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伦理学
新闻传播和人道主义精神 摘要: 随着社会由生产时代向消费时代的转变,人的需求、人的权利被强烈关注,媒体把这种变化予以集中、强化和放大,新闻传媒在报 道客观事实的同时,必然会在“人道主义”精神层面对受众有所影响。新闻报道中的人道主义在对人的需求、权利、价值和个性的关注 时,也有走偏的时候,就是把人建立在抽象化的基础上,人抽象成了一个简单的符号,而不是一个社会的人。新闻传播作为这样一种特殊 的产业,对受众实施“人道主义”精神必然是其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仅就我国当前新闻传媒所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做了简 要分析,并对其产生的社会意义进行了探讨。关键字:新闻传播 人道主义 新闻歧视 所谓人道主义,是指把人和人的价值置于首位的概念,肯定人的权利或尊严的价值理论,以及倡导人得身心全面发展,主张人与人之间 的互助、友爱的精神的道德原则。简单地说,人道主义就是主张把人当做人看待,人道主义是善待一切人得思想体系。概括地理解,人道 主义是以人类利益和价值为中心的一种学说,它反对超自然主义,把人看做是自然对象,肯定人的基本尊严和价值,以及人运用理性和科 学的方法获得自我完善的能力。人道主义,在人们看来一直是一个既诱人又吓人的概念。它的命运乖舛多变。尽管现在已确立了“人道主义”的合法地位,但这个地位 是如此脆弱,使人觉得它仍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以至大多数人都尽量绕开它走,它几乎成了尽管正确却无人理会的概念。人道主义主张在 尊重人的尊严和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发挥人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社会发展、个人完善的目的。传媒作为传播文明的媒介载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中,理应体现人道主义情怀,坚定自己善良的立场。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现象,新闻学说到底是人学。新闻的传者和受者都是人,其报道的信息也都是由人的活动所引起的某种变动。所以,新闻传媒的发展离不 开对人的关注,新闻报道离不开人,人是新闻事件的中心,关注人的生存和需求,尊重生命,悲悯生命,应该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诉求。媒体对人的需求倾情关注在实践中有时走向了一种极端,某一个体的某一方面的特殊需求也可能成为媒体某个特定时间的报道焦点。一 场大雨正急,一位身在广州的儿子给杭州媒体打电话,诉说自己 70 岁的母亲独自一人住在杭州一条街道的旧房子里,他担心雨太大墙会 塌。这样一个电话,一个个体的独特需求,令媒体大为重视,派记者前去察看,“房子果然很老,高高的风火墙,墙体开着细长的裂
缝,墙 顶的瓦片残缺不全”,记者动员老人搬,老人不肯,记者便请房产部门前去察看。就这样一个人的担心,媒体却发了一篇新闻稿,还配了一 幅较大的照片。从传统的意义来说,那种琐碎的关注甚至都算不上是新闻,但它实实在在地感动着每一个人。把这种观念推向极致,就可 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一个人关心的新闻也是新闻。” 然而,在目前的新闻实践中,对生命的漠视时时体现在新闻报道中。比较常见的就是以不严肃或不应有的态度报道有关生死的新闻。如 以《昨晚上演高空飞人》为标题报道跳楼自杀事件,以《骑车人‘中头彩’惨死》《公交车轮从头越》为标题报道车祸等等。类似的这种、以“娱乐化”口吻报道一些灾难性新闻的现象不少。这种嘲弄人生命的报道方式带给人们对“新闻与良知”的反思,①让我们警醒:新闻 人的“良知”是客观公正报道的基础。新闻人若没有了这份作为人的最基本的“良知”,其行为不仅将伤害新闻的当事人,还将伤害整个 社会,包括新闻业。此外,新闻报道中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表露出新闻歧视。这种岐视意识可通过新闻人在报道中所选择的一些带岐视色彩的词语 “盲流”(如、“打工仔”)渗透出来,也可通过叙事将被岐视的人物形象丑化、弱化和模式化,如以男权意识为中心的新闻报道在叙述时往往将女性定 格在家庭主妇、陪衬人物的位置上。一些媒体在报道农民工时,就存在着岐视意识,如在《北京娱乐信报》的新闻标题《赵薇浑身脏兮兮 像民工 <炮制女朋友>內幕曝光》中,把“民工”与“浑身脏兮兮”的形象等同起来,这是一种直接岐视的体现。岐视意识还可体现在新闻议程的设置上,将被岐视者放置在新闻报道的视线之外。比如,一些电视媒体往往把民生新闻的“民”具体化 为“本市市民”。在实践运作中,这个“大众”群体是把那些虽然也生活在都市中的为数众多的农民工排除在外的。在这个立场预设下,范畴内的“市民”是新闻报道的主体,范畴外的务工农民就被边缘化了。“市民”的生活琐事可以成为新闻的主要内容,而民工只有在“出 事”时才会被媒体关注。这种“民生新闻”的“立场预设”也是一种岐视的体现。人道主义是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关心。在新闻报道中,尤其是在报道普通百姓、弱势群体的时候,跟应该尊重他们的处境,他们的人格 尊严,而不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忘乎所以。正如上述的例子,在当前的新闻事件中,践踏他人人格,披露当事人隐私等各种现象屡屡见 诸于报。正如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洁所说:“近年来,随着纪实节
第二篇:论新闻伦理学视角下传媒的人文精神
《新闻伦理与法规》期末论文
试论新闻伦理学视角下传媒的人文精神
——以《不孝儿英伸》为例
1986年,《人间》杂志记者官鸿志通过长时间的采访调查写出了《不孝儿英伸》一文,这篇报道全方位记录了汤英伸案件的前因后果和他的人生轨迹。一时间,“不孝儿英伸”成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和社会讨论的热点,报道里表现出的人文关怀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一种对当事人汤英伸的命运、情感、生存状态等真正的体贴、关心、重视乃至思考。人文关怀是大众传媒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张扬和体现,新闻传媒通过对新闻报道向公众敞开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是传媒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体现。在这里,我们要讨论新闻伦理学视角下传媒的人文精神。
一、把握传媒人文精神的实质
新闻伦理学阐明了传媒新闻实践活动的动机、行为及目的的善恶意识问题,提出了新闻道德的概念,而人文精神就是新闻道德中最核心的理念。“人文精神”是一个功能性极强的能指。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阿伦·布洛克指出,人文主义的范畴与内涵随时代、地域而不断发展,但始终坚持两个核心不变。其一,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集中焦点在人的身上,从人的经验开始”;第二,尊重人的尊严,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有价值、拥有权利的,无论弱者、强者。大众传媒对人文关怀精神的解读也不离这两层含义。
传媒的第一要义是报道新闻,在新闻传播中渗透人文关怀,是传媒成为社会系统中良性黏合剂的内在要求。总结起来可以这么说,人文精神首先是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注。人是新闻的最高价值,人文精神倡导社会平等,人的价值、尊严等应收到尊重,这就影响了新闻价值判断的尺度。
二、《不孝儿英伸》中传媒的人文伦理精神
1.平民化的报道视角
这是受众本位观念在传播内容上的直接体现,它要求传播者在题材选择方面除了注重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还要能近距离甚至零距离地贴近事件主角的生活,走进事件主角的人生。在社会重大事件上的报道可以体现平民化的视角,可以表现为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要强调与人们社会生活的联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在台湾的现代化进程中,台湾少数民族的文化差异与适应问题一直存在,汤英伸事件就是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发生的,这也是该事件能引起社会巨大反响的直接原因。《不孝儿英伸》多次提到其他山地生在城市学习和生活的窘境,汤英伸就曾经是这些被歧视的山地生中的一个,他的故事和台湾人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为每个台湾人身边或多或少都有山地人。事件本身与受众之间有如此大的接近性,此时报道角度也显得至关重要。传媒在大众社会和大众文化中饰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一方面把公众固定在传媒前,另一方面却具有改变社会的潜能。受众在媒体的报道轰炸之下,不仅能够获得足够的,缓解由缺乏导致的对外部世界的不安全感,而且通过对事件“身临其境”的认知获得对历史事件或社会进程的“虚拟”的参与感。传媒的报道视角对受众价值观念的影响可见一斑。在汤英伸事件中,有的媒体会采取狂轰乱炸的方式,对汤英伸的亲人,同学,朋友进行采访后,将其形象妖魔化,采用了“引狼入室”作为报道的标题。但《不孝儿英伸》一文采用无歧视性的表述,记者扮演的并不是监督者和批评者的角色,而仿佛是全程跟进事件的一份子,在记者的视角里汤英伸并不是天生的杀人恶魔,他只是个好强又自卑,有梦想却无处实现梦想,最后因为失手而走上犯罪不归路的普通山地青年,这无形中便增加了受众的接近性和带入感。使得对汤英伸事件的讨论不仅仅止于杀人犯案上,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和心理差异的反思成为不少论者关注的中心。
2.报道主体由事件到人性
新闻真实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石,追求真实是一项重要的新闻职业规范。人对客体的认识具有选择性、相符性和能动性。首先,人的认识能力和所处的条件不同,加上受到目的、动机、愿望、理想、意志、兴趣和注意以至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的导引和激励,他只能反映客体的某些特点。在一定社会里,这些精神因素具有普遍接受性,是传媒人文精神的构成基础。也就是说,从新闻传播活动的表层来看,客观报道是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进行的认识实践。
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要想发人深思,一是报道主体由事件到人,二是关注的焦点由意义到人性。只有这样,才会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并使新闻达到一种人性化的深度。在报道某一事件的时候,传媒要体现人文精神,也是要将客观事实与议论分开,要建立在坚持新闻事实客观性的基础上的,如果脱离事实就抒发情感,实际上与“伪善”无异。《不孝儿英伸》在表达人文关怀之前,把汤英伸犯案的经过做出了追溯。汤英伸杀人犯案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还原这段事实是尊重受众知情权的表现,但是如果这样的报道比重过大,显然是片面的,单维度的,甚至会形成了一种程式化的报道,给人冷漠无情的感觉。所以还原事实之后,报道不仅仅停留在对表面犯罪现象的揭露,进而把焦点对到汤英伸身上,人都有七情六欲,不管汤英伸犯了天大的过错,他都有普遍意义上的人性,这是记者想要表现的东西。通过对他小时候在特富野的生活,长大后在台北的求学和打工的经历一一剖析在受众面前,将人性上升到普遍性、抽象性、哲理性的层面,通过寻找、挖掘人性异化的根源,警示他人,达到人性的回归,这才是更深刻的理解了人文精神,是良知,是责任,是对社会对生活提出的理性、严肃的思考判断,能比刻板的说教更能给人深刻的启示。
3.富有人情味的报道
新闻报道不需要人情味,这是个伪命题。人情味是新闻价值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新闻报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事实上,传播的过程就是对含有人情味的信息进行捕捉、挖掘和表现的过程。体现在新闻报道领域即是对报道对象给与仁爱和关怀。仁爱关怀和恻隐之心是新闻从业人员观察社会、感悟社会、记录社会所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运用情感的力量打动人,能够拉近新闻事实及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加强传播效果,从而更好的体现传播者的人文关怀。
《不孝儿英伸》里表现的人情味报道体现了媒体从业人员的道德口味和伦理价值标准。首先,《不孝儿英伸》发掘了很多感人的情节细节,用很大篇幅来刻画汤英伸隐忍的父亲、患病的母亲和悲恸的族人,特别是在描述因为汤伯伯而建起来的让特富野活络起来的山路时,不仅赞美了汤伯伯的无私为族人奉献的精神,还表现了记者对他的同情和关怀,记者的感性经验在此发挥了作用,满足了受众的情感要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审判汤英伸的过程的报道也是人情味十足,律师的眼泪、汤英伸的懊悔、族人们温暖的手和女朋友满是泪的脸,这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处处活跃着人的因素,人性、人情蕴含其中,读起来或让读者泪流满面,或让读者为之惋惜心痛。其次,《不孝儿英伸》体现人情味的方面还表现在用了插入小故事的报道方法。报道一开始就从与汤英伸杀人事件有关的汤英伸失踪开始,把这个故事讲完之后再用一个过渡段将小故事与新闻事件联系起来。在陈述新闻事件之后,又不断穿插汤英伸小时候的故事和在学校发生的故事,在故事中讲述新闻事件,通过故事情节的展现将新闻性和故事性融为一体,让读者能全面完整地了解汤英伸的人生轨迹,关注山地青年的命运。新闻报道中的人情味包含对报道对象隐私的尊重,对受众接受理念和接受能力的尊重,对社会道德的尊重等等,所以《不孝儿英伸》把对报道对象汤英伸的人格和权利的尊重体现在新闻报道的各个环节,彰显高度的人文关怀。
三、总结
媒体人文精神体现在对新闻事件的态度上。媒体应该在本着真善美的基础上来看待新闻事件,不能一味地追求利益,追求轰动性的效应而夸大或贬谪新闻事件,媒体作为“守门人”,应该有自己的专业理念。在重大的事件面前,媒体应该保持克制和冷静,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不孝儿英伸》交织着对社会关注山地青年的呼唤和对汤英伸违法犯罪的痛心,这是一个严肃而沉重的话题,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不是出于猎奇的心理,而是对事件人物命运的关注,不仅增加了新闻的“深度”和文章的厚重感,还体现了传媒的人文精神。
我想,《不孝儿英伸》之所以在二十几年后的今天都值得我们的关注和学习,源于它对人的关注渗透到报道的方方面面,对人的命运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性追问和负责任的报道态度,在理性和逻辑支配的情感张力下表明自己的人文关怀。总之,这种在新闻报道中的人权观念和关怀意识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参考文献蓝鸿文,《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0页。2[英]卡伦·桑德斯:《道德与新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页。3曾庆香,《浅析媒体人文精神的建构》,2004新闻前哨9期
4[英]斯图亚特·艾伦:《新闻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
5王多,《新闻传播与人文精神》,复旦大学研究生院2006年,第6到10页。6王再承,《新闻报道中的情感偏差》,《新闻采编》2005年,第三页
7金菊爱,《记者的人文情怀》,《新闻实践》2004年
8李玫,《媒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
第三篇:伦理学作业
论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道德进步的发展
教育科学系11级人文教育三班张亚芳1115403034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是公正的法官。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但究其推动道德发展的因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因素占重要地位。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对客观认识我国的道德现状,加快推进道德转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首先,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道德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道德进步与发展的远因。道德属于社会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态。按照唯物主义历史观,社会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而生产关系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量的方面看,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直接扩大了人的责任范围,开拓了新的道德领域,促进了劳动者新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造成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又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扩大人们认识世界的眼界,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尤其是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科学观,始终以一
种新的思维方法普遍支配社会的思维方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新思维、新概念、新标准、新看法。第二,从质的方面看,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巨大发展和划时代的飞跃,必然在道德上创造一个新的可能性:为旧道德的消亡和新道德的产生准备了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促使职业道德产生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人们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逐渐增强,先后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高等职业。各种职业的出现,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社会关系和职业关系,为了调整职业内部以及外部的各种关系,为了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协调,职业道德就应运而生了。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发生,产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分工日益深化,与此相适应,职业道德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种类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有的还形成了专门的职业伦理学,有力地推动了道德进步。其次,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具有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不同社会形态的道德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同时,对不同阶级的道德发展道路和趋势也是不同的。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使用的是及其简陋的工具,以及最原始的方法。表现出淳朴的道德品质。进入文明时期,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步,原始的生活及生产方式被取代,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这时候,社会道德就沦落了。社会主义发展条件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物质生产资料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一般地说,被剥削阶级的道德,往往会适应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要求,而不断提高、愈益进步。与此相反,剥削阶级的道德则往往不能随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步,却与日俱增地表达最卑下的利益,纵容最卑鄙的行为。
最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直接表现社会的道德水平。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不能成为判断社会道德状况的直接依据,也不能成为判断社会道德状况的直接标准。其对道德进步的作用是有条件。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归根到底,有利于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但我们应当看到科技发展对道德进步的作用是有条件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科技发展对道德的作用是在一定社会制 度中,通过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介而实现的。因此,科学技术对道德的作用必然要受到该种社会制度、生产关系性质的影响和制约。其二,科学技术发展对道德的作用是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因此科学技术对道德的作用,必然要受到创造利用科技成果的人的道德状况的制约。其三,科学技术是人们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和探索中积累的认识成果和智慧结晶。科学技术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但同时具有开放性、发展性和不可穷尽性。人们在认识和应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还有许多未知领域和不可预测的因素。由于人类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和局限性,在某些科学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近期或远期的负面效应,给人们的道德带来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道德进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道德进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科学技术是道德进步的深刻内在动因,决定道德进步的历史总趋势。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室友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关系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因此,当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到旧的生产关系不能容纳时,就会引起旧的生产关系发生本质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关系必然会带来新的道德关系和道德体系,于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道德的进步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第四篇:伦理学演讲稿
病人的权力
主讲内容:病人权利的概念
病人权利的内容及义务
如何保障病人权利的实现
病人权利的概念:病人权利是指病人在医疗卫生中应享受的在法律上认可或伦理上可得到辩护的要求或权益。病人权利是法律概念,也是伦理学概念.病人权利的内容:病人享有必要的和相应的医疗与护理的权力
病人享有参与医疗和对疾病认知的权力
病人享有医疗自主和知情同意的权力
病人享有保守个人秘密的权力
病人享有拒绝诊疗和实验的权力
病人享有监督自己医疗权利实现的权力
医疗权是病人最基本的权利,是生命健康权的延伸。不能保证公民起码的医疗权,健康权就是一句空话。除了宏观上的医疗权和健康权,医疗权和健康权还有微观上的特定权利。其特定的权利包括几个方面:
1、任何病人都享有医疗权利:
2、病人享有的医疗权应是平等的:
3、病人有获得尊重人的医疗服务的权利:
知情同意权是病人自主权的延伸,集中体现了医生对病人和病人自主权的尊重。
作好知情同意权可以保护病人和受试者避免到伤害,最大限度地保护并有利于社会中所有的人,有助于行使病人的自主权,有助于增进医患关系。
病人的保密权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为患者保密;
二是对患者保密;
三是保守医务人员秘密。
病人的保密权是自主权的延伸,对病人的隐私保密是医生的职业道德。
孩子感冒进医院,没接受任何检查,就收到一纸让人心惊胆战的病危通知书。记者调查发现,抱怨医生随意下病危通知的患者还不少,而在各大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有患者质疑,到底怎样的病情可以下病危通知?有没有统一的标准?草率下达病危通知,难道是医生想推卸责任?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病情可以下病危通知书呢?据了解,现存的医疗管理法律法规并没有对此做出相关的明文规定。而多数医院则是由具有处方权的患者主管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决定是否下发“病危通知书”。换句话说,发不发病危通知书由医生一个人说了算,并没有必要由上级医师加以监督,或相应的医院管理制度加以制约。于是,在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不断的社会背景里,一纸病危通知书就成了医生们常用的自我保护“挡箭牌”。这也就是说医生为了自我保护而扩大病人的病情,从而侵犯了病人对疾病认知的权利。
第五篇:伦理学讲稿
为了实验更真实地模拟现实,担任“囚犯”的学生身份以数字代替,每个人都穿上犯人的衣服,戴上脚镣和手铐,有些学生是在家里被逮捕的,被铐上手铐,戴上牛皮纸头套,而执行逮捕行为的是同意与津巴多合作进行实验的加州警方,面对呼啸而去的警方,不明就里的邻里大为惊讶;而担任“看守”角色的学生则是穿着警服,戴上黑色的墨镜以增加权威感,在囚犯进牢时,按照监狱的正式程序对犯人进行裸体的搜身,他们拥有一切真实狱警所拥有的权力。而自愿参加实验的学生们则被告知实验过程中,他们所拥有的部分人权可能被侵犯。
实验开始的相遇是尴尬,毕竟对于看守和囚犯双方而言,都需要时间进入角色。无聊的时光如何打发?于是这群耳濡目染于当时美国反越战**的学生囚犯开始挑战权威:撕掉缝制于衣服身上的编号,把自己锁在牢房内不理会看守的命令,并取笑看守。
看守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作为监狱长和实验负责人的津巴多则告知看守们要自行解决问题。于是看守们采取措施对囚犯进行“镇压”:脱光囚犯的衣服、把囚犯进行数个小时的禁闭、没收枕头和被褥、取消囚犯的进餐、强迫囚犯用手清洗马桶、进行俯卧撑或者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活动而羞辱囚犯、剥夺囚犯的睡眠、半夜把囚犯拉出来清点人数和进行各种屈辱性的活动。他们还采用了心理上的分化策略:服从管理的好囚犯会被提供特权,更好的牢房和伙食。
这些“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看守”学得好快,如果看过任何一部关于监狱电影的话,这都是看守的狱警常用的策略。随着实验进行,看守们采用的惩戒措施日益加重,以至于实验人员不得不对他们进行提醒。
而在斯坦福大学古老而庄严的心理学大楼地下室,敌对情绪日益升级:看守们还在继续着他们的游戏,想方设法折磨囚犯;囚犯们则继续承受着折磨,以行尸走肉般的顺从回应。这已经不是一场cosplay了,不是一次愉快的暑假回忆,不是一次舒服的打工经验,而是一次噩梦。在试验开始的时候,“看守和囚犯之间没有任何的差异性;而在试验持续了一周以后,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的相似性了。”
直到试验的第六天,一名年轻的女士的到访。
当津巴多的女友ChristinaMaslach接到津巴多的邀请参与斯坦福监狱试验的研究项目时,心里为之一动。
但她还是答应了津巴多帮忙做一些访谈。为了对访谈有所准备,她在试验进行了大约一周之后的周四晚上来到了斯坦福监狱。一开始的印象是平静,与其中一名看守进行了交谈之后,她的感觉是这是一位礼貌、友好和让人愉快的好人。
而这晚负责轮班的是昵称为JohnWayne的看守,斯坦福监狱最“臭名昭著”的狱警。尽管耳闻JohnWayne的作为,Christina见到了JohnWayne之后却感到非常震惊(absolutelystunned):与传闻相反,JohnWayne是一个绝对的好人。但直到她开始试验观察时,看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人:他戴着黑色的墨镜,手持警棍,身穿制服,放声嚎叫,痛骂犯人,让犯人报数时表现出一种粗暴的态度。
当时正当洗浴时间。洗浴房在监狱外,看守把犯人用脚镣锁成一列,每个人都戴上头套,完全看不到环境的情况。再把他们带到洗浴房。津巴多通过观察窗看着发生在监狱的情形,兴奋地对他的女友说:“快来看,看一下现在要发生什么!”“看到没有,这场景是太棒了!”但Christina却把头转过去,不忍再看,心里充盈着一种冰凉而作呕的感觉:如此残暴的场景让她感觉到一种女性置身于男权世界所产生的无力感。
随后,离开了试验现场后,津巴多想要知道Christina对整个试验的评价。但他得到的却是出乎意料的愤怒、恐惧与泪水:“你对这些孩子做的事情太糟糕了!”辩论、争吵,Christina感到害怕,面前这个不再是她熟悉的爱人,那个以爱生如子闻名斯坦福的温柔而敏感的心理学家。他们之间的立场从来没有如此巨大的对立和分歧,他们之间的争吵从来没有如此剧烈,如此漫长,留下如此巨大的创伤,她甚至无法想象以后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相处。
这场争吵的结果是津巴多最终屈服了,从他监狱长的角色、从他对试验理性的准确和客观的追求中脱身而出,向他的爱人道歉,并且决定在第二天早上终止试验。召集所有与试验相关的人一起,反省整个过程:一场模拟的试验是如何逐步演化成一个真正的监狱,一个如此严重的疯狂之地(madhouse)?
既然说是“臭名昭著”的心理学实验,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它们为何会“臭名昭著”。斯塔福监狱实验–狱卒”的暴力行为超出预想,导致多位“犯人”精神崩溃。
小艾伯特实验–导致小艾伯特开始害怕长绒毛的家兔,对着曾经抚摸过的小狗大叫,他甚至不敢触碰皮毛大衣、棉花甚至是头发。对后期小艾伯特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米格尔伦实验–当悲试感到内心煎熬想要退出实验时,主试没有允许被试退出,而让被试继续实验。导致了被试的心理受到伤害。
这些实验所带来的伤害就是心理学研究所需要讨论的伦理道德问题。当紧张、痛苦和身体伤害在研究中出现时,道德问题就应该被关注。
首先,新事物的形成过程中,总是要经过一番探索和牺牲。新中国的建立经历了无数人的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才得以拥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心理学的发展亦是如此,我们今天熟知的一些理论,背后不乏一些沉重。但正是这些沉重,才让我们如今可以相对轻松。于我们而言,在苛责的同时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之上,于他们而言,没有他们,谁去承担。没有承担,我们何去何从。
当然,也并不是说我们为了有成就就可以罔顾伦理和道德,只是在探索一个未知领域的同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样造成的后果。
而造成后果的同时,已经为时已晚,而有时候,哪怕预见了可能的后果,也会因为一些限制不得不去做这样的选择。
最后,对于所有做出的牺牲我都怀有深深的敬意,对由此促进人类发展的贡献都表示无比的感谢。