地、用水、用电、运营、融资等各类问题,推动重点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出效益,实现项目遍地开花、滚动发展。全力支持新材超算、赛诚渲染、阿尔法游戏、新亚电子、小马科技、什伯互联、东方果园、和君纵达、视网传媒等一大批投运产业项目扩大规模、做大做强,全面加快国信优易大数据、量子保密通信、博奥讯直播、华为硕半导体、吉恩基因、达阵光电、左右家私、美为食品以及博士产业园等一大批在建产业项目建成投产达效,夯实各产业板块发展根基,努力形成“云计算铺天盖地、智能制造顶天立地”的发展态势。

—— 争创园区国家级品牌。深化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商务部联系,积极申报国家级双创示范

基地、国家级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品牌,力争获批国家级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品牌。联合国家部委、行业领军企业或协会联盟组织举办云计算、大数据、云安全、石墨烯等 3 场左右国际或全国性论坛大会,深层次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持续叫响宿州“云计算名城”名片。

(五)深化基础建设提升,进一步优化园区形象品质 基础建设是“二次创业”的重要配套。要大力开展“基础建设提升年”活动,切实抓好园区经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引进一批学校、医院设施,抓好城市功能优化和精细管理,建立惠及全民、优质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营造宜教宜医、宜住宜乐的城市环境。

—— 强化教育医疗布局。着力实施教育医疗基建行动,构建“ 两横一纵” 宜教宜医特色园区。大力引进公办教育、扶持民办教育发展,沿唐河路、北外环路“ 二横”区域规划布局博雅等5~7 家国内市内一流高中、九年义务制、幼儿园,规划学生规模 30000 个左右;大力引进公办医院、扶持民办医院发展,沿人民路“ 一 纵”区域在原有市立医院基础上,规划布局七喜、安琪儿等肿瘤、妇幼、骨科、肾病等 5~7 家综合及各类专科医院,规划床位 5000 个以上。

——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着力实施城市建设管理提升行动,坚持高标准建设园区,统一道路、灯光、亮化、绿化主色调,系统完善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污、供热等配套设施,启动城市综合管廊及海绵城市建设,打通标准化厂房光纤通道,推进产城融合。实行社会事务系统化管理,按照开发小区标准提升安置区物业管理能力、便民服务能力。以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加大“两违”整治力度,强化市容市貌常态化管理,探索城市管理精细化实施。建设好邻里中心,引进酒店、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推动市场经营运作。

——。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推进汴北、临东、港口北路、整体城市化四大安置区目和智慧村小区、创奇小区建设,加快交房入驻,持续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加大社区管理,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提高基层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基层惠民实事,推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新农合、五保供养等社会保障工程,强化就业创业培训,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抓好少年、老年群体保障,做好困难群体帮扶救助,提升底线民生保障能力。

—— 优化就业政策环境。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引进培育专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市场,培训技能人才,提升就业服务水平,保障企业招工。大力培育

和引进技能人才,加强企业与职校、高校合作,引进技能人才、大学毕业生,深化与各高校共建“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建设。规范园区劳务秩序,加大劳动争议调处仲裁力度,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健康发展。

—— 强化园区征迁工作。全面实施征迁攻坚行动,按照206 国道西侧无民房的原则,加快 206 国道西现存 2970 户、89 万平方米房屋面积拆迁工作,提升园区总体形象。重点推进完成大杨家、小杨家、大秦家、小盛家、冯圩子等 8 个自然村 32 万平方米征迁,全部安置在园区新建四大安置区,提升园区居民的获得感。

第五篇:开远市人民政府2011政府工作报告

开远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5日在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

开远市人民政府市长 庞 俊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开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激流勇进 成就辉煌的“十一五”

五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坚持统筹城乡推动科学发展,坚持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率先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实施整市推进战略,生态型新型工业化战略,城镇化战略,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重大突破,创造了开远文明发展的又一高峰,谱写了“十一五”的辉煌篇章。五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2亿元,比“十五”增长1.3倍,年均增长10.9%。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14.1:50.9:35调整为“十一五”末的11.5:49.9:38.6。五年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42.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亿元,分别比“十五”增长1.4倍和1.3倍,年均增长16.6%和17.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2.1亿元,比“十五”增长1.6倍,年均增长2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0.3亿元,比“十五”增长2.4倍,年均增长18.2%,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特色鲜明。过去的五年,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不断深化城乡综合改革,城乡一体化实现大突破大发展。大手笔规划、大气魄推进新农村建设,“三农”工作在强势推进中破题,新农村建设在整市推进中提速。五年来,制定配套文件48个,在全省首家成立新农村投资开发公司,首家对新农村建设进行高端理论研讨。具有开远特色的农村理论、政策、措施为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产生巨大影响。五年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31.5亿元,完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3.9亿元,兑付各种强农惠农补贴3.4亿元,分别比“十五”增长4.8倍、8.2倍和1.6倍。实现所有通自然村道路及村内道路硬化。农村电网“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村村寨寨免费安装路灯并由财政承担电费。在全省率先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成立“开远市日用品配送中心”,建成农村便民超市199家,覆盖全市60%以上的村庄。实现每个自然村至少拥有1座以上卫生公厕。农村教育、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进步。“55110”[1]工程和品牌农业建设全面推进,优质稻、禽蛋、水果、蔬菜、肉类产量增加,“十一五”累计达13.2万吨、4.2万吨、12.7万吨、59.7万吨和12.4万吨,与“十五”比,增幅分别达1.1倍、2倍、3.4倍、30.8%和86%,建成无公害生产基地17.6万亩,13个农畜禽产品通过“三品一标”[2]认证,“云恢290”、“开远蜜桃”等成为全省著名农产品品牌,苗木花卉、家禽标准化养殖水平走在全省先进行列,主要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得到保证和提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30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8家,辐射带动农户4.8万户。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06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336元,分别是2005年的2和1.8倍,年均增长15.1%和12.6%。完成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是2005年的3倍。农村家庭每百户拥有37部固定电话、189部手机和生活用汽车7辆,基本普及了节能灯,近一半的农户用上了太阳能和沼气。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126万亩林地确权率和确权到户率分别为99.5%和96.7%。过去的五年,以建设生态型现代工业经济强市为目标,实施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战略,工商经济实现大突破大发展。五年投入产业建设资金130.9亿元。完成国电开远发电有限公司、大唐国际红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各2×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云天化国际红磷分公司节能降耗技改等新、改、扩建工业项目108项。全面淘汰小火电机组、湿法窑水泥生产线、硫铁矿制酸装置等落后产能,工业发展速度和质量双提升,被列为“云南省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市”。传统商业业态转型升级,汽车、医药、建材、苗木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金融、房地产、旅游、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竞相迸发。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医疗中心、汽车销售中心、苗木交易中心的巩固发展极大增强了开远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组建城市开发投资公司等8个投融资公司,融资额11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十一五”工业总产值完成365.9亿元,是“十五”的2倍,年均增长14.6%。工业增加值完成143.8亿元,是“十五”的2.4倍,年均增长10.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8亿元,比“十五”增长1倍,年均增长19.5%,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19%,削减二氧化硫8万吨,化学需氧量3100吨。工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85.9%提升到2010年的88.5%。对外经济合作交流取得新突破,外贸进出口总额4.9亿美元,引进到位资金76.8亿元。

过去的五年,以“建美丽开远”为目标,加快城市化进程,城镇建设实现大突破大发展。坚持“东扩、西盘、南延”的城市发展战略,完成《开远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凤凰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14项重大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投入资金24.9亿元,比“十五”增长1.5倍。落云路、环雅路、智源东路等城市道路全面建成,城区道路里程达87.2公里。实施泸江河综合治理、泸江公园提升改造、幸福大草原、“梦幻工程”[3]、“小巷细节工程”、“绿美香工程”等一系列市政工程。青年路片区改造提升工程有序推进。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建设项目。成功建立城市保洁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市“五大秩序”[4]得到有效整治。全市建成区面积达19.9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6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2.8%,城镇化率比“十五”末提高5.2个百分点达69%。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大幅提升。

过去的五年,以“建幸福开远”为目标,大力实施社会关爱工程,社会事业实现大突破大发展。五年累计投入社会事业建设资金42.1亿元,比“十五”增长2.6倍。制定和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公园风景区免费开放、农村孕产妇和城市低保家庭孕产妇入院专车接送、免费分娩并补贴100元营养费等90项民生工程覆盖城乡,其中20多项全国领先、30多项全省领先,“行路难、就医难、洗澡难”等农村“十四难”问题得到有效破解。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共获各级科技进步奖励92项,获国家专利授权60项,在全省率先设立“农业创新奖”、“优秀乡土人才政府特殊津贴”。教育事业投入资金9.7亿元,建立了从幼儿到博士教育系列奖励资助体系,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4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实施乒乓球、篮球健康行动计划,成功举办全国围甲联赛、全省青少年足球赛等244项赛事,群众广场文艺活动丰富多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拥有各类医疗机构85家,每万人拥有医技人员77人、病床126张,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居民住院医疗费用同比例报销和全民免费健康体检,“新农合”参合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连续五年位居全州第一。开发就业岗位4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建设保障性住房8.3万平方米,1752户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成立全省首家县级慈善机构——阳光济困协会,筹集善款近1000万元。社会治安持续好转,稳定和谐发展社会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雨露社区”的成功实践和探索,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受到公安部的高度赞扬,全国、全省公安机关戒毒康复场所工作现场会在开远市召开,由13个国家禁毒官员组成的国际禁毒参访团到开远市参观,各国禁毒官员一致认为“雨露社区”为世界禁毒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依法整治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双拥模范城,全省文明城市、甲级卫生城市、教育先进市、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市等荣誉称号。全市集体和个人获得国家级表彰63项,省级表彰298项。

过去的五年,以建人民满意政府为目标,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新转变。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64件,政协提案970件,办结率100%。全面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科学行政。成功举办“工商经济”、“城市发展”、“新农村建设”、“合作经济”等高峰论坛和五届“市民论坛”。完成中和营、小龙潭的撤乡建镇工作,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畅通信访渠道,建立网上信访系统,坚持市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努力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和质量。圆满完成“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市工作。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决纠正和治理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过去的五年是激流勇进、激情澎湃的五年,是强势推进、统筹发展的五年,是改善民生、普惠于民的五年,是理论创新、活力迸发的五年,是开远人民自信心、幸福感和自豪感极大地激发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监督支持的结果,是中央、省、州驻开单位、企业、部队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开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开远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节能减排压力加剧,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挑战严峻。依托大企业发展,繁荣中小企业仍然是开远市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二是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统筹城乡试点工作的情况复杂,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三是农村正处于社会重大变革时期,转变生产生活和社会服务管理方式日益紧迫,急需进一步推动和加强。四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稳定、保改革、保发展面临着新挑战。五是政府职能转变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环境还需改善,政风行风建设有待加强。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给予高度重视,在破解难题中激流勇进,在实践探索中奋勇前行。

突围解困 生机勃发的2010年

2010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迎难而上、生机勃发的一年,我们经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后金融危机、国家政策调控等严峻考验,市委、市政府从容应对、科学调控、齐心协力、克难奋进,在围困中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发展。圆满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7亿元,增长13.5%。财政总收入11.16亿元(含退税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8亿元,增长17.4%和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亿元。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1981元,增长7.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8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36元,分别增长13.7%和14.4%。今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规模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12.5亿元,增长40.4%,自分税制改革以来首次实现财政支大于收的局面,这是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支持。

一、抓大促小战略的推进,工商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经济开发区和化工园区建设全面加快,大企业带动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中小企业生机勃勃。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工商经济运行稳健。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1亿元,增长1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2.5亿元,增长1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4亿元,增长13.6%。实现利税9.6亿元,增长1.5倍。单位GDP能耗下降3.6%,削减二氧化硫1.3万吨、化学需氧量800吨,圆满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开展《开远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业、商贸加工、现代农业物流园区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汽车销售、建材、旅游、医药等专业市场进一步拓展。汽车销售突破2万辆,销售收入达15.8亿元,分别增长6%和29%。房地产业稳步增长,销售收入8.3亿元。乡村旅游为旅游产业注入新的动力,接待游客163万人(次),总收入6.6亿元。医药市场持续壮大,医疗机构实现经营业务收入5.3亿元,药品批发销售收入1.8亿元。下乡家电、汽车、摩托车销售额8337万元,兑付财政补贴88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亿元,增长21.1%。外贸进出口总额1.59亿美元,增长11%。

二、公园城市理念的引领,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

围绕建设“公园城市”,全方位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城市总规修编、城乡规划、片区规划、专项规划工作,组建城乡规划服务中心和村镇建设管理所。继续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完成城市建设项目27个。完成凤凰山一号路、智源东路、河滨南路、泸江路等道路建设,南洞4A级风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招标,热带植物园提升改造工程正式开工,文化艺术中心、凤凰楼建设进入开工准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入运行,泸江河综合治理三期工程进入收尾阶段,顺利启动凤凰山五星级酒店和莲花湖建设。在全省率先安装市民公共直饮水系统。城市面山绿化完成1.25万亩,城郊采石场污染专项综合整治扎实开展,成功创建“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0天以上。

三、抗击百年旱灾的成功,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成效

建立“四位一体”包保责任制[5],动员全市力量投入抗旱救灾。全市投入抗旱资金3703万元(含社会各界捐赠救灾资金802万元),解决196个自然村、6.2万人和2.8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向受灾困难群众发放抗旱救灾补助金、蔬菜补贴和贫困大学生临时补贴156万元、救灾粮123吨,送水14万立方米。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88件。制定农业抗旱措施分布图,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行动,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7项,覆盖面积达33.8万亩。大春农作物在百年旱灾下实现满栽满插,完成播种面积31.2万亩,增长3.7%。主要农产品实现增产增收,粮食总产9.6万吨。实施粮食高产创建15.5万亩,年内争取省级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蔬菜产业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现代烟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和营羊街土地整治等一批重点农业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顺利推进。建成节水农业、设施农业5万亩。全面实施“五小水利”工程[6],开工4381件,建成3676件。农村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供销合作改革掀起了发展的新高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

四、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千方百计加快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投资拉动经济发展。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全年实施各类项目267项,涉及投资137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3个,涉及投资79亿元。小龙潭矿务局五期扩建第二批搬迁工作全面展开,龙盛能源有限公司2×30万千瓦热电气多联产项目进展顺利,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解化分公司煤气水节能改造、硝酸铵装置技改、15万吨二甲醚/年尾气增产8万吨/年合成氨等项目投入试运行,国资水泥红河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水泥粉磨站等项目有序推进。初步完成乡村旅游重点村改造并投入营运。重点工程全面展开。大庄水库建设顺利完成度汛坝体填筑及溢洪道、南北干渠招标,蒙开个大型灌区东干渠引水工程顺利实施,泸江水库建设前期工作顺利推进。投资1500万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1421户。完成长虹、泸江、木栖黑3个110千伏变电站项目选址,正在进行施工设计。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1亿元,实施项目10个,开安公路、百花草公路等7项工程顺利竣工。完成石蒙高速公路开远段征地拆迁工作,白草、碑羊、大马等重点乡村公路建设即将开工。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得到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位居全州前列,全年引资17亿元,增长13.7%,开发、储备项目45项,涉及投资28亿元。

五、民生保障的持续改善,幸福开远指数不断提高

教育改革稳步推进。建立中心教研、片区教研机制,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狠抓教风、学风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以BT模式加快学校危房改造,校安工程完成2.4万平方米,全州领先。开远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在全国专业课题研究工作会议上作交流。高中“小班制”[7]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在全州率先向中小学、幼儿园派驻安全保卫人员151名。高考上线率达93%,600分以上考生人数居全州第一。两基顺利通过国检验收。

文体广电成绩突出。成功承办ITF国际网联男子巡回赛、北京—香港女子足球对抗赛、全国围棋名人邀请赛等赛事,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优秀城市”称号,顺利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编撰出版《开远市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现代适应》研究丛书、《乡村旅游文化丛书》,成功举办小龙潭老勒村(彝族)人祖庙考察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加快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免收贫困户广播电视安装费、收视费。

医药卫生健康发展。顺利启动医药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改革。完成人民医院迁建项目主体工程。开展第二次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积极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有效防控狂犬病、禽流感疫情。建成全州首家阳光心理康复家园。创建“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市”成功通过省级验收。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继续推进民生关爱工程,新增10项民生工程。积极开发就业岗位8300个,发放创业贷款3730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7000余人,实现劳务收入8500万元。发放城乡低保金3116万元。市儿童福利院、农村敬老院建设稳步推进。在全省率先开展保障性住房先租后售,建立低收入人群住房公积金、风险金制度,先租后售192套。市民幸福感持续增强,幸福感综合指数达68.7%。

六、党政有机体机制的推进,政府服务水平取得新进展

按照市委“打造阳光党委政府、建设党政有机体”的部署,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升行政效能,更加注重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政府驾驭经济、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着力强化服务企业、市场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重点解决好企业、群众最关心、最紧要的事。实施重大决策听证76项、重要事项公示3584项、重点工作通报5776项,均居全州第一。受理行政审批事项8318件,公众通过“96128”查询政务信息927次。实施企业、村委会(社区)、困难群众领导干部包保制,全市公职人员与3000多户困难家庭结对帮扶。巩固民族团结大好局面,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和谐互助示范村”创建活动。率先在全州推行疑难信访案件化解救助机制,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建立社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深入开展各项专项整治,社会公共安全形势持续好转,荣获“云南省先进平安县”称号。成立应急救援大队,成功举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演练,投资933万元购置先进消防车辆及器材设备,打造全国一流的县级消防队伍。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监察、审计、人事编制、统计、计生、扶贫、档案、志鉴、侨务、粮食、民族、宗教、工商、质监、食药监、人防、地震、气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0年,我们战胜了百年不遇的旱灾,科学应对经济调控的新变化、新情况,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充分展现了市委总揽全局的强大能力,充分展现了人大、政协在监督中参与的极大支持,充分展现了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的顽强拼搏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给我们开启“十二五”规划,加快统筹城乡注入强大动力。勇攀高峰 再创辉煌的“十二五”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今后五年,是开远市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时期,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战略转型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开远作为云南省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施“桥头堡”战略的前沿城市和滇南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进一步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务实进取、真抓实干,在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建设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十二五”时期,开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两强一堡”[8]和“红河新发展”战略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全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性突破、生态环境建设战略性改观、开放开发水平战略性提升,促进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普惠市民,全面提升开远“四个文明”水平,建设“四区开远”[9]。“十二五”时期,开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实现300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以上,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350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城镇化率75%以上,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全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按照“一年开好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工作要求,围绕“四个集中”[10],着力六类改革,推进“八大统筹”[11],强化工作措施,推进统筹城乡试点改革深入开展。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城乡户籍制度壁垒,实现城乡居民自由迁徙;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开展农村社区化改革;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制度,争取列为全省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市;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全面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城区各大医院与各乡镇卫生院托管帮扶制度,实现城乡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林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向优势特色产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集中;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创办统筹城乡发展银行和村镇银行,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到“十二五”末,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以内。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

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突出发展新型煤化工、电力、建材等支柱产业,巩固提升全省能源、化工、建材基地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进经济开发区和化工园区提质扩容,依托大企业建设大项目,推进国电小龙潭发电厂2×60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四期)、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解化分公司年产40万吨清洁燃料等37个项目。到“十二五”末,实现全市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年可发电量260亿度,年可生产水泥300万吨。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全面提升煤化工、建材产业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水平。建设年产60万吨煤制烯烃等37个能源项目,总投资276亿元。抓住中缅天然气管道进入红河的历史性机遇,积极争取天然气化工项目引入开远市。全面发展园区经济,依托小龙潭煤矿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以“两区四园”[12]为载体的“园区经济”。重点抓好小龙潭工业区规划设计和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形成产业配套。到“十二五”末,实现园区总产值150亿元。

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加快构筑国内和国际双向的区域性物流网络,建设四大物流中心和加工园区,培育壮大一批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实现城乡物流一体化。到“十二五”末,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40%以上。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深入推进质量兴市工作。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设立“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积极挖掘合理利用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打造国家4A级凤凰谷风景区,建成四个田园古风小镇、乡村旅游小镇“水上水”[13]等项目,完成以“一山两河”[14]为重点的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全面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促进信息、医药、餐饮、康体休闲等服务业发展。到“十二五”末,实现服务业年增加值100亿元,占GDP比重43%。

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推进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六大体系[15]建设。大力实施“33411”工程 [16],建设5个特色产业乡镇和100个特色村。全面推进“13579”[17]工程,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三、坚持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升城镇化水平

围绕“五个中心”[18],构建新型城乡发展格局,全力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坚持规划引领,修订完善城乡四级总体规划和各区域控制性规划。一是建大中心城。按照公园城市定位,打造绿城水洲,建设山水田园城市。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推进东城开发和西城改造步伐。以乡村旅游、古风小镇、南洞公园、植物园、红河技师学院为重点,高质量建设南部生态区。培植壮大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提高中心城的综合承载能力。二是建强中心镇。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建设产业集群型、特色农业型、旅游主导型乡镇。进一步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吸纳人口、发展产业、聚集资源、活跃市场的综合承载能力。开展农民就业培训,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三是建实一批中心村。开展百个中心村行动计划和中心村培育工程。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科学布局、整合资源、稳步推进撤村并点工作。四是建美所有自然村。依照“六化”[19]标准,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宜居环境。发挥乡村特色,形成以种植、林业、畜牧、生物优势产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的特色村庄。

四、转变投融资方式,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强化项目意识,狠抓项目储备。重点加大产业调整、能源、新型煤化工、加工制造、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十二五”期间,规划续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365项,总投资731.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53个投资582亿元;社会事业项目85个投资27.5亿元;市场建设项目15个投资42亿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大庄水库并发挥作用,加快推进水源工程、五小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低产田改造、高产稳产农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3万件,水利化程度提高到60%以上。构建城乡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构筑 “三纵二横”[20]交通骨干网络,加快推进锁蒙高速、羊(街)鸡(街)高速、玉蒙铁路和云桂铁路连接线建设,全面实施通村公路通畅工程,提高通乡公路通行能力。积极培育壮大农村客运市场,实现城乡无缝连接、互通互达。形成城乡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和公交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提高城乡通信保障能力。完成3个110千伏和3个35千伏变电站建设。加快实施新一轮城乡电网提升改造工程。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实现全市乡镇邮政普遍服务全覆盖。建立完善新型金融体制。大力引进各类商业银行,拓展金融服务方式,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大力发展担保、典当、小额信贷等新兴金融业务。进一步培育壮大投融资担保公司,增强投融资担保能力。全面实施对外开放,汇聚各类资源,促进投融资体系高质、高效发展。

五、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普及幼教、整合小教、提升初中、发展高中、吸引高校”工作步伐,建设完成80所幼儿园,实现幼儿入园率90%以上,高中阶段入学率85%以上。建成红河技师学院。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完善创业就业扶持激励机制,落实创业就业各项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城乡劳动力培训,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大力增加农村基层医药事业投入。建立全民健康档案,每2年实施一次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市人民医院达到三级乙等以上综合医院标准,2个中心卫生院达到加强型中心卫生院标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实现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八个全覆盖”。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建设力度,全面推行先租后售工作,解决城乡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综合实施整村推进、易地搬迁、产业扶贫、结对包保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山区扶贫综合开发力度。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广播电视发展,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和数字化。做好碑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建设和重点文物保护、管理、开发工作。建设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文化艺术中心和体育中心。开展“四位一体”[21]农村活动阵地建设。深入实施文化先进市、乡镇和“文化惠民示范村”创建工作。培育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文化产业。发展旅游文化园区,形成具有开远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不断丰富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节庆文化内涵,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打造开远“武术之城”、“足球之城”、“网球之城”。

加强社会民主管理。认真开展依法治市和普法工作。进一步完善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决策机制,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加强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一站式社区服务,提升社区管理水平。推进以“村改居”为试点的农村社区化管理进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规范村级组织议事决策程序。积极推进“雨露社区”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全面提高社会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公共安全和应急机制,强化安全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城乡一体的治安防控体系。

六、推进桥头堡建设,构建开放新格局 围绕“桥头堡”建设,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开远对内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深入推进全方位的开放合作。全面参与“泛珠三角”、“长三角”、“滇沪”和各省区合作与协作,促进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双向互动、优势互补和有机连接。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推进全方位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积极发展外向型产业。加强农业开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出口规模;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以精细化煤化工的规模扩张和精深加工为重点,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规模;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其对产业发展的配套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康体休闲为特色的现代旅游业。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主动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更多的战略合作伙伴进驻开远。依托大企业、引进大项目、促进大发展。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做好项目储备,营造全市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大力改善发展环境。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弘扬“开放兼容、崇文尚武、蓬勃向上、只争一流”的开远精神,提升人文开远内涵。依托工商业、医疗、体育优势,提升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开展节能减排行动、绿色消费等一系列“绿色”创建活动。实施“520510”[22]山体绿化计划,实现森林覆盖率45%以上,城市绿化率55%以上,开远坝、大庄坝面山基本绿化。全面改善开远发展环境。奋勇前进 大有作为的2011年

今年是启动“十二五”规划,推进省级统筹城乡试点工作的开局之年,我们将面临重大机遇和极大挑战,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奋勇前行、顽强拼搏,确保经济社会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今年全市经济社会的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力争突破百亿目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农业总产值增长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今年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推进统筹城乡试点工作

围绕四个集中、六类改革、八大统筹的总体工作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试点工作。强化方案完善。为确保统筹城乡发展配套改革政策的有效落实,抓紧研究制定各项配套政策的实施细则,规范改革程序,明晰改革政策,指导推进改革工作的开展。强化宣传培训。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做好政策宣传,营造改革良好氛围。注重先进典型先进经验的交流,提高改革工作的水平。大力宣传、动员和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统筹城乡建设,掀起统筹城乡发展新热潮。强化政策落实。认真抓好配套政策的落实,利用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机遇,调动全市一切力量,积极主动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的支持,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强化程序规范。坚持按政策办事、按规定办事,统一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健全工作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工作进度。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合力,解决好改革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加快改革进程。整合政策、资金和项目,向统筹城乡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地区倾斜。争取上半年推进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取得成效。强化督促检查。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完善奖惩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以“大行政”、“大包保”、“大督查”等机制促进“大统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确保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全面落实。

二、进一步促进工商经济持续发展

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调整优化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重点项目。完善北部化工区产业规划,完成四个物流园区规划,全面启动园区建设。全力抓好小龙潭矿务局五期扩建,明威公司年产5万吨高级文化用纸,龙盛能源有限公司2×30万千瓦热电气多联产,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等项目建设。加快国资水泥红河有限公司二线日产2000吨水泥余热发电等项目开工建设。规划建设云天化国际红磷分公司年产20万吨磷酸一铵技改等项目。加快发展加工制造业,落实扶持政策,建立“加工制造业专项扶持资金”。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布局建设汽车销售、苗木花卉、医药、乡村旅游市场,启动建设滇南商业中心、现代物流园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苗木交易中心、滇南工程机械市场和乡村便民超市,发展滇南片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快发展医疗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电子商务、酒店餐饮业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以凤凰山为重点的星级酒店建设。鼓励发展教育培训、家政、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业。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乡村流通”工程。认真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下乡工作。推进金融、保险、通信实现较快发展,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6%。

三、统筹加快农业农村发展

重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林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等农村土地管理改革,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工作的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市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组织,成立流转服务中心、评估中心、仲裁委员会,完善流转服务体系,促进土地合理有序集中。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成立开远市统发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推进农村“五位一体”融资模式[23]。全面推进“33411”工程,加快实施山体绿化工程,启动实施“花果村”工程[24]。全面完成现代烟草农业,中和营、羊街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现代设施农业6500亩。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新增省州农业龙头企业3户以上。启动省级畜禽科技示范园区规划建设。大力推广新型农村生产经营组织模式,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启动乡村旅游小镇“水上水”、凤凰山休闲运动公园建设。举办第三届“蜜桃文化旅游节”。全面完成凤凰谷片区乡村旅游开发工作。启动实施21个“乡村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四个古风小镇、莲花湖、泸江河和南洞河沿岸百花大道景观带建设。做好五星级田园水景度假宾馆等项目前期工作。

着力推进集镇建设。研究制定小集镇建设的规划管理办法,完善政策措施,培育集镇产业,支撑集镇建设发展,完成四级规划,改善集镇基础设施,强化卫生管理。启动实施集镇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规划建设集镇休闲广场、集贸市场,完成中和营镇跃进村、小独山和羊街乡黑泥地村庄撤并工作。

加快农村经济组织建设。推进土地向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集中,大力推进“13579”工程,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扶持培育示范合作社10个。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完成锁蒙高速公路拆迁收尾工作。开工建设大马、碑羊、白草公路,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客运通村工程,提高客运通村覆盖率,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规范道路运输市场,提高开远至周边的交通营运质量。加快推进大庄水库、蒙开个大型灌区东干渠引水工程等项目建设。完成新一轮农电网改造5000户,开工建设长虹、泸江、木栖黑3个110千伏变电站,推进龙桥、新村变电站改造工程。

四、进一步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

着力发展城市经济,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科学编制《开远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实施《开远市城镇体系规划》、《开远市轻工业加工区控制性规划》、《开远市物流园区控制性规划》、《新体育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四个古风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城市发展重点规划,全面完成石头坡片区、东联村片区、南桥片区、南洞公园片区、西山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加快推进凤凰山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凤凰楼、凤凰山森林公园项目建设。继续实施泸江河、南洞河综合治理、东沟水景观工程。加快完成热带珍稀植物园改扩建、南洞公园提升改造项目。有序推进旧城区改造,加快改造青年路片区、南正街片区和东风广场。

加大土地收储力度,盘活二级市场,有效利用闲置土地资源。用活城市无形资产,公开拍卖户外广告经营权,对灵泉路、建设路、河滨路等重点路段广告经营权和新建道路冠名权进行公开招标拍卖。推进公用设施产业化运作,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公用设施的开发建设和运营,逐步推行教育、卫生、文体等公用事业专业化运作管理。切实推进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等市场化运作。

五、切实加强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巩固提升“两基”成果,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校安工程,完成建设3.7万平方米。继续实施开远第四中学、开远第九中学、机关第一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彩云小学、西湖小学、乐白道中心小学改扩建工程。加快建设中和营中寨小学,推进大庄龙泉小学易地搬迁建设。完成开远高级中学教学楼、实验室、食堂建设,高中“小班制”试点实现秋季招生。完善农村教育激励资助体系,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名师工程”,开展教研督导,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繁荣文体事业。全面推进自然村文化室、篮球场、露天舞台和小公园建设。实施文化艺术中心和工业博物馆建设项目,继续实施老屋、老庙、老街保护修复工程。出版《开远文库》系列丛书第二辑、创办《城乡交响》杂志。引进全州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时代今典数码影院落户开远。举办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专场演出,办好“中韩天王围棋对抗赛”、“全市合唱艺术节”、“农村、社区文艺汇演”等系列文体活动,隆重庆祝建市30周年。巩固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成果,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年内完成公立医院改革任务。初步建立城乡医疗机构委托管理模式,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自然村卫生所设备配置。提高乡镇卫生院符合规定在职人员经费补助比例,提高乡村医生补助标准。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办医,积极引进专科医院,发展民营医院,巩固提升滇南医疗中心地位。进一步规范合作医疗制度,缓解新农合基金运行压力。继续抓好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完成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并投入使用,启动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大力实施优生优育,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重点抓好大学生、农民工、低收入人员劳动就业,鼓励引导失地农民开展“二次创业”。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完善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成社会福利院和儿童福利院建设工程,争取进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行列。加强物价监测,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完成6万平方米1200套建设任务。继续实施“雨露关爱”工程,完成“雨露社区”二期工程建设。

全面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工作。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六、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精心组织“六五”普法、“四五”依法治市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保持对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严打高压态势,预防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完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进一步加强大庄水库建设、锁蒙高速公路建设、小龙潭矿务局五期扩建二批搬迁等重点项目的安全管理,狠抓道路交通、矿山、化工、消防、民爆物品集中综合整顿,加快煤矿、锑矿资源整合步伐,加强高危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应对处理能力,有效预防、妥善处置各类安全事故。坚持领导信访日制度,深入开展两访活动,切实维护群众合理诉求,健全完善网上舆情监测评价体系。继续推进彝、苗、回、壮四个世居主体少数民族聚居区专项建设,精心组织大庄回族乡和谐示范村、民族团结示范区两个项目建设,加快民族村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宗教稳定的大好局面。

七、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服务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执行力。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市委统一领导,认真执行市人大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进一步加强与市政协、各界力量的联系,主动接受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参与政府重大决策的工作制度,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进一步规范完善听证、公示和通报制度。加强经济运行调控能力。提升政府财政统筹能力,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防范财政运行风险。继续完善财税金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经济运行工作。加强管理服务创新。开通政府“民生在线”网,推进“数字开远”建设。建立政务网上办事大厅,提供金融、创业、法律等政务查询服务,构建就学、就医、就业、纳税、水、电、煤气、通信费快捷缴纳的社区化服务网络体系,实现政府网络化、一站式服务,体现便民服务型政府新形象。创办“开远手机学堂”。举办“民生论坛”、“第六届市民论坛”。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拓展监督渠道,加强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风险控制,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今天的开远,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热潮,呈现出蓬勃生机。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将以满腔热忱、无畏的勇气去翻开开远历史进程中崭新的一页,奏响开远统筹城乡发展新乐章,铸就历史新辉煌,迎接建市30周年!

注释:

[1]55110工程:5个5万亩和1个10万亩种植项目:5万亩优质稻、5万亩甘蔗、5万亩烤烟、5万亩温带优质特色水果、5万亩竹子和10万亩外销蔬菜。[2]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

[3]梦幻工程: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标志性建筑、7层以上建筑、十字路口及重要场所周围的建筑、主干道沿街商铺,采用节能高效的LED数码发光材料进行建筑物夜景亮化、美化装饰工程。

[4]“五大秩序”:城市交通、建筑、市场、卫生、治安秩序。[5]“四位一体”包保责任制:包村、包组、包户,保抗旱目标完成、保抗旱措施落实、保重点抗旱灾区人畜饮水、保农业生产的育苗用水、保社会稳定。[6]“五小水利”工程:以小水窖、小坝塘、小水池、小水沟、小泵站为主的山区水利设施建设。

[7]高中“小班制”:将班级规模在36人以内,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成长的一种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8]两强一堡: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两强一堡”新目标,即“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9]四区开远:把开远建设成为全省乃至我国西部地区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示范区、整体推进“四个文明”发展样板区。

[10]四个集中:推进农业产业向优势特色区域集中,推进农村土地向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推进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推进人口向中心村和城镇集中。

[11]八大统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生态建设、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12]两区四园:两区指:红河工业园区开远化工区和云南开远经济开发区,四园指:雨洒工业物流园,东联村商贸物流园,羊街现代农业物流园,中和营现代农业物流园。

[13]乡村旅游“水上水”:依托南洞河、东沟,在仁者村建设集威尼斯特征和丽江古城风貌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项目。[14]“一山两河”:“一山”指凤凰山,“两河”指南洞河和泸江河。[15]六大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村市场流通体系、现代农业硬件支撑体系、农业人才支撑体系。[16]“33411”工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三大基地”建设,培育40户龙头企业和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10个,实现农业总产值30亿元。

[17]“13579”工程:到“十二五”末,全市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以上,扶持30个以上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合作社,建成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以上,入社农户70%以上,带动农户90%以上,把开远建成全国、全省有名的农村合作经济示范市。

[18]五个中心:汽车中心、医药中心、体育中心、物流中心、加工中心。[19]六化:建筑美化、沟渠净化、道路硬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庭院洁化。

[20]三纵二横:三纵即楷甸-羊街、青龙街-卧龙谷、中寨-羊街舍底,二横即中和营-老邓耳、羊街期不底-卧龙谷。

[21]四位一体:村村有文化活动室、篮球场、露天舞台和小公园。[22]“520510”:完成面山绿化工程5万亩,完成天保工程2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巩固退耕还林5万亩,实施中低产林改造10万亩。

[23]“五位一体”融资模式:以城镇化、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为目标,探索推行政府、合作社、担保公司、银行、农户的融资模式。[24]“花果村”工程: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要求,动员所有自然村农民群众在家中种植果树,并向村民免费提供苗木,实行“谁种植谁受益”,以在美化农村环境中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绿化种植模式分为平面绿化种植和垂直绿化种植。

下载区人民政府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草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区人民政府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草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济宁市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济宁市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2月9日在济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梅永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济宁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

    綦江县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回顾过去五年綦江已经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1998年县第十四届......

    石门乡人民政府2012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初稿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石门乡第 届人民代表大会第 次会议上 李 波 (2012年4月 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乡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SettingsofMyDocuments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11日在连云港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杨省世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

    綦江县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回顾过去五年 綦江已经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1998年县第十四届......

    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范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回顾2009:攻坚克难 目标达成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宏观......

    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模版)

    一、**年工作回顾 **年是姑苏区政府成立后的起步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在中共姑苏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四川省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合集

    四川省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